KR6d0062 法華經三大部讀教記-宋-法照 (master)


讀教記卷第十六
天台沙門 法照


止觀



燈炷



「摩訶般若經燈炷深奧品海字函十九卷須菩提白佛言菩
薩用初心得菩提用後心得菩提是初心不至後心
後心不在初心如是心心數法不俱云何善根增益
若善根不增云何當得菩提佛告須菩提我當為說
譬喻智者得譬喻則於義易解須菩提譬如然燈為
初燄焦炷為用後燄焦炷須菩提言非初燄焦炷亦
非離初燄非後燄焦炷亦非離後燄須菩提於汝意
云何炷為焦否世尊炷實焦佛告須菩提菩薩如是
不用初心得菩提亦不離初心得菩提不用後心得
菩提亦不離後心得菩提而得菩提須菩提是中菩
薩初從發意行般若波羅蜜具足十地得阿耨菩提
須菩提白佛言何等是十地佛言具足乾慧地性地
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巳作地支佛地菩薩地佛
地具足是十地得菩提。


大論表字函七十五卷非初不離初非後不離後燈譬菩薩
道炷喻無明等煩惱𦦨如初地相應智慧乃至金剛
三昧相應智慧。


輔行一下卅三大品須菩提問佛為用初心得菩提為用
後心得菩提論七十五釋云須菩提何故作此問耶
答須菩提聞上諸法不增不減心自生疑若法不增
[016-0092b]
減云何得菩提唯佛能爾何關菩薩佛以深因緣答
謂不但初心不離初心所以者何若但初心菩薩初
心便應是佛若無初心云何得有第二三心後以初
為本初以後為期佛以現喻喻此初後譬如焦炷非
初不離初非後不離後燈喻菩提道炷喻無明焰如
初地相應智慧乃至金剛三昧相應智慧焦無明惑
非初智不離初智非後智不離後智論通三教故約
斷位。


四念處大論明燈炷云乾慧為初𦦨佛地為後𦦨
此即通家名乾慧非斷道而為初𦦨者乃是論主申
含容別外人作此解乃以相似燈炷為𦦨耳云云
有人言歡喜為初𦦨佛地為後𦦨此約別教斷道為
初𦦨別家初地見常住理斷無明見中道名歡喜是
初𦦨復有人言初住為初𦦨佛地為後𦦨是圓教意
初住見中性圓斷一品無明故初住為初𦦨此是通
教通別通圓之義。


四教義故大智度論釋燈炷品云有人言乾慧地
初𦦨佛地為後𦦨有人言歡喜地為初𦦨佛地為後
𦦨有人言初發心為𦦨佛地為後𦦨如此解釋不同
者恐是諸大乘論師釋滿字教門三教明位不同各
取此意以釋初後燄。


玅玄卅一問大論三處明初𦦨約別圓皆取發真為
初燄通教何意取乾慧為初燄答別圓各逗一種根
性故用發真為初𦦨通教為逗多種根性所謂別圓
[016-0092c]
入通故含容取乾慧耳若鈍者八人見地是初𦦨利
者於乾慧即能斷結故是初𦦨問利人應無十地答
備有以根利故故不制位問別圓無利人耶答雖有
利鈍以根性純故但作一說宜如此也。


釋籤二十大論三處明焦炷等者謂乾慧地初地初
住大論四十八明四十二字門即初住巳上也第四
十九明菩薩初歡喜地乃至法雲地廣明修治地業
續此文後即云復次地有二種一者但菩薩地二者
共菩薩地所謂乾慧地乃至佛地故知三教明矣故
知此中問意與止觀稍自有殊此以三教為問見地
焦炷置而不論若得此意則止觀宛然自別次問利
人應無十地者問意利人既於初地斷見應二地乃
至四地斷思六七地成佛是則無十地耶答意者教
門具有於利人不制秖如超果得阿羅漢可令餘三
果亦無人耶次問意者別圓若有利人應在地前住
前焦炷耶答意者雖有利鈍斷位必定。


止觀問三乘共斷其義巳顯用何為據更獨開菩
薩地耶答大論判三處焦炷則有三種菩薩斷惑乾
慧是伏惑尚得為初𦦨今取八人真斷為初𦦨有何
不可。


輔行六上次問者三乘共位借義巳成別立菩薩恐
無誠證次答意者初引大論三處焦炷者意引乾慧
別在菩薩斷惑之位若共二乘不名初𦦨初𦦨即是
斷位故也論別立菩薩故以初地而為斷位故大論
[016-0093a]
七十八燈炷品云十地有二一菩薩初地為初𦦨二
聲聞見地為初𦦨若獨菩薩地即歡喜地為初𦦨論
文既以菩薩初地而為初𦦨故今取之以為況釋於
共伏道尚得以為菩薩初𦦨今但退取共斷位者為
獨菩薩初𦦨有何不可故知此文別判通教菩薩位
也下文自有獨菩薩位即別菩薩位也所言三種菩
薩者即共地菩薩中根之人亦同二乘三四地斷。」


【四念處云此是通教通別通圓義者此與藉通開
導不同文中因小大半滿分門通是滿字摩訶衍
門多所含容故標列云即開為三一通二別三圓
至引論三處焦炷各釋結竟乃總結大科云此是
通教通別通圓之義若玅玄所謂別圓入通之文
答中標云通教為逗多種根性即釋云所謂別圓
入通則知此句自出通教根性多種耳故含容取
乾慧之句方是定初地焦炷也非謂乾慧初𦦨是
別圓入通之人。】


六即



「止觀廿四若智信具足聞一念即是信故不謗智故
不懼初後皆是若無信高推聖境非巳智分若無智
起增上慢謂巳均佛初後俱非為此事故須知六即
云云理即者一念心即如來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
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議。


輔行一下卅三若智信下釋意也信初心具不謗言無智
極方滿不懼無分則初後俱是謂極在佛凡夫永無
[016-0093b]
名為後非謂凡有理理即是佛名為初非離初後非
須知六即初心雖即但名為理故離初非極果雖遙
即故有分故離後非此六即義起自一家深符圓旨
永無眾過暗禪者多增上慢文字者推功上人並由
不曉六而復即云云初釋理即約如來藏理釋三諦
者一切眾生具如來藏三諦無缺。


玅宗十三六種即名皆是事理體不二義而事有逆
順名字等五是順修事唯理性一純逆修事此逆順
事與本覺理體皆不二其逆順名自何而立以知不
二事皆合理名之為順其不知者事皆違理故名為
逆名字等五若淺若深皆知皆順若初理即唯迷唯
逆而迷逆事與其覺理未始暫乖故名即佛所以者
何良由眾生性具善惡不可變異其性圓明名之為
佛性染性惡全體起作修善修惡更無別體全修是
性故得迷事無非理佛。


指要一家所判法門名義無間高下巳他無不理
性本具全性起修分顯究盡故今十門一一如是皆
為觀體其義更明云云


雜編十一引止觀大意云理同故即事異故六凡諸
經中有即名者如生死即涅槃之流皆以六位甄之
使始終理同而初後無濫今謂理同者三千空中之
理迷悟咸同也事異者三千即假之事因果有異也
理雖具假由未緣起故對事邊同名空中亦可得云
對事方合據理常開是則事為能即理為所即所即
[016-0093c]
如空無高下能即如飛者淺深。


涅槃疏十六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無見用即無分
佛初地初住能百界作佛即少分佛二住二地是多
分佛妙覺是滿分佛以是義故一一法門皆有權實
本迹即此義也問蛣𧏙蝮蠆義復云何答夫一善法
即有四分例一惡法亦應如是未見明教置而不論
且就權者言之小菩薩所作是無分蝮蠆初地初住
所作是少分乃至十住十地等所作是多分如來所
作是滿分。


玅宗十三又復應知六即之義不專在佛一切假實
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獄色心皆須六即辨其初後
所謂理蛣蜣名字乃至究竟蛣𧏙今釋教主故就佛
辨以論十界皆理性故無非法界一一不改故名字
去不唯顯佛九亦同彰至於果成十皆究竟故蛣𧏙
等皆名六即。


止觀問十法界互相有為因為果答俱相有而果
隔難顯因通易知云云更引諸例凡聖皆具五陰不
可言聖陰如凡陰又佛具五眼豈可以人天果報釋
佛眼。


輔行五上廿二次問者為是一一因心具十界因為復一
一界果具十界果答中初總答云俱相有者法爾而
然一念因心道理具十一界之果豈當一界然言一
果具於十果果既隔越徧顯似難若知隨起十中一
心一必通十是則一果具十因一因具十因故曰因
[016-0094a]
通理則易知云云更引下略明果隔示難顯相從事
理說即十界果各具十果故云凡聖皆具五陰云云
言不可者意說凡陰不同聖陰又佛具下舉一佛果
具於十界然不可以聖陰同凡自是佛果能具十界
終不可以佛地獄界以為凡夫地獄界也佛果巳滿
從事而說巳具十界初地初住分具十界乃至凡夫
但是理具是則一一界果各各具十不相混濫一往
從易且云因通及以果隔理而言之一念因心實具
十界百界因果云云問一心既具但觀於心何須觀
具答一家觀門永異諸說該攝一切十方三世若凡
若聖一切因果者良由觀具具即是假假即空中理
性雖具若不觀之但言觀心則不稱理小乘奚甞不
觀心耶但迷一心具諸法耳。


玅記十一唯圓即觀一念三千三諦具足是則一心
一切心一身一切身一土一切土一念俱觀若身心
土若空假中更無前後故觀成時一心見一切心一
身見一切身一土見一切土十方諸佛身中現故故
於自心常寂光中徧見十方一切身土若唯觀他遮
那之土必迷自境若了心境自即他故他即自故不
了此境自尚成他況觀心耶觀土既爾身佛心然


解謗十一蛣𧏙名相至究竟者此明理性具十界也
既皆性具性必常住十皆法界法界無外界界徧收
法法高廣博地但理名字初聞五品觀成六根似發
[016-0094b]
四十一位分真體用不二玅覺等性究竟法應圓融
故蛣𧏙等若假若實與佛假實一一無非常樂我淨
即無上眾生無上五陰既皆四德復稱無上豈一人
一法非尊特耶故三千果成咸稱常樂名義彰灼學
者自迷。


雜編十二夫六即之名本為揀濫雖一切法通於六
位若名有叨濫者故須甄之若名不叨濫不必揀也
云云且蛣𧏙蝮蠆者畜趣之微物也俱是迷逆之號
故無叨濫之理何必須用六即甄分良為他人見涅
槃疏中明蛣𧏙蝮蠆有於四分例彼四分立此六即
而不知蟲名雖等分之與即二義敻殊何者彼之四
分既名為作葢約權造事用而言此之六位既名為
即須從實證理體而說。」


【圓談法性須具三千三諦之法則十界實法十界
假名始從理即終至究竟位位無減既以三千該
乎六即豈非蛣𧏙假實通六即耶故修觀者圓觀
諸法即空假中以至果成一成一切成十界俱成
則不遺蛣𧏙矣講者謂至究竟位但有十界之性
永無蛣𧏙之事只緣不合作畜生界蛣𧏙說了便
有轉報不轉報之說。】


四種三昧



「文殊說般若經翻字函第一卷文殊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
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文殊問經墨字函下卷於九十日修無我想不離思惟除
[016-0094c]
食及經行大小便時悉不得起。


止觀一常坐者出文殊說文殊問兩般若名為一
行三昧云云方法者身論開遮口論說默意論止觀
云云九十日為一期云云但專繫緣法界一念法界
云云二常行三昧云云此法出般舟三昧經翻為佛
立佛立三義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
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
觀星云云三半行半坐云云此出二經方等云旋百
二十匝却坐思惟法華云其人若行若立讀誦是經
若坐思惟是經我乘六牙白象現其人前云云四非
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既異上為成四句
故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嶽師呼為
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云云就此
為四一約諸經二約諸善三約諸惡四約諸無記諸
經行法上三不攝者屬隨自意也。


輔行二上言一行者剪略身儀不兼餘事名為一行
非所緣理得一行名若所緣理名一行者四行莫不
皆緣實相云云經部雖即義通三乘今意在圓不通
通別云云以彼二經是般若部云云由此觀故見色
身佛雖非本期觀力使爾云云次釋常行云云部屬
方等機通四人二乘被斥非文正意故四教菩薩亦
通行之今意在圓故意止觀寄色身佛以成三觀
見相好身身出光明徧十方界如融金聚如須彌

山在大海中日照發明云云
[016-0095a]


光明記今家依二經明常坐三昧一文殊說般若
二文殊問菩提。


文殊問經般若波羅蜜品第六爾時文殊師利白
佛言世尊般若波羅蜜一切聲聞緣覺從般若波羅
蜜出不一切佛一切法從般若波羅蜜出不佛告文
殊師利如是如是云云世間戒品第十爾時文殊師
利白佛言世尊云何歸依佛告文殊師利歸依者應
如是言大德我某甲乃至菩提歸依佛乃至菩提歸
依法乃至菩提歸依僧云云次言大德我持菩薩戒
我某甲乃至菩提不殺生離殺生想乃至菩提不盜
亦離盜想云云


止觀文殊問菩提經禪定有三十六垢垢即是障。


輔行九上文殊問經三十六垢未檢。」


【文中兩般若者一文殊師利說摩訶般若波羅蜜
多經明行相二文殊師利問經明要制是知行相要制
兩經相成也然文殊問經雖無菩提之目以文中
有般若品故大師云出兩般若又世間戒品云發
誓至菩提等故四明云文殊問菩提經然四明亦
本止觀禪境中云文殊問菩提經禪定有三十六
垢即文殊問經若文殊問菩提經無九十日與三
十六垢文也。】


事理二觀



「占察善惡業報經墨字函下卷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
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悉當觀察知唯是心
[016-0095b]
云云若學習真如實觀者思惟心姓無生無滅不住
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云云廣如類集觀法
中。


止觀十一初明四運者夫心識無形不可見約四相
分別謂未念欲念念念巳未念名心未起欲念名心
欲起念名正緣境住念巳名緣境謝若能了達此四
即入一相無相問未念未起巳念巳謝此二皆無心
無心則無相云何可觀答未念雖未起非畢竟無如
人未作作後更作作不可以未作作故便言無人若
定無後人誰作作云云念巳雖滅亦可觀察如人作
竟不得言無若定無人前誰作作念巳心滅亦復如
是。


輔行二下又觀四運者是隨自意中從末從事而修
觀法如常坐等或唯觀理謂一切法無非法性是故
當知修三昧者於此二途一不可廢故占察經觀有
二種一者唯識謂一切唯心二者實觀謂觀真如唯
識歷事真如觀理今文觀於十界四運義當占察一
切唯心云云故傅大士獨自詩云獨自作問我心中
何所著巡檢四運併無生千端萬緒何能縛當知無
垢大士亦以四運而為心要大士雖即不云十界既
云萬緒意亦兼諸云云


義例釋疑例十三問夫觀心法有事有理云云十九故東陽
大士位居等覺尚以三觀四運而為心要故獨自詩
云獨自精其實離聲名三觀一心融萬品荊棘叢林
[016-0095c]
何處生獨自作問我心中何所著云云況復三觀本
宗瓔珞補處大士金口親承故知一家教門遠稟佛
經復與大士宛如符契。


十義書止觀四種三昧不出二觀唯識歷事實相
觀理云云實相觀理者則於陰心唯觀理具三千
實相也唯識歷事專照起心歷於能造十界之心也
云云又須知事理不二之語得意之者隨修一觀必
含二義如修理觀者雖云但觀理具須知全修在性
則善修實相觀也修事觀者雖觀能造十界之心須
知全性成修則善修唯識觀也云云事理二造既
其不分事理二觀因何而起。


指要實相觀者即於識心體其本寂三千宛然即
空假中唯識觀者照於起心變造十界即空假中故
義例云夫觀心法有理有事從理則唯達法性更不
餘途從事則專照起心四性叵得亦名本末相映事
理不二又應知觀於內心二觀既爾觀於外境二觀
亦然此皆止觀及輔行文意非從臆說。


顯性錄十三一者唯心識觀謂於外諸境界知唯是
心二者真如實觀謂觀心性無生無滅真如觀理唯
識歷事理事相即二觀互收一實境界即一心三千
三諦也真如觀即內心若淨也唯識觀即徧歷諸法
也故真如觀成得心寂三昧唯識觀成得色寂三昧
圓通記須知觀察知唯是心則於色界及諸外境
不起分別所以經云色寂三昧非謂外觀專觀外色
[016-0096a]
真如實觀思惟心性不生不滅以能超過無色四空
心及心所二俱寂滅是故經云心寂三昧非謂理觀
專觀內心。


雜編若約起心論具即是修具乃是唯識觀境若
約不起心論具乃真如觀境輔行云理具變為修具
一一修具無非理具。


文心解三千色心同居一念念無念相三諦現前
當知觀外三千亦見心性空中之理觀內心性亦見
三千即假之事故義例云本末相映事理不二輔行
云修三昧者於此二途一不可廢云云初陰入界或
唯觀理下之九境隨發而觀多是歷事云云義例云
修觀次第必先內心云云以此淨心歷一切法任運
㳷合若爾外觀必須內心淨後方可修耶此有二意
一者如義例所示即不思議境後歷一切法是也二
者自有內心未淨復修外觀如破法徧末歷餘陰入
是也故文云若總無明心未必是宜更歷餘心等


纂要事理二觀其實通於四種三昧何者常坐十
乘中第一理觀一念三千非一異等豈可不是實相
理觀次修德境四性推檢豈可不是唯識歷事云云
第四三昧輔行釋歷諸善中云念念稱理無橫計思
後方覺了故引起信文豈非理觀唯達法性更指何
耶。」


【事理二觀之名出自荊溪依占察經發明此義義
[016-0096b]
例問答甚是分明但說者多暗須究問意或云諸
法即是法性或云四運四性推檢則知或云諸法
即是法性此問理也或云四運四性推檢此問事
也答云從理則唯達法性更無餘途此答理也從
事則專照起心四性叵得此答事也不言四運固
可知矣指要鈔十義書準此或問不思議境推四
性何也曰此不思議四句乃寄起明相任運離四
性計若推四性則墮事中矣余嘗斷曰不思議境
只可通貫事理不可分對事理。】


三止名



「止觀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
云云此三止名雖未見經論映望三觀隨義立名釋
論云菩薩依隨經教為作名字名為法施立名無咎
若能尋經得名即懸合此義也詳此三止與前釋名
名彷佛同其相則異。


輔行三上十六此三止名等者釋疑此是大師謙退之辭
次釋論下證三止意何但映望三觀使名有憑大論
亦許隨義立名言依三觀立三止者大小乘經止觀
二名皆悉並立況止觀秪是定慧異名既定慧之名
處處並列故今望觀以立止名所以瓔珞三觀義必
兼止。


首楞嚴經染字函第一卷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
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玅奢摩他三摩禪那。


孤山云涅槃明三一奢摩他此云止二毗鉢舍那此
[016-0096c]
云觀三優畢叉此云止觀等今阿難雖專請於止以
即一而三故此止即觀亦即平等三一互融是以稱
妙妙故方曰楞嚴大定今於此止復有三名奢摩他
即體真止止即真諦三摩提亦摩他此云等持即方
便隨緣止止即俗諦禪那此云靜慮即息二邊分別
止止於中觀第一義諦。


霅川集解孤山專用天台三止配今三名者斯又
得經之深也何則止屬於定觀屬於慧阿難既以多
聞少慧自欲正以楞嚴大定為請大定非三止而何
況三摩禪那顯是止名則知天台三止冥符聖言矣
止觀而諸經赴緣偏舉一法以示義端如首楞嚴
偏舉止邊止具一切法不減少云云智度法華偏舉
觀邊觀具一切法不減少。


圓覺經此方便者名奢摩他云云名三摩鉢提
名為禪那。」


【問大經圓覺名字與楞嚴同大師既見涅槃何云
映望而立曰孤山謂圓覺明三觀大經初止次觀
三止觀平等而楞嚴唯明三止也。】


含中



「止觀十八通教真諦發二眼二智俗諦發一眼一智
云云若作別接通者俗諦發一眼一智真諦發一眼
一智開真出中發一眼一智。


輔行三下通教中云真諦共發二眼二智者含中故
也次接中云開真出中者若巳被接得入正道乃成
[016-0097a]
三諦也。


釋籤十九次釋接義者即含中入真也。」


【先達云含中時未論被接被接時必藉含中含中
須就當教而說何者通教是摩訶衍門談幻有即
空是故如來於此體空含中道佛性而說利鈍兩
機解入有異若鈍根人聞此空法唯證但空之理
利根之人聞此空法即於此空能深觀空即見不
空故有但中不但中別也。】


別教聞中



「止觀廿九別教止觀亦頓亦漸何以故初心知中故
名亦頓涉方便入故名亦漸復次前三止觀教行證
人未被會時尚不知圓何況入圓。


輔行三下廿九解頓行漸解但知於頓理而巳行必經歷
恒河沙劫數故知此教初從方便故方便之言兼具
二義一藉地前之方便二聞但中之方便別亦知中
今言不知者前三不知圓理故也。


玅記別人初心何嘗不達三諦之理云云至十行
位分明見假至迴向位觀無一異若入初地方順法
流。


光明記此教初心便聞但中中雖不具九界依正
非無界佛玅色玅心。


金錍云別人初心教權理實以教權故所稟未周。


輔行三下卅四別帶方便雖初聞實從教成權
妙宗廿六別人初心信今知覺本是常住中道佛性
[016-0097b]
從教道故名為但中。」


【北峰師曰應知中道佛性是真實之理非權理也
別人初心既聞中知中即是實理但其根鈍迷中
重故未得即修須藉方便次第而入是故如來說
此中理在於果上出空假外成乎但中此由機鈍
教權故也初心既聞此中無更別聞是則約所聞
中理是實從教門說之成權約知中理是實故亦
頓涉方便入中居邊外故亦漸所以輔行釋方便
兼具二義一藉先修空假二藉聞中離邊約中離
邊則當方便亦漸句收約中實理則當知中亦頓
句收故云教權故但理實故中也。】


讀教記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