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59 法華統略-胡-吉藏 (master)



法華統略卷下
胡吉藏 撰


五百弟子授記品



問下根人云何得悟。答曰。此經雖三周說法大宗。終
是開權顯實。下根人悟於權實。入佛知見。故得佛記。
今更以五門。辨於權實。一開合門。二有無門。三生滅
無生滅門。四實不實門。五邪正門。開合門者。今品正
就涅槃權實。以二乘人正保執涅槃。故須斥之。昔教
明三乘人同一涅槃。同度一生死。故前云。佛說一解
[003-0503a]
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此是合義。故名為權。
今教辨開義。開者明三乘人二生死二涅槃。二乘人
度分段生死。一乘度變易生死。二乘人分段外有涅
槃。大乘佛變易外有涅槃。故昔合為權。今開為實。有
無門者。昔日四種有無。皆是方便。言四種者。涅槃中
有無。生死中有無。涅槃中有無者。唯有一涅槃也。所
言無者。更無大涅槃。唯有一生死為有。更無生死為
無。故此四有無。皆是方便。今亦就涅槃中論有無。則
番昔唯有大涅槃。無有小涅槃。實有無二生死。無有
一生死也。次生滅無生滅門。明權實者。二乘涅槃。是
生滅義。故是權。今日涅槃。是無生滅。故實。二乘是生
滅者。有分段四住生滅。此二種得於涅槃。名之為滅。
故四諦中。苦集相生。滅道還滅。此是權教。今明五住
二死本自不生。今亦無滅。無生無滅即是涅槃。即是
度二生死。名無生滅教。稱為實也。次別就今教。明生
死涅槃實不實門。凡有四種。一者以二乘度分段立
涅槃。此是權。今度立涅槃。此是實。此一往今昔權實。
對二乘用也。二生死涅槃皆是權。非生死非涅槃名
實。所以立此一位者。有三意。一義權。本有生死。可有
涅槃。竟未曾有生死。何有涅槃。又至涅槃時。無復生
死。云何有涅槃。如薪無故。不得有火。二釋經。華嚴云。
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又云生死非雜亂。涅槃非
寂靜。三者斥病惑者。但云小涅槃如化城。謂大涅槃
是實城者。昔為著生死。故說涅槃。明小涅槃。今為拔
[003-0503b]
小見。故說大耳。云何捨小。更封大三者。生死涅槃為
二。非生死非涅槃。是非二。二與不二。皆是方便。非二
不二。方名為實。所以有此者。為著中道也。聞前生死
涅槃是二邊。非生死非涅槃是中道。捨二邊而著中
道。經云。遠離二邊。不著中道。亦應云。大聖說中道。為
離於偏故。若復見有中。諸佛所不化。故二不二。皆是
方便。非二非不二。方便真實。四明上來四句皆是方
便。離四句方是真實。故下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
言宣也。問此四句權實。的出何文。答曰。但令對病。散
釋眾經。二事便足。何須問文。必欲出者。中論觀法品。
彼云為下根人。明生死不實涅槃實也。為中根人。生
死涅槃皆不實。非生死涅槃是實也。三為上根。俱泯
前二。故云非實非不實。論云此四句皆是門。為通絕
四之理。方是實。前四皆不實。此是龍樹自作。勿不依
之。次破邪門。釋法華唯有三師。光宅云。壽量佛終歸
無餘。即是化城故。壽量佛終以化城為涅槃。又終是
化城。竟無寶所。又終是化城。終無度二百。此說大悲。
次云䨱相明常。前顯了開權。明化城是方便。何故䨱
相於辨寶處為真實。此是開門。顯了示像。隱䨱自於
害也。既不得顯示其像。何事廣開於門。既廣開門。何
事䨱於像。又經分明辨二乘度三百。分明辨佛度二
百。分明辨小涅槃是化。大涅槃非化。何乃云隱䨱耶。
次明此經辨佛是常。具得開二生死二涅槃。但謂二
死決定無。名斷見。涅槃定有。是常見。故中論成壞品
[003-0503c]
云。涅槃時滅。生死相續。是則為斷滅。又此但得今四
方便因中之一支因耳。用尚未圓。何猶得體。無體何
有用。故一切失也。今五百弟子。學無學人。得如此了
悟。與佛悟同。故得佛記。


問曰。既得此悟。即應是佛。答曰。本不可知。據迹而言。
初迴小入大。是初心佛也。


釋繫珠喻。初先敘師三說。次敘弟子三領。師三說者。
初周略說。次周處中中說。後周廣說。三說不同。為三
根故。利根須略。中下根廣說亦爾。轉勢說法。故有三
種不同。初周略說者。始自法身照機。次有根本法輪
枝末及攝末歸本。即起三輪化。故從華嚴。竟法華也。
次周處中說者。亦辨自法身照機。次起三輪之化。長
明三一不虗。及初為父子。故云此諸子等。生育甚難。
乃至先因遊戲。來入此宅。故名處中說。第三周廣明
三世。及以三時。三時者。過去初結緣時。中途流浪。乃
至得羅漢時。後至靈山。為說法華。得了悟時也。弟子
三領者。初領略說。作略說解。次領處中說。作處中領
解。後領廣說。作廣說領解。身子兩義故。一人略。但敘
巳身。二時略。謂從鹿薗巳去。竟於法華也。次四大聲
聞。人法俱處中。人則四大聲聞。法則從過去失鄉。
竟今委囑家業。後周俱廣。人則五百。法具三時。一聞
大法時。二中途忘大取小時。三捨小悟大時也。利根
難得。故有一人。中根稍多。有四大聲聞。下根無數。略
陳五百也。次合三周。作法譬二說。初周法說。次兩周
[003-0504a]
並是譬說。三領亦然。身子作法說而領悟。二作譬說
而領也。又三周為二。初二周作父教子義。後周作兄
教弟喻。三根聲聞。為十六沙彌。竝共受大通智勝佛
學故。俱是法子。十六先悟如兄。三根聲聞後學如弟。
此是大通智勝他也。現在猶存兄弟。故作導師徒侶
之喻。故三周唯有父兄二說。三周亦唯有子弟二領。
初二周。作子領父說。次周作弟領兄說也。


釋繫珠譬。先敘大意。明貧窮弟者。敘凡夫過也。忘珠
困苦者。鄣二乘失也。故知凡滯有為過。二乘沈空亦
惑也。初明繫珠者。為菩薩時利物也。後明示珠者。成
佛道益物也。故有凡聖兩迷。佛菩薩之二益。示珠者。
破凡迷排聖惑。令悟中道直登一極理也。讚歎珠者。
勸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一句染神歷劫不朽也。


設酒譬者。敘始終迷悟。欣憂不同。凡有三譬。初繫珠。
二忘珠。三示珠。如疏。今就三譬。各二。初二者。第一說
教譬。二繫珠譬。中二者。一忘大乘譬。二取小譬。後二
者。一親友會遇譬。二示珠譬。初說教譬中三句。第一
至親友家。謂稟教譬。珠之一字。是說教譬。從醉巳下。
第三明迷教譬。酒正喻法華教。所以因酒喻法華教
者。正道絕名。無名相中。佛欲令人悟解故。上來種種
名字說之。序品文殊借大雨及䗍皷喻之。初周中直
名妙法蓮華。第二周中。三種名字。初名机案。次一門。
次大車。机案是父身所憑。足之所履。欲以父物出子
不得。即是用佛道化物不得也。次作一門。而復狹少
[003-0504b]
喻。至理微妙。虗通如門。不容一豪斷常。如狹少。是三
世佛所乘。故名大車。第三周中。對化城故名寶所。寶
所即是寶城。顯二乘位處是化城。如涅槃中亦明真
化。故云汝今值此正法寶城。云何取此虗偽物也。三
周領解中。名字者。身子云。開佛柔濡音。演暢清淨法。
即是妙法蓮華。不為諸垢所染。名為清淨。第二周中。
名為傍人喚子不得。如大乘化不從人。有示悟教令
之功。如大法有詮理化人之用。其後種種名字。謂向
本國。至城。到舍。住門。見父。其家業珠寶。至理是眾生
舊居本國。防斷常邪非為城。可以栖神為舍。至妙虗
通為門。中道能生正觀為父。可貴重珍寶。今第三周
作酒名者。約教而言。正喻觀樂。兄弟共聚。必共作樂。
說法華經。既明盡理之法。暢眾聖心。故化主樂也。眾
生聞教。現在得記。未來成佛。心大歡喜。如身子之流。
又方便品云。是等聞得佛。大喜充遍身。二者酒能益
體。如教長養法身也。三酒能治病。喻此經能破凡夫
二乘。及菩薩病。四酒能宣藥。如教能詮理也。次約緣
亦有四義。一初飲酒未醉時二大醉時。三小醒時。四
大醒時。三根聲聞。始終亦有四時。一逸去初聞經發
菩提心。如未醉時。次忘菩提心流浪生死。如大醉時。
三發小心行小行。如小醒起行時。四為說法華得悟
解。如大醒時。問饍喻何物。答曰。若酒饍合設令其飽
溫。酒為禮主。喻教令發菩提心。饍喻令修菩薩行也。
若偈中明酒。長行辦饍。如信解中。初老弊使人。後作
[003-0504c]
塗足油者。即是轉譬。並喻教也。一者富貴兄。設弟百
味。暢於兄心。則兄樂也。二飢人得百味美食。必大喜
樂。聞法華亦然。三者食長養身命。法華教長養法身
慧命。四食能治飢渴苦。如教能破一切惑。


是時親友官事當行者。第二繫珠譬。前教今譬說教。
令譬受解。即令發菩提心也。又三。初明繫珠意。以無
價寶下。第二正繫珠與之。而去下。第三明感盡應息。
官事當行者。初繫珠意也。私事可住。官事必行。一他
土機熟。不得不去者。其人醉臥。即是起迷鄣聖。謂感
應息也。酒喻教。珠喻菩提心。珠有五義。一菩提心。是
中道種子。故圓正如珠。二辨無價之得市。當樂佛果。
三珠不可朽滅。如菩提心種子不可滅。四可寶重。如
華嚴云。菩提心寶。一切寶中最上。五正取繫著內衣
裏。喻以菩提心種子在眾生心內。天親論明一切種
子皆在梨耶識中。問為是繫罷醉。為是醉罷。繫若醉
罷繫。則醉無所知。云何得發菩提心。此乃得文而害
義。若繫罷方醉。發菩提心竟。然後起迷。此釋得義而
違譬文。答曰。他曰醉竟方繫。眾生有無明煩惱如醉。
今其發菩提心如繫。此不成喻。其醉臥一無所知。云
何得發菩提心耶。今明繫竟方醉。初設酒時。即是巳
繫珠。初設法華時。巳令發心。今明醉臥不覺知時繫
者欲顯菩提心種子不朽滅義。若初設酒。即辨繫珠
者。不得顯不朽滅。今欲明後起迷。亦有菩提種子不
失。故就酖臥時繫。問以何文證繫忘後醉。答曰。余久
[003-0505a]
久方見文。合譬中先明發菩提心。後辨癈忘。文甚分
明。問何故說繫珠譬。答曰。欲勸一切眾生聽法華。發
菩提心。若一發心。則永不朽滅。復還得續發菩提心
也。二欲斥二乘人。心內自有真實而不知。求身外之
偽珍。即令捨二乘見。其人醉臥。都不覺知。第二忘大
取小譬。即為二別。初明忘大起巳遊行。謂取小。如疏
也。


是時親友下。第三示珠譬。亦二。初明會遇相見。二辨
示珠。會遇者。小志移。大機熟。感應相稱也。會遇見者。
求衣食時。巳是見佛。既求二乘。是貪財人。非是兄弟。
如信解中客作也。得悟一乘。始是兄弟。故名親友相
見。如信解得悟。故名父子。


咄哉下。第二示珠為二。初呵取小。次令求大。丈夫不
應求衣食。如菩薩不應取二乘也。我昔巳下。第二令
求大。還敘三時。初敘過去兄弟相見與珠時。而汝不
知下。明中途忘失時。即不知是忘大懃苦下取小也。
汝今可以下。第三示大時也。


學無學人授記品



釋三周文。各異。初周有授記。有領解。文少。故不立品。
次周俱有二事。以文多。俱有二品。三周亦有亦無。有
授記文多。故立二品。有領解文少。故不立品。次論前
後。前二周。先領解。次授記。以其利根故解心明淨。故
即與記。後示鈍根。雖復聞法。解心猶昧。待得記竟。解
方明了決。故方述解也。次論有無。前二周皆有述成。
[003-0505b]
三周無者。前二述成。為欲與記。故有之也。第三巳授
記竟。故無述成也。三周授記異者。初直授記。不論總
別。故不立品。次明四大聲聞。同是無學。以人同。立一
品。第三周中。以人異故。立於異同。故品前五百。同是
無學。同有領解。現在同皆得記。未來同皆成佛。故同
立品。次同有學無學。同無領解。同得記。同成佛。故同
立一品。前分二人。初是變化。次是退菩提心。二權實
不同。三有述解不述解不同。四嘿念述解不述解不
同。五願行有別。故立二人。後兩人者。阿難羅云權行。
二千人是實行。前二人願行同。次二千人願行同。前
是顯名。次是密行。初二人前後得記。前後成佛。二千
人同時得記。同時成佛。前是佛眷屬。後非佛親屬。故
分二人。對上品者。上無學中。初權人。次實人。今亦初
權。後實。欲攝一切聲聞。得記盡也。亦應分者同餘權
實二人也。又我下。超異諸人也。但同眾人。尚應得記。
況復異也。唯有如來。我所歸者。意在求佛。示迹為聲
聞。顯述解也。


釋學無學人。於空王佛所發心。因此明縮觀義。智度
論云。菩薩行性空。佛行畢竟空。畢竟空是空王。性空
者。一切法自性是空。橫論生死涅槃等萬法。及竪論
有無等四句。皆是無自性。無自性則無物。無物故名
為空。畢竟空者。佛了達橫竪畢竟清淨。名畢竟空。故
畢竟是無遺餘之名。宜約於佛。菩薩雖習畢竟空觀。
但照猶未盡。但有性空之稱也。彼佛得此畢竟空觀。
[003-0505c]
因以為名。故云空王佛也。釋迦與阿難。亦初習畢竟
空觀。故名初發心。則初後不二。但初習畢竟空。破有
所得難。後去則易。其猶破竹初節也。大品云。從初發
心。則行無所得。無所得者。不得一切法。謂橫竪一切
法。皆不可得。名不可得。華嚴云。初發心時。則是佛心
故。亦是此意。


問曰。畢竟空云何乃是發菩提心。答曰。一切法不生。
彼若則生。不發一切諸心。即是發心。佛若發生死涅
槃有無四句。內外一豪心。則佛心不發也。我常懃精
進故得佛。阿難樂多聞故後成佛者。良以釋迦常懃
習畢竟空。故先成佛。阿難樂多聞。不懃習一觀。故後
成佛也。問曰。云何懃習。答曰。寄南北三師。明習觀成
佛義。長安二攝論師。一云聞薰習滅。二云滅。次江南。
亦滅不滅。金剛心無常實法義。自滅假名相續。轉金
剛作佛。是故不滅。前二互淨。復與第三諍。第三與前
二諍。以三各諍。各相破。俱不成也。又互執則互起愛
見。於自起愛。於他起瞋。無明常在其中。具足三毒。是
煩惱因緣。煩惱因緣惑起業。因業受諸苦執。如來懸
見末世。有此三執。初是無見。次是有見。後亦有亦無
見。故楞伽經記龍樹菩薩云。南天大國中。有龍樹菩
薩。為人說大乘。能破有無見。往生安養國。今檢中論
文。具破三家義。一明因滅失。於前誰生於果。二明因
不滅失。則因至果名常。亦不生果。若轉因至作果。復
有失滅義者。則一法有兩體。若是一因體者。滅則無。
[003-0506a]
可作果不得。言滅令遂有滅。復有轉作。則成二體者。
一十地滅。復有一十地轉作佛也。故三法不成。云何
有佛。


問曰。今云何得作佛耶。答曰。亦見有三家義。故成有
所得。故不得佛。正以求三義不可得。脫一切有所得。
蕭然無寄。即是佛也。又原此三家心路根本。謂有八
忘想八顛倒。而後習無生觀除之。故顛倒漸滅。觀門
漸生。故諍此觀行。有滅不滅。亦滅不滅。今更足一家。
乃至滅非不滅。蓋是四宗病原也。中論顛倒品云。正
破此病。今且示之。


法師品



兩義明流通。一者上三周明妙道。三根人巳悟。今令
其悟二世未悟眾生。前即是令發菩提心。今令修菩
薩行。二者上與其淨土成佛記。夫得清淨土者。要由
自他心俱淨土。巳得自淨。自淨者。火宅破凡夫心。信
解破二乘心。藥草破菩薩心。故自心今還以悟他。亦
令他淨。故徒眾淨。自淨故化主淨。故感國五淨。教門
所以得淨土成佛也。二令諸菩薩及一切凡夫。弘通
法華。亦得四淨也。上弘大法。下為物師。即上弘下化。
名為法師。即具四淨。故得淨土也。因藥王者。藥王稟
法華得悟。捨身命財。弘通利物。以報佛及法華恩。今
八萬人亦爾。今三根聲聞亦爾。次別四眾三乘人云。
聞此經一偈。皆與授記者。三義故來。一者令八萬人
及三根聲聞弘經也。以聞經一偈。即得記成佛。有斯
[003-0506b]
大利。八萬及三根。一切凡夫。豈不努力弘經。二者即
是勸一切眾生聽法之義。聞一偈既得記成佛。寧得
不聽法華耶。三者上但授聲聞記。今欲並授一切聞
經人記。故說此言。佛滅度後弟子文來。亦具三義。如
向釋也。又上來但授三根記。今授一切聽法人記者。
欲明一切得佛記。佛語無二。則一切人皆成佛無疑。
即是欲顯唯有一無二也。


問曰。聞經得記。不聞不得記。何得云一切眾生皆成
佛耶。答曰。一切雖有佛性。正因要由聞經。發菩提心。
緣由因故。得成佛也。問曰。一念隨喜。云何得記。答曰。
隨順此妙。妙既絕四句。超百非。言忘慮寂。心亦順如
此妙。則與妙相應。妙即是佛乘。與佛乘相應。故得佛
記也。問曰。何故明佛滅度後弟子。答曰。舉佛滅後弟
子。令八萬大士。及三根聲聞化之。又聞經一偈。即得
佛記。佛滅後弟子。聞此利益。努力持經。問曰。何故明
二世法師。答曰。二世弘經。有大利益。故令法師努力
弘經也。問曰。云何於此經卷。敬如佛耶。答曰。經詮於
妙。所詮之理既妙。能詮之文亦妙。妙理既是佛文。妙
文亦是佛。故敬如佛。又所詮之理是妙。妙既絕能詮
之文妙。能詮之文亦絕。故天女云。既知解脫無言。宜
知言即解脫。所詮之理妙。妙絕四句。斷百非。是法身。
能詮之文。亦絕四句百非。亦是法身。故敬經如法身
佛。亦即法身佛也。問曰。此法用何心供養經。答曰。既
體悟妙道。得於妙觀。因此妙心。設於妙供養。即餘經
[003-0506c]
論中。行法供養也。若以凡夫二乘有所得不淨心。則
不名供妙法也。問曰。此人何故供養十萬億耶。答曰。
十萬億佛所習此妙觀。故能敬妙道。未來成佛者。以
行妙因故。未來得妙果也。次供養者。既得妙觀。即是
妙因。宜應供也。下明願生者。得妙觀受妙生。而生麤
處。當知是願生也。下明說一句者。不煩一句。但說妙
字泯寂諸邊。發生正觀也。


釋毀持經人罪重義。問曰。云何罵讀誦法華人罪重
佛耶。答曰。帶法罵人。故罪重佛。如人正讀經。忽有人
罵云。癡人何用讀此經。為此言中帶法罵人。故罪重
也。問曰。若爾佛正說法華者。人罵佛。癡。何用說此法
耶。亦是帶法罵佛。此罪大重。何故云輕。答曰。帶毀法
罵人。人聞癈自行不成佛。濟度化他。他不成佛。故
罪重。雖復毀佛。佛聞毀譽。不動不癈自行化他。故罪
輕也。智度論云。巧罵婆羅門。以五百曲罵佛。佛無憂
色。其見佛不憂。更轉前五百曲罵。作五百曲嘆佛。如
來無喜色。故不妨自行化他。問曰。何故明罪福。答曰。
欲遮法師之失。誡前人之惡。故明罪。欲與法師之樂。
觀前人行善。故明福。次一長行一偈。歎人所弘法。亦
前嘆弟子。今歎於師。以法為師。故法為和上。人為弟
子也。


釋巳說今說當說。法華最難信難解。法華最深極廣。
故難信難解。極廣者。如上所明。總攝十方三世佛三
輪。及釋迦一化三輪也。窮深者。不一不二之非權非
[003-0507a]
實。言忘慮絕。又此經多就秘密門說之。故難信解。諸
師講此經多迷。余自眼所見。自耳所聞。未曾有人如
此釋也。


釋全身在塔中。光宅云。謂佛無常磨滅。但有碎身耳。
䨱相常者。䨱相全身。亦不可見。故塔內不見全身也。
執常見者。塔內但觀常見眾生。何處有法身耶。今明
此經辨佛無生滅。壽無始終。故有全身。既無生滅。亦
非斷常。豈是常見以衣䨱。既行妙理。與理相應。則為
理攝名䨱。與理相應。與佛相應。為佛護念。同栖一理。
是實知宿。同入生死。是權知宿。既同佛權實。是佛真
子。為佛摩頂也。


釋未善行菩薩道。破三乘中菩薩聲聞。般若等大乘。
復言有二乘。作小大二解。則未識道。道豈二哉。以未
識道。何猶解行道耶。善行道者。精識道體。未曾三一。
因有三一。故能行道也。


釋高原譬。問曰。此與上善行不善行何異。答曰。善行
據始。近道約終。故異也。又上破三乘中大乘菩薩。未
解權實。則無二智。故不善行。今破一乘中未生三慧。
及有所得菩薩也。問曰。此品中行故數破菩薩。答曰。
上三周巳破聲聞成菩薩。恐墮有所得大乘菩薩。復
恐墮有所得一乘菩薩。故破之。此經正明教菩薩法。
令菩薩不起凡夫二乘。亦不起大小見。亦捨三一見
也。問曰。云何是高原求水。答曰。今以三義釋之。一就
二乘釋。二約大乘釋。三約一乘釋。就二乘釋者。有人
[003-0507b]
渴乏須水者。水喻佛性。即是一乘理。理絕四句百非。
窮盡深妙。如在高原下也。又高原喻教。教下有理。如
水也。渴乏須水者。一心求見佛性。佛性顯成法身也。
今於二乘教中求佛。去佛性遠。如於高原求水。故大
品云。於聲聞經中。求薩婆若。名不點也。今毗曇成實
中。用此求佛。即其事也。二用三乘中大乘教求佛。去
佛亦遠。三乘中大乘。即是法華。但為爾時未癈二乘。
始行菩薩作三乘異解。不識一道。何由近道。故作有
所得大乘解。故佛道遠也。三者一乘中未生三慧人。
去佛道亦遠。令明此經乘。絕三一車。非大小道。無近
遠方便。一往用一破三。假遠斥近如此。始是聞故。從
聞生慧。乃至思修。故去佛近也。問尋高原始終。是一
原而有去水遠近。則始終是法華教。去佛道遠近。於
教未生三慧為遠。生三慧為近。則但於法華近遠。何
得對餘經耶。答曰。於一乘經。不生三慧。尚去佛遠。況
復餘經。具含諸意。釋開方便門。一往以三為方便。一
為真實。乃至四重作之。近遠亦四重也。釋無人能到。
天魔是毒虫。外道為惡鬼。二乘在門外。三乘中大乘
菩薩。執大小異。並不能到也。又如上方便品。九人不
到。唯佛能到也。菩薩驚疑怖畏者。若明低頭舉手之
善。皆成佛者。何所驚疑。令明此經窮深極大。如向不
一不三。乃至五句。其心依倚無有處所。故驚疑耳。二
乘亦爾。若定有一破三。破三歸一。有一可歸者。二乘
亦不拒逆。良由退捨二乘。進不著一。蹤迹不可尋求。
[003-0507c]
故驚疑耳。


釋坐如來座。夫論不忍者。見有眾生及有自心故爾。
依正觀。五求眾生不得。五求心不得。何處不忍耶。問
曰。何人總菩薩耶。答曰。法華經破上七人來。總菩薩
也。


見寶塔品



此品來意。義非一途。若三分明者。初辨乘權乘實。次
明身權身實。此經文雖七卷。宗歸一乘。但一乘有二。
謂能乘人。及所乘之法。具能乘所乘。乘義乃備。乘權
乘實。明所乘之法。身權身實。辨能乘之人。然正道未
曾人法。無名於中為眾生故。假名相說。故作人法之
名。欲令眾生因此名相悟無名於。前章巳明所乘之
法竟。令次辨能乘之人。問曰。何故先明所乘法。後辨
能乘人。答曰。所乘之法。即是教。能乘人。謂化主。但教
正被緣。緣稟三乘之教。遂生對執。故破於三病。明三
是方便法。一乘是真實法。辨教既竟。次論教主。故明
身權身實。又乘權實中。此是自病。身權實中。謂迷他
病。自病者。自非究竟。謂是究竟。他病者。迷佛真應兩
身。自病為切。故先破之。他病賖緩。故後破之。又說身
權實者。為成乘權實也。若能乘之人身者。有生滅。壽
有始終者。則一乘義不成。以一乘即是法身。法身既
生滅始終。一乘亦生滅始終。則與二乘同。何名一極。
又昔教明二乘人。今教又是二乘。即破十方三世佛
一乘根本教。既無一乘。亦無二乘。則破權實世出世
[003-0508a]
一切法也。今明二乘自生滅始終。一乘則無生滅始
終。故與二乘為異。又見塔品。正破執法華經。佛是無
常者。以佛見未來有人。謂此經明佛是生滅無常。故
多寶涌現。明法身不生滅故常住也。下明開塔。為破
䨱相常者。開塔了了見多寶不滅。則悟法身亦然。問
曰。若爾則同半滿。明佛是常。答曰。上來巳設多寶。所
以現者。為對無常病。故說常耳。無常病消。常藥亦癈。
故不同半滿也。又正道未曾常無常。亦非常無常。作
無常方便。即釋迦是也。今非常無常。作常方便。謂多
寶是。欲令因此常無常。悟法身非常無常。未曾釋
迦亦非多寶。又約緣故來者。明乘權實正破二乘。令
二乘迴小入大。故經云。為聲聞說是法華經。三根聲
聞並皆得記。今說身之權實。為諸菩薩。令菩薩修因
趣果。問曰。為何等菩薩。答曰。從此去竟經。有二種菩
薩。一三根是迴小入大菩薩。二直往菩薩。此之二人。
聞身權實。並皆得悟。故分別功德品明十二種菩薩
利益。問曰。前章亦為菩薩不。答曰。傍為也。故經云。菩
薩。聞是法。疑網皆巳除。菩薩無自保究竟之病不生。
為菩薩也。問曰。後段亦應有為聲聞。答曰。後文無復
聲聞。故法師品云。聞法華經一偈一句。一念隨喜。皆
與授記。


問云何是身權實耶。答曰。如三種法輪。一者雙說。二
者雙䨱。三者雙開。發說者。十方三世佛。為大事因緣
故。出現於世。謂說身無生滅壽無始終。為令一切眾
[003-0508b]
生。捨生滅身。始終之壽。即是逼引教門。令起欣厭之
觀。說法身無生滅。壽無始終。令物欣之。辨生滅身始
終壽。便物厭之。此謂十方三世佛出世大意。但為眾
生不堪聞無生滅身無始終壽。故䨱實身實壽。說生
滅之身始終之壽。所以雙䨱。明為欲同物故。所以須
同者。佛身無生滅。壽無始終。眾生身有生滅。壽有始
終。何由猶得與物同。今先與物同。然後令物同聖身。
身亦有生滅始終。既脩道成聖。眾生亦然。喻如同前
外道。然後方得返之。但執教之流。更謂佛身實有生
滅。壽有始終。不識如來真實身壽。於佛身起輕劣想。
不求佛道。是故雙開。明生滅身是方便。無生滅身是
真實。壽亦然也。始終是方便。無始終是真實。是雙開。
又前用生滅身壽始終。調柔其心。然後始得真實身
壽也。此是十方三世根本身壽。支末身壽。攝末歸本
身壽。十方既爾。釋迦亦然。但約一期。凡有三種。一約
時。初成道。為大菩薩說根本身壽。次為凡夫二乘小
行菩薩。八相成道。說支末身壽。至靈山。還說根本身
壽。二者其間不定。為二乘自說支末。為菩薩說根本。
三言一時之中。隨所聞見。如上祕密法輪。二乘自聞
支末。菩薩自聞根本。釋迦既有此三。十方諸佛亦爾
也。問曰。為菩薩說無生滅身。為二乘說生滅身。此事
可明。昔亦得為二乘說無生滅身不。答曰。昔為二乘
說大乘。令密捨小得大。為二乘說法身。亦令密捨求
佛身也。問曰。昔既得說法身無生滅。亦得說壽無始
[003-0508c]
終。答曰。若辨法身無生滅。即非三世。故無始終。二乘
亦得聞也。若如壽量品。明久巳成佛。則昔未說也。問
曰。華嚴之會。說無生滅始終。何佛說之。釋迦亦爾。答
曰。若論教主則不定。且據華嚴。分二佛二土二教二
徒眾者。華嚴是盧舍那佛。說法身無生滅始終。梵網
經明華葉釋迦。往舍那聽法後。還七處八會說之。則
是釋迦說也。若為二乘人者。一化始終。但是丈六釋
迦說一切教。菩薩隨所見而說也。問曰。分二身二土。
但初成道有。華嚴後去亦有耶。答曰。菩薩所見乃至
未有釋迦。及釋迦巳滅。常有淨土舍那教門徒眾。故
祇桓時有華嚴事。像法決疑經云。或見我今夜涅槃。
或見我為報佛。百千釋迦圍遶。乃至此經明淨土不
毀。須總相知。不可具敘也。


就此章。大開為二。初明身權身實。次辨流通。前乘權
實。義亦如是。初明身權實。即是智慧。次辨流通。敘其
功德。初是辨果。次明其因。二門各四。初門四者。一辨
寶塔涌現。二明現塔之意。三者開塔。四兩佛竝坐。初
章總有十句。大分二別。九句敘塔之形。一句明佛出
聲。九句中復二。初八句正明塔現。次句敘天龍供養。
八句即為八義。爾時者。明塔涌現時。乘權乘實中云。
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
身權身實。義亦如是。自昔乃至經之初分。並得說。今
是說時。故出現也。佛者。第二句。多寶所以現者。為開
釋迦佛法身。佛不生滅。方便生滅。故明佛也。前者。第
[003-0509a]
三句。敘出方。即是上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
無上道。今欲於佛前。捨生滅方便。說無生滅真實也。
有七寶塔。第四句。敘塔名。所以多寶塔現者。上乘權
實以人開法。故以釋迦之人。開二乘為方便。一乘為
真實。今以人開人。故以多寶之人。開釋迦之身權實。
所以用人開人者。明古佛既其不滅。今佛豈是滅耶。
又巳謝之身。既其不滅。當滅之佛。豈是滅耶。又眼見
巳滅之佛。既其不滅耳。開釋迦當滅。寧是滅耶。是故
舉塔。又上乘權實。名為自開。以釋迦昔自於一說三。
故還自開三顯一。今是他開。要須前敘他佛不滅為
證。然後釋迦順同。故明他。又上是說法輪。今是神通
輪。開二章皆得互現也。


高五百由旬。廣二百五十者。敘塔形量也。未深見旨。
聊擬儀之。大車之中。有其高廣。大車即是寶塔。車為
所乘。人為能乘。塔為所住。人為能住。故經云。佛自住
大乘。但隨義立名。故有車有塔。車中之高。對凡夫之
下。辨廣形。二乘之小。今亦然矣。高出凡夫四生之外。
故云五百。是故不生。橫超二死之表。稱二百五十。名
為不滅。即序中四趣無以攝其生。二死無以化其體。
明法身不生滅也。又高出四句之表。故云五百。龍樹
云。如來在世時。不言有與無。亦有及亦無。非有與非
無。佛滅後亦有此四句。可例之。多寶之亡。道超四句。
釋迦之存。義亦如是。廣二百五十者。前明超四句之
外。今序出百非之表。初釋影經。後意依論。從地涌出。
[003-0509b]
疏中巳辨。一示涅槃之體本自有之。故或裂而現。二
昔生滅之教。䨱無生之身。今癈生滅方便。無生之身
便顯。三眾生心垢之地。鄣寶相之身。故不得說。垢累
將傾。便得聞教也。住在空中。明塔出處。寶塔所以昇
空者。欲明法身栖實相土。即土照權實義。土權實者。
此品明三身三土。三身者。多寶表法身。分身謂應身。
釋迦為化身。三土者。法身住實相土。應身居寶玉之
淨。化身處土沙之穢。實相土是實。餘二是方便。今欲
令捨淨穢二。悟非淨穢不二。故多寶爾實於土也。種
種寶物而莊挍之。此明塔莊嚴具。准大車高廣。敘超
凡超聖。明累無不盡。今謂德無不圓。五千欄楯者。例
大車中。即力無畏。十力內照如欄。無畏外用為楯。龕
室千萬者。例嘆長者德中。多有田宅。即是慈悲蔭䨱
於物。故稱龕室。遍遮眾苦。普與物樂。故言千萬。即大
車白牛義也。無數幢幡。即大車中。張設幰蓋。謂智慧
力。智慧高顯如幢。又摧邪顯正。下利上弘。並是慧力。
故如幢也。七辨巧說迴轉適悅如幡。八音美妙。故稱
瓔珞。寶鈴萬億。而懸其上者。即大車中。四面懸鈴。謂
佛有大神力。覺悟一切也。四面出香者。淨名中。以戒
品為塗香。配此文不便。依無量義。大莊嚴王菩薩嘆
佛道風。德香薰一切。此既結句。當知圓德內充。外勳
一切。使無德者同佛旃檀。其諸幡蓋者。上來別敘諸
德。今歎一一德。皆攝一切德也。高至四天王宮。明塔
所至處。唯是法身。乃窮常樂我淨四德之理。無常苦
[003-0509c]
四事。為生死之下。常樂我常四德。是法身之高。故普
賢觀云。毗盧遮那住常寂光土。常波羅蜜所攝成處。
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
離身心相處。普賢觀。還論法華及多寶事。故用彼釋
此。三千三天下。自上八章。稱嘆法身。此下明因崇於
果。謂三十心人。以十地諸菩薩等。崇仰果德。


爾時寶塔中。第二明塔出聲。敘出聲有二。初嘆印於
法。成乘權乘實。使未信者信。巳信者逾明。二顯法身
不滅。開身權身實義也。


爾時四眾。第二明塔現意。總現意略有三種。一寶塔
昇空。謂明一實相土。歎印於法。辨唯有一法。多寶發
聲。明唯有一人。所以顯此三者。欲合一切眾生。同住
一實相土。同乘一乘法。同成能乘人。無復九道處。無
復九道法。亦無九道人。即是上文一相一味。常寂滅
相。就文為二。初段問。次佛答。問中。先大眾疑。次興問。
皆得法喜者。既是法身相出。[穴/俱]資眾會。令悟法身。故
得法喜。大樂說者。眾生大樂機欲將發。菩薩知之。仍
為興問。名大樂說。佛答中亦二。初開兩章門。次發釋
二門。兩章門者。一寶塔。二全身。乃往過去。釋二章門
為二。初正釋。二章門。次明涌現意。意有二。初通明十
方涌現。次別明釋迦佛所涌現。敘多寶於十方世界
出現者。欲遍十方諸佛土權實。法權實。身權實也。以
遍開十方佛三種權實。則正無不顯。遍彼十方諸佛。
稟三種權實之迷。謂邪無不摧。又遍開十方三種權
[003-0510a]
實。即上無不弘。遍破十方三種之迷。下無不利。多寶
為益。不可勝言。普賢觀經禮十方佛□□□竟。別禮
多寶重罪鄣。今塔涌出。以此推之。知有重益。問何故
敘多寶十方涌現。答既開三種權實。恐物驚憚。謂多
寶化偏。故明十方道同。故此會生信也。次明今日涌
現意。正破釋迦緣迷。開釋迦三權實也。問曰。具開十
方。及釋迦三權實。以何為正也。答身權實為正也。


釋普集分身。而所乘之法。唯有於三。謂二乘及佛乘。
能乘之人。亦有三人。即是三佛。多寶是法身之相。為
法身佛。分身在淨土中。化諸菩薩。謂應身佛釋迦
居穢國。謂化身佛。所乘法中。亦有三種。一者用一
破二。故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非真。二借二破三。故
經文尚無緣覺之第二。寧有聲聞之第三。三者用
權破實。故經云。三是方便。非真實也。然所乘法中。既
具三義。能乘之人。亦具三義。一用一破二。唯法身是
實。餘二身非真。金光明云。唯法身是實。餘二身是假
名。有非真實也。二者用二破三。明淨土應身。尚皆非
實。穢土丈六。寧是實也。故此經敘分身佛。皆云是化。
則知釋迦是化中之化。故非真也。三者用權破實。唯
有一乘。方便說三。故三非真。今亦爾。唯有法身。是其
真實。方便說三。故三非真實。次將身例土。亦有三義。
一用一斥二。唯一實相土是真。淨之與穢。皆是方便。
二借二破二。十方淨土之佛。既其是化。所栖淨土。寧
是真耶。十方淨土。尚其非真。釋迦穢國。寧是實耶。三
[003-0510b]
者用權破實。唯是一土故。方便說三故。三非真實。


問曰。三身三乘。既有根本支末攝末歸本。土亦得然
不。答其義亦類。根本土。尋十方諸佛。為欲令眾生住
法如中道第一義土故。出現於世。但眾生未堪栖此
土。為例情薄者。示七寶之淨。煩惱重者。現土沙之穢。
所以示淨穢者。欲令眾生悟非真淨穢。住中道土也。
問曰。何以知分身佛。是三身中應耶。答此經敘十方
分身。皆是淨土。純有菩薩。無有二乘。而同性經金光
明攝論等。皆明應身化菩薩。居淨土。化身化二乘。住
穢國也。問此經乃明分身是化佛。云何是應身。答曰。
斯有深旨。淨土妙身。望於真佛。猶尚是化。穢土丈六
麤質。豈是真耶。又應身從法身出。化身從應身出。應
身尚是化而非真。化身是化中之化。豈是真實。問曰。
攝論云。二乘及地前菩薩。見化身佛。登地巳上。方見
應身。今云何二乘普見應身。答曰。金光明云。有四句。
一者應身非化身。謂地前身。則知應身位。通從地前
乃至登地。皆有應身。今攝論云。初地見應身者。此明
初地巳上見真如故。應身與真如相應者。即是內應
身。取本有義。名法身。與如相應。始有之義。名應身。初
地巳上。見此應身也。今言分身為應身者。此是外應
身。位通上下。今約大小二人。故開二身。化菩薩為應
身。化二乘名化身。此義後廣論之。


問曰。何故前明多寶。後辨分身。答曰。有二次第。一事
次第。二義次第。事次第者。前有多寶出。次令集分身。
[003-0510c]
後明釋迦開塔。一義次第者。多寶是法身相。故前明。
由法身有應身。由應有化。如金光明云。化身依應身。
應身依法身。法身無所依。淨名亦云。依無住本。立一
切法。無所依也。三土亦次第。要由住非淨穢土。故能
示應身淨土。由應身淨土。故乘化身。故有穢土。故文
中前明多寶土也。問曰。何故多寶唯一。分身則多。答
曰。多寶示法身相。故多寶唯一。應身迹用。故須多也。
問曰。何故分身多。釋迦唯一。答曰。事中取釋迦。當今
教主則一。有十方分身故多。據理之示十方淨土。皆
是化非真。一穢丈六身豈是。十方淨土。唯明一乘。故
一乘是實。一穢土明三。故三是方便。


問曰。亦得應身一化身多以不。答曰亦得。梵網經盧
舍那一身。示千百億釋迦。此明本一迹多也。問曰。亦
得云分身釋迦是實佛。多寶為化不。答曰亦得。分身
實是應身。丈六實是化身。故名實佛。但是法身相。故
非真佛。問曰。何故兩佛不明相。法身辨於相耶。答曰。
法身絕四句不可示。故假相辨之。二身可示。故不假
相辨也。土亦爾。法身土不可示。故寄虗空相辨之。二
土相顯。不寄相辨也。


次普集分身稱多寶願者。多寶有行願二事。遍破二
病。遍開二身。行門即是涌出及發聲。破無常病。及顯
法身。如上釋。願門普集十方分身佛。遍破法界。謂迹
身為實。開丈六為方便。有行門顯法身。願門開應化。
故以行願二門。顯三身壽也。問曰。何故開塔。答曰。欲
[003-0511a]
使此土十方。義皆分明。上雖云多寶開釋迦三權實。
及十方佛三種權實。猶未分明。開塔覩形聞聲。前義
方顯。是故開塔。問曰。何故十方佛。及釋迦同開塔。答
曰。欲明說應化兩身同開法身。如上說二乘。為開一
乘。問曰。何故令釋迦開而不共開。答曰。多寶分身。並
為開釋迦也。以釋迦之緣稟教。謂佛無常。及丈六為
實。故多寶顯釋迦常。分身明釋迦丈六非實。故令釋
迦開。即是開釋迦也。問曰。何故放白豪光召分身。答
曰。前表說中道法。今表說中道人。並是開人法權實。
義最顯明。如白豪也。又前示無漏法。今表無漏人也。
放一光者。上明雖有三乘。唯一佛乘是實。今辨三身
唯一法身是實。故放一光也。反淨者。身權既顯。則化
主淨故教門淨。及國土徒眾並淨。乘權實中。未得四
淨。故淨名云。梵王與身子見土。身子見土不淨。梵王
見淨。此明二乘斷常生滅觀。不依佛慧。不得正觀。故
不見淨土。上來二乘執巳破。則心淨故。見淨土也。移
天人者。今是應身淨土。唯菩薩見。人天二乘皆不見。
故移耳。此欲分大小化意也。無地獄天人者。無凡夫
愛見心。故見淨也。此等具愛見。故不見淨土。故云移
之。無山海者。顯無高下故。見平坦土也。遣一侍者問
訊者。正欲開一法身用。故將一人。來使之也。問曰。大
眾見多寶佛。何故嘆未曾有。答曰。昔聞多寶巳謝。今
見其不滅。既覩非常之事。故發未曾有嘆也。


釋二佛共坐。多寶開塔出。聲則閇塔明。常開塔出。聲
[003-0511b]
故開塔明常。則多寶常義巳顯。所以顯多寶常者。意
在顯於釋迦。故要之就座。又多寶出聲。是多寶不滅。
則成毗盧舍那。多寶昇空者。住常寂滅光土。釋迦不
滅。亦成毗盧舍那。昇空亦住常寂光土。今古二佛既
爾。一切諸佛類然。又法華論。二佛竝坐。共成大事者。
謂共開二種權實。共破三迷。則上弘大道。下利群生。
名為大事。接眾生在空者。自上巳來。二佛互相顯。並
成毗盧舍那。同住寂光土。此明能化事竟。所以明能
化者。意在為物。今日大眾。亦成毗盧舍那。同住真如
土。故接之昇空。若爾者。則一切佛。及一切眾生。同栖
一土也。


以大音聲下。第二大段。次辨流通。亦是明因。就文有
四。此品初命覓持經人。提婆一品。第二歎於經力。成
命持經之義。第三大眾自誓持經。即持品也。第四出
持經方法。即安樂行品。就初又二。前長行略命。次偈
廣命。長行二意。一命持經。二發涌出緣由。所以命持
經者。令眾起大願行。即是行因。故得三權實果也。發
涌出緣由者。前巳開身權實。今欲開壽權實。成上身
權實。故大音普告。令下方聞之。又因命持經。故他方
大士請佛持經。止其所請。開發涌出緣由。故命弘經。
而言大音普告。八方大士。及下方菩薩。故稱大也。又
令諸菩薩護持大法。得法身果。故名大音。又因此得
開壽量大法。故名大音。又因此說於遠壽。有十二種
大益。八不思議瑞相。故名大音。欲以法華付囑有在
[003-0511c]
者。寄八方大士護法。為法身因。唯因果二事。故云有
在。又寄在涌出菩薩。得開果壽成於法身。故言有在。


偈為二。初頌二佛集意。次命持經人。所以開此二
者。凡有兩義。頌二佛集以明果。勸護法以脩因。二以
高勵下。古佛今佛。尚為護法故來。大眾是當來佛。寧
不弘護。頌二佛集。即兩意。多寶集中三義。初意勸人。
次意嘆法。第三意正為開法身。即是教門。分身亦三。
初意勸人。次意開法身。後意令。意令久住者。以開法
身常。名久住也。又十方佛集。世界清淨。眾生見之。起
奇特想。因此持經。故法得久住。


告諸大眾下。命持經人。四命四釋命弘經者令起大
願行。弘通利人。即是行因。得法身果。初釋云。三佛集
當知此意者。有兩義。三佛即法應化。而同集者。欲開
身權實也。恐眾未知。云當知此意。二者三佛共集。為
欲弘經。須解佛集為弘經意。問曰。現見弘法華者。布
滿南北。云何難耶。答曰。略有三人非究竟。及䨱相常。
二人如前所述。第三師謂。經是常住。亦非弘經。經是
中道。非常無常。而以常義弘經。乃弘於常。非中道。又
是中道家總。此總判別三師。別約文明者。眾人多謂。
前分明因。後章辨果。亦非弘經。前分實是辨果。而謂
明因。以果為因。乃弘因經。非弘果也。又後果分實。顯
了明常。謂是無常。及䨱相明常。非弘果經。又度三百。
而立化城。度二百立真城。則化城居分段之外。真城
出變易之表。不明斯意。亦非弘經。又十方淨土。三世
[003-0512a]
佛集。盛開身權實。而謂但是命覔弘經之人。故非弘
法身之經。問曰。安樂行品不許論說他人好惡長短。
亦不輕慢諸餘法師。今云何敘他過失。答曰。大品云。
不說魔事魔罪。示道邪正。則是眾生大惡知識。今欲
申明正教。破於邪說。是慈悲行。故無過也。十方三世
諸佛。慇懃稱嘆。凡夫毀呰。豈不痛哉。又若聞究竟之
經。即受持讀誦。生難之想。若聞不了之義。即起輕劣
之心。上非圓諸佛。下誤群生耶。


提婆達多品



此品來意。義有多途。依七會明之。上辨所乘之法。及
能乘之人。開順權實竟。今此一品。次開違權實。釋迦
一期。有兄弟二人。明違順兩用。上巳敘其順。今以明
於違。釋迦既爾。諸佛亦然。問曰。云何開違權實耶。答
曰。違順互相開也。以順開違者。昔明三乘真實。故閇
方便門。隱真實相。今明三乘方便。故方便門開。唯有
一乘。故真實相顯。昔明身有生滅。故方便門閇。真實
相隱。今明生滅方便。故方便門開。身無生滅。真實相
顯。釋迦既爾。調達亦然。昔為三逆。故方便門閇。真實
相隱。今明方便示惡。故方便門開。實是善人。故真實
相顯。次以違開順者。塔品雖明迹身無常。本是常住。
但執情既久。取信未明。故引調達為例。實是極窮善。
權示極惡。釋迦亦然。實無生滅。權示生滅。故以違開
順也。又涅槃云。明具足信義。謂信佛常住一實之道。
調達實不破僧。用此為具足信者。若但信明一實之
[003-0512b]
道及信法身常住。則但信聖人順用。猶未信大聖違
用。故信不具足。今欲令信具足。故違順雙明。又此品
接上生者。塔品四命持經。今三嘆經力。成前四命。三
嘆經力。一嘆經成果力。嘆成因力。三嘆速成因果力。
故說此品。又此品來者。聖教無方。適機而說。或見塔
而受悟。或說人而得道。即根緣次第。故有此品來也。
又上現塔。神通門。今說法門。皆是適機也。提婆者。天
也。達多者。熱也。諸天見其生時。知造大罪。壞亂佛法。
心生熱惱。故云天熱。


品開三章。一明調達事。即嘆經成佛力。二文殊智積
論義。嘆經成因力。三龍女嘆經速疾力。初章又四。一
過去世事。二會古今。明現世事。三授記。明未來世事。
四說品利益。初章又二。前長行。次偈頌。長行為三。初
求經。二說經。三報恩。文處易知。偈頌三。則三。初頌求
經。二頌說經。三頌報恩。


佛告巳下。明現在世事。即是廣述果德。皆由值提婆
所辨。及歎經力。明嘆調達。欲開違用。美經力。勸人持
經。次明授記者。小乘法中。記調達從地獄出。當成辟
支。號曰骨髓。此經記之。成天王佛。良以非善非惡。故
能善能惡。不大不小。大小適機。亦非因非果。非過去
非當。體絕百非。應形萬用難思議。天王佛者。因既返
常會道。果亦同世順真。智度論云。天王佛即俗人佛
也。食不須鉢。衣異袈裟。如天王之治世。故云天王佛
也。二十中劫者。毗曇以十小劫為中劫。善生經用十
[003-0512c]
九小劫。為一中劫。次說品利益。云不生疑惑者。昔明
其人造三逆罪。今辨弘一乘經。恐物驚憚。故誡令勿
疑。信此品得五種果報。凡有二義。一識大聖智慧善
巧。違順適機。故種智慧業。二信窮善之人。示為極惡。
則知大聖慈悲深厚。種福德因。以具殖二因故得五
果報。如文所列。


於時下方。第二歎經能成因力。上明由經得佛。謂成
果力。今明由經二種菩薩並皆成就。謂成因力。二種
菩薩者。一直往。二迴小入大。顯在後文。此章七句。一
智積請多寶還。發起論端。二釋迦心其所請。欲顯經
力。


爾時文殊下。第三明文殊從海宮來。問曰。前不見文
殊之去。今云何辨來。答曰。有二義。一例如涅槃。初明
文殊來。中途共純陀而去。後還與純陀共來。今亦爾。
序品中。明文殊來。中間或可往化龍去。但文略不述。
今辨還來。二者肇公云。近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言
動而靜。似去而留。可以神會。不可事求。物性尚爾。況
至人乎。問曰。上品中。巳各變八方為淨土。無大海山
河。今云何文殊從海出耶。答不體經旨。謂是相違。今
明有其深意。欲示淨穢無定。出彼兩緣。淨緣則見淨。
如上淨土。穢緣見穢。故有龍宮。如人自見水。餓鬼則
見火。此欲明非淨非穢。實相常寂光土義也。既明土
非淨非穢。淨穢出兩緣。亦法身非應化。應化出兩緣。
亦得即顯乘無大小。大小出兩緣。又淨穢有二義。一
[003-0513a]
異質異處。二異質同處。上明異質異處。今明異質同
處。又上明異質異見。今明同質異見。


智積問文殊。第四問明也。文殊下。第五辨答。本聲聞
在虗空中者。上化直往。今化迴小入大。昔住但空。今
迴但空。悟不但空。成菩薩也。爾時智積下。第六嘆。初
偈嘆弘道之人。次嘆所弘之法。文殊言下。第七智積
雖有雙嘆。文殊推功法華成佛。命持經義。


智積問下。第三嘆經速成因果力。上違順皆是遲方
便。今明速方便。上男今女。上人今畜。上長今幼。此經
開一切方便門。示一切真實相。非遲非速。故能遲能
速。男女等亦爾方便。一近為成提婆違方便。二遠成
釋迦人法權實也。亦有七章。一問。二答。三難。四龍女
來。五身子難。六龍女答。七時眾悟道。第二章云。剎那
頃發菩提心者。依伽耶山頂經。明四種發心。一初發
心。謂初地巳證聖處。名初發心。二行發心。自二地至
七地。更脩諸行。名行發心。三不退轉發心。八地巳上
勉於三退。名不退發心。四一生補處發心。謂十地終
心。龍女若實成佛。則是後發心。若應成佛。通前三也。
智積菩薩下。第三難。言論未訖下。第四龍女來。時舍
利弗下。第五重難。爾時龍女下。第六答。龍女以一珠
奉佛者。上獻一珠。下酬兩難。財檀既具。法施亦圓。此
則辨才無滯。下明成佛。神力自在。又前無礙口。次無
礙身。即具無礙意。爾時娑婆下。第七說品利益也。


持品


[003-0513b]


塔品中。四命弘經。次品三歎經力。大小二眾。開上四
命。及三嘆經力。咸於佛前。自誓持經。故以目品。亦有
三。初直往菩薩。自誓於此土持經。次迴小入大。自誓
於他方持此經。三重命直往菩薩。周旋十方。弘通此
經。初二人者。藥王命乘權乘實之終。樂說告身權實
之始。欲令異世同聞。故自誓宣持。次迴小中亦二人。
初比丘。次比丘尼。各為二。比丘二者。一顯名無學。二
密行學無學。自誓於他方持經。凡有二義。一示直往。
是十地深行。忍辱力強大。慈悲心厚。故能住此土弘
經。迴小入大為十信。信義淺行。忍力猶弱。慈悲未深。
故他方弘經。二藥王樂說。住此呵迴小入大流。欲寄
彼斥此。令此改過。故託迹他方。尼中有二。初授記。次
弘經。文處易知。第三中有二。初明弘經。二者受命。命
弘經有三意。一前二人。各居彼此。猶未稱佛心。故命
令周旋十方。彼此雙化。故重命也。二欲令諸菩薩。述
弘經之方便。弘道者依而行之。三者上弘經人少。未
暢佛心。故重命多菩薩。問曰。何故眼視。答曰。一欲顯
諸菩薩懸得佛意。二欲表諸菩薩既懸得佛意。亦懸
解經旨。堪弘道利人。三欲誡諸菩薩。


受命中有二。初嘆德。即從座起下。第二受命弘經。又
二。一者住謙讓門。二者順佛意門。住謙讓門者。佛雖
嘆諸菩薩懸知佛意。及識經旨歸。而諸菩薩不自顯
德。故物不知佛意。一思不解。重思未悟。故云復作是
念。
[003-0513c]


時諸菩薩下。第二順佛意。即是三思方達。亦二。初長
行順佛意。略自誓持經。請佛加護。二偈順佛意。廣自
誓持經。偈三。初標自誓弘經。次釋自誓弘經。三結自
誓弘經。釋中有二。初忍惡人。自誓弘經。次為善人。自
誓弘經。忍惡人中二。初忍天魔外道惡。次忍封執二
乘惡。鄣於一乘。唯此四人。故皆忍也。惡世中比丘下。
忍二乘惡。又二。初明惡人。次明人惡。各二。惡人中二
者。一邑。二山。文易知。而作如是言下。次明人惡。亦兩。
一明作惡。二明作惡意。作惡中二章。一惡言謗法毀
人。菩薩能忍。二善言謗法毀人。菩薩能忍。初中又二。
一私處謗法毀人。二在眾中謗法毀人。菩薩皆忍。為
斯所輕言下。第二善言謗法毀人。菩薩能忍。以大乘
經皆說眾生本來是佛故。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
無差別。中論云。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小乘人聞
此言。則指斥學大乘者云。汝學大乘。明眾生是佛。汝
應是佛耶。此言重意輕。故為名過。又此經云。持此經
者。隨所至方。皆應禮拜。當以佛供而供養之。小乘人
聞於此言。若爾汝是佛耶。


濁劫惡世中下。明第二作惡意。亦二。初明外緣惡菩
薩能忍。世尊自當知下。內因惡菩薩能忍。前是天魔
惡。後是小乘惡。又前是愛惡。後為是見惡。


諸聚落城邑下。第二為善人弘經。餘結誓易知。


安樂行品



玄意及來意。如本疏。又上來明一法一人一土。皆是
[003-0514a]
借一破異。若異病雖除。更封於一。一復成病。便不得
安樂。此五句皆是執病。不與道相應。為五見所纏。今
能心無所依。諸見皆淨。與道相應。始是安樂。又釋迦
佛。及十方佛。有體用二門。昔非同非異。作於異門。今
非異非同。作於同門。若執此同異。皆與理隔。若因此
同異。悟非同異。始是妙法。方是安樂。又此品來者。上
標乘標度。今釋乘釋度。標乘者。乘是寶乘直至道場。
標度者。度五百由旬。今明若依四行。則五百可越。一
場便到。故是釋也。又此品來者。明懺悔斷惑坐禪行
道之要也。懺悔者。罪從妄心生。能生之心既妄。所生
亦妄。事中懺悔。還是妄耳。但借其輕妄。以除重妄。故
妄根未拔。此品明實相觀。實相之境既實。所生之觀
亦實。故以實除妄。故妄便息。名實懺悔。斷煩惱者。無
始來動心若不除。墮凡夫二乘。便起有所得心取相。
今得實觀。此三自寂。前念觀為無礙。後念觀為解脫。
故煩惱清淨。言坐禪者。凡夫二乘有所得生心動亂。
得實相觀。斯事皆寂。即第一義禪。亦如斯而行。即是
行道。又得如實觀。眾行具足。無慳即檀。遮非為戒。餘
類爾。


又說此品者。上來明持經。今辨持經。如一一行中。各
明果報。又下嘆夢覺安樂等。生起四行。第一畢竟空
行。正明菩薩妙於淨觀。餘三行。教菩薩外巧於涉動。
菩薩內得實相觀。外為物弘經。凡對四境。以三行治
之。言四境者。一劣巳境。二勝巳境。三小乘境。四大乘
[003-0514b]
境。劣巳境者。以無慢行治之。勝巳境者。用無嫉行治
之。小乘境者。則起悲心。於大乘境。起於慈行。故用三
行。對於四境。便得安樂。又菩薩內外兩病。無始世來。
取相有得惱惱名內病。初行治之。外有四境。餘三行
治之。初行又有二。前明方便觀。次正體觀。住忍辱地
者。一於窮惡之世。弘極善道。理教相違。必多魔事。宜
須行忍。又始行人。久習凡夫二乘有所得煩惱。此名
為病。今欲行無所得觀。即是服藥。夫論服藥。必動諸
病。宜應覺知須忍也。柔和善順者。不令他惱。是故柔
和。他若來惱。巧須將順。菩薩知是顛倒狂人。故將忍
心不驚之者。邪正二形。邪正兩教。菩薩見聞不應驚
動。設見普賢。亦須安心。魔尚作佛。況普賢邪。但須觀
其所說。與實相應即受。若不與實相應。即須廻魔到實
相。內論云。自知不隨他寂滅。又復於法無所行。第二正
體觀。有二義。今前明兩義。次融會之。兩義者無戲論。
也初辨虗實兩冥。緣觀俱寂。名行處。初於法無所行。
謂不行虗妄四句。而觀諸法實相。即是行絕四句實
相觀。此初歎意也。亦不行者。亦不行實相觀也。小品
云。如來所得法。無實無虗。大品云。菩薩不行真實法。
亦不行無真實法。即其事也。不分別者。上求虗實兩
冥。今緣觀俱寂。不見境智能所照。及能發所發。境為
所緣。境為能發。智為所發。智度論云。緣是一邊。觀是
一邊。離此二邊。名為中道。


次依後偈及正法華。釋此文。從初至亦不行。辨法無
[003-0514c]
生觀。故後偈云。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
實法。故知辨法無生。不分別者。明眾生無生觀。故後
偈云。亦不分別。是男是女。即其事也。所以辨法無生。
後明人無生者。有兩義。一者今是說門。從深至淺。故
前除法。次泯於人。二者前淺後深。修行次第。前正辨
法空。後破人者。辨無觀主。即是泯觀。故下半偈云。不
得諸法。不知不見。即證也。然生法兩緣觀俱寂。此中
說為行處。涅槃中用為聖行。有四諦二諦一諦無諦
無論。今文具之。見虗實緣觀即是邪觀。名集諦。集諦
感苦。即是苦諦。若了虗實緣觀本自不生故虗實滅。
名為滅諦。如斯了悟。即是道諦。故具四諦也。二諦者。
於顛倒人。有虗實緣觀。名世諦。於菩薩即畢竟空。為
第一義。故具二諦。一諦者。緣觀本不生。故無苦集。今
亦不滅。故無滅道。即一諦也。有多故有一。多無故一
亦無。即無諦也。又此文即佛性隱顯義也。有緣觀故。
佛性即隱也。緣觀俱寂故。佛性顯也。


釋近處。與上意者。前明虗實兩冥緣觀俱寂。故為深。
今但寂緣。未明泯觀。所以為淺。今文正辨菩薩。作二
諦觀者。欲離惡父母。求善父母。離惡父母者。無始來
貪愛為母。無明為父。受六道生。今欲別此父母。故學
二諦觀。學第一義。發生正智。學世諦觀。生於後智。二
慧具故。法身便成。二諦是佛法大宗。迷悟根本。不可
不知。但此義難明。釋之多謬也。今依龍樹中論四諦
品云。一切法本性空。於凡夫顛倒謂為有。名世諦。諸
[003-0515a]
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是實。於聖是第一義。故涅槃云。
一切世諦。於如來是第一義諦。亦應云。一切第一義。
於凡為世諦。問曰。無四。於凡四。有四句起不。答曰。於
凡謂起。理實不起。以實不起故。無六道起。亦無二乘
起九道起。亦無無起。乃至四句。問曰。為觀令不起。為
本不起。答曰。本不起。故經云。諸法從本來寂滅相。中
論亦云。諸業本不生。以無定性故。問曰。四句本不起。
於凡心外。有四句境起不。答曰。細觀論文。於凡心外
有四句境起。心外實無四句境。故百論云。心想言有
炎中水。炎中實無水起。攝論明幻等八喻。亦同。問曰。
心外無四句起。今四句息。心亦息不。答曰。心謂四句。
即是心作。故一切經論。皆是破心想。不破四句法。故
淨名經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問曰。心外無四句境。
有此想心以不。答曰。能想如所想。四句既本來無。能
想之心亦空。故普賢觀經。明十方諸佛。同令行者。觀
心畢竟空不生。問曰。十方佛何故勸觀無心。答曰。從
心謂有四句。如此觀心不生。有何可示。問曰。凡夫無
四句。謂有四句。聖人何故說四句。答曰。隨俗故說。欲
令因四悟本無四。問曰。凡夫無四謂四。聖隨凡說四。
有四句起教不。答曰。凡四尚不起。聖四寧有。凡四不
起。故本無六道。聖四不起。亦無三乘界。故不增有六
道可化。亦無三世佛出。亦不吐一言。故像法決疑經
云。從初得道。乃至涅槃。不度一人。不說一教。


釋文。觀一切法空如實相者。觀一切法空。明菩薩見
[003-0515b]
空義。如實相。見不空義。但觀於空。此與二乘不異。不
名智者。見空及以不空。行中道也。不顛倒者。離邪觀
也。不動者。安住實相不動。明正觀也。不退者。內惑不
能壞也。不轉者。外緣不能轉也。如虗空者。上是法說。
今弘喻。如中論及智度論。明虗空絕四句也。無所有
性者。上法譬辨空。似如破法。今明本性空也。一切言
斷者。上明心境絕。此辨言語斷也。不生不出不起者。
無六道因。故果不從六道業因生。無六道煩惱緣。故
六道果不從緣出。六道果不起。故云不起。無有六道
外名。亦無內相。故云無名無相。無所有者。明向是實
說。非為權教。無量巳下。亦不可尋求。但以因緣有下。
明世諦觀。菩薩知六道常四絕。名第一義。失於緣四
絕常六道。名世諦。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者。上明菩薩
知二諦。今明眾生不知世諦。是因緣故。橫計有常樂。
問曰。何故不明眾生不知第一義。答曰。眾生尚不知
世諦。云何得知真諦。


釋偈。又復不行上中下法三意。初偈明法無生觀。次
半偈明人無生觀。後半明境智法無生俱寂。初泯昔
法。下中上即三乘。又人天為下。二乘為中。大乘為上。
次半泯今。初泯上身權實。故不見為無為。次泯上權
實也。次半明不見男女者。泯今昔教所被人。即不見
三乘人。亦不見一乘菩薩人也。不得諸法下。泯境智
也。二無生理為境。二忍為智。生法既忘。境智便俱寂
也。無有常住者。不見此身是常。亦不見是無常。故離
[003-0515c]
常無常二邊。為正觀也。又不見涅槃常。亦不見生死
無常。亦是中道觀。


顛倒分別下。敘失。即明今昔倒不倒義。法華教不到
者。判昔有二倒。謂三乘異倒。及佛身無常。今一乘及
佛常為不倒。二至此品。今昔俱倒。昔倒如向。今明八
倒者。乘權實有四倒。謂決定有一。決定無三。此有無
二倒。又一定實。三定虗。即虗實二倒也。於法身亦四。
決定唯有法身。定無應化身。此有無二倒。法身定實。
應身定虗。故有四倒。故經云。顛倒分別。是有無。是實
非實。是生滅也。問曰。上佛自作此說。今云何倒。答曰。
佛借一以破三。三除一捨。假脩以斥短。短息而常消。
即領佛智耳。今捨三著一。捨無常著常。又道非三一。
而執三一。與道相翻。故名為倒。又分別有無者。若決
定二我為非。二無我為是。世諦定有。真諦定無。皆是
顛也。在閑處攝心者。出息倒之方。若三病息一病生
者。用三破之。一用相待門破之。無三可待。即無一也。
二用實相門破之。實相絕一異等四句。云何存一耶。
三用名字破之。既名為倒。即知非有。若其實有。不名
不為倒也。故下云。不生不出。不生者。顛倒本不曾生。
乘權實四倒。既作此破。身四亦爾。釋第二離慢行。正
為一乘菩薩。既妙解今昔倒不倒竟。多起心謂巳為
得。乖道者為失。以有得失。自舉陵他。內有此意。外生
是非。故令離之。諸餘法師者。雖作大乘。作大乘學者。
有異小之大。異大之小。二有所得。執定常等。如上八
[003-0516a]
倒者。雖知其失。不得起輕心。及自恃於聲聞人。上令
於大乘人用心法。今令於小乘人用心法。


長行中有二。初離過行。二習德行。偈二。初頌習德。次
頌離過。各四。初四者。一外淨。二內淨。三說法淨。四問
答淨。文易知。離過四者。一離嬾墮。二離懈怠。三離憂。
令慈心起行。次離貪。發大誓願。前明離過果。次明習
德果。文易知。第三行前因後果。因中二。前離過。次習
德。各三。初三者。初明內德無諂嫉。二外不惱人。三不
戲論法。文易知。習德三者。初下有所愍三。上有所敬
三。解法之方三果。易知。


涌出品



始從塔品。終竟壽量。三世佛集。十方土淨。不思議徒
眾。微妙教門。必有具大事。明深利益。余雖不面覩靈
山。而心眼似有所見。今略以四門。明其大意。一能所
門。二開䨱門。三迷悟門。四因果隱顯門。


能所門者。身權實。有能開所開。能破所破。能開有二。
一多寶佛。顯法身不滅。淨土佛。顯丈六非真。故能開
唯有二佛。所開但本迹兩身。能破所破者。兩佛即是
能破。二迷即是所破。多寶顯法身不滅。破迷法身。淨
土佛明丈六非真。破報迹身實也。壽權實中。亦具能
開所開。能破所破。能開謂涌出菩薩。所開即壽權實
也。前開有二。今亦然矣。一菩薩數多。二大士德備。若
但數多。皆是心初不得顯成佛久。要須數多德備方
得顯。伽耶非始成。雙樹非終。法身無始。方便有始終。
[003-0516b]
能破所破。數多德備。即是能破。迷實壽執權壽。即所
破也。又上能化開能化。以佛為佛事。謂弘道利人。今
所化開能化。菩薩為佛事。弘大道。十二種利人故。佛
與菩薩。是真善知識。同開大道。同利眾生。又上以過
去人開。今用現在人開。過去人開者。多寶是過去佛。
古佛既不滅。今佛云何滅。現在人開者。現在有所化
菩薩數多德備。故知釋迦成道巳久。又上通開。今明
別。通開者。一切佛皆法身無生滅。方便有生滅。別開
者。釋迦成佛巳久。不得云一切佛皆成佛巳久也。此
論所開通別。能開通別者。多寶開十方佛。法身無生
滅。方便有生滅。亦得開釋迦。故經云。多寶於十方佛
說法華處皆涌現。及於釋迦會現也。千世界菩薩。但
是釋迦所化。但開釋迦。不得開餘佛。故能門別也。又
多寶唯得開方身不滅。不得開久巳成佛。此別開身
也。涌出菩薩唯得開巳成佛。不得開法身不滅。此亦
開別也。又所開通別者。一切佛法身。皆無生滅。壽亦
無始終。此是通義。若論久巳成佛者。此義則別。過去
佛是久成。現未非久成。問曰。今品明佛壽。為是通為
是別耶。答曰。有二義。若論法身無生滅。本有非始終。
則通一切佛。若論久證法身者。但是釋迦。又上略開
釋迦教。從此廣開釋迦一化法門。又經初巳來。明少
時益。今辨多時。如五十小劫。及十二種益。又上來少
現瑞相。今現多瑞相。如下八種瑞。又上來略明功德。
從此去廣明持經功德。如下略明七品。及廣明三品
[003-0516c]
等。又上塔品。略說三身。多寶為法身。分身為應身。釋
迦為化。壽量品廣明三身。伽耶為化身。久成為應身。
無有生死為法身。上但示其相。今廣辨之。


第二開䨱門。問曰。直明塔浮空。而至菩薩從十方來。
亦得能顯所顯能破所破。何故二品要從地涌出。答
曰。此有深旨。就教辨開䨱義。凡有三時。一寂滅道場。
發開實身壽。此是無地䨱時。二者為二乘人。隱實身
壽。說方便身壽。即是有地䨱時。三靈山癈方便身壽。
顯實身壽。即地裂涌出時。如塔與菩薩。亦有三時。一
塔初顯時。二中途隱地時。三地裂塔現涌出時。菩薩
亦三時。故下經云。昔伽耶城化得。豈生非在地上時。
後居地及涌出。寧非二時。故借隱顯三時。以開佛教。
次三時。一過去大通佛。說實身壽。謂無地時。佛初出
世。說方便身壽。是有地時。法華會。是地裂涌出時。第
三通論十方三世佛。為大事因緣出。明實身壽。是無
地時。曲為二乘。不堪聞實。說方便身壽。是有地時。癈
身壽兩權實。辨於二寶。是地裂涌出時。


三迷悟門。眾生煩惱。名之為地。亦約前三時。寂滅道
場。菩薩身淨。堪聞二實。是無地時。二乘有煩惱。故不
堪聞。是有地時。今斷常煩惱將傾。堪聞大法。是地裂
時。次三時大通佛所堪聞。是無地時。中途迷失。是有
地時。今日得悟。是地裂時。故繫珠中三。初未酒醉時。
中途醉忘珠時。後小醒起行。乃至大醒見珠時。第三
重亦爾。
[003-0517a]


次因果門。涅槃中大明二義。一果德義。二論佛性隱
顯。果德義中。略明二果。一壽命品。明長壽果。及壽命
因。二金剛身品。明法身果。及法身因。一切諸佛。唯身
與命。護法弘經。為法身因。慈悲不敬。為長壽因。今此
經亦明兩果二因。塔品明法身果。涌出明壽命果。從
四命至持品。亡身弘道。即法身因。安樂品。正明智慧
慈悲。為壽命因也。次明佛性隱顯者。如力士額珠為
隱。後見為顯。所以明隱顯。為成上果義隱顯更無二
體。此經亦爾。猶如一塔有隱有顯。更無二體。涅槃之
體。本自有之。即隱顯俱名法身。又云隱名自性身。及
如來藏。顯名法身。今亦隱則色等。涌出開顯名法身。
故地下菩薩。正喻佛性也。問曰。何以得知。答曰。道理
必無千世界塵數菩薩。聚在娑婆地下。令在地下者。
因地下以為教門。明一切眾生有佛性。為煩惱地䨱
故不現。問曰。前隱顯俱是塔。可隱顯法身。合隱顯俱
菩薩。亦應隱俱佛性。答亦得如此。故有因佛性果佛
性。攝論明三佛性。自性住佛性。弘出佛性。果德佛性。
但借事為教門。不必曲令合之。又明菩薩一人兼二
義。一明佛性。在於地下。二為欲將所化開能化。故出
猶名菩薩。問曰。隱名佛性。顯名法身。此因果義足。何
故須護法慈悲為因。答曰。因有二種。一正因。二緣因。
如種子為正因。外土為緣因。故互得生。佛性是中道
種子正因。慈悲護法是緣因。故法身互得生。問曰。但
是種子成互。水土不成互。但佛性成法身。萬行不行。
[003-0517b]
不成法身。則萬行並應滅。同舊來地論及攝論師習
滅義。若水土亦成互。則同令轉習因成報佛。答曰。安
此喻不得種獨成互。水土不成。若種獨成互。應不須
水土。若習因作報佛。水土應作互。故二師俱失。今所
明者。二師立定性義。別有佛性異眾生。別有緣因異
正因。故取相作義。今說一偈半。眾生本生眾生。是菩
薩隱顯開䨱。涅槃寄貧女寶藏等譬。明隱顯開䨱。問
曰。法華巳此經巳明身壽緣正因果。與涅槃何異。答
此經就能化所化菩薩。明隱顯開䨱。涅槃寄貧女寶
藏等譬。明隱顯開䨱。問曰。法華巳明隱顯開䨱竟。何
須涅槃。答曰。若一部明般若。及八部勝鬘等。明一乘
之。何用法華。今示般若無量門。一乘隱顯。亦有無量
門。又此經為利根略說便悟。涅槃為鈍根未了。故迦
葉數十問。佛次第答之。即是廣說。亦是料簡法華。又
利根於法華中並悟。解隱顯開䨱。不須涅槃。如燈明
及迦葉佛不說涅槃也。


就品中。大開有二。初正說。二流通。初是智慧。後明功
德。又初明果。後辨因。兩門各五。初章五者。一明涌出
菩薩開顯壽量。二者疑間。三略答開權顯實。動執生
疑。四執動疑生。申疑致請。五廣開權顯實。斷疑生信。
一一章各二。合十段也。初章二者。一明涌出緣由。二
正辨涌出緣由。有二。初請持。二止持。總論有三。初大
音普告。二他方請持。三釋迦止持。以三因緣發起。出
佛答中。六萬恒沙者。實有千世界塵數菩薩。但云六
[003-0517c]
萬者。略舉初人與六萬恒沙眷屬。二顯此菩薩起六
趣。薄地中令巳成就。欲顯釋迦得佛久也。


佛說是時下。第二正明菩薩涌出。於中又二。初明千
世界塵數菩薩涌出。顯釋迦證法身。次別明四大菩
薩問訊。顯埀應久。初有十章。前明涌出時者。欲顯今
是開壽權時。娑婆世界地裂者。明涌出處。欲明此菩
薩。昔於此處。初發道心。又顯此土菩薩。為釋迦眷屬。
開釋迦久成佛。虗空中住者。一顯法身無始終。不為
惑染。二表佛性。雖在煩惱。性常清淨。不為惑染。三顯
法身住實相土。四顯菩薩常行畢竟空。華嚴云。菩薩
清涼月。遊於畢竟空。聞釋迦發音來者。聞上塔品大
音普告也。質樂二佛。住二佛前者。多寶巳開實身。今
開實壽不滅。彌顯欣樂二佛。


釋四大菩薩問訊。問曰。何故別明四大菩薩問訊釋
迦。答曰。上通稱嘆多寶釋迦。及分身佛。今欲顯涌出
意。正為開釋迦壽量。故別問訊釋迦。此是所開別。又
顯是釋迦眷屬非餘佛。故能開別。問曰。何故問訊能
化所化耶。答曰。欲明眾生易度。則有千世界塵數並
成。既有此菩薩。則得顯成佛久。四人普稱行者。行安
樂行故。能發教弘經。但一妙行。隨義立四名。如來安
樂者。眾生受化。德無不圓。故如來安樂。示眾生受化。
累無不盡。故如來少病。又眾生得度二死苦諦。故如
來安樂。眾生得脫五住惑業。故如來少病。諸菩薩隨
喜者。前明千世界菩薩成就。則顯成佛有十二種益。
[003-0518a]
故菩薩而生歡喜。佛答於如來起隨喜心者。諸菩薩
隨喜。本為開佛壽權實。但前所化開能化。次問所化
還成能化。都為成佛壽權實故。隨。


爾時彌勒菩薩下。方他下第二大眾疑問。有二。初此
土疑問。次他方疑問。所以二人問者。佛說應化兩身。
同歸不二法身。故化身侍者。及應身侍者。皆問也。又
欲令穢土眾生淨土菩薩。同入法身故。淨穢土人同
問應化。又二身既歸法身。淨穢二土。同開不二。彌勒
問二意。一據實行。既是窮因。欲趣佛極果。令餘人亦
然。二下方涌出。上方彌勒。同欲開壽量。故一人涌出。
一問所由。以共弘通利物也。


彌勒偈為二。初總問總請。第二偈去。別同別請。即二。
就別問中。前問弟子。次問師。問弟子者。問所化涌出
意。問師者。以所化開能化意。問弟子中。前問來處來
意。即明弟子德稱積數多。開久成佛。此並是彌勒。顯
發密教。調伏眾生。問曰。分身佛何故不答。令釋迦答。
釋云。今正欲開釋迦壽。為釋迦緣。故彌勒前問。分身
侍者後問。意亦如是。


第三釋迦告彌勒下。佛略開權實。亦二。一緣由。二正
答。各有長行偈頌。初長行四意。偈頌亦然。長行四意
者。一歎。二勸。三誡。四許宣示。諸佛智慧者。若未開壽
權實。則佛慧未顯。今既開之。則明理盡之法。暢佛神
慧。亦用佛慧以為身壽。故開壽即開慧也。偈云。甚深
叵分別者。若實長壽。何故不可分別。良由說長斥短。
[003-0518b]
短息長癈。乃至五句。故叵分別。名為甚深。次正答中。
前長行。次偈。長行正答發心問。以初從釋迦發心。故
知成佛巳久。次答來處問。而釋來處。不釋來意者。若
釋來意。則妨壽量廣說。次第四彌勒執動生疑。申疑
致請。亦二。初疑。次問。餘並如舊也。


法華統略卷下本
法華疏略卷下末



壽量品



玄義今疏具足。此品明三種如來三種壽量。故云壽
量品。今依金光明經。略以十五門。釋三身義。初列次
第門。謂化應法。與此經及法華論同也。此是。從末至
本。以為次第。從本至末。其義易知。二為緣門。為三緣
故。立於三身。雜為眾生。說種種法。現種種身。名為化
身。但為菩薩。說一味法。現於一身。謂奇特相好。以為
應身。累無不盡。德無不具。唯以如如及如如智。以為
法身。三權實門。明前二身。是願力起。假名非實。法身
是實。唯有如如及如如智。故雖合用如如及如如智
為法身。如如是自利。如如智是利他。正與法華佛眼
見六道相應。謂如如智見六道。見無所見。即如如。無
[003-0518c]
所見而見。謂如如智。四感應門。如如與如如智。無
有分別。而能現應身及以化身。喻如日月無分別。水
鏡無分別。日月光無分別。三事無分別。而有顯現。一
如如。二如如智。三願自在。因眾生感故。得有應化兩
身影。五約涅槃論三身門。依應化二身。不住涅槃。以
二身念念滅。數數出現故。不住涅槃。法身不住般涅
槃。般涅槃者。入涅槃也。法身既常不入滅也。次明三
涅槃義。二身是有餘涅槃。以二身非究竟故也。法身
是無餘涅槃。以法身是究竟故也。三身合論。是無住
處涅槃。法身不住生死。二身不住涅槃。名無住處也。
六三相門。為凡夫有三相故。一凡夫有思惟分別相。
二有依他相。三有成就相。故不得三身。佛能解分別
相。滅依他相。淨成就相。故有三身。此意應是攝論。三
無性理。是法身。七滅三心門。凡夫有三心。一起事心。
二依根本心。三根本心。初是六識。次是陁那。後是本
識。依伏道起事心滅。依法斷道。依根本心滅。依勝拔
道。根本心滅。起事心滅。得顯化身。依根本心滅。得起
應身。根本心滅。得顯法身。此初伏六識。次斷陀那。後
除本識。八三同門。化身與佛同事。唯應身與佛同意。
法身與佛同體。同事者。利物也。同意者。明一味法化
菩薩也。同體者。如如智與如如境一體。故云同體。九
有三意門。初依眾生意有多。故現多身。次依菩薩意
一。故現一身。次明法身絕相非一非多。十依無依門。
化身依應身。應身依法身。法身別無依。十一常無常
[003-0519a]
門。化身常說法化緣。故名為常。而用未具足。故名無
常。應身亦常化緣故常。而用具足。異於化身。但非本
故名無常。而法身則常。十二治三鄣門。煩惱鄣淨。能
現應身。業鄣淨能現身化。智鄣淨能現法身。此明前
斷四住。斷四住故業壞。更進斷智鄣也。十三三淨門。
明性照清淨。攝受法身。智慧清淨。攝受應身。三昧清
淨。攝受化身。十四二無所有門。經云法身二無所有。
謂相及相處二無所有。即攝論云。相識見識。相識是
識。相是前塵。見是能識。法身無此二也。十五料簡門。
有四句料簡。一化身非應身。謂入涅槃後。以願力故
現身。此是現種種身。二應身非化身。謂地前身。此但
化佛身。三亦應亦化身。住有餘涅槃。現如來身。具作
二身。四俱非。謂法身也。此是經文。亦須知之。


此品亦有二章。一勸信。二正說。勸信者。凡有三重體
用。一法身常為體。應化無常為用。二常無常皆用。中
道為體。三四句皆用。不四為體。四宗五時。無此三重。
半滿二藏。有初重意。既無有二。前一義亦不成。問何
經論作此說。答華嚴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若
能如是解。則見真實佛。楞伽第七卷常無常品偈云。
離於常無常。非常非無常。若見如是佛。彼不墮惡道。
中論云。如來寂滅相。寂滅相中。無常無常等四。以此
言難信。故佛勸信也。


釋祕密神通力。此標品大意也。從過去初證法身。盡
未來際。請謂時長也。遍于法界。謂化廣也。時長化廣。
[003-0519b]
不可思議。昔所未說。謂秘密神通。又如過去之始。盡
未來之終。如此長時。即是一念。雖復一念。而長時宛
然。故華嚴云。無量劫一念。一念無量劫元來無積聚。
而現諸劫事。謂甚深祕密也。又雖遍遊十方。而不動
足。肇公云。應愈動神愈寂。故為甚深也。餘如本疏。


釋一切世間天人。此文來二意。一牒執情。即凡夫二
乘假名菩薩。不出三善道攝。二牒彌勒新疑處。正謂
伽耶始成。故作父少子老之疑。今將斷疑。故敘疑處
也。


釋久成佛。此品明證法身久。即顯法身無始終義。略
有四意。一用四悉檀義。四十餘年。執佛實有生滅始
終。是故為病。今對治始終病。故說無始終。此是對治
悉檀。昔說始終。今說無始終。各各為人悉檀。說始終
無始終。皆隨俗語耳。謂世界悉檀。非始終非無始終。
即第一義悉檀。二者明具足滿義。非始終非無始終。
始終無始終具足。方是滿字。昔但明始終。今但明無
始終。及但明非始終無始終。皆非具足。三者始終無
始終二邊。不相離義。然法身未曾始終無始終。而始
終無始終雙遊。以常有今昔兩緣。故常有二教。但昔
一邊獨遊。今方具足。故下云。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
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四者明權實義。以始終
為權。無始終為實。此是一往之言。具足四重。上來巳
辨。


次明化身之迹。即是法身義。大乘學者。聞法身自謂
[003-0519c]
法身。不得是化身。化身不得是法身。今明即此化無
所化故。化即法身。法身四絕。化滿十方。故法身即是
化。雖滿十方。常是四絕。故化即法身。故涅槃云。吾今
此身即是法身也。問二乘人不見法身及應身。得見
化身不。答。他云見。今明不爾。此是不動而化滿十方。
雖滿十方。常是四絕。二乘實不見此化。又二乘人。謂
丈六是實身。不知是化身。故二乘人不見三身。是不
見佛人也。以不見佛。豈聞法乎。二乘昔非但不聞一
乘。亦不聞三乘。以不識三是一故也。


次簡化身無生義。若不二二。即以無生滅生滅。為化
生滅法。二不二義。亦化生滅。即無生滅也。問就化身
有無生滅不。答亦有。如來是不生生故。非是生故生。
如世諦非實生。真無假生。法身無假生。化身無實生。


次釋我成佛。復過此數。至阿僧祗劫。上明世界不可
數。末世界為塵。塵不可數。成佛復過此無量劫。劫不
可數。須明如此久遠者。非但明久巳成佛。即寄此明
法身無有始終義。如肇公云。隨之不得其蹤。迎之罔
眺其首。即法身無始終義也。法身既無始。報身亦無
[003-0520a]
始。以行因報得名報身。故名為報。法身既無始。還得
無始報。應身亦爾。與法身相應。名相應身。無始應身
亦然。法身絕四句超百非。應身亦爾。問法身因云何。
答。他云。脩萬行感得法身。今明。法身果絕四句超百
非。亦還脩絕四句超百非因。方得法身果。問若爾不
行布施等萬行耶。答安樂行品。明菩薩行處。正以虗
實並冥緣觀俱寂。以此心行此施等。此則法身因。萬
事例然。


釋於是中間。上明兩實。今開二權。兩實者。一證法身
久。二垂應久。今開二權者。一過去因權。二開現在果
權。二實攝實盡。二權攝權周。二權中各有二。皆初略
後廣。即解之方也。燃燈佛明過去一方便事。即是因
方便也。


若有眾生下。第二廣開過去方便。此文來有三。初上
明因方便。今明過去果方便。因果總攝一切。二者上
明過去化物。今辨化物儀則。三者上略說。今廣說。此
中有三。謂感應益也。應中三輪。初他心輪。法身遍照
而無所照。如波若無知而無所不知。處處說名字者。
如華嚴名號海。雖號遍十方。而無一稱。年紀大小者。
遍示短長。而未曾有近遠。亦復現言入涅槃者。上明
存不為有。今亡不為無。問何故常作此語。答總標祕
藏甚深之事。故不同人之常情也。


釋皆為度脫眾生。夫既諸佛說經。菩薩造論。但為令
眾生度苦海脫苦因。智度論呵五百部云。各執諸法
[003-0520b]
有決定相。不知佛意為解脫故。或說巳身下。出度脫
之方。前度脫之意。即他心輪。今明解脫之方。謂神通
輪說法輪。巳身他身者。化主也。巳事他事者。教門也。
如娑婆世界以音聲為佛事。無言國土以寂漠入道也。


皆實不虗下。此文望前望後。各有二義。望前有二義
者。一者遠釋三身。伽耶得道。化身也。久巳成佛。報身
也。今明十不。辨法身也。此從末至本。以為次第。昔為
二乘故示化身。對化身故辨報身。由報身得法身。故
舉法身。釋成報化二身。二者今文明佛性。見佛性故。
方有法身及以報化。故舉佛性。釋成三身。望後二義
者。一不虗。二得失。不虗有二。一內證法身故外用不
虗。二令物得實益故不虗。今總標二不虗章門。所以
者何不。釋二不虗門。即前釋內證不虗。即是辨得。而
文中明三界即是十不者。恐眾生謂法身超百非絕
四句。在於身外。則起眾生法身高下二見。又於物無
益。故今明三界即是十不也。肇公云。道遠乎哉。觸事
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則神。豈非妙達三界。即是四絕
法身。無有生死者。可具二義。一者法身無虗妄生死。
即空無諸累義。二者四生不能生法身。二死不能化
其體。故云無有生死。若退若出者。明非隱顯義。惑不
能隱。故不退。約緣悟言顯。體非新起。故言不出。亦無
在世及滅度者。即王宮非生。雙林非滅。此句與華嚴
同。故彼文云。欲令眾生生歡喜。現王宮生。欲令眾生
生戀慕善。示雙林滅。法身實不出世。亦不涅槃。此句
[003-0520c]
破執無常及䨱相常也。非實非虗者。智度論師用實
相為佛。成實論師用世諦虗假為佛。今並異之。故俱
非也。非如非異者。江南尚禪師用真如為佛。攝論師
亦然。謂佛出二諦外者。謂佛異於真如。真如是妙無。
佛果是妙有。今並非之。總而言之。超百非絕四句。七
辨不能說。三眼不能照。又形不可見者。法身絕相也。
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者。凡夫不知三界常絕四句。故
四絕於凡夫成三界故。成如來藏。如來藏者。即如來
胎。有所得人。聞三界䨱佛性。言即佛性在三界中成
壁中有柱。乃優樓迦義。今明四絕於緣成三界。雖覆
實無所藏。佛則知三界宛然常絕四句。雖復四絕。於
緣宛然三界。故凡夫見聖不見。不見聖所見。聖見凡
不見。復見凡所見。問曰。聖見凡不見。聖可得異凡夫。
聖見凡所見。聖與凡何異。答曰。聖雖見凡迷。不如迷
所見。以凡見三界。名為三故三。聖見三界者。此是不
三三。中論云。語言雖同。其心則異。華嚴云。隨順眾生
故。普入諸世間。智慧常寂然。不同世所見。


以諸眾生有種種欲者。第二明益物不虗。即是辨失。
[003-0521a]
上見三界而常四絕。今見雖復四絕。於緣宛然三界。
即是失佛性。故成六道紛然也。以種種因緣所作佛
事者。欲令眾生知三界宛然常是四絕。故示應化兩
身淨穢二教。常不絕也。即是益物不虗也。亦即是欲
令眾生見佛性故。常作不絕。


如是我成佛來。至常住不滅者。上顯二實。開兩權斷
新疑。破舊執。今第三方得結成常住不滅。曰五時者。
惡聞此經常住之字。若言此經明常。即破義宗。喪失
名利。故作百種釋之。今明三身俱常。法身常住。故不
得言。應化兩身常化大小兩緣不絕。亦名為常。又即
應化亦常。以不動而應十方現前。雖十方現前。常自
不動。故應化是常。問云何示其相。答應化是因緣。因
緣即寂滅。故中觀論如來品云。寂滅是如來。故知應
化即是法身。故名為常。


釋我本行菩薩道。此文舉長因。以證長果。法華論云。
本願未滿。所得壽命復倍上數。本願未滿者。可有二
意。一顯壽長。所以爾者。本願度一切眾生。令盡成佛。
眾生若盡。佛壽乃盡。眾生未盡。佛壽則無盡。顯常壽
義。常有法身壽。故常起應化度眾生。滿本願也。問俗
書尚知忘內外。一死生。佛法豈欣長齡。而忘促壽。答
今為度眾生故。語其常壽耳。豈復存長短乎。地論十
盡句亦作此說。眾生若盡。我願乃盡等。二破小乘人
明佛義。故有此文。小乘謂本願度一切眾生。而眾生
未盡。佛巳入無餘也。此是圓誓佛也。又初欲普度。即
[003-0521b]
初心為勝。後入無餘。即後果翻劣。大乘佛無斯二過
也。


所成壽命復倍上數者。釋滿本願也。以滿本願。常度
眾生。故壽命常住。而言倍者。上直云過去不可知。而
終有初心後證。則是有始。今明一證巳後湛然無滅。
故復倍。然應法二身。具有二義。一者法身本有無始
終義。於緣故有始。始若起顛倒見。即生死之。終如其
了悟。故是生死之終。如法身之始。而應身始無始者。
約應始與法身相應。故名為始。而法身無始。應身與
無始相應。法身既無始。故應身亦無始。問何故不分
明辨常。而言復倍上數耶。答如今所解。復倍上數。勝
直辨常住。若直明常。而不覺其長。上巳明三不可知。
一世界不可知。二末為塵不可知。三久成佛不可知。
今云復倍。則絕一切思議境界。即彌覺其長。使惡短
者。欣此長齡。故有勝常矣。又勝者。凡有二。一者新成
佛。始終證常。今明釋迦久巳證常。非止今也。法皆如
是者。三世佛法。不滅示滅。令物得實益。以得實益。故
非虗妄。


釋良醫喻中。初開十喻。二攝十為六。三收六為三。次
攝三為二。次攝二為一。次泯一歸無句。而句數滿十方。
十喻者。一良醫有子喻。二父去子病喻。三父子相見
喻。四請治授藥喻。五正子服藥喻。六狂子憚藥喻。七
父醫示滅喻。八狂子醒悟喻。九父醫還家喻。十父無
虗妄喻。次就文明。攝十為六時。一父醫養子時。二父
[003-0521c]
去子病時。三父還救子時。四不滅示滅時。五父醫還
家時。六無有虗妄時。次攝六為三。即三世益物。一從
本成道。至釋迦未出世。謂過去未出時。從是時其父
還來歸家。第二釋迦現在益物時。是時其父還來歸
家咸使見之。第三未來益物時。次攝三為二。雖有三
世。不出無生滅示生滅。二種化物。如父醫去雖復去
留。不出留存亡利子。次攝二歸一。令悟生滅無生滅
一法身。故攝二歸一也。次一句歸無句者。若有生滅
二。可有不生滅不二。既無生滅二。云何有不二。乃至
亦二不二非二不二耶。故舒之彌綸三世。卷之無有
蹤跡。雖無蹤跡。而常滿十方。雖化滿十方。竟未曾開。
卷無蹤跡。亦未曾合。問曰。何故作此釋耶。答曰。佛將
答彌勒。前誡大眾。令聽甚深祕密神通之力。此實難
思。前約父子。合有十喻。次就子有六時。一初有父時。
二父去感患時。三見父請救時。四正子服藥患差時。
五狂子憚藥不服時。六服藥醒悟見父時也。次收六
為三。即三根。初有父時。是上根。次服藥病愈。謂中根。
醒悟見父。謂下根。次攝三歸二。雖有三根。不出迷悟。
如雖有三子。唯有病與無病也。次收二歸一。返迷成
悟。故無迷有悟。次泯一歸無。既其無迷亦無悟。故非
迷非悟。非佛非眾生。如是五句也。然未得斯悟。即六
道紛然。今得此悟。泯無蹤跡。然六道紛然時。即是泯
無蹤跡。泯無蹤跡時。眾生不減。佛界不增。六道紛然
時。眾生不增。佛界不減也。須深照此意也。
[003-0522a]


釋良醫有二。一欲開方便義。二欲息方便義。開方便
者。實未曾佛不佛。而作佛者。為欲度眾生故。如為治
病故立醫師。二息方便者。病若除。醫即癈。眾生若悟。
即佛亦忘。故華嚴云。為度眾生故。有佛有世界。若於
真實中。無佛無世界。若除妄而存真。無眾生有佛。此
無薪有火義。良醫者。餘醫但用藥治病。不能用醫治
病。今具此二。故名良。用醫治病。如父示死子得悟。佛
具此二。故名良。多諸子息下。第一良醫有子喻。遍十
方。窮三世。皆是病子。欲父明醫盡未來際。常住不滅。
遍治法界子病。故云多也。若十二十百數者。從初得
佛。至今一期出世成佛。略為三根。從初成佛。竟未出
世之前。所化得者。為上根。即千世界菩薩之流也。從
華嚴會竟法華。化得悟者。為中根。所以齊此為中根。
明根本枝末攝末歸本一期事盡。所應悟者皆巳悟
竟。故為中根。從歷開三輪不悟。即狂子憚藥。竟唱滅。
乃至涅槃巳後。像正中得道。為下根。亦從此巳後。盡
未來際得悟。悉屬下根。此亦是不思議事也者。佛去
世後。若無佛法。世界受五欲及外道邪教。為毒藥。生
愛見為得病。若佛去世。於像正中。值有所得大乘師。
有所得法。即是毒藥。生有所得。名無得病。


飲他毒藥下。第二父去子病喻。佛去世後。無佛世則
受五欲及外道邪教。為他毒藥。生愛見為得病。感心
苦為悶亂。感身苦為宛轉。又一惑具二力。迷中道。鄣
正觀。為悶亂。受生死苦報。為宛轉也。
[003-0522b]


是時其父下。第三父子相見喻。初父見子。次子見父。
是佛出世。眾生見佛形也。問曰。云何為遙見。答曰。他
云去理遠為遙。今明是近義。亦見即喜。故云遙見。問
曰。上明飲毒起愛見。是煩惱鄣佛。云何感佛。答曰。如
見窮子中釋。內三力。一有佛性正因。二既有良醫之
子。有菩提心緣因。因不滅。三法種眾苦。樂求涅槃。外
三力。隨逐化中。有他心說法現通也。問曰。云何為失
本心。不失本心。答曰。為取本解不現前。即二子俱失。
今就機中強弱論之。顛倒強菩提心弱者。為失。反之
為不失。


我等下。第四請治授藥喻。初請治也。父見子下。授藥
也。其諸子中。第五正子病除喻。餘失心者下。第六狂
子憚藥喻。父作是念下。第七父醫示滅喻。說三輪竟。
更無藥治之。唯當示滅。又作生不能救。為子示死救
之。明大悲深莫復過也。問至涅槃時。說涅槃教。云何
言無教能治之。答曰。終說涅槃時事。是死也。又要須
示滅。方乃說教。故以示滅為正。問曰。遣幾使耶。答曰。
釋迦全碎二舍利。為兩使也。是時諸子下。第八狂子
醒悟喻。是時其父。第九父醫還家喻。於意云何下。第
十不虗妄喻。


次偈頌有二。過去無始。與未來無終也。但頌過去則
略。未來便偈廣者。夫論常義。要在未來滅與不滅。不
在過去久與近。故廣頌不滅。廣破無常。廣論常義。二
章各兩。初章二者。一頌證法身久。二頌垂應久。億載
[003-0522c]
阿僧祇者。振旦之數極謂載。即地所不能載也。阿僧
祇天竺之數。謂不可說。舉二數不能數者。欲明佛壽
出數量之表。即常義也。


為度眾生故下。頌未來不滅。亦二。初釋疑。二不虗。各
三。初三者。初正果釋疑。二依果釋疑。三雙結依正。不
虗中三者。謂法譬合也。然釋疑中。雖有三段。但鉤鏁
相接次第。凡釋十疑。第一疑云。既證法身久。則可不
滅。何故唱滅。是故釋云。為度物故言滅。實不滅也。第
二疑云。若常住此土不滅。何故不常見耶。故釋云。雖
常住此。以神通力。令近而不見。第三疑云。令不見。有
何利耶。故釋云。以不見故。得種佛善根。第四疑云。種
善根。復有何利。故釋云。則見從靈山出事。第五疑云。
若佛出者。當知前滅今復更生。則是生滅。何名常耶。
故釋云。我實不生滅。為度物故示生滅。第六疑云。云
何為物示生滅耶。故釋云。此土不見為滅。彼土見為
生。故是示現生滅。第七疑云。佛幾處幾時作此方便。
故釋云。阿僧祇劫。及一切處。第八疑云。若在靈山。則
靈山可不被燒。故釋云。穢土被燒。淨土不被燒。第九
疑云。若淨土不毀。穢土被燒。何物眾生見淨見穢耶。
故釋云。罪障眾生見穢不見淨。直心者見淨不見穢。
第十疑云。淨穢出二緣者。佛壽復云何耶。故釋云。為
穢緣說短。為淨緣說長。論淨穢土義。問曰。云何是法
身土。答曰。世間聞佛住大涅槃則不疑。住土則疑。此
是異名也。諸佛所乘故名乘。至人所栖稱土。普賢觀
[003-0523a]
經云。法身住常寂光土。問曰。土與身何異。答曰。法身
有能照所照義。分境智。有能證所證義。分人土。問曰。
經明唯有自性清淨心。顯名法身。此外並是虗妄。云
何分人土。智度亦云。除實相外皆是魔。實相即法身。
云何有人土耶。答攝論師云。法身是真如。更無有土
蓋是未精見論意耳。今此淨心及真如。在煩惱中。不
為煩惱壞。亦不可變異。故名如。取照用名智。智非但
知非如。亦知於如。既有能知所知。何無能住所住。故
有人土也。


分別功德品



從此以去。第二明流通。即是辨因。前五章中。各有二。
合十章。今亦五章。章各有二。亦十章也。言五章者。一
辨聞經得益。二感諸靈瑞。三彌勒稱嘆。四格量勸信。
五總論持經功德。


初章又二。一總明功德。佛告下第二別明功德。說餘
經得道人少。說此經明得道多者。此經具開一切權
實。略有五種。如上明之。問曰。何故壽量品後。明得道
者多。答曰。上來但開釋迦一期近事。今明過去之始
未來之終。謂時長。明遍法界化。謂明化廣。則釋迦始
終事盡。應得道者。悉皆取悟。論生數有三家。一者江
南法華師云。初六位。界內得道。次八生巳上五位。界
外七地去得道。今明不然。此經前後明轉不退轉。皆
在八地。云何乃言六地。二者天親論。八生得菩提者。
謂地前人八遍受分段生。得入初地菩提也。此既是
[003-0523b]
論文。置而不辨。今從多為論。三義不似此釋。一依此
經文。從初得無生至一生。此是轉增明義。初明得無
生。論文巳判屬初地。今八生還復屬初地。乃是後淺
於前。一不可也。二者文次第。各有所得。初得無生。次
得不退轉。八生乃至云得菩提。不應是初地。又下偈
中分明云。成佛成一切智。亦非初地也。又舉塵數。從
多至少。所以然者。為表從淺至深也。淺悟易故多。深
悟難故少。若爾八生云何乃劣上來諸位耶。二不可
也。三依淨名經云。一生得菩提。乃是十地經一生得
佛菩提。三不可也三者龍樹云。三生菩薩。一生菩薩。
皆辨得佛菩提。從多論門。宜用八生巳上。明得佛菩
提。就文有三位得道。一八世界眾生發心。地前得益。
二從得無生六位。十地得益。三從八生巳上。就十地
中得佛。開為五品。謂下中上。上中上上。問曰。十地中
云何五品受生。答曰。攝論云。金剛心一念是。無有生
死。十地是有有生死。則十地多過受生死。何故無五
品。又二生死義。即變易中論其五品。若不許五品。何
故有三生一生菩薩耶。問曰。一生三生是應生。何以
為例。答曰。今寄應生以顯。變易中大位判時節作五
品。故云五生耳。問曰。十地巳上何故作生論之。答曰。
地位但十也。不可作餘位明之。故但說八生一生得
成佛也。問曰。八生一生幾許時。答曰。不可知。瓔珞經
明。無垢地菩薩學佛威儀。凡經千劫。無垢地即十地
人。
[003-0523c]


佛說是時下。第二明感瑞相。亦二。初明感瑞所由。時
虗空中下。正明感瑞。彌勒領解中。亦二。初長行。次偈
頌格量。勸信中。亦二。初長行。次偈頌。總明功德中。亦
二。初略明功德。二廣明功德。略明中二。初佛在世三
品功德。次佛滅後四品功德。問曰。上明八十萬億那
由他劫行五度。不及一念信壽量。今云何持經人福。
即是起塔寺耶。答曰。此中歎持經人有二種功德。一
嘆持經人即極敬。謂頂載如來。二極供養。供養者。凡
有二時供養。一佛滅後起於高塔。長時供養舍利。二
造栴檀寺。現前供養佛僧。此二供養。稱順佛心。持經
人亦稱順佛心。取此義邊。故云持經人即是造寺起
塔供養。又上明五度是有所得故不及信壽量。今明
起塔寺是無所得心故與持經福等。何以得知。既稱
持經人即是起塔寺。持經既是無所得。起塔寺亦然
也。


隨喜品



昔四十餘年執五權迷五實。今開五權顯五實。多逆
耳違心。不能隨喜。故建首論隨喜。有四重隨喜五種
[003-0524a]
權實也。所以頓得如斯功德也。四重者。如上數辨。要
具二慧。隨喜方成。聞三是方便。一是真實。次聞無生
滅身是真實。生滅身是方便。次聞始終壽是方便。無
始終是真實。淨穢兩土是方便。非淨穢土是真實。次
調達惡是方便。善是真實。謂順五種權實。而生隨喜。
名初重隨喜。今略辨之。有四重隨喜。一者三乘為權。
一乘為實。生滅身權。無生滅身實。淨穢土權。非淨穢
實。始終壽權。無始終實。提婆達多惡權。善實。於五權
實而生歡喜。名初重隨喜。二者借一除三。若除三捨
一。三一並權。不三一實。身壽土等。權實亦爾。三者三
一為二。非三一為不二。二不二權。非二不二實。餘三
種例爾。四者二不二。非二不二。方言極。此蓋是無言
言。皆是方便。因無言言。悟言無言。乃是究竟。無餘極
說。於此四重而生歡喜。名為隨喜。今明隨喜。其義大
難。但有波若。不成隨喜。但用方便。亦不成隨喜。要具
二慧。隨喜方成。知能所宛然本來寂滅。名方便波若。
雖本來寂滅。而能所宛然。名波若方便也。問此隨喜
何故勝於財法兩施。答財法兩施不及初重隨喜。初
重隨喜巳明作佛。財法兩施。但是世間二乘善根也。
又四重隨喜即是理內。財法兩施是理外也。又四重
隨喜。具佛四智。一一重中皆具四智。故隨喜之人。即
生四智。是初心佛也。如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故以自隨喜生四智。故自作佛。又教化隨喜。令他生
四智。化他作佛。故功德勝。財法兩施。自他俱不生四
[003-0524b]
智。並不成佛。故劣也。問此隨喜何故勝財法兩施。答
財法兩施。未乃無所得隨喜明作佛。財寶有得。是世
間法故。財法兩施皆不成佛。故劣。


釋長行偈頌五人次第。長行明五人者。為答彌勒問。
及令執昔五乘人。生於信心。故初明隨喜。第二舉心
動出來聽。第三先來聽竟。後人來容之坐存。前二自
來。第三味他人來。第四一心聽人。及一心說人。亦前
四是聽人。後是說人。


偈頌五人。即頌隨喜。二人即二也。頌餘四人亦四。但
不次第。初前頌第四人者。初隨喜轉教人。是口業。第
四人亦口業。故一類頌之。餘二人同是身業。故一類
頌之。二口業中。初人為他說。次人勸他聽。故分二也。
二身業中。初人自來聽。次人容他坐。故分二人也。問
曰。五人五。一人五。答曰。具也。一人五者。初來。次容他
坐。三勸他來。四一心聽。五聽巳還歸為他說。一人具
得此五功德也。問曰。何故格量最初人勝最後人。答
曰最後人功德巳無邊。況最初人。今欲嘆隨喜功德
深。令人信此經。故作優劣說。又親聞與傳聞無定。今
欲令人親到法坐。復生動出之善。故說親聞為勝。問
曰。乘天宮等。何以知明動出果耶。答曰。動是而來。故
得乘天宮之報。因果相似。後文皆爾也。


法師功德品



釋告常精進。有二義。一令菩薩懃遮凡夫二乘有所
得心不令入。二懃習無所得中道觀。具此二懃。得六
[003-0524c]
根淨也。昔來恒約十善。釋六千功德。今更示功德之
因。讀誦者。須依四智。如讀是因緣義。要因牙舌。方得
讀經。即是因緣。因緣所生法。即寂滅相。若識此一句。
四智即生。了因緣讀經。本來寂滅。即生如來智。雖本
寂滅。而讀經宛然。即生佛智。此觀明了無礙。任運智
生。讀無所讀。無所讀而讀。即自然智。行者不復須師。
恒得現前智。謂無師智也。讀經既具四智。即破除二
障。得度五百由旬。知讀本寂滅。而讀經宛然。即生如
來智。破凡夫有見。雖本寂滅。而讀經宛然。即生佛智。
破二乘空見。既破除凡夫二乘有無二見。亦破五住
煩惱。以五種法師具足四智。即意根淨故。餘五根亦
淨也。一一根中。無凡夫二乘有所得煩惱。是故六根
清淨也。


次約六根用辨功德。果亦不同二乘凡夫。今更引三
文作之。一淨名經明。阿那律得天眼見大千世界。淨
名問云。為作相而見。無作相見。作相見者。作能見所
見相而見。為不作能見所見相。若作相見。則同外道。
若不作相。則墮無為。不應有見。故失對當時。受屈於
二難。次梵天問世就有真天眼者不。答有也。即佛世
尊。悉見諸佛土。不以二相見。二相宛然無所見。雖見
無所見。而無所不見。即是四智。以見無所見。故不同
外道。破凡夫有見。無所見而見。破那律空見。故知眼
見破二惑也。次簡凡夫二乘六根用義。菩薩讀經時。
知讀本來寂滅。雖知寂滅。常讀經。觀心轉利。即得二
[003-0525a]
智無礙。二智無礙故六根無礙。故於一根得六根用。
是則行無礙因。得無礙果也。而諸小乘經論。三根合
中知。三根離中知者。此是說凡夫二乘有所得鄣礙
因果耳。次簡凡夫所見異於菩薩。凡夫見千世界。二
乘見大千界。菩薩亦見大千界。凡夫二乘未得四智
觀。但見其麁。未見其細。亦不見無色界色。不知上界
有香。菩薩讀妙經。得妙觀明徹。故麤細皆見聞耳。問
若讀經時。即生四智。破五住。度五百由旬。與佛何異。
又地前菩薩何未得法性身耶。答菩薩巳破其麤。未
破其細。故與佛不同也。佛悟因緣六本來無六。前悟
無六究然六。窮四智邊。竟五住惑傾。得三身之用。悟
六本來無六。故得法身。無六為眾生故現六。有應化
兩身。無六而有妙六。故有大小相好。於淨土成佛。即
是應身。故金光明說應身。亦有相好也。無六身同眾
生相好。於穢土中為化佛。然六無六。既窮實相邊竟。
無六而六。盡因緣之原。故眼徹見十方。故與菩薩異
也。讀經既生四智。破五住惑。餘四亦爾。乃至菩薩三
業四儀皆因緣。則常生四智。念念入佛知見。淨名說
二慧為父母。始行之子。不得暫離父母。離父母即破
正觀法身。大品說二慧為健兒人。健兒人扶持老病。
百八煩惱為病。六十二見為老。必常須用二慧。扶持
至佛。度五百由旬也。


釋六根果。初眼耳直明能遠見聞事。與二乘略同。鼻
根全異。外道二乘無鼻通。而菩薩有之。二者外道二
[003-0525b]
乘鼻不能遍聞。菩薩能聞。三外道二乘不能知上界
微細香。菩薩能知也。此三根果。歎菩薩能知他用。又
直明菩薩自用也。


舌根具二義。一感自報。謂上味好聲等。二能利他用。
此中明八果。一上味果。以菩薩淨心為因緣。感得上
味果。若以舌根下。二得好聲果。能入其心下。三明巧
說果。又諸天子下。四明得眷屬果。眷屬果中。前明幽
眾。又諸比丘下。明顯眾。以是菩薩下。五明供養果。又
諸聲聞下。六眾聖樂見果。是人所在方面下。七諸佛
護念果。又能下。八出法音果。上明下順眾生音。今出
上弘道音。又持經是大福慧人。發言說法時。言音之
中。出於通氣。令人聞之。自然發道心。攝山師即是其
人。余親聞說如此也。


釋意根中。雖有六根。不出三業。四根屬身業用。舌根
口用。今是意用。又上五根。正就神通門。意根中明說
法用。長行明四果。一法無礙果。通達下。明知義無礙。
解是義下。明辭無礙。三千下。明知機說樂說無礙。


偈文有四。初頌得四無礙義果。即四也。十方無數佛。
第二得總持果。悉知諸法相下。第三得經旨趣果。此
人有所說下。第四時無所畏果。要須此四生起。可知
也。


常不輕品



此品重示菩薩破病顯道之方。前密後顯。前密有三
雙意。一往身禮口嘆。顯一乘破三執。二身禮以開正
[003-0525c]
因。口嘆以辨緣因。三身禮稱深敬。明望理眾生本是
佛。口歎明理雖是。於眾生恒非既是常佛也。眾生是
佛。用如來智。於眾生恒非用於佛智。故身禮口嘆。有
三雙之義。此時宜中。須作此方便也。惡人罵菩薩無
智者彼謂佛。說菩薩作佛二乘不作佛。是有智。今忽
言皆作佛。謂不解大小乘。故是無智也。虗妄記者。不
作佛既實說。作佛則虗也。常不輕得十果。八果如本
疏。復有能說法果。從得常眼根淨巳後。更值佛。此得
二地乃至十地果。後方成佛也。大饒益諸菩薩者。常
不輕得三報益。初宿罪除六根淨。得現益。次命終得
值佛。生報益。次更命終登地至佛。皆後報益。問曰。常
不輕但身禮口嘆。云何得宿罪除及六根淨益耶。答
曰。此菩薩常作無所得觀。故虗妄稍滅。故六根淨也。
今無緣大悲。還欲令眾生得六根淨。故往禮歎之。令
習觀行。滅凡夫二乘見。同菩薩根也。問佛說住古因
緣。於今何益耶。答於緣有三益。現報執除。生報滅苦
果。後報於菩薩不退也。


如來神力品



此品有四意。一證上五權實不虗。又總證持經必得
三品功德不虗。故出舌相也。二欲令上聞法華人心
生歡喜。轉加精進。求於佛道。聞此經皆發佛心。今見
佛有如斯神力。故大歡喜轉加懃行。故下云。為求佛
道者。現如是神力也。三欲更歎持經。有七種功德。令
物持經。故現神力。四欲顯經功德。諸佛有大神力。累
[003-0526a]
劫長時。說持經福不盡。故知歎所不能歎也。何以知
之。初明乘權實中。三根聲聞。及聞一偈一念隨喜。皆
授記。即穢土人得益。次開三權實。十二種淨土中人
得益。今欲為十方窮虗空一切淨穢土眾生。說法華
經。悉令得益。故更現神力也。故分經有三會。一穢土
會。二淨土會。三通淨穢土會也。又知別是會說一法
者。如智度論初現七種瑞。召集有緣。佛自說般若利
益竟。次舌相品。更出舌相光明召集。於須菩提等有
緣之徒。故復現瑞。今亦爾。上來現瑞。利淨穢緣竟。今
三世佛共利十方有緣眾生。故共現神力。及說法華
也。


千世界塵數菩薩。自誓持經。有二意。初正自誓持經。
次釋自持經。前化他。後自行。雖言自行。意在化他。真
淨大法者。五實為真。開五權。無復隱䨱為淨。具攝權
實。


為大千世界塵數菩薩。來意有二。別弘別利。二總弘
總利。別弘者。開身壽權實。皆由彌勒。別利者。十二蒙
益也。並由其人也。總弘者。分身滅後。總弘斯教。利益
群生。又由其人立誓。如來現五神力。普為十方說教。
謂總弘也。總利者。十方同聞。隨喜供養。皆當成佛也。


佛現神力。亦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二。初現神力。次
歎教勸修。現神力中。兩感兩應。初應中。現五神力為
三。初出舌放光。為色瑞。次彈指下。明聲瑞。次動地瑞。
如疏。出舌二意。一成前未信者令信。巳信者逾明。二
[003-0526b]
令十方及未來生信也。放光亦二。一為令十方通同。
使彼此相見。二示佛神德難思。令求佛道也。出聲亦
二。一覺悟十方。令知說法華。二者表轉道聲於二世。
動地亦二。一驚悟二世。令知說法華。二表二世成佛。
問曰。何以故。釋分身放光現舌。多寶嘿無所為。答曰。
大聖動靜應機。前為顯常。所為而言。今明寂絕。是故
致嘿。應化是迹故有形聲。故放色現舌。多寶示本無
言像。故嘿無所為。即令十方同悟三身權實。空中聲
告者。前是身權實。今演教令異方同聞。虗空天有二
事。一勸隨喜以生慧。二勸供養以生福。下還受此二
勸。既於法華生福慧。即並至佛果也。變成大帳。表法
身果。遍䨱眾生十方通達無礙者。十方聞經。皆成佛
故。


偈中有二。初明現瑞意。初偈文是也。次別明現瑞意。
分五瑞為二。初為現在眾生。現舌放光。即令生信及
見此土。次三瑞為未來者。前二是聲。以聲教傳流十
方。故未來得聞。地六動者。未來聞經故六道成佛。然
五瑞皆通二世。約義便故。佛作此分之嘆。持經人見
二佛者。准法報化也。秘要法不久當得者。即五權實
也。因緣次第者。因緣即經旨趣門。次第者如三輪。前
為菩薩說根本。中為二乘說枝末。後明攝末歸本也。


囑累品



前住三土說法。並利現在。今欲益未來。故付諸菩薩。
又三會於佛有緣者。皆以得悟。今為菩薩有因緣。付
[003-0526c]
之宣通。故以付囑。又令諸菩薩滿本願。又令菩薩進
行成佛。故付囑也。


初從法坐起者。有三意。一欲以手周遍摩十方菩薩
頂。在塔內不得現此事。故諸下起出塔。二欲以數尺
之手。遍摩十方菩薩頂。現此奇特。普令十方見之。故
出塔。三欲顯說果分經竟。還歸本座也。


釋付囑意。若有慳無慈。不得施法。故明無慳有慈也。
若有怖畏。不能施法。故明無畏。此經宗明慧故辨智。
佛雖萬德。智為其宗。又群生唯有心。心外無法。若妄
心息。唯有真智。故但明智。餘深法者。即三乘中大乘。
小乘人聞此大乘。謂是菩薩法。二乘自謂究竟。故信
三中大也。問曰。若爾說此大乘。於二乘何益。答曰。此
大乘中有二教。一付財密化。二陶練小心。可得入佛
慧。方便諸菩薩。又一切乘有三。謂小大一。說小但增
其執。無得佛理。說大即得毀小嘆大。有遠得佛義。


歡喜者。本願於十方。弘道利人。今命之稱本願。故喜
又菩薩自欲進行作佛。今見佛勸。稱本心故喜。


釋散座。三佛集者。欲開三身土壽利物。今弘道化人
竟。各令還也。多寶閇塔。分身還本土者。將分身對釋
迦。以辨去留。欲顯釋迦化身住穢土利人。應身往淨
國化物。多寶閇塔。欲表法身在空。不在淨穢利人。問
曰。何故見分身來。而不覩去。答曰。欲明無去來故見
其去來。故去無所去。又示迹故。不來而來。顯本故去
無所去。即是法身。問曰。多寶表法身不滅。即通為二
[003-0527a]
佛之本。何故偏住釋迦穢土。答曰。淨土菩薩中。無執
迹無常迷本常住。故不須住淨土。穢土中凡夫二乘。
假名菩薩。執迹迷本。故須住穢土。問曰。多寶照其不
滅。分身顯丈六非真。去則俱去。何故一去一留。答曰。
丈六非真。其義易信。故分身還土。法身常住。其言難
明。乃至涅槃猶執無常。故多寶猶停。用斥之耳。


若就事中者。多寶為聽經故來。說果雖竟。未說因。故
多寶住也。又分身本為開塔來。今塔巳還閇。宜各還
本土耳。又多寶與妙音等。有重因緣。故下經云。命妙
音來。故猶停也。分身無此因緣。所以去矣。問曰。分身
既去。淨土應隱。何不明之。答曰。示適緣精麤。故前明
其變。顯理無垢淨。改後無所改。問曰。佛何故喜耶。答
曰。三佛土三會及未來眾生。聞經得益。又辨盡理法。
暢佛心。故喜。大眾喜者。一聞三會。五種權實。並皆領
悟。故喜。二重覩諸佛去留之義。於三身三土。解心明
決。故喜也。此經名秘密教。多據事相。以顯深理。難信
難解事。顯於斯也。


藥王品



此下六品。第二分明菩薩乘。問曰。菩薩乘為因。佛乘
為果。何先果後因。答曰。有二義。一有佛昔說三乘。今
欲開乘權實。二乘果是方便。佛果是真實。故得會三
歸一。及破二顯一。是以先要須明果竟。方得明因。二
者此經結會釋迦一化始終五權實。以眾生正與佛
結因緣來久。令一期得悟。故先辨佛法也。又十二門
[003-0527b]
論釋大乘。亦前明諸佛所乘。後明菩薩。因中大人所
乘。故名大乘。所以先就佛後約菩薩者。大名唯在佛
果不在因。但因人求大。從所求立名。故名大人。此經
明果。既聞說大果。方後求大。故後辨因。此說門次第。
今此中後欲辨諸菩薩弘果乘經義。後明菩薩乘也。
果分六會。今亦六會。即六品果也。分四權實。今亦四。
初二上弘佛道。次兩品下利益眾生。第三勸善知識。
降伏邪人。四勸發護正法。又上三會亦三。初二明一
乘體。觀音從體起用。後三攝用歸體。至京師見天竺
僧云。囑累之後。明陀羅尼品。而羅什以藥王在初者。
六意。一明宣道所寄。故法師品云。因藥王告八萬大
士。二娑婆重緣故。問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三根緣所
宜。即下菩薩得道。四悟解之首。故明聞經得現一切
色身三昧。五報恩之初。捨身命財。報恩供養。六即勸
人持經。藥王由經得益。欲如藥王者。當持此經。又勸
人弘經。欲尊人重道。當如藥王。又上來說法華經。此
一品揄揚讚嘆。即說嘆次第。


藥王者。一如舊釋。二此經平等大慧。是眾藥之王。以
遍治凡夫二乘病。悟此藥王。從法受名。如身子受華
光之稱。下明懃精進得一切色身三昧者。經以三智
為宗。菩薩悟解三智。故得現一切色身三昧。九道身
本來寂滅。故雖多常一即智。雖一常多。故了悟一道
清淨。故現一切身。轉身供養。供養中有二。初明佛在
世時事。次明佛滅後事。各四章。初中四者。一明受生。
[003-0527c]
所以還生王家者。欲以上化下也。還生此佛土者。一
欲報恩。二受佛付囑。


次偈。第二為文說燒身意。初偈明感佛恩。次明報恩。
所以為文說此事者。明文但能生一身。由佛得現一
切身。文但能生肉身。佛能生法身。故報恩供養。釋文
疑也。


第三明燒身果者。前聞經得現諸身三昧果。能示一
切色身。今燒身能解一切聲果。重敘聞經果者。欲往
佛所。恐文王留礙。故明於佛邊。多獲利益。更往佛所。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下。第二佛滅後供養。亦四。
一問涅槃。二答涅槃。三外財供養。四內身供養。文易
知。問曰。上云無四惡道。即無脩羅。今何故天人阿修
羅。見其無臂憂惱。答曰。上實無。今化示有。亦可上明
此土無。今從他方來。或翻經人錯次。嘆法華者。前嘆
所益人。今美能益之教。二意都為勸人持經。又法華
通因果。上明佛能乘。今辨能乘所乘也。又前嘆弘道
人。今美所弘之教。持一偈勝大千寶施者。上燒指勝
捨大千寶。燒指為難。物多憚之。持一偈。勝大千寶。持
經為易。物多從之。都為勸持經也。持一偈。必為法身
種子。物施但感人天。故持經勝。問持一偈。何如燒指。
答曰。小般若云。日三時捨身。不如信心不逆。況燒指
耶。


次十喻嘆法華者。初以海為喻。嘆此經五根本。五支
末五攝末歸本。故無不收。故大也。究竟之道。超四句
[003-0528a]
絕百非。謂之深也。次山喻者。昔明三乘皆究竟。山如
無高下。今唯佛乘究竟。餘乘非究竟。如須彌之高。眾
山為下。三乘既爾。三身壽土亦然。次日月喻者。此經
敞一切權。開一切實。如月照明也。破凡夫二乘菩薩
三人。及除封執五權之病。為滅一切不善暗。故月喻
顯理。日譬破病也。次人天王者。王有二義。一歸往。喻
收五權歸五寶。二自在。從五實出五權。廣即一切也。
次凡聖者。梵王為眾生之父。一道清淨。是六道原。三
乘之得本也。由法華經。出生三身。故是三身本。亦是
一切權實體用本。初段經出生一切果本。後段經出
生一切因本。故藥王等。皆從法華生。故說此品。即是
嘆經。令人持經也。既為得失之宗。是故第一。如四果
辟支之第一也。次因果者。菩薩因中之上。佛是果中
之極。如妙因妙果。一切因果中最上。聞此品得無量
功德者。此品明得益之人妙。嘆能利之教妙。又藥王
為因。法華為果。因果略備。故聞之福多。捨女身者。以
染著而受女身。故持一品。正以離著為本。脫女身也。
則聞藥王全燒一體。別燒兩臂。重道輕身。於身不著。
病則消滅者。法華論云。火宅治凡夫病。窮子治二乘
病。藥草治菩薩病。聞此經三病消滅。破此三病。便得
佛。不復老死。問曰。持經女人云何即得無生。答曰。有
二義。一是久行人。示同女像度物。如勝鬘之流。聞經
進悟。二持經生彼。彼土中修行。得無生也。


妙音品


[003-0528b]


藥王妙音。俱稟一道。同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前以身
財報恩。妙音弘道酬澤。又法華有遍治病之功德如
藥王。故藥王彼破病以受稱。妙法之教。能顯至理。稱
為妙音。從顯理之教得名。二人既為弘經之瑞。具取
經之兩義為目。佛放中道光召來者。明其人弘中道
經。得中道悟也。法華明中道有四。如上說之。問曰。何
故名彼菩薩來。答曰。有五義故來。一者欲引彼菩薩。
得化彼人及此土。故放光召來。二者藥王妙音文中。
並云救護娑婆。故知於此土有重緣。今土還穢。正於
此土行化。故偏召之。三者上明果德。有種種果。今明
因行。亦有種種因。故上說藥王。今辨妙音。四者欲勸
人持經故。妙音由法華成就。欲得如妙音者。當持此
經。五者欲顯淨穢故來。既從淨土來。佛誡之勿生下
劣相者。尋妙音必無斯念。但寄彼誡此土眾生。見土
還復穢。覩彼從淨土來。故起高下想。故逆誡之。令知
淨穢土從緣。土無定實。土無定有二義。一者約緣為
言。於淨緣見淨。於穢緣見穢。故土無定。因此悟非淨
非穢。得住常寂光土。二者望佛淨穢皆是方便。土實
未曾淨穢。亦令因土權實。悟土非權實。乃得無生忍。


次顯乘權實者。妙音欲來。化作八萬四千白蓮華者。
欲顯法華一乘之相。明八萬四千法藏皆是法華。問
曰。釋迦令多寶召來妙音。問訊多寶云。無病少惱安
穩堪忍久住不。答曰。上來諸事。欲明多寶不滅。既云
少惱堪忍久住不。故知未曾滅。小乘橫云佛滅。謗佛
[003-0528c]
也。問曰。妙音請見多寶。何不明見事。但述多寶歎之。
答曰。元求見之。意在顯常。多寶稱嘆。即知不滅。何須
辨見耶。形不可見者。法身絕相也。而聲可聞者。教中
說有也。作此意。復一種形勢顯本迹。又且得明見。略
不述之。


白佛巳下。敘一切處弘經益物。即說五權實也。住普
現色身三昧者。了多為一。以一為多。亦名現一切說
三昧。彼此得益也。


觀音普門品



尋聖人無名。強立稱有。二菩薩名者。妙音從所弘法
門立名。觀音以所度眾生受稱。良由菩薩德唯有二。
上弘大道。下度眾生。故二人相接。總攝眾義也。然妙
音遍十方而弘一道。實無所弘。觀音入六道。而度四
生。實無所度。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悟無所弘
所度。即是弘大道也。常須以三智為意也。問曰。妙音
弘一道。即度四生。何煩觀音度四生。復弘一道。答
曰。流通法華有二。妙音周十方。而弘一道。謂攝用歸
體。觀音遍五趣。而說三乘。即從體起用。體用具足。化
道乃圓。故要須矣。問二人各用何方便。答二人俱用
三輪。但妙音正明弘經。用說法輪度物。即滅惑生解。
觀音用神通輪度物。即拔苦與樂。又妙音弘一乘。辨
生滅無生滅方便。令凡夫二乘有所得菩薩。滅惑生
解。捨生死取涅槃。次彰平等大慧。是故令悟惑本自
不生。竟無所滅。無生死可捨。涅槃無可證。即令悟不
[003-0529a]
生不滅不取不捨中道大慧。謂妙音用也。但根性未
堪受斯大道。交為眾苦所縈。拔苦與樂。滅惑生解。蓋
是觀音之方便也。雙泯之。然生與無生。皆為斥病。故
生病若息。無生亦忘。乃契環中之妙術耳。又妙音以
法門度物。為弘一乘。觀音以人門利他。謂三名三德。
並是人也。今說名德。以人利物也。又歎觀音名德。皆
由法華而成。若欲得如觀音者。當持此經也。又上來
明菩薩行。今明行本。行本者。謂大悲也。華嚴云。譬如
金剛從金剛性生。不從餘物生。菩提心寶。從大悲救
護眾生生。今此品正說大悲救護眾生。故名行本。行
本若成。眾行自立也。


觀音普門者。具三輪度人。即又三普也。於法身地。遍
察法之機。謂他心普。隨類現身。知病識藥。謂神通普。
隨緣說法。應病授藥。謂說法普也。問觀音名何故境
智感應。答要具二義。前觀幾為境智。後得益為感應。
故名中含兩。問三名具機通乃示現。答觀世意是他
心通。即是示現觀。世音為天耳。觀世身為天眼。此二
是通非示現。三普中。即是三示現。三明中說法普。是
漏盡明。餘二非明。又三普是三通。上下名德相對者。
觀音是弘道之人。普門是所弘之法道。


約三身辨次第。上是法身。下明應化。次三輪次第。上
是他心。今是現通說法。次明悲心悲事。上是悲心。今
是悲事。問境智具幾種。答具論有四諦二諦無諦。因
緣生音聲。所生是苦。能生是集。謂苦集因緣生。畢竟
[003-0529b]
不生。即滅道也。了因緣不生。生謂世諦生。無生第一
義。即二諦觀。了因緣生本不生。故不苦不集。今無所
滅。故不滅不道。即一諦觀。因緣生既不四亦不一。即
無諦觀也。問觀音正是何諦。答是世諦。及苦諦也。問
感應有幾種。答有二種。一相應感。謂雖復稱名。是因
緣之名。雖有無名。知無為。謂波若方便。名無名。方便
波若。觀音即二慧為體。稱為名。具二慧。與觀音相應。
如此人感。多得相應益。名相應。二直聞名生重心。不
識前二義。與觀音不相應。但得不相應益。謂脫火水
等耳。問二名得論顯密不。答正是也。觀音是密應顯
感。普門是密感顯應。就文如此互相兼成四句。攝一
切感應事盡。又初章是理外感。理內應。以脫水火等
為理外感。菩薩應之為理內應也。普門中明得度義。
即理內義也。問理外是有所得。云何感理內。答理外
感有二。一者理外轉入理內。故感理內。此是外將傾。
無得得應發人。二者理外感。但得理外益。如脫水火。
及得男女等。此人未必見理內菩薩身及教。但得感
見理外事。問若爾還是理外事。感理外事。云何感理
內。答此是理內人。示理外事。於菩薩恒是內。於眾生
常是外也。問云何密感顯應耶。答眾生不三業求請。
而有諸佛出世及觀音現身。是密感顯應也。依求請
現身請說法。而不見聞身教而得益。是顯感密應也。


稱現音名。乃滅三毒者。蓋是大悲純原從重至輕。一
切眾生皆為身心火所燒。而身火切。故前救之。心火
[003-0529c]
於物賖。故後令滅矣。觀音是法身。法身絕四句。今見
法身即四句心斷。三毒豈生。又以波若。為觀音體。論
云在菩薩心名波若。在佛心名薩波若。歎波若偈云。
波若遍無所依止。過一切言語。念觀音。即是波若。故
一切惑斷。又念巳身。是念觀音。經云觀身實相。觀佛
亦然。論云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也。


白佛言云何遊下。前明大悲拔苦。謂身心有四苦。今
與四樂。謂三乘樂。及世間樂也。問何者是觀世音。答
世人云。常云觀音是人名。今明只觀世音。即是妙法
蓮華也。今取三菩薩。約法華三義。妙法有治病義。即
藥王是也。得於妙悟。為物宣通。是故名妙音。即妙用
遍觀法界眾生機。故名觀世音。問下更有餘人。復云
何耶。答妙法是諸佛秘法。能有所消伏。有所護持。故
名神呪。無處非妙。故妙普賢。賢者妙也。故隨義立名。
不二而二。上明如是所證。故名所乘法。今取能照義。
故名觀世音也。問何者為如法。答有人法見。即名麤
言。有二無我理。無人法見。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皆是
麤法。淨如此麤。故名為妙。以有諸見之麤故。不能照
明六道。今麤法既淨。即觀無不明。故明見四生。故經
云。一切法不生。即波若生也。問眾生何故不見觀音。
答觀音非是有。而眾生起有見。則與觀音隔。何猶見
觀音。如是亦有亦無。乃至常無常真妄等。今若習無
生觀。則四句不生。絕四句故。則觀音現。觀音即波若
也。問習無生故。觀音即現。此事不疑。若叵有無生未
[003-0530a]
現觀音現不。答習無生若明。生滅將滅。觀音若現。身
即得悟。故智度論云。滅惡生善。見佛聞法也。


釋應以佛身得度。乃至而為說法。應化二身。淨穢兩
土。權實教門也。故此一句。網羅一切。雖現應化而不
動。雖說二教而無言。不動而現身。不言而說法。即開
義也。雖現不動。雖說無言。謂卷義也。雖開不舒。雖卷
不合。即三密不思議也。觀音既爾。十方佛亦然。


釋辟支佛。有八方便八實行。謂少大一雙。七生人是
鈍根。但約聞教。即成鈍根羅漢。自悟成鈍辟支。極利
取百劫人。次於本乘辟支。亦有利鈍一雙。極鈍四世。
極利百劫。次獨覺及部行一雙。有徒眾眷屬。名部行
緣覺。無眷屬獨靜山林。名獨覺。次明一人多人一雙。
一人世出。謂本乘人。發願獨生。無佛世出。多人出世。
謂如五百仙人。一時成辟支佛。次菩薩辟支佛本乘
人。智度論云。菩薩不值佛法。退證四諦。成辟支。此通
利鈍。既為八人。可知。問曰。辟支不能令人得𤏙法及
四果。能令人成辟支不。答曰能也。如五百仙人。初人
成辟支竟。教餘四百九十九人。並成辟支。所以者何。
聖人應在無佛世根就。故能令人成聲聞也。問曰。云
何人非人。答曰。現為人。復有非人相。故云人非人也。
分舉二佛者。經有兩義。一三身義。須立分身佛。復有
二身本迹義。但有多寶法身釋迦迹用。故上明三身。
今明二身也。


陀羅尼品


[003-0530b]


有二義故來。一根緣次第。眾中有六萬八千人。應聞
秘密法門得悟。故諸菩薩應機而說。二義次第者。觀
音謂通救護一切眾生。今別救持經人。問曰。神呪應
遍救一切。何故但救持經人耶。答曰。此是嘆經力。以
受持經之因。感神呪救護。餘不持者不感。欲得救者。
當持此經。初藥王問持經福多少者。顯持經福多。勸
人持經。又持經福多。還感經護。此神呪即是法華。上
顯法華能消伏煩惱。是通神呪義。大品云。般若是大
神呪大明呪。法華亦爾。今嘆秘密說法華。有消伏邪
魔惡鬼之力也。又法華能消伏生滅邪想之力。故下
明聞之得無生忍也。


妙莊嚴王品



亦二義故來。一上品明菩薩見機。故說神呪。今品是
佛見眾中。八萬四千人得法眼淨。故應機說於古事。
故佛菩薩共聚靈山。弘道利物。二望流通法華意者。
弘一乘有三留難。一凡夫二乘。二天魔惡鬼。三外道
邪見。上藥王妙音弘通一乘。降伏二乘人。次陀羅尼
降伏魔邪惡鬼。今降伏外道邪見。伏此三。方得弘宣
大道。又此品來者。上品護正人令其進行。心不退轉。
謂說法輪。今品降伏邪人。令迴邪入正。現世得記。未
來成佛。謂神通輪。又此品正歎善知識力。令一切眾
生種善根。生生值善知識。更相救護。遂致成佛。


品中有二。初明緣起。二正陳本事。緣起易解。


爾時彼佛。第二正明本事。於中有二。初說本事。次品
[003-0530c]
未明時眾悟道。本事有二。初明古事。佛告大眾於意
云何下。次會古今事。於中有二。初述二善知識。共化
一邪見王。次王迴邪入正。現世得記。未來成佛。嘆二
善知識也。初二善知識。即二。前明菩薩善知識化王。
令迴邪入正。以生信心。


爾時彼佛為王說法下。次明佛善知識化王。滅惑生
解。二文各六。初文六者。一佛逆為集眾說經。二菩薩
現通。令迴邪信正。三菩薩出家。四勸父母令見佛聽
法。五敘王眷屬有堪聞之德。釋成不虗勸意。六王眷
屬受勸至佛所。初明為引導王說一乘者。王有權有
實。若是實行。則王為邪見之王。以上化下。則一切人
皆行邪道。今佛欲伐其邪本。則天下皆迴邪入正。同
龍樹出世欲弘佛法。前化邪王心也。若是權行者。王
初同邪。後迴邪入正。亦令一切邪迴也。二子白母下。
第二佛既說經。今菩薩勸往聽也。爾時二子下。第三
請求出家。前引令迴邪入正。今欲引父母令捨家學
道。故嘆佛難值及脫難為難。爾時二子白母下。第四
勸至佛所也。當聽我等下。前但私白母。今具啟父母。
意欲通化父母。令聽法及出家也。妙莊嚴王後宮下。
第五敘王眷屬有堪聞之德。釋成勸意。爾時下。第六
至佛所也。


爾佛時下。第二明善知識。亦六。一為王說法。二王聞
法歡喜。捨財供養。化成大臺下。第三佛現神力。表王
行因得成佛相也。爾時王下。第四王覩相歡喜。自發
[003-0531a]
意求佛也。爾時佛下。第五授記也。其王即時下。第六
敘王出家得益也。


即昇虗空白佛下。第二大段王得益。歎二善知識。即
二。前歎二菩薩。次歡佛。嘆菩薩中。初正嘆。二佛述歎。
述歎中。初通嘆一切善知識勸人種善根。大王汝見
此二子不下。次發二子迹。別嘆善知識也。


爾時大王下。第二嘆佛為四。初嘆佛。爾時王讚嘆佛
如是下。次嘆教。於來前下。正嘆法。我爾下。第三明服
藥病差生心自誓。第四稱嘆竟。禮佛而退。次會古今
及得益。文易知也。


普賢品



亦二義故來。一根緣次第。此會中應有大千世界眾
生。行與普賢相應。故普賢為之現形。即得悟道。故有
此品。二義次第者。是第四護正法行上果門有四。謂
乘權實。身權實。壽權實。土權實。辨今菩薩行亦四。初
二弘佛道行。次兩救眾生行。次一降邪人行。次一護
正法行。故四德攝一切果德。四行攝一切因行。次攝
四為三。果德三者。初穢土中。明乘權實。次淨土中。明
餘五權實。次會遍為十方。總明四權實。此說教周。化
緣遍。今攝四行。亦三。初明弘佛道行。明攝用歸體。觀
音一品。明從體起用。從陀羅尼竟普賢。還攝用歸體。
可熟者文。方見此意。所以初後皆攝用歸體者。正弘
一道之教。及理無二。唯教一人也。次攝三為二者。前
雖有三。但有權實。實即體。權即用也。果德唯有體用。
[003-0531b]
今雖有攝用取體。從體起用。亦只有體用也。次攝二
歸一者。前雖有體用。亦是果門。是佛法之事。今雖有
體用。但是因門。謂菩薩事。故云一因一果也。次明因
是果因。果是因果。因果故非果。果因故非因。乃明非
因果中道妙法。再放眉間光。顯於折中。豈是虗哉。然
妙起對於麤。中對於偏。其法華時。無復於麤。云何亦
麤亦妙。如是五句。皆無蹤跡。佛不能行亦不到。論說
大乘行竟亦結云。諸法不可示。滅一切戲論。無人亦
無處。佛亦無所說也。末又結云。一切法空。何有邪見
正見。即是無麤亦無妙矣。若不信龍樹。亦不信佛。故
龍樹權佛作此說也。


釋普賢。普有二義。一體普。二用普。體普者。華嚴云。普
賢身相。猶如虗空。依於如如。不依佛國。依如如者。以
如為身。如遍一切處。六道三乘皆在如內。淨名云。一
切眾生皆如也。乃至諸賢聖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
眾賢聖亦如也。攝論云。無有眾生界出法身外。又一
切法。不出於如。大品云。如外更無有法。問曰。何故明
六通三乘皆在如內。普賢身內耶。答曰。欲明六道眾
生皆是普賢。普賢絕四句超百非。六道亦然。常須安
普賢巳身心。達此身心本來四絕故。即是普賢性。故
中論云。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又云生死及涅槃
際。無有二際。作此觀行。方見普賢。若作有所得。與普
賢隔。是故不見普賢也。問曰。攝論云。初地得遍滿真
如。與今何異。答曰。今眾生謂六道與普賢異。故明遍
[003-0531c]
耳。既無六道不遍。云何有遍。既無不如。云何有如。故
經云。如如不異。又中論云。寂滅相中。無邊無邊等也。
四明次用普者。十方有六道。一切國土身。皆是普賢
身。所以明用普者。欲令眾生悟於體普。既無用普之
不一。寧有體普之不二也。問曰。何故最後明普賢。答
曰。欲顯此經明因果皆究竟。上巳辨果究竟。後明究
竟因。普賢既是究竟。即顯因門究竟也。欲勸持經故。
未能持此經。則行普賢行。欲得如普賢者。當持經也。
問開內云多寶照其不滅。普賢顯其不成。云何是耶。
答普賢不明成佛。顯法身無始成終滅義也。


法華統略卷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