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16 法華經文句輔正記-唐-道暹 (master)



法華天台文句輔正記卷第七輔妙樂記
吳興永定寺 釋沙門 道暹 述


釋藥草喻品



將釋此品應知從所破以題目何者以從難故開
難即是是故從難也。


一顛倒功德者論云顛倒求功德增上慢以世間諸
[007-0739b]
煩惱熾然求人天妙境果釋云昔謂五戒十善以
為真因謂人天果報以為究竟名為顛倒專以小
善而自莊嚴名顛倒功德由煩惱熾然故求人天
果名為上慢意令人天成二乘故說火宅治也二
論云應知聲聞人一向增上慢謂我乘與如來乘
無差別如是顛倒取對治釋云以二乘在昔自謂
所得為究竟同如來故若同如來何以無多有田
宅臣佐史民倉庫盈溢等故作窮子譬三論云大
乘人一向增上慢無別聲聞辟支佛乘顛倒取對
治釋云論意若從能雨則無差別今從所雨差別
則有二乘等何故唯信於大不信有二乘等故說
一雨差別譬四論云如記此從今開權邊立以對
治名故云化城也五論云散亂心實無有定過去
有大乘善根力而不覺知彼不求大乘於狹劣心
中生虗妄解以為第一乘治如記六論云有功德
人說大乘法取非大乘說王解髻中明珠與之譬
應知意云昔巳結大中妄流轉取人天果及以小
乘故云取非大乘也七論云無功德人於第一乘
不集諸善根說第一乘釋云此是未有大功德人
何者由父在世不能難遭想故云無功德也所以
唱滅方生戀慕始種善根後方得度故設父去留
藥等譬也。


理似不成者意云今此三品皆云譬喻但作對治從
昔立名於經文不合應知論從一邊以說故云似
[007-0739c]
也又論中七譬唯有化城髻珠從今立名餘五並
從昔立名故云不指大車邊等是以論中立名有
於傍正從權是傍從實是正。


餘即可知者以下三從對治為名亦無釋矣。


他云唯出生者慈恩云經云是名藥草等據此則知
皆從一地一雨出生矣今則難之若據是名之言
者譬喻信解皆云是名半車等豈獨三草二木耶
今述其同不可云出也。


藥草則二乘不無者在昔在今俱皆有故在昔但是
於權藥草在今則成顯實藥草之王故疏云通皆
用等。


一不知同者他云不知理同即是不知一地一雨所
潤也。


二不知異者他云不知教異即是不知草木各有差
別而迦葉能知理同教異乃名奇特甚為希有能
知如來隨宜說法能信能受故舉雲雨草木述成
迦葉領解也。


是瑞非瑞者在昔但成凡草在今並成藥王。


生無生慧者此亦一往且置別教從於兩教二乘難
開者說。


領述邊說者從迦葉領如來述俱名藥草。


草木兼昔者在昔唯權在今專實故云通皆有用。


疏有漏諸善者小草能治四趣之惡故也。


言通意別者藥草之名通於三草二木故云言通題
[007-0740a]
云唯在四大弟子名為藥草故云意別。


言別意通者別指無漏為最等名為藥草故意通者
通七方便俱名藥故此二對用消今品並得但是
互說耳 疏云蔚於句反亦增盛皃也。


以昔助今者昔結大乘冥薰不失得我今顯。


觀心至利益者玄文云觀於我我所如雲如幻即是
地上清涼益信敬慚愧諸善心生於空假中意而
有勇即是因益念念與即空相應是中上草小樹
等益念念與即假相應是大樹益念念與即中相
應是最實事益也。


四藥治見者只是四教各治見惑耳。


亦斥古人至遍者若從迦葉領解為言古人亦不知
十三偈具領齊探始末況復今從佛述成邊通述
七方便俱皆入實若依古判則成不遍。


權中小分者七方便俱屬於權但述二乘故成小分
二他者既云教作即是探中二他也。


天性猶通者通於正因也故云天性結緣別也。


破無小者只是卷初引論云上慢之人謂無二乘文
是今文具明權實不可偏存。


前釋尚總者前雙述下文中但云權實故名為總今
對四教是故名別。


則知一攝一切者謂迦葉等當分既入初住則迦葉
一身攝進退等法盡故云也。


令知如向所列者應云如上文列橫竪等是。
[007-0740b]


及具有邊者只是界界互具耳。


或同或別者謂五乘七善之人或與迦葉同自領或
有不及迦葉及以過者自能遍領名為別也。


同以一地至冠之者將一地一雨而觀於進退等明
無差也。


地譬賴耶者涉法師云大地能生喻阿賴耶識能生
五乘善根種子今家通以五陰喻常住理彼論八
識從迷而立若偏取第八識則不當也。


對於一實者在昔則名為差相對意也在今唯是無
差絕待意也生公曰雲為法身法身周密彌滿也
注經以雲譬應身應身則殊形並現順機不偏此
則彌布遍覆之義。


何通俗哉者歎注家得旨也亦如淨名雖為白衣居
士道理勝於出家之人。


疏云如龍等者華嚴經云種種雲電及雷雨龍王自
在悉能作而身不動無分別無分別即心不動。


初是因緣釋者文中無四悉語雖無其語既云權實
則是感應道交故云因緣也凡諸文中若無四悉
之言但點感應之名則四悉義足。


橫竪例知者應於亦橫亦竪及進退句上為三諦義
謂即空故亦橫亦竪及以進退差即無差即假故
橫竪等宛然無差即差故即中故非亦橫非亦竪
等皆非差非不差也。


能知如來功德者能知如來隨宜說法等即是功德
[007-0740c]
也疏法王亦爾下合夫人王文也眾惡巳盡合外
無所畏也發言誠諦合內不二言也。


經如來是諸法之王者說權實法自在無礙同夫統
御王之義也一法體虗通名自在二化用無邊名
自在也。


疏由二教顯二智者謂由如來二教顯佛二智亦是
眾生二智又由如來證得二智能為眾生說二教
也。


欲知智在說者說教既遍彼智必無偏矣。


橫竪無遺者若於如來非但橫竪無遺亦非橫非竪
也。


始終一者施人天教為始悉令同至智地為終也。


共顯不二者權即實故實即權故故不二也。


此從境說者從境發智說。


大事大乘者事屬因果所顯乘屬所乘實相實相即
地也。


疏此舉智釋教者由前教故有智亦由智故了教故
得互相顯也。


而同照之者應知照有通別通則通照七方便人別
但照二乘及以菩薩同入一實雖分二別佛意恒
通。


能有所趣者權皆趣於實故。


關中唯遠者善不受報闕於當分增長各有歸趣也。


疏念處道品等者等取十二因緣以開念處出十二
[007-0741a]
因緣為支佛觀境故。


福德莊嚴者未破無明所有智慧俱屬福德由開境
得莊嚴名自法華前終無此事。


一者善體者一毫之善無非法界與無上菩提等故
云善體。


二從本期者發大心時期極果故。


還通二途者還通順機從體二也。


體性俱存者開化城入寶所巳化城體性即寶所體
性故云終途始詑於初步即至化城是寶所之三
百故云俱存。


取意實釋者只是於權文中取意從於實智以釋也。


疏四到三道 人天所執六蔽六度菩薩所執四住
二乘所執五住是通別所執故云各對諸乘又四
到是聲聞所執三道對緣覺觀因緣因緣束成苦
業煩惱六蔽對六度菩薩四住通菩薩五住別圓
此約於理起計名細於事生十惡名麤故云所執
不等於二釋中初釋為正後釋亦通。


疏此智照此藥者須約四教四教四門互為彼此若
當分自照他境不照他境名不照彼等。


應非但照一切而巳者只於一時遍照一切亦未名
為究竟須於一藥即見一切藥方名一切謂覩一
見心即識一切見心悉皆具足方名一切也。


真法本無下合上權實差無差等真法本無差由心
有數無差即差。
[007-0741b]


全心是法下即非差非無差句也。


復宗者問何故不歎迦葉探領耶答若歎齊教即是
歎探領以法同故故不別歎耳。


如後所開者應云如今所開以望於前云如後耳。


疏云若究竟其根榮者地生其根雨資其榮。


義兼眾生心地者謂非但佛心地為能生眾生心地
亦是能生故云也。


習因報果者今家以山川等譬五陰報果古人以山
川等譬習因故云不同。


二種世間假實者五陰是實眾生是假又陰是假一
一陰皆由四大和合而成成巳方名實法亦如山
川溪谷為三千大千世界所成故得互論假實也。


○㶚水名在京兆。
○滻水名在京兆。
○滴水名在
京兆。
○澧音豐在西京感陽縣今文正是豐字若
盧啟反水名在武陵。
○澇力刀反水名在京兆。

潏水名在京兆。


習因開為緣了者以五乘俱譬習因也則以人天為
緣因二乘等為了因全陰是五乘習因增長如草
木堅性與地堅性更無有異故云不離。


陰習者合前陰入習因法性三法也。


疏云如善法者有通有別通則七方便皆名善法別
則別在三乘。


從發大心者三藏菩薩四弘六度為先名發大心得
名上草未斷惑故不能治惑未名為藥。
[007-0741c]


若從修習者辯七善與七方便小異從修習及以當
體名七善從進趣功能名七方便。


質大者譬一實之應質微喻赴偏小之機實應無外
云密偏小近應人法不融故言疎。


凡云三密等者便破他人約自受用報論三密化他
圓境云先明形益遍示法身如大雲起謂佛身密
生法師云法身彌倫慈蔭若雲下經亦云微妙淨
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大音聲舉佛口密以合雲聲
雲聲則雷也破如記云云


以心所當之者用通大地中定慧二心所當之也然
闕天乘即以欲界求定慧對之。


略述諸論者且如成論空宗經部所明習因習果若
在前世通名報因能牽來果以報因之名名為報
因所牽之報名為果報謂後受五道身方名報果
此乃三義在前世一義在今若毗曇數論有宗所
明習多欲為習因堪感於報因為報因後受鴿雀
身是報果於果報身中多欲是習果習果酬過去
習因報果酬過去報因今家前後多用成論此中
文意同於毗曇。


華果敷實者此依毗曇法華經前既未敷實名習因
報因後乃聞經即名習果報果如證初住為報果
中道遮照為習果又因習得果名為習果酬往報
因名為報果又從二住去位位皆具因果云云


疏雖一地者牒前差別也雖皆一地所生而生不自
[007-0742a]
知皆依於地故云雖也又應云雖一雨所潤以冠
二句又雖言通昔故云雖也。


名有通別者別則初住巳上至等覺皆名道中住前
為道前又等覺為道中妙覺證後為道後等覺巳
前至薄地為道前也。


然皆能生者若初住巳上能自生復能令他生也。


非謂五乘至如者只是理同未是證得故云也。


終無定五者終無定住五乘不進至極也。


須名四味者對於華嚴通名四味據熟二乘但用三
味耳。


應以差別對潤同者謂能潤雲雨喻無差別所潤所
生即差別也。


疏合雲有聲者即是上文雷聲遠震也。


疏三十子別稟聲益者通彼人天今從別說故云也
疏云合上世界者亦只是山川等和合成於世界耳。


經而唱是言者以號令天下知是佛出世異九十六
師也謂佛初生巳發斯唱故大經云佛於林微尼
園生生巳東行七步唱如是言我於人天最尊最
上如是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所成隨順世間
法故示為嬰兒南行七步示現欲為無量眾生作
上福由如世尚畆能生百穀西行七步示現生盡
永斷老死是最後身如日西沒北行七步示現巳
度諸有生死如夜無明東行七步示為眾生而作
導首如東為諸方首喻佛為天人尊也四維七步
[007-0742b]
示現斷滅種種煩惱四魔種性成於如來應正徧
知上行七步示現不為不淨物之染汙猶如虗空
下行七步示現法雨滅地獄火令諸彼眾生受安
隱樂。


本業至四諦者與此經對四弘同也謂未度苦海者
願令度之眾生為集業煩惱縛今願令解之未安
道諦者令安道諦未住滅者令住滅諦滅前二則
是大悲願後兩即是大慈願大悲謂拔苦果及斷
苦因大慈謂與樂因及與樂果。


經今世後世者今世謂漏盡明後世謂天眼明兼得
過去宿命明通達不謬故云如實知之。


經我是一切智者謂一空一切空謂一切智知一假
一切假謂道種智知一中一切中謂一切種智知
故云一切知也。


疏云三業共智慧行者大集經云身口意業從智慧
生一切所作無不隨智所得身形殊勝微妙離諸
身過擁護正法有大神力無所畏力以是力故於
諸佛土普示其身放大光明照無量界眾生遇者
離煩惱熱受大快樂是名身業隨智慧行今經云
開道者。
○遠離六十四種惡口之業謂麤語妄語
等經中具列。
○凡有所說說實說真說利眾生說
隨眾生心實不說眾樂聞說令眾生永離煩惱是
名口業隨智慧行今經云說道者。
○能知一切眾
生心又知一切眾魔及聲聞緣覺心緣處了一切
[007-0742c]
法通達無礙是名意業隨智慧行今經云知道者。


經云知道者者道通邪正善惡在心曰知也開邪正
路門開示通塞為說也。


經爾時無數者四味眾生皆來入實也。


疏云如上說者文中雖總舉十法界正是合上七方
便人各有五陰是故記云四趣無增長義。


通三四味者若取華嚴則為四味置於華嚴但成三
味。


如說般若者大品云如來放光照諸地獄入大地獄
時以三事教化一者神通二知他心三者說法以
神通力令火滅湯冷知他心以慈悲喜捨隨意說
法是諸眾生於菩薩所生清淨心從地獄出而得
解脫漸以三乘之法得盡苦際。


說方等經者方等陀羅尼經第一卷云爾時婆藪從
地獄出將九十二億諸罪人輩來詣娑婆世界十
方亦然爾時文殊語舍利弗此諸罪人佛未出時
造不善行經歷地獄因於華聚放大光明承光從
於阿鼻獄出聽方等經而得解脫。


且指地前者將地前唯住前也別地前亦名生身菩
薩定無一生得入淨滿世界以其地前動經恒沙
劫修行方得入地故爾。


且指三藏菩薩者亦應云通菩薩乘出不知衍門無
生之法及不能留惑潤生出假之苦別菩薩乘出
不能廣學恒沙法門及不知中道之苦。
[007-0743a]


約義仍有者諸經論中八重之外猶有如此開合之
義。


疏佛名非斷非不斷乘者巳斷盡竟得雙非名。


疏非凡非聖者菩薩佛不同凡夫及小乘賢聖也。


但是凡聖俱合者合人天入二乘為一緣覺為一菩
薩佛為一故云三也。


但以名狹者若但以三乘其名則狹攝五乘不遍復
不可以二乘攝於人天乘故云不得。


正出注雨相者今正合上第二注雨譬上六章門是
法雨之相狀也今文仍闕提譬帖合上第三山川
谿谷譬今應合入卉木譬中以卉木等必須有所
依故也。


即行相者謂一實行對七方便行也又以一實教對
七方便教也云云


對理德之相者三道即是理性三德之相故。


性本無名者不一曰諸即是性中具於緣了之名修
中具於三德之名。


思之照之者請讀者思之行者照之方曉修性體一
始終無二。


疏緣生中道之行者只是緣於性德之境而修三因
之行亦是性德為修得緣故云佛種從緣記即其
義也。


行即因也者應云緣了二行對中道境為三因也。


開合多少者開九為多合三為少三唯是一一亦無
[007-0743b]
一復云非多非少也。


寄修以釋者性不自離故寄修釋若不寄修無由識
性故寄修得釋於性德。


理則性德緣了者性即無住本也緣了即立一切法
也。


事則修得三因者性德實相是無住本也緣了修得
三因即立一切法也。


迷則三道者流轉即生一切法也。


悟則果中勝用者由果滿故起一切用即立一切法
也是則第一第三二句並由迷中道故即法性之
無明成染緣生一切法也第二第四二句並從即
無明之實相淨緣生一切法也如是四重下結束
前四句也以染淨二緣俱由在迷實相而立釋籤
第七所釋雖廣大體亦不逾此。


故無明至無住者謂無明不住無明即真如是為果
中勝用生一切法也實相不住實相即無明是即
成流轉生一切法也又無明即實相淨緣生一切
法謂修得三因是又實相即無明染緣生一切法
即性德緣了是合前四重其義雅當也。


隨緣不變者真如隨無明緣上至等覺俱名隨染緣
生一切法又四聖名隨淨緣起生一切法六法界
名隨染緣起生一切法也又實相隨淨緣起於種
種勝用名生一切法也對今四重者隨緣即是立
一切法不變即無住本也此則傍消諸經論中義
[007-0743c]
矣一一合今差則無差無差即差也。


起住二門者此用華嚴經意成今淨緣生一切法差
無差也從三昧起即立一切法住正受即無住本
唯在於淨不通於染也。


染淨二類者此用十門中染淨不二及因果不二門
意釋此文也。


疏例一相可解者亦應云詮行之教詮理之教解脫
下釋出例前相也。


尚須識權者令稟權教人須當教權也。


對此終窮者意令須知一切權法悉以開入一實故
也。


雙結所歸者只是雙結二邊歸於一相一味故云所
歸也。


前六科等者明前六章並是如來果位法門故也。


今咸辯者如來能知七方便人種相體性當分增長
及咸歸趣實也。


又前乃唯約於能者前唯在如來果法故云唯約能
也今明如來能知故云咸辯所知之人法也。


疏功德即增長者一從被機即當分增長二從化意
終令至於究竟智地也。


疏法謂聞一音之法者一從被機自法華前而七方
便自謂為極二從化意始終唯是一法終歸究竟
也。


生時此種者即指發心修行之始為生時也。
[007-0744a]


且從當體者言且者以一中皆三因今從歒對當體
相對故云且也。


事理等者一諸佛在事眾生在理又初住三因雖名
一分理顯即眾生在事也又三能在佛名果名悟
名脫在眾生理性名迷名縛名因也。


縛脫等者等取釋方便品十門中餘六門也。


波是水種者水水重然不得意波字加為喻可喻理
性中無明及以法性如對論種也波水為喻喻於
種類中三因之性故不同也。


合彼性三者合於性三為今類中法身也。


此三從別者修二性一故云此三一又具三故云各
異也。


相對離合者若性中離三法身亦只指苦道是法身
德若合性三為一法身以對於修亦只指此苦身
為法身德若類中離三即指此苦心夫有身者本
性清淨為法身德不論於苦即是理心淨與果淨
體同即是類義故與飜對有異又離謂修性各三
合謂修二性一又只語通夫有心者之言即是法
身類種此釋甚妙。


即是理淨與事淨為類者理謂眾生理事謂果佛即
是眾生理性三身與果地三身為儔類也。


諸界廣說者須約十法界對於四教以明種類具
具等。


別教唯有種類者別人以地前從空入假顯於法身
[007-0744b]
為登地巳上二身種類也。


唯不從覆者別人却覆苦道法身方顯圓人覆即是
故云不從也。


達分者先用智權達三界生死煩惱方得三脫。


隱顯並別者別人法身顯在初地巳上地前隱又初
心法身隱緣了顯並別如別序中巳引。


取極下界者專約底下三道以論種等。


不必一念者此專約十界受果報巳定者而明相性
體三不同以顯差即無差等不得一念心中互具
十界而辯則指九法界為差佛法界為無差也。


或對三諦者二諦是差中道無差又次第三諦名差
圓融三諦為無差。


三慧者作意守境為念聞慧厝心思惟即思慧深入
是修慧也。


向之四說者種相體性四也。


境多少者界外二教為多界內二教為少外增內減
也又十法界傳論多少增減人天對四趣為增等
觀體巧拙准此。


舉事顯慧者事謂三慧境法謂為作四諦之念為作
緣度等念故舉所取境顯慧有能取境用。


所取能取者能取是慧所取是境合二為因聞法為
緣故云也。


且先標者謂三慧取境是先標文。


更須聞法者謂雖有能念所念而成於慧要須聞法
[007-0744c]
為緣薰修令慧成就至極故云須緣也。


雖三而二者謂前所取境及念體不出於心為因必
假第三聞法為緣故但成二。


重釋因緣者此唯緣境智自論因緣不對聞法也。


防自他計者第一境屬他第二慧體屬自恐於此二
起其四計故用第三聞法為緣前二為因則是因
緣和合感應道交而生於慧防於計自他故云因
緣和合也。


及立更互者亦恐於前境智互計因緣如云境為因
智為緣智為因境為緣防此計故故用第三聞法
為緣境智為因二義則定不可互立。


合大開小者合佛及三菩薩為一開二乘出緣覺為
二。


三乘通四界者開菩薩出佛乘也。


離七准釋者開五乘為七方便生公云眾生所念不
同或施或戒故云念何事也思修亦爾。


生公至諸度者為以三乘因念檀耶思修亦爾生公
云以期三乘果念檀耶以期人天報念檀耶思修
亦爾。


然六度至三乘者意云若約六度上以明三乘三慧
則成六度通漫不能分得三乘之別若將三乘三
慧則能攝得六度。


准此可知者既一解脫而立多名雖名無量無量唯
一故云准此。
[007-0745a]


離著入寂者明二乘當分自具二脫離著即有餘入
寂即入無餘也。


疏既結前諸句者結前解脫相離相等句也常寂滅
相下結前亦爾。


佛世尚然者涅槃扶律明常名為鄭重等。


光宅至辨異者未能異於二乘及以前師矣。


前歎釋迦者指如來復有無量功德文也。


疏亦是引發下根者謂稱歎迦葉橫竪同照而能遍
領智與如來更無有別令於下根䇿發慕仰同其
悟解也。


而亦經涉五時者述於迦葉領解之相經涉五時竪
領。


義含一切者橫領也即是迦葉橫竪進退等悉領也。


疏佛恩普被者佛恩普被猶如大雲靡所不覆猶如
大雨靡所不潤也。


疏靡不生成者生即當分增長成即至後增長也。


疏云知遮醜者耻小慕大謂六度菩薩及通菩薩慈
悲益物遮於沉空滯寂乃以塵沙之醜。


疏述其莊嚴之恩者別菩薩果體未顯先修二因至
初地時定慧方一分滿以嚴法身今蒙開顯悉入
圓常是故述領莊嚴之恩。


迦葉童子者年十二時自敘文也。


尚非自報等者新經既云法身及自受用報並不說
法乃將遮那為他受用報則成法身說法何故乃
[007-0745b]
云法身不說耶又新云遮那者只是他用報異名
耳如云釋迦牟尼。


安棄丈六者既云三身相即何名毗盧遮那即是其
外不即丈六為報身而偏云即遮那是報身矣故
云偏尊相海。


如空為華者空喻法身華喻報應也。


經云電光晃耀者雲將降雨晃耀電光也。


疏云九十五種邪光者今經應蔽三教邪光也。


經靉靆垂布者靉味也靆重黑色也大慈深厚所現
之力猶如靉靆俯就於物為垂隨形而見為布。


疏云有心往取實不可得者舉應持菩薩竹杖量佛
以釋。


經其雨普等者表法無偏也遍益為普無私稱等四
方俱下者表法遍故從四等心益四類生也流注
無量者表法無竭也謂智慧無礙辯才無滯也率
土充洽者表機遍益也如龍降雨普潤大千佛降
甘露雨無機不益也。


疏此則成上者取能雨遍則成於上也。


疏又成下山川者取所被益邊則成山川譬也。


酒防意地者只是十善五戒俱須斷酒以防意地既
防意地則意三不起身又開三口更開四則成十
善五戒通名十善是故人乘亦具十善也。


疏譬如文者只是下一譬如文耳。


疏次便舉譬帖者只是下兩句與譬帖合文是。
[007-0745c]


出世即無上士者世界是士人所居故也。


來善者乘中道而入三有故名來善息化入秘密藏
故云去善。


七善無不皆歸一乘者謂七方便無不歸也。


經解脫涅槃者此舉涅槃通號今經即三德秘藏大
涅槃為解脫也。


經如為一人者為實施權亦不偏為一人開權亦不
偏為一人。


疏無機為彼者皆須約昔以明無機今方始有。


經貴賤等者謂三乘為貴人天為賤菩薩為上二乘
為下菩薩為持戒聲聞巳下為破戒二乘依教不
犯為威儀具足菩薩或道或俗形服不定為不具
足發菩薩心為正見發二乘心為邪見終不及約
七方便人傳傳判也。


三皆未稱者古三師皆未稱經文耳。


無稟承者但稟承不正是故非之。


人見大草等者通斥疏中三師解也此斥意者三師
既以俱約一教地位而釋驗三菩薩通皆求世尊
處且成通後餘二通前通後例然。


精進為最者通前導後故。


通進遍入五中者通教非但進遍入五一一皆遍互
相入故異三祇也。


不可二木唯在三祇者他人不立於四教以辯菩薩
豈可二木唯屬三藏菩薩耶。
[007-0746a]


豈得名為如是菩薩者若非別念不退位豈得如是
菩薩之名夫轉法輪皆在八相佛故。


疏高廣為勝者別人自行竪入為高化他用十六門
橫被為廣。


疏三菩薩各作三樹者初祇為小樹二祇為中樹三
祇為大樹通別依七八九三十心次第配三樹也。


或不經生而成正覺者只是成通教正覺也。


論主意未必然者論主未必判大乘用小乘邊際定
持至等覺但恐長行注解人不當耳以唯識論但
有十師長行注解故云但恐論釋義不正也。


巳有彰灼明文者自法華前皆云菩薩發菩薩心故。


一切皆爾者二乘兩釋者執重從難菩薩易入故但
一解故云皆爾。


今昔之意者昔但當位增長今則至後增長也。


說雖地雨居後者至今法華方云三草二木皆依一
地一雨所生也。


長必始在者施人天教皆由地雨而立也。


亦應委說至之意者為實施權即當位增長開權顯
實化意增長。


二種雲雨者謂隨分一音及果地一音隨分在因故
云諸教因果也。


即酬答也者應契於機故云酬答也。


五百羅漢者共結集婆娑論也。


七菩薩者華嚴經中文殊普賢善才法慧等四為七。
[007-0746b]


經潤於人華者用一乘教如來種智心開於五乘七
善之因華令至一切智地之果故云成實也。


無復二三者謂二乘三乘。


釋授記品



業似先迷者彼意云二乘昔日行業似迷於實也。


心府後順者至今法華方順入實。


既拂殊音者佛昔權音今與一實也。


今云事似先迷者破云業即是心如何業即云迷心
即云順又須責於心府後順之言為大通結緣之
後順為退大之後順耶為至法華方名順耶法華
即是不應云順。


心機本順者今意云由大通結緣之後大機本順也。


須除通釋者先迷後順之言人天菩薩昔日通有今
明別記二乘劫國故須除此。


疏今經云何者問今經何故授記耶。


疏云答若見有記記人者謂計有我是能授人等。


一破方便教者如別序中放光記入地獄中乃至二
乘菩薩等如此近記今與八相遠記故破此近也。


二破始記者今經中通途記者未有劫國淺位之人
多生染著故與二乘劫國破其染心也。


三為顯衍門者今經是衍門之極所入實者分到寂
光雖有劫國但為誘物故云無記相。


四為未合記者但堪通途未宜劫國聞於行因等事
長遠其心則息。
[007-0746c]


五為宜聞破著者以二乘昔日樂著授記來至今經
與其記巳著心即破獲開佛知見等益。


略同二諦者三悉屬俗第一義屬真也。


疏云若通途記者法師品初云藥王汝見是大眾中
無量諸天龍夜叉乾闥婆等八部四眾三乘如是
等類感於佛前聞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
皆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云云


疏如常不輕者下經云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
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云云


疏若緣因記者如華香瓔珞等十種供養並是行收
故屬緣因。


或遲如聲聞者望前不與今方與記而復三周不同
又復劫國長遠故云遲此釋為正也。


疏云未來者經云爾時所化恒河沙等眾生者汝等
諸比丘及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等即
現在及未來弟子也。


疏未得善權者未得入假智故。


化道同者取意以說既與十方化道同是前權後實
此據授補處記十方亦非不覺也。


初三二句者是後四句中初句及第三句耳。


疏未能演說賢聖行者應在外凡位也。


疏柔順菩薩者位在內凡也。


有人救云決定亦記者圓鏡云今經為對二乘人不
自信作佛及小菩薩為聲聞人不得成佛亦欲破
[007-0747a]
彼不了義經云有定性趣寂及無性人不得作佛
故與授記。


論云不記定性者由是不了義說若依今經須與記
也。


此亦不然者今破也若依今須在有餘土始與記於
今不可盡得也。


他計者此是近代不了論意云未者不也之計人耳
然引之不足者為引未極令極也。


非修行具者若依論意但是授八相記非謂修行滿
足授妙覺記也。


疏無生現前者皆約破無明位也。


疏見佛性者入初住時三性一分開顯也。


疏見佛法者開一切權法即實法故云見佛法也。


疏記是記事者即是授國淨莊嚴等事也。


疏決是決定者定經若干劫當得八相於其國作佛
決不虗也。


疏授記亦且用譬喻者若無上三段此亦應約譬以
明授記今文無譬諭也。


經爾時世尊說是偈巳者只是說藥草喻偈巳耳。


經廣宣諸佛無量大法者此中以供佛及說法為行
因須菩提即以供佛為行因迦旃延亦以供佛及
供養舍利為行因目連亦爾經悚慄者悚謂愧悚
慄謂驚慄前蒙總記千二百人皆當作佛愧佛此
言而我濫與迦葉同解巳蒙佛記莂我未論慚而
[007-0747b]
且驚故云悚慄又喜其決至其懼於未堪喜懼交
集所以悚慄。


經除熱得清涼者非除煩惱為清涼但是得記為除
熱也。


經常處虗空者劉虬云諸佛應世所唯順機在天而
天乘空而空處地而地唯感所適豈有定處應知
亦可表佛化意長在第一義空也。


經漸具大道者即以八相為大道餘文皆爾。


經云閻浮那提金光者閻浮樹名那提河名此樹生
於河測而其有金光徹水上絕勝餘金為萬國之
所重故以為名也。


釋化城喻品



應先知述化城之意今日說於昔日小乘涅槃是化
說化即開。


疏神力所為者此化城也此喻亦從佛施設取機得
名二乘但是稟教證入不從二乘得名故云神力
所為也。


以大涅槃非化作者與小涅槃辯異以大涅槃體遍
法界故小乘涅槃是化作故。


理性即故者謂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無見思可
防也。


具眾德故者性中緣了具故。


疏云權假施設者權假故如化施設故如城。


非寬者思惑也。
[007-0747c]


敵急者見惑也親障初果故云見急也。


思不障果者借使得斷下八地思惑亦不得果要先
斷見方能得果故云思不障果。


是教道故者此明五時次第化導引入非謂別教教
道也。


若通方義立者未分四悉故名通方也。


得入蘇息者證真理為生善以第一義位在極果故
疏生安隱想者取小證故。


疏生滅度想者謂究竟故。


不證有餘等者誓扶習氣而生三界八相度人不於
生身滅惑取證故云一脚不入若斷正使捨報出
界義同故云一脚入。


久發心至如妻者妻者齊也明所化機與菩薩昔日
齊發心故云久也。


通教以二乘為惡道者以通菩薩至七地時畏墮二
乘地猶如畏三惡道。


疏用城防嶮者別人所斷三惑見思最嶮也。


圓教非極是化者初句非極同別是化意別此對小
立名也。


亦可是極是化者謂人天小善尚是寶所之路況
二乘三百由旬而非是耶既得是極即是真化故
也。


又亦可是極非化者謂發足巳步於修途一善成歸
於真實即是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涅槃二惑
[007-0748a]
體同當體即是豈可更立化城之稱耶。


疏觀心不起者一心三觀皆如幻化故大品云幻空
幻假幻中今唯在圓也。


題通意別者譬喻題通大小意在大車信解之名通
於大小別在天性付財也。


藥草化城者題別者別在二乘中草及以二乘涅槃
意別者別在地雨及以寶所故云化城。


但敘城後即向寶所者若入城巳後則令經於二味
導師云汝等去來之言當於二味時也。


經如來無礙智者地持論云佛有三智一第一義清
淨智謂斷惑空智也二一切智知有法也三無礙
智於上中下法欲則知無有障礙今以二智釋經
知無量劫即一切智猶若今日即無礙智究而論
之唯用一心三智以釋經也。


不可苦引此土小教者彼時具有大小教是不可純
用小乘法相以消此文。


疏云彌勒即出家日得道者彌勒成佛經云坐龍華
菩提樹下即以出家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敷師子座者表眾行休息當成果也雨華表萬因
歸實現修因也生座明人能修因至果也擊鼓表
功成果遂無向自說也。


經於無量億歲者若據佛法不現前但經十劫今云
無量者序從因以至果經爾許時耳。


經善哉吉無上者讚佛能善來三界教化眾生等。
[007-0748b]


經世雄無等倫下三句歎佛後請佛度脫。


經為分別顯示者謂云何能得無等倫能得百福自
莊嚴及無上智諸佛為分別顯示。


經若我等得佛等者若我等得佛則能展轉教化令
他得佛故云亦然。


經頭面禮佛足者阿含經云禮佛一拜有五功德一
所生端正二財富具足三得梵音聲四人中天上
常得尊貴五得生淨土。


經其所散華如須彌山者問座高一由旬樹高十由
旬華如須彌山華高座下寧不礙耶答佛自在力
能令小容大大小不相礙淨名尚云須彌納芥子
況佛神力而不能令座高華下耶然經但云其所
散華如須彌山不云高如須彌須彌四寶所成故
華如四寶色耳此亦是一見終不如不思議之力
也佛本行集經云初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此諸世界悉皆大明幽暗之中日月光明所不至
處而皆大明其中眾生各得相見乃至諸天音樂
雨種種華香滿一由旬華香積至勝彼雨華例亦
應然圓鏡作此消也。


經捨深禪定者以諸梵法爾常在定起於欲界身來
供養佛故云也。


疏初十六子請轉滿教者經云世尊悉知巳當轉無
上輪是東東南二方請轉半教者請辭云度脫眾
生開涅槃道乃至度苦惱眾生是東南方請云度
[007-0748c]
苦惱眾生令得大歡喜是七方請轉對半明滿者
請云唯願天人尊轉無上等輪等然方等部中雖
具大小題名皆從部主以題也。


上方請帶半明滿者請云世尊轉法輪二行偈先小
次一行大。


疏云後十六子請廢半明滿者從經云俱白佛言世
尊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皆巳成就巳下是。


疏云今古節目者謂今佛與古佛皆先漸後頓悉同
也。


經云色力及智慧斯等皆減少者五濁增即眾生依
正二報漸少如羅云尊者語婆羅門云今時乳味
不及佛在時水。


經云失樂及樂想者既無善因必受惡果若生鬼畜
中謂失樂猶有樂想生地獄中樂想俱失。


經云住於邪見法者明失善因也大經云五事沒三
惡道中一常說無善惡果報二殺發菩提心眾生
三喜說法師過失四法說非法非法說法五為求
過而聽受。


經云無量劫習法者摩訶衍門始自色身終乎種智
從因至果報也。


疏云應說三乘如序品者應如別序中云為求聲聞
人說應四諦法等。


示其相狀者三苦八苦是苦相狀八十八使九十八
使是集相狀三十七品是道相狀解脫涅槃是滅
[007-0749a]
相狀又華嚴十地品云菩薩摩訶薩無盡慧藏此
菩薩如實知色苦如實知色集如實知色滅如實
知色道受想行識亦然引大經釋成於小也。


疏云教即勸轉者示等非不因教但從強而對之。


疏云大論至此說者大論為對小乘亦明三轉法輪
故也。


疏云問初為五人者謂轉四諦陳如先得初果阿濕
卑摩訶男二人又聞法方乃得之婆提婆數二人
第三方得此謂三根也。


色無色般者生彼界巳法爾有三根但非聞法而成
三根如迸火星為喻也。


疏云眼智明覺者眼總知三世智知過去明照未來
覺能知現在即三明異名也。


度入彼心者謂入彼心中生於眼智等即名為行也
能轉名狹體寬者四諦等法但是如來一權智耳。


體寬者體含十二教故故云十二四諦是教法輪也。


所轉名寬體狹者謂十二教是名寬雖有十二名亦
只是一權智被機之法而巳名體狹也。


行是所詮者若行望理教行俱屬能也。


寬狹則異者教體則狹十二定故行雖十二若約四
諦分一諦之下皆生眼等四則有十六三轉成四
十八故行寬也。


數同名異者謂將示教利喜約四諦以論三轉皆生
眼智明覺則成十二行也示教利喜與勸等二名
[007-0749b]
雖異而能所皆具十二其數同也。


或三人各聞三轉者一人各聞一轉共成三也。


疏云沙門不聞者瑜伽論云一者勝道沙門謂巳證
得貪嗔癡等無餘永盡故二者說道沙門為調伏
貪嗔癡等宣說正法三者治道沙門為調伏貪嗔
癡等勤行四正四者壞道沙門犯尸羅行諸惡法
婆羅門有三一者種姓婆羅門生彼家父母圓備
二者名相婆羅門諸世間由相等想假名言說三
者正行婆羅門所作事決定究竟巳能駈擯惡不
善法故。


疏云支佛雖悟口不能說者為不稟教無師徒訓誨
故。


七重二諦者如玄文第三卷中明開論四教及以別
接通圓接通圓接別成七重今文中闕五重二諦
卷歸無諦故名為合。


疏云小乘四諦至為體者應更云別教以無量四諦
為體圓教以無作四諦為體故云如玄文等。


疏云十二因緣至四諦者華嚴十地品云菩薩如實
知無明苦知無明集知無明滅知無明道等又云
無明有二種一者緣中癡二者為行作因行亦二
一者生未來世果報二者與識作因識亦二一者
能受生二者與名色作因名色亦二一者令諸趣
相續二者與六入作因六入亦二一者能緣六塵
二者能與觸作因觸亦二一者能觸所緣二者能
[007-0749c]
與受作因受亦二一者覺憎愛二者與愛作因愛
亦二一者於可染中生貪二者與取作因取亦二
一者能增長煩惱二者與有作因有亦二一者能
於六道生二者與生作因生亦二一者能起五陰
二者與老作因老亦二一者令諸根熟二者與死
作因死亦二一者壞五陰身二者以不見知故而
令相續不絕又無明緣行者無明令行不斷助成
行故行緣識等例爾今引大以示昔小乘觀相若
開顯巳與彼圓乘無二經云無明緣行者過去一
切煩惱俱為智障通稱無明為行之緣故云緣行
行緣識等准此行謂作業即過去所成之業也行
緣識者識謂現在初受胎時一念之頃染汙心識
名為識支酬行而然故云行緣識識緣名色者由
識詑胎方具五蘊色蘊曰色餘四屬心曰名心法
陰昧而名能詮之故通曰稱名色名色緣六入者
身意二入在名色支時巳分有之但未圓滿餘四
全無然因名色而有餘四及令身意二入圓滿是
則名色能為六入生及圓滿二種之因故云緣六
入也六入緣觸者六入謂六根也由根對境發識
三法和合名之為觸謂以塵觸根也觸緣受者受
謂領納故俱舍云受領納隨觸既生觸巳隨彼所
觸生苦樂等受。


受緣愛者由樂受故起貪愛由苦受故起捨愛由不
苦不樂受故起無明愛。
[007-0750a]


愛緣取者謂取上所愛之塵又婆娑云初愛名愛愛
增長名取。


取緣有者由取成業能招來果謂之為有。


有緣生者隨其結業而於來世六道受生生故老死
大經云既生不可不老既老不可不死斯之謂也
以老死故則憂悲等此約三世明十二因緣也。


玄文云十二時者無明是過去諸結時行是過去諸
行時識者是相續心及眷屬時眷屬謂三陰也。


名色者巳受生相續未生四種色根但有身意未有
眼耳鼻舌身者肉摶是也六入未具一歌羅羅二
阿浮陀三卑尸四伽那五波羅奢呵如是時名名
色六入巳生四種色根則是六根都具故言六入
從此巳去有麤細相生若細相生即是胎內識心
未有想受若麤相生即是初出胎時未能投火觸
毒如一兩月小兒此諸根巳能為觸作所依未別
苦樂不能避危害投火觸毒把刃不淨是時名觸
若細相生是胎內想心未知苦樂若麤相生即一
兩歲巳能投火觸毒而未有所知手中有物未辯
貴賤能分別苦樂避危害等能生貪愛不起婬欲
於一切不生染著是時名受若細相生即胎內受
心於一樂緣而生想著若麤相生即三四歲但知
貪愛未知五欲具上三受是時名愛苦細相生即
胎內行心行心有三初名愛中名取後名有若麤
相生而八九歲稍知欲愛以貪境故四方追求是
[007-0750b]
時為取即十餘歲稍後長大轉能貪求行中稍增
追求之時起身口意是時名有即十餘歲身成長
大盡屬百年如現在識在於未來是時名生即未
來果之初還同現在識支時節即初詫胎一念如
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於未來是時名老死還同現
在名色之時即未來老死支識名色六入等是並
未來未來二果還是現在識名色六入等轉名名
之若大經明果報一念二種十二因緣果報即二
世因緣謂現在未來於父生愛於母生嗔名為無
明父遺體時謂是巳有名之為行從識支去至老
死支與三世同剎那十二因緣者約一剎那心作
業成就名剎那十二因緣也若以貪心致殺生彼
相應愚是無明相應思是行相應心是識起有作
業必有名色起有作業必有六入彼相應觸是觸
彼相應受生是受貪即是愛彼相應纏是取彼身
口作業是有如此諸法生是生此諸法變是老此
諸法壞是死中論云為鈍根弟子說十二因緣生
滅相即此因緣也中論又云為利根弟子說十二
不生不滅了癡如虗空乃至老死如虗空無明如
幻化不可得乃至老死如幻化不可得金光明云
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不善思
惟心行所造以通教人於前生滅十二支一一皆
以三假四句推撿達是無生若別教明十二因緣
者華嚴云心如工𦘕師作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
[007-0750c]
莫不從心造𦘕師即無明心也一切世間即是十
法界假實國土等也如寶性論云羅漢支佛空智
於如來身本所不見二乘雖有無常等四對治依
如來法身復是顛倒顛倒故即是無明住無漏界
中有四種障謂緣相生壞緣者謂無明住地與行作
緣相者謂無明共行為因也生者謂無明住地共
無漏業因生三種意生身壞者謂三種意生身緣
不可思議變易生死也即無明支也相即行支也
生即識等五支也愛取有三支同前無明行也壞
即生老死支也以緣煩惱道故不得大淨以相業
道故不得八自在我以生苦道故不得大樂以壞
老死故不得不變易常者由不思議生滅十二因
緣也若圓教人即事顯理如大經云十二因緣名
為佛性謂無明愛取既是煩惱道煩惱即是菩提
菩提通達無復煩惱煩惱既無即究竟清淨了因
佛性也行有是業道業即是解脫解脫自在緣因
佛性也識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無苦
無樂是名大樂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也故云
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即是中道無明是過去愛是
現在若邊若中無非佛性並是常樂我淨是名不
思議十二因緣也此即略辯四教十二因緣相廣
如玄文即是記中所指之文也。


具如玄文以辯興廢者興即為實施權傳生四味三
教因緣癡則卷權歸實唯一無作因緣也。
[007-0751a]


不云凡夫者凡夫同二乘有彼岸義但過四趣為彼
岸雖同彼岸近遠天隔也。


引小證通者此證通途之通耳寶雲亦爾。


引事證通者戒屬於事例同彼岸故云通也。


具明所以者謂凡夫但過四趣為彼岸二乘以過人
天為彼岸菩薩過二乘為彼岸。


疏初少後多者彼佛初四會說小乘度人則初少後
多義當序於方等般若之會故云從是巳後也。


敘初顯後者巳脫子縛當脫果縛故也。


對三念處者慧解脫緣理即性念處俱解脫兼得事
禪即共念處無礙解脫加四門教法即緣念處也。


具足事定者得滅受想定耳。


疏第二重請滿字者一據現文最初巳請說大竟二
依五時大體前四時後得重請之名。


疏云諸子大乘功德者聞華嚴得真似竟分證三身
四德故云功德也。


疏聲聞皆巳成就者一巳得羅漢究竟名成就二專
取大乘機動為成就也。


經爾時轉輪聖王至出家者此與王子同時出家今
更重序以為近由耳。


疏十六沙彌者此云息惡謂以能息惡行慈故。


疏正是結緣之近由者前佛許說法得為近由今由
佛入定而得結緣更成一重近由也。


疏更相值遇者中間或王子先遇諸結緣眾或諸結
[007-0751b]
緣眾先值王子故云更相也。


經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者佛說法時人根利
不須廣說佛入定後人根鈍濁重故須廣說也。


經示教利喜者大論云示者示其善惡教者令捨惡
從善利者未得法味者心生退沒為說勝果使修
善因令入法味為利喜者隨其所行而稱歎之令
其歡喜。


注令入其中者令入開權種智中也。


經若聲聞至及諸菩薩者驗知彼佛亦會三歸一近
代之人如何讀經不熟耶。


中間之言自望元初者謂中間之名從於元初結大
緣巳後中間取小者得名不從中間元為說小者
得名也。


便即流轉者應云本是流轉文從語便耳。


南岳至意者彼經但云一生得六根清淨故南岳取
彼經意以說極遲三生耳。


仍少餘者少今三悉也若指他佛為平等者他人云
大通佛與眾生結緣即是釋迦結緣也如此說者
不及今家用四悉意隨眾生樂聞長短等大通佛
及以釋迦互成就互益皆是四悉因緣勝以平等
意趣消文也。


諸大乘經無量劫者正當別教也。


經所以者何至難解者釋何故用七方便法教化眾
生耶釋云由如來智慧難信難解故用也。
[007-0751c]


經汝等諸比丘者應云汝等諸比丘是也文略用次
文弟子是也成此文也。


經當入涅槃者得有餘竟無餘當得故云也他云生
滅度想是凡夫用此文破之。


疏教道將畢者教因機闡道謂化道化事方周機謝
教息斯在不遠故云將畢。


論云經說者彼疏云經說證淨總有四種一於佛證
淨二於法證淨三於僧證淨四聖戒證淨見三得
法戒者且見道位見前三諦於一一諦各得法戒
二種證淨證三諦法緣彼起信有法證淨。


見道兼佛僧者道即道諦也見道諦位兼得佛僧兼
言謂顯亦得於法及戒證淨佛無學法是道諦接
緣彼起信名佛證淨成聲聞僧學無學法亦道諦
接緣彼起信名僧證淨。


法謂三諦全菩薩獨覺道者此所信法也謂苦集滅
三諦全名法也於道諦中菩薩及獨覺名法以菩
薩與獨覺唯有一人不成僧義名為法也。


信戒二為體者由所信別故名有四實體唯二三寶
證淨以信為體聖戒證淨以戒為體故唯有二。


四皆唯無漏者四種證淨唯無漏法有漏法非證淨
故又證四諦理故名為證正信三寶及妙尸羅故
名為淨離不信垢離破戒垢名為淨又信佛如良
醫信法如良藥信僧如看病者由信心淨故發聖
戒。
[007-0752a]


此鹿苑對涅槃時者謂涅槃時對即法華也。


前釋應方便品者從眾又清淨文是復次下第二釋
也。


但自謂耳者近代人云生滅度想者但是凡夫自謂
耳。


須巳入不退位者初住三不退位也。


今此迹事巳周者謂三周由顯化儀之事巳畢也。


疏五百由旬者此一經之剛骨故須廣敘古非顯今
云云


疏七地所斷習氣者小乘習氣即大乘別惑言習氣
者如身子示嗔難陀示欲畢陵示慢等是其相
也。


論云初地見道者唯識論也。


豈有大乘迴向者以世人破論太甚故今為申令知
大乘不得一向同於小乘四善根位故云豈有也。


安能法界迴向者將大例難小也第十法界迴向能
遍法界迴向一切小乘忍位但不出觀即入見道
豈與迴向齊耶。


以消凡文者令消經文將三十心位消諸教內凡位
豈與小乘同耶。


伏斷義殊者別教地前斷通惑伏別惑小乘內凡唯
伏通惑而巳故云也。


論中破外等者唯識論正破外令入正破小令入大
也。
[007-0752b]


焉存定性等者今申意正為破小入大終不令小永
住涅槃論中說有永不入大之者但是且覆實從
權而巳。


有定不定者謂彼明有定性無定性耳。


接論七種生者是弘論師傍論立七種論中亦不的
出七種也若如圓鏡引云依接大乘論三界外有
四種生死初二三地名方便生死四五六七地名
因緣生死八九十地名有有生死金剛心一剎那
名無有生死論舉喻云方便生死如無明生行因
緣生死如行生識有有生死者有生有死無有生
死者但有一剎那生死更無有生故。


疏但取三種開為五百者開分段為三謂三界果報
也變易為一中間為二都成五也。


疏反源之始者應云二流來謂迷真之初亦名有後
之初三反出謂背妄之始亦名反源之始反真源
也四方便謂入滅二乘亦名中間五因緣謂初地
巳上名變易有後無後如圓鏡引地師意以迷真
與背妄反同故合為一故止觀斥云割二死於荒
外則成寶所之外更有後無後二生死也。


具如止觀中破者彼引大論竟後五因例二果因既
不別為不加二果據何更立流來及中間等故云
無據。


四住未盡通名肉身者應云四住未盡及盡者俱名
生身也又云分段生身得忍菩薩者且對分段變
[007-0752c]
易二身也。


非論常身者此專明界外二土俱有生死非謂方便
土中法性身及實報土中常身也。


疏二國中間者謂分段變易二國也若離分段方入
變易當於七地以菩薩到六地時多墮此地若過
六地必至七地故云也。


去住不同者二乘住空菩薩出假等。


聲聞極久六十劫等者婆娑云聲聞之人極疾三生
極遲六十劫至羅漢果初生種解脫分善持戒布
施順於真諦極遲二十劫次生種決擇分善用智
決擇斷煩惱極遲二十劫第三生得盡諸漏極遲
二十劫利者但三生鈍者六十劫獨覺觀其因緣
極疾四生極遲一百劫至果。


似別接通者接入別教十行更無量劫學恒沙佛法
經時更長何啻二十二僧祗耶。


疏七住及二乘為四百者此師附瓔珞經意立其階
位彼經釋第七住云入無生畢竟空界心心常行
於無願名不退住故彼師得此住與二乘人共為
四百彼經次釋第八住云不生顛倒不起邪見不
破菩提心名童真住故對五百也。


疏如大經云初果八萬劫者第十卷末出約至無學
位方始灰身入寂故彼經云有五種人於大乘典
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
地獄等人天七反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一
[007-0753a]
人有病行處於未來世過八萬劫當得阿耨菩提。


二人者斷五下結薄貪恚癡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
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二人有病行處非如
來也未來過六萬劫當得菩提。


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永斷諸
苦乃至未來過四萬劫當得菩提。


第四人者永斷貪欲嗔恚愚癡得羅漢果入於涅槃亦
非騏驎獨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處非如來
過二萬劫巳當得菩提第五人者永斷貪欲嗔恚
愚癡得辟支佛入於涅槃真是騏驎獨一之行未
來過十千劫當得菩提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非
如來也澤妙解云一約厭心種子強故名鈍根經
多劫方發菩提心也若厭心種子弱故經劫少名
利根速能發菩提心言厭心者從初忻樂無深心
重故令根鈍由如是利鈍根別故始自八萬至十
千也今家判意由在界內經生多少方得無學故
使出界利鈍不同。


此師迷次位者全迷大小次位今唯在圓八六等由
在於小故不應例齊也。


得記之位者記二乘入於初住位也。


若挫若引者挫則云住界外經八萬劫引則許其界
外發菩提心不必須經如許劫也。


令其獘遠者謂大經云八六四二萬發菩提心者為
時眾況此長遠逼令於現世即發大心故也。
[007-0753b]


疏失化城譬意者非今化城譬意也過二障等者亦
對出以初句為三百次句為四百如云凡夫為三
百二乘涅槃為四百過此二方至寶所故云並至
五百也。


疏又是福智者二乘福菩薩智。


又不能自行者三藏菩薩不能自行二乘不能化他。


疏大品明四百等者大品云四百二乘彼約鈍根未
見中道菩薩故指三乘共得解脫名為涅槃涅槃
即城城即四百故云合也。


顯實語通者明般若中於菩薩人非不顯實但未開
於二乘所以不得開權顯實之名也。


疏無悲者應云有悲無悲緣覺有少悲如鹿也。


疏有相無相者聲聞多從有門起觀即是有相緣覺
多從空門起觀即無相也。


疏觀略廣者聲聞但觀四諦為略緣覺觀十二因緣
為廣。


疏不能說法等者支佛根利只經四生燸觀成時即
得羅漢果則超二乘六十劫也又支佛鈍者經百
劫方得不論生數也。


疏頓證漸證者緣覺觀華飛葉落便悟支佛聲聞根
鈍次第證四果名為漸證也。


二百但是二乘者至化城巳但須度二百即至寶所
故但云進不須云廢也。


若法若眾者牟尼說法蘊乃至陀羅尼等是法也四
[007-0753c]
十二位是眾也。


疏未度猶多者意云界內雖斷三百但是見思一惑
故云少界外雖二百在塵沙無明品帙則多也。


何故塵沙實小而言多者界外但二百在何故而云
未度猶多界內巳斷三百何故而云所度猶少。


非約地近遠者界外為遠經於二土故云雖多為易
進界內為近但離分段土故。


初亦同凡夫者謂十信初心元期於五百也。


圓人初發心至寶所者圓人初心即觀涅槃行道以
為初心涅槃與究竟等須以六即甄之。


論入不入者五千及滅想餘國方入也。


疏即雙知因果者意云若非一心三觀焉能過於嶮
惡道耶。


疏一曠絕者曠大也疎也久遠也今明生死煩惱雖
深曠大久遠為涅槃菩提可依等。


即藏通二乘者通教二乘由在衍門據觀勝邊名為
有依據同藏人俱行曠路俱入灰斷雖有可依所
期無別故云藏通二乘也。


疏藥中無病者藥即不淨觀等病即貪嗔等。


若論諸方佛者將釋迦對餘方十五王子昔日同
在諸方作佛故云諸也。


通指今昔者為王子時等覺巳下皆名分得六根今
日唯在極果六根也。


所將之言至寬者非結緣者尚得將況結緣者故云
[007-0754a]
寬也。


第一通因果者初住巳上為因位及究竟果位並以
慈悲得導眾生也。


第二唯在因者專在為王子真因位時他亦在因為
其結緣也。


三四唯在果者權實只是果上用也。


通他人者無緣尚度何況結緣子耶。


示城之日者昔日示令入城以為蘇息今日示城是
化令出向寶所也。


非冥非顯應者玄文中第四句也。


疏無明所翳者為內外二無明所翳也。


疏不令頓還本處者退大流轉即是本處也。


疏亦有進義者若受小化巳是進義也。


經導師多諸方便者施七方便法故云多諸方便也
疏讚城安穩者我巳自證安穩汝亦應知我證也。


約共菩薩者約彼別接者云前進也。


疏若發大乘求佛者應破云在於昔時或有此言若
今一代自法華前秘密容有顯露定無故未可也。


似同別教者應更云從空入假傳入明前進也。


借二乘判別位者以涅槃中次第五行如云須陀洹
如酪乃至支佛如醍醐寄此次第漸入判別教故
云也。


疏更復前進者二乘及鈍菩薩自法華前密有前進
顯定無也。
[007-0754b]


大品中明三種菩薩者玄文明引經云有菩薩從初
發心與薩婆若相應正當通義次云有菩薩從初
發心當觀涅槃行道即當圓接別及通義淨名亦
云有菩薩從初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即當別
接通義大品第二菩薩亦爾又玄文七重二諦中
引經云初人聞非漏非無漏但作無漏解即當通
義第二人聞作別解第三人聞作圓解則是圓接
通義也。


不次第密者味味亦得密入圓者名不次第也又圓
人五品六根亦能密入也。


疏若論宿世者初發大心時或有此言也。


疏生巳度想至生智者約次第證屬慧解脫人生安
隱想即得俱解脫人也。


疏三界二乘若過者他意云二乘若過三界即至寶
所此解最為無理也。


其意大同者八六等同也准大經凡有四文第十卷
云斷於三結得須陀洹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
得阿耨菩提乃至辟支佛道十千劫如前引第十
九云善男子何因緣故名不至至不至者大涅槃
何義故至永斷貪嗔癡不謗方等不作闡提五逆
等故須陀洹者八萬劫至乃至辟支佛者十千劫
至第二十卷云佛子過八六等劫得菩提心第二
十一云聲聞緣覺八萬六萬四萬二萬經處名為
涅槃無上法主聖王住處名大涅槃云云
[007-0754c]


疏涅槃門者謂空無相無願三門也即以此三為入
極果之門讒入此門即至果也。


疏具說始終者判三文也初一始後二終也。


豈可因果至耶者經雖云因菩提果菩提出經八六
四二據理不必要經八六四二萬至菩提涅槃若
言出經八六四二者是一往從權說耳。


若教仍權者以八六四二之名從權為得若發菩提
心要入圓家初住故云但至初住也。


縱至極果者縱破四十二品無明入圓家妙覺位八
六四二其名亦是從權為得。


得忍為妨者金光明中有菩薩從初發心一生尚有
超登十地之義豈有出界要經八六四二耶。


然須依理者須依一圓教道理也。


雖有二意者雖有二在因佛道在果今且從因釋於
寶所之義。


以文狹故者今文無方等般若機情之文准彼須具。


前三人者三果也此人在界內時得須陀洹果巳住
此果位任運經於七返方得羅漢故今根鈍餘四
人界內各住當位經生隨位多少准上。


疏三藏至少時者佛在世時稟小教者尚不須經於
四十餘年即得入大豈生界外要八六等耶。


若除佛滅後者謂佛滅後借使實得羅漢不信此經
弘教之人為說亦得成種也佛在世時聞佛說首
楞嚴三昧生謗墮於地獄於彼思惟云由我謗法
[007-0755a]
致處此若作是思惟時即得出離遠聞此法而得
楞嚴三昧云云


但非故惱者此即誡於後人須善機緣令進退得所
若弘教者不為利益前人但欲惡心相惱則不成
種若強毒之亦非全不成種矣。


疏漸入佛慧者出化城向寶所故云漸入不云城中
經諸味者明經文狹不云二乘住城經於方等般
若故。


疏舊問車城等者出約譬上為問事。


由對車至有隔者意云隔則俱隔迴則俱迴。


疏執三教取理者應破云為執三教取大理為取小
理將理取教亦作此破。


既難法喻者古人先約喻釋次理教約法釋故今難
破二俱不成也。


豈有執教取理者云教既有三理豈容一則令有三
理也。


執理取教者理既唯一教豈容三即教成無也。


盡無生智至為理者反斥也既約理教以釋如何乃
至盡無生智及習有盡不盡是故破云智不名理
等。


疏有傍得知見者菩薩與二乘同斷見修二乘住空
菩薩出假傍覺盡通八門法用發盡無生智也。


果車踐城路者謂果車亦由因城之所至也。


一者本有者此取上法說文意釋出有無也上中間
[007-0755b]
相遇有三類人第一不用化城譬第二中途取小
及中間元受小化結緣之人須化城譬若於此二
人車城則有也。


俱是化他故無者但是如來權施不實故云無也。


元小者此約全未曾受大化者元是稟小之人耳。


故二教中等者今昔為二教通今昔之相如但昔下
釋所以也。


疏實智照城為三者即權而實故實具一切法何獨
小乘故云如來藏也。


疏不的去取者上二周則癈三入一藥草喻中但述
七方便差即無差無差即差如來能知莫非地雨
即是不專廢七方便取一地一雨也。


疏無一有一者實即權故不說無一權即實故不說
有一則是七方便對地雨以明有無也。


疏云亦是通前通後者在昔通七方便在今唯是一
地一雨故云知不知明權實也。


經云長遠者始從發心訖行菩薩行經路經五百由
旬故名長遠。


經云應去者令欲過險道始是三百由旬應須前進
故云去也。


應度者令至珍寶處是五百方至佛道故云應度如
來善知故云應也。


疏不欲見佛至不受誡勸者謂不欲見佛合不受誡
門不欲聞法合不受勸門也。
[007-0755c]


空有等者惑盡即空未破即有有謂出假等也破即
是共謂通教三乘也未破不苦謂別菩薩也破是
真諦未破是俗權小之惑盡實大之惑未除並是
兩盈之義對此二邊以顯中道也。


令引文耳者令引上開譬文也上接退文從導師多
諸方便乃至化作一城是也滅化譬者上文即滅
化城語眾人言乃至為止息耳文是。


疏云眷屬申供養者上文具約三業到巳禮足身業
也一心瞻仰意業也說偈讚歎口業也請法必具
於禮足及申供養故云兼也。


疏云頌威光動搖者上文光照及因光相見等今加
世尊甚難值及震動等。


疏此中三行頌東方者上文有七今初一行一句頌
初覩瑞次一句頌第四尋光見佛次二句頌第五
供養次二句頌第六請法次二句頌嘿許闕頌第
二驚駭第三相問決次二行總頌九方者於上七
文但頌其二謂供養及請法也經大慈悲者佛初
發心即以拔苦與樂為懷謂之為大引為請詞也。


經云皆從生緣有者生緣謂能生之緣如過去五果
為過去無明生緣無明為行生緣行為識生緣餘
支准此經如是眾過患下頌上因緣傳滅知過必
悟非常也。


經云姟者字林云數名也亦作此奒風俗通云十經
曰奒上長行中云六百萬億那由他人那由他數
[007-0756a]
名也亦作此云百萬億那由他那由他此云無量
謂十億為兆十兆為經十經為奒也然經中云皆
成阿羅漢者法輪既諦緣得道必兼支佛也。


經云營從謂八萬億人也營衛也部也慧眼者佛慧
眼具五眼故云願世尊也。


經云知佛禪未出者謂知佛爾後未出定故得八萬
四千舉覆講也。


經云常與師俱生者王子於八方佛所皆為菩薩而
熟眾生也。


疏今初三行至現在師弟者上文經云諸比丘我今
語汝彼佛下第三明今日還說法華復二先會古
今後明還說法先會古今復二一結師之古今二
會弟子古今初師十六沙彌是古八方作佛是今
諸比丘我等為沙彌各各下次會弟子復二一會
現在二會未來現在復四一不退者住三菩提二
此諸眾生退轉今住聲聞三所以者何下釋退位
意四爾時所化無量下正結古今也及我滅度未
來下會未來弟子復二一正會二我滅度後復有
下釋疑今初一行結會於師從爾時聞法者下會
現在弟子中退轉者耳。


經云漸教以佛道者用七方便法而漸引之。


經云次是本因緣者曾結法華緣巳竟今還重說遂
其本心故云也。


疏略不頌第二釋開三意者上經云比丘當知如來方
[007-0756b]
便深入眾生之性知其志樂小法乃至則便信受。


經云逈絕多毒獸者能害人喻於二種生死五住煩
惱親為菩提涅槃之妨害也故稱為多也水草能
資於牛致其乳酪乃至醍醐醍醐即譬菩提涅槃
之果牛食水草事譬於行行即因也唯有生死煩
惱無菩提修得因故云無水草等。


疏不頌第四者上文經云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是也。


疏今略不頌第一中路者上文有三初中路懈退明
無機二白導師不受大擬宜三不能復進息大化
今不頌第一及第三文也。


經云化作大城郭者城在於內喻二涅槃郭在城外
郭邑通喻無學果位諸功德也。


諸空觀境者上文云宅可栖身喻十八空境也今偏
從二乘所觀得名也園林者阿含經云慈悲喜捨
為四園林者無漏染法林能遮愛見之惡持無漏
之善也渠流者九次第定更相灌注調柔無間也
浴池者阿含經云以四禪為四池淨名經云八解
之浴池定水湛然滿浴此無垢人也。


疏善法圓足者中道正觀無善不含故云圓足畢竟
空者此明向來觀家之境圓融三諦語空即具假
中異於權小之空也。


疏次即作是化巳至說作者上長行有二一正化作
經云作是念巳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
化作一城二正說化經云告眾人言汝等勿怖至
[007-0756c]
亦可得去頌中初三句頌上擬勸轉後一句頌擬
示轉闕頌證轉。


疏一行頌第四入城者上長行經云是時疲極之眾
心大歡喜等上文具聞慧及燸頂忍見諦無學今
初二句頌見諦後二句頌無學皆生安穩想證無
生智也自謂巳得度證盡智也。


疏頌第三滅化至寶所者上具譬免難機發此但頌
免難次正頌滅化中上具有滅化勸進提廢權譬
帖今頌初勸進此是下提廢權譬帖顯實也。


疏上合五百又有四者五百是一五百外更有四譬
今總頌者譬雖開五主在導師故此半行導師約
稱總頌。


疏今初一行合中路懈退者上初中路懈退明無機
二白導師明不受大擬宜三不能復進息大化今
初二句頌合無機次二句頌合息化但闕第二不
受誡勸擬宜耳。


記云又無餘二者從不分息化說也。


疏次一行頌合接退作化者上但合擬宜有機設化
闕合一人城今頌合中初半行頌設化後半行頌
入城上譬約行者修證故先入化城生巳度想等
今約如來師可故云言汝等滅等。


疏不縱不橫者即一而三故不縱即三而一故不橫
不三而三故不一不一而一故不異如前第五卷
中巳釋。
[007-0757a]


疏一行頌帖合者上文具牒譬帖合今但牒二法初
半行頌牒開三後半行頌牒顯一前文總以五行
頌合滅化又分一行頌帖合意通兩向故也。


釋五百弟子授記品



疏二千者指授學無學人記品是第二段也。


疏如來三達者指化城品初知見久遠文。


疏止齋八萬者阿婆檀那經云佛在祇洹時有一鴿
為鷹所逐飛來佛邊佛時經行影至鴿身安穩怖
畏即除及舍利弗影覆於鴿鴿還戰怖身子問佛佛
言由汝三毒習氣未盡是以然也汝當觀鴿宿世
因緣為從幾世而受此身身子入宿命智三昧見
其從鴿中來八萬大劫常作鴿身過是巳往不能
復知佛言汝觀此鴿未來幾世當脫此身身子即
入願智三昧觀見此鴿八萬大劫猶未得脫過是
巳後亦不能知。


疏諸大弟子者弟子之名從昔得即領權也今皆開
顯授菩提記故云實也。


疏宿世因緣者昔亦說實今亦說實故云顯實也。


經云復開諸佛者諸佛皆爾化道同故舉諸正顯釋
迦也。


又云有大自在神通力者化城正是神力所為故云
領權也。


疏若約本迹至耳者本屬因緣釋四悉義立唯闕約
教今則在圓待於昔三四教義足慶諸實行者權
[007-0757b]
行久證實兼之。


三品異故者謂三根異。


疏避物譏嫌者亦如世人有少藝能若自說之人皆
嫌之樓那亦爾若發言今求於顯本則眾有疑謂
彼貪求顯巳之德怨涉自伏又招譏嫌是故嘿念。


生大善故者自生巳善令他生大善。


疏又權實者權迹實本也。


疏上來口陳領解者敘上二周意也。


疏於下不便者良由下根未宜顯本則成不便也。


經世尊甚奇特者歎世尊於上二周巳能為五弟子
開權顯實授記述成等即是奇特之相也。


中止方便者中字平聲呼即是領方便土中父思子
機起劣應意也。


疏云亦是念所不及者夫發言於中而作形於外既
言之不異必念之不違矣。


疏就釋迦世行因發迹者謂現在行因正為發迹由
有久本故名發迹也約過去世行因顯本者謂昔
日行因正為顯本也。


經汝等見是不者驚覺時眾也。


疏本地福慧者本時所得緣了內則莊嚴法身外則
能為眾示教利喜也。


疏何但迹為二乘者何但迹為二乘而巳亦為餘九
法界化。


疏上總本中者舉本顯迹良以本地功德弘多故能
[007-0757c]
迹中助宣五味具足。


豈無餘途者謂豈無單半單滿也單半即下品穢土
之助宣也單滿即純淨土之助宣也。


疏遠本冥邈者或是塵點之本故也。


疏明六波羅蜜等者只是互嚴如施無戒當報四趣
無忍當報卑陋無進當報尫羸無禪便成散善無
智當報餘五用五亦復如是如戒無施感報卑賤
乃至念具足六度非但相稱一一果報融法界之
捨然具諸法一心三智無度不收具如彼止觀廣
明如大品經富樓那白佛我今欲說菩薩之行佛
言隨汝意說乃至廣說六度更互相顯更互相資
以施為名說諸波羅蜜乃至以般若為名說諸波
羅蜜云云所以然者雖以六度而為言端意明一
法具一切法也。


疏一明因圓者或住前行行得入初住一分真因圓
也二從初住巳上去至等覺方名因圓須存二釋
方稱意。


疏明法住太久者既不分其正像應是正像俱太久
也。


聞法歡喜者若准涅槃經中法喜屬智禪悅屬禪亦
不分於正聞及聞巳之別劉虬云食養生死之身
道續智慧之命故以法喜禪悅而代食也。


疏不盜至為事決斷者盜是危害懼他之法故不盜
之報獲其決斷及無難礙又餘報必恒貧陋故不
[007-0758a]
盜之善為淨土因不婬至染儀者婬是穢染迷亂
之法故不婬之報諸根任運合於律儀等不妄至
信其言者妄是欺偽汙濁之法故不妄之善及為
淨土因等不兩舌者兩舌是離壞親之法故不兩
舌之報自身及以眷屬悉不可壞不惡口者惡口
是麤強之言故不惡口之報得柔軟語及法音聲
充滿不綺語者所言浮雜說不稱境應軟即麤應
麤而軟其不綺語者與言契當故獲天人敬厚之
報言無浮雜所以強記不貪者貪是損他資巳之
法故不貪之報獲身根無缺故淨名云眾魔者樂
生死外道者樂法見斯出貪著之類不嗔者是嗔
動之法故不嗔之言善為淨土因人得三昧由無
麤動不邪見者邪見是堅滯僻執之心故不邪見
之報心性柔軟而皆正信也。


皆具四法者所謂自行化他讚法讚者方成淨土之
因斯之謂也上來並且從其因果相當而說若權
方利物屈曲隨機如今釋迦牟尼世尊為度下劣
之人示居眾惡不淨土耳。


經云實自淨佛土者謂為自滿巳極果法身而修淨
土之行也。


身子示嗔者大經云羅云從佛經行佛問羅云何為
羸瘦羅云以偈答佛若人食油則得力若食蘇者
得好色食麻澤菜無色力大德世尊自應知佛言
眾中誰為上座答云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
[007-0758b]
不淨食時舍利弗轉聞此語便吐出食作是誓言
我從今後不復受請時波斯匿王頂達多等詣身
子所作如是言尊者今不受請我等云何得清淨
信力身子述佛所訶語王王白佛佛勑令受請猶
故不受佛言是人心堅不可復轉昔曾為蛇螫於
國王醫人收來令自[口*專-寸+犮-、*ㄆ]毒若不[口*專-寸+犮-、*ㄆ]者即須入火尋
自思惟我毒巳放云何更[口*專-寸+犮-、*ㄆ]便即入火而死難陀
調達如前第二巳引。


令具引事列行者如第一第三卷中通夢空室寄辯
等事陳如修無生等行。


偏示者如神通頭陀辯才三昧智慧空生等各掌一
軄為引偏好耳。


經云若我具足說者或示作男作女作道作俗若逆
若順國師道士儒林之宗猿猴鹿馬等。


經云心即懷疑惑者不識樓那本者則懷疑惑也。


疏初五行頌過去本者初文頌上助宣酪味亦是通
明宣揚佛所說法護持佛所說法故云宣護諸佛
法等從未曾半行助宣方等示受彈呵無所厭悔
名無疲惓意在引令耻小忻大故云助佛事也巳
度下半行助宣般若上文云得四無礙智及具足
菩薩神通之力也神通滿足名為巳度也知諸根
下一行半助宣法華彼時亦有上中下根故云諸
根也常說清淨法者開權顯實純一佛乘無形待
故。
[007-0758c]


疏云第二二行頌三世者上文別舉賢劫千佛及通
指未來多佛頌中從略但述未來通收之也。


經云護持法寶藏者此明樓那在大小修因皆為護
持佛之正法寶也。


疏半行頌果滿者上文有成佛久近及以十號。


疏五行三句頌國土廣淨者初二行一句頌上第四
菩薩聲聞數多次一行半頌上第三人天福慧上
有神通飛行光明金色等次半行頌上第二純是
善道次一行半頌上第五總結。


兩初不同者序中猶是小乘僧首今即下根悟大為
首既大小僧首不同理合在此與記又引物不同
故在大小不等耳。


經迦留陀夷者迦留此云時陀夷此云起謂悉達太
子在宮時教射師也優陀夷此云出現亦云烏陀
夷本行集云大臣子聰明多藝時淨飯王勑令與
悉達作友周陀此云不樂又云畏賊具足應言周
利特伽佛法中闇鈍莎伽陀此云善來號曰普明
注云內成無違曰普理無豪醫曰明。


疏初九行半頌記陳如等者於中初六行頌陳如後
三行半頌五百初陳如中上文但明因圓果滿今
具六初半行明行因次半行明果滿三一行半釋
立名所以四二行半明土淨舉人彰德顯土淨也
五一句明壽量六三句明正像久近法滅天人憂
者舉失顯得正像住時人天預其益也。
[007-0759a]


三節開文者上方便品釋迦章偈中點出譬本三節
分文為二周之本謂總六別四次廣頌開十如經
云今我亦如是等兩行總明開三顯一次我以佛
眼觀下別明開三顯一三明不虗故上文云此通
三周等。


爾時猶大者謂至親友家時猶是大機但是小機當
起故名小乘人耳。


疏以無明重故者以無明為酒昏覆心神名醉臥大
經云唯願如來施我法藥令我還吐煩惱惡酒斯
之謂也。


肴膳食巳便消者法華教興權教則廢故云消也。


經至親友家者昔於王子座下聽法華經故云至同
有佛性同稟大通為出世眷屬故名親同志菩提
共出生死故云友家者生法師云大乘之教五百
人等原昔雖闇質是系絲有分趣深義故曰至友
家。


教中詮理下至智寶者約能說人釋此教是果智之
用用能顯理故云教是智家之寶也。


約受化者下約所受化人釋由教生智教是智寶是
故結云俱是智家之寶云云


似內衣亦無者據信樂心息故云似無也。


但是衣蔽者種隨流轉及隨七方便人故云也。


無衣繫身等者借使無有慚愧及以信樂但聞法多
亦得成種義如繫身也。
[007-0759b]


疏醉臥不覺者注家云執空迷極是謂醉臥不能亡
空有以居中作覺知之義此解太深不稱經旨不
任承用。


疏善根欲發者大善欲發是故厭苦受於小化也。


經云勤力求索者於小精進而怖其果故云勤力求
索用無當苦空等觀折色折心故云甚大艱難居
木土者寂光為本土也。


經於後親友會遇見者起應降於娑婆取機時也。


經云以求自活者退大巳後但求七方便法而自資
也。


疏呵責至生疑者呵責其為於他國求食動執令其
勿滯小乘也。


以種易現者現即行行也。


而[卯/貝]一行一切行者[卯/貝]換也謂從解以生於行亦即
令解而成於行亦是以解而導於行使成于極果
故云貿易如華嚴云具足十事加治除垢始放光
雨寶等一出大海中二巧匠加治三轉精妙四除
垢五火鍊六莊嚴七貫以寶縷八置琉瑠柱上九
光明四照十隨主意雨寶今以圓行如治摩尼放
光如解生雨寶如行備受遠故云解行相稱方堪
佛記。


彼此不窮者自行化他無窮也。


疏三車一車者以三車引入一車即是示珠也。


疏善聽即是呵責者誡令善聽意兼責其於上周不
[007-0759c]
能善聽致未悟入覆講至示珠者覆講雖是昔日
繫珠約今日說即是示珠也。


彼亦未論塵點者應云未論化城之墨點亦只磨塵
為墨但互舉耳。


經具設諸飾膳者圓鏡云六度慈悲諸功德故注經
云六度為一乘之飾慈悲為六度之膳問親友何
故先設飾饍後方繫珠答親友相見必具二事一
者飲食二者珍財財益其一日菩薩親友亦復同
之先說施戒名相是有用利凡身次說理智動寂
一如冀資聖體注云有為外衣但空為內衣昔染
大通三乘之化但能亡有未能解空沙彌菩薩攝
說法華但得染真好空之請故曰繫著內衣裏此
解今不用。


釋人記品



初疏文為四初消品題名次是二千下釋立品意三
此品下示章指的四就此下分文別解並如文可
解。


通序中釋者如彼五句也五品為非學非無學十信
為學初住巳上為無學於初住巳上進修入後位
為無學於十信位中當位分極不進後信名學無
學。


又約觀心為五句者法性之理非學非無學以智研
境名為學當知是觀名學無學智冥中道名無學
智稱中而觀雙亡正入復能雙照心心寂照自然
[007-0760a]
流入名無學此即觀心五句也。


疏巳同上流者但指滿願等居下之言唯指此品內
也。


疏羅云弟子位者是舍利弗弟子為讓師故不在上
周而同下根別索記也。


疏阿難記中一長行者其文有七初明果滿次當供
養下明因圓三教化下明所化之眾四國名下明
劫國名及以土淨五其佛下明壽住也六正法住
下明正像久近七阿難下明十方佛讚次偈中五
行亦具七初頌因圓次然後下三句頌果滿三其
國下半行頌土淨及國名四教化下半行頌所化
眾五佛有下半行頌十方佛讚由佛讚故名聞滿
也六壽命下半行頌壽量七正法下一行半頌正
像久近長久蒙益之眾。


經云新發意菩薩者諸教方便位中菩薩來法華賢
位名新發意也。


經云其本願如是者從而阿難護持我法下總有三
願並是初心即發此願故云本願如是歷劫既多
今方獲記此正酬其聲聞今日發心而蒙佛記之
疑念也。


疏五阿難顯本述歎者又二初經家敘述次阿難說
偈初又二先敘得記歡喜次即時下述其憶識本
迹初言所願具足者謂蒙記則請記之願滿也次
述憶本迹中初文憶迹亦識下識本次記羅云中
[007-0760b]
有長行偈頌長行有四一果滿次當供養下明因
圓三是蹈下指同四亦為下明成道久近次偈中
極略唯頌行因行因則備彰現未及以顯密既云
唯我能知即降佛巳還皆無測者此亦約於密行
之本而發迹也第二記二千中又二初與記次爾
時學無學下獲記歡喜初又二謂長行偈頌初長
行可見偈中初一行明其堪記次二句頌修因三
一行半頌得果四國土下三句頌國土及以正像
五咸以下一行頌長出住世利益及以入滅言漸
入涅槃者成道度物之後方及入滅故云漸也次
獲記中云甘露等者甘露是諸天不死之藥甘露
若灌能令不死是二千等既獲分除變易之死故
引甘露而自譬也。


法華天台文句輔正記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