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209 仁王經合疏-隋-智顗 (master)



No. 513-A


鍥仁王般若經合疏敘


仁王般若疏。安史之亂。橫罹兵燹。中原絕其傳。至宋
初。四明祖師。多方求之。卒不克獲。嘗傳于吾扶桑。師
授相傳。而講究亦聞。豈此疏與吾邦特有因緣邪。將
吾邦之士。信道之篤。守而弗失歟。然經疏各行。艱乎
尋對。且亥豕相望。句讀難分。邇世以來。疏本僅傳。而
講究稍疎。想非斯之故歟。余嘗竊欲分會校訂。以便
學者。而事緣為阻。未酬素志。頃日劂生持一方冊。題
曰仁王般若合疏者。來請余弁言焉。余取覽之。則閩
為霖霈公之所合。而訂正稍精。嗚呼余嘗所欲為而
未果者。況經先達之表章。豈惜鄙辭而不表隨喜之
忱哉。於是乎書。


元祿壬午春二月下浣 天台山亮潤大雲序
[001-0132b]

No. 513-B


合刻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序


昔天台智者大師廣說諸疏皆巳廣行震旦獨仁王
一疏流落海外凡數百載至宋藉賈客之力始還本
土亦弗克大行于世僅祕之龍藏而巳近因 國運
式微災變迭至本炤上人深抱𣏌人之憂乃鏤仁王
經板印行普勸持誦繼而為霖上人又謂經義幽遠
非疏莫通乃取天台舊疏合之夫此疏傳自陳隋巳
千有餘載而若存若亡不能大顯于世雖老師宿學
鮮有得一見之者今二子乃能舉行於四海鼎沸蒼
生塗炭之秋是知此疏與末劫眾生有大因緣故龍
天借其力以流通之歟但願人人因疏而通經因經
而達理則般若神力靡所不破亦靡所不護而佛果
菩薩且賴之成立況國土乎況生靈乎或者謂治亂
循環天之所命閉門誦經前人敗德今又何取於此
余謂治亂固繇天命天命實本人心故人心者治亂
之源也非獨釋氏侈談此旨即遠稽儒典若大易若
洪範亦備載之豈可盡委之天命而無造命之術哉
誠能深味此經之旨則造命無遺術矣知命君子請
[001-0132c]
於茲三致意焉。



崇禎甲申年孟夏下澣鼓山嗣祖沙門
  元賢題于寶善丈室

No. 513-C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序
朝請郎飛騎尉賜緋魚袋 晁說之 撰


陳隋間天台智者遠稟龍樹立一大教九傳而至荊
谿荊谿後又九傳而至新羅法融法融傳理應應傳
瑛純皆新羅人以故此教播於日本而海外盛矣屬
中原喪亂典籍蕩滅維此教是為不可亡者亦難乎
其存也然杲日將出而曉霞先昇真人應運而文明
自見我有宋之初此教乃漸航海入吳越今世所傳
三大部之類是也然尚有留而不至與夫至而非其
本真者仁王經疏先至有二本眾咸斥其偽昔法智
既納日本信禪師所寄辟支佛髮答其所問二十義
乃求其所謂仁王經疏信即授諸海舶無何中流大
風驚濤舶人念無以息龍鼉之怒遽投斯疏以慰安
之法智乃求強記者二僧詣信使讀誦以歸不幸二
[001-0133a]
僧死于日本至元豐初海賈乃持今仁王疏三卷來
四明於是老僧如恂因緣得之其文顯而旨微言約
而意廣以秦譯為本義勢似觀心論疏實章安所記
智者之說也恂道孤而寡偶學古而難知食貧而力
不足無以為此經毫髮之重每指而嘆曰其來晚學
而艱如此寧封野馬而飽蠹魚不能下几案以視人
嗚呼此疏曾不得輩行於三大部中而匿光痊彩猶
若海外之遠歟恂今年七十有六歲乃一日抱之而
泣曰殆將與吾俱滅邪吾前日之志非也遇嵩山晁
說之曰曷不為我序而流通之說之自顧何足以與
此亦嘗有言曰智者若生齊梁之前則達磨不復西
來矣盡法性為止觀而源流釋迦之道囊橐達磨之
旨今方盛於越中異日會當周於天下豈獨是書之
不可掩哉顧予老不及見之為恨姑序其所自云爾。


政和二年壬辰四月癸卯序


仁王般若經合疏目次




* 卷之上

* 序
* 凡例
* 科
* 序品第一
* 卷之中

* 觀空品第二
* 菩薩教化品第三
* 卷之下
[001-0133b]

* 菩薩教化品之餘
* 二諦品第四
* 護國品第五
* 散華品第六
* 受持品第七
* 囑累品第八


仁王般若經合疏目次


合仁王經疏凡例




* 經疏異帙者古制也以割裂聖經恐簡褻故然而猶割裂者有二意一異帙者封閉藏中能探討者有幾人今合為一帙使窮陬僻壤皆得見故二異帙者經疏不相聯屬非宿學未易尋繹今合為一帙使讀者繇科以入經繇經以入疏繇疏以會理綱目整齊脉絡調鬯雖蒙學之士亦可遡流問源也是則功大而過小故合之。
* 疏中諸科或有標而無結或有結而無標者良以歷年既遠刊寫者脫誤今據其所當有者前後互相補之。
* 疏中或有疑誤及字畫亥豕者竊為訂正然必考諸經對諸記平準諸心衡以求歸於至當之域且又嘗請證諸老師宿衲葢不敢妄有增損云。
* 古疏既未與經合其提經處但標某句下今既合經入疏列疏於經下其某句下數字悉刪去以免繁重之咎間有合若干子科於一段經文之內者
[001-0133c] 則姑存之以便知其斷節葢欲省列煩細諸科故。
* 此疏科段雖巳分明而科目未嘗提出且散在經文之下不便檢閱今依諸疏舊例以全科總列圖於前脉絡井然序次弗亂庶幾觀者可一覽而盡。
* 宋紹定間有善月法師撰神寶記以通疏今疏文間有肯綮難解者略引一二或記有所未詳則又竊附管見并細書頂上。
* 或問子欲弘通是經不自別出手眼而僕僕於古註是引得無拾昔人糟粕乎曰不然東土釋經天台為最一經櫽栝千古遵承矧此疏失而後得其得之又如此之難字字珠玉罔不可珍雖謂今人未必不如古人而古人有必不可及處所以今人竭盡伎倆不出古人範圍也予豈好古而病今者哉亦識法者懼耳。
[001-0134a]

No. 513-D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科




* 仁王經疏科文分

* 一經前玄義

* 一釋名
* 二辨體
* 三明宗
* 四論用
* 五判教
* 二入文解釋

* 一序分即序品

* 一證信序

* 一所聞法體
* 二能持阿難
* 三聞持和合
* 四說教之主
* 五說教之處
* 六同聞之眾

* 一列眾

* 一此土眾

* 一聲聞眾

* 一聲聞

* 一通號
* 二列數
* 三行位
* 四歎德
* 五總結
* 二緣覺
* 二菩薩眾
* 三雜類眾

* 一別

* 一人

* 一清信男
* 二清信女
* 二士
* 三天

* 一色天
[001-0135a]
* 二欲天
* 四仁王
* 二總
* 二他方眾
* 三化眾
* 二總結
* 二發起序

* 一佛自現瑞

* 一護佛德
* 二現瑞時節
* 三正住十地
* 四入寂定
* 五思緣現瑞
* 二時眾生疑

* 一明眾生疑
* 二申眾疑意
* 三問眾不决
* 三覺悟如來
* 四佛昇華座
* 五大眾歡喜
* 二正說分中間六品
* 三流通分即屬累品




* ○第二正說分

* 一明內護前三品

* 初略開二護
* 二問答廣釋

* 先問
* 次答

* 一明自利行觀空品

* 一正釋觀空

* 一正釋

* 初標宗正釋

* 初正釋

* 一所化境
* 二能化智

* 初約法
* 二解釋
* 三結成
* 二結行
* 二問答重釋

* 初明三般若

* 初實相般若

* 先問
* 次答

* 一明真則無化
* 二明俗則有化
* 二觀照般若

* 先問
* 次答

* 先略
* 次廣

* 初正廣釋

* 先明法空性空
* 二歷法明空

* 先正明
* 後釋成空義

* 初就識陰
* 次例四陰
* 二明能觀之智雙照空有

* 先明觀照

* 一照空

* 一明照相
* 二明空分齊
* 二照有
* 次明得失

* 初明邪觀
[001-0136a]
* 二明正觀

* 一明行
* 二明位
* 三文字般若

* 一明多佛共說
* 二舉喻
* 三格量
* 四舉況
* 五明信解相
* 二依教發觀

* 初明邪觀
* 二明正觀

* 初約染淨因果以明空相

* 初明生死空

* 初正明生死
* 二辨空所由
* 二明佛果空
* 二約無聽說以明空相
* 二總結
* 二時眾得益
* 二明利他行教化品
* 三明二護所依二諦品
* 二明外護即護國品
* 三明報恩供養即散華品
* 四明弘經相貌即受持品




* ○二明利他行教化品

* 一發問
* 二佛答

* 初答前二問

* 初正答二問

* 一正答前問兼利他

* 初略答
* 二廣答

* 初伏忍

* 一十住
* 二十行
* 三十回向
* 二信忍
* 三順忍
* 四無生忍
* 五寂滅忍

* 初標名位
* 二辨除障
* 三約諦辨異
* 四攝化分齊

* 初略
* 二廣後作依宗廣釋
* 三總結
* 二正答後問兼自利

* 先問
* 後答

* 先略
* 後廣

* 初標
* 次釋

* 一善覺地
* 二離達地
* 三發光地
* 四炎慧地
* 五難勝地
* 六現前地
* 七遠行地
* 八等觀地
* 九善慧地
* 十法雲地
* 後結
* 次月光偈讚○
* 後如來述成○
* 次答第三問○




* ○二月光偈讚

* 一時眾供養
* 二月光讚佛
[001-0137a]

* 一明讚處
* 二正發言讚

* 一總頌上義

* 初歎別相三寶
* 二歎五忍
* 三歎一體三寶
* 二別歎十四忍

* 初頌伏忍

* 初頌伏忍方便

* 先明離過
* 次明攝位
* 二頌伏忍功德

* 初別歎三品為三輪王
* 次總歎三品

* 初列三十心
* 次正歎功德
* 二頌信忍

* 先頌三品

* 一頌初地下品
* 二頌二地中品
* 三頌三地上品
* 後結歎
* 三頌順忍

* 初正頌

* 初四地下品
* 次五地中品
* 後六地上品
* 後總結
* 四頌無生忍

* 初頌七地下忍

* 初釋行相
* 二斷惑分齊
* 次頌八地中忍
* 後頌九地上忍
* 五頌寂滅忍

* 初頌十地下品
* 二頌玅覺上品
* 三結頌五忍

* 一歎淨土果
* 二歎法身果
* 三歎利益果
* 三大眾得益




* ○第三如來述成

* 初讚能說

* 先正讚
* 後述讚
* 後讚所說

* 初正讚

* 初釋不可思議

* 一略說
* 次假徵二藏
* 後廣釋

* 初就佛明不可思議
* 二合釋二藏明不可思議

* 先釋

* 初人法相對明不思議

* 初明人空
* 二明法空
[001-0138a]
* 二境智相對明不思議

* 初辨境空
* 後釋智空
* 後結
* 三雙結二藏明不可思議
* 二釋不可度量
* 三釋唯佛能知
* 二勸修

* 初正歎觀修
* 二徵
* 三廣釋
* 三大眾供養




* ○次答第三問即所化眾生之相

* 初牒問
* 二正答

* 一略
* 二廣

* 一明所化如幻

* 先釋

* 一釋法假

* 一正明法假

* 一明本識能生色心
* 二明色心成陰界

* 初成五陰
* 二明成十二處
* 二明凡聖境差
* 二明受假
* 三釋名假

* 一明佛前無名
* 二明佛為立名
* 四明相續假
* 五釋相待假
* 六釋因生假
* 後結
* 二明能化如幻
* 三得益即時得益




* ○第三明二護所依二諦品

* 一問答

* 一明二諦不二

* 先問
* 次答

* 一正答
* 二引證

* 初正伸二諦
* 次釋義
* 三結成上義
* 三釋成

* 先明二義
* 後明一義

* 初能所相對明一義
* 二境智相對明一義
* 三染淨相對明一義
* 二明說法不二

* 先問
* 次答

* 一明說空
* 二明修空

* 初辨修習
* 二逐歎重釋
* 三結修成
* 三明法門不二

* 先問
* 次答
[001-0139a]

* 一略答
* 二廣答
* 三結答
* 二勸持

* 一歎教
* 二舉名勸持




* ○第二明外護即護國品

* 一誡聽勸持
* 二廣釋

* 一廣釋護法

* 一護國

* 一護時
* 二護法

* 初明福田
* 次明供養
* 後明說
* 三護體
* 四顯所護
* 二護福
* 三護難
* 二引古證今

* 先引天證護國
* 後引人證護身

* 一明難事
* 二明能護難

* 一請修福
* 二聽許
* 三正明護難

* 初長行依教請護
* 二說偈加護

* 一說偈

* 初說無常理
* 二說苦理
* 三說空理
* 四說無我理
* 二獲益
* 三結示勸持
* 三時眾得益




* ○第三報恩供養即散華品

* 一散華供養

* 一聞經勸持
* 二散華供養

* 一行華
* 二般若華
* 三妙覺華
* 三諸王發願
* 二佛現神變

* 先現變
* 後得益
* 三歎教勸修




* ○第四示弘經相貌即受持品

* 初問答須受持

* 一月光請
* 二如來答

* 初總標
[001-0140a]
* 次別釋十三

* 一習種性法師

* 一標位
* 二辨差
* 三行業
* 四舉劣況勝

* 先舉劣
* 後況勝
* 五入位時節
* 二性種性法師
* 三十回向菩薩巳上三位三賢
* 第四法師即初地

* 初標位
* 二辨修行差別

* 初顯二諦為相

* 先標章
* 次別釋

* 先釋實智
* 次釋方便智
* 二顯二諦同異
* 三明時節
* 四明生淨土
* 五明登位
* 第五法師二地
* 第六法師三地
* 第七法師四地
* 第八法師五地
* 第九法師六地
* 第十法師七地
* 第十一法師八地
* 第十二法師九地
* 第十三法師十地

* 一標位
* 二明證時分
* 三對位辨差

* 一伏斷差別
* 二信見異
* 三漸頓差別
* 四常無常異
* 五等無等異
* 四明入定位
* 後總結
* 二付王受持

* 一讚用勸持

* 一略
* 二廣

* 初標除難福生
* 二問答分別
* 二讚名勸持

* 先讚名勝
* 後勸供養
* 三釋勸所由
* 四稱名付囑
* 三時眾得益

* 一修羅益
* 二人王益
* 三天益
* 四大眾益
[001-0141a]
* 五菩薩益




* ○第三流通分囑累品

* 先付囑誡勅

* 先略付囑
* 二廣付囑誡勅

* 初明付囑

* 先付時
* 二明付人法
* 二廣辨七誡

* 一誡諸滅法過

* 初明滅法人
* 次辨滅法過
* 後結成過
* 二誡壞四眾行
* 三誡禁不依法
* 四誡自毀

* 初自毀
* 二起惡
* 三招報
* 五誡使役
* 六誡自咎
* 七誡謬信
* 二大眾奉持

* 先奉持
* 次奉行



仁王經疏科文
[001-0142a] No. 513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卷上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
陳隋 天台 智者大師 疏
閩建州後學沙門 道霈 合


大科分二一經前玄義二入文解釋今初。


大師於諸經前例作五重玄義一釋名二辨體
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此經以人法為名實相
為體自行因果為宗權實二智為用大乘熟酥
為教相。


第一釋名


所言名者有通有別經之一字通諸部
也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者別也又佛說仁
王護國別此部也般若波羅蜜通諸部也然諸經
立名不同或單就法如涅槃經或單就人如阿彌
陀經或單從譬如梵網經或人法兩題如淨名及
此經或法喻雙舉如法華經或三具足如華嚴經
所言佛者具德之義自覺異凡覺他異聖覺滿異
菩薩八音宣暢名說此能說之人也仁王下名所
說之法施恩布德故名為仁統化自在故稱為王
仁王是能護國土是所護由仁王以道治國故也
若望般若般若是能護仁王是所護以持般若故
仁王安隱若以王能傳法則王是能護般若是所
[001-0142b]
護也又仁者忍也聞善不即喜聞惡不即怒能含
忍於善惡故云忍也王者統也四方歸統故也此
因緣釋約教則見諸法生知生是實見諸法滅滅
則是空空則六塵等國不動不轉故三界結盡則
王安隱此二乘所得名為仁王三藏意也於凡聖
同居土而得自在若觀諸法色即是空不生不滅
如幻如化三界煩惱一時頓斷住於界外化城之
中生巳度想生安隱想則是三乘之人共行十地
能護方便有餘化城之國各得稱王此通教意若
觀諸法空即是色色無邊故般若等法亦復無邊
雖復無邊而與心不相妨礙如函大葢大而無邊
之法在一心中一一法中具諸佛法從於初地乃
至妙覺分分圓滿住蓮華臺不動不轉能動能轉
即十地菩薩住檀等六各各為王此別教意也若
觀諸法本來不生今則無滅雖無生滅生滅宛然
雙炤雙亡契乎中道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虗空即
從初住乃至佛地四十二心分分明證中道之理
住常寂光各得稱王此圓教意也又三藏中羅漢
支佛煩惱盡故得稱仁王菩薩及果向忍見思未
盡但名王不名仁也通教佛地別教妙覺圓教極
果各是仁王當教自有優劣若非仁則是王也若
約本迹即三教之仁王為迹圓教之仁王為本分
論本迹則圓教十行能為別教之本通教佛地即
是別教之迹三藏二乘復是通教中本展轉當教
[001-0142c]
各有本迹云云觀心者觀生滅法見色是有析之
至空心於色上而得自在此生滅觀心仁王也觀
色即是空空色自在此無生觀心仁王也若觀空
即是色次第而入中道正觀此無量觀心仁王也
若觀色空空色不二而二二而無二雙炤雙亡此
是實相一心三觀三觀一心如彼天目不縱不橫
而得自在此圓教觀心仁王也我今聖主道化無
方子育蒼生仁恩普洽恒以三觀安隱色心迹尚
叵窮本誠難究矣般若者此云智慧即智論四十
二卷中釋也開善藏法師並用此說論第七十又
有一解云般若不可稱般若甚深極重智慧輕薄
是故不能稱莊嚴旻師以此文說般若名含眾義
智慧唯是一門非正翻譯詳二師說各成諍兢今
為通之夫般若者自有二種一實二權權即可翻
實則不可實則圓教權則前三又權不可翻即三
藏實色不可令色即是空實即可翻即三智也通
教一切智別教道種智圓教一切種智豈可各固
一見以局大方火炎不可取實當有在也然智與
慧經論解殊成實合釋云真慧名智即慧是智也
淨名離說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
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者釋云智是有慧
是空有智故不住空有慧故不住有今此般若具
翻八部有人云天王一部即仁王部攝此解不可
若如大經中明人王亦天王斯則可也問人仁字
[001-0143a]
別云何取同答大經云有仁恩故名之為人老經
云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蒭狗故知人王行仁不求
恩報若背道之主但人非仁順道之主是人亦仁
問仁義云何答以字論義理則易明上一表天德
下一表地德立人表人德聖主道侔造化德合三
才故云仁王也問古人云仁王經非正傳譯是事
云何答寡識小智深可憐憫豈有不見目錄即云
非是正翻海庸不信山木似魚夏革亦云古初無
物嗚呼盲目誚玻瓈珠且準下經自有兩本一廣
說如散華品云爾時十六大國王聞佛所說十萬
億偈般若波羅蜜散華供養二者略本即今經文
譯者不同前後三本一者晉時永嘉年月支三藏
曇摩羅察晉云法護翻出二卷名仁王般若二是
偽秦弘始三年鳩摩羅什於長安逍遙園別舘翻
二卷名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三者梁時真
諦大同年於豫章實因寺翻出一卷名仁王般若
經疏有六卷雖有三本秦為周悉依費長房入藏
目錄云耳波羅蜜者此云事究竟亦云到彼岸生
死為此涅槃為彼煩惱為中流六度為船筏此因
緣釋也三藏實有為此實有滅為彼見思為中流
八正為船通教以色為此即空為彼見思為中流
六度為船別教以色空為此空即是色為彼無明
為中流無量行為船圓教以色空空色不二而二
為此二而無二為彼無明為中流一行無量行無
[001-0143b]
量行一行為船隨前諸教而度云到彼岸此約教
釋也空觀觀色即空及色滅空雖有巧拙同斷見
思而論彼此假觀觀三假得理論彼此中觀十信
巳前十住巳後論彼此此觀心釋也經有翻無翻
各具五義廣如法華玄云云約教六塵俱經經云
或以光明而作佛事即色塵為經或以音聲而作
佛事即聲為經或以飯香而作佛事即香塵經食
飯入津即味塵經搖脣動舌即觸塵經寂然無聲
諸菩薩等得入三昧即法塵經一一塵根各有約
教本迹觀心釋也又但以文字為經心行為緯能
成正覺之匹帛故取世經以喻焉。


第二辨體


有人云文義為體此通說也有云無相
為體者四教皆有無相無相永漫亦通說也有云
以五忍十地為體如下經云五忍是菩薩法具列
五忍竟結云名為諸佛菩薩脩般若波羅蜜故知
因脩般若證五忍一切佛菩薩無不由五忍而成
聖故以五忍十地為體今則不然先釋體字體者
法也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君臣撙節若無體者則
非法也出世間法亦復如是善惡凡聖菩薩佛一
切不出法性正指實相為體普賢觀云大乘因者
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實相即法性依
此法性因得法性果故知此經以實相為體若別
論之般若二種一共二乘人說二者不共準此實
相亦有二種一共二不共共者但見於空不見不
[001-0143c]
空不斷無明但除見思此偏真實相不共者名中
道實相別教地前次第脩初地方證圓教一心從
初住乃至佛果皆名圓證若論權實即共者是化
他之權不共者是自行之實云云約教即般若是
通唯無三藏有三乘共行十地有別入通有圓入
通通正二旁即通別是權圓教是實此經雖具三
教正以圓實相為體也。


第三明宗


宗者要也所謂佛自行因果以為宗也
有以無生正觀為宗離有無二邊假云中道故下
文云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受不生不滅此通教
意但得於權而失於實今以佛自行因果以為宗
要令諸聞者欣樂增脩一色一香無非般若般若
真智離有離無雖離有無有無宛然雖復宛然只
自無相故以無相因果以為宗也問宗與體何異
答宗如綱裘體如毛目振裘毛舉動綱目起宗體
之義若此又如釵釧金銀是體匠者造之是宗今
實相之理是體脩因得果為宗也云云


第四辨用


用者力用也有人云此經以內外二護
為用內護者下文云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因緣護
十地行因緣言外護者下文云吾今為汝說護國
因緣令國土獲安七難不起災害不生萬民安樂
名外護也此但得一俗一真真又不定通別圓皆
有十地為護何者十地故不可全依今以諸佛二
智為力用以諸如來皆以實智自炤權智炤他然
[001-0144a]
此經有三種權實通別雖有實智亦名為權圓教
雖復有權亦總稱實以圓教是佛自行二智炤理
即鑒機鑒機即炤理如薩婆悉達彎祖王弓滿名
為力穿七鐵鼓貫一鐵圍山洞地徹水名為用通
別力用微弱如凡人弓箭何者以通稟化他二智
或等炤理不遍或次第方知不若圓教圓炤圓證
故以圓中二智為用也即權智護同居有餘實報
等國令七難不起實智護圓教四十二心之因果
經云護十地行因緣此通約三教所行十地也


第五明教相


弘宣正法須識教之偏圓廣如法華
玄義今略明之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
同異也此經部屬般若教通衍門是熟酥味經說
護佛果及護十地行因緣又王問摩訶衍云何炤
故知非三藏教明矣雖有八偈談無常生滅等事
乃舉往昔百法師用小乘說世間不堅以勸普明
捨國即屬助道非今經正說也經前玄義竟。


次入文解釋。
夫震旦講說不同或有分文或
不分者只如大論釋大品不分科段天親涅槃
即有分文道安別置序正流通劉虬但隨文解
釋此亦人情蘭菊好樂不同意在達玄非存涉
事今且依分文者序彰聖人說法必有由漸名
序分正顯利益當時名正說分末世眾生同霑
法利名流通分此經八品序品為序分觀空下
[001-0144b]
六品為正說分囑累品為流通分若望經文受
持品末佛告月光下即是流通分云云今初。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序品第一」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即一部之通稱序
品第一即部內之別名也序者由也次也品者梵
云䟦瞿此云品謂品類也義類相從即為一品第
者欲令不亂一者義乃在初文分二。


一者證信二者發起亦名通序別序亦名如來
序阿難序亦名經前序經後序六事證經名證
信序起發正宗名發起序諸經通有名通序此
經獨有名別序金口所說名如來序阿難證信
名阿難序佛在時有名經前序集者所置名經
後序今且依初從如是下至僉然而坐名證信
序爾時十號下是發起序證信序者大智論云
佛於俱夷那竭國薩羅雙樹林中北首臥將入
涅槃爾時阿難親愛未除心沒憂海阿泥盧豆
語阿難言汝守法藏人不應如凡自沒憂海佛
將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汝當問佛佛般
涅槃後我等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
何共住佛說經初置何等語阿難聞巳悶心小
醒於佛後臥床邊具以事問佛答依四念處住
解脫經戒即是大師車匿比丘如梵天法治之
若心須改教迦旃延經即可得道是我三僧祇
所集法寶是初應置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
[001-0144c]
某國某處樹林中是我法門中初應如是說何
者三世佛經皆有是語云云復次摩訶迦葉等
問阿難佛初何處說法說何等法阿難答如是
我聞一時佛在波羅奈國仙人鹿林為五比丘
說苦聖諦爾時大眾聞者皆信具如智論第二
云云為是事故有證信序云云文為六一如是
舉所聞之法體二我聞明能持之阿難三一時
明聞持和合感應道交四佛明說教之主五住
王舍城下明說教之處六與大比丘眾下明同
聞之眾今初。】


「如是。」


【如是者三世佛經皆安如是諸佛道同不與世諍
此世界悉檀大論云舉時方令人生信事此為人
悉檀破外道阿漚二字此對治悉檀肇云如是者
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聞之理會順則師資之道成
理會即第一義悉檀此四皆是因緣釋云云約教
者佛明俗諦有文字真諦無文字阿難傳佛俗文
不異名如因此俗文會真無非故名是此藏教經
初如是也佛明即色是空空即是色色空空色無
二無別空色不異為如即事而真為是此通教經
初如是也佛說死生是有涅槃是無從死生有入
涅槃無出涅槃無入於中道阿難傳之與佛無異
此別教經初如是也佛說生死即涅槃即中道徧
一切處無非佛法名如實相阿難傳此與佛無異
[001-0145a]
為如如如不動名之為是此圓教經初如是也此
經具三教三諦如是之義阿難傳之無錯無謬也。


二明能持之阿難。】


「我聞。」


【我聞者大論云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心欲聞
眾緣和合故言我聞我總耳別舉總攝別世界釋
也阿難昇座口稱我聞大眾悲泣飛空說偈此為
人也阿難昇座眾疑釋迦重起或阿難成佛或他
方佛來若唱我聞三疑即遣此對治釋也阿難隨
俗稱我聞第一義中我即無我聞即無聞不聞而
聞不我而我此第一義釋也約教者釋論云凡夫
三種謂見慢名字學人二種無學一種阿難是學
人無邪我能伏慢我隨世名字稱我此三藏意也
十住毗婆沙云四句稱我皆隨邪見佛正法中無
我誰聞此通教意也大經云阿難多聞士自然能
解了是我及無我知我無我二而不二雙分別我
無我此別教意也若阿難知我無我不二而二二
而無二方便為侍者傳佛智慧此圓教釋也正法
念經有三阿難一阿難陀此云歡喜持小乘藏二
阿難䟦陀此云歡喜賢持雜藏三阿難娑伽此云
歡喜海持佛藏阿含有典藏阿難持菩薩藏葢指
一人而具四德傳持四教其義分明觀心者有空
觀假觀中道正觀即空者我即無我也即假者無
我即我也即中者是真我也聞者阿難佛得道夜
[001-0145b]
生侍佛二十餘年未侍佛時應是不聞大論云阿
難展轉聞非是悉聞報恩經阿難乞四願未聞之
法願佛重說胎藏經云佛從金棺出金色臂重為
阿難現入胎出胎相諸經因此皆得稱聞法華云
阿難得記即時憶念過去佛法令如現在前故一
切稱聞因緣釋也若歡喜阿難面如淨滿月眼若
青蓮華親承佛旨如仰完器盛水瀉之異缾一句
無遺此持聞聞法也歡喜賢住學地得空無相願
六根不漏持聞不聞法也典藏阿難多所含受如
雲持雨此持不聞聞法也阿難海是多聞士自然
能了常與無常等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多聞
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此持不聞不聞法也此
經具三教即阿難一人以三德傳持也云云


三明聞持和合感應道交。】


「一時。」


【一時者肇云法王啟運之日大眾嘉會之時此世
界釋時也大論云迦羅是實時示內弟子時食時
著衣時者為人說時也三摩耶是假使除外道邪
見者對治釋時也第一義中無時無不時廣明時
義具如智論第一卷云云約教則見諦巳上無學
巳下名下一時若三人同入第一義名中一時登
地巳上名上一時初住巳上名上上一時今經初
說即是通一時約別圓接入則具三時云云


四明說教之主。】
[001-0145c]


「佛。」


【教主者佛也佛名為覺覺諸煩惱身心二病因果
圓滿方能破縛劫初無病劫盡多病長壽時樂短
壽時苦東天下富而壽西天下多牛羊北天下無
我無人如此之處不能感佛八萬歲時南天下未
見果而脩因乃至百歲時亦如是故佛出其地此
世界釋也日若不出池中未生巳生等華皆未現
日出皆生佛若不出天人減少惡道增長佛若出
世則有剎帝婆羅門居士四天王乃至有頂此為
人釋也三乘根性感佛出世餘不能感若斷有頂
種永度生死流此對治釋也佛於法性無動無出
能令眾生感見動出而於如來實無動出此第一
義說佛名覺者覺世間苦集覺出世道滅身長丈
六壽年八十現比丘像三十四心樹下成佛者三
藏盡尊自覺覺他也帶丈六像現尊特身樹下一
念相應斷餘殘習即通佛自覺覺他也現尊特身
坐蓮華臺受佛記者別佛自覺覺他隱前三相唯
示不可思議如虗空相即圓教佛自覺覺他故像
法決疑經云或見丈六之身或見小身大身或見
坐蓮華臺為百千釋迦說心地法門或見身同虗
空迹於法界無有分別即四佛義也本迹釋者三
佛為迹一佛為本云云觀心釋者觀因緣所生法
析之至無此三藏拙覺觀因緣即空此通教巧覺
皆覺空也若先觀空次假後中此別教假覺也若
[001-0146a]
觀諸法即空即假即中是圓覺也。


五明說教之處。】


「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先釋住次釋王城後釋山佛具三身住處有八應
身四住一壽命住謂五分法身等二依止住謂王
城耆山等三境界住謂三千界境四威儀住謂行
立坐臥報身三住一者天住住六欲天二者梵住
住四禪天三者聖住住空無相無願法身一住住
第一義空云云約教者藏佛從析門發真知無漏
住有餘無餘二涅槃通佛從體門發真住二涅槃
別佛從次第門住祕密藏圓佛從不次第門住祕
密藏二釋城具存梵音應云羅閱祇摩訶伽羅羅
閱祇此云王舍摩訶此云大伽羅此云城國名摩
伽陀此云不害人無亂殺法也亦云摩竭提此云
天羅天羅者即班足之父昔久遠時此主千小國
時王遊獵值牸獅子共王交通後月滿來王殿上
生子王審知是子而作告令言我無子天賜我子
養之長大足上班駁時人號為班足後紹王位喜
多食肉一時遽闕仍取城西新死小兒以供王膳
王大美之勅常準此廚人自後日殺一人毒流天
下舉國咸怨千小國王舉兵伐之擯在五山羅剎
翼輔而為鬼王因與山神誓殺千王方滿我願即
以神力捉得諸王唯普明王後方捕至欲行屠害
以祭山神時普明王悲啼泣恨而作是言生來實
[001-0146b]
語而今乖信班足問言汝求何信普明答曰許行
大施班足語言放汝行施事畢就我普明歡喜遠
歸本國作大施會委政太子心安形悅匍匐就終
班足問曰死門難向汝既得去何更自來時普明
王廣與班足說慈悲心毀呰煞害仍示一切悉是
無常班足聞信得空平等住於初地普集千王各
取一渧血髮三條賽山神願尋與千王都五山中
築城立舍鬱為大國迭更知政千王住故故稱王
舍又城中百姓七遍起舍七遍被燒唯王舍獨免
太子命言自今以後雖百姓家悉稱王舍應免火
難率土遂命便得免燒故百姓家盡稱王舍云云
又亦云王赦因普明王放千王故稱王赦又此城
四天王共造故稱王舍又摩伽陀王生一子一頭
兩面四手以為不祥裂其身首欲棄艸野有羅剎
女鬼名曰梨羅還合其身以乳養之年長成人力
葢諸國取八萬四千王置五山內立城治化以多
王住故稱王舍云云又摩伽陀者名持甘露處有
十二城一區祇尼大城二富樓那䟦檀大城三阿
監車多羅大城四弗羅婆大城五王舍大城六舍
婆提大城七婆羅柰大城八迦毗羅大城九贍婆
城十婆翅多城十一拘睒彌城十二鳩樓城此十
二城中後六少住前六多住又前六城中多住王
舍城報法身恩故少住舍婆提城報生身恩故也
舍者王舍城中有六精舍一竹園精舍在平地迦
[001-0146c]
蘭陀長者之所造去城西北三十里二小力獨山
精舍三七葉穴山精舍四天主穴山精舍五蛇神
穴山精舍六耆闍崛山精舍耆闍崛山此翻靈鷲
釋迦菩薩昔為鷲鳥於此山中養育父母由此得
名故云靈鷲又王舍城南有屍陀林鷲鳥居之多
食死人人欲死者鷲翔其家悲鳴作聲人以預知
知人死故稱靈鷲又山有五峰東方象頭南方馬
頭西方羊頭北方獅子頭中央鷲頭亦得名為鷲
山也問佛何故偏於王城中向鷲山說法耶答依
法華論云如王舍城勝於餘城耆闍崛山勝於餘
山以佛在勝處故顯此法門勝也今此般若是最
勝法故偏就王城耆山說也中者表說中道般若
也。


第六明同聞之眾。
諸經列眾不出四種一者
影響謂諸佛菩薩大果巳圓為令正法久住世
間故來影響二結緣眾見在雖聞而不獲益但
作當來得道因緣也三發起眾法身菩薩更相
發起請如來說共益眾生也四當機眾植因曠
古果遂今生聞法之時即能悟入也比丘比丘
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各有四義推之可解文為
二初列眾二總結初文三一此土眾二他方眾
三化眾初文三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雜類眾
二乘著空故初列凡夫著有故後列菩薩常行
中道故中列又聲聞心形兩勝故初菩薩心勝
[001-0147a]
形劣故中凡夫心形俱劣故後初文二先聲聞
次緣覺初文五一通號二列數三行位四歎德
五總結今初。】


「與大比丘眾。」


【與者言共釋論云一時一處一戒一心一見一道
一解脫也大者亦云多亦云勝皆阿羅漢故稱大
數至八百萬億故言多勝諸異道故言勝比丘五
義一名乞士清淨自活離四邪命二破煩惱見愛
滅故三者名號如梵漢異相各有名號四者受具
足戒故名比丘五者比之名能丘之名怖能怖煩
惱賊故名比丘四人巳上名之為眾云云


二列數。】


「八百萬億。」


【三行位。】


「學無學皆阿羅漢。」


【既云有學無學云何皆云阿羅漢依成論云羅漢
二種一住二行當知行者是學人住者是無學人
故經云五戒賢者皆行阿羅漢即是學人又於此
中一文先明德行即學無學以此人學於無學之
行非是向義八人之中四向三果名學無學第八
羅漢但名無學阿羅漢者翻三義一者不生無明
糠脫後世田中更不受生故言不生二者殺賊九
十八使煩惱盡故名為殺賊三者應供智願具足
堪銷物供此藏通意也若就圓釋非但不生亦不
[001-0147b]
生不生無漏是不生也非但殺賊亦殺不賊不賊
者涅槃是也非但應供亦是供應一切眾生是供
應也云云


四嘆德。】


「有為功德無為功德無學十智有學八智有學六智
三根十六心行法假虗實觀受假虗實觀名假虗實
觀三空觀門四諦十二緣。」


【文有八科法門亦可歎三人初四科歎通教人次
三假歎別教人三空下歎圓教人又初四科歎通
法假等下共歎別圓也初即為四今初歎有為無
為功德有為舉智德無為約斷德若就境論道諦
是有為滅諦是無為施物名功歸巳曰德故名功
德無學十智下次歎智差別言十智者一法智即
欲界繫法中無漏智欲界繫因中無漏智欲界繫
法滅中無漏智為斷欲界繫法道中無漏智及法
智品中無漏智是也二比智於上二界道中無漏
稱智中約四諦辨四種無漏智如上法智中明但
有法比之殊也三他心智知欲色二界繫現心心
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名他心智也四世智
知諸世間有漏智慧也亦名等智凡聖同有故五
苦智觀五陰無常苦空無我也六集智有漏法因
因集生緣觀時無漏智七滅智盡滅玅出觀時無
漏智八道智道正跡乘觀時無漏智九盡智見苦
巳斷集巳證滅巳脩道巳等智論云我見苦巳斷
[001-0147c]
集巳盡證巳脩道巳也十無生智見苦巳不復更
見等也諸經或云十一智智度為如實智知一切
法總相別相如實正知無有罣礙是為如實此獨
在佛心中有二乘無分故但云十智也有學八智
者是那含人在脩道位中無盡無生智故但有八
也有學六智者謂見道中但有四諦及法比等六
智也三根者次歎三根德若脩行次第應先辨三
根後辨十智今先說果後明因也一未知欲知根
無漏九根和合信法二行人於見道中名未知欲
知根九根者謂信等五及喜樂捨意等是也二知
根信解見得人思惟道中是九根轉名知根如前
說三知巳根若至無學道中是九根轉名知巳根
云云十六心行者次歎十六觀門從心之所行故
名心行非心即行也依脩行次應在十智前明亦
先說果也又只離四諦為十六行行以往趣為義
脩此十六觀法能趣四實之理故名行也苦下四
行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集下四行一集二因
三緣四生滅下四行一盡二滅三玅四出道下四
行一道二正三跡四乘又法忍等十六行也此約
通說若地前四十位為四十地為十等覺玅覺為
十六此約別說云云


法假虗實觀下次歎三假觀門法假者色陰法是
也受假者四陰是也取此二名是名名假自實無
體藉他方有是名為假又色陰是法受等是名一
[001-0148a]
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而今有三別說也云云
虗實者一虗二實相形得稱陰法是虗凡夫謂實
智欲了知求不可得只實而虗名為虗實此通意
也若說別義者三假之中各有三觀法假即虗是
空觀空即假實一色一香無非般若是假觀觀之
一字是中觀以空假是方便道故不立觀名得入
中道方獨稱觀受及名等類此可解若圓說者三
法即空即假即中雙炤雙亡是也云云智度論云
諸法非實凡夫虗假憶想分別妄謂有人如狗臨
井自叱其影水中無狗但有相影而生惡心投井
而死眾生亦爾四大和合名之為身因緣生義動
作語言凡夫於中妄起人相此法假也生愛恚起
愚樂墮三惡道此受假也又一切法但從名字和
合更無餘名如頭足腹脊和合故假名為身如髮
眼耳鼻口皮骨和合故假名為頭諸毛和合假名
為髮分分合故假名為毛諸泥塵和合故假名為
分亦和合諸分故名為塵此即名假也以此假故
一切法空三空等者次歎三昧德以三假因緣故
得三空名此因果次第說也以法假故空受假故
無相名假故無作故大論云因三十七品趣涅槃
門涅槃門有三謂空無相無作等言空門者觀諸
法無我我所諸法從因緣和合而有無有作者無
有受者是名空門無相門者觀身雖空而有相在
人著此相故脩無相如說俯仰屈伸住立去來觀
[001-0148b]
瞻言語於中無實風依識故有所作者是識滅相
念念無故此男女有我心無智慧故妄見有骨鏁
相連皮肉相覆機關動作如木人此無相門也無
作門者無相亦無是名無作此三定諸禪中若無
不名三昧以退失故墮生死中如說能持淨戒名
比丘能觀空名行空人一心常勤精進者是名真
實行道人此三能到涅槃得三解脫門云云四諦
十二因緣者次歎諦緣此二有同有別同是聲聞
斷見思故名同利鈍有殊廣略數異故名別四諦
鈍根者觀大經有四種四諦生滅藏教今所不說
此經具三教有三種四諦所謂無生無量無作等
也苦等四法審實不虗名之為諦若苦集是有漏
滅道是無漏此三藏也若四俱無漏是通也若四
俱亦有漏亦無漏是別也若四俱非漏非無漏是
圓也十二因緣利鈍者觀如大經中亦有四種於
四種中各各有三別一者三世十二因緣二者二
世三者一世廣如餘說云云


五總結。】


「無量功德皆成就。」


【可知。


二列緣覺眾。】


「復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非斷非常四諦十二緣皆
成就。」


【文四一唱數二標位三歎德四結成初文可知大
[001-0148c]
仙緣覺者二標位也有三差別一者獨覺如昔有
國王入園遊觀清旦見樹林華果甚可愛樂時王
食巳即便偃臥王諸婇女皆競採摘毀壞林樹時
王覺巳即悟一切諸法無常若是以外況內成大
仙緣覺二者因緣覺出於佛世聞十二因緣斷見
思惑三者小辟支佛是須陀洹人在人間生是時
無佛佛法巳滅人中七生天上亦爾不受八生自
悟成道即成小辟支佛也非斷非常者三歎德也
過去二因牽識等故非斷識等滅故二因不生故
非常又三世相續故非斷無自性故非常又順則
生死無際故非斷逆則無明燋竭故非常四諦十
二緣下四結成也問前列聲聞亦云諦緣今歎支
佛更復重明後列菩薩仍云羅漢者何耶答於一
境上取悟自差三獸度河三鳥出網河同獸異網
一鳥殊故大經云下智觀故聲聞菩提中智觀故
緣覺菩提上智觀故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諸佛
菩提良以理一見殊所以諦緣互說云云問緣覺
出無佛世今云何列為同聞眾答緣覺佛在世亦
有只在聲聞中攝言出無佛世者此對聲聞非謂
佛世總無緣覺也。


第二列菩薩眾。】


「復有九百萬億菩薩摩訶薩皆阿羅漢實智功德方
便智功德行獨大乘四眼五通三達十力四無量心
四辨四攝金剛滅定一切功德皆成就。」
[001-0149a]


【文五一數二號三位四德五結初文可知菩薩摩
訶薩者二標號也菩薩此云道心眾生摩訶薩此
云大道心亦云大士亦云開士若以生滅心行六
波羅蜜三祇成佛此三藏教中菩薩心勝聲聞道
卑羅漢若以無生心斷見思惑留餘習扶願受生
十地行圓當知如佛此通教中菩薩也若以無量
心行無量行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大慈不窮大悲
無限華臺摩頂成功德身此別教中菩薩也若以
無作心觀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無二無別非成不
成此圓教中菩薩也今此所列正列通教密兼別
云云皆阿羅漢者三明位也若三藏中佛即是
羅漢故本行云爾時世間有六羅漢五是陳如等
五人一即是佛也若通教中三乘共行十地七地
菩薩即阿羅漢若別教中十向菩薩斷三界惑盡
齊阿羅漢若圓教中十信菩薩斷三界惑盡亦齊
羅漢今皆阿羅漢者即通教菩薩大品云阿羅漢
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大集亦云大法菩薩
名阿羅漢問若皆阿羅漢前巳辨竟今何更明答
以菩薩形無定準或同凡像或同二乘若不別明
恐於實混濫庶幾貴小乘者知大士德齊羅漢取
名相者悟知菩薩道越凡夫故更別說也實智功
德下四歎德中先歎智德實智則照空方便智炤
有有實智故不住生死有方便故不住涅槃向者
明位雖云羅漢今此歎德即異二乘故別說也通
[001-0149b]
教菩薩七地中具實智八地巳上具方便智云云
行獨大乘者次歎乘二乘無分故名獨大此歎別
教菩薩也四眼者次歎眼菩薩行既未圓義當無
佛眼也通教當知如佛義推之眼亦如佛圓教十
信雖是肉眼名為佛眼今云四眼者即別教地前
菩薩也五通者次歎通具天眼等五除漏盡通通
教未斷無明別教斷猶未盡故但云五也云云
達者次明過去宿命明現在天眼明未來漏盡明
明即達也十力者次歎力智論云菩薩十力一發
心堅固力二大慈力三大悲力四精進力五禪定
力六智慧力七身不厭生死力八無生法忍力九
解脫力十無礙力也四無量心者次歎心慈能與
樂悲能拔苦喜與眾生增上之樂如上三心捨之
不著云云四辨者次歎辯法辭樂說義等是也四
攝次歎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也金剛滅定者
次歎斷十地上忍定如金剛碎煩惱山自不傾動
亦名首楞嚴定云云一切功德下五總結也。


第三列雜類眾。
以其中名色非一故言雜類
二一別二總別中四一人二士三天四仁王人
更二一男二女今初。】


「復有千萬億五戒賢者皆行阿羅漢十地迴向五分
法身具足無量功德皆成就。」


【文四一數二名三德四結初標數可知五戒賢者
次列名也五者是數義戒者防止義梵云優婆塞
[001-0149c]
此云清信男於佛法中非淨信心故又云近事男
以依三寶親近師長承事無失故離殺盜婬此三
防身業妄語一戒防口業飲酒一戒通防二業廣
釋戒相如大論尸波羅蜜說云云提謂波利等問
佛何不為我說四六戒佛答五者天下之大數在
天即五星在地即五嶽在人為五臟在陰陽為五
行在王為五帝在世為五德在色為五色在法為
五戒以不殺配東方東方是木木主於仁仁以養
生為義不盜配北方北方是水水主於智智者不
盜為義不邪婬配西方西方是金金主於義有義
者不邪婬不飲酒配南方南方是火火主於禮禮
防於失也以不妄語配中央中央是土土主於信
妄語之人乖角兩頭不契中正中正以不偏乖為
義也道將鄰聖曰賢假名行人位也皆行阿羅漢
下三歎德也雖迹同凡夫而本皆羅漢十地者有
三種若菩薩二乘共行此通教也一乾慧二性地
三八人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七巳辦八支佛九
菩薩十佛地依此十地則是通教中優婆塞也大
品經云若菩薩具乾慧地於十地速證菩提云云
大論七十八云乾慧地二種一聲聞二菩薩聲聞
獨為涅槃故勤精進持戒等或習觀佛三昧不淨
觀等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故名乾慧地於菩薩
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者是性地者聲聞從煖
至世第一於菩薩得順忍愛著實相不生邪見得
[001-0150a]
禪定水八人地者從苦法忍乃至道比忍是十六
心於菩薩則無生法忍入菩薩位見地者初得須
陀洹果於菩薩則是阿毗䟦致地薄地者斯陀含
人欲界九種苦分斷故於菩薩則過阿毗䟦地乃
至未成佛斷諸煩惱餘習氣亦薄離欲地者離欲
界等貪名阿那含於菩薩離欲因緣得五神通巳
辦地者聲聞人得盡無生智無著阿羅漢於菩薩
成就佛地辟支佛地者先世種辟支佛道因今世
得小因緣亦觀深因緣法名支佛也菩薩地者初
歡喜地乃至法雲地皆名菩薩此借別名名通也
佛地者一切種智等法諸菩薩於自地中觀具足
於化他地中行具足二事具足故名佛地若別教
即初地終至法雲獨自脩行不與聲聞辟支佛共
準此則是別教中優婆塞也圓教云云迴向五分
法身具足者別接通空以別初地接通教令不滯
界內即色之空迴心向別斷界外無明成就五分
法身故歎迴向也言具足者通教偏真五分等是
不具足別圓中道正觀成就五分方稱具足也五
分法身者一戒身二定身三慧身四解脫身五解
脫知見身問菩薩所作何故迴向答迴向之利其
功最善故淨名云迴向為善利迴向二種一者所
作迴施眾生二者所作迴向佛果也云云無量功
德下四總結也。


第二列清信女。】
[001-0150b]


「復有十千五戒清信女皆行阿羅漢十地皆成就始
生功德住生功德終生功德三十生功德皆成就。」


【文三一數二名三德今初可解清信女者二標名
也梵云優婆夷此云清信女皆行阿羅漢下三歎
德亦通別中優婆夷也文二先總歎十地可解次
始生下別歎十地中功德又二今先正歎一地三
心從第十迴向始有初地所得功德是初心停住
不進所得功德是住心滿足功德欲入二地是終
心法華亦云善入出住等云云三十生功德下次
結也。


第二列居士眾。】


「復有十億七賢居士德行具足二十二品十一切入
八除入八解脫三慧十六諦四諦四三二一品觀得
九十忍一切功德皆成就。」


【文四一數二名三德四結今初可知七賢居士者
二標名也七賢有二一小乘五停心觀等是也二
大乘一名初發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無相行
人四名方便行人五名習種性人六性種性人七
道種性人俱在地前調心順道名為七賢居士者
外國積財至億名為居士今此富有七淨財故名
居士信施戒聞慧慚愧名七淨財也云云德行具
足下三歎德謂具足諸德之行名德行具足二十
二品者此歎道品以在見道前唯有四念處四正
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二十二品也十一切入者
[001-0150c]
次歎十遍處入者處也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處
識處名之為十云云八除入者次歎勝處一內有
色相觀外色少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三內無色
相外觀色少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五青六黃七
赤八白云云八解脫者次歎解脫一內有色相外
觀色二內無色相外觀色三觀淨色四空處五識
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有想非無想八滅受想解脫
問觀未得聖云何今歎八解脫答八中得七未得
滅盡今從多而歎也問解脫以何為義答解脫以
棄背為義初二棄背色貪心第三棄背不淨觀心
四無色棄背下地心滅盡令棄背一切所有緣心
問解脫勝處遍處何別答有棄背名解脫能降境
界名勝處能廣能勝境名遍處云云三慧者次歎
慧謂聞思脩初是乾慧地次是四善根苦忍巳上
名脩慧十六諦者次歎觀門如前說云云四諦者
次歎諦門亦如前說云云四三二一品觀者次歎
四門即四觀忍也從下舉之煖第四頂第三忍第
二世第一法第一四即四善根三即除煖位二除
煖頂一除前三也又四即四果三即三果二即二
果一即初果此非歎意今取前釋得九十忍者四
結文二先別結次總結今初有人云地前三賢三
十心一一中作下中上或八住出等三品觀合九
十忍也有人云四三二一合成十忍約三界九地
一一地中各有九品成九十忍又云諦觀二十謂
[001-0151a]
十六諦及四諦品觀有十謂四三二一總成三十
各有下中上三品成九十忍也今謂九十忍者是
別結經文中德不可眾多作異說也但說具足二
十二品下至四三二一數有八十一品從此等法
出四禪四空滅定合九十忍經雖無四禪等文義
推可爾云云一切功德皆成就次總結也。


第三列天眾。
二先列色次列欲今初。】


「復有萬萬億九梵三淨三光三梵五喜樂天天定功
德定味常樂神通十八生處功德皆成就。」


【文四一數二處三德四結今初以萬數萬故云萬
萬億也九梵下二明處此經三本不同有一本云
復有萬萬億十八梵天九梵三淨三光五喜樂天
又一本中但云三淨三光五喜樂天又一本除五
字初除十八梵天四字後但有三字無梵字葢譯
者出沒耳言九梵者謂第四禪九天一無雲二福
生三廣果四無想五無煩六無熱七善現八善見
九色究竟也三淨者是第三禪有三天謂少淨無
量淨遍淨也三光者是第二禪有三天謂少光無
量光光音三梵者謂初禪三天梵眾大梵梵輔也
五喜樂天者即五支謂覺觀喜樂一心等也是四
禪中後五淨者此天義論受喜樂故也云云天定
功德定味者三歎德天定者謂報生天上得此定
功德定者謂脩得生天而有此定味者一字為句
即是味著禪定也有人云功德定味為句非也常
[001-0151b]
樂神通者色界天中皆有脩報二種神通也言常
樂簡非報得神通也十八生處下四總結云云


二列欲界。】


「復有億億六欲諸大天十善果報神通功德皆成就。」


【文四今初明數六欲諸大天者二明處此六天中
有小五欲從初四天至他化自在為六也十善等
者三歎德也十善是因生天是果報也功德皆成
者四結也。


第四列仁王。】


「復有十六大國王各各有一萬二萬乃至十萬眷屬
五戒十善三歸功德清淨行具足。」


【文四一數二眾三德四結今初云十六國王者舉
國數以標人也各各有下第二明眾也五戒下三
歎德也德有三一戒二善三歸清信行具足者四
結四信成就故云清信也。


第二總列。】


「復有五道一切眾生。」


【前別中但明天人今則通明五道脩羅等或鬼或
畜故但云五道也又六道中天人先有三惡之內
或有或無此經無緣故總云五也此土眾竟。


第二列他方眾。】


「復有他方不可量眾。」


【他處異見云云


第三列化眾。】
[001-0151c]


「復有變十方淨土現百億高座化百億須彌寶華各
各座前華上復有無量化佛無量菩薩比丘八部大
眾各各坐寶蓮華華上皆有無量國土一一國土佛
及大眾如今無異一一國土中一一佛及大眾各各
說般若波羅蜜。」


【文三今初明不思議力能變淨土淨土者非寂光
之淨且現華臺實報等淨相也現百億高座及華
者且明應身大千之化相也各各座前下二明不
思議力能現諸佛菩薩八部者乾闥婆毗舍闍二
眾東方提頭賴吒天王領鳩槃茶薜茘多二眾南
方毗留勒叉天王領龍富單那二眾西方毗留博
叉天王領夜叉羅剎二眾北方毗沙門天王領
一一國土中下三明不思議力各說般若等上

來列眾竟。


第二總結。】


「他方大眾及化眾此三界中眾十二大眾皆來集會
坐九級蓮華座其會方廣九百五十里大眾僉然而
坐。」


【他方大眾即結前來第二他方眾及化眾即結前
第三化眾三界中眾即結前此土眾十二大眾皆
來集會即總結前三眾差別果一聲聞二緣覺三
菩薩四五戒賢者五清信女六七賢居士七色天
八欲天九仁王十五道十一他方十二化眾是也
坐九劫座者結座劫者級也級者層也其會下結
[001-0152a]
眾廣狹也問諸經列眾或有或無何耶答若說報
生三界由善惡業力見佛不見佛由有緣無緣即
有生天受樂至不聞經乃至地獄燒燃而來聽法
今以大經之義試為斷之大經云於戒緩者不名
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為緩總相明之乘即戒也今
約別說乘戒二殊即以三歸五戒十善八戒二百
五十五百戒等名之為戒念誦脩行禪智施進等
名之曰乘然戒與乘各有三品乘有小中大戒有
上中下若乘戒俱急者又有三品如持上品戒急
生無色界天下品乘急以無色天身聞佛說聲聞
法中品乘急聞說因緣上品乘急聞說中道等若
持中品戒急生色界天下乘急聞說四諦中乘急
聞說因緣上乘急聞說六度若持下品戒急生欲
界天下乘急聞小乘中乘急上乘急準上說若戒
乘俱緩者上品戒緩墮地獄中品緩墮畜生下品
緩墮餓鬼以乘緩故永不見佛何況聞法若戒緩
乘急者得見佛聞法上品戒緩生地獄中下乘急
以地獄身聞說四諦中乘急聞因緣上乘急聞六
云云若戒急乘緩者三品戒急得三界身以乘
緩故著人天樂不得見佛況得聞法今無無色界
天眾者以上品戒急大乘緩故此經無緣故不來
也餘經有無例此可解上來證信序竟。


第二發起序文五一佛自現瑞二時眾生疑三
覺悟如來四佛昇華座五大眾歡喜初中更五
[001-0152b]
一讚佛德二明現瑞時節三正住十地四入寂
定五思緣現瑞今初。】


「爾時十號三明大滅諦金剛智釋迦牟尼佛。」


【爾時者當爾之時也十號者教主之德德凡有四
一十號德二三明德三斷德四智德今初言十號
者一是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
六世間解七無上士八調御丈夫九天人師十佛
世尊是十號之數也云云次歎三明德以明鑒三
世也次歎斷德謂大滅諦簡非小滅故言大也金
剛智者次歎佛智德釋迦牟尼佛者上明通號及
德今明別號也然佛種姓出處不同或姓剎利或
婆羅門今姓釋迦者此云能仁如長阿含說昔梵
摩穀王四子有過徙向雪山令自存活四子至彼
民歸如市王歎四子我子能仁能自存活因此姓
釋佛第四祖巳來始姓釋也本姓瞿曇或甘蔗種
或日種或牛糞種云云牟尼者名也此云寂默三
業但寂默也。


二明現瑞時節。】


「初年月八日。」


【真諦云如來在世四十五年說三法輪謂轉照持
然此三輪有顯有密密則從得道夜至涅槃夜俱
三轉法輪顯則初成道七年但轉轉法輪七年後
三十一年中輪照法輪三十八年後七年中轉持
法輪從轉轉法輪來有三十年前至二十九年巳
[001-0152c]
說餘般若今至三十年初月八日方說仁王故言
初年月八日此則佛成道三十七年說此經乃年
七十二歲也云云


三正住十地。】


「方坐十地。」


【方者正也正坐佛之十地非菩薩十地又佛以別
接通坐別十地欲密顯通教十地正令悟別地故
云方坐也佛十地者同性經云一甚深難知廣明
智德地二清淨身不思議地三海藏地四神通智
德地五明德地六無垢涅槃炎光開相地七廣勝
法界藏明界地八無礙智慧地九無邊億莊嚴迴
向能照明地十毗盧遮那智藏地。


四入寂定。】


「入大寂室三昧。」


【欲觀察物機授法藥故又令知因定發慧故又作
說法儀軌故佛具智斷尚自觀機況於凡夫而不
審諦云云大寂室者即大涅槃也大經云涅槃深
禪定窟窟即室義法華大通智勝佛亦入靜室與
此義同也又大寂者即動是寂室者即寂而照大
寂是法室是喻如室虗能受萬物般若空理能含
多義也約觀者室是一法空亦無二明暗自殊室
空不別明喻智慧暗喻煩惱室喻人身空喻心識
日出則室空俱明喻智生身心俱淨日入則室空
俱暗喻智滅則身心俱穢穢淨雖殊而性常清淨
[001-0153a]
故淨名云無明性即是明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
復更滅此即證也。


第五思緣現瑞。】


「思緣放大光明照三界中復於頂上出千寶蓮華上
至非想非非想天光亦復爾乃至他方恒河沙諸佛
國土時無色界雨無量變大香華香如車輪華如須
彌山王如雲而下十八梵天王雨百變異色華六欲
諸天雨無量色華其佛座前自然生九百萬億種華
上至非想非非想天是時世界其地六種震動。」


【思緣放大光明照三界中下有本云照三界眾生
也文五一思緣放光二頂上出華三諸天雨華四
佛自生華五大地振動今初思緣者思於無相緣
於法性自受大樂也光照三界中覺化境也問無
色界無色陰何故照之答雖無麤色而有細色約
二乘凡夫不見言無而實有也復於頂上出千寶
蓮華下二頂上出華文三今初出華其華上至下
二明豎現乃至他方下三明橫現放光令識智慧
之本出華令悟得道之因又光欲化當機眾華令
其見作結緣因前列眾中無無色界天者以其戒
急乘緩無現益緣今令非相見華使作當來種子
也時無色界天下三諸天雨華前教主現相明存
感今諸天雨華明有應此則藥病相稱感應道交
也無量變者心樹華非生死華也文三初無色界
次色界後欲界皆可見色天多禪無色天多定能
[001-0153b]
心樹變華故言變欲天無此但雨實華也其佛座
前下四佛自生華向明頂上出華顯正報瑞今佛
座前生華明依報瑞劫者層也是時世界下五大
地震動放光雨華令其目見動地令其心動心動
則煩惱動故大經云大地動者能令眾生心動也
動踊覺起振吼等為六又東涌西沒等六也地動
八緣如阿含說一大水動時動二尊神試力時三
如來入胎時四出胎時五成道時六轉法輪時七
眾教時八涅槃時增一經亦有八緣閻浮提風輪
從上向下有地水火風從下向上次第動二菩薩
入胎三出胎四出家學道成道五入涅槃六神通
比丘心得自在七諸天命終還生勝處八眾生福
盡相云云動意者十地論云治三種煩惱一生天
眾生樂著天報振動天宮令生厭捨起求法心二
造惡眾生不識無常縱心蕩意令因地動捨惡從
善三我慢眾生或因呪力能小動地起高慢心使
見大動知其力劣也。


第二時眾生疑文三一明眾生疑二申眾疑意
三問眾不決今初。】


「爾時諸大眾俱共僉然生疑。」


【可解。


二申眾疑意。】


「各相謂言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五眼法身大覺世
尊前巳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波羅蜜
[001-0153c]
金剛般若波羅蜜天王問般若波羅蜜光讚般若波
羅蜜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文三一歎佛德次領前事三騰今事初文二先明
成人之德有四一者四無畏德謂一切智無畏漏
盡無畏盡苦道無畏說障道無畏云云二十八不
共法自有二小乘中謂十力四無畏大悲三念處
是三念處者應貪不貪應瞋不瞋常行捨心也大
乘者謂身口意無失是三四無異相五無不定心
六無不知巳捨七欲八精進九念十慧十五解脫
十二解脫知見等無減十三十四十五三業道隨
智慧行十六十七十八智慧知三世無等二乘無
分故言不共三五眼謂肉天慧法在佛身上竝名
佛眼云云四法身法身有三一但空法身三乘皆
有如善吉七葉巖中禮佛法身此小乘滅三十二
相即空為法身也二即假法身謂滅無常色獲常
等我樂淨三亦復如是三即中法身謂如來法身
非常非無常樂我淨等亦復如是云云大覺世尊
下二明德所成人覺中道理名為大覺天人所重
名曰世尊前巳為我下領前事謂從得道後二十
九年說四般若於靈山說大品次舍衛說金剛及
天王問後還靈山說光讚及道行具出光讚云云
今日如來下第三為今事謂疑前瑞相等也云云


第三問眾不決。】


「時十六大國王中舍衛國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德
[001-0154a]
行十地六度三十七品四不壞淨行摩訶衍化次第
問居士寶葢法淨名等八百人復問須菩提舍利弗
等五千人復問彌勒師子吼等十千人無能答者。」


【文有二一問二眾不決初文二先舉處歎德二明
次第舉問初文三一明處依大論憍薩羅國主波
斯匿王今云舍衛或云舍婆提城善見律云舍衛
者是人名往古有王名為舍衛見地好立以為國
因居其地從人得名名舍衛也波斯匿王下二舉
名有云王姓月聞法之後更立光名德行十地下
三歎德十地六度道品多是通教也信三寶及戒
不壞名四不壞淨也行摩訶衍化者以大乘治國
也次第問居士下二次第舉問先問俗眾寶是寶
積葢是月葢法是法財淨名是維摩詰也次問聲
聞後問菩薩云云無能答者下二眾所不決云云


第三覺悟如來。】


「時波斯匿王即以神力作八萬種音樂十八梵天六
欲諸天亦作八萬種音樂聲動三千乃至十方恒河
沙佛土有緣斯現彼他方佛國中南方法財菩薩共
五百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東方寶柱菩薩共九
百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北方虗空性菩薩共百
千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西方善住菩薩共十恒
河沙大眾俱來入此大會六方亦復如是作樂亦然
亦復共作無量音樂覺窹如來。」


【文三一明此土設樂覺悟如來二他方三共設今
[001-0154b]
初文二一三類設樂謂月光梵天欲天二聲動世
界先一佛世界次十方世界云云彼他方下二明
他方文二一來集二作樂初中先明四方次列六
方作樂亦然者二明作樂也云云復共作下三共
設樂亦是前佛現瑞明能應今時設樂明有感即
覺悟如來也云云


第四明佛昇華座。】


「佛即知時得眾生根即從定起方坐蓮華師子座上
如金剛山王。」


【佛昇華座即是如來赴感也又佛現瑞即良醫也
時眾設樂即病人求救也佛昇華座即醫人授藥
云云又放光是身業入定是意業即從座起說
空觀是口業又放光動地神通輪入定得眾生根
是他心輪說空觀品是說法輪師子座者大論云
非是實師子亦非木石師子以如來是師子所生
之處若床若座皆名師子床座也如金剛山王者
金剛喻佛四德法身一切不能沮壞山王即須彌
山喻佛也不為八風所動又華座皆是現實報土
如山王是現尊特身亦別接通也云云


第五大眾歡喜。】


「大眾歡喜各各現無量神通地及虗空大眾而住。」


【有通者在空無通者居地上來序分竟。】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卷上
[001-015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