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a0101 雜阿含經--失譯 (master)




No. 101
雜阿含經


附吳魏二錄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薩國,多比丘俱行
往竹中,一竹中止,行止𨽁中柏樹間。在時,
佃家婆羅門,姓為蒲盧,一竹外多犁者共會
飯,能五百犁。是時佛念日尚早,今居前一
竹中,行到佃家。多犁者飯時會,佛便至佃家
飯會處。佃家見佛從來,已見為說如是:「我為
自犁自種,已自犁自種為食;卿具譚行者,
可犁可種,已犁已種當食。」佛報佃家說如是:
「我亦犁亦種,已犁已種食。」佃家報佛如是:「雖
佛說如是,我為犁為種,已犁已種食。我不見
卿種具,若牛、若槅、若轅、若扠鄧,但言佃家
種,從後說絕。我不見種具,說種具令我知種。」
佛報:「信為種,行為水,慧為牛,慚為犁,心
為鄧,意為金,身守口守食為壟,至誠治不
止為竟,精進不舍槅,行行為安隱,行不復還
已,行無有憂。如是已種,從是致甘露;如是種,
一切從苦得脫。」便佃家滿器飯至佛上:「真佛
能佃,實佛大佃,願取我飯,哀故。」佛報說如是:
「已說經故不可食,行者自知是法已問。佛說
經常法如是,增法不必從是望道,但結盡疑
索意止。是飯食飲供養祠,如是地入與中大
福。」婆羅門復白佛:「我今為是食與誰?」佛報
如是:「無有世間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門,一切
[001-0493b]
令是飯食不能得消,但佛亦得道者,持是飯
行,至無有虫水便投中,若空地無有草掘埋。」
婆羅門已受佛言便行,無有虫水投中,已投
中烟出燃沸大沸作聲,譬喻如揣鐵赤葉鐵
一日在火燒,便投水便熱出滊出沸大沸
有聲。如是已婆羅門持飯著水中,便烟出然
沸大沸作聲。婆羅門驚怖毛起,便持頭面著
佛足作禮言:「我可從佛得作沙門,離惡受教
誡,從佛受行。」佛言:「可淨行道已從是。」婆羅
門從佛受教誡,竟佛法到得不著道。


佛說
如是。


(二)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園。是時生聞婆羅門到佛。已到為問佛起居,
一處坐。已一處坐,生聞為佛說如是:「聞佛
說:『是但應與我布施,不可與奇布施,與我布
施大福,與奇布施不大福。但與我弟子布施,
莫與奇弟子布施,與我弟子布施大福,與
奇弟子布施不大福。』若如是說者,為如是為
與我布施,與我弟子布施為大福?設如是說
者,為不罵佛不論議,為是佛言?不如說不?為
法說不?不犯法不?為無有得長短不?」佛告
婆羅門:「若人說佛說如是,但與我布施莫與
奇,與我弟子布施莫與奇,與我弟子布施大
福,與奇弟子布施福少。如是言不如言,為
說我論議,亦不如言亦非法,諸有法論議。何
以故?我不說如是,為與我布施莫與奇,至如
上說。若有說如是,便壞三倒道,布施家壞福,
受者壞德,亦自壞意。若有蕩釜亦蕩杅
器,人持至園中棄園中,意生:『若園中虫從食,
[001-0493c]
令虫身安隱從是活。』從是因緣我說能致福。
何復問與人?我但說:『與持戒者福大,不持戒
者福少。』」婆羅門報佛:「我亦說如是,持戒者
福大,不持戒者福少。」「一切應與布施隨可意,
不持戒者少福,持戒者福大,若黑、白,亦赤、黃,
亦所行,孔雀、牛、鴿亦爾。所是身案本從生,態
力從聚,善惡從出,但案行,莫視色。人亦如是
所有身生,亦道人,亦城中人、佃家,亦擔死人
種,是為各有身從是生,持戒者能得度世,
與是為大福,癡不及者不聞難受,與是少福。
莫事不知者,但事知者多慧道弟子,道弟子
多信有枝根本,有因緣從因緣上天,有因緣
從因緣墮惡道,有因緣從因緣度世,如是皆
從因緣便。」生聞婆羅門從坐起,持頭面著佛
足下,從今為歸佛持戒。


佛說如是。


(三)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園。有𨻗[阿-可+曷-人+乂]闍壯年婆羅門,至佛所,已至與佛
共相問,已問一處坐,已坐為問佛:「如是持何
等分別觀惡人?」佛報言:「譬喻惡人如月。」復
問佛:「若人欲分別慧人,持何等觀?」「譬喻慧人
如月。」復問佛:「何等為不慧人如月?」「譬喻二
十九日,月明亦減、色亦減,方亦減、見亦減,
在中夜過為減行,有時月為一切索盡,不復
現如月盡時。愚癡亦如是,為從所得道者,聞
經教誡、慧信已得,不奉行、不受聽、不著心,捨
離教、不著行,便信減、戒減、聞減、施減、慧減中
夜過亡。是婆羅門有一時令所愚人者,一切
盡、一切不現所得好法,譬如月盡時二十九
日,如是見愚癡者譬喻月。」復問佛:「欲知慧
[001-0494a]
者行說。」「譬喻月十五日,明亦增、方亦增、見亦
增,復一時為月一切增具止,十五日時亦如
是。慧者所道德言如法行便得信,從得信,聽
事著意不捨離,所教合聚,便得增信、增戒、增
聞、增施、增慧增高,敢言便中夜增滿,亦有一
時增所,是智慧者一切行得具足所行淨教
誡,譬喻月十五日明月時至,明慧人見如
是。婆羅門,譬喻月從移說絕辭,譬如月明
在中行,一切天下星宿從明所勝,信聞者亦
爾,能布施無有慳,難捨世間一切為從布施
明,譬如雷鳴雲電俱多含水灑地,信聞者亦
如是,能布施無有慳,便從飲食滿設說復與,
便有名聞聲如天雨墮,便多福汔與者得,如
雨珍寶穀,名聞亦得天上,已有德行後世
在天上。」便𨻗[阿-可+曷-人+乂]闍從坐起,持頭面著佛
足禮,從今受佛教誡行。


佛說如是。


(四)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園。佛告比丘:「一時佛在優墮羅國,河名屈
然,在邊尼拘類樹適得道時自念:『人行道一
挈令行者,從憂懣苦不可意,能得度滅亦致
正法。何等為正法?為四意止。何等為四意
止?若比丘身身觀止行,自意知從世間癡不
可意,能離外身身身相觀止,內身外身身身
相觀止行,自意知從世間癡不可意,能離痛
意法亦如是。若行者從四意離,便從行法離,
已從行法離便從行道離,已從行道離便離
甘露,離甘露已便不得度生老死憂惱,亦
不得離苦,亦不得要。若行者有四意止能
度,便能受得道者行,已能受得道者行便能
[001-0494b]
得道,已得道便能滅老病死憂惱,便能得度
苦,亦得要梵,便知我所念。譬如健人申
臂屈復申,梵如是從天上止我前,已止,便
說我如是如佛念如佛言:「道一挈令得清淨,
令得離憂懣苦不可意,能得度滅能致正法,
能致四意止,身身觀止行自意知從世間癡
不可意離,外身身身相觀止,內身外身身身
相觀止行,自意知從世間癡不可意能離,痛
意法亦如是。若行者從四意離便從法行離,
已從法行離便從行道離,已從行道離便離
甘露,已離甘露便不得離生老死憂惱,
亦不得離苦,亦不得苦,要是為知是行方
便。」』


「鴈足在水中一挈, 令自佛說我正行, 但受
是言當為使自計, 為一挈生死憂要。 出道
教為哀故, 已上頭得度世亦從是, 今度後
度亦從是, 是本清淨無為, 亦從是生老死
盡, 從若干法受依行, 是道眼者說。」


佛說
如是。


(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園。是時,自梵自明夜亦明梵往至佛,在時,佛
火神足行,在時,自梵念:「是尚早至佛見,今
佛亦火神足行令我今居前。」到俱披犁比丘
調達部,便自梵至俱披犁比丘調達部,已到
為告俱披犁調達部:「如是俱披犁!俱披犁為
持好意向舍利弗、目乾連比丘,亦餘慧行道
者。」俱披犁調達部便言:「卿為誰?」梵言:「我為梵。」
俱披犁調達部報言:「佛說卿阿那含不?」梵言:
「是。」俱披犁調達部報言:「何因緣得來到是間?」
[001-0494c]
便梵思惟念:「是何以無有悲意?」便自梵說是
絕:


「不可量欲量, 為是故世間少慧, 不可量欲
作量, 如是世間自覆蓋。」


便梵行至佛,已到為佛足下禮,一處止。已一
處止,自梵為佛說:「是我為自光明,夜亦已
明為至佛,已至是時火神足行,我便思惟念:
『尚早至見佛。』我已到見佛火神足,我便念令
我居前,行俱披犁比丘調達部,我為便至俱
披犁比丘調達部,已至俱披犁比丘調達部,
我便告:『俱披犁俱披犁,持好心向舍利弗、目
乾連比丘,亦同道行者。』便言:『卿為誰?』我
言:『梵。』便報我:『佛說卿阿那含不?』我言:『是。』便
報:『若何因緣得來到是?』我便思惟念:『咄!是何
以無有悲意?』


「『不可量欲量, 是故世間少慧, 不可量說量,
 世間人意計我自知。』」


佛便說:「俱披犁調達部破戲亦𠸻。」是時說是
絕:「不可量欲量, 故世間難得慧, 不可量
說量, 從是世間自覆蓋。」


佛說如是。


(六)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告比丘:「治生有三方便,未致利能致,已
致不減。何等為三?是間比丘有治生者,晨
念多方便盡力向治生,日中亦爾、晡時亦爾,
求多方便盡力索令有利。比丘治生三法亦
如是,未得好法能得致,已得好法不減。何
等為三?是間諸比丘,有比丘晨時多受道思
念意不離,日中、晡時亦爾,多合定意受行意
不離,能多增道。」


佛說如是。
[001-0495a]


(七)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竹園烏𨽁。在是
時有婆羅門名為不信重,在王舍國居,便
不信重念如是:「是俱譚沙門王舍國止竹園
𨽁,令我今行至俱譚沙門,俱譚沙門所說經,
我當為一切却語不信。」便不信重從王舍國
出到佛所,是時,佛為非一百眾會周匝坐,遍
說法經。佛見不信重從遠欲來,已見便止不
說經。不信重已到佛問訊一處坐,已一處坐,
不信重為佛說:「是勸佛說經我欲聞。」佛報
言:「婆羅門不信重。


「重是法不應, 亦不解言者, 亦彼意亂者,
 亦悉欲諍者。 若為意離諍, 憙者亦諍, 能
合恚諍, 如是者能解法語。」


便不信重從坐起,頭面著佛足下禮已覺:「已
覺為愚、為癡、為不曉、為不工、為持惡意來,向
如來、無所著,如有覺欲却語不欲信。從今自
悔過本守,自歸佛、自歸法、自歸比丘僧守本。」


佛說如是。


(八)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是時,佛告舍利弗:「我亦倉卒說弟子法,我亦
具說,但為難得解者。」舍利弗便白佛:「倉卒說
亦可,弟子法具說亦可,弟子法會有解者。」佛
便告舍利弗:「當學如是,身識俱外一切思想,
我是是我所,憍慢使便不復有,所意解所慧
解,自見法自解自知得行,是身識俱外一切
思想,我是是我所,憍慢使不復有。若舍利
弗比丘!是身識俱,亦外思想一切我是是我
所,憍慢使便不復有,所意解得慧解,見法慧
行自見自知求行止,是名為,舍利弗比丘!無
[001-0495b]
所著漏索盡至學度世,我為是故說是言。」從
後說絕:


「度世說不致, 壞欲欲思想, 意不可俱爾,
 亦除曉睡瞑, 亦還結疑, 觀意除淨, 本起
思惟法, 已說度世慧, 亦說壞癡。」


佛說如
是。


(九)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是時,佛告諸比丘:「是身有肌膚髓血生肉含
滿屎尿,自視身見何等好?常有九孔惡病,常
不淨,常洒可足慚,常與怨家合為至老死,
亦與病俱。何以不惡身?會當墮、會當敗,以
棄葬地中不復用,為狐狼所噉。何以見不
慚,誰說貪婬?」如佛言:「少可多自心觀是,如屠
杅屠机為骨聚,如然火如毒藥痛為撓,癡
人憙為喜不自知,何不畏羅網貪婬為癡哉!
錢、穀、金、銀、牛、馬、奴婢、人為命故求,命在呼吸
本命亦自少,極壽百餘歲亦苦合。觀是誰為
可者?如時過去便命稍少,命日俱盡,如疾河
水,如日月盡,命疾是過去。人命去不復還,如
是為不可得。人死時命去,設使若干財索天
琦物,亦一切有死時對來,亦不樂,亦不可厭
亦不可樂,亦不可自樂,無餘但自善作,無
有餘所自作善所自然。若以知見死,當有何
等人可隨貪婬?設使久壽設使亡去會當死,
何以意索俱藥?何以故?不念靜極意愛兒,
兒已死啼哭不過十日,已十日便忘之,愛兒
婦亦爾,為家室親屬知識亦爾。以苦生致財
物,死時人會棄,自愛身命在索棄亂,亦入
土下但為陰去,生熟隨人如樹菓實。已見
[001-0495c]
如是,有為人意隨中?天下一切萬物,一人得
不自足,若得一分當那得自厭,無有數世五
樂自樂遍之,當為何等益人?已逢苦索受罪
人意,為是有所益,不欲受靜索為蛇自身,
如少多亦爾,如多少亦爾。如病為大小亦苦,
如骨無有肉,狗得䶧之不厭。如是欲狗習是
亦難得,已得當多畏之。是習所不久人亦墮
惡,如人見夢已悟,不復得貪婬,亦如是劇
夢為有樂,如黑虺如飢肉如樹菓實實少
末多亡,為增結為惡作本道家常不用是人,
在天上舍樂,亦天上色樹,亦在端正如苑園,
亦得天上王女,已得人不厭天上五樂,今當
那得天下厭?為取二百骨百骨百二十段,為
筋纏,為九孔常漏,為九十三種,為百病極,
為肉血和,為生革肌,為中寒熱風,為屎尿,為
千虫,皆從身起,中亦有千孔亦有劇,為親
已壞他,為從是不淨出,從鼻中涕出,從口
涎唾出,從腋下流汗出,從孔處屎尿出,如
是皆從身出劇。塚間死人誠可惡劇,舍後可
惡劇,為所有不淨種,為從是本來如金塗,餘
為衣故香粉脂滓赤絮紺黛,為癡人見是,是
亂意如畫瓶、如坑覆以草,人所抱愛後會悔。」
比丘跪拜受教如是。


(一〇)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告比丘:「比丘聽!」「受教。」佛便說:「是比丘,人
有四因緣,貪愛有輕重,從是離道。比丘,譬一
人有四婦,第一婦為夫所重,坐起行步動作
臥息未曾相離,沐浴莊飾飯食五樂常先與
之,寒暑飢渴摩順護視,隨其所欲末曾與諍。
[001-0496a]
第二婦者坐起言談常在左右,得之者喜,不
得者憂,或致老病,或致鬪訟。第三婦者時共
會現,數相存問苦甘恣意,窮困瘦極便相患
厭,或相遠離適相思念。第四婦者主給使令,
趣走作務,諸劇難苦,輒往應之,而不問亦不
與語,希於護視不在意中。此四婦夫一旦有
死事,當遠徙去,便呼第一婦:『汝當隨我去。』
第一婦報言:『我不隨卿。』聟言:『我重愛無有
比,大小多少常順汝旨,養育護汝不失汝意,
為那不相隨?』婦言:『卿雖愛重我,我終不能相
隨。』夫便恨去,呼第二婦:『汝當隨我去。』第二婦
報言:『卿所重愛第一婦尚不隨卿,我亦終不
相隨。』聟言:『我始求汝時,勤苦不可言,觸寒
逢暑忍飢忍渴,又更水火縣官盜賊與人共
諍,儇儇咋咋乃得汝耳,為那不相隨?』婦言:『卿
自貪利強求為我,我不求卿,何為持勤苦相
語耶?』夫便恨去,復呼第三婦:『汝當隨我去。』第
三婦報言:『我受卿恩施,送卿至城外,終不能
遠行到卿所至處。』夫自恨如去,還與第四婦
共議言:『我當離是國界,汝隨我去。』第四婦報
言:『我本去離父母來給卿使,死生苦樂當隨
卿所到。』此夫不能得可意所重三婦自隨,但
得苦醜不可意者俱去耳。」


佛言:「上頭所譬喻
說,一人者是人意神,第一婦者是為人之身
也,人好愛其身過於第一婦,至命盡死,意神
隨逐罪福當獨遠去,身僵在地不肯隨去。」



言:「比丘不隨四行不得度脫。何等為四?一
者憂苦,二者習欲,三者盡空,四者消滅諸
惡。道要有八行,至誠在四諦。第二婦者是人
[001-0496b]
之財產,得之者喜不得者愁,至命盡時財寶
續在世間,亦不自隨去空坐之愁苦。第三婦
者,謂父母妻子、兄弟五親、知識奴婢,以生時
恩愛轉相思慕,至於命盡啼哭而送之到城
外塚間,便棄死人各自還歸,憂思不過十日,
便共飲食捐忘死人。第四婦者是人意,天下
無有自愛守護意者,皆放心恣意貪欲瞋恚
不信正道,身死當墮惡道,或入地獄或為畜
生或為餓鬼,皆快意所致也。比丘!為道當自
端心正意,當去愚癡之心,無愚癡之行,息不
行惡,不行惡不受殃,不受其殃不生,不生
亦不老,不老亦不病,不病亦不死,不死便
得無為泥洹道。」


佛如如說是,比丘受歡喜。


(一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雞山中,佛便
告比丘:「人居世間,一劫中生死,取其骨藏
之,不腐不消不滅,積之與須彌山等,人或有
百劫生死者、或千劫生死者,尚未能得阿羅
漢道泥洹。」佛告比丘:「人一劫中合會其骨,
與須彌山等,我故現其本因緣。比丘!若曹皆
當拔其本根、去離本根,用是故不復生死,不
復生死便得度世泥洹道。」


佛說如是。


(一二)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須達
園,佛便語比丘,比丘應:「唯然。受佛語。」佛便
說:「色,比丘念本起苦,念非常、壞,去諦觀已,
比丘色能諦觀,若能知色本念,若能知色非
常、壞,若能知諦觀,便色愛為去。已色愛壞,
便愛貪亦壞,已愛貪壞,便意脫,我為說如是。
痛癢、思想、生死、識,為比丘念本,亦念識非常,
亦當諦觀,若比丘能已到諦觀愛棄,已愛盡
[001-0496c]
便愛貪盡,便脫生死得道。」


佛說如是。


(一三)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便告比丘:「我為若說惡從何所起,亦說善
從何所起?比丘聽,念著意。」比丘應:「唯然。」


「惡意
為何等所?色過去、未來、今貪起自恚、畏、癡,一
切見惡意,是名為所惡;痛癢亦爾,思想亦
爾,生死亦爾,識亦爾。如是名為從所起惡。善
意為何等?色過去、未來、今無有見是起,無有
恚、無有畏、無有癡,無有一切嬈惡意,如是名
為善意,如是名為痛癢、思想、生死、識。」佛言:「我
所說善惡意如是。」


(一四)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便告比丘:「有四意止。何等為四?在有比
丘內身身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
癡天下憂。外身身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
從癡,為癡天下憂。內外身身觀止,盡力今
知意不忘出從癡,為癡天下憂。內痛癢痛癢
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下憂。
外痛癢痛癢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
癡,為天下憂。內外痛癢痛癢相觀止,盡力
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下憂。內意意意相
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下憂。外
意意意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
天下憂。內外意意意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
忘出從癡,為天下憂。內正法法法相觀止,盡
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下憂。內外正法
法法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
下憂。內外正法法法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
忘出從癡,為天下憂。佛說如是四意止,佛弟
[001-0497a]
子當為受行,精進為得道。」


(一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園。佛便告比丘:「有是比丘一法,為一法相行
想念多作,為身得息,為意所念,所待能止
無有餘,但念黠行法念俱行。何等一法?為一
法相習安般守意。若比丘安般守意,為習為
念為多住,便身得息,意亦所念所待,便止無
有,便黠念法行滿具行,是為比丘所一法。為
一法相便相行相多為身得息,為意相念相
待,便止無有餘,但黠行法念增滿行。若比丘,
是一法比丘能行能使能念能多作,得墮道。」


佛說如是。


(一六)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孤給獨
園,佛便告比丘:「有二力得上頭道。何等為二
力?謂曉制力,謂意護力。何等為曉制力者?是
聞有道真弟子,為是學身惡行為得惡福,今
世後世我身行惡,我當自身犯,亦為嬈他
人,所無所道人所同道,亦為犯戒,十方人亦
說我惡,我亦隨不吉語言,我亦身敗便墮地
獄中,是為身惡行謂惡福,今世惡如是,後世
亦惡如是,便身惡棄為身,好念淨除身到不
犯,如是身犯行心犯行,是名為曉制力。何
等為行念力者?若所守致,若自守歸,若所
止念行力,謂行之自到,為念致求,如是名為
念行力道。說之如是。」比丘歡喜起作禮。


(一七)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孤
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三力。何等三力?一者
信力,二者精進力,三者黠力。信力為何等?
在有道弟子為佛道無有能壞意,得佛恩行
[001-0497b]
止,說佛如是語,如諦無所著,諦覺黠要得
樂天下父,如是到佛棄惡到黠行,或是名為
信力。精進力為何等?在有比丘已生惡意斷
故,求欲行求為精進為受正意,未生惡意不
便起,未生善意為求生,已法意為止不忘不
減,日增日多行念滿欲生求受精進制意出,
是名精進力。黠力為何等?若有比丘是苦習
如諦知是習,苦是苦、習是苦、盡是苦要受,
是名為慧力。」


佛告比丘,比丘已聞受行如
說。


(一八)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
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四力。何等為四力?
一者意力,二者精進力,三者不犯力,四者
守力。意力為何等?若有比丘知善惡濁如至
誠知,亦知犯亦知不犯,亦知可行亦知不可
行,亦知非亦知增,亦知白亦知黑,亦知從得
濁如諦知,是名為意力。精進力為何等?在有
比丘在有濁所惡說,所犯說,所不可說,所
黑說,不用進人說,如是輩為棄之,若所為
濁好說,不犯說、可習說、可說、白說、所道說,如
是輩濁,為行為貪欲,為行為精進,為受意
為制意?是名為精進力。不犯力為何等?在
有比丘為不犯身受行止,為不犯口,為不犯
心受行止,是名為不犯力。守力為何等?謂
四輩。何等為四輩?一為攝,二為布施,三為
相哀,四為相助善行,是名為守力。」


佛說如是。


(一九)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園。佛便告比丘:「人有五力令女人欺男子。何
為五力?一者色,二者端正,三者多男兄弟,
[001-0497c]
四者家豪,五者多財產。何等為色?謂女人不
良,已不良便不欲治生。當瞋恚不欲持家,
是女人自謂端正無比,自謂多男兄弟強,自
謂豪貴家,自謂多財產,如是女人為不良。
若有女人貞良無有女色,大貞便為持兩善
教,已受兩善教便欲治產,不欲瞋恚,便欲
抦持家,如是者不用端正,故為是人但心為
人耳,不用多男兄弟強,不用家豪貴自貢高,
不用多財產意適等耳,便為受教,已教善持
之不懈,便欲治生。心和不欲瞋恚,便不棄家
事,便欲治生憂持家,如是為貞良女人意。」



說如是。


(二〇)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園。佛告諸比丘:「比丘!諸不聞者,不聞俱相類
相聚相應相可,多聞者,多聞俱相類相聚相
應相可;慳者,慳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布施
者,布施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黠者,黠俱相
類相聚相應相可,癡者,癡俱相類相聚相應
相可;多欲者,多欲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少
欲者,少欲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難持者,難
持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易持者,易持俱相
類相聚相應相可;難給者,難給俱相類相聚
相應相可,易給者,易給俱相類相聚相應相
可;不足者,不足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足者,
足俱相類相聚相應相可;不守者,不守俱相
類相聚相應相可,守者,守俱相類相聚相應
相可。」佛說:「比丘!如是,黠人當分別是因緣,可
行者當為行,不可行者當為莫行。」


(二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001-0498a]
園。佛告比丘:「天上釋為故世在人中有七願,
為如至命、為如求就、為所從本,故為釋。何等
為七?到命要當為父母孝。到命要當為見老
為禮。當為不出口炎言。當為隨意法語言。
當為至命要不怒讒妄語。當為至命要至誠
語,至誠喜至誠止,常信不欺天下。當為至命
要天下慳,我當為意中不隨慳家中。行布施
放手常與所求,名好布施,布施等分。為是釋
天王故世在人中為是七願,說為至命要具
行就,為從是本釋釋得。」從後說絕:


「為孝父母, 姓中有老人禮, 不炎說隨意說
讒妄言棄, 從慳自出諦不怒喜行言。


「為是故能得上天,在所人欲行是,當為天上
禮如是。」


佛說如是。


(二二)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
孤獨園。佛便以爪甲頭取土已取,便告比丘:
「比丘!知是云何?何等為多?爪頭土何如地土
多?」比丘可便報:「佛爪甲上土少,不可比地土,
無有比,亦非百倍,亦非千倍,亦非萬倍,亦
非億倍,亦無有數,亦無有數喻亦無聚,亦
不可說譬喻,是地土甚多。」佛便告比丘:「如
是人所不知智黠眼行如地土,如是人所為
智黠眼行如爪上土。如是人所為智黠眼行,
如是可學智黠眼行無有過,黠生當為自活,
如是比丘欲行道者可學。」


佛說如是。


(二三)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園。佛便告比丘:「身為無有反復,身不念恩,
若有小痛因作病,舉身并痛,常隨意所欲得,
眼與好色,耳與好聲,鼻與好香,舌與美味,
[001-0498b]
身與細軟,養身如是,捨人壞敗,身不欲度
人。何以故?不盡隨戒法但作罪。」佛便告比
丘:「過世有王名為大華,欲死時說言:『咄!當
用身作何等?養護百歲盡力如是,一死事來
身便壞敗。』如是身為無有反復,便知是為若,
當用為視養?有劇如怨家,身自求罪,已得
小痛便見憂態,常與最好五樂,久視之會當
老病死?比丘可念而不忘是,已知是當行教
人。」


佛教如是。


(二四)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孤
獨園。佛便告比丘:「師子畜生王從自處出,已
自處出便欠,已欠便視便四面觀。便三反師
子聲行,便所意至處便行,已見有山河中深
疾,過使難度,便師子在從是邊河自止,便度
邊作識觀意念:『從是下到識處出已。』已便下,
若師子王所識直不得出便復還,復度不得
復還,常欲得識處出,至死師子王不止不行
不置。所識不得故亦如是,所有癡人不諦受
所學聞,便為人聚行說到人牽出,所癡人亦
不置癡態行,亦不欲所,不諦受經所要,若
如是便黠人可覺是:『是我當為學經力力行,
我當為學問力,我當為精觀行力,我當為不
放,師子王死態難出,覺少人欲為道。』當學如
是。」


佛說如是。


(二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講堂中。在時
名為阿遬輪子婆羅門至佛,已至為麁惡口
惡罵佛劇罵訶止,佛便為婆羅門阿遬輪子
說經譬喻:「若人無有惡,為持惡口說向,清白
行無有,惡癡人從是致殃。譬如人逆向風末
[001-0498c]
塵來坌。」即時婆羅門阿遬輪子,為持頭面著
足曰:「知過受悔,如癡、如愚,如不解、如不了,名
為愚癡者,為度世者,持弊惡口罵亦數諫為,
佛當為愚癡人故受悔過,從今自守不復犯。」
佛報言:「已婆羅門悔過,如愚、如癡、如不解不
了,為罵如來惡喙,已見復悔自說自守後不
敢犯,是道行中望增道不減,若已見自悔過,
自現不匿現守本不復犯。」婆羅門便自歸佛。


佛說如是。


(二六)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時,有婆羅門
名為不侵行者,至佛所與佛談,一處坐。已一
處坐,不侵行者向佛說如是:「我名為不侵。」佛
報言:「如名意亦爾?」爾乃婆羅門應:「不侵。」從
後說絕:


「 「若身不侵者,
 口善意亦然,
 如是名不侵,
 無所侵為奇。」」



即不侵行者從坐起,持頭面著佛足下,從今
持教誡不復犯五戒。


佛說如是。


(二七)佛說七處三觀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
便呼比丘:「七處為知,三處為觀,疾為在道
法脫結,無有結,意脫從黠得法,已見法自
證道,受生盡,行道意,作可作,不復來還。」佛問
比丘:「何等為七處?善為知是。聞比丘色如本
諦知?亦知色習,亦知色盡,亦知色滅度行,亦
知色味,亦知色苦,亦知色出要,亦至誠;如是
痛癢、思想、生死,識如本知,識習、識盡、識盡、受
行本知,亦知識味,亦知識苦,亦知識出要,亦
知識本至誠。何等為色如諦如?所色為四本,
[001-0499a]
亦在四大,亦為在四大蚖,所色本如是如本
知。何等色習如本知?愛習為色習,如是色習
為知。何等為色盡如至誠?知愛盡為色盡,
如是色盡為至誠知。何等為色行盡如至誠
知?若是色為是八行,諦見到諦定為八,如是色
盡受行如至誠知本。何等為知色味如至誠
知?所色欲生喜生欲生,如是色為味如至誠
知。何等為色惱如至誠知?所色不常、苦、轉
法,如是為色惱如至誠知。何等為色要如
至誠知?所色欲貪能解,能棄欲、能度欲,如是
為色知要如至誠。何等為痛癢能知?六痛癢
眼栽痛癢,耳鼻舌身意栽痛癢,如是為知
痛癢。何等為痛癢習?栽習為痛癢習,如是
習為痛癢習。何等為痛癢盡知?栽盡為痛癢
盡知,如是為痛癢盡知。何等為痛癢受行?
若受八行,諦見到諦定意為八,如是痛癢如
盡受行為道。何等為痛癢味識?是為痛癢求
來可求喜,如是為痛癢識味為知。何等為痛
癢惱識?所痛癢為不非、敗、苦、轉法意,如是為
痛癢惱識。何等為痛癢要?所痛癢欲能活為
愛貪能度,如是為痛癢要識如諦知。何等
為思想識?為身六思想,眼栽思想,耳鼻舌
身意栽思想,如是是六識思想。何等為思想
習識?栽習為思想習,如是為思想習識。何
等為思想盡識?盡為思想盡識,如是為思想
盡識。何等為思想盡受行識?是為八行識,
識諦見到諦定意為八,如是盡思想受行
識。何等為思想味識?所為思想因緣生樂得
意喜,如是思想味識。何等為思想惱識?所
[001-0499b]
為思想不常、盡、苦、轉法,如是為思想惱識。何
等為思想要識?所思想欲能解、欲貪能斷、欲
貪能自度,如是為思想要識。何等為生死識?
為六身生死識,眼栽生死識,耳鼻舌身意
栽行,如是為生死識。何等為生死習?栽習
為生死習識。何等為生死盡識?栽盡為生
死盡識。何等為生死欲盡愛行識?為是八行,
識諦見至諦定為八,如是為生死欲滅受行
識。何等為生死味識?所為生死因緣生樂喜
意,如是為生死味識。何等為生死惱識?所有
生死不常、盡、苦、轉法,如是為生死惱識。何等
為生死要識?所為生死欲貪避、欲貪能斷、欲
貪能度,如是為生死要識。何等為識身六衰
識?眼栽識耳鼻舌身意,如是為識識。何等
為識習?命字習為識習,如是習為識。何等為
識盡受行為識?命字盡識,如是為盡識。何
等為識盡受行為識?八行,諦見至諦定為八,
如是為識盡欲受行如諦識。何等為識味知?
所識因緣故生樂生喜意,如是味生為味識
知。何等為識惱識?所識為盡、為苦、為轉,如是
識惱識。何等要識,所識欲貪能治、欲貪能斷
能度,如是為要識。如是比丘七處為覺知。何
等為七?色、習、盡、道、味、苦、要,是五陰各有七事。


「何等為三觀?識亦有七事,得五陰成六事,
觀身為一色,觀五陰二,觀六衰三,故言三
觀。比丘!能曉七處亦能三觀,不久行隨道,
斷結無有結意,脫黠會見要,一證受止已,斷
生死竟,行所作竟,不復來還墮生死,得道。」



說如是。比丘歡喜受行。
[001-0499c]
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