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384 御定道德經註-清-世祖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道徳經註上篇
             大學士成克鞏恭纂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上道字乃制行之道可道行之/也常道乃真常不變之道也名可名
 非常名上名字乃立言之名可名/言之也常名即常道之名無名天地之始無名/者道
 也所以生/天生地也有名萬物之母有名者道所生也/所以化生萬物也故常無欲
 以觀其妙常無者法道之無也觀者/察也妙者道之妙㣲也常有欲以觀其徼
[001-1b]
 常有者法道之有/也徼者道之邊際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兩者謂有無也/同出於道而時
 異其/名同謂之𤣥凡逺而無所至極者其色必𤣥/故以𤣥字形容道之不可名𤣥之又
 𤣥衆妙之門𤣥已至矣𤣥之又𤣥則𤣥亦不足/以名之矣故為衆妙之所從出
  凡天下之道可以制行者非真常之道也凡天下之/名可以立言者非常道之名也故無名之道渾淪無
  體而天地於此始焉及其有名長養不窮而萬物於/此生焉道之有無兼該如此故得道者内觀其心心
  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是謂常無盖欲以察道/之㣲妙焉至於措之五常施之百行無物不有無時
  不然是謂常有盖欲以察道之邊際焉正以有無兩者非/判然二物也同出於自然之道而時異其名耳盖世有以
  有為道者有以無為道者有以非有非無為道者有以/亦有亦無為道者彼皆分别執著而不知有無渾融故
[001-2a]
 有無渾融斯謂之𤣥然𤣥亦不足以盡之而且𤣥又/𤣥是謂衆妙之所從出而天下之道莫有過之者矣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真美不可知也皆知/美之為美即非美矣皆知
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真善不可知也皆知/善之為善即非善矣故有無相生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難易相成見以為難則易至見/以為易則難又至長短相
有長而後見有短/有短而後見有長髙下相傾下者以髙為望髙/者又以下為歸聲音
相和此唱而彼和之彼/唱而此又和之前後相隨自以為前而有前乎/我者則為後自以為
後而有後乎/我者則為前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以常道處事而/道由於無為
[001-2b]
不言之教以常名行教而/教出於不言萬物作焉而不辭作猶動也/不辭謂不
辭謝禁/止也生而不有不有不自/有以為徳為而不恃不恃不自/恃以有能功成
而不居不居不自/居以為自夫惟不居是以不去不去謂物/不能去也
 老子五千言上可以通於妙下可以通於徼以之求/道則道得以之治國則國治以之修身則身安其言
 常道於是三者此章言性情之事夫人之所謂美善/皆生於情以適情為美未必真美以適情為善未必
 真善如此者何情使然也夫人之性大同而其情則/異以殊異之情外感於物是以好惡相繆矣惡無主
 皆知美之為美而不知惡之名已從美生皆知善之/為善而不知不善之名已從善起天下之物未有不
 無對者有無之相生難易相成長短之相形髙下之/相傾音聲之和前後之相隨有其一未有無其
[001-3a]
 二聖人知之將復其性必化其情是以體道自然為/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美者固美惡者亦化而為美
 善者固善不善者亦化而為善是以用無棄物教無/棄人萬物各遂其性若未嘗使之然者故萬物並作
 吾從而與之作作而不辭萬物並生吾從而與之生/生而不有方其有為非我之為順物而已故為而不
 恃及其有功非我之功應物而已故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則萬物莫不仰之如天地而愛之如父母更
 無離去/之者矣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尚賢則民恥於/不若而至於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
不為盗貴難得之貨則民病/於無有而至於盗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可欲/如尚
[001-3b]
賢貴貨之𩔖凡爭/盗皆起於見可欲是以聖人之治虚其心實其腹除去/嗜好
其心常虚則欲盡/理還而腹實矣弱其志强其骨和柔収歛其志常弱/則無欲自剛而骨强
矣/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常使百姓黜聪/明絶嗜欲縱有
知識者亦不/敢有所作為為無為則無不治夫為治而至於無為/則天下無不治矣
 聖人見夫知美斯惡知善斯不善故不敢唘天下之/知其於賢也非遺而不用也而不矜尚之以唘民相
 競之心則民返於自然而不争矣其於貨也非棄而/不収也而不貴重之以啟民貪竊之意則民安於素
 樸而不為盗矣夫烈士狥名貪夫狥財亂所由生也/今不尚賢則不見名之可欲不貴貨則不見利之可
 欲而心不惑亂矣是以聖人之治使心常虚而腹自/實盖清净而道来集也使志常弱而骨自强盖無欲
[001-4a]
 而能自剛也夫民生有欲無知則已聖人惟不啟其/無涯之知故不導其無窮之欲民皆返浮抱樸間有
 知識者亦不敢有所作為則天下皆歸於無為而無/不治矣夫無為由於無欲無欲由於無知果何以致
 此於民哉亦曰聖人者固自謂未嘗有/知也固未嘗見天下有可欲之事也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道本無名故沖然為衆妙之門/故用之不窮而莫能盈其量
兮似萬物之宗淵至深之處也道/為萬物母故曰宗挫其鋭心出而入物/為鋭故當挫
之/解其紛物入而搆心為/紛故當解之和其光本體之明和/之而不曜同其塵
民庻之雜同/之而不殊湛兮似或存湛然至清/如有所存吾不知其誰之子
[001-4b]
象帝之先吾不知道之所從生也其似在/帝之先乎帝謂生物之主也
 夫無為之道夲至虚耳然以之適衆有雖天地之大/民物之廣無所不遍愈用而愈不窮物有滿而道未
 嘗滿物自道而道嘗物淵乎似萬物之宗也人莫不/有道惟聖人能全之何以全之挫其鋭恐其入於妄
 也解其紛恐其與物搆也不入於妄不與物搆則以/汚染去而光生焉然茍自曜其光則是有心以立異
 於衆矣故和其光以至潔之光應至雜之塵而無所/不用豈棄萬物而為道哉道如是而後全則湛然至
 清而嘗存矣雖存而人莫之識故曰似或存道雖存/終莫得而名故曰不知其誰之子然又不可為無也
 故曰此其似帝之先乎帝者生物之主羣化皆/處其後者也而道又先於帝則莫或先之者矣
  第五章
[001-5a]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芻/狗
者結草為狗用之祭祀祭畢/則棄之乃最無容心之物也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橐/籥
者鑄冶所用之風之器也橐者外之櫝/所以受籥也籥者内之管所以鼓橐也虚而不屈動而
愈出惟其空虚而無屈竭之時/是以動盪而有引伸之妙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中/者
不偏不倚之/謂即道也
 夫道㝠於帝之先而不知所從出故聖人為無為而/無不治功成而不居又豈容存一心曰我能仁百姓
 哉天地體此道者也其生物也以不生生之聖人體/此道者也其治天下也以不治治之何也萬物與天
 地同體百姓與聖人同體天地聖人内不見有能仁/之心外不見有所仁之物其自視猶芻狗然則其視
[001-5b]
 萬物百姓也亦若是而已矣惟不自以為仁故其仁/無窮然則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惟其虚而不屈是
 以動而愈出者也則體此道者為無為而言亦無言/可知已夫發於聲而為言而出此言者不可言也人
 莫不然然而徃徃尚口乃窮者以其心不倚於有則/倚於無不著於取則著於捨不能與道相符故也夫
 惟不倚有無不著取捨而與道相符是謂之/守中故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之為不窮也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𤣥牝谷喻言也以其虚而能受受而不/有㣲妙莫測故曰谷神道本真常
不滅故曰不死牝能生物猶所謂母也/謂之𤣥者見其生而不見其所以生也𤣥牝之門是謂
天地根言天地自/此而生也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綿綿㣲而不絶/也若存存而不
[001-6a]
可見也能如是雖終/日用之而不勞矣
 人知天地之生萬物不知天地乃生於道也吾何以/見道之神哉譬之於谷谷至虚而猶有形谷神則虚
 而無形也虚而無形尚無有生安有死耶不死則不/生不生者能生生是謂之𤣥牝𤣥牝者有無之合牝
 能生者也道之所以生天地由此而已故曰是之謂/天地根而為亡⬤則綿綿而来嘗絶以為存耶則惡
 覩其存哉人能如是則有形之身可使虚而如谷無/形之心可使寂而若神而吾之用之無所用心脗合
 而已尚何勤之有哉此章乃修養工夫之/所自出老子之初意却不尃主修養也
  第七章
天長地乆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
[001-6b]
不自生者惟生物/而不自愛其生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
而身存後其身者後已而先人也外其身者薄已而厚/人也身先謂人莫之能上身存謂物莫之能害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私謂身也後身身先外/身身存故曰成其私
 上言道生天地此章言天地之生萬物聖人之成百/姓也長生久夀莫如天地天地所以能長且乆者正
 以天施地生其施物不已其生物不測未嘗一日愛/其施未嘗一日怠其生是之謂不自生萬物莫不恃
 之以生故能長生聖人亦然知此心常真不變浩然/與天地量故於此身無可愛者一心之運知無不為
 舉措之間無非善利由其不見有身故天下之有身/者莫我若也故大徳必得其祿必得其位必得其名
 必得其夀是謂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盖聖/人之心明通公溥洞然無私非求以成其私也而
[001-7a]
 私反以之成/道則固然耳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㡬於
不争不争處髙潔也衆人之所惡謂/卑下也㡬於道似有道者之善也居善地避髙趨/下未嘗
有所逆/善地也心善淵空虚静黙深不/可窮善淵也與善仁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
言善信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政善治洗滌羣⬤平凖/髙下善治也
善能遇物賦形而不/留於一善能也動善時冬凝春泮涸溢/不失節善時也夫惟不爭
故無尤水兼上文七者之善而不/争處髙潔故無怨尤之者
[001-7b]
 聖人既已後其身外其身則又烏見有可争之善哉/夫一隂一陽之謂道⬤之者善也上善者道之所謂
 善非天下皆知善之為善者也故若水焉盖水灌溉/浣濯有利萬物之功乃處衆人所惡汚下之地故㡬
 於有道者之善也夫水兼七善之善而不争而聖人/似之是以居之安而居亦善地也定而静而心亦善
 淵也仁覆天下與亦善仁也庸言之謹言亦善信也/以政治國政亦善治也泛應曲當事亦善能也與時
 偕行動亦善時也夫人之有善而不免於人非者以/其争也聖人備衆善而不自以為能故於天下無所
 争而天下亦無/怨尤之者矣
  第九章
持而行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盈則必溢恐其/溢而左右以枝
[001-8a]
之曰持鋭則必折懼其/折而節量以治之曰揣金玉滿堂莫之能守戒之在/貪也
貴而驕自遺其咎戒之在/傲也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功成/名遂
嘗存謙退之心/是謂天之道
 此章言守身之道知盈之必溢而以持固之不若不/盈之安也知鋭之必折而以揣先之不如不鋭之可
 長保也是故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持而盈之則/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矣髙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揣
 而鋭之則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矣然則惟功名成就/而常存謙退之心此所以無私而成其私也其得天
 之道/乎
  第十章
[001-8b]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載乗也營魄即魂魄也/抱一者相合而為一也専氣致
柔能嬰兒乎嬰兒無所知而其氣至/専無所能而其氣至柔滌除𤣥覽能無疵
𤣥覽者𤣥妙之見也著之/則不免瑕疵故當滌除之愛民治國能無為乎以愛/愛民
愛必不周以事治國國必不/治清净無為則民自化矣天門開闔能為雌乎天門/謂心
也出入而無見其形是謂天門開闔以心/之運動變化而言謂雌者守静養動之意明白四達能
無知乎内外明白中心洞然而/不存知識故曰能無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
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𤣥徳不宰者不自以為能宰制/也雖有大徳而物莫之能
故曰/𤣥徳
[001-9a]
 魂者人之陽魄者人之隂故魄為物魂為神也聖人/性定而神凝不為物遷神常有以載乎魄衆人以物
 役性神昏而不治耳目困於聲色鼻口勞於臭味則/魄當有以載乎神矣故教之以抱神載魄使兩者不
 相離此固聖人修身之安而長生乆視其道亦由此/也神不治則氣亂而强者好鬬弱者喜畏不自知也
 神治則氣専氣而不分致柔而無忤非嬰兒其孰能矣/之聖人外不為魄所載内不為氣所使則超然𤣥覽
 茍此見未忘遣有著有躭無著無可勝病乎於是并/其𤣥妙之見而亦滌除之庻不為見所病矣若此者
 茍誤認之不㡬以虚無寂滅為學乎不知所言載營/魄者非拱黙之謂也即愛民治國而能無為也所謂
 為無為也専氣致柔者非鬱閉之謂也即天門開闔/而能為雌也所謂雄守雌也滌除𤣥覽者非晦昩之
 謂也即明白四逹而能無知也盖如鏡之於物来而/應之非有意于索照也所謂知無知也夫聖人之道
[001-9b]
 既足以生畜萬物而又不有不恃不/宰茍非𤣥徳深逺其孰能與於此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輻輪之股也轂車中/之容軸者也當其無
謂轂之空處轂惟空虚乃/可行車故曰有車之用挻值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
挻和也埴土也和土為/器器中空虚可以容物鑿戸⬤以為室當其無有室
之用鑿穿也户以出入牖以通/明室惟空虚故人得居處故有之以為利有此車/有此器
有此室則有所/以為天下利無之以為用車之轉軸器之容物室之/出入通明皆當其無處則
無者所以/為天下用
[001-10a]
 此章言有無合一之妙世人但知有之為用而不知/以無運有其用乃神觀乎乗載以車而必轂有空虚
 之處乃得車之用日用以器而必器有空虚之處乃/得器之用居處以室而必室有空虚之處乃得室之
 用三者皆當其無有其用而天下之理可以𩔖推矣/故非有則無無以施其利非無則有無以致其用可
 見有無原自合一知兩者/之不可分斯知道之至也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自盲盲言惑/於視也五音令人耳聾聾謂惑/於聴也五味令
人口爽爽謂失/正味也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發狂謂心/神不定也難得
之貨令人行妨難得之貨謂非日用常行/之物行妨妨害徳行也是以聖人為
[001-10b]
腹不為目腹者内也受而不取納而不留目者/外也貪而不能受愈見而愈不足故去彼
取此彼者目也/此者腹也
 此章言聖人守身之㫖至人性定於中目辨色耳審/音口和味田獵以時珍貨在御隨境而中不惑盖得
 其正也若中無所主則為物遷遂使五色足以盲目/五音足以聾耳五味足以爽口田獵足以亂心難得
 之貨足以傷行種種皆失其正外泪而真漓矣聖人/惟守内不務外使其心承受諸物而不隨觸遷流故
 為腹而不為目既去彼以取此/則中常淵静而湛然不擾矣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寵榮貴也辱卑賤也若驚不安之/貌寵辱若驚者言驚寵如驚辱也貴大患若
[001-11a]
貴畏也言畏其/身若畏大患也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人知以/辱為下
而不知辱生於寵則/辱非下而寵為下矣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知/寵
為下則得之若不安而失之之/時亦若得之之時無所損矣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
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大患者身生疾病攻之于内寵/辱得失攖之於外皆因有此身
方有/此患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無身謂忘其身也知身之/非實而忘之則大患盡去
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貴自重其身也不䡖以/身為天下天下反可寄
於吾/身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託天下愛自惜其身也惜/以身為天下天下
反可託/於吾身
[001-11b]
 夫聖人既不以外而戕内則其守内也驚寵如驚辱/畏身如畏大患何以言之寵辱原非兩物寵為辱先
 故下之而得亦驚失亦若驚則未嘗安寵而驚辱矣/有身乃大患之本能忘其身而吉㓙皆不得攖之則
 身且若無而患自不生矣推而言之貴以身為天下/而天下可寄愛以身為天下而天下可託則知不有
 其身然後可以/涉世而無累也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夷平/也聽之不聞名曰希希無/也摶之不
得名曰㣲摶執也/㣲細也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一者/道也
三者之名雖立而究竟不/可分别故仍混而為道其上不皦其下不昩皦明也/昩暗也
[001-12a]
凡物皆上明下暗而道/則在上不明在下不暗䋲䋲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䋲/䋲
運行不絶之貌運行而/不可名則歸於無而已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
惚恍惚恍者若有若無/出入變化之意迎之不見其首無始/也隨之不見
其後無終/也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古之道自/無而出執
其初之無以御今之有則/能知古始之所謂道矣是謂道紀紀紀綱也治/道之綱也
 此章形容道之無跡道者無聲無臭先天地生於何/而可見可聞可摶乎惟因其不可見而名之曰夷希
 因其不可聞而名之曰希因其摶之不可得而名之為/曰㣲然欲舉三者而問之雖智者不能名状則混而
 一仍見道無可分而已是道也仰觀於上而不見其明/俯觀於下而不見其暗䋲䋲不絶以運行之及執名
[001-12b]
 以求則復歸於無既歸於無而又若有無状之状無/象之象則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而以惚恍名之至矣
 哉道之盈天地而不可執著也以為来而迎之無前/以為去而隨之無後此所謂道無在而無乎不在乎
 夫無前無後則不古不今矣然而追於物之所自生/豈非古乎觀於物之所現在豈非今乎得道者惟執
 古以御今則知古之所始/而無窮之道紀在是矣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㣲妙𤣥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强
為之容不可識則不可形/容而勉强形容之豫若冬渉川戒而後/動曰豫猶若畏
四鄰疑而不/行曰猶儼若客言其不/敢慢渙若氷將釋言其恐/欲陷敦兮
[001-13a]
其若樸言其/質曠兮其若谷言其/虚渾兮其若濁言其不與/物異以上
為/也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徐者/聴其
自然/之理保此道者不欲盈常虚而受/則無盈溢夫惟不盈故能敝不
新成敝故也不新能不/新也成能成也
 此章言得道者之以虚為用也謂古之善為士者將/以成聖而盡神也其入道之功由㣲至妙至極而𤣥
 𤣥則通通則深不可識矣至於不可識則又何從而/形容之哉以為如不得已則若冬渉川以為如恐人
 見則若畏四鄰以為荘敬而若客以為恐懼而若履/氷以為若樸之未雕以為若谷之能受以為渾然若
 濁而不與物異此七者疑之而不能擬之也意者其/清乎世俗之士為濁所淆孰能如今之濁也而靜之
[001-13b]
 而徐清意者其能生乎枯橋之人以定滅性孰能如/今之安也而動之而徐生凡以保此道者其中原虚
 而不盈則但見故而不新能故而不新/則千載如一日而道於是乎大成耳
  第十六章
致虗極致者推其至也致虚而至/於極則凡有皆蔵於無矣守靜篤篤固也守静/而至於篤則
凡動皆涵/於静矣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作動也復者復其始/也萬物有作必有復
虚極静也以觀/其作且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芸芸作之状也歸/其根如華葉之生
於根復歸/於根也歸根曰静求静者止動息念强持之而非静/也歸根則返於自然乃真静矣
靜曰復命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豈非賦命/之本然乎静而見性斯復命矣復命曰常湛/然
[001-14a]
常存即所/謂常道知常曰明物無障蔽/故能生明不知常妄作凶不知常/道而妄
有作為/凶機也知常容知常則人我之分善惡之/見俱化矣豈非容物之量容乃公能容/則為
至/公公乃王公則可以/王天下王乃天王者與/天同符天乃道至於天則/皆道所充
塞/矣道乃久真常不變/豈非能久沒身不殆沒身終身/殆危也
 保道而不欲盈則貴致虚矣虚則必静致處既極守/静既篤則萬物皆在觀照之中而於其作也觀其復
 焉正以物之生也雖芸芸之多而其終也各歸於本/來之地故謂之歸根既歸根矣是則動極而静之時
 至静之中本然之理於此始復故曰復命至於復命/乃是常乆而不易者能知常久不易之道方謂之明
 矣夫人惟不知此常久不易之道故有妄想妄動皆/失道而履㓙也知常則其心與天地同大何物不容
[001-14b]
 既能容矣則何事不公王天下者即此公道是也以/公道而王則與天地同天即道也故曰天乃道此道
 也即所謂常久不易之道也能得此常久人/之道則終其身無非道矣又何危殆之有哉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太上猶言最上不知有之者/謂相忘無言不知所以然也其次親之
譽之道徳既仁義乃彰義/則民親其仁譽其其次畏之仁義不行政形斯/作則民畏其戚
次侮之刑法不足以制其心則/從事權術而民侮之矣信不足有不信惟上不/自信而
屢更治術則民/始不信其上猶兮其貴言猶遲疑也言聖人自信有/餘而猶然貴重其言不出
諸口而民/自信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民安其身功成/矣道既大同事
[001-15a]
遂/矣
 此章言世降之弊而知道貴自然也大道之世相忘/無未嘗治之民不知其所以然及其後也民之於居
 始有親譽之意又其後也始有畏懼之意又有後也/始有玩侮之意凡此世道愈降而愈下者由於上之
 人誠信不足而民始有不信之者耳聖人則不然以/道御天下亦既誠信有餘矣而其于言也然猶貴之
 不輕出諸口盖不言無為俾民隂受其賜也及其功/既成事既遂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誰皆謂我自
 然如此所謂帝力於/我何有豈非盛治哉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之隆無仁義之名而仁義/行其中大道廢缺仁義乃名智慧出
[001-15b]
有大偽智以知之慧以察之以/知察相加其偽愈出六親不和有孝慈六親/父子
兄弟夫婦也自六親不和/而後有孝子慈父之名國家昏亂有忠臣君臣同父/同徳無忠
臣之名也國亂/而後忠臣見矣
 此章専言末流之逺於道道𨼆於無形安得有仁義/之名哉以其有所受有所别而仁義乃彰大道於是
 廢矣道廢而智慧用智慧既用則人人出其變詐以/相遁相髙而大偽於是日生矣夫至治之世不獨親
 其親不獨子其子六親未有不和者自人各親其親/人各子其子而孝慈之名出故有孝慈者由於六親
 不和也大道為公主臣一徳何從而有忠臣之名故/有忠臣者由於國家昏亂也此見每降而愈下去道
 日逺/之意
[001-16a]
  第十九章
絶聖棄智民利百倍非聖智不足以知道然使民知聖/智之名必至馳騁意識以為害矣
絶仁棄義民復孝慈仁義本在大道之中然使民竊仁/義之名以行其私必有不孝不慈
者/矣絶巧棄利盗賊無有巧以便事利以濟物二者非以/為盗而盗賊無巧利不行也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屬附屬也下文樸素/即所屬也聖智仁義
巧利三者由世道日趨於文故有此名/文不足以治天下故當使之有所附屬見素抱樸少私
寡欲素未受采樸未斵器見素抱/樸則心自無私欲自寡矣
 有道者觀乎世之逓降而去道日逺也曰此名之為/病也故聖智之名出而後天下之害生不若棄之絶
[001-16b]
 之而天下自利仁義之名出而後有孝不孝慈不慈/分别之論不若棄而絶之與道相忘則人歸於孝慈
 之中而無所分别巧利之名作而後盗賊起不若棄/而絶之而使民無所恃以為盗凡此三者皆其曰趨
 於丈故有此名耳自知道者觀之是文也不足以治/天下不若使民有所屬故屬之以見素抱樸少私寡
 欲而天下自無事矣/豈非上古之治哉
  第二十章
絶學無憂學至於無所學乃為絶/學無思無為故能無憂唯之與阿相去㡬阿
善之與惡相去何若唯阿皆應聲唯㳟而阿慢善/勝惡猶唯勝阿相去不逺人之
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人之所畏聖人亦畏之/而其所畏者大而無極
[001-17a]
荒兮未央言/無畛域也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熙熙溺於/所好也享
太牢喻其美登/春臺喻其樂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泊静/也兆
萌芽也嬰方生/也孩稍長也乗乗兮若無所歸駕車者既歸則不乗/矣乗乗則似進似退
未有歸/著也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遺/忘
也各矜所知則自謂有餘聖人無所不知而/實無所知則若忘矣愚人之心言無所知也沌沌兮渾/然
無/知衆人昭昭我獨若昏衆人察察我獨悶悶昭昭矜智/巧也若昏
自晦也察察苛細/也悶悶無為也忽兮若晦若無所/見也寂兮似無所止若/無
所棲/也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有以有所用之也/頑鄙則無所用我獨
[001-17b]
異於人而貴食母道者萬物之母聖人以道/為宗如嬰兒之食於母
 至人於聖智仁義巧利既棄絶之而歸於素樸其於/世也又何所學乎惟無所學乃為絶學而物無足憂
 之矣夫世人所以擾擾多憂者以心之不能忘也而/善惡之見為最故謂善之勝惡者猶之謂唯之勝阿
 而不知其相去俱無㡬不若併善之名無之而此心/廓然無累矣然聖人非安意肆志以行之行人之所
 畏吾亦畏之而且無所不畏荒乎其未央焉正以衆/人之於世味如享太平之美如登春臺之樂而聖人
 不然其静也安守淡泊無一念之萌如嬰兒未孩之/時其動也乗乗然若動若不動無所歸止而不著迹
 此其所以異於衆人也夫人惟自見其長則若有餘/而聖人則包舉萬物而實空洞無物則超然若遺矣
 將謂是愚人之心也歟何其渾淪無知也故人見明/而聖人獨若昏人能察物而聖人獨無為人皆各出
[001-18a]
 其見若有所用而聖人獨頑然鄙然一無所施凡此/所以異於人者蓋脱遺學問以道為宗如嬰兒之食
 於母而已夫嬰兒/食母曽何憂乎
  第二十一章
孔徳之容唯道是從道無形容一可形容即屬之徳/然大徳之容亦皆從出於道
之為物惟惚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
有物恍惚者若有若無之意有象有物/則所謂無状之状無物之象也窈兮㝠兮其中
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窈㝠深逺不可見之意精者/得道之一而不雜者也盖有
中之有有之粗者也唯無中之有然後為有中之/精唯其真故不以有而存不以無而亡是為有信自古
[001-18b]
及今其名不去以閲衆甫其名不去謂道不變也衆甫/者萬有之始也自門出者一
一而數之曰閲言道如/門萬物皆自此徃也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以此欲/知
萬物之所以然者/惟始於此道而已
 夫遺物去智至於若頑若鄙則其容之甚徳者也夫/何所從出哉唯道之從而已道之為物惟恍而若有
 唯惚而若無者也方惚而恍恍則不昩不昩則疑於/有物也乃其中有象象者疑於有物而非物也方恍
 而惚惚則不皦不皦則疑於無物也乃其中有物物/者疑於無物而有物者也然非徒揣之以有物而已
 乃其中有精精者得道之一而不雜者也天下之物/真而不偽信而不忒常而不變未有加於此是以古
 今雖異而道則不去唯末嘗去故能閲羣有之始而/為萬物之母矣聖人所以能觀羣有之始而知羣有
[001-19a]
 之所由然者以/其體乎此道耳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聖人動必循理理之所在雖曲/亦通也故與物不迕而能全枉則直循理雖/枉天下
之至/直也窪則盈衆之所歸者/下也故必盈敝則新昭昭察察非道也悶/悶若將敝矣而實則
之所自/出也少則得多則惑道一而已得一則無所不得/多學而無以一之則惑矣
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一者道也抱一/者常與道俱也不自見故明因/天
下之所見而見之而我不/自見也則所之無不察不自是故彰因天下之所是/而是之而我不
自是也則所/是莫之能蓋不自伐故有功歸天下以功而我/不自有也故有功不自矜
[001-19b]
故長任萬物以能而我/不自矜也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聖人得一則無/我無我則不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虚語哉誠全而
歸之夫所謂全者内以全身外以全物物/我兼全而復歸于性其全也大矣
 能知衆甫之然則能抱一能抱一則能曲能枉能窪/能敝矣物不可以終曲故曲則全物不可以終枉故
 枉則直窪則必盈敝則必新少則必得多則易惑此/自然之理也古之聖人所以䏻為萬物宗者以其抱
 一也抱一者常與道俱故不自見而因人之見不自/是而因物之是不自有其功而因人之功不自矜其
 長而因人之長唯不與物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夫/聖人循理而動本至全也而又能曲以養之則其全
 之也/大矣
[001-20a]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天地之理本自自然故自然二字其/言不多而天地之理不過如此而已飄風不
終朝驟雨不終曰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乆而况
於人乎自旦及晡為終朝自早及暮為終日/飄風驟雨非出於常然故不能乆故從事於
道者道者同於道徳者同於徳失者同於失道行也徳/得也唯從
事於道者為能無我故可行則行我無違焉可得則得/我亦無違焉可失則失我亦無違焉同者隨順而無違
之/意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徳者徳亦樂得之同於
失者失亦樂得之可行我亦樂得之可行我亦樂得之/可失我亦樂得之行止行失我皆樂
[001-20b]
之此所以為/知道之士信不足有不信然入道貴能信若信處有/不足又則於此有不能自
信/者
 聖人之所以不争者盖以天地之理本自然而已故/自然之道其言不多而天地之理盡於此世罕信之
 者喜於作也有作必有輟惡能乆乎即飄風驟雨之/不能乆亦可見也從事於道者不然從事於道則自
 然矣自然則本無可得亦復何失無得無失而隨世/之得失故得喪窮逹皆信其自至而無容心焉無不
 同亦無不樂也不知道者信道不篤因其失而疑之/於是益以不信夫惟信道者然後可以語自疑之道
 也/
  第二十四章
[001-21a]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舉踵曰跂張足曰跨立欲增髙則/反害其立行欲增濶則反害其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
在道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贅疣贅也/行當作形
食餘人必惡之/形贅人必醜之
 夫聖人從事於自然而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者盖亦覩夫爭者之害也夫人未有不能立且行
 者也茍以立為足而加之以跂以行為未足而加之/以跨未有不喪失其行立者彼其自見自是自伐自
 矜者亦若是矣其為道也為餘食贅行而已夫俗人/皆嗜之而吾復取焉是餘食也性本無是而時侈之
 是贅行也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宜有道者之不處也
[001-21b]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妙理常存故曰有物萬道不能分/故曰混成道生天地故曰先天地
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寂無聲也寥無形也廓然無偶/曰獨立古今常一曰不改無所
不在曰周行所在皆通曰不殆可以為天下母者/天下萬物之所由生也不知其名不可得而名也强為
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逺逺曰反道之為物用之則彌/滿六合卷之則莫知
其所大豈足以名之哉强為之名而已大則徃而無窮/故大曰逝逝則逺而不禦故逝曰逺而而復歸其根則
未始離乎吾身/也故逺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
[001-22a]
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天/地區
分而域中有四大王者居一焉王道人道之盡者也人/法地者地之所至人亦至焉地法天者天之所至地亦
至焉天法道者道之所至天亦至焉道則以無/法為法者也無法者自然而已故曰道法自然
 此章言道之大而王者能配之也夫道非清非濁非/髙非下渾然而成體其於人為性故曰有物混成此
 未有知其生者盖湛然常存而天地生於其中耳寂/兮無聲寥兮無形獨立無匹而未嘗變行於羣有而
 未嘗殆俯以化育萬物則皆其母矣道本無名聖人/見萬物之無不由也故字之曰道見萬物之莫能加
 也故强為之名曰大謂之大矣然徃而莫窮故曰逝/謂之逝矣然無所不周故曰逺謂之逺矣然其一念
 之間無所不具故曰反盖道之大如此是以域中有/四大而王者兼法之法地如地之無私載法天如天
[001-22b]
 之無私覆法道如道之無私生成而已是以喜怒哀/樂之中節即足以位天地育萬物則王之配道又何
 難/哉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根本也躁者動之甚而煩擾也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故曰重為
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
古者吉行師行皆有輜車在後所以載行者之衣食/器械以其累重故稱輜重榮觀紛華之觀也燕處猶
燕居超然髙出/而無繫著也奈何萬乗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
根躁則失君以身䡖天下者謂以身勞天下之細故/也䡖則自失其本矣躁則自失所主矣
[001-23a]
 此章言治天下之道䡖者先感重者後應應者感之/所自生則重為䡖之根矣静者役物躁者役於物躁
 常為静之所役則静為躁之君矣是以聖人終日之/間其行為可以約齎矣然猶不離輜重則輕之不可
 以無重也雖有榮觀為足以適矣而必有超然之燕/處則躁之不可以無静也况乎萬乗之主其可不静
 且重乎盖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則重矣無為焉/則静矣否則以細故自嬰一物亦足以役之又何以
 宰制天/下⬤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迹循理而行/故無迹善言無瑕謫時然後言故言/滿天下無口過
計不用籌策萬物之數畢陳於前/不計而知安用籌策善閉無闗楗而不可
[001-23b]
開善結無䋲約而不可解楗拒門木也横曰闗竪曰楗/結繫也全徳之人其於萬物
如母之於子雖縱而不去故/無闗而能閉無䋲而能約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
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聖人以真常之善/救人人人皆在教
育之中故無棄人以真常之善救物物物皆在化/育之内故無棄物襲明言聖人蔵其明而不露也故善
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雖知大迷是為要妙善人不善人之師言不善人之可/以為善人也不善人善人之資言
不善人之有助乎善人也然聖人無心於物善人雖可/為師而吾不知其師之為可貴也不善人雖可為資而
吾不知其資之為可愛也聖人之妙/雖知者亦有所不能喻故曰要妙
[001-24a]
 此章言聖人之行雖静且重其實無能名也善行善/言善計善閉善結皆常善也唯常善則不以人而多
 不以物而少然人與物雖有常而失其真常故聖人/每以真常救之以真常救人則無棄人以真常救物
 則無棄物盖人與物同具此明唯聖人以知常之明/而救之於所同然之際耳故其明蔵而不可見是謂
 襲明是以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人之/不善何棄之有哉然聖人忘已忘物不知其師之為
 貴不知其資之為可愛則善惡兩忘混然而化於道/雖智者亦有所不能喻豈非反本還原獨觀道妙者
 歟/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徳不離復歸於
[001-24b]
嬰兒雄剛强也雌柔弱也知有運用之意守有主宰之/意谿水所歸也常徳即常道也人之初生常徳内
全及為物所遷則日離故/常徳不離則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黒為天下式為
天下式常徳不忒復歸於無極白明顯也黑晦昩也式/天下以為法也不忒無
差夫也歸於無極則/嬰兒又不足言矣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
谷常徳乃足復歸於樸榮尊尚也辱卑下也谷亦水所/歸也常徳乃足又非特不忒而
已樸者真之全而/物之混成者也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
大制不割檏既斵而後有器聖人抱檏故用此檏/以為官長火制者無所制也割分裂也
 此章言聖人以無御有同𤣥之道盖天下之事有非/柔所能獨濟者有非晦所能獨理者有非在下所能
[001-25a]
 獨成者此聖人所以必知其雄知其白知其榮也然/剛不生於剛而生於柔明不生於明而生於晦髙不
 生於髙而生於下此聖人所以必守其雌守其黒守/其辱也聖人守此所以為谿為谷為式而天下歸之
 者正以此真常之徳未之離焉耳嬰兒也無極也檏/也實人固有之道故以復歸言之惟檏散則為器夫
 道形而上者也器形而下者也聖人以形而上者用/形而下者則以此檏為官長焉盖制物必割而無所
 制之大制則不割也其所/謂抱樸而民自正者歟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聖人之有天下非/取之也萬物歸之
耳其始天下非為之也因萬物之自/然耳若欲取而為之則不可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
[001-25b]
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為之則傷自然故敗/執之則乗通變故失故物或行
或隨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載或隳天下之物各有自/然之性或行而先
或隨而後或呴而温或吹而寒或强而剛或羸/而弱或載而動或隳而止其相反而不齊如此是以聖
人去甚去奢去泰去甚慈也去奢儉也去/泰不敢為天下先也
 聖人抱檏以治天下故大制不割則其取天下以無/事治天下以無為而已夫何為哉若取而為之以求
 有得斯不可得矣盖天下神器唯神道可以御之神/者無思也無為也而為之則御之非其道故不可也
 為者所以求成而適足以敗之執者所以求得而適/足以失之誠以凡物各有自然之性故有先後温寒
 之不同剛弱動止之或異因其勢而道之者易簡而/理自得也違其性而為之者煩勞而物愈擾也是以
[001-26a]
 聖人去其甚去其奢去其㤗使不/至於過而傷物而天下無患者矣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荆
棘生焉大兵之後必有㓙年好還謂還以兵相報也兵/之所在民事廢故田不修
用兵之後殺氣/勝故年穀傷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善用兵者果/决而已盖主
於克敵出於不得已/非所恃以取强也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
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不矜其能不伐其功不驕其勢/其果常出於不得已是乃果而
勿强之/道也物壮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物牡則老物之/情也而道也者
[001-26b]
貴於守柔以為强故不/道之事當已而勿為也
 人主者無為者也故以道佐人主者亦不以兵强天/下盖以道服天下則天下莫敢不服以兵强天下亦
 將阻而抗我矣况天時地利未必無所害乎是以善/用兵者克敵而已非所恃以取强也然雖主于克敵
 而且勿矜勿伐勿驕焉其心誠出於不得已而非取/强者矣盖道也者貴於守柔以為强乃所以乆而不
 殆也如棄柔而用壮壮則必老豈可常之/道哉故當早已之而不以兵强天下也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勿處佳兵善/用兵也
不處者以之濟/難而不以為常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左為陽陽/主發生右
[001-27a]
隂隂主/主肅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
澹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
可得志於天下矣恬澹安静也/不美不善也吉事尚左㓙事尚右偏
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居上勢則以䘮禮處之殺人
衆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䘮禮處之偏將之之職在上/將軍之下偏將軍
居左上將軍居右以勢言之下反居上矣正/以兵為凶事故以䘮禮處之喪禮尚隂也
 此章言用兵乃王者之不得已也謂喜用者者乃不/祥之器而物或惡之故有道之人不以為常也夫平
 居貴左而用兵貴右正以兵為不祥非君子之所樂/用必不得已而用之其惟恬澹乎恬澹則静静者勝
[001-27b]
 之本也然君子雖勝而不以為喜勝之而喜是樂殺/人之人矣樂殺人之人豈能得志於天下哉故吉事
 尚左凶事尚右而行兵之際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所以然者以䘮禮處之也故殺人多則悲哀而泣
 之是戰雖勝而終以䘮禮處之矣以/見兵者不得已而用之非喜之也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道常即首章之常道/無名即首章之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無/名
之樸擬/之若小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賔守守此樸/也賓服也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令命令也/均遍也始制有名名亦
既有始制謂樸散為/器有器則有名夫亦將知止止者不狥其/名還鎮以樸知止所
[001-28a]
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川谷水之/分江海水
之/合
 此章言道器之循環也道無可名擬之以樸可謂小/矣而天地以此而始萬物以此而生天下孰敢有臣
 之者乎為侯王者若能守此道則萬物自賔服之其/服之也知天地之氣相合為一而降甘露侯王體至
 道以御物其不令而自均亦若露然孰得見其形哉/至於萬物既作是樸散為器而有其名矣聖人不狥
 名以忘樸故與之以止止者復於道也所以乗萬變/而不危殆也譬若川谷分派而必以江海為宗則渾
 器於道而仍鎮之/以無名之樸耳
  第三十三章
[001-28b]
知人者智心能/分别自知者明心無/障蔽勝人者有力角力/於外自勝
者强克已/之私知足者富所遇而足/則常有餘强行者有志不與物争/自强不息
不失其所者久存其所存/不為物遷死而不亡者夀真性湛然則/死而不亡
 此章言聖人之道返照内觀取諸已而皆足也盖分/别之心未除則知人而不能自知若夫知常之明自
 知了然矣相角之力雖勝然勝人而不能自勝若夫/克已之强非力所及矣貪慕者日見不足我無不足
 之見則富矣逐物者物得相加我惟躬行不怠則志/不可奪矣夫物變無窮而心未嘗失不失則久死生
 大故而性未嘗亡不亡則夀至於能久能夀/豈非不生不死者乎至人所為萬物皆⬤也
  第三十四章
[001-29a]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言無繫/著也愛養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
成而不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主不為主無主/宰之心也常無欲可
名於小湛然常虚/則似乎小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無物/不容
則似/乎大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此章言道體之無方故若汎兮無著可以左可以右/無所不周也既無不周是物物皆道之所生何嘗辭
 之既生矣又未嘗居之以為功盖道者愛養萬物而/原無主宰之心也惟其虚而無屬故無欲而可以名
 小而萬物歸之以為主道亦不自知則又可以名大/然而大小實非定名而惟其能小所以能大故聖人
 終不自以為大/乃能成其大也
[001-29b]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徃大象者無象之象即/道也徃者歸之也徃而不害安平泰
徃而不害者/於物無傷也樂與餌過客止樂可悦耳/餌可適口道之出口淡乎
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聴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夫萬物恃道以生故聖人執此道而天下自然歸之/歸之而莫受其傷則聖人皆安其平泰矣夫張樂設
 餌以待過客客過則止孰若道之出言也淡乎為無/味之味而其不可見不可聞者正足彌亘今古用之
 而無盡哉以見恬淡/無為乃成大象也
  第三十六章
[001-30a]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歙收斂也/張開大也將欲弱之必固强之將
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微明/謂雖
若幽𨼆而/實明白柔勝剛弱勝强魚不可脱於淵邦之利器不
可以示人
 此章言盛衰徃復之理而得聖人制心之妙將欲云/者將然之辭必固云者已然之辭於其張已知其歙
 於其强已知其弱於其興已知其廢於其與已知其/奪如日之中昃月之盈虧必然之理雖微甚明也故
 見形者以為剛强能制柔弱論理者則悟柔弱之勝/剛强夫人之不能離於柔弱也猶魚之不能脱於淵
 也魚蔵深𣺌之中柔弱自得而可以生活躍而在陸/必無幸矣聖人退處巽順而能力旋天地豈出其利
[001-30b]
 器以使人見哉盖剛强之為/害甚於兵刄故以利器喻之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
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作動也鎮者壓/定之使不動也無名之樸亦
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此章言道以無為體無不為為用而統之以兼忘也/無為而無不為則為而無為之之意矣侯王若能守
 此無為之道則不求化萬物而萬物自化⬤萬物之/化始於無為而漸至於作必將紛紜多故矣聖人知
 之則於其方作而以無名之樸鎮之然而茍有用樸/之心將使樸非其樸也故并樸而不欲則静之至矣
[001-31a]
  夫天下之不静皆起於欲不欲而静/自然無為天下有不同歸於正者歟
 
 
 
 
 
 
 
[001-31b]
 
 
 
 
 
 
 
御定道徳經註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