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21 西漢文紀-明-梅鼎祚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西漢文紀卷八     明 梅鼎祚 編
  公孫𢎞菑川薛人以賢良對策為博士數/年厯御史大夫為丞相封平津侯
   賢良䇿武帝初即位招賢良文學士時𢎞年六/十以賢良徵為博士使匈奴還報不合
    意上怒以為不能乃移病免歸元光五年復/徵賢良文學菑川國復推上𢎞𢎞謝以前嘗
    西用不能罷願更選國人固推𢎞𢎞至太常/上策詔諸儒時對者百餘人太常奏𢎞第居
    下策天子擢𢎞對第一拜博士待詔金馬門/𢎞復上論邪吏書奏天子以冊書答問𢎞復
    對上異/其言
[008-1b]
   武帝策諸儒制
 葢聞上古至治畫衣冠異章服而民不犯陰陽和五
 穀登六畜蕃甘露降風雨時嘉禾興朱屮生山不童
 澤不涸麟鳳在郊藪龜龍游于沼河洛出圗書父不
 喪子兄不哭弟北發渠搜南撫交阯舟車所至人迹
 所及跂行喙息咸得其宜朕甚嘉之今何道而臻乎
 此子大夫脩先聖之術明君臣之義講論洽聞有聲
 乎當世敢問子大夫天人之道何所本始吉凶之效
[008-2a]
 安所期焉禹湯水旱厥咎何由仁義禮智四者之宜
 當安設施屬統垂業物鬼變化天命之符廢興何如
 天文地理人事之紀子大夫習焉其悉意正議詳具
 其對著之于篇朕将親覽焉靡有所隠
臣聞上古堯舜之時不貴爵賞而民勸善不重刑罰而
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末世貴爵厚賞而民不
勸深刑重罰而姦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夫厚賞
重刑未足以勸善而禁非必信而已矣是故因能任官
[008-2b]
則分職治去無用之言則事情得不作無用之器則賦
斂省不奪民時不妨民力則百姓富有徳者進無徳者
退則朝廷尊有功者上無功者下則羣臣逡罰當罪則
姦邪止賞當賢則臣下勸凡此八者治民之本也故民
者業之則不争理得則不怨有禮則不暴愛之則親上
此有天下之急者也故法不遠義則民服而不離和不
遠禮則民親而不暴故法之所罰義之所去也和之所
賞禮之所取也禮義者民之所服也而賞罰順之則民
[008-3a]
不犯禁矣故畫衣冠異章服而民不犯者此道素行也
臣聞之氣同則従聲比則應今人主和徳于上百姓和
合于下故心和則氣和氣和則形和形和則聲和聲和
則天地之和應矣故陰陽和風雨時甘露降五穀登六
畜蕃嘉禾興朱草生山不童澤不涸此和之至也故形
和則無疾無疾則不夭故父不喪子兄不哭弟徳配天
地明並日月則麟鳳至龜龍在郊河出圗洛出書逺方
之君莫不説義奉幣而來朝此和之極也臣聞之仁者
[008-3b]
愛也義者宜也禮者所履也智者術之原也致利除害
兼愛無私謂之仁明是非立可否謂之義進退有度尊
卑有分謂之禮擅殺生之柄通壅塞之塗權輕重之數
論得失之道使遠近情偽必見于上謂之術凡此四者
治之本道之用也皆當設施不可廢也得其要則天下
安樂法設而不用不得其術則主蔽于上官亂于下此
事之情屬統垂業之本也臣聞堯遭鴻水使禹治之未
聞禹之有水也若湯之旱則桀之餘烈也桀紂行惡受
[008-4a]
天之罰禹湯積徳以王天下因此觀之天徳無私親順
之和起逆之害生此天文地理人事之紀也臣𢎞愚戇
不足以奉大對
   上邪吏疏
陛下有先聖之位而無先聖之民有先聖之民而無先
聖之吏是以埶同而治異先世之吏正故其民篤今世
之吏邪故其民薄政弊而不行令倦而不聴夫使邪吏
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不可得而化此治之所以異也
[008-4b]
臣聞周公旦治天下朞年而變三年而化五年而定唯
陛下之所志
   武帝答公孫𢎞冊書
問𢎞稱周公之治𢎞之材能自視孰與周公賢
   答武帝冊書
愚臣淺薄安敢比材於周公雖然愚心曉然見治道之
可以然也夫虎豹馬牛禽獸之不可制者也及其教馴
服習之至可牽持駕服唯人之従臣聞揉曲木者不累
[008-5a]
日銷金石者不累月夫人之於利害好惡豈比禽獸木
石之類哉朞年而變臣𢎞尚竊遲之並漢/書
   禁民挾弓弩奏東郡盜起𢎞奏上下其議吾丘/夀王對以大不便上以難𢎞屈
    服/焉
十賊彍弩百吏不敢前盜賊不輒伏辜兔脱者衆害寡
而利多此盜賊所以蕃也禁民不得挾弓弩則盜賊執
短兵短兵接則衆者勝以衆吏捕寡賊其埶必得盜賊
有害無利則莫犯法刑錯之道也臣愚以為禁民毋得
[008-5b]
挾弓弩便
   吾丘夀王禁民挾弓弩對
臣聞古者作五兵非以相害以禁暴討邪也安居則以
制猛獸而備非常有事則以設守衞而施行陣及至周
室衰㣲上無明王諸侯力政強侵弱衆暴寡海内抏敝
巧詐並生是以知者陷愚勇者威怯茍以得勝為務不
顧義理故機變械飾所以相賊害之具不可勝數於是
秦兼天下廢王道立私議滅詩書而首法令去仁恩而
[008-6a]
任刑戮墮名城殺豪傑銷甲兵折鋒刄其後民以耰鉏
箠挺相撻擊犯法滋衆盜賊不勝至於赭衣塞路羣盜
滿山卒以亂亡故聖王務教化而省禁防知其不足恃
也今陛下昭明徳建太平舉俊材興學官三公有司或
由窮巷起白屋裂地而封宇内日化方外鄉風然而盜
賊猶有者郡國二千石之罪非挾弓弩之過也禮曰男
子生桑弧蓬矢以舉之明示有事也孔子曰吾何執執
射乎大射之禮自天子降及庶人三代之道也詩云大
[008-6b]
侯既抗弓矢斯張射夫既同獻爾發功言貴中也愚聞
聖王合射以明教矣未聞弓矢之為禁也且所為禁者
為盜賊之以攻奪也攻奪之罪死然而不止者大姦之
於重誅固不避也臣恐邪人挾之而吏不能止良民以
自備而抵法禁是擅賊威而奪民救也竊以為亡益於
禁姦而廢先王之典使學者不得習行其禮大不便
   請廣興學官奏武帝時延文學儒者以百數而/公孫𢎞以治春秋為丞相封侯
    天下學士靡然嚮風𢎞為學官悼道之欎滯/乃請白丞相御史言制曰可自此公卿大夫
[008-7a]
    吏士彬彬多/文學之士矣
丞相御史言制曰葢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婚姻者居
室之大倫也今禮廢樂崩朕甚愍焉故詳延天下方正
博聞之士咸登諸朝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興禮以
為天下先太常議與博士弟子崇鄉里之化以廣賢材
焉謹與太常臧博士平等議曰聞三代之道鄉里有教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其勸善也顯之朝廷其懲惡也
加之刑罰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師始由内及外
[008-7b]
今陛下昭至徳開大明配天地本人倫勸學修禮崇化
厲賢以風四方太平之原也古者政教未洽不備其禮
請因舊官而興焉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復其身太
常擇民年十八已上儀状端正者補博士弟子郡國縣
道邑有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所聞
者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二千石謹察可者當與計
偕詣太常得受業如弟子一嵗皆輒試能通一蓺以上
補文學掌故缺其髙弟可以為郎中者太常籍奏即有
[008-8a]
秀才異等輒以名聞其不事學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蓺
輒罷之而請諸不稱者罰臣謹案詔書律令下者明天
人分際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小
吏淺聞不能究宣無以明布諭下治禮次治掌故以文
學禮義為官遷留滯請選擇其秩比二百石上及吏百
石通一蓺以上補左右内史大行卒史比百石已下補
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邉郡一人先用誦多者若不足
乃擇掌故補中二千石屬文學掌故補郡屬備員請著
[008-8b]
功令他如律令史記遺方正博聞漢書作方聞洽文下/有舉 二字廣作厲脩作興道邑作官
試作/課
   請徙汲黯為右内史奏黯伉厲即髙嘗觸丞相/𢎞廷尉張湯等為所深
    嫉欲誅之以事𢎞乃上言黯由主爵/都尉徙為右内史數嵗官事不廢
右内史界部中多貴人宗室難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請
徙黯為右内史
   乞骸骨疏淮安衡山謀反治黨與方急𢎞病甚/自以無功而封侯居宰相位諸侯畔
    逆奉職不稱乃上書願歸侯乞骸骨上報/不許賜告牛酒雜帛數月有瘳復視事
[008-9a]
臣聞天下之通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父子兄弟夫
婦長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仁知勇此三者天
下之通徳所以行之者也故曰力行近乎仁好問近乎
知知恥近乎勇知此三者則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
然後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
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鑒三王建周道
兼文武厲賢予祿量能授官今臣𢎞罷駑之質無汗馬
之勞陛下過意擢臣𢎞卒伍之中封為列侯致位三公
[008-9b]
臣𢎞行能不足以稱素有負薪之病恐先狗馬填溝壑
終無以報徳塞責願歸侯印乞骸骨避賢者路史記/
   同前漢書/
臣聞天下逹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父子夫婦長幼
朋友之交五者天下之達道也仁知勇三者所以行之
也故曰好問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此三
者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後知所以治人未有不
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陛下躬孝弟監三王建周道兼
[008-10a]
文武招倈四方之士任賢序位量能授官将以厲百姓
勸賢材也今臣愚駑無汗馬之勞陛下過意擢臣𢎞卒
伍之中封為列侯致位三公臣𢎞行能不足以稱加有
負薪之疾恐先狗馬填溝壑終無以報徳塞責願歸侯
乞骸骨避賢者路
   武帝報公孫𢎞詔元朔/三年
古者賞有功褒有徳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
也朕宿昔庶㡬獲承尊位懼不能寧惟所與共為治者
[008-10b]
君宜知之盖君子善善惡惡君宜知之君若謹行常在
朕躬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乃上書歸侯乞骸
骨是章朕之不徳也今事少間君其省思慮一精神輔
以醫藥史記/
   同前漢書/
古者賞有功褒有徳守成上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
也朕夙夜庶㡬獲承至尊懼不能寧惟所與共為治者
君宜知之葢君子善善及後世若兹行常在朕躬君不
[008-11a]
幸罹霜露之疾何恙不已乃上書歸侯乞骸骨是章朕
之不徳也今事少間君其存精神止念慮輔助醫藥以
自持
  鄒長倩
   遺公孫𢎞書
    𢎞以元光五年為國子所推上為賢良國人/鄒長倩以其家貧少自資致乃解衣裳以衣
    之釋所著冠履以與之又贈以芻一/束素絲一繸撲滿一枚書題遺之
夫人無幽顯道在則為尊雖生芻之賤也不能脱落君
[008-11b]
子故贈君生芻一束詩人所謂生芻一束其人如玉五
絲為䌰倍䌰為升倍升為緎倍緎為紀倍紀為緵倍緵
為繸皆自少之多自㣲至著也士之立功勲効名節亦
復如之勿以小善不足脩而不為也故贈君素絲一繸
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具其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
撲之土粗物也錢重貨也入而不出積而不散故撲之
士有聚斂而不能散者将有撲滿之敗可不戒與故
贈君撲滿一枚猗嗟盛歟山川阻修加以風露次卿足
[008-12a]
下勉作功名竊在下風以俟嘉譽西京雜記緵緎一作/&KR0008一作緘 一作總
爛𢎞答敗/ 不存
  董仲舒廣川人初為博士以賢良對策為江都相/廢為侍中大夫復為膠西王相病免終于
   家/
   賢良三策并制百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 數而仲舒以賢良對策天子
    覽而異焉乃復䇿之仲舒對畢以為江都相/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為相而隆儒矣及仲
    舒對策推明孔氐抑黜百家立學校之/官州郡舉茂材孝廉皆自仲舒發之
 制曰朕獲承至尊休徳傳之亡窮而施之罔極任大
[008-12b]
 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寧永惟萬事之綂猶懼有
 闕故廣延四方之豪雋郡國諸侯公選賢良脩潔博
 習之士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今子大夫褎然為
 舉首朕甚嘉之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聴而問焉
 葢聞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樂而天下洽和百王同
 之當虞氏之樂莫盛于韶于周莫盛於勺聖王已沒
 鍾鼔筦絃之聲未衰而大道㣲缺陵夷至虖桀紂之
 行王道大壞矣夫五百年之間守文之君當塗之士
[008-13a]
 欲則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衆然猶不能反日
 以仆滅至後王而後止豈其所持操或悖謬而失其
 綂與固天降命不可復反必推之於大衰而後息與
 嗚虖凡所為屑屑夙興夜寐務法上古者又将無補
 與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災異之變何緣而起性命之
 情或夭或夀或仁或鄙習聞其號未燭厥理伊欲風
 流而令行刑輕而姦改百姓和樂政事宣昭何脩何
 飾而膏露降百穀登徳潤四海澤臻草木三光全寒
[008-13b]
 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靈徳澤洋溢施乎方外延
 及羣生子大夫明先聖之業習俗化之變終始之序
 講聞髙誼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科别其條勿猥勿
 并取之於術慎其所出乃其不正不直不忠不極枉
 於執事書之不泄興于朕躬毋悼後害子大夫其盡
 心靡有所隠朕将親覽焉
對曰陛下發徳音下明詔求天命與情性皆非愚臣之
所能及也臣謹按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
[008-14a]
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将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
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
知變而傷敗迺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
亂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
彊勉而已矣強勉學問則聞見博而知益明強勉行道
則徳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有效者也詩
曰夙夜匪懈書曰茂哉茂哉皆彊勉之謂也道者所繇
適於治之路也仁義禮樂皆其具也故聖王已沒而子
[008-14b]
孫長久安寧數百嵗此皆禮樂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
樂之時迺用先王之樂宜於世者而以深入教化於民
教化之情不得雅頌之樂不成故王者功成作樂樂其
徳也樂者所以變民風化民俗也其變民也易其化人
也著故聲發於和而本於情接於肌膚臧於骨髓故王
道雖㣲缺而筦絃之聲未衰也夫虞氏之不為政久矣
然而樂頌遺風猶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齊而聞韶也夫
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惡危亡然而政亂國危者甚衆所
[008-15a]
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滅也夫
周道衰于幽厲非道亡也幽厲不繇也至于宣王思昔
先王之徳興滯補弊明文武之功業周道粲然復興詩
人美之而作上天祐之為生賢佐後世稱誦至今不絶
此夙夜不解行善之所致也孔子曰人能𢎞道非道𢎞
人也故治亂廢興在于已非天降命不可得反其所操
持誖謬失其綂也臣聞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
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
[008-15b]
歸之若歸父母故天瑞應誠而至書曰白魚入于王舟
有火復於王屋流為烏此葢受命之符也周公曰復哉
復哉孔子曰徳不孤必有鄰皆積善絫徳之效也及至
後世淫泆衰㣲不能綂理羣生諸侯背畔殘賊良民以
争壤土廢徳教而任刑罰刑罰不中則生邪氣邪氣積
于下怨惡畜于上上下不和則陰陽繆盭而妖孽生矣
此災異所緣而起也臣聞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質
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夀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
[008-16a]
能粹美有治亂之所生故不齊也孔子曰君子之徳風
也小人之徳草也草上之風必偃故堯舜行徳則民仁
夀桀紂行暴則民鄙夭夫上之化下下之従上猶泥之
在鈞唯甄者之所為猶金之在鎔唯冶者之所鑄綏之
斯徠動之斯和此之謂也臣謹按春秋之文求王道之
端得之於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為也正者王
之所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為而下以正其所為正
王道之端云爾然則王者欲有所為宜求其端于天天
[008-16b]
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徳陰為刑刑主殺而徳主生是
故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長養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
於空虚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任徳不任刑也天使陽
出布施于上而主嵗功使陰入伏于下而時出佐陽陽
不得陰之助亦不能獨成嵗終陽以成嵗為名此天意
也王者承天意以従事故任徳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
任以治世猶陰之不可任以成嵗也為政而任刑不順
于天故先王莫之肯為也今廢先王徳教之官而獨任
[008-17a]
執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與孔子曰不教而誅謂
之虐虐政用于下而欲徳教之被四海故難成也臣謹
按春秋謂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従始也元者辭之
所謂大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春秋深探
其本而反自貴者始故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
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四方
正遠近莫敢不壹於正而亡有邪氣奸其間者是以陰
陽調而風雨時羣生和而萬民殖五穀熟而草木茂天
[008-17b]
地之間被潤澤而大豐美四海之内聞盛徳而皆徠臣
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畢至而王道終矣孔子曰鳳
鳥不至河不出圗吾已矣夫自悲可致此物而身卑賤
不得致也今陛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操
可致之勢又有能致之資行髙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
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然而天地未應而美祥莫至者
何也凡以教化不立而萬民不正也夫萬民之従利也
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隄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
[008-18a]
而姦邪皆止者其隄防完也教化廢而姦邪並出刑罰
不能勝者其隄防壊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
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太學以教于國設庠序
以化于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民以禮故其刑罰甚
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聖王之繼亂世也
掃除其迹而悉去之復脩教化而崇起之教化已明習
俗已成子孫循之行五六百嵗尚未敗也至周之末世
大為亡道以失天下秦繼其後獨不能改又益甚之重
[008-18b]
禁文學不得挾書棄捐禮誼而惡聞之其心欲盡滅先
聖之道而顓為自恣茍簡之治故立為天子十四嵗而
國破亡矣自古以來未嘗有以亂濟亂大敗天下之民
如秦者也其遺毒餘烈至今未滅使習俗薄惡人民嚚
頑抵冒殊扞孰爛如此之甚者也孔子曰腐朽之木不
可彫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今漢繼秦之後如朽木糞
牆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姦生令下而詐起
如以湯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竊譬之琴瑟不調
[008-19a]
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鼔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
而更化之乃可理也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
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故漢
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
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臨淵羡魚不如退而結
網今臨政而願治七十餘嵗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則
可善治善治則災害日去福祿日來詩云宜民宜人受
祿于天為政而宜于民者固當受祿于天夫仁義禮智
[008-19b]
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飾也五者修飾故受天之祐
而享鬼神之靈徳施于方外延及羣生也
 制曰葢聞虞舜之時游于巖廊之上垂拱無為而天
 下太平周文王至于日昃不暇食而宇内亦治夫帝
 王之道豈不同條共貫與何逸勞之殊也葢儉者不
 造𤣥黄旌旗之飾及至周室設兩觀乗大路朱干玊
 戚八佾陳于庭而頌聲興夫帝王之道豈異指哉或
 曰良玊不瑑又云非文亡以輔徳二端異焉殷人執
[008-20a]
 五刑以督姦傷肌膚以懲惡成康不式四十餘年天
 下不犯囹圄空虚秦國用之死者甚衆刑者相望耗
 矣哀哉嗚虖朕夙寤晨興惟前帝王之憲永思所以
 奉至尊章洪業皆在力本任賢今朕親耕籍田以為
 農先勸孝弟崇有徳使者冠葢相望問勤勞恤孤獨
 盡思極神功烈休徳未始云獲也今陰陽錯繆氛氣
 充塞羣生寡遂黎民未濟亷恥貿亂賢不肖渾殽未
 得其真故詳延特起之士意庶㡬乎今子大夫待詔
[008-20b]
 百有餘人或道世務而未濟稽諸上古而不同考之
 于今而難行毋乃牽於文繫而不得騁與将所繇異
 術所聞殊方與各悉對著于篇毋諱有司明其指畧
 切磋究之以稱朕意
對曰臣聞堯受命以天下為憂而未以位為樂也故誅
逐亂臣務求賢聖是以得舜禹稷卨咎繇衆聖輔徳賢
能佐職教化大行天下和洽萬民皆安仁樂誼各得其
宜動作應禮従容中道故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
[008-21a]
仁此之謂也堯在位七十載乃遜于位以禪虞舜堯崩
天下不歸堯子丹朱而歸舜舜知不可辟乃即天子之
位以禹為相因堯之輔佐繼其綂業是以垂拱無為而
天下治孔子曰韶盡美矣又盡善也此之謂也至於殷
紂逆天暴物殺戮賢知殘賊百姓伯夷太公皆當世賢
者隠處而不為臣守職之人皆奔走逃亡入於河海天
下耗亂萬民不安故天下去殷而従周文王順天理物
師用賢聖是以閎夭太顛散宜生等亦聚於朝廷愛施
[008-21b]
兆民天下歸之故太公起海濵而即三公也當此之時
紂尚在上尊卑昏亂百姓散亡故文王悼痛而欲安之
是以日昃而不暇食也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繫萬事
見素王之文焉由此觀之帝王之條貫同然而勞逸異
者所遇之時異也孔子曰武盡美矣未盡善也此之謂
也臣聞制度文采𤣥黄之飾所以明尊卑異貴賤而勸
有徳也故春秋受命所先制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應
天也然則宫室旌旗之制有法而然者也故孔子曰奢
[008-22a]
則不遜儉則固儉非聖人之中制也臣聞良玉不瑑資
質潤美不待刻琢此亡異于達巷黨人不學而自知也
然則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學不成其徳臣聞聖
王之治天下也少則習之學長則材諸位爵禄以養其
徳刑罰以威其惡故民曉於禮誼而恥犯其上武王行
大誼平殘賊周公作禮樂以文之至於成康之隆囹圄
空虚四十餘年此亦教化之漸而仁誼之流非獨傷肌
膚之効也至秦則不然師申商之法行韓非之説憎帝
[008-22b]
王之道以貪狠為俗非有文徳以教訓於天下也誅名
而不察實為善者不必免而犯惡者未必刑也是以百
官皆飾虚辭而不顧實外有事君之禮内有背上之心
造偽飾詐趣利無恥又好用憯酷之吏賦斂亡度竭民
財力百姓散亡不得従耕織之業羣盜並起是以刑者
甚衆死者相望而姦不息俗化使然也故孔子曰導之
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此之謂也今陛下并有天
下海内莫不率服廣覽兼聴極羣下之知盡天下之美
[008-23a]
至徳昭然施於方外夜郎康居殊方萬里説徳歸誼此
太平之致也然而功不加於百姓者殆王心未加焉曾
子曰尊其所聞則髙明矣行其所知則光大矣髙明光
大不在於它在乎加之意而已願陛下因用所聞設誠
於内而致行之則三王何異哉陛下親耕籍田以為農
先夙寤晨興憂勞萬民思惟往古而務以求賢此亦堯
舜之用心也然而未云獲者士素不厲也夫不素養士
而欲求賢譬猶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養士之大者莫
[008-23b]
大乎太學太學者賢士之所闗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
一郡一國之衆對亡應書者是王道往往而絶也臣願
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數考問以盡其材
則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縣令民之師帥所使承流
而宣化也故師帥不賢則主徳不宣恩澤不流今吏既
亡教訓於下或不承用主上之法暴虐百姓與姦為市
貧窮孤弱寃苦失職甚不稱陛下之意是以隂陽錯繆
氛氣充塞羣生寡遂黎民未濟皆長吏不明使至於此
[008-24a]
也夫長吏多出於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選郎吏又
以富訾未必賢也且古所謂功者以任官稱職為差非
所謂積日絫久也故小材雖絫日不離于小官賢才雖
未久不害為輔佐是以有司竭力盡知務治其業而以
赴功今則不然累日以取貴積久以致官是以亷恥貿
亂賢不肖渾殽未得其真臣愚以為使諸列侯郡守二
千石各擇其吏民之賢者嵗貢各二人以給宿衛且以
觀大臣之能所貢賢者有賞所貢不肖者有罸夫如是
[008-24b]
諸侯吏二千石皆盡心于求賢天下之士可得而官
使也徧得天下之賢人則三王之盛易為而堯舜之
名可及也毋以日月為功實試賢能為上量材而授
官録徳而定位則亷恥殊路賢不肖異處矣陛下加
惠寛臣之罪令勿牽制於文使得切磋究之臣敢不
盡愚
 制曰葢聞善言天者必有徴於人善言古者必有驗于
 今故朕垂問虖天人之應上嘉唐虞下悼桀紂寖微
[008-25a]
 寖滅寖明寖昌之道虚心以改今子大夫明于陰陽
 所以造化習於先聖之道業然而文采未極豈惑虖
 當世之務哉條貫靡竟綂紀未終意朕之不明與聴
 若眩與夫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謂久而
 不易者道也意豈異哉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極
 陳治亂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復之詩不云虖嗟
 爾君子母常安息神之聴之介爾景福朕将親覽焉
 子大夫其茂明之
[008-25b]
對曰臣聞論語曰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虖今陛下幸
加惠留聴於承學之臣復下明冊以切其意而究盡聖
徳非愚臣之所能具也前所上對條貫靡竟綂紀不終
辭不別白指不分明此臣淺陋之罪也冊曰善言天者
必有徵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驗于今臣聞天者羣物之
祖也故徧覆包函而無所殊建日月風雨以和之經陰
陽寒暑以成之故聖人法天而立道亦溥愛而亡私布
徳施仁以厚之設誼立禮以導之春者天之所以生也
[008-26a]
仁者君之所以愛也夏者天之所以長也徳者君之所
以養也霜者天之所以殺也刑者君之所以罰也由此
言之天人之徴古今之道也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
下質諸人情參之於古考之於今故春秋之所譏災害
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惡怪異之所施也書邦家之過兼
災異之變以此見人之所為其美惡之極乃與天地流
通而往來相應此亦言天之一端也古者脩教訓之官
務以惪善化民民已大化之後天下常亡一人之獄矣
[008-26b]
今世廢而不脩亡以化民民以故棄行誼而死財利是
以犯法而罪多一嵗之獄以萬千數以此見古之不可
不用也故春秋變古則譏之天令之謂命命非聖人不
行質樸之謂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謂情情非度制
不節是故王者上謹於承天意以順命也下務明教化
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別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
三者而大本舉矣人受命於天固超然異於羣生入有
父子兄弟之親出有君臣上下之誼㑹聚相遇則有耆
[008-27a]
老長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驩然有恩以相愛此人
之所以貴也生五穀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畜以養之
服牛乗馬圈豹檻虎是其得天之靈貴于物也故孔子
曰天地之性人為貴明于天性知自貴于物知自貴于
物然後知仁誼知仁誼然後重禮節重禮節然後安處
善安處善然後樂循理樂循理然後謂之君子故孔子
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此之謂也冊曰上嘉唐虞下悼
桀紂寖㣲寖滅寖明寖昌之道虚心以改臣聞衆少成
[008-27b]
多積小致鉅故聖人莫不以晻致明以㣲致顯是以堯
發于諸侯舜興乎深山非一日而顯也葢有漸以致之
矣言出于已不可塞也行發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
大者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故盡小者大慎㣲者著詩
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故堯兢兢日行其道而舜業業
日致其孝善積而名顯徳章而身尊此其寖明寖昌之
道也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
火之銷膏而人不見也非明乎情性察乎流俗者孰能
[008-28a]
知之此唐虞所以得令名而桀紂之可為悼懼者也夫
善惡之相従如景鄉之應形聲也故桀紂暴謾讒賊並
進賢知隠伏惡日顯國日亂晏然自以如日在天終陵
夷而大壞夫暴逆不仁者非一日而亡也亦以漸至故
桀紂雖亡道然猶享國十餘年此其寖微寖滅之道也
冊曰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謂久而不易者
道也意豈異哉臣聞夫樂而不亂復而不厭者謂之道
道者萬世亡弊弊者道之失也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
[008-28b]
起之處故政有眊而不行舉其偏者以補其弊而已矣
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将以捄溢扶衰所遭之
變然也故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虖改正朔易服色
以順天命而已其餘盡循堯道何更為哉故王者有改
制之名亡變道之實然夏上忠殷上質周上文者所繼
之捄當用此也孔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
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此言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夏因於虞而獨不言所損
[008-29a]
益者其道如一而所上同也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
道亦不變是以禹繼舜舜繼堯三聖相受而守一道亡
救弊之政故不言其所損益也由是觀之繼治世者其
道同繼亂世者其道變今漢繼大亂之後若宜少損周
之文致用夏之忠者陛下有明悳嘉道愍世俗之靡薄
悼王道之不昭故舉賢良方正之士論誼考問将欲興
仁誼之休徳明帝王之法制建太平之道也臣愚不肖
述所間誦所學道師之言厪能勿失爾若迺論政事之
[008-29b]
得失察天下之息耗此大臣輔佐之職三公九卿之任
非臣仲舒所能及也然而臣竊有怪者夫古之天下亦
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共是天下古亦大治
上下和睦習俗美盛不令而行不禁而止吏亡姦邪民
亡盜賊囹圄空虚徳潤草木澤被四海鳯皇來集麒麟
來游以古準今壹何不相逮之逺也安所繆盭而陵夷
若是意者有所失於古之道與有所詭於天之理與試
迹之古返之于天儻可得見乎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
[008-30a]
齒者去其角傅其翼者兩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
也古之所予禄者不食於力不動於末是亦受大者不
得取小與天同意者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
況人虖此民之所以囂囂苦不足也身寵而載髙位家
溫而食厚祿因乗富貴之資力以與百姓争利於下民
安能如之哉是故衆其奴婢多其牛羊廣其田宅博其
産業畜其積委務此而亡已以迫蹵民民日削月脧寖
以大窮富者奢侈羡溢貧者窮急愁苦窮急愁苦而上
[008-30b]
不救則民不樂生民不樂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此刑
罰之所以蕃而姦邪不可勝者也故受祿之家食祿而
已不與民争業然後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此上天之
理而亦太古之道天子之所宜法以為制大夫之所當
循以為行也故公儀子相魯之其家見織帛怒而出其
妻食於舍而茹葵慍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祿又奪園夫
紅女利乎古之賢人君子在列位者皆如是是故下髙
其行而従其教民化其廉而不貪鄙及至周室之衰其
[008-31a]
卿大夫緩于誼而急于利亡推譲之風而有争田之訟
故詩人疾而刺之曰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
具爾瞻爾好誼則民鄉仁而俗善爾好利則民好邪而
俗敗由是觀之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視效遠方之所
四面而内望也近者視而放之逺者望而效之豈可以
居賢人之位而為庶人行哉夫皇皇求財利常恐乏匱
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
意也易曰負且乗致冦至乗車者君子之位也負擔者
[008-31b]
小人之事也此言居君子之位而為庶人之行者其患
禍必至也若居君子之位當君子之行則舍公儀休之
相魯亡可為者矣春秋大一綂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
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
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
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絶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説
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従矣
   論種麥時外事四夷内興功利役/費並興而民去本舒説上
[008-32a]
春秋它穀不書至於麥禾不成則書之以此見聖人於
五穀最重麥與禾也今闗中俗不好種麥是嵗失春秋
之所重而損生民之具也願陛下幸詔大司農使闗中
民益種宿麥令毋後時
   又言限民田
古者税民不過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過三日其力易
足民財内足以養老盡孝外足以事上共税下足以畜
妻子極愛故民説従上至秦則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
[008-32b]
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
之地又顓川澤之利管山林之饒荒淫越制踰侈以相
髙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
月為更卒已復為正一嵗屯戍一嵗力役三十倍于古
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見税
十五故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貪暴
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轉為盜賊赭衣半
道斷獄嵗以千萬數漢興循而未改古井田法雖難卒
[008-33a]
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贍不足塞并兼之路鹽鐵皆
歸於民去奴婢除専殺之威薄賦斂省繇役以寛民力
然後可善治也
   髙廟園災對遼東髙廟長陵髙園殿災仲舒為/中大夫居家推説其意屮藁未上
    主父偃候仲舒私見嫉之竊其書而奏焉上/召視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師書以
    為大愚於是下仲舒吏當死詔/赦之仲舒遂不敢復言災異
春秋之道舉往以明來是故天下有物視春秋所舉與
同比者精㣲眇以存其意通倫類以貫其理天地之變
[008-33b]
國家之事粲然皆見亡所疑矣按春秋魯定公哀公時
季氏之惡已孰而孔子之聖方盛夫以盛聖而易孰惡
季孫雖重魯君雖輕其埶可成也故定公二年五月兩
觀災兩觀僭禮之物天災之者若曰僭禮之臣可以去
已見辠徴而後告可去此天意也定公不知省至哀公
三年五月桓宫釐宫災二者同事所為一也若曰燔貴
而去不義云爾哀公未能見故四年六月亳社災兩觀
桓釐廟亳社四者皆不當立天皆燔其不當立者以示
[008-34a]
魯欲其去亂臣而用聖人也季氏亡道久矣前是天下
不見災者魯未有賢聖臣雖欲去季孫其力不能昭公
是也至定哀乃見之其時可也不時不見天之道也今
髙廟不當居遼東髙園殿不當居陵旁於禮亦不當立
與魯所災同其不當立久矣至於陛下時天乃災之者
殆亦其時可也昔秦受亡周之弊而亡以化之漢受亡
秦之弊又亡以化之夫繼二弊之後承其下流兼受其
猥難治甚矣又多兄弟親戚骨肉之連驕揚奢侈恣睢
[008-34b]
者衆所謂重難之時者也陛下正當大敝之後又遭重
難之時甚可憂也故天災若語陛下當今之世雖敝而
重難非以太平至公不能治也視親戚貴屬在諸侯遠
正最甚者忍而誅之如吾燔遼東髙廟乃可視近臣在
國中處旁仄及貴而不正者忍而誅之如吾燔髙園殿
乃可云耳在外而不正者雖貴如髙廟猶災燔之況諸
侯乎在内不正者雖貴如髙園殿猶燔災之況大臣乎
此天意也辠在外者天災外辠在内者天災内燔甚辠
[008-35a]
當重燔簡辠當輕承天意之道也
   郊祀對仲舒為公孫𢎞所嫉出相膠西王王聞/其大儒善待之仲舒恐獲辠病免歸以
    修學著書為事朝廷如有大議使使者及廷/尉張湯就其家問之其對皆有明法所著明
    經術之意及上疏條敎百二十三篇而説春/秋事得失聞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屬復
    數十餘萬言/載春秋蕃露 此/
廷尉臣湯昧死言臣湯承制以郊事問故膠西相仲舒
臣仲舒對曰所聞古者天子之禮莫重于郊郊常以正
月上辛日者所以先百神而最居前禮三年喪不祭其
[008-35b]
先而不敢廢郊郊重于宗廟天尊於人也王制曰祭天
地之牛角繭栗宗廟之牛角握賔客之牛角尺此言徳
滋美而牲滋㣲也春秋曰魯祭周公用白牡色白貴純
也帝牲在滌三月牲貴肥潔而不貪其大也凡養牲之
道務在肥潔而已駒犢未能芻豢之食莫如令食其母
便臣湯謹問仲舒魯祀周公用白牲非禮也臣仲舒對
曰禮也臣湯問周天子用騂剛羣公不毛周公諸公也
何以得用純牲臣仲舒曰武王崩成王幼而在襁褓之
[008-36a]
中周公繼文武之業成二聖之功徳漸天地澤被四海
故成王賢而貴之詩曰無徳不報故成王使祭周公以
白牡上不得與天子同色下有異于諸侯臣仲舒愚以
為報徳之禮臣湯問仲舒天子祭天諸侯祭土魯何緣
以祭郊臣仲舒對曰周公傅成王成王遂及聖功莫大
於此周公聖人也有祭於天道故成王令魯郊也臣湯
問仲舒魯祭周公用白牲其郊何用臣仲舒對曰魯郊
用純騂剛周色尚赤以天子命郊故以騂臣湯問仲舒
[008-36b]
祠宗廟或以鶩當鳬鶩非鳬可用否臣仲舒對曰鶩非
鳬鳬非鶩也臣聞孔子入太廟每事問慎之至也陛下
祭躬親齋戒沐浴以承宗廟甚敬謹柰何以鳬當鶩鶩
當鳬名實不相應以承太廟不亦不稱乎臣仲舒愚以
為不可臣犬馬齒衰賜骸骨伏陋巷陛下乃幸使九卿
問臣以朝廷之事臣愚陋曾不足以承明詔奉大對臣
仲舒冒死以聞
   雨雹對
[008-37a]
元光元年二月京師雨雹鮑敞問董仲舒曰雹何物也
何氣而生之仲舒曰陰氣脇陽氣天地之氣陰陽相半
和氣周迴朝夕不息陽徳用事則和氣皆陽建巳之月
是也故謂之正陽之月陰徳用事則和氣皆陰建亥之
月是也故謂之正陰之月十月陰雖用事而陰不孤立
此月純陰疑於無陽故謂之陽月詩人所謂日月陽止
者也四月陽雖用事而陽不獨存此月純陽疑於無陰
亦謂之陰月自十月以後陽氣始生于地下漸冉流散
[008-37b]
故言息也陰氣轉收故言消也日夜滋生遂至四月純
陽用事自四月以後陰氣始生于天上漸冉流散故云
息也陽氣轉收故言消也日夜滋生遂至十月純陰用
事二月八月陰陽正等無多少也以此推移無有差慝
運動抑揚更相動薄則薫蒿歊蒸而風雨雲霧電雷雪
雹生焉氣上薄為雨下薄為霧風其噫也雲其氣也雷
其相擊之聲也電其相擊之光也二氣之初蒸也若有
若無若實若虚若方若圎攅聚相合其體稍重故雨乗
[008-38a]
虚而墜風多則合速故雨大而疎風少則合遲故雨細
而密其寒月則雨凝於上體尚輕㣲而因風相襲故成
雪焉寒有髙下上暖下寒則上合為大雨下凝為氷霰
雪是也雹霰之流也陰氣暴上雨則凝結成雹焉太平
之世則風不鳴條開甲散萌而已雨不破塊潤葉津莖
而已雷不驚人號令啓發而已電不眩目宣示光耀而
已霧不塞望浸淫被泊而已雪不封條凌殄毒害而已
雲則五色而為慶三色而成矞露則結味而成甘結潤
[008-38b]
而成膏此聖人之在上則隂陽和風雨時也政多紕繆
則陰陽不調風發屋雨溢河雪至牛目雹殺驢馬此皆
陰陽相蕩而為祲沴之妖也敞曰四月無陰十月無陽
何以明陰不孤立陽不獨存耶仲舒曰陰陽雖異而所
資一氣也陽用事此則氣為陽陰用事此則氣為陰陽
陰之時雖異二體常存猶如一鼎之水而未加火純陰
也加火極熱純陽也純陽則無陰氣息火水寒則更陰
矣純陰則無陽氣加火水熱則更陽矣然則建巳之月
[008-39a]
為純陽不容都無復陰也但是陽家用事陽氣之極耳
薺麥枯由陰殺也建亥之月為純陰不容都無復陽也
但是陰家用事陰氣之極耳薺麥始生由陽升也其尤
者葶藶死於盛夏欵冬花於嚴寒水極陰而有溫泉火
至陽而有凉熖故知陰不得無陽陽不容都無陰也敞
曰冬雨必暖夏雨必凉何也曰冬氣多寒陽氣自上躋
故人得其暖而下蒸成雪矣夏氣多暖陰氣自下昇故
人得其凉而上蒸成雨矣敞曰雨既陰陽相蒸四月純
[008-39b]
陽十月純陰斯則無二氣相薄則不雨乎曰然純陽純
陰雖在四月十月但月中之一日耳敞曰月中何日曰
純陽用事未夏至一日純陰用事未冬至一日朔旦夏
至冬至其正氣也敞曰然則未至一日其不雨乎曰然
頗有之則妖也和氣之中自生災沴能使陰陽改節暖
凉失度敞曰災沴之氣其常存耶曰無也時生耳猶乎
人四支五臓中也有時及其病也四支五臓皆病也敞
遷延負牆俛揖而退
[008-40a]
   粤有三仁對仲舒為江都相以禮誼匡正易王/久之王問仲舒以粤有三仁仲舒
    對王/曰善
江都王問仲舒曰粤王勾踐與大夫泄庸種蠡謀伐呉
遂滅之孔子稱殷有三仁寡人亦以為粤有三仁桓公
決疑于管仲寡人決疑於君仲舒對曰臣愚不足以奉
大對聞昔者魯君問栁下惠吾欲伐齊何如栁下惠曰
不可歸而有憂色曰吾聞伐國不問仁人此言何為至
於我哉徒見問爾且猶羞之況設詐以伐呉乎由此言
[008-40b]
之粤本無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
計其功是以仲尼之門五尺之童羞稱五伯為其先詐
力而後仁誼也茍為詐而已故不足稱於大君子之門
也五伯比於他諸侯為賢其比三王猶武夫之與美玉
漢書/
   同前
命令相曰大夫蠡大夫種大夫庸大夫睪大夫車成越
王與此五大夫謀伐呉遂滅之雪會稽之恥卒為伯主
[008-41a]
范蠡去之種死之寡人以此二大夫者為皆賢孔子曰
殷有三仁今有越王之賢與蠡種之能此三人者寡人
亦以為越有三仁其於君何如桓公決疑於管仲寡人
決疑於君仲舒伏地再拜對曰仲舒知褊而學淺不足
以決之雖然主有問於臣臣不敢不悉以對禮也臣仲
舒聞昔者魯君問於栁下惠曰我欲攻齊如何栁下惠
對曰不可退而有憂色曰吾聞之也謀伐國者不問於
仁人也此何為至於我但見問而尚羞之而況乃與詐
[008-41b]
偽以伐呉乎其不宜明矣以此觀之越本無一仁而安
得三仁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脩其理不急其功致
無為而習俗大化可謂仁聖矣三王是也春秋之義貴
信而賤詐詐人而勝之雖有功君子弗為也是以仲尼
之門五尺之童子言羞稱五伯為其詐以成功茍為而
已也故不足稱於大君子之門五伯者比於他諸侯為
賢者比於聖賢何賢之有譬猶珷玞比於美玉也臣仲
舒伏地再拜以聞
[008-42a]
   五行對
河間獻王問温城董君曰孝經曰夫孝天之經地之義
何謂也對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
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火
為夏木為春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秋主收冬主蔵
蔵冬之所成也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長之父之所長其
子養之父之所養其子成之諸父所為其子皆奉承而
續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盡為人之道也故五行者
[008-42b]
五行也由此觀之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故曰夫
孝者天之經也此之謂也王曰善哉天經既得聞之矣
願聞地之義對曰地出雲為雨起氣為風風雨者地之
所為地不敢有其功名必上之於天命若従天氣者故
曰天風天雨也莫曰地風地雨也勤勞在地名一歸于
天非至有義其孰能行此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謂
大忠矣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貴于土土之於四時無
所命者不與火分功名木名春火名夏金名秋水名冬
[008-43a]
忠臣之義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五行最貴者也其義
不可以加矣五聲莫貴於宫五味莫美於甘五色莫貴
於黄此謂孝者地之義也王曰善哉衣服容貌者所以
説目也聲言應對者所以説耳也好惡去就者所以説
心也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恭則目説矣言理應對遜
則耳説矣好仁厚而惡淺薄就善人而逺僻鄙則心説
矣故曰行意可樂容止可觀此之謂也春秋繁露/
   詣丞相公孫𢎞記室書
[008-43b]
    仲舒治春秋推災異為江都相元朔三年御/史大夫𢎞為丞相仲舒廢為中大夫居家其
    後仲舒以亷直為𢎞所嫉出為膠西相尋病/免 章藻注云此書當在𢎞為御史大夫時
    漢御史大夫與/丞相俱稱三公
江都相董仲舒叩頭死罪再拜上書君侯以周召自然
休質擢升三公統理海内總緝百寮未有半言之教郡
國翕然望風更思改新以助至治羣衆所占必有成功
仲舒叩頭死罪仲舒愚戅素無治名大漢之檢式數蒙
君侯哀憐之恩悮被非任無以稱職仲舒竊見宰職任
[008-44a]
天下之重羣心所歸推須賢佐以成聖化願君侯大開
蕭相國求賢之路廣選舉之門既得其人接以周公下
士之義即竒偉隠世異倫之人各思竭愚歸往盛徳英
俊滿朝百能備具即君侯大立則道徳𢎞通化流四極
仲舒愚陋經術淺薄所識褊陋不能賛揚萬分君侯所
棄捐竊聞春秋曰賢聖博觀以章其名擇善者従之無
所不聴又曰近而不言為諂遠而不言為怨故輒披心
陳誠仲舒叩頭死罪死罪夫堯舜三王之業皆由仁義
[008-44b]
為本仁者所以理人倫也故聖王以為治首或曰發號
出令利天下之民者謂之仁政病天下之害於人者謂
之仁心二者備矣然後海内應以誠惟君侯深觀往古
思本仁義至誠而已方今闗東五穀咸貴家有飢餓其
死傷者半盜賊並起發亡不止良民被害為聖主憂咎
皆在仲舒等典職防禁無素當先坐仲舒叩頭死罪死
罪仲舒至愚以為扶衰止姦本在吏耳宜一考察天下
領民之吏留心署置以明消滅邪枉之迹使百姓各安
[008-45a]
其産業無有寇盜之患以蠲主憂仲舒叩頭死罪謹奉
春秋署置術再拜君侯足下古文苑字章藻云大漢上/或脱一 𢎞通一作𢎞裕
理人倫一作序人倫民一作人害于人一作害于心人/春秋曰數語皆春秋傳緯之辭 按本傳云仲舒為
廉直公孫𢎞治春秋不如仲舒而𢎞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𢎞為従諛𢎞嫉之
   山川頌
山則巃嵸&KR1041&KR0034嵬崔㠑巍久不崩阤似夫仁人志士孔
子曰山川神祇立寳蔵殘器用資曲直合大者可以為
宫室臺榭小者可以為舟輿浮灄大者無不中小者無
[008-45b]
不入持斧則砍折鎌則艾生人立禽獸伏死人入多則
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辟也且積土成山無損也成其
髙無害也成其大無虧也小其上泰其下久長安後世
無有去就儼然獨處惟山之意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巖
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此之謂也水則源泉混混泫泫
晝夜不竭既似力者盈科後行既似持平者循微赴下
不遺小間既似察者循谿谷不迷或奏萬里而必至既
似知者鄣防止之能浄浄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潔清
[008-46a]
而出既似善化者赴千仞之壑而不疑既似勇者物皆困
於火而水獨勝之既似武者咸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似
有徳者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此之謂也
   郊祝文下並春/秋繁露
皇皇上帝照臨下土集地之靈降甘風雨庶物羣生言
而已矣夫不自為言而為庶物羣生言以人心庶天無
尤也天無尤焉而辭恭順宜可喜也右郊祀九/句陽數也
   求雨祝仲舒為江都相治國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隂陽所以錯行故求雨閉諸陽縦諸
[008-46b]
    陰其止/雨反是
昊天生五穀以養人今五穀病旱恐不成敬起進清酒
膊脯再拜請雨雨幸大澍奉牲禱
   止雨祝
雨以大多五穀不和敬進肥牲以請社靈社靈幸為止
雨除民所苦無使陰滅陽陰滅陽不順于天天意幸在
於利民願止雨敢告
   奏江都王
[008-47a]
求雨之方損陽益陰願大王無收廣陵女子為人祝者
一月租賜諸巫者諸巫毋大小皆相聚於郭門為小壇
以脯酒祭女獨擇寛大便處移市市使無内丈夫丈夫
無得相従飲食令吏妻各往視其夫皆到即起雨注而

 
 
 
[008-47b]
 
 
 
 
 
 
 
 西漢文紀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