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f0063 大雲山房文稿初集-淸- (master)


[004-1a]
前太子少保雲貴總督劉公祠版文
嘉慶十有五年二月敬自瑞金以事至南昌前太子少保
雲貴總督劉公之孫署餘干縣知縣焜泣而請曰先少保

高宗朝受
殊遇以儒臣節制西封會緬甸兵事方起所遣將失律先
少保引罪致其身
純皇帝推始終
恩禮許歸葬然子孫以先少保未復前資不敢銘墓不敢
碑不敢狀于史氏今五十五年矣大懼沒先人之行無以
[004-1b]
見先人謹惟先少保自述年譜一卷始康熙四十年終乾
隆三十一年書事悉如史法吾子其次爲文焜將書之祠
版焜世世子孫願能坐甲執兵爲
國家捍守邊徼驅縛狼貙以畢我先少保之志
朝廷蠲濯前跡收錄後効當世鴻達君子得由吾子之文
而闡揚之焜死且不朽語竟伏地泣不能起敬禮不敢辭
按譜公諱玉麟字麐兆姓劉氏世爲兗州府曹州人曹州
升府爲曹州府菏澤縣人曾祖捷兗州府學廩膳生
貤贈資政大夫祖拱辰父澄淸曹州學歲貢生俱
贈資政大夫曾祖妣袁氏祖妣田氏袁氏前妣張氏妣張
[004-2a]
氏俱
贈夫人公年始十五補兗州府學生二十補廩膳生二十
三充拔貢生二十五考取八旗官學敎習二十六補正藍
旗官學敎習應順天鄕試中式二十七引
見以敎諭用二十八選觀城縣學敎諭
純皇帝乾隆元年公舉博學鴻詞
御試列二等第三名授翰林院檢討年三十六矣三十八

特旨改名藻
記名以御史用充順天鄕試同考官三十九充會試同考
[004-2b]
官升右春坊右中允升侍講轉侍讀
上書房行走四十升太常寺少卿轉通政司右通政升都
察院左僉都御史自公爲檢討至僉都御史皆
純皇帝特簡在廷以爲榮是時
純皇帝御極已五年躬節儉以率天下而海內無事物力
充殷公虞有以豐豫之說進者凡園囿燕遊&KR0591御之事屢
愷切言之
純皇帝悉嘉納四十一升內閣學士充順天鄕試正考官
充江蘇學政四十三以失察寶應縣學生劉洞罪狀降三
級調用補宗人府府丞至京仍
[004-3a]
上書房行走六月以母張大夫人年老乞養親得
允五十奔 皇長子定安親王之喪至京
賜復內閣學士原銜五十四丁張太夫人憂五十六服闋

純皇帝幸闕里公送
駕至德州授陜西布政使公在籍侍養凡十有二年年譜
中止載
朝廷賜予並所奉
温旨敬次至此焜復泣曰先少保在養親假中至德州迎
駕者二入都祝
[004-3b]
皇太后萬夀者一始奔 皇長子定安親王之喪繼奔
孝賢皇后之喪其餘日朝夕侍張太夫人飮食起居皆躬
事蓋事親以事
君不敢欺如此是時准噶爾豪賊阿睦爾撒納內附復叛
官軍剿之公始之官陜西察哈爾吉林兵方由陜西赴軍
自潼關廳至長武縣東西八百里設軍臺七所其平道分
設車三百輛騎七百匹其山道分設騎千五百五十匹臺
設草六十萬斤豆二千石公日與按察使驛傳道釐其事
軍行無留直隸送軍前馬萬一百六十匹駱駝千六百頭
陜西送軍前驘千二百頭四川送軍前馬千三百九十匹
[004-4a]
過陜西亦無留明年定邊將軍兆惠遂連戰破賊阿睦爾
撒納走死五十七調湖北布政使升雲南巡撫雲南運京
銅下四川峽險甚自乾隆四年至二十一年共沈三百十
九萬四千一十五斤戸部奏雲南四正運運原額京銅二
加運運廣西停鑄之銅而第二運至峽當四五六前後三
月江漲之時多失事議分二運于前後五運以避險公以
正運乃解官顧船加運自漢口以上卽地方官撥船合之
不便議併四正運爲三運二加運爲一運八月自瀘州開
第一運十月開第二運十二月開第三運次年二月開加
運每年止四運而四五六七前後四月無銅船出峽于避
[004-4b]
險爲益愼奉
旨依議六十三署貴州巡撫加太子少保六十四囘雲南
巡撫任升雲貴總督六十五加兵部尙書銜雲貴西南二
面俱鄰緬甸西爲永昌南爲普洱是時緬甸貴家土司宫
裏雁與木疏酋戰敗竄孟坑其妻囊占率衆內附我孟連
土司刀派春脇取其貲囊占怒殺派春永昌知府楊重穀
遂誘誅宮裏雁囊占走煽緬甸諸土司犯邊公方撥土練
守永昌而普洱之孟艮土司有族人召散者糾緬甸賊數
千攻掠九龍江等地甚猖獗公馳至普洱遣總兵劉成得
參將劉明智往剿焉先是公在雲南雲南無事垂十年
[004-5a]
純皇帝倚任無與比一旦東西皆擾公內不自安而參將
何瓊詔遊擊明誥守備楊坤違節制擅渡九龍江大敗潰
卒還以三人戰沒告方人奏而三人自緬甸遁還公益不
自安當三人逗撓律而
純皇帝以三人乃臨陣退縮皆斬奉
旨降公湖北巡撫公望
闕叩首如禮閉戸作書處後事擲筆抽佩刀自刎時乾隆
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三也年六十六後一月部議至雲南
以前事革職公娶徐氏繼娶田氏再繼娶李氏長子本菏
澤縣附貢生次子木山西蒲州府同知季子林候選布政
[004-5b]
司經厯孫焜壬子舉人前知江西南康龍泉縣今署餘千
縣次子木出敬於是復于焜曰古者大臣有坐盤水加劍
造請室而請罪小罪自弛大罪北面自裁其三公則賜之
上尊養牛使者中道因以不起聞若是者雖以禮相切直
與取而殺之無異也至蓋寛饒蕭望之朱博皆以下吏就
死其畏罪與辱明甚今公始左遷
純皇帝遇夙厚可復用而奮不自顧至于如此蓋公事
皇上誠至一不得當卽以爲孤負
明恩無以自立于天下此蓋古人所難非蓋寛饒蕭望之
朱博諸君子等不可以不銘於是系之銘曰
[004-6a]
至聖御宇禮及大臣非賄非奸皆釋以
恩惟公之咎成于將士
天子仁明左遷則已觥觥我公志古臯夔一青不汙星隕
山頽命牘抽豪爰攄厥志刻之廷陳告千萬世
[004-6b]
[004-6b]
兵部侍郞銜署直隸總督裘公神道碑銘
公諱行簡字敬之姓裘氏始祖萬頃仕宋爲大理寺司直
自會稽遷新建遂世爲江西南昌府新建縣人曾祖琅歲
貢生祖君弼刑科給事中父曰修太子少傅工部尙書諡
文達妣一品夫人熊氏文達公生子四長麟翰林院編修
次師國子監生皆早卒次卽公次行恕湖北漢陽縣知縣
公年二十丁文達公艱服闋
高宗純皇帝欽賜舉人內閣中書推文達公
舊恩也旋直軍機處遷侍讀擢山西甯武府知府調平陽
府以熊太夫人年老請內用補戸部陜西司員外郞仍直
[004-7a]
軍機處升刑部福建司郞中
本朝之制凡章奏陳達
制詔宣降軍機大臣取
進止章京行之內閣六部或徑下各直省及外藩公在直
二十餘年內&KR0570掌故外悉四方之政於是朝野之論皆以
爲能可大用
今上加意人才大臣多以公名舉奏升內閣侍讀學士奉
命祭南海是時敎匪未靖經略額勒登保公駐略陽公奏
請陜西四川帶兵大臣扼衝嚴守使陜匪不入川川匪不
入陜然後逼使東竄經略以大兵蹙之可計日梟縛復
[004-7b]
命後升太僕寺少卿奉
特旨偕大理寺少卿窩里額公犒軍公奏請自寶雞至褒
城棧道兵卡宜復設且於要害設大營隔賊走路兼通大
軍糧運而其時經略引嫌請止舉劾麾下功罪公奏請五
路帶兵大臣所統將士皆聽舉劾移書四川總督威勤伯
勒保公爲陳廉頗藺相如相下之義兩帥大和公論事多
中機宜得大體類如此途次鳳縣升太僕寺卿次西安除
河南市政使調江甯布政使
賜花翎丁熊太夫人艱未禫除福建布政使旋調直隸布
政使兼按察使䕶直隸總督先是天下大政事賑貸轉輸
[004-8a]
供億皆以州縣爲經由藪滙錢穀出入多未釐正
高宗純皇帝欲以曠蕩之恩滌之曁
今上登極
下詔盡免廢負而地方大吏鉤稽簿領束于成格不能一
槪除豁官民或借以爲煩擾之具公以爲非淸帑無以塞
僥倖去煩苛遂一以淸帑爲首事福建布政司册目十有
一公于中分子目一千五百有畸於是支解者豪黍皆見
吏不能欺得銀若干萬兩直隸民逋議分年隨輪官逋議
分年罰繳得銀若干萬兩前後兩省凡淸帑若干萬兩旋

[004-8b]
特旨以兵部侍郞銜署直隸總督嘉慶十一年永定河溢
公舟行視堵築九月庚午感急疾卒年五十有三遺表聞
予實授總督䘏典
賜葬銀五百兩碑銀三百五十兩祭銀二十有五兩諡恭
勤配莊夫人禮部侍郞存與公女子六長元善
欽賜舉人候補內閣中書次元湻國子監生次元俊副榜
貢生候補鹽場大使次元遜候補通判次元穆次元英孫
開甲元善出女六皆適名族某年月日元善等奉
諭旨葬公于新建慈菇鄕之硃砂岡立碑設祭如禮敬于
元善相習知公爲詳謹條其大端碑于墓道之左銘曰
[004-9a]
文達蓄德是延恭勤上品之才如擢寒門截鵠斷犀導鋒
微至精心一往用其不二遂涉吏事佩乎靑朱囊封之言
天子是俞治戎以和治事以肅大將柔心小胥重足甫授
節鉞爲方鎭臣祁雨未周已墜其雲幽幽靑原戴吾
君賜子孫繩繩于千萬世
[004-9b]
前四川提督董公神道碑銘
高宗純皇帝乾隆四十一年大小金川平頭人七圖葛拉
爾思甲布傳送
行在
純皇帝命軍機大臣問爲逆狀對甚悉復言陷底木達時
四川提督董天弼將所部二百人抽短兵力戰不可敗夜
半領兵頭人以鳥槍數百幹環擊殺之先是在軍諸大臣
劾董公失守要隘
純皇帝徙公之子聯瑴等伊犂至是
赦還復聯瑴舉人原資
[004-10a]
賜內閣中書聯瑴等乃招魂葬公于城南之兆公諱天弼
字霖蒼先世明永樂中自無爲州遷太興遂世爲大興人
曾祖大才祖承詔父其倫皆
贈明威將軍母劉氏
贈淑人公雍正十年武進士授四川提標前營守備從討
占對升馬邊營都司從討大金川軍功加三等升峩邊營
遊擊大金川旋請降罷師升章臘營參將調綏甯營再調
提標中營率師討巴唐平之升維州營副將小金川與黨
霸爭地公單騎入其境諭以禍福兩土司皆聽命郭羅克
者黑帳房部落也掠衞藏入貢刺麻僧公奉總督檄出黃
[004-10b]
勝關察之郭羅克不承公夜合雜谷兵逼賊巢先發鳥槍
驚其馬羣馬盡逸賊不得遁生捦其酋麻兹滚布得所掠
物事定升松潘營總兵旋
賜花翎升四川提督乾隆三十六年小金川酋僧格桑復
叛圍沃日土司于達圍公由臥龍關往剿拔密耳賊據斑
斕山死守公仰攻八日糧匱士卒拔草茹之不得巳退軍
至關大學士温福公自雲南來亦至關公請統大軍堅守
自將重慶兵一千循黃草坪救沃日道由金達山較斑斕
之斗峻不可上乃下令軍中求間道得近山得勝溝溝在
兩厓間厓壁高數仞賊夾溝設守卡厓上會大風雪公將
[004-11a]
健卒夜伏馬鞍行溝中賊守者皆不覺遂直抵達圍破賊
達圍圍始解乘勝拔日隆關迎大軍會于關下時大軍久
不得公軍問諸大臣已劾公逗撓而公以用奇大勝得免
死爲卒伍將兵五百人守資利寨參贊額駙王色與公論
軍事大奇之入請
賜副將銜拔曾頭溝升重慶營總兵拔卓克采復
賜花翎拔橫梗山梁抵谷葛復繞坎竹溝閒道進攻燒大
木城一旁擊碉寨數十皆下連拔沒藥山大版昭復迎大
軍會于布朗郭宗時南路參贊阿桂公亦拔美諾賊巢僧
格桑由底木達賊巢竄入大金川大軍拔底木達是役也
[004-11b]
公常爲軍鋒而得勝溝坎竹溝之捷冒死入險地以迎大
軍功爲最三十八年
純皇帝聞大金川酋索諾木嘗助小金川
命温福公爲定邊將軍討之
擢公爲四川提督守黨霸將軍奏底木達新定乃賊巢且
諸軍要隘公宿將宜鎭之與兵五百人守底木達底木達
當賊衝勢危甚而將軍復調兵三百赴大營其後路接應
兵一千二百亦徹之當是時將軍自屯木果木軍屢勝之
後不以賊爲意七圖葛拉爾思甲布等千餘人乘軍惰因
先後詭降將軍開軍門納之使雜厮養七圖安堵爾等因
[004-12a]
得入大營誘降人爲內應且探知底木達兵弱無後援遂
定計先犯底木達道通卽劫木果木大營六月初一日賊
自山後擁衆來犯公遂遇害年六十二後九日賊劫大營
將軍亦死焉公貌瓌瑋美須髯臨陣常身先士卒所向無
前有哈薩克二赤驃馬極雄健將軍常索之公曰天弼上
陣倚此二馬金川小醜必蕩平俟手梟二逆并二馬上將
軍嗚呼孰知公之志以此竟不遂哉後
純皇帝命阿桂公爲定西將軍進戰皆㨗僧格桑死獲其
尸攻克索諾木賊巢于葛拉依俘送京師設鎭安營鎭其
地如公所預策焉今
[004-12b]
皇上御極錄死事後予公世襲恩騎尉公配吳夫人繼田
夫人子六長聯瑴由中書爲淮安府裏河同知次聯理與
公同死事次聯璽縣學廩生次聯琛聯珩早卒次聯琯國
子監生女七俱適名族公殁三十八年陽湖惲敬爲文刻
石于公墓之左銘曰
天縱
高宗收諸逆夷歸四海家將將臣臣罪罪功功慄不敢譁
公起遠疏志攫鯨鯢擲之泥沙將尊師微爲賊所窺來蹈
其瑕生誣幾死死誣不生孰詫而嗟
高宗至明死興其孤生高其牙將士感銜
[004-13a]
皇武所周廓無垠涯公神之行沛然江流勢不可遮二馬
尙從厯塊蹴塵上躡蒸霞刻石墓左公顧頷之我銘無夸
[004-13b]
廣西按察使朱公神道碑銘
公諱爾漢字麗江姓朱氏先世自鄞遷餘姚曾祖名進祖
大彬不仕父健遷大興官絳州吏目大彬健皆
贈朝議大夫前母林氏母熊氏皆
贈淑人公神明挺動有識斷能得人死力奴客悉以兵法
部之自初入仕卽在行間後遂與敎匪相終始少時吏于
戸部以吏目分發甘肅署甯夏典史再署岷州吏目被議
輸貲復官借補靖遠典史赴衞藏迎班禪額爾德尼入朝
道聞熊太淑人之喪去官服闋赴甘肅候補時平凉鹽茶
廳囘豪田五作亂公與通判吳君廷芳知縣黃君家駒守
[004-14a]
靖遠城賊仰攻一日引去靖遠囘豪哈得成等一百三十
有八人期夜半爲內應公鈎得賊情令守者悉登無驗不
得上下漏初下乘馬至哈得成之門陽科其穀餉軍因拘
焉所分遣捕賊人亦誘捦城下餘賊而賊雜守者在城上
且數十人縣胥鐵光保最爲劇賊公登城紿使獻刀卽反
接以布袜其口直掖下城遂令鳴角城上捕賊人聞角聲
皆拍賊肩曰視地賊視地則扼而反接之于是無脫者夜
將半城外賊復引向城公呼語之復引去於是公以知兵
聞升署隆德縣事諭底店據砦降囘徙之補隆德縣知縣
升直隸涇州知州預捦敎匪頭目劉松并其孥升鞏昌府
[004-14b]
知府嘉慶元年敎匪起陜西白河湖北當陽亦起二年賊
大入四川總統宜綿公駐達州檄公參軍事是時賊渠王
三槐拒總統于方山坪白岩山者極險固賊渠林亮工樊
人傑屯山上與方山坪爲聲援將軍舒亮公提督穆克登
布公屯山前之韓彭坳公將成都兵三百募兵三千屯山
後之排亞口排亞口之上曰金鳳觀曰草店曰鴨坪公一
日盡攻克之復進有木栅當隘不見賊唯一犬號號然我
兵有躍而攀栅者賊乃自厓旁引刀斷其指我兵擲火焚
栅賊鳴鑼掣所樹旗左右招賊賊大至公慮斷後路退師
時九月九日也先是與韓彭拗爲師期而韓彭拗之師中
[004-15a]
道而綏賊得專力山後我兵不能克十月奉節賊千餘人
援白岩公敗之捦賊渠邱廣福十一月白岩賊久困欲走
傾巢來犯戰一晝夜不得路仍退至屯公以親博戰創甚
囘鞏昌道遇河州總兵保興公曰君文官乃能爾吾輩當
何如後保興公與王三槐戰于三滙遂死事三年公運甘
肅麥十萬石餉軍行至成縣賊渠高均德將衆七千窺麥
公與涇州知州沈君淸都司馬君良棟敗賊于格樓霸生
捦賊軍師李得勝四年賊渠張漢潮犯秦州公赴成縣會
剿而鞏昌警至馳還賊已據城東鴛鴦河公夜掠賊卡至
城守始固賊不敢攻以功升鞏秦階道生番鐵布者世居
[004-15b]
西傾山中凡十餘萬人乘敎匪猖獗時出盜內地主兵內
怖四川敎匪謀留軍剿鐵布公以鐵布未叛亂且地險一
搆兵非數年不平鐵布奉囘敎公召其阿渾諭曰鐵布非
反者然爲惡不已且移軍至奈何其不爲惡知盜蹤者速
來首於是來首者踵至公一日出姓名𥿄一曰此鐵布盜
也復出圖紙一曰盜巢及出沒要隘盡于此分遣一百數
十人捕之其來首者助之縛悉就捦鐵布乃定六年陜西
湖北四川敎匪捕斬略盡餘賊多竄甘肅公將千六百人
遮尾之前後數十戰而西河砦東溝堖南家渠卷洞溝硝
厓厰睡佛洞諸戰皆大勝生捦其渠八年甘肅敎匪平上
[004-16a]
功狀第一
賜花翎公用兵常分數隊迭前迭後賊不知衆寡隊各就
地勢結敶槍箭不妄發賊近在三十步始發之賊陣動則
追殺不動結敶而待賊攻則彼此互援常以此獲勝其助
戰者鄕勇侯達海侍衞李榮華武舉劉養鵬千總銜鄒
桂攀桂皆操刺健兒也旋調肇羅道升廣西按察使署布
政使十二年三月十八日卒于按察使任年六十有三配
江淑人子長浩江西候補知府次沅浙江候補運判女長
適天津知縣黃德棻次適陜西候補縣丞陸溎公葬通州
里橋之祖塋銘曰
[004-16b]
敎匪之至以萬衆先公所部兵極于三千摧孱蹈弱遂無
重堅大將倚之如臂在肩斬蜀之棼決秦之阻敶如撒星
戰如集雨手撫瘡痍目馴貔虎帳合千旌城堅萬杵
皇帝眷功以擢以褒貂蟬之
錫出于兜鍪善哉始終無有瑕尤子子孫孫蒙
國之庥
[004-17a]
[004-18a]
太子少師體仁閣大學士戴公神道碑銘
嘉慶十有六年四月戊申朔太子少師體仁閣大學士戴
公薨事聞
皇上軫悼己酉榮郡王奉
命奠甲寅
皇上親臨喪次奠爵三戊午贈太子太師諡文端祀賢良
祠壬申禮部遵行
諭祭禮是年十二月甲子公之喪至南昌越一年十一月
甲申公之子嘉端遵行
諭葬禮葬公于南昌岡前嶺之兆立
[004-18b]
祭葬碑如令式而神道之左禮宜銘先是公以省墓歸南
昌敬見于丙舍公慨然久之仰視日舉酒曰吾身後文屬
子矣子無辭時敬起立負牆曰願吾師爲富鄭公文潞公
曾幾何時公遽捐館舍言之爲憮然然敬與弟子籍最先
在京師視公含斂今復襄窀穸之事其敢自外謹次公之
事如左公諱衢亨字荷之一字蓮士曾祖時懋由江都遷
大庾
誥贈通奉大夫
累贈光祿大夫曾祖妣傅氏周氏梁氏
誥贈夫人
[004-19a]
累贈一品夫人祖佩
贈官如曾祖祖妣温氏
贈封如曾祖妣父第元太僕寺少卿
誥授涌奉大夫
累贈光祿大夫妣彭氏
誥封夫人
累贈一品夫人公年十七本省鄕試中式二十二應天津
召試
欽賜內閣中書直軍機處乾隆四十三年公年二十四會
試中式
[004-19b]
賜一甲一名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旋充湖北正考官

命後奉
旨仍直軍機處充江南副考官督山西學政繼丁內外艱
服闋充湖南正考官督廣東學政升右中允累擢侍講左
庶子侍講侍讀學士嘉慶元年
皇上登極凡大典禮諸巨製悉出公一人公之受
深知膺
殊眷內贊
緝熙之業外宣
[004-20a]
康定之猷蓋于是乎始二年
賜三品京卿銜隨軍機大臣學習轉少詹事升內閣學士
補禮部右侍郞轉戸部四年
高宗純皇帝賓天
朝廷黜陟誅賞之事甚殷公夙夜攀慕且趨事遂疾乞假
假滿兼夷部左侍郞五年轉戸部左侍郞六年敎習庶吉
士升兵部尙書十二月敎匪平加太子少保世襲雲騎尉
八年調工部十年調戸部充會試總裁直
南書房十二年協辦大學士充
經筵日講走居注官翰林院掌院學士充順天府鄕試正
[004-20b]
考官十三年奉
命視南河
予假省墓十四年
皇上五旬萬夀加太子少師十五年授體仁閣大學士管
理工部事務十六年三月
皇上以綏懷西北屬國幸五臺公扈從臨發送敬于正寢
之門復理前丙舍語敬愕然不敢對辭去閏月
囘蹕公途次得疾至正定疾甚奉
命歸京師治疾馳至
圓明園邸第敬往問公不語二日矣是日遂不起年五十
[004-21a]
有七敬允惟唐宋以來羣輔肩背相望然或賢矣而不得
其時則節耀而功不曁得其時矣而不得其主則業豐而
禮不終若夫功曁禮終朝野動色而世有先賢之狀家藏
舊事之錄褒揚過溢漸至攘誣斯亦古者大臣之心所必
不敢承者也惟我
聖淸一家作述
太祖
太宗肇造丕基
世祖
聖祖并包寰海
[004-21b]
世宗
高宗以勤以養訖于無外厯溯
國家創業守成諸大臣皆匑匑粥粥如不勝衣其庥懿之
謨鴻讜之論敷陳密微者
朝廷時布之遠邇以爲天下光蓋有道之世進退之權毁
譽之柄皆自上操之道固如此前敎匪戡定
皇上以公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詔天下公薨復申繹之而公所面取進止雖同直勲舊大
寮及公之親屬無有能知其說者於是而知公之爲
國家非淺近所能測識不可没也公性淸通無聲色之好
[004-22a]
朝退四坐皆士大夫言人人殊公不置可否而
朝廷設施有見之數月數歲之後者其燕間之論則以爲
先代黨禍皆驟加摧落有激而成若以事漸去之必無他
變論度支主減費守常賦論治河主謹隄防不改道而論
三省敎匪則以爲小醜跳梁無遠略當以忠勇將帥驅殄
之勿使文臣支格其間此卽公立
朝大指也公娶陶夫人子一嘉端徐宜人出年始十一
欽賜舉人世襲騎都尉銘曰
王澤之和萬物承之芃芃盎盎在于所施河收其洶山斂
其崿篤生哲輔如磨如錯始對大策遂冠仙瀛出馳
[004-22b]
使車入奉
樞庭
皇上龍飛試之心膂操圓循規引方合矩蕩乎而升芒乎
而作景星在天靑狼自落雲駛月運舟行岸移扁之當楣
爲萬事儀如何徂謝曾不崇朝丹旐南來霜冽風蕭兼金
之純大玉之粹巧鏤萬變其眞則貴九州四隩視此刻辭
後世之公敢吿不欺
[004-23a]
張臯文墓誌銘
張臯文名惠言先世自宋初由滁州遷武進遂世爲武進
人曾祖采祖金第父蟾賓皆縣學生母姜氏臯文生四年
而孤姜太孺人守志家甚貧臯文年十四遂以童子敎授
里中十七補縣學附生十九試高等補廩膳生乾隆五十
一年本省鄕試中式明年赴禮部會試中中正榜例充內
閣中書以特奏通榜皆報罷是年考取景山宮官學敎習
五十九年教習期滿例得引
見聞姜太孺人疾請急歸遂居母喪嘉慶四年今
皇帝始親政試天下進士加愼臯文中式時大學士大興
[004-23b]
朱文正公珪爲吏部尙書以臯文學行特奏改庶吉士充
實錄館纂修官
武英殿協修官蓋臯文前後七試禮部而後遇年三十有
九矣六年散館奉
旨以部屬用文正復特奏改授翰林院編修七年六月辛
亥以疾卒年四十二臯文淸羸須眉作靑紺色面有風稜
而性特和易與人交無賢不肖皆樂之至義之所在必達
然後已其鄕試中式文正以侍郎主考臯文自出其門未
嘗求私見以所能自異默然隨羣弟子進退而已文正潛
察得之則大喜故屢進達之而臯文齗齗以善相諍不敢
[004-24a]
隱文正言
天子當以寬大得民臯文言
國家承平百餘年至仁涵育遠出漢唐宋之上吏民習于
寛大故奸孽萌芽其間宜大伸罰以肅內外之政文正言
天子當優有過大臣臯文言庸猥之輩倖致通顯復壞
朝廷法度惜全之當何所用文正喜進淹雅之士臯文言
當進內治官府外治疆場者與同縣洪編修亮吉于廣坐
諍之亮吉後以上書不實遣戍赦歸田里臯文則竟死矣
方臯文爲庶吉士時今
皇帝加上
[004-24b]
列聖
尊號
盛京
太廟舊藏
寶例遣官磨治篆所加
尊號刻入之臯文以能篆書受廷推言于當事者宜自京
師下所司等上上玉刻成遣使奉藏其舊藏
寶不得磨治當事者以爲然格于例不果奏又言于當事
者翰林院乃
皇帝侍從奉
[004-25a]
命篆
列聖寶宜奏請馳驛不得由部給火牌亦格于例不果奏
已而歎曰天下事皆如是邪吾位卑能言之而已臯文篆
書初學李陽冰後學漢碑額及石鼓文嘗曰少温言篆書
如鐵石陷入屋壁此最精晉書篆勢是晉人語非蔡中郞
語也少爲辭賦嘗擬司馬相如揚雄之言及壯爲古文效
韓氏愈歐陽氏修言易主虞氏翻言禮主鄭氏元始至京
師與王灼賔麓陳石麟子穆及敬友最善嘗曰文章末也
爲人非表裏純白豈足爲第一流哉臯文娶于吳子成孫
女適國子監生董士錫銘曰
[004-25b]
車揱馬攻駕千里隆隆之輪躓于阤勿乎臯文誰訊此銘
之幽扄俟來祀
[004-26a]
舅氏淸如先生墓志銘
先生諱環字淸如一字夢暘自號東里居士而淸如之字
特著士之能學者皆稱之曰淸如先生先生少時喜兵家
言後出入于縱橫家法家最喜道家雄雌白黑之說推陰
陽進退人事盈歉其緒餘爲步引芝菌神鬼誕欺怪迂之
術皆好之爲文章峭簡精强必已出讀書條解支劈鑿虛
躡空㫄抉曲導必窺意理之所至四十後爲陸象山王陽
明二家之言已又以爲未盡反之張子邵子之說蓋先生
之學凡五變而精力亦彫涸不足以赴所志矣然好古求
是克治彊勉爲之于天下不爲之日有篤老不變者先生
[004-26b]
敎人諄諄必數千言反覆之如刳心著地示以必信如旁
翼後推必引之康莊坐之奥室不計其人何如亦時或不
置一語而意已可喩先生接人腐生賈客田翁皆欲導之
于善而責貴人爲甚常言爲已一介不可苟爲天下計不
可守苛節無益于時時獨身至海塘河工度地勢求
聖祖
高宗之所講明者彊䀨之當事一再見屏勿恤湖北敎匪
初起先生以爲嘉勇貝子方以剿逆苗駐湖南苗自守賊
不足慮宜急徹兵至湖北期一月埽除勿使蔓溢昬暮走
大學士誠謀英勇文成公及大學士忠襄伯之門欲白事
[004-27a]
門者拒之最後至大學士諸城劉文淸公之門得入文淸
公謝不敏遂怒而出而城門巳闔不得巳宿于護軍校之
邏舍其拳拳于世如此年二十四補縣學附生二十七補
廩膳生五十一充歲貢生五十七本省鄕試中式六十六
大挑二等留京師恭與
千叟宴七十選甘泉縣訓導嘉慶十一年十一月甲子卒
于官年七十七曾祖留耕府君諱垣祖琢菴府君諱章府
學生父賓石府君諱之䍐府學生
貤贈文林郞甘泉縣訓導前母段孺人母卜孺人皆
贈太孺人配朱孺人子二長旦興順天舉人以好奇遠遊
[004-27b]
不知所往次旦勲國子監生女一適袁穀孫良弼國子監
生旦興出同產姊一適卜師誠妹一敬母太孺人也先生
出滎陽鄭氏始遷祖光遠南唐保大中自歙來丞晉陵遂
世爲武進人南唐以前系絕無可考其附會皆非也銘曰
南宋季葉以儒居奇貿公與卿其下擁徒鈎帶百千或攘
而爭有明變學別推波流背古式程于于縫掖爲詭爲迂
大道其盲惟我
聖淸束天下術收之
朝廷士愿而循應科厯官如水地行先生大呼排道學門
衆睽且驚如負千鈞夜登崇阿 不得征繄聞先子先生
[004-28a]
之學廢人任已任已之極刻思而一通天地始廢人之極
外無應者卒隘于理聖門狂狷不逆所稟行乃不違嗚呼
先生至勤言勞知者其誰
[004-28b]
[004-28b]
前臨川縣知縣彭君墓志銘
嘉慶十一年
皇帝厪念江西吏治
簡刑部侍郞金公光悌巡撫其地金公爲當世鴻達敏毅
君子以好士名天下問士于僚佐僉稱臨川縣知縣彭君
淑第一金公曰然然臨川吏民訐其縣官事違格非
奏請解所任竟其事無以直縣官十二年三月癸卯朔
批摺下軍機處奉
旨革職挐問是日彭君遊南昌城南適病寒歸邸舍少飮
卽僵臥越六日戊申竟不起十八日庚申軍機處
[004-29a]
廷寄乃至江西金公爲不怡累日臨川多姦蠧素稱難治
知縣屢以訐去官前行臺省擇能者以屬君君引疾敬强
起之至縣卽以法發遣黠吏黃河淸等故爲其黨持短長
遂敗嗚呼可哀也已君字谷修秋潭其自號也湖北長楊
人乾隆三十五年
恩科鄕試中式大挑一等分發江西試用知縣委署瑞昌
戈陽縣事題署崇仁縣知縣丁本生母劉太孺人憂服除
起署瑞金縣事題補吉水縣知縣大計卓異引見奉
旨囘任候升旋署浮梁縣事調臨川縣知縣凡爲知縣十
九年行臺省以君年勞題署廣信府同知未及引
[004-29b]
見而卒年六十一曾祖上達祖廷芝縣學生父商賢本生
父祖賢候選教諭妻官氏子二長富柟浙江試用知縣次
人檀縣學廩膳生女三長適同縣劉倬次適東湖候選從
九品甘淸次君卒後二月乃生側室吳氏出君治縣一意
振厲所至皆有聲爲人精悍而言笑儻&KR1733裘馬室宇皆鮮
整酒酣論古今事騰躍揮霍不主故常期可施之于實用
詩深峭無近今浮華習氣前署瑞金屏賓佐獨身赴縣途
次卽捦治惡少年數十輩一日判一百八十餘牘皆竟召
學官弟子登縣東山作重九淋漓飮賦敬至瑞金時人士
尙能言之不置也銘曰
[004-30a]
宋元郡縣勢積輕鞭械之外無餘刑顧役久踞姦所并丞
簿尉史各意行閭豪偷長交縱橫吏卒逐捕無尺兵誑購
得姦縛圄囹所犯十罪九息停其一上言獄不平檄催獻
狀流如星或竟置對口與爭垂囊長吏儕黔萌一朝掣挽
弓絕弸張趙坐罪皆虧名嗚呼彭君古健者收淚勒此幽
臺銘
[004-30b]
兵部額外主事王君墓志銘
君諱育琮字秉玉世爲武進人曾祖滋生祖家梓國子監
生父光燮以進士起家終福建連江縣知縣母白氏生母
黃氏君自爲諸生好高吟大嘯不循俗流矩度而內行修
潔無疵與人交無城府邊幅乾隆五十三年鄕試中式明
年會試中式
殿試
賜進士出身授兵部額外主事武選司行走部中諸曹故
事掌印郞中主可否其次郞中員外郞其次主事若額外
主事雖同官以後進嘗嚴事諸僚掾史持牘至視已名署
[004-31a]
訖不敢問如呈牘于尙書侍郞所隨諸僚刺促行次立俟
署已乃退尙書侍郞亦不問一言如未見者君至部意有
所否則不署時湖南&KR0679捕苗匪上功狀不平郞中以下皆
已署君曰吾不能爲此尙書命改牘平之諸僚知其誠不
忤也京朝官雖倍祿時苦乏君以不治生益困正月朔不
能具朝衣冠入
殿門陳賀旦日偶驅車過所知駐
大淸門外下車九叩首人大非笑之君曰屬者吾發于心
不能自已不叩首不能復上車行公等所謂禮非吾所及
也噫君之心于
[004-31b]
朝廷嚴摯如此使得竟其用肯飾纖芥以欺
朝廷哉君能篆書爲文縱麗自喜以嘉慶元年七月甲子
卒於京師年四十一娶吳氏繼娶徐氏再娶黃氏無子以
仲弟寶雲之子成錦叔弟育璣之子成鉞爲嗣成錦國子
監生成鉞順天舉人八年正月丙子葬于城東之原銘曰
玉之駹石之硞也無珉之尤也竹之溝節之𦢊也無萑之
摎也性壹氣行堅直不可煣也琢之雕之鏃之羽之聖人
之求也
[004-32a]
[004-33a]
甯都州學正聞君墓志銘
乾隆三十一年
上命王大臣以身言差天下舉人之久次吏部者一等試
知縣二等試學正敎諭訓導著爲令曰大挑更數年一舉
行至嘉慶六年而聞君星杰與焉先是海內殷繁
朝廷至行省臺皆法令具備知縣但據案行文書而坐擁
脂膏不肖者遂以爲囊槖其賢者不日遷去或十年卽建
旌節於是舉人皆願爲一等聞君儒者不以爲然當推排
位廷中以十人爲班主者援筆曰第七可一等卽有宣聞
君名者聞君久之曰星杰第八耳於是改置二等聞君出
[004-33b]
語人曰以冒得官雖三公吾不爲也十年授甯都州學正
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壬午卒于官年五十有五陽湖惲
敬聞之曰聞君蓋能不妄進者于法宜銘按狀君諱星杰
字羽儀世爲袁州萬載人年二十七充府學生三十七補
廩膳生三十八鄉試中式曾祖歸從九品銜祖達國子監
生父望光府學生妣易太孺人生妣王太孺人配王孺人
子三宗恕宗旭宗弼弼縣學生銘曰
靑原沈沈石隒隒中有幽宮白日揜三公何盈君何歉以
禮爲室廉爲門彼貴苟得非吾倫子孫勿忘視斯文
[004-34a]
袁州府訓導李君墓志銘
君諱步廷字瀛仙姓李氏先世自吉州遷甯都世爲贛州
府甯都縣人
本朝升甯都爲直隸州遂爲州人曾祖成泰祖國良父榮
母邱氏君年二十一補州學附學生三十四鄉試中式三
赴會試不第大挑二等選袁州府訓導乾隆五十七年卒
于官年五十有二君文辭修飭其行事造次必以禮一門
之內雍雍然娶曾氏繼娶羅氏子四長彬州學附學生曾
出早卒次楨州學廩膳生次作雲國子監生次振玉州學
附學生女二長適彭次適邱皆羅出
[004-34b]
本朝學校之官府曰敎授州曰學正縣曰敎諭其佐皆曰
訓導以師道爲官任儒者多樂居之其不肖者以官冷不
可耐常與府州縣官之不肖者比而爲熱熱甚或遷而爲
縣以至爲州府官或熱甚而敗或熱未甚而敗而訓導不
掌印其熱者常與敎授學正敎諭之掌印者相掎求其以
德藝與諸生切&KR3919能其官往往不可得敬自至新喻去袁
州百餘里卽聞李君賢至瑞金去甯都亦百餘里益聞李
君賢皆以爲能其官敬分校所取士賴生池有學行復介
君之子楨來受經楨復介其從兄諫相見皆知孝友于世
事退愼將卜葬李君以銘請敬于是不愧爲李君銘銘曰
[004-35a]
其身康其慮定其趨道也徑故君子爲熱不如爲冷也車
馳奔與禍隣吾誰歸歸李君
[004-35b]
[004-35b]
饒府君墓志銘
本朝取士之制監于有明而遞損益之乾隆五十一年
定第一場試四子書文三首五言八韻排律詩一首第二
場試五經文五首第三場試䇿五道敬嘗言文者精神之
所動才力德度之所見故自將相及有司百執事其能不
能俱可于三場决之而老師宿儒硜硜如齗齗如守先王
之道待後之學者與聖賢大小純駁不同然皆各有得力
老死而不自足嗚呼是亦有取士之責者所宜知也敬充
江西同考官得卷呈主考三呈三見屏徹闈後來謁爲副
榜貢生饒廷訒因得盡讀其文于所謂老師宿儒蓋無愧
[004-36a]
焉廷訒復以尊府君狀請銘蓋前後五世皆高才生而皆
不遇可感也已按狀府君諱珊字仲節姓饒氏先世自靖
江遷彭澤之寶梁阪曾祖萬英祖有任皆縣學生父鞏歲
貢生雩都縣訓導母賴氏繼母胡氏府君少力學補九江
府學生屢應鄕試不得解而子廷訒補九江府學生遂罷
舉嘗告廷訒曰仕以利人度不能不如無仕世之仕者未
嘗求名夫名不可求也而世乃求利焉何也府君殁于嘉
慶二年六月庚辰年六十有四娶歐陽氏生子四長卽廷
訒次廷謹次廷諄國子監生次廷諲謹諲早天女如男之
數長嫁府學生曾杰次嫁縣學生周大觀次嫁高鳳次嫁
[004-36b]
曾瑛銘曰
味也者孰知其正色也者孰知其正吾又烏知貴之非賤
富之非貧邪又烏知翕翕者之愈而泠泠之反病也噫
[004-37a]
[004-38a]
饒陶南墓志銘
狗馬牛皆四足儈牛者察筋骨毛尾蹏角知其強弱之質
順逆之性修促之數十不失一然移之馬則不知移之狗
益不知移之虎豹犀象則望而走今夫龍亦四足也使龍
加首于牖儈牛者驚怖視之其又奚知而四足之外充之
爲無足爲多足其又奚知雖然是儈牛者于牛固十不失
一也稍下十而失四五焉再下十而失七八焉蓋天下物
不可限惟盡性盡人性盡物性者知亦不可限其餘皆限
之類如此彭澤饒廷訒爲人端愼能文章最長于江西五
家四書文之法奥衍淸瀏無有能得其用意者前後應十
[004-38b]
五舉不得解
乾隆五十三年
恩科已得而復失之充副榜貢生以貧授經南昌嘉慶十
四年十月二十四日寄死于橋步街藥肆年五十不能殮
其友惲子居與同志殮之歸其喪于彭澤爲之銘使其子
禮葬之廷訒字陶南曾祖有任祖鞏父珊母歐陽氏配宋
氏子文敷銘曰
以貧死以貧葬以賤死以賤祭一客不弔亦不悔魄歸黃
泉魂上天爲銘永之千萬年
[004-39a]
彭澤縣敎諭宋君墓志銘
江西東南並嶺嶠州縣以十數縫掖之士萬人其著于世
者于瑞金曰羅君有高于新城曰魯君士驥于雩都曰宋
君華國三人皆以贛鄧自軒先生元昌爲本師其學宗子
朱子其言守前明薛文淸公
本朝陸淸獻公如積矩然後羅君遇家難遁而攻浮屠氏
之書魯君奔走令長非其好棄去獨宋君官儒官始終行
其意故其爲文羅君奥衍而多俶詭之詞魯君端雅自惜
邊幅宋君則冲夷如不欲爲文敬初至江西三人皆已没
世得其文讀之常推見其爲人瑞金陳生蓮靑受業于宋
[004-39b]
君宋君之子惟駒與陳生交謀宋君窀穸之事因陳生以
銘來請按狀君名華國字雨宜自號立厓居士先世由廬
陵遷雩都之賴村曾祖敬禧縣學生祖日景早世父啟
恩貢生母譚氏君年二十爲縣學附生明年爲廩膳生年
三十充拔貢生五十選石城縣敎諭旋丁太孺人艱服闋
署吉水縣訓導補彭澤縣敎諭引疾乞長假卒于嘉慶八
年十一月戊申年六十有九配劉氏子二長惟駒舉人次
惟駰縣學廩膳生君壯歲而孤家貧授經以養母太孺人
忘其貧官石城迎太孺人養署舍朝夕無倦容及太孺人
卒適大雨山水驟至壞署舍君號于神太孺人柩卒無損
[004-40a]
伯兄昌圖艱于子爲三置妾竟舉子季弟光國早世君聞
其名則掩耳而走終身皆然官石城吉水敎士以禮毋怠
于其業毋訐訟以爲常敬嘗考江西道學之傳子朱子之
後一傳爲劉子澄黃直卿子澄臨江人直卿久官于江西
皆不愧其師說再傳爲向浯饒魯已離其宗三傳則多爲
詭僞之士所託有絶可歎詫者自軒先生奮于百世之下
追而從之君與羅君魯君同事自軒先生乃各有其所就
蓋志氣之彊弱性情之緩急天時人事之推䄠皆于學有
消長進退異同之故其始甚微而其積甚巨大賢以下皆
然不可不察也敬于羅君魯君止讀其文于君兼得考其
[004-40b]
行事以爲喜幸爰不辭而爲之銘銘曰
以問學爲入以文行爲出其于道也至則如晝之日不至
則如夜之月然聖人之敎不越路不由徑者車行地無異
轍人行地無異跡也不循其轍不蹈其跡是爲無行地之
說噫如君者其知之其能知之
[004-41a]
甯都營參將博羅里公墓志銘
公諱博羅里字祥卿國拉記氏鑲藍旗富明阿佐領下人
聖祖仁皇帝康熙十三年發關外精勇實京師公之曾祖
松窩羅隨檄入關早卒祖阿里瑪父史達驍騎校母那拉
氏公以將家子爲䕶軍擢䕶軍校䕶軍參領先後凡三十
八年
高宗純皇帝歲幸熱河
獮木蘭圍場皆從其他
幸所亦從今
皇上嘉慶元年兵部舉年勞引
[004-41b]
見奉
㫖發江西以參將補用是年署建昌營遊擊三年隨剿義
甯州敎匪有功旋署甯都營參將營制把總以下升授巡
撫總兵官主之干總以上總督主之江西營屬兩江總督
故總督兵房吏權極重與副將以下爲兄弟稱公于例當
卽補甯都營參將兵房吏以書通公罵其使曰吾
皇上領兵大員如苟且何面目見
皇上若主胥也吾與若主何兄弟兵房吏遂摭事掎之不
得補四年署袁州營副將十年署撫標中軍參將十一年
復補甯都營參將去前署甯都營八年矣公曰此命也吾
[004-42a]
何尤公短小須眉稜起不讀書天性剛介其嫉惡如不勝
如不欲容之于世然能改則歡然相從曰當如是也在官
不以家累從自寢室至廳事埽除必潔器必整犁旦卽起
自拂牀榻盥潄畢衣鞾危坐日出治軍書接賓已復危坐
日晡射矢十日入卽息以爲常奉入之外不侵將士一錢
亦不令他人得侵之故將士皆敬公終日侍無懈者凡遇
總兵官過所部公出奉銀二百兩葺垣舍峙芻茭以所餘
置頓曰
朝廷將士冒風雨寒暑來豈可不一餐外此吾不敢所屬
都司守備欲助公公不允曰吾多所餘諸君有身家身家
[004-42b]
安乃可爲
皇上盡力勿以吾故令諸君乏也戰守兵亦有身家諸君
能諒之足矣總兵官聞之常先造謝待以殊禮甯都有在
籍大官甫識公轝厚儀以進公曰視友之饋無不可雖然
若未知吾何如人不可饋吾不知若何如人亦不可受少
遲之異日定交後可耳牙中兵夜直千總營千總姣之兵
走訴公公訶曰何得汙長官逐出千總喜明日公坐便坐
呼軍吏具申文劾千總廢弛請革職而以前訴別書禀同
函申三日後千總知上劾闖然至堂皇大詬一營皆不平
請杖之公曰彼有老母劾其官罪當矣以此事得杖何面
[004-43a]
目復生是殺其子母也于是甯都民大悅公出皆擁觀以
得見誇于人刑部尙書金公光悌巡撫江西聞公名調署
撫標中軍參將公進退以禮會有急獄繫四人發中軍其
一人當繫未得指揮後呼囚止四金公斥之公曰參將不
知獄情大人指揮繫四人參將不敢五也如參將面從受
大人斥是長大人過大人何用千里調一面從參將爲中
軍是日金公下演武廳試騎射公拍刀侍甚久金公勞之
曰少休好參將也十三年復署袁州營副將十四年以疾
乞長假十五年四月五日卒于南昌私館年六十七是日
尙危坐日晡始就臥曰吾不起矣時敬在南昌視公含歛
[004-43b]
加詳公娶母氏之黨生子玉福禮部祠祭司拜唐阿孫喜
忠喜明七月二十四日玉福來江西扶柩歸京師敬因次
公行事素所見知者俾志公之墓銘曰
狷之絶物自高如狂而遇所施先峻其防失至于隘我與
公同
盛明之朝人亦見容啟手啟足公行不復我愧沾沾云何
其淑
[004-44a]
張府君墓志銘
敬始官江西新喻卽聞永豐張瓊英有行能學術新喻鄰
永豐而瓊英官瑞金縣學敎諭去千數百里不得見及敬
調瑞金瓊英已官安徽天長縣知縣而瑞金士大夫皆賢
之飮酒必舉瓊英所居曰鶴舫先生時臨我出其詩曰此
所贈也少年必相尙曰我鶴舫先生弟子也後敬以公事
赴南昌道出吉安時瓊英以疾去官歸授經靑原山中相
遇今年復相遇于南昌瓊英棄知縣願就府敎授敬以此
高之瓊英以尊府君狀請志銘敬不敢辭按狀府君名奏
勲字匡世縣學廩膳生
[004-44b]
勅封修職郞瑞金縣學敎諭世爲永豐人曾祖眉友縣學
生祖睿干父振皋拔貢生雩都縣敎諭母郭氏府君性和
易喜爲文章敎子弟有禮法生平不佞佛亦不斥佛曰吾
爲儒儒之道自盡而已凡道書丹經皆不觀曰修身謹疾
而已天下豈有仙人嘉慶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卒年七
十配聶氏
勅封孺人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卒年七十一是年九月一
日葬于東坑之原二十九日聶孺人袝焉子三瓊英字珩
賓嘉慶六年進士饒州府敎授次瓊芝次瓊荃皆縣學生
銘曰
[004-45a]
二氏溺人徧大九州盡未來際居貴當富冀延福命惑同
婦寺其中賢智好談精渺雲縱波肆肌血貫注如父子性
師師弟弟豈知律敎溢爲禪悅義外立義上昇不驗遁言
尸解守尸尸敝全眞之說以仙援佛類彼非類而爲儒者
後身先口以諍而誶吁嗟大道爲識所界萬端破碎府君
持論能平則正勿謂近易刻之堅石永永無泐爰告後世
[004-45b]
[004-45b]
刑部主事曹君墓志銘
君諱悳華字迪諧一字山甫姓曹氏宋寶慶中兵部尙書
彦約自歙遷都昌十傳至廷賓自都昌遷新建之蘆阬三
傳至文寶自蘆阬復遷魯江君曾祖家甲福建龍溪縣知
縣祖繩柱福建布政使父頴先候選州同知妣萬氏君年
十九爲南昌府學生次年爲廩膳生乾隆四十八年江西
鄕試中式五十八年會試中式六十年
殿試
賜同進士出身以內閣中書用是年考取軍機章京嘉慶
二年補內閣中書三年充山東副主考四年充方略館纂
[004-46a]
修七年升刑部江蘇司主事九年充方略館提調十一年
總辦秋審十二年二月初九日卒于官年五十有七配彭
氏子二紳業綈業女長適候選從九品熊文濬次適太學
生彭邦彤君貌豐下須眉羅羅然進止語言甚溫雅而耳
重聽語非促膝不聞所官內閣及刑部皆繁要又督攝皆
天子親信才德重臣故少年厲鋒頴求合反多不得當君
以重聽聞于勲舊諸老先生皆加意察之然君從容十餘
年無一事齟齬者
憲皇帝雍正五年設軍機處論者以爲如宋之樞密院然
樞密院止掌兵事與中書省並重而已
[004-46b]
本朝軍機處主受天下之成如宋中書平章事主內制如
宋翰林學士主徵發賞罰功罪如宋樞密使三者惟明之
內閣兼之今內閣在
午門不能常見止熛擬進呈軍機處在
乾淸門大臣每面取
進止益嚴重故軍機章京常急速趨事以爲能然君亦從
容十餘年無一事齟齬者嗚呼諸老先生能容君與君能
見容于諸老先生足以稱矣先是
純皇帝南巡君獻賦
行在
[004-47a]
賜緞二匹後君外舅彭文勤公元瑞直
內廷
純皇帝淸問及之朝士以爲君成進士必
賜及第而竟列三甲內閣侍讀員缺例用內閣中書一人
軍機中書一人故行走者皆洊陟侍讀會直隸總督題十
三州縣被水復題誤爲十二君正之
皇上嘉其勤朝士以爲君必擢侍讀而竟以平敎匪議敘
升主事若是者其命邪然非君能安之何以及此君能詩
善篆分不恒作行書正書皆精能畫山水學南宋溢爲花
鳥人物草蟲得其意然多偶然爲之不殉貴游請屬自君
[004-47b]
之曾祖祖以進士起家羣從悉貴盛而君從父文恪公秀
先以待從官六卿君生長世胄始終淸素自守有寒門所
不能者君殁後一年紳業綈業自京邸扶柩還新建將卜
葬以敬與君爲鄕試同年生請銘銘曰
收視者明返聽者聰餘于道則其事習其藝工故形之選
非德之充也
[004-48a]
[004-49a]
外舅高府君墓志銘
府君姓高氏名光啟字曙初世爲武進人曾祖爾傅江浦
縣敎諭祖閭江西萬年縣縣丞父希準
勅封文林郞妣程氏
勅贈孺人文林君推產兄弟洎府君長而家益貧文林君
磊落不爲意程太孺人常早起無可炊則危坐鼓琴府君
聽之凄然傷不能養脫身走京師就太孺人之弟文恭公
景伊于邸第已而太孺人卒因移家依文恭文恭淸厲自
守無所餘府君則藉客授所入以養親前後七應順天鄕
試不得解四庫館謄錄考滿選山東菏澤縣縣丞署定陶
[004-49b]
武城齊河縣事調汶上縣縣丞擢掖縣知縣考最署平度
州知州其時大吏有以縱恣伏法者連僚屬多人法至死
戍其中有不幸者而府君適以失囚幾上劾急捕得免曰
疇官之法可知矣吾豈可危吾親遂乞養歸府君之弟沅
陵縣縣丞桂在湖南并呼之歸曰吾宦雖不成然視入都
時足以養矣與弟共之可也歸五月而文林君卽世又十
年府君終不出卒于家嘉慶五年八月丙寅也
勅授文林郞掖縣知縣例授奉政大夫候選同知年六十
有五府君性湻篤未嘗以聲色加人而吏事修舉人不能
欺少日往來文恭邸第十餘年其時同州如劉文定綸之
[004-50a]
淸愼錢文敏維城之警健莊侍郞存與之淵雅皆
朝廷偉人文恭則以長者在崇班中能持正無所阿狥府
君請益諸君子而言行則性近文恭故能善其始終內外
如此敬赴江西時常拜府君于庭後歸而見府君同產妹
之夫趙甌北先生翼觀其文章議論邁往無等追思府君
之爲人溫然盎然與先生若有逕庭而終身相厚善蓋各
安其中之所獨至者使敬得侍文恭其志意氣局又當何
如而惜乎其未及見也府君娶孫宜人繼吳宜人子二長
德英候選府通判沅陵君子府君子之繼府君卒次德洋
候選知縣吳宜人出女三長歸子敬次適國子監生徐士
[004-50b]
爔次適劉焜望二十年九月戊子卜葬于城東五路橋之
原銘曰
宜于已宜于人譽兄弟繩子孫兆于斯奠幽室以甯爲天
靈爲日天昭日明永無極
[004-51a]
楊貫汀墓志銘
明南京國子監博士楊澹餘先生以任爲瑞金文學儒者
其七世孫曰縣學廩膳生元申字貫汀能文有行檢敬初
至瑞金貫汀學焉兄五人其三人前卒曰元棗字美汀曰
元芻字牧汀皆縣學生敬皆得交美汀不久卒敬以計吏
入都及返而貫汀已卒問牧汀牧汀亦卒嗚呼瑞金如貫
汀方可進于古之學者而兄弟相繼頽落如此澹餘先生
年三十五未竟用世之志著述未畢業今貫汀亦年三十
五不大可感歟貫汀卒于嘉慶十五年九月十九日曾祖
方堅祖于昭皆縣學生父其恂母張氏貫汀娶于賴子會
[004-51b]
九銘曰
殤非天彭非修如其然吾何尤
[004-52a]
徐恭人墓志銘
嘉慶八年五月甲辰朝議大夫南昌府知府楊君煒之恭
人徐恭人卒于治所之內寢九年子鼎高書高以朝議之
命歸葬于陽湖城南之原恭人世爲武進人曾祖永甯大
理寺左評事祖朝柱內閣中書候補主事父熊占福建福
州府通判前母楊安人母高安人繼母楊安人恭人年十
八歸朝議自朝議爲庶吉士及知縣于柘城商邱固始平
鄕同知于南安袁州恭人皆從其卒年五十有二
勅封孺人進宜人恭人子二鼎高太學生考取實錄館謄
錄書高太學生女四長適商邱拔貢生陳彬次適仁和太
[004-52b]
學生金孝集次適同縣鹽運分司湯貽恩其季字吳縣太
學生張昆元朝議狀恭人曰恭人嫺婦儀事繼母得其歡
心逮事先大夫浯州府君而事先太恭人陳太恭人二十
餘年以禮如一日好讀書尤悉于史事予性戅當官無所
避常讀馮道傳詆之恭人曰長樂老名節埽地矣雖然其
所遇之人何如哉虎豹蛇蝎而能使之皆馴當必有道矣
惲子居曰大哉此言天下爲君子者能知所以處小人之
道則下無鉤黨之旤上無棄賢任佞之敗然惟有名節者
方可議處小人而能處小人者其名節又必如泰山大河
磊落汪洋可信于天下後世之匹夫匹婦方爲善耳恭人
[004-53a]
不可不銘銘曰
婦德愉愉氳兮若蘭玉珮鏘鳴以肅以歡紘綖大帶及于
&KR0949&KR1329蒸蒸之化視斯則已有美碩人宜于厥家敬相夫子
如輔在車立朝之要一言日益憎主詢多毋搆于隙鳳凰
不擊鷙鳥革心麟之般般嶽嶽在林凡百君子其敬聽之
貞珉不泐永此刻辭
[004-53b]
[004-53b]
甘宜人袝葬墓志銘
甘宜人奉新人曾祖諱汝來太子太保吏部尙書諡莊恪
祖諱禾禮部主事父諱立功翰林院編修母熊氏浙江巡
撫諱學鵬女也宜人年十九歸南昌曹君庠業曹君以抜
貢生授玉山縣訓導厯知浙江武義錢塘福建龍溪諸縣
遷知廣西新甯州奉
特㫖知四川直隸茂州調瀘州署䕫州府事先宜人卒宜
人卒于嘉慶八年六月二十三日年四十有五以十一年
二月己丑袝葬于新建城西曹君之兆子二長熊舉人候
補內閣中書次熙女二長嫁南昌候選從九品鄔宣諭次
[004-54a]
許嫁吳縣國子監生蔣兆鄂江西入
本朝大家之守家法者于南昌府所隸曰曹曰甘曰熊曰
彭曰裘皆起家侍從至大僚而曹氏自地山先生秀先以
重厚端實爲
朝廷大君子甘與熊兼著治幹風節宜人熊之自出敎成
于甘而女于曹故才質德行皆有儀法昔韓退之志京兆
韋夫人援詩碩人之義以敘宗親蓋大家子孫顧惜門第
而女子益爲繩矩約束多適于禮者敬爰按中書之狀比
其事以銘宜人之幽使後有所考焉銘曰
膝下婉婉服于聲詩不幘之言王母色怡言歸于曹重闈
[004-54b]
是養緌纓有節燠寒無恙割田而貸脫珥而輸姻族熙熙
以義爲腴夫子之型子也是式勿爲秋霜煦之以日綿綿
荒原松檟永存宜人之德施于孫孫
[004-55a]
[004-56a]
姜太孺人墓志銘
本朝之制命婦不得以節旌門所以敎士大夫之家守禮
明讓也張臯文曰
聖天子整一海內激揚大典輕重以倫法備矣若爲子者
之心以爲有列于
朝吾母不寵旌門將以邀
天子之命不幾于以子之貴加母之節歟其罪與沒親之
善等臯文成進士改庶吉士其明年當以
高宗純皇帝升袝禮成
覃恩海內因亟呈牒禮部爲母姜太孺人請旌門事下府
[004-56b]
縣然後復呈牒禮部如庶吉士例
賜孺人始卜日改葬臯文師友多大官爲文章宗師顧以
敬之言爲不欺後世屬之銘嗚呼臯文可謂能事其親者
矣按狀太孺人武進人父本濰縣學增廣生母胡氏太孺
人年十九歸臯文尊府君同縣府學廩膳生蟾賓二十九
而寡貧甚日不得一食卒守志不易撫孤以訖于成人乾
隆五十九年十月十八日卒卒年五十九子二人長卽臯
文名惠言孤始四歲翰林院編修次翊遺腹生縣學生女
一人適國子監生董達章銘曰
之死難甯飢死而不死尤難而甘之及三十年宜其子之
[004-57a]
賢也
[004-57b]
[004-57b]
李夫人墓志銘
嘉慶十年四月乙丑前資政大夫巡撫廣西南康謝公啟
昆之叔子學坰葬其嫡母李夫人之柩于新建大山之原
去夫人之卒十有九年矣先是資政之仲子學崇與學坰
議葬事旣定于正月赴都下補官而孟子學增早卒其孤
振晉傅重與季子學培皆幼故夫人之葬惟學坰釐其事
加詳且以兄學崇之命爲辭請敬爲之志夫人資政同縣
人曾視執中歲貢生祖上謙父逢湛國子監生母王氏夫
人年十五歸資政于南康後三十五年爲乾隆五十二年
正月甲申南昌私第火夫人卒年五十
[004-58a]
誥封恭人晉贈夫人子四學增二品蔭生候選主事繼室
劉夫人出學崇嘉慶七年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學坰候選
員外郞皆側室盧孺人出學培候選府同知衞孺人出孫
振晉二品蔭生夫人生女一盧孺人生女一管孺人生女
三高孺人生女一自資政爲庶常編修夫人常從及資政
外爲鎭江知府移揚州甯國亦從其卒也資政以甯國府
知府家居用五行家言緩葬後資政由南河河庫道擢浙
江按察使遷山西浙江布政使最後巡撫廣西皆遠宦間
以上事道出南昌不及葬迨資政卒用形法家言不合葬
夫人素賢能逮下及見學增學崇之生學坰學培皆後夫
[004-58b]
人之卒始生而學坰竟克葬夫人亦夫人之賢其得于子
義與命宜如是也銘曰
夫邪子邪貴邪富邪夜宮其晝邪已焉哉
[004-59a]
[004-60a]
董孺人權厝志
吾常董潯州思駉以戸部員外郞出守卒于官恭人高氏
與敬妻爲同高祖姑姪恭人之女董孺人歸國子監生楊
鼎高鼎高從其尊府煒守南昌而孺人殁于官舍日者言
歲陰所在于法不宜葬遂卜日權厝于城南之原孺人年
十七于歸殁以嘉慶八年正月甲子年二十有九去姑徐
恭人之喪不及一年去先後丁孺人之喪逾一年蓋南昌
與鼎高及鼎高之弟書高二年之間相繼遭此變故是可
哀也已而孺人之母高恭人居本貫鼎高亦以事回里均
未得臨孺人之喪子三嘉寶應寶三寶女一皆幼小失所
[004-60b]
恃重可哀也已敬以姻族知孺人之賢敎于室而宜于楊
氏之家爰爲之銘曰
生慈于姑死從之心勿悁也先後之不年天爲之不知其
所然也母也天只勿損所安也吁嗟所生惟夫子怙之勿
棄捐也
[004-61a]
亡妻陳孺人權厝志
孺人武進陳氏名雲父士甯母鎭氏孺人年十九歸同縣
惲敬日纑高昌棉十兩織日得布一匹自先大人太孺人
與敬悉衣之二十六敬赴試禮部遂畱京師太孺人以孺
人多病禁勿織孺人撚雜線蹙之爲菊牡丹鳳子 鷄數
十類俱創意不襲舊式或綴雜綾絹爲之率三日可得白
金一兩助甘㫖暇則讀論語孝經蓋如是者十年敬終不
成進士就知縣始從官于富陽二年調江山旋聞先大人
之喪孺人以疾歸遂不起年三十九時嘉慶二年閏月丙
辰也生子以道女玉嬰皆不育烏乎可哀也已先是敬官
[004-61b]
富陽時大吏非意侵辱敬以禮拒之適湖南苗擾辰沅間
因急檄使護銀十五萬兩餉軍道出賊中孺人聞檄至驚
得匈膈疾而代者日求敬公事缺陷欲擠之以快大吏不
得則以小事惱敬家口孺人畏憤疾益篤及敬餉軍役返
上事江山常小差後卒以是疾死烏乎人孰不願其夫之
仕者然未仕不過勤苦而已旣仕乃至如此此豈可盡委
之于命邪敬蓋自尤之不暇而暇他尤邪以是年十一月
辛未權厝牛車之西阡敬喪先大人始祥禮不宜有所撰
著然事恉有非他人所可言者沒之又不忍禮亦宜許自
言遂爲之銘曰
[004-62a]
名乎有詭成者矣而願之乎而不願之乎宦乎有巧達者
矣而善之乎而不善之乎遇乎有日豐者矣而獨歉乎抑
吾之歉而歉而乎其若是儉乎噫
[004-62b]
[004-62b]
女嬰壙銘
惲敬子居之女嬰生于乾隆四十八年七月八日時敬館
陽湖橫林之徐氏三月後一歸視之明年正月往京師又
二年敬方遊太原五月十六日嬰以痘殤葬居西師子墩
屬武進縣通江鄉九月家問至太原後嘉慶二年嬰之母
陳孺人卒無子敬蓋年四十矣感奔走之苦身世無所就
而焭恤如是追埋銘于嬰之壙前前五步志永傷焉銘曰
吾未見嬰之生也而死亦然㠯是爲天屬其疑于薄也盇
悔旃
[004-63a]
[004-64a]
國子監生周君墓表
敬治新喻之三年召鄕三老求孝弟于家恤于里黨者旌
其閭于是國子監生爲琳縣學廩膳生爲瓚狀而請曰先
人之棄琳瓚在嘉慶五年二月丙申八年十月乙酉葬于
西郭之北原分宜林大任銘諸幽今明府君陳高義激揚
吾喻之人能哀先人而表其行是賜先人以不朽也敬惟
昔者歐陽文忠公爲乾德令表屯田員外郞李仲芳以石
隄捍水有功于縣民應山處士連舜賓賙貧匱者卒後二
十年文忠公亦表之遂不敢辭按狀周氏世居吉水之泥
田十七世祖長卿爲新喻敎授遂家新喻君諱志濂字江
[004-64b]
臣入貲爲國子監生處父母兄弟能歡爲祠堂祀元公爲
始祖祭器衣服皆備祭田若干畝贏以周宗之人縣有緱
山書院燬于火君復置之率縣人修孔子廟以餘力爲屋
十二楹館縣之試行省者縣漕二萬四千石君以倉隘增
徙之復請于縣爲社倉于雲路門至今貧者得貰其穀蓋
君之力于事以施其德多如此曾祖天民祖可從父廷標
母傅氏君卒年八十有二娶同縣廖氏子爲琳女適縣學
生胡繼良繼娶山陰祁氏子爲瓚女適縣學廩膳生萬介
齡敬旣次周君之行乃揚于衆曰人之善性也雖然爲之
者必視其分焉世嘗有秉均軸擁摩節所行得罪于天下
[004-65a]
後世而鄕之人懷其惠尸而祝之者是不明于大小公私
之分而已夫有天下之任者以利天下爲善有一州一郡
縣之任者以利一州一郡縣爲善有一鄕之任者以利一
鄕爲善如周君所爲令秉鈞軸擁摩節者爲之無增于其
身之善亦無減于其身之惡何也大小公私不相敵也今
周君處下竭其才量爲善于其鄕皆視其分爲之且周君
爲其分之所宜爲訖有事實功効垂之永永蓋非虛辭揖
讓取長厚名者所能至其足爲爲善者坊乎遂書之碣而
列于墓左
[004-65b]
[004-65b]
浙江分巡杭嘉湖道陜西候補道李公墓表
國家倚東南財賦而浙江居十之三大府總督浙江福建
者行部過浙江所取州縣公使銀且二十萬州縣力匱則
盜正帑應徵索而歲稽其
上供之數以後歲所供揜之自前協辦大學士覺羅吉慶
公巡撫浙江躬廉潔率屬歲裒所餘益帑總督徵索悉不
應其爪牙支格者悉以禮遣之行之數年而浙江之財賦
大贏其時左右吉慶公提綱舉凡使衆畫一者曰分巡杭
嘉湖道李公翮警敏強毅君子也公山東金鄉人字逸翰
曾祖怦祖爾傑皆縣學生父來鵬副榜貢生妣周氏公以
[004-66a]
乾隆三十八年進士補祠祭司主事升儀制司員外郞郞
中改福建道監察御史升禮科給事中轉吏科掌印給事
中除分巡杭嘉湖道署布政使一署按察使再以周太恭
人年老乞養歸後服闋赴部奉
旨發陜西以道員用旋以疾歸卒年六十有六公在禮部
以淸謹聞充雲南副考試宫以能得士聞爲御史給事中
以敢言聞有列卿之子冒得官公發其罪同官有庇囚者
公亦發之
高宗純皇帝常下
特㫖奬其伉直巡視中城北城明科敎肅姦宄平道塗飭
[004-66b]
市城衆不敢犯赴官陜西抵畱霸廳敎匪大至公募鄕勇
拒守七晝夜賊始退畱霸獲全移駐興安奏記領兵大臣
請鄕勇各守堡無調發有警則互援自是鄕勇心始固敎
匪不能侵多解散者在行間與衆共甘苦上下山谷皆單
騎厯險阻忍飢渴以致得疾不竟其用論者尤惜焉始公
之在浙江也吉慶公知公賢事皆取決而總督以前事銜
公會公復署按察使義烏民何世來等倡邪敎相署置造
違禁物有以急變告者公曰此愚民耳白吉慶公毋以兵
過江自馳至義烏檄府縣官次第縛之以邪敎 奏而總
督得守備報具反狀奏之且擁重兵自福建向浙江揚言
[004-67a]
浙江縱反者當窮治吉慶公大撓公曰福建摺過浙江屬
耳今浙江急驛以邪敎所署置及違禁物續奏可先達
至尊
至尊知福建邀功不錄也後得
㫖令總督還福建毋妄動終公去職總督未嘗能以聲色
加公後一年總督之事遂敗敬初仕浙江公已交替嘗謁
公公貌循循然如無所能者而浙中大小吏言及公之抗
總督皆動色以爲不可及嗚呼屬官不敢犯大府虞其以
法相中耳一嚬笑一指揮不敢逆而公乃驟禠其公使銀
至二十萬其毒公當何如然大府之技充之至以黨逆中
[004-67b]
人止矣而公脫然始終名高身泰雖公之智計足以投抵
閒隙摧落機牙然非
宸扆之抑邪昊穹之右善何以至此其至此則人理天道
之的然可見者也世之俯首終身如檻羊紲犬者亦奚爲
哉亦奚爲哉且敬嘗計之一行省可減二十萬十行省卽
可減二百萬歲歲儲峙不外靡不私沒朝廷內撫諸夏外
御屬國用何患不充事何患不理用充事理則有司取之
于民何患不平况乎不狥大府之欲僚屬必不敢汙不屈
大府之威政事必不敢暇一事就軌萬理咸備敬均可爲
天下决之公之行甚修事甚辦而此一事所係極重又敬
[004-68a]
仕浙江時所習知者故推論以表公之阡使後世有所興
起焉公配周恭人繼配周恭人側室朱宜人子四庭芬國
子監生候選州同知庭禧拔貢生南城兵馬司指揮庭業
優貢生正白旗官學敎習庭英幼女三長適候選縣丞周
嘉謨次適周之勉次適候選知縣楊大勲嘉慶十五年十
一月初九日庭芬等葬公于金鄕小樓庄之兆陽湖惲敬
謹表
[004-68b]
王盛墓石記
嘉慶元年浙江富陽縣知縣惲敬解餉軍銀十五萬兩至
貴州銅仁交納役旋經江西豐城隨行民壯王盛物故葬
之城西高原五年赴任新喩爲立石墓次盛亦殁于王事
也後之君子勿侵毁焉可也
[004-69a]
[004-70a]
鸚武冡記
惲子居上新喻助前事陸允鐸公錢二百餘萬允鐸報以
鸚武一架相隨十年瑞金受代居新建貍撾鸚武傷髀而
死余伯維葬之園中紫檀梅花樹下賢愚經曰須達長者
有二鸚武一名律提一名賖律提聞阿難說四諦歡喜持
誦後爲貍所食展轉生天凡七返復生人中得辟支果嗚
呼佛經三藏蓋十之八如賢愚經焉
[004-70b]
[004-70b]
祭張臯文文
維年月日謹于新喩之崇慶寺設位致祭于吾友張臯文
之靈曰四瀛茫茫日月何遒目眢心忳已矣誰儔吁嗟臯
文産予同州有唱予和有酢余醻豪攢英族子拔其尤前
攀愈翺旁睨師侯百世之行萬人之學雷絶電歇河截其
流吁嗟臯文作噩之春同謁文學揖予于門宛兮淸揚其
神則尊予弱而狂一語未申單閼之舉子罷予解北上折
翼嗷于中野歲舍四遷厥宮巨蟹子偕郡計卸車都下逆
旅相値比㦸交弓秦齊一馳屹乎西東志合心齊如金在
鎔澄沙汰礫以精爲同聚散之跡垂載十五遇蓼求甘得
[004-71a]
薺慮苦春官駮放歸途載阻共職四門艱屯可數籧篨搆
屋月僦半千土 炎炎石炭親然其塵刺鼻漲地熇天瀦
水橫堂敗壁臨筵鷄栖有車駕&KR1042以俟伸指論値計錢當
里均茵而乘斂衣覆履搖搖凌淖艅艎在水待假而裘待
質而炊不肥斯臞母覦于危簸今而友揚古而師一語脫
唇萬目暌睽予吏于浙子憂去官視予富渚開余以寛綿
綿疾疢言與死隣子决爲活冀道之伸予葬先子子官于
朝白璧燿光匪襲可韜公卿側席首乎羣髦予亦來都注
官于曹渝水官符朝下夕赴送予闉闍頓軛而語誰知死
別成此終古訃來當食投箸吐哺無爲爲善斯言太苦吁
[004-71b]
嗟臯文人孰不貴仁義如子之勉焉勿棄予知其難易皚
皚之白勿拭則滓吁嗟臯文人孰不願富貴如子之儳焉
勿及予知其得失滔滔之轍勿詭則躓吁嗟臯文生不昏
惰死其有知千里行匶勿淹勿危妻單子稚內外誰支念
此零丁惻愴肝脾葬子崇岡二甫能力伐石之辭惟予是
職尙饗
            無錫宣頴達麗中
            吳縣徐敦仁愛杉
[004-72a]
[004-73a]
[004-1a]
吳城萬夀宮碑銘
符錄之法盛行於南北朝道家之支駢溢於神仙神仙之
旁劇紛於符錄符錄之用充志壹神以通馭萬靈禁劾百
物是故道足者氣勝道歉者氣敗聖人用之而周萬世賢
人用之而行一方一州庸人用之而囿一術纖人用之而
災其軀邪人用之而亂及天下夫黃帝敎熊羆貔貅貙虎
禹驅蛇龍周公驅虎豹犀象射妖鳥殺水神與後世幻人
詭士所行其得失豈不逕庭哉然所以能通馭禁劾之故
於理無二制焉惟道大則所成者峻博道久則所流者充
長不可誣也
[004-1b]
吳城萬壽宮者祀
勅封靈感普濟之神許眞君之廟也眞君遺跡遍嶺北而
在新建者生米游帷觀爲眞君舊宅大中祥符中賜號玉
隆改觀爲宮政和中加號萬夀故凡祀眞君之廟皆號萬
夀宮吳城處新建之東北陬北臨宮亭湖其東贛江挾餘
鄱二水入之西附山爲修水宮亭贛江修水之問有大州
隸建昌相傳爲眞君斬蜀精之地宮亭之東爲鄱陽湖北
爲潯陽江眞君分遣弟子斬蛟之地也其地勢悉與吳城
相附注是以眞君於吳城功最著其食於吳城爲最宜先
是來蘇後顯二坊之間爲萬夀宮祀眞君甚庳陋乾隆八
[004-2a]
年改作之加侈嘉慶十一年復斥而大之爲日計八年費
錢至八百萬有畸而後竣事蓋江西之人欣戴歌抃願副
崇高以爲非是不足以飾後觀彰美報也敬權官吳城朔
望祇謁殿下仰眙俯惕有以見眞君之得於斯民者於是
進縉紳先生而告之曰眞君之功赫矣自晉至今垂一千
五百餘年自大庾嶺至潯陽江及二千里自楚塞至閩嶺
及七八百里縉紳大僚牛童馬走婦人稚子無不如親事
眞君燠其寒飫其嗛又况自今以至千萬年自江西以至
薄海振振闐闐日盛日遠此何故也天下萬世之功氣制
之天下萬世之氣道貫之道大者德大故肫然而敦溥然
[004-2b]
而遠及道久者業久故優然而裕綿然而不窮黃帝禹周
公之峻博充長如彼眞君之峻博充長如此敬常意眞君
之於道必有望聖人而未及其量率賢人而大得通者故
能涵衍古今廓穹天地考眞君事不見於正史其襍見晉
唐小說者皆瑣異神靈之說而忠孝之事則以設敎之名
附益焉然未有不忠孝而能餘於道不餘於道而能務於
功不務於功而神於術而無害於人者至於寇謙之杜光
庭之徒依附朝廷驚駭愚賤張角宋子賢劉鴻儒妄作訞
訛毒流無旣有斯世之責者方將搔其芽而揠其心窒其
源而障其潰豈可隨俗接踵陷於阨阱哉旣以語於衆遂
[004-3a]
書而碑之庭銘曰
我來斯宮當歲之更天開地除廣場千㝷連翰重牆中周
四隅耽耽翼翼扶日掖月上憑天虛之而爲禽鄂不爲華
鑿堅彫疏旌旄委蛇帷帟跐豸連璧環琚投體崩角肩摩
蹠錯以劬爲愉如核而坼如抱而啄如蟄而蘇神威恪儼
德意洽浹不鞭而驅大矣聖人天覆地持不異智愚眞君
得之一體具體合性之初若執不祥變怪之端乃爲其餘
赫赫明明翼我赤蒼漸濆被嵎
天子之命爲羣祀神品其牢菹豈如厯朝仍不經言妄附
寶書噫嘻後人率土之臣勿誕而誣
[004-3b]
[004-3b]
光孝寺碑銘
光孝寺在廣州府治迤西北一里所於晉曰王園於唐曰
法性於宋曰乾明於明曰光孝
本朝順治十三年東莞長者蔡元眞重建其時靖南王平
南王剿李定國駐師粤中主其事後碑文以違
詔格毁廢垂一百五十七年今
皇帝嘉慶二十年陽湖惲敬至廣州沙門齊方曁諸檀那
咸以爲請敬以光孝寺爲粤中大道場多天竺及支那應
化之節而大鑒禪師於寺下髮秉戒開最初法浮圖之敎
大鑒有功力焉可以發明本末分析源流使後世無所倚
[004-4a]
惑於是爲之銘使碑於庭蓋自菩提達摩尊者航海居嵩
嶽二傳得大祖而始尊五傳得大滿而始著六傳得大鑒
而始大入傳至大寂無際而始變十一傳至臨濟洞仙仰
山而始分十三十四傳至雲門法眼而始極大鑒之前皆
精微簡直而大鑒有以昌導之大鑒之後皆超峻奧衍而
大鑒有以孕括之故敬嘗謂大鑒之於浮圖如孔子之敎
之有孟子蓋謂此也大抵西域君與師分治主敎者不治
事故浮圖之教引之而愈高推之而愈徵由律而敎由敎
而宗宗之始至中國也求道之人皆堅持戒律博涉經論
然後竭生平之力歸心正法其意識之障積漸銷除故一
[004-4b]
言指示卽契大恉如琴動而弦應山頽而鍾鳴以順得順
者也其後江西湖南元風大行人人求一日之悟東西推
測皆意識爲用故廣設門庭抑之使不得出截之使不得
行庶幾塞極而通閉極而剖如鱗羽之化者必蟄其體草
木之坼者必固其孚以逆得順者也至於大鑒遇言則鏟
遇見則拔縱橫無碍浩汗無極以縛爲解以相爲空如火
之燎不可近如海之泛不可禦兼用順逆者也後世學浮
圖之人上下根皆接大小乘俱圓權實皆滙於大鑒此唐
宋元明以來其徒所不能易也中國則君與師兼治故孔
子之敎以下該高以顯該微其傳之後世也戰國諸子亂
[004-5a]
其緒兩漢諸儒拾其膚宋元人以浮圖之實言附孔子而
諱其名明人以浮圖之元言攻宋人而紊其次合之聖人
遺經各有得失是故戰國之言通達通達久則生厭而浮
圖之律乘得行兩漢之言滯執滯執久亦生厭而浮圖之
宗乘得入宋元明之言往復變動往復變動則生疑而浮
圖之敎乘得以游衍附託此則陰陽之屈伸人心之往來
其互相乘除者也其間有大力者於後世儒者之言必求
之孟子之書以定其歸浮圖之言必求之大鑒之書以要
其會然後本末可明源流可見夫元魏滅沙門而菩提達
摩來李唐立南北宗而韓退之李習之出萬物散殊百爲
[004-5b]
並起庸人逐其跡聖人明其端庸人爭其小聖人立其大
庸人排其虛聖人修其實孔子之敎明人倫定家國天下
雖五大州各師其師各弟其弟豈能在範圍之外哉雖中
國自漢以來代有浮圖之敎愚者逐其粗智者溺其精又
豈能在範圍之外哉故曰譬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
幬譬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敬故因論大鑒而詳
述之焉銘曰
有大菩薩來四天力破迷執無重堅巨象行地龍行天有
大䕶法居人王爲
國驅逆如箠羊劃金銀地還道塲有大長者開寶宫浮雲
[004-6a]
 翼霞搖虛空上繼無始垂無終顧山居士目雲漢轉一藏
 經止轉半以銘爲筏筏登岸大道無界住色位大法無著
 住道位大人無私住法位
[004-6b]
潮州韓文公廟碑文
潮州韓文公廟有二其一在城南宋元祐中知軍州王滌
始建蘇文忠銘之今城南書院是也其一湻熙中知軍州
丁允元遷城南廟于城西卽忠祐廟也自前明至
本朝春秋祀事皆行於城西嘉慶二年知海陽縣韓君異
葺治之陽湖惲敬爲碑文郵之潮州與潮之賢士大夫商
公之故且告後世焉公以諫迎佛骨貶潮州去菩提達摩
入中國二百八十餘年矣其時關東西則有丹霞然圭峯
密河北則有趙州諗臨濟元江表則有百丈海潙山祐藥
山儼嶺外則有靈山巓其師友幾徧天下皆以超世之才
[004-7a]
智絕人之功力津梁後起以合於菩提達摩之傳而公之
生也與之同時公之仕也與之同地嗚呼於此而言不惑
不其難歟且其時上無孔子之師下無七十子之友老莊
之所流別管墨之所出入馬鄭之所未攻孔賈之所未辯
嗚呼於此而言不惑不其難歟是故公之闢佛闢於極盛
之時宋人之闢佛闢於旣衰之後宋人之闢佛以千萬人
攻佛之一人公之闢佛以一人攻爲佛之千萬人故不易
也雖然公之闢佛至矣而佛之敎至今存焉何也蓋聖賢
之於天下去其甚而已禹抑洪水而水之氾濫仍世有之
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夷狄猛獸之侵暴亦仍世有之孔
[004-7b]
子成春秋亂臣賊子懼矣然不避於當時不絕於後世孟
子距楊墨楊墨息矣然人或竊其行家或傳其書若是者
皆然矣然而孔子孟子之功終天地盡日月不可没者以
人人知其爲亂臣爲賊子人人知其爲楊墨也今天下三
尺童子抱書入塾卽有公闢佛之説據於胸中甲胄之士
耒耜之夫行商坐賈皆習其說其宦成名立才行出人而
沈溺敎乘者朋友子孫門弟子皆能別擇於其後愚夫愚
婦膜手梵唄隨衆經行其心皆知有孔子之敎是故公之
德揆之孔子孟子有大小純襍之殊公之功揆之孔子孟
子有平頗公私之異而得墜緒於前世收明效於後來未
[004-8a]
嘗不如一也且夫天地之道一而已矣而人事自二三以
及千萬焉行之於行見之於言施之於敎皆人事也惟聖
人與道同其餘皆有出入多寡申不害韓非一術也則傳
李悝商鞅一術也則傳孫武吳起一術也則傳王詡一術
也則傳張魯鬼道也而亦傳宼謙之杜光庭鬼道之下也
而亦傳佛者如中國百家之一耳其徒推演師說下者可
以囿凡愚高者可以超形氣故其傳較百家愈遠而愈大
屢滅而屢復蓋將與天地終焉是故世有孔子之敎則佛
之教亦必行此天道之所以爲大也世有佛之敎則公闢
佛之功亦益見此人事之所以爲久也自公斥爲子焉而
[004-8b]
不父其父而爲佛者知養其親自公斥爲臣焉而不君其
君而爲佛者知拜其君供賦稅應力役未嘗不事其事世
之儒者知中國之變而爲佛不知佛之變而爲中國知士
大夫之遁於佛而不知爲佛者自托於士大夫人理所同
豈能外哉自公之後儒者好爲微言渺論或由孔子之書
失其恉而反墮於偏或由佛之書得其會而忽反於正是
又在乎善學者焉失者不得妄附聖人之遺經得者亦不
必諱言佛乘也嘉慶二十年十月惲敬謹記
[004-9a]
[004-10a]
前光祿寺卿伊公祠堂碑銘
閩南爲儒者世服朱子緒言雖親受業陽明先生之門如
薛行人中離于朱子不敢悖
本朝安溪李文貞公漳浦蔡文勤公益推而明之文勤授
甯化副都御史雷公雷公授同縣光祿寺卿伊公其爲學
以愼獨爲本其推行始於固窮成於成仁取義故其道近
而難至其事質重而光明嘉慶十有九年公之子前揚州
府知府秉綬爲祠堂於學宮之里以祀公門塾堂室皆備
諏日升主於室公之配羅夫人祔焉而寓書於陽湖惲敬
請銘古者士大夫立家廟祀曾祖以下有功德則專立祠
[004-10b]
堂於禮甚宜其麗牲之石刻之銘亦應古義惟是敬以後
學操簡畢與廟廷之事懼勿任爲罪於後世而秉綬請勿
暇遂不敢辭公諱朝棟字用侯姓伊氏先世自河南遷福
建之甯化縣世爲甯化人曾祖應聚官順昌學訓導
贈儒林郞祖爲皋父經邦俱
贈中議大夫公縣學拔貢生乾隆二十四年鄕試中式三
十四年會試中式
殿試
賜進士出身厯官刑部安徽司主事河南司員外郞湖廣
司郞中掌浙江道監察御史戸科給事中擢光祿寺少卿
[004-11a]
通政司參議鴻臚寺卿大理寺少卿光祿寺卿積階中議
大夫加封資政大夫
予告後就子秉綬養於惠州及揚州卒年七十有九公久
官刑曹持法平素不近要人故無推薦公者以小心供職


高宗純皇帝不及三年卽拔置九列常
召見
諭曰福建理學之邦汝謹厚守繩尺朕所知也會得末疾
未竟其用天下惜焉居家循循然造次必以禮文勤之從
[004-11b]
子文恭公新常曰居貧實樂居喪實憂吾於伊比部見之
羅夫人同縣人有懿行例
封淑人
加封夫人卒年八十一子二秉綬其長也次秉徽國子監
生古者銘廟之辭多紀勲伐至北宋以後始有推本所學
爲後世經程者今公之學旣遠有統宗遇
聖天子激揚表暴之誠信不欺如右所紀敬雖淺瞀謹於
銘著古今爲儒之所以然秉綬謹下丹加額如碑法以告
天下後世之有志於學者其辭曰
聖貫天地宙合百家蟲人萬千內外精粗如左右腓相互
[004-12a]
而前漢守秦燼負器抱經壘高而堅性天之說波澀瀾渟
纎流涓涓人心蓄靈有隙必通汊爲淸言剖精析微沖虛
南華意同語元達摩乘之提第一機無聖廓然曹溪始大
西江八十眩地熏天帝王民氓至智極愚 身重淵韓公
舉幡閧市之中一喙獨拳致彼飾詞淡泊儒門棄爲蹄筌
北宋中葉大儒之生渾渾桓桓就彼所言推之吾書極天
地先堯舜開明遞及子輿旁薄綿延性天之說此挈其總
彼掎其偏如失盜家復已劫資匡綏室田如逋訟人直已
折辭&KR1281竄頑姦雖其所言有過不及軌轍無愆朱子懃懃
江滙於海杓攜於躔入聖之要下學上達宣尼所傳存之
[004-12b]
存之隱微持之功該本原傳錄漸多遂涉支離溺於言詮
陽明閒氣振臂一呼力破攣牽此如夏冬以反爲成六氣
乃宣此如吸呼以斷爲續百骸以安上五千載下五千載
抑高轉圜新故所代如南北陸如上下弦聖人無我賢者
迭勝以扶其顚其中軒輕得失多寡尙可㝷沿朱子之弊
極於拘曲不溢他端陽明之弊顚倒狂聖反覆坤乾故爲
儒者必始朱子勿怠而遷
[004-13a]
資政大夫葉公祠堂銘
南海葉氏遷自福建之同安同安遷自福淸其遷南海者
曰振德
誥封資政大夫
欽賜鹽運使銜廷勲之曾祖也資政公命其子姓爲祠堂
推振德爲始遷祖配王氏祔祭第二世曰興邦
貤贈資政大夫配陳夫人第三世曰長靑
晉贈資政大夫配邱夫人第四世卽資政公也配顏夫人
嘉慶二十年二月乙亥祠堂成整幄升主如公式陽湖惲
敬推明古今之禮而銘之於庭古者別子有二諸侯之庶
[004-13b]
子別於爲君之冡子其後世祖之一也始來此國別於本
國之宗子其後世亦祖之二也此立宗法也大夫始祖之
廟有三諸侯之庶子始爵爲大夫一也始來此國又始爵
爲大夫二也別子之後起士庶爲大夫三也此立廟法也
自封建廢而天下無諸侯庶子之宗於是始遷祖之禮起
自田邑廢而天下無大夫始祖之廟於是祠堂之禮行資
政公世濟其勤黽勉於孝弟以昌大其家克襄於軍旅力
役之事
天子嘉之錫爵進階顯於祖父施於子孫其得爲祠堂以
祀其先宜矣自宋以後在朝列者祠堂皆祀及四世資政
[004-14a]
公祠堂之制如之允孚於今之人勿違替於古昔禮之盛
也自資政以後傳之永永則始遷祖之祀宜勿暇益䖍葢
古者諸侯與王國之大夫侯國之大夫皆有始祖之廟後
世八品卽當古之再命而祠堂之祭殺於三廟焉是故聚
族而祭始遷祖者議禮之君子許之資政公子三長夢麟
刑部郞中次夢龍戸部員外郞次夢鯤光祿寺署正孫十
有五人銘曰
池東流術環之卜其南㙩爲祠翼如堂赫如墀嚴豆籩肅
尊罍介爾福無不宜
[004-14b]
[004-14b]
贈光祿大夫陳公神道碑銘
自古高望華閥品升於朝門地著於天下振振繩繩世服
厥家者其始皆以功德拯其民輔其世以功者多享社茅
廟鼎崇高焜燿之奉以德者必有賢者爲之子孫顯揚中
外不墜其前光今
皇帝嘉慶四年
高宗升祔禮成
覃恩海內於是前
賜同賜士出身
誥封中憲大夫浙江分巡金衢嚴道陳公
[004-15a]
加贈光祿大夫工部右侍郞禮得刻銘於神道敬交公之
季子守譽因交公之孫椿冠曾孫效曾敬曾於用光希祖
希曾皆有雅故遂不敢以不文辭公諱道字紹洙世稱爲
凝齋先生江西新城人也江西自鄒東廓聶雙江諸先正
主陽明之學末流放失羅念葊起而正救之爲功於王門
者甚巨公始學於廣昌黃靜山永年靜山力主念葊而公
之友如雷翠庭鋐祝人齋洤皆主朱子故公之學自陽明
入朱子力行以幾於成公之成進士也爲乾隆十三年年
四十二孫文定公嘉淦欲以庶吉士薦公公辭讓於同歲
生之年少者後其人以文章名公當選於吏部以養親辭
[004-15b]

詔舉經學亦固辭其在家雍雍如也教子孫甚嚴皆以誠
感之不加訶譙在鄕黨於所乏無不給也朋友之急難無
不赴也死生貴賤如一靜山官常州爲人所排去官旋卒
於蘇州公以師禮喪之歸其喪於所籍人齋無子以注禮
在公家十餘年生具皆資之有子六歲而人齋始卒其處
事遠覩近矚無不周也旣成無矜容其言學能別是非而
未嘗黨也公年五十有四卒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已亥也
配楊夫人副室雷太恭人子五守誠守詒守中楊夫人出
守訓守譽雷太恭人出公
[004-16a]
始封以子守誠官
加贈以曾孫希曾官公之先世在宋自江州義門遷新城
二十餘傳至縣學生諱一翰爲公之曾祖縣學生
貤贈奉直大夫諱以汧爲公之祖州同知
貤贈資政大夫諱世爵爲公之父始遷縣西之鍾溪自遷
鍾溪而有家之業始大公以爲儒顯於世而名始盛公卒
後數十年子孫守家法言儒言行儒行各以其列服勤於
皇家自立於士大夫且數十人故海內言大家在江西必
日新城鍾溪陳氏敬推其所致皆自於公昔漢世碑陰止
書立碑姓名而柳子厚爲侍御史府君神道并記先友今
[004-16b]
公之子孫房次科第階職不勝書於碑之體又不應詳書
謹記之碑陰以見公之遺澤且爲當世勸法而於碑記公
之大行因系之以銘銘曰
仲尼之道八儒歧之去聖益遐道尊人卑千差萬别迭爲
盈虧延及有明遂擾而漓公起嶠西肫然其心得師求友
馨我蘭襟油油春陔穆穆秋琴家徵人瑞
國貢天琛旣對
大廷羣公拭目翩然南返衣縫冠木我息我游我磨我錯
是非之公昔言是服軌物者義及物者仁蔚然其施逮乎
疎親我懷如晝物氣如春百年慕澤千室歸湻明明天道
[004-17a]
厥後大昌五子登
朝孫曾鴈行外分絳節內服朱裳訓承柳郢德紹王祥欺
者喪名矯者敗節拘者性梏肆者情裂勤勤躬行以刻爲
平嘵曉立說以混爲别是皆飾已無德於人勉世而已不
及後昆惟公和正所蓄有餘一身觚簡奕世簪𥚑凡百君
子視此刻書各敬爾儀毋怠毋渝
[004-17b]
新城鍾溪陳氏房次科第階職記
光祿房
守誠浙江分巡金衢嚴道 誥授資政大夫 晉贈光祿
大夫
 子四人長元次奉寬次允恭次觀元子三人長希祖次
 希曾次希孟奉寛子五人長希賢次希濂次希宋次希
 軾次希轍允恭子二人長希範次希岱觀子三人長希
 哲次希顏次希榕希祖子一人紀儒希曾子一人綖儒
 希賢子一人紱儒
 元光祿寺典簿 誥授資政大夫 晉贈光祿大夫
[004-18a]
  奉寬 貤贈奉政大夫
  允恭附貢生 貤贈奉直大夫
  觀乾隆庚子科舉人甲辰科進士工部郞中洊擢江甯
  布政使 誥授資政大夫
   希祖乾隆丙午科舉人庚戌科進士刑部主事擢員
   外郞 誥授奉直大夫
   希曾乾隆已酉 恩科第一名舉人癸丑 恩科第
  三名進士及第翰林院編修洊擢工部右侍郞 誥
  授資政大夫
  希孟乾隆辛酉科拔貢生卽用知縣候選同知
[004-18b]
   希賢候選主簿
   希濂國子監生
   希宋縣學生
   希軾
   希轍國子監生
   希範縣學生
   希岱國子監生
   希哲嘉慶甲子科舉人
   希顏縣學生
   希榕
[004-19a]
   紀儒
   綖儒
   紱儒
陳州中憲房
守詒兵部郞中厯官河南陳州府知府 誥授中憲大夫
 子三人長煦次繼光次用光煦子二人長蘭祥次蘭森
 繼光子一人蘭畦用光子二人長蘭瑞次佛喜
 煦 欽賜丙午科舉人候選光祿寺署正
 繼光甘肅甯州知州 誥授奉政大夫
 用光乾隆庚申 恩科舉人辛酉 恩科進士翰林院
[004-19b]
 編修
  蘭祥嘉慶癸酉科拔貢生
  蘭森縣學生
  蘭畦國子監生
  蘭瑞國子監生
  佛喜
內閣中憲房
守中乾隆乙酉科拔貢生庚寅 恩科舉人候選內閣中
書 貤封中憲大夫
 子十二人長應泰次銑次旭次燿次湻次彪次沅次炳
[004-20a]
 次炕次魁次汾燿子三人長星緯次廷賜次八官湻子
 三人長四官次六官次七官彪子二人長慶官次九官
 應泰歲貢生候選訓導
 銑國子監生
 燿附貢生
 湻廩貢生
 彪國子監生
 沅嘉慶戊午科舉人
 炳廩貢生候選訓導
 沆
[004-20b]
  魁國子監生
  紀國子監生
  汾國子監生
   星緯府學生
   廷錫縣學生
   八官
   四官
   六官
   七官
   慶官
[004-21a]
  九官
通議房
守訓刑部郞中厯官江蘇按察使 誥授中憲大夫 晉
 授通議大夫子三人長文冕次雲冕次玉冕
  文冕候選布政使經厯 誥封奉政大夫
  雲冕候選縣丞
  玉冕候選縣丞
奉直房
守譽乾隆辛卯舉人候選內閣中書 誥封奉直大夫
 子一人吉冠吉冠子二人進福增福
[004-21b]
 吉冠乾隆己酉 恩科舉人候選都察院都事 誥授
 奉直大夫
  進福
  增福
 右據楊太夫人行述開載皆乾隆五十五年前所增子
 姓也今奉直房共子六人孫三人曾孫八人矣宜并五
 房嘉慶二十年前所增子姓統開載列於碑陰
[004-22a]
[004-23a]
刑部尙書金公墓誌銘
嘉慶十有七年十一月辛亥刑部尙書金公卒於位明年
正月乙亥公之訃至南昌五月壬午公之孤勇以狀來請
銘先見公爲郞中時敬之弟敷試禮部以薦與弟子籍公
巡撫江西敬爲縣瑞金以計吏出公門是以敬於公之事
最習於公之心推測之最詳謹惟蘇子瞻氏受知於張安
道爲之銘韓退之氏在袁州爲屬於王鴻中亦碑其墓於
是不敢辭公諱光悌字汝恭姓金氏世爲英山縣人十世
祖國寶明太常卿曾祖天爵祖紹偉父序珽進士候選知
縣三世皆
[004-23b]
贈如公官妣聞氏
贈一品夫人公年十六補縣學生二十二鄕試中式旋官
內閣中書三十四會試中式
殿試
賜進士出身厯宗人府主事刑部浙江司員外郞四川司
郞中以事降官復起爲浙江廣東司員外郞升陜西司郞
中奉滿奉
旨以京堂官用有吏人坐贓敗妄引公
皇上命待質事白益向用升光祿寺少卿內閣侍讀學士
外轉山東按察使升布政使卽升刑部侍郞巡撫江西升
[004-24a]
刑部尙書卒年六十有六
本朝刑部尙書用人最愼部中司官明愼者方總辦秋審
其尙書多取厯總辦並踐中外習故事者擢之公性精敏
自爲總辦時一部之事必關公及爲尙書益自力無所阿
徇而天下讞獄者承
列祖覆育之後以寛厚爲福多稍稍減罪狀上之公以爲
不可懸千里推鞫苟引律當毋更議其直下刑部及法司
會議者公必持律不得減於是部中多以公爲嚴於用法
焉然歲斷獄大小以千百計自同官至羣執事無有能執
公所具改從輕比者嗚呼可以觀公矣舊例監守自盜限
[004-24b]
內完贓者減等乾隆二十六年改重不減等公主稿奏復
舊例後阿克蘇錢局章京盜官錢計贓五百兩以上主者
引平人竊盜律當章京絞情實公曰盜官錢當擬斬監追
不决絞情實則决矣不得引竊盜律奏平之
皇上覽奏曰官盜罪較私盜反薄耶公免冠謝曰與其有
聚斂之臣甯有盜臣律意如是也嗚呼此可以觀公矣公
爲按察布政巡撫皆如是刑部核名實別功過釐市井飭
軍伍多以一人智斷行之葢公仕宦數十年計必達乎至
微力必摧乎至巨持成格以繩崎嶇數變之情援古義以
削浮沉苟安之習自謂卑獨此心可奉
[004-25a]
聖主故嶄然有以自見如此公性好士聞之如恐不見旣
見如恐不得當嘗一爲江西副考官廣東正考官兩爲會
試同考官得士爲盛多才望大僚而公言門下士必首及
故編修張惠言天下之士皆以爲然公疾惡甚不能忍少
時遊江南總督幕府有華士負重名公語總督絶之曰名
教外人不可使汙階前地也在江西有兵官素瀾浪而無
跡可劾求見公公切齒投其謁於地後公旋去官終不見
嗚呼此可以觀公矣公娶懷甯丁夫人子三長宗邵內閣
中書協辦侍讀次嘉國子監生宗邵嘉皆先公卒次勇舉
人女一適山陰李氏孫三震謙泰皆宗邵出公師文成公
[004-25b]
阿桂文成奇賞公公常語敬曰欲知文成之爲人乎敬起
立拱而俟公乆之曰心地厚復久之曰魄力大十八年九
月乙亥勇葬公於祖塋銘曰
湛盧之鍔孰咎其銛鞾 之 孰尤其堅如吳育剛如姚
崇警淬沼飛雲俯鞍躡景觥觥我公文成之士宿將沈機
重臣引體我公得之大水破沙力刷其阻氣吞其涯
殊恩特簡拔之庶僚方晉列卿隨卑麾旄聽天下成執憲
最久束吏循文治奸斂手好無爾我惡不比人天性所行
理無逡巡好者晨星各守一隅光不相及纍纍可吁惡者
震霆耳之皆應山通谷合走吿相証幸遇
[004-26a]
至仁保全終始生安其位死歸其里兹原之山其石峩峩
側行危立有高可歌兹原之水其流泯泯湍旋瀨折有澄
可詠兹原之窆鑿之深深我公於宅前道後林兹原之銘
故吏所勒日月可移是非不沒
[004-26b]
[004-26b]
漢中府知府護漢興道鄧公墓志銘
嘉慶十有三年十一月庚辰前漢中府知府鄧公卒於福
建羅源縣之署舍時子傳安知羅源公就傳安養也年八
十有六十四年八月乙卯公之喪至本貫浮梁十九年十
月丙寅傳安卜地葬公於浮梁靑峯之原公之配陳恭人
合葬焉先是公以耆德奉
命重赴甲子科鹿鳴宴來南昌敬介公之姻江訓導幼光
謁公傳安又與敬同出戴文端公衢亨之門至是以銘請
敬不敢辭敬觀班孟堅范蔚宗傳循吏皆推本儒術或列
所治經舉其科可謂知爲政之要矣然所載多郡國二千
[004-27a]
石縣令惟蔚宗傳王渙一人任峻附見傳中且以明發姦
伏爲未充德禮之敎夫德禮苟不相應則姦伏之心侈矣
何明發之功可紀哉縣令官卑其權不足攝下故爲縣令
視二千石爲難而德禮之效則以能明發姦伏爲治縣符
騐能如是未有不爲良二千石者也公諱夢琴字虞揮姓
鄧氏曾祖國挺自南城遷浮梁祖文諫
貤贈朝議大夫父以忠
贈朝議大夫母石氏
贈恭人繼母吳氏公年十八補縣學附生二十一爲廩膳
生二十二鄕試中式三十會試中式以進士候選吏部授
[004-27b]
四川綦江縣知縣縣人相沿呼大府胥吏爲老上司橫甚
公察其尤者先予杖後申請治罪遂俱歛貴州遵義有巨
盜亡命過縣公遣捕人跡至二千里外之萬縣獲之以能
署江津江津民宋志聰者與楊在位爭博負在位毆之仆
死置尸黃君相之門江津前政比君相殺人罪已庾死矣
公鈎距得獄情讞之前政因推事官巧請於按察使掎其
獄公力爭按察使遂怒此初獄也而前政在江津事多率
爾民周景康盜樹爲樹主斫顱左旋以他事與周秉魯爭
傷腹下乃死前政以比樹主公請復診之腹下傷重罪當
比周秉魯而按察使挾前怒欲如前政比以傾公此繼獄
[004-28a]
也當是時前政已因宋志聰獄去官公復持此獄甚急於
是諸黨按察使有氣力者爲蜚語以爲公好排人人已墜
坑陷尚下石按察使雖知公直而必洩前怒幸其言公勢
危甚會公還綦江定遠民譚學海被殺不得主名縣攝民
六人笞服之至府皆不承公奉府檄廉知諸偷鄧理瑤等
實殺人一訊獄具此最後獄也公白府分功定遠定遠得
免議諸大府益信公非排人者適按察使權布政使周景
康獄乃如公讞焉丁吳太恭人艱服闋以
贈朝議年老請養家居十二年後服闋選授陜西洵陽縣
洵陽處萬山中流民賃山種稞自立下手書曰稞莂取木
[004-28b]
石耳曰耳莂燒炭曰炭莂黠者不立期遂多訟公令種稞
期五年耳炭期三年民安之山南州縣地日墾大府歲檄
升科公言流民開荒食數年之利不可使失所他徙
國家賦額已定徒飽吏胥耳終公去洵陽不報升科旋署
岐山調寶雞寶雞臨棧道轄陳倉東河二驛冠蓋旁午驛
馬多疲損前政以給里民需其値曰領馬有急復摟私馬
應官曰里馬公令領馬皆交見馬驛遂充非大差不撥里
馬逆囘田五作亂陷通渭公斷仙靈谷石道爲守計後馬
文熹屯底店公料丁壯登陴賊未至而罷旋擢商州知州
署西安府擢漢中府知府護漢興道因事鐫級大府以敎
[004-29a]
匪方熾奏留公後病濕累上記乞休年七十五矣始公家
居時知浮梁黃君泌治頗辦而性卞急請益於公公曰聽
訟末也雖然有本焉古之人先治已之好惡矣至聽訟則
察人之好惡爲好惡焉夫天下固有得其辭而失其意者
豈有舍其辭而得其意者哉當官難於愼守官難於和緩
求其難焉可也自公爲州爲府所屬皆喻以此意而公持
大綱不苛察故皆治公年二十四陳恭人來歸孝謹守婦
道年七十有二先公十一年卒子一傳安進士福建羅源
縣知縣女一適國子監生吳篤照孫二世疇世畬皆縣學
生公爲學自少時以小學近思錄洛學編爲宗後從座主
[004-29b]
蔡文恭公新遊窺閩中道學源流終身守師說所著有楙
亭文稿十六卷詩稿八卷銘曰
養魚勿煩治民勿殘勿煩者淸其池勿殘者察其辭池濁
而漚浮魚之仇也辭差而聽惑民之賊也登山不可趨學
道不可愚如公者儒術之所與也
[004-30a]
[004-31a]
國子監生錢君墓志銘
君諱伯坰字魯思自號僕射山人曾祖安世南和縣知縣
祖枝起歲貢生工部營繕司行走父勲著國子監生母莊
氏繼母高氏君未成童卽孤露力學以至於有成敬幼聞
君名後遊京師與張惠言皋文交始見君之書若詩書學
顏平原李北海詩學杜陵兼學誠齋石湖有傳君捐館者
張皋文曰魯思必不死何也魯思事繼母孝今中歲未有
子天豈使之長往傷孝子心哉已而果不死敬再娶於高
君之繼母爲敬妻之祖姑敬妻嘗言祖姑之來君扶輿行
祖姑下輿則執葢隨之嚶嚶如孺子語嘗日坐臥抑搔之
[004-31b]
必得喜語方止弟辛才感末疾君在吳中聞之一夕鬚髮
盡白辛才卒大慟曰吾何以慰吾母乎後莊太孺人以九
十五卒君年逾七十舉三子矣君性邁往多飮酒高步雄
視知交遍天下不問賢不肖皆交之然有爲非禮者未嘗
與君從叔父文敏公維城享大名呼吸可致人靑雲君自
少依之歉然自退終於國子監生嘉慶十七年六月十七
日卒年七十五娶莊氏無出子三山簡小晉又男側室潘
氏出銘曰
醇行其陳仲弓乎何氣之不可壓也隱節其梁伯鸞乎何
與世之狎也書人歟詩人歟何言之狹也
[004-32a]
孫九成墓志銘
君諱韶字九成自號蓮水居士先世浙江餘姚人曾祖父
光官廬鳳兵備道始遷江蘇上元祖必榮官終廣信府知
府父蒲上元縣學生妣徐氏君年十八補縣學生爲人和
易喜交遊所交皆名公卿而能自矜重無詭隨之習爲詩
以淸雅有藴蓄爲宗嘉慶十六年十月二十日卒於江西
巡撫先福公署中年六十公自守黃州卽與君交至是殮
君助使歸葬君娶楊氏子若霖江甯府學生君少時嘗及
錢塘袁枚子才之門子才以巧麗宏誕之詞動天下貴遊
及豪富少年樂其無檢靡然從之其時老師宿儒與爲往
[004-32b]
復而才辨懸絕皆爲所摧敗不能出氣且數十年敬遊京
師時子才巳年老頽退矣而天下士人名子才弟子大者
規上第冒膴仕下者亦可奔走形勢爲囊橐酒食聲色之
資及子才捐館舍遂反唇睽目深詆曲毁以立門戸聲氣
盛衰至於如此亦可歎也子才乆寓白門君生長其地垂
髫束紒卽以詩名不能不爲子才所鑒識君爲詩不學子
才亦未得子才絲粟之力上階雲霄然君至江西髮已斑
白常推子才爲本師不背其初敬與君無間然每見君君
必先言子才之美以拄敬平日之論說嗚呼此可以見君
之所守不以死生而易師門友席推之君父之事豈有異
[004-33a]
耶敬前自江西歸常州與君別於章江之濱後返江西過
上元聞疾甚恐有不幸至章江而君之喪已東下矣追惟
往昔深用恤然如君者亦吾同好中不數數然者也會若
霖以狀來將卜葬爰爲銘以詒若霖使納君之扃焉銘曰
嗇其遇昌其詩子居友子才師淄澠之別誰能之
[004-33b]
[004-33b]
莊經饒墓志銘
莊經饒名雋甲陽湖人曾祖柱浙江按察司副使祖存與
禮部侍郞父通敏左春坊中允母錢氏經饒以縣學生乾
隆五十一年鄕試中式屢赴會試不第大挑一等試知縣
不就改教諭選歙縣教諭在官六年辭歸歸三年卒年四
十五嘉慶十三年十月乙亥也與同歲生張惠言皋文交
皋文言黃叔度漢末第一流在郭有道之右若經饒者可
以觀古人之槪矣娶汪氏子縯濟繽澍銘曰
其視端然其立頎然其行圈然其色夷然骨月斃於下陰
爲野土魂氣則無不之也萬物之爭百世之日積而成此
[004-34a]
 經饒之所知也而又何所疵乎
[004-34b]
林太孺人墓志銘
林太孺人諱桂福建閩縣人祖及父母皆早世無兄弟幼
依族姑之寡者屢徙居稍長求其系姑老耋不復省記遂
亡之年十五爲前恭城縣知縣陸君廣霖側室三十年而
恭城君卽世又三十年而太孺人卒年七十五嘉慶十有
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也敬與太孺人之子繼輅交繼輅次
年譜請銘按譜恭城君以進士官福建廣西屢起仆太孺
人所以事恭城君者甚敬恭城君劾官處患難甚勤長子
女甚愛理婚嫁喪葬甚肅祭祀甚誠敎繼輅甚嚴皆有事
實可紀繼輅泣曰繼輅無似無以顯揚太孺人吾子之力
[004-35a]
足以及百世者也願備書之無遺敬謹對曰此太孺人之
常德也書之譜足矣若大節則請爲太孺人大明之何也
太孺人歸恭城君嫡正夫人莊宜人已没三年矣太孺人
六十年中未嘗干嫡正之禮至屬纊時尙以勿歛正寢爲
命此始終於禮者也古者人君不再娶夫人卒娣升於嫡
其嫡死不更立者祭宗廟則攝焉夫先王之禮一而巳矣
何以或升於嫡或不升於嫡哉蓋媵之末及事女君者得
爲夫人如聘嫡未往而死媵繼往是也白虎通所謂立其
娣尊大國也媵之及事女君者不得爲夫人如元妃死次
妃稱繼室是也白虎通所謂明無二嫡防簒殺也太孺人
[004-35b]
不及事女君矣殆可升於嫡者歟雖然太孺人非娣姪也
敬葢又質之於禮焉古者大夫士皆媵娣姪大夫爲貴妾
緦此娣姪也士妾有子則爲之緦此不必姪娣而視娣姪
也太孺人有子且賢殆可升於嫡者歟自春秋時以妾爲
夫人皆其君夫人之然其端必由妾之自僭始太孺人之
志以爲强附於禮之變而求榮不若退守乎禮之常而去
辱於以成恭城君之賢爲子若孫之令望此閨門之理所
以正推之家國天下而皆順者也太孺人生子繼裴嗣恭
城君之弟廣森次卽繼輅本省舉人女三長未嫁卒次適
儲次適黃恭城君初娶高宜人生子三繼娶莊宜人生女
[004-36a]
 三皆太孺人成立之銘曰
 治於讓亂於僭中闈樞蠧不可㼭家如爛魚腹中陷以禮
 已僭宜吉祥恭城之後今其昌
[004-36b]
萬孺人祔葬墓志銘
孺人姓萬氏先世於宋政和中由進賢遷南城之靑綏柳
塘遂世爲南城人曾祖維淙祖國甯康熙五十一年武進
士仕終福州左營遊擊父選廣西潯州府同知母崔氏孺
人年十七歸同縣建昌府學生鄧君渶二十九鄧君卒孺
人矢志撫諸孤成立嘉慶十六年九月丁丑卒年八十越
明年八月乙丑祔葬於洛硝石羊角山鄧君之兆子三人
樹槐國子監生樹齡縣學生樹梅國子監生女三皆適名
族古者女史以成法書后夫人之行後世史家外戚傳列
女傳其遺意也周秦以來婦人有彝鼎之銘有箴有歌頌
[004-37a]
其卒也有葬記有題墓有石闕而志銘之用最廣宋人入
家事頗有巧縱不應程式者唐人用漢碑法以美言泛頌
之夫婦人教於父母無違於夫宜於家貞於一以順成於
子孫言之從同同爾敬故次孺人家世生卒志之石而不
爲溢辭焉樹齡之子熾昌從敬遊有才行因并以吿之銘

是維五十一年守節萬孺人從夫之穴四正四維應之子
孫其有興焉者乎
[004-37b]
卜孺人墓志銘
孺人姓卜氏世爲武進人曾祖一夔祖起鳳父夢齡母賀
氏孺人年十九歸同縣鄭旦興敬舅氏淸如先生之子也
旦興負異才有大志舉於順天再會試不第單車出都欲
遊天下阨塞訪奇士遂不知所之時孺人之子國子監生
良弼甫六歲舅淸如先生及姑朱孺人已老而家甚貧淸
如先生爲儒一錢不義不取其治家儉而急如吳康齋婁
一齋之爲人孺人恆與婢僕之下者同甘苦有加甚焉方
暑煬於竈婢僕反得淸甚寒扣冰滌器色怡然未嘗使婢
僕以爲舅姑之人也其順於舅姑由於中之誠孺人亦不
[004-38a]
自知爲順也自旦興去家垂三十年未嘗敢言其夫於舅
姑之前有吿以蹤跡所在者色喜而中夜常與良弼飮泣
積久內傷晨起方舂目眩黑抱杵仆地遂失明尙時時舂
不止也與敬母太孺人相得太孺人嘗慰之孺人曰命也
能與命爭乎且性亦安之無苦也年六十卒嘉慶十五年
八月丁酉也淸如先生前已捐館舍惟朱孺人在堂哭之
慟復念旦興亦失明是年十一月壬戌良弼葬孺人於河
北之祖塋銘曰
夫之生不可知夫之死不可知舅殁姑病不可死而竟死
吾之子孰恃之
[004-38b]
黃太孺人墓表
番禺之有學行者推張維屏子樹一日子樹奉行狀頓首
於當&KR0925曰此家君所次先祖妣黃太孺人行狀也家君主
講新會道遠不得遽至命維屏爲謁以乞銘更月家君歸
治祭事當謹持謁謝敬以子樹賢不敢辭按狀太孺人姓
黃氏錢塘人曾祖曙府學生祖鍾官廣州守備始籍番禺
父騏國子監生母陳氏太孺人生六年而孤二十四年歸
張君元山陰人也張君始娶於王亦山陰人無子早卒張
君侍父載呂府君廷望客番禺後亦籍番禺太孺人歸三
年而張君卒於潮州卒十日而訃至是時子炳文生十日
[004-39a]
矣太孺人號踊絕而蘇迨張君之喪至復號踊絕而蘇始
終以載呂府君之命撫孤故不死後八年載呂府君卒期
功之戚無可倚遂攜子居母家共室而自爲爨母及兄軫
之以爲言則涕泣曰吾母子依吾母吾兄惟母兄保䕶之
然苟不自食此髫齡者長無立志矣且張氏之祖宗子孫
何以爲門戸乎如是者十二年始異居嗚呼可謂知大體
矣太孺人卒於嘉慶十有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年八十有
五奉
聖旨旌表節孝建坊於門子一炳文嘉慶六年舉人孫二
長卽維屏嘉慶九年舉人次維翰國子監生敬又按狀太
[004-39b]
孺人卒之年十有一月葬於番禺柯木朗之原訖今四年
矣禮不可埋銘世有刻銘於祠堂者非古也婦人無外事
又無表墓之法然古列女之賢者天下皆繪畫之鐫於廟
垣刻於墓闕凡以風示後世而已碑碣之禮取可風示後
世者表之今太孺人不使其子食於外氏以長以成使張
氏至今有卓然之氣此可爲不幸依外氏之式矣能自太
孺人之意推之凡行於鄕黨交於公卿立於
朝廷其不可苟然而食者皆自此始故特表之以吿後世
之有志者嘉慶二十年十月壬子朔陽湖惲敬謹表
[004-40a]
[004-41a]
南儀所監掣同知署揚州府知府䕶兩淮鹽運使李公墓
闕銘
高宗純皇帝御極之初年大臣以淸直重者在山右曰孫
文定公嘉淦其在
聖祖朝曰于淸端公成龍文定起家侍從天下知其淸而
誦言其直淸端以外吏顯天下知其直而誦言其淸皆
朝廷偉人也文定同年生而爲婚姻者曰南儀所監掣同
知李公暲李公之孫曰今廣東按察使鑾宣按察亦以淸
直聞於時懼同知之事勿永述於後之人且没勿章具狀
請敬銘之墓闕敬不敢辭按狀公諱暲字闇成姓李氏明
[004-41b]
洪武中始祖茂欽自南直隷鳳陽遷山西靜樂縣遂世爲
靜樂人曾祖耀然祖室明光祿寺署丞父之檀高郵州知
州崇祀名宦鄕賢母劉恭人生母楊恭人公幼有至性長
益以孝友自力年二十六鄕試中式三十七以例授汀州
府同知旋以采買洋銅輕重不如格吏議革職
世宗知公淸參本上卽日
特旨授太平府知府榷蕪湖關調池州改調淮安府河決
復革職
高宗亦知公淸發江南以同知用補揚州水利同知調南
儀所監掣同知署揚州府知府旋護兩淮鹽運使乞長假
[004-42a]
歸二年卒年六十有九公爲監掣及榷蕪湖關人皆視爲
脂膏之地公歲嬴悉歸之官前後且數十萬無入巳者湖
北解京木出蕪湖夾私木公如令式稅之其人飾辭愬於
湖北巡撫遂劾公奉
旨置對欲以侵課罪公使健吏求之無所得後數年公復
榷蕪湖關大府令求前事侵課狀公力白之其廉而不刻
皆如此守太平時所屬於歲終持金來謁出之槖其封皆
布政司印也曰此縣中養亷非取之民者願酬知我公笑

朝廷以此養公亷今餽我是養吾之貪也飮之酒而歸之
[004-42b]
太平治當塗官中謂之首縣嘗朝夕見後其令調含山爲
舍山民所愬公奉臺檄治其事令以舊屬遺家奴爲公女
治奩公曰汝主貨我巧矣吾發之則含山事雖虛亦實吾
不爲也速持去無汙我嗚呼人之能保其節豈易言哉自
有史傳以來凡以賄始終者餽者必飾其辭爲可餽之說
受者亦必飾其辭爲可受之計是故位可以日增罪可以
日脫使權可以日巧取貨可以日工若號於人曰吾行賄
曰吾受賄此行道之人所不爲也如公者可以爲居官之
法矣敬聞淸端暮年餽人葠少許者必受公有故人子餽
之公辭焉蓋淸端
[004-43a]
天子大臣宜通下情且數十年取大信於天下無敢干以
私者公則自守峻絕不可弛卽謂之善學淸端可也公娶
閻恭人繼娶孟恭人子三長翼偗次念祖皆陳孺人出冀
偗副貢生嗣公之兄長楊君恂念祖候選州同知娶于孫
爲文定公女次學夫沈太恭人出候選司務司務亦娶于
孫爲文定公之弟國子監丞揚淦之女是生按察故按察
嘗私淑文定焉銘曰
府於縣如家人近則習習則親涅不緇磨不磷宜民人昌
子孫
[004-43b]
[004-43b]
浙江提督李公墓闕銘
嘉慶十有二年十二月壬辰浙江提督李公剿洋匪蔡牽
於廣東潮州之黑水洋卒於行間
皇上軫悼封三等壯烈伯謚忠毅予祭葬十四年公舊部
王得祿邱良功殲蔡牽於浙江温州之黑水洋洋匪平二
十年前揚州府知府甯化伊君秉綬以公之事請敬銘之
墓闕公諱長庚字西巖福建同安人也曾祖思拔祖崇德
父希岸皆
贈建威將軍母王氏
贈一品夫人公乾隆三十六年武進士由藍翎侍衛補衢
[004-44a]
州都司升提標前營遊擊太平參將樂淸副將因剿林爽
文入福建䕶海壇總兵緣事革職公罄家財募精勇捕洋
匪獲戕參將張殿魁之林明灼陳禮禮以遊擊起用署銅
山參將丁父憂去官服滿補海壇左營遊擊時浙江福建
洋匪北接山東西通廣東西三面數千里皆盜出沒其內
地曰洋匪蔡牽最大朱濆次之外地曰夷匪多中國人挾
安南人爲之鳳尾最大一艇載數百人洋匪曰匪艇夷匪
曰夷艇夷艇至輒數十艇蔡牽百數十艇朱濆亦數十艇
其大較也五十九年夷艇始入福建之三澎公敗之嘉慶
二年升澎湖副將浙江定海總兵三年擊洋匪於衢港及
[004-44b]
普陀敗之四年鳳尾引夷艇入温州洋敗之
賜花翎五年浙江巡撫阮公元以公可任奏請總統浙江
福建水師得
俞旨公申號令嚴標識束部伍信賞罰自偏裨至隊長柁
工水手耳目皆一於是水師皆可用能立功鳳尾引夷艇
入台州松門遇颶風覆溺幾盡登岸者悉就俘獲安南僞
侯倫貴利磔之自後夷艇不敢至鳳尾不知所終是年升
福建水師提督調浙江提督先是匪艇皆高大我軍仰攻
殊失勢而匪艇用晉石及蠭脂浴帆禦火箭帆下渴烏車
發水及數丈滅餘火其舷以餳傅之不能傷故不易敗公
[004-45a]
與阮公議造大艇凌匪艇上至是成名曰霆船連敗蔡牽
於岐頭東霍獲匪目張如茂徐業兵威大振其明年以霆
船大敗蔡牽於定海牽南走福建乞降是時牽已窮蹙糧
盡艇亦朽壞公窮追不日可捦而總督以令箭止公兵牽
得以其間修艇揚帆去是役也功垂成而中廢天下皆惜
焉蔡牽畏霆船厚賂福建商人造大艇高於霆船出洋以
被刼歸報牽得之大喜渡橫洋刼臺灣米數千石分餉朱
濆遂與濆合九年戕温州總兵胡振聲公追之及於馬跡
敗之至盡山復敗之牽以大艇得遁去委敗於朱濆濆怒
於是復分公與阮公議禁商人造大艇牽計不行是年敗
[004-45b]
朱濆於全厦調福建提督十年敗蔡牽於龍灣復調浙江
提督十一年蔡牽合大隊攻臺灣別部屯仔尾州沈舟鹿
耳門阻官兵公至不得入諜知南汕北汕大港門可通小
舟遣金門總兵許松年澎湖副將王得祿乘澎船攻仔尾
州敗之其明年復敗之二月已卯朔松年夜率銳師跐海
水登仔尾州焚其寮牽反救公遣師出南汕自後焚其舟
松年出仔尾州㚒擊大敗之庚辰復㚒擊大敗之牽棄仔
尾州屯北汕以鹿耳門沈舟自塞走路也甲申潮驟漲沈
舟漂起牽奪鹿耳門遁去奉
旨革翎頂是役也許松年爲軍鋒前後奪舟大小數十焚
[004-46a]
寮及舟無算殺賊數萬人尸橫數十里臺灣獲全公所將
止三千人耳是年蔡牽復合朱濆走福甯追敗之
皇上知公臺灣功復翎頂十二年敗蔡牽於廣東之大星
嶼復敗之於福建之浮鷹十二月率福建提督張見升追
牽是時朱濆已爲許松年所擊敗死其弟渥降牽亦屢敗
羣黨散没止三舟矣初公以謀勇耐辛苦受
皇上深知屢立功軍事悉主阮公福建忌之故主招撫後
被紿益恚怒而阮公又以事去浙福建益撓阻公公以

皇上逮治總督代以阿林保公阿林保公初至福建劾公
[004-46b]
逗撓
皇上以問浙江巡撫淸安泰公公得直於是
皇上眷公益厚
敕福建不得撓阻責公專捦蔡牽與世職葢公天性忠勇
皇上拔之廢棄之中推心委任不使節制大臣得掣其肘
至是而公不得不死矣蔡牽雖止三舟皆百戰之餘合死
力拒公於黑水洋公自將親軍當蔡牽大艇公前後臨陣
多親搏戰至是自攂鼓合戰良久冒煙火麾火船挂蔡牽
大艇將焚之忽礟彈掠過傷公喉血湧出不可止遂仆而
張見升見中軍舟亂引師退牽得走安南葢見升官福建
[004-47a]
毎戰必自全其師不敢縱也然公雖授命後卒遵公部勒
滅蔡牽故言水師良將皆推公第一旣明日潮州知府至
舟歛公得載槥葢公之誓死非一日矣公無子嗣子廷鈺
襲爵葬公於同安之祖塋銘曰
妖鯨叩天飛駁雲長鼉大黿紛輪囷刳匈剔腹搜其羣手
提雙桴桴不歇天狗奔空襲明月誰甕貯之烈士血煌煌
前績銘旗常五等之
錫邦家光子孫保之噫勿忘
[004-47b]
朝議大夫董君華表銘
君諱大鯤字北溟姓董氏系出唐吏部侍郞甲子孫世居
銀城自銀城遷婺源者曰成祖至明而族始大曾祖世源
登仕郞祖起予拔貢生考授州同知父正台歲貢生
誥贈朝議大夫母祝氏
誥贈恭人君兄弟八人次居第三兄弟之子孫皆盛而君
之子孫取科第厯中外者數十人居東門是爲東門董氏
敬與君之孫潮靑同舉於鄕後與鍊金交因過婺源去君
之卒四十七年矣鍊金以狀請書君之行於華表敬作而
曰太史公爲萬石君傳記一二小事耳其諸子乃記建之
[004-48a]
誤書慶之數馬訖今盎然諄然之意尙見於數千年之後
蓋孝謹之行累書之皆無奇者也要在得其意而止後人
反油然而動焉若後世史家別爲孝義傳事事實之則無
所餘矣敬觀董氏羣從皆恂恂如不勝衣於父執進退唯
諾必以禮猶可想見朝議之家法而門巷之外朝夕有言
朝議之德者董氏之盛不其宜乎且敬行天下故家未有
不以浮薄敗而以質行興者則請條朝議爲人之大綱而
詳書子孫名爵於左方以實朝議之所以能裕其後亦古
者表墓勸善之遺意也按狀君少補縣學生自祖父爲素
封家君擇人任時而貲益息凡長者之事皆力爲之以行
[004-48b]
其德有天幸終不至損其貲貲且至逾萬而德益行事親
定省之節中衣厠牏之役數十年如一日兄弟至老相愛
如幼稚時娣似皆能喻其意撫幼弟及孤兄弟子尤有恩
遇性喜下士同縣汪君紱江君永爲儒有盛名皆折節交
之所著有十三經音畫辨譌二卷春秋四傳合編三十卷
喪服圖攷一卷二十一史編年十卷卒年七十八乾隆三
十五年也
例授朝議大夫候選知府配戴氏
封恭人子三兆熊縣學生候選衛千總兆鳳附貢生兆謙
例貢生銘曰
[004-49a]
雙桓之間朝議之阡也知其德者過而下之其孝謹可賢

 兆熊房孫四人邦超候選布政司理問鍊金舉人授太
 常寺博士邦和國子監生朝偉附貢生曾孫十六人桂
 秋候選從九品桂山舉人揀選知縣桂中桂先皆縣學
 生桂丹國子監生桂洲優貢生候補訓導桂標國子監
 生桂莊附貢生桂時桂文桂堂桂海皆國子監生元孫
 二十三人來孫五人
 兆鳳房孫五人國英縣增生邦直國子監主潮靑舉人
揀選知縣朝紱廩貢生銅陵縣敎諭朝勲縣增生曾孫
[004-49b]
 十四人桂森舉人揀選知縣桂林拔貢生鑲黃旗敎習
 分發山西知縣桂臺縣增生桂敷翰林院編修桂新翰
 林院庶吉士桂科縣廩生桂開候選從九品桂春桂榮
 皆縣學生元孫二十二人惠笙產彬皆縣學生來孫七
 人
 兆謙房孫二人之屏例貢生朝端縣學生曾孫十一人
 桂攀桂煌皆縣學生元孫六人
[004-50a]
[004-51a]
翰林院庶吉士金君華表銘
君諱式玉字朗甫姓金氏世爲歙人曾祖茂宣候選州同
知祖長溥吏部主事以君從兄應琦官巡撫
贈榮祿大夫父杲國子監生以君官庶吉士
封文林郞以君之仲兄應城官禮部主事
封朝議大夫前母黃氏母鄭氏皆
贈恭人君以國子監生應嘉慶五年順天鄕試中式考取
景山宮官學敎習明年會試中式
殿試
賜進士出身改庶吉士是年六月三日卒年二十有八配
[004-51b]
黃氏子二長讓恩縣學生次書恩金氏自同知公徒步萬
里輦親骨於甘肅之蘭州遂以孝聞於時吏部公與其兄
奉直公長洪孝而甚友用閎濟其宗葢有至性而兼能取
富貴者也君之伯父養泉先生雲槐以侍從起家檠齋先
生榜繼冠多士推文附質引義合禮而君之尊甫朝議公
墍茨丹艧贊佑華盛葢不忘其祖而能庇其子孫者也自
君之羣從外陟方面內奉省闥玉珂金車照耀門第而君
獨單衣陋食誾誾粥粥從事於竈觚蠧簡之間乃未遂其
志而君竟死矣君美風儀善談詠其學悉宗本師張惠言
臯文君之子書恩爲敬弟敷之子壻敬久交於臯文及君
[004-52a]
於養泉檠齋兩先生皆有淵源之誼今過君之里而君之
卒十五年矣朝議公尙康甯君之伯兄應瑔叔兄應珪已
前卒仲兄官京師弟日瑩日璡應玕黽勉侍養敬心爲恤
然爰作銘於華表銘曰
朗甫其有知乎朗甫其有知乎銘君者陽湖惲子居也是
亦君魂魄之所期而凡親君者之所悲也
            無錫宣頴達麗中
            吳縣徐敦仁愛杉
[004-52b]
[004-5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