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f0059 潛研堂文集-淸- (master)


[045-1a]
潛研堂文集卷四十五
             嘉定錢大昕
 墓誌銘四
  封通議大夫日講起居注官文淵閣直閣事翰林
  院侍讀學士加三級陸公墓誌銘
文淵閣直閣事大理寺卿陸公錫熊以博洽通儒承
 天子知遇由郞官入詞垣領袖四庫書局洊登學士
遂列九卿逢 國大慶推 恩三世尊人通議公方就
養京邸踰七望八神明不衰大理嘗被召預 重華宮
聯句 賜 御題楊基淞南小隱畫卷公以里居在
[045-1b]
淞江南因自號淞南老人以識 君恩閱數載大理
復蒙 上賜 御題老少年詩卷公賦詩恭紀有
淞南小隱成佳話更喜 新題老少年之句朝野莫不
榮之公性耽山水不耐拘束在都下未久輒策蹇南歸
所居日涉園本明陳太僕所藴别業淸曠饒水石之趣
公更治數椽顔曰傳經書屋日焚香宴坐其中春秋佳
日招一二親串賦詩談讌不異少壯時乾隆四十八年
十二月四日無疾而逝春秋七十有八大理奉諱奔喪
哀戚盡禮卜吉於次年十二月丁酉塟公上海縣西南
二十七保鳯皇橋之新阡以張曹兩淑人袝焉禮也先
[045-2a]
期踵門乞大昕爲文銘其墓大昕與大理托道義交廿
餘年於公修猶子之敬其敢以不文辭謹按公諱秉笏
字長卿一字葵霑世爲華亭望族元末有承事郞子順
者始析居上海之馬橋五傳至文裕公以文章翰墨知
名海內文裕之從曾孫曰起鳳明天啟辛酉副榜 皇
朝贈中議大夫布政司參議卽公曾大父也大父鳴球
廩監生累贈中議大夫翰林院侍讀學士加二級父瀛
齡雍正癸卯拔貢生石埭縣儒學教諭累贈通議大夫
翰林院侍讀學士加三級陸氏文獻舊門石埭公學行
尤高公㓜承庭訓年七八歲已知作文嘗製詩賦雜體
[045-2b]
文各數篇裝小冊置懷袖中署曰陸某稿親舊見者以
爲非常兒弱冠補縣學生辛酉歲援例入成均中式順
天鄉試公所作制義高古有法度聲名籍甚七上春官
不遇然未肎稍降其格最後應丙戍會試時大理方直
樞廷先已典試山西公猶低頭聽唱名引試揮灑千言
不見老人衰憊之氣平生雖澹於榮利而文字結習志
不少衰如此公博涉經史不名一家尤惡俗學專已守
殘之陋故大理承公緒論益自殖學以大其門公事親
以禮與人交有信貴而能謙持躬治家皆可爲世法以
大理貴 誥封奉政大夫刑部直隸司員外郞加一
[045-3a]
級進封中議大夫翰林院侍讀學士加二級再晉通議
大夫翰林院侍讀學士加三級初娶張淑人縣學生大
本之女卒於雍正十年八月三日春秋二十有五繼娶
曹淑人工科給事中諱一士之女工吟咏與公拈題唱
酬無虛日有晚晴樓詩稿行世卒於乾隆八年八月廿
日春秋三十有五再娶曹淑人卽給事季女三淑人皆
有禮法鄕䣊稱女宗子一人卽大理也女五人壻曰凌
松心王時夏張坤孫朱文炯趙熾孫男五人慶循慶堯
慶庚慶勲慶均孫女二曾孫女二銘曰
公生名門績學有聲誦芬詠烈若士衡兮克敦孝行揅
[045-3b]
精經旨模楷人倫若公紀兮江湖泊宅文史跌宕手定
叢書若魯望兮內助之懿雝穆有禮比肩唱酬若東美
兮公有賢子領大著作并判廷尉若伯玉兮鶴髮未皤
鸞誥疊封壽考康寧若放翁兮鳳皇之橋佳城若防耆
舊名德久而不忘季寧有墓近在雲間誰其踵之夫子
之阡兮
  贈儒林郞翰林院編修加一級晉贈奉政大夫刑
  部河南司主事加二級馮君墓誌銘
古聖之言孝也曰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夫揚名者一
已之事而其父母之賢亦因有賢子而益顯此孝所以
[045-4a]
居六行之首也若夫由父而推之以及其祖則禮傳所
謂大夫以上則如尊祖者而世遂以後有達人知其積
善之有自昔東坡爲大父廷評行狀稱其制行甚高後
世信之無異詞藉非有賢子孫則廷評之行或未必大
顯於後先聖垂教豈欺我哉刑部河南司主事前翰林
院編修欽州馮敏昌今之有道而文者也今春奉父諱
奔喪南旋道出吳門素衣冠踵予門告曰吾父之塟學
士大興翁公巳爲之銘唯先大父潛德未曜兹以某列
官於
朝貤贈五品將勒石墓道以蘄不朽謹譔次行狀請吾
[045-4b]
子一言表之案狀君諱經邦字憲萬姓馮氏世籍廣東
廉州府之欽州
國初大兵平嶺㠐而海氛尚未靖君之曾大父仁溥大
父日明避宼轉徙父子相失祖妣彭拮据奉姑拾木實
自茹而以糗糒進姑鄉里稱曰孝婦大父負遺骸閒道
歴叢山中未至家過一嶺假寐道旁夢神告之曰此地
可塟遂權厝焉負土成墳人以爲孝感父應祥以勤儉
起家爲太學生時州中有所謂大役者凡州官公私支
應皆責里長取辦大約如宋之衙前當是役無不破家
者太學慨然率同志訴諸大吏其弊遂革而家因以落
[045-5a]
君工於制蓺爲博士弟子與兩弟相切磋文日益有名
及兩親沒後絕意進取或勸之輒泫然曰求祿以養親
也親殁矣何役役爲乃卜築於州西九十里天馬山之
南雅邨顔其室曰半畝居闢成趣軒環植花竹屋後倚
山高松數十株深林掩映不見赤日暇則招二三知巳
吟詠風月盡醉乃已有陶靖節王無功之風春秋五十
有九無疾而逝夫人李氏生子達文由歲貢生候補訓
導歴署開建臨高花縣教諭事側室黃生達忠達元孫
十人曾孫十三人刑部在諸孫中最長且賢髫齡時君
尢鍾愛親自課讀擇古人嘉言懿行可師法者俾誦習
[045-5b]
之以故刑部學有原本年十二而游庠弱冠而名滿海
內刑部工古文詞讀其狀質直有先民規矩援坡公之
例自足以壽世而猶假手於予刑部之謙也抑以予不
善諛墓中人言之而人或見信故轉有取於老鈍之筆
邪然則刑部尊祖之意尢可感矣
  贈奉政大夫黄松石先生墓誌銘
予少時卽聞錢唐黃松石先生名又見所作篆隸淳厚
有古法益欣慕之晚乃得交其子小松郡丞始知淵源
所自今夏小松奉梁太宜人之諱扶櫬將歸里先遣其
兄子元鼎踵門來告曰先君及陳太宜人以乾隆廿二
[045-6a]
年塟本縣上泥橋之阡某方僮穉誌石未備今吾母不
幸棄養謹卜日啟先兆而合塟焉敢匄文納諸穿中予
受其事狀讀之喟然曰此孝義獨行傳人物也按狀先
生諱樹穀松石其字晚歲游孔林得楷木之癭攜歸名
其齋亦以自號世居杭州之錢唐六世祖汝亨明江西
提學參議學者稱寓林先生大父佑銓縣學生父兆泰
 贈徵仕郞先生性敏慧童時賦綠牡丹詩卽爲士林
傳誦家貧隨北游侍起居惟謹比壯以筆耕自給奔波
南北爲甘旨之計父殁於保定旅邸先生自里門衰絰
泝江渡河至棗林遇大水泛溢行旅斷絕跣足行泥淖
[045-6b]
中沙石所觸血常濡踝至河間覓舟不可得附蟹舟行
遭大風幾覆溺者再始達保定訪瘞棺所在水嚙露前
和起之已朽乃號泣函骨以歸冐雨買三尺竹自扶跣
行七晝夜抵德州始得附舟南返繪涉水負骸圖以志
痛王虛舟吏部題其卷比於古之虞趙焉參議公寓林
講堂久圯卽其地葺爲廣仁義學聚書數萬卷以資學
者先世手澤散落遇片紙隻字必質衣購之少耽經史
於六書尤有神悟篆隸用筆渾古婁縣張文敏公推爲
第一手詩文詞翰名重公卿有欲以經明行修薦者辭
不應其於友誼尤篤以緩急告者傾囊無吝色視其家
[045-7a]
無擔石儲也母喪過時猶哭竟以得病春秋五十有一
以乾隆十六年九月廿七日卒以子貴累 贈奉政大
夫所著有格物考河防私議百衲琴淸華錄楷癭齋集
初娶陳宜人諱蘇字若蘭國學生某之女幼事母以孝
聞合卺之夕雙燭忽燼其一心知不祥未及四月而卒
年一十有八時康熙五十九年四月二日也繼娶梁氏
諱瑛字梅君處士師燧之女賢而有文事兩世姑能得
其歡課諸子萬卷樓中一燈熒熒輒至達旦好吟詠而
集句詩尢工曾刻入大雅集先生之捐館也宜人手撰
行狀數千言委曲眞摯門生故友見者咸閣筆晚歲就
[045-7b]
養山左官舍年逾八秩神明不衰曩時所誦習者黙記
不失一字仁恕好施予冬月常製衣以待凍者恭遇
覃恩 誥封太宜人嘗語郡丞曰吾家自少參公後筮
仕者唯汝一人此汝父積善所致愼無忘淸白家風也
乾隆六十年閏二月五日卒年八十有九長子庭國學
生坐累謫塞外卒次經早卒次易今官兗州府運河同
知卽小松也次童國學生孫男三人元鼎元長元禮孫
女五人銘曰
蓼莪之思兮銜恤靡至萬里負骸兮瀕險而濟匪文繡
而富兮匪軒冕而榮端孝之諡兮孚於鄉評有子亢宗
[045-8a]
兮唯慈訓是謹畫荻諄諄兮曰惟崇公之訓贈秩五品
兮賁重泉牉合良兮吉且安千秋萬歲兮比於瀧岡之

  何桐蓀墓誌銘
錢唐何元錫夢華與余交十年矣今冬卜塟其尊人明
經君於西湖普福嶺之陽啟元配陸孺人之窆而合祔
焉先期至吳踵門屬銘其藏夢華篤志古學尢嗜金石
刻當援瀧岡西山阡表之例自爲之文而偏有取於衰
鈍之詞豈以予性朴直不苟諛人文雖未工詞或可信
乎按狀君諱紀堂字山甫一字桐蓀先世自上虞遷於
[045-8b]
杭曾祖矞雲康熙丙辰進士嘗作令湖南剏議免四十
二州縣無名稅失大吏意然楚人至今尸祝之秩滿行
取當授主事卽請告歸以著書終其身祖玉梁雍正癸
卯進士翰林院編修文章爲一時宗仰世所稱樟亭先
生也父熊雍正乙卯鄉薦知廣西之宜山湖南之祁陽
二縣皆有治聲君少而明悟爲大父鍾愛長從吳雲巖
修撰學爲詩文才思淸贍學使長洲彭公啟豐取入郡
庠援例貢成均應南北鄉試屢薦輒不售內行淳摯孝
事祖母及二親禮無違者及父官粤西祖母以道遠不
欲就養君在家侍奉温凊晨夕甘旨無闕何氏宗枝蕃
[045-9a]
衍多貧不能塟者計七十餘匶君聞而惻然請於父擇
地序昭穆塟之性忼慨勇於赴人之急而不責其償其
客山左也有馬别駕登鰲者假貸數千金卽傾囊予之
無幾何别駕殁遺孤貧不能自存君卽焚其劵雖以此
致困終不悔也君精於醫術候三部脉處方劑應手輒
愈愈後亦弗求報春秋六十以乾隆五十九年六月二
十八日卒有詩稿二卷道樞書屋隨筆十卷又有續浯
溪志四卷則侍親祁陽所葺也娶陸孺人淑懿有賢德
以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十八日卒春秋四十陸孺人生
四子元銓府學生元錫元鼎皆候選縣主簿元昌國學
[045-9b]
生蚤卒側室王氏生元鉅元符皆幼孫一人瀛銘曰
綬之若若沒則已焉抱璞在躬久而道尊南陽伯求廬
江子季第五之名何减驃騎淵哉若人詩禮舊門文不
偶俗德以潤身族屬雖分皆吾一脉掩七十棺歸於窀
穸良友告匱傾貲貸之友死子弱折劵置之李錄厚德
歐表一行以今況古方策同炳澄湖汪汪宰木蒼蒼有
子而賢積善其昌
  布衣臧君墓誌銘
臧氏望出東莞其後遷浙之長興又自長興遷江南之
武進 國朝有諱琳者以名諸生精研經術著書滿家
[045-10a]
學者稱玉林先生是爲君之曾大父生子晉晉生若彩
若彩子卽君也君諱繼宏字世景晚自號厚庵少有至
性年十三失母號慟如成人每晨夕伏柩側屏息諦聽
曰吾母其復生乎旁人嗤其癡弗爲止旣長以家業日
落奔走服賈然造次必依於忠信嘗爲某氏持錢同事
瞰其家孤寡可欺欲以計吞之君度力不能禁慨然曰
受人之託坐視其敗而不言是與同惡也卽攜襆被辭
去中歲節縮衣食稍稍自給營塟考妣及先世五殯同
時安窆誠信有加三黨之無倚者分所有贍之平生好
扶助人事變倉猝傾囊相濟不計其人之償否亦不責
[045-10b]
異日報也嘗訪友長沙渡江兩舟並行遇暴風一舟先
覆同舟者惶怖無人色君慰之曰死生有命雖恐愳無
益靜以待之可耳其教子極嚴有過扑責不少恕延端
士爲之師課以舉子業晚歲謂子鏞堂曰文章當從經
典來汝等能續我祖玉林公之傳吾願足矣又言吾身
後勿作佛事天堂地獄當於生前善惡決之禮懴作樂
徒爲比邱輩作快樂場耳嘉慶元年七月九日以疾終
於家春秋六十有九娶章氏子鏞堂常州府學生次鱣
堂禮堂屺堂孫一人始餘姚盧學士召弓數與予言鏞
堂之賢因與定交及君之塟鏞堂述事狀乞銘故不得
[045-11a]
辭銘曰
玉林遺書伏而未出什襲至君手澤無失君有賢子校
而錄之士林快覩尊爲經師惟子之賢由君之教不言
躬行孝乎惟孝豊西之鄉四尺其封善必有後允哉是

  嚴半庵墓誌銘
予與歸安嚴文學元照交有年矣予假館吳門相去僅
兩日程聞其家多藏書而尊人善教子乘興欲徃訪之
輒以事阻不果今冬元照墨縗至予館舍稽顙而言曰
吾父以今年六月十三日弃養行且卜塟思所以不朽
[045-11b]
吾親者惟先生之文是賴予辭不獲已乃卽其行狀稍
詮次之按吳興嚴氏本貫平江之嘉定明洪武初有達
卿者避亂至歸安之石冡村始占籍焉有子曰毅毅生
敬官監察御史河閒長蘆運鹽使敬生齡齡生宇宇生
茹茹生贈奉直大夫刑部員外郞而泰而泰生縣學生
正思正思生府學生欽欽無子以弟之子縣學生爾琪
爲後卽君曾大父也大父躬逢德淸縣學廩生父秉謙
府學廪貢生候選儒學訓導母嵇孺人生子四君最幼
弱齡有至性甫九歲聞兄殤號慟不食者三日族黨咸
異之讀書警悟初習制義下筆頃刻千言成童後患痎
[045-12a]
積久之不愈父母恐其苦思致疾乃納粟爲國子監生
父嘗命主出納管鑰數年纎毫無所私父喜别賜之千
金及父病瘵經歲君出所賜金買人葠和藥以進未嘗
私一錢也性忼慨喜周人之急雖解衣稱貸不少惜爲
人排難解紛必盡力有負之者亦弗與校中年以後困
于外侮所向恒不如意又艱于得子年四十始得子元
照甚慧三四歲卽能作擘窠書君喜甚思所以教子者
則曰浮而不實非學也於是聚書數萬卷遇宋元槧本
不惜重價購之元照旣長延名師督課舉業之外兼及
羣籍旣入膠庠有名矣則又曰博而不精非學也士以
[045-12b]
通經爲本窮經必通訓詁而文字聲音則又訓詁之所
由出舍古訓而以意說經大道之多岐必始此矣元照
遵其訓於是有娛親雅言之作每辨論古義必進質於
君而後筆之遇有排擊先儒過當者則又誡之曰辨而
爭勝非學也議論深刻非徒招忌亦恐損福不願汝曹
效之也元照以高才生試行省屢躓人或以爲病君則
曰窮達自有命耳古人以少年登科爲不幸姑盡其在
我可矣噫今世教子弟者汲汲於利祿讀世俗浮濫之
文數百首便可弋獲視通經學古之儒指爲迂濶何怪
乎士風之日薄乎予故舉君之教子以爲法君諱樹萼
[045-13a]
字茂先一字半庵年六十有七以嘉慶五年六月十三
日卒元配許氏次陳氏次亦陳氏次莊氏俱無子簉室
范生一子卽元照歸安縣學生孫男二人培均女二人
銘曰懸黎在握世所寶兮不如有子之率教兮袍笏盈
床衆所好兮不若鉛槧之可樂兮鞠子之勞兮未食子
之報兮維令名之劭兮庶以榮厥考兮
  郭肯構墓誌銘
三晉以孝友世其家者曰平遙郭氏五世同居門無異
財縣學生樸村肯構兩翁寔董其家政每督學使者至
輒旌其門以示勸士大夫無不翕然稱之今春肯構翁
[045-13b]
卽世將卜塟于城東十里之長寧原其從子興讓狀其
行事乞余銘興讓與余同年進士卽樸村翁之子也讀
其狀質而無溢美故樂得而書君諱大址肯構其字始
祖思忠自陜西渭南縣徙平遙之王郭村其十世孫曰
三耀三耀生縣學生紹儀紹儀生三子長爾强是爲樸
村之考季爾翰寔生君故君于樸村爲從父昆弟君少
樸村一歲總角時食同器臥同榻入塾同硯席旣冠同
籍學宮自壯至老晨夕相依其友愛雖同産不是過也
君狀貌嚴重鬢長尺餘事親孝交友信視端行直非禮
不動家世同爨食指緐多而樸村翁性曠澹事無大小
[045-14a]
悉委之君每辨色卽起諸子姓上堂問起居惟謹婚嫁
喪祭必裁以禮平居服用皆取儉朴惟課子弟讀書必
延名師一門羣從學業皆有師法平遙三百年來以進
士起家者自興讓始君之教也興讓之孫于君巳親盡
君撫視之如巳出有過失輒加箠楚君旣不以屬踈引
嫌家人亦帖然無少嫌也姑之子某負官錢二百緡吏
逮治之急旦夕且瘐死君賫白金詣縣庭代輸之事得
釋諸姑之孫以貧告者君出貲數百金俾各作生計折
閱殆盡無愠色或諷君不善殖財則曰吾家藉先世遺
産頗饒足彼雖遠戚自吾祖視之皆外孫曾也吾敢私
[045-14b]
先人所有哉君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六月十三日卒于
乾隆二十九年三月十六日春秋七十有二配高氏子
男一人于京國學生女三人適國學生梁瑆介休縣學
生范韜光國學生張應璠孫男三人豐型豊烈豐孚銘

子壯出分俗自秦别籍異財始弟昆戚单服盡行路均
不念厥初同一身范道根李聖伯五世同居表史冊誰
其繼之平遙郭千秋萬載眎貞石
  孝廉蔣君墓誌銘
乾隆庚子秋餘姚邵二雲侍讀典試粤西得人最盛全
[045-15a]
州蔣君德載其一也予嘗訪粤士文行兼偹者於二雲
二雲輒舉君名予故耳熟焉而未之相識也今冬君之
兄郡司馬雲亭來告君之訃且狀其行乞予銘讀之泫
然知二雲之言不我欺也君諱勵容德載其字世居全
州萬鄉龍水村州中言望族者必首蔣氏父振楘直隷
慶雲縣知縣有子六人君次在五少靜黙寡言笑而善
承親意慶雲公嘗指以語宗人曰是兒孝我處伯仲閒
怡怡愉愉自幼至壯如一日讀書潛玩義理遇有疑滯
反覆思之恒達旦不寐久之亦謋然以解尤愛宋儒書
博觀約取務在切近易行爲文直抒所見不喜爲帖括
[045-15b]
揣摩之陋諸兄强之應試補博士弟子年三十六舉於
鄉公車屢上輒躓吏部注選知縣需次南還平生無聲
色靡曼之好無機械狙詐之習重義輕利篤舊愼交徜
徉山水間泊如也與司馬幼同學勸善規過相敬如執
友司馬攝靑浦令時君往視之適歲暮徴漕粟君入廥
鈎稽簿籍閱視斗斛雖滑吏莫敢上下其手君娶曹氏
無子年五十有一以乙卯正月十八日终於里第遺言
以司馬第三子啟錦爲後卽以其年某月日塟二雲爲
子乙酉典試所得士君出其門與予有通家之誼不敢
以不文辭銘曰
[045-16a]
惟漢舉士興孝察廉家修無玷束帛乃占近代鄕貢登
於禮部名曰孝廉實則未副恂恂蔣君佩實銜華內行
淳篤潔白無瑕軒冕匪榮名教自樂沒而名稱豈爭旦
莫金盆之原佳城鬱然過者必式曰惟眞孝廉之阡
  嵇靜園墓誌銘
君諱文揆字大醇一字靜園無錫人文華殿大學士
贈少保文敏公之曾孫文淵閣大學士 贈太子太師
文恭公之孫翰林院侍讀晴軒公之嗣子自文恭公以
&KR0564德具載 國史君天資雋爽好豪飮視阿堵物若
無所覩隨手散去亦不甚惜中歲遵川運例入貲當得
[045-16b]
府經歴掣籖試用江西嘗委署南昌吳城同知饒州景
德同知廣信弋陽縣丞終未得實缺君嘗自言吾官當
至四品壽至八十卽與君厚者亦謂君之門地才氣必
能副斯言也乃奔走簿領十餘年訖無所遇鬱鬱不自
聊年四十七卒於弋陽官舍娶同邑鄒氏子一人國子
監生峻女二人長適歸安縣學生嚴元照次許字程孫
男一人女二人憶予初入詞館文恭公方位少宰以後
進禮通謁卽荷奬借以詩古文相期許每有經進文字
輒招與討論可否其後十餘年子與晴軒同侍直 上
書房寅入酉出寒暑無閒課誦之暇相與縷述家事不
[045-17a]
異昆弟旣而各有視學之 命予往嶺南晴軒往關西
宦迹邈隔音問遂踈予奉諱歸里遂不復出晴軒任滿
還 朝未幾捐館傷其無子聞以弟兵部長子爲後亦
未得謀面也乾隆庚戌子以祝 嘏抵都門文恭公時
爲首揆親訪予寓邸談諧如平時以予之鈍劣踈嬾尚
在元老記憶之中古道良可感已及文恭公薨予適以
病躄未與執紼私心恒以爲歉今又聞君之訃孤子峻
踵門求銘俛仰交情轉瞬四世老成久逝蘭蕙俄摧而
予亦頽然將老昔人云旣痛逝者行自念也悲夫銘曰
相門世嫡而官以八品止膂力方剛而算不盈四紀生
[045-17b]
未相識殁銘其藏述德感舊以誌不忘
潛研堂文集卷四十五 門人吳嘉泰校字
[045-1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