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49 東江家藏集-明-顧清 (master)


[041-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江家藏集巻四十一後集八/
             明 顧清 撰
 歸來稿
  墓表墓誌一十二首
   耕樂陳先生配王孺人合葬墓表
南京户部員外郎陳君用仁在禮部時撰其世父耕樂
先生世母王孺人行事狀屬予書將刻石表諸墓道未
[041-1b]
屬稿而予去官歸君分務浙江書來徵言予病未能答
也壬午八月書再至始克次而書之先生諱瑛字廷秀
世家揚州之儀真曾大父諱八三大父諱九二九二翁
始自祖居蠟山遷四壩父公恕又遷東莊故先生家東
莊八三以下皆不仕以厚徳稱於鄉公恕娶徐氏生二
子先生為之長性好學幼壯至老手未嘗去書自大小
學語孟中庸諸子史及古詩文之類日循環取讀之雖
隆冬盛暑不輟外至時日砂水曾揚焦郭諸家書皆究
[041-2a]
其精要嚴毅方正不輕以詞色假人而樂善好賢不啻
在已聞人有勤學勵行者必躬造其廬訪之且為之延
譽雖稚少禮之如成人其惰窳弗率者則面斥至親不
少貸也王孺人無出而弟某有子二人先生視如已出
皆取而教之名其長曰澥曰汝宜紹吾青囊學名其次
曰濟曰汝宜業進士以光吾宗濟即用仁也初遣受詩
於平隂令潘先生繼遣從都御史黄先生皆躬自督勵
每見其務學勤則喜見於色丁酉赴鄉試至親挾以行
[041-2b]
撫愛之深人不知非其子也二女皆為擇壻歸其長於
姜普而以次與韓深曰普學必成名深必能幹蠱其後
普領應天鄉薦而深亦有聲江湖間如先生言用仁𢎞
治壬子同予舉於鄉歴仕至今官行成名立而先生不
及見矣先生雅志丘園不屑意世故因以耕樂自號且
名其所居軒懸嚴素書村居吟以見志於其前鑿池構
亭雜蒔花竹菱荷與同志五六人為江皋會良天佳時
文酒從容間以㳺戲或啇略古今考論人物惟意之適
[041-3a]
而卒歸於正如是者十餘年鈞州别駕張君文昭而下
贈之詩嘉興守栁君邦用為之記後生見者皆嚮慕忻
忻焉王孺人諱妙清同邑處士某之女公勤而慈恕柔
惠而正靜事舅姑奉祭祀動率典禮先生兄弟同居孺
人承其志一錢尺帛無所私有勞事恒以身先未嘗委
其娣凡兩抱其幼子皆弗育納侍人張氏甚愛之而又
無子乃歎曰吾有姪即吾後又何事為有勸其立他人
子者與先生力拒之不聽其賢而有識類如此先生生
[041-3b]
永樂丙申十二月十五日卒成化庚子六月十六日年
六十五孺人與先生同嵗四月二十六日生先一年六
月十七日卒年六十四初先生以弟與其婦相繼殁憐
之謂澥等曰明年吾亦逝同舉大事無重尔累也澥等
哽塞不敢聞如期而卒即以其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合
葬於破山其達識先知又於此見矣先生讀書遇會心
處輒札記久而成帙凡古人格言懿訓與夫自警垂戒
之詞修身正家奉先處物之要大小畢備題曰雜記總
[041-4a]
若干則藏于家嗚呼先生薶光沈馨逺跡江海其於世
無所表見然三代而下治稱近古必曰兩漢其取人以
孝弟力田敦樸有行誼者為首科如先生之為人使生
其時欲終老林壑得乎惟其抱子弗育而竟不置後談
者猶或疑之然鄧攸之事君子且以其不嗣歸之于天
若先生則故天也未可以攸論而用仁之惓惓以顯揚
為事圖不朽以示勿忘視綏之為攸報者殆有過焉吾
以為時之人父子夫婦孝慈友義皆若陳氏之一門則
[041-4b]
天下之治可不勞而成而他可以無深論故因表墓併
著之以發先生之心且以為後人告
   禮部郎中西園唐君墓表
正徳丁卯夏四月八日禮部郎中西園唐君卒于官返
葬于華亭今閣老湖東費公時以太常少卿兼侍讀誼
重通家既誌而刻諸幽矣後十七年癸未子儒等以繼
母王孺人之葬將有事於封塋永惟君懿行弗獲顯示
於人人也用伐石表諸墓道奉湖東誌及撰次當時所
[041-5a]
未及事乞予為之文君卒之年予免喪造朝及郊聞君
訃為之失聲傷悼者久之日月如流而君之墓木拱矣
而儒等追慕弗忘圖惟顯揚&KR0548&KR0548若是惟是心雖人非
久故猶將有以慰荅之而况於吾西園乎西園諱禎字
元善姓唐氏其先本汴人宋建炎初有貴一將士者扈
駕來江南僑居華亭之白沙里其後子孫遂為華亭人
曾祖諱璟祖諱玉並隱弗仕父墉號勁節以君貴贈兵
部車駕司主事妣周氏贈安人君生而頴敏性復淳厚
[041-5b]
鄉先生見者皆器之家故饒財而能自刻勵讀書百里
外止以一僕自隨清苦如寒士不數年而學成以金山
衛學生領成化癸卯鄉薦丁未擢進士衛之有學本以
教武臣子弟而民間俊秀附之然未有登進士者登進
士自君始其後曹君文蔚乃繼之故衛之人以君為破
天荒云𢎞治初修憲宗實録分遣進士詣四方采摭時
事以君往浙江君悉心搜訪其所纂輯視他省獨精詳
諸公稱之時勁節與周安人並無恙君切於晨夕即以
[041-6a]
疾謁告歸承顔視膳雍容膝下者踰三年而周氏卒執
喪哀毁見者動容服既終有勸之仕者以勁節辭曰吾
懼養之弗及也居嵗餘勁節強遣之入都始受車駕之
命明年以勁節喪歸辛酉改禮部儀制司主事援前詔
得贈其二親乙丒陞主客員外郎進署精膳郎中事自
登科至卒二十有一年遲佪前却不家食者僅八寒暑
凡皆為二親故人以是重君君為人坦易色笑可親而
中有矩度發皆中理浙江鎮守皆貴人例自尊大君往
[041-6b]
報謁見中門閉取刺授閽者即上馬去時謂其得體儀
曹重事在貢舉君兩提調規範周密人言不興哈密貢
數倍常而物皆濫惡君在主客曰是虛名而靡我實賜
也具以折估聞使者來愬譁于庭不去君使譯諭之曰
爾欺爾主易爾貢以為利不尔罪足矣而又敢譁邪不
聽且移文邊闗詰爾主爾罪安歸使者情得乃屈服精
膳主天下貢茶至者必先呈様様者其名實則以為私
餽所從來久矣君至飭門者正供外無得入流風一清
[041-7a]
家居事伯兄祚愛而能敬雖異宫而處家事悉聽其處
裁終始無間從兄祺早孤勁節養于家為娶妻殖産祺
卒君撫其子伸如勁節之於祺也宗婣族黨有貧乏者
必周之雖數無倦色與同年陳鎬宗之善别十餘年會
於京鎬出白金二鋌曰往使浙上貸于君此君舊物也
君笑而還之曰獨不聞朋友有通財之義乎相讓久之
卒不受丁未待試時主人女見君獨處窺牖與之言君
顧見即趨出徙他舍僕楊宗者嘗荷篋堕水汚壊其禮
[041-7b]
衣衆謂必得罪君聞而怡然曰人無傷足矣衣可更製
也卒不問其厚於待物而嚴於守身類如此君生天順
戊寅四月廿一日比卒享年僅五十人以是尤惜之配
劉氏贈安人繼陳氏王氏劉安人有子二人長即儒太
學生次侃早卒女二長適戴聰㕘議恩之弟次適宋公
選冬官主事瑛之孫陳王二繼俱無出側室王氏子一
人曰价女一未行孫男二自重自治女四人長受太學
生董繼恩子希大聘次許嫁予弟四孫應雲餘尚幼自
[041-8a]
治以下君皆不及見云葬以卒之年十二月十八日墓
在金滙塘之東原祖塋之次銘曰
土積而厚其植乃滋松檟楩樟可梁可榱水積而深其
流乃長溪湖江潭可沿可湘唐世累行彌久而盛乃生
郎中克孝克敬孝以寧親敬以承君承則匪懈寧其永
存施于宗婣爰及倫輩下丐傍霑均此錫類惟禄弗遐
亦曰非短惟慶所遺不匱斯衍金塘之東松栢林林瞻
如可見逝也勞心書于青珉以示永久予言豈文君徳
[041-8b]
自有
   海鷗居士衛君生墓誌銘
今年春海鷗居士過予小呉山再拜而言曰吾與先生
游今三十年矣凡吾之素先生具知之吾生子輒不育
今老矣將以身後事付吾兄子鋹俾豫兆於先人之側
沒即薶之念平生碌碌無他可稱述恐一旦若是使不
知者銘我無以得吾心許之過則又非所安也而且欲
親見之故及今以溷子予諾而未及為夏五月得㫖南
[041-9a]
歸君袖一巻來曰是不可以後矣予攜之以行方時盛
暑日憒憒卧舟中一夕大雷雨詰朝清快且憶君遂序
而銘之君名瓉字景玉姓衛氏别號海鷗又一號懶雲
子其先松江人贈特進榮禄大夫左都督追封宣城伯
諱炳之曾孫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贈特進榮禄大夫
左都督追封宣城伯諱青之孫奉天翊衛宣力武臣特
進榮禄大夫柱國宣城伯追封宣城侯謐壯勇諱頴之
子君雖生貴富無狗馬衣裘之習獨雅好文事壯勇公
[041-9b]
欲成其志遣從金陵顧先生良玉受尚書習舉子業先
生文行名一時四方來學者衆君盡得與之相切磨由
是聞見日博議論趨嚮一歸於正試塲屋一再不利遂
棄去益博觀古書傳子史傍及百家采其精要以自飾
澤閒居無事手一編坐卧不置客至必欵留觴豆壺矢
間以筆牘至通夕忘倦良天佳時招朋儕跨馬挈榼徧
遊西湖玉泉香山諸勝地及城西南諸莊興至操筆為
詩詞雖不泥繩撿而疎爽卓犖自有一種佳氣丙辰上
[041-10a]
已餞李君原復於楊氏東園即席聨句及和予城西射
鴈篇至今猶可誦也嘗從壯勇公守河西中都掌操備
南京及見岳䝉泉郭定襄錢文通諸名公羌胡風俗邊
城戰守之要祖宗列聖肇基勤家之書與夫前輩流風
遺烈歴歴皆能言之年過強仕布素自若或諷以同時
輩流附麗烜赫者輒笑而不言葢其志之定久矣居家
有禮事壯勇公及嚴金二夫人曲盡愛敬與兄璋處白
首怡愉無間言族人在松江及濟南登州者待之若一
[041-10b]
嵗時問遺未嘗忘與人交久而彌䔍雖遠在千里語及
必依依至非其類亦不茍與合也以是人皆重之君生
之嵗壯勇始受封天順丁丒八月四日也為人偉岸豐
頤巨䫙目光煜然人望而畏之而中乃尔是尤其異也
配朱氏太傅成國公諱某之女有賢行先卒予嘗為之
銘側室某氏亦卒子生而不育者皆其出也銘曰
長平之裔吾與同州爰識壯勇而及君游君貌甚武其
中則文翦落穠華厚其本根其本伊何曰孝與弟施於
[041-11a]
家邦恩洽禮備都城之郊有亭有園君時出遊詩囊酒
尊翠微之山壯勇所宅君營樂丘老將此息傅奕志墓
陶潜晩歌屬筆于我同歸殊科我還于南扁舟萬里緘
辭臨流託彼雙鯉死生契闊古人所歎囘瞻懶雲遂隔
霄漢仙班久定壽祉方臻更六十年乃刻斯文
   泉石老人墓誌銘
安福髙君判吾松之三年予歸自南宫君狀其父泉石
翁系行屬予銘時翁葬已久而君亦嘗志諸幽矣葢自
[041-11b]
以為未備也君臨政清慎愛民如子甚得松人知沿流
溯源足徵家教而其辭贍核又可據而信也乃不讓序
而銘之翁諱綺字服繡泉石老人其自號人因以稱之
系出唐神䇿行營節度使崇文之後自北徙江南歴居
袁之宜春吉之歸仙里有諱復初者遷安福城南之古
巷家焉自是為安福人復初十世孫文郁生朝宗朝宗
生柏恭柏恭生尚英尚英生静字克安别號止齋娶浮
山李氏實生翁葢自復初逮止齋居安福者十六世咸
[041-12a]
以忠厚立家詩書傳業而安於田里不樂仕進翁幼而
頴悟五嵗戲於庭止齋指而問曰人生天地間誰為大
翁跽而對曰君親為大止齋喜曰昌吾門者此兒也弱
冠攻舉子業能自刻勵駸駸向成矣忽若有警焉曰吾
家食指衆諸弟幼而吾父年已髙尚僕僕門户事弗獲
一日寧即萬一不幸吾雖得寸禄何益於既往哉走質
諸所親所親以為信歸告於止齋止齋許之乃退而綜
家政未㡬家日康園廬日闢諸弟婚娶皆畢止齋翁優
[041-12b]
游山水間自稱為羲皇世人者若干年鄉人皆賢翁而
羡止齋之有子也止齋病翁親奉湯藥及卒凡後事率
以身先家所有惟諸弟意欲不顧而終以異出故䦧墻
之侮時或有聞翁痛自咎責歛避不與較其後相繼淪
沒撫其孤若已生皆至成立疇昔之事曾不留於心焉
鄉人尤稱之安成俗尚氣每有紛競必靡金錢盛酒肉
植黨與以相勝甚至持挺刃相向因而破家者有之翁
平居恒以戒子弟族人有弗協者必聚于庭面諭而遣
[041-13a]
之行之數十年家不費而上下親睦至今傳之嘗嵗旱
率族人齋戒徧禱諸名山已而大雨里人子客湘漢其
母老而貧踵門求貸輒倒廪周之且焚其劵曰無為子
孫責報累也其憂人之憂急人之急類如此配萬氏鄉
之望族今廣西養利守克賢之姑事舅姑孝待臧獲慈
尤厚於婣戚族人婦有死無以葬者適家罄於火至稱
貸以給之繼李氏能修婦職稱良内助皆先翁卒萬氏
有子二人長熊以翁命出粟賑饑拜義官次驄即判府
[041-13b]
以𢎞治甲子鄉進士李氏有子曰驎縣學生女二長適
竹園劉氏子充量次適都憲梅谿簡肅張公從弟敷恂
孫男八曰相曰材曰校曰于文曰懋曰栗曰臬曰柟相
于文皆縣學生皆習春秋曾孫男八俱幼翁宣徳丙午
七月二十七日生𢎞治乙丒武宗尊兩宫推恩宇内以
年徳受章服侍讀徐君舜和序其事傳以為榮明年丙
寅十月初八日卒年八十一萬孺人洪熙乙巳二月二
十七日生成化丁酉三月初九日卒年五十三李孺人
[041-14a]
正統丙辰十月四日生𢎞治辛酉正月十四日卒年六
十六翁墓在其鄉之石虎山寅甲向以正徳戊辰正月
初十日襄事萬李先葬至是而始合焉銘曰
學也不謀禄思逸親也有家也不尚言惟友于之敦也
中閨之賢相望後先吾率以吾身也肆翁之後人來者
振振玉茁蘭芬而朝陽之藏與菟峯而永存也
   止亭居士張君墓誌銘
吾鄉莊簡張公清徳厚望儀于朝式于家邦子孫化之
[041-14b]
皆率禮遵教無侈汰踰軼者止亭君其一人也君之先
世為張氏宗子君次於莊簡為從孫公續譜首華甫者
君五世祖也華甫生彦才彦才生寛寛生雍雍生藻字
汝潔别號南澗娶沈氏實生君諱麟字文瑞止亭其晩
嵗所營游息之地因以自號寓止足之義人遂從而呼
之少頴秀舉止異凡兒莊簡公竒之曰是將充吾宗者
稍長就學受毛氏詩傍究易理補邑庠生提學蘭亭司
馬先生愛其文試輒優等居南澗君䘮動遵典制服闋
[041-15a]
而沈孺人病風卧君朝夕侍奉踰年無出意所親或規
之君歎曰古人尚不以三公易一日養今得失未可知
而吾母病若是吾弟年且稚吾可以時刻離左右哉遂
循例乞終養劑藥調膳十餘年未始一日懈以其間理
家政條緒井井殖産幾數倍南澗時其䘮沈孺人如䘮
南澗既祔慨然以所居偪隘祀享無專位用南澗意拓
地改遷作新祠樹堂寢皆稽質禮經均適豐儉既成嚴
邃肅整為海鄉壯觀人取以為式云平居和厚中有矩
[041-15b]
度承接上下恩禮孚洽人樂與之親而不敢干以非義
有見侵者待以不校久而皆愧服焉親知有匱乏者必
周之周之不足至買田以遺之或假貸無弗予未嘗必
其償弟文威幼撫而教之恩意勤篤弟亦能敬君同居
共庖三十年無片言間宋氏姊亡為鞠其二女長擇壻
以嫁分田宅與居使皆有成立叔父東園鴻臚才識練
達君每事必咨而後行故動鮮過舉東園亦深器之曰
吾兄之能子也及卒尤痛惜之生成化丙戌正月十七
[041-16a]
日卒正徳庚辰十二月二十一日享年五十有五娶潘
氏有賢行子男二立愛國子生立敬府學生女二側室
某氏出壻董繼芳楊偉皆縣學生孫男二長必達次某
文威以立愛等請于東園卜嘉靖壬午十二月十二日
葬君於所居漕涇沙岡之原是為南澗君墓次奉國子
生楊君美之狀乞予銘予游邑庠嘗與君聨硯席自君
韜晦形迹遂遐而聞士大夫稱述其行事心識之不忘
觀美之狀既有徵矣其謂始圖進取而弗成晩樂丘園
[041-16b]
而不永天將留此以大君之子若孫者尤有味乎其言
足以奬安恬而厲貪競也乃遂按以為銘銘曰
桂醑蘭肴弗用饗兮丹崖滄洲有遺賞兮既播而耰穡
其宜穰兮後作者其靈承兹永享兮
   福建左布政使雙梧華君墓誌銘
南齊華孝子有裔孫曰雙梧居士諱㫤字文光以福建
左布政使卒其子琢琭等將葬君於分龍新阡具歴官
行事狀屬予銘墓石𢎞治壬子予同君舉于鄉丙辰君
[041-17a]
擢第予同考禮部通家契好三十年誼不得而辭也君
之先世家毗陵孝子之後有諱榮者仕宋居汴三傳諱
原泉者從南渡還居錫之隆亭又五傳為元提領州稅
友聞徙堠陽友聞生晉冀屯田總管璞璞生都功徳使
司都事鉉鉉生栖碧翁幼武以詩鳴幼武生悰韡始家
鵞湖讀易好禮有慮得集時稱貞固先生君五世祖也
貞固生興叔興叔生宗瓏宗瓏生守莊是為君父封户
科給事中妣楊氏封孺人世載徳美望於東南君初登
[041-17b]
進士為翰林庶吉士授户科給事中調南京太僕寺主
簿遷寺丞知廣東韶州府丁守莊及楊孺人憂月餘陞
貴州右參政服闋改四川晉福建右布政使久之轉左
會今上龍飛奉表入賀還過錫以疾終于家正徳辛巳
冬十二月十二日也君為人敦厚端重寡言笑童齔如
成人從澹成楊先生學凡書一指授即領綱要先生竒
之長㳺邑庠勵志清苦而親賢友善惟恐不及少傅守
溪王公以編修居憂震澤君涉險往從之得聞所未聞
[041-18a]
鑚仰益力羣經子史外輿地兵財律歴百家之語亦皆
究覽隱然以通儒自負時流推服之鄉薦禮闈皆少傅
公主試事皆録其文以式時流復榮之為庶吉士所業
文尤為閣老義興徐公學士四明楊公所稱許為給事
慷慨敢言每以正君心肅紀綱精選舉杜私門為首務
已未科塲一疏言尤剴切下詔獄廷辯師言是君以大
臣去位亦解君見任初擬外除太僕之調聞之實孝皇
親定云始至滁詢牧户利病知馬價後輸者有罰金君
[041-18b]
愀然曰非朝廷意也白僚長革之琅琊之麓有曠藪寺
卒薪焉為居者病君又曰非食禄者事也畫地畀寺僧
使瀹茗供客為刻石以記談者美之屬吏沿常例餽金
正色叱去且寘之法滁人樂其寛而憚其嚴及遷寺丞
勵操如昔九載入覲有𨗳君者曰從吾謁執政清望官
可得也君謝不能卒領韶郡去韶近邊氏猺雜居號難
治始至諸酋具苞篚來謁君呼使前曰我在此無煩汝
汝無違我教足矣為奩受一果遣之皆喜躍而退有弗
[041-19a]
率者輒以法擒之威惠並行諸峒皆帖服樂昌之役調
狼兵䑓檄夜徴韶卒萬人與俱詰旦皆集軍號肅然若
素擬者皆稱君為文武材韶學久乏人君以身為教政
暇集諸生親為講授士風一新庚午曾祐之遂名薦書
是嵗君在外簾得黄佐文竒之謂必髙選撤棘果第一
人尤服其識云聞親䘮即日戒道堂饌餘金皆貯之公
帑韶民慕之為立去思碑在四川以營建需大木山谿
險邃受事者皆難之君奮然曰此非以供玩好也率衆
[041-19b]
先發時久旱事集而雨千章順流人謂有神助云中官
欲市茶西畨以規利懐重寶啖君君麾其使曰盗泉亷
士且不飲此何以及我乎其人懼而止憲司欲去一郡
守君以其前為御史按江南有聲止之守徳君懐金以
謝君笑而却之曰扶良為國邪將望報也然終不言其
人戊寅以病乞休致執政知其賢尼之遂有閩藩之擢
時閩軍新亂勢尚洶洶君謂亂因缺廪廪缺必有端乃
合一道貢輸之數考其贏縮知弊在折徵會憲司白于
[041-20a]
上除之軍食遂足又稽八郡丁稅立為定法下其式于
民遇徴收按以填註吏姦莫能容右布政職當清戎相
承以官尊不親事事君單車徧歴領挈綱舉尺伍清而
民按堵境内稱之江彬擅權黷貨中官守閩者將賂之
彬部校亦有來需索者君皆拒之衆為之懼君曰毋此
逆瑾流耳禍敗且至何懼為已而卒無事葢君之平生
強毅自立不計利害往往若是知君者以逺到期之而
卒止於此豈非命歟居家事二親旦夕左右戀戀若嬰
[041-20b]
兒在宦途寧問如在膝下服䘮盡禮情稱乎文事伯兄
如事父恂恂愛敬白首無間言楊澹成卒惜其不獲施
於時執書涕泣為乞銘於修撰舒君為不朽計少與秦
君立之陸君民望莫君如山同肄業既入仕情好不渝
問遺相屬李廷珪卒親為誌墓且恤其遺孤其篤於倫
誼終始不遺又如此君生天順己卯十二月三十日比
卒享年六十三配朱氏贈孺人繼惠封孺人子男四長
琨先卒次琢太學生次琭次珩女二郭讓鄒燾其壻也
[041-21a]
孫男一蜀信女一君家食時號梅心在滁陽植雙梧於
官舍讀書其間改今號其興寄遠矣葬以卒之明年十
二月廿五日銘曰
完其璞其文也錯傾其槖其握也確不諾以諤其前乃
却不躇而躩其施已博其旋匪邈逝也其霩有偕爾作
遽攬其籜我懐孔莫銘忍斯琢維徳之焯維君後有託
銘也其無怍
   南寧府通判沈君墓誌銘
[041-21b]
士有積學砥行勤一生而不得少試者世恒以天道之
難知然古之人求盡其在我而已其得不得我無與知
焉而至於盈縮乘除之間天之意卒亦未嘗無在顧人
之區區求望於旦夕而天以其冥冥者應之則謂之難
知豈不固然然自夫知道者觀之則見其若左右手之
相付受也斯言也吾於南寧判府簡一沈君驗之而益
信其然君湖之徳清人也世載今徳六世祖彦一始遷
于烏山大父樂閒翁珎考素齋翁俊並隱弗仕素齋娶
[041-22a]
忻氏實生君諱洪字世範别號簡一為人易直而剛方
外不露主角而中毅然不可奪十五補縣學生二十七
而遭素齋䘮哀不踰禮時樂閒猶在殯竭奩篚營葬事
奉忻孺人與祖妣馬孺人居一室飲食寢處必躬視二
母安之諸弟幼延師教之及長為授産成室悉均父祖
所遺不私一錢䘮忻孺人如䘮素齋禮族人貧不給者
資贍之頴異者督令就學若從弟漢淇源輩皆用以成
名九蹶塲屋而氣不折學不倦正徳壬申以貢入太學
[041-22b]
戊寅將參部注官或導以少須且當得善地君曰吾二
親已不幸而祖母年益髙與其須美除孰若早竊升斗
禄以盡吾一日乎卒受雲南順寧府通判去便道過家
甫十日而馬孺人卒或又導以促之官奔䘮異時覬可
得近改君涕泣曰吾仕為養也其他不能知服䘮三年
再參部改今官抵家而遘疾遂以不起嘉靖壬午五月
十七日也夫君未冠登遊泮林五十二而釋褐學不可
謂不老處家庭鄉黨無異論受官一志於為親行不可
[041-23a]
謂不篤兩奉檄佐遠州皆善官所不屑者而卒抱空名
以死且死自歸之於數葢吾夫子云學也禄在其中矣
以君之所遇而質之於斯言其不謂之難知所謂天道
者亦有時而弗與然方君之未仕也其子松已舉于鄉
登進士第官晉江君貽書督教勵以名節松奉以周旋
為時賢令士大夫亟稱之其所以為君顯融者既有餘
地而其昆季蟬聯相續而起者又未艾也昔人論為善
之報謂不在其身則在其子孫論士之力學謂不有得
[041-23b]
於今則有聞於後君之學吾未能盡知其文辭吾不得
盡見而在其子孫者又安可泯哉松自晉江書滿入京
師道聞訃還湖具狀走雲間屬予銘君墓予讀其辭而
悲君之不幸觀其子而又知天之未始忘君也既以慰
松遂書以答其請君生成化丁亥五月二十有四日及
卒享年五十六配聞氏泰寧訓導某之女子男三長即
松次杞次檉皆業孺女二葬以卒之年十二月十二日
墓在其鄉下蘭山之原祖塋之次銘曰
[041-24a]
耕而植亦既有獲饙而饎矣而弗啟其鼏謂天黙黙孰
與嶷嶷吁嗟乎後之人其永食
   馬湖府知府碧潭顧君墓誌銘
君諱綸字惟誠别號薇趣晩更號碧潭先世居蘇之嘉
定祖文明元季避兵徙松江占籍華亭故今為華亭人
考禮字敬夫號雪隱以公貴贈南京刑部員外郎妣呉
氏贈宜人公幼而聰頴善屬對出語驚人稍長受詩於
貢士朱尚實尚實稱之都御史上虞葉公知府事選充
[041-24b]
弟子員學日益進遇小試必居前列浮梁戴公廷珎董
學政尤加賞㧞以魁解期之成化甲午領應天鄉薦上
春官五試不利然氣不少衰𢎞治癸丒復下第乃喟然
曰吾明年五十矣安能復從年少輩馳騖塲屋也走銓
曹試髙等授大理司務盡心職事文按出入無稽謬者
以疾謁告歸丙辰改南京禮部考訂儀文補正遺闕大
宗伯童公倚任之太學諸生久不獲省覲公議復舊例
行之士皆稱便正徳丙寅陞南京刑部員外郎戊辰署
[041-25a]
郎中事未幾即真方逆瑾用事獄以賄成千户周姓者
坐尅取軍糧下公論如律周愬瑾調都察院審覆御史
以公守法卒從公初議時論韙之有田姓者坐為人闗
節當戌邊同官惡之欲併及其三子公歎曰有是哉非
罪人不孥之意也大司宼姑蘇劉公聞而改檄公竟坐
首惡釋其子不問經年之獄决於片言陳季三越𤣥武
湖盗觀版籍法當死公原其情請减之有熊丙者當棄
市臨刑呼曰吾今死不恨顧郎中為我求生至矣其處
[041-25b]
法寛平信於上下類如此四川地接諸夷藍鄢餘宼且
猖獗辛未出公知馬湖府人謂公必憚行公毅然就道
曰仕皆擇近利置遠地誰為守邪聞者壯之土官不識
資序以襲職嵗月為先後有舅甥爭長十年不决者公
謂官有正副安得爾召其人諭以國法事遂定夷俗殺
人及盗皆不死償以牛馬公曰此豈所以變夷也有犯
皆以法從事境内肅然府自安鏊猾夏科塲不録士者
三十年公留心學校課諸生有可進者白于上官弛其
[041-26a]
禁癸酉程一陽遂舉前名士類鼓舞有御史按蜀遣人
求桫板拒之已而劾公不職吏部知公治狀寢不行而
公亦倦游矣明年甲戌遂以老疾乞致仕時諸子皆成
立故居廹隘公乃改卜於白龍潭之南涯葺樓居花竹
為休老地始有碧潭之號與鄉縉紳士而歸者十餘人
為安耆㑹㑹必有詩郡大夫嵗行鄉飲必請居价位皇
上御極推恩海内進散官一階金緋班白徜徉邑里人
以為復見睢陽遺老云嘉靖壬午冬屬疾十一月二十
[041-26b]
日考終于正寢將卒為詩有月白風清之句命筆手書
無異平日距其生正統甲子七月十日年七十九配贈
宜人王氏有淑行事舅姑撫子女咸克盡道躬勤紡織
於公有内助焉年四十有九卒子男三長端王氏出次
承恩側室陳氏出承惪季氏出皆國子生女四長適府
學生孫承徳次適國子生趙淞次在室孫男十有三人
世清國子生世寧安遠侯教讀次世盈世文世組世啟
次延桂延澤延嗣延守又次曰遠曰逵曰述女五長適
[041-27a]
錢文耀次適杭允次許嫁杜如玉次二皆幼曾孫女二
次許嫁李貢士宜子某端等以卒之明年二月十三日
葬公於秀野橋北祖塋之次與王氏合先事奉知麻哈
州約庵陳君狀致公治命乞葬銘予生晩嘗獲與公同
朝辱公知愛為忘年交誼不得而辭也庸按狀序次而
銘之公雅好唫詠在南都冢宰清溪倪公輩皆與之倡
和有寅清稿紀行稿碧潭稿並藏於家異籍從兄以尺
伍連我公言于朝得洗雪又貽謀之大者銘曰
[041-27b]
星署兩京時靡以為盈龍湖萬里亦不見予餒維其爾
故壽考且寧以歸全於此以裕爾孫子
   封禮部員外郎心遠呉公墓誌銘
荆溪之陽有清尚之士曰心遠呉公生大明正統辛酉
八月十六日年八十三以嘉靖壬午十月九日卒明年
某月某日其子禮部郎中仕将葬公於某山奉其鄉人
廣西參政胡君元孝狀謁予松上請為銘仕舉于鄉予
時在塲屋公年八十仕告歸稱壽予嘗為之文不可謂
[041-28a]
非知公者銘不得而辭也公諱綸字大本心遠其所自
號世家宜興有諱徳明抱藴弗試者公之曾大父贈户
部員外郎諱以中者公大父户部員外郎贈禮部侍郎
諱玉者公之父贈淑人徐氏公之母也公弱冠䘮父仲
兄贈禮部侍郎經方游學宫事進取公左右之奉徐淑
人以居家庭雍睦無二言户部素亷無厚蓄暨析居資
計蕭然公躬率僮奴耕節浮處約不數年家遂以饒然
不事封殖每嵗饑人閉糴必傾廪以貸鄉人有數負公
[041-28b]
者一日有急無所歸悔且歎曰吾誠愧公然非公其孰
濟我復告公公與之不靳時皆以為難村氓售布者雅
信公得錢徑持去不視公召之還曰爾能信吾恐人不
汝信也為一一選以授之其不欺孱弱類如此性好客
久而不厭四方人士樂歸之李太僕范庵沈先生石田
交最密范庵欲徙居陽羡分田宅以招之事見呉文定
公家藏集蘇文忠舊業在蜀山嵗久湮沒公與少司空
沈公輩購其遺址作新堂祠之李文正公為之記其於
[041-29a]
鄉人老者敬少者愛分甘遺美奬善而誨其不及病者
與之藥有見侮者亦不校以是人無少長賢不肖皆敬
公慕效忻忻焉及公之䘮朋輩有哭之失聲者羣從子
弟視之皆如已出提攜訓廸無弗至尚書文肅公儼及
其諸弟皆能言之以晩得子愛之不令去左右至負笈
千里乃更督遣之不少顧惜郎中官户部貽書戒之令
無忝厥祖千物議為門户羞從禮部歸省趣令還朝曰
爾禄於官爾身非爾有也其厚倫理而著於名義又如
[041-29b]
此宜興山水邑東連呉會南通苕霅公年六十輒斷棄
家務創二别墅枕巖帶流曰南山樵隱曰西溪漁樂晩
於溪上建心遠堂遂因以為號每春和秋清扁舟布㠶
夷猶徜徉馴一鹿一鶴以自隨見者指為天隨生𤣥真
子邑素産茶公尤精鑒别偽者輒能辨之至烹治之法
有茶經所不載者人又以為桑苧翁復出云郎中初命
封户部主事再命封禮部員外郎配施氏淑徳懿行嫓
美于公先十六年卒初贈孺人進宜人子男二人長即
[041-30a]
仕端慎而文以南畿第一人登進士至今官次佶由邑
庠升太學女一適徐元禎亦太學生也孫男二女二皆
幼惟公孝友著于家信義昭于鄉胡君稱之謂得之耳
聞目見之真參諸物論鄉評之是非有所阿私至於有
户部以為父有禮侍以為兄有文肅郎中為之子姪前
輝後暎而公曠懐真韻髙步於其間以依稀乎耄期之
壽則所謂福集於身慶延於後者夫亦豈偶然哉予前
壽公謂其行固有以自結于天而天之於公所以與之
[041-30b]
者亦厚時以為非誇合是而言其足以銘公矣銘曰
我有父兄既搆既堂我退而耕兮我有後昆龍華振芳
惟郎惟卿兮禠我鹿裘加之珮裳惟皇我榮兮棋局詩
囊茶爐筆牀我惟其恒兮南山西溪竹塢蓮塘何時復
行兮鑱詞貞珉黯其幽光奕世其靈承兮
   贈工部主事楊君配太安人宋氏合葬銘
予家食時與故四川按察副使楊君伯玉及其弟今考
功郎中仲玉游而知其父南隱公母太安人宋氏之賢
[041-31a]
考試南畿得考功之子今吏科給事中秉義往來益親
知其事尤悉比考功以太安人䘮歸公之墓木已拱而
四川亦繼安人歿矣考功及其弟鄉貢進士季玉將葬
安人狀公及安人行以兄子秉道來乞銘謹按南隱翁
諱雲字民望家于松南學弗及試故因以自號其先上
海人以儒鳴沙岡間有任府别駕及稱兩足書厨者曾
祖壽梅翁諱徳時祖樂耕翁諱景臯始占籍華亭居葉
謝鎮考文信號月溪龍徳流仁家用益起以例授散官
[041-31b]
妣金氏公其季子也倜儻有志節篤于孝義父母皆鍾
愛之月溪老久不能事事比疾革家所有悉歸長兄公
一無所較宋氏姊不能平取金飾數事投公曰汝雖少
獨非我父母之子邪翁猶讓不受曰兄有即吾有也聞
者皆賢之長出贅蕭塘宋氏聞金孺人疾與安人匍匐
歸躬視藥膳母亡哀毁踰禮自歛及葬一不煩其兄時
屋廬傾圮里父蔣竹居貸三十金以資修葺公振飭支
拄畧使可居顧園池竹木猶森然曰得無隳吾先業可
[041-32a]
矣祖籍繫内作坊後𨽻府局費出無蓻田業多為人有
而稅額獨存公身自料理曰為兄帶勞禮也鄉隣有嗾
兄興訟者亦順受之曰兄弟天親也訟我者特細人耳
其於人扶危拯急不憚水火有死無以殯者適當窘狹
至輟倉版為之其他解衣推食以濟人不足者殆不可
勝計也平生口無妄言目無妄視見發人隂事及非禮
窺闞者輒趨而避之鄉人有為不義者曰楊二官得無
知也其為人敬服如此刻意教子延師程課不少怠朋
[041-32b]
游至留與欵洽而屬耳于外聞論及徳藝則喜不然則
憂形於色每以所業置角巾中遇知名士出而品評歸
則指示其可否曰吾家無贏産汝軰學成即吾家之成
也𢎞治丙辰四川擢進士而公以中塲後一日卒其後
考功季玉吏科相繼入仕途公雖不及見而志亦酬矣
宋安人蕭塘名族故監察御史瑮冬官主事瑛之弟古
真處士㻛之女國子祭酒南橋陳公詢弟誥之外孫聰
慧孝謹讀女戒小學列女傳諸書輒能領悟尤精於女
[041-33a]
紅家居事母孝既歸南隱移以事其姑姑意所欲致及
南隱所欲為者恒先為之凡勞事一不以他委姑䘮脱
簮珥為費躬紡績以為生南隱公獨任家艱而不至隕
穫教子孫咸底成名安人之助也南隱以四川三載恩
贈工部營繕主事安人同受封勑至嗚咽不已曰昔同
其勞今獨享其榮邪見子孫榮進不色喜每歎息言汝
輩能盡忠報國恩以光汝父祖則吾願畢矣晩嵗猶親
女事左右以為言曰我自樂之且無事以終日不可也
[041-33b]
衣飾不求新美曰此故物服之自安非力不能辦也其
勤儉至老不易如此南隱生正統辛酉七月初八日比
卒享年五十八安人後南隱二年正月二十日生卒正
徳辛巳十月初九日年七十九子男四長瑋即四川君
後安人五月卒次璨即考功次琦先安人十七年卒次
璉即季玉女一適朱祐孫男十一人長秉仁靖江府良
醫卒次即秉義次秉道秉中俱郡庠生次秉正秉公秉
謙秉和秉鈞秉鑑秉介女四長適國子生陸應瑞卒次
[041-34a]
適生員張立敬次適張棠立敬莊簡公恱之從孫棠莊
懿公鎣從孫次許嫁董宜陽大理少卿恬子也曾孫男
一啟傳女五長適撫州府推官禇嵩子效良其二受監
察御史蘇恩子克柔故禮部郎中唐禎孫自信聘餘尚
幼翁之墓在竹園涇葬以年月日太安人葬以卒之明
年十二月十八日昔蘭畹何君稱楊氏之世徳謂有是
父祖子孫必興若子孫忘父祖此心則不可考功述其
言以為傳世明訓予以是益信公及安人之賢銘曰
[041-34b]
世之徳身以承學不究於行而家政以成中饋之貞子
孫代興謂天孔明而不偕爾榮雙璧連城竹園之涇鬱
鬱餘馨吾以徴吾銘
   程母呉孺人墓誌銘
往十年前新安程慶珫氏以所輯聲文會選來視予屬
為是正予以不敏辭然自是識君今年秋慶珫謁予松
上以母䘮告乞為之葬銘慶珫質厚而文無榮利紛華
之好而獨惓惓於世徳當代名家若其宗人學士篁墩
[041-35a]
公長洲文定呉公及吾鄉定庵曹公君皆及其門並有
文辭為之褒表今兹之請雖自知弗類然獲次名先達
亦誼所不辭也君母姓呉氏休寧上山名族唐御史少
微之後祖某考琳真皆以徳善聞于州里琳真娶程氏
宋樞密正惠公卓之裔孫某之女實生孺人宗人若𢎞
號朴軒者出文肅公派於程為世婚其妻胡氏晩得子
取孺人育之見其聰慧愛之甚於已子謂必以配良士
慶珫大父梅友翁為子景宗擇婦聞之以請於朴軒一
[041-35b]
言而合遂以歸之即所謂菊圃先生者是也菊圃兄弟
七人羣從房族之盛他姓莫先焉孺人奉舅姑處妯娌
一一能適其意嵗時祀饗賓客往來恒身先其事不以
告勞姑嘗得異瘡衆避傳染孺人奮不顧寒則以身温
之暑則親以湯滌其垢如是者久之無倦色姑感其誠
曰願汝子孫事汝猶事我也性尢謹重力勤女事夜分
不休刀尺之聲未始徹于外家庭上下有終不聞其笑
言者菊圃喜讀書於生事不甚留意孺人維持綜理一
[041-36a]
不以煩之先生得肆力於學孺人之助也故當時翕然
稱為賢婦先生卒諸孤煢煢在乳下姑年且髙孺人屏
容飾課僮奴力樹畜家日以康凡六更婚䘮未嘗告窘
乏而且有以及人孤嫠無託者至捐衣食以周之不吝
家人有得人遺物者亟訪而還之諸孤就外傅歸必究
其所習夜張燈于室躬緝紡以助其勤少怠則加切責
曰詩書汝家業予弗敢忘汝何可弗力又曰古人之學
不專為科第能以善養是吾之望也諸孤承命惟謹業
[041-36b]
儒服賈皆有成室廬資産視昔有加焉孺人之教也時
又稱為賢母嵗丙子慶珫與定庵有期將戒行孺人曰
曹公宿徳往宜也姑少遲之未浹旬忽無疾卒人以為
有先知云時正徳十又一年三月廿六日距生正統己
巳四月廿八日年六十八子男四長即慶珫號近齋次
慶琇慶瑩慶班女二適黄鍠呉璡孫男七佳傳儀作偁
佖侹女七人嘉靖癸未十二月日葬和睦干與菊圃先
生同穴銘曰
[041-37a]
母以子貴亦以子賢嘉彼淑懿無慚簡編和睦之原佳
城孔堅銘于此鐫其永年
   封宜人孫母王氏墓誌銘
延平郡守雪岑孫先生故參政薇庵任公之外孫與予
妻淑人母中表兄弟也故先生視予猶子弟始學及仕
奬成助喜懐之不忘先生殁予繫官京師弔奠不及禮
居閒追往愧無以自致其情也先生繼室王宜人之葬
子翰林編修貞甫以狀來請銘予尚何辭乃序次其事
[041-37b]
誌而銘之誌曰宜人姓王氏松之舊族故廣東布政使
公亮之曾孫通政使司經歴直内閤節庵先生臣之從
子淞南處士輔之女妣陳孺人幼鍾愛父母不輕許人
求之者議輒不合久之更以為後時訊之日者曰此當
為貴人妻何後時也雪岑䘮姚宜人或言宜人故家女
年及而賢繼室無踰是者卜亦允協宜人既歸事雪岑
和而能敬綜理家政巨細斬斬雪岑性剛遇事不可輒
弦急宜人婉辭以諫每為之霽容時編修及其兄行甫
[041-38a]
年皆在髫齔宜人愛惜撫字不異已生夜燈習誦蓄果
餌以資勤苦且執女工與俱或時嬉游觸父怒則解之
曰兒尚幼姑善誘之可也故諸子親宜人不啻所出有
教無不承雪岑官駕部以執法忤中人將下獄衆皆憂
之宜人曰官禄不足計要惟自處者是耳先生坐繫兩
月宜人謹門户戢僮𨽻戒諸子不使輕出入曰汝念汝
父無重貽其憂也雪岑無所屈撓而事竟白葢中實有
相焉先生素亷介貴而猶貧婚嫁資聘多不能備禮宜
[041-38b]
人解常御服飾以助之曰我行作姑矣此可畧也雪岑
卒延平訃至號慟殞絶移時乃甦間謂諸子曰汝無所
恃矣繼承事重不痛自䇿勵何以自立也性勤織績至
老猶不廢編修勸令少安曰吾憂後生輩過於逸豫爾
此自吾樂不厭也編修念無以為養則曰與汝皆清門
過求豐腆非吾喜且非所以為我福也遇族人甚厚然
有及官府事者輒揮之曰吾可以累吾子邪一日行後
園顧池亭花竹泣下編修請其故曰吾痛汝父不及見
[041-39a]
爾葢老而哀慕猶一日云編修使交南過家賓客填委
鄉人以為榮宜人不樂曰汝孤子而遠涉嶺海何以慰
先人雖然王命也行矣勉之頗信浮圖説自是每晨起
誦佛千聲曰吾以祈行者安也編修久無嗣既行得男
宜人喜交南國有兵請于朝還家聽命宜人益喜含飴
弄孫母子相對熙如也無何忽遘疾疾亟隂語家人治
後事而猶強自力言笑謂編修曰我行瘳矣子無憂其
明日遂不起嗚呼宜人之慈愛雖垂絶之際猶不忍傷
[041-39b]
子孫心如此則其平居槩可想見而編修君以使事之
不果乃得親湯藥視衾歛人子之心庶幾無遺悔焉此
固孝誠所格而亦孰非宜人厚徳之報哉宜人生天順
戊寅六月十九日卒嘉靖癸未七月廿八日年六十六
子二承徳字行甫廪膳生先卒承恩即編修君貞甫其
字女一適唐瀚孫男三大中大猷皆習舉子業柏齡尚
幼女三長適庠生陸鑐次受黄相聘次幼曾孫男一昌
祖亦幼以卒之嵗十二月日祔雪岑先生之兆在郡東
[041-40a]
北蟠龍塘之原銘曰
遲其歸其歸也時家人是宜君子是毗曰位非我恤要
自我無非其言可思孝而勤貴而約無育而慈其胥此
焉施我思古人休徴伯竒生乎不遇吁矣悲庸刻此銘

 
 
 
[041-40b]
 
 
 
 
 
 
 
 東江家藏集巻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