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550 師山集-元-鄭玉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師山遺文卷一      元 鄭玉 撰


  序


  胡孟成文集序


  以文章為學古無是也六輕皆文章也而不以文名堯
舜周孔皆文人也而不以文聖故所言皆文章也春秋
戰國之際文章之名猶未著稱漢之興司馬子長始以
此世其家然猶託事以紀實不如是空言也自是學者
[009-1b]
聞風而起項背相望形立而景隨一唱而百和矣三國
晉宋以至隋又無聞焉唐之盛時韓昌黎栁子厚皆以
文名驚動一世而杜少陵之詩實三百篇後所未曽有
故當時同逰之士至今傳世不朽者至不能以一二數
盖昌黎遂以起八代之衰文章之作始濫觴矣唐亡天
下遂大亂士氣益卑下詩尚晚唐文用俳體宋初歐陽
子首表韓文眉山蘇氏接武而起黄魯直陳無已咸以
詩聲充塞宇宙人至以少陵伯仲之一時能文如曽子
[009-2a]
固工詩如張文潜以下而家數等級粲然森列可以車
載斗量而不可以名計然則歐陽氏又以救五代之衰
而文體復振矣南渡後典雅如葉水心豪邁如陳同甫
豐贍如洪平齋翹傑如江古心浩瀚如劉漫塘跌宕如
謝疊山尖麗如方秋崖此文士之尤也詩人則有楊誠
齋之竒特陸放翁之雄大范石湖之整齊尤遂初之和
平任文章之責者非無其人而亡國之音作矣皇元混
一五星聚斗文運向明文體為之一變然起衰救弊如
[009-2b]
韓歐公者卒未見其人焉於是學者各以其見之所及
力之所能家自為學人自為師以鳴於世以俟夫後之
韓歐而是正之如吾友胡君孟成亦其一也孟成文竒
崛而有氣詩深逺而無瑕善於學古者也但竒崛者宜
變而平易深逺者當使之明白是又在孟成種績之久
時至而骨自換也予嘗以是語孟成他日其徒洪生斌
手鈔孟成所為詩文若干篇求予序因以語孟成者語
之是亦朋友忠告之道也生試質之孟成


[009-3a]
  琴譜序


  琴何始始乎伏羲琴譜何始吾不知其始其可知者舜
而已要之有琴斯有譜其不知者不傳耳舜之譜阜財
解慍四語之外無聞焉降而為商周之詩三百篇之作
所謂用之邦國用之鄉人者即琴譜之大成也然當是
時其士君子無不習而能之未足為竒也至伯牙之徒
乃始以此鳴於一世而其髙山流水之操則又窮極幽
逺而不及乎民生日用之常人倫性命之正此古今琴
[009-3b]
譜之變也律起於黍音定於律所謂同律度量權衡者
天下之一中音而已然今之用乎琴者有江西操有浙
操中原操則南北之音又不同矣若夫合古今之譜正
南北之音使南風之歌杏壇之吟復聞於當世政不能
無望於今日能琴之君子胡德昭嗜琴入骨髓弄之忘寢
食集古今人譜二三百曲為一卷予不能琴為作琴譜


  送汪德輔赴㑹試序


[009-4a]
  新安士習惟婺源為盛每三歲賔興州縣望烟而舉士
子雲合響應休寧次之歙次之績溪又次之祁門與黟
其最下者也間有子弟稍知以讀書為事則衆相與聚
而咲之鄉鄰疾視如恠物然自科舉以來凡捷音之所
向與四方之望焉者唯在於婺源而已去年吾翁調官
祁門余以侍養在膝下汪生德輔日從余逰性敏悟而
志篤余甚竒之今年適當大比有司掄選遂以充賦生
迯避謝不敢余勉使就行及出院士子之自負以為可
[009-4b]
以必得與儕輩之所不敢奪焉者猶在婺源焉耳既越
月汪生以捷聞夫山東出相山西出將魯多君子燕趙
多悲歌感慨之士風俗移人若此至若王豹之謳綿駒
之歌陳良之學庚桑子之畏壘則不惟不為風俗所變
而又將變其風俗矣然則變於風俗者人情之所易而
變其風俗者人情之所難意者天將啟祁門以文眀之
盛而使生為之兆耶故余於是舉也不惟為生賀而為
祁門之人賀今生將上之春官對策大廷行有日矣過
[009-5a]
余徴言余為道其所難易者如此既為生勉又為祁門
之人勉


  送張伯玉北上序


  張伯玉將如京師余舉酒與告之曰京師者天下之都
㑹而四方賢士大夫之所時集也子行壯矣夫人之生
也豈徒然哉必有異聞而後可以為耳有異見而後可
以為目操筆弄墨而後可以為手跋涉道途而後可以
為足不見王公大人則異見何由而廣不聞髙談闊論
[009-5b]
則異聞何由而至不能詠歌當世之事議論古今之得
失作為文章傳之後世則雖操筆弄墨所書者不過閨
門柴米之數而已不登名山大川以盡天下之竒觀雖
跋涉道途不過經營錢榖之利而已子行矣渡淮而北
泛黄河足以發吾深逺之思登太華足以啟吾髙明之
見厯漢唐之遺迹足以激吾悲歌感慨之懐見帝城之
雄壯足以成吾博大𢎞逺之器識然後見朝之王公貴
人兩院之學士大夫與之議論當世之事鋪陳古人之
[009-6a]
得失得志而歸當不與碌碌者比雖然余賤且貧未嘗
至京師其山川道里按圖而索固可得而言之然更僕
不能終也至朝之名勝未嘗盡識其人又不得與君詳
陳而重布之獨聞燕南有澹張公嘗為平章政事今致
其仕而家居盖古社稷之臣也子盍往見焉則子行益
壯矣


  方氏族譜序


  自宗法廢而先王所以睦族之意竟不可見獨賴譜系
[009-6b]
之存世數猶可考也然非大家宦姓聲勢足以動其鄉
州德澤足以及於後世者則又不久而輒亡之使其子
孫服未盡而已為途人豈不重可嘆哉予家來居西溪
之上今十二世至以姓名其村譜牒厯厯可考墳墓無
所遺失非有達官大人之勢豪家巨室之資世以力田
相尚而能保守不壞如此余嘗私自慶幸以為所積者
深矣及觀方氏族譜益有感焉方在江南為大族居睦
歙間尤盛盖自真應黟侯在漢和帝時以賢良方正對
[009-7a]
策為天下第一死而血食其地故居其間者祖焉以虚
谷使君之博學多聞亦自以為實其所出是信不誣也
方君之譜不及者世則逺矣而於源流行實復備録焉
所以著其始也其亦識隆殺之等而盡親親之道者哉
予毎恠世之姦人俠士妄取前代名公卿以為上世自
詫遥遥華胄以誣其祖以辱其身如郭崇韜拜子儀之
墓者其亦可誅也已至若以為譜系有限髙曽之外即
不復著而不知先王制服以情後世著譜以考其源二
[009-7b]
者義實不同如蘇明允之序其族譜者其亦隘矣方公
之譜舉無此弊可謂善於書法者抑猶有說聿修厥德
人之所以念其祖也全而歸之人之所以孝其父母也
然修德以顯身而體無不全全身以道而德無不修盖
修德然後能全其身全身所以為修其德則念其祖考
孝其父母也亦非有二道也方氏之先多聞人其子孫
當益進於學求所以顯身修德以光大其門閭使家聲
復振斯譜之傳不墜此則譜外意也方氏子孫勉之方
[009-8a]
君名某有行誼於斯譜尤用心


  王居敬字序


  王懷德請曰懷德小字也禮男子二十冠而字懷德冠
矣而未易名得字朋友有以若愚見字而名之曰奭者
或者謂名存善而以居敬克明復初為字者願擇焉以
教庶警身而修德焉余惟三代以下學者惟不知居敬
以存善故學廢而性逺而以存善名字居敬當謹繹其
義孟子曰性無有不善程子曰敬者聖學之所以成始
[009-8b]
成終二説皆本諸商書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惟善
之謂虞書即言欽哉矣是謂聖學秦漢晉唐以來文章
之士相繼而作非無學者而曰孟軻死千載無真儒何
也不知用力乎此而溺於訓詁詞章之習故雖專門名
家而不足以為學皓首窮經而不足以知道儒者之罪
人耳近世學者忠恕之㫖不待呼而後唯性與天道豈
必老而始聞然出口入耳其弊益滋知而不行則又秦
漢晉唐以來諸儒者之罪人矣今子之於居敬也不徒
[009-9a]
曰主一無適而已必求其所為主一無適者於存善也
不徒曰吾性本善而已必求去其惡以存善也告人以
其名則思復其性聞人呼其字則思充其學如此則名
字之功於子大矣不然人能美名不能美人名字雖美
何益


  送王伯恂序


  至正八年春朝廷合天下鄉貢之士㑹試于禮部考官
得新安王伯恂之卷驚且喜曰此天下竒才也宜置第
[009-9b]
一且庋其卷左右以俟掲曉未㡬同列有謂王君南人
不宜居第一欲屈置第二且虛第二名以待考者曰吾
儕較藝以文第其髙下豈分南北耶欲屈置第二寧棄
不取耳争論累日终無定見掲曉期廹主文乃取他卷
以足之王君竟在不取掲曉之日考官自相訟責士子
交相愧嘆曰王君下第如公論何乃議舉王君為宣文
閣檢討而王君已飄然南矣冬十二月余過錢塘與伯
恂㑹於旅邸則已循常調受温之瑞安學正趣裝而行
[009-10a]
矣顧謂余曰學職雖卑微禄足養庶㡬遂吾讀書之志
也予聞而益敬之夫伯恂以下第受屈名動京師終無
怨言安義命也受一校官捧檄而喜榮養親也其進退
亦可謂合於道者矣得失禍福豈能動其中哉他日造
詣未易量也近世科舉之士用心得失之間得之則沾
沾以喜失之則戚戚以悲至於皓首窮經終不聞道甚
者喪心失志亦有之矣聞伯恂之事寧不少愧乎因其
行也序而送之庶有聞其風而感悟者是亦吾黨相勸
[009-10b]
為善之道也


  送畫者邵思善逺逰序


  休寧人邵思善以給事其縣大夫吳興唐侯即唐子華日侍
筆硯於丹青盖有得也今將逺逰四方以廣其見徴余
言以壮其行或謂新安山水窟大好之稱著於昔代欲
知山水之妙者舍吾新安何往哉余曰斯言之惑邵生
之所以逰也夫天地之大幅&KR0695之廣四方之山川無或
同也巴蜀之山峭拔而水峻急江漢發焉吳楚之山秀
[009-11a]
麗而水渟滀五湖在焉齊魯之山多特起衆水所歸東
海㑹焉幽燕之山多綿亘水皆支流灤潞夾焉畫者與
山水冩神者也苟非遍厯四方盡其態度而窮其情性則
生於巴蜀者不知其秀麗渟滀生於吳楚者不識夫峭
拔峻急其何能以盡山川之妙哉邵生是行收攬山川
形勢以為胸中丘壑他日來歸閉門解衣盤礴不出環
堵之間而盡天下之勝皆自此逰得之也豈獨司馬子
長之文章為然哉


[009-11b]
  贈吳雲隱序醫者


  任賢使能者相之功使貪使智使愚使勇使功使過者
將之良也惟醫之道則兼而有之參苓朴术保養於平
時使邪氣不能以干其正而元陽壯盛萬病不生比於
任賢能而致太平之治至於衆病交作虚者補之實者
㵼之巴豆大黄責以攻伐官桂附子資其糧餉是猶十
萬之兵雖有貪愚智勇功過之不同而能使之取必勝
於創殘百戰之餘置天下如磐石之固者則一而已然
[009-12a]
将相之與醫雖有貴賤之殊而其能否又豈相逺哉雲
隱吳君以方外士明醫善用藥得保養補㵼之法持此
術濟人江海間予體羸而氣弱素多病病輙問醫問之
以将相事不愕以驚即呀然咲曰是何子之迂而言之
拙擬人之不以其倫也他日以問雲隐獨能應吾言知
於醫有得也因其有請書以贈


  荆山鄉飲酒序


  古有鄉飲酒之禮而今亡矣俗安得知有敬讓民安得
[009-12b]
興於孝弟乎夫鄉飲酒者所以教民敬讓使之由乎孝
弟者也故孔子曰吾觀於郷而知王道之易易也雖然
古道邈矣古禮廢矣古人不可作矣有能因其俗之所
近行之而不倍於禮君子斯亦與之而己矣邑東坦頭
汪氏以每歲暮春率其鄉人子弟携尊爼載酒殽㑹於
荆山惠果之精舎酒行既畢分韻賦詩且名之曰鄉飲
焉所以合朋友之情講鄉里之好也既復介予友曹志行
求予序所賦詩予掩卷而嘆曰鄉飲酒之禮其廢乆
[009-13a]
矣此舉豈非因其俗之所近行之而不倍於禮者乎使
其鄉之人知古人之為鄉飲酒也非專為飲食也賔主
有揖讓之儀樂歌有出入之度聽政有坐立之分籩豆
有多寡之數其義各有在也其於酧酢之間議論之際
尊者所以語其卑老者所以告其少必有以明乎敬讓
之道而發其孝弟之心則亦庻乎其可矣至若以飲食
相夸咲語相下不知本乎敬讓止乎孝弟甚者沉酗無
度流蕩忘返則亦世俗之所樂君子之所當戒者非予
[009-13b]
之所望也曹君其試以吾言扣之


  鄭氏石譜序


  鄭姓居歙號稱繁衍以姓名村者四五處然村自為譜
不能相通按吾家譜始遷自睦居城北之栗村厯數世
又遷城西之官塘髙池府君始遷今居世以孝弟力田
相遺四傳至楓樹府君生産益饒遂以貲雄於鄉國朝
至元初先大父以全城之功出宰鄉邑歿而民思之不
忘朝廷列之明祀號鄭令君廟先君子繼武入仕官至
[009-14a]
休寧縣令以操行著聞學者私諡曰貞白先生有司表
所居為貞白里玉也不肖無狀重以羣從單微不足以
承先烈且見世之宗族服屬既盡尊卑遂紊貧富不等
利害相凌不知其初為一人之身也廼取髙池府君而
下至族之曽孫凡十五世輯為此圖刻之先大父墓碑
之隂使我子孫苟知遡流尋源尊祖睦族之義者庶㡬
有所攷焉嗚呼能以髙池府君之心為心則一人之身
而已豈有百數十人之殊哉豈有紊亂欺凌之患哉後
[009-14b]
之人尚勉旃至正十有五年歳在乙未十有二月朔鄭
玉百拜識


  記


  見梅堂記


  唐仲敏以見梅名其所居之堂而謂予曰吾居旁山植
梅於其麓先大父以梅癯自號著見所愛矣火于乙未
梅亦燬焉自是不見者三十有二年雖屢植而弗茂也
廼泰定丁酉所植始華予以見之為喜思先祖之不可
[009-15a]
得也因以名之予謂人生於父祖者父之所自出也物
始於春梅者春功之始著也見梅而思其祖感於物者
深矣請更進而論之可乎復之為象一陽生於五隂之
下聖人之賛復則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夫復非天地
之心而足以見天地之心者天地以生物為心復者生
物之始也故足以見之今夫一陽初動萬物未生未有
聲臭氣味之可聞可見也而生生之機兆矣是非天地
生物之心可見者乎朔風號寒同雲宻布羣芳謝千林
[009-15b]
凋嚴凝肅殺之氣極矣梅此時見之是非復之為象乎
故予於梅則曰梅其見復之為象也嗚呼觀復而見天
地之心者聖人之於易也見梅而知復之為象者予於
敏仲之堂也良宵夜静風清月白濃霜既降殘雪未消
敏仲持周易一卷焚香坐堂上讀之當見予所見


  亦政堂記


  鮑觀兄弟久從予逰孝友之譽聞于鄉里亂後築堂以
奉其親請名於予予取夫子之語名之曰亦政復請予
[009-16a]
記未暇作也及予拘囚郡中就死有日觀拜且泣曰諸
生逰先生之門莫不獲文字之寵他日尊所聞行所知
猶侍左右也觀不得一語以自警死且不瞑子孫將有
遺憾焉先生幸哀之予告之曰子之奉親而居是堂也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刑于家而化于鄉是亦
為政而已矣奚必食君之禄治民之事而後為為政哉
子兄弟其勉之斯為不負予之教矣觀弟名偕其尊府
君名葉字君茂盖老友云戊戌七月二十五日某記


[009-16b]
  廟嶺磨崖記


  歙人鄭玉其祖父皆為縣令玉獨不願仕築室里之師
山以耕釣為業年四十自卜𦵏地于休寧之廟嶺營其
竁俾死則啟而瘞之復記歲月刻溪上云


  晴旭樓記


  從兄陳壽卿與玉同出曽祖先叔祖以陳氏始異姓焉
其家在城之西偏嘗於所居之南向東山作閣使玉請
名於鄉先生王公仲履題以晴旭且為賦詩字與詩具
[009-17a]
藏陳氏又嘗屬玉作記今十年矣吾兄已隔幽顯記尚
未作姪禮復以為請予為之感今思昔泫然流涕抱禮
以哭曰吾尚忍記斯樓耶晴旭曉日也日之初升天地
開明萬象昭然猶人之一身平旦之際事物未接氣體
清明苟能因是以充之旦書之間不至梏亡則人欲净
盡天理流行矣此王公名樓之本意也予聞泰山之巔
有日觀焉予嘗欲買扁舟具杖屨至齊魯之故墟登泰
岱之絶頂收浩氣於清夜覩旭日於扶桑以廣夫平日
[009-17b]
之所是然後歸卧樓中讀先世之遺書考往哲之成法
斂之於吾身驗之於行事以養乎平旦之氣庶㡬乎晴旭
之功而吾足九原不可作矣能從我者非汝而誰禮拜
且泣曰叔父有言禮聞命矣遂書而授之後至元六年
庚辰歲春三月望日鄭玉記


  題西山釣石


  余素愛靈山之勝及拘囚郡中鮑伯原之子葆又為言
近得西山釣石欲為余築草堂其傍余且就死不暇往
[009-18a]
觀矣乃俾刻其事石上以遺後之好事者使有所考焉
戊戌七月二十五日鄭玉題


  黄山湯池題名


  邑人鄭玉子美舊嘗讀書山下寺中後遷紫陽南阜遂
耕師山之陽釣于岑山之隂久而天子知名出内府酒
帛遣使者以南招玉為翰林待制玉以德凉辭辟不獲
乃從使者至海上以疾而返復逰山中訪尋舊館時喪
亂之餘半已煨燼獨川流山峙不改依舊乃浴湯泉題
[009-18b]
名石上而去時侍行者吳詵胡焱鮑觀鮑禧謝真保吳陽
復有元至正十七年春二月辛未鄭玉題







  師山遺文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