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52 緣督集-宋-曾耒 (master)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緣督集卷十七      宋 曾丰 撰
  序
   重修族譜序
曾氏始出於鄫姒氏封也其國㣲在春秋僖宣時不克
自立襄公六年以晉不輔為莒㓕晉以鄫故討魯魯詘
則鄫葢不幸也國既㓕子孫散亡其在魯者則自列為
曾氏卓然著見於後世者㸃參元申也沿秦歴漢迄於
[017-1b]
唐皆㣲不顯五代時其族寖㣲與於温陵臨川臨川之
派二一南豐始遷之祖畧一崇仁之醎溪始遷之祖舊
惟我八世祖諱財醎溪族也尋徙於吉水松江厥後吉
水析為永豐大宋興南豐温陵之族盖有以文章事業
顯者而我祖後曾未大有聞於世嗚呼鄫逺出於禹既
其國滅於不幸而㸃參元申又如此賢而不見用於世
則固當在其子孫其子孫之榮且顯宜其不一族而止
而南豐温陵之派獨盛惟天無私豈於彼厚而我薄耶
[017-2a]
其遲速先後之各有時也惟我祖實生七子俱隠徳不
仕其子孫滋蕃迨今十世世業儒三嵗大比領秋薦者
五十而贏偕計於春官者二十而縮中童子科者一中
神童科者二皆仕不甚顯而小子丰則未可知也在易
否極則泰剥極則復盖消長盈虛之理然也其效可立
而待惟我曽氏根豐源深其流慶固不偏於南豐温陵
天運回環必有當之者顧小子丰雖其質駑下豈敢自
棄以墜我先更為同派者勉之無使南豐温陵顓其羙
[017-2b]
是之謂曾誌吾慮夫吾諸子孫之不學莫知吾曽氏所
由來也世逺而不自奮發以迎天之報故次其世加詳
焉既觀之乾道二年六月二十有五日九世孫丰序
   隆興府纂修圖經序
郡國有制舊矣豫章自漢為郡歴隋唐至五代凡千餘
年事蹟不勝數凃廙雷次公所為記籍包羅未盡於大
槩得矣其本今亡李煜齎籍歸朝豫章郡隨之更太祖
太宗真宗三朝拊循而郡之風物始盛於是有某氏祥
[017-3a]
符圖經述焉又更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培養而郡
之風物始極盛於是有洪氏職方乘述焉建炎紹興間
金人南牧闔郡委烽燼太上皇中興拊循三十餘年始
復太平之舊今猶未有述也淳熙壬寅丰承乏假守至
則嵗且頽矣盖惟民瘼是披是革他未遑明年幸嵗熟
民安而事希暇日取三書閲之雖理互有到而事互有
遺乃選二三僚佐二三郡士之融於理熟於土風者相
與類次毎類成某從而次擇之一書所述或詳或略俾
[017-3b]
從詳或同或異俾從同或是或非俾從是或有或無俾
從有三書皆無而諸子百家解傳之說碑碣之所記長
老之所傳或間有之乾道淳熙以來踵興創出非三書
所及則各從而増入焉庶别成一書又明年某月藁具
余覆校罷釐為若干卷二三僚佐二三郡士盖用力多
矣余拱手蒙成宴集次相勞苦言兹書首侈龍徳之潜
艶府額之賜所以報上也次攷百家凡三書輙録所以
補舊也卒參新舊合三書而一之以便觀覽以備職方
[017-4a]
氏史氏採擇貽後也一舉而三意寓焉雖少糜公錢豈
所計哉於是鋟於木某月某日丰序
   豫章圖志後序
殿撰給事程公帥江西之明年百廢以次舉凡無益雅
不事也𬗟維治豫章東南一都㑹非他支郡比聖天子
恢復之念未始寘披輿地次或小有牴牾一夕下職方
㑹兹郡於江西宜首應詔故圖經三大不害同小未免
異非所以便乙夜之觀也銳欲纂次間郡上佐劉公某
[017-4b]
黄公某恊承公意出任撰凡舉例之責又與公物色得
郡士崔某馮某任編摩使祝某楊某任筆削藁成公潤
色之迄成全書故昔之缺者補之分野之類是也畧者
悉之郡沿革之類是也其説二三者一之辨豫章名之
類是也踵出創立續之乾道淳熙二十餘年事跡之類
是也余固凡鈍幸嘗分祝楊二人者之責工未半輙以
事解去又閱某月始報訖嗣得副本視予所草語之哇
者轉為雅浮者轉為渾公潤色力也公第進士雖蚤而
[017-5a]
攻苦食淡若恬俟命不啻韋布時年途中且晚矣始擢
給事中兼掌外制入選邃殿積所著盈袠大抵華國之
文葢學力既到發於持滿之力理固然歟此書經公潤
色多析訛歸確發伏使昭不徒華一郡而已聖天子恢
復後詔合九州風土志之如古帝王時作九丘然則揚
之一州事跡此書過半矣舉以入焉無可易者方是時
又當與外制類藁併藏秘館永為華國之書顧余濫得
所附而無以自見强出腐語贅其後抑喜機所發不暇
[017-5b]
自量者哉淳熙壬寅某月某日曽丰序
   送江鵬解元赴省序
贑於江西為窮絶之處其地逼廣其俗逼蠻自晉為郡
至於唐始有士至本朝始有名士而其初大抵學於他
州遊從得其人陶染成就或安土焉雖成就亦陋㑹昌
之為邑又贑之窮絶處也本朝敎養二百年邑之士僅
得國子博士尹天民樞宻院編修唐稷稍稍有文聲其
希濶葢如此淳熙九年余以郡檄為其邑令廉士籍中
[017-6a]
齒與余不相上下者得數人詰之類一再上計者子弟
行得二人焉曰劉鼎江鵬資可上而氣未揉有志於學
而未得廣充反約之道月課而第其藝每出諸生上余
從臾之子有驕色而中下者或噪焉余恐其驕未艾則
噪未艾也從而恢拓之有悔色又從而櫽括之有寤色
子方駸駸也顧余所挾未足以塞所扣思所以謝稅無
繇耳明年秋郡守魏侯歌鹿鳴而送鵬於朝於其行也
挽而與言子於水見章貢於山見崆峒於師見鄉先生
[017-6b]
而己子今往航而北有廬阜彭蠡車而東有麻姑之峯
淛江之潮皆足以改章貢崆峒之觀更於師焉求之當
得學識之老於余者出而從臾子也驕色不形焉恢拓
櫽括繼之矣子姑屏氣滉融之㑹有機相契自率性擴
而充之至於贊化育又自贊化育反而約之至於無聲
無臭出秋毫為泰山収泰山為秋毫無不可者雖甲乙
科東西府子猶以為凂我區區一上計胸中豈復有哉
挾而歸追誦鄉之每課輙出諸生上之文猶為汗下况
[017-7a]
其中下之噪者歟風聲氣習所移噪一變至於吃吃一
變至於嘿嘿之中又各有所見焉余知㑹昌不亶可為
閩子不亶可為歐陽詹也尚勉之
   送進士陳景年赴省序
嵗在壬寅余以贑辟為㑹昌令三山陳景年隨其兄尉
公先余至累月一再謁次遽請執弟子禮顧未有以藉
口卻之篤而言萬物之初有道而已道大而莫明其所
以然則姑諉曰天理又有莫明天理之所以然者則諉
[017-7b]
曰人倫而疏其目則為君臣為父子為兄弟為夫婦為
朋友而師弟子不與焉夫朋友為道設也師弟子之於
道豈徒若朋友然哉而人倫之目聖賢去此而取彼葢
道之所在君不得加於其臣父不得加於其子兄弟又
不論也古之君葢有待其臣如朋友示相宻也雖然朋
友以臭味為倫耳又有待其臣如父兄示相親也雖然
父子兄弟以氣為倫耳至於先學而後臣終師而不臣
者則示相尊也親宻者愛而已尊者敬也愛非敬等則
[017-8a]
師弟子之倫比之君臣父子加重矣而倫之目不與焉
無乃師弟子以道為倫例書之恐非所以示尊故耶然
則曷不特書曰不例書祇所以為特書也故自君臣父
子至於朋友凡理所宜然皆安受而不辭若夫師雖理
所宜如孟子猶辭焉况其與孟子相千萬者哉子必欲
師四海不可欺嘗試裹糧以求求之得不得歸更過我
我其有諗子者而子懷安足跡若不忍棄余門明年秋
吾江西計臣第其所為文而乙之薦於上子喜見眉睫
[017-8b]
竊以懷安為得策余恐幸不幸相為倚伏於其將戒途
也挽而告之以為兹行殆天假以求師之便歟士之輕
千里而求師蓋有得之者矣信未蓋疑沃不醻渴翻不
若無所得而歸自求之之為愈也子姑往試春官罷求
師勿憚勞或者無所得而歸余始以有所得為子賀當
是時余欲師子之不暇而子尚何以師余為哉子始頷
為然而心終猶豫遂次其說為送行序使途誦而意逆
焉十月二十一日書
[017-9a]
   答任子厚秀才序
淳熙十年秋部使者以天子詔檄官六試隆興士余其
一也每一題出與五人者商略若為處則以科舉律戒
焉一黍絫不合輙黜士試訖余閲數百卷其為文不詭
譎則腐不曠蕩則拘不峭崛則弛求其純與律合蔑如
也肆余所見與其腐也拘也弛也者之終必不進寧若
詭譎者曠蕩者峭崛者之容或可収也雖然終必不進
者與律僅合容或可収者往往相違矣凡有司從事以
[017-9b]
律不以見故余所取五卷類非所喜者發而眂之皆豐
城人旣又思豐城至寳之氣所在鍾而為人盎而為文
不應若是而已明年春復以檄留府有豐城士以謁入
其題為任賓坐少選出鏡古録前有識其字為子厚余
覽之大扺議論戰國君臣居多蘇秦張儀術至髙也子
厚竊卑之更求出其上其為文猶其為術也余追省曏
所閲數百卷其中類是間有之比之腐者拘者弛者信
愈矣其如不與律合何哉雖然猶幸其可収也至寳之
[017-10a]
劒其氣粹可欲之謂善也其質厚有諸己之謂信也其
鋒藏充實之謂美也其焰屬天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也其躍入延平津大而化之之謂聖也其幻為龍而莫
窮所歸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也子厚収至寳之精融
之文章其焰燭天矣而㫁續之狀時見焉意其初非自
氣粹質厚而發之歟相過從累日熟知其為人猶其為
文也故余欲子厚以論語之鄉黨養其氣使粹以禮記
之中庸大學培其質使厚以易之坤頥大畜収其鋒使
[017-10b]
藏竢其久且滿也而自然發焉小則韓子文中子揚子
荀子中則孟子曽子大則五經大而化化而神則易矣
子厚識機明嘗試權之與其求吾術之出儀秦上孰若
求吾道之出荀揚上耶子厚學力强嘗試踐之其持久
也以堅其持滿也以虛更十年後天下士不特慕子厚
為文而已又將慕其為人也若夫晚年之業顧又於光
輝之上加功否余未敢前言之二月一日序
   送繆帳幹解任詣銓改秩序
[017-11a]
居今之人自農轉而為士為道為釋為枝藝者在在有
之而惟閩為多閩地𥚹不足以衣食之也於是散而之
四方故所在學有閩之士所在浮屠老子宫有閩之道
釋所在闤闠有閩之技藝其散而在四方者固日加多
其聚而在閩者率未嘗加少也夫人少則求進易人多
則求進難少而易循常碌碌可以自奮多而難非有大
過人之功莫獲進矣故凡天下之言士言道釋言技藝
者多惟閩人為巧何則多且難使然也多之中不競易
[017-11b]
而競難難之中不競拙而競巧不巧求而獲者有矣未
有巧求而不獲者也故閩人之凡為技藝者多擅權門
通肆以遊凡為道釋者多擅名山大地以居凡為士者
多擅殊舉異科以進凡自科舉而為官且仕者多擅清
選華貫以顯淳熙甲辰少卿馬公將東廣漕事明年余
為其屬三山繆君用之蓋同僚也每晨集幕中揖罷兀
坐而已非扣擊未始出一語詰其故則曰賦性拙無口
才相與居旬浹熟察之誠若無口才竊怪君閩産也而
[017-12a]
獨異於閩之人相與居又旬浹君别余言行詣銓改秩
勢須為邑夫邑非巧未易為也良獨拙奈何余對以為
君少銳於學齒且逾中始第太常垂老始稅選調其失
或在拙矣朅朅為兹來也應書之考盈三而改秩之薦
盈五非以拙得耶拙有功於君多矣而信拙未篤何也
拙近天巧近人拙近道巧近術拙近徳巧近才君閩産
也而獨異於閩之人良得拙力夫又充拙之操而大之
則豈特異於閩之人而已哉君去欲擅清選華貫則拙
[017-12b]
非所上姑欲為縣而已矣則拙之用雖不宜吏而宜民
雖不宜郡而宜國君幸勿負拙拙負君歟猶不失為循
吏傳中士拙不負君則又安知清選華貫之不自縣得
耶祖餞次酌酒誦杜少陵用拙存吾道之句壽君君滿
引而行三月五日廬陵曽某序
   李季牖輿地新書序
疆理之制始乎伏羲成乎黄帝至周而大備至於東周
寖壊矣凡物之壞未有不變者也故周而上封建秦而
[017-13a]
下郡縣秦而下未久可放也周而上則或可放或不可
放矣春秋之初周之列國猶有千二百存焉訖獲麟則
千二百國見於經傳者百有七十百三十九知其所三
十一亡其處嗚呼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耳千二百之中
地若名俱可放者纔百三十九而俱不可放者至於一
千三十蓋十無二矣等而上之比周之初千八百國十
無一矣又等而上之比商之初三千國百無三四矣又
等而上之比塗山之㑹黃帝畫野分州凡萬國百無一
[017-13b]
二矣合五帝三王二千年間率百無一二可攷况自黄
帝等而上之又有無窮之往古率千萬猶恐無一二也
秦而下疆理之制具於史互見於百家傳記十猶八九
可攷雖然更代為一書而百家傳記則人立一説者焉
夫代為一書則先後散人立一説則是非雜十猶八九
可攷顧第未久耳等而下之又有無窮之来今散與雜
不止也則安保其終之不與黄帝等而上者類耶余竊
病之久矣淳熙乙巳至廣廣州司理參軍括蒼李如篪
[017-14a]
季牖出所著輿地新書十卷類而疏之於國都自伏羲
於陳數至本朝於汴於形勢自王畿數至於荒服於禹
貢自壺口數至於海於周官自揚州數至於幽幷井井
畫畫散者聚雜者一余平生討論欲為而無力其及者
一朝而驟至慰滿歎賞次轉以語廣之士大夫聞者争
睹睹者争傳百口一舌服季牖之用力専施功久而不
知所謂季牖者將老矣而猶未遇也或謂季牖習貧熟
其視食斗升操尺寸不啻鐘鼎鈞衡之安遇不遇非所
[017-14b]
計敢問此傳否余為言九州之志謂之九丘蓋輿地書
類也九丘傳自上世逮周無恙孔子出始除顧此書芟
浮剪蕪舉綱録要往往用孔子述職方法也復有孔子
出則容有去取其間傳不傳未可知未有孔子則其書
必傳其傳必久季牖雖老矣猶未遇也殆有遇而不老
者存焉七月二十有三日曽丰序
   鄧氏立見厯序
有道然後有數有數然後有厯厯者歴也施於占天候
[017-15a]
氣歴歴然莫逃云也三才未分有道而已既分則道散
為數麗於天為五緯麗於地為五行麗於人為五事自
一散為三五又自三五散為十百千萬數益散益暌矣
道則相為流通者焉人君法天地以建民極故以道歸
於獨運而以數付之百執事厯官其一也唐虞之時堯
舜以道運於上羲和以數揆於下數將耦者道實培之
數將畸者道實銷之故星緯之度無至於變而占候之
職不失其常至春秋時反是道運數揆胥失之矣日蝕
[017-15b]
不書左氏獨歸失於官余惑焉上即位二十有七年星
度以乖常聞者葢不下三五矣小則徹樂避殿大則損
膳減服御無所不用其至厯官以失職聞者亦不下三
五矣小止奪俸大不過削秩未嘗坐已甚之罪此豈務
姑息於人而過以重自累哉亦曰責人不若責已徇數
不若徇道故耳惟其於道加詳而責已重故星度之乖
隨感而輙順惟其於數加畧而責之人輕故厯官之失
乍警而復弛上鋭於革而中難其人於是詔搜草澤焉
[017-16a]
方是時吾州有鄧浩者出葢儒家子也少世其業壯而
貧姑假卜筮自資初取易次取古今厯書强力鑽研潛
心占候葢六七年始悟又六七年其學始成惟冩百中
經終於淳熙癸卯厥後未有述者廼自為一書斷自崇
寧三年嵗行甲申嵗旦丙子為始演算兩曜五星之度
窮分極秒至淳熙改元又增入逆順遲疾留伏之數為
便於卜筮設也百中經約其概今書析其㣲約其概則
未盡也故用之占候必重覆迺可析其㣲則無遺矣用
[017-16b]
之占候綱舉而目張立覽而畢見不重覆可也名曰立
見厯持以應詔不無禆厯議顧獨用於卜筮豈不可惜
哉浩始萌進匭意既又思聖王右道而左數君子主儒
而賔伎挾卜筮進已非美事詔又類常行是以未決予
曰不然厯出於數數出於易故厯雖數而近道數雖伎
而近儒謂非美事過自退遜耳詔凡三下不可以常行
視也用志卷端以贊浩之决焉淳熙十五年十一月十
六日廬陵曾丰序
[017-17a]
   送布衣羅以寧上書不報歸鄉序
淳熙十有五年秋豐城布衣羅氏子以寧投匭上書三
上而三不報浩然歸與顧余同館又同為江西人獨見
善厚行業具朅來告别億其詞色若欲得予贈者廼與
坐有頃為言三代取士一出於學故天下無不羈之士
七國取士一出於客故天下無有常之士至於漢去七
國未逺雖漸興學而未容頓禁客故士之出入於客與
學常相半而取士則别設科目不一途而足夫科目繩
[017-17b]
尺事也有常之士所樂趨而不羈之士所厭就故士之
出入於學者相率而應科目晁錯公孫𢎞董仲舒魏相
杜欽之徒是也彼出入於客者往往轉而他售或上書
獻頌朱買臣徐樂司馬相如車千秋之徒是也方今取
士之法自廷對而賜第者十之九自舍選而釋褐者十
之一自嚢封而授官者率千百不一二故上而禄於朝
次而禄於州縣大抵有常之士也不羈之士雖間出焉
求其稍能自致美官者始有鄧酢次呉曾又次戴之邵
[017-18a]
之徒十數人耳夫今天下無事朝廷之上惟簿書獄訟
是務雖庸夫高枕而有餘至於邉烽猝警羽檄交馳雖
聖人繭足而不給况區區有常之士哉以寧挾不羈之
才乃於庸夫高枕有餘之時出售其説三上而三不報
無怪也横渠張公載少喜談兵質於范文正公公責以
儒者自有名教何事於兵勉之讀中庸横渠公退而變
所習卒為河南學者宗師自末言之講學之功大於談
兵固矣自初言之談兵非無益人國者而遽責之文正
[017-18b]
公豈沮人赴功者哉誠以横渠之資可進於道不止於
兵機吾遽以談兵予之彼且自滿不復折而入於道是
以寧故怫之俾勉成其大毋姑順之俾苟安於小以寧
歸余敢誦所聞以薦焉令所上書中天子意急徵而驟
用雖少慰初志其終所成要不過鄧酢輩耳不然而竟
歸雖初志亦未愜然繼自今以趨時之心趨古以談事
之口談道他日學成則為横渠公不竢其成而姑為時
出猶不失為有常之士如公門人顧决擇如何耳所親
[017-19a]
劉純叟余友也於理道明歸以余所告告之屬為决擇
㑹得其當焉九月二十有五日序
   同班小録序
淳熙十六年正月庚戌皇帝御後殿臨軒選人李耆慶
以下凡三十有二員踵吏部侍郎班於廡次第見已傳
㫖改秩退聚於天慶觀具衣冠再拜而三揖叙同班也
閲六日丙辰又聚於旌忠觀相與言曰古人氣投道合
適然行同途宿同館猶定交去况朝覲臣子大禮吾三
[017-19b]
十有二人者東西南北士也乃獲為同班非幸與聚拜
結契其事雖出邇年要有不可廢者雖然非久相親難
記而易忘人情則然兹初結契相許至子孫於久要之
義得矣更旬月隨牒散而之四方嵗復一嵗少者衰衰
者老卒然遇於道往往忘靣目甚則忘聲音又甚則併
姓名忘之豈待至子孫哉於是類爵里狀刋而次之謂
之小録人授一帙備忘也備忘未有具責三者之終不
忘難矣既有具則嗣自兹靣目聲音藉或忘之姓名則
[017-20a]
容不忘也雖曰不忘矣或面相承或書相遺言行有過
而不告與忘同文學有疵而不指與忘同政術有悖而
不責與忘同班中士類賢者恝然相忘萬萬無有也雖
曰不忘而與忘同者萬猶有一則班契不得為全矣故
於録之首致序又於序之末致戒焉閲二日戊午廬陵
曽丰序
   知稼翁詞序
淳熙戊申故考功郎黄公公度之子沃通守臨川明年
[017-20b]
臨川人士得考功樂章其題為知稼翁詞請鋟之木通
守重於諾於余乎質焉余謂樂始有聲次有音最後有
調商那周清廟等頌漢郊祀等歌是也夫頌類選有道
徳者為之發乎情性歸乎禮義故商周之樂感人深歌
則雜出於無頼不羈之士率情性而發耳禮義之歸與
否耶不計也故漢之樂感人淺本朝太平二百年樂章
名家紛如也文忠蘇公文章妙天下長短句特緒餘耳
猶有與道徳合者缺月疎桐一章觸興於驚鴻發乎情
[017-21a]
性也収思於洲冷歸乎禮義也黄太史相多大以為非
口食煙火人語余恐不食煙火之人口所出僅塵外語
於禮義遑計歟考功所立不在文字余於樂章窺之文
字之中所立寓焉泉幙之解非所欲去而寓意於鄰雞
不管離情之句祕館之除非所欲就而寓意於殘春已
負歸約之句凡感發而輸寫大抵清而不激和而不流
要其情性則適揆之禮義而安非欲為詞也道徳之美
腴於根而盎於華不能不為詞也天於其年苟奪之晚
[017-21b]
俾更涵養充而大之竊意可與文忠相後先顧余非識
者人未必以為然嘗試志卷端以歸通守通守於家為
賢子於時為才士夫有志揚其先而不憚鋟之木則傳
者日益廣當有大識者出為考功重其價焉十二月五
日奉議郎新知静江府義寧縣主管勸農公事賜緋魚
袋曽丰序
   譽德集序
大江之右支流曰葛谿是為吉永豐之隍自葛谿遡巽
[017-22a]
維而上窮源竟巔是為贑寧都之疆於中道得聚落曰
前谿安住居士譚元勲所家處也上下距邑率百里而
觭左距樂安其里半右距興國其里倍太平盛時煙戸
夥而生理繁所在有愛事者客往來四邑不齎糧可也
自紹興迄淳熙阨於盜再阨於兵三阨於旱四阨於水
五阨於蝗夥繁氣象變為凋耗細民姑勿道也吉㐫之
費巨室難支衣服之貲中産不廪甚者即公私之逋而
莫輸何暇及客哉元勲僅中産耳客至輙治具酒酣則
[017-22b]
出姬侑觴歌嘑達旦隨家有無為禮豐儉豐或至過儉
未嘗不及平居暇日户外之屨常滿節旦誕辰婚筵姻
席則鋪張形容雕篆駢儷之獻累累裝裹嵗在己酉纂
為鉅集緘以見貽余周覽次竊思韓退之以有譽與否
為大丈夫遇不遇之别元勲郊居村處養素而守恬葢
不遇時者而才雋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徳直與遇時者
等或羡且怪退之復作不知眂元勲為何如人余曰主
人愛客則客愛主人理勢然也遇不遇無與焉雖然元
[017-23a]
勲與客客於元勲汛愛耳誠使元勲愛才客與常客相
十愛賢客與才客相百則其還愛主人也一才客之譽
與常客相千一賢客之譽與才客相萬其間或得大賢
焉愛之則話言之規磨氣味之薰染其為濳益又非浮
譽比敢因其集之未名名曰譽徳又從而次序其説以
歸元勲俾卒其美焉十二月二十有二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