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52 緣督集-宋-曾耒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縁督集巻十三     宋 曽丰 撰
  書
   上王丞相書
五月日具位某謹齋沐獻書于丞相閤下僕歳在丁酉
執贄進謁虚厪蜚翰招入東閤相與語差欵首及人才
方是閤下參大政未幾也已為人才計則經國之道得
矣明效大驗當於久焉責之僕又怵於歸未遑進區區
[013-1b]
也語離去及今凡六年轉徙之跡後以秩滿至吏部竊
窺效驗隠隠然矣未遽至明且大豈人才之命萬猶有
一欝耶敢吐固陋少裨髙明按西漢二百年儒者為相
公孫𢎞始其後蔡義韋賢𤣥成匡衡張禹翟方進孔光
平當子晏馬宫相先後當國俱被阿䛕不勝任之譏惟
魏相一人傳賛無貶辭或者推原其故以為神雀五鳳
之間士之通經術善詞章者多獲進用無乃相隂有力
耶僕考之宣帝朝士以經術書于史者易十一人書八
[013-2a]
人禮四人春秋八人其他不指名而混言明經者又不
與也雖其聲華未必同於相當國時出要豈無半在焉
半之中固未必皆可與有為彼王吉蕭望之盖王佐才
也明薦而用之姑母責相但於吉瑯琊之歸望之平原
左馮翊之出曲為致力挽留之亦足見相為人才計也
乃恬然坐視全不相闗詞章之士王褒栁褒九江枝公
劉向華寵章子僑雖幸以賦頌歌詩楚詞相繼召見又
徒以待詔處餘子不足道也其間學力忠概如劉向葢
[013-2b]
寓意詞章耳今也例處以待詔之賤豈丞相權人物之
輕重分職務之髙下所宜然哉彼趙定龔徳不過善鼓
琴視三君子相什百不翅也相輙明薦而明用之設心
倒置類如此故傳賛幸無貶辭而識者之論莫貸焉夫
漢相大抵用他流求其肯持正務為經術詞章之士主
盟者茫無所望幸而吾黨自公孫𢎞而後間相焉士猶
望一二於什百也適諸公者皆持禄保位士將絶望矣
又幸而吾黨有得君肆志如相者踵相焉士猶望一二
[013-3a]
於千萬也相復不顧則士竟絶望矣故當時所守固如
劉向王吉則甘沉下僚所守不固如王仲翁則移附他
類或謂丙吉將死薦三人自代皆彼類也而始乃薦吾
黨仲翁望之豈其性哉僕思此固矯為美事者抑亦見
吾黨不自主盟嘗試薦一二相形耳嗚呼當為者不為
至使他人矯為以相形獨不可惜哉僕持此論久矣未
嘗敢聞於人幸今當相兩公其次樞宻公又其次參政
公率其黨可與言者於閤下又有雅故宜言也故首以
[013-3b]
聞焉如僕自揣質非受大道者如耽為文字久則成癖
矣極其所到不過王褒諸子而已耳不足動兩公念王吉
致君之學闔朝百執事雖未可量僕恐投閒置散之中
猶有更髙者漢鑒不逺伏惟兩公公吾心恢吾量張吾
膽凡士之可與有為者逸斯訪之來斯受之去斯挽之
吾黨有以相慰他類無以相形清議歸而太平還矣僕
所敢為賦頌歌詩雖自負留他日文太平可也而所以
太平之事非髙見逺慮之相所喜為盍巻而歸更養之
[013-4a]
自王褒充而至劉向僕雖屈猶信也故今之所望於兩
公者輕抑之揚之姑退聽焉不備
   上梁丞相書
五月具位某謹薰沭獻書於丞相閤下僕自㓜讀書將
壯而竊一第隨牒抗塵于兹凡十五年更事涉世熟矣
始悟吾黨之在天下大而講學次而為文又次而進身
自唐虞夏商周而上莫不代有宗主伊尹傅説周公之
徒是也故三者皆有所歸焉沿春秋下逮戰國雖鄒魯
[013-4b]
之間有聖賢之師友而朝廷之上無聖賢之公卿故吾
黨講學為文容有折衷而進身之道茫然莫知底麗
秦不足道漢文學之宗視春秋戰國固歉矣至於士類
進身亦未有出而主其事者或冒而主焉又非吾黨所
歸考百官表漢相葢多矣惟田蚡慨然為士類主盟而
蚡非吾黨吾黨莫歸歸莫齒也公孫𢎞魏相俱以儒顯
而𢎞薦用則酷吏張湯而已相所薦用則樂工趙定龔
徳而已一時清流如董仲舒韋𤣥成則疾而擠之廟堂
[013-5a]
之上先後相承上下相習大抵然也故終漢二百年吾
黨無宗主其間卓然氣鋭而莫遏如嚴助徐樂朱買臣
蔡義等不過詣闕上書自結主知小不自愛而甘為詭
遇則主父偃以衛青進兒寛以張湯進趙綰王臧以田
蚡進大不自愛而甘結奥援則匡衡以史髙進何進以
王音進杜欽陳湯以王鳳進又極不自愛而甘由左道
則司馬相如以楊得意進翟方進以淳于長進貢禹以
石顯進凡彼十餘士其初豈不欲遵正道附正人以顯
[013-5b]
也奈何正人者坐視不顧士抱其所有方倀倀然無所
歸也而其旁之與正人為敵者又乘間竊起而招致之
彼非視萬物恬不為動者安得不枉而趨也哉故天下
之美事當為者不為則其弊必有不當為者出而冐為
之漢朝廷之上使吾黨有宗主大闢公正之路隨才大
小毎邂逅輙汲引則不惟所謂十餘士有所歸其傍亦
無從間而冒為美事者矣故士之失身不特士之過權
衡士者亦當分任其過焉本朝擇相率自儒取也非若
[013-6a]
漢之雜用他流故凡當國者稍自恢廣率可為吾黨宗
主顧其志氣敢自任與否耳前軰敢自任為國収拾士
類如魏國韓公之薦歐陽子至于再至于三雖不少矣
然其間有初猶豫終棄置者焉自今觀之梅聖俞陳履
常好修之士也文康王公知聖俞深矣初欲論薦迄不
果故聖俞賫所學以歿文忠蘇公太史黄公談履常不
離口則廟堂正人豈無知之者而俱坐視翻使章惇睥
睨而邀致之幸而履常所守淳故不屑就否則幾何不
[013-6b]
流為漢十餘士類耶方今士不乏也閤下與王公又以
殊科列上相天下士不謀而同以吾黨宗主望兩公矣
僕喜學嗜為文王公故常知之區區猶以未經衡鑒為
歉謹襲所作詩文十六巻仰塵晏覽雖浩然自期鋭然
自鞭不到古不止也更惟暇日閲其概而指其歸終獲
列文藝傳足矣文康王公魏國韓公之所為待歐梅者
惟兩公裁之脱或泛然揖而進睨而退僕亦甘為聖俞
之齎所學以沒雖有冐而招之僕當為履常之守必不
[013-7a]
至如漢十餘士之失身也懼衆不可料其也豈無髙於
僕者或至東閤敢誦前所聞以獻凡美事幸自任勿姑
坐視吾黨之無所歸至使其傍之不當為者乘間而冐
為也哉不備
   代人上李參政書
僕聞天下之事必宰相然後得盡行必臺諌然後得代
言雖然天下之利害無窮而臺諫之耳目有限古之治
朝不獨臺諫得言事下至草茅之賤例得言其所見聞
[013-7b]
而悉其所欲言以進者無他誠恐以有限之耳目妨無
窮之利病則容有遺而已矣故僕嘗謂天下之事必宰
相然後得盡行此不刋之言也必臺諫然後得盡言則
失之或拘矣當祖宗朝葢有草茅之士與時言者矣鮮
有與時合者横渠張公載自少喜談兵當康定用兵時
未弱冠猶布衣也慨然以功名自許上書謁范文正公
公反責以儒者自有名教何事於兵因勉之讀中庸其
後眉山蘇公洵至中書猶布衣也嘗試談兵若權衡書
[013-8a]
獻於朝加之歐陽文忠公為之地而韓魏公意若有不
滿者竟不得大用嗚呼此二公豈蔽賢且塞天下之言
語者哉固所見有不同耳由今觀之張公載卒為道學
宗師而蘇公洵所慮邊鄙之變卒不逃其言則其初范
公所以責之葢陽抑其小而隂成其大韓公所以意若
不滿則未免於輕料事之未必然而重與人之有所就
哉恭惟今天子嗣統以來無日無中興之念毗賛列論
之臣前後累十百彼其宣力而效忠不為不至矣迄今
[013-8b]
十有七年百為無一二成就此其咎安在哉非言之者
不切則行之者不力二者必居一於是矣夫僕亦能言
之類也而身不當臺諌之責雖然猶幸齒於草茅之士
故奮而吐數千言率窮思而僅得之者葢已緝為成編
上進矣顧未知聖覽以為何如謹懐副本與謁俱入而
獻焉葢聞之道得其機則其入易不得其機則其入難
上古有伊尹至智也而干湯之初且七十説而不受漢
武帝時有田千秋無他學術也而諷帝之失至一言而
[013-9a]
悟意夫豈湯之聖反不如武帝中主之見利害明受言
果耶特千秋得其機尹之初未得其機耳僕之兹行形
與影俱近習親昵之援不惟無有亦所耻者徒言之切
時而已之機得否非所計也萬一一言悟意特幸爾不
然雖百説未可知况姑止於七十説也哉區區猶强詞
於閤下之前意者欲閤下試觀何如也以為其所獻言
近是耶抑迂且踈耶葢有迍者矣陽抑張公載之小而
隂成其大此范公鼓舞後軰之術閤下所宜疾鞭者若
[013-9b]
夫輕料事未必然而重蘇公洵之有所就此雖不害韓
公之為名臣亦白璧一疵也閤下意亦小懲也哉
   上葛丞相書
僕聞之萬斯通之謂道一適其可之謂時億兆衆所賴
千百世所法之謂事業道有經有權時有常有變故遭
時之常者事業成於經遭時之變者事業成於權古之
大臣始終遭時之常者八元八凱是也始終遭時之變
者伊尹是也始遭其常中遭其變終又舉變而歸常者
[013-10a]
周公是也時之常變雖異而元凱伊周各以其道通之
應常中經應變中權故事業之歸不害其為同下至於
漢始爭雌雄姑置勿論蕭何相髙帝時則有黥彭之變
故一以信謹應陳平相惠帝時則有吕禄之變故一以
智謀應魏相相宣帝時則有雲山之變故一以嚴毅應
何之後曹參專之鎮以清静平之後周勃專之鎮以重
厚相之後丙吉專之鎮以寛大後之三公豈固與前者
異哉時有常變道有經權然也何有功於髙帝固矣而
[013-10b]
法家心宻往往招疑平有功於文帝固矣而術家心深
往往招忌相有功於宣帝固矣而儒家心徑往往招怨
使參勃吉不各以經道通之則疑忌怨之積豈不又與
激相等哉所不滿人意者參勃吉之道非吾儒之道故
其所應未盡中經其所成可謂近功未可為逺業厥今
何如時哉論多故耶邉烽不聞謂小康耶物論有駭要
其至當則變伏於常常函其變之時也補衮之責正在
中書設今留公先事而去則閤下為何為平為相可也
[013-11a]
不然後事而去則閤下為參為勃為吉可也又不然姑
留焉閤下容有可諉曰吾副爾今也留不曰留去不曰
去一以權應則常形猶在一以經應則變證已潜難乎
其為閤下計也盖嘗思留公信謹似何嚴毅似相所少
者平之智謀也故應常中經應變未中權何則君子求
退小人求進此其時也留公進君子退小人其志太鋭
其跡太露斷蛇不殊困獸猶鬬故一時之間君子以進
小人以退曽未幾何退者復謀進進者復求退勢之所
[013-11b]
激無怪其然大抵君子小人之勢相容則安相形則激
為今計君子求退是矣閤下不可遂其求遂則孤孤則
摇小人求進是矣閤下不可沮其求沮則廹廹則合要
當雜以經權之道通之一冺其迹兩安其心君子不摇
譬則虎猶戀山藜藿之採未至於無禁小人不合譬則
雲已散空日月之蔽未至於已甚陽為無他隂實有待
或者機㑹至焉吾之事功成矣狄梁公用此道也閤下
胸中别有成算非人所知也僕其退聴否則道有適今
[013-12a]
智無厭故不備
   上陳參政書
士大夫為時出幸而同朝未必同職事幸而同職事未
必同心西漢二百年相國同心者蕭曹丙魏四人唐三
百年同心者房杜二人蕭曹又相先後非同時同時同
心實四人爾嗟夫何其少哉盖人生天地間東西南北
不同也故氣不同風不同也故聲不同水不同也故臭
味不同心無常主惟氣是移否則惟聲是移又否則惟
[013-12b]
臭味矣然國之論相公天下而選豈固須同風土之人
哉故聨事於廟堂之上得同聲氣臭味者為難聲氣臭
味同矣而心不同者有之故論心同者為尤難何則聲
氣臭味不同而心同者非大有學力不能也士大夫之
有學力千不一大有學力萬不一其尤難也何怪丙吉
為漢御史大夫今參政是也而得魏相為長𤣥齡為唐
中書令今丞相是也而得杜如晦為貳凡為貳者其位
偪其權不得專其位偪故長易以忌其權不得專故已
[013-13a]
易以慊中書以佐天子黜陟為職事者今者忌與慊之
心生則口若有鉗手若有掣云為之間畏議不暇於黜
陟豈暇及詳哉大抵長才髙者難為貳貳才髙者難為
長相與如晦所謂才髙者也為其貳與長寧免慊且忌
哉𤣥齡明達吏治即以賢下不肖一主焉可矣而毎必
曰非如晦莫籌此所以示我不專而解彼之慊也吉精
通律令相綜核名實一與奪可矣而毎不伐善一聽相
總領此所以示我之無侵而解彼之忌也然則二史以
[013-13b]
同心書者乃吉同相𤣥齡同如晦非相同吉如晦同𤣥
齡也故吉於相善為貳𤣥齡於如晦善為長地節貞觀
之治則為長貳之效所以善為長貳則吉小有學力𤣥
齡大有學力然歟方今葛公長中書閤下貳焉葛公之
心與閤下同乎否耶僕不知也僕知閤下有學力而已
循常廟堂所急人才今不獨是君聽之從違天倫之離
合一寄於二公之手二公之心大同則天下受福小不
同則天下受殃故為長者當如𤣥齡為貳者當如吉雖
[013-14a]
然吉於相不以嚴同而以寛同𤣥齡於如晦不以斷同
而以謀同則廟堂長貳之同心非貴小同貴大同也如
同人于門不若同人于郊同人于郊不若同人于野閤
下學力充矣其貳葛公也必大相同忘言可也僕亦知
學於二公未失為同聲同氣同臭味者二公於士大夫
以同聲相應者多矣僕豈可不以同氣試一相求同臭
味試一相投哉故終誦同人為贅焉
   上李舍人書
[013-14b]
上士學道下士學藝僕中士也度其質不足以受大藝
又其所耻者故取其離於藝而進於道謂之文者而學
焉自少留心至於壯矣今老矣雖曰未成要亦不為無
立者顧猶不免以其文窮無他未獲其所附而已蠅附
驥則逺蘿附松則髙文之升沉顧其所附如何夫文於
五行為火八卦為離離者附也聖人以火為離無乃取
其知所附耶乾下離上曰大有大有之離是為太陽之
火生與天俱意其為附不自知其髙也大君之有文徳
[013-15a]
如堯舜者以之離下乾上曰同人同人之離是為電之
火去天有間附於雲所以求升于天也大臣之有文學
如周召者以之艮下離上曰旅旅之離是為山上之火
去雲有間附于山所以求升於雲也侍臣之有文詞如
枚乘王褒司馬相如者以之離下艮上曰賁賁之離是
為山下之火去山之上有間附于下所以求升於上也
下僚之有文采如王楊盧駱者以之坤下離上曰晉離
下坤上曰明夷明夷之離是為地下之火於士為埋光
[013-15b]
瘞彩者紛紛而是姑置勿論晉之離是為地上之火去
山之下有間附于地所以求升於山故曰晉進也垂進
矣不幸退焉士人之有文氣如劉蕡李白者以之僕持
此論久矣幸未免為劉李始謂終不以未免為王楊盧
駱而聞於人也而前此為史時門下知僕文與凡士殊
今門下横居論思獻納之地而僕也有懐不吐幾何不
與以凡侍臣待門下者類耶門下之文乃初薪之火也
附于山而升乃今電火也附于雲而升日升日日升不
[013-16a]
麗太陽不止僕之文特爝火耳雖幸麗於地之上附於
山之下其如寸鋭則尺鈍何故以同人之離頌門下德
又以旅之艮頌門下功王文康公不為梅聖俞踐言雖
無艮功離徳在位未損也孰若韓忠獻公離徳備矣又
以艮功施于歐陽子之全美耶門下誠能反僕之文于
賁其須示吾之幸附于上也反是則僕之文于賁其趾
示吾之安處於下而已矣無尤忌焉
   上京丞相書
[013-16b]
古之宰天下者才忌太髙識忌太明大可疑者在吾目
中則小可疑者何傷彼識太明則必也廹視之大不正
莫逃則小不正者置之度外可矣彼才太髙則不窮訊
不已也故道不足而才識有餘始未免為髙明所使終
未免為髙明所累舜之十六相商之伊傅周之周召有
妙天下之才反以不露為髙雌守其雄之謂也有妙天
下之識反以不察為明黒守其白之謂也雌守以雄在
吾度外者莫知吾之髙白守以黒在吾目中者莫知吾
[013-17a]
之明由焉安焉老焉死焉曰彼相於我何力哉是為有
妙天下之道夫道者盖所以充才識使之髙明又所以
將髙明使不至於過也獨不見坤在乾上為泰㤗之時
三陽用事莫髙明如也肆髙明所之何求不遂而九二
惟中行是尚隂可疑者也外之而已未嘗廹視小人不
正者也外之而已未嘗窮訊何哉廹視窮訊非中道也
坤之道用中泰之道用坤相之道用泰九二之道曰包
荒相之道也九二之效曰朋亡相之業也漢髙平侯魏
[013-17b]
相易學也考其為相雖載物歉於坤而包荒可進於泰
地節三年至四年平丘侯遷清河王科以可疑遣冠陽
侯雲博陸侯禹樂平侯山以不正誅名實一寤朝野俱
清連逮者聽其自遁詿誤者容其自新相於是為不失
泰九二意矣地節元康三王三史三許相先後以戚侯
或者以為非漢美事相猶可諉曰有申伯故事在也許
伯之弟舜欲監䕶太子家䟽廣不從元康二年詔侯舜
廣父子於是去矣而相不去也制貴臣之驕革副封之
[013-18a]
弊既資伯為之先議發兵之非又資伯為之後或者以
為非相美事相尤可諉者僕曰不然自名觀之伯外戚
也自實觀之檀長卿為沐猴舞司𨽻校尉劾之伯曰釋
之則伯長厚人也宣帝十八歳即位元康以前未三十
也伯無日不在帝側地節以後又策誅逆之勲何事不
可請哉十數年間史無過失可書則伯謹飭人也宣帝
無過舉無失徳雖曰天成要其人助未必非伯長厚謹
飭力也相豈得以名廢實望望然去之論其蹟伯與相
[013-18b]
非類矣論其心誅大逆安至尊非細事伯與相初同謀
後同功同謀而不洩同功而無爭吾類猶有不能為者
相豈得以迹妨心望望然去之故廣不附伯徇跡也其
去存名也相不外伯徇心也其留存實也去留不同同
歸于是孟子曰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矣殆豫為
相與伯設與僕持此論久矣未嘗敢聞于人嘗試為閤
下誦焉閤下學已夐出於漢道可復入于易其本源深
故其流不激其涵蓄厚故其發不章相國四年于兹鼓
[013-19a]
一元於溥博轉萬物於混成葢自坤之直方大出也泰
之九二特坤之緒餘耳相之不失九二之意又特泰之
緒餘爾相足為閤下誦哉閤下向者嘗為僕包荒幸矣
兹者更能不遐遺僕則幸之幸也二者適然皆泰説也
他求其説未有切於泰聊藉口爾泰足為閤下誦哉不

   上張參政書
一隂一陽之謂道一闔一闢之謂變隂陽不合之謂固
[013-19b]
出入於闔闢之間而不窮之謂通君臣與天地配剛柔
其道也剛柔自為消長其變也往來於消長之間其通
也反是其固也通則小康大通則太平固則未治大固
則亂常理然爾伏羲畫卦存體而已未言用文王重之
則九剛六柔也五君也二臣也首考之乾之君臣純剛
非常剛純粹精之剛也坤之君臣純柔非純柔直方大
柔其中有至剛存闔闢無倪出入莫窺故其效亨為元
亨美為至美利為不言所利之利非常效也惟堯舜禹
[013-20a]
湯文武之君臣為能次考之六十二卦之中九二九五
者十五謂之剛濟剛齊之君臣是也過則秦六二六五
者十五謂之柔濟柔魯之君臣是也過則東周等過也
與其秦也寧周故失之純柔於卦為小過失之純剛於
卦為大過六二九五者十六謂之以柔濟剛公孫薛澤
李蔡莊青翟之於武帝韋賢丙吉黄霸之於宣帝是也
九二六五者十六謂之以剛濟柔小則陳平周勃灌嬰
申屠嘉之於文帝大則富范韓之於神宗又大則周召
[013-20b]
之於成王是也於十六卦之義權文帝之治臨升泰之
君臣也僕於時易有斷焉君臣之道患不善為九二六
五誠善為之則其養而未發為大畜發為大壯發而成
則為大有文帝盡三大之美未盡三大之善平勃灌嘉
等無周召富韓范之學以充之爾主上繼統十有一年
於兹淵禀内澄天光外照徜徉大道兢惕萬幾宻勿近
臣協衷無我純乎柔道之君也駸駸乎仁宗文帝之君
也計所感召宜太和未則小康今也百神受職而祝融
[013-21a]
之驕不一四夷稱藩而獯鬻之嫚猶初其故無廼内賛
神謨外秉國鈞者曽未叶以剛道濟之與道路相傳廟
堂始欲從事獯鬻中以祝融驕故姑寢誠然得之矣何
則祝融事闗内治獯鬻事闗外治内治舉則外治隨之
反是是為失策其姑寢也宜哉僕思祝融之驕獯鬻之
嫚之兆也獯鬻之嫚祝融之驕應之也昨驕今嫚則今
驕安知非兆後嫚與雖然此天之所以愛主上也亦天
之所以開主上也願言主上修徳應天之外二三公更
[013-21b]
懲前弊繼自今與事變遭有辛酉之災防㣲杜漸不謹
者斬臨危不用命者斬他一推此行之則内治舉矣或
欲乘獯鬻之機二三公懲今弊其將發有輙辭難者斬
有輙異議者斬如冦公澶淵之舉其既發有不用命者
斬如狄公西廣之舉他一推此行之豈非剛濟柔之道
與如此則外治不足成也備戎行致死命挾乘大壯之
勢追復大有之業僕所願其如非所長區區文字爾他
日外治之舉功成不可無頌僕欲以詩學為之後焉又
[013-22a]
恐因循怠媮卒莫就功不可無規故於今之未舉也敬
以易學為之先焉不備
   答劉師董書
某頓首師董劉兄兄之文辭甚髙而叩我至再三何巽
而下也小子有疾於人易與與人率然遇於途不問其
識不識立談之頃往往發篋以示其形若淺中然况兄
之於我故交而叩之辭且巽而下也吾無隠乎爾兄之
叩我者時文也歐蘇之門無道時文之學者無已則古
[013-22b]
乎曷謂古曰自我作古真古也自人作古假而已矣假
之不勝乎真固也必不得已為假歟雖然率未易入也
沿波討源必也韓栁乎文章之作譬則醖醴也韓之麯
糵惟其中而已矣熟未熟聽其自然故其熟也醇栁之
麯糵傷矣故其易熟而暴夫所謂暴醴者初飲而醉過
醉而病至於醇酎人之飲之初若無力久而後醉醉則
莫知所以然而非病韓栁氏沒歐蘇氏作歐之麯糵醇
乎韓蘇之麯糵雜乎栁韓栁歐蘇盖兄之麯糵雖然
[013-23a]
韓歐難入栁蘇易入易入者先入而難入者後入則先
入者為主後入者為客客之不敵主也勢也權其主客
之勢而制其中三栁而七韓四蘇而六歐可也反是則
傷矣嗚呼甚矣文氣之難調哉一失手焉終身不救其
以兄之頴㧞自我作古夫豈難或者退遜未遑則四君
子之文兄宜假途焉孟子曰久假而不歸烏知其非有
也雖然假人之為當先去已之病文章之病不于其他
于浮于碎于偶如斯而已矣去浮去碎去偶是謂妙天
[013-23b]
下之文而韓栁歐蘇之麯糵不止也是亦教玉人雕琢
玉哉
   代人上程給事書
僕嘗謂事有出於一人之以為然固而執之雖天子莫
奪者在古有之諌官史官是也至於唐則復有所謂察
官者出焉給事中是也葢嘗考漢之時朝廷有大黜陟
有大廢置有大沿革疑則下公卿議議定矣而詔勅隨
下焉則無有梗之者唐制則不然天子曰可給事中曰
[013-24a]
不可則直䟽而駁之小有不便雖詔勅亦塗竄而奏還
謂之曰塗歸雖天子莫奪也夫宋制唐之舊也則是今
之給事中比漢公卿猶重也而閤下横居其間嗚呼其
為任不亦要且榮哉雖然任其要而所建明猶有遺焉
此僕之所以不自已也僕不量短薄竊怪今日之政上
下苟且積弛成荒習暫成常莫有漸恢故士宻為長治
之策輙討論典故參之於古而不戾施之於今而宜者
䟽為目緝為編以為陛下千慮一不到之助盖已丹匭
[013-24b]
投之矣顧惟禁近諸公皆切於為國而樂得天下之士
以禆末議而濟逺業者而僕也夤縁至國門猶有頡頏
然舍去則不見君子之悔後莫及矣故敢以其始終得
於漢者於閤下前誦之元帝時有守華隂丞名嘉者所
上封事大抵薦朱雲之忠以為御史大夫貢禹之代帝
以嘉踈逺小臣未然也乃下其事問公卿太子少傅匡
衡翻以禹為正以雲為好勇以嘉之言為猥甚至以為
奸自當時言之二者之是非未可知也居無幾雲去禹
[013-25a]
之徒植根不㧞而漢業以衰則嘉言猥耶抑匡衡猥耶
南昌梅福曰廟堂之議非草茅所宜言也臣誠恐身塗
草野尸併卒伍故數上書今僕所以䟽為目緝為編以
裨時政萬一者雖不敢以三代之士如伊吕者自許抑
華隂丞南昌尉之所為效區區於漢者顧未知聖覽以
為何如竊自料僕所進書畧與華隂丞之訐斥相似而
身與朝廷則甚於南昌尉之䟽且逺天子曰俞則幸矣
不然其勢必下諸公議焉謹懐副封呌呼以凂視聽可
[013-25b]
否之權諸公實司之萬一如匡衡言以嘉之言猥在僕
則古人所遇不為三公爾非區區兹行所計者但恐重
呵禹貢而輕詆朱雲則所闗於漢者大諸公不容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