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47 都官集-宋-陳舜兪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都官集巻六      宋 陳舜俞 撰
  說
   進治說序
臣竊謂前世君人或因天地之變乃下不諱之詔以收
羣䇿以承天意未有若陛下盛徳日新區宇晏然而憂
勤補察招納忠讜於太平無事之時故間嵗徳音一下
若士類若臣屬靡然應書以起巍巍乎帝王之髙致百
[006-1b]
世無有及也巳惟是承問之臣牽拘時文習溺進取未
有能為陛下極興治補弊之要建持盈守成之䇿以副
虛懷臣實恥焉況今天下雖安王道之决生民之病豈
特一二而已安而必思危治而必思亂故能消禍於未
萌垂世于大定耳臣嘗為陛下思之思之不能黙已嘗
竊有述焉摠五十首離其篇為上下上篇言皇王之軌
法兼眀當世所未至下篇指國家之蠧敝要以施行之
便宜臣雖鄙陋盖得其略矣合而名之曰治說言執是
[006-2a]
以徃天下可得而治也至有權倖之所避忌安危之所
深繫朝廷之所宜憂臣既以言責充選無復回隱以取
容悦惟陛下察焉
   說御
說曰王良善御雖奔踶之馬泛駕之轡無不服習由銜
勒之持者在己而制使之得其理也有天下國家者不
可不知也内而朝廷百官外而九州萬國其所持者莫
不在天子而制使之者皆吾法與命可謂善御矣夫爵
[006-2b]
以御徳天下貴貴而尚賢故詩曰樂只君子天子命之
賞以御功天下事事而尚力故詩曰君子至止福祿如
茨刑以御姦天下惡惡而尚恥故詩曰豈不懷歸畏此
簡書職以御百官官人以位而奉常責故詩曰靖共爾
位好是正直朝貢以御諸侯中國持籍而莫敢廢故詩
曰率土之濵莫非王臣地著以御萬民則四方不易業
以事上故詩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征伐以御不庭則
風誥所可及者莫不面内而服從故詩曰戎狄是膺荆
[006-3a]
舒是懲君人持是數者以立於四海之内故謂之不失
其御在易之乾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言君者臣之御
也坤曰履霜堅冰至言陽者隂之御也䝉曰擊䝉利用
禦㓂言朝廷者四方之御也剥曰貫魚以宫人寵言君
子者小人之御也師曰王三錫命懷萬邦也言賞者徳
之御也噬嗑曰屨校滅趾无咎言刑者惡之御也嗚呼
春秋之時天下可謂無御矣弑君三十六君臣失其御
矣滅國五十二諸侯失其御矣戎諸侯相盟伐吳楚越
[006-3b]
之君日交於干戈四方失其御矣水旱螽螟大饑告糴
山崩地震萬民失其御矣齊有田常魯有三桓晉有六
卿其為竊盜逃奔不可勝紀盖天下刑賞蕩然無御矣
當是時也龜鼎不足以重世位號不足以存天下然而
或維持而未亡者恃諸侯不以位號為美而不欲為如
欲之其勢振槁耳御之不可失也如是非一朝一夕之
故其所由來者漸矣夏之亡非桀之罪也太康失其御
十五世矣商之亡非紂之罪也帝甲武乙失其御九世
[006-4a]
矣周之亡非赧之罪也平王失其御二十二世矣秦二
世而亡由知御不知徳知君不知民漢王功臣不制九
國文景雖治而其御先亡其後東都中興或者天未厭
亂彊臣大豎提三尺之孤號命天下十世之御不道也
唐初武徳貞觀之御可謂美矣然永徽之後顛而復扶
危而復持天下之御無常或入扵强臣哲婦或在於宦
官宫妾君子謂天祐之亡由亂始於永徽而天下不可
復御矣噫御者天下之要勢禍福之機也其勢具其機
[006-4b]
存髙臺廣榭天下不為害繁聲麗色天下不為蠧金玉
冠佩天下不為費狗馬馳騁天下不為耗其勢移其機
失茅茨土階不足以制强梗宵衣旰食不足以威禍亂
堅甲利兵盜賊之用也髙城深池諸侯之利也然則為
天下者將不失其御如之何曰為君慎名器明法以治
臣下名器者御之力也名器一失猶轡而不銜韁而不
持其為蹄齧馳躍之患不可復駕必矣法不明猶孺子
攬六轡而致千里中道竊發將何以御之故傳曰名器
[006-5a]
不可以假人易曰開國承家小人勿用皆御之謂也臣
愚不佞故為御説
   說用
說曰六經之㫖不同而其道同歸於用天下國家所以
道其道而民由之用其用而民從之非以華言單辭殊
指奥義為無益之學也故易有吉凶吉凶者得失之用
也書有典誥典誥者治亂之用也詩有美刺美刺者善
惡之用也春秋有褒貶褒貶者賞罰之用也禮有質文
[006-5b]
質文者損益之用也樂有雅鄭雅鄭者性情之用也故
深於易者長於變深於書者長於治深於詩者長於風
深於春秋者長於斷深扵禮者長於制深於樂者長於
性學者有六失教者必知之玩爻象而不明乎得失事
辭命而不濟於治亂考風雅而不適於善惡探筆削而
不行於賞罰明制度而不通於損益知聲音而不及乎
性情此學者之蔽天下國家之大患也君子研乎動静
之幾而不失其正明乎進退之時而無有悔吝則深於
[006-6a]
易者也裁制天下而畫一號令於臣民之上而民聴以
服則深於書者也始於家人終於國俗樂而不淫正而
不雜則深於詩者也進賢退不肖懲惡而勸善則深於
春秋者也殊文章異器械經制立而分不亂則深於禮
者也其民安以樂鼓之舞之而不知所以然則深於樂
者也伏羲神農黄帝通其變而民不倦易之用也堯舜
禹湯揖讓征誅而天下信書之用也太王王季文武之
化夫婦以正朝廷以治詩之用也三代之治君尊臣卑
[006-6b]
君令臣行强而不幷弱衆而不暴寡禮之用也倉廩實
衣食足養生送死而無憾樂之用也漢之中興循名責
實信賞必罰以繩臣下春秋之用也是以君得其用為
經術之君臣得其用為經術之臣舟航具而不能渡江
河弓矢調而不能射正鵠非舟航弓矢之惡人之不為
用然也君子所貴乎道者以其濟於用也嗚呼聖人沒
燔於秦專門於漢下至晉宋齊梁魏隋唐之間人知訓
詁而不知經斷析其言而不顧理散而為章句竊而為
[006-7a]
進取之術君子不以為成徳小人假以文姦言甚哉生
民不見六經之用久矣天下國家安治乎朝廷文明格
天禮義成俗邊塞無荷戈戴胄之叟閭里有絃歌羽籥
之童而自建學養士師儒明以經術學者靡然嚮風矣
陛下垂精稽古退朝昃晏博延儒臣分講經藝吁自漢
唐以來斯文之盛未見其比也然臣尚有疑焉陛下尊
經勸學三十餘年矣謂嘗為易矣當世之事庸有當變
而未變者乎謂嘗為書矣朝廷之號令庸有出而不為
[006-7b]
斯民之所鼓舞者乎謂嘗為詩矣庸有人倫風俗不惇
睦於禮義者乎謂嘗為春秋矣庸有姦人㡬幸賢者退
而窮處者乎謂嘗為禮矣庸有經制未具而縱侈不節
者乎謂嘗為樂矣庸有疾苦愁嘆和樂斯缺者乎今天
下雖治不能無數者之弊由庠序雖設不官師儒經術
雖進未能忘章句學者探訓詁而不求聖人之心士資
為進取而不知為天下之用雖陛下虛懐高議側席異
聞而承學之臣固未有懷經濟之謨探帝王之術傅㑹
[006-8a]
六藝以奉清問不過離析文義揚㩁同異是未副陛下
問道求治之勤也人亦有言勛華無講觧之辭啟誦不
為章句之學皆能躋民仁壽垂世治定不以能蹈道適
用而已乎臣愚不佞故為用說
   說復原闕/
   說變
說曰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極天下之事業者不
過斯言也物生必有窮窮而不變是絶物也上古之治
[006-8b]
嘗以為法窮而不能無亂故聖人為之作耒耜以耕稼
為之作網罟以佃漁為之作棟宇以居處為之作舟楫
以濟不通為之服牛乗馬以致逺為之立書契以信為
之日中為市以易有無為之裁棺槨以葬為之為弧矢
以禦為之垂衣裳以治天下伏羲傳之神農神農傳之
黄帝黄帝傳之堯堯傳之舜所傳者道所相易者變然
天下之能事畢矣夏之衰而商變之商之衰而周變之
其言曰三王之道若循環然忠質文相救之謂變為是
[006-9a]
說者其賊道矣道不質不文三王本人情而皆有敝不
可易者道而所可變者敝也奚文質之拘而不為人情
者乎周之敝極矣為秦者宜變之而代之以亂政故其
民魚爛不可復治漢變秦之苛而不變秦非先王之法
故其治不及三代下至乎晉宋齊魏梁隋之相代猶抱
薪止燎推波障瀾君子未見其能愈也隋之亂固甚矣
而唐變之而房杜數子者卒有愧於禮樂君子知其變
而不至於治也國家剗五季之亂纘百王之緒垂萬世
[006-9b]
之業而斯民出於塗炭沐於清瀾脱於罔罟縱之寥廓
外無强臣跋扈之患内無刀鋸慘酷之刑盛哉哲王之
變百世所不可及也然鹽酤茗筭者五季之禁也朝廷
利而不知革一土十税者五季之征也朝廷斂而不能
弛張頥待餉者五季之兵也朝廷姑息之而不知教侮
中國求貨利者五季之外域也朝廷恃而不知備禦者
今其敝可謂至矣天下以禁犯法而人無完膚以税入
官而室無餘粟此二者恩澤不流而衣食不足上無以
[006-10a]
固其下而民思為盜矣天下以十户養一兵而兵不足
以戰金帛以供誅求者無窮而中國之生則有限此二
者窮下之利匱上之財非長久之策嗚呼其亦不變而
已乎古人有言曰治國猶琴瑟琴瑟不調甚者必解絃
而更張之乃可理也為國不調不如更化臣愚不佞故
為變說
   說應
說曰天有五行五行相為氣而順沴之感一也人有五
[006-10b]
事五事相為體而善惡之致一也君人者應五氣兼五
體猶水之有源木之有本源渾而流獨清未有能也昔
箕子為武王言之詳矣若曰人君恭五事則五行得其
性而庶應常休人君慢五事則五行失其性而庶應常
咎一事之飭四事之備也一氣之順四氣之協也一應
之美庶應之至也故肅而無不乂乂而無不哲哲而無
不謀謀而無不聖是善惡之致一也雨若則暘若暘若
則燠若燠若則寒若寒若則風若是順沴之氣一也堯
[006-11a]
舜行徳五事有不備者乎五行有不協者乎庶應有不
至者乎桀紂行惡五事復備乎五行復協乎庶應復至
乎宜箕子合而言之也説書者不以文害義然後天人
之理盡矣京房歆向何人哉古之亂常人也其説曰五
行五事不同而各有應天以一氣報一事是離而言之
也信斯言天地之功亦息矣仲尼作春秋日食地震山
崩大水旱災螽螟蜚&KR0558霜雹雨雪之不時皆書之是天
子諸侯無有五事三徳天寧諄諄以五行為周為魯為
[006-11b]
列國之屬哉後之言災異者多矣天地變動日星失行
陽愆陰伏草木人物禽獸之怪異君臣相與言曰政事
不脩乎號令不信乎女謁昌而苞苴行乎佞讒進而正
直退乎民貧而財不足乎然則其君聖其臣賢其國長
久其天下大治故詩曰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
天地變動日星失行陽愆而陰伏草木人物禽獸之怪
異屢至然而臣諫則君怨君憂則臣辱政事廢號令不
一廢興出於女謁許諾成於苞苴讒佞以進正直以退
[006-12a]
民貧而無告財匱而不節然則其君䝉其臣墨其國蹙
其天下禍敗故詩曰天方薦瘥喪亂𢎞多民言無嘉憯
莫懲嗟噫天之愛人君亦至矣甚治之世災眚變異猶
至若曰治而毋泰安而毋驕有其治者亂恃其安者亡
堯之水湯之旱太戊之桑穀髙宗之雉成王之禾是也
天下治亂相勝其災眚變異屢至若曰不悔不治不革
不安危而猶可持也顛而猶可扶也齊之景公西都之
武宣東京之章和晉之太始隋之仁壽唐之天寳日星
[006-12b]
水旱雨雹風震之變怪嘗不可勝紀也天下大亂怪異
大至若曰無可為也不如啟後之人而有鳯凰麒麟出
焉春秋之定哀漢之桓靈晉之隆和隋之大業唐之僖
昭君子不復道也由是言之天人相與之應甚可懼也
故善為天下者欲觀災祥必觀其國其君明薄蝕不能
使之昏其臣忠義地震不能使之叛逆宫闈正社稷固
山崩川竭不能使之潰亂政教明備號令齊信雨雹霜
雪之不時不能使之廢忽民知禮讓倉廩實衣帛食肉水
[006-13a]
旱螽螟不能使之饑寒明王濬哲雖觀其國如是且不敢
康寧而忘戒懼也詩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又曰敬天之
怒無敢戲豫此之謂也明王明徳以恭己至誠而側身然
後變應之咎消而平和之美格矣君人者損一服減一膳
避一正殿下一赦宥非消復之道也臣愚不佞故為應説
   説柄案永樂大典此篇原闕惟重字韻内載都/官集説柄云君子之責已也重故人之責
   賢者備陳壽之才郄詵之孝猶所不免清議之/重其可逃乎計三十四字謹附錄原題之下
   說㡬原闕/
[006-13b]
   説權原闕/
   説上原闕/
   説學原闕/
   說教
說曰先王治天下何嘗不以教為首務乎天生民知其
無知而樹之君以教之不教之殆不知天矣乎夫教者
非由天地生非取諸外而付於民先王因民有是性而
著是教故詩曰民之秉彛好是懿徳民生而知愛其父
[006-14a]
母故教之孝知畏其長者故教之悌知敦其相親睦之
端而教之仁即其羞惡之心而教之義是以先王之教
不肅而成其化不言而致故詩曰爾之教矣民胥效矣
古之民也提孩有教少識禮義長而如自然三代之民
是也發焉而後禁亂焉而後治幼而不遜悌長而知服
禮義之化後王之民是也目不見善習耳不聞善訓生
相與為偽死而無所知亂世之民是也三代之民其為
善也固後王之民幸以免亂世之民不幸甚矣非性然
[006-14b]
也古者家有塾里有序鄉大夫鄉先生朝夕坐於其中
而告其人曰孝而父母順而長勤而衣食子固視其父
之孝以事其父弟固視其兄之悌以事其兄其所以為
衣食之道皆習見於人人之所為教之者既如是相與
日見之者又如是夫安有非僻詐偽奸其間哉然猶未
也又為之冠婚以教其别為之養老以教其孝為之鄉
飲酒以教其順為之食饗以教其和樂為之宗廟以教
其報本古之於其民若是其親且厚勤且至也故詩曰
[006-15a]
愷弟君子民之父母又曰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命彼後
車謂之載之嗚呼今之民其亦不幸于古也甚矣世非
有古之學也人非有古之鄉大夫鄉先生也其為孝弟
仁義衣食之道既非有上之人諄諄教使之老者曰從
我者神背我者物必棄而孝弟仁義衣食之道故其民
悦而從之四而五佛者又曰從我者天背我者地必棄
而孝弟仁義衣食之道其民悦而從之四而六古之人
人自養也今之人出乎孝弟仁義衣食之外則人養之
[006-15b]
其為安且利如是故不待教詔而趨也古者異端之入
於中國則驅之執左道亂政則殺之今也為之華館宇
以居之為之制衣服以文之為之設表著以尊之為之
立師長以主之為之復賦役以安之其所以詔其民而
趨之固諄諄矣柰何天下不胥而佛老也然而猶有父
子君臣兄弟夫婦之道存焉者性之善本然也抑先王
之教與天地相為久而未之易亡也然千室之邑㳺惰
不翅數百家六親不和子悖其父弟犯其兄天下之獄
[006-16a]
嘗居其一二俗恬不怪甚者長吏惡而不之詰又不可
勝紀况奸狡詐偽之出皆百倍于古而莫之能勝也莫
重乎父莫愛乎母而民猶有犯者非其性也是生而不
聞教朂之語長而凶狡無攸知上焉者遂從而殺之是
㒺民也非天之所以樹吾君為民之意也然則如之何
曰在教之彼孝弟仁義民皆有之火而燃之泉而達之
莫之能禦也今夫抱關置吏百金之利置吏老佛之宫
塔置吏又從而殿最勸阻之至於教民之官則不然不
[006-16b]
可謂教也然則又如之何曰在尚之彼老佛者非獨能
呼吾民而歸之由上之所以尚之者至也今夫老佛之
徒則復之孝弟力田士民則不復也不可謂尚也吾君
教之果如此吾朝廷尚之又如此其民之性又如此則
老佛者不能吾奪也亦㡬乎息矣臣愚不佞故為教説
   說化原闕/
   說政
説曰五帝之後不可以言化三王之後不可以言教有
[006-17a]
天下國家者亦有政而已魯哀公問政於孔子孔子曰
政者正也君為政百姓莫敢不正然則人君之所為者
莫非政也禮者政之序樂者政之和賞者政之勸刑者
政之威法令者政之文此五者百王之所同也天下之
政無過於此得人以存失人以亡盧醫不視人之肥瘠
而察其脈君子不觀天下之盛衰而觀其政故詩曰惟
其有之是以似之夫觀政之術有四不可不知也有保
民之政有强國之政有救敝之政有維持之政保民者
[006-17b]
王强國者霸救敝者治維持者亡不可不知也先義而
後利先賞而後罰先民而後國此保民之政也以利濟
義以罰助勸尊其國而服其民此强國之政也不考其
故不泥於義動之而後安變之而後信小徳大賞而不
為僭小罪大刑而不為虐此救敝之政也所循者敝事
所守者敝法利不勝害義不勝恩號令具而不信典刑
存而不舉此維持之政也維持雖安其勢先亡矣論者
以保民為迂濶强國為苛撓救敝為不循法維持為無
[006-18a]
所事悲夫俗儒不達為政之義甚矣夫五政具備有禮
之序有樂之和有賞之勸有刑之威有法令之文美哉
教化之助也權衡者輕重之器權衡常存而輕重有所
不眀繩墨者曲直之器繩墨未嘗亡而曲直有所不白
何哉用與不用之異也威儀等級不足以為禮禮者天
下之分分定則政定聲音羽旄不足以為樂樂者天下
之和樂備則政備不愛軒冕不貴爵祿不足以為賞賞
不在大亦不在小加有功不及惡徳則政有勸嚴鈇鉞
[006-18b]
治囹圄天下之吏日奏殺人不足以為刑刑不在酷亦
不在宥正有罪不殺不辜則政有威典章備具不足以
為法文告迭下不足以為令具而不舉者虛法也下而
不信者徒令也今夫禮樂一不備賞罰一不當法令一
不行君子謂之敝敝而救之則治矣一不救者百之始
小所忽者大之基起於苟且而成於壞爛習於維持而
終於覆亡此前世之所鑒也惟陛下慎之臣愚不佞故
為政説
[006-19a]
   説刑原闕/
   説仁原闕/
   説義
説曰今夫天下所以晏然長久而無凌暴侵削之患者
豈人力也哉是以有義然也苟無義則君不得而有其
臣父不得而保其子况尊親者乎是故仁以義為紀禮
以義為數智以義為分信以義為辨堯舜之仁不徧愛
故親乎九族百姓而及乎萬邦黎民夏商之禮不徧祭
[006-19b]
故先乎宗廟社稷而後乎山川鬼神孔墨之智不徧學
故賢乎仁義忠信而愚乎射御書數桓文之信不徧守
故正乎號令刑賞而譎乎制勝强國是皆義然也方義
之行也廣任萬物而不為侈狹制一毫而不為約其進
者雖犧㹠孺子不為之後其却者雖天地聖人不為之
先義之勝人可謂至哉是萬世之所奉百王之所同也
然視三代之下義不足道也漢除秦苛法而一切寛簡
遂除肉刑是謂愛而不知義文景躬自菲約而天下縱
[006-20a]
侈由不著經制是謂儉而不知義光武親於求治而責
任臣下終以刻急是謂明而不知義隋文皇親决萬務
而日昃傳飱是謂勤而不知義唐太宗好賢受諫天下
大定而不及禮樂是謂治而不知義其所可易也裁布
帛制酒醴使仰足以事六親俯足以容乎一身而已矣
天子者宰制天下使内而朝廷百官外而九州萬國下
而草木禽獸無一不由其道其所以為義事也其所以
布義法也其所以守義志也而後可謂義備矣制民者
[006-20b]
使富者日削奪貧者日窮蹙鰥寡孤獨流徙而無養由
名田無節而賦不均是養民之義失矣官人者使賢不
肖貿亂小材至乎大任大賢有以窮處由科條不精而
仕進不勸是任賢之義失矣主政教者使令數下而詐
屢起法素具而刑日煩免之無恥而惡不禁急之嘗有
無辜而死者由民不素教而俗不美是教刑之義失矣
治財賦者使山澤不與民同利野田日匱而府庫猶不
足由取之不以道而用之無度是財賦之義失矣治甲
[006-21a]
兵者使卒驕於姑息將竊於利祿敵國内侮而無所禦
由苟而忘戰不慮患而無備是甲兵之義失矣明王建
當世之策致無窮之福必先脩五義救五失然後羣生
昌遂而天下長久惟陛下思之臣愚不佞故為義說
   說禮
說曰天地之始一氣之孕也清轉而上濁運而下故有
天地之别别者禮之始也人禽獸命扵兩間群然而行
頎然而立而人不知為貴於禽獸其間聖人作始教之
[006-21b]
巢窟為宫室羽毛為麻絲飲血茹腥為稼穡烹飪虎兕
驅於山龍蛇放於海馬乗牛服而人知自異於獸蹄鳥
迹而不知所以為貴於禽獸者禮之别也聖人又教之
為朝廷君臣焉為閨門父子焉為男女婚姻焉生有養
而飾其愛也死有喪而文其哀也降至後世聖人者欲
為天下大治國之長久故事為之節文而謹其章别士
摩于學農耜于野工器于府商貨于市而不相雜車服
器械五色五章雖至纎至悉而無不治其禮大備矣此
[006-22a]
禮之大原也易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分義定則上下辨而民志定矣夫禮有五皆所以安天
下之分眀天下之義也故朝聘之禮所以明君臣也喪
祭之禮所以眀神人也冠昏之禮所以眀男女也射鄉
之禮所以眀尊卑也軍旅之禮所以眀中國夷狄也分
義不失苟無禮君子謂之野無分無義禮雖存君子知
其將亡也故周旋裼襲禮之文也童子習之籩豆簠簋
禮之器也有司掌之天下雖亂周旋裼襲人皆知之國
[006-22b]
家雖亡籩豆簠簋猶有存者是以君子不貴也孔子曰
商因扵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商禮所損益可知
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所可損益者文質器械
禮之末也其不可得而損益者分與義也分義者百王
之所同也甚哉無分義之禍其大乎詩曰人而無禮胡
不遄死無禮有六人禽獸交於中國謂之亂君弱臣强
謂之叛父不慈子不孝謂之逆男不正乎外女不位乎
内謂之乖四民易處謂之奪車服器械無節謂之蕩是
[006-23a]
不曰速禍之道乎故觀天下者觀禮觀禮必本六者此
眀王所以慎固其正為防禍於㣲眇之術也俗儒不達
六禮與天地同别而諄諄講文質辯名數以為天下之
禮信乎邈其不可及也臣愚不佞故為禮説
   說樂
說曰乾覆坤載陰陽亭毒雨膏雷動草拆木茂蟄蟲昭
蘇禽魚跳舞而樂行於天地之間矣人之為貴於草木
禽獸而立於天地之中則又有心知血氣嬉歌聲吟感
[006-23b]
物而動樂之道形矣夫物之感人不同而人之應於物
有喜怒哀樂之變故其聲喜者發以散其聲怒者奮以
厲其聲哀者悲以殺其聲樂者諧以緩其聲愛者柔以
易其聲惡者憤以起其聲欲者蕩以亂此七者非中庸
也先王知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聲不能無變故涵之
以仁教之以義節之以禮一之以信使富不期侈貧不
至約强不幷弱衆不暴寡天下無不足疾痛淫泆之過
故其聲法於中和而無有一物暴戾邪僻干於其間者
[006-24a]
矣夫樂者五常之正性而中聲之所止先王因其聲故
作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以發之干戚羽旄綴兆疾徐
以文之故曰功成作樂治定制禮斯禮樂之極致也黄
帝之咸池少昊之大淵顓頊之六莖帝嚳之英堯之大
章舜之韶禹之夏商之濩周之武其名則帝王之殊其
聲則天下中和之聲一也桀紂為君日奏夏濩禹湯之
道卒不可見政非禹湯之政民非禹湯之民故周衰而
韶之音猶存而舜不可見故仲尼曰不圖為樂而至於
[006-24b]
斯桑間濮上之音作而鄭衛亡鄭衛之民亡非桑間濮
上之音能亡鄭衛也孟軻曰今之樂猶古之樂王者如
好樂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故君子曰孟軻可謂知樂
樂有三一曰實二曰文三曰器所謂天下樂誼民皆中
聲樂之實也所謂干戚羽旄綴兆疾徐樂之文也所謂
金石絲竹匏土革木樂之器也天下居其實王者雖未
作樂乃用先王之樂宜於世者實不存雖有臣如䕫曠
有舞如韶濩君子謂聲存而樂亡矣臣伏謂國家徳澤
[006-25a]
滲漉百年矣民思五代之塗炭而被朝廷之膏澤此韶
濩之實也然今天下承平寖久十税不弛而民貧四禁
日苛而刑不措和樂之實缺矣以一祖二宗之文武合
為干戚之舞是謂文不足雖夫詔儒臣訪遺逸較律吕
之長短辨鐘磬之清濁而且雜是非之異論參禍福之
拘忌臣不知其為樂也然則如之何曰先之以實中之
以文終之以器則樂之道幸矣臣愚不佞故為樂説
   説智
[006-25b]
説曰人孰不智孺子生而呱呱哺則止而張頤智之始
也長而惡其裸裎知蕃飾之以衣冠羞其惷愚知節之
以辭讓智之端也及其學也服牛馬秉耒耜少者芸于
畝老者饁於疇農夫之智也運斧斤謹繩墨大而為室
堂小而為桮棬百工之智也走舟車稱衡權轉徙乎關
市交易乎有無賈者之智也環佩於鄉絃歌於堂言稱
聖人行法先王士者之智也男子又有射御書數之藝
女子則有織絍組紃之事無非智也任有大小智有勞
[006-26a]
逸有匹夫匹婦之智有一國之智有天下之智天下有
道大智任小智役大智常逸小智常勞天下無道大智
巧小智愚大智常勤小智常惰是故奉辭令治軍旅官
無廢職使無辱命者大夫之智也朝不失時貢不失賦
甲兵强則冦盜息隣國和則疆場安者諸侯之智也賢
賢而器士材百官以託萬事不出户庭而知天下者天
子之智也材足以守列國不可以治天下謀足以富巨
室不可以為諸侯况為天下國家者將以斷斷之智哉
[006-26b]
詩曰我躬不閲遑恤我後此之謂也夫不求賢以輔佐
則徳日蔽而士不厲不度徳而任使則官不稱而百工
隳雖衡書累石衢室四聴神役而益困智勤而益塞猶
舉網不以綱治絲而棼之孰見其理哉師曠之耳洞乎
五音不可任天下之聴離婁之目千里而見秋毫不可
委天下之視羿之射力足以引十鈞造父之御材足以
致千里不足以當天下之勇天下之聴民無寃言士無
遺賢然後謂之聰天下之視爵不踰賞不僭刑不濫然
[006-27a]
後謂之眀天下之力兵革不試夷狄不侮然後謂之勇
故以堯審五音不如師曠以舜别五采不如離婁以湯
武治射御不如羿造父詩曰舞則選兮射則貫兮是非
言威儀技藝者非君人之智歟周公曰不若旦多材多
藝孔子曰吾能鄙事嗚呼周公孔子可謂兼之也不智
其大而智其小不智其約而智其詳有天下國家之大
患也臣愚不佞故為智説
   説信
[006-27b]
説曰大哉信之不可已也故聖人貴之曰大車無輗小
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兵者天下所仰以安食者民之
所賴而生較其愈而欲去之猶曰民無信不立或曰然
矣其愈不亦甚矣曰五里之城十里之郭被甲而守荷
戈而戰雖有强敵卒為安國國君失信三軍面外觧甲
以徃倒戈以攻雖有武庫偶人不可以制使是吾寕去
兵不可去信也匹夫行信毁瓦畫墁塗人餉之兼儲之
家鄉隣惡之一日乏匱賙給不繼是吾寧去食不可去
[006-28a]
信也故匹夫信於鄉黨卿大夫信於朝廷國君信於隣
國天子信扵九州萬國言之以其可復也行之以其可
繼也言行者信之符也鄉黨之信薄而有質劑朝廷之
信薄而有期㑹鄰國之信薄而有詛盟中國四夷之信
薄而有誥誓古之民淳其言不約以孚其政不告戒而
諭行斯不可得而見之矣故質劑具匹夫欲不信不可
得否則刑期㑹明卿大夫欲不信不可得否則辱詛盟
交國君欲失信不可得否則侵伐隨之誥誓行天子欲
[006-28b]
失信不可得否則諸侯不臣戎狄叛雖有命令天下不
以重取而順受是天下雖安而本實先亡矣商君相秦
置三丈之木於南門而下令曰有能置之北門者賞五
十金既而移者果賞之晉文公伐原命三日之糧不降
去之曰得原失信吾不為也夫秦晉之君地勢不過百
里諸侯隣國非所素保而樂受教也然能雄視其徒衡
歩扵一時由民信其令而易制使智力贍而無敢抗焉
况挾天下之勢臣妾内望而順聴其命用信之效宜如
[006-29a]
何哉野人之信足以馴鳥獸况智者乎家人之詐不足
以保妻子况重器乎今質劑之後争奪不可勝紀天下
之刑率百人詐妄者常三之一期㑹之下人臣或受而
不集大祭享大朝㑹假告紛沓主者恬弗之怪詰是由
上不貴信而下風不競天下營營相與而為偽也久矣
甚者誥命一下其繫利害動民耳目亦至著矣百人是
之一人非之則改而止及其復下民相與指謂不久亦
改已而果然是朝廷之命不詳於謀始而慢於固守自
[006-29b]
取輕於天下也天下之患民違君令其禍小民輕君令
其禍大民違君令刑罰猶服從也民輕君令雖從而不
畏矣命令者天下之命令也輕其令是輕天下也然則
柰何臣固曰言之以其可復也行之以其可繼也言而
弗可復君子弗言也行而不可繼君子弗行也曰又何
加焉曰詳其始固其終則天下服從諄諄如四時矣臣
愚不佞故為信說
   説體
[006-30a]
説曰自天地至於萬物皆有體與生俱生與死俱亡有
國家者不可不知也天以髙為體失其髙三光不著陰
陽風雨霜雪不神則不得為天地以厚為體失其厚山
川不持百榖草木不植則不得為地君以尊為體失其
尊百事不治政令賞罰無所動扵天下則君道亦㡬乎
息矣天不以巍巍為高不云不為四時相迭如受命故
人信其能高地不以溥博為厚不斷不刻萬物生死不
知有宰者故人信其能厚君不以位號為尊王公至于
[006-30b]
百執事皆以職奉法于内外而能收神於無為則中國
四夷仰之如天地畏之如神明矣百金之子為室堂坐
扵奥處出帛與金類材命工則其任也操墨縱繩號令
短長不持斧斤則匠石之任也棟梁榱桷甍臬椳楔不
責之衆工則般輸之巧不能構環堵之屋天下之治猶
治室堂君則百金之子也三公則匠石之任也古者天
子日出視朝命三公坐而論道至扵經邦國調陰陽三
公者猶曰有臣在非吾君責也天官冡宰率其屬掌邦
[006-31a]
治地官司徒率其屬掌邦教春官宗伯率其屬掌邦禮
夏官司馬率其屬掌邦政秋官司冦率其屬掌邦刑冬
官司空率其屬掌邦事嵗終六卿各以百官之成質於
天子是天子一嵗一聽天下之計耳故君常逸臣常勞
君常立無過之地臣常有不任責之憂此所謂君得治
天下之體得其體雖中材庸人維持拱揖垂世歴年雖
有不治而不患乎亂矣為周三十世而七百年是也失
其體雖雄材大略焦身勞思號令四海患至而不可救
[006-31b]
禍轉而不可復為秦者夜視天下之書程以衡石自謂
威過萬古而不及二世是也典刑之亡天下不綱六卿
之職合為一今天子者是也古者有司之事總稽知名
數與奪命扵官長今三公六卿是也刑一有罪主法者
奉法斯可矣如决扵天子則刑法之體亡矣治一財賦
主計者奉㑹計斯可矣卒治於天子則財賦之體亡矣
天下之事分於百司百司之事一主於天子故君常勞
臣常逸君常専受天下之責臣常逃一司之不任職此
[006-32a]
所謂失其體雖君堯舜臣䕫龍求天下無事且大定不
可得也臣嘗聞崇政之一對延和之數刻百卒之長萬
户之佐皆徹于天聴命於徳音垂精治平忘身憂勤然
則美矣若視古所以治天下者之體豈不少異傳曰尊
不尸小事卑不専大名為是說者可謂知體臣愚不佞
故為體説
   説制原闕/
   説實
[006-32b]
説曰實者天下之先務也實為成徳名為虛位有名而
不實者有矣未有不循名而能致其實者也孔子曰名
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者實之謂也仁者
博愛之名也潤澤亭育仁之實也義者得宜之名也裁
制畫一義之實也禮者恭肅之名也中正無邪禮之實
也樂者和樂之名也天下無怨樂之實也日詔寛大而
市有不辜是堯名而桀實也居臯䕫之位而不以臯䕫
之道事其君是臣名而盜實也古之君惟堯舜知其實
[006-33a]
命禹作司空曰汝平水土命棄作后稷曰汝播百穀命
契作司徒曰汝敷五教命臯陶作士曰汝明五刑命垂
作共工曰汝若予工命益作虞曰汝若予上下草木命
伯夷作秩宗曰汝典朕三禮命䕫典樂曰汝教胄子命
龍作納言曰汝出納朕命所謂司空后稷司徒士共工
虞秩宗典樂納言者名也都吁俞咨又從而戒飭之責
之者實也故唐虞官皆百而後世稱治者卒不可及知
實之效也不求其實雖命官百千相觀維持習為苟簡
[006-33b]
官有亡職職有廢事而望治定猶却走而追前也一扄
之鼎烏獲不舉而童子挈之烏獲不用力而童子用心
實也漢宣可謂知之矣故其説曰庶民所以安於田里
而無愁嘆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
乎故自丞相至於刺史守相莫不考名實而致賞罰是
以王成黄霸龔遂信臣之屬一出其當世此責實之效
也今則異於是且如太常禮官也大理法官也將作工
官也國子學官也今徒有位號之具而雜然貿亂下至
[006-34a]
於領管庫奉簿書此所謂名不正孔子不欲為然猶未
病也賢者退而窮處不肖者躡足以進宰相不之愧疆
場重壘卒驕力墮而不能教將軍不之恥田野不闢民
窮而逃亡郡守縣令不任責吏侵侮暴横為姦贓獄訟
寃枉下無所措手足轉運提刑安樂之是天下名虛而
實亡矣昔者王良與嬖奚乗終日而不獲一禽曰我不貫
與小人乗他日復徃不終朝而獲十禽此以為善御盖
智者有所不為矣弈秋通國之善弈也専心致思則得
[006-34b]
之出見鴻鵠而遷持繒繳而徃則不得之是無他顧加
意如何耳臣竊以朝廷清明典刑照爛材智雜遝分羅
臣工名實之治視古未及是弗加之意而已欲加之意
柰何在責實責之則致國如唐虞稱治如漢宣孰禦哉
臣愚不佞故為實説
   說聽
説曰人孰無聽有蔽而不聰者矣有聽而不眀者矣有
不審其始而惑乎其終者矣夫如是奚愈乎無聽兩豆
[006-35a]
塞耳不聞雷霆之聲非病也人知去塞而求聞聽斯聰
矣姦聲奏則不願雅頌之音諛言入則不受諫諍之忠
且人不知其為病是以君子慎之故曰有蔽而不聰者
矣詩曰我即爾謀聴我囂囂此之謂也君子知一已不
足極天下之智必勤於兼聴悦於多聞然而不善善而
受不惡惡以辭或以妄動為直或以膚愬為忠而樂告
善道者亦怠矣故曰有聴而不明者矣詩曰謀臧則違
不臧覆用此之謂也君子之聴必審其所從斷而不眩
[006-35b]
其用故能智裕而善博徳明而功成有兼聴之心而無
兼聴之材願好問之譽而無好問之實一人告之則推
而徃一人沮之則柅而止此聴者之大患也故曰有不
審其始而惑乎其終者矣詩曰如彼築室于道謀是用
不潰于成此之謂也是以君子知其然内有明哲之師
恭肅之佐以謀猷弼諧論思之臣諫諍之官以補察獻
替外則有慈恵之長亷刺之吏以敷納其治下至于百
執事各以其職無不聴也而猶患其未也朝有敢諫之
[006-36a]
鼓途有進善之旌士議於學農歌於野工託以藝商致
以貨下至乎矇瞽癃殘之人或諷或誦無不聴也古之
人既聴之又審之卒庸之又終之故人君立於無過之
地而天下無壅蔽暴亂之政善聴之道備矣必亡之世
其聴先亡必亂之國其聴先亂周景王監謗猶嬰兒之
啼惡而掩其口非保子之道也秦亡於偶語之禁漢興
不用誹謗之律是已然之效也可不慎與天下之治有
善言無善聴有善聴無善言其禍一也言善聴善無善
[006-36b]
行其禍亦一也善言不必善士故詩曰先民有言詢于
芻蕘孔子亦曰不以人廢言天下之士常多取於言者
又不間乎狂夫側陋是以天下之事不患無善言常患
無善聴既患無善聴又患無善行天下有不患者一而
可患者二故致治常少致亂常多噫其可忽乎今夫發
言盈庭不簡之言滿天下故天下之事未嘗有不聽言
之蔽而常有聴言之失姑息之言入而稔姑息之恩苟
簡之言入而安苟簡之政夸誕之言入而隆夸誕之尚
[006-37a]
非朝廷聴察之得也近言不可以謀逺疑言不可以慮
斷鄙言不可以商恩屢言不可以謀約哲王留神於萬
事而歸補於一聴不可不知也知聴不如知言知言不
如知治明主知治而天下治其聴無有失矣臣愚不佞
故為聴說
   説斷
説曰天下之達徳三曰知仁勇知以慮之仁以處之勇
以行之明王智燭萬物去枉而就正則濟之以仁知而
[006-37b]
不仁其失也詐仁足以及萬物必勇以行之仁而不勇
其失也惑故極深研㡬智之妙也兼愛徧覆仁之粹也
英斷力行勇之神也天下之事譬猶一車智為斵仁為
載勇為御作車者功取於善駕謀事者成功於善斷故
求治不如善斷善斷之治不失其御御失則天下之權
失雖有小心不可善救且大治矣明察不如善斷善斷
之察不失其機機失則天下之務失雖日用其明白小
善而闇大理矣兼聴不如善斷善斷之聴不失其約約
[006-38a]
失則天下之言失雖日勞四聰逐繁文而亡實理矣善
賞不如善斷善斷之賞不失其徳徳失而豐爵重廩不
足以進善矣善刑不如善斷善斷之刑不失其情情失
而嚴刑峻罰不足以懲姦矣天下之計始於謀惟終於
裁决天下之功敗於猶豫而成於果敢故鉛刀不用而
鏌鎁為佩貴其能割也鸒斯為禽而鷹隼得飼貴其能
擊也造父之遲疑不如牛車之必徃孟賁之不忍不如
童子之必殺萬物且爾况為天下國家者哉古者有善
[006-38b]
斷之君求治如援溺坐而為擬議起而為功業革弊如
逐冦朝為耗蠧暮為治定用賢如磐石則羣譖不能易
其一信從諫如轉圜則衆佞不能反其獨察善必賞視富
貴如棄鴻羽惡必懲雖用五刑如刈草菅當是時也朝
無竊弄之臣下無覬幸之吏天下無優柔不決之病故
天下至貴也堯舜斷而必讓水大患也禹斷而必治君
臣大義也湯武斷而必伐兄弟大順也周公斷而必誅
傅説刑人也髙宗斷而必用少正卯貴卿也孔子斷而
[006-39a]
必戮非天下之聖賢孰能與於是乎臣伏以陛下有日
月之明燭理四海有天地之仁涵育品物而常念一日
萬㡬之繁有千慮一失之憂差若毫釐謬於千里故常
兢兢然不以専制為勇諄諄然不以獨聴為聰大哉格
王之存心乎柰何陛下之臣佐前不及臯䕫後不及管
晏是以聴廣而滋惑慮周而益疑以毁譽亂知人之明
以成敗眩經世之智忠臣義士實為陛下惜之昔漢文
帝知賈誼之材而不能用卒有長沙之恨唐憲宗明裴
[006-39b]
度之忠而决於必使終立淮西之勲此斷不斷之效也
古之人亦有輕斷而致亂者秦始漢武是也其由天資
彊忍習為自用而不之悟與夫淵聖仁惻好善樂道之
君豈同日而語哉傳有之寛者濟之以猛猛者濟之以
寛水濟水誰能食之夫知所以仁之而思所以濟之則
非發獨見之權决神武之斷天下惡乎極治哉臣愚不
佞故為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