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39 古靈集-宋-陳襄 (master)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古靈集巻十四
             宋 陳襄 撰
 書
  與兩浙安撫陳舍人書
某伏聞執事按部東南首訪士民德行某謂股肱大臣
受主上顧託于外其志在于夙夜圖其所報則莫若求
賢拔士之務爲先然自昔觀風按俗之臣罕有行者今
[014-1b]
執事獨能軒然振舉其事此希濶之盛美小子不任懽
忭雖然但以旌旄之行所至遄速獨眎獨聽不克盡天
下之賢才又恐所部之吏無告者有負執事上報君父
之心某雖愚所識近世四方豪傑之士於心遇執事之
能推賢不敢隱惜謹取其才行殊尤卓絶素與之交與
所聞見而知者敢以爲獻焉其已仕者四人有殿中丞
致仕胡瑗者博學通經負文武之道而適用不迂向在
江湖間興學養士凡十餘年弟子一千七百人魁傑之
[014-2a]
才多出門下今年過六十而進德未已有舒州通判王
安石者才性賢明篤於古學文辭政事巳著聞於時有
潁州司法參軍劉彞者其人長於才而篤於義其政與
學皆通逹於體要有廬州合肥縣主簿孫覺者材質老
成志於經學而浸有原本觀其文辭或簡而能粹殿中
丞胡瑗門人高第數百衆稱其賢瑗雖老其材尚可大
用惜乎未有知音者三人者皆賢者之資也將置之美
地不拂其所進以育成其美材可量也哉其在下者五
[014-2b]
人福州侯官縣陳烈者天性仁孝其才智超特學古明
道造大賢之域自慶厯初下第閉門潛心治經十餘年
兩經科詔不應里選身服仁義鄉閭宗之有同縣鄭穆
者明而好學深造於道其心仁氣正勇於爲義學博而
文壯有揚州孫處者爲性高介好古而志於道安貧不
仕節行著聞凡爲文詞必臻於理有衢州江山縣周頴
者剛義孝友及冠始學卓有竒節而不畏强禦有烈士
之氣有越州蕭山縣吳孜者勇於爲義少習聲律之學
[014-3a]
旣而宗道約心於理甘貧養親節義稍著彞烈穆某之
友人也凡與並立於古人之域積二十年辛勤事業足
見其志使之得其志而行其道其補助國家豈少哉若
行已作事未敢極言俟執事見而知之可也處頴孜某
所聞而知之者雖道業不及於三子然其行義皆足以
取信於人巳抑國家偉材也夫大賢之才難知亦難其
才以四海之廣環而求之尚恐未足充執事之所欲况
止於一方與一州其所得必狹矣某遂敢廣引天下凡
[014-3b]
所知者以爲告也其次雖有樸茂磥砢之材行誼未著
不敢以聞尚觀其成其不知者尚在執事博而求之也
執事即日歸覲冕旒道民疾苦事外必有獻納補報於
上則無大乎斯事而無過乎斯人也君子之於仕也所
患無其道無其位無其時而不得與天下賢才共濟之
爾今執事旣有其道又得其時與其位而其所以共濟
又有天下之賢才如是其不可失也心急辭率伏唯執
事留意詳采
[014-4a]
  與章表民書
隱居求志古人尚之某持是心佩是言久矣貧賤不能
自計因循于今未之能行今表民率先能行之介如石
然無所疑顧非夫信道勇果不能如是某心悅而誠服
也詩云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
之愛莫助之此之謂也雖然抑未知吾子何隱也有爲
聖人隱者有爲賢人隱者有爲介夫隱者聖人隱者樂
天以俟命者也時未可而潛時可而後升蜿蜿蜒蜒莫
[014-4b]
知其神古人有爲之舜伊尹是也賢人隱者養氣以畜
其德者也庸言之擇庸行之守居貧賤而不改其樂養
之而後動涵之而後進然亦有關於時古人有爲之顔
囬曾參是也介夫隱者欲潔其身而不累乎世者也凡
在於彼者皆無所加於我者也赤子將匍匐入井不肯
一援手而舉之視棄天下之民如棄敝屣然而足以自
牧而不足與憂天下古人有爲之長沮桀溺是也是則
君子不爲也表民固賢者隱也其岀處言語亦宜蹈夫
[014-5a]
賢人之檢押使無失其進退之正則庶乎其可法也表
民勉旃
  與陳砥秀才書
士之尚志如烏獲之於力也夫爲烏獲而其力不足以
引百鈞之重則非烏獲矣士而其志不勝先王禮義之
任則可謂士歟吾之待後進士于兹未始不用是說進
觀其能否也其初來惟管氏兄弟與吾子爲有志庶幾
其可望者不幸吾子遽去不克觀其成焉餘亦早夜不
[014-5b]
已然其所利皆非吾之所欲爲之者其間雖有所勉進
而是退而疑故吾日爲之憂恐不能有遠到者夫豈不
知干時進取之術可師可模者四方皆是而不往從之
乃知斷然割親戚之愛冒山嶺之險趨寂寞之地而來
從於吾惜乎其猶不知務進於是也雖然亦不可謂無
志者不思爾已吾得已乎哉更當切切告之竟觀如何
師復還家多事廢學比又徙居山中吾子又目疾恐不
能進頗用爲憂更須乗其未甚廣求醫藥務要無事庶
[014-6a]
幾成就其學不忘其初之志吾之望也惟吾子勉旃
  答阮鴻秀才書
向者足下不以僕愚不肖惠然辱書與文貶損相問忻
悚交至不容於心近世選舉之失取人以技藝之道士
之豪傑有爲有守進於是者必窮故天下學者䘮失其
本原日以習詞章進取爲利若往而不囬者足下之言
乃能有志於古人將棄俗尚而趨至窮之域固竒矣此
固僕所願聞而不得者其間論取舍之分計已自得何
[014-6b]
假於人僕雖愚於是粗能通之敢以是爲足下喻有樂
師者世爲咸㲈而衣食不獲遇於其上既而悔曰咸㲈
誠美矣而使吾窮不若工淫哇之爲利也舍而爲鄭聲
則何如苟有知者必爲之惜也士棄聖人之學而趨小
道則义有甚焉然工之於咸㲈非無利也在精焉而已
矣遇諸后䕫則登郊廟格人神矣士之於聖人之道非
無資也在一焉而已矣遇諸周公則澤天下福生民矣
苟有其志而無成功雖聖人不利若曰小道之不可以
[014-7a]
已也須以發䇿决科抑爲之不有道乎其於文也一槩
諸正而無悖於理將有所試直詞以明吾道焉其窮也
可傳其逹也可行不害於爲孔子之術如斯可爲也自
古學詩過求聖人之心者亦夥矣若十四篇之論其用
心甚勤抑猶有異孔子之志者更當平心而逆思之務
有合焉書不能一一
  與同年周岐員外書
近日承所賜歌詩一函詞與氣方厚而有力直强而不
[014-7b]
撓諷誦在口天成其聲抑其間稱奬踰多不敢受賜古
者善善惡惡惟其人非所與而與之辱身非所譽而譽
之辱言此固足下所宜惜也僕少戅愚比今三四年始
有志於學居常考前古驗當世時有感激生諸中不敢
輙形于言自非與時俗人書詞相往還於禮宜答則不
得已爲往往求諸人而發之不然或勉强持筆姑爲常
俗之語以塞怨謗猶有久而不報之者直何能分外出
意因時事而少有論著哉今足下通講五經學者滿門
[014-8a]
開口論議旦夕不能巳猶能以餘力置小子於胸中發
於口而長于言固不可謂無意者然僕至於是邑矻矻
於誘進非徒然耳庶幾有義正之士日相劘揉告以所
不及來者不諭其意徒嚚嚚多言日生依阿僕素不喜
足下居鄉爲先生耆德不當固然古人謂非我而當者
吾師此僕汲汲求也誠足下不依阿其言僕不敢貳于
行事則四方之人來者亦起心動志公然而敢言抑僕
有所待於衆人不虛耳凉秋雨闋研講多暇軒車來臨
[014-8b]
以慰渴想
  與錢公輔著作書
某曩聞閣下才名籍籍願見無由比造大府稱贄下執
事訢然有得於心雖然頃刻之接焉能盡其志哉某愚
不自樹立凡養心治已之術無非取資於人聞古人至
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竊自比之常欲
舉識今世所謂豪傑之士而求其助已者區區之志馳
騁上下比二三年然其所得未足充於其心比復有求
[014-9a]
於薦紳聞人間先其大者庶幾相爲耳目更將轉而求
人耳故以識閣下爲喜者此也向嘗得閣下與孫處書
其所取無求備于人不惟自喜相識又幸閣下取人通
方有以相助今四方士大夫之仁賢可友可師非無其
人以閣下之賢求則得之其勢甚易若閣下得之乃愚
得之也伏惟政事之暇少紓未急之舉思有以見教而
求其所謂助已者去府雖邇不獲時進廡下以聞所謂
助已安否謹奉書起居爲問
[014-9b]
  與福建運使安度支書任建州浦城/縣主簿日作
某比者伏見朝廷命執事以不世之才按撫閩越生民
懽戴某得爲屬吏輙不自揆度以所見聞一進露於右
伏惟執事寛其誅戮少賜觀覽某誠惶誠恐幸甚幸甚
某嘗聞古者天子五載一巡狩至于方岳朝諸侯考制
度陳詩禮觀民風俗親見百姓面問疾苦春耕秋斂以
賑發補不足三載考績庶官黜陟幽明自堯舜三王垂
拱而治天下無事後王薄德不能遠鑒古先申畫天下
[014-10a]
疆土離爲郡縣非如古諸侯制天子不巡狩行人不採
詩元老不登席諸侯不考績天下制度蕩然無紀我朝
因唐漢故事襲其疆封雖在閩禺川廣萬里咸曁聲教
聖人知其未可卒變也故諸道州縣各有師長承以百
司御事又置轉運使安撫使以統其屬以臨其民以助
天子布宣恩德於民一如巡狩之事禮樂刑政錢幣穀
粟兵農之務皆係焉當職者莫非朝廷老臣天子倚注
以爲腹心生民望之以爲父母得則一方之民安苟非
[014-10b]
其人莫不受其害轉運使之權與職如何輕重哉不得
不深念也至如福建二軍六州四十有二縣屬官百有
八十毎歲刑獄數千山海陸産之貨業鹽售酒之利歲
計以億萬數其間民情風俗好惡利病至纖至悉叢于
一身雖然某竊敢謂執事欲行一言莫若愼岀弗反欲
施一事莫若獨斷不謀欲高明不虧莫若近正士欲視
聽不惑莫若遠小人欲任官賢材莫若賞罰善惡欲考
吏治莫若詢諸民言欲刑罰不失其情莫若審克故失
[014-11a]
欲賦與不傷於惠莫若均節有無欲徵稅時入莫若寛
其行商欲場務登贏莫若罪其監守十者今日之要務
也某請條而言之一曰欲行一言莫若慎出弗反某伏
見使司行下文字多是未經籌䇿朝出暮改至爲尋常
不知搖動居民兼又爲害請畧舉一焉近歲出賣官莊
屯田事體不細諸處各選官吏往覆檢估凡歴州縣動
逾歲月其間民有窮富土有肥磽其勢與利不必均也
百姓小民爭相扇熾交搆訟獄有辭盈庭公私兩勞既
[014-11b]
極於病今又罷而不行此誠過在有司不深籌而慎發
也乞今後朝廷所降勅宣命使司經度事宜必須明召
庶官考議可否以爲不可改易然後行之二曰欲施一
事莫若獨斷不謀某蓋謂施政神明不可謀於左右竊
恐助羣小之聲勢損大人之聰明權勢者在上之操柄
君子藏之在身不可輕以屬人大凡位至大官身享富
貴席天子之寵命以臨其民無不欲去姦弊之多門一
政刑之與奪然而不能者是未盡窒塞其源耳夫大人
[014-12a]
其行已也尊其待事也亷其秉權也重則其與物也博
亷故事有所不知博故物有所不詳欲詢一才必浸漬
於毁譽欲議一獄必因循於請求今執事但淵然崇深
一出於已斷則自然上之聰明不奪下之聲勢必摧矣
三曰欲高明不虧莫若近正士某生長閩越所見公卿
大臣出按方部未嘗有好正人端士居左右以補高明
者昔者虞舜善與人同樂取於人以爲善孔子曰三人
行必有我師舜與孔子猶然自非天賦聖人之材其次
[014-12b]
學而知之者未必高明故因人之高以益其所不高因
人之明以益其所不明詩曰不明爾德時無背無側爾
德不明以無陪無卿左右前後無正人未有能高明者
也四曰欲視聽不惑莫若遠小人某伏見州縣胥吏小
人之尤也主持官中文書日務咎惡以變亂大人之聰
明行威福於州縣况百姓小民乎夫尊官大臣德厚而
位重人又怖其威嚴雖有疾惡之心不敢輙明白於左
右遜接之不以禮苟求之不以財則毁訾於上矣不然
[014-13a]
或檢較刑獄案牘以求人之瑕疵往往正直不阿之人
有中其螫者若是從事無賢不肖莫不畏之畏者得常
安不畏者得常危執事固當察焉不可信以威福也耳
目於人目司視耳司聽視非正色謂之不明聽非正言
謂之不聰故君子所近必正人所習必正師所觀必正
道所聽必正言不以耳目近小人不以小人亂視聽也
五曰欲任官賢材莫若賞罰善惡某伏見文武官僚中
貪邪穢罪爲禍災者衮衮皆是其他有能潔一身卓然
[014-13b]
自樹立不爲世俗之行百無數人焉若是人不可多得
今方州連邑若得一二者焉以其賢率其所不賢以其
善勸其所不善然則執事又當别白之大凡君子與小
人同居必有禍害其勢固然爾在上位者苟不察其人
之賢與否一㮣而眡之以是小人肆而常安君子戚而
常危雖有志義之士不可以有爲也賢者雖有大罪必
赦故志得伸不肖者雖有小過必懲故不敢爲惡此沮
勸之道盡矣六曰欲考吏治莫若詢諸民言某伏見今
[014-14a]
之取吏拔才多不得其實者竊以名聲取人蓋有數路
夫名或得之於賔客僚友或得之於賢人君子或得之
於民或得之於吏夫巧言語以竊人之意氣令顔色以
窺人之容貌修鞭版以伺候其起居飾厨傳以恩勤其
徃來若是終身行之惟恐不及此得之於僚友賔客也
以文學治政事以正已爲民師不離經而用權不先利
而後義其才德可以幹大事其公方可以格至神此得
之於賢人君子也終始以覬其利苟且以求其安處心
[014-14b]
不至於公臨事不極於察文法舞於前而不運手足貨
賂行於下而不加聰明此得之於吏也不苟作一事不
輕役一工不掊克而傷財不苛察而傷政施一刑必當
罪决一獄必當情抑豪奪而撫孤民鋤姦雄而長善士
此得之於民也以得之僚友賔客孰若得之於賢人君
子以得之於吏孰若得之於民今執事所屬州縣幕職
官凡有百數其間欲舉一賢黜一不肖執事從何而聽
之聽於民而已七曰欲刑獄不失其情莫若審克故失
[014-15a]
某伏見天下所授刑法獄官皆不擇材至有庸常之人
素非習學經義手持刑書懵然無適從設有能者蓋不
過拘攣文字一執於法豈有知助順天意推原人情者
乎古人之學古入官議事以制子産鑄刑書於鼎叔向
非之蓋謂不爲刑也書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終自作
不典式爾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
眚災適爾既道極厥辜時乃不可殺法原人情無一定
之論君子過失雖大或不刑小人怙終雖細或不宥仲
[014-15b]
尼爲魯司冦誅少正卯於兩觀國人大服夫少正卯其
罪無狀而孔子誅之善用刑者誅其心不戮其迹寧失
於不經不可失於情聖人尚重其事今者天下刑獄皆
爲舞文巧詆之吏衣食於其間欲望道塗無寃民刑獄
措諸地未可見也執事苟能修禮以明律通經而㑹權
有司不牽制於文姦吏不容舞於法要囚必得其罪獄
貨不行於公然後可以保安民情清簡庶獄矣八曰欲
賦與不傷於惠莫若均節有無某伏見今之爲政者當
[014-16a]
國家多難時無安邦固本之意惟知在位掊克以傷於
民某畧以近事言之迺者驅磨契書自寶元之後遂至
二三十年一槩抽罰牙稅大凡去井里鬻田宅者莫非
窮民也愁憂無聊父母妻子終年不免於饑凍今使輸
錢數千輿隷鞭箠於前文書督責於後顧猶未死耳夫
富家大戸多取之而不爲虐則寡取之不可取者而復
取盈焉此徙欲窮餓人之肌膚鬻人之妻孥以爲益國
也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爲君辟土地充府庫今
[014-16b]
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記曰百乗之家不畜聚斂
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盗臣季氏富於周公冉求
爲聚斂而附益之孔子曰求也非吾徒也若是事吾徒
矧肯爲乎若曰近年西鄙寇邊軍國用廣倉廩無餘粟
府庫無餘財不得已而取之蓋亦有道矣竊敢近諭如
浦城縣戶産六千三百有餘貫簿書凡五等如欲取之
令計産而出錢則可以獲六千三百有餘貫矣而且有
無貧富均給得所官雖有補私亦不傷至於科調之時
[014-17a]
專委清强之吏民無私斂輸納不艱道塗無愁苦之聲
倉廩有盈餘之蓄矣九曰欲徵稅時入莫若寛其行商
某伏見近年商旅不行稅課虧折由上好暴徵也大凡
商賈之人多是富戶不窘於衣食苟無百倍利必不肯
樂爲况歲時羇旅暴露風日險阻萬里割親戚之愛以
至老死於道塗誠在乎利也今所歴州縣凡幾處所有
司又盡籠其貨以奪其利不惟無益而又害之人知如
此孰若平居無事衣食於家何急以身自取其困上征
[014-17b]
之不見其入故其取愈多下利之不見其贏故其行愈
寡今後如商人過客可且一切寛之徃徃歲取餘贏必
過數倍矣十曰欲場務登贏莫若罪其監守某伏見諸
處毎令僧道色役人請買茶鹽或置簿拘管等夷人戸
此大不可也夫場務課利歲時有不登者此誠監主之
者之罪也不可移之於民也國家所禁𣙜茶鹽酒條貫
罪獄非不嚴𦂳今百姓身爲盗賊首冒白刃爭相竊販
至死不辭官有巨積過者不顧何哉公私之利不侔也
[014-18a]
竊見天下主守官物並無優差人吏持攜數口衣食其
間當職者苟非其人又懵然耳不顧利害以此姦弊百
出寇攘官私惟恐一日不獲其利肯有遺利於百姓乎
某欲乞執事親訪官吏士民建謀畫䇿有可以興利百
姓改除故姦宜令諸處場務一准其法毎歲課程專責
於監司至於妄有申請一切不行自然場務澄清課利
日辦也君子至於是邦其故風遺俗民情事變不可不
度知也故禮其大夫之賢者詢諸故老之成德者然後
[014-18b]
惟其所施焉昔皇皇者華詩言使臣雖在馳驅常咨諏
於忠信故遠而有光華也干旄美衛文公臣子多好善
賢者樂告以善道思無以與之也今執事干旄在郊方
當按行風俗詢訪耆老以助天子布宣恩德未必不如
古使臣之華衛之臣子樂於好善某故不敢不吐私誠
惟恐其言之不足以告執事之左右以副執事咨謀詢
度焉如執事言以取信於民智不可以不謀於衆不私
高明以侮正士不役耳目以親小人以賞罰辨官材以
[014-19a]
士風訊吏治審刑獄以故失節輿賦以有無寛商旅以
譏征一場務以體制其餘米鹽之政則有司存執事但
總持權綱以觀刑政大體若然則閩越自宋七八十年
以來轉運使之得人獨説執事也庶以涓埃之微補益
山海伏望執事信而用之干凂尊嚴無任惶恐戰汗之

  答黄殿丞書
某前日受所賜書一函誠發於心仁形於言藹藹乎其
[014-19b]
言雍雍乎其和其大率稱道小子言尤過當夫行古人
之道追慕聖賢之用心在某愚鈍何能有此執事愛人
樂善聞而信之不知採聽之過歟某雖愚無知自到浦
城二年凡與士大夫相識書辭往還得其所操存未有
如執事者比得親故書云執事爲政寛猛得中昔人無
與比者初時未見顔色用未敢决然信之及觀書詞灼
然見其心於是信乎吾父母邦之民樂受福也某嘗謂
侯官之民粗識善惡若得賢令可以德化曩者某人與
[014-20a]
某人斷斷無他技但能正行一事公决一獄民猶稱之
至今耆老相傳說以爲故事况執事今日之心能盡已
力行一民一物無不受賜將來所收民言宜如何多少
哉某官滿即歸田疇願與聞君子之風教收拾補綴爲
之言以與隣里鄉黨之人流傳而歌之俾吾民之不可
忘也執事終始成之春暄伏惟起居多福公暇善自愛
謹奉書謝
  又答黃殿丞書
[014-20b]
某向者連辱二書奬進駑短又重以相引薦爲事伻來
相告執事何知已之厚也某貧賤材力不足居常退黙
自處不敢以聲名望於人不圖執事公言于衆人薦進
於上官好人之善而成其美思與已並立於富貴其心
則樂雖古人之相識只如是也雖然愚不肖有讓焉士
恥有是言而無是事好善之人惟恐有所不聞好爲善
之人惟恐有聞不聞人能修學聞不能修是以志無日
如某學不講文與行不進將何售焉十目所視十手所
[014-21a]
指雖不自愧於心寧不愧長者乎私心憂危未敢受賜
執事若曰書言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吾務行
此之說則某也敢不承教而勉焉十月解官歸進謝于
門下亦願此爲説
  與陸學士書
天下士儒惟言泉福建興化諸郡爲盛其間中高第歴
顯官福吾天子之民者爲不少然而守是土者奉天子
詔令外興學養士無如此急也泉之學興久矣養士之
[014-21b]
資與器莫不備具但未有能舉之者執事之去是邦士
儒之望固如何宜舉之也然興學之本要在得士得士
之要在於擇首長首長賢則上下服上下服則舉所有
之士莫不備至矣某嘗聞州之進士有蔡黃庭楊舒辛
維莊覃王實李翼者皆善講說而黃庭維覃尤有行檢
黃庭通三傳不善臨幹學事但可講授耳舒有老學然
困於貧窮時不能固陳從古蓋長者若崔虞臣郭堪陳
説者皆有材行文學可使爲之長而堪通講羣經吕鑑
[014-22a]
許蕃柯適柯述柯廸皆雋邁有詞學蕃作事近古有節
槩適述廸皆有志於古而勇於道一學之中若盡得此
十數人者同居而和相厲以道而執事政有餘閒之時
不憚煩勞日往臨之俾有宗主有賢行者尊寵之有才
美者長育之有不能招來者以身下之有貧窮難安者
以資養之有不能長者以禮退之有不能羣者以義道
之有過缺未至者以道厲之有不率教者以法移之如
此行之數月則舉郡之士必皆興於學矣賢者事業未
[014-22b]
必不由此而光大也某之所聞蓋得於士大夫間未必
盡詳抑猶有不知者尚在執事求而擇之也士患有其
道而無其位與其地耳既有其道又得其位與其地然
而不爲之者眞可惜也伏惟執事留意焉
  答許太博書
某嚮者請見得聞經義之益繼辱示書見以趙盾許世
子書弑之事不必與謀謂君弑而大臣不討賊子不嘗
藥而父死皆得爲弑不必實有弑心若與謀而書弑無
[014-23a]
取於史法及示感麟始隱諭其㫖發揮聖人述作之意
以明隱公得失之迹詳矣某觀三傳所載趙盾許世子
止事迹本末大約相符而無與弑之謀此誠學者不宜
妄有穿鑿也然而義有未安不能無疑孔子作春秋君
臣善惡得失之迹莫不錙銖輕重必一字以示褒貶之
法或事同而情異必變文而示義凡二百四十二年之
内書弑君者二十有五其事異焉則公子簒大夫弑皆
稱名以絶之若盾之不討賊止之不嘗藥亦同爲弑以
[014-23b]
史示法可也奈何與夫正弑之賊一其書例可乎雖然
聖人筆削辭約意微至於區别善惡義當自白固不待
人而後明果二子者止以忠孝不至而責之以弑君之
惡亦當變文以畧義託事以見意不得與夫州吁宋督
之類同爲一法也幸而三傳存焉耳不幸而無三子之
傳則盾與止遂爲正弑之賊不復能正矣將以責忠臣
孝子之備而反穽於大惡安所謂萬世法歟雖公羊謂
盾復見於經明非親弑書葬許悼公明君子之赦止竊
[014-24a]
謂不然盾之侵陳其事合書非以明盾如隱公之薨桓
三年復見公子翬逆女豈爲翬也書悼公葬㑹魯故也
㑹葬則書不㑹則不書賊未討不書葬蓋施於魯國耳
亦非所以赦止某故謂盾止之書弑不止不討賊不嘗
藥也不識何如感麟之意諸儒異論某嘗謂仲尼以文
王既沒文不在兹已雖無位皇皇不已思天下有王者
作庶幾猶有用我者故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
夫蓋有俟而言也夫麟亦王者之嘉瑞也必有聖人而
[014-24b]
後出焉今麟出而無聖人故孔子傷之曰孰爲來哉孰
爲來哉夫明王不興已又無位以行其道故曰吾道窮
矣傷之至也麟之出哀公之十四年後二年而孔子卒
蓋孔子之遇麟時七十有餘歲矣天命既已終吾道既
已窮斯其可以已夫如是感麟而終焉某之所聞如此
苟爲非是願賜開喻而質正焉
  又答許太博書
某前月再辱手書諭以教事皆聖人作經之大㫖實發
[014-25a]
䝉蔽敢不一一記錄以爲師範也某以賤冗不時還謝
惶恐爲深某嘗以春秋之書微左氏記其行事公穀發
其微㫖則仲尼之志幾不得求之是不謂無大功於春
秋然其間發凡舉例或戾大㫖有一事而爲三説必以
其親受聖人而得其法未可知也聖人措辭立法權宜
制禮筆則筆削則削非門弟子所得與焉游夏之徒猶
且不措一辭况其次者乎故其褒貶善惡以當一王之
法自謂春秋天子之事其義則丘竊取之又其國史義
[014-25b]
存隱諱凡有大惡不敢直言撥亂之意深而慮患之意
微必不暴揚其義以授弟子况其當時諸侯之國各自
有史君臣善惡得失之迹昭然可見仲尼既取而修之
斷以大法賞罰存焉不必傳授直以俟知者知之耳就
使聖人授諸其徒使之傳之彼既親聞其義則其所爲
傳無非聖人之法不當誇誣短俗反謬聖人之意如是
也先儒只以丘明好惡與聖人同遂謂授經必無此理
蓋當時門弟子竊聞其義間或得其例畧耳遷固諸儒
[014-26a]
雖無三傳與奪蓋其書大約宗左氏而不知聖人之法
故彼之與此未足據也子雲法言皆當時答問之辭因
以爲書韓愈之文亦因事而爲之而未嘗著書蓋不及
三傳耳其能無辨哉至於雄品藻自仲尼以來諸儒名
臣愈之觝排異端且欲削苟氏之不合者其亦無遺矣
夫聖賢之心豈好已之勝人而欲有論辨哉蓋及之而
言以明吾道息邪説非獲已而然也近世老師大儒能
以經術爲已任求其如先生者幾希矣夫不廢人之言
[014-26b]
不求人之備不曰賢乎哉然而聖人之經待人而後傳
如其不得傳則已如欲傳之亦將明大義折諸家異同
之説以示後之學者不宜有讓也某繼以私事終不克
日侍言論有所請益其鑽仰之意宜如何也
  答周有終書
某前年辱賜書教誨不以某愚不肖以待古之賢人之
道責備於某非吾子相愛以德孰能如是也然其中尚
有可復者恐吾子未解思以相聞因循人事未能爲答
[014-27a]
還復得書有似不悉粗有所疑者此吾子過也某之待
吾子者以誠耳雖不有書何害於相知耶苟有所疑雖
日爲之書以塞謗責亦何害於不相知耶然而能受盡
言古人所難使吾子不得無疑但不當施之於僕也僕
雖愚無知其他無一二於古人至於好人之善樂聞己
之過僅似有之過永安時與諸子相見口不暇他出一
詞惟汲汲於求過其心缺然以至屢請屢拜既而無一
言者當此有求之時若將終身不得聞善言既得之豈
[014-27b]
有不悅而反爲之怒乎此固吾子所當信而不疑者昭
昭矣方將坐吾子於吾前以告吾所不可知以道吾所
不可聞以置吾于君子無過之域宜勿遽如此也在義
烏時欲馳一書請求相見還聞其行又不果通心甚悔
焉向承所惠文書尤喜道業進而理識明益加老於前
勉而終之幸不爲不知者見困而遽止也某去此窮年
官滿將寄家於越徑道趨選猶將不免區區以從於祿
養也吾子尚無憂焉
[014-28a]
  與知台州元絳屯田書
某聞性有五善充之曰德廸德之行曰行信出之曰言
言成章曰文行與德爲端本文與言爲實華古之君子
行巳未信其言不出諸口雖孔子猶欲無言曰天何言
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聖人誠見天道而知行已也天
不言以氣緯爲信而萬物生君子不言以行巳爲信而
萬物成天地神明萬物禮樂皆備於已生乎時得志功
業見於天下不得志其義行乎家人皆足爲法言亦不
[014-28b]
用矣是故言不切於行若文者不得已而取信於後世
者也君子患已不立不患不能文德至斯言至矣孔子
感麟嘆吾道窮乃作春秋禮壞樂崩自衛反魯樂正雅
頌故詩春秋後世作者莫能破焉孟軻不遇辭闢楊墨
自謂聖人復生不易吾言文之作如是也某愚不足辱
命於君子敢以所聞對
  與孫運使書
某觀天地萬物之變凡是其類者舉相同也天氣而上
[014-29a]
者也凡附於氣者日月星辰莫不麗於上也地形而下
者也凡附於形者山川草木莫不萃於下也禽羽而飛
者也凡有羽者鳬鶩燕雀莫不彚而飛也獸足而走者
也凡有足者牛羊鹿豕莫不族而馳也非獨天地萬物
之情爲然人亦如之夷狄者同夷狄佛老者同佛老農
者同農商者同商巫醫百工之人凡同類者舉相同也
惟聖人得正其同衆人者以其志聖人者以其道是故
無貴也無賤也疎也戚也行也處也黙也語也道之所
[014-29b]
同雖詘天子而下匹夫我無愧焉古之人惟堯爲然不
以有天下而見舜於畎畝迭爲賔主是也道之所同雖
舍其子以禪天下我無憾焉古之人惟舜爲然不以有
商均而授禹以天下是也事莫大於舍其子以天下與
人然而堯舜爲人如是何也蓋聖人者不世出同人之
道難遇也或死於吾前或生於吾後或並世而不相知
或異地而不相接故禹之去湯也五百有餘歲禹以不
得湯爲憂湯之去武王也五百有餘歲湯以不得武王
[014-30a]
爲憂周公之去孔子也五百有餘歲周公以不得孔子
爲憂孔子嘗曰吾不復夢見周公又曰聖人吾不得而
見之至於孟軻又不得見孔子矣荀卿不得見孟軻矣
揚雄不得見荀卿矣韓愈不得見揚雄矣古之人不見
其同往往有誦其詩讀其書思其人而想望焉者非爲
天位也非爲天祿也思不得與其所同以濟吾道焉耳
嗚呼韓愈死某不得而見之中夜起嘆同人之難遇幸
今天子有臣范公富公若歐陽公蔡公四方有賢士在
[014-30b]
下所宜同若干人某皆得而見之庶幾吾大臣者招徠
而安畜之大其所同無所鄙吝一日天子登用賢人羣
公彚征四方之所同者莫不並進在泰之初九曰拔茅
茹以其彚征在夬曰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在同人曰同
人于野亨利渉大川吾之道共有不行乎某亦同之一
也自聞公之賢貧賤而無由自進不圖天幸得爲屬吏
是小人得盡心事君子之時不敢避僭越進是説於左
右也斯道也非某之獨願也凡與吾同者莫不願也惟
[014-31a]
公念之干冒尊嚴無任懇切之至
  謝倪評事禮書
某聞古者師氏教女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祖廟未毁
教於公宫三月祖廟既毁教於宗室然後能修身行禮
循法度奉祭祀以配君子而成家室之道也某有先人
之子蠢愚弗能教徒聞古人之大義而未能志其一二
今足下順先典貺某書禮以賢嗣秀才德成業茂將卜
昏事惟以某貧賤之門是擇實非其宜既辱嘉命某不
[014-31b]
敢辭敢不夙夜教戒以勉承宫事
 
 
 
 
 
 
 古靈集巻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