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39 古靈集-宋-陳襄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古靈集巻五
             宋 陳襄 撰
 奏狀
  依赦文舉陳烈狀
 准御史臺牒准熙寧十年九月七日勅奉聖㫖一應
 内外官待制以上各於文臣内舉才行堪任陞擢官
 一員令中書審察如所舉不謬取㫖随材用試即不
[005-1b]
 得舉已係帶職及兩府自巳親戚者
臣伏見前授安州司户參軍充國子監直講陳烈心仁
氣剛才智卓越學聖人之言而必踐其行稽先王之法
而必適於時博通羣經尤明於典禮之奥其為文章淵
源浩博肆筆而成求之宿儒未有比者慶厯初嘗與鄉
貢試於禮部罷歸田里無復仕進安貧力學積四十年
著書數萬言未見其止仁宗朝嘗因近臣論薦及本部
監司長吏髙其風莭數以名聞累降召命以學官起之
[005-2a]
辭而不至世以為潔身獨行之士是非知烈者也烈之
所學皆孔孟之志觀其事業足以有為自以身載聖賢
之道不為苟進可以禮致而不可以利畜如斯而巳矣
伏思陛下享御以来博延髦雋得人之盛跨越百王如
烈之賢不為難致欲望陛下特以禮命召至闕廷賜對
清閒親降聖問使陳二帝三王之術六經四子之要與
夫當世之務以著於篇必有以上稱陛下尊賢重徳之
舉今保舉堪充清要不次任使如䝉朝廷擢用後不如
[005-2b]
所舉臣甘坐面欺之罪謹具狀奏聞伏候勅㫖
  赴召修注上殿劄子
臣聞為人君者在知至道其次務得賢其次務修法度
知斯三者則知所以治天下矣至道之要求之不逺在
乎養心治性擇乎中庸而巳天之所命之謂性性之未
變之謂中中者天下之大本也而有五善其端也若甚
㣲而不可明及其至也塞乎天地矣感物而動之謂情
情者天下之大欲也而有邪有正率善而行之謂正率
[005-3a]
不善而行之謂邪故正者天之道也邪者人之偽也苟
得其正則彼之所謂情者喜也怒也哀也樂也無所處
而不為中矣即易之乾曰利貞者性情也苟失之邪則
吾之所謂善者仁也義也禮也智也信也無所往而不
為偽矣即孟軻所謂物交物則引之而已是也堯舜得
之天故曰性之也禹湯治之人故曰身之也正矣五霸
失之偽故曰假之也邪矣是王霸之辨而君子之所以
慎擇者也其始也在於博學以盡其心盡心以明其善
[005-3b]
明善以持其志持志以養其氣養氣以充其體誠至於
髙明博厚而不息也然後能定明至於廣大精㣲而不
惑也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則七情者不能偽而五事者
無所不至矣喜非吾喜也而未嘗不喜怒非吾怒也而
未嘗不怒哀樂非吾哀樂也而未嘗無哀樂莫不與天
下公共之也其為貌也必正禮而無所不莊其為言也
必正辭而無所不治其為視也必正色而無所不辨其
為聽也必正音而無所不謀其為思也必正道而無所
[005-4a]
不達故其應務也舉天下之變不得以困其心其任人
也舉天下之才不得以罔吾道其治民也舉天下之政
不得以盭吾仁其行法也舉天下之情不得以易吾義
邇之則虚一而靜逺之則通乎倫類而知建諸天地而
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斯道也
百王之所相傳而不易者也君得之傳之臣臣得之致
之君大者以為聖小者以為賢或並世而其身傳或異
世而其言示堯之於舜禹臯陶則以身傳之也彼則見
[005-4b]
而知之於湯文王則以言示之也彼則聞而知之文王
之於武王周公太公則以身傳之也彼則見而知之於
孔子孟軻則以言示之也彼則聞而知之伊尹之於太
甲也甘盤之於髙宗而不修先王之法度是猶輸之不
以䂓矩正方圓曠之不以六律正五音也古者先王建
國一事一政無非法者將以定民之志而立民之極雖
其迹不必同然其制作之意不可一日而忘也故其車
服宫室皆有度數人徒械用皆有等宜貢賦必有節鄉
[005-5a]
田學射皆有法冠昏喪祭皆有禮姦聲姦色者舉廢亂
名亂政者舉殺器服不中度者舉毁禽獸不中殺者舉
禁是以國家優裕風俗淳一而物無疵癘矣周衰禮樂
壞王道陵夷上無聖賢之君下無法度之臣天下蕩然
無綱紀制度漢興有仲舒者可謂法度之臣矣而無可
致之君唐太宗有為之主也而房杜之徒不足以言禮
樂此其所以不王也伏惟陛下享國以来孜孜庶政二
帝三王之事必欲舉而行之臣居斯時不以堯舜之道
[005-5b]
陳於陛下之前則不恭之罪莫大焉昔者孟軻見滕文
公言必稱堯舜文公中材之主也軻猶以此待之况陛
下天資聖徳聰明智勇之若此臣敢隱黙而不言哉方
今天下之患者皆謂黎民未乂戎狄未恭政令未明財
用不足以臣思之不足為患所以過慮者在陛下中庸
之未擇性理之未充賢才之未多法度之未立也伏望
陛下畧機務之繁進誠明之學稽經信道也周公之於
成王也嘗致之矣而天下平孔子孟軻不得其君而致
[005-6a]
之也而天下亂行乎百世之上言乎百世之下而若合
符節其用捨則殊其所以傳之者一也為人君者有其
道則聰明不足以自任也可以取而取之有其位則權
勢不足以自私也可以與而與之故其心公焉居天下
之廣居攬天下之多務而不敢獨為之也必求天下之
賢者而任之相與共濟焉堯非不聖也方其洪水之時
中國猶未乂堯思天下之賢者宜莫如舜舉而敷治焉
舜思天下之賢者宜莫如禹又以命禹洎諸臣水土旣
[005-6b]
平益火山澤禽獸之害人者去之稷教耕稼民得安居
而食又懼夫無教而亂也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而臯
陶以刑輔之而天下以寧故孔子曰舜有臣五人而天
下治孟軻曰堯以不得舜為已憂舜以不得禹臯陶為
已憂知其所以為大也得其小者以失其大者烏足以
為堯舜哉隋文帝每一臨朝或至日昃宿衞之士傳飱
而食唐文宗議政延英每對宰臣率漏下十數刻此二
主者非不用心勤勞然終無益於治者由親細務而闇
[005-7a]
大體不知其術然也臯陶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
事隳哉此可知矣夫法度者人情之防範也為國頤養
神明慎擇縉紳有道之臣旁求巖穴篤行之士日與講
求性命之理道徳之源養而充之以至神固斯可以不
言而化矣然後建學校隆師儒首自京師逹於州邑羣
百辟之才以長育之隆三物之教以統一之則賢人衆
多足以任使矣求一徳以居論道之司擇庶尹以付任
官之責間用儒臣以分按察之權均布循吏以膺守宰
[005-7b]
之寄自然百司羣吏莫不任職政令自均而黎元安矣
詔奉常以禮學之士修五禮於朝委大農以制置之司
節百用於國則浮費自省而財用有餘矣陛下身先恭
儉以訓於上小大之臣畏法遵繩以守於下民以是化
政以是淳國富兵强可以制梃以撻戎狄之兵矣凡有
司之事一切付之陛下但優㳺巖廊以神道設教此堯
舜之舉也易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
休命惟陛下不以臣言為迂濶少賜留意則天下幸甚
[005-8a]
取進止
  進誠明說劄子
臣學術荒疎行能無取先朝備位館閣無補朝廷臣非
偷禄養安之人惟以位卑言輕未為朝廷所信重以時
流奔競好進臣實恥之是以居常退縮以道自守人亦
無知臣者不謂陛下過采虛名特於流輩之中不次進
用臣自度不肖再三辭避不䝉聖恩俞允夙夜憂懼難
勝其任然臣雖愚無他長惟少嗜聖人經籍之學自謂
[005-8b]
得其門户及觀諸子書質正是非然後益知臣之所學
不少盭於堯舜文武孔孟之道伏覩陛下天資聖性聰
明穎悟而又好學求治之心如此之至臣敢不竭愚自
效日以此道布陳於陛下之前臣又仰思陛下今日所
先之務無大於明誠之學徳成道充然後可以臨照天
下裁成萬務而歸之皇極臣謹先撰成誠明之說一篇
大約以子思孟軻之學為主而取其精要随而解釋庶
㡬至道之奥昭然可見謹具投正以聞伏望陛下不以
[005-9a]
臣言為迂誕留神采納非獨臣之幸也天下之幸也取
進止
  誠明説
臣竊以帝王之徳莫大於務學學莫大於根誠明之性
而蹈乎中庸之徳也生而不動之謂誠知而有為之謂
明正而不邪之謂中故誠者立善之本也明者致道之
用也中庸者常徳之守也三者立天下之能事畢矣聖
人者先得乎誠者也因誠而後明無資乎學全盡以居
[005-9b]
之神固以行之酧酢萬物而無失於曲當此之謂誠則
明矣賢人者思誠也因明而後誠必擇乎善所謂善者
可欲之謂也性也正而公者也所謂惡者有所不可為
之謂也情偽也邪而私者也存其所謂正而公者去其
所謂邪而私者此之謂擇善精一以守之中正以養之
持循戒懼於不覩不聞之際此之謂慎獨而固執之矣
乆而不息則形形而不息則明明而不息則動動而不
已則化化而不已則神髙明博厚而配乎天地此之謂
[005-10a]
明則誠矣子思曰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
如淵言其誠之篤也誠之者篤則其為之者至是以其
政不肅而行其教不言而諭其事不勞而成舉而措之
天下之民無不從服而不知為之者故曰凡為天下國
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此之謂也是之謂誠明之學
伏望留神聖覽
  乞免御史劉述等言事罪狀
臣近者竊聞侍御史知雜事劉述以繳勅被劾前日御
[005-10b]
史劉琦錢顗又以言事謫降尋准同知諫院范純仁牒
稱為臺官劉琦等責降有狀奏乞留逐官及言參知政
事王安石事居家待罪更不供職乞行貶竄牒院照㑹
者臣亦備位諫官端視朝廷上下之情乖戾若此臣實
憂之陛下始者知安石之賢擢與大政天下聞之莫不
相賀以為陛下有知人之哲能任道徳之臣陛下責望
安石之意旣深則安石論報陛下之心愈急事既傷於
欲速人不免乎有言臺諫耳目之官苟有見聞不敢緘
[005-11a]
黙事之可否在陛下擇而行之不宜小有忤㫖便加譴
斥恐非所以通下情来諫諍之道也自陛下享國以来
凡五易御史中丞臺諫之官罷斥相繼以不失職而去
固無所損然而天下之人皆謂陛下不能包容聽納窒
塞賢路訑訑之聲音顔色拒人於千里之外在於聖政
不為無損也况今官政因循上下無守述為刑曹繳勅
待罪可謂不失其職矣若陛下因此罪之是使天下偷
禄苟安之人益隳官守矣况御史之任得以糾正朝綱
[005-11b]
今琦與顗為言執政之臣雖風聞失實未為深過若以
㣲罪被逐是使言事之官無復敢論柄臣之失矣此竊
為陛下惜也夫天地之所以為大者以其善覆萬物而
不可名善載萬物而不可度聖人之徳亦在容之而巳
矣書曰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徳乃大願陛下不以守
職違詔而置述於法不以言詆近臣而重琦等之罪則
天下幸甚謹具狀奏聞伏候勅㫖
  乞召還范純仁狀
[005-12a]
臣伏覩近降中書劄子内聖㫖就差知河中府兵部員
外郎直集賢院范純仁充成都府路轉運使劄付御史
臺者比聞御史中丞吕公著右正言知諫院孫覺皆有
文字乞留純仁要劇差遣未䝉俞㫖純仁向以諫官言
事議論有所不合於義難處懇求外官陛下深示矜容
不獲已而與之善郡中外之論已惜其去謂無嵗月之
乆必當召還供職今復使之逺適人情殊駭在陛下之
意不過藉其風力安慰逺民然内外資望之臣可以當
[005-12b]
此一路者猶足選擇如純仁者忠義勁正乃陛下耳目
之官嘗以言事被逐而志無所奪輕利信道不為苟且
之計求之今日豈易得哉衆口一辭皆以為不當去伏
望聖意早賜召歸要近以厭人望非特臣之私言也謹
具狀奏聞伏候勅㫖
  論韓維充御史中丞與韓絳領制置司妨礙狀
臣竊聞御史中丞吕公著以言事待罪䝉恩解職巳有
聖㫖除翰林學士韓維充御史中丞方公著待罪之初
[005-13a]
議者紛紛皆謂朝廷既不用公著之言必與制置司為
地求其所與以備憲司今既以維代之乃是陛下選用
正人未為壅塞言路也然樞密副使韓絳見領制置三
司條例司事是維之兄彈奏之間不無妨礙況今青苖
之事未息而言者不止欲乞罷絳制置司事使維得以
論事無避而亦足弭人之言也謹具狀奏聞伏候勅㫖
  論除韓絳參知政事乞罷制置司狀
臣竊聞巳有制命除樞宻副使韓絳為參知政亊絳以
[005-13b]
才望序遷固未為過然朝廷所以用絳之意似乎不厚
矣陛下始用王安石參預大政首為興利之謀先與知
樞宻院事陳升之同領制置三司條例司未幾升之用
是遷為丞相而絳又領之曾不數月今又以絳參預政
事則是中書選任大臣皆以利進自古立治之朝未有
斯事也書曰兹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隂陽官不必備
惟其人此輔相之任也太戊之興也則有伊陟臣扈格
於上帝巫咸乂王家髙宗之興也則有甘盤傅説而商
[005-14a]
禮配天成王之立也則周公為師召公為保興作禮樂
遂致太平之功不聞以利責之也唐憲宗剛明果斷能
立事功以藩鎮漸平肆意侈欲程异皇甫鎛探知上㫖
以誅剝財利悦之故憲宗獨排物議而以异鎛為相裴
度素所親信雖極言論列終亦不悟季年昏惑曾庸主
之不若信乎利之蔽人也如此君人者之所任與其所
好足以為戒矣今陛下執政之臣凡以利進者三人矣
雖聖德髙明不足以致惑亦不可以不慎也臣欲乞罷
[005-14b]
絳參知政事今後中書選任大臣必求道德經術之賢
以處之而不得以利進如陛下不欲追寢已行之命即
乞將制置條例司與青苖補助之法只歸三司及責之
守令相度施行庶不害於王政而足以全大臣之節矣
謹具狀奏聞伏候勅㫖
  彈李南公除京西運判不當狀
臣伏准中書劄子太常博士李南公巳降勅命就差權
發遣京西路轉運判官依舊提舉本路常平廣惠倉兼
[005-15a]
管勾農田水利差役事劄付御史臺者南公資力甚淺
學術無聞雖小有才不足以驟加劇任近為制置司奏
辟專以青苖之法為便迎合柄臣曾未赴官遽遷此命
雖理權發遣資序其實與轉運使副事權均一使廉按
一路所繫不輕非素有資望之人豈宜越次輕授況青
苖取利之法臣已累次論列乞行罷寢未䝉指揮今來
更令轉運判官專領其事外持使者之權内與制置司
相為響應足以公行率剝坐致餘贏在於愛民誠為未
[005-15b]
便所有南公轉運判官之命欲乞追還别與差遣試之
以事如其的有顯效然後擢而任之庶使輕揚巧佞之
人無由妄進仍乞以臣前後乞罷青苖劄子早賜降付
中書裁決施行謹具狀奏聞伏候勅㫖
  乞免解舉人推恩狀
臣竊見外州軍不係免解舉人近日甚有經中書待漏
院及攔截宰相投狀陳乞免解未䝉指揮施行其間多
是逺方孤貧羸老之人徒步入京羇旅困窮深可憐憫
[005-16a]
訪聞有經三四十年以前曾與鄉薦潦倒塲屋今來為
見陛下龍飛初榜嘉祐二年以前府監一舉進士尚許
免解以此扶衰戴白奔走逺來有覬望一例推恩之意
若令白首空歸古人所嘆欲望陛下憫其衰暮之年無
所成立因兹首䄘特與推恩應進士經三十年諸科四
十年以前曾與鄉貢不以舉數塲第見在京師者許依
府監免解人例與南省收試如不願就試者並賜一本
州文學助教之名不理選限使歸田里沾朝廷一命之
[005-16b]
榮必知上戴聖仁死無遺恨抑以見陛下隆儒優老之
意不為無勸也謹具狀奏聞伏候勅㫖
  乞原免張堯夫等檢斷不當狀
臣伏見轉運司差官置院取勘本州宛丘縣令張堯夫
司法參軍周琳為檢斷潁州萬夀縣令劉獻臣等明知
手分張育等多納人户青苖頭子錢四十四貫有零偷
盜入已及事發旅般所盜錢入縣其時劉獻臣等却容
庇本人許令陳首虚作誤納錢數在庫從杖罪就縣斷
[005-17a]
遣係提刑司廵歴到縣㸃檢發覺差官覆勘出上件情
罪牒請張堯夫録問周琳檢法將劉獻臣等作故出張
育等盜錢徒二年全罪以官吏分首從從私罪定斷尋
䝉大理寺等處駁定只合用公坐相承四等減斷其張
堯夫周琳却有檢斷不當罪名准勅下轉運司取勘雖
兩經徳音及遇郊禋大赦其推勘院為見前來徳音後
准朝㫖取勘以此不敢引赦恩釋放依前圓結公案錄
奏檢准熙寧編勅諸官員將校犯罪自首或㑹恩合原
[005-17b]
除私罪徒及贜罪並結案聞奏餘更不結案其張堯夫
周琳所犯只得公罪杖不合結案事理分明臣昨曽知
本州備知逐官莅職精勤州縣所頼今再叨朝寄益見
其職事風蹟可觀歴任以來各無公私過犯内張堯夫
是故禮部尚書張詠曽孫到邑三年臨事精敏威惠兼
著奉行新法夙夜匪懈僧道舉人等累次經轉運司陳
狀稱本官婚田鬬訟給納青苖並無留滯催驅青苖稅
物不施刑責各依限了足備見愛民之甚乞留再任已
[005-18a]
具奏陳提刑司曾申中書乞免替移通判比部員外郎
雍標亦具申奏乞依勅條原放兼入仕以來有韓絳吳
充王拱辰滕甫劉庠陳薦薛向等一十三人保舉充縣
令京職官任使得替合該磨勘惜其名臣之後能自立
身勤政如此誠可奬激及周琳除本職外州司多委他
局勾當並皆濟集强幹可稱竊詳萬夀縣令佐元犯本
為不覺察人吏多納青苖錢數有礙新法刑名深重避
見申解上州暴揚已過以此商量許令陳首作誤納錢
[005-18b]
數只就本縣斷放雖然公事其間雜有私情顯是刑名
疑慮其張堯夫等意在推明新法嚴誡吏人取受以致
失錯檢斷别無枉曲今依條減外亦只有公罪杖累逢
恩宥於法自合全原不當圓結公案竊慮將來奏案朝
廷以前來德音曾降勅命取勘特有移改隔礙磨勘指
揮原其本情誠足矜憫乞欲聖慈檢㑹提刑轉運司及
本州通判雍標等奏狀及申中書狀特賜詳酌與依赦
勅原放不作遺缺庶使公懃盡心之吏知所勸激謹具
[005-19a]
狀奏聞伏候勅㫖
  乞止絶臣僚陳乞創造寺觀度僧道狀
臣昨授勅差判尚書祠部累准中書劄子指揮多是近
上臣僚陳乞創造墳莊寺院剃度童行事又西天譯經
僧法䕶遺表特與剃度十人并安國院每年與度二人
二年與紫衣一名及知鄆州趙槩奏列子廟乞度道士
每三年特與一名披戴臣竊以為方今釋老二氏之法
蠧惑天下上自王公下逮民庶莫不崇信其法傷風壞
[005-19b]
教無甚於兹陛下縱未能蠲除其弊可且持循舊規不
宜增置轉令滋蔓况臣僚所乞奉親立寺度人為僧考
之先王無此典制葢陛下慈仁孝德俯從人欲因縁恩
例覬寵先塋然非聖朝所以優臣子之義貽將來之法
也臣因檢㑹本部在京諸道州軍寺觀計有三萬八千
九百餘所僧尼道士女冠計有三十一萬七百餘人數
目極多慶厯以前自有著令不許文武臣僚宗室戚里
僧道等人陳乞創造寺觀名額仍委御史臺覺察彈奏
[005-20a]
及每年試經撥放人數亦無所増近年以來輒增二倍
而又内自宫闈以至文武近臣勲賢子孫宦官僧道等
人一例陳乞墳莊寺觀除編入舊勅自皇祐三年以後
增置名額六十餘所放度僧道又計一百八十餘人葢
是當時秉政大臣不與陛下同持國法首為此事黷亂
典刑恩例一出無由禁止自為之者既不敢論言事之
臣又無彈奏見今節次有人攀援體例未見其已若遂
行之不禁臣恐不數十年天下無知之民競為僧道轉
[005-20b]
令失業非細事也臣欲乞自今以後在京諸道州軍寺
觀及每年試經撥放人數只以舊額為定一依慶厯編
勅更不許文武臣僚等人陳乞增創名額如陛下未即
止絶再降指揮臣實不敢奉行其見在兩府臣僚近日
送下乞置墳莊寺觀等劄子雖已施行如尚未曾興建
時乞行追寢以率天下庶使向後臣僚等人不敢僥求
恩例所有近降法䕶遺表乞度童行及趙槩奏乞度道
士劄子二道未敢施行謹具狀奏聞伏候勅㫖
[005-21a]
  乞定審官條例狀
臣竊以審官東院之職自少卿監知州軍至京朝官而
下不減三千餘員注擬陞改所繫非輕事目尤衆宜其
法式詳備乃可遵行而見用一司編勅自熙寧八年頒
行以來中間續降節文屢有衝改巳非舊文葢立法之
初失於簡畧吏員既衆發遣不行動多窒礙條約事理
不能周盡或輕重失當於義未安有司動須申明士人
時有訴述裁決辦理上煩朝廷臣自䝉恩領職歳月頗
[005-21b]
乆考求利害粗有條理臣今欲乞將審官東院一司勅
依國子司天監例許從本院看詳刪立煩文補其闕畧
凡前後申明所得朝㫖可立以為法者並行編定其事
理未盡未便者並具奏陳或申中書詳酌刪成審官東
院令勅式庶幾著為定法可以久逺施行謹具狀奏聞
伏候勅㫖
 
 古靈集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