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144-1a]


卷一百四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一百四十三
            宋 王應麟 撰
 兵制
陣法



唐講武五陣


禮志講武於都外前期十一日所司奏請講武兵部承
詔遂命將帥簡軍士有司先芟草除地為場方千二百
步四出為和門又於其内墠地為步騎六軍營域處所
[144-1b]
左右廂各為三軍皆上軍在北中軍次之下軍在南東
西相向中間相去三百步五十步立表一行凡立五行
表間前後各相去五十步為二軍進止之節又别墠地
於北廂南向為車駕停觀士處前一日講武將帥及士
卒集依方色建旗為和門於都墠之中及四角皆建以
五綵牙旗旗鼓甲㐲威儀悉備於墠所大將以下各有
統帥如常式步軍大將被甲胄乗馬教騎大將亦乗馬
[144-2a]
教習士衆為戰隊之法凡教為陣少者在前長者在後
其還則長者在前少者在後長者持弓矢短者持戈矛
力者持旌旗勇者持鉦皷刀楯為前行持矟者次之弓
箭為後行將帥先教士衆習見旌旗指麾之蹤旗卧則
跪旗舉則起習金鼓動止之節聲鼓則進鳴金即止知
刑罰之害賞賜之利持五兵之便戰鬬之備習串跪起
及行列險隘之路講武日未明十刻軍士皆嚴備五刻
將士皆貫甲步軍各為直陣以相俟講武日鼓三嚴諸
衛各督其隊與鈒㦸以次入陣於庭侍衛之官奉迎皇
[144-2b]
帝至講武所云云三鼓有司偃旗步士皆跪云云大將誓以
警衆諸果毅各以誓詞遍告遂聲鼓有司舉旌士衆皆
起騎從皆行及表擊鉦騎從乃止又擊三鼓有司偃旗
衆皆跪又擊舉旗衆皆起騎驟徒趨及表乃止整列位
定東軍一鼓舉青旗為直陣西軍亦鼓舉白旗為方陣
以應次西軍鼓舉赤旗為鋭陣東軍亦鼓舉黒旗為曲
陣以應次東軍鼓舉黄旗為圓陣西軍亦鼓舉青旗為
[144-3a]
直陣以應次西軍鼓舉白旗為方陣東軍亦鼓舉赤旗
為鋭陣以應次東軍鼓舉黒旗為曲陣西軍亦鼓舉黄
旗為圓陣以應凡陣迭為主客先舉者為客後者為主
從五行相勝之法為陣以應之每變陣二軍各選刀楯
之士五十人挑戰於兩軍之前第一第二挑戰迭為勇
怯之狀第三挑戰為敵均之勢第四第五挑戰為勝敗
之形每將變陣先鼓為直陣後變從餘陣之法五陣畢
兩軍俱為直陣又擊三鼓有司偃旗衆皆跪又聲鼓舉
旗衆皆起騎馳徒走左右軍俱至中表相擬擊而還騎
[144-3b]
軍東西迭為主客為主相勝之陣皆如步軍之法每陣
各以騎挑戰於兩陣之間如步軍法五陣畢俱大擊鼓
而前盤馬相擬擊而罷退振旅而還 顯慶五年三
月八日講武并州城北左為曲直圓鋭之陣右為方
鋭直圓之陣三挑而五變步退而騎進五合而各復


唐七軍


[144-4a]
通典衛公李靖兵法曰大將出征且約授兵二萬人即
分為七軍


唐五法




唐六花陣


李靖問對太宗曰卿所制六花陣法出何術靖對曰臣
所本諸葛亮八陣法也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
鈎連曲折相對古制如此臣為圖因之故外畫之方内
環之圓是成六花俗所號耳太宗曰内圓外方何謂也
[144-4b]
靖曰方生於正圓生於竒方所以規其步圓所以綴其
旋是以步數定於地行綴定於天步定所以綴其旋是
以步處定於地行綴定於天步定綴齊則變化不亂八
陣為六武侯之舊法焉太宗曰卿六花陳畫地幾何曰
大閲地方千二百步者其義升陣各占地四百步分為
東西兩廂雲地一千二百步為教戰之所臣嘗教士三
萬每陣五千人以其一為營法五為方圓曲直鋭之形
[144-5a]
每陳五變凡二十五變而止


唐四獸陣


李靖問對太宗曰四獸之陣又以商羽徴角象之何道
靖曰詭道也假以四獸之陣又加商金羽水徴火角木
之配此皆兵家自古詭道也 曲禮行前朱鳥而後玄
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注以此四獸為軍陣象天也疏此
明軍行象天文而作陳法也前南後北左東右西朱雀
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軍前宜捷故用雀軍後須
殿捍故用玄武玄武龜也左為陽陽能發生象其龍變
[144-5b]
生也右為隂隂沈能殺虎沈殺也何胤云如鳥之翔如
蛇之毒龍騰虎奮無能敵此四物鄭注四獸為軍陳則
是軍陣之法也但不知何以為之耳今之軍行畫此四
獸於旌旗以標前後左右之軍陣


唐五行陣 五色旗


李靖問對太宗曰五行陣如何靖曰本因五方色立此
名方圓曲直鋭實因地形使然凡兵不素習此五者安
[144-6a]
可臨敵乎兵詭道也故强名五行焉文之以行數相生
相克之義兵形象水因地制流 李靖傳其舅韓擒虎
每與論兵輒歎曰可與語孫呉非斯人而誰其後平蕭
銑於江陵列城争下禽輔公祏於丹陽而江南平帝曰
古韓白衛霍何以加後為定襄總管以騎三千蹀血虜
庭禽頡利斥地自陰山北至大漠後為西海總管平吐
谷渾世言靖精風角鳥占雲䘲孤虚之術是不然特以
臨機果料敵明根於忠智而止 崇文目五陣圖一卷
 通典李靖兵法曰諸軍將五旗各准方赤南方火白
[144-6b]
西方金皂北方水碧東方木黄中央土土既不動用
為四旗之主而大將行動持此黄旗於前立如東西南
北有賊各隨方色舉旗當方面兵急須裝束旗向前亞
方面兵急須進旗正竪即徃卧即迴審細看大將軍所
舉之旗須依節度諸每隊給一旗行則引隊住則立於
隊前其大總管及副總管則立十旗以上子總管則立
四旗以上行則引前住則立於帳側綂頭亦别給異色
[144-7a]
旗擬臨陣之時則辨其進退駐隊等旗别様别造令引
輜重令本軍營隊識認如兵多營衆各别畫禽獸標記
不然旗身脚但取五方色迴互為之務使指麾分明諸
教戰陣每五十人以為隊云云一云凡教旗於平原曠野
登高逺視處大將居其上南向左右各置鼓角十二左
右各樹五色旗六纛居前列旗次之左右牙官駐隊如
偃月形為後騎下臨平野使士卒目見旌旗耳聞鼓角
心存號令云云褚遂良太宗冊天兵電掃月陣風驅
[144-7b]
唐武徳五兵八陣圖法要


志一卷


唐飛騎戰陣圖


吕才傳太宗詔才造方域圖及教飛騎戰陣圖屢稱旨


唐修八陣圖 經


㑹要開元十七年十一月上令左相張説修八陣圖十
卷及經二卷成


唐黄公太公二陣圖


[144-8a]
李靖問對太宗曰深乎節制之兵得其法則昌失其法
則亡卿為纂述歴代善於節制者具圖來上朕當擇其
微垂於後世靖曰臣前進黄公太公二陣圖并司馬法
諸葛亮竒名之法此已精絶歴代各將用其一二成功
者亦衆矣但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迹臣敢不纂
述以聞太宗曰兵法孰為最深者靖曰臣嘗為分三等
使學者當漸至焉一曰道二曰天地三曰將法
文苑英華王叡二陣圖論 文心雕龍六韜二論後人
追題六韜霸論
[144-8b]
典文論文帥武論 杜牧作罪言原十六衛作戰論中


裴緒八陣見後



新令


志裴子新令二卷


乾徳陣圖


乾徳元年閏十二月龍棲軍校王明詣闕獻陣圖
[144-9a]


太平興國陣圖


太平興國四年契丹入寇鎮州都鈐轄劉延翰帥
衆禦之先定於滁河崔彦進潜師出黒盧隄北緣
長城口銜枚躡虜後崔翰兵繼至先是上以陣圖
示諸將俾分為八陣至是虜騎坌至趙延進乘髙
望之東西亘野不見其尾翰等方按圖布陣相去
百步延進謂翰等曰今虜騎若此而我師星布彼
若乗騎我將何以濟不若合而擊之李繼隆亦曰
兵貴通變安可預料於是分二陣前後相副大破
[144-9b]
之 是年曹翰遣五駿騎為斥候授以五色旗人
執其一前有林木則舉青旗烟火舉赤旗虜寇舉
白旗陂澤舉黒旗丘陵舉黄旗先是虜至必舉狼
烟翰分遣人舉烟境上虜疑有伏引去 元年十
一月閲武殿使騎兵步兵各數百東西列陣上曰
此殿庭閲數百人爾猶兵威可觀況堂堂之陣數
萬成列乎
[144-10a]


雍熙平戎萬全圖


雍熙四年五月庚寅上製平戎萬全圖以示宰相樞密
院及掌兵將校凡九圍共成一陣内三為方陣一為前
鋒一為後殿二為左翼三為右翼凡中心連排方陣三
每陣三各大將一人主之其陣各方五里又相去一里東
西占十七里每陣周囘二十里計七千二百步每五步
為一地分用戰車一乗兵士二十二人一陣計一千四
百四十地分戰車干四百四十乗地分兵士三萬一千
六百八十八人無地分兵士五千人以三十人為一隊
[144-10b]
計百六十六隊餘二十人其兵士隊於二陣前列行東
西陣各用騎兵萬人解鐙分為兩行配五十騎為一隊
計百二十五陳三路標馬計三十隊每路各陳圖子排
列計百六十五騎前後陣各用騎五千解鐙分為兩行
配五千人騎為一隊計六十二隊後行配三十人騎為
一隊計六十三隊餘十五人路探馬計五十隊每路各
陳圖子排列計二百七十五騎三陣圖凡用兵士十四
[144-11a]
萬九百三十人時虜未殄太宗嘗驛召邊將潘美田重
進崔翰王承衍等入對并召在京掌兵將帥訪以備邊
之䇿帝又親為規制為此圖以示之 實錄上製平戎
萬全圖出示近臣因召邊將田重進潘美崔翰等升殿
親授其進退攻擊之方略重進等頓首謝 吕祖謙贊
嗚呼休哉平戎萬全太宗所製在漢高祖君魯臣智兵
不沿中羣雄外鷙光武龍飛君强臣弱寇鄧景賈咸授
方略我之蓺祖光武是若於皇太宗亦我蓺祖沈幾英
斷超今夐古法駕徂征并汾納土八埏九垓方圓燾載
[144-11b]
銷戈鑄鎛無有内外太宗曰吁武不可怠天下雖安忘
戰必危吾謀既定疇協予咨臣美臣進驛召必來日幾
天衛羣帥如虎僉奏具陳什什伍伍孰否孰去孰臧孰
取睿斷臨之要領悉畫迺畫方圖以詔郡國中營參運
左右駢翼前鋒啟途後殿從之内環臨衝外騎畢馳戈
矛森立劒盾紛施部分行列星明舉燎首尾皈脇交杖
互繞離合啟閉不可盡曉二府元臣干廬列校拜首稽
[144-12a]
顙惟帝之教神謨聖略出入天巧漢有八陣平沙是列
唐有六花取數於八孰如此圖慮天之法以此衆戰孰
能禦之開邊拓境惟帝使之犂庭掃穴挽河洗之帝曰
無庸安邊是務於我子孫以禦外侮皇帝在御思念祖
宗觀圖效法振武平戎王旅萬全朔庭其空告於清廟
以樂太宗嗚呼休哉


至道崇政殿教陣圖


至道二年九月夏州延州行營言兩路合勢破賊於烏
白池賊首李繼遷遁去上初以方略授諸將將先閲兵
[144-12b]
於崇政殿列陣為攻擊之狀刺射之節且令多設强弩
及遇賊布陣萬弩齊發賊無所施其技矢才一發賊皆
失走凡十六戰皆捷上因顧傅潜常曰大抵行軍布陣
當務持重布陣乃兵家大法非常情所究朕自為陣圖
與王超令勿妄示人超回日汝可取圖觀之先是運糧
靈州上亦令丁夫悉持弓矢為方陣而行寇至則成列
待之後諸將亦卒以違節制致敗
[144-13a]


咸平御軍陣圖


咸平四年十月詔高陽闗三路兵増騎二萬為前鋒又
命將五人各領騎三千陣於先鋒之前命桑賛領萬人
為竒兵荆嗣領萬人以斷西山之路仍列繪為圖遣示
王顯等曰設有未便當極言之 閏十二月甲午上問
王超計䇿超上二圖其一置資糧在軍中布兵周防賊
無以鈔略其一遇賊即變而為方陣陣形之外分列游
兵持勁弩賊至則易聚而可并力圖頗采李靖輜重法
上甚奬之
[144-13b]


咸平三十二陣圖


咸平二年十二月車駕親征河北辛酉内出陣圖示殿
前都指揮使王彦超等令識其部分三年六月戊寅内
出陣圖三十二以示輔臣 一本云咸平二年契丹入
寇車駕幸河北内出陣圖示王彦超等一實錄咸平二
年八月丙寅大閲東武村王超執五方旗以進退又以
行列遐逺號令所不能及遂於兩陣中起候臺相望使
[144-14a]
人執旗如臺上招之初舉黄旗則諸軍旅拜舉赤旗則
騎進舉青旗則步進每旗動則鼓作而士譟之聲振于
百里皆三挑而後退次舉白旗則諸軍復拜逐黒旗以
振旅軍於右者畧左陣以還詳見講武


咸平陣圖 景徳陣圖 慶厯陣圖


咸平四年六月戊辰二十九日對輔臣於崇政殿觀陣
圖上曰北戎寇邊常遣精悍為前鋒若捍禦不及即有
侵軼之患今盛選銳兵命驍將統領别為一隊遏其奔
衝彼既挫銳而退其餘望風不敢進矣又始遣騎兵出
[144-14b]
陣後斷糧道又别選良將領數萬師殿其後則無慮矣
六年六月自望都失利上日訪禦戎之䇿因命兩府㑹
議李沆等或請合鎮定州寇來堅守勿逐俟信宿寇疲
則挑戰又量分兵屯威虜及保州北平三處使其腹背
受敵又量分兵屯寧邊軍及邢州扼東西路 長編咸
平六年六月御便殿内出陣圖示輔臣曰今虜勢未憗
猶須過防屯兵雖多必擇精鋭先據要害以制之凡鎮
[144-15a]
定高陽正路兵悉㑹定州夾唐河為大陣以騎卒居
中步卒環之短兵接戰毋離保伍 馮拯建議今防
秋宜於唐河増屯兵至六萬控定武之北為大陣邢
州置都部署為中陣天雄軍置鈐轄為後陣上多采
用其議本傳云上從之按所出陣圖不書依拯言 景德元年八月乙卯
帝御崇政殿後廡出陣圖示輔臣十一月駕幸澶淵
親征乙亥内出陣圖二一行正付殿前都指揮使高
瓊等 慶厯五年帝御邇英閣進讀三朝經武要略
是日出陣圖數本并陜西僧所獻兵器鐵揮撥以示
[144-15b]
講讀官六年六月壬申詔河北教閱諸軍並用祖宗
舊定陣法其後來所易陣圖亦令主將間習之 咸
平三年八月王均自升仙之敗因壘依濠為土山分
設鹿角造梯衝洞車攻具石普專主之奏翰設雁翅
勢敵棚覆洞車以進逼羅城賊亦對敵棚號喜相逢
樓九月戊寅官焚其敵樓 慶厯八年四月明鎬言貝
州築矩闉賊亦於城上設戰棚與官軍相當名曰喜相
[144-16a]


咸平鞭箭陣圖


咸平六年十月己夘殿前都指揮使高瓊上鞭箭陣圖


咸平崇政殿教三陣


咸平六年十一月己亥御崇政殿閲捧日軍教三陣一
曰連珠必勝二曰應機摧敵三曰應捷五虎節以金鼓
戎容甚整事訖復命强弓勁弩及鬭槊以角勝技其趫
勇者第遷之仍賜緡錢巵酒
[144-16b]
祥符北面榆桞圖


祥符五年十月
景徳初真宗訪馮拯以邊事拯謂備邊之要當須扼襟
喉據險隘以制敵之衝若於保州威虜間依徐鮑河以
布陣裹糧其勢足以決勝今防秋請於定州北唐河増
屯軍馬至六萬為大陣邢州置都摠管為中陣天雄軍
置鈐轄為後陣而罷莫州狼山兩路屯兵從之


天禧飛山雄武營習戰陣


[144-17a]
天禧二年四月戊子幸彰化橋北飛山雄武營教場駐
蹕幄殿命諸軍衛士發砲石習戰陣藝精者四十四人
遷擢宴從臣 仁宗十有二年幸安肅教埸觀飛山雄
武發砲又命上四軍虎翼為戰陣之法


天聖崇政殿閲戰陣


天聖五年九月庚戌御崇政殿召輔臣閲龍衛神勇等
軍習戰陣遂命射第進補七年十月壬寅御崇政殿閲
虎翼武騎習軍陣遷補有差
[144-17b]
景祐崇政殿觀陣圖


咸平二年八月先是詔有司擇地於含輝門外為廣埸
上至行營諸軍陣於臺府云云又於兩陣中起候臺相望
 六年九月募近京城强壯補禁衛詔高瓊閲習陣勢
召近臣觀之上覩行伍整肅喜曰昨日村氓皆為精鋭


康定便殿閲陣


康定七年七月十五日庚午御延和殿閲諸軍習陣法
[144-18a]
上封事者言諸軍止教坐作進退雖整肅可觀然臨敵
難用請自令遣官閲陣畢令解鐙以弓弩射營置弓三
等自一石至八斗弩四等自一石八斗至二石五斗以
次閲習詔行之陜夷經略安撫副使韓琦言昨諸班中
選武藝優者為寨主監拘然拘於一城未能各適其用
欲下陜西諸部主司分所武中人鄜延路十五員環慶
涇原秦鳯路十員為逐路教押軍陣以士卒所習精粗
賞罰如此則老懦者不能自容勇壯者各思奮身復免
主將争占精兵専為已衛也鄜延鈐轄張亢上疏請下
[144-18b]
韓琦范仲淹分按逐路以馬步軍八千上止萬人擇才
位兼高者為總管其下分為三將一為前鋒一為䇿前
鋒一為後陣每將以使臣將佐三二人分屯要害之地
若賊小入則一將出大入則大將出量賊數多少又使
數路兵應援之此所謂常山蛇勢也 元年三月以
高志寧為河北諸州軍安撫使元昊初反志寧時
知隰州上言請乘賊未發選驍將鋭兵急趣所
[144-19a]
謂疾雷不及掩耳章數十上不報至是思其言召至闕
問今宜為何䇿志寧曰今將不達權而兵不識法故敗
乃請禁兵五百以故陣法教之既成上臨試之


皇祐弓箭手陣圖


皇祐三年正月涇原經略使夏安期上弓箭手陣圖初
安期選弓箭手三千人分隷東西路都巡檢下屬嵗豐
稔召至州大閲技藝精强且言可當正兵五七萬既圖
上陣法乃降詔奬諭
[144-19b]
皇祐崇政殿閱陣法


皇祐元年四月甲子御崇政殿閲知澧州供備庫副使
宋守信所獻衝陣無敵流星弩拒馬竹皮牌火鎌石火
鋼三刃黒漆順水槍山字鐵甲野戰拒馬刀弩寨腳車
衝陣劒輪無敵車大風翎弩箭八種


至和八陣圖


至和二年四月甲寅代州兵馬鈐轄蘇安静上八陣圖
降勑奬諭
[144-20a]


至和御製攻守御圖


見兵法


嘉祐八陣圖


嘉祐四年六月四日翰林學士胡宿看詳駕部員外郎
尹瞻所進裴子新令及八陣圖頗精降詔奬諭唐志裴子新令
二卷 書目采拾諸家部伍習陣之法五行諸形勢凡三
十二篇


熙寧崇政殿閲陣法


熙寧三年五月五日丁未詔以涇原路蔡挺衙校陣隊
[144-20b]
於崇政殿引見仍頒其法於諸路 長編三年十月涇
渭儀原四州義勇萬五千人舊止戍守經略使蔡挺始
令遇上番依諸軍結陣隊分隷諸將與正兵相㕘戰守
熙寧元年狄青子諮奏事延和殿上問青征南有遺書
存否諮上平蠻記及歸仁鋪戰陣二圖


熙寧議隊法 結隊圖


熙寧七年六月上論結隊法因歎州兵之難以謂今之
[144-21a]
邊城曉知竒正之體者已自無人況竒正之變乎且天
地五行之數不過五數五陣之變出於自然非强為耳
韓絳曰臣昔嘗謂置講説之官令諸路帥各具戰陣之
法來上取其所長立以為法上可之乃詔五路安撫使
各具可用陣隊法及訪采知陣隊法者陳所見以聞
九月上與輔臣論戰陣之法因曰兵陰事也主殺尚右
而陽多者勝如高者可以勝下長者可以勝短是也内
出攻守圖二十五部賜河北又出敵樓様造軍器監頒
降修製 十月上以新定結隊法并賞罰格及置陣形勢
[144-21b]
等遣近侍李憲付鄜延帥趙卨俾講求推及諸路於是
卨奏伏詳置陣之法以結隊為先今聖制雖與古同而
用法尤為精密此葢陛下天錫勇智不待學而後能也
然而議者云四十五人而一長不若五人而一長之密
且以五人而一長即五十人而十長也推之於百千萬
則為長多而統制不一也至如周制五人為伍屬之比
長五伍為兩屬之閭胥四兩為卒屬之族師五卒為旅
[144-22a]
屬之黨正五旅為師屬之州長五師為軍屬之命卿此
猶今之軍制百人為都五都為營五營為軍十軍為廂
四廂都指揮使而下各有節級有員品亦昔之比長閭
胥族師黨正之任也況八陣之法久失其傳聖制煥然
一新稽之前聞若合符節葢法制一定易以致人臣有
所見不敢不聞 九年五月詔諸保甲可依新降隊
法結隊并印新結隊圖付兵部每一都保給與一
圖結隊之法三人為一小隊三小隊為一中隊五
十隊為一大隊并引戰一人居前擁隊一人執刀
[144-22b]
居後兼二人居左右執旗一人居中凡五十人皆
選士也有馬人與無馬人各為隊隊中兵械或
純用一色或雜用弓弩刀斧槍楯皆於結隊時
商定取㫖


熙寧八軍法


熙寧八年二月戊寅上批見校試七軍營陣以分數不
齊前後牴牾難為施用可令見校試官採其可取者草
[144-23a]
定八軍法以聞初詔樞密院唐李靖兵法世無全書雜
見通典離析譌舛又官號物名與今稱謂不同武人將
佐多不能通其意可令樞密院兵房檢詳官與檢正中
書刑房王震等四人校正分類解釋令今可用後又差
樞密副都承旨張誠一入内押班李憲與震等行視寛
廣處闗殿前司差馬步軍二千八百人教李靖營陣法
以步軍副都指揮使楊遂為都大提舉誠一憲為同提
舉震及郭逢原參議公事夏元象臧景等為將副部隊
將勾當公事凡三十九人誠一等初用李靖六花陣法
[144-23b]
約受兵二萬人為率為七軍内虞候軍各二千八百人
取戰兵千九百人為七十六隊戰兵内每軍弩手三百
弓手三百馬軍五百跳盪四百竒兵四百輜重每軍九
百是為二千八百人上諭李憲等曰黄帝始置八陣法
敗蚩尤於涿鹿諸葛亮造八陣圖於魚復平沙之上壘
石為八行晉桓温見之曰常山蛇勢也文武皆莫能識
之此即九軍陣法也後至韓擒虎深明其法以授其甥
[144-24a]
李靖靖以時遭久亂將帥通曉其法者頗多故造六花
陣以變九軍之法使世人不能勝之大抵八陣即九軍
九軍者方陣也六花陣即七軍七軍者圓陣也葢陣以
圓為體方陣者内圓而外方圓陣則内外俱圓矣故以
方圓物驗之則方以八包一圓以六包一此九軍六花
陣之大體也六軍者左右虞候各一軍為二虞候軍左
右廂各二軍為四廂軍與中軍共為七軍八陣者加前
後二軍共為九軍本朝祖宗以來置殿前馬步軍三帥
即中軍前後軍帥之别名而馬步軍都虞候是為二虞
[144-24b]
候軍天武捧日龍神衛四廂是為四廂軍也中軍帥總
九軍即殿前都虞候専總中軍一軍之事務是其名實
與古九軍及六花陣相符而不少差也今論兵者俱以
唐李筌太白陰經中所載陣圖為法失之逺矣今可約
李靖法為九軍營陣之制然李筌之圖乃營法非陣法
也朕採古之法酌今之宜曰營曰陣本出于一法而已
止則曰營行則曰陣竒正言之則營為正陣為竒也
[144-25a]
是年八月丁巳大閱八軍陣於城南之荆家陂
熙寧二年十一月癸未管勾鄜延路機宜文字趙卨言
乞詔多聞博識之士講求諸葛亮八陣法以授邊將使
知應變詔郭逵與卨講求其法度本地路形定為陣圖
以聞 熙寧收復熙河陣法三卷觀文學士王韶撰


元豐飛虎立成陣圖


元豐六年五月壬午東方戒上飛虎立成陣圖步人制
戎騎法乞面陳利害詔樞密院召問之 元豐三年
趙卨言今欲大閲漢蕃陣隊且以萬二千五百人
[144-25b]
為法旌旗麾幟各隨方色戰國時大將之旗以龜
為飾葢取前列先知之義今中軍亦宜以龜為號其八
隊旗别繪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天地則狀其方圓風雲
則狀其飛揚龍虎則狀其猛厲鳥蛇則狀其翔盤之勢
以備大閲樞密院言陣隊旗號若繪八物慮士衆難辨
且其間亦有無形可繪者遂詔大閲旗幡止依方色仍
異其形制令勿雜而已
[144-26a]


元豐五陣法


元豐七年六月十七日降五陣法令諸將教習 元祐
元年二月殿前馬步軍言準朝旨相度到高翔上
言依舊教閲御陣子事欲於教陣日與新陣法相兼詔
遇教陣隔日更互教習先是神考置九軍營陣為方圓
曲直鋭凡五變為五陣遂罷教習陣至是後以舊陣互


建炎五車隊


建炎元年始頒樞密院教閲格法凡經兩閲者每五十
[144-26b]
人為一隊隨隊多少分隷五軍謂如五百人每隊五十
人即每軍兩隊之類人多依此每軍各置旗號以顔色
様制物號為别謂前軍用緋旗以飛鳥為號後軍皂旗
龜為號左軍青旗蛟為號右軍白旗虎為號中軍黄旗
以神人為號又别以顔色様制物號錯招旗分旗舉招
旗則五軍以旗相應合而成陣舉分旗則五軍以旗相
應分而成隊左右前却或分藏為伏或分出為竒並舉
[144-27a]
旗為號並更鳴小金應鼓為號以備望旗不及預約伏
藏之處慢打小金即住急打應鼓即竒兵出陣趨戰急
打小金即伏兵出 建炎三年吕頤浩奏曰天下多事
聖哲馳騖而不足虜近復引兵渡河駐於澶濮之境臣
願廟算先定申飭諸州訓習强弩以俟夾淮一戰夫虜
兵雖勇而無陣法若節制之兵一敗必至顛沛但令主
帥倣古陣法常山蛇勢雖茫昧不傳而陣圖别有可攷
願早圖之 紹興二十六年呉璘領御前諸軍都統制
判興州璘嘗著書號兵要大略謂金人有四長我有四
[144-27b]
短當反我之短以制彼之長至於陣法則有圖而無書


隆興車陣圖


隆興元年八月六日進呈陳敏軍中教習車陣圖


乾道三陣見講武


乾道四年十月十六日幸茅灘大閲上親御甲胄指授
方畧命三司合教為三陣戈甲耀日旌旗蔽天六師驩
[144-28a]
呼犒費有加焉 淳熙四年十二月幸茅灘大閲殿帥
王友直舉旗五陣畢十二年復大閲於龍山管軍舉青
旗變三直陣皷音作分六行舉白旗聚為四陣舉緋旗
為二陣舉皁旗為一陣繼又散為六行舉一皷變品字
作三陣 淳熙二年知荆門黄茂才言李靖六花陣法
出於武侯嘗因陛對畫圖以進比帥司奉詔令州軍見
管民兵以七十五人為一小陣正合李靖兵法遂將本
軍義勇兵或分為七軍每軍旗幟各别色號置造兵器
皇上今冬躬自教習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陣
[144-28b]
落相連曲折相對可以成六花陣法今將本軍民兵
自教兩月却令荆南差知兵將官一員閲視從之
唐李光弼與史思明戰北邙使傅山陣僕固懷恩請陣
諸原光弼曰有險可以勝可以敗陣於原敗斯殲矣且
賊致死于我不如阻險不從軍大潰 五代梁謝彦章
幼事葛從周授以兵法以千錢置大盤為行陣偏伍之
狀示以出入進退之節彦章盡得之 唐郝廷玉善布
[144-29a]
陣魚朝恩請觀之歎曰吾處兵間久今始識訓練
法廷玉曰比臨淮没無復校旗事此何賞哉 北
齊許遵善占候芒隂之役遵謂李業興曰賊為水
陣我為火陣必敗果如其言 唐髙宗問員半千
兵家有三陣何也半千曰古者星宿孤虚天陣也
山川向背地陣也偏伍彌縫人陣也臣謂不然師
以義出沛若時雨得天之時為天陣足食約費且
耕且戰得地之利為地陣舉三軍士如子弟從父
兄得人之和為人陣帝曰善 咸平三年何承矩
[144-29b]
曰兵家有三陣日月風雲天陣也山陵水泉地陣
也兵車士卒人陣也 易師左次註行師之法欲
右背而髙故左次 書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
伐乃止齊焉伐謂擊刺 孫子夜戰多火鼔晝戰
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故朝氣鋭晝氣惰暮
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鋭氣擊其惰歸無邀正正
之旗無擊堂堂之陣 吳子鼓鞞金鐸以威耳旌
[144-30a]
麾旂章以威目禁令刑罰以威心 六韜以一擊
十莫善於阨以十擊百莫善於險以千擊萬莫善
於阻用衆者務易用少者務阨也 貝胄朱綅流
星白羽肅其戎容行行伍伍前壘楊葉後貫㦸枝
連袂逢蒙比肩由基 劔躍長虹弓翻滿月怒氣
囘薄髪衝眦裂靜如盤石動如飄風出竒入正滅
没無蹤 謀如湧泉勢如轉規兵動有功師進輒
克 百樓忽起登雲霄而俯臨萬弩俱發隨雷霆
而並震揚兵於九天之上決勝於千里之中 拔
[144-30b]
距從軍揚麾挑戰征斾凌沙漠戎行起霜霰戈文
耿耿懸落星馬足駸駸擁飛電終取狻而先鳴豈
論功而後殿 叱咤則江山揺蕩指揮則林壑飛
騰舉鵬力以揚威耀犀渠而賈勇 擁拔山起海
之雄驅籋景騰雷之騎 火千旗而四面風動雷
萬鼓而一道地裂 勇冠三軍衆無一旅横倚天
之劍揮駐日之戈吟嘯四顧熊羆兩集上可以決
[144-31a]
天雲下可以絶地維翕振虎旅赫張王帥退如山
立進若電逝 紛紜沸渭雲合電發 機駭蠭軼
炎騰波流 七萃連鑣九游齊軌 羣師壘伍
神扶電擊 雲徹席卷 星流彗掃
 玉海卷一百四十三
[144-3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