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j0047 攷古質疑-宋-葉大慶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攷古質疑卷二
            宋 葉大慶 撰
尚書㣲子篇曰㣲子若曰父師少師殷其弗或亂正四
方孔安國注父師太師三公箕子也少師孤卿比干也
乃史記殷紀乃云紂淫亂不止㣲子數諫不聽與太師
少師謀遂去比干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强諫
紂剖比干心箕子懼乃佯狂為奴紂又囚之殷之太師
[002-1b]
少師乃持其祭樂器奔周至周紀又云紂殺比干囚箕
子太師疵少師彊抱其樂器奔周又宋世家㣲子數諫
紂不聽欲死之及去未能自決乃問于太師少師箕子
被髪佯狂為奴比干諫紂剖其心太師少師乃勸㣲子
去遂行注家但云時比干已死而云少師者似誤據史
記三處皆見太師少師非即箕子比干況周紀明言太
師名疵少師名彊漢古今人表亦有太師疵少師彊之
名殊與安國不合竊謂二子同武帝時人何以所見異
[002-2a]
而言不同歟又本朝蘇子由作古史乃從安國説劉道
原作通鑑外紀又從史遷説二公乃我宋巨儒各主一
説未知孰為至當歟
大慶舊見一䇿問云齊伐燕史遷以為湣王而孟子則
曰宣王近世有作古史者嘗正軻之失軻之書得于親
見遷之史出于傳聞而古史斷然以為湣王而不信孟
子何也原註大慶按古史孟軻傳齊湣王聞燕噲之亂/將伐燕沈同問孟子曰燕可伐歟孟子曰可齊
人伐燕克之諸侯多謀救燕或問孟子勸齊伐燕何也/孟子曰我言燕之可伐而不言齊之可以伐燕也注曰
[002-2b]
史記齊世家言孟子勸齊湣王伐燕是不攷之孟子也/而孟子稱宣王伐燕亦失之矣葢古史乃蘇公轍所作
其子遜為/之注也當時對䇿者固不暇詳究大慶近見儒學警
悟一書内有陳氏新話云齊宣王伐燕見于孟子而史
記無其事燕世家乃云燕王噲立三年聽蘇代言以國
遜子之國大亂云云孟軻謂齊湣王曰今伐燕此文武
之時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將五都之兵因北地之衆
以伐燕燕君噲死子之亡二年而燕人立太子平是為
昭王此與孟子沈同問荅事同則此伐燕乃湣王也燕
[002-3a]
噲之立當湣之四年噲亡而昭王立二十六年燕與秦
晉五國共擊齊而燕獨入至臨淄取其重器湣王亡走
莒此則孟子所謂諸侯多謀救燕伐寡人者也皆湣王
時事孟子遊齊梁當知其詳其自著書不知何以誤為
宣王退之曰孟軻之書非軻自著其徒相與記軻所言
爾意其以此故誤也原註以上/皆陳氏説大慶嘗攷之史記齊世
家即無宣王伐燕事至燕世家雖云齊宣取十城後因
蘇秦之説復以歸燕乃在燕易王時非噲也及後噲立
[002-3b]
遜國子之國大亂諸將謂齊湣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
矣云云大慶又以六國年表攷之齊宣王立于周顯王
二十七年凡立十九年而薨乃顯王四十五年也子湣
王立湣王四年燕噲方立是噲不與齊宣同時也噲立
五年而遜國又三年而齊破燕即周赧王之元年時宣
王死而湣王立十一年矣然則伐燕乃湣王非宣王誠
如陳氏之論原註但陳氏以沈同問荅事為湣王時此/不過據史記世家及年表而言爾是猶可
也若謂燕與五國共擊齊而燕獨至臨淄以為孟子所/謂多謀救燕者未必然也葢齊伐燕至燕入齊時前後
[002-4a]
二十七八年不應孟子許多年常在齊也初齊伐燕不/從孟子置君而後去之言燕人自立太子平故曰燕人
畔/爾雖然大慶又攷之戰國䇿燕王噲既立蘇秦死于齊
蘇秦之在燕也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原/註
代秦/之弟及秦死而齊宣復用代使于燕燕王問齊王何如
曰必不霸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代欲激燕王之厚任子
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三年燕國
大亂儲子謂齊宣王因而仆之破燕必矣孟軻謂齊宣
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時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將五
[002-4b]
都之兵因北地之衆伐燕燕王噲死齊大勝子之亡由
戰國䇿而觀則齊宣伐燕與孟子脗合又未可遽謂孟
子為誤也然則以孟子為誤皆因遷史世家年表而為
是言歟司馬公作通鑑乃于周顯王三十六年云齊威
王薨子宣王立顯王四十八年云燕易王薨子噲立據
此則齊宣正與燕噲同時原註顯王在位四十八年次/年靚王立又六年赧王立
赧王元年燕國大亂齊伐燕且舉孟子荅問之言甚悉
是嵗齊宣王薨子湣王立然則齊宣十九年通鑑亦與
[002-5a]
年表同獨年表以宣王立于顯王二十七年通鑑以宣
王立于顯王三十六年為異故自是次第有差爾温公
進通鑑表以為徧閲舊史抉擿幽隠校計毫釐豈有此
大節目不加攷究而或誤乎況孟子荅問厯厯戰國䇿
又有可稽乎然即史記參觀互攷紀傳世家之與年表
其前後嵗月又皆相應如伐燕一事又未足以決史記
之為誤獨有一事或可為證何者以其未免自戾也越
世家云越王無疆北伐齊齊威王使人説越云伐齊不
[002-5b]
如伐楚之利越遂釋齊伐楚楚大敗之殺無疆北破齊
于徐州按此則破齊于徐州乃越因齊威之説而伐楚
楚因敗越之勢而破齊正齊威王時也年表于徐州之
圍乃載于顯王三十六年為宣王之世豈非遷之自戾
歟然則徐州之圍既為威王之時則齊宣非立于顯王
二十七年可見而通鑑所載為得其實原註通鑑載楚/敗越于顯王三
十五年楚圍徐州于顯王三十/六年是嵗齊威王薨子宣王立是知伐燕為宣王明矣
大抵即此可以明彼而因其自戾則尤可以辯而破也
[002-6a]
大慶于此一世蓄疑不決者㡬年矣今也攷證獨勞觀
者毋但曰食肉者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幸甚
史記于管仲傳云後百餘年有晏子于孫武傳云後百
餘年有孫臏于屈原傳云後百餘年有賈生葢言其材
行術業之相近似也至于滑稽優孟傳云其後二百餘
年秦有優旃此其用意亦與上文類例同也但淳于髠
傳乃云其後百餘年楚有優孟似未免乎顛倒錯繆何
者優孟與楚莊王同時淳于與齊威王同時楚莊乃春
[002-6b]
秋之世齊威乃戰國之世當云其前百餘年楚有優孟
可也方疑此為傳寫之誤然而先傳髠而後敘孟其列
傳先後如此則又非傳寫之誤而史記真失矣
前書厯志曰孝成世劉向總六厯列是非作五紀論向
子歆究其㣲眇作三統厯及譜以説春秋推法宻要故
述焉是則三統厯乃歆作也司馬彪作後漢志乃曰自
太初年始用三統厯施行百有餘年大慶按太初乃武
帝年號劉歆乃生于前漢之末安得太初元年始用三
[002-7a]
統厯又按哀帝建平二年改為太初元壽元年若指為
此太初則是時固有三統厯矣但自此太初至建武八
年朱浮許淑等上書言厯不正之時止三十六年不應
言施行百有餘年由此觀之其誤可知矣
事物紀原曰漢儀四一曰䇿書䇿簡也今册命即是葢
始于漢書顧命曰丁夘作冊書則漢緣周事也大慶謂
紀原謂漢緣周事固也但所引書乃成王末年冊立康
王之事前乎此者如鄭司農引春秋傳曰王命内史興
[002-7b]
父䇿命晉侯為侯伯其文曰王謂叔父敬服王命以綏
四國糾逖王慝晉侯三辭從命受䇿而出又按書洛誥
王命周公後作冊逸誥皆冊命之事紀原所引乃在後
爾非所謂原也案左傳襄王命晉文公事距康王時/年代已逺此謂紀原所引在後實誤
漢書霍去病為票姚校尉服䖍音飄揺師古曰票頻妙
切姚羊召切勁疾之貌荀悦漢紀作票鷂字去病後為
票騎將軍尚取票姚之字耳今讀者音飄揺則不當其
義也此師古之説云爾然古今詩人多作平聲用如高
[002-8a]
適送將軍出塞詩銀鞍玉勒繡鍪弧毎逐票姚破骨都
李白詩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誰者霍票姚杜子美後
出塞詩借問大將誰恐是霍票姚又云漢朝頻選將應
拜霍票姚又曰居然雙捕虜自是一票姚又曰功成畫
麟閣獨有霍票姚杜牧詩守道還如周伏柱鏖兵不愧
霍票姚本朝王荆公亦云莫教空説霍票姚劉貢甫詩
票姚不復顧家為誰為東山久不歸厯觀作者皆從服
䖍音不取師古説何耶大慶葢嘗攷之服䖍之與鄭𤣥
[002-8b]
皆漢儒宗也後生晩學至于寧道孔聖誤諱言服鄭非
葢可見矣服䖍既音飄揺所以後人皆從之至唐顔師
古始引荀悦漢紀以改其音義然自唐以前皆從服䖍
音如梁蕭子顯詩日出東南隅行曰漢馬三萬匹夫聓
仕票姚十五張内侍十八賈登朝周庾信夜聽擣衣詩
擣衣明月下夜靜秋風飄云云寒衣須及早將寄霍票
姚皆作平聲押故後人承而用之如唐李杜及我本朝
諸公亦皆作平聲然則二字皆從服音不取顔説非不
[002-9a]
取顔説也以顔氏未正音義之前人皆從服音故後人
亦相沿襲而用之歟
司馬法曰井十為通通出匹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
刑法志曰四邑為丘丘十六井也有戎馬一匹牛三頭
司馬法曰通十為成成百井三百家革車一乗士十人
徒二十人刑法志曰四丘為甸甸六十四井也有戎馬
四匹牛十二頭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司馬法曰成十
為終終千井三千家革車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刑法
[002-9b]
志曰一同百里定出賦六千四百井戎馬四百匹兵車
百乘司馬法曰終十為同同方百里萬井三萬家革車
百乘士千人徒二千人刑法志曰一封三百一十六里
定出賦六萬四千井戎馬四千匹兵車千乘天子畿方
千里定出賦六十四萬井戎馬四萬匹兵車萬乘二説
多寡不同何也古者車兼攻守合而言之皆曰革車分
而言之曰革車又曰輕車重車伍法至卒而備攻守車
各一乘攻車用馬守車牛攻車七十五人守車二十五
[002-10a]
人在攻車則曰甲士曰步卒在守車則曰徒鄭注所引
因守車以見攻車故士之數多刑法志所載因攻車以
見守車故有牛古文質畧制皆互見葢古人之所習知
今之白首而不能通者也其法則井邑丘甸縣都見于
周禮初無異者第不深攷之耳然此制都鄙之法耳若
乃鄉遂則又不然葢古之兵鄉遂司徒所致而都鄙司
馬所致故司馬法所載如此鄭氏班固有所未知以為
周之軍政盡于此也而又不知攻守車互見之説宜乎
[002-10b]
其齟齬而莫能通也但以百里為同兵車百乗觀之可
以知其無異制矣
大慶近觀文子一書凡一十二篇謂之通𤣥真經猶莊
子所謂南華真經列子所謂沖虚真經也其書大率多
載老子之言或謂之老子弟子是也而其序乃以為周
平王時人按史記貨殖傳註裴駰曰計然葵丘濮上人
姓辛字文子其先晉國亡公子也嘗南遊于越范蠡師
事之文選曹子建求通親親表引文子曰不為福始不
[002-11a]
為禍先此所引乃文子第三卷守虚篇而李善注云范
子曰文子者姓辛葵丘濮上人稱曰計然范蠡師事之
又北史蕭大圜云留侯追蹤于松子陶朱成術于辛文
然則所謂文子乃春秋末人也但其書第五卷有平王
問于文子曰吾聞子學道于老耼云云注家謂平王為
周平王故其序遂以為周平王時人夫春秋起于魯隠
正周平王之時是為春秋之始范蠡事越子句踐以滅
吳是乃春秋之末前後相去二百餘年乃謂文子為周
[002-11b]
平王時人可乎況其書第一卷又載孔子問道于老子
老子曰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是則老子與孔子同
時皆去平王時甚逺也又其書上仁篇云伯樂相之王
良御之王良與趙簡子同時亦春秋末年也然則謂為
平王時人豈不誤歟曰孔子與老子荅問其為同時固
也如上文之所援引安得平王時有所謂老耼而曰吾
聞子學道于老耼似真誤矣但前史所述孔子皆可攷
其所生之嵗月如老耼則莫推其始止云姓李名耳字
[002-12a]
伯陽周守藏室之史也嘗觀遷史周紀幽王時三川皆
震伯陽甫曰周將亡矣注云伯陽父周柱下史老子也
及幽王立襃后太史伯陽讀史記曰周亡矣云云由此
而觀則太史伯陽即老子也固己見于幽王之前則平
王謂吾聞子學道于老耼又似非誤況孔子竊比于老
彭説者謂老耼彭祖夫彭祖堯臣綿唐虞厯夏商則老
耼之年遷史謂其修道以養壽或者生于幽王之前而
綿厯春秋之季亦未可知也更俟智者質之
[002-12b]
新序曰秦欲伐楚使使者往觀楚之寳器昭奚恤為壇
稱曰理百姓實倉廪令尹子西在此守封疆謹境界葉
公子高在此理師旅正兵戎子反在此攘霸王之餘義
獵治道之遺風昭奚恤在此惟大國所觀使反言于秦
君曰楚多賢臣未可謀也原註見/第一章大慶按通鑑昭奚恤
為楚相實周顯王十六年也子反卒于魯成公十六年
即周簡王十一年也自子反卒之日至奚恤相之時前
後二百二十年豈得為同時人乎或恐别有子反非死
[002-13a]
于鄢陵之戰者然令尹子西卒于魯哀十四年即周敬
王三十九年也下去奚恤為相之時亦百三十年矣又
豈同時乎或者又謂楚非一子西然葉公子高定白公
之難正與子西死白公之難為同時必此子西也故大
慶決知新序之誤無疑原註簡王在位十四年靈王二/十七年景王二十年敬王四十
二年元王八年定王二十八年威烈王二十四年安王/二十六年烈王十年以至顯王十六年故曰二百二十
年/雖然諸子固非同時人也然以意逆志而有得其説
葢數子皆楚名臣奚恤姑欲以此誇示秦使故厯舉諸
[002-13b]
人謂理民富國守境治兵皆有其人乃寓言也而何必
其時之同正如東方朔對武帝誠得天下賢士公卿在
位皆得其人矣若以周召為丞相孔子為御史大夫太
公為將軍卞莊子為衞尉臯陶為大理后稷為司農魯
班將作史魚司直云云諸公固非同時人亦姑以是寓
言之爾知此則知新序奚恤之言矣
大慶嘗論新序之誤葢非一端聊記于此孟子對好色
好勇之事與齊宣王問荅也而新序乃以為梁惠王豈
[002-14a]
非誤乎又節士篇所言黍離詩乃周詩也詩序非不明
白新序乃云衞宣公之子壽閔其兄且見害而作是詩
亦誤也
漢祖謀臣腹心為良平然三傑之稱平不與焉或謂帝
知有吕氏之禍將有賴于平故于稠衆中推明得天下
之由以寓抑揚之意不使平自足于前而且勉其自效
于後也吁天下之事惟其實而已功既多而襃予之不
至則人固不能以自慰未有功而誇詡之過情則凡有
[002-14b]
尺寸之效者豈能以厭服哉明達如高帝豈不知此大
慶嘗攷之秦二世元年九月高祖起沛蕭何主其謀次
年乃得張良又一嵗有餘而入闗舉秦取楚蕭張之謀
居多若夫還定三秦擊魏破趙脅燕襲齊戰勝攻取以
蹙楚于垓下淮陰之力也陳平仗劒歸漢乃二年三月
也時帝之起垂五年矣三傑所以獻謀效力者非一而
平始至其功之多寡有不待論者況平以躡足耳語而
封齊王以養虎為喻而追項羽則又同張良而為言非
[002-15a]
平得專美也終項氏之滅不過間楚君臣一事爾帝當
即位之初而論三傑之功是時平豈可與三子同日語
哉葢平之謀如遊雲夢以禽韓信之反用秘計以解平
城之圍所謂六出竒計等事要皆即位數年之後高帝
初年之言則亦道其實爾豈容預厠平于三傑之列哉
復齋漫錄曰臣僚文字留中之始本于蘇頲知制誥明
皇曰卿所制文誥可錄一本進來朕要留中披覽按後
漢楊賜傳賜上書㑹去位事留中原註注謂所論事留/在禁中未施用之又
[002-15b]
東平王蒼上便冝其/事留中注留禁中又史記三王世家武帝子羣臣請
立閎旦胥為諸侯王四月奏未央宫留中不下然則留
中漢已有之見于遷固之史復齋謂本于蘇頲誤矣
 
 
 
 
 攷古質疑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