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02 靈樞經-唐-王冰 (master)


[010-1a]
黃帝素問靈樞經巻之十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右徵與少徵調右手太陽上
 左商與左徵調左手陽朙上
 少徵與大宫調左手陽朙上
 右角與大角調右足少陽下
 大徵與少徵調左手太陽上
 衆羽與少羽調右足太陽下
[010-1b]
 少商與右商調右手太陽下
 桎羽與衆羽調右足太陽下
 少宫與大宫調右足陽朙下
 判角與少角調右足少陽下
 &KR0898商與上商調右足陽朙下
 &KR0898商與上角調左足太陽下
上徵與右徵同穀麥畜羊果杏
 手少陽藏心色赤味苦時夏
[010-2a]
上羽與大羽同穀大豆畜彘果栗
 足少隂藏腎色黒味鹹時冬
上宫與大宫同穀稷畜牛果棗
 足太隂藏脾色黄味甘時季夏
上商與右商同穀黍畜雞果桃
 手太隂藏肺色白味辛時秋
上角與大角同穀麻畜犬果李
 足厥隂藏肝色青味酸時春
[010-2b]
 大宫與上角同右足陽朙上
 左角與大角同左足陽朙上
 少羽與大羽同右足大陽下
 左商與右商同左手陽朙上
 加宫與大宫同左足少陽上
 質判與大宫同左手太陽下
 判角與大角同左足少陽下
 大羽與大角同右足太陽上
[010-3a]
 大角與大宫同右足少陽上
 右徵少徵質徵上徵判徵
 右角&KR0898角上角大角判角
 右商少商&KR0898商上商左商
 少宫上宫大宫加宫左角宫
 衆羽桎羽上羽大羽少羽
黄帝曰婦人無鬚者無血氣乎歧伯曰衝脉
任脉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裏為經絡之海其
[010-3b]
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㑹於咽喉别而絡脣
口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澹㵕皮膚
生毫毛今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
其數脱血也衝任之脉不榮口脣故鬚不生
焉黄帝曰士人有傷於隂隂氣絶而不起隂
不用然其鬚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獨去何也
願聞其故歧伯曰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脉
血寫不復皮膚内結脣口不營故鬚不生黄
[010-4a]
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嘗被傷不脱於血然其
鬚不生其故何也歧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
其任衝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脣口不榮
故鬚不生黄帝曰善乎哉聖人之通萬物也
若日月之光影音聲鼓響聞其聲而知其形
其非夫子孰能朙萬物之精是故聖人視其
顔色黄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少熱氣黒色者
多血少氣美眉者太陽多血通髯極鬚者少
[010-4b]
陽多血美鬚者陽朙多血此其時然也夫人
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多氣少血
陽朙常多血多氣厥隂常多氣少血少隂常
多血少氣太隂常多血少氣此天之常數也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黄帝問于歧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
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藏風雨
則傷上清濕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願
[010-5a]
聞其㑹歧伯曰三部之氣各不同或起於隂
或起於陽請言其方喜怒不節則傷藏藏傷
則病起於隂也清濕襲虚則病起於下風雨
襲虚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至於其淫泆不
可勝數黄帝曰余固不能數故問先師願卒
聞其道歧伯曰風雨寒熱不得虚邪不能獨
傷人卒然逢疾風㬥雨而不病者盖無虚故
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虚邪之風與其身形
[010-5b]
兩虚相得乃客其形兩實相逢衆人肉堅其
中於虚邪也因於天時與其身形參以虚實
大病乃成氣有定舎因處為名上下中外分
為三員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
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
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留而不
去則傳舎於絡脉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
之時息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
[010-6a]
之時洒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輸在輸之
時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强留而
不去傳舍於伏衝之脉在伏衝之時體重身
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嚮
腹脹多寒則腸鳴飱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
麋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
著於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脉或
著絡脉或著經脉或著輸脉或著於伏衝之
[010-6b]
脉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
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黄帝曰願盡聞其
所由然歧伯曰其著孫絡之脉而成積者其
積徃來上下臂手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能
句積而止之故徃來移行腸胃之間水湊滲
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䐜䐜滿雷引故時切
痛其著於陽朙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
大饑則益小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朙之積飽
[010-7a]
食則痛饑則安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痛而
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饑則痛其著於伏衝
之脉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
股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饑則
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其著於輸之脉
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乾壅此邪氣之
從外入内從上下也黄帝曰積之始生至其
已成奈何歧伯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
[010-7b]
成積也黄帝曰其成積奈何歧伯曰厥氣生
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脉凝濇血脉凝濇
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䐜脹䐜脹
則膓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卒然
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脉
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衂血隂絡傷
則血内溢血内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
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摶則并合
[010-8a]
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卒然外中於寒若内
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温
氣不行凝血藴裏而不散津液濇滲著而不
去而積皆成矣黄帝曰其生於隂者奈何歧
伯曰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
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浴
則傷腎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黄帝曰
善治之奈何歧伯荅曰察其所痛以知其應
[010-8b]
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寫則寫毋逆天時是
謂至治 泆亦/音
 ○行鍼第六十七
黄帝問于歧伯曰余聞九鍼於夫子而行之
於百姓百姓之血氣各不同形或神動而氣
先鍼行或氣與鍼相逢或鍼巳出氣獨行或
數刺乃知或發鍼而氣逆或數刺病益劇凡
此六者各不同形願聞其方歧伯曰重陽之
[010-9a]
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徃也黄帝曰何謂重陽
之人歧伯曰重陽之人熇熇髙髙言語善疾
舉足善髙心肺之蔵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揚
故神動而氣先行黄帝曰重陽之人而神不
先行者何也歧伯曰此人頗有隂者也黄帝
曰何以知其頗有隂也歧伯曰多陽者多喜
多隂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曰頗有隂其隂
陽之離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也黄帝曰其
[010-9b]
氣與鍼相逢奈何歧伯曰隂陽和調而血氣
淖澤滑利故鍼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黄帝
曰鍼已出而氣獨行者何氣使然歧伯曰其
隂氣多而陽氣少隂氣沉而陽氣浮者内蔵
故鍼已出氣乃隨其後故獨行也黄帝曰數
刺乃知何氣使然歧伯曰此人之多隂而少
陽其氣沉而氣徃難故數刺乃知也黄帝曰
鍼入而氣逆者何氣使然歧伯曰其氣逆與
[010-10a]
其數刺病益甚者非隂陽之氣浮沉之勢也
此皆麤之所敗上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
 ○上膈第六十八
黄帝曰氣爲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已知
之矣蟲爲下膈下膈者食晬時乃出余未得
其意願卒聞之歧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
寒温不時則寒汁流於腸中流於腸中則蟲
寒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胃充郭衛氣
[010-10b]
不營邪氣居之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
管虛下管虚則邪氣勝之積聚以留留則癰
成癰成則下管約其癰在管内者即而痛深
其癰在外者則癰外而痛浮癰上皮熱黄帝
曰刺之奈何歧伯曰微按其癰視氣所行先
淺刺其傍稍内益深還而刺之毋過三行察
其沉浮以為深淺已刺必熨令熱入中日使
熱内邪氣益衰大癰乃潰伍以參禁以除其
[010-11a]
内恬憺無為乃能行氣後以鹹苦化穀乃下
矣 潰會/音
 ○憂恚無言第六十九
黄帝問於少師曰人之卒然憂恚而言無音
者何道之塞何氣出行使音不彰願聞其方
少師荅曰咽喉者水穀之道也喉嚨者氣之
所以上下者也㑹厭者音聲之户也口脣者
音聲之扇也舌者音聲之機也懸雍垂者音
[010-11b]
聲之闗也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横骨者神
氣所使主發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
者頏顙不開分氣失也是故厭小而疾薄則
發氣疾其開闔利其出氣易其厭大而厚則
開闔難其氣出遲故重言也人卒然無音者
寒氣客于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
闔不致故無音黄帝曰刺之奈何歧伯曰足
之少隂上繫於舌絡於横骨終於㑹厭兩寫
[010-12a]
其血脉濁氣乃辟㑹厭之脉上絡任脉取之
天突其厭乃發也
 ○寒熱第七十
黄帝問于歧伯曰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皆
何氣使生歧伯曰此皆䑕瘻寒熱之毒氣也
留於脉而不去者也黄帝曰去之奈何歧伯
曰䑕瘻之本皆在於藏其末上出於頸腋之
間其浮於脉中而未内著於肌肉而外為膿
[010-12b]
血者易去也黄帝曰去之奈何歧伯曰請從
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絶其寒熱審按其
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之其小如麥者一
刺知三刺而已黄帝曰決其生死奈何歧伯
曰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貫瞳子見
一脉一歳死見一脉半一嵗半死見二脉二
嵗死見二脉半二嵗半死見三脉三嵗而死
見赤脉不下貫瞳子可治也
[010-13a]
 ○邪客第七十一
黄帝問于伯髙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
目不瞑不臥出者何氣使然伯髙曰五穀入
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
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脉而行呼吸焉
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脉化以為血以榮
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
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
[010-13b]
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隂常從
足少隂之分間行於五藏六府今厥氣客於
五藏六府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
於隂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蹻陷不
得入於隂隂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
何伯髙曰補其不足寫其有餘調其虚實以
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隂陽已
通其臥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謂決瀆壅塞經
[010-14a]
絡大通隂陽和得者也願聞其方伯髙曰其
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
其清五升煑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
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
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
者覆杯則卧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
黄帝問於伯髙曰願聞人之肢節以應天地
奈何伯髙荅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
[010-14b]
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
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
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
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
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
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隂陽
人有夫妻歳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
十節地有髙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
[010-15a]
膕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脉地有泉脉
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
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
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髙骨地有林木人有募
筋地有聚邑人有㬷肉嵗有十二月人有十
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
地相應者也黄帝問于歧伯曰余願聞持鍼
之數内鍼之理縱舍之意扞皮開腠理奈何
[010-15b]
脉之屈折出入之處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
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府之輸於身
者余願盡聞少序别離之處離而入隂别而
入陽此何道而從行願盡聞其方歧伯曰帝
之所問鍼道乖矣黄帝曰願卒聞之歧伯曰
手太隂之脉出於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際
至本節之後大淵留以澹外屈上於本節下
内屈與隂諸絡㑹於魚際數脉并注其氣滑
[010-16a]
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
於肘内廉入於大筋之下内屈上行臑隂入
腋下内屈走肺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心主
之脉出於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
留於掌中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
骨肉之際其氣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兩筋
之間上至肘内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
㑹上入於胸中内絡於心脉黄帝曰手少隂
[010-16b]
之脉獨無腧何也歧伯曰少隂心脉也心者
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
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
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
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脉也故獨無腧焉黄帝
曰少隂獨無腧者不病乎歧伯曰其外經病
而藏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鋭骨之端其
餘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隂心
[010-17a]
主之脉行也故本腧者皆因其氣之虚實疾
徐以取之是謂因衝而寫因衰而補如是者
邪氣得去真氣堅固是謂因天之序黄帝曰
持鍼縱舍奈何歧伯曰必先朙知十二經脉
之本末皮膚之寒熱脉之盛衰滑濇其脉滑
而盛者病日進虚而細者久以持大以濇者
為痛痺隂陽如一者病難治其本末尚熱者
病尚在其熱以衰者其病亦去矣持其尺察
[010-17b]
其肉之堅脆小大滑濇寒温燥濕因視目之
五色以知五藏而決死生視其血脉察其色
以知其寒熱痛痺黄帝曰持鍼縱舍余未得
其意也歧伯曰持鍼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
先知虚實而行疾徐左手執骨右手循之無
與肉果寫欲端以正補必閉膚輔鍼導氣邪
得淫泆真氣得居黄帝曰扞皮開腠理奈何
歧伯曰因其分肉左别其膚微内而徐端之
[010-18a]
適神不散邪氣得去黄帝問於歧伯曰人有
八虚各何以候歧伯荅曰以候五藏黄帝曰
候之奈何歧伯曰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
肝有邪其氣流于兩腋脾有邪其氣留于兩
髀腎有邪其氣留于兩膕凡此八虚者皆機
闗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邪氣惡血
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筋絡骨節機闗不得
屈伸故痀攣也
[010-18b]
 泌切/兵媚切/苦旱拘/音
 ○通天第七十二
黄帝問于少師曰余嘗聞人有隂陽何謂隂
人何謂陽人少師曰天地之間六合之内不
離於五人亦應之非徒一隂一陽而已也而
畧言耳口弗能徧朙也黄帝曰願畧聞其意
有賢人聖人心能備而行之乎少師曰蓋有
太隂之人少隂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隂
[010-19a]
陽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態不同其筋骨氣
血各不等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聞乎少師
曰太隂之人貪而不仁下齊湛湛好内而惡
出心和而不發不務於時動而後之此太隂
之人也○少隂之人小貪而賊心見人有亡
常若有得好傷好害見人有榮乃反愠怒心
疾而無恩此少隂之人也○太陽之人居處
于于好言大事無能而虚説志發於四野舉
[010-19b]
措不顧是非為事如常自用事雖敗而常無
悔此太陽之人也○少陽之人諟諦好自貴
有小小官則髙自宜好為外交而不内附此
少陽之人也○隂陽和平之人居處安静無
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或與不争與時
變化尊則謙謙譚而不治是謂至治古之善
用鍼艾者視人五態乃治之盛者寫之虚者
補之黄帝曰治人之五態奈何少師曰太隂
[010-20a]
之人多隂而無陽其隂血濁其衛氣濇隂陽
不和緩筋而厚皮不之疾寫不能移之○少
隂之人多隂少陽小胃而大腸六府不調其
陽朙脉小而太陽脉大必審調之其血易脱
其氣易敗也○太陽之人多陽而少隂必謹
調之無脱其隂而寫其陽陽重脱者易狂隂
陽皆脱者㬥死不知人也○少陽之人多陽
少隂經小而絡大血在中而氣外實隂而虚
[010-20b]
陽獨寫其絡脉則强氣脱而疾中氣不足病
不起也○隂陽和平之人其隂陽之氣和血
脉調謹診其隂陽視其邪正安容儀審有餘
不足盛則寫之虚則補之不盛不虚以經取
之此所以調隂陽别五態之人者也黄帝曰
夫五態之人者相與毋故卒然新㑹未知其
行也何以别之少師荅曰衆人之屬不如五
態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態之人不
[010-21a]
與焉五態之人尤不合於衆者也黄帝曰别
五態之人奈何少師曰太隂之人其狀黮黮
然黒色念然下意臨臨然長大膕然未僂此
太隂之人也○少隂之人其狀清然竊然固
以隂賊立而躁嶮行而似伏此少隂之人也
○太陽之人其狀軒軒儲儲反身折膕此太
陽之人也○少陽之人其狀立則好仰行則
好摇其兩臂兩肘則常出於背此少陽之人
[010-21b]
也○隂陽和平之人其狀委委然隨隨然顒
顒然愉愉然䁢䁢然豆豆然衆人皆曰君子
此隂陽和平之人也
 諟切/上𥿄切/直稔切/辭縁
黃帝素問靈樞經卷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