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91 二程子抄釋-明-呂柟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二程子抄釋卷三
             明 呂柟 編
  劉絢錄第九
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釋學力當建諸/天地質諸鬼神
學要信與熟釋惟信/則可熟
敬勝百邪釋敬最難識識/敬後百邪自退
欲當大任須是篤實釋爲質而有/光輝方大
[003-1b]
人賢不肖國家治亂不可以言命釋治身治世皆/在立志求賢
大抵學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布置者皆非
自得也釋自得者立/坐處皆可見
人心莫不有知惟蔽於人欲則忘天徳一作/理釋理欲/不並行
皆實理也人知而信者爲難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死生亦大矣非誠知道則豈以夕死爲可乎釋須知至/於死重於
生/時
樂天知命通上下之言也聖人樂天則不須言知命而
[003-2a]
信之者爾不知命無以爲君子是矣命者所以輔義一
循於義則何庸斷之以命哉夫聖人之知天命則異如
釋天與命並行/樂天即知命
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與言爲仁之本非仁之本也釋/爲
猶行/也
言天之自然者謂之天道言天之付與萬物者謂之天
釋道命/一理
治道在於立志責任求賢釋三者以立志/爲先求賢爲要
[003-2b]
顔子不動聲氣孟子則動聲氣矣釋其究/一也
學者須識聖賢之體聖人化工也賢人巧工也釋化工/天造巧
工人/爲
有有德之言孟子言已志者有德之言也言聖人之事
造道之言也釋言出/心見
學至於樂則成矣篤信好學未如自得之爲樂造道/者也
之者如游佗人園圃樂之者則已物爾然人只能信道
亦是人之難能也釋學至樂處/便是孔顔
[003-3a]
學之興起莫先於詩詩有美刺歌誦之以知善惡治亂
廢興禮者所以立也不學禮無以立樂者所以成德樂
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
蹈之也若夫樂則安安則乆乆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
而信神則不怒而威至於如此則又非手舞足蹈之事
釋不知舞蹈/處方是熟
有實則有名名實一物也若夫好名者則徇名爲虛矣
如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稱謂無善可稱耳非徇名也釋/學
[003-3b]
者止宜物實/實便能名
人須學顔子有顔子之德則孟子之事功自有一作/立
子者禹稷之事功也釋聖賢體/用本同
太𤣥中首中陽氣潜萌於黄宮無不在乎中陽首一藏
心于淵美厥靈根測曰藏心于淵神不外也揚子雲之
學葢嘗至此地位也釋子雲見至此/耳行恐未至也
視聽思慮動作皆天也人但於其中要識得眞與妄爾
釋眞處便/見踐形
[003-4a]
豶豕之牙吉不去其牙而豶其勢則自善矣治民者不
止其爭而教之䕶之類是也釋明性以制氣觀理以窒/欲尚義以抑利勸善以沮
惡立教養以息盗/皆豶豕之牙也
易要玩索齋戒以神明其德夫釋至此/方是盡
學只要鞭辟一作/約近裏著已而已故切問而近思則仁
在其中矣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
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在輿則見
其倚於衡夫然後行只此是學質美者明得盡查滓便
[003-4b]
渾化却與天地同體其次惟莊敬持養及其至則一也
釋切已處便是/誠誠便能通也
人最可畏者是便做要在燭理一本以下云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釋此孔子無不/知而作之者也
知至則便意誠若有知而不誠者皆知未至爾知至而
至之者知至而徃至之乃幾之先見故曰可與幾也知
終而終之則可與存義也知至至之主始/知終終之主終
爲政須要有綱紀文章先有司鄉官讀法平價謹權量
[003-5a]
皆不可闕也人各親其親然後能不獨親其親仲弓曰
焉知賢才而舉之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便見仲弓與聖人用心之大小推此義則一心可以䘮
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釋告仲弓者乃爲/政之本綱紀文章
其推/也
   右師訓
純亦不已天德也造次必於是顚沛必於是三月不違
仁之氣象也又其次則日月至焉者也釋功夫只/在無間
[003-5b]
楊子出處使人難說孟子必不肯爲楊子事釋楊子造/其極則老
子/耳
孔子與㸃葢與聖人之志同便是堯舜氣象也誠異三
子者之撰特行有不揜焉者眞所謂狂矣子路等所見
者小子路只爲不達爲國以禮道理所以爲夫子笑若
達爲國以禮之道便却是這氣象也釋若達則甲兵賦/稅童冠歌遊其義
一/也
人之學當以大人爲標垜然上面更有化爾人當學顔
[003-6a]
子之學釋顔子/近乎化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
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葢於是始有所得而嘆之以子貢
之才從夫子如此之乆方嘆不可得而聞亦可謂之純
矣觀其孔子没築室於場六年然後歸則子貢之志亦
可見矣佗人如子貢之才六年中待作多少事豈肯如

凡人才學便須知着力處既學便須知得力處釋知着/力處定
[003-6b]
向也知得力/處安慮也
   右戊巳冬見伯淳洛中所聞
楊墨之害甚於申韓佛老一無/老字之害甚於楊墨楊氏爲
我疑於仁墨氏兼愛疑於義申韓則淺陋易見故孟子
則闢楊墨爲其惑世之甚也佛老一作/氏字其言近理又非
楊墨之比此所以害尤甚楊墨之害亦經孟子闢之所
以廓如也釋程氏闢佛老與/孟氏闢楊墨同功
禮云惟祭天地社稷爲越紼而行事似亦太早雖不以
[003-7a]
卑廢尊若既葬而行之宜亦可也蓋未葬時哀戚甚人
有所不能祭爾釋此議/的當矣
艮其止止其所也八元有善而舉之四凶有罪而誅之
各止其所也釋氏只曰止安知止乎呉本罪作惡誅作/去 釋此惟至明
至徤者/能然
曽子易簀之意心是理理是心聲爲律身爲度也釋曽/子可
與立/命矣
   右於洛中所聞
[003-7b]
絢問先生相别去求所以教曰人之相愛者相告戒必
曰凡事當善處然只在仗忠信只不忠信便是不善處
釋此當參/前倚衡
有人治園圃役知力甚勞先生曰蠱之象君子以振民
育德君子之事惟有此二者餘無佗爲二者爲已爲人
之道也爲已爲人呉本作治已治人/釋此大學之道在明德新民
佛言前後際斷純亦不已是也彼安知此哉子在川上
曰逝者如斯夫不舎晝夜自漢以來儒學皆不識此義
[003-8a]
此見聖人之心純亦不已也詩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蓋曰天之所以爲天也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
文王之所以爲文也純亦不已此乃天德也有天德便
可語王道其要只在愼獨釋獨處易能間/斷愼之則不已
人之學不進只是不勇釋有志者/方可敎
   右過汝所聞
志氣之帥不可小觀
敬即便是禮無已可克
[003-8b]
安有識得易後不知退藏於宻宻是甚處釋/宻是用
古之學者優柔厭飫有先後次序今之學者却只做一
場話說務高而已常愛杜元凱語若江海之浸膏澤之
潤渙然氷釋怡然理順然後爲得也今之學者徃徃以
游夏爲小不足學然游夏一言一事却總是實如子路
公西赤言志如此聖人許之亦以此自是實事後之學
者好高如人游心於千里之外然自身却只在此釋人/惟實
方有立處/方有行處
[003-9a]
人皆稱柳下惠爲聖人只是因循前人之語非自見假
如人言孔子爲聖人也須直待已實見聖處方可信釋/此
便是/論世
曽子傳聖人學其德後來不可測安知其不至聖人如
言吾得正而斃且休理㑹文字只看他氣象極好被他
所見處大後人雖有好言語只被氣象卑終不類道釋/此
之謂有/德之言
養心莫善於寡欲不欲則不惑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
[003-9b]
向便是欲釋有所向便不/合天理人情
人惡多事或人憫一作/欲簡之世事雖多盡是人事人事不
敎人做更責誰何釋人事/是學問
要息思慮便是不思慮釋只看如何思慮若/安而能慮亦自妙也
人茍有朝聞道夕死可矣之志則不肯一日安於所不
安也何止一日須臾不能如曽子易簀須要如此乃安
人不能若此者只爲不見實理實理者實見得是實見
得非凡實理得之於心自别若耳聞口道者心實不見
[003-10a]
若見得必不肯安於所不安人之一身儘有所不肯爲
及至他事又不然若士者雖殺一作/敎之使爲穿窬必不
爲其佗事未必然至如執卷者莫不知說禮義又如王
公大人皆能言軒冕外物及其臨利害則不知就義理
却就富貴如此者只是說得不實見及其蹈水火則人
皆避之是實見得須是有見不善如探湯之心則自然
别昔曽經傷於虎者他人語虎則雖三尺童子皆知虎
之可畏終不似曽經傷者神色懾懼至誠畏之是實見
[003-10b]
得也得之於心是謂有德不待勉强然學者則須勉强
古人有捐軀隕命者若不實見得則烏能如此須是實
見得生不重於義一作義/重於生生不安於死也故有殺身成
仁者只是成就一箇是而已釋天下事果能實見則/何畏水與火古與今
學者患心慮紛亂不能寧静此則天下公病學者只要
立箇心此上頭儘有商量釋不知你心/慮紛擾甚事
語高則言遠言約則義㣲大率六經之言涵蓄無有精
粗欲言精㣲多則愈粗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爲兩
[003-11a]
叚事洒掃應對是其然必有所以然釋由下學/即上達
若謂既返之氣復將爲方伸之氣必資於此則殊與天
地之化不相似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窮更何復資於
既斃之形已返之氣以爲造化近取諸身其開闔徃來
見之鼻息然不必須一本無此四/字有豈字假吸復入以爲呼氣
則自然生人氣之生生一作人/之無於眞元天之氣亦自然
生生不窮至如海水因陽盛而涸及隂盛而生亦不是
一作/必是已涸之氣却生水自然能生徃來屈伸只是理
[003-11b]
也盛則必有衰晝則必有夜徃則便有來天地中如洪
鑪何物不銷鑠了釋此亦可解/輪廽之說
天子七廟亦恐只是一日行禮考之古則戊辰同祀文
武考之今則宗廟之祀亦是一日釋詩有祭文王詩祭/成王詩恐因事舉也
厯象之法大抵主於日日一事正則其他皆推洛下閎
作厯言數百年後當差一日其差理必然何承天以差
遂立歲差法其法以所差分數攤在所厯之年着一歲
差著幾分其差後亦不定獨邵堯夫立法冠絶古今却
[003-12a]
於日月交感之際以隂陽虧盈求之遂不差大抵隂常
虧陽常盈故只於這一作/張裏差了厯上若是通理所通
爲多堯夫之學大抵似揚雄然亦不盡如之常窮味有
二萬八千六百此非人所合和是自然也色二萬八千
六百又非人所染畫得亦是自然也獨聲之數只得一
半數不行盡聲只是於日出地上數得到日入地下遂
數不行此皆有理譬之有形斯有影不可謂却收以爲
來日之影據皇極經世色味皆一萬七千二百/十四疑此記者之悞 釋堯夫厯活
[003-12b]
修養之所以引年國祚之所以祈天永命常人之至於
聖賢皆工夫到這裏則有此應釋學可/變氣質
顔孟之於聖人其知之深淺同只是顔子尤溫淳淵懿
於道得之更淵一作/深粹近聖人氣象釋亦資/之美
率氣者在志養志者在直内釋内直則/充塞天地
老子言甚雜如隂符經却不雜然皆窺測天道之未盡
者也釋老子小/其天而學
聖人之道更無精粗從洒掃應對至精義入神通貫只
[003-13a]
一理雖洒掃應對只看所以然者如何釋下學便/是上達
切要之道無如敬以直内釋能此則心有/主可以方外
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但窮得自知死生之說不須
將死生便作一箇道理求釋凡論通晝夜之道/質鬼神無疑亦然
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將公便喚
做仁一本/有將公而以人體之故爲仁只爲公則物我兼照
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愛恕則仁之施愛則仁之用也
釋公而以人體/之便有生意矣
[003-13b]
學者爲氣所勝習所奪只可責志釋志可/帥三軍
釋氏之說若欲窮其說而去取之則其說未能窮固已
化而爲佛矣只於迹上考之其設敎如是則其心果如
何固難爲取其迹有是心則有是迹王通言心迹之判
便是胡說不若且於迹上斷定不與聖人合其言有合
處則吾道固已有有不合者固所不取如是立定却省
一作力偏釋見中/正後别 邪甚易
儒者其卒必一作/多入異敎其志非願也其勢自然如此
[003-14a]
葢智窮力屈欲休又知得未安穩休不得故見人有一
道理其勢須從之譬之行大道坦然無阻則更不由徑
只爲前面逢著山逢著水行不得有窒礙則見一邪徑
欣然從之儒者之所以必有窒礙者何也只爲不致知
知至至之則自無事可奪今夫有人處於異鄉元無安
處則言某處安某處不安須就安處若有家人言他人
爲安已必不肯就彼故儒者而卒歸異敎者只爲於已
道實無所得雖曰聞道終不曽實有之釋中無主/百感皆至
[003-14b]
有謂因苦學而至失心者學本是治心豈有反爲心害
某氣本不盛然而能不病無倦怠者只是一箇愼生不
恣意其於外事思慮悠悠釋治心而失/心者未治心
夢說之事是𫝊說之感高宗高宗感傅說只思得聖賢
之人方始應其感若傅說非聖賢自不相感如今卜筮
蓍在手事在未來吉凶在書策其卒三者必合矣使書
策之言不合於理則自不驗釋雖則傅說亦/未嘗忘天下
醫者不諳理則處方論藥不盡其性只知逐物所知不
[003-15a]
治合和之後其性又如何假如訶子黄白礬白合之而
成黒黒見則黄白皆亡又如一二合而爲三三見則一
二亡離而爲一二則三亡既成三又求一與二既成黒
又求黄與白則是不知物性一作/理古之人窮盡物理則
食其味嗅其臭辯其色知其某物合某則成何性天有
五氣故凡生物莫不具有五性居其一而有其四至如
草木也其黄者得土之性多其白者得金之性多釋此/便見
五臟生/尅之意
[003-15b]
宗子法廢後世譜牒尚有遺風譜牒又廢人家不知來
處無百年之家骨肉無統雖至親恩亦薄釋宗法存亡/係國家之盛
衰/
五祀恐非先王之典皆後世巫祝之一作誣祀無之/字誣又作淫
報則遺其重者井人所重行宁廊也其功幾何釋五祀/之設但
主有家而言/故屬大夫
雖庶人必祭及高祖比至天子諸侯止有疏數耳釋禮/注適
士一廟止祭父是亡祖也/故予嘗謂一廟祭五世
[003-16a]
凡物之散其氣遂盡况既無復歸本原之理天地間如
洪鑪雖生物銷鑠亦盡况既散之氣豈有復在天地造
化又焉用此既散之氣其造化者自是生氣至如海水
潮日出則水涸是潮退也其涸者已無也月出則潮水
生也非却是將已涸之水爲潮此是氣之終始開闔便
是易一闔一闢謂之變釋只生生之/謂易其明仁
春秋傳爲案經爲斷釋左氏/傳也
治道亦有從本而言亦有從事而言從本而言惟從格
[003-16b]
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若從事而
言不救則已若須救之必須變大變則大益小變則小
釋縱從事亦/不能外乎本
學者好語高正如貧人說金說黄色說堅軟道他不是
又不可只是好笑不曽見富人說金如此釋有金者/多不言
仲尼於論語中未嘗說神字只於易中不得已言數處
而已釋論語易之/用其行處也
律厯之法今亦粗存但人用之小耳律之遺則如三命
[003-17a]
是也其法只用五行支幹納音之類厯之遺則是星筭
人生數一作/處然有此理茍無此却推不行釋厯之學/近在指掌
近取諸身百理皆具屈伸徃來之義只於鼻息之間見
之屈伸徃來只是理不必將既屈之氣復爲方伸之氣
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復言七日來復其間元不斷續
陽已復生物極必返其理須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
有終釋損益盈虛皆自然/之理不得已而然也
說書必非古意轉使人薄學者須是潜心積慮優游涵
[003-17b]
養使之自得今一說盡只是敎得薄至如漢時說下帷
講誦猶未說書釋說意優/於說書
學者先務固在心志有謂欲屏去聞見知思則是絶聖
棄智有欲屏去思慮患其紛亂則是須坐禪入定如明
鑑在此萬物畢照是鑑之常難爲使之不照人心不能
不交感萬物亦難爲使之不思慮若欲免此一本無/此四字
是心一作/在心有主如何爲主敬而已矣有主則虛虛謂邪
不能入無主則實實謂物來奪之今夫瓶甖有水實内
[003-18a]
則雖江海之浸無所能入安得不虚無水於内則停注
之水不可勝注安得不實大凡人心不可二用用於一
事則他事更不能入者事爲之主也事爲之主尚無思
慮紛擾之患若主於敬又焉有此患乎所謂敬者主一
之謂敬所謂一者無適之謂一且欲涵泳主一之義一
則無二三矣一作不一/則二三矣言敬無如聖人之言一本無聖/人之言四
字/易所謂敬以直内義以方外須是直内乃是主一之
義至於不敢慢尚不愧於屋漏皆是敬之事也但存此
[003-18b]
涵養乆之自然天理明釋敬有甚様子只是主/一主一甚活動不泥也
閑邪存誠閑邪則誠自存如人有室垣墻不脩不能防
㓂㓂從東來逐之則復有自西入逐得一人一人復至
不如脩其垣墻則自不至故欲閑邪也釋如疾㵼/便是補也
學禪者嘗謂天下之忙者無如市井之人答以市井之
人雖日營利然猶有休息之時至忙者無如禪客何以
言之禪之行住坐卧無不在道存無不在道之心此便
是常忙釋此數珠念也/不如主一法
[003-19a]
嚴威儼恪非敬之道但致敬須自此入釋外不肅/則心放
墨子之書未至有兼愛之意及孟子之時其流浸遠乃
至若是之差楊子爲我亦是義墨子兼愛則是仁雖差
之毫厘繆以千里直至無父無君如此之甚釋兼愛爲/我初亦不
甚差後至無父無/君况初差者乎
與叔季明以思知聞見爲患某甚喜此論邂逅却正語
及至要處世之學者大敝正在此若他折難堅叩方能
終其說直須要明辨釋有辨難/方是學問
[003-19b]
   右入關語録伊川/語
趙景平問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所謂利者何利曰不獨
財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作一事須尋自家穩便
處皆利心聖人以義爲利義安處便爲利如釋氏之學
皆本於利
   右己巳冬所聞伊川/語
  說易第十伊川語不/知何人録
先生嘗說某於易傳今却已自成書但逐旋修改期以
[003-20a]
七十其書可傳韓退之稱聰明不及於前時道德日負
於初心然某於易傳後所改者無已不知如何故且更
期之以十年之功看如何春秋之書待劉絢文字到却
用功亦不多也今人解詩無意思此却待出些文字中
庸書却已成今農夫祁寒暑雨深耕易耨播種五榖吾
得而食之今百工技藝作爲噐用吾得而用之甲胄之
士被堅執銳以守土宇吾得而安之却如此閑過了日
月即是天地間一蠧也功澤又不及民别事又做不得
[003-20b]
惟有補輯聖人遺書庶幾有補爾陳長方見尹子於姑/蘇問中庸解尹子云
先生自以爲不滿意焚之矣/ 釋此伊川道不行之嘆
致知在格物格物之理不若察之於身尤切釋此方是/壹是皆以
修身爲/本之意
常見伯淳所在臨政便上下響應到了人衆後便成風
成風則有所鼓動天地間只是一箇風以動之也釋明/則動
傳經爲難如聖人之後纔百年傳之已差聖人之學若
非子思孟子則幾乎息矣道何嘗息只是人不由之道
[003-21a]
非亡也幽厲不由也
人或勸先生以加禮近貴先生曰何不見責以盡禮而
責之以加禮禮盡則已豈有加也釋盡禮便/是孔子
聖人之語因人而變化語雖有淺近處即却無包含不
盡處如樊遲於聖門最是學之淺者及其問仁曰愛人
問知曰知人且看此語有甚包含不盡處他人之語語
近則遺遠語遠則不知近惟聖人之言則遠近皆盡釋/聖
人言如/化工
[003-21b]
今之爲學者如登山麓方其迤邐莫不闊歩及到峻處
便逡廵一本無便止二字云或以峻而遂止或以難而/稍緩茍能遇難而益堅聞過則改何遠弗至也
先代帝王陵寢不多有閑田推其後每處只消與田十
頃與一閑官世守之至如唐狄仁傑顔杲卿之後朝廷
與官一人死則却絶不若亦如此處之亦與田五七頃
後世骨肉之間多至仇怒忿爭其實爲爭財使之均布
立之宗法官爲法則無所爭釋此興滅/繼絶之意
後世人理全廢小失則入於夷狄大失則入於禽獸人/理
[003-22a]
一作/禮
大凡禮必須有意禮之所尊尊其義也失其義陳其數
祝史之事也釋禮/後乎
人或以禮官爲閑官某謂禮官之責最大朝廷一有違
禮皆禮官任其責豈得爲閑官釋禮官得人/庶官可省責
陳平雖不知道亦知學如對文帝以宰相之職非知學
安能如此釋平有/遠識
曹叅去齊以獄市爲託後之爲政者留意於獄者則有
[003-22b]
之矣未聞有治市者釋市平/則獄平
學者所貴聞道執經而問但廣聞見而已然求學者不
必在同人中非同人又却無學者釋同處爲/力易見效
或問如何學可謂之有得曰大凡學問聞之知之皆不
爲得得者須黙識心通學者欲有所得須是篤志誠意
燭理上知則頴悟自别其次須以義理涵養而得之釋/誠
便/明
古者家有塾黨有庠故人未有不入學者三老坐於里
[003-23a]
門出入察其長㓜揖讓之序如今所傳之詩人人諷誦
莫非止於禮義之言今人雖白首未嘗知有詩至於里
俗之言盡不可聞皆繫其習也以古所習安得不善以
今所習安得不惡釋師道/甚重
唐太宗後人只知是英主元不曽有人識其惡至如殺
兄取位若以功業言不過只做得箇功臣豈可奪元良
之位至如肅宗即位靈武分明是簒也釋此桓/文功扁
 
[003-23b]
 
 
 
 
 
 
 
 二程子抄釋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