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83 參讀禮志疑-清-汪紱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參讀禮志疑卷上
              婺源汪紱撰
 今之譚經者於易則欲羅侔京王何於書於詩則欲
 搜小序箋疏以朱蔡爲少也獨於禮則望漢儒注疏
 而郤行雖雲莊集說亦倦然而不戡卒業矣夫焦京
 流於術王何入於𤣥書詩之大小序則附會穿鑿而
 不復察於本篇之意㫖所存漢唐諸儒惟事訓詁多
[001-1b]
 爲枝葉不有朱蔡何以大其廓清之功乎禮則不然
 禮謹節文禮之迹存乎器數節文器數與俗更革去
 古日逺其迹日湮數千百年而失亡盡矣漢儒去周
 未逺周之所遺車服禮器或有存者漢初猶及見之
 而孔壁逸禮五十篇孔鄭猶得而參考焉雖其雜引
 䜟緯不無失之誣妄而器數名物迄今可考則非孔
 鄭馬賈不爲功非若易之定象定理詩之歌詠性情
 書之紀載政事可以會心得之千百年可通寤寐也
[001-2a]
 大抵言事理而見古人之心漢儒所短考器數而得
 古人之制漢儒所長然則禮經無漢儒今人幾不識
 耳目何加進退何所矣今人於漢儒所短則欲收之
 於漢儒所長則怠倦寘之何傎於擇乎稼書先生之
 讀禮也凡有疑義必考悉於注疏而不敢遺非不憚
 煩蓋不如是不敢安讀經求實得也禮以敬爲本籩
 豆之事則有司存然不有籩豆敬何所將在今日又
 將以籩豆爲要也朱子曰孔子稱禮云禮云玉帛云
[001-2b]
 乎哉樂云樂云鐘鼔云乎哉然古人猶識得玉帛鐘
 鼓今人則併玉帛鐘鼓皆不識矣蓋傷之也朱子又
 嘗稱鄭康成爲漢大儒而儀禮經傳通解成於黄勉
 齋亦不能遺注疏以别爲考索也然則稼書先生之
 志不可尚歟愚是以喜讀其書而時或旁參一說焉
 謂疑有同心亦復識之且欲爲世之好異而畏煩者
 告也
爾雅云無室曰榭邢疏云榭有二義一者臺上構木曰
[001-3a]
榭月令可以處臺榭是也一則無室者名榭其制如今
㕔事春秋成周宣榭火是也郭註榭即今堂堭者堂堭
即今殿也殿亦無室故云即今堂堭愚按觀此可知堂
與㕔之别家禮所謂遂遷于㕔事
 榭序也序主於習射故榭字從射又或作豫序榭豫
 皆音之轉也古堂室之制南北四分之前三爲堂後
 一爲室則承棟之兩楹近堂北楹北一/楹南二榭制無室則
 兩楹當南北之中故鄉射禮曰豫則鉤楹豫即序也/序之兩楹
[001-3b]
 當南北之中故升射者升自西階直行至楹之北然/後轉而東鄉各當其物然後北行而履物是鉤楹以
 内也若射於庠則庠有室而楹近堂北升射者自楹/之南遂東鄉各當其物乃北行履物不必鉤楹也
 凡堂必爲臺故升堂有堦前則東西階旁則側階室/之後有内階是堂室皆處
 臺上/也故凡臺上構木亦曰榭也臺上構木者/亦無室也堂有室
 者東西五分之實六分之/中兼二分室東西爲東西房房東西
 爲左右夾室鄭康成云房當夾室北蓋由房入夾室/則自房之北而轉入耳謂之夾室則自
 當夾在房/之東西也士大夫無西房蓋東西亦三分之也室二/分房
 一/分室中戸在東南牖在西南室西南隅曰奥西北隅
[001-4a]
 曰宧音/夷東北隅曰窔音/杳堂上戸牖之間曰扆兩楹之
 東西曰廂兩廂之東西近牆曰序
喪服傳既練舍外寢鄭注舍外寢於中門之外屋下壘
墼爲之不塗塈所謂堊室也賈疏云練後不居舊廬還
於廬處爲屋但天子五門諸侯三門大夫士惟有大門
内門兩門而已無中門而云中門外者案士喪禮及既
夕外位惟在寢門外其東壁有廬堊室若然則以門爲
中門據内外皆有哭位其門在外内位中故爲中門非
[001-4b]
謂在外門内門之中爲中門也愚按家禮各歸喪次條
下云中門内外而不詳中門爲何門必看賈疏乃明
 中門即寢門
注疏亦多疎畧如既夕篇窆及反哭皆云拾踊三拾更
也投壺則拾投哭踊則拾踊皆更爲之也注疏止云拾
更也而不詳其義又不注於窆而注於反哭前後倒置
如雍正雍府不注於特牲而注於少牢亦然
 三跳足爲一踊如賓主拾踊則主人一踊賓一踊主
[001-5a]
 人又一踊更迭爲之各九跳足成三踊也
士喪禮上下二篇止有主人拜賓之文而於柩於重於
奠皆未嘗拜至士虞禮設饌後始言主人再拜稽首自
虞以前豈經文畧而不言歟抑主哀不主敬而不拜歟
賓之弔奠賵贈亦皆不言拜
 喪禮急遽初喪尤甚虞禮以前皆不言拜蓋不拜也
 與吉反也
牲體之數陳祥道禮書曰前脛骨三肩臂臑也後脛骨
[001-5b]
三肫亦作膊胳亦作骼觳也脊骨三正脊脡脊横脊也
脅骨三代脅長脅亦曰/幹短脅也正脊之前則膉也亦謂
之脰肫之上則脾也然則左右肱之肩臂臑與左右股
之肫胳觳而爲十有二脊骨三與左右脅骨六而爲九
觳正祭不獻神尸主人之俎兩髀不升於主人主婦之
俎膉不升吉祭之俎則祭之所用者去髀膉而二十有
一去二觳而爲十九矣士喪禮特豚四鬄去腣兩胉脅/也
脊肺既夕鼎實羊左胖豚亦如之然則四鬄者殊左右
[001-6a]
肩髀而爲四又兩胉一脊而爲七此所謂豚解也士喪
禮畧豚解而已至虞然後豚解體解兼有焉若夫正祭
則天子諸侯有體解豚解大夫士有體解無豚解以其
無朝踐獻腥之禮故也此一條最明但又曰國語禘郊
之事則有全脀王公立飫有房脀親戚燕饗有殽脀則
全脀豚解也房脀體解也殽脀骨折也此一條方氏古
今考深以爲非曰孔穎達左傳疏全其牲體而升于俎
謂之全脀豈祥道豚解七體乎半解牲體而升於俎謂
[001-6b]
之房脀祥道謂體解二十一體可乎體解節折而升於
俎爲折俎爲殽脀祥道何故以折俎解房脀而不解殽
脀乎其誤也根於康成愚按豚解非全脀當以方氏之
說爲是康成注禮運云腥其俎謂豚解而腥之熟其殽
謂體解而爓之雖亦引國語全脀房脀爲證然賈公彦
儀禮小斂疏云禘郊先有全脀後有豚解體解是康成
亦非以豚解爲全脀但說得未明致陳氏之誤耳
 牲體全升於大俎曰全脀郊禘/用之四鬄七體曰豚解天/子
[001-7a]
 諸侯朝踐有之大夫士/喪禮既夕亦有豚解左肩右肩前/足左髀右髀後足/此四
 鬄/也兩胉左右/脅一脊脊骨此合四/足爲七體也腥俎也禮運腥/其俎體解
 而升於折俎曰殽脀燕饗饋食/皆用之左右/肩左右/腕左/右
 蹄此分前足左/右各三體也亦作膊左/右近髀處亦作骼後/左右腕後左/右蹄
 正祭不以獻後蹄賤之也此分後/足左右各三體也正脊項後背上/脊並兩肩
 脊正脊之下/旁並兩脅横脊脡脊之下旁/並長短脅間代脅左右肩下/之兩脅長脅
 代脅後其/脅骨長短脅長脅後肫之前其脅骨短此分一脊/爲三兩胉爲六合之則二十一體也
 熟俎也禮運熟/其殽膉不升吉祭之俎膉者正脊之前頸/間也亦謂之脰此
[001-7b]
 肉今人亦賤/之謂之槽頭兩髀不升於主人主婦之俎肫之上短/脅之後近
 尾處也以近後故亦賤之然記曰殷人貴/髀則亦或升於俎惟近下竅處則截棄之首則先升
 於室禮記升/首於室此三體不在殽脀之數合髀膉則二十/三體合首則二
 十四體去髀膉及首二十/一體去兩觳則十九體又半體而升於俎曰房脀
 王公立飫時用之祀事用右胖詩曰/籩豆大房大房即半體之俎也腥之蓋惟郊禘有全
 脀有祼鬯則有房脀有朝踐之事則有豚解惟饋食
 之事則殽脀體解一獻熟之而已
茅之於祭有二用鄭康成周禮注云茅以共祭之苴亦
[001-8a]
以縮酒最明共祭之苴則鄉師所謂茅蒩及易之藉用
白茅士虞禮之苴刌茅皆是也亦以縮酒則甸師所謂
蕭茅及左傳之包茅不入皆是也若禹貢之包匭菁茅
則似兼此二者之用
 茅蒩刌之以藉牲刌之者截去其不齊而使/之齊也亦以藉器皿之類菁茅以
 縮酒禮記曰縮酌用茅明酌也是因五齊及鬱鬯皆
 渾故涗之以他酒而藉茅以泲之使清耳書儀立茅
 於神座前而以酒酹之象神之飲之也似非古人用
[001-8b]
 茅之意士虞禮有苴茅設於几東席上佐食取黍稷/祭於苴三取膚祭祭如初此亦非以酹酒
士虞禮祝聲三啟戸注云將啟户警覺神也疏引曲禮
將上堂聲必揚爲例可想見古人祭祀曲盡鬼神之情
 士虞禮祝聲三啟戸他篇祭禮則無之蓋虞始立尸
 而事之以神故有此節吉祭似不必用他祭亦/無茅蒩
朱子語類云魯共王壞孔子宅得古文儀禮五十六篇
其中十七篇與髙堂生所傳十七篇同鄭康成注此十
七篇多舉古文作某則是他當時亦見此壁中之書不
[001-9a]
知如何只解此十七篇而三十九篇不解竟無傳焉愚
按焦弱侯經籍志云永樂中御史沅洲劉有年獻儀禮
逸經十有八篇時未加表章旋就湮沒夫程朱大儒所
未見者有年何從而得之此非僞書則必纂輯諸經之
文而成之如呉草廬儀禮逸經之類焦氏信爲古經出
千百世之後則愚矣
 孔壁儀禮五十六篇而康成只注十七篇餘三十九
 篇不注蓋此十七篇有髙堂生所傳今文可以考據
[001-9b]
 餘篇蝌蚪古文又積歲乆逺無他本可以考證則有
 難盡通者故寧闕之亦古人之慎也
朱子謂儀禮疏說得不甚分明愚按如豚解體解與全
脀房脀異同之處是亦不分明之一端也又如朱子疑
緦十五升抽其半然小功十二升則其縷反多於緦矣
又不知是如何疏亦不見分明又如朝一溢米賈疏最
煩然古秤有二法律歴志與左傳注不同處孔氏喪大
記疏言之甚明而賈疏却不及
[001-10a]
 緦服十五升而抽其半則似止七升半近義服之齊
 衰矣或曰布皆雙扣緦布十五升而單扣也此似可
 通
喪大記小斂主人袒說髦括髮以麻婦人髽帶麻于房
中鄭注云婦人之髽帶麻於房中則西房也天子諸侯
有左右房孔疏云於房中者謂男子說髦括髮在東房
婦人髽帶麻於西房也士喪禮主人括髮袒衆主人免
於房婦人髽於室以男子在房故婦人髽於室大夫士
[001-10b]
惟有東房故也愚按大夫士無西房陳氏禮書不欲從
康成之說以此處證之則知康成之說不可易矣陳氏
集說及大全於此處並未分别東房西房殊爲疎畧
 王侯有東西房則主人袒說髦括髮以麻於東房婦
 人髽帶麻於西房男子重首故言括髮婦人重帶故/言帶麻喪大記小斂條於房中三
 字蓋總兩句統主人/婦人東西房而言也大夫士無西房故主人括髮袒
 衆主人免於房即東/房婦人髽於室此最明白
喪大記士之喪二日而殯此承上文大夫來蓋士之禮
[001-11a]
死與往日生與來日大夫以上皆以來日數故在士爲
三日而殯者在大夫視之則止是二日也陳氏集說及
大全皆畧不言曲禮内陳氏亦不言死與徃日是士禮
 士之禮死與往日則二日而殯實亦三日踰月而葬
 實亦三月可知然不滿其數也大夫以上不然則皆
 數來日三日而殯在第四日三月而葬在第四月實
 則滿三日三月之數也五月七月皆然然春秋時其
 禮已亂矣
[001-11b]
喪大記君設大盤一節舊本在始死遷尸於牀之前孔
疏雖云宜承濡濯棄於坎下札爛脫在此耳而仍不易
其舊古人疑則傳疑之意也陳氏竟易置之而又注明
其舊次則近武斷矣如雜記之内子以鞠衣及練則弔
皆然
 陳雲莊有武斷處然尚不似呉草廬自用之甚
士虞禮及閒傳中月而禫喪服小記祔必以其昭穆亡
則中一以上二中字注作閒字解曲禮上生與來日死
[001-12a]
與往日二與字注作數字解皆他處所少
 中之訓閒猶其踰過中閒也
朱子雖云漢儒說禮制有不合者皆推之以爲商禮此
便是沒理會處然亦確有是夏商之禮不可牽合者須
平以審之
 朱子云漢儒說禮制有不合者皆推之以爲商禮如
 春礿夏禘漢儒以爲夏商祭名則愚不敢信禘只是
 追享大祭三代皆同
[001-12b]
袁了凡羣書備考言注儀禮者鄭𤣥爲之疏者賈逵也
以賈公彦爲賈逵疎謬如此豈不誤人
 漢有賈逵唐有賈公彦漢有孔安國唐有孔穎達人
 多混之
士喪禮君視大斂祝負墉南面鄭注云祝南面房戸東
鄉君喪大記亦有負墉南面之文鄭注亦以爲在房戸
東乃儀禮刋本將房戸誤作房中楊氏圖因之遂列祝
於房中不知君將視祝而踊若在房中則逺於君矣安
[001-13a]
能視之而踊以禮記注證之可見况房無北壁見於朱
子答趙子欽書安得房中有墉
 士喪禮君視大斂祝負墉南面此墉即房之外墉所
 謂房戸東也房無北墉故又曰北堂以房戸作房中
 者誤甚
月令孔疏引太史職鄭注云中數曰歲朔數曰年中數
者謂十二月中氣一周總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謂
之一歲朔數者十二月之朔一周謂三百五十四日謂
[001-13b]
之爲年此是歲年相對故有朔數中數之别若散而言
之歲亦年也故爾雅釋天云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
周曰年是也又玉藻上大夫曰下臣擯者曰寡君之老
疏曰在客曰介當云介而云擯者擯介散文則通也又
康成大宗伯注曰出接賓客曰擯入詔禮曰相疏云此
對文義耳通而言之出入皆稱擯也又大司樂奏黄鍾
歌大吕疏云據出聲而言曰奏據合曲而言曰歌其實
歌奏通也
[001-14a]
 大司樂奏黄鍾歌大吕奏者堂下之樂金奏笙奏以
 聲不以辭也歌者堂上之樂工歌升歌人聲而和以
 琴瑟也奏以律堂下曠而發陽歌以吕堂上狹而隂
 靜故奏黄鍾則歌大吕奏太簇則歌應鐘奏㽔賓則
 歌林鐘奏無射則歌圜鐘奏夷則則歌小吕奏姑洗
 則歌南吕一奏一歌皆取天地之合氣斗柄建子則/日在丑初昬
 建丑則日在子故子與丑合建寅則日在亥建亥則/日在寅故寅與亥合建戌則日在卯建卯則日在戌
 故卯與戌合建辰則日在酉建酉則日在辰故辰與/酉合建申則日在巳建巳則日在申故申與巳合建
[001-14b]
 午則日在未建未則日在午故午與未合斗柄初昬/所建以地位定方日躔所在之辰以行天分次故以
 爲天地/之合氣疏云據出聲而言曰奏據合曲而言曰歌歌
 奏相通非是且出聲以黄鍾則其曲即黄鍾起調矣
 安得有出聲以黄鍾而合曲在大吕者乎
鄭康成既夕注云牆有布帷柳有布荒喪大記注又云
在旁曰帷在上曰荒皆所以衣柳也則帷荒總名爲柳
賈公彦疏云對而言之則帷爲牆象宫室有牆壁荒爲
柳以其荒有黼黻及齊三采諸色所聚故得柳名柳之
[001-15a]
言聚也總而言之皆得爲牆巾奠乃牆及檀弓云周人
牆置翣皆牆中兼有柳縫人衣翣柳之材柳中兼牆愚
按經文用字有此對言總言之二法不可不知注疏亦
謂之對文散文又曲禮效犬者左牽之疏云通而言之
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則大者爲犬小者爲狗又周禮
疏曰五齊對三酒酒與齊異通而言之五齊亦曰酒又
如封人疏云有足曰蟲無足曰豸程大昌作袒免辨謂
解除吉冠是之謂免免之爲言正是免冠之免不應别
[001-15b]
立一冠名之爲免而讀之如免也古今言以布繞頂及
髻而謂之爲免者惟鄭氏一人愚按賈氏喪服疏孔氏
喪服小記疏言括髮免髽之制詳矣程氏欲舉而盡廢
之不免武斷况喪服小記明言斬衰括髮以麻免而以
布問喪明言不冠者之所服也則免非徒免冠可知惟
服問云凡見人無免絰則當如免冠之免
 喪服之免音/問爲言挽也以布挽頂及髻也程大昌欲
 如字讀以爲免冠而已者誤矣喪服小記明言免而
[001-16a]
 以布安得謂鄭說爲非乎見人無免絰之免當如字
 冠無免之免亦不當音問
喪服小記云爲殤後者以其服服之鄭注云言爲後者
據承之也殤無爲人父之道以本親之服服之疏云此
論宗子殤死族人不得以父道爲後之事集說謂以其
服服之者子爲父之服也鄭孔之說爲長
 宗子已立爲宗子而殤其庶子子有可後者則後之
 矣若庶兄已有子而庶兄又/已死則其子可後宗子矣後之則爲之子而以父
[001-16b]
 服服之矣宗子殤而無可後者則殤之矣厭祭/不尸殤之
 則各以其服服之矣謂只如/本服
中庸言周公追王太王王季大傳言武王克商即追王
太王王季文王大傳之追王是加以王號中庸之追王
是備其王禮孔疏云中庸追王是以王禮改葬則恐未
必然
 大傳言武王追王太王王季蓋尊之以王號也書武
 成篇已以太王王季稱矣中庸言周公追王太王王
[001-17a]
 季蓋始定王禮也然此亦無可定考矣
大傳一條云自仁率親等而上之至於祖名曰輕自義
率祖順而下之至於禰名曰重一輕一重其義然也一
條云自仁率親等而上之至於祖自義率祖順而下之
至於禰是故人道親親也愚按祖以義爲主故義屬祖
禰以仁爲主故仁屬禰非謂事禰止用仁不用義事祖
止用義不用仁也仁義之分配祖禰猶分配事親從兄
親親敬長也觀兩條之末一則曰其義然也一則人道
[001-17b]
親親也則祖禰二者又皆可謂之義亦皆可謂之仁此
仁義二字之錯綜交互者也又性理朱子有一條云以
其性而言之則皆體也以其情而言之則皆用也以隂
陽言之則義體而仁用也以存心制事言之則仁體而
義用也此又仁義之錯綜交互者也
 自仁率親等而上之至于祖推愛父之心以愛祖愛
 以漸而殺服制亦/漸殺故曰輕自義率祖順而下之至于
 禰祖尊于父曽祖又尊于祖故曰重彌上彌尊彌近
[001-18a]
 彌親也
服問云母出則爲繼母之黨服母死則爲其母之黨服
爲其母之黨服則不爲繼母之黨服鄭注云雖外親亦
無二統孔疏不詳臨川呉氏曰母死謂己母死而父再
娶雖有繼母而子仍服死母之黨詳其文義自合如此
陳氏集說乃云母死謂繼母死也其母謂出母也殊謬
 母出則爲繼母之黨服母死則爲其母之黨服爲其
 母之黨服則不爲繼母之黨服此言生母爲父所出
[001-18b]
 而又再娶繼母則生母已絶於父故不得爲出母之
 黨服而爲繼母之黨服若生母先死而父再娶繼母
 則生母重矣故爲生母之黨服而不復爲繼母之黨
 服也必無繼母死而爲出母之黨服之理
雜記言大夫爲其父母兄弟之未爲大夫者之喪服如
士服士爲其父母兄弟之爲大夫者之喪服如士服鄭
注云今大夫喪服禮逸與士異者未得而備聞也春秋
傳曰齊晏桓子卒晏嬰麄衰斬苴絰帶杖菅屨食粥居
[001-19a]
倚廬寢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之禮也曰惟卿爲大夫
此平仲之謙也言己非大夫故爲父服士服耳麄衰斬
者其縷在齊斬之間謂縷如三升半而三升不緝也斬
衰以三升爲正微細焉則屬于麤也然則士與大夫爲
父服異者有麤衰斬枕草矣詳鄭意是以晏子所服爲
先王之禮王肅則駁之曰喪禮自天子以下無等故曽
子云哭泣之哀齊斬之情饘粥之食自天子達春秋之
時尊者尚輕簡喪服禮制遂壞羣卿專政晏子惡之故
[001-19b]
服麤衰枕草於當時爲重是以平仲云惟卿爲大夫遜
辭以避害也大夫與士異者大夫以上在喪斂時弁絰
士冠素委貌詳王意是以弁絰委貌之異爲先王之禮
而晏子所服爲周衰變禮二說雖殊然其以雜記之言
爲先王之禮則一也陳氏禮書云周衰禮變而齊之服
於是有等故大夫以尊而伸服斬衰枕凷士以卑而屈
服齊衰枕草而已禮記或記先王或記末世其可以末
世之事而論先王之時哉鄭氏以此爲真先王之禮宜
[001-20a]
爲王肅之所攻也禮書之意則是以雜記所言即是衰
周變禮其說較王鄭爲長陳氏集說即禮書之意也麤
衰枕草其非先王所制之士服甚明觀既夕是士禮而
云枕塊可知雖孔疏曲爲之解曰既夕是廣說是阿鄭
意耳難信也又按晏子所服依鄭說則比大夫之服爲
輕依王說則比當時大夫之服爲重禮書用鄭說愚謂
此當以王肅之說為正若杜預左傳注直以麤衰斬爲
斬衰枕草謂與枕塊無二則謬矣
[001-20b]
 有士喪禮則是有大夫喪禮其服制必微有不同不
 得如陳祥道以雜記之言爲周衰變禮也王肅以斂
 時大夫弁絰士冠素委貌之類當爲近是若齊斬之
 服則不容以貴賤異晏子麤衰枕草當稍重於當時
 之大夫而已輕於士然亦非先王禮也
雜記言自諸侯達諸士小祥之祭主人之酢也嚌之衆
賓兄弟則皆啐之大祥主人啐衆賓兄弟皆飲之可也
孔疏所以知此酢是受賓長酢者緣士虞禮主人主婦
[001-21a]
獻尸受酢之時皆卒爵而此唯嚌之故知是賓長酢也
陳氏集說亦指賓長言而不言尸酢卒爵則無根據矣
 尸酢雖喪祭必卒爵尊者賜也賓長酢則或嚌之或
 啐之不忍飲也
雜記親喪外除兄弟之喪内除視君之母與君之妻比
之兄弟發諸顔色者亦不飲食也鄭注云言小君服輕
亦内除也陳氏集說不承内除說則豈小君兄弟之喪
自始至終止發諸顔色者不飲食已乎
[001-21b]
 兄弟之喪雖内除然喪制未終則哀雖已忘而發諸
 顔色者亦不飲食蓋引而致之也於小君之喪亦然
 其哀本薄也
雜記期之喪十一月而練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練
則弔鄭注此謂父在爲母也集說因之然喪服小記云
宗子母在爲妻禫又云爲父母妻長子禫不知康成何
以獨主父在爲母言
 凡杖期則皆十一月而練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禮
[001-22a]
 父在爲母夫爲妻皆杖期父在則子爲其妻不敢杖/不杖則不禫若母則雖在而已爲宗子則妻為宗婦
 亦杖而禫池己承祖父後爲宗子則爲其長子斬齊/三年已不承祖父後非宗子則不得爲其長子斬齊
 然亦杖期/而禫也
興詩立禮只當于詩禮二經求之至成于樂則非精通
乎易書春秋者不能
 成於樂今無樂教故鮮知其效亦非待精通易書春
 秋之說
雜記子貢問喪子曰敬爲上哀次之鄭注云喪尚哀言
[001-22b]
敬爲上者疾時尚不能敬也愚謂敬亦從哀生哀之至
自能敬不能敬亦是哀淺分而言之則是二事如問喪
閒傳止說得哀若士喪禮喪大記則庶幾於敬矣所謂
附于身附于棺者必誠必信也
 孔子曰喪以敬爲上哀次之蓋哀而忘敬非孝也故
 朱子於慎終追逺章註不曰喪盡其哀而曰喪盡其
 禮敬者愛之之至也
曽子問取女有吉日而女死如之何孔子曰壻齊衰而
[001-23a]
弔既葬而除之夫死亦如之觀此則知後世有未㛰而
守節者非禮明矣
 女子未㛰而守節雖不必先王之禮然守信不渝要
 亦不可以爲非禮衛共姜柏舟之詩其語氣亦似未
 成㛰者
子上不喪出母孔疏鄭注及陳氏集說皆引儀禮爲出
母齊衰杖期而爲父後者無服但陳氏則云伯魚子上
皆爲父後禮當不服而以服者爲過孔疏鄭注則云子
[001-23b]
思既在子上當爲出母有服而以不服者爲非陳氏說
本横渠張子今從之朱子答林擇之書則又云按喪服
傳出母之服期但爲父後者無服耳子思此事不可曉
兼汙隆之說亦似無交涉或記者之誤歟
 伯魚子上皆爲父後皆不喪出母雲莊從張子之說
 是也孔鄭謂子思既在子上當爲出母有服此說似
 不然夫子厭於父父在子爲母杖期父卒然後爲母
 三年以夫主妻喪止於杖期故父在亦只爲母杖期
[001-24a]
 也况父出其母已與之絶而父在敢爲出母服乎由
 此言之子上雖不爲父後亦不敢喪其出母也答林
 擇之書或亦朱子一時未定之說耳
孔子殯于五父之衢集說力辨其誣可以正史記及孔
鄭之失陳幾亭謂誅少正卯之事左傳不載孟子不言
此穰苴孫武行兵立威之法豈聖人爲政之道家語不
可盡信朱子亦斷其爲妄此皆力衛聖道之言
 孔子少孤不知其父之墓殯于五父之衢蓋非全不
[001-24b]
 知也但以少孤而知之未審此以將合葬其母則審
 慎之至故更訪問之故下文曰其慎也舊注以慎字/爲靷字大失
 記/意此似不必辨也若史記則誣矣誅少正卯必非聖
 人事家語之不足信者尤多也
祥禫之月鄭𤣥王肅之說不同孔疏於孟獻子禫條辨
之詳矣集說于此既主鄭說而于下文祥而縞是月禫
徙月樂又載馬氏之說却仍是王肅之意前後舛錯朱
子文集卷六十三答胡伯量亦云中月而禫鄭注虞禮
[001-25a]
爲是故杜佑亦從此說
 中月而禫爲是祥而縞是月禫是字必誤
孔氏禮法之宗也乃伯魚子上之母則出子思之母則
嫁皆見于檀弓閨門之内何其多故耶陸翼王集說補
正曰按孔子年十九娶宋幵官氏女明年生子適魯昭
公賜之二鯉孔子榮君之賜因以名之至六十六而幵
官夫人卒則無出妻之事可知聖門禮義之宗豈有三
世出妻者其爲異學詆毁無疑也
[001-25b]
 孔子之内子幵官氏家語記孔子年十九娶幵官氏
 明年生伯魚六十六歲幵官氏卒陸氏據此疑檀弓
 之誣但孔子於魯爲士娶妻得有娣姪記言伯魚之
 母意伯魚或非嫡出也或有過出之亦不足疑耳
旅酬之禮見于特牲有司徹鄉射鄉飲酒燕禮者參差
不等故語類中庸卷内朱子所解旅酬其說亦不一
 旅酬之禮儀禮特牲有司徹鄉射鄉飲燕禮皆有之
 而各不同故朱子中庸章句只概舉爲言不專據特
[001-26a]
 牲也又旅酬之初只有一人舉觶至無算爵而後二
 人舉觶惟儐尸則二人爲旅酬始朱子言賓弟子兄
 弟之子各舉觶于其長者蓋無算爵亦是衆相酬而
 必兼無算爵言逮賤之意方周到也蒙引解旅酬直
 是于儀禮不曽考究猶今人解揖讓而升謂是三人
 爲耦三耦進三耦出皆貽笑大方耳
舊本儀禮特牲篇賓弟子及兄弟弟子洗各酌于其尊
條内脫却舉觶者祭卒觶拜長皆答拜十一字以儀禮
[001-26b]
經傳及楊氏儀禮圖考之可見蒙引解中庸旅酬之義
最爲鶻突其曰舉解非就是各勸其長飲也只是洗盞
更酌而歸之于其長其長只將此觶徃勸他人飲耳絶
不及弟子卒觶一節殊非儀禮之意豈其所見之儀禮
乃舊本之脫落者耶
 酬導飲也凡自飲以勸人飲則曰酬故凡飲酒之禮
 主人酌賓曰獻賓飲主人曰酢主人又酌自飲而復
 酌以飲賓曰酬賓受酬奠而不舉以待旅也蒙引謂
[001-27a]
 賓既飲仍以酢主人主人又飲此一謬也至弟子舉
 觶則賓弟子及兄弟弟子皆洗酌堂下北面祭卒觶
 拜其長皆答拜然後洗更酌以奠於其長此弟子之
 導長飲也蒙引謂舉觶非就是各勸其長飲只是更
 酌而歸于其長其長只將此觶往勸他人飲耳不及
 弟子卒觶一節夫不先卒觶則非導飲矣此二謬也
 及旅酬則賓舉所奠之觶以酬兄弟兄弟之長亦舉
 弟子所奠之觶以酬賓交相導飲故曰旅酬蒙引謂
[001-27b]
 長非一二人弟子亦非止一二人此與儀禮一人舉
 觶二人舉觶之言正相背此三謬也禮儀甚煩而不
 一學者當考全經姑述其畧如此
少牢用薦歲事于皇祖伯某某字也注疏引左傳諸侯
以字爲諡因以爲族則某又或是諡也其解與杜注不
同杜注是言或以字爲氏或以諡爲氏故將諸侯以孚
四字爲句儀禮注疏是言大夫或因字爲諡故將諸侯
以字爲諡六字爲句左傳之解自當以杜氏爲正若依
[001-28a]
鄭解則公子展先以展爲諡而後命以爲氏其說未知
何據
 左傳以字爲諡諡字當是氏字之誤
古人言禮不能處處皆詳因其詳處推到畧處則彼此
皆明如少牢云司宫設罍水于洗東有枓鄭注設水用
罍沃盥用枓禮在此也疏云言禮在此者以士冠禮直
言水在洗東士昬禮亦直言水在洗東鄉飲酒特牲記
亦云然皆不言罍器亦不云有枓其燕禮大射雖云罍
[001-28b]
水又不言有枓故鄭云凡此等設水用罍沃盥用枓其
禮具在此又少牢云上利升羊載右胖髀不升肩臂臑
膊骼正脊一脡脊一横脊一短脅一正脅一代脅一背
二骨以並腸三胃三長皆及俎拒舉肺一長終肺祭肺
三皆切肩臂臑膊骼在兩端脊脅肺肩在上鄭注云凡
牲體之數及載備于此疏云前體肩臂臑兩相爲六後
體膊骼兩相爲四短脅正脅代脅兩相爲六脊有三總
爲十九體惟不數觳二通之爲二十一體二觳正祭不
[001-29a]
薦于神尸故不言是牲體之數備于此此皆因其詳而
知其畧可悟解經之法
 載右胖於俎肩臂臑在俎之上端膊骼在下端此俎
 之兩頭也脊脅肺肩在上此横置俎中以脊爲上也
 腸三胃三長皆及俎拒其長如俎之廣也舉肺一此
 尸所舉之肺不切而長終肺也此亦/横置祭肺三皆切此
 尸舉以祭之肺故切之而不殊少儀所謂離而不提
 心也古人位置一物必端詳如此吾鄉昔時禮席用/雞則置首于前置
[001-29b]
 兩翼于前之左右置兩股于後之左右置尾于後置/脊于中又加腹肉及肫腸等于上位置不苟殊有古
 意俗謂之排四正數十年來此意亦亡則/徒以餔歠醉飽爲快矣亦俗之日偷也
少牢四人𧃊疏云上佐食東面近南下佐食西面近北
注云一賓長在上佐食之北一賓長在下佐食之南楊
氏圖因之然佐食與佐食賓長與賓長所以不得東西
相當之故註疏皆無確據疏雖云以其尸東面近南今
尸起上佐食居尸坐處明知位次如此然上佐食固當
東面近南矣下佐食何以不得西面近南乎
[001-30a]
 少牢四人𧃊上佐食東面近南下佐食西面近此注
 云一賓長在上佐食之北一賓長在下佐食之南蓋
 室中尚西故上佐食上賓東鄉下佐食次賓西鄉室
 中尚右故佐食處右賓處左佐食介於尸尊佐食猶
 尊尸也東鄉則右在南/西鄉則右在北
有司徹疏云蕡蔴有實枲蔴無實鄭云蕡枲實者舉其
類耳若竹器圓曰簞方曰笥鄭注論語亦云簞笥亦是
舉其類也又疏曰有骨爲臡無骨曰醢昌菹醢者即周
[001-30b]
禮麋臡臡散文亦名醢此皆是注疏活法若不知/此活法則窒礙者多矣疏内
用字如同時則云俱時之類則云之等如此字法今人
罕用見有司徹主婦薦豆籩條又據彼決此疏内往往
單用一決字如有司徹賓長獻尸條云不使兄弟不稱
加爵大夫尊也者此決特牲云長兄弟爲加爵又衆賓
長爲加爵不言獻
 醢肉/醬醢多/汁者醢帶/骨者醃/菜古人統謂之醢又醯醢梅
 鹽亦統謂之醢
[001-31a]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國語有虞
氏禘黄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韋昭注云舜在時則
宗堯舜崩而子孫宗舜說兩邊不同處最明陳澔集說
取國語此條置祭法之下而不載韋氏之注豈不滋學
者之惑
 禘郊祖宗之禮祭法國語俱難據信萬物本乎天人
 本乎祖故祀天必以祖之德可配天者配之以己之
 精神未必能感格於天故藉己之祖血脈一貫以庶
[001-31b]
 幾可通於天所謂介紹之義也非其祖則血脈先已
 不相貫矣舜之先難以考所自出史記世本說皆近
 誣而嚳則必非舜之祖矣祭法謂郊嚳宗堯國語謂
 郊堯皆未必然韋昭謂舜在時宗堯舜崩而子孫宗
 舜此亦未敢據也又言夏后氏郊鯀夫尊祖配天此
 雖子孫之志亦必顧其祖德何如鯀豈可以配天者
 哉在舜方殛之而夏乃以之配天天其必不享也惟
 禮運言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此爲得之由
[001-32a]
 此推之則舜之子孫苟得郊祀其必當以舜在舜禹
 之時則或郊以顓頊可矣
韋昭國語注祖文王而宗武王與孝經異者周初亦祖
后稷而宗文王其後更祖文王而宗武王此則似將宗
字看作宗祀明堂之宗與集說劉氏註不同劉註是也
劉氏欲改正經文之處亦皆有理若鄭康成云有虞氏
夏后氏宜郊顓頊殷人宜郊契郊祭一帝而明堂祭五
帝小德配寡大德配衆亦禮之殺也此則因鄭康成看
[001-32b]
禘郊祖宗先差故此等說皆不足據
 祖是别子爲祖繼别爲宗凡始封之君必其有功而
 受封則其後子孫祖之及後世有有德能紹其祖而
 益光其業者則又尊之曰宗如殷三宗周文武其廟
 亦百世不遷是也何必每朝定有一祖一宗如祭法
 國語之謂若周人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則此
 宗字只當尊崇之義看并與祖宗宗字無涉韋昭謂
 周初亦祖后稷而宗文王其後乃祖文王而宗武王
[001-33a]
 然則其後乃宗祀武王於明堂矣何附會無意義乎
禘郊祖宗鄭注云禘謂祭昊天于圜丘也祭上帝于南
郊曰郊祭五帝五神于明堂曰祖宗祖宗通言耳又郊
特牲疏云九月大饗五帝則以五人帝及文武配之以
文王配五天帝則謂之祖以武王配五人帝則謂之宗
此亦主鄭說王肅則言禘黄帝是宗廟五年祭之名又
言郊與圜丘是一郊即圜丘郊非祭感生之帝又以祖
宗爲祖有功宗有德其廟不毁非宗祀明堂之宗陳氏
[001-33b]
集說皆主王肅而不主康成最是
 圜丘即南郊也上帝即昊天也朱子曰祀於郊野以
 神事之則曰天祀於明堂屋中以人禮享之則曰帝
 此最分明鄭氏分邱郊天帝而二之疏又有以文王
 配五天帝以武王配五人帝之說此最爲紕謬五帝
 當如月令之說以迎春迎夏迎秋冬於郊而祭之配
 以句芒等五神而已
祭法篇首疏云春秋命歴序炎帝號曰大庭氏傳八世
[001-34a]
合五百二十歲黄帝一曰帝軒轅傳十世二千五百二
十歲次曰帝宣曰少昊一曰金天氏即窮桑氏傳八世
五百歲次曰顓頊即髙陽氏傳二十世三百五十歲次
是帝嚳即髙辛氏傳十世四百歲此鄭之所據也其大
戴禮少典産軒轅是爲黄帝黄帝産𤣥囂𤣥囂産喬極
喬極産髙辛是爲帝嚳帝嚳産放勲是爲帝堯黄帝産
昌意昌意産髙陽是爲帝顓頊顓頊産窮蟬窮蟬産敬
康敬康産句芒句芒産蟜牛蟜牛産瞽瞍瞽瞍産重華
[001-34b]
是爲帝舜及産象傲又顓頊産鯀鯀産文命是爲禹司
馬爲史記依此而用焉皆鄭所不取又疏載張融之說
云若依大戴禮及史記稷契及堯俱帝嚳之子堯有賢
弟七十不用須舜舉之此不然明矣又孔子刪書求史
記得黄帝𤣥孫帝魁之書若五帝當身相傳何得有𤣥
孫帝魁愚按此等處皆難臆斷傳疑可也大司樂享先
妣賈疏曰毛君與史記同以姜嫄帝嚳配鄭君依命歴
序帝嚳傳十世至堯后稷爲堯官則姜嫄爲帝嚳後世
[001-35a]

 命歴序炎帝八世黄帝十世少昊八世顓頊二十世
 帝嚳十世此雖逺無可稽要之近是大戴禮以堯舜
 稷唐禹臯陶伯益同出黄帝之後此其世次逺近不
 等而大統屢易昬配紊瀆此必非也稷爲帝嚳之後
 姜嫄蓋帝嚳子孫之妃稷契與堯必非同父蓋髙辛
 後世别子于堯爲叔父行矣
祭法疏云聖證論王肅六宗之說用家語之文以此四
[001-35b]
時也寒暑也日也月也星也水旱也爲六宗孔註尚書
亦同之伏生馬融以天地四時爲六宗劉歆以乾坤之
子六爲六宗賈逵云天宗三日月星也地宗三河海岱
也日月爲隂陽宗北辰爲星宗河爲水宗海爲澤宗岱
爲山宗鄭駿之云書云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
山川言望則六宗無山川明矣大宗伯云以禋祀祀昊
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
雨師郊特牲日郊之祭也大報天而主日又祭義曰郊
[001-36a]
之祭大報天而主日配以月則郊天並祭日月可知其
餘星也辰也司中也司命也風師也雨師也此之謂六
宗愚按鄭氏之駁諸說固未可盡據今蔡氏書傳陳氏
禮記集說既主王肅而不主鄭氏則相近于坎壇一句
宜依王氏讀作祖迎不宜依鄭氏讀作禳祈書經大全
讀作禳祈非也蓋鄭氏因周禮大宗伯備列諸祀而不
見祭四時寒暑水旱故以祭法所載爲遇災禳祈之禮
非關正禮而不用以解舜典故相近讀爲禳祈雩宗幽
[001-36b]
宗之宗皆謂是禜字之誤蔡氏書傳引祭法不用此解

 六宗之說定主王肅相近二字斷爲祖迎周禮大宗
 伯章諸祀畧舉其重亦不必無所遺不必疑四時寒
 暑水旱之不見載也月令大雩帝用盛樂何必遇水
 旱而後禳祈之且飌伯雨師豈非水旱之事
祭法廟制鄭氏注云鬼亦在祧顧逺之于無事祫乃祭
之耳春秋文二年秋大事于太廟傳曰毁廟之主陳于
[001-37a]
太祖未毁廟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是也魯煬公者伯
禽之子也至昭公定公乆已爲鬼而季氏禱之而立其
宫則鬼之主在祧明矣此一段補經文所未及最好陳
氏集說直以經文爲失則過矣
 謂鬼之主亦在祧可矣然爲壇爲墠又何說焉
廟制朱子然劉歆之說而康成注王制祭法則皆以文
武處七廟之内此則不可從周禮守祧疏曰孔君王肅
之義二祧乃是髙祖之父髙祖之祖與親廟四皆次第
[001-37b]
而遷文武爲祖宗不毁矣鄭不然者以其守祧有奄八
人守七廟并姜嫄廟則足矣若益二祧則十廟奄八人
何以配之愚按鄭說固非無據然奄八人此特周公時
事耳安知後來不増作十人乎
 廟數朱子取劉歆之說二祧在七廟數外鄭氏守祭
 法之說以周禮守祧奄八人守七廟并姜嫄廟若益
 二祧則十廟八人何以配之抑知周公時文武只在
 七廟之内至懿王始立文世室至孝王始立武世室
[001-38a]
 故周禮只守祧八人若懿孝時廟増而九則守祧之
 何不可増而十乎
祭法鄭注云惟天子諸侯有主禘祫大夫有祖考者亦
鬼其百世不禘祫無主爾疏云王制天子諸侯有禘祫
故知有主王制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而三太祖
只是大夫之祖考既有祖考明應遷之祖以制幣招其
神而藏焉故云亦鬼其百世若無祖考祇得立曽祖與
祖及父二廟而已則不得鬼百世也云不禘祫無主爾
[001-38b]
者惟有百世之鬼不得禘祫無主爾左傳衛大夫孔悝
有主者祭其所出之君爲之主耳愚按此則古禮大夫
有廟無主今家禮士大夫皆得有主者蓋以義起之也
 鄭氏謂大夫士有廟無主此亦未必然
鄭注祭法七祀五祀條云此小神居人之間司察小過
作譴告者爾故孔疏解司命云司命者宫中小神熊氏
云非天之司命故祭于宫中皇氏云司命者文昌宫星
其義非也愚按註疏此等解最精可見百神之散列于
[001-39a]
天地間大小相維上下相制至嚴至密陳氏集說謂司
命見周禮似誤認祭法之司命作周禮之司命
 祭法七祀五祀三祀一祀之說亦難據信五祀據左
 氏則句芒祝融后土蓐收𤣥㝠也據祭法則戸竈中
 霤門行也而月令則兼有之愚按句芒五者古之貴
 神非士庶所當祀亦非戸竈等神所可當也至如戸
 竈五者則所職卑小民庶皆日用習之則士庶宜皆
 得祭之又不當只祭其一或祀戸或祀竈也司命則
[001-39b]
 天之貴神宜益崇於句芒五者鄭氏不安故謂此小
 神居人之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耳孔疏熊氏皆用
 其說然愚謂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塞滿天
 地固無非鬼神但謂實有神焉居人間司察小過則
 似看鬼神有心又似兩間鬼神亦有分司統屬如官
 府號令胥徒稽察焉則密而反疎且啟後世之禱媚
 矣然祭法所謂司命固必不可以天之司命當之也
 又由此而推則句龍配社大夫以下成羣立社不得
[001-40a]
 皆以句龍配之也戸雖配木而士庶祭戸非句芒竈
 雖配火而士庶祀竈非祝融也天地間物有其妙用
 則有其神焉賴其利用則報以祀焉顧分惟其稱耳
 泰厲國厲自宜有祭使鬼有所依漢時以厲爲山鄭
 固以爲謬矣
祭義禘有樂而嘗無樂孔疏謂周禮四時之祭皆有樂
殷則蒸嘗之祭亦有樂故那詩云庸鼓有斁萬舞有奕
下云顧予蒸嘗則殷秋冬亦有樂者熊氏云殷秋冬但
[001-40b]
有管絃之樂愚按此等處不若集說闕疑爲是
 享禘依舊說/作礿有樂食嘗無樂此於禮終不合
祭義出戸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歎息之聲鄭注謂無
尸者闔戸若食間則有出戸而聽之皇氏謂尸謖之後
陽厭之時愚按此二說似可兼用蓋有尸無尸皆有出
戸而聽之時也集說于此畧而不註則與上文周旋出
戸無分别矣 孝子臨尸而不怍鄭注色不和曰怍怍
字無註則與愧怍之怍無别矣鄭解似精
[001-41a]
 無尸曰厭祭尸謖之後陽厭於室之白此時亦無尸
 臨尸不怍既無愧鬼神之義即孝子能饗親之義
惟聖人爲能饗帝孝子爲能饗親鄭注云謂祭之能使
之饗也此注最精蓋饗不饗帝親主之而我能使之必
饗此即中庸大德者必受命之意集說畧而不註疎矣
 聖孝是平時事饗帝饗親是祭時事能字則從平時
 通之於祭時惟德與天合精神與天無間然後能於
 祭時致天神之饗孝不忘先精神與祖無間然後能
[001-41b]
 於祭時致祖宗之饗不然則不仁不孝自絶於天親
 乆矣安能於俎豆間一邀天親之饗乎
盡其慤而慤焉盡其信而信焉盡其敬而敬焉疏云盡
慤謂心盡其慤也而慤焉謂外亦慤焉其信與敬皆處
内内有其心外著于貌此疏解得甚精不知集說何以
不用
 盡其慤言致其慤也是用力語而慤焉無不慤也是
 盡頭語信敬亦然
[001-42a]
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言其所及之有逺近耳注疏
皆不明白
 至孝近乎王王家天下自有似孝處至弟近乎霸霸
 長諸侯自有近弟處文王爲西伯亦是霸不必泥孟
 子王霸之說駁之
孔疏謂郊之祭大報天而主日配以月蓋天帝獨爲壇
其日月及天神等共爲一壇故日德爲衆神之主也又
云祭日于壇謂春分也祭月于坎謂秋分也而崔氏還
[001-42b]
據上文郊祭之時非也愚按集說于此並不言是春秋
分是亦同崔氏之說也當從孔疏爲是但孔疏謂郊是/夏正郊祀則因
康成之/誤耳
 郊之祭迎長日之至也此即主於日之意猶社言祭
 土而主隂氣也蓋大報天而又以日爲天神之主則
 其義迂矣且祭土又豈有個隂氣爲主乎愚謂郊天
 只宜是祭天而配以稷以稷者介紹之義耳用犢以
 著其誠致其專壹以格於天不當徧祀天神以分其
[001-43a]
 誠敬也因主日之言而加出配以月蓋失之矣日月
 之祀自在春秋分也
鬼神之名合祭義疏及左傳子産對趙簡子疏觀之然
後明白祭義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
鬼與神教之至也鄭注云氣謂嘘吸出入者也耳目之
聰明爲魄疏云氣謂嘘吸出入者也謂氣在口嘘吸出
入此氣之體無性識也但性識因此氣而生有氣則有
識無氣則無識則識從氣生性則神出入也故人之精
[001-43b]
靈而謂之神云耳目之聰明爲魄者魄體也若無耳目
形體不得爲聰明故云耳目聰明爲魄又云鬼神本是
人與物之魂魄若直名魂魄其名不尊故尊而名之爲
鬼神對則精靈爲魂形體爲魄故昭七年左傳云人生
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是形爲魄氣爲魂若散而言
之魄亦性識識與魄無異故昭二十五年左傳云心之
精爽是爲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乆又襄二十九年左
傳云天奪伯有魂又對而言之天曰神地曰祇人曰鬼
[001-44a]
散而言之通曰鬼神此皆祭義疏也左傳疏云人稟五
常以生感隂陽以靈有身體之質名之曰形有嘘吸之
動謂之爲氣形氣合而爲用知力以此而强故得成爲
人也人之生也始變化爲形形之靈者名之曰魄也既
生魄矣魄内而有陽氣氣之神者名之曰魂也魂魄神
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亦異附形之靈
爲魄附氣之神爲魂也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
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爲聲此則魄之靈也附氣之神者
[001-44b]
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是魄在于前
而魂在于後故云既生魄陽曰魂魂魄雖俱是性靈但
魄識少而魂識多鄭氏祭義註云氣謂嘘吸出入者也
耳目之聰明爲魄是言魄附形而魂附氣也人之生也
魄盛魂强及其死也形消氣滅郊特牲曰魂氣歸于天
形魄歸于地以魂本附氣氣必上浮故言魂氣歸于天
魄本歸形形既入土故言形魄歸于地聖王緣生事死
制其祭祀存亡既異别爲作名改生之魂曰神改生之
[001-45a]
魄曰鬼劉炫曰人之受生形必有氣氣形相合義無先
後而此云始化曰魄陽曰魂是則先形而後氣先魄而
後魂魂魄之生有先後者以形有質而氣無質尋形以
知氣故先魄而後魂其實並生無先後也此皆左傳疏
也陳氏集說于祭義宰我問鬼神條引中庸章句程張
朱子之說不知中庸是泛言鬼神不專指祭祀之鬼神
與祭義所說不同
 一隂一陽兩在不測合之則循環無端分之則至於
[001-45b]
 無可分天地間只是這個妙以人言則男陽女隂而
 男女又各有魂魄魂氣爲陽體魄爲隂以時言則春
 夏爲陽秋冬爲隂而春夏秋冬又各有晝夜也晝夜
 晝陽夜隂晝夜十二時又子陽丑隂寅陽卯隂是分
 之至無可分也而天之生物成物以此人之動作云
 爲以此豈非天地之功用天道無形迹可尋而祇此
 則有可據故曰造化之迹時一春夏便自能生長時
 一秋冬便自能收藏人有體魄則自能視聽聰明有
[001-46a]
 魂氣則自能呼吸運動有視聽則自有哲謀之德有
 言動則自有肅乂之常食味别聲被色種種知識靈
 妙皆其自然而具豈非二氣之良能乃此有分有合
 合晝夜而成春夏秋冬合魂魄而成人物魂魄合撰
 日來而伸自受形父母以至於强壯又皆可謂之神
 如時之春夏也四十五十以後形氣日衰精神亦日
 減以至於魂離魄墮又皆可謂之鬼如時之秋冬也
 及夫骨肉瘞於下其氣發揚於上有如昭明焄蒿悽
[001-46b]
 愴者則靈氣之餘有所未盡猶有足以感人而天地
 之氣即人之氣子孫之精神魂魄即祖考之精神魂
 魄故因其昭明焄蒿悽愴之足以感人而萃人之精
 神意志以感之爲求諸隂爲求諸陽則洋洋乎如在
 其上如在其左右矣魂游魄墮鬼之歸也及乎洋洋
 如在則又有來而伸者矣是故分而言之則鬼者隂
 之靈也魄者鬼之盛也神者陽之靈也氣者神之盛
 也合而言之則方至而伸雖魄亦統於神其散而歸
[001-47a]
 則魂亦歸於鬼故曰物之終始莫非隂陽合散之所
 爲此合二氣一氣兩義而言之也終鬼始神隂鬼陽/神隂陽之合爲神
 隂陽之/散爲鬼天地鬼神莫非實理一隂一陽之謂道天地
 以二氣生人生物而此理即寓其中故形氣魂魄之
 身靈妙無端而仁孝慈愛恭敬之良亦動於中而不
 能自已隨感而發各有當然之則是則天道之至教
 也聖人修道之教修此而已是以云爲合理則此心
 快然而四體適安云爲不合於理則此心歉然而如
[001-47b]
 有所畏是則鬼神之監無所不在而其感人之切能
 使人惻然動其天性惕然反躬自省者則莫如此昭
 明焄蒿悽愴之會故以此爲尤神之著因其感人之
 切而制爲之極則且明即此而指言之曰鬼神如制
 爲喪祭之禮使人率而行之以永其慎終追逺之良
 報本反始之意則仁孝慈愛恭敬之情油然日生以
 至於手舞足蹈而不自知而百官不以治萬民不以
 服乎故宰我問鬼神一章實與中庸鬼神之爲德一
[001-48a]
 章相爲表裏天地之鬼神即祭祀之鬼神原非有二
 即鬼神之爲德章亦未嘗不言祭祀也稼書先生譏
 雲莊於宰我問鬼神章不當引用程張朱子之說謂
 中庸是泛言之鬼神與祭義所說不同其亦有所未
 達矣
敬可能也安爲難集說云安爲難者謂非勉强矯拂之
敬也孔疏云使父母安樂爲難也尤妙
 敬可能也安爲難集說云謂非勉强矯拂之敬也孔
[001-48b]
 疏云使父母安樂爲難愚謂子敬而出於安則父母
 安之矣
祭統云知足以利之集說謂利己之得次名于下也此
本孔疏悖義特甚大全葉氏以不誣其實爲利之勝舊
說多矣又銘者自名也注疏集說皆解得不妥愚謂是
欲效法先祖以自成名之意故下文云身比焉順也
 銘者自名也稼書先生謂是欲效法先祖以自成名
 之意此解甚好
[001-49a]
郊特牲疏云王肅以郊丘是一而鄭氏以爲二者按大
宗伯云蒼璧禮天典瑞又云四圭有邸以祀天是玉不
同宗伯又云牲幣各放其器之色則牲用蒼也祭法又
云燔柴于泰壇用騂犢是牲不同也又大司樂云凡樂
圜鐘爲宫黄鍾爲角大簇爲徵姑洗爲羽冬日至於地
上之圜丘奏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上文云乃奏黄
鍾歌大吕舞雲門以祀天神是樂不同也故鄭以蒼璧
蒼犢圜鐘之等爲祭圜丘所用以四圭有邸騂犢及奏
[001-49b]
黄鍾之等以爲祭五帝及郊天所用愚按鄭氏郊丘之
說固不可從然未知此等處王肅以何義駁之當考
 古人有瑞玉以爲/贄者有享玉以爲/禮者如桓信躬榖蒲所執
 以朝聘也又有瑑圭璋璧琮琥璜所將幣以享獻也
 蓋於神亦然大宗伯蒼璧禮天黄琮禮地及牲幣各
 放其器之色此所以將幣爲禮者猶享玉也四圭有
 邸以祀天兩圭有邸以祀地此所執見爲贄者猶瑞
 玉也大司樂章奏黄鍾歌大吕舞雲門以祀天神此
[001-50a]
 蓋正祭時所歌舞以樂神者猶鄉飲酒禮於獻酬皆
 畢之後乃以樂樂賓也圜鐘爲宫黄鍾爲角太簇爲
 徵姑洗爲羽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若樂六變
 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此蓋未祭之先作樂以感神
 者所謂臭味未形蕩滌其聲也康成以蒼璧蒼犢圜
 鐘之等爲祭圜丘所用以四圭有邸及騂犢及奏黄
 鍾之等爲祭五帝及郊天所用鄭氏以圜丘爲禘以/祭上帝于南郊曰郊
 祭五帝五神于明堂/曰祖宗故其說如此謬耳燔柴於泰壇用騂犢郊圜
[001-50b]
 丘也其有用蒼如郊禖祈榖之郊也
少牢特牲士大夫之祭皆無樂然左傳衆仲論羽數曰
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未詳其故
 諸侯用鬱鬯用樂且待天子之賜則大夫士之祭得
 用樂必待君賜可知矣雖受君賜亦不得過四佾二
 佾也少牢饋食特牲禮皆無樂其常也
郊特牲疏云郊與配坐皆特牲故下文云養牲必養二
帝牛不吉以爲稷牛又召誥云用牲於郊牛二是也然
[001-51a]
祭天初有燔燎後有正祭皆須有牲故大宗伯云實柴
日月星辰鄭司農云實牛柴上也鄭康成云實牲體焉
郊唯特牲得供燔燎正祭二處所用者熊氏皇氏等以
爲分牲體供二處所用其實一特牲也而月令郊禖用
大牢者彼是求子之祭不與常祭同我將祀文王于明
堂經云維羊維牛者據文武配祭得用太牢也愚按此
等處全賴注疏不然則郊特牲與召誥我將皆矛盾矣
 燔燎未必用全牲或首用以燔柴分牲體以供獻耳
[001-51b]
 然郊之胙曰膰是所燔之餘也或其俎皆燔熟之非
 如宗廟之烹也惟郊圜丘及祈榖等用特犢髙禖宗
 祀則太牢也
又疏云諸侯不敢祖天子而文三年左傳云宋祖帝乙
鄭祖厲王大夫不敢祖諸侯而莊二十八年左傳云凡
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與此文不同者此據尋常諸
侯大夫彼據有大功德者非注疏此等處便難解矣
 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諸侯支子不祭皆禮
[001-52a]
 之正此禮行而定分秩然矣宋祖帝乙鄭祖厲王邑
 有先君之廟皆春秋時之失禮歟然魯有周廟文王/廟
 而太廟仍祖周公則是宋或立帝乙之廟而祖仍自
 微子鄭或立厲王之廟而祖仍自桓公耳
郊特牲疏云社稷之義先儒所解不同鄭康成之說以
社爲五土總神稷爲原隰之神句龍以有平正水土之
功配社祀之稷有播種之功配稷祀之若賈逵馬融王
肅之徒以社祭句龍稷祭后稷皆人鬼也非地神故聖
[001-52b]
證論王肅難鄭云召誥用牲于郊牛二明后稷配天故
知二牲也又云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明知惟祭句
龍更無配祭之人爲鄭學者通之云是后稷與天尊卑
既别不敢同天牲句龍是土公之神社是地祇之别尊
卑不甚懸絶故云配同牲也愚按此當依疏主鄭氏說
大祝言后土鄭注后土社神也賈疏曰句龍生爲后土
之官死則配社故舉配食人神以言社其實告社神也
 社土神稷榖神本自分明榖别於土者猶榖之並五
[001-53a]
 行爲六府也五土皆統於社五土者邱陵山林/原隰墳衍川澤也百榖
 統之以稷康成分原隰之神爲稷非也祭社配以句
 龍祭稷配以柱棄此亦介紹之義由先正治其事者
 以通於其神也王肅直以爲社祭句龍稷祭后稷則
 是不曽祭土榖矣且句龍亦貴神而置社通於士庶
 豈可以士庶之賤而享句龍乎知以句龍后稷配者
 惟天子諸侯然也韓子云鄉之賢者沒而/祭於社是亦配食之義人神配而
 同牲則尊卑不甚懸絶之故
[001-53b]
郊特牲云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孔疏云王肅
用董仲舒劉向之說以此爲周郊上文云郊之祭迎長
日之至謂周之郊祭于建子之月而迎此冬至長日之
至也而用辛者以冬至陽氣新用事故用辛也周之始
郊日以至者對建寅之月又祈榖郊祭此言始者對建
寅爲始也鄭康成則異于王肅上文云迎長日之至自
據周郊此云郊之用辛據魯禮也言郊用辛者取齊戒
自新周之始郊日以至者謂魯之始郊日以冬至之月
[001-54a]
云始者對建寅之月天子郊祭魯于冬至之月初始郊
祭示先有事故云始也愚按康成于郊之祭也迎長日
之至也則云三王之郊一用夏正夏正建寅之月也此
言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于郊之用辛
也周之始郊日以至則云周衰禮廢儒者見周禮盡在
魯因推魯禮以言周事所解與王肅絶異朱子于此則
從王肅善哉集說之言曰郊祀一節先儒之論不一者
有子月寅月之異有周禮魯禮之分又以郊與圜丘爲
[001-54b]
二事又有祭天與祈榖爲二郊今皆不復詳辨而與朱
說爲是
 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據記文當是云周始
 有天下而行圜丘郊禮時適以辛日冬至故其後遂
 沿以辛日郊祀耳王肅以始郊爲子月圜丘之郊對
 寅月祈榖之郊言故曰始而以用辛者爲陽新用事
 之義此自可通但春秋記魯郊亦皆用辛日故康成
 以迎長日之至爲周郊以用辛爲據魯郊言以迎長
[001-55a]
 日之至爲建寅之月月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故
 寅月迎之也魯郊以冬至之月示先有事也郊之用
 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周衰禮廢儒者見周禮盡在
 魯因推魯禮以言周事也鄭以圜丘爲禘以寅月之
 郊爲郊故其說如此愚按春秋書魯郊多在四月建/卯
 之月後/時也左傳云啟蟄而郊古人以驚蟄爲正月中雨/水爲二月節至後世乃兩
 易/之又曰郊以祈農事未見有書春王正月郊者惟宣
 公三年正月郊牛之口傷此牛口之傷在子月非郊
[001-55b]
 在子月也然則魯有寅月祈榖之郊無日至圜丘之
 郊杜預之說爲是矣公榖說經其事迹固多不足據
 也蓋郊祭非一有日至圜丘之郊有孟春祈榖之郊
 此皆配/以后稷有四時迎氣之郊此在迎春配以太皥牲玉/用蒼迎夏配以炎帝牲玉
 用赤并中央土配以黄帝牲玉用黄迎秋配以/少皥牲玉用白迎冬配以顓頊牲玉用黑也有髙
 禖求子之郊以𤣥鳥至之日牲用太牢/配以先媒蓋亦太皥也有龍見而雩
 之郊此用盛樂魯亦行之/其配蓋亦以炎帝也又季秋宗祀饗上帝用太/牢
 此於明堂屋下不得言郊此皆與皇氏崔氏之/說畧同而立義稍異外此
[001-56a]
 則天子將出而類於上帝亦以郊禮行/之故謂之類巡守則柴於
 四嶽之上禮器所謂因名山/升中於天者也是皆有事於天特非歲
 徧之常祀耳
仇滄柱云圜丘即南郊王肅已言之方丘即社則未有
知之者鄭氏謂地神有二夏至日祭崑崙之神于方澤
曰禘夏正祭神州地祇于北郊曰郊而社爲五土之神
稷爲原隰之神其祭也配以句龍后稷其說固支離不
經王肅雖并北郊方澤爲一然以社稷之祭爲句龍后
[001-56b]
稷皆人鬼非地祇則猶是岐社與方丘而二之也又取
萬充宗之說謂社有二大社以祭率土之地祇王社以
祭畿内之土榖大社即北郊愚按仇萬二子之言蓋即
朱子所取五峰胡氏無北郊之說
 社有大社王社舊說謂大社爲庫門右之社以王社
 爲藉田中之社惟萬充宗以大社爲北郊方澤之社
 與圜丘對者夏至祭之所以主率土之地祇也王社
 爲庫門右之社此與稷並者所以祭畿内之土榖也
[001-57a]
 此立義最精宜不可易康成謂地神有二夏日至祭
 崑崙之神於方澤曰禘夏至祭神州地祇於北郊曰
 郊此說今人多知其非然中庸以社對郊言終不知
 爲何社也朱子取胡五峰無北郊之說鄉頗疑之抑
 知大社即北郊方澤五峰所言只有社無北郊者以
 鄭說言謂無夏正寅/月祭神州於北郊之禮耳非謂夏
 至不祭地祇於北郊方澤也萬氏於二社說爲得之/於禘祫又說得混亂
郊特牲于蜡祭之後曰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鄭注
[001-57b]
云祭謂既蜡臘先祖五祀也於是勞農以休息之孔疏
云對文蜡臘有别總言俱名蜡也故月令孟冬祈來年
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社鄭注云此
周禮所謂蜡是也又云但不知臘與蜡祭相去幾日唯
隋禮及今禮皆蜡之後日陳氏集說止引月令臘先祖
五祀之文而不言在既蜡之後使讀者不知蜡之與臘
是一是二殊欠分曉
八蜡鄭注云先嗇一也司嗇二也農三也郵表畷四也
[001-58a]
貓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蟲八也孔疏云王肅分
貓虎爲二無昆蟲鄭數昆蟲合貓虎者昆蟲不爲物害
亦是其功愚按以經文考之似王說爲優陳氏禮書合
貓虎者去昆蟲而以百種爲八蜡之一此武斷也沙隨
程氏從鄭說而曰非祀昆蟲祀夫能去昆蟲者也得之
庚午年十二月偶/閱明人雜文識
 祭蜡皮弁素服榛杖以送萬物之終息民之祭黄衣
 黄冠而祭以息農夫大蜡有八息民之祭祭先祖五
[001-58b]
 祀即月令所謂臘此二祭甚明臘在蜡後也八蜡之
 目鄭注先嗇一司嗇二農三郵表畷四貓虎五坊六
 水庸七昆蟲八孔疏云王肅分貓虎爲二無昆蟲鄭
 數昆蟲不爲物害亦其功也陳祥道禮書又合貓虎
 而去昆蟲加以百種程沙隨從鄭說而云非祀昆蟲
 祀其去昆蟲者愚以記之本文按之云蜡之祭也主
 先嗇而祭司嗇也其文意與郊之祭大報天而主日
 也社祭土而主隂氣也語意畧同但文有倒順耳是
[001-59a]
 言郊報天而主於迎長日之至社祭土而主於隂氣
 之方蜡祭司嗇而主於報先嗇教稼之功也然則先
 嗇司嗇非有二也以司嗇者即先古教稼嗇之人耳
 不言神農后稷以蜡通於鄉黨則不得干神農后稷
 也農即其地先世之爲田畯賢而有功者此又降於
 司嗇矣記明言祭百種以報嗇也則百種居八蜡之
 一明矣而稼書先生謂陳氏武斷何哉貓虎二物安
 得合之爲一昆蟲自非所祭孔疏及沙隨皆曲說耳
[001-59b]
 記文曰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此祝辭及之耳若祭昆蟲則豈亦祭草木歟記文固
 並未言祭昆蟲也愚竊以八蜡之目司嗇一百種二
 農三郵表畷四貓五虎六坊七水庸八也
朱子答劉平甫云古禮廟無二主嘗原其意以爲祖考
之精神既散欲其萃聚于此故不可以二今有祠版又
有影是有二主矣恐精神分散非鬼神所安愚按此恐
未是古人所謂于彼乎于此乎似不妨有祠版復有影
[001-60a]
也蓋未知祖考之精神萃于何處而兼設之于義無傷
未可以二主之例懲之也
 廟無二主原死者之神不可使之不凝一也于彼于
 此以生者之心不敢定祖考之神果安在也二義不
 同有祠版又有影堂究竟未是
董叔重問曰服父母之喪而祭祀祖先當衣何服與居
母喪而見父居父母喪而見祖父母其朔旦歲節上壽
爲禮各依何服父母在而遭所生喪不知合依何服合
[001-60b]
與不合設几筵出聲哭舅姑俱存而子婦丁其父母憂
雖合奔喪然卒哭後必當復歸恐三年之服自不可改
遇節序變遷不審可以發哀出聲否見舅姑及從舅姑
以祭不知所易當何服朱子答云古者居喪三年不祭
見曽子問其見祖父母之屬古人亦有節文不盡記然
上壽之禮自不合與所生母喪禮律亦有明文更宜詳
考亦當稍避尊者乃爲安耳如女以適人爲父母服期
禮律亦甚明若有舅姑難以發哀于其側從祭但畧去
[001-61a]
華盛之服可也愚按禮雖云不可奪喪而亦當稍避尊
者最有折衷
 服有恩有義君子不可奪喪恩重於義也亦有有所
 厭而不得終喪者義重於恩也有服而於尊者之前
 不得不稍避忌亦厭之類也心則惟其自盡耳謂厭
 於尊而肆然怡然以奪喪爲幸則非人也
萬正淳問朱子曰謝氏說致生之故其鬼神致死之故
其鬼不神何也人以爲神則神人以爲不神則不神矣
[001-61b]
按夫子致生致死之說本爲明器發也以致死之爲不
仁故必有是明器以致生之爲不智故爲是明器而不
可用故曰神明之也謝氏之意則與此不同矣又其說
主乎致生故謂人以爲神則神如此則所謂鬼神者其
有無專係乎人心而已無乃似流于作用是性之失乎
又曰以爲有亦不可以爲無亦不可這裏有妙理又曰
自家要有便有要無便無皆是此意朱子答曰記得論
語說中似有當生者使人致生之當死者使人致死之
[001-62a]
此却有理愚按謝氏論語說所謂當生者指當格之鬼
神言所謂當死者指當逺之鬼神言格之斯有逺之斯
無鬼神之有無其源在人仁人孝子之于祭祀何不盡
其誠乎
 人以爲神則神人以爲不神則不神自家要有便有
 要無便無上蔡此等語終太落空惟祖考精神便是
 自家精神此語郤甚好鬼神雖屬氣而鬼神之所以
 爲鬼神則究竟是理人之仁孝誠敬之心未嘗盡泯
[001-62b]
 則雨露既濡必有悽愴之心霜露既降必不能無怵
 惕惻隱之心身爲祖考之身則必有報本之念生備
 百物之享則必有報功之情是以祭祀之修皆人心
 之所不能自已意念所接自與發揚爲昭明焄蒿悽
 愴之餘相觸而感通焉是即此心之不能自已處即
 鬼神之使之也又人心有不慊處如讎怨深結在己
 問心恒惴惴於彼則氣燄所召彼之神氣亦即此凝
 而不散况死非其天鬱志未伸其生氣亦未盡則雖
[001-63a]
 死而志結氣凝愈加消散難盡而已心之畏彼者又
 有以召之是以彭生之豕伯有之戈或觸於胷或嘯
 於梁亦時有之不足異矣不能謂自家要無便無也
 要之氣無所附則游散者不能乆存時有發揚終歸
 散耳故人之祭其先雖至尊亦止七廟而已祭祀之
 萃渙全在子孫之誠敬所通使之凝聚在此故不忍
 一日離不忍使其親一日未有所歸惟恐無以萃之
 則其神氣將游散而已不得復致其情也若非己族
[001-63b]
 類則其情必不如是之切此則所謂人之氣傳于子
 孫猶木之氣傳于果實果實之傳不泯其生木雖枯
 朽而氣之在此者猶自若以果實之氣自凝得所以
 生之氣存也故萃得自家精神則祖考發揚未盡之
 精神自在若果實亦都歸泯滅子孫之誠敬盡昧則
 餘氣之發揚者亦終泯矣不如此看而只據發揚之
 未盡者爲來格之鬼神則亦有不發揚者又謂之何
論語端章甫蒙引云君相皆然考陳氏禮書及文獻通
[001-64a]
考諸侯𤣥冕以祭則宗廟非君臣同服也會同之服雖
無明文然考諸侯相朝聘用皮弁則會同亦非君臣同
服也
 諸侯宗廟君卿大夫皆冕服命士有雀弁服弁有覆/無旒衣
 亦𤣥衣/纁裳不命之士則止𤣥端服或素裳或𤣥裳/或黄裳或雜裳視朔
 及朝聘君卿大夫皆皮弁服士不得皮弁服止𤣥端
 服士冠禮再加用皮弁服士昏禮攝盛亦皮/弁服然皮弁大夫服也士不得服皮弁服虚齋稼
 書皆欠深考
[001-64b]
朱子答曽擇之曰百日卒哭乃開元禮以今人葬或不
能如期故爲此權制殊失禮意若過期未葬自不當卒
哭愚按朱子非泥古者其爲此言警人也至矣
 先王之禮既亡士處斯世不得不稍稍從俗然須問
 大節上過意得去否
潘子善問云康王釋喪服而被麻冕受虎賁之迎於南
門之外且受黄朱圭幣之獻諸家皆以爲禮之變獨蘓
氏以爲失禮使周公在必不爲此未知當此際合如何
[001-65a]
區處朱子答曰天子諸侯之禮與士庶人不同故孟子
有吾未之學之語蓋謂此類耳如伊訓元祀十二月朔
亦是新喪伊尹己奉嗣王祇見厥祖固不可用凶服矣
漢唐新主即位皆行冊禮君臣亦皆吉服追述先帝之
命以告嗣君韓文集順宗實錄中有此事可考蓋易世
傳授國之大事當嚴其禮而王侯以國爲家雖先君之
喪猶以爲己私服也五代以來此禮不講則始終之際
殊草草矣愚按此條朱子不取蘓氏之說與蔡氏書傳
[001-65b]
不同
 康王麻冕受冊命此一時之權
朱子答嚴時亨曰喪禮自葬以前皆謂之奠其禮甚簡
蓋哀不能文而於新死者亦不忍遽以鬼神之禮事之
也自虞以後方謂之祭故禮家謂奠爲喪祭而虞爲吉
祭蓋漸趨于吉也酹酒有兩說一用鬱鬯灌地以降神
則唯天子諸侯之禮有之今其書亡不可深考一是祭
酒蓋古者飲食必祭今以鬼神自不能祭故代之祭也
[001-66a]
今人雖存其禮而失其義不可不知愚按知奠與祭之
分則知今人之奠煩其文者非矣酹酒之禮今人或行
于祭畢之後既非灌地又非代祭其失禮尤明
 祭畢而後酹酒於地大非禮意
又李晦叔問程氏祭義謂凡配止以正妻一人或奉祠
之人是再娶所生即以所生母配竊謂凡配止用正妻
一人是也若奉祀者是再娶之子乃許用所生配而正
妻無子遂不得配享可乎朱子答曰程先生此說恐誤
[001-66b]
唐會要中有論凡是嫡母無先後皆當並祔合祭與古
諸侯之禮不同晦叔又問曰夫主不可以二者也四明
髙氏之說云耳此謂有宗子之家主祭故庶子止以其
牲祭于宗子之家可也今人若兄弟異居相去遼逺欲
各祭其父祖亦謂不可以二主乎朱子答曰兄弟異居
廟初不異只合兄祭而弟與執事或以物助之爲宜向
見說前輩有如此而相去逺者則兄設主弟不立主只
于祭時旋設位以紙榜標記逐位祭畢焚之如此似亦
[001-67a]
得禮之變也又曰魏公贈諡只告於廟疑爲得禮但今
世皆告墓恐未免隨俗耳愚按此三條皆斟酌古今之

 古者天子諸侯不再娶后夫人死則后夫人之次娣
 主内政謂之繼室以天子後宫百餘人諸侯亦一娶
 九女是以不必再娶后夫人無子則后夫人之娣之
 子爲后夫人之後又無則次娣之子又無則庶子或
 以長或擇賢凡繼父後者即爲嫡母後故一廟只一
[001-67b]
 配而生母只可祭於别宫春秋時此禮已亂矣然其
 義百世不可易也大夫士則有再娶如己有子則亦
 不宜再娶又或庶子不堪承後如孔子之/兄孟皮或内政不
 可無主如宗子雖七/十無無主婦則又不得不再娶如前嫡已有
 子則繼娶之嫡只是支子一主仍只當一嫡繼嫡則
 其子祀之私室不當並祔合祭然前嫡之子既嘗事
 之爲繼母則其情自不得恝然或爲之祭之亦可也
 若前嫡無子而繼娶之嫡有子以承父後則必不可
[001-68a]
 廢其生母以奉前母又不可竟棄前嫡而惟私已母
 此則並祔合祭如唐會要所云於人情爲順於禮亦
 不背不得拘一主只一配之制也大要宗子之法是
 禮義之大綱宗子之法不講如有網無綱禮制亦無
 從下手天下國家只是一理不得謂立嫡立後只是
 國家之法而士庶可無問也
李晦叔又問子事父母劉元承所編二先生語錄謂婦
當拜于堂下子不當拜于堂下蓋父子主恩婦乃義合
[001-68b]
朱子答曰子婦一例恐不當有分别愚按朱子於程子
之說不敢漫從如此
 凡子婦行禮皆當並拜堂下敬乃所以行其愛謂子
 不當拜堂下是怙愛也然昏禮新婦初見舅姑卻只
 當是婦拜行禮如禮婦盥饋享婦皆新婦之事子固
 不必與也
李晦叔又問爲長子三年及爲伯叔兄弟皆期服而不
解官爲士者許赴舉不知當官與赴舉時還吉服耶若
[001-69a]
須吉服則又與五服所載年月相戾矣朱子答曰此等
事只得遵朝廷法令若心自不安不欲赴舉則勿行可
也當官則無法可解罷但雖不得不暫釋衰亦未可遽
純吉也愚按凡束於功令而心自不安者必存其不得
已之意方可
 父爲爲後長子必當斬衰三年
又答郭子從曰古者一世自爲一廟自後漢以來乃爲
同堂異室之廟一世一室而以西爲上如韓文中家廟
[001-69b]
碑有祭初室祭東室之語今國家亦只用此制故士大
夫家亦無一世一廟之法而一世一室之制亦不能備
故温公諸家祭禮皆用以右爲尊之說獨文潞公嘗立
家廟今温公集中有碑載其制度頗詳亦是一世一室
而以右爲上自可撿看伊川之說亦誤大抵今士大夫
家只當且以温公之法爲定也愚按以西爲上之制前
賢盡從之後人何必復為紛紛之論耶
 神主皆宜上右考右妣左合葬亦然
[001-70a]
答余正甫論魏元成加服曰觀當時所加曽祖之服仍
爲齊衰而加至五月非降爲小功也今五服格仍遵用
之雖于古爲有加然恐亦未爲不可也嫂叔之服先儒
固謂雖制服亦可然則徵議未爲大失但以理論外祖
父母止服小功則姨與舅自合同爲緦麻徵反加舅之
服以同于姨則爲失耳抑此増損服制若果非是亦自
只合坐以輕變禮經之罪恐與失節事讎自不相須也
蓋人之姿稟見識不同或明于此而暗于彼或得于彼
[001-70b]
而失于此當取節焉不可株連蔓引而累罪併贜也愚
按如此論事最公若愚謂象山不知祔與遷爲兩事由
于學術之差則又不可以此例
 古者嫂叔無服然古人五服之衰各有制度斬衰之/麻三升
 齊衰降服四升正服五升義服六升大功降服七升/正服八升義服九升小功降服十升正服十一升義
 服十二升緦麻如朝服之布而/去其半有事其縷無事其布故無服者無斬齊功
 緦之服耳五等之外自有弔服加麻弔服者緦衰疑/衰錫衰皆是疑
 衰爲弔服之正/加麻無加絰無服者弔服加麻如弟子爲師心喪
[001-71a]
 三年若喪父而無服孔子之喪二三子皆絰而出是
 也禮平居則絰出則否/絰而出者加隆然也爲師若喪父而無服則爲嫂
 若喪兄而無服矣若喪兄而無服則弔服加麻矣今
 人五服之衰無制則名曰期功且實皆無服豈若古
 人之無服而實已有服乎自唐制而嫂叔小功然諸
 父兄弟世母叔母皆期而叔嫂只小功雖曰加之以
 有服實降之以輕服也今亡弔服加麻之制矣然凡
 於情之宜有服而服降於無服者如爲後之子不得/爲出母嫁母服之
[001-71b]
 類/皆當内致其情外從其制情謂哀痛之情/制謂無服之制素服以
 終其期而從事如故如應外事/不敢廢可也若以爲無服而
 歡會宴樂華服美飾快然無情於死者則惡乎可
 
 
 
 
 參讀禮志疑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