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78 巽隱集-明-程本立 (WYG)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巽隠集卷四
            明 程本立 撰
 碑文
  黔寧昭靖王廟碑
有非常之遇而後成非常之功有非常之功而後享非
常之報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也是故湯之興阿衡聘於
莘野周之興尚父載於渭濵曰漢曰唐曰宋有所興必
[004-1b]
有所遇者矣然而義則君臣親則父子若我大明皇帝
之黔寧王者未之有也何其盛哉王姓沐氏諱英字文
英鳳陽定逺人八嵗而孤遭元末大亂居室燬於兵隨
母逃難母亦病歿惸無所歸謁帝濠梁帝為惻然與孝
慈皇后撫之為子賜姓朱氏帝即位金陵建元洪武始
詔復王姓王天資忠孝厚重簡黙雖在髫齡不樂兒戯
年十八為帳前都尉由都尉為廣武衛親軍指揮使改
廣信衛親軍指揮使拜僉大都督府事陞同知大都督
[004-2a]
三十有三爵封西平侯授以鐡劵賜號開國輔運推誠
宣力武臣階自昭勇将軍鎮國将軍至榮祿大夫勲為
柱國以都尉守京口以指揮使守廣信節制甌閩以同
知大都督鎮撫關西皆有威畏天下兵馬實大都督府
總之在府七年裁度機務舉無留滯稱帝意焉一從大
将南征獨取沿山下崇安翦陳友諒㧞閩溪千八寨遂
定閩中一從大将北征出古北口獨克灰山全寧嵩州
過驢駒河擒元知院李宣俘男女萬口一為征西副将
[004-2b]
軍總京畿兵伐川嵗抵崑崙山俘男女亦萬口馬五千
牛羊十三萬闢地數千里一為征西将軍總京畿河南
陜西山西諸軍征朶甘之地降其偽萬户且實勒結夷其
部落平納琳七站之地擒洮州十八族蕃酋曰汪舒多
爾濟阿勒都爾幷其衆二萬獲馬牛羊二十萬一總
陜西兵出和林畧以集乃路自寧夏歴賀蘭山渡流沙
擒元國公托和齊元知院愛足俘其全部以歸天下已
大定而梁王巴咱爾斡爾宻實元之遺裔恃雲南險逺
[004-3a]
執我信使納我逋逃帝命潁國公傅友徳為征南将軍
王為副将軍率師三十萬討之旌旗蔽江而上自辰沅
陸出羅果普定普安皆下之苗蠻犵狫迎降恐後循格
孤山之南出竒兵襲畢節擊可渡河皆克之巴咱爾斡
爾宻遣其司徒達里瑪以精兵十萬拒我師於曲靖王
曰彼謂我師罷於深入未有虞心及其無虞心乃可破
也於是倍道進師未及白石江忽大霧四塞衝霧及江
而止霧霽則兩軍相望達里瑪大驚以為我師飛至因
[004-3b]
擁兵陳水上傅征南亟欲濟師王曰未可别遣一軍泝
流潜渡出其陳後鳴銅角樹旗幟為疑兵山谷間達里
瑪軍欲亂王乃趣師濟江以猛而善泅者先之長刀䝉
盾斫其軍而奪之氣却數里而後敢陳我師既濟整列
而鼓砲聲震天地戰數合王縱鐡騎衝其軍遂大敗之
生擒達里瑪俘甲士二萬馬萬匹死者横屍十餘里巴
咱爾斡爾宻聞達里瑪敗遁滇池島中先縊其妃而自
飲藥不死投水死之父老争出金馬山焚香遥拜以迎
[004-4a]
王師王入鄯闡城市不易肆收梁王金印倂官府符信
圖籍撫其民洪武十四年冬十二月也自秋九月出師
至是百日雲南平分兵下烏薩得七星關以通畢節畧
建昌澂江臨安沅江尋甸楚雄洱海次第皆下大理城
倚㸃蒼山西洱河為固南詔皮羅閣新築龍首龍尾二
關號險要王自将取之土酋端實聚衆五萬搤龍關牢
不可破王以一軍付裨将夜從間道繞出㸃蒼山後攀
木緣崖而上立我旗幟遲明彼軍驚亂王策馬渡河水
[004-4b]
及馬腹将士隨之斬關而入彼軍腹背受敵遂潰拔其
城擒段世脅從者悉縱遣之分軍下鶴慶麗江收三營
砦破石門關畧永昌由是西蕃徹爾平緬相率来附雲
南平以幅員之廣分烏薩以東越嶲以北皆𨽻四川餘
列為郡邑凡府州縣宣慰司長官司一百八籍其見户
七萬四千六百設官以治其民立衛以守其地烏薩東
川建昌謀變王還與傅征南合攻下之幷克芒部斬首
三萬級獲馬牛羊數萬計王師已東鄯闡諸蠻部乘之
[004-5a]
以叛圍城二十萬衆都督馮誠以孤軍固守伏強弓弩
於埤賊近輒射之徃徃應弦而斃伺賊怠則出擊之賊
不敢即攻城王将鋭兵一萬赴援至曲靖遣一健步懐
檄入城約為内應為賊所得詰之賊皆錯愕轉相告報
解圍宵遁王既入城賊散走安寧羅次邵甸富民晉寧
大棋江川諸山猶據險立柵悉分兵殄㓕之斬首六萬
級生擒四千諸郡復定奏聞帝大悦詔傅征南班師王
留鎮雲南辨方物以定其貢賦視民數以均其力役疏
[004-5b]
其節目以寧便其人麓川之外有國曰緬徹爾之外有
國曰八百媳婦皆請内附在鎮十年得帝恩賜悉送官
府以助軍費凡遣将討賊者六逋㓂集浪穹鶴慶劍川
輒相應為亂遣大理衛指揮使鄭祥掩而殱之平緬叛
結砦于摩隆塔朗甸之摩沙勒遣都指揮使寗正擊破
之斬首千五百級東川蠻叛據烏路山為砦山極險峻
上下三百里遣寗正帥雲南兵與京畿大兵相為掎角
討之賊已降復有二志悉平之越州酋阿咱爾叛遣寗正
[004-6a]
討之殺火頭弄宗等五十九人俘男女馬牛羊皆以千
計阿咱爾母出降嘉輝三部不供租賦遣臨安衛指揮使
王執討平之普安酋宻結叛遣貴州都指揮張泰擊破
之自将討賊者四廣南特磨道未附自将討之酋出降
廣西阿齊部叛自将討之誅其酋曰卓滿曰宜青俘男
女五千口平緬以三十萬衆㓂定邉自将兵二萬討之
與㓂對壘以輕騎三百當㓂㓂出萬衆乘三十象以戰
一戰而殺㓂數百人獲一象以還王曰吾知賊不足破
[004-6b]
也明旦㓂集衆驅百象以陣象皆背負欄楯左右以大
竹筒置短鎗其中乘以標之勢恃以張王分軍為三馮
誠領其前寗正領其左都指揮同知湯昭領其右乃下
令曰今日之事有進無退進而揵者一級必盡賞退而
衂者一隊必盡戮於是鼔而合兩機發箭鋒星流烟飛
雷擊電走象皆驚北㓂之勇而力者曰錫喇亦殊死戰
我左軍小却王登髙望之命左右取左帥之首以来左
帥遥見一人㧞刀飛騎而来麾衆復前王責戰益急三
[004-7a]
軍大呼而鏖不移時㓂大敗斬首三萬級俘萬人生獲
四十六象餘象被矢如刺蝟以死渠帥道斯朗理亦被
百矢殪象上餘黨走死百無一還自是平緬嵗入貢賦
不復反矣阿咱爾復叛自将討之擊于補衝殺獲其衆殆
盡阿咱爾僅以身免方搜捕山間俄有㫖諭王還鎮以前
軍僉都督何福為平羌将軍寗正為㕘将代領其兵阿
咱爾遣其子詣王請降王請于朝立衛越州鎮之遂罷兵
嵗較屯田所入増損以為賞罰計逺近墾田至九十七
[004-7b]
萬畝以滇池末流淺狹霖雨泛濫瀕池之田不可以稼
乃督萬丁自池口入渠濫川中浚而大之無復水患通
鹽井之利以来商旅選凡民之俊秀與諸酋之子弟入
雲南府學朔望或賜之飲饍嵗時或賜之衣服又命行
鄉飲酒禮於學民知尊長養老而興於孝弟矣二十年
十月王入朝帝宴之奉天殿賜黄金二百兩白金五千
兩繒綵百鈔為貫凡七萬五千以西南之人安於王也
復歸之鎮初王留鎮之明年哭孝慈皇后三日不食踊
[004-8a]
慟幾絶及再鎮之三年哭皇太子號慟失聲飲食為少
一日暴薨二十五年夏六月丁夘也享年四十有八官
僚士庶胥史卒伍緇黄髫白莫不奔號其門泣語於路
訃至京師帝哭之慟不視朝一日自為文遣禮官徃祭
命嗣子春奉䘮以歸詔發兵䕶䘮出境凡所過衛府州
縣設祭如禮柩出金馬山送者萬人蠻夷酋長哭之盡
哀䘮至自雲南詔封黔寧王謚昭靖三代考皆黔寧王
妣皆黔寧王夫人冬十月庚午以王禮𦵏江寧縣長泰
[004-8b]
北鄉觀音山之原自䘮歸至𦵏帝遣使祭者三皇太孫
親王遣使祭者再塟之二日詔春襲西平侯爵嗣鎮雲
南賜白金若干萬兩明年太常以太牢祭王功臣廟而
雲南父老諸酋首合辭願立廟祀王守臣奏請帝許可
之又明年廟成父老諸酋請本立紀王勲徳刻諸廟石
嗚呼自宋靖康之亂高宗僻處臨安不念二聖之不還
不恥中原之不復中國之不振宜矣我太祖永清四海
以承大統於是賢豪並出輔成帝業至於西南六詔之
[004-9a]
地一變而為華夏之俗非斯民之大幸與王之治西南
也以威武定其地者功若速而事反易以徳化洽其民
者事若緩而功則難論者謂唐李西平不特良将乃良
相也王其人乎王於濓溪周子之太極圖横渠張子之
西銘西山真氏之大學衍義皆尊信而講明之至於太
極圖與晦菴朱子之白鹿洞規刻之於石立之雲南府
學則漢之功臣有所謂木彊少文不學無術者得不愧
於斯乎葢非聖賢之學無以為大設施之體非将相之
[004-9b]
才無以為大藴蓄之用王能體之以聖賢之學用之以
将相之才宜其過人逺矣雖然向使王樂生無事之日
其所遇所報安能始終若是哉故曰天也夫髙莫高於
山嶽大莫大扵河海本立才劣辭陋涓埃奚賛其萬一
父老諸酋思之也哀請之也至輒不自揆謹按王行錄
述之系之以詩詩曰上帝有赫降命我明削除羣雄以
開太平乃授以臣乃賚以弼龍興雲從日出爝息勇奮
其力智角其能焯有聲烈則惟黔寧黔寧始生生元之
[004-10a]
末㷀㷀稚年天其我割匪曰割之實将啟之維皇父之
維后母之長試以官帳前都尉廣武廣信指揮兵衛皇
曰汝来汝績其凝為朕腹心為朕股肱朝夕事朕僉大
都督繼陞同知累階榮祿柱國維勲西平是封建侯襲
爵崇徳報功鐡劵丹書金匱石室子孫保之世世無斁
既平南粤既定西陲北靖沙漠威行四夷惟彼西南古
之六詔元有遺裔阻我聲教皇曰西平爾副征南頑民
逋播爾劉爾龕樓舡蔽江師三十萬乾旋坤迴山擘濤
[004-10b]
潠悠悠牂牁峩峩格孤羅果犵狫傒我而蘇彼昏不知
擁兵曲靖敢遏我師罔畏天命我師其行如霆如雷大
戰白石手縛其魁載厲我兵載秣我馬直入滇池如裂
其瓦元之遺裔破卵覆巢父老歌舞迎師於郊段世亦
擒罔有不服班師振旅獻俘授馘摩㱔施順望祼茫河
尋傳漢裳㜑羅秦㜑烏蠻白蠻東爨西爨穿鼻長鬃黑
齒繡面麗水金麩朱提銀流白雉孔雀馴象西牛一百
八區三十六部七十城門八百媳婦版圖既入職貢是
[004-11a]
脩大開明堂萬國来朝皇曰斯民悉朕赤子一視同仁
無間逺邇詔示西平其填撫之以燠其寒以飽其饑西
平奉詔稽首以拜夙夜兢兢罔敢或懈拊摩吹喣于懐
之咳芟夷藴崇于田之萊于虎于兕以膞以磔于稼于
苗以膏以澤以興學校以敦詩書農隙講武夏禮變夷
夷人有言我亦人類逺於恩化弱肉強噬今也奚幸昔
也奚辜子有其父婦有其夫夷人有言我枵我羸西平
餔我西平&KR0008我西平曰吁兹豈在予維皇之命維皇之
[004-11b]
謨天胡不仁奪我父母擗踊而哭匐匍而走九重眷注
一日哀聞驚動輟朝諭祭以文數備禮登有誄有謚王
以黔寧侯其冡嗣黔寧始薨人莫不哀嗣侯既至人莫
不懐江寧之岡有鬰其兆夷人不忘滇則有廟金馬左
立碧雞右昻千萬斯年以祀我王
  祭黔寧昭靖王文
維洪武二十五年嵗次壬申八月庚戌朔二十日己巳
摩隆塔朗甸長官司吏目程本立謹以庶羞清酌之奠
[004-12a]
載拜頓首敢昭告於故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
大夫柱國西平侯沐公之靈嗚呼西南之夷去中國甚
逺漢唐能郡縣其地而不能以中國之治治之元得其
地以封梁王數十年至於我朝政教彛倫同乎函夏
自生民以来未有若斯之盛者也固莫非聖人神化之
所及亦莫非我公撫之以威惠之以徳所致焉葢天既
命聖人開亘古所無之太平豈不命賢豪為聖人之佐
以成亘古所無之大業乎夫惟古之賢相為能鎮撫四
[004-12b]
裔惟古之賢将為能拊循三軍然求其如我公得逺人
之心而逺人樂為之用得士卒之心而士卒樂為之死
者則未見其人也是以公之生也被其澤者不自知其
樂公之没也懐其徳者不能已於哀而况某奔走聽命
於下執事者乎雖然某率夷人拜公之柩而哭之者又
豈一人之私情耶為天下生民慟也公其鍳之嗚呼哀
哉尚享
 書文巻後
[004-13a]
  書渭北張公弔祭國使王翰林文後
昔元世祖之取雲南也師未出境遣三使入大理諭之
許不殺掠三人者言祖宗之法殺詔使者城拔必屠萬
一蠻夷怙惡或賊殺臣願無以臣而使是城噍無遺類
至則彼以誑磔其屍於樹下師及城敕姚文獻公樞盡
裂槖帛書止殺之令分號街陌而急求三使之首或曰
投洱水中遣漁者網之無得也俾文獻為文以祭火其
骨亟送三家賜其家蠻口人數十世無有與中一人秦
[004-13b]
州士子王姓蠻口分於州俟其子壮付之後三十年詔
西省臣訪求其家在亡蠻口已為郡豪冒有王氏子事
見姚文公燧集中本立嘗聞而悲之夫人莫難於殺其
身三人者不難於殺其身而難於屠城可不謂仁乎然
名位不詳於記載子孫不終其恩惠何以勸天下後世
之為人臣者哉今讀渭北張公弔祭國使王翰林文而
後知上有咸五帝而登三王之君則近代之規模為無
足觀下有浮英華而湛道徳之臣則士之碌碌者無足
[004-14a]
數也何以言之元大理之役使於興師之後師既無名
勢已必取縱三使能諭降之亦不存段氏之國矣自元
氏取宋以有天下百年之間鮮聞英衮于是上天眷命
皇明掃除羣雄永清四海元君北遁天下已定而其遺
裔梁王猶負固西南漸被弗及於是翰林待制臣禕奉
詔以徃諭以天命俾知所歸彼乃自絶於天待制公遇
害而國亡矣然天朝猶以八年之久而後聲罪致討其
於師未出境而遣使者規模之大小何如哉嗟乎一人
[004-14b]
死生關乎一氣之分合天之所以不靳公之一死者葢
將以定滇南之地定滇南之地者所以大中國之勢也
葢將以一天下之心也然則以公之所處者言之死可
輕於鴻毛以公之所關者言之死可重於泰山矣而况
公以博古通今之學養徳制行之實發之為經世載道
之文流聲於當時而垂耀於後世者又豈三使所能望
其萬一哉不然何三使若是之碌碌無聞也雲南平之
十年賢王在蜀顧瞻西南慨然興懐若曰善善長而惡
[004-15a]
惡短國朝文節之臣有如王待制者我其可弗恤其𦙍
爰命使訪公之家於金華得其子紳字仲搢者致之國
中恩遇甚至且嘗筆於近臣曰匪私王氏于以勸忠於
戱古之列王有若是之賢乎彼三使之子孫有若是之
榮乎仲搢又得請於王自蜀走滇将求父之遺骨以歸
求之百方不得乃設主而祭號慟幾絶於是渭北為文
以弔公之靈以慰仲搢之哀即其文而論其事則天朝
功徳之盛也王國風化之美也臣之忠而子之孝也皆
[004-15b]
於是乎在本立能無言乎雖然纂脩元史公實總裁不
知得三使之姓名而書之否果得而書之則三使亦頼
公以不朽矣
  書夏榮傳後洪武丙寅/四月癸巳
余昔居檇李辱交武原沈孝子孝子之沒二十年矣今
讀夏榮傳不能不悲感也孝子諱壽康字原懋家世寒
㣲蚤嵗被推擇為州吏薄祿養親孝養甚偹元至正間
父母相繼没居䘮塟祭一遵文公家禮異教不能惑也
[004-16a]
廬親之墓於豐山敝衣菲食以終其身鄉里稱之為沈
孝子南行臺御史嘗論薦以官之原懋力辭不就國初
以疾卒於廬墓之所時年五十耳嗚呼原懋少年不暇
讀書親沒始不仕乃日取五經四書課讀之由是信道
愈篤而逺識絶人常執余手而言曰世之學者爭務科
舉以經學為名而無其實竊所不取子之質近厚年且
富當志於聖賢之實學某失學於前而年向遲暮痛悔
無及矣子其勉之余性資庸下而奔走事役學不足以
[004-16b]
副原懋之深望文不足以發原懋之潜徳余之負原懋
多矣如六有吕先生與榮無平生之雅而能為之論賛
足以取信後世因益嘆原懋之不遇何榮之多幸哉然
原懋與榮固亦自盡人子之心而已初非為名而為之
也但風俗日壊天理幾熄使有忠臣孝子之行而非仁
人君子樂為稱道又何以為世道之勸哉余故錄原懋
之梗槩附諸末簡吕先生或采而著之則庶乎與榮並
傳於不朽矣
[004-17a]
  書孤皇辭後洪武庚辰十/一月甲子
洪武嵗丙辰余為里之朱節婦作孤皇辭是時節婦之
門未旌表歴二十年余自西南夷奏計京師過故鄉則
節婦之家已綽楔其門矣又二年里人夏信持節婦卷
来京師得翰林吳侍書為篆貞節二大字余覧之重有
感焉嗚呼節婦蚤寡不再嫁事舅姑備敬養服䘮無違
禮撫㓜孤教之有成立此亦盡已職之所當為而已旌
表奚與焉然世有節義著稱而朝廷無以旌之又将何
[004-17b]
以為世勸哉葢人莫不幸於䘮節亦莫幸於著其節君
臣夫婦人道之常也人道變而後節義之論興焉人道
之不幸也雖然節婦固不幸子賢能顯其節以表之則
幸矣今節婦年逾七秩精明強健享福未艾天之所以
報節婦者於是乎在子賢而有孫朱氏之興方自兹始
闕/
[004-18a]
 
 
 
 
 
 
 
 
[004-18b]
 
 
 
 
 
 
 
  書聽潮山房詩卷後
[004-19a]
始余與永嘉許可逺先生同薦因與之同舟徃還京師
相㑹者累數月於時先生之子伯羽侍奉起居應對賓
客甚恭謹敏悟可喜余用是私敬許氏父子其後余羈
宦逺方東南士友相識者益以疎絶間獨追想於平日
游從談論之樂而慨然於荒閒寂寞之間而許氏父子
之徃来於余心者葢數數焉今年秋余以親王長史隨
侍来朝而伯羽以秀才隨牒京師相見則伯羽偉然冠
帶一官員矣已而相與論叙其近事則其學問識慮視
[004-19b]
初時益以加進既足以大慰其暌曠之懐而余之衰退
無成尤可愧也㑹伯羽授建昌之南城簿将之官矣持
其所謂聽潮山房詩卷者示余曰願有述葢伯羽嘗讀
書於瞿璵之下璵瀕海伯羽聴潮汐之聲而樂之因此
為名而此卷則士大夫為之歌詠其幽致雅趣稱道之
者余以伯羽之賢其進也若決江河而赴之海其游天
下當就其名山大川而縱觀之以廣其所見則夫瞿璵
一拳呻吟佔嗶之地何足以繫戀而不置而猶區區於
[004-20a]
余言何哉夫仁者不敢忘其初孝者不敢離其親余想
伯羽方以隠居養親詩書積學為事一旦舍其所務而
奪其素志以從宦逐祿數千里之外宜其非所樂也自
兹以徃期㑹徴發之煩簿書勾稽之積苦其形而拂其
心者交至於是時欲解衣曵履而自放於泉石之間隠
之几而聽潮汐之聲何可得哉宜非其所樂也顧以余
之凢鄙庸陋無以發其幽致雅趣而其仁與孝之本心
有足多者况以平日慕用之久而重以離合忻戚之感
[004-20b]
皆有不能自已於言者乃為書之卷末而歸之
  書朱孟曦逺游卷後
昔平洋陳禮嘗從東陽許先生遊其游金陵也淳安夏
大之先生叙以送之大之之言曰遊於聖人之門而匡
後顔子也愠見子路也囘何敢死顔其遊於聖人之天
矣君子窮語路未得聖人之天而遊也孟子之遊梁遊
齊若有不豫色者其遊幾於天而猶人也降及蘇秦張
儀之遊且未足以言人而論天乎哉况司馬子長之遊
[004-21a]
於藝之末乎本立少之時讀其言已慨然有大其遊之
志二十年来南觀錢塘北覽河洛遊且壮矣然學問不
加於已聲譽不聞於人四十而不能有得於聖人之天
可悲也夫臨川朱孟曦嘗執經張進士之門其来江左
也王孟逺亦叙以送之讀孟逺之言猶大之之言也本
立能不重媿於心乎因書以自咎且以告孟曦庶孟曦
益勉於孟逺之言而遊聖人之遊也
 說
[004-21b]
  拙齋說
拙者巧之反也巧者世之所趨拙者人之所棄余嘗究
二者之得失而論之葢古之人其本在於生人之具取
足焉而止矣不求稱欲而過役其智也飲食取其充腹
而已故汙尊抔飲而足焉衣服取其蔽形而已故大布
博褐而足焉室屋取其待風雨而已故茅茨土堦而足
焉器什取其贍用而已故冶金陶土而足焉樂取其達
天地之和而已故比聲切律而足焉刑取其除暴禁非
[004-22a]
而已故明法慎罰而足焉政取其遏惡揚善而已故審
令施制而足焉至若言取其道賓主之情而已故辭達
而足焉行與事取其盡父子君臣長㓜夫婦朋友之分
而動静云為亦行其所無事而已故盡倫正躬迪徳而
足焉夫如是故其民相安於無事而並生於天地之間
其道弊樸散人偽日滋務求稱欲而不知止足也遂以
古人之所為者謂之拙於是淳熬煎醢必求其味之美
輕紈纎縠必求其飾之麗瑶臺瓊室必求其居之華刻
[004-22b]
文雕鏤必求其制之異禮之弊至於便辟習熟而無忠
信惻怛之實樂之過至於流蕩忘返而無和平淡泊之
趣刑之失至於深文峻詆而無哀矜欽恤之意政之衰
至於雜霸任智而無關雎麟趾信厚仁順之風要君證
父賣友斁倫敗類之行興而凢其所行事日趨於澆惡
狙詐鐫鑿其本真剝琢其天性刓其大者使之細朘其
厚者使之薄究天下之物不足以給竭天下之慮不足
以贍角天下之人至於相與攘敓竊亂而不知紀極是
[004-23a]
皆世俗所謂巧者而其敝至於如是是則天下之患皆
巧之所致而非拙之罪也其間或有豪傑之士鍳其禍
敗苦其智之窮而欲反其本懲其欲之過思復乎古於
飲食也寧菲衣服也寧素室屋也寧陋器什也寧樸禮
寧失之野樂寧失之淡刑寧失之不經而政寧失之疎
畧言寧失之訥而少文行寧失之遲鈍而椎木徑情而
直行一切美麗華異淫慝刻薄佞偽之類凢所為巧者
悉推以與人而不與之校而唯拙以自處及其至也天
[004-23b]
下之人莫不受其敝而已獨髙拱而無事由是而觀是
拙者未嘗不為巧而巧者未嘗不為拙也是拙者可以
為巧而巧者雖欲為拙不可得也嗚呼拙者有餘巧者
不足巧者勞拙者逸巧者賊拙者徳巧者争拙者平巧
者擾拙者寧其弗信矣乎延陵吳君克譲以拙名其齋
而徴文於余克讓名将之子生而富貴又聰明而有文
章其才與力皆可自致於巧以馳騁於世乃耻之而弗
為而取其所棄葢亦所謂豪傑之士志乎古而反其本
[004-24a]
者故余因為之說以贈之以發其意云洪武壬戌冬十
一月也
  嘉𤓰說
或有問於余曰𤓰並蒂而實者此何祥也余應之曰非
和無以同天下之心非同無以成天下之事故申叔時
曰民生敦龎和同以聽夫物之疈者𤓰也乃異實而共
蒂也其感於和同也歟且艮為果蓏卦之象也姤之九
五以杞包𤓰爻之象也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
[004-24b]
静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此吾夫子釋卦之辭也上下之
遇日相求也處髙體大而可以包物者杞也美實之在
下者𤓰也尊居君位而下求側㣲之賢以至髙而求至
下猶以杞葉而包𤓰此程子釋爻之辭也其在洪範曰
庶草蕃廡曰百榖用成者無非所以明夫天人相感應
之理也和同之感應之於𤓰厥有故哉問者乃曰以子
之言其故可得而知矣𤓰生於余彦智氏之圃者三年
彦智為州幕官于西南夷者九年聖天子視四裔猶中
[004-25a]
國天下之和同也彦智視民猶家一州之和同也異實
共蒂之物産於兹土也不亦宜乎彦智賢才也州幕官
下位也以賢才而居下位不猶美實之在下乎處九年
而安之時止則止也及三考而陟之時行則行也時止
則止静不失其時也時行則行動不失其時也其道不
亦光明乎兹行必有遇矣又作而嘆曰噫佳祥之應和
同之召也和同之應君子之兆也愚何幸聞造化之妙
也既已因叙之為嘉𤓰說云
[004-25b]
  聽琴軒記
琴君子之所常御也古之人於其身之所接皆為防範
節度以養其徳而尤謹於聽葢於視有文章彩色之觀
於聽有聲音歌頌之節於言語有法度倫理之則於動
容有儀文度數之制其所接者莫非天理流行之機其
所入者自無非僻邪慝之累故物不能蔽於外而徳有
所養於内然其機之来也皆雜至於日用之間而生於
應物之際或無所事於幽獨可肆之地則其心無所寓
[004-26a]
以為撿攝繩約故其為具獨詳於聽以致其謹然後動
静之端自相貫續而無須臾之間是故和鸞設於衡鑣
珩瑀施於步趨工歌不輟於饗獻而瞽師不離於左右
若是偹矣而又無故玉不去身而琴瑟不釋也故曰琴
君子之所常御也自道之衰所以為防範節度之具次
第盡廢而古樂之亡久矣惟琴猶有古之遺聲而人徃
徃有能傳之者雖律吕之制不知其合與否而其和平
淡泊沖雅幽逺之趣猶有存者夫三尺之緡方寸之越
[004-26b]
引宫商角徴羽間作而天地之&KR1858化山川之流峙君臣
父子之恩義人倫政事之紀綱動植品物之性情與夫
放臣逐子之所悲切去婦孤嫠之所感激鏗然迭出其
變無窮或渙然如陽之舒或揫然如隂之慘則其理之
所寓亦逺矣喜怒哀樂之感動其心而好惡生殺之形
見乎聲則機之應亦㣲矣故以躁心聽之者能使之釋
以和以怠心聽之者能使之抗以武以慾心聽之者能
使之淡以平以慕心聽之者能使之廣以適則其用之
[004-27a]
所見亦衆矣夫桑間濮上之音咬哇下俚之曲君子既
皆屛之而不聽而古人所以為防範節度者皆廢則有
志於古者欲有以寓其心以為檢攝繩約者舍琴則何
以為具而致其謹哉是以山林隠約之士畸人静者之
倫每於是焉聽之亦庶幾古人所以養其徳之遺意哉
永豐鍾君某隠者也好琴因題其軒曰聽琴其子深省
徴文於余而予為之說如此
  劉仲和字說
[004-27b]
吳氏壻騏自京師走萬里謁余西南夷因致其友劉仲
和父之言以字說請仲和名庸吾郡醫學正科天然翁
子也居京師儀鳳門外以善醫稱於人夫男子二十曰
弱冠冠則賓字之辭而祝焉仲和年已強壮且不逺萬
里而願有申其說意亦厪矣志亦篤矣余雖不敏其何
敢辭乃為之說曰天地之氣不和而災沴生焉人身之
氣不和而疾病生焉雖天地之大不能無待乎燮理况
一身之㣲詎能無頼乎調攝耶朂爾仲和父天人一體
[004-28a]
也醫相一理也保天之和受天之祉也勉乎哉抑嘗聞
之秦有名和者古之良醫也其言曰天有六氣降生五
味發為五聲徴為五色淫生六疾觀其言信其為醫之
良也已有同乎其名有得於其言乎得其言斯得其術
矣茍不得其術而徒有其名君子奚取焉勉乎哉雖然
和未必知道也董子云逺近莫不一於正亡有邪氣奸
其間隂陽調而風雨時羣生和而萬民殖正䝉云不如
野馬絪緼不足謂之太和中庸云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004-28b]
噫余之言合天人者不可因之以求董子之言乎正䝉
之言状道體者不可因之以求中庸之言乎中庸之言
至矣以徳行言之曰中庸以性情言之曰中和也必戒
懼而存喜怒哀樂未發之中必慎獨而有發而中和之
節必推而及之而天地位萬物育仲和血氣方盛茍思
其名若字之所謂庸所謂和者而俛學焉聖賢可希也
醫和云乎哉余老矣竄伏逺夷孤陋已甚所以告仲和
者如是止耳凢縉紳先生號能言天人者莫不在京師
[004-29a]
尚以余言質之
  憑虛子說
都督馮公少讀䝉荘之書而說之自號憑虛子年既壮
而徳愈盛位既崇而行亦尊明乎性理之學而實踐憑
虚之號自若也或者疑問於愚曰荘周之所學公之所
自號可得而聞其說歟愚應之曰老耼去仁義而言道
徳䝉荘其流也愚未嘗學其學固嘗見其書而識其說
之一二焉耳夫憑虚御風非神僊不能周之言曰列子
[004-29b]
御風而行泠然雖免於行猶有所待也乗天地之正御
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惡乎待哉則憑虚御風亦有間
矣何也乘天地之正者實無所乗也御六氣之辨者實
無所御也斯謂之憑虛也有所乘有所御則有所待矣
憑虚無所憑也無所憑無所待也無所待以遊無窮也
其為至人乎公號憑虚其以此乎曰夫天下仁義以治
之夫兵仁義以行之天子命大将軍帥師三十萬平南
蠻三十六部公實佐之以成厥功可謂奮仁義之勇者
[004-30a]
矣奚取乎去仁義而言道徳之流號憑虛以求神僊哉
曰周之言皆寓也公之號亦寓也公以道徳仁義為體
用之實而猶寓意於神僊者不有其功不淫於冨貴故
也且功葢天下而佀不自已者周之所與亦公之所與
也決性命之情以饕冨貴者周之所鄙亦公之所鄙也
公豈亦學其學者有其言以契於心而說之耳抑周有
言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髙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傅
說得之以相武丁公其傅說歟雖然傅說進於王之言
[004-30b]
公所知也積於厥躬之道與周之所道公能辨之矣夫
令名徳之輿也公有令徳則有令名奚庸疑於自號問
之者唯唯而退故叙之為憑虛子說
 傳
  朱節婦傳
嘉禾之梧桐鄉鳳鳴里有節婦方氏與夫朱原震生一
子未晬而夫死節婦時年一十有八自誓不再嫁以教
養其子冠而成人鄉里識與不識皆稱之曰朱節婦人
[004-31a]
生天地間所以異於禽獸者貴有别而已五常之道皆
由是而出焉故衆卦生於乾坤王化始於關雎此聖人
立極之大意也女子從人者也夜行則秉燭下堂則有
傅男女衣服不同椸架飲食不共宰器筓珈鞶鑑褘翟
絺袢咸有式焉史有箴女有訓所以革其蕩心而申其
别也既嫁夫子則從夫子夫死則稱未亡人先王制禮
如是其嚴也然墻茨之刺屡興於壼寢凱風之詩每歌
於閭巷桑間濮上終然亂雅三代之時已如此矣況當
[004-31b]
元之季年風紀為之大壞而朱節婦素非圭舄之胄固
未嘗夙膺成訓者也不幸盛年遭人倫之變感激矢心
不為血氣所使而能自㧞流俗堅剛松柏之操傲霜雪
而後凋真女子中之特立獨行者豈但失節之婦聞此
而慙恧世有士君子身不離先王之法服口不絶先王
之法言而為移座客之行者聞朱節婦之風亦可稍知
愧哉其子焯讀書孝謹恐冺其母氏之徳也求當世大
夫士為文章歌詩以貽於後王䝉遂為之立傳而繼之
[004-32a]
以詩詩曰梧桐鳳鳴千秋来下夫死不嫁惟朱節婦鳳
凰梧桐和鳴嗈嗈鳳死凰孤巢有鷇雛雛之鷇矣鳳单
而哺竹實不食孰啄孰呼雛鳳既成五彩其翮翺翔於
漢惟鳳之徳卓哉節婦行冠姬姜載汎柏舟中流湯湯
髧彼兩髦實惟我匹矢死靡他為婦之則嗟嗟夏姬亂
者數國顔如舜華廼婦之螣皇兮皇&KR0006千載見之庶敦
薄俗作此頌詩
  夏節婦傳
[004-32b]
節婦顧姓吳興之璉市顧輔辰女也㓜敏慧勤女工年
二十一適秀之鳳鳴里夏子昭相夫治生克盡婦職善
事舅姑年二十七生子信纔四嵗其夫與姑相繼而歿
居䘮盡哀竭力營塟事終三年䘮舅使人諭之曰吾自
有子能養吾亦能撫汝子汝宜自處泣而謝曰妾聞烈
女不更二夫舍此将何之父母亦使人諷之曰汝舅老
叔能養也汝子㓜叔能撫也人生幾何汝毋自苦也答
曰吾身為夏氏婦吾知奉吾舅撫吾子盡吾職而已豈
[004-33a]
有他哉諷之屡終不易辭人知其志不可奪不可復言
娣或傲待之愈和娣亦化之由是家庭之間孝弟藹然
也既十年叔亦亡視孤姪猶已子又七年舅與娣姪俱
亡獨節婦母子偹嘗艱苦保其家不至於覆墜今節婦
年五十四信年二十一矣其比隣有朱節婦者朝廷已
旌表其門復其家而夏氏之事獨未上有司之失也史
官曰去古既逺民風日媮人欲熾而天理熄矣今二節
婦連芳並耀於鳳鳴一里巷中天理之在人心者豈終
[004-33b]
熄耶是宜旌之以扶植彛倫為世道勸也嗚呼女子之
從人猶臣之事君也不幸而遇患難當死生以之是故
從一而終婦之貞也不事二君臣之忠也然則世有拜
盧乞生望敵先遁之臣聞二婦之節者其亦知所媿也
夫其亦知所媿也夫
 箴
  御史箴此本元張文忠公所作公為都御史時/有取焉為添如鑑之明如弦之直兩句
太㣲執法御史象之周官小宰則維其司耳目之寄綱
[004-34a]
之紀之為其舉措休戚繫之為其邪正善惡隨之激濁
揚清時汝之休吐剛茹柔時汝之羞毋玩法以偷毋怙
勢以仇斁我彛憲時汝之尤母皦皦沽名毋庸庸保禄
毋毛舉細事毋蝟興大獄剛果正直神介爾福隂賊險
狠天厚其毒于氏父子世尚其賢亦有延年葢父之愆
持斧作威幸寵一時寃魂塞路持此安歸有鐡斯冠有
朱斯衣徳不稱服中心恧怩神草指佞神羊觸邪顧忌
畏避汝之職邪勁松不屈鷙鳥無朋如霜之清如鑑之
[004-34b]
明如弦之直如衡之平不幸遇患亦全令名既銘汝前
實銘汝心敢告司僕敬哉斯箴
 銘
  思貽齋銘金華張彦熈氏有齋曰思貽今為經/歴雲南氶宣布政使司徵余銘故銘
人有子孫無不愛之惟其愛之必思遺之子於父母宜
無不愛父母雖沒思貽為大子孫何遺厥謀則難勿遺
以危惟遺以安父母何遺徃者不復貽以令名勿貽羞
辱惟善不善在思不思茍能思之不差毫釐思其令名
[004-35a]
為善則勇思其羞辱不善則恐記禮有經訓言昭兹張
氏純孝齋名思貽曰昔父母以安遺我我其為善曷云
不果始以将思終以果成如泉之出如木之萌木之欣
欣泉之混混豈唯顯親亦錫其𦙍擇而固執止而不遷
舜徒孳孳囘也拳拳我銘其齋匪張是美凡為子者視
我銘只
 䟦
  䟦平軒巻
[004-35b]
處天下之事莫如平内而平其心外無不平矣然公則
平私則險君子小人之分公私平險之異爾上虞施改
之氏昔嘗仕於時名其軒曰平其能公而平者哉今其
孫謙持巻蓬莱驛謁余文余非能以文鳴不平者姑與
之論平謙謝曰得吾大父之志矣請書之故書
  䟦三友圖巻
王山農所畫梅固多見之此圖作掀蓬尤佳筆也顧雲
屋松髙士謙竹固不多見今觀二圖足配掀蓬矣姚江
[004-36a]
陳履初合三圖為一巻命之曰三友夫友也者友其徳
也植物奚取焉然三者之植物猶君子之於衆人也惟
知道者識之若履初者可謂善取友者矣畫云乎哉洪
武嵗癸亥春三月余使越上故人趙撝謙氏持巻索韻
語以公事未暇也姑書是以歸之
 
 
 
[004-36b]
 
 
 
 
 
 
 
 巽隠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