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15 林登州集-明-林弼 (WYG)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林登州集巻十四
            明 林弼 撰
 集序
  壺山圖詩序
壺山圖者進士賈君克勤圖其居邑之勝也大河之東
其山最多而太行爲大太行雄絶跨數州縣而壺闗據
其要其中一峯若壺然千巖萬壑傍環角立有若擁
[014-1b]
矢待投之狀此壺山攬結一邑之秀而圖之所以作也
他日克勤持以示弼曰吾聞游子懐故鄉身在異國雖
山水信美曽不足以𢠢其心焉某也宦遊四方萍蹤梗
迹昔彼而今此每一興懐則家山數千里釣游之水丘
桑梓之井落松楸之墟壠瞭焉在目也因命善畫者寫
是圖庶幾展玩之頃如見壺山勝概之舊而暫忘鄉井
之思也詩而歌者凡若干篇矣子先世晉人而游歴所
至太行之雄壺山之勝子之所悉也序是圖者非子其
[014-2a]
誰哉嗟夫人皆有君之思而君先得人心之所同然則
玩是圖者孰不爲之感歎詠歌而不能自己乎昔狄懐
英登太行望白雲而思親舎壺山之圖蓋同是思非徒
愛其勝而已吾將與子繇孟津泝大河歴九折之坂訪
三老之故墟徜徉於李愿之盤谷以遂子榮歸之願以
尋我舊游之跡將有在於後日至是雖以圖爲芻狗可
也克勤笑曰請書此言以竢
  報德菴詩序
[014-2b]
報德菴者括蒼管増所作以報其親之德也増兄弟四
人長定次禧次某増其季也好老氏學遂脫俗爲道士
蚤喪父事母孝養備至他日以父墓逺弗便祭掃乃謀
諸兄别卜地於所居道觀之東鳳凰山龜潭之原而遷
柩葬焉虚左爲母夀壙復於墓傍築舎若干楹設主其
中晨夕香燈以爲展敬之所即所謂報德菴者也定方
爲欽天監掾朝之大夫士聞之莫不善定之兄弟而尤
嘉増雖在方外而於事親之道能惓惓以致其謹也咸
[014-3a]
爲詩歌以述其事請予序之嗟夫老子人中之龍非真
遺世絶俗者柱史不足以行其道故巻而懐之終於隱
處而不見後世學其道者脫畧世故過爲詭異殆將絶
倫紀棄綱常以遊於方之外立於物之表嗚呼是果老
子之所謂道者哉増也學老氏之學而不爲世之習事
親之道葬祭之禮不敢纎毫之或怠民彛物則之天人
皆有之夫豈不信矣乎雖然親之德未易報也詩曰欲
報之德昊天罔極天之生物萬有不齊形而色之羽而
[014-3b]
儀之華而實之或洪或纎或髙或下或變或化凡爲物
者孰能效報於天之萬一哉父母之恩如天罔極人子
思報之心雖切而其恩廣大不知所以爲報也然則如
之何亦盡吾所得爲者而已管氏兄弟其殆庶於此乎
故喜而爲之書以告爲子者
  浣花漁者詩序
吏部主事張君積中其先蜀人大父雙蕉公宦遊松江
因占籍焉積中思蜀之不得遂歸也築草堂江上讀書
[014-4a]
賦詩其中稍休則乘小舟釣游五湖三澤間因以浣花
漁者自號其言曰地不必同景則無異人不必同志則
有似吾惟先里之思前哲之慕則松江亦浣溪之水而
吾草堂則子美之居也昔者君子隱居以求志不以漁
釣爲可賤夫亦即其所處而樂其所有事云爾磻溪之
釣非失時也嚴瀨之釣非忘勢也一出而溥其澤於天
下使夫溺者拯屯者亨出之有其道也一處而髙其節
於千載使夫頑者廉懦者立處之有其道也吾才不逮
[014-4b]
古人而竊有志焉大夫士聞其言偉其志而謌詠之積
成軸矣來命弼序弼惟浣花之名不忘水木本源之義
漁釣肥遯雖樂其樂而束帛之賁即爲時出積中忠孝
之學於是乎在矣君年方富將大設施於時岸花水竹
之懐蓴羮鱸鱠之興固未得以直遂也他日功業既成
角巾歸第當携漁童樵青求所謂𤣥真子江湖散人者
而與游焉余倘未及耄尚能買魚酤酒以登草堂歌少
陵之詩以助君之一莞也
[014-5a]
  夢彩堂詩序
昔老萊子年七十父母猶存常著五彩斑斕衣爲嬰兒
戲於親側後世孝子莫不歆羡而慕效之或取以名堂
或爲圖或爲詩以寓其孺慕之意然使人子常在親側
得以戲彩於庭闈之間以爲父母之歡斯固天下之至
樂也其或游宦行役逺在他方思欲效老萊之爲而不
可得朝焉夕焉念念不寘遂至形於夢寐則其心有不
能自己者此武夷丁仲純氏夢彩堂之所爲作也仲純
[014-5b]
之言曰某也年及壯矣在父母具慶下定省温凊之不
違甘㫖滫瀡之足養晨夕左右不知樂之爲樂也一旦
隨計吏入京師縻升斗之禄不得承顔今歴六寒暑矣
寒思煖吾親之席也暑思扇吾親之枕也遥望武夷之
雲恨臂不羽飛墜親側夢寐之頃一見吾親焉儼若戲
彩之歡也蘧然而覺則身在他鄉心怦怦然作惡者數
日某以夢語友汪季清因爲作夢彩堂圖大夫士從而
詩之子幸序其端庶㡬少慰予心也弼聞周官太卜之
[014-6a]
屬占六夢其一曰思夢仲純戲綵之夢蓋出於思者也
人之精神與天地隂陽流通故晝之所為夜之所夢各
以類應矧人子之精神與父母相爲流通者耶雖然仲
純年未及萊子而二親之年未及於萊子之父母也八
袠而望九九袠而望百他日三釡之榮輕輿就養吾知
仲純戲綵之樂未渠央也夢彩云乎哉
  玉雪齋序
隴西李彦清雅性介潔雖居紛華不易其素也嘗曰物
[014-6b]
生天地間各有形色求其介潔之至不以窮冬寒沍而
易其形色者惟竹梅爲然因命黄仲章氏寫竹與梅爲
圖又以謂竹之貞於玉爲有似也梅之白於雪爲有似
也故比德於竹梅而取譬於玉雪以名其軒居焉夫比
德於竹而取譬於玉則持節之貞介者於是而有得矣
比德於梅而取譬於雪則處心之潔白者於是而有得
矣雖然竹固有似於玉也然昔人嘗以蒼雪目之則雖
謂竹爲雪可也梅固有類於雪也然昔人嘗以寒玉喻
[014-7a]
之則雖謂梅爲玉可也彦温蓋兼取之矣晉王子猷好
竹曰不可一日無此君宋林君復好梅香影之句膾炙
人口彦温兼二子之所好將欲效子猷之風致歟則聖
朝貴責實而不清虚之尚也將欲效君復之隱遁歟彦
温方揚聲振節於時未得以直遂也其亦切磋琢磨以
成如圭如璧之德甘苦辛酸以成調和鼎鼐之功而以
傅説衛武自期待庶乎無愧玉雪之名竹梅之實矣
  㑹川樓詩序
[014-7b]
㑹川樓者廬陵蕭漢飛所作以㑹文友而進士李祁書
以名之也他日元户部瑄記之而爲之詩者又若干篇
漢飛復徴余言爲序余嘗泝江西之源蓋發自郴經横
浦與章貢合流東下數州之水千派萬委悉入於江廬
陵蓋其總㑹也名樓之意雖即其地之勝抑亦有㫖也
哉余聞漢飛少游湖海間貴遊豪士多以氣誼交洎歸
桑梓則日與文人墨客相講學觴咏歡洽殆庶㡬以文
㑹友之義此樓之所以作而李先生之所以名也易不
[014-8a]
云乎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友之相資有類麗澤文
士之合并豈不有類㑹川哉然川之㑹不于江而止必
至於海而後已也至於海則江亦一川也君子之取友
近而一鄉遠而一國又遠而天下譬則小川之㑹大川
大川之㑹于海則其大也至矣禹之行水也決九川以
距四海濬畎澮以距川言繇小而之大也漢飛知講學
㑹友之益不以友一鄉之善士爲足而必廣及天下則
所友益遠所講益明夫子川上之㫖孟子放於四海之
[014-8b]
意將思過半矣弼也不敏他日登斯樓握手道舊故獲
厠文㑹之列余雖老尚能泚筆川上以寫斯樓山水之
勝姑書此爲序以效規勉之萬一
  南雲詩序
國子樓叔魚氏以在館久而思親之切因題其寓室曰
南雲或者疑之曰雲東西南北之物也其變也無定體
其行也無定在南之言不亦膠乎余曰否否夫望雲而
思親事出狄梁公仁傑公居懐在太行之南故登太行
[014-9a]
見白雲孤飛曰吾親舎其下雲而曰南固本於是乎且
子東而親西則望雲於西子西而親東則望雲於東南
北亦然斯固無足疑者叔魚家㑹稽而身在京師則所
望宜在於南雲矣學文之餘休沐之暇登北山而望南
雲雲在目則心在親恨身不得與雲俱飛而墜親側其
中之所感蓋有油然而不可遏者矣南之言非膠於名
也迺其實也雖然國子給事省部者多不次擢用叔魚
方將躋仕中外游歴四方以施其所藴之素以廓其所
[014-9b]
見之大吾知是雲之望不徒在於南也昔者孝子之詩
以凱風自南爲比蓋以南風之化養萬物猶子之鞠育
於親也南雲之覆燾於下亦猶親之拊畜於子也叔魚
之意或有得於此乎曰非所及也然先生之言則善矣
請書爲諸詩之序
  雲山惜别圖序
古人於離别最鍾情焉蓋相聚之殷一旦分袂以去爲
親友者眷戀踟蹰不忍相舎其爲情良苦矣故臨岐之
[014-10a]
際必有所贈以將其意若繞朝之鞭王祥之刀江淹之
賦或折栁或賦詩皆以寓其惜别之懐云爾後世或圖
别時之景與地以爲贈則其情益凄且切矣余友鄭君
景山居南昌兵亂流離僑居蒲坂凡廿年始得還鄉井
省墳墓未㡬復歸于蒲親友姜叔範輩以歡㑹不乆而
復去也因以雲山惜别爲圖而賦詩其上徵余序余觀
是圖其景與地盖彷彿西山南浦之勝非特留者有雲
山萬里之情將使去者一展而玩之必有甚不能堪者
[014-10b]
淵明停雲之詩子美雲樹之句何莫非是圖之情也予
於雲山之别情所同也故序此圖不辭
  題胡敏中哀唁詩序
至正十年庚寅唐臣將試藝有司行至莆楓亭驛聞先
母陳疾且殆倉皇狼狽兼程走歸二日母竟見背呼天
號慟萬死莫贖胡君敏中來弔與余相持哭盡哀聞者
莫不感悼既克襄事敏中復唁予以詩曰露冷慈幃二
十秋蘆花風起㡬番愁夕陽溪上雙鳬宿得似當時傍
[014-11a]
母不又詩曰棘闈催赴君恩重中路歸來念母深萱草
堂前五更露西風吹作淚沾襟情愴語哀讀者莫不悲
咽流涕嗚呼孰無父母俱存者知樂之爲樂未必知哀
之爲哀必罹荼毒痛苦者然後知之真而感之深也知
之真者情之不容偽也感之深者言之不能己也非知
無感非情無言敏中蚤喪母知哀之爲哀矣其所感者
宜何如耶故發乎情而情愴形於言而言哀二詩之作
盖庶㡬蓼莪之遺音也時斬焉衰絰方寸亂裂乆未及
[014-11b]
和今祥禫既踰因記其舊作而用韻以答之諸公又從
而列和焉人心之同然者於是乎不誣也余既録詩若
干首而引其端復成長哀賦附於篇後併以寓終天憂
感之意
  竹山黄氏族譜序
譜牒非古乎曰古也書契以來世次之有考者皆是也
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四其所以别生分類者必有其
道矣司馬公作史記其紀傳敘載之詳非有考而然乎
[014-12a]
然則在國爲史在家爲譜紀於國者固皆序於家者爲
之也晉人矜門第始重譜牒李唐又甚焉郡縣族姓至
分甲乙五季紛亂士大夫家譜牒亡者十九宋興稽遺
綴缺其失真者亦已多矣豫章黄氏始祖繇秀徙婺至
&KR0008徙豐城沇江贍又居分寧雙井五世而生太史山谷
先生庭堅有諱昇者居豐城竹山則太史之從昆弟也
擢科躋仕世有其人十世孫曰瓊字尚英能自力學以
濟世美每懼有愧前人因序族之世次釐為譜圖盖深
[014-12b]
念乎水木本源之義而又以示夫後之子孫俾知前人
之所以顯大者寔繇於世德之積有不可誣者其立心
亦仁矣夫茍仁以立心則雖服窮親盡猶一日也支分
派别猶一人也豈以遠近疎戚貴富賤貧而異其情哉
他日作紀傳者或有取於是則太史之澤愈續而不斬
矣尚英朂諸
  航溪朱氏族譜序
余令豐城嘗以事過航橋里愛其山水迴環融結詢之
[014-13a]
傍曰此朱氏所居其族大以繁今九世矣他日進士自
省君來見余恂恂儒者其諸孫公路每以公事至邑余
見其雅飭有禮則歎曰詩書之澤厥有自哉今年冬公
路持其所譜族系示余盖自念一府君五傳至明道始
貴盛爲豐城望族公路爲明道曽孫能與諸祖父樹門
户以不墜先業寔朱氏賢子侄也於乎宗法之廢乆矣
君子猶幸於族譜而得其遺意焉夫親盡服窮則䆮疎
矣有譜以序之則雖支分派别而一本共原之義猶敦
[014-13b]
同姓之親也其於古人别生分類之意殆庶㡬乎此余
於朱氏不能不興慕羡之心也繼自今若子若孫繩繩
於方來者能以公路之心爲心則登是譜為無愧人將
歴指曰是能揚祖之風紹先之業朱之門其不愈大矣
乎余嘉公路用心之仁故爲書此於譜左用以朂其後
人焉
  方氏族譜序
方氏古諸侯方雷之後周方叔爲南征大將軍始獨姓
[014-14a]
方而雷遂爲别姓蔓衍源分繼繼繩繩族大以繁則自
古田令廷範始有子六人五子仁載官至禮部郎中上
柱國再世為隋泉州長史達自泉徙莆于後分為三族
唐季以來子孫擢科躋仕襲芳趾美代不乏人宋著作
郎儀屯田員外郎慎言廣東經畧大琮皆達之裔也文
章政行具載傳志元初水軍萬户副使某戍清江鎮遂
占籍焉長子榮卿徙居九江次正卿襲父職生安道仍
襲職戍舊鎮與弟道謙皆居清江榮卿生漢祥繇九江
[014-14b]
徙武昌材識為時輩推重晚以武功授巡簡生彦彰少
孤克樹立隱約無進取意生子四曰鼎鼐&KR1364&KR0034皆知學
而鼐尤秀發善文辭繇郡庠選入胄監擢給事中轉通
政司知事以勤敏稱他日以其宗譜示弼曰鼐系寔出
閩今四遷矣兵餘舊譜俱失今所書者四世爾副使之
上不能詳也深懼失水木本源之義而不足爲人之子
孫也先生居閩而宦游大江之西於吾族之所從來必
有考者幸為我序之予嘗讀亡友進士方君德至家譜
[014-15a]
而徃來清江與父老言論猶能有道副使公之事者今
於鼐之言而有感焉嗚呼因生賜姓胙土命氏聖人爲
天下思子孫無窮之訓故建譜而立大宗小宗之法諸
侯分命其卿或取王父之字世功之官世食之邑以爲
序族所以别親疎辨貴賤順少長可謂明且備矣後世
封建法壊宗法不明士大夫能遡流窮源爲之譜牒以
不忘其本始者蓋亦鮮矣時異世殊一旦遺失則子孫
無考有能譜其所知而缺其所未知不屑屑於妄宗顯
[014-15b]
達之族而必求其本源之實若鼐者可不謂之賢子孫
哉余嘉其心之仁而惜其上世之未詳也故爲述莆族
之一二以書于譜後庶他日有考焉
  張氏墓祭巻序
古者諸侯有國大夫有家士有職故宗法有定制諸侯
有籍田卿以下有圭田士有禄故廟祭有常禮記曰别
子爲祖繼别爲宗繼禰爲小宗又曰士有田則祭無田
則薦其禮制盖可稽矣封建廢而班爵無制則宗法隨
[014-16a]
以壊井田廢而班禄無制則廟祭繇以缺故有爵位視
公侯一日秩滿無尺寸之土升斗之禄者宗法之行廟
祭之舉尚無望於此况其下者乎是故宗法雖壊有能
篤親親之恩而序族有譜廟祭雖缺有能致奉先之孝
而墓祭有田君子有取焉以其得古人遺意也若長泰
張氏七世有墓墓各有田嵗有二祭祭則昭穆序列燕
則尊卑旅酬懽然而有恩燦然而有文其庶㡬古人之
遺意者與張氏世系厥有自來代有聞人著在史牒而
[014-16b]
自徙長泰山前七世而下得合譜序族嵗時㑹祭則自
諱公義府君始東軒先生又能昭前之光明而丕衍之
故世譜有序墓域有圖祭田有載其心之所存蓋將使
後之人知尊尊親親之義則雖千條萬葉猶一本也千
派萬委猶一源也夫本植則末愈茂源濬則流愈長吾
知張氏之澤未艾也東軒以儒起家貳幕漳郡其數世
之澤至是而始振云
  古雪軒詩序
[014-17a]
雪何始乎曰古也自有天地即有此雪變化成象非一
日矣曰古此雪也今亦此雪也雖謂之今可也奚古之
泥曰今必有古也言古則今可兼舉矣李白氏常以古
月今月言之矣非古無以徴今也然則日月星辰雨露
風雷皆古也奚獨於雪而疑之吁豈惟物哉事亦宜然
汙尊坏飲禮之古也籩豆罍爵之飾於今者實本是也
簣桴土皷樂之古也五音六律之節於今者實本是也
古人今人之師也古道今人所履也古雪獨不足尚哉
[014-17b]
夫子於川上而知逝者如斯徃過來續徃則古之謂也
來則今之謂也古徃已盡而今來無窮則前日之今即
今日之古也今日之今又後日之古也以差殊而觀今
古夫豈可哉西北地髙而多寒岷山之雪旋融旋結其
爲春與夏澌者皆其餘也古雪固自若也昔人嘗有太
古雪千秋雪之咏以其雪之積也吳郡曽君行斯為綿
州同府綿距岷近雪山嘗入眼因顔其軒曰古雪士大
夫文而詩之彬彬如也予來守登行斯為司李公餘之
[014-18a]
暇常以諸作見示予謂行斯名軒雖因其地而意實深
且逺也使徒因地則今日居登將復易其名耶夫天地
之氣清而白者莫雪若也而又謂之古則其至清而至
白者也行斯居官亷慎介然無所移其有得於至清者
與皭然無所汙其有得於至白者歟名軒之意吾知有
在於古雪之外也吾與行斯相聚久相得懽又讀諸君
詩若文陽春白雪加以古調聊與談今古之際若此他
日歸來倘未及耄携古琴一張古書數巻與吾子探古
[014-18b]
音論古道於古雪軒中安知吾與子不古人若也
 
 
 
 
 
 
 林登州集巻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