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52 春秋經筌-宋-趙鵬飛 (WYG)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經筌卷七     宋 趙鵬飛 撰
   僖公
十有七年春齊人徐人伐英氏
 英氏楚與國徐人將報婁林之役而無以撼楚也故
 齊為之伐英氏英氏何與於楚敗徐者楚而英氏受
 兵報怨蓋已不直矣齊能服楚則英氏將為齊役如
 江黃耳憾在楚而不能制乃日仇其與國吾見齊侯
[007-1b]
 威德兩衰霸業止於是也功烈如此其卑見於斯矣
夏滅項
 項亦楚之屬也伐英氏不克而移兵滅項項必弱於
 英氏也大者畏之彊者怯之小弱者滅之齊桓之德
 大不能及楚次不能制英氏而區區之項何足滅哉
 俘其囚於荆莽之中地不足以益中國賦不足以増
 囷倉而徒勤兵於逺是亦滅一國耳聖人以為無足
 襃貶故承上伐英氏之文不再舉齊人也說者以為
[007-2a]
 魯滅之且向滅國無有書滅者取邿取鄟皆滅也諱
 滅以取書何得於滅項獨不諱也此承上之文與及
 江人黃人伐陳之義同伐陳間一秋字滅項間一夏
 字說者以其不連屬遂移以為魯書時書月記事之
 體豈間一時遂以為兩國之事哉其為說亦固矣
秋夫人姜氏㑹齊侯于卞
 齊侯歸自㑹道由乎魯夫人湏其至也㑹之于卞非
 禮也于時公未至而夫人出㑹婦人既嫁從夫公不
[007-2b]
 在而夫人出境㑹齊侯僖公閨門之令可知也此尤
 甚于陽穀之㑹陽穀之㑹公與俱行今夫人獨㑹之
 則夫人蓋亦専矣父母存歸寜可也㑹父于境上得
 為禮乎
九月公至自㑹
 㑹淮而反飲至于廟也觀詩人頌服淮之事則公之
 至蓋亦矜其有功矣有功而矜中人之常情也至而
 有功雖矜猶予之不予之無以見無功而至者之罪
[007-3a]
 也
冬十有二月乙亥齊侯小白卒
 修内者王修外者霸何謂内根諸心之謂内何謂外
 徇於物之謂外王霸之道均依仁仗義也均伐叛討
 逆也均安中國尊王室也而王以王霸以霸何哉内
 外之異也王者之治在正心誠意初以修身不期於
 齊家而家正不期於治國而國定不期於平天下而
 天下安非不期也修於内而應於外非有心以期之
[007-3b]
 也故仁本諸心不期愛人而人懷其仁義本諸心不
 期服人而人服其義叛者伐之逆者討之非茍利其
 叛逆而為已功也心於除患而已中國未安吾安之
 亂㓂未攘吾攘之非取安中國之効而必攘亂冦之
 名也心於濟世而已霸者則不然有其跡而無其真
 豐於外而慊於内曰吾不愛人人且以我為不仁姑
 愛之吾不正已人且以我為不義姑正之叛者固於
 已無損而逆者固於已無傷然置而不問則吾無伐
[007-4a]
 叛討逆之功中國未安必有安之者㓂亂未攘必有
 攘之者然使人安之使人攘之則名在人已安之而
 已攘之則利在已曷攘而安之乎故凡王者之所修
 皆在内也霸者之所修皆在外也修内者逸修外者
 勞故王者之修無勤怠而霸者之修有勤怠修内者
 本於心遇機之來則應之機靜則止何勤何怠修外
 者本諸物物來無窮而智力有限運吾智而智日深
 養吾力而力日贍則物至能應之而無虞吾之智一
[007-4b]
 昏而力一挫則事至有所不能籌物至有所不能支
 日勤而無怠可也一日少懈則智力有窮矣齊桓五
 霸之盛其初㑹北杏以求諸侯諸侯未和伐宋以為
 鄄之㑹伐鄭而為幽之盟諸侯無貳矣而後伐戎伐
 徐徐戎率服則救鄭以示威於南伐山戎以示威於
 北定魯之難救邢之危衛滅而齊封之杞滅而齊城
 之内之諸侯一德事齊可以南征楚也則㑹江黃以
 掎楚之後取舒庸以折楚之臂然後興次陘之役成
[007-5a]
 召陵之功則攘亂冦之功成矣外雖定而王室未寜
 於是為首止之㑹定世子之位以示諸侯尊王之心
 襄王踐阼又為之合葵丘之㑹率諸侯以聽於冢宰
 興曠世不行之大禮以令天下而王室定矣内和諸
 侯外攘彊楚上定王室桓公蓋以三王之功不我過
 也則怠心生狄滅温齊不問楚滅黃齊不救狄侵衛
 齊不知既而楚諜知其怠而易與也於是深履東夏
 而伐徐桓公合八國諸侯於牡丘顧望不進乃命大
[007-5b]
 夫救之而徐卒底於敗雖伐厲伐英氏桓公皆不親
 也卒之内寵如林閨門無法一身未瞑六子為仇歛
 不以禮葬不以時一桓公耳而前日之桓公非今日
 之桓公何也勤怠之殊也勤怠之意何從生修外而
 不修内也蓋修内者逸内既一定則事物之來惟所
 應之修外者勞一日不修則事有所不濟而前功皆
 廢矣聖人治天下之道不外於大學中庸大學中庸
 皆修内者也修外者聖人所不録然於春秋若予桓
[007-6a]
 公者權也於春秋而不予桓公則天下其胥為夷乎
 孔子予之而孟子鄙之孔子予之權也權以濟時為
 重孟子鄙之者正也正以垂萬世之法孔孟相濟後
 世可鑒焉不相濟不足為孔孟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衛人邾人伐齊
 吾讀春秋竊不喜學者以傳溷經茍平定心氣以經
 明經若其不可通不得已而后求之傳然必合經文
 而無牴牾則從之不然則無取也吾讀春秋至此間
[007-6b]
 有不可考而求傳者五隱二年鄭人伐衛經無兵端
 莊十七年齊人執鄭詹僖四年齊人執陳濤塗經無
 罪端十五年晉侯及秦伯戰於韓經有事端亦無兵
 故今齊桓卒未葬而宋及三國伐齊則事端兵故經
 皆無其文黎淳以為宋襄欲霸伐齊以立威此固求
 其端而不得姑為是說也然宋襄方欲霸外裔狄征
 小國可也何遽伐䘮以取不順之名哉必不然矣諸
 侯繼世嫡庶之分長㓜之序兄弟之别此經所不能
[007-7a]
 詳學者當質之史左氏雖非史官而其傳聞者蓋亦
 史爾其附㑹者固不可信而嫡庶長㓜兄弟之詳非
 左氏無以考如曹羈出奔陳赤歸于曹一事左氏不
 載其故二傳遂興猖狂之說則左氏於此亦不可盡
 廢也特考其事斷以經文而定其襃貶可也按經十
 七年冬十有二月書齊侯小白卒至今年秋八月而
 後書葬非亂不如是之緩也其亂也何故左氏曰齊
 侯好内多内&KR0194内嬖如夫人者六人長衛姬生無虧
[007-7b]
 少衛姬生惠公鄭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
 公宋華子生公子雍公與管仲屬孝公於宋襄公寺
 人貂有&KR0194於公公許之立無虧公卒貂立無虧宋襄
 伐齊納孝公殺無虧以是觀之則宋襄者齊之荀息
 也知奉齊侯之遺言而不計其所納者之正不正也
 立子以嫡無嫡以長齊之六子均庶也均庶則無虧
 長長當立矣而托孝公於宋何耶母寵則子尊桓公
 之私也宋襄方有圖霸之謀而首從齊於邪非義也
[007-8a]
 逐人之正而納不正故聖人不書納不與其納如㑹
 于袲伐鄭不書納突也然則冝貶矣何以書爵蓋致
 是之師者桓公也其實不啓於宋故書爵以見兵自
 齊招非宋之罪不書納所以見宋之不當納也襃貶
 自著矣
夏師救齊五月戊寅宋師及齊師戰于甗齊師敗績狄
救齊
 公義之在天下無不同之孔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
[007-8b]
 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公義亦然動而合乎義則踈者亦從動而非義則雖
 父子之親有所不允而况於人乎齊立無虧義也宋
 納孝公非義也師與狄救齊以定無虧宋及三國伐
 齊以納孝公二者曲直已判矣然救無虧而無虧殺
 納孝公而孝公立則安在夫義也蓋義不在乎勝敗
 之間公義而敗其義固存也不義而勝義且安在哉
 聖人不以勝敗為襃貶而以公義定邪正故内書救
[007-9a]
 而狄亦書救魯則然爾而狄何為者也聖人不以其
 狄惟其公義而已故不書伐而書救救者善則伐者
 不善矣凡師以被伐為主而甗之戰以宋為主疾宋
 也前日伐齊者四國今日及戰獨書宋師非三國不
 與也以宋師獨戰而略三國誅宋重矣嗚呼一舉而
 敗人之兵易人之君既而齊之亂者四世至頃公而
 後定蓋基於此戰也則宋雖勝而罪無以逃我師及
 狄雖敗而有餘義矣雖然此豈獨宋之罪哉齊桓在
[007-9b]
 位四十三年南征北伐九合羣后霸業甚偉而内不
 能定一世子明長㓜嫡庶之分囁嚅其言模稜其手
 於羣嬖之間不能割害存義以先定社稷大計乃垂
 死而託子於人使長㓜先别儲貳素定則子吾子也
 何頼乎人今無虧長而托昭於宋則是知昭不當立
 而懼其不得立使昭當立國其國也何以託為知其
 不正而託於人是自招禍也宋以同盟之故而受其
 一言之託能遂已乎宋兵至則齊宋為仇而六子之
[007-10a]
 死生二國之勝敗在所不能免也則夫無虧之殺桓
 殺之齊師之敗桓敗之齊四世之亂桓亂之禍皆自
 求特假手于宋爾春秋之法誅罪之根源吾於此而
 知齊桓之罪重於宋襄也
秋八月丁亥葬齊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衛
 邢也衛也初皆狄之仇也齊桓並遷而城之避狄患
 也今桓公目未瞑而邢叛中國以從狄且仇於衛夫
[007-10b]
 邢衛均患於狄二國俱遷則相援而抗狄可也今乃
 叛已之援而從讐又反兵以自伐其援邢之為邢虞
 公之流也故不數年而為衛所滅非不幸矣說者疑
 狄不當書人而書人以為進之又無可進之理遂謂
 伐衛所以救齊且宋人夏敗齊師無虧已死孝公已
 立桓公已葬今冬伐衛何與於齊其不達理一至於
 此耶狄書人便文爾如襄五年戚之㑹書吳人鄫人
 盖不可曰吳鄫人也故十四年向之㑹復書吳而已
[007-11a]
 今日狄與邢伐衛二十年狄與齊盟皆書人至二十
 一年狄獨伐衛則復書狄而已與吳人書人之義同
 皆便文爾無用鑿說
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執滕子嬰齊
 齊桓圖霸先滅譚譚子奔莒聖人於齊書師以予之
 而譚子不名則若無罪今宋襄圖霸而先執滕子嬰
 齊聖人於宋書人以責其専於滕子書名以著其有
 罪無罪而滅者聖人許之有罪而執者聖人責之如此
[007-11b]
 則春秋之法不可曉然則聖人之意何以辨蓋莊公
 之世天下未有興霸之基桓公創興之于時楚入蔡
 視中國若無人桓公起而滅譚所以示威於楚也創
 興霸業而不假以權許以威則無以威諸侯故聖人
 書師以許之然譚子不名無罪也雖無罪猶許其滅
 以立威也今宋襄嗣齊之霸蓋有其基矣猶安靖小
 國協比諸侯則霸業復興矣乃執小國之君以肆其
 虐何以霸為故書人以罪其非霸討滕子書名以見
[007-12a]
 雖有罪非所當執也聖人用法各適其宜矣若是觀
 之則春秋豈可以例求乎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
 君子有為善之心聖人不沮也與其進不保其徃也
 徃而善因其善而旌之徃而惡即其惡而誅之無私
 也齊桓有圖霸之心宋襄亦有圖霸之心均欲為善
 聖人何以沮之故北杏之㑹諸侯皆人齊獨書爵曹
 南之盟二國皆人宋獨書公其所以開為善之路則
[007-12b]
 同而異日之功罪聖人安能保之哉然不予之於始
 無以責其終獨觀其所以副聖人之責者何如爾予
 桓公於始而終成九合諸侯之功予宋公於始而終
 為天下之辱聖人亦即其功罪而誅賞之以示勸懲
 於天下後世也不然今日之盟聖人不予之則他日
 之罪何以致其貶哉故予之所以責之也
鄫子㑹盟于邾己酉邾人執鄫子用之
 邾人㑹鄫子說者疑之一以為邾一以為宋以為邾
[007-13a]
 擅用之則後無宋伐邾之事以為宋用之則上無宋
 人使之之文然鄫㑹盟實來㑹宋不㑹邾也如單伯
 㑹伐宋之類也則鄫之後㑹是得罪於宋非得罪於
 邾也鄫與邾無憾邾何得戕之使鄫將㑹宋邾執而
 用之則宋必有以忿於邾豈遂置而不問耶則用鄫
 子者宋公意也然不書使之者宋以意諭之而用之
 之際宋公不在也故以邾用之為文以地考之鄫𨽻
 今之沂州邾在兖之西宋即今之應天曹南介於邾
[007-13b]
 宋之間自宋之曹自曹之邾自邾而後至鄫則鄫之
 來㑹道必出於邾矣邾宋既為曹南之盟則邾子東
 歸邾宋公南歸宋宋公無由復如邾也則必諭邾人
 以執鄫之意矣邾子湏其至數其後㑹之罪執而用
 之則用之雖假手於邾實宋公意也苟非宋意邾子
 其敢爾哉使非宋意而邾擅用之則宋必仗義以伐
 邾何得無伐邾之事也則夫用鄫子者宋公審矣然
 聖人不書使之者蓋因其隱情而惡自見焉宋公固
[007-14a]
 知用人者天下之無道無道而已自為之則天下必
 有以議已於是移其惡於邾使若邾人自用之則其
 罪不在宋也聖人因其實而書之以見隱情焉或者
 遂移罪於邾是投宋公之姦而中其移惡之計也豈
 春狄哉若夫不重傷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皆天下
 之姦謀欲以是而釣仁義之名也茍觀其外而不察
 其中失罪人矣
秋宋人圍曹
[007-14b]
 齊為北杏之㑹而宋叛齊嘗伐之宋為曹南之盟而
 曹叛宋亦圍之然齊伐宋而宋服遂同鄄之㑹宋圍
 曹而曹不屈卒同鹿上之盟何哉宋之所以伐曹者
 非其道也前日曹南之盟同盟者邾曹而已邾人歸
 而用鄫子天下之大無道也而宋不問曹小不順則
 兵環其壘曹安得服乎邾用鄫子而宋不責必宋使
 之也已為不道而移惡於同盟曹茍從之則亦將移
 惡於曹矣曹之叛厥有由哉雖築室反耕有所不屈
[007-15a]
 圍何足以屈之冝曹之卒不服也
衛人伐邢
 報伐衛也
冬㑹陳人蔡人楚人鄭人盟于齊
 嗚呼齊之㑹為桓公之辱大矣桓公以四十年圖霸
 中國而服楚於召陵艱乎為力哉今桓之葬墳土未
 乾而諸侯召楚人以盟于其側諸侯則然爾而孝公
 非桓之子乎父攘之以除中國之患子盟之以為天
[007-15b]
 下之害人之賢不肖父子之間遂爾霄壤耶吾知桓
 公在泉之靈蓋不勝其憤也自莊公之世楚雖暴橫
 蓋未嘗至齊伐蔡伐鄭至蔡鄭而已荆人來聘敗徐
 婁林至魯徐而止齊蓋距楚數千里也齊逼東海楚
 臨南海今楚直盟于齊則自齊以南數千里皆楚矣
 嗚呼悲夫觀乎此而後知齊桓之霸果有功於天下
 孔子以為一匡天下而嘆其仁非侈言也今桓沒未
 幾而已折而從于楚君子於此不能不思古也然是
[007-16a]
 盟也非諸侯召之則楚未必至此而為是者陳蔡鄭
 之罪也三國近楚故召而至焉彼陳鄭者亦嘗蒙桓
 之庇乎何忍遺桓之辱也楚之橫行中夏實自齊之
 盟始其後陳蔡首被其滅鄭無歳不受其兵非不幸
 也聖人於此一舉而人之無夷狄之辨蓋憤其為禍
 首而且貽齊桓之辱也此皆諸侯爾說者以為微者
 何益於盟哉鄭係楚下推楚而下之也中國之微一
 至是乎
[007-16b]
梁亡
 書曰自作元命又曰自作孽不可逭則人之禍福無
 不自己求之今梁亡必有滅之者矣而聖人捨其滅
 國之罪而以自亡為文信乎梁君之自作孽也然其
 所以自作孽之故三傳異文左氏以為好土功何休
 以為峻刑罰穀梁以為滛湎酒色要之三者均自作
 孽名殊而罪一也嗚呼觀乎此君子其可以不自修
 乎鄭弃其師自弃也齊殱于遂自殱也梁亡自亡也
[007-17a]
 若然者皆非舊史之所能及皆聖人因事考情以立
 文也如日月之明因物賦影而無不象之故曰非聖
 人不能修也
二十年春新作南門
 新者有故也作者改作也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
 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孔子以為言之中故改作非
 聖人之所欲也然如太室屋壞所當新而不新以湏
 其壞則有罪矣則夫新者所當新而作者不必改作
[007-17b]
 其譏在作而已茍直書作南門則嫌于初無而創之
 故曰新作而况南門法門也譏僭爾僭非自僖始因
 新作而見焉南門非一門庫門天子臯門雉門天子
 應門皆天子之禮管仲屏塞門孔子譏其僭邦君新
 作南門聖人譏其僭天子也緜文王之詩也其詞曰
 迺立臯門臯門有伉迺立應門應門將將文王為西
 伯不敢用天子之禮臯門應門皆諸侯之制也天子
 之宫門則加以庫雉魯僭天子之制則今作南門乃
[007-18a]
 庫門雉門爾定三年新作雉門蓋亦仍其舊而新之
 因其新作以書僭所以示制也
夏郜子來朝
 郜之滅久矣隱十年公敗宋師取郜取防即其地也
 桓三年又取郜大鼎于宋則郜為宋滅其地入魯而
 分器亦在魯矣安得郜子哉今而來朝必魯别封之
 以為附庸也其地近單州在魯宋之兩間其先蓋文
 王之子所封與魯同姓則宋滅之而魯封之審矣公
[007-18b]
 羊以為失地之君春秋至此八十三年失地之君猶
 在乎其說疎矣
五月乙巳西宫災
 祭義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積卜三宫之夫人世婦之
 吉者使入蠶于蠶室則諸侯蓋有三宫之制也諸侯
 三歸夫人居中宫左媵居西右媵居東則西宫左媵
 之居也穀梁以為閔宫疎矣宫必以諡如煬宫僖宫
 之類耳若閔宫安得曰西宫哉蓋穀梁不考三宫之
[007-19a]
 制也然則何以書記災也
鄭人入滑左滑人叛鄭/而服于衛
 莊十六年幽之盟滑伯與之則滑蓋與鄭同盟者自
 後不與㑹盟蓋滑為晉與國服役於晉爾齊桓之霸
 諸侯不敢擅侵伐今中國無霸鄭陵小國而以兵入
 之計滑必近於鄭其地在今之河南緱氏其後十有
 三年秦人入滑遂為秦所滅
秋齊人狄人盟于邢
[007-19b]
 初邢有狄患桓公却狄而城邢今邢不支折而從狄
 蓋若不得已也而孝公桓之子其庸懦固不足以庇
 邢而制狄姑斬然自立無與邢之喜戚可也今乃下
 從之而參盟于邢使其念威之嘗疾於已也匕首竊
 發於牲壇之間孝公其殆哉則邢之盟無益於庇邢
 且自投不測吾為之懼矣前日盟楚今日盟狄楚與
 狄皆父子之仇而屈已從之屈於諸侯猶可也屈於
 狄楚則事仇矣惜夫桓公賢而後嗣之不令也如此
[007-20a]
 奈何
冬楚人伐隨
 楚自敗徐之後至是五載雖齊桓既沒中國無霸主
 而楚未嘗以兵加中國者蓋欲以盟㑹求諸侯也前
 日齊之盟諸侯未一而宋襄亦有圖霸之心於是楚
 成知諸侯不可以誘而致也故伐隨隨雖近楚然漢
 東之大國非江黃之伍必恃其强大而不事楚楚伐
 之所以懲不服以威諸侯也故明年遂從鹿上之盟
[007-20b]
 宋齊實先楚蓋不平焉是以秋為盂之㑹則執宋公
 以伐宋觀乎此則伐隨之役在諸侯不在隨也特假
 隨以恐諸侯耳
二十有一年春狄侵衛
 狄侵衛為邢也十八年邢狄伐衛十九年衛人伐邢
 邢蓋弱於衛爾既結怨於衛非借援於人無以敵之
 去年齊人狄人盟於邢求援於齊狄也齊知其不義
 而莫從而狄實與衛為世仇故為邢侵衛夫邢衛同
[007-21a]
 姓也不能以小事大而交為仇敵然其兵端實啟於
 邢使邢敵於衛猶曰兄弟交惡爾今外誘狄以侵衛
 是外與盜賊為親而内與兄弟為仇卒為衛所滅非
 不幸也或者知責衛滅同姓而不知邢有以自取也
宋人齊人楚人盟于鹿上
 嗚呼愚哉宋襄之圖霸也齊桓之興協比諸侯輯寜
 東夏垂二十年内外無患小大一德而後敢問包茅
 之貢於楚故能一舉而屈之今襄以孑然之宋外無
[007-21b]
 蚍蜉蟻子之援執滕子虐鄫君賈怨於曹結憾於魯
 諸侯無小大皆哆然外之獨齊孝以其納已之故不
 得已而從焉然前冬蓋亦同楚人之盟矣保其無二
 心於宋哉乃一旦㑹楚人於鹿上之盟欲以隻牲尺
 書服虎狼之楚吾於是知其大愚而不移蹈死地而
 不恐者也夫天下所頼乎霸者以其能内撫外攘故
 諸侯恃以安靖而服從強暴有所畏忌而不敢陵犯
 今宋襄結仇於四鄰國人且不順而况於諸侯乎乃
[007-22a]
 召楚人于境内以盟之夫鹿上宋地也引虎入閨闥
 婦人孺子為之戰恐而襄公更以為安非愚固如是
 乎幸脫摶噬其亦幸矣而秋又㑹之虎口安能屢逃
 哉宜其見執也
夏大旱
 雩而得雨書雩雩而不得雨書旱經書大旱者二記
 災之甚也記災所以憂民
秋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㑹于盂執宋公
[007-22b]
以伐宋
 宋襄之庸諸侯不與結怨賈憎四鄰疾之盂之㑹蓋
 措之積薪之上而火其下襄不自警攝衣而登之不
 恐也嗚呼危哉夫宋所恃者有恩於齊而已前日鹿
 上之盟幸脫虎口者以齊在也今齊懼楚而不至陳
 蔡鄭許皆楚之黨而曹又宋之讎也既坐積薪之上
 四鄰一爇吾尚何逃見執固無疑矣然宋公不道實
 中國也楚子雖强蓋荆蠻也諸侯疾宋固爾從
[007-23a]
 而執中國之君其可乎今執宋公者楚子也而聖人
 以諸侯共執為文實諸侯執之而藉手於楚矣齊襄
 公無禮義而求大功不修德而求諸侯詩人刺之日
 無田甫田維莠驕驕言不務耘其田而徒望秋穫也
 今宋襄又萬萬於齊襄之下者矣豈但無禮義而不
 修德哉直愚而已雖然彼其身投虎口身辱國危抑
 亦甚矣君子矜其愚可也尚何譏故齊襄是刺而宋
 襄無詩蓋國人矜其愚乎聖人於執宋公不書楚子
[007-23b]
 誅諸侯也書執書伐甚之也
冬公伐邾
 邾自元年從檉之㑹僖公惡其不附已而從齊也故
 敗邾師于偃蓋邾實魯之附庸其先儀父未命服役
 於魯至齊桓之霸請王命以爵之為子故偃然以五
 等自居從霸主㑹盟而不附於魯故檉之㑹歸未及
 國而公敗其師其後終齊桓之世不敢從齊㑹盟者
 懲於偃之敗也桓公既沒宋納孝公僖救齊不克蓋
[007-24a]
 讎於宋也邾子於是首從宋為曹南之盟宋方圖霸
 脅宋以抗魯今宋為楚所伐不暇庇邾矣故公伐邾
 責其不附於魯也其事張本甚明左氏求其說而不
 得因設滅須句之事辭費而義寡學者無取焉
楚人使宜申來獻㨗
 盂之㑹魯侯不從楚蓋憾於魯既而執宋公以伐宋
 使冝申來獻㨗威魯也古者諸侯獻戎㨗於王王以
 警四方今荆蠻仇中國反以諸侯之㨗警諸侯衰亂
[007-24b]
 甚矣故聖人於楚前書爵而此書人奪其强也書㨗
 不書宋不予楚之㨗宋也然獻㨗於魯魯亦恐矣故
 十二月遂從薄之盟然恐而從猶愈乎無故而從之
 者矣
十有二月癸丑公㑹諸侯盟于薄釋宋公
 執宋公楚子也春秋以諸侯共執之釋宋公亦楚子
 也春秋以諸侯共釋之雖執之釋之諸侯莫不與其
 謀而實制於楚也聖人不書楚執而楚釋之所以見
[007-25a]
 諸侯非楚人可得執而釋之也書諸侯亦所以病諸
 侯矣惡其從荆楚而執中國也然則執之為諸侯之
 罪也釋之為諸侯之功歟曰功在魯不在諸侯也罪
 在諸侯不在魯也魯何以為功乎蓋楚之執宋公所
 以求諸侯也前日㑹于盂魯不至魯不至魯之義可
 見爾楚雖憾之其實要其至所以來諸侯也故使宜
 申來獻㨗以威我魯恐而後從之使魯不從楚未必
 釋宋公也何則彼豺狼之性執宋公而諸侯不服則
[007-25b]
 將逞其虐焉今宋公未釋而魯至故楚喜而釋之則
 釋宋公者本於公之徃㑹也雖釋之執之公無以制
 楚而其實則因公之來而釋之故曰功在魯也前日
 執之而公不與今日釋之而公在焉雖公之徃也不
 為釋宋公而徃而宋公之釋實因公之來而釋之則
 公為有功於宋矣凡諸侯執而反書歸而宋公書釋
 不書歸蓋歸者若自歸歸在我也釋者在彼釋之制
 在人也若曰諸侯不㑹則宋公不得釋也此所以重
[007-26a]
 楚之惡亦以病宋公也投其機而不能自脫待人而
 後脫也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須句
 湏句邾邑也左氏以為國曰邾滅須句公伐取之反
 其君若是則魯之羙事春秋當書邾滅須句須句子
 來奔公伐邾歸須句子于須句如歸邾子益之文然
 後為顯今直書公伐邾取須句如莒人伐把取牟婁
 之類爾安可以須句為國今既取之則滅矣至文七
[007-26b]
 年安得公又伐邾取須句也則知須句邾邑今取以
 責邾之不服其服則又反之至文公之世又伐而取
 之也公以邾之役於宋脅宋以抗魯故前年伐之今
 又伐以取其邑必其服也無庸以邑為國自立異說
 而尚口乃窮也
夏宋公衛侯許男滕子伐鄭
 鄭人從楚力不支也宋伐鄭以責其從楚鄭則弱矣
 宋方脫於纍囚之末宋何彊哉已不能抗楚而甘就
[007-27a]
 執辱何以責鄭之弱而附楚也夫鄭人者亦豈樂侏
 &KR0867而惡禮義之邦哉勢弱矣中國盛從中國楚盛則
 從楚前日齊桓之霸中國有足恃者則鄭雖數被楚
 兵而不叛也今鄭依宋而不叛宋能抗楚而安鄭乎
 不能也不能而責服於鄭吾見宋襄之不自量矣曷
 自守其國而無為楚所伐鄭之叛服非宋所宜問也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戰于升陘
 升陘魯地也邾伐我也公二年之間再伐邾一取其
[007-27b]
 地亦酷矣宜邾之必有以報魯也然邾以蕞爾之邦
 再受魯兵而不屈且稱兵以渉魯地則其心蓋有所
 不恝然者矣魯之所以責邾者以其已之附庸而不
 朝不貢且外附於宋也而魯天子之臣亦何有一介
 如周尺帛登於王府哉而楚周之叛國也魯實從之
 則無怪夫附庸而不服且外比於宋也治人不治反
 其敬必已有所不敬而後得人之不服僖公魯之賢
 君亦當有以念此也彼區區之邾何足服哉治吾之
[007-28a]
 所不敬者邾當自來今邾以偏師犯魯境而魯不免
 於敗蓋我曲而敵直也内戰不書敗書戰即敗矣蓋
 為内諱也内以諱為貶内不書公亦為内諱也不書
 敗不書公其貶可知故云内以諱為貶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宋師敗績
 楚人伐宋以報伐鄭之師也宋不自量杖尺八馬箠
 以觸虎之怒固不能損虎一毛而遭其噬嚙無足詫
 者彼方脫釁鼓之餘而歸不能責躬自咎内輯其國
[007-28b]
 外和四鄰修德養威待時而動乃以區區三小國之
 師以伐鄭鄭不可得而楚肆其暴一戰奔北幾至於
 亡此誰之咎哉宋自取也敗則俄頃而尚以不重傷
 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以要義兵之名此吾又哂其
 甚愚也夫兵動必以義戰必以謀雖湯武之師不免
 乎此以至仁伐不仁以義伐不義此天下之義也若
 夫臨戰則非謀有所不能濟且我以義自持曰不正
 無動可也敵人者亦肯如吾之不動以守正乎彼以
[007-29a]
 謀至而我以正待之是坐而待縛也武王伐紂之師
 可謂義矣而太公問荅之書是為六韜其間隂謀竒
 計變若鬼神而謂武王之師為不義可乎夫義不義
 在未戰之前平日為不義而臨陣決戰乃曰吾必義
 義豈在坐作進退間哉在易之師彖曰師衆也貞正
 也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所
 謂中正而順義也以義動則雖毒天下而民從之豈
 恤夫重傷而禽二毛耶牧野之師至於血流漂杵是
[007-29b]
 武王之戰不如宋襄公之義以襄公加武王之上後
 世其允乎彼不自量而招楚兵力蓋不支知不免於
 敗矣無以藉口乃假區區婦人之仁以要大義之名
 而公羊遂以為文王之戰嗚呼今有人焉平日為盜
 及其敗也引頸就戮曰吾義士也君子遂以為比干
 之徒歟若公羊者可謂與人而不酌其輕重者也文
 王亦嘗執滕君用鄫子投虎口脫纍囚乎吾不咎其
 與宋襄之過而竊憤其待文王之薄也
[007-30a]
二十有三年春齊侯伐宋圍緡皆罪孝公/
 嗚呼齊孝斯舉可謂以怨報德爾孝公之得齊宋
 故也甗之戰宋襄為之敗齊師殺無虧拒魯却狄以
 納之其德大矣宋為曹南之盟以求諸侯齊宜從而
 不從乃㑹楚子于齊以移其諸侯及盂之㑹宋襄之
 投不測而齊不救既而與釋宋公者魯也齊不在焉
 今宋不幸為楚所敗奔北之餘國幾不國而齊孝利
 其危而伐之且圍其邑噫人之非人一至此哉蛇雀
[007-30b]
 無知猶將報德人固如是耶此乃君子所不齒而聖
 人書爵所以愧之也伐國而圍邑甚矣書伐併書圍
 重其罪也惟新城之圍則有其故不在此例
夏五月庚寅宋公茲父卒
 吾嘗論齊桓之霸以謂修外而不修内故不免於怠
 若宋襄者所謂内外兩不修而至於亡者也徒見齊
 桓以區區諸侯而霸天下而不知其所以霸天下者
 何修而至此也彼其受齊桓將死之託而納孝公遂
[007-31a]
 以為霸統一旦在已故伐齊之師未反而執滕子嬰
 齊此何名哉既執滕子則遽為曹南之盟以謂諸侯
 無敢不從者矣既而來盟者惟二小國鄫子既期又
 後㑹焉於是怒而用鄫子既為不道曹故叛之乃罄
 兵以圍曹滕怨鄫亡曹叛邾去則宋之為宋惸然而
 已而陳蔡又召楚人而盟于齊則東諸侯一舉從楚
 矣乃㑹楚人為鹿上之盟以求諸侯夫諸侯豈可求
 於楚哉楚得諸侯肯挈以遺宋乎此天下之謬舉也
[007-31b]
 秋復為盂之㑹諸侯皆在楚疑諸侯謂天下有二霸
 而不盡歸已也故即㑹而執之于薄之㑹脫囚以歸
 宜其自咎而修已睦鄰養威植德外懷諸侯而徐圖
 大舉也復不自量伐鄭以觸楚之怒以招楚兵一敗
 塗地身傷兵喪鬰鬰而死此豈諸侯叛之楚人疾之
 也哉其所以圖霸者非其道也内不修德外不修政
 國人不允諸侯皆貳乃以木偶之身直䧟不測彼蓋
 以為齊桓霸業已授在已諸侯莫已違也嗚呼愚哉
[007-32a]
 霸統豈可以空言受諸侯豈可以虚名召之也必吾
 有以修而致之矣齊桓圖國三十年而霸業始成宋
 襄欲以頃刻霸天下非愚不如是之疎且謬也宋襄
 在所不責吾痛天下不幸而重罹左袵之患噫微晉
 文天下其謂何吾於此又恨晉文興之晚也襄不書
 葬諸侯從楚不㑹爾無他義
秋楚人伐陳
 陳穆之為人吾所不識也前日齊之盟楚行天下半
[007-32b]
 以至於齊陳召之也既而楚侵犯中國皆陳啟其釁
 盂之㑹楚執宋公陳實與其謀則宋之敗皆陳為之
 今宋襄死矣陳乃叛楚吾不知叛楚將誰依也依齊
 與則齊孝之庸與宋襄何異初以宋襄為不足依而
 欲他圖之今乃欲奉齊孝以抗楚是舍木偶而從土
 偶也其受楚兵何足怪哉
冬十有一月杞子卒
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
[007-33a]
夏狄伐鄭
秋七月
冬天王出居于鄭
 天王出居于鄭志出入之實爾三傳鑿為異論曰天
 子無出且出入人之常豈天子獨能入不能出耶又
 曰王者無外故不言出出失天下也夫一視同仁王
 者之心此所謂無外也豈謂王者一出而遂有外乎
 一舉足而出天下遂非其天下乎書曰王出郊天乃
[007-33b]
 雨反風禾則盡起成王一出遂有外耶康王之誥曰
 王出在應門之内太保率諸侯入應門左康王一出
 亦遂失天下耶易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若曰有外
 則天下有警王不可出征也夫聖人書出居于鄭志
 天王出而天下無勤王者矣非謂王不可出而出也
 鑿為異說聾瞽後學曲禮遂有天子不言出之文其
 文蓋生於三傳漢儒雜取春秋三𫝊之說以立文耳
 非春秋三傳之前先有是言也不可以此反證春秋
[007-34a]
 學者不以易書聖人之言求之乃以漢儒之說為證
 非所謂達者也且春秋書天王在外者三此年天王
 出居于鄭昭二十二年劉子單子以王猛居于皇二
 十三年天王居于狄泉王猛敬王不書出而獨襄王
 書出此三傳所以疑而鑿為無出之論也蓋景王崩
 嫡庶未定諸王子爭立王猛立于皇未得入成周也
 國人殺猛將立子朝敬王立于狄泉亦未得入成周
 也是二王者皆即其地而立非自内立而出居于外
[007-34b]
 也其實非出安可言出今襄王自僖九年立至是十
 六年爾叔帶逼王而王出居于鄭實自内出豈可不
 書出斯二者文各適其事非故書出以外襄王不書
 出以内王猛敬王也不考其事以察聖人之言妄於
 異同之間鑿為無實之論諸儒惑之而不考正因謂
 聖人書出所以貶襄王噫襄王之出豈得已哉聖人
 尚忍貶之乎自古有兄弟之難者二舜有象之患周
 公有管蔡之患舜于象則封之周公于管蔡則誅之
[007-35a]
 皆不得已也周公上無母氏之愛而下有宗社之危
 故寜誅之以存宗社舜以頑父嚚母之所愛誅之則
 傷孝心故封之以慰父母之靈今叔帶者惠王陳媯
 之所愛也殺父母之所愛則與鄭莊公何異故寜避
 之而出居於鄭文武之神靈未泯天下必有勤王者
 若不得已而遜于叔帶是亦文武之子孫耳吾何慊
 乎哉此襄王之心也上以存孝下以存悌孝悌王者
 之至德尚以此貶襄王可乎貶襄王則叛道害敎不
[007-35b]
 可以訓然啟諸儒叛道害敎之論者自三傳天子無
 出之論始故吾援書易聖人之言而正之無出之論
 不足正也所不可不正者貶襄王則害敎也故愚樂
 正之
晉侯夷吾卒
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衛侯燬滅邢夏四月癸酉
衛侯燬卒
 衛侯燬滅邢說者皆以為滅同姓名愚獨以為後世
[007-36a]
 傳授之誤蓋下有衛侯燬卒之文以類誤耳春秋書
 滅同姓者有矣而未嘗名虞滅下陽楚滅夔皆同姓
 也何以不名楚子䖍誘蔡侯殺之此非同姓也何以
 反名之則諸侯書名自有襃貶非謂滅同姓也且書
 滅其惡自著而同姓非同姓後世自辨不在書名而
 後知其滅同姓也此傳授之誤而後世㳂之曲禮遂
 曰諸侯失地名滅同姓名吾嘗考小戴禮記多漢儒
 雜說非皆聖人之言也如中庸表記緇衣大學之類
[007-36b]
 多漢儒之言耳其書與六經並立學者所不敢議雖
 知其非而莫正者畏聖人也然其間與六經牴牾者
 不辨則害道愚豈敢昌言辨之哉姑質其與春秋違
 者以警後學無惑其言以亂春秋之㫖記非聖人躬
 修修於漢儒也則其書出於春秋三傳之後蓋有援
 春秋三傳而立文者愚請條之王制曰東夷北狄西
 戎南蠻雖大曰子彼見吳楚之强春秋皆書子爾而
 北燕亦在北狄秦本西戎何以書伯此附春秋以立
[007-37a]
 文而不合者一也曲禮曰諸侯失地名彼見穀伯綏
 來朝鄧侯吾離來朝傳曰失地之君也而郕伯來奔
 郜子來朝傳亦曰失地之君何以不名此附三傳以
 立文而不合者二也又曰天子不言出彼見天王居
 于狄泉不書出而天王出居于鄭何以書出此附春
 秋以立文而不合者三也又曰諸侯不生名彼見蔡
 侯考父鄭伯寤生之類此卒而稱名而衛侯朔鄭伯
 突何以未死而書名耶此附春秋而不合者四也又
[007-37b]
 曰諸侯未及期相見曰遇彼見傳釋書遇之說曰遇
 者不期也而公㑹衛侯于桃丘弗遇亦可謂未及期
 乎又曰相見於郤地曰㑹彼見春秋之㑹無常地因
 曰郤地而㑹于齊于宋亦郤地乎况春秋㑹遇非治
 世之禮非周禮所謂因朝而㑹遇者也特侯度不謹
 時出以謀其私而已豈可以春秋諸侯㑹遇為法哉
 此附春秋以立文而不合者五也其他不能殫舉姑
 陳其一二以見戴氏之說不可以證春秋者如此今
[007-38a]
 衛燬滅邢乃文之誤者而曲禮亦舉以為典訓此又
 誤之大者也且衛之滅邢固甚矣而邢之滅實有以
 自致之且邢衛均有狄患均受齊桓之德遷而城之
 二國既安則比以抗狄可也而邢乃叛衛從狄又脅
 狄以伐衛衛抗狄猶懼不支邢狄合而攻衛衛蓋危
 矣衛固無以制狄故滅邢所以奪狄之援紓國之病
 也初邢從狄伐衛是虞從晉滅虢之計爾虢滅則虞
 從之衛侯蓋有鑒於虞也曰吾不早滅邢則衛為邢
[007-38b]
 狄所滅衛滅則邢亦從之故寜先滅邢以絶狄謀而
 衛獲存也雖然謀則善矣其如滅國之罪何聖人自
 十八年以至於今書邢衛之事甚詳所以著邢不當
 附狄伐衛衛亦豈宜從而遂滅之哉二者均有罪也
 若曰滅同姓而著其名則是春秋用法不原情而徒
 以同姓為輕重矣故曰書名以滅文之誤也
宋蕩伯姬來逆婦
 諸侯嫁女於大夫以大夫同姓為主今公自主之是
[007-39a]
 尊屈乎卑也娶妻必親迎之而伯姬為子逆婦是上
 役乎下也公以愛其女而自主伯姬以愛其子而逆
 之愛與禮孰重乎以愛奪禮而尊卑上下之分亂非
 所以愛之也
宋殺其大夫
 稱國以殺而不名殺無罪也宋為楚所敗宋襄自取
 之安可以責其臣今襄公死成公立而晉文即位三
 年爾文公圖霸宋將託於晉乃歸罪於其臣以滅先
[007-39b]
 君之耻故殺其大夫大夫何罪哉故以殺無罪書也
 餘義同莊二十六年曹殺其大夫
秋楚人圍陳納頓子于頓
 楚納頓子陳之罪也頓迫於陳脅其君而出之使楚
 得以藉口仗義以納諸侯夫所貴乎中國者以其仁
 義之足恃秉仁服義則外裔有所畏忌而不敢侵暴
 今陳不仁不義陵頓子之小而迫逐之楚人貪惏反
 假仁仗義而納之此誰致之也故愚以陳之罪重于
[007-40a]
 楚聖人於頓子書納予其納也予楚所以責陳不書
 遂一事爾圍陳所以納頓子也
葬衛文公
冬十有二月癸亥公㑹衛子莒慶盟于洮
 莒自獲挐之後未嘗通于魯其怨亦可謂深矣衛成
 繼立斬然在衰絰之中為㑹于洮以平之其為心蓋
 有比小事大之義周禮有調人調和萬民合方氏除
 其怨惡同其好喜則平怨于人者亦聖人之所許也
[007-40b]
 然平莒而莒子不至以慶如㑹何益於平蓋平之意
 出於衛莒蓋疑魯之不肯平也故以大夫聽命焉則
 夫洮之盟平未成也明年向之㑹而後成矣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未公㑹莒子衛寗速盟于向
 洮之盟衛成在㑹而莒以大夫向之盟衛以大夫而
 莒子在㑹何哉愚於此見莒衛之君臣進退謹重而
 有禮也初洮之㑹衛意也衛平莒魯而已不親之何
 以必信於人故雖離苫塊之次不得不躬行也莒之
[007-41a]
 於魯其怨舊矣今一旦復通於魯安測魯之心哉茍
 以身餌魯魯有衷甲之變其又何逃哉故先以大夫
 聽命而測魯之情也今向之盟莒意也莒知魯肯平
 乎已前日洮之盟蓋已信矣今將與魯為㑹而已不
 躬行非所以為平故莒子必親之而衛之平二國二
 國既從則斯盟之信在莒魯矣衛侯何與哉故以大
 夫與歃以質信而已是二者皆適於情而當於禮故
 聖人兩無貶辭衛成在喪則書曰子不奪其孝也莒
[007-41b]
 子來㑹則舉其爵與其平憾也外雖盟大夫内不没
 公不以為抗也其與之之意蓋已白矣
齊人侵我西鄙公追齊師至酅弗及
 齊之於魯固有怨矣甗之戰孝公將入而魯救無虧
 雖救之不㨗而於孝公為慊也然齊之㑹固已釋然
 矣魯與齊為甥舅之邦既為齊之盟則魯無慮齊之
 心孝公因其不虞而潛師略其西鄙則孝公之為人
 蓋已險矣故書人以見其惡齊侵我疆魯固不可不
[007-42a]
 問然公追齊師驅而出境可也否則整兵伐之以問
 其罪乃因追以及于酅酅齊之附庸紀季之邑也師
 及于酅酅無傷乎憾齊而傷酅酅何負於魯也曰弗
 及而後返也然則侵非義師追非義師戕民而已矣
夏齊人伐我北鄙
 嗚呼齊孝於此不義甚矣前日酅之役齊首兵也首
 兵侵魯而憾魯報怨可乎况酅之役追兵而已初未
 報齊也今又興北鄙之伐何耶雖然義非孝公之所
[007-42b]
 知也宋有納己之恩孝公利其危而伐之何有於魯
 然不責其義無以伸王法故聖人舉而人之亦知孝
 公之不足以為人矣
衛人伐齊
 魯故也前日魯莒有怨衛成離苫塊之次以平之何
 其義也今齊魯有怨衛助魯而伐之何其忿也前日
 為義而今日助忿兩盟之功一旦弃之吾用是知忿
 之敗德也聖人於洮之盟書子而伐齊書人無私焉
[007-43a]
 因其功罪黜陟而已
公子遂如楚乞師
 楚自齊之盟陳蔡召之既而盂之㑹泓之戰陵虐中
 夏實陳蔡之罪然而兵交於宋未嘗及齊也今魯憾
 齊之侵伐而乞師于楚是召外兵橫行中國其罪可
 勝誅乎雖齊之伐我固不義矣以魯之衆仗義而報
 之何患不克乃召兵於楚而示弱於逺夷開其輕東
 夏之心以為天下患謂之智可不可也雖克齊得穀
[007-43b]
 何益於魯而實害中國也且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
 軍小國一軍其地有廣狹故軍有衆寡亦各足以守
 其國而禦敵制勝使魯侯平日教之何患不能戰一
 旦有警遂乞師於人則僖公之為國可知也然乞師
 於四鄰猶中國而遂乞師於楚可乎經書乞師者五
 均為不能國而僖公之罪尤重矣
秋楚人滅夔以夔子歸
 夔楚之同姓也楚虐其小而滅之凡滅國以其君歸
[007-44a]
 皆名而夔子不名無罪也與譚子奔莒不名者同楚
 滅夔為同姓而不名楚子用是知衛侯燬滅邢為誤
 文也審矣
冬楚人伐宋圍緡
 公子遂如楚乞師夔為楚滅宋被楚圍而齊怨固未
 報也嗚呼一舉動之繆貽禍天下其罪可勝誅乎宋
 自襄公為楚執辱既而復敗於泓幾至於亡成公即
 位傷痛未瘳而復有緡之圍四鄰亦可為動心矣而
[007-44b]
 諸侯惟楚是從坐視宋之病而不藥也而僖公又投
 其毒而瞑眩之嗟夫初命公子遂之行亦豈知其害
 之至是耶因知兵禍不可啟而中國不可示弱也以
 此垂戒後世猶有借兵囘紇而求援吐蕃者嗚呼害
 哉則夔之滅宋之圍吾知聖人責魯為重矣
公以楚師伐齊取穀公至自伐齊
 君子所恃以安靖國家者有諸内不求諸外有諸内
 則本不揺而外無憂不求諸外則權在已而外有所
[007-45a]
 忌今魯將報齊而兵不足以制齊是無諸内也其本
 既揺則四鄰睥睨知魯之内虚無足恃者矣乃區區
 乞師於楚是求諸外也求諸外則權在人求而不得
 則楚已測知吾之虚而招㓂攘求而得之則受楚之
 恩惟楚所欲挈國而聽楚矣則僖公於魯尚何以為
 國乎今以楚師伐齊而取穀是受賜於楚而結怨於
 齊也楚有責償之心齊有報怨之志僖公伐齊而反
 其遂安枕乎幸而齊孝即世晉文服楚而魯免齊之
[007-45b]
 兵無楚之責是宗廟社稷之幸不然方皇皇然虞齊
 屑屑然奉楚無日而少暇矣春秋書以者三宋以齊
 伐鄭以諸侯伐諸侯也蔡以吳伐楚使其類相殘賊
 也今魯以楚伐齊不幾于引㓂自戕乎以情較之則
 魯之罪重於宋蔡均以師矣而啟戎召禍其罪豈宋
 蔡之比哉况伐而取邑也不義而反猶以為功而告
 至策勲焉僖蓋不知其功之在前而罪居其後也悲
 夫
[007-46a]
二十有七年春杞子來朝
 義同桓二年滕子來朝
夏六月庚寅齊侯昭卒
秋八月乙未葬齊孝公
乙巳公子遂帥師入杞
 杞蕞爾小邦既朝而且伐之若其不朝則尚何以自
 存耶魯怯於齊而虐於杞怯者吾乞師以必取其邑
 微者吾以偏師直入其郛魯之為魯抑可見矣數年
[007-46b]
 之間内不自修而結憾四鄰僖公自公子友卒而用
 公子遂善惡判矣不有君子果能國乎
冬楚人陳侯蔡侯鄭伯許男圍宋
 楚之陵虐於宋亦已甚矣宋成以父之讎義不屈於
 楚亦可謂賢子者歟于時晉文興霸蓋已四年宋亦
 有足恃者而楚虐宋不已楚則然爾而諸侯之不知
 變一至此哉有晉可從而不從反比楚以戕中國其
 罪蓋重於楚子故人楚子而爵諸侯亦宜知愧乎噫
[007-47a]
 楚之暴至是極矣執宋于盂敗宋于泓伐陳圍陳而
 陳屈圍緡取穀又將以屈齊宋也齊宋屈則天下入
 于楚矣今圍宋之兵不解宋其殆哉晉文於此不得
 不興也或者疑晉文興霸之暴蓋不速則無及於天
 下之患而諸侯皆楚矣故明年敗楚於城濮豈獨宋
 賴之天下賴之也
十有二月甲戌公㑹諸侯盟于宋
 宋之盟僖公之真情露矣前日盂之㑹執宋公公不
[007-47b]
 與執薄之盟釋宋公公與釋之公豈能制楚哉適因
 公之來楚適釋之爾僖公於此遂以為己功曰吾不
 㑹則宋公不釋也今圍宋之役公不在盟宋之㑹而
 公與之此則有以見公之情矣以為我與圍宋則天
 下以我從荆蠻而圍中國既不從矣則懼楚之怒而
 移兵于魯故若後期而與盟焉内以息從楚之謗外
 以弭楚人之怒其薄與宋之盟與戌衛刺子買皆是
 謀也噫謀則深矣曷若勇於從晉而決於背楚而終
[007-48a]
 始為義人歟安於不義而規免不義之名在當時則
 幸矣其如春秋何聖人於薄及宋之盟特書而不序
 諸侯所以白僖之隱情也
二十有八年春晉侯侵曹晉侯伐衛
 晉文之霸功與齊桓同而勢與齊桓異齊桓難於合
 諸侯而易於制楚晉文難於制楚而易於宗諸侯蓋
 齊桓之興天下習衰周之弊而莫識所謂霸者故桓
 公求諸侯為難必屢㑹屢盟訓諭告戒而後諸侯服
[007-48b]
 從然欲制楚則楚方張其侵犯不過蔡而已故諸侯
 既合則一問而楚服若夫晉文之興則諸侯皆習於
 從霸主惟時無其人則無所適從晉文起而號召之
 一揮而至矣然楚之强則非齊桓之時也齊桓之時
 楚不出蔡鄭而今且䧟齊魯之郊魯曹鄭衛陳蔡許
 自東以南皆楚矣晉文將起而收之不其艱哉故齊
 桓伐楚至於召陵楚地也晉文敗楚止於城濮衛地
 也自楚及衛蓋千里却楚千里之外以收魯宋曹衛
[007-49a]
 陳鄭許蔡半天下之諸侯其用力為如何論者不達
 而妄疵晉文以為不及齊桓此不識天下之勢書生
 語也齊桓制楚以三十年之久故合諸侯以正問罪
 之名期其服而已晉文則解倒懸之急於旦莫之間
 故務以謀必於勝之而後已是二者又勢之不同也
 晉侯侵曹晉侯伐衛不為曹衛設而曹衛何慊於晉
 哉伐曹衛以動楚也故先侵曹侵曹而楚不出則又
 伐衛則夫侵曹伐衛蓋二事爾使侵曹而楚出戰則
[007-49b]
 衛不必伐也既侵曹而楚不出於是再舉而伐衛此
 實二事豈可書遂哉再書晉侯非襃非貶即事之實
 而書之耳既而楚果救衛則晉之謀遂矣獨患其頑
 守而不戰以挫吾銳鋒於是又執曹伯以𢌿楚讎則
 楚怒無不戰也楚出戰然後城濮之功成則夫侵曹
 伐衛者伐楚之序學者觀天下之勢探晉文之心而
 後以聖人之書法參之則文公之舉措謀畫不啻若
 自已出若三傳支離之說吾何以觀之哉
[007-50a]
公子買戌衛不卒戍刺之
 魯之叛華其罪甚著僖公必將文而飾之以立於晉
 楚之間吾竊哂其勞而拙也薄之㑹宋之盟皆是矣
 今晉文之興其氣熖威靈蓋已動物悟人齊宋之大
 嬴秦之强皆屈而從之而僖公以東魯大邦不知自
 反庸庸以役於楚及侵曹伐衛師動南鄰猶將為楚
 伐衛事窮謀迫尚不決其向背殺公子買以賣二國
 彼其赴於晉必曰子買戍衛既殺之赴於楚必曰買
[007-50b]
 不卒戌巳殺之彼以為夷夏之强弱蓋猶未判也楚
 勝則從楚晉勝則從晉殺一子買以從容於夷夏之
 間以觀勝負故城濮之戰公不與至踐土之㑹而後
 朝于王所嘻彼其不與曹伯同執以畀宋者幸也是
 以殺子買猶足以誑楚惑晉然魯則免於難矣子買
 何罪哉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彼公子
 遂之徒不忠不義之心於是啟矣則殺子買豈所謂
 善謀國者耶取禍之道也
[007-51a]
楚人救衛
 楚之為楚彊而無謀者也晉之伐衛所以誘楚兵楚
 兵果至是投晉文之成筭也衛何足救哉晉之伐衛
 志不在衛以衛之小晉兵臨之不啻湯沃雪矣而晉
 存而不克者待楚至也然齊桓伐楚直造楚地蓋諸
 侯皆為齊矣今諸侯既從楚矣越曹衛而伐之則懼
 二國議其後故先伐曹衛然伐曹衛而遂克之則次
 及陳鄭克陳鄭則次及許蔡克許蔡而後至於楚使
[007-51b]
 楚按兵不出俟其克六國而後至楚則晉兵罷且盡
 矣偏師可克也楚謀不及此晉方伐衛而總兵出救
 是墮其計也且晉之伐衛久而不克者豈勢不敵耶
 待楚而已今楚救至克楚則諸侯皆為晉矣彼陳鄭
 許蔡曽何勞師哉故晉兵不及楚境克之城濮而諸
 侯自歸此晉文之廟謀也故曰楚之救衛彊而無謀
 者也城濮衛地
三月丙午晉侯入曹執曹伯𢌿宋人
[007-52a]
 晉侯伐衛以誘楚兵楚兵至矣患其不埽境而來來
 而不戰於是入曹執曹伯𢌿宋人宋楚之深仇而曹
 楚之親附也執其親附之君以𢌿讎人楚非木石能
 無怒乎怒則罄兵而來殫力而戰晉以仁伐不仁以
 義伐不義辭直而氣銳何患不克此所以成城濮之
 功也晉以諸侯而擅執諸侯蓋有罪矣而聖人書其
 爵不歸京師而𢌿之宋人非所宜𢌿也而聖人不以
 為非者蓋成其勝楚之謀以濟天下之沉溺也
[007-52b]
夏四月己巳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于城濮楚
師敗績
 桓文之服楚一也然桓以柔服而文以剛服吾嘗稽
 其所以不同者勢也桓公制楚於方張天下諸侯固
 未嘗從楚以天下諸侯臨之故不戰而服文公制楚
 於既熾諸侯皆從楚獨未從者齊宋耳以齊宋敵天
 下諸侯楚安得屈故非戰而勝之不可楚不可服諸
 侯不可得也故楚師一敗南奔然後脫天下諸侯於
[007-53a]
 境土之常而復&KR0345食之禍莒魯蔡陳衛鄭始如踐土
 之㑹也不然非戰而勝之安能奪諸侯於虎狼之口
 哉用是知桓文之服楚迹異而功一也然晉文以五
 年之間突起而攻之一戰而霸可謂一時之偉績矣
 使齊桓之興五年而遽伐楚則未必勝用是知晉文
 之功為難也故聖人於桓之興書人書師而後爵之
 而於文則一出而書侯侵曹伐衛執曹伯敗楚師皆
 舉而爵之而城濮之戰三國書師而晉獨稱侯其予
[007-53b]
 之也至矣蓋不如是無以顯其一時之㒞功以為天
 下萬世之勸也
楚殺其大夫得臣
 前日之使屈完者成王也今之使得臣者亦成王也
 屈完之盟有餘功而得臣之敗有餘罪然聖人於殺
 得臣以殺無罪書何也蓋得臣所以使之者非屈完
 之比也屈完奉命以和得臣奉命以戰和固人之所
 易戰固人之所難和無勝負而戰有勝負戰而勝則
[007-54a]
 得臣為功戰而敗則得臣為罪成王必於勝也得臣
 安保其必勝哉必於勝而以敗終之宜得臣之所以
 得罪也然兵固危道置人於危道而必人之勝可乎
 是則成王之罪非得臣之罪也故以殺無罪書聖人
 之意蓋以為幸勝於不可必得不若求盟之無不得
 也前日之盟亦成王今日之戰亦成王盟與戰成王
 之始終仁暴之賢否蓋已判矣
衛侯出奔楚
[007-54b]
 諸侯出奔無不名者而衛成之奔獨不名非其罪也
 衛叛華即楚子買戌之楚人救之則衛比於楚固矣
 安得為無罪然楚兵已敗衛何敢抗晉晉捨而安之
 可也乃逼而出之何邪然則安知晉逼而出之日觀
 踐土之㑹衛侯未反而衛子就盟則衛子必晉之所
 立而成公之奔非晉逼之不出也晉文挾霸主之威
 迫脅小國之君而擅廢置之故聖人不名衛侯所以
 著晉文之罪也
[007-55a]
五月癸丑公㑹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衛子莒子盟
于踐土
 踐土之盟與㑹于温天王皆在天王不居成周而出
 次于外說者疑之而踐土之盟聖人惟書公朝于王
 所而不書所以出之故不若温之㑹書狩而後世釋
 然無疑也三傳遂有天王下勞晉侯之說且初無三
 傳後世安知其下勞晉侯而在温邪故學者當於未
 有傳之前求春秋不可遂信𫝊而不稽諸經也且經
[007-55b]
 於僖二十四年書天王出居于鄭自後初不書歸于
 成周踐土即鄭地也則天王蓋居踐土久矣何下勞
 之有惑者弃經任傳謂左氏有晉侯納王之事遂以
 為實且聖人作春秋以周為重安有晉侯納王之事
 而不書哉然自後卒不書天王歸成周豈襄王卒不
 復返如昭王邪曰天王之歸因踐土之盟也前乎此
 鄭䧟於楚天下無勤王者楚則在所不責也今晉侯
 克楚于城濮以敵王愾奏凱于王㑹諸侯以盟于鄭
[007-56a]
 以諸侯朝焉天王因是復歸于成周也然則何以不
 書歸曰冬書河陽之狩則知天王既歸而出狩也謂
 前乎此晉侯納王者意之耳且于時鄭䧟于楚晉未
 服楚安能直犯楚境而取日虞淵哉文公非緩於納
 王蓋先勝楚而後納王也則夫伐楚者納王之資也
 然則踐土之盟厥勲茂哉外挫彊楚内定王室一以
 敵愾一以勤王是一舉而兩濟小人不樂成人之羙
 取三傳掇蜂之說以疵吾晉文君子所不甘焉故愚
[007-56b]
 稽於經以正之非私晉文白聖人之筆法而已
陳侯如㑹
 陳自二十三年受楚之伐二十五年遭楚之圍遂折
 而從楚二十七年圍宋之役陳與之則陳叛盟從逆
 蓋五年矣今晉侯勝楚而脫之於侏&KR0867之邦陳得無
 返心乎故踐土之盟晉文外獻楚俘内靖王室實為
 盛舉陳胡敢不從故惠然來歸願與斯㑹聖人即其
 情而書之曰陳侯如㑹喜其悔罪知反而洗其叛華
[007-57a]
 之罪也與鄭伯乞盟者有間焉故鄭伯乞盟乞者辱
 辭也乞盟懼齊侯之不我信也今陳書如㑹如㑹者
 緩而不迫與㑹足矣不求盟也陳鄭之來一也觀聖
 人之書法則善惡自異矣
公朝于王所
 諸侯朝王于鄭而書曰朝于王所何哉不地所以尊
 天子也四海皆王土書地則若非王土矣故槩書王
 所則四海之内皆王所也詩曰自天子所王師之所
[007-57b]
 言王所在而已不以地為礙也然則居鄭何以書地
 蓋不書地無以見其出既書居鄭則王所即鄭爾然
 則朝于王所正乎曰無問正否王之所在朝侯朝之
 禮所當然然兩書王所之朝則見諸侯之不常朝也
 常朝于京師出朝于王所諸侯之職耳今諸侯不常
 朝因其在鄭而一朝之則知諸侯不因晉文之㑹未
 必朝也聖人書此以見諸侯之罪而顯晉文之功歟
六月衛侯鄭自楚復歸于衛
[007-58a]
 諸侯出不名而歸名之出善而歸惡也其出既善而
 歸安得惡歸有所廢殺也有所廢殺則經何以不書
 不必書義自見矣初成公之出晉立叔武于衛踐土
 之盟所謂衛子是也今衛侯復歸所謂衛子者何以
 置之哉不殺則廢矣夫衛子非簒也晉實立之故凡
 諸侯在䘮踰年則稱子以其未踰年不敢君也今踐
 土之㑹叔武非在䘮亦以衛子書衛子蓋逼於晉命
 而攝衛政實不敢君以待衛侯之反也則衛子亦所
[007-58b]
 謂賢者歟衛侯書復歸則國逆之非外納之矣國逆
 之是衛子之意也衛侯入而不察以為衛子簒也故
 殺之則夫衛子者乃魯隱公而衛成即桓公也以遜
 而得逆以賢而得罪此聖人於叔武書子以見遜且
 賢於衛侯書名以見逆且有罪也其義蓋已著矣安
 在書殺衛子而後見其惡哉此春秋微而顯者也
衛元咺出奔晉
 元咺衛子之徒也晉侯立衛子而元咺相之今衛侯
[007-59a]
 入而殺衛子故元咺奔晉以訴焉君何可訴哉君有
 過則諫諫而不聽則去之不去則死之衛子之賢衛
 成不當殺而殺諫之可也不可諫死之可也死衛子
 之難其猶不失為晉荀息況衛子之賢非奚齊比哉
 咺而死之其義當加荀息一等今乃脅晉以訟君雖
 訟而得直其如逆君之罪何卒之衛侯再入終與子
 瑕同死不死於義而死於逆元咺之愚甚矣
陳侯欵卒
[007-59b]
 召陵之師許男新臣卒于師不書師踐土之㑹陳侯
 欵卒于㑹不書㑹說者皆鑿為虚論以為威文之㑹
 安之非也許男歸卒于許陳侯歸卒于陳蓋召陵之
 地近許而踐土之地近陳以疾歸而卒于其國爾許
 男之卒吾既言之而陳侯之在踐土踐土鄭地鄭今
 之鄭州陳即陳州陳鄭為比鄰其疾而歸國卒于國
 矣故不書㑹無可疑者
秋杞伯姬來
[007-60a]
 此私來也
公子遂如齊
 魯以楚師伐齊取穀其怨深矣幸孝公即世昭公簒
 立而不修怨于魯魯之幸也今既同踐土之㑹舊怨
 既釋而好未厚公子遂之如齊修齊好也好雖修于
 齊心實畏乎晉
冬公㑹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陳子莒子邾子秦人
于温天王狩于河陽壬申公朝于王所
[007-60b]
 温之㑹天王既歸成周晉文於是合諸侯而朝之然
 不朝諸京師而朝諸河陽何也蓋襄王在鄭鄭實䧟
 于楚晉侯勝楚得鄭而取日於虞淵前日踐土之朝
 是也今天王復辟所以德晉者甚重而晉將朝焉於
 是襄王出狩而就見之所以勞晉文之來也然則禮
 乎曰非禮甚矣諸侯朝王禮之常而天王受朝亦禮
 之常也自入春秋百年之間無復修朝見之禮晉侯
 朝王蓋曠世盛典也於是屈而出見之而托狩為辭
[007-61a]
 焉蓋下堂而見諸侯自夷王以下自夷迄襄又百年
 矣則循其漸而至于出見亦勢之必至無足怪者說
 者疑之遂以晉文召王以諸侯見為此說者蓋不知
 踐土之盟襄王在鄭以為天王出勞晉侯既以踐土
 之朝為襄王自出則疑河陽之狩不容再出也故以
 晉侯召王為言且晉侯方以尊王而市名於天下今
 反召之以買抗君之罪邪必不然矣蓋踐土之役襄
 王先在非出勞也則出勞晉侯之行乃河陽非踐土
[007-61b]
 矣故聖人於此書狩而踐土不書狩則知踐土之朝
 天王已在河陽之朝則天王出勞也其文甚明無可
 疑者何用從三𫝊之鑿說者哉又嘗以地考之而知
 河陽之狩非晉文召王也河陽今之孟州河陽與温
 皆孟之屬邑其相距甚邇而河陽即孟内邑也孟距
 王城纔七十里之近而不舉趾如王城哉則河陽之
 狩王自出勞也審矣不可以七十里之地誣晉文以
 召王之罪然則孔子稱晉文譎而不正者何也曰非
[007-62a]
 此之謂也召王天下之逆節豈特譎而不正哉使晉
 文而召王聖人將不齒之矣何止譏其譎邪夫所謂
 譎者謀也有如侵曹伐衛執曹伯𢌿宋人執衛侯歸
 之京師皆譎而不正者也故聖人稱其譎若夫尊王
 之義豈容召哉召而曰尊之其罪大矣徒謂之譎可
 乎聖人許予不如是之輕也
晉人執衛侯歸之于京師
 晉文直元咺之訟而執衛侯晉侯之私也歸之京師
[007-62b]
 天下之公也以一國之私而冐以公天下之名已不
 自決而移其失于王此晉文之所謂譎者也衛侯之
 殺叔武固非所當殺爾而元咺訟君豈所當訟邪晉
 侯執元咺而責衛侯則兩得其罪今反執衛侯縱元
 咺于衛則是長其臣而陵其君也衛侯既有罪然執
 於其所不當執則不得為霸討故於晉書人既執非
 其所當執而歸之京師是已為非而移之於天王其
 可乎春秋書執諸侯而歸京師者二成十五年晉侯
[007-63a]
 執曹伯歸于京師歸之于者遷詞也晉執而不正於
 是遷之於王假王命以釋之也蓋自執而自釋之則
 失刑為愈甚故假之王也晉則自便矣王何負而得
 失刑之謗哉是則晉文之譎者也
衛元咺自晉復歸于衛
 晉文之執衛侯以其殺已之所立也歸元咺以其忠
 已之所立也且衛侯與元咺姑無問其曲直而晉侯
 之立者當立與不當立晉侯一言自訟則衛獄自判
[007-63b]
 矣晉侯逼脅衛侯而出之乃立叔武於衛叔武豈宜
 有衛者哉及衛侯之歸而去其所不順亦人情之必
 至者元咺脅晉而訟其君以殺叔武之故也晉文不
 自責立叔武之非而責衛侯殺叔武之罪知衛侯殺
 叔武為不當殺而不知元咺訟其君為不當訟也自
 投於昏直情不反愈行而愈失道原其本則初不逐
 衛君不必立叔武不立叔武不必執衛侯不執衛侯
 不必歸元咺不歸元咺衛不再亂彼其逐衛君立叔
[007-64a]
 武執衛侯既徃不咎可也而元咺安可歸之衛復為
 衛之禍哉歸元咺是長無君之惡而稔成衛國無窮
 之患也則晉之為晉抑亦無君之國歟若元咺者不
 必聰明聖智而後察其惡途之人皆知其無君矣使
 晉誅之以令天下或執以𢌿其君使甘心焉天下莫
 不稱快今反助其虐而俾歸衛卒之衛亂者三年而
 後定晉文為之也
諸侯遂圍許
[007-64b]
 許自二十七年從楚圍宋晉侯服楚釋而弗伐幸也
 而踐土于温兩㑹諸侯以朝王而許獨不朝其為罪
 可勝誅乎今㑹温諸侯以王命圍之責許不朝不㑹
 也書遂繼事也無所貶
曹伯襄復歸于曹遂㑹諸侯圍許
 春晉侯執曹伯𢌿宋人非以治曹假之以怒楚也及
 敗楚師則曹伯疑釋之矣其間諸侯再㑹再朝實天
 下盛舉曹非不欲也而晉侯不釋而俾之與㑹蓋亦
[007-65a]
 過矣自春徂冬拘纍於宋而後釋之曹伯有所慊焉
 何慊哉慊其不得與朝王之列也故纔獲歸曹聞諸
 侯之圍許問不朝之罪遂整兵以㑹圍焉曹伯之意
 蓋以為不得與朝王而獲與行天討猶足以釋吾之
 慊也說者以為晉侯役之非也蕞爾之許諸侯圍之
 何患不服何賴於曹哉遂㑹諸侯圍許曹自遂也非
 晉侯遂之也書名正其叛華之罪也
二十有九年春介葛盧來
[007-65b]
 介葛盧來來朝也何以不書朝不與朝也介者夷之
 附庸異乎邾蕭也故邾蕭未命字而不名而介葛盧
 名邾蕭來則書朝而介不書朝此春秋之所以辨内
 外也與白狄來同然公不在而介來朝何邪突然來
 朝孰測其情然公不在介非不知也乗虚而來有所
 窺矣故明年而侵蕭厥有以哉
公至自圍許
 公㑹于温朝于王所今其至也乃以圍許至何哉志
[007-66a]
 其實也至自㑹則若無功至自京師則實不至故以
 圍許至也後事小則以前事致於是不通矣圍許豈
 大於㑹温朝王哉例之不可用也明矣
夏六月㑹王人晉人宋人齊人陳人蔡人秦人盟于翟

 洮之盟齊威盟王人而無貶辭蓋以諸侯㑹王人為
 敵也翟泉之盟晉盟王人皆貶書人以大夫而抗王
 臣是待已與天王均也故皆貶書人此春秋重輕之
[007-66b]
 義蓋顯矣然晉文前日兩合諸侯兩朝王其功大矣
 功大必矜中人之常情也今以大夫而盟王人無益
 於尊王而有抗上之罪況翟泉周地以大夫而盟王
 臣於天王之側抗可知也宜諸侯自是有叛者晉不
 能來之且已不能尊王何責人之尊己也
秋大雨雹
 天地之大經曰隂陽而已天下之大勢曰治亂而已
 天地之變霜雹雨𤾉日食星殞水旱癘疫皆不離乎
[007-67a]
 隂陽而人君之政德刑禮樂視聽言動仁虐善否皆
 係乎治亂作於下則應乎上政治則隂陽和政亂則
 隂陽沴和沴之應顧人君所行如何爾大雨雹隂勝
 陽也雖天地之應不可俄而測然求其類而推之則
 君不君而臣逼君德不修而刑勝德剛不立而柔侵
 剛夫不制而婦抗夫者皆隂勝陽之類也春秋之世
 其類實繁不可以一二考也經書大雨雹者三皆著
 隂勝陽之罰爾若求其應則吾不知
[007-67b]
冬介葛盧來
 葛盧春常來朝矣以公不在而未見公於是冬復至
 其禮則厚而情則可疑也介本東夷一歳之間兩造
 魯庭能保其無窺伺乎明年侵蕭未必不因此也
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狄侵齊
 齊威之世狄嘗伐晉矣威以晉之不我屈也視而弗
 討今晉文之霸而狄侵齊文亦坐視而弗問焉其報
[007-68a]
 均矣然齊之弗討則憾晉之不從今齊實服晉晉何
 辭而不為齊征之此亦見晉文老而懈也一勝楚兩
 朝天王至翟泉之㑹則已不親之矣盟王臣且怠於
 行何有於狄文公剛毅果敢有過於齊威惜其老而
 力有所不逮也奈何
秋衛殺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
 晉執衛成歸京師衛無君者二年于茲矣衛國之柄
 專於元咺今衛侯將歸必殺元咺而後入固其冝也
[007-68b]
 而公子瑕何人亦與其戮哉吾意元咺訟君而得國
 國人不欲也故奉公子瑕以順國人之情其實元咺
 專衛耳公子瑕者賢邪愚邪壯邪稚邪吾不得而知
 然其實無志于君衛者也故聖人不以君書亦不去
 族則知其無意於衛也元咺彊之而已故以元咺加
 其上焉則夫瑕固無罪而元咺衛之逆臣也不得以
 討賊之辭書何邪蓋元咺之殺非國人共誅之出於
 成公將入之意也是則成公以私憾殺之安得為國
[007-69a]
 討賊與晉殺里克之義同然則衛成未入安知其出
 成公之意也曰惟其未入而將入所以知為成公之
 意也若成公至而與國人共殺之則是討賊矣公未
 至而讎於咺必將得咺而後入也故衛人殺之以奉
 其意焉此聖人誅惡之義學者不可以迹求之
衛侯鄭歸于衛
 春秋書執諸侯歸京師者二晉文執衛成與成十五
 年晉厲執曹成是也然曹成之歸不名而衛成書名
[007-69b]
 曹成書歸自京師而衛成書歸于衛此其所以異者
 不可不考也曹成之歸無罪也故不名衛成之歸有
 惡也故名曹成之歸天王釋之故書歸自京師衛成
 之歸晉釋之故書歸于衛衛成何罪邪自楚歸則殺
 叔武自京師歸則殺公子瑕兄弟天倫也非周公之
 不得已有所不必誅而叔武子瑕何誅哉叔武之攝
 以晉子瑕之立以元咺衛固不能抗晉也殺元咺足
 矣彼叔武攝政以待公之還公子瑕逼於元咺而非
[007-70a]
 得已皆兄弟之賢者也賢者忮而殺之況兄弟乎此
 其所以為惡而不免於聖人之誅也安可不明以别
 之然晉侯於此又不容無罪也初而執之固非其罪
 矣乃移惡於京師既歸京師則釋之與否聽天王之
 命可也今乃已請而歸之且初執無罪則過歸於王
 今釋無辜則恩歸於己京師豈晉侯分謗之地而天
 王豈晉侯木偶之玩哉此其罪有不容貸者故聖人
 書歸于衛則命不係於王而權亦不歸于晉使若衛
[007-70b]
 侯之自歸也此又意之寓於言外不可以文求者也
晉人秦人圍鄭
 晉人圍鄭說者皆以為報私怨考之於經無私怨之
 隙學者學春秋邪學𫝊邪學𫝊也故宜從私怨之說
 若學經也當信經豈得於經外鑿為異論哉且踐土
 于温之㑹鄭伯皆在及翟泉之盟則鄭不至晉人圍
 鄭責其不與翟泉之㑹也晉人曷亦無責鄭而自責
 己曰大夫可盟王人乎已可以敵天王乎無怪鄭之
[007-71a]
 不至也已抗天王而不問人不附已則圍之是輕於
 責己而重於責人也故晉秦皆人誅其非所當圍也
 說者徒見其書人遂從左氏於誣以為重耳過鄭鄭
 不禮焉事之有無不可決信況越五年同兩盟矣至
 是而始責舊怨哉其為說甚迂不近考翟泉之㑹而
 逺求過鄭之文不信經而溺於傳惑矣
介人侵蕭
 蕭附庸也以附庸而侵附庸固無足道然或因之以
[007-71b]
 交大國之兵亦不可不慎也隠五年邾人鄭人伐宋
 宋魯之與國而邾魯之附庸也故七年魯為宋伐邾
 然而魯卒因之以背宋則附庸雖微亦因以交大國
 之兵怨者有之矣蕭附於宋而介附於魯彼蝸角交
 爭何足數哉而宋魯不因以交怨者幸也況介鄙邑
 耳而侵中國此魯所當責而不責無乃受其一歳兩
 朝之禮以為惠哉吾見禮不足而罪有餘也
冬天王使宰周公來聘公子遂如京師遂如晉
[007-72a]
 自春秋至是天王遣王臣聘魯者凡六然未有以三
 公下聘者今襄王以晉文兩合諸侯而朝之蓋已不
 勝其榮焉於是以三公來聘周公之來非特聘魯也
 晉齊以降皆厯聘耳嗚呼周室之不振亦天子自卑
 以招侮乎雖厚徃薄來所以懷諸侯而君德之剛不
 可自挫也前日河陽之狩勿狩可也諸侯之來距王
 城七十里矣勅候人以導之戒閹尹以時告命司徒
 具徒司宼詰姦至則儼然南面而臨之則諸侯凛然
[007-72b]
 知王室之不可慢而尊王之心愈不敢怠矣乃屈萬
 乗之尊而出見之宜諸侯之侮心生而以已敵王也
 故翟泉之盟遂以大夫而抗王臣有以也哉則魯以
 公子遂報宰周公之聘非首於公子遂蓋首於翟泉
 之㑹矣然公子遂如京師而遂如晉則是魯以事鄰
 國之禮事周也魯蓋以為宰周公之來為魯之榮大
 矣然求其故則本乎晉侯以我朝王而致是之榮也
 故既已聘周不可不如晉以報其私焉則是聘使之
[007-73a]
 勤出於周而勞問之恩歸於晉也嗚呼諸侯於是知
 有盟主不知有王室矣然自隠至莊天王聘魯者五
 卒無一介之使如周則今日公子遂之行已為非常
 之禮尚何責其遂如晉邪極聖人之意則必上誅隠
 桓莊坐受天王之聘而不報次誅僖以大夫而報上
 公之聘以事晉之禮事周也内誅魯而不赦則外而
 諸侯皆受春秋之法而無詞矣
三十有一年春取濟西田
[007-73b]
 周衰侯度不嚴封守不固田邑取奪一彼一此後世
 蓋有不知其所由來者矣孟子曰魯百里齊百里子
 産曰列國一同春秋之國豈復有百里一同之制哉
 皆數圻矣若非侵奪何以至此詩云奄有龜蒙遂荒
 大東保有鳬繹遂荒徐宅皆後世拓大封境非復伯
 禽受封之疆井也今濟西之田不知其本魯之田歟
 抑侵小而得之也然入春秋無以考其實而淮濟岱
 皆魯之境則濟西蓋魯田也莊三十年公及齊侯遇
[007-74a]
 于魯濟濟水出齊魯之間故有齊濟有魯濟今曰濟
 西則自濟以西之田爾然經初不書失濟西之故而
 今書取故說者以為取曹田且内取外田必係之國
 如取邾田自漷水是也不係之國則是取小國或附
 庸耳如取邿取根牟是也内取田無不係之國者惟
 成二年取汶陽田與此取濟西田不係之國不係之
 國則本魯田矣宣元年齊人取濟西田取是田也至
 宣十年則書齊人歸我濟西田書歸我則知濟西本
[007-74b]
 魯田也審矣說者又曰田雖曹田而取之晉不可係
 之晉亦不可係之曹故直書取濟西田若然則當如
 取郜大鼎于宋書取曹濟西田于晉然後為顯今書
 取濟西田安知其為曹田也疑聖人作經不如是之
 晦使後世無三傳則濟西之地安考其本曹田也故
 當以經文為正三傳之說無足信然則是田何所取
 之曰取之晉也晉以公子遂之來而反侵疆也晉於
 何時侵之計春秋不書當在隠公之前矣詩人頌其
[007-75a]
 復周公之宇者此也不然僖公在位三十有三年未
 嘗有復侵疆之事則所謂復周公之宇者安在哉非
 濟西之田吾欲問之
公子遂如晉
 前日公子遂以如周之故遂如晉則事晉為不專而
 繼得侵疆焉於是復以遂如晉謝不敏也然公子遂
 如周而遂如晉則事周亦豈為專乎且宰周公之聘
 在遂未如周之前而濟田之歸在既如晉之後則周
[007-75b]
 之恩為厚於晉聘雖虚名於教為重田雖實利於德
 為虚魯不以報聘為不敏而以拜田為不專不再如
 周而再如晉僖公於輕重厚薄之間抑亦左矣然在
 當時觀之則晉彊而周弱聘為虚而田為實故寜厚
 於晉而薄於周重於田而忽於聘也厚晉薄周重田
 忽聘春秋之時然也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
 魯自春秋至是幾百年越四公未嘗言郊者蓋知其
[007-76a]
 僭而不敢舉也說者以為得禮不書豈百年間無一
 失禮者至僖公而後失禮哉不然也僖公蓋自以為
 魯之賢君作聰明於典禮之外而舉郊祀焉蓋郊之
 制自惠公請之於周有其制而未嘗敢用也而僖公
 首舉之故魯頌曰周公之孫莊公之子龍旂承祀六
 轡耳耳詩人究言周公之孫莊公之子則前乎此未
 嘗舉是禮也詩人歌其羙春秋譏其僭是又情與義
 之不兩立者也夫郊有常月月有常日在所不卜也
[007-76b]
 故曰卜郊非禮也禮不卜常祀周禮龜人春釁龜祭
 祀先卜者卜牲與日耳無卜郊之禮卜以決疑常祀
 不疑何卜之有蓋僖公亦知郊之僭而懼得罪于天
 故卜之卜之不從固其宜也春秋卜郊者四無一從
 者天豈容僭哉然卜筮不過三易曰再三瀆瀆則不
 告而魯之卜郊有四卜五卜者其瀆神甚矣然四卜
 五卜而遂不郊猶為知自反以畏天而僖之不從則
 猶三望是犯天威而必於僭也其可乎蓋魯郊之僭
[007-77a]
 不敢同於周故厯卜子丑寅三正而後郊夫不敢同
 於周則勿郊可也知其僭矣遷避其時而幸吉焉不
 其瀆天地乎則夫記禮所謂卜郊受命於祖廟作龜
 於襧宫者魯之僭又非三代之常典也左氏所謂啟
 蟄而郊孟獻子所謂郊祈農事皆非周之典魯人遷
 避之禮爾然則郊時何以為正周之始郊日以至是
 郊時至正者也故曰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則夏
 之十一月日至之日矣鄭氏循左氏之說以迎長日
[007-77b]
 為日長之時建寅之月不既疎乎不知左氏之說魯
 制也非周制也豈可以日至為建寅之月哉此固與
 春秋無傷吾姑正之
乃免牲
 牲一也或曰免牲或曰免牛何也未牲曰牛既卜曰
 牲牲具而卜郊不從則免牲免牲則不郊矣
猶三望
 三望之說諸儒紛紜莫定乎一或以為周禮天子祭
[007-78a]
 四望四望謂五嶽四鎮四瀆魯之望既祭濟岱魯用
 天子禮兼祭三望若然則當曰猶四望今曰三望則
 是舉其外而遺其内也或以為泰山淮海則海不在
 魯境昔楚昭王有疾卜曰河神為祟王曰三代命祀
 祭不越望江漢睢漳楚之望也河非所獲罪則望者
 望祀其境内山川也五嶽之岱四瀆之淮濟皆在魯
 所謂三望也岱在兖州所不必考濟出王屋山分於
 砥柱經齊魯之間入于海淮在信陽合泗水經魯之
[007-78b]
 南入于海則三望岱濟淮也審矣然則三望魯之常
 祀也何以書以不郊猶三望書也虞書曰類于上帝
 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則因郊而望祀山川也周書曰
 柴望大告武成則燔柴祀天因而望祀也是王者郊
 祀天地之禮蓋天地神祗不可偏饗矣今魯初將用
 郊及卜之不順則姑祀地祗焉雖祭不越魯望是亦
 僭祀地之禮也非無事而常三望者矣故聖人書曰
 猶順其欲也彼蓋自以為猶愈乎不三望也則猶之
[007-79a]
 為義猶愈乎已非謂可以己之辭也學者宜深思之
秋七月
冬杞伯姬來求婦
 五年杞伯姬來朝其子今又來求婦杞亦有君乎何
 朝聘婚姻皆出於婦人也杞侯之子當婚有媒妁存
 焉安有姑自求婦之禮前日亂朝聘之法今日專婚
 姻之命伯姬亦悍哉杞侯失夫之剛而不制僖公以
 兄弟之心而不拒兩譏之
[007-79b]
狄圍衛十有二月衛遷于帝丘
 齊侯城楚丘以遷衛至是蓋三十年矣衛雖遷而狄
 未艾齊桓未没蓋已侵衛僖十三年之役是也十八
 年及邢人伐衛二十一年侵衛狄為患於衛抑亦甚
 矣今又整兵而圍之衛不得已遷於帝丘而避焉然
 而衛有狄患齊桓城而遷之今衞避其鋒而自遷晉
 文坐視而不恤文德衰矣抑亦耄而謀不及是乎明
 年而即世何暇問狄哉
[007-80a]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己丑鄭伯㨗卒文公/
衛人侵狄秋衛人及狄盟
 及狄人盟所謂下䇿也然既懾之以兵彼有所畏而
 盟之猶足以戢其噬螫之鋒而結其安靖疆塲之好
 也蓋狄人之情怯之則愈進追之則奔北吾既以兵
 臨之必恐而求平然後許其平焉是乃我制之之術
 也狄之橫甚矣入衛伐邢侵晉侵齊邢衛皆遷而避
[007-80b]
 之齊晉亦忍而不伐吾不知其何足畏而諸侯之大
 者怯小者遷不敢以一鏃傷之寸刃及之何也今衛
 已遷狄蓋疑其畏已也衛出其不意以兵侵之狄果
 恐而求盟於是即其地而盟之故衛無狄患者十餘
 年侵之威而盟之力也抑亦衛受狄患之久至是始
 得其術歟何前乎此不敢伐而至此始一侵之也其
 後晉人敗之晉師滅之皆視今日之侵為兵首而卜
 知狄之勇怯則夫侵狄盟狄不可謂無謀者矣書人
[007-81a]
 將卑師少也再舉衛人侵一事也盟一事也不可曰
 衛人侵狄及狄盟自不成文理茍析而言之則慊若
 内之微者及狄盟也
冬十有二月己卯晉侯重耳卒
 桓文之覇功醜德齊然桓公之後子孫不振庸庸守
 國而已無復興覇者而文公之後厲悼平定皆能嗣
 文公之業以宗諸侯與彊楚角立雖不足以服楚而
 中國賴之不遂至覆亡則亦不為無益於衰世焉吾
[007-81b]
 嘗求其所以然桓公務以柔勝而濟之以威文公務
 以剛勝而濟之以德此所謂彊弱之異而興衰之不
 同也商周之有天下其𫝊世之數厯年之久不大相
 過而商之後屢僨而屢興少康盤庚髙宗皆奮起衰
 亂之中卓然為一時賢王而周之後委弊不振興於
 衰亂之間者宣王一人而已而宣王之為人剛毅果
 敢殆非成康之流蓋不如是亦不足以興也愚因是
 知桓文子孫興衰之異亦商周之勢也商尚質而周
[007-82a]
 尚文質近乎剛文近乎柔柔可以彊而不可以久故
 周之後平易和懌而鮮能崛起剛可以立而不免於
 挫故商之後嚴厲奮發屢起而屢躓亦祖宗之所尚
 者有以致之也今桓文之所尚固不可以髣髴商周
 然觀其子孫之興衰實似之桓公之興每不為剛厲
 果決之舉内合諸侯惟務柔其心而不加之以暴宋
 鄭不服纔侵而伐之緩其來也戎狄為患忍而不討
 遷邢遷衛遷杞避之而已不與爭鋒也諸侯既合垂
[007-82b]
 二十餘年不敢犯楚及召陵之師以天下諸侯臨之
 何患不克一問而屈整兵而退不戰也其為人寛緩
 和柔不務剛決故其子孫皆以優游和易四公子皆
 不能自立死生廢置皆係乎人景公在位幾六十年
 無大過咎僅足以安國而已權專於田氏而不能取
 晏子有言而不能用無足怪哉桓公之貽謀者然也
 若夫文公之興則不然餬口於外十有九年一日得
 晉則任賢使能治兵富國不五年而圖大舉侵曹伐
[007-83a]
 衛以犯楚之鋒執曹伯𢌿宋人以激楚之怒惟恐楚
 之不出出而不戰也一戰敗楚師殞得臣拔天下諸
 侯於左袵之鄉還衣冠而盟之朝襄王而歸之成周
 再朝京師則襄王有所不敢當而下勞晉侯於河陽
 矣其氣焰威靈震動天下此桓公有所不能且不敢
 為者也文公勃然於亡命之餘五年而成覇業楚之
 彊桓公所不敢戰者文公勝之叔帶之亂桓公所不
 敢殺者文公誅之是皆以剛毅果決勇於必為以濟
[007-83b]
 大謀成大功故其子孫恃以宗諸侯悼公平公皆足
 以抗楚而折其鋒天下賴之諸侯宗之主盟中夏垂
 二百年與春秋相終始者文公之規模基緒不為委
 靡保身之計以遺其後也以是論之則桓文子孫興
 衰之故蓋已判矣後之君欲立世緜逺子孫有所維
 持不為齊之衰弊不為晉之剛暴世有興王而無弊
 者惟以威濟德以弱濟彊以仁為本以兵為用則雖
 與天地俱久可也
[007-84a]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滑北鄰晉南鄰鄭晉方彊必附於晉也秦穆公伐鄭
 不能不假道入滑滑晉之與國晉能無慊乎故夏有
 殽之師
齊侯使國歸父來聘
 二十八年公子遂如齊平舊怨而通新好也今國歸
 父之來蓋報公子遂之聘歟遂之聘於今四年耳何
 報哉蓋日前晉文霸諸侯皆事晉無二也今文公卒
[007-84b]
 諸侯無所適從故締交以修疆塲之好也聖人不略
 而書之與其講信修睦之善歟
夏四月辛巳晉人及姜戎敗秦師于殽
 孔子序書於秦誓之篇書秦穆公伐鄭晉襄公帥師
 敗諸殽伐鄭之文春秋不書不赴也而春秋書秦人
 入滑滑與鄭為鄰因伐鄭而入滑爾滑晉之與國晉
 襄於是帥師而敗秦師于殽以書序考之則晉襄秦
 穆也而春秋之文則晉人秦師也書序志其實春秋
[007-85a]
 用其法二書皆出聖人手而文之異如此然後知春
 秋書人書師用法有繩準不可不深求其義也君將
 不言帥師例之常也然君將而書人君將而書師何
 也此春秋之變輕重之法也蓋稱人之罪重於稱師
 而稱師之義又已得罪於稱爵者矣今晉襄貶爵而
 稱人秦穆貶爵而稱師均有罪焉而輕重分矣秦穆
 初謀伐鄭不可得乃移兵於滑滑何負於秦穆哉恃
 衆而扼小邦爾故聖人書師著其衆也晉襄在文公
[007-85b]
 之喪墨衰絰以行金革之事要人於險乗其不虞而
 敗之殽殽秦地也秦固未嘗犯晉晉以滑與乎已而
 秦虐之故冐喪而行且滑方受兵晉以偏師救之足
 矣不能救滑之危而扼秦於險且滑自滑爾晉自晉
 爾滑雖已與之國而秦實父之同盟已與父孰尊而
 同盟與與國孰重哉黨已之與國而敗父之同盟況
 當苫塊之次而興戎哉故聖人特人晉重晉責也
癸巳葬晉文公
[007-86a]
狄侵齊
 狄侵齊者屢矣而齊不討無乃藐其小而勿治乎敵
 無小不可忽也忽其小必長宼矣
公伐邾取訾婁秋公子遂帥師伐邾
 僖公在位三十有三年其間敗邾師者三親伐邾取
 邾邑者二又以公子遂帥師伐之吾不知邾何憾于
 僖虐之如是之酷也極其原則邾蓋魯之附庸自受
 王命則列五等不屈於魯僖二年檉之㑹從齊桓盟
[007-86b]
 公怒而敗之於偃其後不敢從霸主㑹盟至宋襄之
 興邾人復附之與曹南之㑹故僖有前日之伐今僖
 以就盡之年威不足以攝之邾必叛矣故公伐而取
 其訾婁春秋書内伐取者七而取邾田取邾邑者五魯
 蓋以為邾乃已之附庸取邾田亦已田取邾邑亦已
 邑也噫邾實受封於周魯焉得專制之魯必將服邾
 而俾臣乎已則有仁以懷之義以屈之力安能制邾
 哉晉以八百乗納㨗菑於邾而不克納者義不勝也
[007-87a]
 雖公子遂掃魯衆而扼之邾有滅而已服不可得也
 僖公曷亦自咎邾所以不服之故而内修其德則邾
 何敢拒命也不自咎而以力服人公無謂邾小吾見
 義不可脅豚彘而況於人乎況於附庸之君乎
晉人敗狄于箕
 狄自伐邢之後至是垂四十年矣諸侯無大小皆受
 其毒而不敢以一矢加之前年衛不忍其虐而侵之
 狄屈而求盟焉今又侵齊伐晉封豕長蛇乗隙而動
[007-87b]
 非掃其巢穴殆未巳也侵齊而齊不能討侵晉晉敗
 之故其後屢侵齊而不敢犯晉則知制強悍果不可
 以示怯也
冬十月公如齊十有二月公至自齊
 公如齊以國歸父之聘也歸父之聘大夫報之足矣
 公何用親之前日齊桓之霸公兩如齊尊霸主也而
 昭公何足事哉公蓋德其忘孝公之怨而不報取穀
 之役也不然何所畏而如齊邪齊魯切鄰朝聘徃來
[007-88a]
 浹旬而已今三月而後反公之志荒矣不死於齊幸
 也
乙巳公薨于小寢
 十二公之中惟僖公為賢君讀詩之頌則措之三王
 之列而無愧然觀春秋之所書則無一是者蓋人莫
 不有羙惡也詩頌其羙而春秋書其惡使僖能悔春
 秋所書之惡而就詩人所頌之羙則三王何異哉惟
 其羙惡半之此所以為魯僖公也詩義之羙多溢羙
[007-88b]
 不可以為實就春秋所書而訂之則僖蓋中材庸主
 也其先任公子友則賢末任公子遂則否天下有霸
 主則僖有以自固中國無霸主則僖亦無以自立可
 上可下因人為善因人為惡而已方齊桓之霸也服
 强楚定王室僖實與其功宋襄之敗也楚人盟于齊
 盟于薄僖亦與其辱晉文之未興也僖以楚師伐齊
 為楚人戌衛實蒙惡名晉文之興也兩㑹諸侯兩朝
 王所以𫉬善譽初任公子友也敗莒于酈以責保慶
[007-89a]
 父之罪如齊涖盟以求與伐楚之功友之如齊以修
 事霸主之禮此雖出於友而僖實享其榮終之任公
 子遂也乞師于楚以伐鄰國帥師入杞以虐小邦如
 京師而遂如晉則不忠于周既取邑而又伐鄰則納
 君于惡此雖出於遂而公實蒙其惡愚因是又知僖
 公為中人也其他閨門不肅而夫人㑹齊侯于卞季
 姬遇鄫子于防典禮不經而用禘致夫人免牛猶三
 望此又中人之性德有所不至智有所不及者也然
[007-89b]
 在位三十有三年一日無土功之事惟一城楚丘則
 從齊封衛而已未嘗以私玩而役一民也其愛民恤
 物之心形於面顔雨必書不雨必書大雩必書大旱
 必書憂勤辭色與民同之此則春秋之所無也噫使
 公子友而始終相之不為仲遂所誤則僖之為僖不
 如是而止矣惜夫
隕霜不殺草
 天肅殺之威以霜君肅殺之威以刑霜不殺草何以
[007-90a]
 為霜刑不戢姦無以為刑周十二月夏之十月也詩
 曰九月肅霜況十月乎宜霜威之動而無草不黃也
 今隕霜不殺草異之大者以類推之無乃當時諸侯
 網漏吞舟而刑之不肅乎雖天豈樂人用刑然刑或
 不用而姦宄不戢暴亂不除何以為國此所以必用
 者也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則君之刑即天之刑惟
 其當罪也已霜不殺草猶姦宄之不誅暴亂之不戢
 天之垂戒顯矣聖人書之所以垂訓後世刑之不能
[007-90b]
 不用用之不可不謹也
李梅實
 夏之十月荄甲未萌而李梅實其物至微而為異至
 大霜不殺草所宜殺而不殺李梅實所不當生而生
 也春生秋殺天之令也今皆反之則人君生殺之權
 亂矣天之所戒為人君非為天也君其謹之
晉人陳人鄭人伐許
 晉文之覇諸侯皆從惟許不至故于温之㑹以諸侯
[007-91a]
 圍之然卒不至也翟泉之盟許復不與文公亦釋而
 弗問以為無足誅也今晉襄立固不能嗣文公之業
 矣而區區同陳鄭伐許且晉文以伐楚之餘威率天
 下諸侯圍之許比楚如漆頑不自拔而襄詎能得之
 哉許所以不歸中國者恃楚也今晉率二國伐之吾
 為之懼矣楚不因是而復恣貪婪幸也晉為能制楚
 而服許哉文公且不能得而襄欲得許吾見其不自
 量也
[007-91b]
   右僖公盡三十有三年
 
 
 
 
 
 
 春秋經筌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