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15 瑜伽師地論義演-唐-清素 (A)


瑜伽師地論義演卷第三十二        素
覺山明教院沙門 澄淨 述


論卷第已下



論世尊至聞雜染法。」
【演曰
十二明六度聞雜染法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遠離失壞。」
【演曰後荅易知。】

論世尊至
非方便行。」
【演曰十三明六度非方便行文分為二初
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名實饒益。」
【演曰後
荅分二初正明非方便後因示真方便初中分二初彰
法說後舉喻明此初也。】

論譬如糞穢至今成香絜。」


【演曰後舉喻明文分為二初舉喻後法合此初也。】


如是眾生至可令成樂。」
【演曰後法合也。】

論唯有安
處至第一饒益。」
【演曰後因示真方便。】

論世尊至有
幾清淨。」
【演曰十四明六度揔別清淨文中分二初問
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清淨之相。」
【演曰後荅
[032-0824a]
分二初標舉揔荅後依標別釋此即初也上五相者即
無染者等五相通六度故。】

論揔說一切至當知七種。」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中分二初揔後別揔中分三一標
二徵三釋此初標也。】

論何等為七。」
【演曰二徵。】


一者菩薩至嫉姤慳恡。」
【演曰三釋。】

論別說一切至
亦有七種。」
【演曰後別中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標
也。】

論何等為七。」
【演曰二徵。】

論謂諸菩薩至施清淨
相。」
【演曰三釋有六一明布施七種清淨二明持戒七
種清淨三明忍辱七種清淨四明精進七種清淨五明
靜慮七種清淨六明智慧七種清淨初中有三標釋及
結如文易知。】

論又諸菩薩至戒清淨相。」
【演曰二明
持戒七種清淨文中有三標釋及結釋中有七一能善
了知至一切學處二能善了知出離所犯三具常尸羅
[032-0824b]
即常守戒也四堅固尸羅即堅固守戒五當作尸羅即
常作持戒六常轉尸羅即常隨轉戒七受學一切所有
學處。】

論若諸菩薩至忍清淨相。」
【演曰三明忍辱七
種清淨文中有三標釋及結釋中有七一於自所有乃
至不恐不弄深信業果二不以種種乃至反相加害三
不懷怨結四若諫誨時不令恚𢙉五亦復不待他來諫
誨六不由恐怖乃至而行忍辱七不以作恩而便放捨。】


「論若諸菩薩至清淨之相。」
【演曰四明精進七種清淨
文中有三標釋及結釋中有七一通達精進平等之性
二不由勇猛勤精進故自舉陵他三具大勢力四具大
精進五有所堪能六堅固勇猛士於諸善法終不捨軛。】


「論若諸菩薩至清淨之相。」
【演曰五明靜慮七種清淨
文中有三標釋及結釋中有七一有菩薩達三摩地靜
[032-0825a]
慮二有圓滿三摩地靜慮三有俱分三摩地靜慮四有
運轉三摩地靜慮五有無所依三摩地靜慮六有善修
治三摩地靜慮七有於菩薩藏乃至三摩地靜慮。】


若諸菩薩至清淨相。」
【演曰六明智慧七種清淨文中
有三標釋及結釋中有七一遠離增益[損-口+ㄙ]滅乃至三解
脫門二如實了知乃至三種自性三如實了知乃至三
種無自性性四如實了知乃至於五明處五如實了知
乃至於七真如六又無分別乃至多所住故十無量揔
法乃至法隨法行。】

論世尊至各有何業。」
【演曰十五
明五相有五種業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善男子至正等菩提。」
【演曰後荅分二初標後釋如文
可知。】

論世尊至嚴清淨。」
【演曰十六明六度五義分
別文中有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名最
清淨。」
【演曰後荅意云前五相中三名最廣大二名無
[032-0825b]
染所修六度時思擇為先故最明盛八地巳上名不可
動因地行滿果位智圓名最清淨。】

論世尊至亦無有
盡。」
【演曰十七明六度因果無盡文中分二初問後荅
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無閒斷故。」
【演曰後荅可解。】


「論世尊至諸果異熟。」
【演曰十八明修因非果異熟文
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變壞法故。」


【演曰後荅也。】

論世尊至最勝威德。」
【演曰十九明六
度各四威德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
子至諸果異熟。」
【演曰後荅也。】

論世尊至有何義利。」


【演曰二十明六度因果義利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
問也。】

論善男子至為大義利。」
【演曰後荅易知。】


世尊至貧窮可得。」
【演曰二十一明資財具闕由業文
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貧苦可得。」
[032-0826a]


【演曰後荅分二初彰法說後舉喻明此初也。】

論譬如
餓鬼至自業過耳。」
【演曰後舉喻明文中有二初舉喻
後法合此初喻也。】

論如是菩薩至令無有果。」
【演曰
後法合也。】

論世尊至無自性性。」
【演曰二十二明慧
度取法無性文中分四一問二荅三徵四釋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無自性性。」
【演曰二荅以般若取真如時
無橫執性名取諸法無性。】

論世尊至有自性性。」
【演
曰三徵真如之體離有離無既許取其無性何故不許
取其有性。】

論善男子至無自性性。」
【演曰四釋我終
不說以般若無自性性能取無自性性然無自性性離
諸文字唯自內智所證不可捨離於言說文字而能宣
說無自性性是故我說般若離能取故能取諸法無自
性性。】

論世尊至波羅蜜多。」
【演曰二十三明三種波
羅蜜多文中有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
[032-0826b]
大波羅蜜多。」
【演曰後荅若諸菩薩經無量時修行施
等成就善法而諸煩𢙉猶故現行未能制伏然被煩𢙉
伏謂於地前所修未成上品但是䎡品中品勝解轉時
即一行中修一行是名波羅蜜多復於無量時修行施
等漸復增上成就善法而諸煩𢙉猶故現行然能制伏
非彼煩𢙉所伏謂從初地巳上即一行中修一切行近
菩提故名近波羅蜜多復於無量時修行施等轉復增
上成就善法一切煩𢙉皆不現行謂從八地巳上即一
切行中修一切行是名大波羅蜜多。】

論世尊至可有
幾種。」
【演曰三明地中所有煩𢙉文中分四一明煩𢙉
害伴等三二辯皮等三麤重斷三彰能斷麤重刧數四
顯地中煩𢙉失德初中有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善男子至為依止故。」
【演曰後荅一者害伴隨眠謂前
[032-0827a]
五地諸不俱生現行煩𢙉是俱生煩𢙉現行助伴彼於
尒時永無復有此意說言第六識俱身見等攝說名俱
生所餘煩𢙉名非俱生然體精麤因彼而起由彼斷故
此亦隨無故名害伴二者羸劣隨眠謂第六七地微細
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非俱生身見斷此亦隨滅稍
難斷故三者微細隨眠謂於第八地巳上從此已去一
切煩𢙉不復現行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

論世尊至
斷所顯示。」
【演曰二辯皮等三麤重斷文中有二初問
後荅此初問云此害伴等三種隨眠由幾麤重斷所顯
示。】

論善男子至位在佛地。」
【演曰後荅但由二種麤
重斷所顯示謂由初地巳斷皮麤重故方可顯得初二
隨眠位復由第八地在膚麤重斷故顯彼第三微細隨
眠位若在於骨麤重斷者我說永離一切隨眠位在佛
地。】

論世尊至如是麤重。」
【演曰三彰能斷麤重刧數
[032-0827b]
文中有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不可數
故。」
【演曰後荅經於三大不可數刧者此依大刧筭數
方便超過一切筭數之量亦說名為無數大刧言或無
量刧所謂年月等者此依日夜月半月等筭數方便時
無量故亦說名為無數大刧如四十八巳廣說訖。】


世尊至何失何德。」
【演曰四顯煩𢙉無失有德文中分
三一問二荅三讚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無量功德。」


【演曰二荅攝論第十亦說煩𢙉伏不滅如毒呪所害留
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

論甚奇世尊至無量功德。」


【演曰三讚可解。】

論世尊至此何密意。」
【演曰四釋唯
說一乘密意文中有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
子至或外六處。」
【演曰後荅文中有四一於聲聞說乘
差別二於菩薩說乘無別三敘異計妄興諍論四結密
[032-0828a]
意荅前所問此即初也。】

論如是等類至差別性。」
【演
曰二於菩薩說乘無別如是等類者即前五蘊等於聲
聞乘中應機隨事說有差別於大乘中據實理趣唯是
一乘故佛不說乘差別性。】

論於中或有至遞興諍論。」


【演曰三敘異計妄興諍論於中或有一類聞說乘之差
別如言於義妄起分別佛說下乘上乘定有差別名為
增益或有一類聞說五蘊等於大乘中即說彼法同一
法界同一理趣無差別性如言於義妄起分別佛唯說
有一乘定無餘乘名為[損-口+ㄙ]減又於諸乘差別道理更㸦
相違如是展轉遞興諍論。】

論如是名為此中密意。」


【演曰四結密意荅前所問佛於聲聞乘中應機隨事即
有差別於大乘中同歸真理唯是一乘故佛不說差別
乘性如是名為此中密意。】

論尒時世尊至成乖諍。」


【演曰後以頌結成諸地攝者頌初攝義想者謂觀想頌
[032-0828b]
諸地名所對治者頌二十二愚癡十一麤重殊勝者頌
八清淨生者頌菩薩生勝願者頌菩薩行廣大願及諸
學者頌布施六度由依佛說是大乘於此善修成大覺
者勸依上辯佛說大乘善修成佛宣說諸法至成乖諍
者頌如我於彼乃至名為此中密意。】

論世尊至云何
奉持。」
【演曰二立經名文中有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汝當奉持。」
【演曰後荅。】

論說此諸地至
三摩地。」
【演曰三時眾得益。】

論復次即依至成所作
事。」
【演曰七成所作事文中有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當知如解深密經中。」
【演曰後釋分二初標說處後
引經釋此初也。】

論[曼-又+万]殊室利至有何等相。」
【演曰後
引經釋文中有三一辯三身義二請立經名三時眾得
益初中分為一十四段一明求如來法身之相二明二
[032-0829a]
乘轉依不名法身三明如來化身作業四明化身方便
善巧五明如來言音差別六明不共陁羅尼義七明如
來心生起之相八明化身有心無心九明如來所行如
來境界二種差別十明如來成等正覺轉正法輪入大
涅槃三種皆無二相十一明如來法身遠生他福十二
明佛法身放光出像二乘解脫之身無如來事十三明
佛菩薩威德住持若道若行令諸有情身財圓滿十四
明穢土八事易得二事難得淨土飜此初中有二初問
後荅此初問也梵云[曼-又+万]殊室利此云妙吉祥舊言文殊
師利音訛也鴦崛摩羅經言是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
摩尼寶積佛諸有聞名敬禮歸命種種事業菩薩皆能
為作吉祥之事神用無比名妙吉祥。】

論佛告[曼-又+万]殊至
有所為故。」
【演曰後荅可解。】

論世尊至不名法身。」


【演曰二明二乘轉依不名法身文中有四一問二荅三
[032-0829b]
徵四釋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不名法身。」
【演曰二
荅。】

論世尊當名何身。」
【演曰三徵。】

論善男子至所
不能及。」
【演曰四釋此說二乘二轉依果菩提涅槃皆
名解脫身離煩𢙉障得故如來所得二轉依果菩提涅
盤合名法身無量功德勝所依故成唯識云安樂解脫
身大牟尼名法。】

論世尊至生起之相。」
【演曰三明如
來化身作業文中有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
子至無有生起。」
【演曰後荅一切如來化身作業者此
明他受用身及變化身生起之相文略不辯自受用身
如世界起者如三千大千世界起時一切眾生種類共
感所起化身亦復如是一切眾生種類共感如來化身
功德所起之相餘文易知。】

論世尊至方便善巧。」
【演
曰四明化身方便善巧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032-0830a]


「論善男子至方便善巧。」
【演曰後荅此明八相成道文
中略辯前五後三如餘處說。】

論世尊至速得解脫。」


【演曰五明如來言音差別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
也。】

論善男子至三者本母。」
【演曰後荅有二初標列
揔荅後依標別釋此即初也梵云素呾纜此云契經二
十五云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能引梵行真善
妙義是名契經又佛地論第一云能貫能攝故名為經
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及所化生目之為經契
理之經名為契經依士釋能契即經是持業釋梵云毗
柰耶此云調伏調者和御伏者制滅調和控御身語等
業制伏滅除諸惡行故亦調亦伏持業釋也梵云摩呾
理迦此云本母八十五云摩呾理迦為欲決擇如來所
說如來所稱所讚所美先聖契經譬如無本母字義不
明了如是本母所不攝經其義隱昧義不明了與此相
[032-0830b]
違義即明了是故說名摩呾理迦。】

論世尊至云何本
母。」
【演曰後依標別釋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徵也。】


「論善男子至二十九事。」
【演曰後釋分三一釋契經二
釋調伏三釋本母初中分二初揔後別此初揔也。】


云何四事至菩提事。」
【演曰後別分三一釋四事二釋
九事三釋二十九事初中分二初徵後釋釋中四事者
一者聞經二者三寶三者三學四者三乘菩提。】

論云
何九事至諸眾會事。」
【演曰二釋九事文中有二初徵
後釋釋中九事者一者施設有情事謂五取蘊二者彼
所受用事謂十二處三者彼生起事謂十二分緣起及
緣生四者彼生巳住事謂四食五者彼染淨事謂四聖
諦六者彼差別事謂無量界即五無量也一者世界二
有情界三法界四所調伏界五調伏方便界七者能宣
[032-0831a]
說事謂佛及彼弟子八者所宣說事謂四念住等菩提
分法九者諸眾會事所謂八眾一𠛴帝利眾二婆羅門
眾三長者眾四沙門眾五四大王眾六三十三天眾七
摩天眾八梵天眾。】

論云何名為至流轉因事。」
【演曰
三釋二十九事文中有二初徵後釋此初徵也。】

論謂
依雜染至流轉因事。」
【演曰後釋中分二初有四事明
雜染後有二十五事明清淨此即初也謂依雜染品有
攝諸行事即是五蘊彼次第隨轉事即是緣生即於前
二事中作我法想由此二執為未來世流轉之因。】


依清淨品至法樂住事。」
【演曰後有二十五事明清淨
文中有二初有四事明世間清淨後有二十一事明出
世清淨此即初也依清淨品有繫念於所緣事者即是
欲界聞慧繫心為四念處境即於是中勤精進事者即
是思慧心安住事者即是色界未至定現法樂住事者
[032-0831b]
即彼根本定也。】

論超一切苦緣方便事。」
【演曰後有
二十一事明出世清淨文中分二初有十九事明其五
位後有二事顯勝外道初中分五一有一事明解脫分
二有四事明順決擇分三有四事明見道四有六事明
修道五有四事明無學道此即初也即順解脫分善與
彼眾生為離苦緣名超一切苦緣方便事。】

論彼遍知
事至修習事。」
【演曰二有四事明順決擇分即是知苦
斷集證滅修道知苦有三一顛倒所依處等知欲界苦
二依有情想等知色界苦三內離增上𢢔等知無色苦
修依處事者即斷集也作證事者即證滅也修習事者
即修道也。】

論令彼堅固至善巧事。」
【演曰三有四事
明見道令彼堅固事者即真見道更不退為異生類故
名為堅固彼行相事者即相見道行相別故彼所緣事
[032-0832a]
者即相見道所緣之事巳斷未斷觀察善巧者於相見
道中觀察見惑巳斷修惑未斷。】

論彼散亂事至彼堅
牢事。」
【演曰四有六事明修道彼散亂事者巳出見道
未入修道中間暫起散亂心也彼不散亂事者即定數
也不散亂依處事者即定依處也不棄修習劬勞加行
事者即斷欲修惑無間解脫道也修習勝利事者即斷
上二界修惑無閒解脫道也彼堅牢事者即金剛無閒
道也。】

論攝聖行事至得涅槃事。」
【演曰五有四事明
無學道攝聖行事者即根本智攝盡無生智也攝聖行
眷屬事者即後得智攝盡無生智也通達真實事者欲
入無餘應觀真實事也證得涅槃事者欲入無餘先入
滅定於本識中而般涅槃也。】

論於善說法至故名為
退。」
【演曰後有二事顯勝外道此中意說修前下品解
脫分善能超外道上品正見頂也及即於此不修解脫
[032-0832b]
分善即名為退非起邪見過失故名為退。】

論[曼-又+万]殊室
利至是名調伏。」
【演曰二釋調伏文中分三一標二徵
三釋此初標也別解脫者謂別別防非名之為別能防
所防皆得別稱戒即解脫解脫惡故別之解脫別屬所
防依主釋也別即解脫別即能防持業釋也及別解脫
相應之法者即別解脫中隨順所受戒法謂止持等諸
性遮戒及彼所引諸作持等性遮戒相守護奉行。】


世尊至幾相所攝。」
【演曰二徵起。】

論善男子至捨律
儀故。」
【演曰三釋有七一者說受戒儀式二者說隨順
四他勝處三者說隨順毀犯戒緣四者說凡夫有犯自
性五者說聖人無犯自性六者說出所犯罪七者說捨
律儀戒。】

論[曼-又+万]殊室利至彼勝利相。」
【演曰三釋本母
文分為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即初也。】

論世俗相
[032-0833a]
者至事故。」
【演曰後別解釋中文有十一叚一釋世俗
相有其三種一說補特伽羅唐言數取趣二說遍計所
執三說依他作用。】

論勝義相者至真如故。」
【演曰二
釋勝義相說七種真如。】

論菩提分法至所知事故。」


【演曰三釋菩提分法所緣相即說一切所知之事。】


行相者至揔別故。」
【演曰四釋行相文中分二初揔標
列後別解釋此即初也。】

論諦實者至及四種緣。」
【演
曰後別解釋文分為八一釋諦實二釋安住三釋過失
四釋功德五釋理趣六釋流轉七釋道理八釋揔別此
初六也或復安立一向等者此說記有四種一一向記
二分別記三反問記四捨置記此有二記一人四記二
法四記人四記者一問生者皆死耶荅言如是應一向
記二問死者復生耶荅言應分別有煩𢙉者死而復生
無煩𢙉者死而不生應分別記三問人為殊勝應反問
[032-0833b]
彼汝何所方若方於天荅言為劣若方於餘荅言為勝
是反問記四問我為有無應捨勿荅是捨置記法四記
者一問生者皆滅耶荅言如是亦一向記二問滅者復
生耶荅言應分別有因緣者滅而復生無因緣者滅而
不生二乘五蘊無大悲緣無餘依滅而更不生如來之
身但墮法數不墮生數有大悲故本願未盡有因緣故
滅而復生是分別記三問聲聞善心為劣耶應反問彼
汝何所方隨方為荅是反問記四問第六蘊為善不善
應捨勿荅是捨置記或復安立隱密顯了記別差別者
記者明也別謂分別分明記別深密之義名為記別餘
處所言不了義經名記別者謂以少言略記別故名不
了義不據分明說深密義名隱密記又如經說如來謂
諸大人受記汝阿逸多未來有王名曰穰佉當於是世
[032-0834a]
而得成佛名曰[弓*乞-乙+小]勒名顯了記故云隱密顯了記別差
別六者意趣理趣者對法第十二說有四種意趣由此
意趣故方廣分中一切如來所有意趣應隨決了何等
為四謂平等意趣別時意趣別義意趣眾生意樂意趣
平等意趣者如說我於尒時曾名勝觀如來應正等覺
與彼法身無差別故別時意趣者如說若有願生極樂
世界皆得徃生若暫得聞無垢月光如來名者即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不退轉如是等言意在別時故
別義意趣者如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如是等言不可
如文便取義故眾生意樂意趣者謂於一善根或時稱
讚為令歡喜勇猛修故或時毀呰為遮得少善生喜足
故為貪行者稱讚佛土富樂莊嚴為𢢔行者稱讚諸佛
或有增勝為恒悔𢙉障修善者說如是言於佛菩薩雖
行輕毀然彼眾生亦生天趣為不定種姓者捨離聲聞
[032-0834b]
下劣意樂故記大聲聞當得作佛又說一乘更無第二
三世有為相者謂一生二滅三住異性由三世所顯由
未來世本無而生彼既生巳落謝過去現在世法二相
所顯謂住及異唯現在法有住可得前後變異亦唯現
在故揔說住異而為一相及四種緣者一因緣二等無
閒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餘義如文思之可解。】

論道
理者至法尒道理。」
【演曰七釋道理文中有二初揔標
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觀待道理至作用道理。」
【演
曰後別解釋文中分四一釋觀待道理二釋作用道理
三釋證成道理四釋法尒道理此初二也觀待作用如
前二十五廣說更不繁述。】

論證成道理至證成道理。」


【演曰三釋證成道理文分為二初略明後廣釋此初也。】


「論又此道理至名不清淨。」
【演曰後廣釋有二初揔標
[032-0835a]
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云何由五至言教相。」
【演曰
後別解釋文中分二初釋五種相清淨後釋七種相不
清淨初中分四一正釋五種二示相勸修三因申問荅
四結成前義初中復三一徵二列三釋此初二也。】


現見所得至見所得相。」
【演曰三釋中分五一釋現見
所得相二釋依止現見所得相三釋自類譬喻所引相
四釋圓成實相五釋善清淨言教相此即初也一切行
起盡遷流生滅名為無常一切行有漏逼迫自性皆名
為苦一切法揔無自在一常實我名為無我。】

論依止
現見至所得相。」
【演曰二釋依止現見所得相有其三
種一謂一切行皆𠛴那性二他世有性三淨不淨業無
失壞性此上皆是能依所比知法由彼能依麤無常性
現可得故由此因緣於不現見𠛴那細無常性可為比
度定知是有由諸有情苦樂果報種種差別依種種善
[032-0835b]
惡之業現可得故由此因緣於他世不現見苦樂果報
依善惡業可為比度定知是有由諸有情若樂若苦淨
不淨業以為依止現可得故由此因緣於不現見若樂
若苦淨不淨業無失壞性可為比度定知是有此中超
閒用文如其次第智者詳矣。】

論自類譬喻至所引相。」


【演曰三釋自類譬喻所引相謂於內外諸行聚中引諸
世閒共許無常喻不共許無常引諸世閒共許苦相喻
不共許苦引諸世間共許不自在相即是無我喻不共
許無我餘文可解。】

論圓成實相至圓成實相。」
【演曰
四釋圓成實相依前三理於所立義決定能成名圓成
實相。】

論善清淨至言教相。」
【演曰五釋善清淨言教
相文易可知。】

論善男子至應可修習。」
【演曰二示相
勸修。】

論世尊至有幾種。」
【演曰三因申問荅文中有
[032-0836a]
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一切智相。」
【演
曰後荅。】

論善男子至名為清淨。」
【演曰四結成前義
由現量故結前現見所得相由比量故結前依止目類
圓成三相由聖教量故結前善清淨言教相由具三量
五相名為清淨。】

論云何由七至言教相。」
【演曰後釋
七種不清淨文中分三一徵二列三釋此初二也。】


若一切法至可得相。」
【演曰三釋中分二初別釋前四
相後合釋後三相初中有四一釋第三一切同類可得
相二釋第四一切異類可得相三釋第一此餘同類可
得相兼釋第六非圓成實四釋第二此餘異類可得相
兼釋第六非圓成實此即初也若一切法意識所識性
者即是意識所量性也此犯因中共不定過如聲論師
對佛法者立聲為常所量性故喻如虛空比中常宗瓶
為異品所量性因於同異品皆遍共有九句因中第一
[032-0836b]
句也指不定相云為如瓶等所量性故聲是無常為如
空等所量性故聲是其常。】

論若一切法至異類可得
相。」
【演曰二釋第四異類可得相此犯因中四相違過
第一法自相相違者如聲論師立聲為常所作性故或
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此因唯於異品中有是故相違由
初常宗空等為同品瓶等為異品所作性因同遍非有
異品遍有九句因中第四句也應為相違量云聲是無
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由第二宗空為同品以電瓶等
而為異品勤勇發因於同遍無於異品電無瓶等上有
九句因中第六句也此之二因反成無常違宗所陳法
自相故名相違因故理門論云於同有及二在異無是
因反此名相違所餘皆不定此所作因飜九句中第二
正因彼同品有異品非有此同品非有異品有故此勤
[032-0837a]
勇因飜九句中第八正因彼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此
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此中略敘初一相違後三相違
如因明廣辯。】

論善男子至圓成實相。」
【演曰三釋第
一此餘同類可得相兼釋第六非圓成實前列但云此
餘同類不言一切異類後釋言此餘同類復云一切異
類此即前略後廣詞巧義深聖智所宣非相違故言此
餘同類者即同品一分轉一切異類者即異品遍轉此
犯因中同分異全不定過如聲生論對聲顯宗立聲非
勤勇無閒所發無常性故喻若電空此非勤宗瓶為異
喻無常性因於同品電上有空上無異品瓶中一向是
有九句因中第七句也指不定相云為如瓶等無常性
故彼是勤勇無間所發為如電等無常性故彼非勤勇
無間所發。】

論又於此餘至圓成實相。」
【演曰四釋第
二此餘異類可得相兼釋第六非圓成實前列後釋略
[032-0837b]
廣不同亦如上會言此餘異類者即異品一分轉一切
同類者即同品遍轉此犯因中異分同全不定過如聲
顯論對聲生宗立聲是勤勇無閒所發無常性故喻如
瓶等勤勇之宗以電空等而為異品無常性因於同品
有於異品電等上有空等上無九句因中第三句也指
不定相云為如電等無常性故彼非勤勇無閒所發為
如瓶等無常性故彼是勤勇無閒所發。】

論非圓成實
至皆不清淨。」
【演曰後合釋後三相此之後三通前諸
過故後合釋如文易知。】

論法尒道理至法尒道理。」


【演曰四釋法尒道理。】

論揔別者至究竟顯了。」
【演曰
八釋揔別謂初揔摽一句法巳後後諸句差別分別廣
釋究竟顯了其義名揔別也。】

論自性相者至彼自性
相。」
【演曰五釋自性相。】

論彼果相者至得彼果相。」
[032-0838a]


【演曰六釋彼果相若世間道伏斷煩𢙉若出世道永斷
煩𢙉此辯斷德及所引發世出世間諸果功德此明智
德。】

論彼領受至開示相。」
【演曰七釋彼領受開示相
謂即於彼以解脫智領受所得智斷功德為他宣說。】


「論彼障礙法至障礙法相。」
【演曰八釋彼障礙法相如
文可解。】

論彼隨順法相至彼隨順法相。」
【演曰九釋
彼隨順法相謂即於彼涅槃修隨順法多有所作名彼
隨順。】

論彼過患相至彼過患相。」
【演曰十釋彼過患
相即前障法能為過患名過患相。】

論彼勝利相至彼
勝利相。」
【演曰十一釋彼勝利相即前能隨順法所有
功德名勝利相。】

論[曼-又+万]殊室利至甚深密意。」
【演曰六
明不共陁羅尼義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佛告[曼-又+万]殊至能善悟入。」
【演曰後荅分二初長行正辯
後以頌結成初中分三一勑聽許說二正為解釋三結
[032-0838b]
荅前問此即初也。】

論善男子至後淨先染。」
【演曰二
正為解釋文中分三一明染淨一相二明迷真起妄三
明息妄歸真此即初也此明佛說染淨從緣無有自性
無性即空染淨平等染非染故不異於淨淨非淨故不
異於染實相門中何染何淨故知染淨本來一相非先
非後故仁王經云眾生未成佛菩提為煩𢙉眾生若成
佛煩𢙉為菩提。】

論凡夫異生至邪加行轉。」
【演曰二
明迷真起妄凡夫異生無明倒想迷自身中諸法實性
妄執我人起於分別以分別故廣作諸業於三界五道
受生死身如旋火輪無有窮盡。】

論若有如實至無有
加行。」
【演曰三明息妄歸真若有如實知如是等者若
知是妄不造妄因妄因無故不受苦果苦果無故無[夕/鹿]
重身獲得一切煩𢙉不住最極清淨者即煩𢙉障滅離
[032-0839a]
諸戲論無為依止無有加行者即所知障滅無為法身
以為依止無有加行任運成佛。】

論善男子至陁羅尼
義。」
【演曰三結荅前問。】

論尒時世尊至無加行。」
【演
曰後以頌結成此之三頌初一頌頌前若雜染法等次
一頌頌前凡夫異生等後一頌頌前若有如實等。】


尒時[曼-又+万]殊至生起之相。」
【演曰七明如來心生起之相
文分為四一問二荅三徵四釋此初問也。】

論佛告[曼-又+万]
殊至猶如變化。」
【演曰二荅。】

論世尊至心法生起。」


【演曰三徵。】

論善男子至有心生起。」
【演曰四釋分二
初法後喻此初法也。】

論善男子至心更生起。」
【演曰
後喻分二初喻後合此初喻也。】

論如是如來至心法
生起。」
【演曰後合可知。】

論世尊至為無心耶。」
【演曰
八明化身有心無心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依他心故。」
【演曰後荅佛之化身無自依
[032-0839b]
心然依受用佛心對緣利物故云有依他心。】

論世尊
至有何差別。」
【演曰九明如來所行如來境界二種差
別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二種
差別。」
【演曰後荅功德莊嚴清淨佛土名如來所行五
界差別利益有情名如來境界。】

論世尊至當知何相。」


【演曰十明如來成等正覺轉正法輪入大涅槃三種皆
無二相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
常示現故。」
【演曰後荅此約如來法化二身相對辯也
法身無三相名究竟淨化身有三相名常示現。】

論世
尊至有何因緣。」
【演曰十一明如來法身遠生他福文
分為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云諸有情類但於化身見聞
奉事生諸功德如來法身於彼有情有何因緣令生福
等。】

論善男子至所住持故。」
【演曰後荅意云如來法
[032-0840a]
身是彼有情增上所緣之因緣故遠生他福又彼化身
是如來法身之力所住持故所以法身亦能生福。】


世尊至無如來事。」
【演曰十二明佛法身於光出像二
乘解脫之身無如來事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子至不彫飾者。」
【演曰後荅分二初喻後合此
初喻也譬如等無至放大光明者下釋云謂大威德有
情所住持故即日月天子具大威德所住持故能放大
光明此喻諸佛具大威德集成法身所住持故能放大
光明諸有情業增上力故者由諸有情為黑闇故修光
明業增上力故感彼日月頗胝迦寶放大光明此喻諸
有情修見佛行感彼法身放大光明非餘水火頗胝迦
寶者非餘水火頗胝迦寶能放光明此喻二乘解脫之
身不能放大光明又如從彼至出印文像者此喻如來
法身能出種種化身影像不從所餘不彫飾者此喻二
[032-0840b]
乘解脫之身不能出種種化身影像。】

論如是緣於至
有如斯事。」
【演曰後合如文配喻可解。】

論世尊至有
何密意。」
【演曰十三明佛菩薩威德住持若道若行令
諸有情於三界中身財圓滿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
問也。】

論善男子至無不下劣。」
【演曰後荅分二初正
荅後結成此初也道謂十善行謂三業如來菩薩了知
此道此行是身財因為彼宣說於此道行順教修者於
一切處獲得身財無不圓滿據如是義名威德住持若
有眾生下反此可知。】

論善男子至身財下劣。」
【演曰
後結成。】

論世尊至何事難得。」
【演曰十四明穢土八
事易得二事難得淨土飜此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
問也。】

論善男子至出現于世。」
【演曰後荅分二初明
穢土八事易得二事難得後明淨土二事易得八事難
[032-0841a]
得此即初也。】

論善男子至二事易得。」
【演曰後明淨
土二事易得八事難得。】

論世尊至云何奉持。」
【演曰
二請立經名文分為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善男
子至汝當奉持。」
【演曰後荅。】

論說是如來至法身證
覺。」
【演曰三時眾得益 上來決擇初持瑜伽處竟。】


論卷第七十九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第十一之八



「論如是巳說功德品決擇。」
【演曰自下第二決擇持隨
法瑜伽處有其四品於中但決第四住品前三易故不
決擇也文中分二初𤗊前巳說後正明決擇此即初也。】


「論問如說五種至為有差別。」
【演曰後正明決擇文分
為九一明世界差別二明菩薩依四種住能成四事三
明菩薩苦樂作意及住四明四上品障及除此障法五
明大地菩薩斷除四種微細隨惑六明十一地相七明
諸地修得等流成滿八明聲聞菩薩證法界別九明三
[032-0841b]
世三輪清淨初中分二初正釋後會違初中復二初問
後荅此初問也。】

論荅當言有差至得生於彼。」
【演曰
後荅巳入第三地者此依七地中巳入第三地即十地
中入初地也。】

論問若無異生至皆當徃生。」
【演曰後
會違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云若無異生菩薩及
非異生聲聞獨覺得生彼者何因緣故觀無量壽經說
凡生西方者有九品之人以九品人中通於小乘及異
生菩薩故彼經云上上品生者得無生法忍須[更-一]中閒
遍十方界奉侍諸佛即得授記上品中生者經一七日
得不退轉經一小刧得無生法忍上品下生者經三七
日蓮華始敷了了方聞說法音聲經三小刧住極喜地
中品上生者應時即得阿羅漢果中品中生者經七日
華開得須陁洹果經半刧巳成阿羅漢果中品下生者
[032-0842a]
經三七日巳遇二大菩薩說法經一小刧成阿羅漢果
下品上生者經七七日華開經十小刧具得百法明門
得入初地下品中生者經六大刧蓮華乃敷聞二大菩
薩說法方發道心下品下生者經十二大刧蓮華乃開
聞二大菩薩說法方發道心。】

論荅為化懈怠至此中
密意。」
【演曰後荅言密意作如是說者即密意作別時
意趣說也故對法第十二卷云別時意趣者如說若有
願生極樂世界皆得徃生若暫得聞無垢月光如來名
者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決不退轉如是等言意
在別時故又世親攝論第五卷云別時意趣者謂此意
趣令懶墯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彼善根
皆得增長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日意
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
發願便得徃生極樂世界當知亦尒。】

論復次菩薩至
[032-0842b]
增上慧住。」
【演曰二明菩薩依四種住能成四事文中
有二初揔標列名後別徵解釋此即初也。】

論云何極
歡喜住。」
【演曰後別徵解釋文分為二初明能成四住
後辯所成四事初中有四一明極歡喜住二明增上戒
住三明增上心住四明增上慧住初中分二初徵後釋
此初徵也。】

論謂諸菩薩至意樂清淨。」
【演曰後釋。】


「論云何增上戒住。」
【演曰二明增上戒住文分為二初
徵後釋此初徵也。】

論謂諸菩薩至正等菩提。」
【演曰
後釋此住具性尸羅名圓滿戒遠離一切慳恡犯戒名
圓滿捨以圓滿言通戒捨故。】

論云何增上心住。」
【演
曰三明增上心住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徵也。】


謂諸菩薩至如實正行。」
【演曰後釋。】

論云何增上慧
住。」
【演曰四明增上慧住文中有二初徵後釋此初徵
[032-0843a]
也。】

論謂諸菩薩至所得證智。」
【演曰後釋出過一切
聲聞等者出過二乘共所證智四五六地相同二乘七
地巳上出過於彼即於此中至及安立諦智者七地巳
二遍觀安立及非安立二諦智也即於此中共所得智
者如前緣起善巧所得證智。】

論云何依此四住能成
四事。」
【演曰後辯所成四事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
徵也。】

論謂諸菩薩至大菩提心。」
【演曰後釋分四一
釋依初住所成之事二釋依第二住所成之事三釋依
第三住所成之事四釋依第四住所成之事此即初也。】


「論依第二住至運運增長。」
【演曰二釋依第二住所成
之事。】

論依第三住至之所染汙。」
【演曰三釋依第三
住所成之事。】

論依第四住至如來妙智。」
【演曰四釋
依第四住所成之事則由此住清淨為因不待餘住者
在因頂故功能最勝不待所餘。】

論問菩薩至無分別
[032-0843b]
為住。」
【演曰三明菩薩苦樂作意及住有四問荅如量
智名作意如理智名住。】

論復次菩薩至有染愛心。」


【演曰四明上品障及除此障法文中有二初明四種上
品障法後辯四種淨除障法初文有三標徵及釋入菩
薩地及地漸次者初地名入餘九漸次。】

論為欲對治
至三菩提。」
【演曰後辯四種淨除障法文亦有三標徵
及釋如其次第除前四障。】

論復次巳入至眾魔事業。」


【演曰五明大地菩薩斷除四種微細隨惑文中有三標
徵及釋一者法愛者即於教法起愛名為法愛三地尚
增入四地時方能永斷菩提分法特違彼故二者聲聞
獨覺相應作意者謂猒生死樂趣涅槃同下二乘猒苦
忻滅名相應作意彼障五地無差別道入五地時便能
永斷三者味著等至者即是定愛障地斷處與法愛同
[032-0844a]
如前巳說四者眾魔事業者攀緣世事心動流散障修
觀行皆是魔事。】

論問巳入初地菩薩當言何相。」
【演
曰六明十一地相文有十一初明初地相二明二地相
三明三地相四明四地相五明五地相六明六地相七
明七地相八明八地相九明九地相十明十地相十一
明十一地相初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荅當
言至極歡喜住。」
【演曰後荅超過一切所有怖畏等者
此地菩薩遠離一切五種怖畏遠離一切聞說甚深王
法驚怖聞未曾得無上正法如前本地分中四十七說。】


「論問巳入第二地菩薩當言何相。」
【演曰二明二地相
文分為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荅當言至諸犯戒
垢。」
【演曰後荅二地菩薩於調伏中法尒獲得無悞犯
等名法尒獲得過彼小乘所學戒行名止息一切聲聞
所學。】

論問巳入第三地菩薩當言可相。」
【演曰三明
[032-0844b]
三地相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荅當言至
尒熖光明。」
【演曰後荅梵云尒熖此云所知則智光明
由此定力於所知境發智光明。】

論問巳入第四地菩
薩當言何相。」
【演曰四明四地相文分為二初問後荅
初問也。】

論荅當言至安立善巧。」
【演曰後荅四地菩
薩自成道品為他立教。】

論問巳入第五地菩薩當言
何相。」
【演曰五明五地相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
也。】

論荅當言至極難勝道。」
【演曰後荅五地超過前
之三地世間智故又超四地二乘道品智故真俗兩智
行相㸦違合令相應名極難勝。】

論問巳入第六至當
言何相。」
【演曰六明六地相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
問也。】

論荅當言至作意思惟。」
【演曰後荅六地菩薩
雖俱緣真俗然於無相多歸趣入。】

論問巳入第七至
[032-0845a]
當言何相。」
【演曰七明七地相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
初問也。】

論荅當言至到究竟。」
【演曰後荅世親云此
地初功用得至究竟雖一切相不能搖動而於無相猶
名有行。】

論問巳入第八至當言何相。」
【演曰八明八
地相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荅當言至住
清淨地。」
【演曰後荅無性云一切有相一切加行皆不
能動此地心故第七地雖一切相不能動之不現行故
然不自在任運而轉有加行故猶有煩𢙉第八地中任
運而轉不依加行無功用故亦無煩𢙉七八二地之差
別也。】

論問巳入第九至當言何相。」
【演曰九明九地
相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荅當言至名大
法師。」
【演曰後荅無性云由法無礙解自在了知一切
法句由義無礙自在通達一切義理由詞無礙自在分
別一切言詞由辯才無礙遍於十方隨其所冝自在辯
[032-0845b]
說此中有四故字明四無礙次第如文言無罪者由慧
了達所詮之義悔先所犯得清淨故名為無罪。】

論問
巳入第十至當言何相。」
【演曰十明十地相文中有二
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荅當言至亦名如來。」
【演曰
後荅巳得一切如來同大灑者舊云灌頂今名大灑如
輪王太子坐白象寶妙金之座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
王執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十地亦尒得
一切佛相稱妙座身諸眷屬得大光明徃來普照一切
行相一切智智灌灑其頂是時即名受佛職位巳得如
雲大法身者譬如大雲澍清淨水充滿虛空如是法智
出生無量殊勝功德充滿所證所依法身巳得一切大
神通故亦名如來者十地菩薩得大神通住等地[夕/鹿]同
於佛亦名如來。】

論問入如來至當言何相。」
【演曰十
[032-0846a]
一明十一地相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問也。】

論荅
當言至清淨智見。」
【演曰後荅入十一地名為妙覺。】


「論問於此諸地至十法行。」
【演曰七明諸地修得等流
成滿文中有四一明造修二明證得三明等流四明成
滿此即初也十法行者一者書寫二者受持三行供養
四施於他五能敬聽六自翫讀七為諷誦八為他說九
者思惟十隨修相亦可修十度法行名為造修。】

論問
於此諸地至一切諸地。」
【演曰二明證得又復證得清
淨意樂尒時頓得一切諸地者諸地種子皆悉本有得
初地時一時熏發諸地種子皆令增長名為頓得一切
諸地又或初地忻修十地之行雖未圓滿分得十地名
為頓得一切諸地。】

論問至諸加行道。」
【演曰三明等
流一切十地中入住二心名為證得地果滿心名證得
巳後即滿心中所有威德諸加行道是人住二心等流
[032-0846b]
果也。】

論問於此諸地至任運能證。」
【演曰四明成滿
於一一地中經多大劫隨諸經中所有稱讚諸地功德
能任運證是成滿相。】

論問如說五種至云何應知。」


【演曰八明聲聞菩薩證法界別文分為二初問後荅此
初問也言五種入正性離生者一預流果二斯陁含三
阿那含四獨覺五菩薩此中揔說五人為二謂前四為
聲聞後一為菩薩也。】

論荅略說法界至二者自相。」


【演曰後荅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即初也。】

論差
別相者至離繫法性。」
【演曰後別解釋文分為三一釋
差別二釋自相三揔料揀此即初也常住相者謂由人
空所顯真如如體是常無生無盡寂靜相者謂斷惑障
煩𢙉苦等離繫擇滅二乘在方便中求彼常住寂靜無
為作涅槃想求後證真如故速趣滅度。】

論言自相者
[032-0847a]
至法無我性。」
【演曰二釋自相菩薩在方便中但心推
求相等五法隨言自性空無所有由此悟入真如自相
都無求證常住寂靜涅槃意樂故不速求自身滅度。】


「論此中聲聞至而有差別。」
【演曰三揔料揀由無沒想
者由於涅槃起常住想及安隱想者即於涅槃起寂靜
安隱想或復因他為其宣說法界自相者於聲聞中有
其二分一分不定種姓者聞佛說法界自相巳迴向無
上菩提極大艱辛然後悟入我法二空既得入巳精勤
修習一分一向趣寂聲聞者亦有二分一分雖聞說我
法二空一向不信不能悟入一分極大艱辛少能悟入
而不入巳精勤修習下明菩薩如文易知。】

論如說三
世至三輪清淨。」
【演曰九明三世三輪清淨文中分三
一問二荅三結此初問也。】

論荅由遍計至希望染著。」


【演曰二荅於過去等者謂於過去法中無有[厂@既-旡-日+口*頁]戀未來
[032-0847b]
法中無有希望現在法中無有染著即說三世無[厂@既-旡-日+口*頁]戀
希望染著故下第三結云是名三世三輪清淨 上來
第二決擇持隨法瑜伽處竟。】

論問如先所說至幾種
所攝。」
【演曰自下第三決擇持究竟瑜伽處有五品今
但決擇第五建立品前四顯故不決擇也文中分二初
申二問後荅二問初二問者一問安立二問相攝。】


荅謂阿羅漢至一切永無。」
【演曰後荅二問文中有二
初辯安立以荅初問後明相攝以荅後問初復分二初
釋十八不共合之為九後揔結成十八不共佛法初中
分九一明身無失二明語無失三明意無失四明無異
想五明無不定心六明無不擇捨七明六無減八明三
業隨慧行九明三無礙智此即初也。】

論又阿羅漢至
永無所有。」
【演曰二明語無失。】

論又阿羅漢至永無
[032-0848a]
所有。」
【演曰三明意無失。】

論又阿羅漢至平等捨故。」


【演曰四明無異想。】

論又阿羅漢至無不定心。」
【演曰
五明無不定心。】

論又阿羅漢至永無所有。」
【演曰六
明無不擇捨。】

論又阿羅漢至如來永無。」
【演曰七明
六無減一欲二精進三念四定五慧六解脫解脫知見
論言七種者於第六無減中開為二故亦不相違。】


又阿羅漢至名智隨轉。」
【演曰八明三業隨慧行如來
三業智為前導及俱行故無無記業。】

論又阿羅漢至
境事差別。」
【演曰九明三無礙智。】

論是故說此至不
共佛法。」
【演曰後揔結成十八不共佛法。】

論此中初
四至妙智所攝。」
【演曰後明相攝以荅後問文中有二
初正明義類相攝後兼辯隨好止繁此初也此中初四
即三業無失及無異想揔是無忘失法及拔除習氣所
攝次一即第五無不定心是大悲所攝也所餘十三當
[032-0848b]
知皆是一切種妙智所攝也。】

論又復世尊至彼諸隨
好。」
【演曰後兼辯隨好止繁所說隨好者即八十隨好
為令所化物機生淨信故顯示於彼八十隨好然不立
相者然於此中不立三十二相如本地分建立品中巳
廣顯示從此隨好當知分出等者從此隨好當知即於
相中分出彼諸隨好 上來第三決擇持究竟瑜伽處
竟。】

論復次菩薩至所有教授。」
【演曰自下第四依寶
積經決擇持次第瑜伽處文中有二初摽列門名後依
門解釋此初也。】

論云何邪行。」
【演曰後依門解釋文
有十六一明邪行門二明正行門三明正行勝利門四
明正行中現在轉時所得功德勝利門五明能生
淨信譬喻門六明於正行中安立所學門七明於諸聲
聞所學菩薩所學殊勝差別門八明善學菩薩世閒出
[032-0849a]
世閒利益他事門九明於菩薩所教授中聲聞所學門
十明非善學沙門門十一明善學沙門門十二明住世
俗律儀門十三明住勝義律儀門十四明如來調伏方
便門十五明密意語門十六明於菩薩教授中勝解勝
利門初中有二初徵後釋此初徵也。】

論當知略說至
其義邪行。」
【演曰後釋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即
初也。】

論復次菩提至智資粮退。」
【演曰後別解釋文
分為八一者能退資粮邪行二者能令忘念邪行三者
能壞白法邪行四者能令非菩薩儀惡意現行邪行五
者能令難可調伏邪行六者能令於非道邪行七者能
令親近不賢良邪行八者能令菩薩不如其義邪行初
中有三一明四法能退資粮二明因退生四相違三明
四種退法體性初中分二初揔標後別釋此即初也。】


「論何等為四至智資粮退。」
【演曰後別釋分三一徵二
[032-0849b]
列三結如次文易可知。】

論四種法故至智相違法。」


【演曰二明因退生四相違文中有三一標舉四相違法
二徵列四相違名三出四得名所因此即初也。】

論何
等為四至四者顛倒。」
【演曰二徵列四相違名。】

論自
不聽聞至更增顛倒。」
【演曰三出四得名所因。】

論自
不聽聞至宣說故。」
【演曰三明四種退法體性文中有
二初正明四法退體後結退三慧資粮依自惡通達等
者謂依自邪惡通達領解聽聞宣說言教執為正善通
達領解聽聞宣說言教依他正善通達領解聽聞宣說
言教執為邪惡通達領解聽聞宣說言教。】

論此中若
自至成智資粮。」
【演曰後結退三慧資粮。】

論復次有
四至補特伽羅。」
【演曰二者能令忘念邪行文中有二
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謂於同梵至所有密
[032-0850a]
處。」
【演曰後別解釋依列有四一於同梵行所他舉其
罪別作異言迷亂自過二於教導師處不正領受以邪
迷亂正所學處三於彼大乘欲決定者欲正行者顯說
三乘無別標舉分別彼人諸過失故發起迷亂決定大
乘正行人也四於能說法有德人所迷亂顯彼所有隱
密處過。】

論復次有四至壞鮮白法。」
【演曰三者能壞
白法邪行文中有二初揔標舉後別解釋此初也。】


謂與他競至非處加行。」
【演曰後別解釋文復分二初
於四法中別解初一後於四法中別解後三此初也一
起白法時與他諍競增上力故起諸白法非處加行能
令菩薩壞鮮白法。】

論雖起白法至受持過失。」
【演曰
後於四法中別解後三文中有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
此初也。】

論由二因緣至多雜處故。」
【演曰後別解釋
文分為三一染著過失二惡見過失三受持過失此初
[032-0850b]
也由有二緣一邪受用者如得施時以財行恩布施名
邪受用二多雜處者在憒閙處不擇善惡邪正是非而
相招誘名多雜處由此二緣雖起白法處所加行然有
染著邪行過失能令菩薩壞鮮白法。】

論由二因緣至
為正法故。」
【演曰二惡見過失亦由二緣雖起白法處
所加行然有惡見邪行過失能令菩薩壞鮮白法。】


由二因緣至懸誹撥故。」
【演曰三受持過失亦由二緣
雖起白法處所加行然有受持邪行過失能令菩薩壞
鮮白法。】

論復次菩薩至惡意現行。」
【演曰四者能令
非菩薩儀惡意現行邪行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
釋此初也。】

論由三種相至尊勝得智。」
【演曰後別解
釋文中有三一於大師所生不信順二於舉罪師不實
發露三於大智福不求智行此初也謂於有體尊勝得
[032-0851a]
智者如次即是有體有德有能也。】

論由三種相至作
[損-口+ㄙ]𢙉故。」
【演曰二於舉罪師不實發露。】

論由二種相
至忻樂彼故。」
【演曰三於大智福不求智行謂於有智
有福人所貪求利敬不求智行及忻樂彼敬巳德故第
四易故文略不釋。】

論復有四種至安住見取。」
【演曰
五者能令難可調伏邪行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
釋此初也。】

論謂但聽聞至及斷滅勝。」
【演曰後別解
釋如文易知。】

論復次菩薩至行於非道。」
【演曰六者
能令於非道邪行文中分二初揔標後別釋此初也。】


「論一者於未至敬所學故。」
【演曰後別釋一於未立信
者不為說法發彼信心二有迴小向大者不能隨其所
冝稱讚為善三有退大求小者不能毀小讚大捨劣從
勝四於住禁戒不住禁戒而由貪愛朋黨心故應讚不
讚應毀不毀不平等說。】

論復次菩薩至退失四事。」
[032-0851b]


【演曰七者能令親近不賢良邪行文中分二初揔標後
別釋此初也。】

論一者退失至修諸善法。」
【演曰後別
釋。】

論復次有四至管御大眾。」
【演曰八者能令不如
其義邪行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謂諸菩薩至非如其義。」
【演曰後別解釋。】

論復次云
何正行。」
【演曰二闕正行門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
徵也。】

論謂與上相違至是名正行。」
【演曰後釋分二
初揔標八正飜前八邪後別辯八正舉邪顯正此初也。】


「論謂說由自至是故退失。」
【演曰後別辯八正舉邪顯
正文分為八一舉退資粮邪行以顯正行二舉忘念邪
行以顯正行三舉壞白法邪行以顯正行四舉非菩薩
儀惡意現行邪行以顯正行五舉難可調伏邪行以顯
正行六舉於非道邪行以顯正行七舉親近不賢良邪
[032-0852a]
行以顯正行八舉不如其義邪行以顯正行此初也文
有四句一由自不聞令智退失於正法人若不恭敬若
不徃聽由此毀犯設不毀犯然由不聽亦無勝解是故
退失二由不令聞令智退失由欲令他信伏己故恐他
餘聽由此毀犯設不毀犯迴彼聽人向巳邪法是故退
失三由為聞障令智退失由自不欲不聞不持故作他
聽聞障礙由北毀犯設不毀犯由自懈怠懶墮障他聽
法是故退失四由邪執而有聽聞令智退失由於修不
見功德但聞言說以為究竟由此毀犯設不毀犯智不
成實是故退失。】

論復說由於至而有忘失。」
【演曰二
舉忘念邪行以顯正行亦有四句一由於舉罪者所迷
亂自過令念忘失由犯根本殺罪於舉罪者所而設妄
語言不殺等然本無妄語心但為怖畏[襄-口*口][損-口+ㄙ]呵責而設
妄語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妄語由
[032-0852b]
犯根本殺罪障故而有忘失二由迷亂學處令念忘失
於教導師由非自性隨轉虛妄見曲所顯由此毀犯由
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故心毀犯由悞犯障故而有忘
失三由於大乘迷亂勝解正行令念忘失由於發菩提
心學大乘法修大乘行向彼說言三乘無別於菩薩人
不生恭敬隱覆實德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
不故心毀犯由悞犯障故而有忘失四由迷亂顯隱密
處令念忘失由欲令於大乘法師不生樂欲故顯彼過
由此毀犯由業障故而有忘失設不故心毀犯由悞犯
障故而有忘失。】

論復說由非處至獲得[襄-口*口][損-口+ㄙ]。」
【演曰
三舉壞白法邪行以顯正行文有四句一由樂小聽法
心不謙下由此毀犯由未得諸勝善鮮白法故樂著己
利與他共諍於所聽受生奢緩故於先巳得下中白法
[032-0853a]
令皆退失名巳得退二由染愛過失壞鮮白法三由惡
見過失壞鮮白法由懷惡意於聲聞所學不正言正於
大乘所學正言不正其心顛倒由此毀犯由不正行由
誑他故得[襄-口*口][損-口+ㄙ]果四由受持過失壞鮮白法由於如來
智意趣中起等覺𢢔執不了義謂如佛意我實解故由
此毀犯由謗正法撥了義經得[襄-口*口][損-口+ㄙ]果由於如來智意
趣中讚不了義為是撥了義為非邪稱量故得[襄-口*口][損-口+ㄙ]果。】


「論復說由於至行不明了。」
【演曰四舉非菩薩懺惡意
現行邪行以顯正行文有四句其意易知。】

論復說由
唯至御眾善友。」
【演曰五舉難可調伏邪行以顯正行
文有四句一由唯聽聞以為究竟障於修行名為修障
矯誑顯示持法善友者由執聽聞為究竟故矯誑顯我
是持法善友二由於教授左解者錯領解故名為左解
矯誑等者謂矯誑顯我是住阿練若善友三由於尸羅
[032-0853b]
不堅安住障於修行名為修障矯誑等者矯誑顯我是
勤修福業善友四由自見安住見取乃至矯誑顯我是
御眾善友。】

論復說由不宣說至行於非道。」
【演曰六
舉非道邪行以顯正行文中分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
此初標中文有四句一於未安立淨信有情而不為說
二於下乘希求大乘諸有情所不隨所冝而為說法讚
所行善三於大乘希求下乘諸有情所不順其儀呵退
大求小之過四於住禁戒不能讚勵不住禁戒不能呵
諫。】

論此何因緣。」
【演曰二徵也。】

論由前後宣說至
行所顯故。」
【演曰三釋。】

論由此毀犯至諸有情顯。」


【演曰四結有四句如次結上四句可知。】

論復說由四
至退失四事。」
【演曰七舉親近不賢良邪行以顯正行
文分為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此初也。】

論此何因緣。」
[032-0854a]


【演曰二徵。】

論由慳恡至所顯故。」
【演曰三釋有四句
一由慳恡退失於乘二少聞退失利益有情加行三不
善入聖教退失聖教四於佛語言不聽聞故退失無明
修諸善法。】

論由此毀犯至而有退失。」
【演曰四結有
五句通結上四句也。】

論復說由於至不如其義。」
【演
曰八舉不如其義邪行以顯正行文中有四一標二徵
三釋四結此初有四句一任持正法欲求信伏二住阿
練若欲求聲譽三勤修福學欲求染果四管御大眾欲
求供養承事名稱。】

論此何因緣。」
【演曰二徵。】

論由
與我愛至所顯故。」
【演曰三釋如次釋前四句可解。】


「論由此毀犯至乃至御眾。」
【演曰四結。】

論復次云何
正行勝利。」
【演曰三明正行勝利門文中分二初徵後
釋此初徵也。】

論此亦四種至無量福故。」
【演曰後釋
分二初揔標四法後別釋四法此初也正行能成四種
[032-0854b]
勝利又能生長無量福故。】

論復有四法至修清淨。」


【演曰後別釋四法於四法中名有四法一四法能令積
集福智資粮二四法能令障淨三四法能令一切門集
成白法四四法能令作一切種利有情事此即初也。】


「論復有四法至正行因緣。」
【演曰二四法能令障淨。】


「論復有四法至即彼所成。」
【演曰三四法能令一切門
集成白法一者修修所成者因於修慧修成所餘白法
二者成熟有情即彼所成者因成熟他有情即能成自
白法三者堪忍難事即彼所成者因忍難事成餘白法
四者聞思無猒即彼所成者因聞思無猒成餘白法。】


「論復有四法至嗔恚心處。」
【演曰四四法能令作一切
種利有情事。】

論復次至功德勝利。」
【演曰四明正行
中現在轉時所得功德勝利門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
[032-0855a]
初徵也。】

論謂具法行至法住行相。」
【演曰後釋分二
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云何菩薩至此何行
犯。」
【演曰後別解釋文分為四一明具法行二明具平
等行三明具善行四明具法住行初中分二初徵後釋
此初徵也。】

論謂諸菩薩至無傾動故。」
【演曰後釋。】


「論云何菩薩至此何行相。」
【演曰二明具平等行文中
分二初徵後釋此初徵也。】

論謂諸菩薩至大菩提故。」


【演曰後釋以無染汙無差別身等者以無染汙同體大
悲願與羣生一時同得無上菩提如次則三無差別也。】


「論云何菩薩至此何行相。」
【演曰三明具善行文中分
二初徵後釋此初徵也。】

論謂諸菩薩至善巧故。」
【演
曰後釋言無所依止而惠施者如現無依諸福業事施
主遠處心雖不緣受者用時施主要期緣今具故種子
增長增長福業言無所依止而持戒者如受戒時第三
[032-0855b]
羯磨雖住無心由前要期緣今時具種子雖無現行熏
習亦得念念體性悟增即作白前從僧乞戒時心所發
故闍梨作白巳後其受戒者或無心故。】

論云何菩薩
至此何行相。」
【演曰四明具法住行文分為二初徵後
釋此初徵也。】

論謂諸菩薩至十二行相。」
【演曰後釋
十二行中前八自利後四利他言及與所餘共止住者
與餘資具等共住故。】

論復次云何至所有譬喻。」
【演
曰五明能生淨信譬喻門文中有二初徵後釋此初徵
也。】

論謂諸菩薩至猶如大地。」
【演曰後釋分三一舉
共所知喻二結同世閒喻三結喻所不及初中有十九
叚一猶如大地喻二猶如大水喻三猶如大火喻四譬
如大風喻五猶如朗月喻六猶如日輪喻七譬師子喻
八如善調龍喻九如紅蓮花喻十樹根未壞喻十一眾
[032-0856a]
流入海喻十二天依蘇迷喻十三臣輔大王喻十四猶
如大雲喻十五輪王出世喻十六末𡰱珠寶喻十七雜
林諸天喻十八呪伏諸毒喻十九大城諸糞喻此即初
也。】

論而諸菩薩至猶如大水。」
【演曰二猶如大水喻。】


「論而諸菩薩至猶如大火。」
【演曰三猶如大火喻。】


而諸菩薩至譬如大風。」
【演曰四譬如大風喻。】

論而
諸菩薩至猶如朗月。」
【演曰五猶如朗月喻。】

論而諸
菩薩至猶如日輪。」
【演曰六猶如日輪喻。】

論而諸菩
薩至譬如師子。」
【演曰七譬如師子喻邏怙者舊云羅
阿修羅王也日輪非情不能生怖由日天子怖邏怙
手捉即便施輪。】

論而諸菩薩至如善調龍。」
【演曰八
如善調龍喻師子怯於大檐者西國深山多有師子師
子行處即有野千隨覔殘肉師子後時殺一大鹿令野
干檐野干心念死鹿既大我不能勝若不許檐復當殺
[032-0856b]
我即便設計語師子言我為兄檐兄隨我後呻喚而行
云助我力師子念言我寧自檐不能在後呻喚隨行於
是野干免檐師子疲乏怯於大檐。】

論而諸菩薩至如
紅蓮花。」
【演曰九如紅蓮花喻。】

論而諸菩薩至根未
[損-口+ㄙ]壞。」
【演曰十樹根未壞喻。】

論而諸菩薩至趣入大
海。」
【演曰十一眾流入海喻。】

論而諸菩薩至如微迷
住。」
【演曰十二天依蘇迷喻。】

論而諸菩薩至所轉大
王。」
【演曰十三臣輔大王喻。】

論而諸菩薩至得如大
雲。」
【演曰十四猶如大雲喻。】

論而諸菩薩至出現於
世。」
【演曰十五輪王出世喻。】

論而諸菩薩至餘末𡰱
寶。」
【演曰十六末𡰱寶珠喻非如輪王無有第二大夫
者無二輪王同時出故。】

論而諸菩薩至林諸天。」
【演
曰十七雜林諸天喻迦理沙是數名般拏是貝殊名末
[032-0857a]
尼極貴般拏極賤故不相似。】

論而諸菩薩至所伏諸
毒。」
【演曰十八呪伏諸毒喻。】

論而諸菩薩至諸糞穢
聚。」
【演曰十九大城諸糞喻。】

論如是菩薩至故得為
喻。」
【演曰二結同世間喻。】

論而此功德至所不能及。」


【演曰三結喻所不及。】


瑜伽師地論義演卷第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