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43 善見律毘婆沙-蕭齊-僧伽跋陀羅 (TKD)


[24-0355c]
婆沙卷第七姑蕭齊
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法師曰今
當爲解律中文句如律本所說名者
不獨一隨人而結人身修習生名姓戒
寺行年紀當以一一而知我今分別
解說人身者隨得一人或長或短或
赤或黑或白或肥或瘦修習者或修
禪定或修僧事或修學問是名修習
生者或生刹利家或婆羅門家或毗
舎家或修陀家故名爲生名者或名佛
陀勒詰多或名曇無勒詰多或名僧
伽勒詰多是爲名姓者或姓迦旃延
或姓婆私叉或姓拘私夜是名爲姓
戒者隨其所持禁戒故名爲戒寺者
隨其所住寺舎是名爲寺行者隨業
而行故名行年紀者或五或十或二
十或三十故名年紀是名律中文句
若有比丘行是比丘得比丘者是乞
士或得或不得亦名乞士此皆是善
人之行佛辟支佛聲聞悉行乞食或
貧或富捨家學道棄捨牛犢田業及
治生俗務而行乞食資生
[24-0356a]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二張姑*有
無皆依四海以爲家居是名比丘著
割截衣者衣價直千万比丘得巳便
割截而著壞衣價直以鍼綖刺納毁
其細軟遂成麤惡衣先鮮白而以樹
皮壞其本色便是故衣名爲比丘是
故律本所說能著割截衣者是名比
丘沙彌者亦名比丘如有檀越來請
比丘沙彌雖未受具足亦人比丘數
名字比丘長老我亦名比丘此是
假名比丘法師曰云何名假名比丘
如長老阿難夜行見一犯戒比丘而
問咄此爲是誰犯戒比丘應言我是
比丘此是假名無堅實也善來比丘
者有白衣來詣佛所欲求出家如來
卽觀其根因緣具足應可度者便喚
言善來比丘鬚髪自墮而成比丘喚
者如來於納衣裡出右手手黃金色
以梵音聲喚善來可修梵行令盡苦
源佛語未竟便成比丘得具足戒三
衣及瓦鉢貫著左肩上鉢色如靑欝
波羅華袈裟鮮明如赤蓮華鍼綖斧
子漉水襄皆悉備具此八種物是出
家人之所常用自然而有威儀具
[24-0356b]
善見律毗婆沙卷苐七苐三張姑*足
世尊卽爲和尙亦是戒師來至佛所
頭頂礼足退坐一面法師曰如來従
初得道乃至涅槃善來比丘其數有
幾答曰如此比丘其數有一千三百
四十一人問曰名字何等其名曰阿
若憍陳如等五人次名耶輸長者子
其諸知識五十四人拔羣有三十人
闍致羅一千人此二大聲聞二百五
十人鴦掘摩羅一人是故律以讃一
千三百四十一人一
千三百四十一人有大信心皆
來詣佛如來慈悲舉金色手以
梵音喚應時得度衣鉢自降皆
悉善來有
大智慧皆悉是善來比丘名非但此
等比丘善來復有諸善來比丘斯樓
婆羅門與三百人倶復有摩訶刧賓
那與一千人倶迦維羅衞國復與一
万人倶又有一万六千人與波夜羅
尼婆羅門倶共出家悉是善來比丘
此是修多羅中說於毗尼藏不說其
名以三歸得且足戒者如是三過說
三歸卽得具足戒如律所說善來
[24-0356c]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四張姑
*比丘得具足戒三歸得具足戒受教
得具足戒答問得具足戒受重法得
具足戒遣使得具足戒以八語得具
足戒白羯磨得具足戒法師曰善來
三歸得具足戒巳說問曰何謂爲受
教授佛告迦葉汝應如是學言我於上
中下坐發慙愧心佛告迦葉汝今應聽
一切善法入骨置於心中我今攝心
側耳聽法佛告迦葉汝應如是學念
身而不棄捨汝迦葉應當學大德迦
葉以教授卽得具足戒迦葉具足戒
者皆是佛神力得答問得具足戒者
湏波迦佛聽受具足戒爾時世尊於
富婆羅彌寺經行問湏波迦沙彌或問
胮脹名或問色名此二法者爲是同
一爲是各異因十不淨而問湏波迦
卽隨問而答佛卽歎言善哉又問汝
年幾湏波迦答我年七歲世尊語湏
波迦汝與一切智人竝善能答問正
心我當聽汝受具足戒是名答問得
具足戒受重法得具足戒者摩訶波
闍波提比丘尼是受八重法卽得具
足戒遣使受具足戒者半迦尸尼遣
[24-0357a]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五張姑
使八語得具足戒者従比丘尼得白
四羯磨比丘僧復白四羯磨是名八語
得具足戒白四羯磨得具足戒者此
是今世比丘常用八語得具足戒法
師曰我取本爲證佛告諸比丘我聽
汝等三歸竟得受具足戒如是佛聽
諸比丘受具足戒善者無惡今世凡
人修善乃至阿羅漢悉名善人何謂
爲善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與五
分合是名善人眞者戒爲最眞是名
爲眞譬如白氎以靑色染之旣成色
巳便喚爲靑氎眞比丘亦爾因戒故
名爲眞比丘去煩惱內漏盡羅漢亦
名爲眞學者凡夫人與七學人學於
三學是名學比丘無學者學地巳過
住於上果従此無復餘學諸漏巳盡
是名無學集僧比丘者最少集僧五
人多者隨集多少應取欲者取欲現
前僧旣和合無有呵者便作和合羯
磨白四羯磨者一白三羯磨應羯磨
者以法而作羯磨不惡者人身無難
白羯磨心善衆不可壞者無有薄故
名不惡善者行法亦善行如來教亦
[24-0357b]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六張姑*善
足者得上相亦言至問曰何謂爲上
相答曰比丘相是名上相以白四羯
磨得至上相是名具足戒白四羯磨
我今於中說白四羯磨餘者後當廣
說阿波婁加漢言小小白衆也白羯磨白二羯磨白
四羯磨如是次第従騫陀迦到波利
婆羅以羯磨本若至句我當廣說若
於中說者於初波羅夷中而便乱雜
是以至句次說者令人易解此中僧
巳集衆竟白四羯磨比丘若是比丘
行不淨得波羅夷罪餘諸比丘悉是
同名比丘若比丘共諸比丘盡形壽
入戒法中戒者應學學有三學有上
戒上心上慧是名三學問曰何謂爲上
戒上者言無等也戒者學亦名無等
學上心者是果心上慧者作業以知
果問曰何謂爲學何謂爲上學何謂
爲心何謂爲上心何謂爲慧何謂爲
上慧答曰五戒十戒是學若佛出世
若不出世於世閒中此戒常有佛出
世時佛聲聞教授餘人若未出世時
辟支佛業道沙門婆羅門轉輪聖王
諸大菩薩教授餘人身自智慧教
[24-0357c]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七張姑道開
授沙門婆羅門若其能學此功德者
死得生天或生人閒受諸歡樂是名
學波羅提木叉者名無等學於諸光
明日光爲王於諸山中湏彌爲最切
世閒學波羅提木叉爲最如來出世
便有此法若無佛出世無有衆生能
豎立此法身口竟行諸惡業佛以
無等學而制又言若入此同人道果
是名上學心者六欲有八功德心世
閒有八心三昧是名上心過一切世閒
心唯佛出世乃有此心是名上心此
是道果心若有此心便無行不淨法
慧者有因有果業爲因報爲果以慧
而知是名慧佛出世不出世便有此
法佛聲聞教授餘人若不出世時業
道沙門婆羅門轉輪聖王諸大菩薩
亦教授餘人如阿拘羅十千歲作大
布施如毗羅摩婆羅門如脾陀羅及
諸大智慧人作大布施功德滿具上
生天上受諸快樂轉輪三相者苦空
無我是名上慧上學上心此二法者
智慧最勝是名上慧上慧者唯佛出
世乃有此法道果慧亦名上慧是故
[24-0358a]
善見律毗婆沙卷苐七苐八張姑遭閑
比丘入於三學中行不淨行得波羅
夷罪此三學中波羅提木叉學若入
其中是名盡形壽又言諸比丘非一
種各異國土鄕居不同非一姓非一
名同一住處共一學亦名共生於波
羅提木叉學不犯是名盡形壽戒羸
不出者不捨戒戒羸相不向人說若
戒羸向人說而不捨戒戒亦不出法
師日何不言捨戒而云戒羸如戒如
所說不過二三宿共宿而得罪言語
便易所以佛說此戒羸亦如是是故
律本所說言語亦善而爲說法不捨
戒義巳足何湏言羸譬如大王無人
侍従復無天冠瓔珞亦不莊嚴人見
不以爲好是以先云戒羸後言不出
二句旣合是名爲善有戒羸而不出
戒不羸而出於學中心厭不持是名
戒羸愁憂者於佛法中厭惡不樂或
言今日我去明日我去或従此路去
彼路去而出氧長嘆心散亂不專是
名愁憂欲捨沙門法者欲捨比丘相
厭惡者以比丘相極爲羞辱見比丘
相如見糞穢樂白衣相法師曰次第律
[24-0358b]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九張姑乞者
中易解我今捨佛善哉我當捨佛發
言令人解如是戒羸而不捨戒法師
曰更有餘戒羸我捨佛捨法捨僧捨學
捨毗尼捨波羅提木叉捨和尙捨阿
闍梨捨同學捨弟子捨闍梨弟子捨
共和尙同學捨共阿闍梨和尙同學
此十四句皆是戒羸之初我今作白
衣作憂婆塞作淨人作沙彌作外道
作外道優婆塞我非沙門我非釋種
子此八句悉是戒羸因従此二十句
合有一百一十句名戒羸従此以後
我憶母爲初有十七句田者稻田爲
初處者従此出甘果菜筎若葉是名
爲處技巧者或能作瓦噐或能受使
如是爲初猶戀家者我有父母今還
供養此爲初有九句従此依止我有
母應還養母母視養我如是爲初十六
句従此作梵行人一食一眠甚爲難
行爲初有八句我不能我不忍我不
樂如是爲初五十句又一百一十句
又復一百六十句法師曰次第戒羸
巳說汝自當知次捨戒句云何比丘
者法師曰此句次第易解我捨佛捨
[24-0358c]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十張姑乞者
法捨僧捨毗尼捨波羅提木叉捨同學
捨和尙弟子阿闍梨弟子捨同和尙
弟子捨同阿闍梨弟子捨同學此十
四句與捨語相等而說令人解此是
欲従法下欲従比丘僧下而說令人
解若此人欲說佛我捨臨發口而言
我捨佛非天竺正語隨得一語而說
我佛捨我法捨如是次第乃至同學
如律本所說於聖利滿足我欲人第
一禪定臨發口誤言我入第二禪定
若如是語此人欲捨比丘相是故作
如是言此語若知者卽成捨戒如帝
釋如梵魔墮無異亦如此人従如來
法墮還白衣若是說我巳捨佛我欲
捨佛我應捨佛此過去現在當來語
若遣使若書若作手印向人說此不
成捨戒若空誑妄語以手現相而得
重罪此中不尒若人捨者向人而捨
以心發言巳然後說成捨戒若發言向
一人說若此人解者卽成捨戒若此
人不解者邊有人解者亦不成捨戒
若向兩人說一人解一人不解成捨
戒若悉解者成捨戒若向百千人說
[24-0359a]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十一張姑
*解者成捨戒若比丘爲婬欲所惱欲
向同學說者復自忌畏因在屏處作
大聲而言我今捨佛隨有解者忽有
邊人解此比丘欲捨戒捨於如來法
墮落卽成捨戒不前不後解此比丘
語如世閒語無異若此比丘語巳未
卽時解久久方思然後解欲捨戒者
不成捨戒如空說如麤惡語供養身
口瞋故虛語如此等語與此閒無異
若置心而解便卽得若有狐疑久久
方解而不得罪佛告諸比丘如是戒
羸者而成捨戒若言白衣受我我欲
成白衣我今成白衣我巳成白衣而
說者不成捨戒若言今日令白衣受
我今知而置心中而說以天竺中國
語或非天竺語若人解此語者便卽
捨戒法師曰如是次第優婆塞爲初従
此七句八句十四句二十二句我不
用此何爲佛於我無益我巳說此四
句汝自當知文句雖多義理歸一法
師日我不能盡解次第律本汝自知
法師曰優波離言佛有一百名法名
亦如是餘諸句亦如是我今略說我
[24-0359b]
善見律毗婆沙卷苐七苐十二張姑
今捨佛失戒我捨三藐三佛陀我捨
無量意捨無譬意我捨菩提智捨無
愚癡捨通逵一切如是隨号皆成捨
戒又言捨法此名非号卽成捨戒捨
善分別捨現身報捨不異捨來見捨
能濟出捨智慧眞實知復言我捨無
作法捨離欲捨滅捨甘露法捨長阿
含捨短阿含捨梵網捨初本經捨僧
述多捨鴦掘經捨本生經捨阿毗曇
捨功德法捨非功德亦非功德捨識
處捨善置捨神通地捨攝領捨勇猛
捨菩提捨道捨果捨涅槃我捨八万
四千法聚以如此号悉成捨戒我捨
僧此說非号捨善従僧捨正隨捨以
理隨捨集僧捨四雙僧捨八輩僧捨
應供捨叉手供養捨無上福田号名
僧亦成捨戒我今捨戒此說非号成
捨戒捨比丘戒捨比丘尼戒捨上學
上心捨上慧以号捨卽成捨戒捨比
丘毗尼比丘尼毗尼捨初波羅夷第
二第三第四波羅夷捨僧伽波尸沙
捨偸蘭遮捨波逸提捨波羅提提舎
尼捨突吉羅捨頭婆和多漢言微細罪也如提
[24-0359c]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十三張姑
*戒号亦成捨戒我捨波羅提木叉此
名非号便成捨戒捨比丘波羅提木
叉捨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此是号亦
成捨戒我捨學而成捨戒捨比丘學
比丘尼學第一第二乃至波羅提木
叉學捨三藐三佛陀學無量意學捨
智慧學捨離學如是次第我今當捨
尙人度我出家及與具足戒於某
處我得出家於某處我得具足戒此
人我捨如是說捨和尙以号名捨和
尙戒亦得捨我今捨阿闍梨此語非
号戒卽得捨若人度我若人教我依
止某處而問而學此人我當捨如是
以阿闍梨号而說便得捨戒我捨弟
子此語非号戒卽得捨若人我度我
與具足戒於我處得出家巳得具足
戒巳此人我今捨如是捨弟子以名
号故卽成捨戒我今捨阿闍梨弟子
卽成捨戒若人我出家若教授諮問
我者此人我捨以此名号卽成捨戒
我今捨同學戒卽得捨戒若人我師度
與具足戒於我師處得具足戒此人我
捨以同學名号卽得成捨我今捨同
[24-0360a]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十四張姑
*學阿闍梨戒卽得捨若人我阿闍梨
度與具足戒於阿闍梨處諮問我阿
闍梨教授令知此人我捨如是以阿
闍梨同學名号卽成捨戒我今捨一
切同學卽得捨戒若人與我共一學
心共一學慧此人我捨如是以一切
同學名号卽成捨戒我今作白衣卽
成捨戒我還復如故我作估客我今
耕田養牛畜五欲如是以白衣名号
成捨戒我今作優婆塞便成捨戒
我今作優婆塞二語作優婆塞三語我
持五戒或持十戒我今作優婆塞如
是以優婆塞名号戒卽成捨我今作
淨人戒卽成捨我爲衆僧驅使我今
分粥分若果木果如是以淨人名号卽
成捨戒我作沙彌卽成捨戒作年少
沙彌作小沙彌如以沙彌名号卽成
捨戒我今作外道卽成捨戒作尼亁
陀阿益婆迦作多波湏作波利婆闍
作畔卽具如是以外道名号卽成捨
戒我作外道優婆塞卽成捨戒作尼
亁優婆塞作阿益優婆塞迦優婆塞
作多婆湏優婆塞作波利波闍優婆
[24-0360b]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十五張姑
*塞作畔郞具優婆塞如是以外道名
号卽成捨戒我非沙門卽成捨戒我
作破戒行惡法作臭穢淨行覆法非
沙門而言沙門非梵行而言梵行中
盛臭穢如是以非沙門名号卽成捨
戒我非釋迦種子卽成捨戒我非三
藐三佛陀子非無量意子非無譬意
子非菩提智子非勇猛子非無愚癡
子非通逵無㝵子非勝勝子如是以
釋迦種子名号卽成捨戒以此因
故以此表故以此方便故以佛名号
故如是說巳悉是捨戒因置佛爲初
更有餘語捨戒無有是處法師曰如
是捨戒相我巳現耳於不捨戒者莫
令狐疑我今廣說捨戒因人爲初或
因人成捨戒或因人不成捨戒法師
曰律本所說佛告諸比丘云何不成
捨戒初句說顚者或夜叉顚狂瞻顚
狂餘者隨顚倒心若其捨戒不成捨
戒若於顚狂人捨戒意甚樂捨戒而
顚狂人不解戒不成捨戒失心者如
夜叉顚狂無異法師曰夜叉顚狂與
瞻顚狂此無罪後當說如是失心捨
[24-0360c]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十六張姑
*戒而不成捨爲苦逼迫者苦刀巳觸
以心悶故而言捨戒戒不成捨或向受
苦者說以苦悶故不解此說不成捨
戒句天神者地神爲初乃至阿咤貳
杈天神若向此諸神捨戒戒不成捨
向畜生者摩睺羅伽迦樓羅緊那羅
象猕猴及諸畜生向此輩捨戒戒不
成捨顚狂人向顚狂人爲不知故戒
不成捨法師曰向諸神捨戒其速知
何以故爲其大功德故三因受胎所
以速知若此人轉心我欲捨戒諸天
神巳自知佛護人心易動勿令失戒
是故佛斷勿向天神捨戒於人中不
斷若共者若不共若等例者不等例
者若向白衣若向出家向解人捨戒
皆卽成捨若此人不解皆不成捨法
師日我巳說此義善語者何謂爲善
語所以善人所行是摩竭國語若邊
地安陀羅彌國語而不解摩竭國語
或有餘國語展轉相語皆悉不解而
教之汝作如是言若不知者先教授
令知戲論言語速急誤言我捨佛癡
疙如是諸捨戒戒不捨智慧人速急
[24-0361a]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十七張姑*或
誤語而不成捨戒不欲捨而言捨如
人讀律無異如人聞律如人誦律無
異教授無異如此諸語不成捨戒欲
向說而不說巳有戒羸相我今捨戒
不作是言此是欲說而不說向癡人
說者向老耄人說向土像木像人說
或向野中小兒或至不向說如此語
悉不成捨戒法師曰我今斷言以一
切隨方便我今捨佛爲初卽成捨戒
餘者不成捨戒法師曰今行不淨法
爲初我今分別說義如律本所說行
不淨法者問曰云何不淨法答曰非
好法非善人法野人法愚癡人法如
律本說大罪乃至捉水於靜處二人
此惡法従句義捉觸歷沙悉成大罪
以水爲端是名爲不淨行於覆藏處
者靜處無人而行不淨行二人可爾
是名不淨行問曰何謂行不淨行答
曰二人倶欲倶樂亦言二人倶受欲
是名行不淨行如律本所說以男表
置女表以女表置男表以男根内女
根若入一胡麻風不至處濕處若入
如此處得波羅夷罪女根中四面
[24-0361b]
善見律毗婆沙卷苐七苐十八張姑*當
中央此五處四邊及中央皆犯罪男
根亦有四邊當頭屈入此六事若一
一入犯波羅夷罪屈者如屈指如
稱頭高低倶犯若男根生疣死不受
樂突吉羅覺樂者得波羅夷以男根
毛手指頭若入者得突吉羅法師曰
此是行不淨法何以故此惡不善語
若諸長老聞說此不淨行愼勿驚恠
是沙門慙愧心應至心於佛何以故如
來爲慈悲我等佛如此世閒中王離
諸愛欲得清淨處爲憐愍我等輩爲
結戒故說此惡言若人如是觀看如
來功德便無嫌心若佛不說此事我
等云何知得波羅夷罪偸蘭遮突吉
羅若法師爲人講聽者說者以扇遮
面愼勿露齒笑若有笑驅出何以故
三藐三佛陀憐愍衆生金口所說汝等
應生慙愧心而聽何以笑驅出乃至
共畜生者此是下極語共畜生亦得
波羅夷罪豈况女人法師曰我次第
而解有足無足畜生無足者蛇有足
者二足下至雞上至金翅鳥四足者
下至猫上至大者取蛇蚺蛇一切
[24-0361c]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十九張姑
*長者其中三處一一入如胡麻得波
羅夷餘不堪者突吉羅魚者一切魚
龜鼉鼈蛤等亦如前說三處得罪此
中有小異蛤口極大若以男根内蛤
口而不足如内瘡無異得偸蘭遮若
取雞鳥鳥雉鳩鳥一切諸鳥於三處
應得波羅夷者得應得突吉羅者得
若取猫者狐狸狗猘亦如前三處得
罪波羅夷者退墮不如此是比丘罪
如律本所說佛語阿難佛爲拔闍子
結波羅夷戒巳成就如是汝比丘得
波羅夷罪是名波羅夷法師曰若人
犯此戒名爲波羅夷是故於波利婆
品偈言
我說波羅夷汝當一心聽墮落是不如
違背正法故不同一住處是名波羅夷
此是犯波羅夷重罪此人名爲墮亦
言従如來法中墮非釋迦種子於比
丘法中不如是名波羅夷不共住者
不共行爲初法師曰我當次第說罪
僧有四行於戒壇中作四法事和合
是名一行亦言五行波羅提木叉應
一處說波羅提木叉無慙愧人不
[24-0362a]
善見律毗婆沙卷苐七苐二十張姑
*入於一衆僧事不得同入驅出在外
是名不共住是故律本說不共布薩
及諸羯磨是比丘得波羅夷罪不應
共住律本說竟
如是巳說次第戒句若處處犯者欲
知分別是故如來結此文句巳根入
根不但人女一切女亦如是金銀女
此女非處若處得罪者我今當說三
女者於三女根中人女有三道黃門
有三各有三根有三男子波羅夷十
二處人男女此易可解二根黃門後
自解說人女有三根畜生女亦三根
人女有三根非人女有三根畜生女
有三根二根黃門人非人畜生合九
人黃門非人黃門畜生黃門有二合
六人男子非人男子畜生男子合六
都合三十若二處乃至人如胡麻子
行不淨行得波羅夷非欲心不成是
故律本中說比丘不起心如是初說
比丘者此是行欲比丘穀道者是糞
道若比丘行婬於糞道中入如胡麻
得波羅夷罪非但巳作亦教人作若
行時巳自受樂罪亦不免此皆用心
[24-0362b]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二十一張姑
非餘事得罪善人出家若人捉令作
不淨行此比丘不樂一心護戒此不
得罪後受樂得波羅夷罪有怨家將
女人至比丘所欲壞比丘或以飮食
誘知識眷屬至比丘所而作是言大
德此是我等事願大德爲作夜半將
一女人捉比丘推眠或有捉比丘手
捉頭捉腳者而以女根穀道逼内比
丘根若此比丘三時受樂得波羅夷
罪若精出亦犯不出亦犯莫作是言
此我怨家捉而不得罪心受樂便犯
若具四事何謂爲四一者初入二者
停住三者出四者受樂若初入不受
樂停住出時樂得波羅夷初入不樂
停住不樂出時樂亦得波羅夷四時
無樂不犯不受樂者如内毒蛇口如
内火聚中是故律本說出人不受樂
不得波羅夷罪是故比丘坐禪觀苦
空無我不計身命女人圍遶如火遶
無異於五欲中如五拔刀賊傷害無
異若如此者卽無罪初四事竟
如是四事巳現諸怨家將人女至比丘
所不但穀道得重罪小便道口亦得
[24-0362c]
善見律毗婆沙卷苐七苐二十二張姑
*罪又時怨家將人女或將竟夜不眠
或將醉女顚狂女或將死女又怨家
將女死尸野獸未食法師曰未食何
等未食女根又將女死尸女根多分
在或少在不但女根穀道及口或多
分在少分在不但人女畜生女亦如
是於三處多分在少分在二根男子
二根黃門或多分在少分在此有四
種如是無異法師曰人女有三道於
三道中三四不眠女有三四醉女有
三四顚女有三四狂女有三四死女
多分在有三四死女少分在有三四
死女餘少分在有三四有二十七非人
女畜生女亦如是合諸女八十一二根
黃門亦如諸女人無異合八十一黃門
男子二三道合五十四非人男畜生
男各有二合五十四女如此都合二
百七十處此義易可解多分在少
分在我當分別廣說於師子國有二
律師此二律師共一阿闍梨一名大
德優波帝寫第二名大德寫寫提婆
此二法師如恐怖處護律藏無異優
波帝寫有弟子極智慧一名大德摩
[24-0363a]
善見律毗婆沙卷苐七苐二十三張姑
*訶波頭摩二名大德摩訶湏摩摩
訶湏摩巳曾九遍聽律摩訶波頭摩
與摩訶湏摩倶共九遍聽受復自
覆九遍是故最勝大德摩訶湏摩九
倒聽律巳捨阿闍梨渡江別住大德
摩訶波頭摩聞摩訶湏摩巳渡江
住而作是念此律師極大勇猛其師
猶在而捨師去徃住處是名最勇猛
若師猶在應聽律藏及廣義疏年年
應受非一過也諷誦通利是名律師
恭敬於律又一日大德優波帝寫大
德摩訶波頭摩爲初五百弟子於初
波羅夷中說此文句而坐是時弟子
問師大德多分在得波羅夷罪餘少
分在得偸蘭遮半分在云何得何等
罪師答言長老如來所以結波羅夷
盡結不餘若波羅夷處結波羅夷罪
此皆是世閒罪非結罪若是半分在
成波羅夷罪佛便應結不見波羅夷
影唯見偸蘭遮影若死尸中佛結波
羅夷多分在得波羅夷罪少分在得
偸蘭遮従偸蘭遮不見有罪少分者
於死尸中應知非生若肉如指爪根
[24-0363b]
善見律毗婆沙卷苐七苐二十四張姑
*皮或筋猶在根中得波羅夷若壞爛
肉皮無有猶有形摸用入男根者得
重罪若形摸盡壞爛平如瘡無異
得偸蘭遮従此狗噉離尸肉若肉中
行婬得突吉羅若於死女中一切盡
噉唯餘三道中行婬得重罪若半分
在少分在得偸蘭遮若生身中眼鼻
耳又男根頭皮及傷瘡若有欲心入一
胡麻子得偸蘭遮餘身掖者得突吉
羅此是婬心若死尸猶濕處若於波
羅夷處偸蘭遮偸蘭遮處突吉羅突
吉羅處若有犯者而隨犯得罪若
此尸膖脹爛臭諸蠅圍遶従九孔膿
出若欲徃而不堪若於波羅夷處偸
蘭遮偸蘭遮處突吉羅突吉羅處有
行婬者悉得突吉羅畜生象馬牛牛
驢駱駞水牛於鼻中行不淨得偸蘭
遮一切眼耳瘡得突吉羅餘處者突
吉羅若死猶濕於波羅夷處偸蘭遮
突吉羅處有犯者隨其輕重得罪若
死尸膖脹如前說得突吉羅男子根
頭皮中或樂細滑或樂行婬女兩男
根相拄得突吉羅若婬心與女根相
[24-0363c]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二十五張姑
*拄得偸蘭遮此大義疏出若比丘欲
心與女根相拄或口中得偸蘭遮爲
誰起答曰因六羣比丘爾時六羣比
丘於阿益羅波帝夜江邊諸牛牛度
江泅遂捉得角而行婬於角閒或行
耳頸尾下背上欲意而觸不分別說
佛告諸比丘若欲意相觸者得偸蘭
遮此一切相疇量而取不失此義云
何不失此義若欲心以口與口此不
成婬相得突吉羅罪本無婬心樂受細
滑以口與口僧伽婆尸沙以男根觸
女根外分亦僧伽婆尸沙畜生女根
以男根觸外分得偸蘭遮樂受細滑
得突吉羅都合二百六十九四種說
竟如是世尊爲護順従者說二百七
十四種如來爲欲遮將來惡比丘故
莫作是言以物裹男根行婬言無罪
故作此事以遮正法勿使當來成就
於二百七十四種取一四隔分別而
現有怨家將女人欲壞比丘淨行
或以穀道水道口以此二事而壞比
丘有隔無隔有隔無隔者以女三道
無隔者比丘根法師曰此事我當分
[24-0364a]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二十六張姑
別善說有隔者於女三道中以物隔
女根或以樹葉或衣或熟皮或蠟或鈆
錫是名爲隔法師曰隨得物而用隔
有無隔而入無隔有隔無隔無隔有
隔有隔有婬心作得波羅夷罪若犯
波羅夷得波羅夷罪若犯偸蘭遮得
偸蘭遮罪犯突吉羅得突吉羅罪若
以物塞女根於物上行婬得突吉羅
罪若以物緾男根以物頭内女根中
得突吉羅罪兩物相觸得突吉羅罪
若以竹籚筒内女根於筒行婬若入
觸肉者得波羅夷罪若破筒雨邊觸
肉亦得波羅夷罪若以竹節遮男根
頭四邊著肉亦得波羅夷若於竹筒
不觸者得突吉羅如是一切罪相汝
自當知隔四種竟如是隔四分別說
巳不但怨家將女人至比丘所怨家
將比丘至女人所有隔無隔如前說
怨家四事說竟何以故比丘怨家故
而作如是或國王爲初怨家我今當
說此諸怨家將女人至比丘所或賊
或多欲男子以欲事爲樂或樂走放
逸人或乹陀賊此賊常取人心以祠
[24-0364b]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二十七張姑
*鬼神何以故不以耕田種植供給妻
子唯破村人估客取物以此爲業諸
亁陀賊求覔村人估客勞自防衞不
能得故比丘在阿練若處無人防衞
易可得故捉得而作是念若煞比丘
應得大罪欲破比丘戒而將女人至
比丘所令其破戒法師曰如前說無
異說四種竟前說人女三道行婬初
說如是今當演說斷諸迷惑以道道
者問曰何謂以道道者答曰女人有
三道於一一道中以男根内或二道
合成一道水道入従穀道出以穀道
入以水道出従道非道出者従水道
入水道邊有瘡従瘡而出以非道者
以瘡入水道出以非道入従非道出
波羅夷偸蘭遮二瘡道合成一道従
第一瘡人第二瘡道出得偸蘭遮次
說無罪不知不受樂者此二我當演
說眠比丘者若知受樂莫言我眠而
言不知不覺言得脫二人倶驅還俗
應問眠者汝受樂不若受樂者犯波
羅夷故作者不湏問如是有罪悉現
今次至無罪不覺者此比丘若眠不
[24-0364c]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第二十八張姑
*覺如人人定都無所知是故無罪如
律本所說白世尊我不覺此事佛語
比丘若不覺不知卽不犯罪覺不受
者覺巳卽起不受樂便無罪如律本
所說白世尊我覺巳不受樂佛語比
丘若覺巳不受樂便無罪顚狂者有
二一者内瞻顚狂二者外瞻顚狂外贍
如血遍身若病起時體生疥癩合身
振動若以藥治卽便得差若内瞻起
者而生狂乱不知輕重若以藥治都
無除差如此顚狂不犯失心者夜叉
反心有二種一者或夜叉現形人見
可畏是故失心二者夜叉以手内人
口中反人五藏於是失心如此二者
便無罪也若此二顚狂失本心故見
火而捉如金無異見尿而捉如栴檀
無異如是顚狂犯戒無罪又時失心
又時得本心若得本心作狂病者隨
病至處者不犯初者於行中之初如
湏提那作不犯波羅夷餘者犯猕猴
比丘跋闍子波羅夷罪解律本竟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七
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24-0365a]
善見律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