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272 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西晉-竺法護 (TKD)


[13-0399a]
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卷第一一名人金剛問定意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得普智心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舎國鷲山之頂
與大比丘衆干二百五十人諸菩薩八
千人俱于時世尊廣爲無數百千諸
衆而所圍繞敷演說法
尒時有龍王名阿耨逵晉言無熱宿
造德本遵修菩薩堅住大乘行六度
無極以具滿相勤救衆生化道无極
曾事九十六億諸佛積累功德不可
稱數執權方便普現五道拔諸愚冥
使修菩薩无欲之行懷慈四等濟度
一切傷愍罪類故現爲龍化龍億數
使免殃行自處于池率諸眷屬八千
万衆又將婇女十四万人周帀導従
調作倡伎其音和雅乘龍感動愶懷
威德神變自由賷衆雜花奉最妙香
擎持幡蓋而詣世尊至輒稽首敬問
如來尋以所持香華雜寶繒綵幡蓋
重調音樂欣心敬意與衆眷屬及諸
婇女俱進詣佛則前長跪肅然叉手
[13-0399b]
而白佛言欲問如來無著平等最正
覺菩薩所應行道當云何唯蒙聽許
乃能敢問尒時世尊告龍王日恣汝
所問勿疑勿難所欲如來至眞等正
覺當隨敷散解釋汝心
時阿耨逵得爲神尊所聽質疑心益
欣悦而白佛言天師最尊人中聖導
猛如師子感變无量吾問如來普及
衆生亦爲菩薩大士之故爲世師者
拔過俗法志行清淨明盡因緣濟度
羣生作无請友心普安救誘育立之
執持无畏十種力進伏衆魔降諸外
道心无穢行被堅金剛大德之鎧志
不有惓積德因緣不可計量施戒忍
進定智巳備心等一切蠲除雜相棄
損二見以越智度解因緣法巳入深
奥難極之要去離聲聞緣一覺念不
捨大乘一切智心意行堅强常得自
在身淨无垢暉曜明徹志若虛空无
數諸刧意不惓者逮獲捻持降除貪
穢自大貢高等如逝者空无相願以
過如住夢幻影響野馬水月於斯諸
法等解不動重三寶教奉而敬之轉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二張欲
[13-0399c]
其法輪而无所㝵欣悦信樂皆自得
之如優曇花億世希出志靜安獨普
有具相宿樹恭恪明賢大士尊修上
義法住若此爲彼正士故問如來
唯願如來至眞等正覺解說菩薩大
士所行得遊法門入金剛德果逵深
妙使其修應獲捻持塲以四諦行順
化聲聞使解要眞導衆緣覺靜起因
緣獎以一心使等正覺欲逵諸法當
入大乘曉入大乘能伏魔塲散棄疑
結過度罪惱普知衆生意志所行積
最辯逵布演諸法隨一切願化示所
欲善哉世尊如來无著平等正覺廣
爲賢明大士之故普弘演說使諸菩
薩得致智力降巳自大得法上力曉
解央行不有所造使得施力所有無
惜惠不望報使得戒力等除衆罪而
過諸願使得忍力於諸苦法受生之
處身命无惜得精進力積衆德本忘
常无惓使得定力善寂居靜解定要
行使得慧力而過邪見疑冥昧昧曉
權方便濟度衆生明了勸助具逵五
通天眼无限徹聽知心神足明宿以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三張欲
[13-0400a]
此遊樂果大辯才辯才句義无盡不
斷便得捻持志無恍忽令逮海印三
昧正定進隨普智果同一味得佛志
定習樂通行永常奉尊而无障蔽逮
法志定勉進定意長久聞法都无限
㝵崇衆志定普令一切奉不退衆得
施志定俗貨法施不有辵惜具足於
戒行念靜定使速得佛心而无忘昇
天志定常念兜述一生補處志樂菩
薩清高之行尒時龍王質疑畢訖
悦心怡懌重以讃頌啓問世
尊大仁願說現世義菩薩德行所當
入内性志操所應修興發何道行云
何順導以慈行入悲意以度衆護濟
念弘化定智使清淨願垂哀傷而普
誘衆止意及意斷根力神足行如
是演道七覺散示衆願說彼德所應
奉施調撿戒德具足忍力普行及精
進慧志因緣轉无量云何度彼蒙說
之辯才通逵勉愚冥志行詳審常清
淨諸起生者卽覺知唯願爲諸菩薩
說欣悦之德有歡豫聖種七財是行
最樂遊閑居及修靜唯蒙慈尊廣度
說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四張

[13-0400b]
辯才行具云何得深致捻持永安住
弘法要說常无斷聞輒奉行終不忘
寂滅清淨而行觀覺意深邃智廣慱
其慧難究德无邊解行云何應菩薩
制持魔力與怒意毁壞外道衆邪類
勇德難動若大山月明至遊弘說之
曉空無想性所在解了野馬及幻法
夢想體像計皆无唯願世尊指示說
於是世尊告龍王日善哉善哉快甚
无比乃自發心啓疑如來今汝所問
承宿功德巳顯大悲爲衆志友不勞
生死弗斷三寶王之質疑用是故也
聞以諦聽受而思惟吾當廣說菩薩
大士應所修行彼此無限果最要法
時龍王言大善世尊願樂思聽聞輒
受行宣布十方勸進无惓
於是世尊答龍王日有一法行菩薩
應者相好備具得諸佛法何謂爲一
造起道意不捨衆生是謂一行致諸
佛法又有三十二事得普智心當勤
樂行專意守習何謂三十二御修内
性執上最志昇行大慈堅固大悲志
慕无猒發於精進仂具猛勵而德强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五張欲
[13-0400c]
力又踰踊勢安靜无煩爲衆忍任習
近善友專行法事執御權化施備忍
行樂於撿戒諂想巳无滅斷僞侫言
行相應志存反復常有愧色内自慚
恥巳調怡悦根行至信意而制御得
持功德志遠小道樂弘大乘行觀一
切三寶之事使其不斷是謂龍王三
十二法菩薩應此逮普智心
又復龍王有十六事進増普智顯力
弘軌何謂十六進普智耶施行衆濟
具戒无缺忍應調忍果上精進致定
諸行巳具智慧信行悉足供事如來
遊靜樂閑備六堅法有最十善飾身
口意德具操行知足樂靜身三勸彼
修勝定觀諸德得備是謂十六行法
之事應相祥福演大智心顯持佛世
流化自由
又復龍王其普智心以二十二事而
除邪徑以其大乘志修普智何謂二十
二事行過聲聞緣一覺意巳下貢高无
我自大消去諂事抑俗雜言遠棄非
戒拔恚怒根免却魔事除去蔽㝵不
章師訓耗滅罪除省巳切惻不論彼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六張欲
[13-0401a]
非習離惡友遠逆良善去非六度又
逝貪惜戒无不消巳棄諍訟而離懈
怠於迷自正捨諸无知斷去無便却
去惡行是謂菩薩普智釋除二十二
邪䡄速應權慧永无懈退
又復龍王二十二踊事進順隨行得
普智心而不可常諸魔波旬及魔官
屬幷與外道降而却之何謂二十二
踊過戒事踊過於定亦踊過智而過
慧行踊過權化亦過大慈踊過大悲
以要言之過空相願我人壽命過離
衆見及發因緣過心自淨承覺神聖
過於識念應不應見過大金剛堅固
之行是謂龍王菩薩所行三十三踊
法致普智心一切衆魔及諸魔身幷
邪外道不得自在无敢當者悉降却之
又復龍王其普智心依二行處致普
智心何謂爲二如其所言修應行處
諸功德本觀道行處是謂二事普智
行處復有二事其普智心而不可毀
何謂二事在於衆生无増異心於諸
殃行濟以大悲是謂二事普智无毁
又復龍王其普智心有二重法而無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七張欲
[13-0401b]
過者生死之黨及衆聲聞幷諸緣覺
无能勝踰何謂爲二執權方便深行
智慧是爲二事普智重法
又有二事休普智心何謂爲二處毀
无疑滯結之心在在不安樂俗諸樂
是謂二事休普智心
復有二事護普智心何謂爲二不志
聲聞緣覺行地觀覩大乘至美之德
是謂二事護普智心
復有二事妨普智心何謂爲二志常
多侫內性懷諂是卽二事妨普智心
復有二事不妨普智何謂爲二專修
直信行于无諂是謂二事不妨普智
又有四事蓋普智心何謂爲四數乱
正法於諸菩薩賢明逵士亦不奉敬
常无恭恪不覺魔事是爲四事蓋普
智心
復有四事於普智心而无其蓋何謂
爲四護持正法謙恭受聽尊重菩薩
視若世尊常覺魔事是爲四事普智
无蓋
又有五事致普智心何謂爲五所行
无望於生死漏用戒德故不捨一切以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八張欲
[13-0401c]
大悲故憎愛無三身命施故財利
周惠供事法故是爲五事得致普智
復有五事進普智心何謂爲五習善
知識不患生死志遠無益去非
時心求諸佛智是爲五事進普智心
復有五事在普智心過諸聲聞緣覺
一覺念何謂爲五過聲聞脫過緣覺
脫過衆智心過諸
吾我又過習結是爲五事過諸行法
復有五事於普智心而有其悦何謂
爲五悦過惡道悦審普智悦具覺慧
悦戒
无猒悦解衆行是爲五事普智之悦
復有五事發普智心得五力助不溺
生死何謂爲五無其怒恨用忍力故
能滿諸願用德力故降巳自大以智
力故勤勢廣聞用慧力故過衆
恐怯无畏力故是爲五事致諸助力
復有五事在普智心得五清淨何謂
爲五體衆穢行淨諸墮者因緣諸根
无惑淨之隨順諸時以觀淨之行治
於等權道淨之一切
諸法化轉淨之是爲五事普智
清淨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九張欲
[13-0402a]
復有五事得普智明何謂爲五明解
无欲明巳彼心明於五句明逵慧行
明眼无㝵是爲五事致普智明
復有五事廣普智心何謂爲五以其
五種五根五莖五枝五花五花五果
何謂爲五種日修志修而淨內性等
觀人物求習脫行弘於權變是爲五
種何謂五根以大慈悲德本无猒勸
進衆生使免小乘不志餘道是爲五
根何謂五莖曉權方便慧度无極示
導人民護持正法等觀喜怒是爲五
莖何謂五枝施度无極戒度无極忍
度无極進度无極定度无極是爲五
枝何謂五葉樂進聞戒求處空靜常
志出家心安佛種所遊无㝵是爲五
葉何謂五花得文相具積滿德故衆
好繡備種種施故七覺財具心無雜
故致有顯辯不蔽法故深逵捻持聞
无忘故是爲五花何謂五果昇致戒
果巳得度果逵緣覺果又得菩薩不
退轉果獲佛法果是日五果斯謂龍
王菩薩七五三十五事廣普智樹道
寶行也修應之者得佛不難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十張欲
[13-0402b]
佛告龍王其有菩薩欲受持此普智
心樹深妙明顯要行句者當勤加習
普智寶樹如是龍王吾視一切諸法
功德莫不由斯寶樹奥義諸發无上
正眞道意悉皆因是普智寶樹至要
句也譬如龍王選植樹種知此巳致
樹之根莖枝葉花果而甚盛茂也如
是龍王其有能受普智心種斯巳得
致諸佛賢聖最上慧法三十七品是
故龍王欲入普智所行功德欲轉法
輪當受持此精修誦讀專心習行廣
爲一切宣傳布演如是龍王勤受學
此當佛說斯普智心品法語之時諸龍
衆中七万二千皆發无上正眞道意
龍王太子及諸婇女万四千人悉皆
逮得柔順法忍五千菩薩承宿德本
悉得法忍時阿耨逵幷餘龍王及諸
眷屬自乘神力踊昇虛空興香之雲
便普布調和美香及未栴檀微雨
如來及衆會上又化琦妙珠交露蓋
遍覆王舎一國境界而悉歡悦於上
歌詠至眞如來積選巍巍聖德无量
列住雲日各現半身光文虛空一切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十一張欲
[13-0402c]
衆會莫不見者也
清淨道品第二
於是龍王復白佛言甚未曾有唯然
世尊乃若如來慱爲衆生說道俗及
心普智心行德所應又唯世尊如來
无著平等正覺願演散說菩薩之行
修應清純明賢所由得道清淨使其
終巳長久无垢不中有懈无惓弗退
至得十力四無所畏而得具足諸佛
之法尒時世尊告阿耨逵善哉龍王
勤思念行吾當廣說菩薩大士清淨
道品阿耨逵日甚善世尊幸蒙授教
唯願說之於時聖尊告龍王日菩薩
行有八直正道當勤受持何謂爲八
六度无極道恩行之道得五通道行
四等道及八正道等衆生道三脫門
道入法忍道如此龍王是爲菩薩八
正行道何謂菩薩度無極道度无極
道者諸所布施勸彼普智何則然者
不以无勸施成普智其行勸助於德
本者斯得施度无極名目又及行戒
忍進定智亦以勸助彼普智心乃得
慧度无極名目是日菩薩度無極道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十二張欲
[13-0403a]
恩行道者含受衆生何則然者以彼
菩薩演示法度菩薩行恩含受一切
覆以四恩廣爲說法而使衆生順受
戒化是四恩道神足道者覩諸佛土
天眼徹視見衆一切生者終者又見
十方諸佛世尊弟子圍
繞悉見如是於諸佛土以其天眼應
當所採而採受之又其天
耳聽諸佛言聞輒受行在於衆生及
諸類人而皆明曉悉了知盡爲隨說
法得識宿命不忘前世所作功德又
具神足遊過无數諸佛國土應以神
足當得度者輒弘神足而度脫之是
神足應道又何謂爲四等行道其隨
修淨梵志中者幷及諸餘色像天子
知彼意行隨順化日斯則慈悲是爲
喜護建立以道使彼應度此謂菩薩
四等行道其八正道普悉行之聲聞
所由緣覺依因大乘亦然是謂賢聖
八直正道何謂心等諸衆生道當爲
此興不爲是興爲斯可說爲此不應
是有賢德此非福人斯爲盡應此復
不應行等菩薩盡除此意是謂心等
諸衆生道何謂菩薩三廣顯三昧
經苐一卷苐十一張欲
[13-0403b]
脫門道得致以空斷諸妄見以其無
相除衆念想應與不應以其无願永
離三界是謂菩薩三脫門道何謂得
致法忍之道受拜菩薩菩薩自覺行
應於忍得爲諸佛世尊所決授者無
上正眞道意是謂菩薩不起忍道菩
薩致此八直正道弘化流布權導無
㝵時佛說是八正道巳二万四千天
龍及人悉逮應此八道行也
若是龍王菩薩以此八直正道等塗
一歸用無等故莫有能與菩薩比者
亦无其侣獨步三界靜一心時修致
慧行應當所得巳自果之明逵諸法
而如本無斯謂如來是日龍王八正
之道爲彼一切凡諸若干衆生所行
興種種說而此要說等同一向以无望
說歸未至說也去何於此道清淨耶
日道无垢用無塵故是道无瑕本無
念故是道无㝠慧照明故是道无著
本清淨故道常无生無所滅故道如
永无本無有故道无漏穢三界淨故
是道寂然過凡行故道无可至無有
去故道无所來無従來故道恒无住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十四張欲
[13-0403c]
過諸欲故道无所處過衆見故道无
勝者過諸魔故道大弘覆外道不及
故道永離妄自大者故道无所容不
修入故是道極遠用希望故道爲永
離過愚夫行故道可果致修行者故
是道夷易樂勤行故道極平坦住正
見故是道无妨修無毀故是道无㝵
等正行故是道无垢三毒淨故是道
清淨終无著故是謂菩薩道之清淨
若是菩薩於清淨道務進勤修又應
行者彼於法性巳悉清淨得淨我性
亦以而過法性淨故則數性淨數性
淨故无數性淨无數淨故得三界淨
三界淨故眼識性淨眼識淨故意識
性淨意識淨故得空性淨空性淨故諸
法性淨用是淨故則諸法等等淨如空
空等淨故得衆生淨以諸淨故便无其
二亦不著二無二淨故則道清淨以
斯言之清淨道也彼无衆念亦不念
道諸念悉淨若如泥洹於彼永無是
謂无念應無所念无念道者亦无識
念其道都无心意識行以此言之清
淨道也說是清淨道品法時二万天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十五張欲
[13-0404a]
人皆得法忍
時阿耨逵復白佛言云何世尊菩薩
大士修是清淨而應向道聖尊告曰
如是龍王菩薩大士欲行斯清淨道
意者當曉淨行亦使其身口意清淨
何謂身淨巳身巳空解諸身空身之
寂靜解諸身寂身之巳脫解諸身脫
身之怠慢解諸身怠身之如影解諸
身影是謂菩薩清淨道也
又云身淨身行无身其有生死觀於
無生彼以無生而等生死則其知身
亦曉身行何謂身行去來生法來無
盡法見在景法終無盡法其无盡者
是謂身行
又復身法因緣合會其因緣諸則空
无想淡然无念若此龍王是像法觀
斯謂身淨又若如來身之无漏不墮
三界觀身無漏如如本無以无漏身
不墮三界彼无漏身能入生死其無
漏際無惓捨退以无漏身示現色
身如此現巳亦不念滅身之法本如
如來身淨衆生身淨巳身亦淨等如
本無是謂菩薩行應清淨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十六張欲
[13-0404b]
何謂口言爲應清淨一切賢愚言皆
清淨所以者何用等相故凡夫劣勢
著於音聲若信不諦憂喜无常樂於
顚倒觀察衆生无本都無婬怒癡欲
何則然者以諸字說聲出皆淨无欲
恚愚亦无其著以此謂之一切言淨
以言言之何者爲言以欲恚癡而爲
言耶諸垢爲言乎言者無著不著眼
耳鼻口身心所言風像風動聲出因
緣合會使有聲耳所言如響賢愚所
言皆同如響所可言者不住於內亦
不出外於其中間而不可得住本所
念及其所行出於言者幷所念想无
住无想是謂龍王如來所言及其衆
生一切音聲皆空非眞損斯法耳日
唯世尊如來所言斯不諦耶日是龍
王如來審諦所以者何如來諦故解
知諸法非眞非諦又得龍王如來所
言隨字音聲皆答衆生一切音聲尒
故衆生亦轉法輪而亦不知法之義
順以此報應使其行之隨如等滅衆
苦之事曉解諸法行了如是衆生音
聲巳無所住在諸煩惱而常閑靜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十七張欲
[13-0404c]
現出欲言於著無著聲出所言講論
談語其如法者不有違錯是謂菩薩
口言清淨
何謂菩薩心爲清淨其心本者不可
染汙所以者何心本淨故其所可謂
客欲垢蔽菩薩於斯不有所著了解
以權於本自淨又其心行不撰德本
彼德本者了識心本以此心行慈及
衆生識了知彼空無我人其心德本
助勸於道知等彼道觀如是者斯謂
心淨以此淨心與諸婬恚愚行者俱
而永不受欲怒癡垢與操行俱不著
諸穢是謂菩薩身三清淨說斯清淨
道品法時三万菩薩逮補生處
道無習品第三
又復龍王其菩薩者乘是淨心生於
欲界而在形界與諸天俱處衆梵中
詳安靜然在中進止無勝動者又斯
菩薩能降諸天化道以權或生形界
而在欲界現如有家與諸衆生同旋
坐起不與有勞弗慢衆生亦无自輕
彼以斯淨諸定正受盡自爲定不隨
正定而有所生何則然者以彼菩薩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十八張欲
[13-0405a]
執權方便心應淨故若此龍王菩薩
曉解清淨行者當修清淨巳而習道
如是龍王菩薩不習以求道習不習
無習以想道習亦不習於望道之習
亦不求習了解道習不習所生冀向
道習不習行滅而爲道習亦不求習
以爲道習不習无習爲道之習不習
執捨以習道習不我人壽不身无常
不身性苦不身有我不身夢幻野馬
影響亦不身空无相無願不身无欲
法身習道以要言旨身性諸情亦不
興有十二因緣乃至老死無欲之法
不數无數道無二習不俗无俗不漏
無漏不犯無犯不二之習以求道習
又復諸法無習之習是道无習斯謂
道習不習之習如空无習亦不無習
當如此習是道无習無相无願彼不
作習亦非无習當作是習无耦不耦
諸法无住勤習如此力應道習當佛
世尊說是清淨行无所習道品法時
三万二千天及世人悉皆逮得無所
従生法樂之忍五万天人宿不發心
於菩薩者皆發無上正眞道意七万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十九張欲
[13-0405b]
菩薩逮得法忍尒時一切同聲而言
世尊其有族姓之子及族姓女逮聞
說是清淨道品无習法者其値聞巳
心无驚恐不捨退者是皆受習如來
無上正眞道意得轉諸佛所轉法輪
又唯世尊是輩菩薩悉獲无上正眞
道意爲无量人分布斯法亦復當坐
師子之座當於天上天下人中極師
子吼猶若如今如來之吼悉降魔衆
伏摧外道顯樹法幡熾法煇明震雷
法鼓巳鳴能降法雨尒時世尊見諸
天龍神之衆人與非人又及四輩聞
其至說莫不悦懌於是如來爲阿耨
逵重復弘演而說頌云
道非習可得无乃興習想其道行如此
棄離習念行不望求習道蕩除衆異想
其道都无習清淨像明月若有起習想
无處亦不習巳過无習處得致最上道
道爲无我念亦不與空習是道无有二
安快而无上命壽亦如此无人及與言
其道不有人无命亦无住諸有習道者
而欲住於空斯去聖路遠是不應道習
道亦无有空以捨於有習如本同一相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二十張欲
[13-0405c]
永空空於空道爲无起相亦不有滅相
不起亦无滅彼悉爲道習吾音譬如幻
解想當如此持想行所習道當何従生
道爲都過俗彼不有身習亦无滅身行
可得致於習是身根之家本无所演廣
彼不有餘求本无不可得其習是道者
當如如本無如本知本無是謂應道習
諸法之本无所覺若如幻解行而致此
乃應道之習若其不至道所作如不住
无能止其行佛法不由道若如所習道
幷及與无習所演爲如此以住於本无
有限餘道者劣乘之所依是者无上道
本乘所因由諸興此道者以致而无住
斯則顯行德可致應道習道正而无嶮
端直且平坦勤親行此道永離衆邪迹
若如卿龍王自住其宮室不動於所處
降雨充大海大士亦如是習道如所行
法身而不動能滿於智海又如仁龍王
在於大地上以雨遍充足其不有身著
菩薩德如斯行此之所習用法滿衆生
其內无所著若如阿耨逵龍王大神變
勝道德如是感動普十方衆生墮邪徑
諸墮受著見其住是道者將順度无
爲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二十一張欲
[13-0406a]
巳住於斯道菩薩果大稱能降魔波旬
幷及邪外行得道如其如如道无能動
踊過諸俗法其行譬蓮花道心无有愚
是行爲住止千數諸衆生化度立以道
以常住斯道得致於五旬神足諸感動
爲衆廣說法諸事悉清淨身口及與意
當願賢聖道人性不可識忍行爲无著
其徃所可至斯得如來處示道諸衆生
生死於至歸斯處則如來其徃似若至
此爲无所至衆生所可至當念彼上處
學最佛之道遊樂以幻法其作是習道
弘道之所習彼衆德儀行諸佛所稱歎
其德无有邊終不可極盡如此習道者
不習亦无住彼處不咎魔衆都不著行
其順此道者不起亦无滅巳得意志行
捻持弘大辯施惠及戒忍遂増進若海
身口穢以无心潔乃清淨垢消永无瑕
修應此道者得昇於知逵所行習深妙
難動惠无卽守習是道者其諸最正覺
過去與當來現在亦如是致道世所歸
彼巳離衆難値世遭難遇永爲諸佛子
其聞此法者快哉諸衆生至善聞斯法
眞應奉如來其樂是經者有曉此道者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二十二張欲
[13-0406b]
能斷諸情態紹德具衆相得應三界將
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卷第一
辛丑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廣顯三昧經苐一卷苐二十三張欲
[13-0406c]
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卷
第二欲西晉月
氏三藏竺法護譯請如來品第四時
阿耨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