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h0031 大集譬喻王經-隋-闍那崛多 (TKD)


[07-1111a]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周
墮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復次說此法時命者奢利弗従座而
起一肩優多羅僧伽作巳右膝著地
合掌白言大德世尊我欲少問願佛
聽許如我所問賜爲解說如是語巳
佛告命者奢利弗言奢利弗隨汝所
欲當問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其
所問者我爲汝說令心歡喜如是語
巳命者奢重弗言大德世尊此閻浮
洲若有雨時於何處雨當名善雨如
是語巳佛告命者奢利弗言甚善奢
利弗汝以妙辯善思念如是義欲問
如來汝欲利益多衆生故欲令多人
得安樂故憐愍世間利益安樂諸天
人故亦爲現在未來發菩薩乘諸善
家子善家女等令生精進力故奢利
弗善聽善念我爲汝說奢利弗言如
是世尊我今樂聞佛告奢利弗言奢利弗閻
浮洲人所有甘蔗蒲桃大麦小麦胡麻稻
粟小豆大豆江豆畢豆迦荼訶利那
以大豆此土無如是等田及餘苖
[07-1111b]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二張周益昌
稼於彼處雨名爲善雨何以故若於
彼處成就諸味閻浮洲人得用活命
是故於彼處雨名爲善雨奢利弗復
言世尊善家子善家如若欲法施於
何處與名爲善與佛告奢利弗言奢
利弗我說法施若於諸處普法施時
名爲善與奢利弗我今復說若法施
時與諸菩薩摩訶薩於法施中名爲
勝上善與何以故彼善家子爲諸衆
生求法是故施彼法時名爲勝上善
與奢利弗譬如於大海雨非不有果
非無受用如是奢利弗若於菩薩摩
訶薩所與法施時非不有果非無受
用何以故彼善家子爲諸衆生求法
故奢利弗譬如有人磨拭摩尼寶時
若勤用力名爲善作何以故奢利弗
磨拭摩尼寶時與作百千水精珠等
如是奢利弗於諸菩薩摩訶薩所若
作力者名爲善作何以故彼善家子
爲諸衆生當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發行無上菩提故奢利弗譬如大
海無處不得下無處不得入何以故
大海漸深大海漸下是故無處不得
[07-1111c]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三張周益昌
下無處不得入如是奢利弗菩薩摩
訶薩於般若波羅蜜巧方便中修菩
薩行亦無有法而不能說奢利弗譬
如一滴水池種優鉢羅華葉出生雖
同一池其華外葉不如是妙不得如
是稱讃貴重然彼内華則爲男子女
人稱讃貴重如是奢利弗聲聞獨覺
同一法界證巳不得如是稱讃貴重
然彼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則爲
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稱讃貴重是故
奢利弗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應
發是心莫同一法界證而得聲聞獨
覺名字不得如是稱讃貴重如彼如
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我等今者應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得如
是稱讃貴重如彼如來阿羅訶三藐
三佛陀奢利弗譬如若沉水樹若栴
檀樹其葉不得稱讃貴重如自體香
如是奢利弗同一法界證巳聲聞獨
覺智慧不得具足如眞實香然彼如
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眞香具足奢
利弗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所有
善根皆應迴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07-1112a]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四張周益昌
提奢利弗我說彼等由善友滿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歡喜愛者教
彼勤行令歡喜愛何以故奢利弗我
昔亦由善友攝故今成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奢利弗如有一人欲取珎
寶更第二人亦欲取寶彼者前人示
第二人向寶洲道所出寶處我說是
人無有慳悋如是奢利弗若示遍智
寶洲道者我說是人亦無慳悋奢利
弗如大價寶直多百千出大海中寶
在海時無人磨拭至閻浮洲乃有磨
拭如是奢利弗若有欲見如來者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各各見佛
勝功德巳彼卽廣行當成聲聞彼廣
行巳當成獨覺彼廣行巳當成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餘諸善根由値善
友皆成廣大奢利弗見是義故善家
子善家女應求善友親近承事旣承
事巳湏修多業不久當成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我昔亦由善友
攝故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
利弗如摩尼寶若磨拭時細末流下
然其細末不得如是稱讃貴重如彼
[07-1112b]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五張周益昌
摩尼大寶則爲國王若王大臣及餘
智人能別寶者稱讃貴重如是奢利
弗聲聞獨覺雖同一法界證不得如是
稱讃貴重然彼如來阿羅訶三藐三
佛陀則爲世間諸天及人若乹闥婆
阿修羅等稱讃貴重奢利弗譬如有
人自將金搏詣金師所若金師弟子
所到巳告言汝取此金爲我作釧我
著腳上時彼金師若彼弟子告言丈
夫我以此金爲作瓔珞隨汝頂戴若
頸若手擊巳多有百千人衆見生歡
喜讃歎於汝奢利弗時彼愚人不用
金師利益善語報金師言汝但爲我
作於腳釧如是奢利弗善家子善家
女若如來所若聲聞所作勝上施法
時或有善友來至其所告言丈夫汝
今作此勝上施法是不順善所謂以
此勝上施法而於有量法中迴向若
聲聞地若獨覺地汝今作此勝上施
法所有善根堪能迴向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奢利弗於世間出世間法
中諸佛世尊最是第一巧勝智慧奢
利弗是故諸佛世尊讃歎阿耨多羅
[07-1112c]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六張周益昌
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此是無上迴向
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
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所有善根
皆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
利弗如有二人於中一人善作金色
刧波娑縷同一樹生所作細衣價直
百千一人欲作㒒使麤衣到織師所
告言丈夫我此金色刧波娑縷善料
理訖同一樹生爲我好織織師報言
丈夫我當與汝作衣價直百千何用
麤衣彼人不納織師善語報織師言
但爲我作㒒使麤衣如是奢利弗雖
同一法同一善根或有攀緣聲聞地
者或有攀緣獨覺地者或有住於無
上道者奢利弗於中若有攀緣聲聞
獨覺地者應當語言汝此善根是如
來因若求無上佛菩提者應亦語言
汝此施法所有善根當同一聚迴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迴向以
彼善根施諸衆生作無盡心當攝取
之因此善根願諸衆生當得具足不
可思智不可稱智三界最勝無上智
等如彼如來阿羅訶三耶三佛陀奢
[07-1113a]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七張周益昌
利弗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應種
善根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
弗譬如國王第一夫人産生八子於
諸子中惟有一子具足王相得紹王
位以水灌頂餘諸王子復悉圍遶依
法奉事奢利弗於意云何非彼毌腹
而有過失令餘王子不得灌頂大王
位耶奢利弗言不也石德世尊何以
故彼餘王子自於徃昔不作王業不
種善根以是因緣彼餘王子悉不得
紹灌頂王位佛言如是奢利弗同證
一法界巳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得
名法王餘諸善家子等得聲聞名非
此法界有過失耶奢利弗言不也世
尊非此法界有其過失然由彼等於
徃昔時所作爲根不能迴向無上菩提
不行此道亦不發願不作勝上善根
又不願求遍知利益是故今但生聲
聞事彼等亦不行如來行又無如來
功德不具神通如諸如來阿羅訶三
藐三佛陀奢利弗以是義故善家子
善家女所作善根皆應迴向無上菩
提奢利弗譬如波利質多羅倶毗陀
[07-1113b]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八張周
益昌羅樹有時初生三十三天皆大
歡喜作如是言此樹旣生三十三天
不應久空如是奢利弗有時善家子
善家女發無上菩提心彼時所有正
信三寶天龍夜又亁闥婆阿修羅伽
留茶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心
生忻躍云此道塲不應久空菩薩摩
訶薩得成無上菩提奢利弗譬如彼
波利質多羅倶毗陀羅樹三十三天
見葉出時不讃不重若見華時心生
忻躍如是奢利弗聲聞獨覺證一法
界諸天世人不讃不重若見如來阿
羅訶三藐三佛陀心生忻躍何以故如
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具諸善根及
三十二大丈夫相所有光眀勝於日
能照無量諸佛刹土憐愍衆生奢利
弗譬如彼波利質多羅倶毗陀羅樹
若増長時三十三天應知此樹不久
當有多葉百千倶致那由多葉乃至
無量阿僧祗葉以覆其上如是奢利弗
彼初發心菩薩摩訶薩生時長時應
知當有百千俱致那由多等聲聞乃
至無量無邊阿僧祗諸聲聞衆圍繞

[07-1113c]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九張周益昌
前多有聲聞獨覺出現奢利弗譬如
湏彌山王有別峯處高百踰闍那或
高二百踰闍那乃至七百踰闍那此
等別峯不得言是大湏彌山如是奢
利弗従如來智出生聲聞亦不得言
其智具足如諸如來阿羅訶三藐三
佛陀彼亦不具足如來十力四無畏
智無㝵智等然其如來阿羅訶三藐
三佛陀則具諸力無畏無㝵智等奢
利弗譬如湏彌山王住處應知卽有
多天子衆百千俱致那由多等乃至
無量無邊諸天子衆山現於彼在其
山頂受天福報心甚愛樂天欲遊處
隨意卽遊如是奢利弗彼初發心菩
薩摩訶薩生時長時善根迴向無上
菩提應知當有多聲聞衆百千倶致
那由多等乃至無量無邊諸聲聞衆
出現於世諸聖行處隨意卽遊奢利
弗譬如湏彌山王住處卽有四畔倶
時而住終無先後如是奢利弗菩薩
摩訶薩善根迴向無上菩提爾時卽
有佛性佛地佛智佛功德等倶時出
生亦無先後奢利弗譬如湏彌山王
[07-1114a]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十張周
益昌住處若分分斷比於餘山猶爲
高大如是奢利弗彼初發心菩薩摩
訶薩善根迴向無上菩提若卽以比
諸餘善根足爲最上高大住持奢利
弗譬如湏彌山王有金色邊若諸鳥
獸至其邊者皆同一色所謂金色卽
與師子獸王同色奢利弗雖與師子
獸王同一金色然其力勢功德名稱
彼悉不共師子王等亦復不如師子
獸王遊戲頻申無畏吼聲如是奢利
弗聲聞獨覺雖與如來同於一味謂
解脫味不得卽共如來阿羅訶三藐
三佛陀等彼無如來如是功德諸力
無畏師子吼聲然其如來則具方便
智慧諸法此方便智聲聞獨覺尙皆
不聞况能出生如來功德如來遊戲如
來雷聲如來以師子吼而吼高出諸
世奢利弗如諸鳥獸與師子王雖同
一色而餘功德悉不共等不得名爲
師子獸王如是奢利弗聲聞獨覺雖
與如來同解脫味而亦不共如來齊
等以彼不得功德名稱不得如來無
上上名及如來體又亦不得無上菩
提諸
[07-1114b]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十一張周益
昌力無畏無㝵智等以是諸力無畏
無㝵智等具足故名如來阿羅訶三
藐三佛陀奢利弗見是義故善家子善
家女所作善根皆當迴向無上菩提
奢利弗譬如四天王天普於湏彌山
邊而住三十三天住於山頂奢利弗
於意云何湏彌山上豈不容受四天
王天而彼四王不住頂耶奢利弗言
不也世尊湏彌山上非是不容四天
王天而彼不住但彼徃昔不種山上
受用福報以其不作如是業故不得
住於湏彌山頂如是奢利弗我此法
體亦無過失而不容受諸聲聞等令
其不得十方世界智以彼徃昔所作
善根不知迴向無上菩提亦不發願
修如是行不發最上遍智智心是故
今作聲聞不得遊於如來行處又無
如來功德亦不具足諸力無畏無㝵
智等以佛具足是智故名如來阿羅
訶三藐三佛陀奢利弗譬如大海不
停死屍如是奢利弗阿鞞跋致菩薩
摩訶薩不共慳居奢利弗璧如大海
潮不過時如是奢利弗阿鞞跋致菩

[07-1114c]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十二張周摩
訶薩若乞士來終不過時奢利弗譬
如有人若取滴水於大海中皆是一
味所謂鹹味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
薩若以種種百千諸門所作善根迴
向無上菩提皆成一味謂遍智味奢利弗譬如金
性出金謂金鑛也隨種種意作
諸瓔珞轉得種種瓔珞名字如是奢
利弗以一佛智轉成多種百千瓔珞
所謂出生衆生善根奢利弗如王作
錢若巳印有文者得名爲錢若未印
無文者不得錢名如是奢利弗菩薩
摩訶薩未得無生法忍諸佛世尊未
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得無
生法忍巳諸佛世尊然後記言汝善
家子於未來世當得如來阿羅訶三
藐三佛陀奢利弗譬如外道仙人有
天眼者若見有人初住脅胎未記色
類以其未成男女相故後時若成男
女相已外道仙人方以天眼記言當
生是男是女如是奢利弗菩薩未得
無生法忍諸佛世尊未授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記若彼後得無生法忍
諸佛世尊方與其記汝善家子於
[07-1115a]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十三張周
益昌未來世當得如來阿羅訶三藐
三佛陀奢利弗譬如日輪出時不作
是念我光當照此閻浮洲但使日輪
共光出時於閻浮洲必作照明令閻
浮洲所有諸人顯眀諸色如是奢利
弗菩薩摩訶薩若得遍智智時亦不
作念我當照眀三千大千世界奢利
弗菩薩摩訶薩行是法行坐是地分
具是生相具是善根彼當如是覺智
以是覺智彼菩薩摩訶薩必自照眀
三千大千世界奢利弗譬如二人皆
欲得寶入於寶洲於中一人取無價
寶其第二人取有價寶於時智人言
丈夫此處有無價寶汝可取之此寶
多價國王大臣若城邑人及餘智人
別識寶者皆共稱讃貴重爲上此人
不用彼人語故取有價寶如是奢利
弗此佛教法亦似寶洲有人到巳卽
作無價念行具足謂遍智智寶相應
念遠離聲聞獨覺等念復有第二人以聲聞獨覺相應念行奢利弗同一法界證巳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在法
王數復有自餘諸善家子成聲聞巳
[07-1115b]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十四張周益
昌在聲聞數得遍智者在普見數如
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奢利弗譬
如如意寶珠隨到誰手彼卽自在無
有一寶而不得者如是奢利弗菩薩
摩訶薩無有一衆生所而不與作寶
事無有一衆生所而不教作善根乃
至無爲涅槃奢利弗譬如作摩尼人
若作摩尼弟子隨所有寶外畔濁惡
若磨拭巳光色勝上知色勝巳彼作
珠人若波弟子當得多種百千財聚
而用活命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
隨於他心令生善根如彼善根皆以
自心方便智攝以此善根成諸佛法
奢利弗如摩尼寶若未淨時湏好覆
藏何以故彼摩尼寶是無價故如是
奢利弗彼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初發
心時諸天及人若亁闥婆阿修羅世
當湏守護何以故彼善丈夫爲諸天
人阿修羅世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奢利弗如摩尼寶雖未摩拭當知
卽爲國王大臣若城邑人及餘智人
別識寶者稱讃貴重如是奢利弗彼
初發心菩薩摩訶薩當知亦爲諸佛

[07-1115c]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十五張周益
昌尊菩薩聲聞稱讃貴重奢利弗譬
如有人若見佛時當湏如是生希有
心彼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時
出世我今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豐正法業以此正法教諸衆生
善根聚集彼諸善根皆當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彼迴向時若有無
信比丘比丘尼優波塞迦優波斯迦
若摩羅波卑若摩羅身天來到其所
說大乘過令其捨離令不樂欲奢利
弗於意云何彼等豈不爲多衆生百
千倶致那由多等乃至無量無邊阿
僧祗諸衆生等作無義利作不安隱
令苦令墮耶奢利弗言如是大德婆
伽婆如是大德修伽多何以故爲諸
衆生作無義利作不安隱令苦令墮
所謂於發大乘諸善家子善家女所
說大乘過令不樂欲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令退令離佛言奢利弗若欲
不捨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者應
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奢利
弗諸發大乘善家子善家女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應當樂欲莫退莫離
[07-1116a]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十六張周益
昌何以故我說不捨如來阿羅訶三
藐三佛陀者謂發大乘善家子善家
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樂欲不
離不退者是奢利弗譬如飢饉惡世
所種不生如在石上種時若王若王
大臣若刹帝利若刹帝利大臣若婆
羅門若婆羅門大家若長者若長者
婦若長者大家在於城邑爲衆人故
集種種穀而作大倉時衆人等皆詣
倉所取種種穀將歸而食時有一人
到彼倉處放火燒之奢利弗於意云
何是不善人豈不於多百千俱致那
由多等乃至無量無邊阿僧祗諸衆
生所作無義利作不安隱令苦令墮
耶所謂是不善人於彼倉處放火燒
壞不令受用奢利弗言如是世尊佛
言奢利弗如是如是正法欲滅於時
有人聞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或
時出世彼人聞巳於衆生所而生大
悲生大悲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於時若有不善人出於發大乘
諸善家子善家女所說大乘過令不
樂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退令

[07-1116b]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十七張周
益昌奢利弗於意云何是不善人乃
與無量無邊阿僧祗諸衆生等作無
義利作不安隱令苦令墮所謂於發
大乘諸善家子善家女所說大乘過
令不樂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
退令離奢利弗言如是世尊奢利弗
譬如商主多將商人在道而去逢大
險河多有流水時有一人語第二人
作如是言丈夫當作方便計挍用力
求船其第二人語彼人言我正住
不能求船於時彼人有志有力勤作
方便求船將來置於河邊乃有無量
無邊阿僧祗衆生得従此岸度至彼
岸旣得度巳於彼岸住其第二人嬾
墯無智少力薄福仍住本處不能度
河更有餘人來到河所亦欲求度見
彼嬾墯無智少力薄福人巳語云丈
夫汝何不度時嬾墯人作如是言共
我伴者方便用力求得船來置於河
邊巳令百千那由多曁致衆生得従
此岸度戈彼岸時彼餘人語是人言
奇懶墯人何不學伴而墮此處受無
量苦如是奢利弗我見二人行布施
時一
[07-1116c]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十八張周益
昌人語彼第二人言丈夫汝可相應
善作方便計挍用力聚集善根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第二人言我不
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欲到阿
羅漢若欲到阿羅漢者亦湏相應方
便計挍用力當得出生初第耶那如
是出生第二第三第四第耶那虛空
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無邊處非
想非非想處三摩跋帝於其中間卽
便命終乘此得生非想非非想天身
當得長壽久住乃至八万四千刧限
而住爾時彼人證覺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覺巳爲多衆生百千那由多
倶致乃至爲無量無邊阿僧祗衆生
說法說法巳於後以無餘涅槃而取
涅槃時第二人乘此仍在彼非想非
非想天住如是語巳命者奢利弗言
如是大德婆伽婆如是大德修伽多
實如如來所說世尊當知彼人是其
懶墯若樂初第耶那乃至非想非非
想天樂著彼處卽樂著巳更不能與
人法合不作方便計挍用力不近
善友隨順承事不如實觀三解脫門當
[07-1117a]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十九張周益
昌知是懶墯人世尊彼菩薩摩訶薩
大勤精進聲聞少信是其懶墯世尊
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女所有善根
皆當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
利弗譬如有摩尼寶具多功能將問
作摩尼寶人言此摩尼寶有何功能
問巳彼隨所知如是爲說於中若多
知者說多若少知者說少如是奢利
弗同證一法界巳乃有轉生聲聞智
者彼等隨勝功德而知隨勝功德而
說隨其所問還如是答依有限智以
昔有限發願故然如來阿羅訶三藐
三佛陀有無限智以昔無限閍願故
有無限無㝵智無限六波羅蜜善巧
方便成熟衆生何以故如來阿羅訶
三藐三佛陀昔行菩薩道時集無邊
願以是無邊功德法莊嚴故證於遍
智奢利弗譬如法利質多羅俱毗陀
羅樹初生小華其有香氣彼閻浮洲
諸生華香若稣摩那若婆梨師若占
波迦自餘諸生華香彼皆不及波利
質多羅倶毗陀羅樹初生諸小華香
如是奢利弗其諸聲聞獨覺所有

[07-1117b]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二十張周根
若名聞若香若威德若力皆不及彼
初發菩提心菩薩摩訶薩何况入行
何况不退何况一生補處何况至灌
頂時何况住普賢菩薩行何况在勝
道塲何况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所有香所有威德所有力具足此力
所謂諸佛世尊奢利陌譬如此閻浮
洲所有流泉浴池泊河小河大河等
皆入大海然其大海亦不猒足如是
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於陀那波羅蜜
而不猒足如是尸羅波羅蜜羼帝
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弟耶那波羅
蜜般若波羅蜜方便遍智所有善根
亦不猒足奢利弗譬如此閻浮洲所
有流泉浴池泊河小河大河等大海
之内悉能含受如是奢利弗所有天
龍夜义亁闥婆何修羅伽留荼緊那
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乃至所有所
生界等菩薩摩訶薩悉能含受與甘露
味令彼等喜奢利弗譬如大那伽那
大力士神所著鎧甲閻浮洲人皆不能著如
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於佛法中所
著鎧甲爲諸衆生著彼鎧甲其諸聲
[07-1117c]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二十一張
周益昌聞獨覺不能著彼鎧甲如是
奢利弗従初發心乃至坐勝道塲不
捨菩薩摩訶薩如是鎧甲行菩薩行
奢利弗初發大乘善家子善家女應
如是學相應用力勤修於業則當速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奢利弗如
雪山王南畔所有諸樹具足諸華諸
果諸香彼等諸樹閻浮州人皆不得
用如是奢利弗聲聞獨覺雖有無漏
戒定智解脫解脫知見善根彼等衆
生皆不得用如諸菩薩摩訶薩戒定
智解脫解脫知見善根諸衆生等皆
當得用奢利弗是故菩薩摩訶薩應
著如是鎧甲所有戒定智解脫解脫
知見善根彼諸衆生皆當得用若諸
衆生不得用者我無如是善根戒定
智解脫解脫知見奢利弗譬如恒伽
大河所流行時彼流行處潤此大地
令其津澤又彼流行逼地而去凡諸
塵土草木葉等彼流行時悉攝將去
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於閻浮洲
行住坐臥如是等處攝諸衆生令其
善根皆得潤澤又復行住坐臥逼切諸無智
[07-1118a]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二十二張周益
昌行欲瞋癡行及顚倒行皆攝受巳
行住坐臥奢利弗若發大乘善家子
善家女聞此上說雖多懶墯必湏發
大精進奢利弗譬如恒伽大河有處
流時作聲大聲有處少聲有處無聲
如是奢利弗得無生忍菩薩摩訶薩
有處示現出生善根有處自身示現
隨順承事善友有處自身爲他而作
善友隨衆生器所堪如是自身示現
奢利弗譬如鏡輪若未善磨不善淨
時見其形像卽不善淨若彼鏡輪善
磨淨時然後分明見其形像如是奢
利弗初業菩薩摩訶薩如見自善根
卽承事善友如承事善友然後増長
佛法奢利弗譬如恒伽大河増長滿
時於其兩岸草木枝葉皆漂將去及
至於四大海如是奢利弗菩薩摩訶
薩應於如是鎧甲所有此岸助墮黑
事行於諸見險道我皆將去乃至到
無餘涅槃界奢利弗譬如恒加大河
有時増長多沫於中有多樹等根葉
葉果拔巳將去於中復有第二大樹
猶生而住後時第二年中恒伽大河

[07-1118b]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二十三張周益
昌長過前前者大樹更及諸木拔巳
將去如是奢利弗若有善家子善家
女承事善友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巳而爲惡友力故以昔業行力
故受五欲福娛樂受樂皆共隨行於
後必湏承事善友乃至當得無生法
忍何以故於諸佛所種諸善根終不
虛棄彼等必當出世作佛号適智者号
普見者奢利弗譬如有時刧燒彼時
三千大千世界皆大熾然而作光明
同一熾然若燒若壞無墨無影如是
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應著如是鎧甲
無一衆生可見於彼衆生界中所有
衆生皆不知者我於彼等當令作不
退法奢利弗譬如彼大焰聚然時所
有諸毒諸樂彼等皆同被燒如是奢
利弗菩薩摩訶薩應著如是鎧甲若
有乘衆生若無乘衆生我於彼等皆
當平等說法如彼願如彼信彼諸衆
生種種信行當速令度不作二相何
以故諸法無二不作二相諸法無我
於如不知奢利弗譬如彼大焰聚然
時有焰乃至光音天有焰不能至爾
[07-1118c]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二十四張周
益昌許遠處如是奢利弗同一法界
證巳聲取獨覺雖平等入而於十方
世界智慧不轉如彼如來阿羅訶三
藐三佛陀法界證巳具無量智奢利
弗譬如彼大火聚十方世界不來不
去而燒三千大千世界彼火亦非無
因如是奢利弗彼諸佛智十方世界
不來不去亦不共聚如來阿羅訶三
藐三佛陀具足智者如實知十方世
界諸衆生心行彼智亦非無因最上
遍智當如是見奢利弗譬如日輪出
時當知蔽諸螢火而作照曜如是奢
利弗初發心菩薩生時長時當知蔽
諸具足分智聲取獨覺光明而作照
曜何以故彼作善根迴向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是故具無邊光奢利弗
璧如日輪出時當知蔽諸星宿色光
而作照曜諸處星光皆不復見如是
奢利弗菩薩摩訶薩従兜率天下時
多有百千倶致那由多諸天來閻浮
洲出如是聲告如是聲說如是聲汝
諸人輩此菩薩摩訶薩今従兜率天
宮捨身爾時此閻浮洲所有獨覺大智具者
[07-1119a]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二十五張周
益昌皆聞聲巳發心向於涅槃何以
故最勝福田菩薩摩訶薩従兜率天
下時有如是自在力何况生時何况
行七步時何况初出言時我於世間
最大最勝我當必盡生老病死何况
出時何况至道塲時何况證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時是故如來於諸衆
生可云最勝最上最大最妙無上無
上上奢利弗見是義故善家子善家
女所作善根皆當迴向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奢利弗璧如大地所有種
子彼等牙生有種種名同一地塵而
有諸相如是奢利弗於一法界證巳
種種界衆生出種種名而不破法界
是故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應著如是
鎧甲當於彼時我證一法界巳種種
界衆生種種名字以智當說以是若
干大智而亦不壞法界法界亦不作
二法界亦無増減可知奢利弗見是
義故菩薩摩訶薩當思如是法行雖
恒伽河沙數諸佛滅度法界亦無増
減可知現在十方世界所有諸佛世
尊具無㝵知所有聲聞具於少智法
界亦
[07-1119b]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二十六張周益
昌無増減可知虛空界極法界相應
如是當知法界爲極佛法相應亦如
是知是故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此深
法中當以智觀覺無我法奢利弗譬
如虛空界無與相似者如是奢利弗
法界亦無與相似者是故奢利弗菩
薩摩訶薩於此深法當以智觀奢利
弗譬如有人於大海中取諸滴水彼
皆一味所謂鹽味如是奢利弗於一
法界出生聲聞何以故法界一而無
二是故奢利弗菩薩摩訶薩此深
法中深處應當以智分別於此法中
般若波羅蜜當隨順行非在餘處廣
說譬喻於無我法當思當觀當求當
合當生欲心當發精進作業用力善
家子善家女此深法中當以智觀覺
無我法奢利弗譬如大海有魚身長
百踰闍那者乃至身長七百踰闍那
者彼諸魚身雖復増長七百踰闍那
大海亦無増減可見然彼七百踰闍
那魚身死時大海亦無増減可見如
是奢利弗菩薩摩訶薩當如是學雖
有恒伽河沙數等諸佛世尊滅度而

[07-1119c]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苐二十七張周
益昌界亦無増減可見復有無量聲
聞滅度法界亦無増減可見此雖一
味謂解脫味而諸聲聞不能轉生是
智如諸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奢
利弗譬如轉輪王有諸寶出彼等諸
寶餘處不生唯於宮内出生諸寶何
以故彼轉輪王昔作轉輪王業以作
業故唯於宮内出生諸寶如是奢利
弗淨心菩薩摩訶薩淨心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若欲施他隨其所
欲彼則出生何以故
以彼先世善淨心故大集譬
喻王經
卷上辛丑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雕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