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i0046 金華宗旨-- (CK-KZ-jye)


[01p001a]
金華宗旨弁言
孝悌王云:昔奉綸音,命上眞演化五陵之內,渡拔多人。今又遴
選七人焉。其與諸子所談,無非盡性至命之學。非若世人言性
者,不兼言命;言命者,或畧於言性;本體上復加工夫,有工夫莫
識本體;以致失之毫釐,謬以千里。蓋言性,直達先天;言命,不離
冲漠;性命合一,體用兼該;形色合天性以爲用,天性超形色以
還元。六根六塵,皆爲形色;有形有色,悉本天眞。離六塵無見性
之地,舍六根無立命之基;識得六塵,皆是本根,則滴滴歸源矣。
見得六根,皆光明藏,則處處靈通矣。是故有一物不歸性量,畢
竟見性之未眞;有一處不關命脈,難言立命之己至。學人本性
[01p001b]
命之學,上達玉淸,下徹泉壤,法身周徧大千,曲成萬物,廣大悉
備,言性而命無不該,言命而性無不具。彼以龍虎法象煉形煉
氣何爲乎?是書也,本爲七人宏願,流傳萬刧。有具出世福、肩荷
法門者、䖍奉修持,何患不立致九霄、而飛昇紫府也。
許旌陽眞君云:天地設位,聖人成能。聖人,亦人也;何以成能於
天地?蓋自日月垂象,四時運行,百卉蕃昌,人物變化,參錯不齊。
愚人見其自無而之有,莫不執有而滯於形,至人則見其自有
而返於無,故皆觀象而歸於化。所以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順則
爲人爲物、爲山川巖谷、爲草木禽魚、爲風雨露雷、爲龍蛇怪異。
凡事變不可名狀者,何易悉數?逆則爲佛爲仙、爲威音、爲元始、
[01p002a]
爲贊化育之至聖、爲知化育之至誠。甚矣,一順一逆之間,爲人
鬼異路、聖凡分界,本是同得之聖體,而獨讓至人成能,而與知
與能之愚百姓,日用之而不知返其本初,亦甚可哀也己。《易》日:
『乾坤毁,則無以見《易》。』人身一天地,天地有日月,萬象開明;人身
亦有日月。故曰:『乾坤爲易之門戸』。人有日月,精華發露,其猶重
門洞開,從此直登丹闕而上玉淸也。抑何難哉。要不外目前之
利用,出入愚百姓之易知簡能。此至人普度心傳,所以爲無量
歟?
張三丰祖師云:道也者,時焉而己。日月往來,寒暑遷變,草木生
長,禽鳥飛鳴,以及吾人日用動靜,莫非運用一時之中,變化無
[01p002b]
端,時至自見。斯爲天地之心,不可以一名,而况於他乎?我來也
晚,陽窮於上,剝換盡矣。兹當一陽初復,倐然而來,莫窮其迹,莫
究其因,大地陽和,己無不潛行而默運,以爲此天地之轉運也,
而天地不得而自主;以爲此日月之進退也,而日月亦聽其自
然。風雲變易乎上,草木萌動於下。大矣哉,時之爲用也。是故言
道者,不離目前。卽一言一動、一事一物,無不可以見天地之心。
蓋此天地之心,任陰陽剝換,時令推遷,而無思無爲,終古寂然
不動。今人舍目前而談玄說妙,則違乎時也。違時,卽與道背馳,
何時而有見道之日乎?天下之動,貞於一動變不居,何可言盡?
觀乎時,而萬變皆在目前矣。從目前一一消歸於大虛,謂之見
[01p003a]
天地之心,可謂之大道之宗旨可。時也,化也,要不離乎目前而
得之矣;何道之可名、何太乙之可言乎?故曰:『道也者,時焉而已。』
通明上相邱長春祖師云:昔隨侍呂祖,與諸子標示《宗旨》;如《易》
從爻卦以前言太極也。越數年,許子深菴,偕易菴滄菴輩,又得
大暢宗風;如《易》言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而四時行、百物生。
天地日月,山河鬼神,同體合德,無時無處、而非《宗旨》之大全矣。
今何時乎?大地冰堅,草木黃落,龍蛇蟄藏,風日㝠漠。將以爲萬
物退藏、而歸於寍閟乎?乃朔風何自而來?凍雲何自而起?霜淸
月落,曉日迎暄,鶴羽翩躚,來尋法侶。提起舊時公案,一一如在
目前。往日舊遊,又成故跡。則當此玄冬,亦任草木之凋殘,風霜
[01p003b]
之變易而己,何容心哉?其聚其㪚,孰往孰來。聚而來,其猶朔風
憑虛而忽至;㪚而往,其若凍雲飄然而西馳。聚者不可以爲常,
㪚者豈終就於滅?物情變化,來往無端。則自五行、四時、而太極、
而歸於無極也。萬古一時,寒暄一息,有此刻之燭光日影、霜花
筆妙,則爲《宗旨》之現前,爲宗風之大暢,爲作序之大成。舍此,而
言五行、四時、太極、無極,恐未免失之千里矣。
譚長眞眞人云:聖眞無日不在世度人。究竟何曾度得一人?亦
世人能自度耳。若世人與聖眞性量,有增減分毫,便是度不去。
聖祖初發願度生,己度盡百千萬億刧,無量眾生。度此七人,非
七人也,卽七如來、毘盧遮那無量法身也。諸子不離凡夫地,何
[01p004a]
以卽與古佛同尊?子輩原無信不及,所以聖祖當下卽度得去;
若有一毫信不及,千生難免輪迴也。自古聖賢千言萬語,無非
要人識得此性光通天徹地,古今聖凡,一齊透過,無少等待,無
不完成。所謂『盡性』者,盡此;『至命』者,至此;採藥者,採此;修證者,修
證此而已。此《宗旨》所以爲萬法歸宗,至尊法旨。任爾爲仙佛、爲
人天、爲山河、爲六道、爲鬼怪、爲昆蟲草木,無不承受法旨,皈命
大宗。苟有萬分信得及者,不離當下,卽與度去;有一毫信不及,
饒他千生萬刧,永墮迷途。向立嚴誓:七人外,不得妄傳。豈聖祖
普度之公心,只慮世人障蔽甚深,罪業煩重,不能開發信心,而
反生疑謗,是益其罪也。究竟聖祖度世之宏願,與學人謹凛之
[01p004b]
畏心,原無二無别。知此,不獨仰體祖訓;先聖後聖,殊途而一致
矣。
王天君云:善承受法旨,護持道教,千百年於此矣。不惟派下賢
嗣,潛修默證,呼吸感通;卽愚夫愚婦,有能發一念向道眞切者,
無不敬禮而左右維持之。此固發願之初心如是,亦一體感召,
虛空上下,自無隔礙,本來如是。列祖諸眞,法身徧滿大千,心心
相卬,法法歸宗。往古來今,超凡入聖者,不離自本自根,當下一
齊正覺,何果何因?何修何證?善也披誠宣力,追隨恐後,亦如風
霆雷露,隨時應化於覆載之中。栽培傾覆,一任萬類之各正性
命而已;而造物者無心也。自七賢之敬受《宗旨》,斯地遂爲選佛
[01p005a]
道場,十方三世,一時會集,百靈呵護,日月開明,有情無情,盡成
法侣,上天下地,悉與證盟。道祖設教以來,眞未有若此廣大悉
備,易簡直截,如《宗旨》之盡洩玄機者。是日,受命鑒證盟誓。善敬
辭曰:『無庸有此證也。以七人得遇聖眞,傳示無上妙道,卽傭夫
爨媪,牧䜿樵童,疇非聽法之上器;甚至魔神蛟黨,龍蛇異類,亦
無不在此證盟之内。七人何藉于余?余又何必爲七人證?』呂祖
再三申命曰:『天不愛道,傳示七人。將由此七人,化度無量。有誹
謗法門,詆毁賢聖,惟爾護法,呵譴而默相之。法子有不敬愼凛
遵戒律,或輕授匪人,爾護法,亦嚴加譴罰。』善同七人跪而受命。
嗚呼,列祖普度慈悲,原無分上下。其奈世人積業如山,無自仰
[01p005b]
承法雨,七人果能體此化度慈心,隨地隨時,多方接引,無負自
度度人之宏願,則盡法界眾生,皆投誠歸命;亦何待雷露風霆?
惟是廣生大生,以各正性命于兩間可耳。








[01p006a]
《金華宗旨》自序              集
《易大傳》曰:『神無方也,無體也。』言神無方體,則名言之而難盡矣。
往來不窮,利用出入,日用之而不知。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
其明,與鬼神同其變化,至矣哉。盛德大業,言之不可終窮。擬議
之而無可形似。靈文祕笈,俱歸塵腐。予之定是宗旨,不落名言,
無從擬議,其所以斡旋天地、轉運陰陽者,在握其寸機而已。得
其機,則妙用在我,而乾坤皆範圍之而不過矣。機者何?一而已。
一不可名,歸之太虛,而浩浩落落,一片神行,其間變化無端,妙
用不測。吾何以名之?曰『太乙』。噫,至矣、盡矣。宇菴屠子輩編輯《宗
旨》成書,各授弟子,爲之闡發大意,而著之簡端。是爲序。
[01p006b]











[01p007a]
重刋道藏輯要
 金華宗旨目錄
  天心第一
  元神識神第二
  回光守中第三
  回光調息第四
  回光差謬第五
  回光證驗第六
  回光活法第七
  逍遙訣第八
[01p007b]
  百日立基第九
  性光識光第十
  坎離交媾第十一
  周天第十二
  勸世歌第十三
  金華闡幽問答





[01p008a]
《金華宗旨》題詞
往古來今,只此一道。名之爲『金華』,道之因也;就其初功言之也。
名之爲『金丹』,道之果也;就其成功言之也。總一天仙訣也,而曰
『宗旨』云者,則澈上澈下,澈始澈終,會而通之,直而示之。若曰:吾
天仙之法,如是焉而已。我
孚佑帝師,昔立『天仙』派,卽此二字,具見普濟慈心,金針己度。千
百年來,高高下下,成大成小,各各不同。而或以訓煉;或以接引;
亦總皆『天仙』中人,而不必卽足以當天仙之派。何也?我
帝師等觀音之願海,垂妙道於一乘,必眞有自度度人心,且立
共化化人願,由入門以洎得路,直從落地說到上天,將厯厯相
[01p008b]
傳之心法,原原本本眞眞實實,洞然於心目間,而復以之訓迪
後人,使源源相接,乃可授派,而引之以入聖域。某仰沐
慈悲無量,幸得心傳。今奉
命總輯《全書》,因畧說端倪如是。從兹以來,天仙之派,千支萬滙,
源遠流長,共由覺路以達靑霄,是則某之愿也夫,某之愿也夫。
宏教弟子,柳守元熏沐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