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39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清-納喇性德 (WYG)


[075-1a]
欽定四庫全書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七十三
          頭等侍衛納喇性徳編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簡
本在第十章之/首今從傳義
 伊川先生曰自天一至地十合在天數五地數五上
 簡編失其次也天一生數地六成數纔有上五者便
 有下五者二五合而成隂陽之功萬物變化鬼神之
[075-1b]
 用也經/說 或問張横渠有云隂陽之精互蔵其宅此
 說然否曰此兩句甚有味由人怎生看水離物不得
 故水有離之象火能入物故火有坎之象胡氏/拾遺 或
 曰凡物之生各隨氣勝處化曰何以見得曰如木之
 生根既長大土却何處去曰克也曰既克則是土化
 為木矣曰不是化只是克五行只古人說迭王字說
 盡了只是一箇盛衰自然之理也人多言五行无土
 不得木得土方能生火火得土方能生金故土寄王
[075-2a]
 於四時某以為不然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只是迭盛也 或曰五行是一氣曰人以為一物某
 道是五物既謂之五行豈不是五物也五物備然後
 能生且如五常人誰不知是一箇道理既謂之五常
 安可混而為一也並劉元/承手編
 横渠先生曰此語恐在天數五地數五處然聖人之
 於書亦有不欲併一說盡慮易知後則不復研究故
 有易有難或在此說或在彼說然要終必見但俾學
[075-2b]
 者潛心易/說
  廣漢張氏曰陽數竒一三五七九是也隂數偶二
  四六八十是也故生於天者成於地生於地者成
  於天而天地五十五之數所以成變化行鬼神昆
  蟲之出入草木之生死不外乎此易/說
  白雲郭氏曰天數五地數五者此也漢志言天以
  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
  以五生土故或謂天一至天五為五行生數地六
[075-3a]
  至地十為五行成數雖有此五行之說而於易无
  所見故五行之說出於厯數之學非易之道也此
  二十字錯簡當在天數五之上易/說
  漢上朱氏曰七八九六乃少隂少陽老隂老陽之
  位生八卦之四象也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兼天五
  之變化上下交易四象備其成數而後能生八卦
  於是坎離震兊居四象正位各以本位數存三以
  生餘數則分乾坤艮巽之卦四象既列五居四位
[075-3b]
  此河圖五十有五居四位之數叢/說
  新安朱氏曰此簡本在第十章之首程子曰宜在
  此今從之此言天地之數陽竒隂偶即所謂河圖
  者也其位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
  右五十居中就此章而言之則中五為衍母次十
  為衍子次一二三四為四象之位次六七八九為
  四象之數二老位於西北二少位於東南其數則
  各以其類交錯於外也本/義 卦雖八而數須十八
[075-4a]
  是隂陽數十是五行數一隂一陽便是二以二乗
  二便是四以四乗四便是八五行本只是五而有
  是十者蓋一箇便包兩箇如木便包甲乙火便包
  丙丁土便包戊己金便包庚辛水便包壬癸所以
  為十 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
  地八天九地十是自然如此走不得如水數六雪
  花便六出不是安排做底 仲黙問太𤣥如何曰
  聖人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
[075-4b]
  天九地十甚簡易今太𤣥說得却支離太𤣥如他
  立八十一首却是分隂陽中間一首半是隂半是
  陽若看了易後去看那𤣥不成物事又問或云易
  是隂陽不用五曰他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時便
  也是五了並語/録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
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
神也此簡本在大衍/之後今從本義
[075-5a]
 康節先生曰天數五地數五合而為十數之全也天
 以一而變四地以一而變四四者有體也而其一者
 无體也是謂有无之極也天之體數四而用者三不
 用者一也地之體數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是故
 无體之一以况自然也不用之一以况道也用之者
 三以況天地人也觀物/外篇
 伊川先生曰有理則有氣有氣則有數行鬼神者數
 也數氣之用也大衍之數五十數始於一備於五小
[075-5b]
 衍之而成十大衍之則為五十五十數之成也成則
 不動故損一以為用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成變化而
 行鬼神者也變化言功鬼神言用經/說
 横渠先生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一二相間是相得
 也各有合以對相合也如一六二七三八四九各有
 合神也位相得化也 成變化行鬼神成行隂陽之
 氣而已矣並易/說
  廣漢張氏曰一三五七九者此天數二十有五也
[075-6a]
  二四六八十者此地數三十也合天地之數乃見
  五行其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也蓋天一生水其性
  陽而地六之隂以成之地二生火其性隂而天七
  之陽以成之天三生木其性陽而地八之隂以成
  之地四生金其性隂而天九之陽以成之天五生
  土其性陽而地十之隂以成之此一與六共宗二
  與七共朋三與八為友四與九同道五與十相守
  故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合地數
[075-6b]
  三十此天地自然之數五十有五也夫天地自然
  之數盈虚消息往來不停變化雖妙而數有以成
  之若月令所謂鳩化為鷹雀化為蛤林木乃茂草
  木黄落可以厯數推而迎之者此天地之數有以
  成其變化也鬼神雖幽而數有以行之若其神勾
  芒其神祝融其神蓐收其神𤣥𠖇各司其時各治
  其職者此天地之數有以行鬼神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一三五七九天數之五也二四六八
[075-7a]
  十地數之五也一與六二與七三與八四與九五
  與十皆合也故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積一三五
  七九之數凡二十五故曰天數二十有五積二四
  六八十之數凡三十故曰地數三十合天地之數
  五十有五天地所以能成變化而行鬼神者莫不
  有數存焉成變化行鬼神所謂幽明之故也變化
  見於萬物者也鬼神運於四時者也易數以大衍
  為宗天地之數大衍之所合也故先大衍而天地
[075-7b]
  次之易說此案白雲氏所從/古本 段在大衍之後
  漢上朱氏曰一三五七九竒也故天數五二四六
  八十偶也故地數十九者河圖數也十者洛書數
  也五位相得者一五為六故一與六相得二五為
  七故二與七相得三五為八故三與八相得四五
  為九故四與九相得五五為十故五與十相得然
  各有合故一與二合丁壬也三與五合甲巳也五
  與六合戊癸也七與四合丙辛也九與八合乙庚
[075-8a]
  也五即十也天地五十有五大槩如此故曰凡天
  地之數五十有五然五十則在其中故太𤣥一六
  為水二七為火三八為木四九為金五五為土黄
  帝書亦曰土生數五成數五是以大衍之數五十
  也大衍之數五十而䇿數六七八九何也曰六者
  一五也七者二五也八者三五也九者四五也舉
  六七八九則一二三四五具所謂五與十者未始
  離也五與十中也中不可離也考之於厯四時迭
[075-8b]
  王而土王四季凡七十有五日與金木水火等此
  河圖十五隠於一九三七二八四六之意劉牧曰
  天五居中主乎變化三才既備退蔵於密是也故
  六七八九而五十之數具五十之數而天地五十
  有五之數具竒耦相合也故能成變化相合而有
  升降也故能行鬼神變化鬼神者天地也成之行
  之者人也太𤣥天之䇿十有八地之䇿十有八虚
  其三以扐之準大衍之數其用四十有九也雖虚
[075-9a]
  其三而三畫成首首有三表七八九為用亦大衍
  五十而五在其中也凡此言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而大衍之數其用四十有九者為是也易/傳 劉氏
  云内十五天地之用九六之數也兼五行之數四
  十合而為五十有五備天地之極數也曰九與六
  合為十五水一六火二七木三八金四九土五十
  凡四十數配合論之則不通虞翻曰甲乾乙坤相
  得合木丙艮丁兊相得合火戊坎已離相得合土
[075-9b]
  庚震辛巽相得合金天壬地癸相得合水翻謂天
  地者言乾坤也十日之數甲一乙二丙三丁四戊
  五己六庚七辛八壬九癸十故乾納甲壬配一九
  坤納乙癸配二十震納庚配七巽納辛配八坎納
  戊配五離納已配六艮納丙配三兊納丁配四此
  天地分五十五數也 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
  五行之生數也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五行之
  成數也一三五七九竒數二十五二四六八十偶
[075-10a]
  數三十竒偶之數五十五此五行分天地五十有
  五之數也太𤣥三八為木四九為金二七為火一
  六為水五五為土五五者十也洛書之數也劉牧
  云十五天地之用九六之數也兼五行之數四十
  合而為五十有五備天地之極數者誤也言五行
  之成數則九六在其中矣並叢/説
  新安朱氏曰此簡本在大衍之後今案宜在此天
  數五者一三五七九皆竒也地數五者二四六八
[075-10b]
  十皆偶也相得謂一與二三與四五與六七與八
  九與十各以竒偶為類而自相得有合謂一與六
  二與七三與八四與九五與十皆兩相合二十有
  五者五竒之積也三十者五偶之積也變化謂一
  變生水而六化成之二化生火而七變成之三變
  生木而八化成之四化生金而九變成之五變生
  土而十化成之鬼神謂凡竒偶生成之屈伸往來
  者本/義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是兩箇意一二三四
[075-11a]
  五六七八九十是竒偶以類相得一六二七三八
  四九五十是各有合在十干甲乙木丙丁火戊己
  土庚辛金壬癸水便是相得甲與己合乙與庚合
  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是各有合 所以
  成變化而行鬼神先生舉程子云變化言功鬼神
  言用張子曰成行鬼神之氣而已數只是氣變化
  鬼神亦只是氣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變化鬼神皆
  不越於其間 河圖常數洛書變數河圖中宫天
[075-11b]
  五乗地十而得七八九六因五得數積五竒五偶
  而為五十有五 天地生數到五便住那一二三
  四遇着五便成六七八九五却只自對五成十並/語
  録/ 或曰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而大衍之數五十
  何也銖竊謂天地之所以為數不過五而已五者
  數之祖也蓋參天兩地三陽而二隂三二各隂陽
  錯而數之所以為數五也是故三其三三其二而
  為老隂老陽之數兩其三一其二而為少隂之數
[075-12a]
  兩其二一其三而為少陽之數皆五數也河圖自
  天一至地十積數凡五十有五而其五十者皆因
  五而後得故五虚中若无所為而實乃五十之所
  以為五十也一得五而成六二得五而成七三得/五而成八四得五而成九五得五而
  成十无此定數/則五何自來邪洛書自一五行至九五福積數凡
  四十有五而其四十者亦皆因五而後得故五亦
  虚中若无所為而實乃四十之所以為四十也一/六
  共宗而為大陽之位數二七共朋而為少隂之位/數三八成友而為少陽之位數四九同道而為大
[075-12b]
  隂之位數不得此五/數何以成此四十邪即是觀之河圖洛書皆五居
  中而為數宗祖大衍之數五十者即此五數衍而
  乗之各極其十則合為五十也是故五數散布於
  外為五十而為河圖之數散布於外為四十而為
  洛書之數衍而極之為五十而為大衍之數皆自
  此五數始耳是以於五行為土於五常為信水火
  木金不得土不能各成一氣仁義禮智不實有之
  亦不能各為一徳此所以為數之宗而揲蓍之法
[075-13a]
  必衍而極於五十以見於用也不知是否先生曰
  此說是答董/叔重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
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竒於扐以象閏五嵗再
閏故再扐而後掛
 康節先生曰易之大衍何數也聖人之倚數也天數
 二十五合之為五十地數三十合之為六十故曰五
 位相得而各有合也五十者蓍數也六十者卦數也
[075-13b]
 五者蓍之小衍也故五十為大衍也八者卦之小成
 則六十四為大成也蓍徳圓以況天之數故七七四
 十九也五十者存一而言之也卦徳方以況地之數
 故八八六十四也六十者去四而言之也蓍者用數
 也卦者體數也用以體為基故存一也體以用為本
 故去四也圓者本一方者本四故蓍存一而卦去四
 也蓍之用數七并其餘分亦存一之義也掛其一亦
 去一之義蓍之用數掛一以象三其餘四十八則一
[075-14a]
 卦之䇿也四其十二為四十八也十二去三而用九
 四三十二所去之䇿也四九三十六所用之䇿也以
 當乾之三十六陽爻也十二去五而用七四五二十
 所去之䇿也四七二十八所用之䇿也以當兊離之
 二十八陽爻也十二去六而用六四六二十四所去
 之䇿也四六二十四所用之䇿也以當坤之二十四
 隂爻也十二去四而用八四四十六所去之䇿也四
 八三十二所用之䇿也以當艮坎之二十四爻并上
[075-14b]
 卦之八隂為三十二爻也是故七九為陽六八為隂
 也九者陽之極數六者隂之極數數極則反故為卦
 之變也震巽无䇿者以當不用之數天以剛為徳故
 柔者不見地以柔為體故剛者不生是震巽不用也
  竒數極於四而五不用䇿數極於九而十不用五
 則一也十則二也故去五十而用四十九也竒不用
 五䇿不用十有无之極也以況自然之數也 乾用
 九故其䇿九也四之者以應四時一時九十日也坤
[075-15a]
 用六故其䇿亦六也 竒數四有一有二有三有四
 也䇿數四有六有七有八有九合而為八數以應方
 數之八變也歸竒合掛之數有六謂五與四四也九
 與八八也五與四八也九與四八也五與八八也九
 與四四也以應圓數之六變也 歸竒合掛之數得
 五與四四則䇿數四九也得九與八八則䇿數四六
 也得五與八八得九與四八則䇿數皆四七也得九
 與四四得五與四八則䇿數皆四八也為九者一變
[075-15b]
 以應乾也為六者一變以應坤也為七者二變以應
 兊與離也為八者二變以應艮與坎也五與四四去
 掛一之數則四三十二也九與八八去掛一之數則
 四六二十四也五與八八九與四八去掛一之數則
 四五二十也九與四四五與四八去掛一之數則四
 四十六也故去其三四五六之數以成九八七六之
 䇿也 蓍數不以六而以七何也并其餘分也去其
 餘分則六故䇿數三十六也是以五十者六十四卦
[075-16a]
 閏嵗之䇿也其用四十有九六十四卦一嵗之䇿也
 歸竒掛一猶一嵗之閏也卦直去四者何也天變而
 地效之是以蓍去一則卦去四也 又曰大衍之數
 其算法之原乎是以算數之起不過乎方圓曲直也
 乗數生數也除數消數也算法雖多不出乎此矣並/觀
 物外/篇
 横渠先生曰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天地之
 數也一固不為用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
[075-16b]
 七地八天九地十夫混然一物无有終始首尾其中
 何數之有然言者特示有漸爾理須先數天又須先
 言一次乃至於十也且天下之數止於十窮則自十
 而反一又數當止於九其言十者九之耦也揚雄亦
 曰五復守於五行者蓋地數无過天數之理孰有地
 大於天乎故知數止於九九是陽極也十也者姑為
 五之耦焉耳 極兩/兩是謂天參數雖三其實一也象
 成而未形也 兩/兩 地兩效剛/柔之法也 七離九/六坎八
[075-17a]
 參天兩地此但天地之質也通其數為五乾坤正合
 為坎離之數當六七精為日月麤為水火坎離合而
 後萬物生得天地最靈為人故人亦參為性兩為體
 推其次序數當八九八九而下土其終也故土之為
 數終於地十過此以往萬億无窮不越十終反一而
 已陽極於九隂終於十數乃成五行竒耦乃備過此
 周而反始滋至无算不越於是陽用其極隂不用極
 而用六者十者數之終九之配也地无踰天之理終
[075-17b]
 於其終而已焉參天兩地五行也
  一地兩三也/一天三三也 三地兩六也坤用/三天三九也乾用 五地兩十也/五天三十五
  也/
  凡三五乗天地之數總四十有五并參天兩地者/數之五共五十虚太極之一故其用四十有九
 掛一象三象天地之三也揲象四時四時揲之數不
 過十十時乃三嵗半舉三揲多之餘也直云五嵗再
 閏者盡遇多之極也揲餘九則揲者四十而已四十
 乃時之數也
[075-18a]
 竒所掛之一也扐左右手四揲之餘也再扐後掛者
 每成一爻而後掛也謂第二第三揲不掛也閏常不
 及三嵗而再至故曰五嵗再閏此歸竒必俟於再扐
 者象閏之中間再嵗也
  六七八九十/五四三二一 此相間循環之數也已上並/易說
  廣漢張氏曰大衍之數本於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而大衍之數五十者以五在五十之中也大衍之
  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者虚一為用也譬之上分
[075-18b]
  王於四季而不可見神農書云脾脉不可見見則
  人必死由此觀之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而大衍之
  數止於五十者也夫棊以虚其一故善奕者莫能
  窮軍萬二千五百五十有五為一軍惟其所竒者
  五人所以軍之變無窮也天有十千而辰有十二
  此其所以善厯者莫能窮也大衍之數五十其用
  止於四十有九者非不用一也方其初也而一已
  在其中矣其道生於一立於兩成於三揲蓍之法
[075-19a]
  虚一為无用之用所以象道之用四十九數㑹而
  總之所以象道之未判分之於左右手離之以為
  二所以象兩者不止於兩儀也凡所謂兩者无所
  不象也掛一於指所以象三者不止於三才也凡
  所謂三者无所不象也揲之以四分蓍而揲之皆
  以四四為數者所以象四時也歸竒於扐歸其四
  之餘蓍合於掛者所以象閏五嵗再閏故再扐而
  後掛再扐再歸竒也兩也三也四時也閏月也皆
[075-19b]
  自然之數也五嵗再閏者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四
  分度之一日行遲一嵗一周天以全數言之則一
  年行三百六十度餘有六度一嵗之間所剰六度
  又有六小月是十二日也三年之中凡三十六日
  故閏一月又剰六日五年之中積二十四日加此
  六日故五嵗再閏揲蓍之法歸此三之竒數共成
  一扐與閏同也揲蓍法者用蓍草四十九分為左
  右手左小指内掛一莖先以左手内四莖數之留
[075-20a]
  其餘如未遇四即留之復以右手内四莖數之又
  以其餘并左右手餘作一處仍以小指内所掛一
  莖湊之如此則第一揲若非五即九也留下第一
  揲所餘者只將餘蓍依前揲復分左右手亦以所
  掛一莖湊之第二揲不四即八也第三揲亦如前
  其數亦不四即八也每爻三變然後成一爻第一
  揲不五即九第二揲不四即八第三揲亦不四即
  八此所謂十有八變而成卦也若三者俱多為老
[075-20b]
  隂謂初得九次二次三俱得八是也此得純/坤二折若三
  者俱少為老陽謂初得五次二次三俱得四是也
  此得純/乾一單兩少一多為少隂初與二三之間或得四
  或得五而有八也或二揲得四一揲得九皆為兩
  少一多也此得巽/離兊兩多一少為少陽初與二三之
  間或得九或得八而有四也或二揲得八一揲得
  五皆兩多一少也此得震/坎艮善揲者看左手即知右
  手第一揲左手餘一即知五也左手餘二亦知五
[075-21a]
  也左手餘三亦知五也左手餘四亦知九也第二
  揲左手餘一即知四也餘二亦知四也餘三即知
  八也餘四亦知八也此觀天數乃知地數每以兩
  手揲其餘各以其所掛湊易/說
  兼山郭氏曰有天地之數有大易之數天地之數
  五行之數是也大易之數八卦之數是也五行之
  數始於天一終於十二辰周十二辰凡十七萬七
  千一百四十七化生萬物者也八卦之數始於太
[075-21b]
  極終於二篇之䇿二篇之䇿凡萬有一千五百二
  十當萬物之數也河圖合二者之數故縱横列之
  為十五小衍之數也天五潛運於中統而用之大
  衍之數天有三微地有八方是故五行之初自青
  氣始八卦之運自帝出乎震始此氣數有同異之
  別也獨人之氣不然天統以子為始地統以丑為
  始人統以寅為始而人氣起於申是則不同也案
  十二部經法曰人氣起於中焦注乎太隂漏水下
[075-22a]
  百刻周行五十度而復㑹於手太隂太隂者金也
  是天地之氣起於震木而人之氣起於坤金而談
  道者方且謂乾為氣坤為形為我生之固有也見
  其絪緼者故謂之龍虎見其變化者故謂之男女
  於是呼吸以求精按蹻以鍊形謂可以長生未足
  以語此也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知者能知乾坤之所以然則道可一言而盡也
  易/說 凡數有母有法有實蓍之母四十九是也蓍
[075-22b]
  之法四是也蓍之實三十六二十四二十八三十
  二是也數有是母必有法以用之然後得是實三
  者闕一則蓍道絶矣此聖人幽賛神明之道也
  蓍數之母必用四十九者惟四十九即得三十六
  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之䇿也何惟四十九得之
  蓋四十九之數去其十三則得三十六而去其十
  三者是初揲餘五再揲餘四三揲又餘四也去其
  二十五則得二十四而去其二十五者是初揲餘
[075-23a]
  九再揲餘八三揲又餘八也至於其數二十八則
  去其二十一而得之也其數三十二則去其十七
  而得之也凡得者䇿數也去者所餘之扐也䇿數
  皆自四十九數而得非四十九則不可得故四十
  九為蓍數之母 蓍之法必用四者以蓍之象本
  皆四也三十六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是也九八
  七六亦四也名曰老隂老陽少隂少陽亦四也故
  蓍之法非四不可用 蓍之實必三十六二十四
[075-23b]
  二十八三十二者以四法而得之也四其九三十
  六也四其六二十四也四其七二十八也四其八
  三十二也 四象之數必曰九八七六何也曰三
  十六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之䇿再以四揲而得
  之也以四揲而得之何九六為老而七八為少也
  曰九六天地之數也乾坤之䇿也七八出於九六
  者也六子之䇿也乾坤相索而成者也並揲/蓍説
  白雲郭氏曰聖人易數之學不傳久矣今麤能通
[075-24a]
  者天地之數大衍之數乾坤二篇之䇿而已舍揲
  卦之外亦莫知其用也世人言易數者皆出於緯
  書星厯災異之學流為隂陽末技非聖人之道也
  然大衍天地謂之數乾坤二篇謂之䇿則數者䇿
  之所宗而䇿為己定之數也孔穎逹謂於二萹之
  䇿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之中獨取五十䇿為用是
  則數反出於䇿大衍反出於二篇其倒置甚矣豈
  不思積數之揲而後有䇿由大衍而後有二篇乎
[075-24b]
  京房以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為五十馬融以太
  極兩儀日月四時五行十二月二十四氣為五十
  荀爽以八卦六爻加乾坤用九用六為五十皆妄
  相傅㑹非學者所宜言至鄭康成姚信董遇皆取
  天地之數以減五六義雖近之而鄭氏謂五行減
  五為五十姚董謂六畫減六為四十九五六當減
  則減又何必傅㑹五行六畫此儒者之蔽也韓氏
  取王弼之言曰演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夫何賴
[075-25a]
  焉顧歡云立此五十數以數神又何立焉夫數本
  於自然數之所始聖人能知而明之耳安能以私
  意加毫末於是也故大衍之數五十是為自然之
  數皆不可窮其義窮之愈切其失愈逺唯毋意毋
  必斯得之矣故曰至誠如神自其用四十有九之
  後聖人得以用之也若是則大衍之數五十猶數
  之天也其用四十有九猶數之人也天人之道既
  立則用與不用生焉此之謂易之數也然近世厯
[075-25b]
  家多稱出於大衍蓋傅㑹其數於其始名是而實
  非及一變用則其數支離終不可復得何大衍之
  有皆妄人之說也厯數之學傅㑹甚易且以五十
  為始四十九為始五十五為始八十一六十四皆
  可首數至其窒不能通則小小遷就亦无大失是
  如顧歡之言可立之數也儒者往往不明乎此肆
  為術士所欺然自漢以來太初四分猶為近古故
  其數多本乎自然是以厯家有言曰古之六術並
[075-26a]
  同四分以遷史考太初亦四分也而亡失特甚厯
  之踈繆有古以來莫甚於三統班氏不復討論太
  初而備載三統至其傅㑹欺妄之言一語不遺良
  可嘆也後世皆謂一行王朴之術出於大衍二者
  亦能術士之學第能文飾之耳欲如太初四分近
  古之數尚未之有況易乎故易數與厯不可同論
  也 五十者數之本也四十有九者數之用也此
  聖人用數揲蓍之法也揲蓍之法自四十有九分
[075-26b]
  而為二以象兩儀就兩儀之間於天數之中分掛
  其一而配兩儀以備三才之象故曰掛一以象三
  也揲之以四象四時也竒者所掛之一也扐者左
  右兩揲之餘也得左右兩揲之餘寘於前以竒歸
  之也歸竒象閏也五嵗再閏非以再扐象再閏也
  蓋閏之後有再嵗故歸竒之後亦有再扐也再扐
  而後復掛掛而復歸則五嵗再閠之義矣凡一竒
  再扐三變而成一爻十有八變則一卦成矣然併
[075-27a]
  竒與扐計之初揲非餘五則餘九再揲三揲皆非
  餘四則餘八世俗以八九謂之多四五謂之少故
  有三多三少之言其數雖不差而其名非矣且初
  揲餘五再揲餘四三揲餘四以四十九數計之去
  此十三數則左右兩手之中得四九三十有六老
  陽之數也故陽爻為九而其䇿為三十六初揲餘
  九再揲餘八三揲餘八以四十九數訃之去此二
  十五數則左右兩手之中得四六二十有四老隂
[075-27b]
  之數也故隂爻為六而其䇿為二十四至於世俗
  所謂兩少一多者去其十七則得四八三十有二
  少隂之數八也俗所謂兩多一少者去其二十一
  則得四七二十有八少陽之數七也揲蓍之法本
  无二致因或者誤以扐為竒又好以三多三少論
  隂陽之數故異說從而生焉並易/説 世俗皆以三
  多三少定卦象如是則不必四十九數以四十五
  四十一皆初揲非五則九再揲三揲非四則八矣
[075-28a]
  豈獨四十五四十一為然哉自三十以上論之則
  三十三三十七五十三五十七六十一六十五六
  十九七十三七十七八十一八十五八十九九十
  三九十七皆可得五九四八多少之象與十九數
  為母者无以異獨不可得三十六二十四二十八
  三十二之䇿數故蓍數四十九為不可易之道可
  易者非聖人之法也 揚子雲太𤣥以二揲取三
  象其法蓋倣此 是三者之數莫知所立之後先
[075-28b]
  謂四十九為先乎則非法之四亦不用四十九矣
  謂法之四為先乎則非三十六二十四二十八三
  十二亦不用法之四矣故三者之數一有一无則
  蓍之道不立一先一後則蓍之用不成惟同有同
  立莫知先後故其數一本於自然如環之无端雖
  聖人不能加毫末於是矣 歸竒合扐之數謂不
  用之餘數也䇿數謂所得之正數也初揲餘數得
  五再揲餘數得四三揲餘數又得四世所謂三少
[075-29a]
  者也其數凡十有三於四十九蓍之中去此不用
  之餘數十有三則所得正䇿數四九三十有六故
  為老陽 不用之餘數初揲餘九再揲餘入三揲
  又餘八世所謂三多者也其數凡二十有五於四
  十九蓍之中去此不用之餘數二十有五則所得
  正䇿數四六二十有四故為老隂 三揲不用之
  餘數得五與八八九與四八其數皆二十有一也
  於四十九蓍之中去此二十一數則所得正䇿數
[075-29b]
  皆四七二十有八故為少陽 三揲不用之餘數
  得九與四四五與四八其數皆十有七也於四十
  九蓍之中去此十七數則所得正䇿數皆四八三
  十有二故為少隂 揲法先以右手揲左次以左
  手揲右故曰兩揲之餘今人或止揲一手即以餘
  數足之者非法也自唐初以來以竒為扐故揲法
  多誤至横渠先生而後竒扐復分揲法於是明矣
   凡一掛再扐為三變乃成一爻此言每成一爻
[075-30a]
  又言第二第三揲不掛者正所以明正義之失也
  君子之言微而顯如此 古厯十九分為一閏而
  閏餘之法嵗得十九分之七三嵗當得二十一分
  是一閏有餘二分也五嵗即得三十五分是兩閏
  不足三分也故一閏常不及三嵗再閏常五嵗有
  餘觀横渠先生之言至簡而正昔人之誤无遺矣
   凡卦爻所得之數獨謂之䇿其餘雖天地大衍
  亦皆謂之數隂陽有九六七八數也蓍之四十九
[075-30b]
  亦數也卦之竒耦蓋謂畫也非䇿非數也 扐者
  數之餘也如禮言祭用數之仂是也或謂指間為
  扐者非也大衍之扐蓋兩手之餘數故其字亦從
  手如揲之從手也揚子雲作艻亦謂蓍之餘數豈
  以草間為艻邪 正義云四四揲天之數最末之
  餘歸之合於扐掛之一處是一揲也又以四四揲
  地之數最末之餘又合餘前所歸之扐而總掛之
  是再扐之後掛也詳正義言天之數謂左手之蓍
[075-31a]
  也地之數謂右手之蓍也言扐掛者是以初為竒
  也蓋以左手之蓍為一揲右手之蓍為再揲以再
  揲為再扐是六揲六扐而成一爻三十六揲三十
  六扐而成一卦與十有八變而成卦之文異矣
  正義以左右兩手之餘為再扐而前復云掛謂四
  揲之餘者則是既以竒為餘又以扐為餘竒與扐
  異名而同一事矣繫辭言歸竒於扐則竒與扐為
  二事也又言再扐而後掛則扐與竒亦二事也由
[075-31b]
  是知正義誤以竒為扐又誤以左右手揲為再扐
  如曰最末之餘歸之合於扐掛之一處則是又以
  扐為竒而扐與掛亦不復為二事也其説自相抵
  捂莫知所從惟當從横渠先生之說曰竒所掛之
  一也扐左右兩揲之餘也以此為正 繫辭言歸
  竒於扐是歸掛一於餘數也如正義言是歸餘數
  於掛一也 繫辭以兩扐一掛為三變而成一爻
  是有三嵗一閏之象正義以每一揲左右兩手之
[075-32a]
  餘即為再扐是一變之中再扐一掛皆具則一嵗
  一閏之象也正義所謂歸餘數於掛一則是總掛
  指間故畢中和因之有第一指第二指第三指
  之言此皆誤以扐為指間不知其為兩手餘數也
  指間之說本於馬氏故後人因之 凡揲蓍第一
  變必掛一者謂不掛一則无變所餘皆得五也惟
  掛一則所餘非五則九故能變第二第三揲雖不
  掛亦有四八之變蓋不必掛也故聖人必再扐後
[075-32b]
  掛者以此 或言舊法初揲用四十九而掛一第
  二與第三揲或掛或不掛而止用四十八數者皆
  非是今三揲不用四十九數而掛一俱不在其耦
  數中某案書法第二第三揲皆除掛與扐而揲未
  嘗用四十八數也若三揲皆用四十九數而掛一
  則每揲皆得四十䇿或四十四䇿其餘扐皆非五
  則九一揲足矣何用三變為如是則終无四九四
  六四七四八之䇿此蓋不知所謂䇿數也蓋䇿數
[075-33a]
  因論多少而失之多少又因論竒耦而失之聖人
  之法埽地矣 大衍之法自唐以竒為扐以扐為
  掛以正䇿數為餘數逮今五百年矣雖名既不正
  義亦難通而其為數尚未失也至取三多三少之
  數以辨隂陽老少雖畫卦未至異同而棄䇿數不
  用則四十九之蓍已似可廢至傳一行之學又直
  取三多三少之象以畫竒耦不復問其數此與擲
  錢代蓍无以異四十九蓍於是直可廢也究其始
[075-33b]
  蓋不明䇿數之弊又重之以畢中和再揲三揲非
  三則七於是每變必掛而古法更張人亦不以為
  非矣況擲錢代蓍亦自唐始是蓍己可不用安知
  揲蓍之道不遂絶乎百世之下康節先生出而後
  明言䇿數横渠先生出而後明正竒扐伊川先生
  出而後其法大備學者於是復知聖人生蓍立法
  之意斯道不可得而絶矣豈小補哉並蓍卦/辨疑
  漢上朱氏曰小衍之五參兩也大衍之五十則小
[075-34a]
  衍在其中矣一者體也太極不動之數四十有九
  者用也兩儀四象分太極之數總之則一散之則
  四十有九非四十有九之外復有一而其一不用
  也方其一也兩儀四象未始不具及其散也太極
  未始或亡體用不相離也四十有九者七也是故
  爻用六蓍用七卦用八𤣥用九十即五也十盈數
  不可衍也分之左右而為二以象兩者分隂陽剛
  柔也掛一於小指以象三者一太極兩儀也揲之
[075-34b]
  四以象四時者隂陽寒暑即四象也歸竒於扐以
  象閏者先以其左四揲之歸其所揲之餘而扐之
  以象五嵗再閏故再扐而後復掛皆參兩也三揲
  而成一爻閏生於日月合朔周天不盡之氣七閏
  凡三嵗閏者五二嵗閏者二大率五嵗再閏所以
  定四時成嵗也韓康伯曰其間五嵗再閏者二故
  舉其凡是以太一算數關子明卜百年之義皆源
  於此京房以五十為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馬融
[075-35a]
  謂北辰日月五行十二月二十四氣誤也或謂每
  成一爻而後掛二揲三揲不掛亦誤也易/傳 劉氏
  云八純卦兼兩儀四象而盡五十五數謂先布五
  十五位後除天地四方數餘以竒耦數排之便見
  八卦之位此說不通所謂天者乾也地坤也所謂
  坎者北方也離南方也兊西方也震東方也今除
  天九地六四方四數而分布八卦即八卦所用止
  三十六而十九數為贅矣夫八卦皆本於乾坤而
[075-35b]
  坤之數乾兼有之故八卦不出於三十六夫三十
  六數四九也九老陽之數也此小成之卦也若大
  成之卦三十二䇿也二十八䇿也二十四䇿也而
  三十六䇿皆兼有之蓋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自一
  衍而五大衍為五十則五十五在其中其用四十
  有九則一在其中更不論五十也若除天地四方
  之數又於四象二儀之外而有八卦矣故曰其論
  不通 韓氏云衍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其用四
[075-36a]
  十有九則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而
  數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此言是也四十九數總
  而為一者太極也散而為四十九即太極在其中
  矣故分而為二以象兩揲之以四以象四時四時
  者坎離震兊此六七八九之數也 京房云五十
  者謂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其一不用
  者天之生氣將欲以虚來實故用四十九焉此言
  五十數之見於天者其成象如此謂其一不用為
[075-36b]
  天之生氣則非也 荀爽云卦各有六爻六八四
  十八加乾坤二用凡五十初九潛龍勿用故用四
  十九也乾用九坤用六皆在八卦爻數之内潛龍
  勿用如勿用取女之類 鄭康成云天地之數以
  五行氣通凡五行減五大衍又減一故用四十有
  九康成所謂五行氣通者蓋謂十日十二律二十
  八宿三者五行之氣通焉為五十五減五行之數
  為五十大衍又減一為四十九其說本於乾鑿度
[075-37a]
  與京房為一說而五行氣通其說尤善但後學一
  例抵之不詳觀耳 董遇云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者其六以象六畫之數故減而用四十九非也董
  謂五十有五減卦之六畫為四十九不知五十有
  五天地之極數大衍之數五十其一太極不動而
  四十九運而為八卦重而六十四若去六畫即說
  不通矣 顧歡云立此五十數以數神神雖非數
  因數以顯故虚其一數以明其不可言之義所謂
[075-37b]
  神雖非數因數以顯是也然其說大而无當不及
  韓說劉氏謂韓注虚一為太極即未詳其所出之
  宗而顧之未詳又可知矣 劉謂天一居尊而不
  動則與馬季長言北辰不動何異若謂不動則筮
  者當置一䇿以象天一不動不當言用四十有九
  也動靜一源顯微无間知四十有九為一之用即
  知一為四十有九之體矣 劉云天一者在數為
  天一在日為甲在象為六之中位在純卦為坎之
[075-38a]
  中爻在重乾為九在復為陽爻在辰為建子在五
  行為水在律為黄鍾劉所謂一者言一之定位也
  不知五十去一則一在四十九中使四十九去一
  則一又在四十八凡有數則未嘗无一而一之所
  在无往而不為萬物之祖得此而不失是為執天
  地之機 又云一用天徳天徳者九也乾用九者
  謂天徳不可為首也用之如何見羣龍无首吉也
  此存乎其人也坤用六者利永貞是也非謂一用
[075-38b]
  九也 又云乾道包坤陽道兼隂此論用之於八
  卦小成其三十六爻皆出於乾可也若謂乾三兼
  坤之六成陽之九幹運五行成數而變化則誤也
  並叢/說
  新安朱氏曰大衍之數五十蓋以河圖中宫天五
  乗地十而得之至用以筮則又止用四十有九蓋
  皆出於理勢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損益也
  兩謂天地也掛懸其一於左手小指之間也三三
[075-39a]
  才也揲間而數之也竒所揲四數之餘也扐勒於
  於左手中三指之兩間也閏積月之餘日而成月
  者也五嵗之間再積日而再成月故五嵗之中凡
  有再閏然後别起積分如一掛之後左右各一揲
  而一扐故五者之中凡有再扐然後别起一掛也
  本/義 大衍之數五十以天地之數五十有五除出
  金木水火土五數并天一便用四十九此一說也
  數家之說雖多不同某自謂此說却分曉三天兩
[075-39b]
  地則是已虚了天一之數便只用天三對地二又
  五是生數之極十是成數之極以五乗十亦是五
  十以十乗五亦是五十此一說也又數始於一成
  於五小衍之而成十大衍之而成五十此又是一
  說 河圖五十五是天地自然之數大衍五十是
  聖人去這河圖裏面取那天五地十衍出這箇數
  不知他是如何大槩河圖是自然底大衍是用以
  揲蓍求卦者 大衍之數五十蓍之數五十蓍之
[075-40a]
  籌乃其䇿也䇿中乗除之數則直謂之數耳 蓍
  卦當初聖人用之亦須有箇見成圖算後失其傳
  所僅存者只有這幾句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
  有九分而為二掛一揲之以四歸竒於扐只有這
  幾句如以象兩以象三以象四時以象閏已是添
  入許多字說他了 掛一嵗右揲二嵗扐三嵗一
  一閏也左揲四嵗扐五嵗再閏也 揲蓍雖是一
  小事自孔子來千五百年人都理㑹不得唐時人
[075-40b]
  說得雖有病痛大體理㑹得是近來說得大乖自
  郭子和始竒者揲之餘為竒扐者歸其餘扐於二
  指之中今子和反以掛一為竒而以揲之餘為扐
  又不用多少只用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八二十四
  為䇿數以為聖人從來只說隂陽不曽說老少不
  知他既无老少則七八九六皆无用又何以為卦
  又曰龜為卜䇿為筮䇿是餘數一云䇲/是條數謂之䇿他
  只胡亂說䇿字或問他既如此說則再扐而後掛
[075-41a]
  之說何如曰他以第一揲掛為扐第二第三揲不
  掛為扐第四揲又掛然如此則无五年再閏一云/則是
  六年再/閏也如某己前排真箇是五年再閏聖人下字
  皆有義掛者挂也扐者勒於二指之中也 問今
  之揲蓍但見周公作爻辭以後之揲法不知當初
  只有文王彖辭又如何揲曰他又須别有法但今
  不可考耳且如周禮所載則當時煞有文字如今
  所見占法亦只是大槩如此其間亦自有无所據
[075-41b]
  底只是約度如此大抵古人法度今皆无復存者
  只是這些道理人尚胡亂說得去並語/録 又云三
  多三少人言其數雖不差而其名非矣愚竊謂多
  少之說雖不經見然其實以一約四以竒為少以
  偶為多而已九八者兩其四也隂之偶也故謂之
  多五四者一其四也陽之竒也故謂之少竒陽體
  圓其法徑一圍三而用其全故少之數三偶隂體
  方其法徑一圍四而用其半故多之數二歸竒積
[075-42a]
  三三而為九則其過揲者四之而為三十六矣歸
  竒積三二而為六則其過揲者四之而為二十四
  矣歸竒積二三一二而為八則其過揲者四之而
  為二十二矣歸竒積二二一三而為七則其過揲
  者四之而為二十八矣過揲之數雖先得之然其
  數衆而繁歸竒之數雖後得之然其數寡而約紀
  數之法以約御繁不以衆制寡故先儒舊說専以
  多少決隂陽之老少而過揲之數亦𠖇㑹焉初非
[075-42b]
  有異說也然七八九六所以為隂陽之老少者其
  說又本於圖書定於四象詳見後段其歸竒之數
  亦因揲而得之形體次第者其父也歸竒之竒偶
  方圓者其子也過揲而以四乘之者其孫也今自
  歸竒以上皆棄不録而獨以過揲四乘之數為說
  恐或未究象數之本原也與郭冲/晦書 虚一之說甚
  善此本聖人所不言今著一句便成贅語來喻推
  說其理甚當但以四十九蓍握而未分為太極之
[075-43a]
  象則恐亦未穏當蓋太極形而上者也兩三四五
  形而下者也若四十九蓍可合而命之曰太極之
  象則二三四五亦可合而命之曰太極之體矣蓋
  太極雖不外乎隂陽五行而其體亦有不離乎隂
  陽五行者某於周子之圖書之首固已𤼵此意矣
  若必其所象毫髪之不差則形而上下終不容强
  於匹配若曰各隨所指而言則與其所握而未分
  者象太極反不若以一䇿不用者象之之為无病
[075-43b]
  也答趙子/欽書
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坤之䇿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
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䇿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
之數也
 康節先生曰體數之䇿三百八十四去乾坤離坎之
 䇿為用數三百六十體數之用二百七十去乾與離
 坎之䇿為用數之用二百五十二也體數之用二百
 七十其一百五十六為陽一百一十四為隂去離之
[075-44a]
 䇿得一百五十二陽一百一十二隂為實用之數也
 蓋陽去離而用乾隂去坤而用坎也是以天之陽䇿
 一百一十二去其隂也地之隂䇿一百一十二陽䇿
 四十去其南北之陽也極南大暑極北大寒物不能
 生是以去之也其四十為天之餘分也陽侵隂晝侵
 夜是以在地也合之為一百五十二陽一百一十二
 隂也陽去乾之䇿隂去坎之䇿得一百四十四陽一
 百八隂為用數之用也陽三十六三之為一百八隂
[075-44b]
 三十六三之為一百八三陽三隂隂陽各半也陽有
 餘分之一為三十六合之為一百四十四陽一百八
 隂也故體數之用二百七十而實用者二百六十四
 用數之用二百五十二也卦有六十四而用止於三
 十六爻有三百八十四而用止於二百一十有六也
 六十四分而為二百五十六是以一卦去其初上之
 爻亦二百五十六也此生物之數也故離坎為生物
 之主以離四陽坎四隂故生物者必四也陽一百一
[075-45a]
 十二隂一百一十二去其離坎之爻則二百一十六
 也隂陽之四十共為二百五十六也是以八卦用六
 爻乾坤主之也六爻用四位離坎主之也故天之昏
 曉不生物而日中生物地之南北不生物而中央生
 物也體數何為者也生物者也用數何為者也運行
 者也運行者天也生物者地也天以獨運故以用數
 自相乘而以用數之用為生物之時也地耦而生故
 以體數之用陽乘隂為生物之數也天數三故六六
[075-45b]
 而又六之是以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地數兩故十
 二而十二之是以坤之䇿百四十有四也乾用九故
 三其八為二十四而九之亦二百一十有六兩其八
 為十六而九之亦百四十有四也坤用六故三其十
 二為三十六而六之亦二百一十有六也兩其十二
 為二十四而六之亦百四十有四也坤以十二之二
 十六之四六之一與半為乾之餘分則乾得二百五
 十二坤得一百八也 又曰體有三百八十四而用
[075-46a]
 止於三百六十何也以乾坤坎離之不用也乾坤坎
 離之不用所以成三百六十之用也故萬物變易而
 四者不變也夫惟不變是以能變也用止於三百六
 十而有三百六十六何也數之贏也數之贏則何用
 也乾之全用也乾坤不用則離坎用半也乾全用者
 何也陽主贏也乾坤不用者何也獨陽不生専隂不
 成也離坎用半何也離東坎西當隂陽之半為春秋
 晝夜之門也或用乾或用離坎何也主陽而言之故
[075-46b]
 用乾也主贏分而言之則陽侵隂晝侵夜故用離坎
 也陽主贏故乾全用也隂主虚故坤全不用也陽侵
 隂隂侵陽故離坎用半也是以天之南全見而北全
 不見東西各半見也離坎隂陽之見也故離當寅坎
 當中而數常踰之者蓋隂陽之溢也然用數不過乎
 寅交數不過乎申或離當夘/坎當酉乾四十八而四分之一
 分為隂所尅坤四十八而四分之一分為所尅之陽
 也故乾得三十六而坤得十二也陽主進是以進之
[075-47a]
 為三百六十日隂主消是以十二月消十二日也順
 數之乾一兊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逆數
 之震一離兊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也乾四十八
 兊三十離二十四震十坤十二艮二十坎三十六巽
 四十乾三十六坤十二離兊巽二十八坎艮震二十
  又曰一生六六生十二十二生十八十八生二十
 四二十四生三十三十生三十六引而伸之六十變
 而生三百六十矣此運行之數也四生十二十二生
[075-47b]
 二十二十生二十八二十八生三十六此生物之數
 也故乾之陽䇿三十六兊離巽之陽䇿二十八震坎
 艮之陽䇿二十坤之陽䇿十二也並觀物/外篇
  大衍數康節傳子伯温/見漢上易圖說
 四因九得三十六為乾一爻䇿數四因六得二十四
 為坤一爻䇿數
  太極不用所用者四象故以四因九六九陽數六
  隂數也陽用極數故九隂用中數故六九而四之
[075-48a]
  得三十六為乾一爻之䇿六而四之得二十四為
  坤一爻之䇿
 六因三十六得二百一十有六為乾一卦之䇿數
  六者一卦有六爻乾一爻之䇿三十有六以三十
  六而六之則二百一十有六為乾一卦之䇿也
 六因二十四得百四十有四為坤一卦之䇿數
  六者一卦有六爻坤一爻之䇿二十有四以二十
  四而六之則百四十有四為坤一卦之䇿也
[075-48b]
 乾坤之䇿凡三百有六十
  二百一十有六合百四十有四則三百六十也
 三十二因二百一十有六得六千九百一十二為三
 十二陽卦之䇿數
  陽有三十二卦以二百一十有六而三十二之則
  六千九百一十二為三十二陽卦之䇿數也
 三十二因百四十有四得四千六百八為三十二隂
 卦之䇿數
[075-49a]
  隂有三十二卦以百四十有四而三十二之則四
  千六百八為三十二隂卦之䇿數也
 二篇之䇿萬有一千五百二十
  三十二陽卦之䇿六千九百一十二三十二隂卦
  之䇿四千六百八合而為萬有一千五百二十所
  謂二篇之䇿也
  廣漢張氏曰此特論乾坤二篇之䇿不論六子之
  䇿夫揲蓍之法三者俱少為老陽而三少之餘凡
[075-49b]
  三十六故陽爻有三十六數焉總乾六爻則是乾
  之䇿二百一十六也三者俱多為老隂而三多之
  餘凡二十四故隂數有二十四數焉總坤六爻則
  是坤之䇿百四十有四也總乾坤之䇿則為三百
  六十總六十四卦則為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以三
  百六十當期之日以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
  之數也此皆自然相當也一嵗之内舉成數而言
  之故以乾坤之䇿當三百六十為期之日也自乾
[075-50a]
  坤終於坎離為上篇自咸恒終於既濟未濟為下
  篇也此二篇有三百八十四爻隂陽各居其半故
  乾之爻一百九十二每爻三十六一百九十二爻
  共計六千九百一十二䇿坤之爻一百九十二每
  爻二十四一百九十二爻共計四千六百單八䇿
  也以乾之六千九百一十二䇿合坤之四千六百
  單八䇿都總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䇿也以象萬物
  之數是度之長短量之多寡天之星辰皆不逃於
[075-50b]
  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然此特乾坤老隂老陽之數
  耳而震坎艮為少陽之數少陽之數七也四七二
  十八每爻二十八一百九十二爻積五千三百七
  十六䇿巽離兊為少隂之數少隂之數八也四八
  三十二每爻三十二一百九十二爻積六千一百
  四十四䇿共總少隂少陽之數亦萬有一千五百
  二十大抵易之數不離於七九八六乾之䇿九四
  九三十六坤之䇿六四六二十四震坎艮之䇿七
[075-51a]
  四七二十八巽離兊之䇿八四八三十二易/說
  兼山郭氏曰何謂九六天地之數乾坤之䇿曰天
  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此天地之生數也天之生
  數凡三一三五是也合一三五之數是為九地之
  生數凡二二與四是也合二與四之數是為六故
  曰九六天地之數也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六之
  則為三十六又四之則九也坤之䇿百四十有四
  六之則為二十四又四之則六也故曰九六乾坤
[075-51b]
  之䇿也九六本於天地之數得於乾坤之䇿故乾
  所以稱九而為老陽坤所以稱六而為老隂也
  何謂七八出於九六六子之䇿乾坤相索而成曰
  由上所言則隂陽止於九六而已何七八之有由
  震巽六卦考之然後得七八之數蓋震坎艮之三
  卦皆乾畫一坤畫二乾畫一其䇿三十六坤畫二
  其䇿四十八合之為八十四䇿復三分之則一爻
  之䇿二十八也又以四之法揲之是為七巽離兊
[075-52a]
  之三卦皆坤畫一乾畫二坤畫一其䇿二十四乾
  畫二其䇿七十二合之為九十六䇿復三分之則
  一爻之䇿三十二也又以四之法揲之是為八由
  是言之七八由九六之變而成故曰七八出於九
  六者也六子之䇿也以乾之䇿索於坤而為震坎
  艮之䇿八十四以坤之䇿索於乾而為巽離兊之
  䇿九十六故曰乾坤相索而成者也如是則七安
  得不為少陽而八安得不為少隂乎故聖人幽賛
[075-52b]
  神明之道无非本於神明自然獨能賛以明之而
  已夫何容心焉 或曰乾坤稱九六而六子不稱
  七八何也曰九六有象也七八无象也以卦言之
  則六子之卦七八隠於其中而无其象以畫言之
  則雖六子亦皆乾坤之畫无六子之畫也如震之
  初乾畫也乾䇿也震之二三坤畫也坤䇿也在震
  初无是畫无是䇿也乾畫不得不稱九坤畫不得
  不稱六也故惟乾坤有用九用六之道諸卦之得
[075-53a]
  竒畫者皆用乾之九也得耦畫者皆用坤之六也
  終无用七用八之道故曰九六有象而七八无象
  也並揲/蓍說
  白雲郭氏曰䇿者揲而所得之數也乾坤之䇿皆
  取老陽老隂之數老陽之數三十有六六之則乾
  之䇿故二百一十有六老隂之數二十有四六之
  則坤之䇿故百四十有四二篇之䇿凡陽爻百九
  十有二皆乾之九也隂爻百九十有二皆坤之六
[075-53b]
  也合為䇿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以象萬物之數也
  乾坤之䇿三百六十而曰當期之日者三百六十
  中數也二十四氣過之故曰氣盈十二月不及焉
  故曰朔虚氣盈朔虚積而為閏者也聖人舉中道
  言之故曰當期之日乾坤二篇之䇿皆一定之數
  出於大衍者也故大衍之序先天地而乾坤之䇿
  又次之易/說 一三五七九天數也二四六八十地
  數也自天一至天五為天地之生數自地六至地
[075-54a]
  十為天地之成數此見於天地者然也其用於易
  者則以生數成數故一三五成而為九二四成而
  為六自九變而成七自六變而成八至於十則復
  變而為一者也天地於是无餘數矣易有兼天地
  之道故曰與天地準人在其中故曰兼三才 大
  衍揲蓍之法繫辭言之雖詳獨不載九八七六隂
  陽老少之數而學者相傳謂九為老陽七為少陽
  六為老隂八為少隂及觀乾爻稱九坤爻稱六則
[075-54b]
  九六為隂陽蓋無疑也而六子皆稱九六不言七
  八為少隂少陽未有所據及考乾坤之䇿曰乾之
  䇿二百一十有六坤之䇿百四十有四六之一則
  乾爻得三十六坤爻得二十四是則老隂老陽之
  數也又考二篇之䇿陽爻百九十有二以三十六
  乗之積六千九百十有二隂爻百九十有二以二
  十四乗之積四千六百八合之為萬有一千五百
  二十則二篇之䇿亦皆老隂老陽之數也而少隂
[075-55a]
  少陽之數又无所見再置陽爻百九十有二以少
  陽二十八乗之積五千三百七十六再置隂爻百
  九十有二以少隂三十二乗之積六千一百四十
  四合之亦為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以是知少隂少
  陽之數隠於老隂老陽之中如是則七九皆為陽
  六八皆為隂其畫為竒為耦皆同聖人畫卦初未
  必以隂陽老少為異然卜史之家欲取動爻之後
  卦故分別老少之象與聖人畫卦之道已不同矣
[075-55b]
  然七九為陽六八為隂蓋謂隂陽各有二道與說
  卦言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其
  義皆同是道也以聖人不明載之繋辭故後世紛
  紛互相矛盾至有大失聖人之意者大率多生卜
  史之論不知所謂䇿數遂妄為臆說也究其原蓋
  自唐畢中和之誤亦有由來然猶能通其數而其
  誤有四論餘不論䇿以多少為言一誤也誤認扐
  之義置餘於三指間二誤也揲左不揲右三誤也
[075-56a]
  每扐必掛一四誤也因此四誤故後人之弊有不
  勝言者夫揲蓍在易為无可疑之事尚且多誤如
  此則易道之難明難言可知已 凡卦初之數為
  餘數三十六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為䇿數蓋本
  於繋辭言乾之䇿坤之䇿也故邵康節先生以餘
  數為歸竒合扐之數以四九四六四七四八為䇿
  數而正義云歸此殘竒於所揲之䇿則以竒為餘
  數又以餘數歸之䇿矣如是則竒扐與䇿混殽莫
[075-56b]
  辨故畢中和言三指俱遇少通計十三䇿三指俱
  遇多通計二十五䇿此不當名䇿者皆稱䇿也殊
  不知䇿者卦之所得之定數也乾得二百一十有
  六坤得百四十有四是也非卦中所得之䇿雖天
  地大衍皆謂之數則蓍之餘數正義既誤歸於所
  揲之䇿而畢中和又不當名䇿而名之曰䇿也並/蓍
  卦辨/疑
  漢上朱氏曰自此以下再論揲之四以象四時歸
[075-57a]
  竒合耦之數得五與四四則䇿數三十六四九也
  是為乾之䇿乾之䇿老陽也得九與八八則䇿數
  二十四四六也是為坤之䇿坤之䇿老隂也得五
  與八八得九與四八䇿數皆二十八四七也是為
  震坎艮之䇿少陽也得九與四四得五與四八䇿
  數皆三十二四八也是為巽離兊之䇿少隂也三
  十六合二十四六十也二十八合三十二亦六十
  也乾之䇿六爻二百一十有六坤之䇿六爻一百
[075-57b]
  四十有四乾坤之䇿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具
  四時也震坎艮之䇿六爻一百六十有八巽離兊
  之䇿六爻一百九十有二震坎艮巽離兊之䇿凡
  三百有六十亦當期之日舉乾坤則六卦舉矣老
  者變少者不變易以變為占者也變則化成變化
  則鬼神行矣管子曰流行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
  歸竒合耦之數所以異於䇿數者存其掛一之數
  也一者太極不動之數故五與四四合為十三去
[075-58a]
  其一則十二九與八八合為二十五去其一則二
  十四五與八八合為二十一九與四八合亦二十
  一去其一則皆二十九與四四合為十七五與四
  八合亦十七去其一皆十六一體也體隠則用顯
  所謂二者亦隠故二十四者老隂之䇿也以二十
  四合十二則三十六者老陽之䇿也以二十合十
  二則三十二者少陽之䇿也以十六合十二則二
  十八者少隂之䇿也二十四合三十六六十也二
[075-58b]
  十八合三十二亦六十也用與不用通而為一體
  无非用也劉牧謂經唯舉乾坤老陽老隂三百六
  十之數當期之日不更別舉他卦之爻而疑六日
  七分之義此不以三隅反也唐陸希聲謂易以年
  統月以嵗統旬以日統時凡言月者以一䇿當一
  月一九之䇿三十有六是為三年故曰皆一九之
  䇿也又曰以年統月一日十二時七日八十四時
  一九之䇿三十六二六之䇿四十八凡八十有四
[075-59a]
  是為七日八十四時故曰七日者一九二六之䇿
  也又曰以日統時一朔之旬三十日七二十八䇿
  八三十二䇿凡六十䇿半之為三十故曰言旬者
  合七八之䇿而半之以象一朔之旬一閏三十者
  再閏六十日九三十六䇿六二十四䇿凡六十䇿
  故曰言嵗者全之以象再閏之日明有朔虚故半
  之嵗有中盈故全之一月三旬八月二十四旬而
  老隂之䇿二十有四故曰八月之旬當極隂之䇿
[075-59b]
  二十有四三嵗為一閏一嵗三百六十而二篇之
  爻三百八十有四除三百六十日餘二十四日故
  曰閏之日當二篇之爻八十有四乾坤之䇿當期
  之日而少六日故曰虚分包焉二篇之爻三百八
  十四爻多二十四日故曰盈分萃焉其說本於繋
  辭坤乾之䇿當期之日然時有抵牾且虞翻為孫
  權筮闗侯遇節五爻變之臨曰不出二日五應二
  以二爻為日也尚廣為孫皓筮并天下遇同人之
[075-60a]
  頤曰庚子嵗青蓋入洛庚子震初爻也震少陽數
  七鳯凰元年至天紀四年春三月吳入晉實七年
  若以一九二六之䇿推之為八十四時則可以言
  七日不可以言七嵗七年矣又臨至於有凶者謂
  自復數至遯一爻為一月非取二十四極隂之䇿
  若二爻屬老隂四十八䇿不可言十六月矣不然
  當言一嵗四月乎中條隠者謂易含萬象䇿數乃
  數之一又有爻數卦數五行十日十二辰五聲十
[075-60b]
  二律納甲之數不可一端而盡二篇之䇿三百八
  十四爻陽爻一百九十二其䇿六千九百一十二
  隂爻一百九十二其䇿四千六百八二篇之䇿合
  之凡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此變爻也
  老陽老隂之䇿也以不變者論之少陽之䇿二十
  有八凡一百九十二爻為五千三百七十六䇿少
  隂之䇿三十有二凡一百九十二爻為六千一百
  四十四䇿二篇之䇿合之亦萬有一千五百二十
[075-61a]
  當期之日變者以不變為基不變者以變者為用
  以爻數言之陽爻一百九十二晝數也其數一千
  七百二十八隂爻一百九十二夜數也其數一千
  一百五十二綜而言之二千八百八十凡四求之
  亦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易/傳 又曰乾
  䇿三十六陽也坤䇿二十四隂也陽合於隂而生
  震坎艮者二十八䇿隂合於陽而生巽離兊者三
  十二䇿乾坤二爻其䇿六十 少陽數七者謂天
[075-61b]
  五駕地二為七前言地以二上交於天五而生七
  七為少陽之數也陽以進故進二之九為老陽之
  數此一進也若以四位合之則少陽數七四七二
  十八也又四位進二見八二十八進八故老陽數
  三十六也又以天地四時數因之天地分二少陽
  數七二七則一十四也四七則二十八也成一百
  六十有八數陽生自復至乾凡六卦每卦進八故
  老陽數二百一十有六若天五駕地二為七二進
[075-62a]
  之為老陽四位合之四七二十八又四位進二見
  八二十八進八為三十六四位者指四時之位也
  天地四時之數二十四以天地四時數因之天地
  分二少陽數七二七則一十四四七則二十八二
  七十四又四七二十八凡四十二又四因之成一
  百六十有八數陽生自復至乾凡六卦復臨泰大
  壯夬乾每卦進八故老陽數二百一十六謂於一
  百六十有八之上又進六八四十八成二百一十
[075-62b]
  六為老陽之數謂之老陽者皆乾爻也 少隂數
  八者謂天五駕天三為地八隂以退故退二之六
  六為老隂之數此一退也若以四位合之則少隂
  數八四八三十二也又四位每位退二見八二八
  則一十六也凡四因之成一百九十二隂生自姤
  至坤凡六卦每卦退八故老隂數一百四十有四
  也 劉氏以天地五十五數布之五行自丙丁至
  甲乙為一周其辰子丑午未自甲乙至壬癸為一
[075-63a]
  周其辰寅夘申酉自壬癸至庚辛為一周其辰辰
  巳戌亥故上經三十卦三周而成六十卦六十卦
  當期之日其䇿一萬一千五百二十 劉氏論咸
  恒不繋之於離其論過於韓注至言天地之數五
  十有五循十日而周一元三周而萬物之數足則
  為可疑也夫劉氏配五行生成之數五十居中水
  火居右木金居左始於丙丁終於庚辛周而復始
  六十日之納音盡矣此一律含五音而成六十律
[075-63b]
  之說也而配於易之上經三十卦則不合矣雖甲
  子始於乾而癸亥終於離則不合也乾當甲金而
  二十九卦豈盡然哉繋辭言二篇之䇿當萬物之
  數而為三周五十五數一百八十爻為萬物之數
  足則未之聞也 劉氏云鄭氏雖以四正卦之爻
  減二十四之數與當期之日相契則又與聖人之
  辭不同也夫四正之卦四六二十四爻主二十四
  氣此先儒舊傳非鄭氏配合也劉氏用六十卦主
[075-64a]
  期之日則四正之卦主二十四氣不廢也故曰䇿
  數當日而不取爻數則一爻一日五卦一月何謂
  也 易有以一䇿當一日者乾坤之䇿是也有以
  一爻當一日者七日來復是也有以䇿數七八九
  六言日者勿逐七日得是也易之取象豈一端而
  盡六十卦直日兩卦相去皆七日其實則六日七
  分猶書稱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其實三百六十
  五日四分日之一禮言三年之䘮其實二十七月
[075-64b]
  詩言一之日二之日其實十一月十二月之日何
  於此六日七分而疑之乎先儒以此候氣占風效
  證寒温而劉氏易之以五卦各主五日則吾不知
  其說也並叢/說 乾鑿度云厯以三百六十五日四
  分日之一為一嵗易以三百六十析當期之日此
  律厯數也五嵗再閏故再扐而後掛以應律厯之
  數鄭康成曰厯以記時律以候氣氣章六十日一
  轉與厯相應則三百六十日為終也厯之數有餘
[075-65a]
  者四分之一嵗差而不齊故閏定四時成嵗令相
  應也蘇洵曰震離坎兊各守其方而六十卦之分/散於三百六十日聖人不以五日四之一者
  害其為易而以七分者加焉此非有所法乎日月/星辰之度天地五行之數也以為上之不可以八
  而下之不可以六故以七分者加之使大易者亦/不為无用於厯而已矣 皇甫泌曰天地之數三
  百有六十所以當期凡嵗三百五十有四日不充/爻者餘則歸閏爻以存虚虚所以待甲癸之變甲
  癸者舉十日之終始也胡旦亦曰卦之爻則實數/也嵗之日則虚數也嵗月不盡之日則加算焉六
  日七日實數也三百六十/五日有餘焉故算而為閏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見
  於周公之時訓吕不韋取以為月令焉其上則見
[075-65b]
  於夏小正夏小正者夏后氏之書孔子得之於杞
  者也夏建寅故其書始於正月周建子而授民時
  巡狩烝享皆用夏正故其書始於立春夏小正具
  十二月而无中氣有候應而无日數至於時訓乃
  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十日為節二書詳略雖異
  其大要則同豈時訓因小正而加詳歟左氏傳曰
  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中
  謂中氣也漢詔曰古者黃帝合而不死名察𤼵歛
[075-66a]
  定清濁起五部建氣物分數氣謂二十四氣也則
  中氣其來尚矣仲尼賛易時已有時訓觀七月一
  篇則有取於時訓可知易通卦驗易家傳先師之
  言所記氣候比之時訓晚者二十有四蚤者三當
  以時訓為定故子雲太𤣥二十四氣闗子明論七
  十二候皆以時訓卦氣/圖說
  新安朱氏曰凡此䇿數生於四象蓋河圖四面太
  陽居一而連九少隂居二而連八少陽居三而連
[075-66b]
  七太隂居四而連六揲蓍之法則通計三變之餘
  去其初掛之一凡四為竒凡八為偶竒圓圍三偶
  方圍四三用其全四用其半積而數之則為六七
  八九而第三變揲數䇿數亦皆符㑹蓋餘三竒則
  九而其揲亦九䇿亦四九三十六是為居一之太
  陽餘二竒一偶則八而其揲亦八䇿亦四八三十
  二是為居二之少隂二偶一竒則七而其揲亦七
  䇿亦四七二十八是為居三之少陽三偶則六而
[075-67a]
  其揲亦六䇿亦四六二十四是為居四之老隂是
  其變化往來進退離合之妙皆出自然非人之所
  能為少隂退而未極乎虚少陽進而未極乎盈故
  此獨以老陽老隂計乾坤六爻之䇿數餘可推而
  知也期周一嵗也凡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
  此特舉成數而槩言之耳 二篇謂上下經凡陽
  爻百九十二得六千九百一十二䇿隂爻百九十
  二得四十六百八䇿合之得此數並本/義 二篇之
[075-67b]
  䇿當萬物之數不是萬物盡於此數只是取象自
  一而萬以萬數來當萬物之數耳 䇿數云者凡
  手中之數皆是如散䇿於君前有誅龜䇿弊則埋
  之不可以既揲餘數不為䇿數也 數三百六十
  六三百六十天地之正數也其餘進退不過六故
  陽進不過六分 大凡易數皆六十三十六對二
  十四三十二對二十八皆六十也以十甲十二辰
  亦湊到六十也鍾律以五聲十二律亦積為六十
[075-68a]
  也以此知天地之數皆至六十為節 繋辭言蓍
  法大抵只是解其大略想别有文字今不可見但
  如天數五地數五此是舊文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是孔子解文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
  數五十有五此是舊文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
  此是孔子解文分而為二是本文以象兩是解文
  掛一揲之以四歸竒於扐皆是本文以象三以象
  四時以象閏之類皆解文也乾之䇿二百一十有
[075-68b]
  六坤之䇿百四十有四孔子則斷之以當期之日
  二篇之䇿萬有一千五百二十孔子則斷之以當
  萬物之數於此可見並語/録 易卦之位震東離南
  兊西坎北者為一説十二辟卦分屬十二辰者為
  一說及焦延夀為卦氣直日之法乃合二說而一
  之既以八卦之震離兊坎二十四爻直四時又以
  十二辟卦直十二月且為分四十八卦為之公侯
  卿大夫而六日七分之說生焉若以八卦為主則
[075-69a]
  十二卦之乾不當為己之辟坤不當為亥之辟艮
  不當侯於申酉巽不當侯於戌亥若以十二卦為
  主則八卦之乾不當在西北坤不當在西南艮不
  當在東北巽不當在東南彼此二說互為矛盾且
  其四十八卦為公侯卿大夫以附於十二辟卦初
  无法象而直以意言本已无所據矣不待論其減
  去四卦二十四爻而後可以見其失也楊雄太𤣥
  次第乃是全用焦法其八十一首蓋亦去其震離
[075-69b]
  兊坎者而但擬其六十卦耳諸家於八十一首多
  有作擬震離兊坎者近世許翰始正其誤至立踦
  贏二賛則正以七百二十九賛又不足乎六十卦
  六日七分之數而益之恐不可反據其說以正焦
  氏之失也答程泰/之書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
仲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廣漢張氏曰分而為二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歸
[075-70a]
  竒於扐凡四營然後成一爻每爻三揲則十八變
  以成其卦也自此引而伸之則八卦之象可以窺
  天地之數自此觸類而長之則一卦可成六十四
  卦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四營謂分而為二掛一象三揲之以
  四歸竒於扐其營有四也四營而後有爻爻而後
  有卦故云成易也一掛再扐共為三變而成一爻
  六爻則十有八變矣自八卦小成引而伸之觸類
[075-70b]
  而長之重為六十四卦合三百八十四爻為䇿萬
  有一千五百二十則天地之間无不備矣乾坤䇿
  數之後復繼以四營成易之道者以明易之作始
  於數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四時行而後萬物生无非四也故曰
  四營而成易分二掛一歸四揲之餘而併扐之一
  變也三變而成一爻六爻十有八變而成卦自乾
  至坤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為六十四卦觸類而
[075-71a]
  長之乃有變動或謂三畫之卦為小成誤也上既
  陳十有八變而成卦則八卦者重卦也八卦而六
  十四卦具故曰小成自歸竒合扐之數觀之三少
  者乾也三多者坤也一少二多者震坎艮也二少
  一多者巽離兊也三少者䇿數九三多者䇿數六
  一少二多者䇿數七一多二少者䇿數八則多少
  之數八卦已具自三畫觀之八卦為陽畫者十有
  二隂畫者二十有四陽七九也隂六八也九六十
[075-71b]
  五也七八亦十五也二十四者坤䇿也總而為三
  十六者乾䇿也則三畫之中五行十日十二辰二
  十四氣已具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不越乎此是
  故聖人語小天下莫能破語大天下莫能載謂八
  卦而小成者舉中而言也易/傳
  新安朱氏曰四營謂分二掛一揲四歸竒也易變
  易也謂一變也三變成爻十八變則成六爻也
  小成謂九變而成三畫得内卦也 引伸觸類謂
[075-72a]
  已成六爻而視其爻之變與不變以為動靜則一
  卦可變而為六十四卦以定吉凶凡四千九十六
  卦也並本/義 四營而成易易字只是箇變字四度
  經營方成一變若說易之一變却不可這處未下
  得卦字亦未下得爻字只下得易字 引而伸之
  觸類而長之是占得一卦則就上面推看如乾則
  推其為圜為君為父之類是也並語/録
顯道神徳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
[075-72b]
 伊川先生曰顯明於道而見其功用之神故可與應
 對萬變可賛祐於神道矣謂合徳也人惟順理以成
 功乃賛天地之化育也經/説
 横渠先生曰示人吉凶其道顯隂陽不測其徳神顯
 故可與酬酢神故可與祐神受命如響故可與酬酢
 知來藏往故可與祐神 示人吉凶其道顯矣知來
 藏往其徳行神矣語蓍龜之用也 顯道者危使平
 易使傾懼以終始其要无咎之道也神徳行者寂然
[075-73a]
 不動𠖇㑹於萬化之感而莫知為之者也受命如響
 故可與酬酢曲盡鬼謀故可與祐神顯道神徳行此
 言蓍龜之徳也並易/說
  廣漢張氏曰道之奥妙其原本於天也然道自此
  而顯徳行之塵迹其原本於人也然徳行自此而
  神其麤可以出同民患故可與酬酢其精可以賛
  化育故可與祐神易/說
  白雲郭氏曰道至難顯徳行難神使道之顯猶易
[075-73b]
  簡而天下之理得是也蓋由易之有書也使徳行
  之伸猶聖人之崇徳是也亦由易之有書也唯顯
  道神徳行故可與酬酢而應天下之變可與祐神
  而賛天地之化育也上言四營成易以至天下之
  能事畢矣皆謂易之成書天下萬事无不備故此
  言聖人因其書用其道以顯道神徳行酬酢祐神
  也由是知易之為書始於數而終於聖人之用明
  矣 此言聖人能顯易之道神易之徳行而用之
[075-74a]
  故可以酬酢天下之變而賛天地之化育也祐助
  也祐神所以賛化育也繋辭自首章至天下之能
  事畢矣皆聖人顯道神徳行酬酢祐神之事故以
  此終之並易/說
  漢上朱氏曰顯道者危者使平易者使傾懼以終
  始其要无咎之道也徳行者卦之徳行神者變而
  通之酬酢者互為賓主祐神者先後天也飲酒之
  禮主人獻賓賓酬主人主人酬賓卦反覆相變而
[075-74b]
  乾坤坎離大過頣小過中孚不變此所以能酬酢
  也易/傳
  新安朱氏曰道因辭顯行以數神酬酢謂應對祐
  神謂助神化之功本/義 此是說蓍卦之用道理因
  此顯著徳行是人事却由取決於蓍既知吉凶便
  可以酬酢事變神又能自說吉凶與人因有易後
  方著見便是易來祐助神也 問顯道神徳行曰
  道較微妙无形影因卦辭說出來道這是吉這是
[075-75a]
  凶這可為這不可為徳行是人做底事因數推出
  來方知得這不是人硬恁地做都是神之所為也
  又曰須知得是天理合如此 易惟其顯道神徳
  行故能與人酬酢而祐助夫神化之功也並語/録
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康節先生曰神无方而易无體滯於一方則不能變
 化非神也有定體則不能變通非易也易雖有體體
 者象也假象以見體而本无體也 又曰神无所在
[075-75b]
 无所不在人與他心通者以其本於一也道與一神
 之强名也以神為神者至言也並觀物/外篇
 伊川先生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與上
 文相連不合在下經/說
 橫渠先生曰化之於己須㬰之化則知須㬰之頃必
 顯一日之化則知一日之化有殊易知變化之道則
 知神之所為又曰知幾其神乎 惟神為能變化以
 其一天下之動也人能知變化之道其必知神之為
[075-76a]
 也 聖人之進豈不自見今在學者區别是非有化
 於聖者猶能知之況聖人乎易言窮神知化又言知
 變化之道安得不知並易/說
  廣平游氏曰春作夏長秋斂冬蔵皆神之所為也
  神之所為異於人為者以其從道而已此四時所
  以不忒也易/說 變者革汚以為清革暴以為良然
  猶有迹也化則其迹滅矣日用飲食而已至於化
  則神之所為也中庸/解
[075-76b]
  龜山楊氏曰變化神之所為也其所以變化孰從
  而見之因其成象於天成形於地然後變化可得
  而見焉舊常解此義云无象无形則神之所為隠
  矣有象有形變化於是乎著南都/語録 已上一條補
  廣漢張氏曰大而天地散而萬物舉皆囿於造化
  之道而為其推遷者也然變化豈能自運邪有神
  以行其變化者也故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
  為乎變者自无而出有化者自有而歸无日月之
[075-77a]
  往來寒暑之迭運雷霆之震驚風雨之散潤以至
  山岳之鼎峙江河之流注草木之榮枯蟲魚之出
  没无非變化之道有以為之樞機然變者不能以
  自變有神以變之化者不能以自化有神以化之
  故知變化之道者疑吾窺測其妙也然能知神之
  所為而已至於隂陽不測者此又非知變化之道
  者所能知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變化即盡神也故由變化可以知神
[075-77b]
  天下之變化或不得而知則由易之變化以知之
  知神之所為者知神之所謂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變化之道盡於參兩之神知其道則
  知神之所為矣易/傳
  新安朱氏曰變化之道即上文數法是也皆非人
  之所能為故夫子歎之而門人加子曰以别上文
  也本/義
   右第九章新安朱氏本義曰此章言天地大衍/之數揲蓍求卦之法然亦略矣意其
[075-78a]
    詳具于太卜筮人之官而今不/可考耳其可推者啓䝉備言之
 
 
 
 
 
 
 
[075-78b]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