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s0070 御錄宗鏡大綱-清-胤禎 (master)


御錄宗鏡大綱卷二       兩二


問以心為宗理須究竟約有情界真妄似分
不可雷同有濫圓覺未審以何心為宗答誠
如所問須細識心此妙難知唯佛能辯只為
三乘慕道見有差殊錯指妄心以為真實認
妄賊而為真子劫盡家珍收魚目以作驪珠
空迷智眼所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一切
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义
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
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
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煑沙欲成
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
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
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
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002-0024b]
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
入諸趣又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
想不真故有輪轉以不了不動真心而隨輪
迴妄識此識無體不離真心元於無相真原
轉作有情妄想如風起澄潭之浪浪雖動而
常居不動之源似瞖生空界之華華雖現而
匪離虛空之性瞖消空淨浪息潭清唯一真
心周徧法界又此心不從前際生不居中際
住不向後際滅昇降不動性相一如則從上
稟受以此真心為宗離此修行盡縈魔罥別
有所得悉陷邪林如經云阿難言如來現今
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
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
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
[002-0025a]
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
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
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
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唯垂大悲開示未悟
爾時世尊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
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
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
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
名貌何况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
體若汝執悋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
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
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
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
塵分別影事我非勅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
[002-0025b]
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
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
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
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古釋云能
推者即是妄心皆有緣慮之用亦得名心然
不是真心妄心是真心上之影像故云汝身
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若執此
影像為真影像滅時此心即斷故云若執緣
塵即同斷滅故知諸佛境智徧界徧空凡夫
身心如影如像若執末為本以妄為真生死
現時方驗不實。


又此能推之心若無因緣
即不生起但從緣生緣生之法皆是無常如
鏡裏之形無體而全因外境似水中之月不
實而虛現空輪認此為真愚之甚矣所以慶
喜執而無據七處茫然二祖了而不生一言
[002-0026a]
契道則二祖求此緣慮不安之心不得即知
真心徧一切處悟此為宗遂乃最初紹於祖
位阿難因如來推破妄心乃至於五陰六入
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性一一微細窮詰徹底
唯空皆無自性既非因緣自他和合而有又
非自然無因而生悉是意言識想分別因茲
豁悟妙明真心廣大含容徧一切處即與大
眾俱達此心同聲讚佛故經云爾時阿難及
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閒示身心蕩然得無
𦊱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徧十方見十方
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徧圓含裹十方反
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
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
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
[002-0026b]
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讚佛妙湛總持不
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消我億劫顛倒想不
歷僧祇獲法身即同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
佛。


如上依教所說真妄二心約義似分歸
宗匪別何者真心約理體妄心據相用今以
理恒是心不得心相心恒是理不動心相如
水即波不得波相波即是水不壞波相是以
動靜無際性相一原當凡心而是佛心觀世
諦而成真諦所以華嚴經云菩薩摩訶薩觀
一切法皆以心為自性如是而住若攝境為
心是世俗勝義心之自性即是真如是勝義
勝義如是而住以無所得而為方便雙照真
俗無住住故。


問若隨分別立真妄心約此
二心總有幾種答大智論云有二種道一畢
竟空道二分別好惡道若畢竟空道尚不得
[002-0027a]
一何况說多若分別好惡道理從義利事乃
恒沙且約一心古釋有四一紇利陀耶此云
肉團心二緣慮心通指八識三質多耶此云
集起心唯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現行四乾
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
也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
與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
染淨自為藏識不和合者體常不變目為真
如都是如來藏。


經云隱為如來藏顯為法
身故知四種心本同一體但從迷悟分多經
偈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
藏即賴耶識佛說如來藏者即法身在纏之
名以為阿賴耶即是藏識惡慧不能知藏即
賴耶識有執真如與賴耶體別者是惡慧也
然雖四心同體真妄義別本末亦殊前三是
[002-0027b]
相後一是性性相無礙都是一心即第四真
心以為宗旨。


楞伽經云如來藏名阿賴耶
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
又云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
識藏若此一心推末歸本者謂證第一義則
得解脫第一義是緣之性若見緣性則脫緣
縛華嚴經云皆一心作論云但是一心者一
切三界唯心轉故諸教同引證成唯心云何
一心而作三界以真如性畢竟無盡故如漩
洑頌云若人欲識真空理身內真如還徧外
情與非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不離幻
色即見空此即真如含一切一念照入於多
劫一一念劫收一切於一境內一切智於一
智中諸境界只用一念觀一境一切諸境同
時會時處帝網現重重一切智通無𦊱礙。
[002-0028a]


又偈云真如淨法界一泯未嘗有隨於染淨
緣遂成十法界隨染緣成六凡法界隨淨緣
成四聖法界。


眾生於真性上以情想自異
則六趣昇沉諸聖於無為法中以智行為差
則四聖高下然凡聖迹雖昇降縛脫似殊於
一真法界之中初無移動又依華嚴宗一心
隨理事立四種法界一理法界者界是性義
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二事法界者界是分義
一一義別有分劑故三理事無礙法界者具
性分義圓融無礙四事事無礙法界者一切
分劑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以此
十法界因理事四法界性相即入真俗融通
遰出無窮成重重無盡法界然是全一心之
法界全法界之一心隨有力無力而立一立
多因相資相攝而或隱或顯如一空徧森羅
[002-0028b]
之物像似一水收萬疊之波瀾入宗鏡中坦
然顯現。


問心分四名義開多種識之名義
約有幾何答若約同門自相不可分別若約
異門共相隨義似分名約性相有九義包內
外具五名有九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
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九淨識義具五者一識自相謂識自證分二
識所變故一切境界從心現起三識相應故
同時受想等心法四識分位故識上四相等
五識實相故謂二空真如是識實性自上諸
法皆不離識總名唯識故知若相若性若境
若心乃至差別分位皆是唯識卷舒匪離總
別同時猶雲霧之依空若波瀾之涌海。



相境智教理行果等皆唯是識無有一法而
非所標故稱羣經了義中王諸聖所依之父
[002-0029a]
若有遇者頓息希望無一法而可求無一事
而不足全獲如來無上之珍寶寧同荊岫璞
中巳探教海祕密之靈珠豈比驪龍頷下遂
得盡眾生之苦際斷煩惱之病原一念功全
千途自正。


故知唯此真實萬法皆空以此
標宗更無等等如觀法經云彼有菩薩名曰
上首作一乞士入城乞食時有比丘名曰恒
伽謂乞士言汝從何來答曰我從真實中來
又問何謂真實答曰寂滅故名為真實又問
寂滅相中有所求無所求耶答曰無所求又
問無所求者何用求耶答曰無所求中吾故
求之又問無所求中何用求耶答曰有所求
者一切皆空得者亦空著者亦空實者亦空
來者亦空語者亦空問者亦空寂滅涅槃一
切虛空分界亦復皆空吾為如是次第空法
[002-0029b]
而求真實故知若能於法法上求空則於門
門中解脫若人法問答言語徃來如宗鏡中
像若般若智照寂滅涅槃如宗鏡中明所以
若像若明一切皆空唯有鏡體恒常披露徧
一切處未嘗出沒故云吾為如是次第空法
而求真實即知一切法皆真實故無所求中
吾故求之矣亦是夫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
所求故融大師云若有一法可得即是非時
求也所以淨名經云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
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
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於
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又經
云願求諸佛慧亦不著願求求佛慧尚不令
貪著何况其餘善法又菩薩以離願求但眾
生不知求佛道菩薩故發願只云我願求佛
[002-0030a]
道眾生因此方知發心而求佛道得意自知
無所求也如上所解則念念與實相相應更
無餘念也所以楞伽經云一一相相應遠離
諸見過是知若於諸相常與實相相應自然
遠離諸過會第一義清淨真心朗然明徹而
無念著即事即如唯心直進即佛之所許自
覺之境矣故論偈云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
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問此唯識大約
有幾種答略有二種一具分二不具分且具
分唯識者以無性理故成真如隨緣義則不
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即
是具分若不全依真心事不依理故唯約生
滅便非具分又若決定信入此唯識正理速
至菩提如登車而立至遐方猶乘舟而坐昇
彼岸如成唯識寶生論云謂依大乘成立三
[002-0030b]
界但唯是識。


若知但是自心所作無邊資
糧易為積集不待多時如少用功能成大事
善遊行處猶若掌中由斯理故所有願求當
能圓滿隨意而轉。


問真心靡易妙性無生
凡聖同倫云何說妄答本心湛寂絕相離言
性雖自爾以不守性故隨緣染淨且如一水
若珠入則清塵雜則濁又如一空若雲遮則
昏月現則淨故大智度論云譬如清淨池水
狂象入中令其渾濁若清水珠入水即清淨
不得言水外無象無珠心亦如是煩惱入故
能令心濁諸慈悲等善法入心令心清淨然
垢淨不定真妄從緣若味之則念念輪迴遺
失真性若照之則心心寂滅圓證涅槃故知
真妄無因空有言說約真無說約說無真幻
影纔消智光息燄。


故遠法師云但內一不
[002-0031a]
生則無諸有欲塞煩惱之窟穴截生死之根
株但能內觀一念無生則空華三界如風卷
煙幻影六塵猶湯沃雪廓然無際唯一真心
矣進趣大乘方便經云佛言一實境界者謂
眾生心體從本已來不生不滅乃至一切眾
生心一切二乘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
皆同不生不滅真如相故乃至盡於十方虛
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狀無一區分而可得者
但以眾生無明癡闇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
生念著所謂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謂有起覺
知想計我我所而實無有覺知之相以此妄
心畢竟無體不可見故若無覺知能分別者
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以一切
法皆不能自有恒依妄心分別故有所謂一
切境界各各不自念為有知此為自知彼為
[002-0031b]
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
心不了不知內自無故謂有前外所知境界
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謂好謂惡謂是謂
非謂得謂失乃至生於無量無邊法想當如
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然
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
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為心又此妄心與前境
界雖俱相依起無前後而此妄心能為一切
境界原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
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因故現妄境界
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
自不了故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
於無明以一切諸佛於一切境界不生無明
故又復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
界從本已來體性自滅未曾有故因如此義
[002-0032a]
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當知一切諸
法悉名為心以義體不異為心所攝故又一
切諸法從心所起與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
共滅同無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
念相續故而得住持暫時而有如上廣引佛
言委曲周細只為成後學之信明我自心寶
藏論云古鏡照精其精自形古教照心其心
自明當知一心徧一切心無塵可異一切性
含一性有法皆同無形而廓徹虛空誰分彼
此搜迹而任窮法界莫得纖毫何故眾生界
中即今顯現斯則皆因妄念積集熏成如鏡
上之塵似遮光影若空中之霧暫混清虛但
有一法現前皆是自心分別設當一念纔起
盡因幻境牽生起滅同時更無前後若知能
所無體頓悟人空法空忽了物我無依始信
[002-0032b]
境寂心寂是以有心緣想萬境摐然無念意
持纖塵不現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
自心生還與心為相是知若不於宗鏡正義
之中所有知解皆是邪道宗黨設形言說悉
墮惡見論議此宗鏡法義可以憑准正理無
差可以依行現前得力萬邪莫迴其致千聖
不改其儀遂能洗惑塵消滯慮湛幽抱豁神
襟獨妙絕倫故無等等問若言有真有妄是
法相宗若言無真無妄是破相宗今論法性
宗云何立真立妄又說非真非妄答今宗鏡
所論非是法相立有亦非破相歸空但約性
宗圓教以明正理即以真如不變不礙隨緣
是其圓義若法相宗一向說有真有妄若破
相宗一向說非真非妄此二門各著一邊俱
可思議今此圓宗前空有二門俱存又不違
[002-0033a]
礙此乃不可思議若定說有無二門皆可思
議今以不染而染則不變隨緣染而不染則
隨緣不變實不可以有無思亦不可為真妄
惑斯乃不思議之宗趣非情識之所知今假
設文義對治只為破其邪執若情虛則智絕
病差則藥消能窮始末之由方洞圓常之旨。


唯七言絕想可會斯玄於隨緣門初即迷
真起妄後乃悟妄即真於迷悟中似分終始
約不變門妄自本空誰論前後真俗無性凡
聖但名譬如迷繩作蛇疑杌為鬼真諦非有
世諦非無二諦相成不墮邪見是以俗諦不
得不有有常自空真諦不得不空空恒徹有
今時學者多迷空有二門盡成偏見唯尚一
切不立拂迹歸空於相違差別義中全無智
眼既不辯惑何以釋疑故云涅槃心易得差
[002-0033b]
別智難明若能空有門中雙遮雙照真俗諦
內不即不離方可弘法為人紹隆覺位。



真妄二心行相各異如何融會得入法性之
圓宗答但了妄念無生即是真心不動此不
動之外更無毫釐法可得。


所以古師廣釋
真妄交徹之義云夫真妄者若約三性圓成
是真徧計為妄依他起性通真通妄淨分同
真染分為妄約徧計為妄者情有即是理無
妄徹真也理無即是情有真徹妄也若染分
依他為妄者緣生無性妄徹真也無性緣成
真徹妄也若約隨俗說真妄者真妄本虛則
居然交徹真妄皆真則本來一味故知真妄
常交徹亦不壞真妄之相則該妄之真真非
真而湛寂徹真之妄妄非妄而雲興如水該
波而非水濕性凝停波徹水而非波洪濤淘
[002-0034a]
涌則不存不泯性相歷然一一融通重重交
徹無障無閡體用相收入宗鏡中自然法爾
故先德云然其真妄所以交徹者不離一心
故禪原集云謂一切凡聖根本悉是一法界
心性覺寶光各各圓滿本不名諸佛亦不名
眾生祗以此心靈妙自在不守自性隨迷悟
之緣成凡聖之事又雖隨緣而不失自性常
非虛妄常無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遂名
真如故此一心常具二門未曾暫闕祗隨緣
門中凡聖無定謂本來未曾覺悟故說煩惱
無始若修證即煩惱斷盡故說有終然實無
別始覺亦無不覺畢竟平等。


大智度論云
菩薩云何觀心念處菩薩觀內外心是內心
有三相生住滅作是念是心無所從來滅亦
無所至但從內外因緣和合生是心無有定
[002-0034b]
實相亦無實生住滅亦不過去未來現在世
中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是心亦無
性無相亦無生者無使生者外有種種種雜
六塵因緣內有顛倒心想生滅相續故彊名
為心如是心中實心相不可得是心性不生
不滅常是淨相客煩惱相著故名為不淨心
心不自知何以故是心心相空故是心本末
無有實法是心與諸法無合無散亦無前際
後際中際無色無形無對但顛倒虛誑生是
心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無實是名隨順心觀
知心相無生入無生法中何以故是心無生
無性無相智者能知智者雖觀是心生滅相
亦不得實生滅法不分別垢淨而得心清淨
以是心清淨故不為客塵煩惱所染如是等
觀內心觀外心觀內外心亦如是故知法本
[002-0035a]
不有因心故生離憶想而無法可成除分別
而無塵可現又反觀憶想分別畢竟無生從
三際求求之不見向十方覓覓之無蹤既無
能起之心亦無所滅之迹起滅俱離所離亦
空心境豁然名為見道於見道中相待之真
妄自融對治之能所皆絕能所盡處自然成
佛如華嚴論云此經云以少方便疾得菩提
不同權教菩薩同有為故立能證所證也一
念之間無有能所能所盡處名為正覺亦不
同小乘滅能所也了能所本無動故此乃任
法性故動寂皆平為本智非動寂故妄謂為
動愚夫不了棄動而求寂為大苦也故維摩
經云五受陰洞達空為苦義為小乘有忻厭
故即苦生。


問如上所說真妄二心但是文
理會歸何方便門得親見性答妄息心空真
[002-0035b]
知自現若作計校轉益妄心但妙悟之時諸
緣自絕如古佛悟道頌云因星見悟悟罷非
星不逐於物不是無情又寶藏論云非有非
空萬物之宗非空非有萬物之母出之無方
入之無所包含萬有而不為事應化萬端而
不為主道性如是豈可度量見性之時自然
披露所以古偈云妄息寂則生寂生知則現
知生寂已捨了了唯真見。


如學人問黃檗
和尚祗如目前虛空可不是境豈無指境見
心答甚麼心向境上見設爾得見元來祗是
照境心如人以鏡照面縱得眉目分明元來
祗是影像何關汝事問若不因照如何得見
答若涉因常須假物有甚麼了時汝不見道
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謾說數千般問他若
識了照時亦無物師答若是無物更何處得
[002-0036a]
照汝莫開眼寱語復云百種多知不如無求
乃第一道人。


夫宗鏡本懷但論其道設備
陳文義為廣被羣機同此指南終無別旨切
不可依文失其宗趣若悟其道則可以承紹
可以傳衣。


又古人云此事似空不空似有
不有隱隱常見只是求其處所不可得是以
若定空則歸斷見若實有則落常情若有處
所則成其境故知此事非心所測非智所知
故先聖悟道頌云有無去來心永息內外中
間都總無欲見如來真佛處但看石羊生得
駒如此妙達之後道尚不存豈可更論知解
會不會之妄想乎如古德偈云勸君學道莫
貪求萬事無心道合頭無心始體無心道體
得無心道也休。


問覺體不遷假名有異凡
聖既等眾生何不覺知若言不迷教中云何
[002-0036b]
說有迷悟答只為因本覺真心而起不覺因
不覺故成始覺如因地而倒因方故迷又因
地而起因方故悟則覺時雖悟悟處常空不
覺似迷迷時本寂是以迷悟一際情想自分
為有虛妄之心還施虛妄之藥經云佛言我
說三乘十二分教如空拳誑小兒是事不知
號曰無明祖師偈云如來一切法除我一切
心我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故知已眼若開
真明自發所治之迷悟見病既亡能治之權
實法藥自廢夫悟此法者非假他智與異術
也或直見者如開藏取寶剖蚌得珠光發襟
懷影含法界如融大師頌云瞎狗吠茅叢盲
人唱賊虎循聲故致迷良由目無覩若得心
開照理之時諸見皆絕不見佛法是不見世
法非以自性中言思道斷故。


如起信鈔云
[002-0037a]
離言說相豈可以言談離心緣相豈可以心
度實謂心言路絕唯證相應耳且夫凡言說
者從覺觀生是共相和合而起分別者因意
識生是計度比量而起以要言之皆因不覺
教觀隨生若無不覺之心一切諸法悉無自
相可說除方便門而為開示究竟指歸無言
之道故論云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
可說以覺對不覺說共相而轉若無不覺覺
無自相如獨掌不鳴思之可見乃至染淨諸
法悉亦如是皆相待有畢無自體可說如離
長何有短離高何有低若入宗鏡中自然絕
待。


問不覺妄心元無自體若覺悟妄心起
時無有初相則全成真覺此真覺相為復隨
妄俱遣為當始終建立答因妄說真真無自
相從真起妄妄體本虛妄既歸空真亦不立
[002-0037b]
起信論云不覺義者謂從無始來不如實知
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妄念自無實相
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迷無自相不
離於方眾生亦爾依於覺故而有不覺妄念
迷生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離本覺復待不
覺以說真覺不覺既無真覺亦遣此則明真
覺之名待於妄想若離不覺即無真覺自相
可說是明所說真覺必待不覺若不相待即
無自他待他而有亦無自相自相既無何有
他相是顯諸法無所得義論云當知一切染
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大智度論
云若世諦如毫釐許有實者第一義諦亦應
有實此之謂也又凡立真妄皆是隨他意語
化門中收若頓見性人誰論斯事如今不直
悟一心者皆為邪曲設外求佛果者皆不為
[002-0038a]
正如寒山子詩云邪道不用行行之轉辛苦
不用求佛果識取心王主是知若見有法可
求有道可行皆失心王自宗之義若直入宗
鏡萬事休息凡聖情盡安樂妙常離此起心
皆成疲苦。


問真諦不謬本覺非虛云何同
妄一時俱遣答因迷立覺說妄標真皆徇機
宜各無自體約世俗有依實諦無但除相待
之名非滅一靈之性性唯絕待事有對治遣
蕩為破執情建立為除斷見苦行伏諸外道
神通化彼愚癡三昧降眾天魔空觀祛其相
縛見苦斷集為對增上慢人證滅修真皆成
戲論之者盡是權智引入斯宗則無一法可
興無一法可遣四魔不能减大覺不能增旋
心而義理全消會旨而名言自絕問既云真
心絕迹理出有無云何教中廣說無生無相
[002-0038b]
之旨答一心之門微妙難究功德周備事理
圓通知解罕窮分別不及目為無相實無有
法可稱無相之名詺作無生亦無有法以顯
無生之理發菩提心論云菩薩觀一切善不
善我無我實不實空不空世諦真諦正定邪
定有為無為有漏無漏黑法白法生死涅槃
如法界性一相無相此中無法可名無相亦
無有法以為無相是則名為一切法印不可
壞印於是印中亦無印相是名真實智慧釋
曰一切法印者以此心印印一切法楷定真
實不可壞印者一切有無內外等法不能破
壞故於此印中亦無印相者萬法皆空亦無
所印所印之法既無能印之智非有如是通
達名為真實智慧。


問若一切法即心自性
云何又說性亦非性答即心自性此是表詮
[002-0039a]
由一切法無性故即我心之實性性亦非性
者比是遮詮若能超遮表之文詮泯即離之
情執方為見性已眼圓明如今若要頓悟自
心開佛知見但了自性徧一切處凡有見聞
皆從心現心外無有一毫釐法而有體性各
各不相知各各不相到何者以是一法故無
法可相知相到若有二法即相徃來以知若
凡若聖若境若智皆同一性所謂無性此無
性之旨是得道之宗如華嚴經偈云諸法無
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
釋曰果從因生果無體性因由果立因無體
性因無體性何有感果之用果無體性豈有
酬因之能又互相待故無力也以他為自故
無體也是故體用俱無所以一切法各各不
相知也。


肇論云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
[002-0039b]
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
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
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然則所造未嘗異
所見未嘗同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苟得
其道復何滯哉傷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對真
而莫覺既知徃物之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徃
徃物既不來今物何可徃何則求向物於向
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於今
未嘗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嘗無故知物不
去覆而求今今亦不徃是謂昔物自在昔不
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既
無徃返之微朕又何物而可動乎釋云昔物
自在昔今物自在今如紅顏自在童子之身
白首自處老年之體所以云人則謂少壯同
體百齡一質徒知年徃不覺形隨世人雖知
[002-0040a]
歲月在於徃古豈覺當時之貌亦隨年在於
昔時則童子不至老年老年不至童子剎那
不相知念念不相待豈得少壯同體百齡一
質耶又年徃形亦徃此是遷義即此遷中有
不遷也徃年在徃時徃形在徃日是謂不遷
而人乃謂徃日之人遷至今日是謂惑矣又
昔自在昔何須遷至今今自在今何須遷至
昔故論云是以言徃不必徃古今常存以其
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
經中言遷未必即遷以古在古以今在今故
也所以言無常者防人之常執言常住者防
人之斷執言雖乖而理不異語雖反而真不
遷不可隨方便有無之言迷一心不遷之性。


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於古
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
[002-0040b]
應有古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
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不至古事各性住有何
物而可去來大涅槃經云人命不停過於山
水夫無常有二一者敗壞無常二者念念無
常人只知壞滅無常而不覺念念無常論云
若動而靜似去而留經說無常速疾猶似流
動據理雖則無常前後不相徃來故如靜也
雖則念念謝徃古今各性而住當處自寂故
如留也又雖說古今各性而住當處自寂而
宛然念念不住前後相續也則非常非斷非
動非靜見物性之原也。


若能見法是心隨
緣了性無一法從外而入無一法從內而生
無一法和合而有無一法自然而成如是則
尚不見一微毫住相寧觀萬法去來斯乃徹
底明宗透峰見性心心常合道念念不違宗
[002-0041a]
去住同時古今一貫故法華經云我觀久遠
猶若今日維摩經云法無去來常不住故若
了此無所住之真心不變異之妙性方究竟
明不遷矣已上論中借世相之古今寄明不
遷同入真實是以時因法立法自本無所依
之法體猶空能依之古今奚有若假方隅而
辯法因指見月而無妨或徇方便而迷真執
解違宗而反悞。


御錄宗鏡大綱卷二


音釋




音𦌾罔也

音钁驚視
漩洑
上音旋下音服水回流

大計切音


音窗撞也

音區遣也

音命辨別物名
[002-004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