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46 成唯識論自攷-明-大惠 (master)



成唯識論自攷卷第九
明武林蓮居弟子 大惠 錄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


【若有下。大章明唯識性。初句躡前三性。次句問後
無性。】


「頌曰即依此三性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三頌答中。初二行明無性。次一行正明唯識性。由
前二十二行廣辨能變差別。以顯非空。此之二行
略明三性無性。以顯非有。非有非空。總成緣起正
理。將欲顯體。要須鴻漸。故以無性為入理之門。今
此二頌聯絡前義。冠戴後章。兩楹著此。深有意焉。】


「論曰即依此前所說三性於有及無總說無性。」


【論中先釋第一頌。初二句牒頌前二句。次句引後
頌釋成無性。故佛下。牒頌後二句。密意者。對機破
著偏說空無。徧計非有。依圓非無。今俱說無。故非
了義。謂後下。釋俱說無意。依他幻有。圓成真實。二
性非無。而有愚夫於彼依他起上徧計執有我法。
佛為破情。於有及無。總說無性。】


「云何依此而立彼三而濫第二故此不說。」


【云何下。釋第二頌。初句徵起。謂依下。立量釋三無
性。徧計量云。徧計所執。立相無性。體相畢竟非有
[009-0271a]
故。喻如空華。依他量云。依他起性。立生無性。眾緣
生故。喻如幻事。圓成量云。圓成實性。勝義無性。遠
離諸法故。喻如太虗。雖依下。通妨。問。圓成中無徧
計故。名勝義無性。依他中無勝義故。亦得名勝義
無性。釋云。雖依他中無勝義。亦得說勝義無性。此
初依他若說勝義無性。則濫第二圓成勝義。故此
依他不說。相章盡此二頌。上釋唯識相竟。】


「此性即是諸法勝義為簡前三故作是說。」


【此性下。釋第三頌。正明唯識實性。今先釋第一句。
初句牒頌初句。此性二字。承上勝義無性。是一切
法勝義諦故。然勝下總標別列四種勝義。蘊處界
等。因緣生法。簡非冥諦自性等。離此三科。世間不
成安立。故云世間勝義。苦逼迫相。集招感相。滅可
證相。道可脩相。四皆審實。是所迷所證。故云道理
勝義。我法二空。正智所攝。此約脩成。故云證得勝
義。清淨法界。含攝無際曰一。體離虗妄曰真。萬象
軌模曰法。分齊分明曰界。體即一法界。大總相。法
門體也。此約性具。故云勝義勝義。此中下。舉頌簡
非。簡前取後故。最勝道所行義者。忘言默契故。】


「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如餘論中隨義廣釋。」


【此諸下。釋第二第三句。初牒頌。體一名異。故云亦
即是真如。真謂下。釋義。世間諸法。虗無倒妄。遷變
轉易。非實非常。表顯非此。故言真如。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故云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湛然。即
[009-0271b]
如義。不虗妄。即真義。異名指廣皆如文。】


「此性即是唯識實性為簡世俗故說實性。」


【此性下。釋第四句。初句牒頌。謂唯下。釋義。對三性
簡。先以虗實簡徧計。次以真俗簡依他。簡二取一。
唯存實性。】


「三頌總顯諸契經中總撥諸法都無自性。」


【三頌下。結示。上釋唯識性竟。】


「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於幾位如何悟入。」


【如是下。大章明唯識行位。初句牒前。次問後。誰字。
問人。意在簡濫。捨小取大故。幾位。問位。令識淺深。
免上慢故。悟入。問脩。頓漸有則。道不浪階故。】


「謂具大乘二種性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


【謂具下。總略標答。如次答前。】


「何謂大乘二種種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


【何謂下。初別釋種性。初句總徵二種。一者本具。二
者新薰。本性住種性者。未聞正法。無漏種子無始
自成。不從薰習令其增長。性者。體也。類也。謂本具
法爾無漏種子。依附阿賴耶識而住。不由今有故。
習所成種性者。此聞正法以去。聞思脩三慧薰脩。
令無漏種子生長。數習種性。要具下。結。】


「何謂悟入唯識五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


【何謂下。二明五位。初句徵起。次略列五名。皆初句
標名。次句釋相。前二在凡曰修。後三入聖曰住。】


「云何漸次悟入唯識復令悟入唯識相性。」
[009-0271c]


【云何下。三明漸次悟入。初徵。謂諸下。釋相。三資粮
位。雖無真智。憑教生信。依觀發解故。四加行位。雖
未親證。能引真見故。漸次伏除者。下忍伏所取。中
忍伏能取。上忍雙證二取空。見道伏中。巳斷分別。
通達相性故。十地位中。重慮緣真。伏斷俱生故。佛
果位中。障盡理圓。二益具足故。是為漸次悟入相。】


「初資粮位其相云何。」


【初資下。廣明五位。先徵資粮從喻。進道以此為糧。】


「頌曰乃至未起識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頌曰下。舉頌答。】


「論曰從發深固大菩提心由此亦名順解脫分。」


【論曰下。先釋資糧發心位。果既高曠。因必深固。決
擇識。謂能觀觀智。即取第六善惡心王。初心脩觀。
莫不用此。若直以此心觀理。如用藕絲懸須彌山。
徒增分別。絕念無由。若體此性融通。無法不趣。自
然攝得七八二識同為妙觀。故得名為境即是觀。
心外無法。唯識理顯。初心可脩也。加行智劣名順。
猶在行前曰未起。為趣下。釋菩提心須具四弘。無
上菩提。即佛道誓成。修習資糧。即法門誓學。為有
情故。即眾生誓度。勤求解脫。即煩惱誓斷。順解脫
分。謂加行未證涅槃名順。加行前因曰分。決擇約
智。解脫約理。互立名耳。別而言之。資糧名順解脫
分。加行名順決擇分。二名義通。約遠近而分二別。】


「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令彼不起二取現行。」
[009-0272a]


【此位下。釋次二句。先略釋。因者。謂發大心。即不生
不滅為本脩因。善友。即教授同行二知識。作意。謂
志願勤求。資糧。即福德智慧。依字貫下四法。因心
既發。須值外緣。因緣具足。志行應修。多住外門者。
多依事相。不稱理故。故於二取種子猶未伏滅。】


「此二取言顯二取取即是所知煩惱障種。」


【此二下。廣釋二取。先釋第三句。二取。執取二取之
取。名二取取。二取下。釋隨眠。初句辨名。次四句釋
義。後一句出體。】


「煩惱障者謂執徧計能障涅槃名煩惱障。」


【煩惱下。轉釋二障。先釋煩惱障。初句牒名。謂執下。
列頭數。欲界四諦下各有十使。上二界四諦每各
除瞋。合有七十二。并欲百一十二。並是見道根本
之惑。脩道之惑。欲界唯六。上二界除嗔。合有十。并
欲共十六。見修合辨。有一百二十八。此皆下。明障
相。】


「所知障者謂執徧計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所知下。次釋所知障。初句牒名。謂執下。列頭數。文
舉見疑等六根本。等。謂等隨惑。煩惱障麤。通二性
故。有多品類。以數來顯。所知障細。唯是有覆。無多
品類。故不顯數。覆所下。明障相。所知境無顛倒性。
謂真如理。菩提謂四智。通障理智故。前煩惱即是
障。是持業釋。今是所知之障。是依主釋。所知不是
障。智障障所知。】
[009-0272b]


「此所知障決定不與餘由意力皆容引起。」


【此所下。明所知與諸識俱不俱。初句直明不與異
熟識俱。次三句釋不俱義。第八微劣。所知麤故。第
八不與無明慧相應。此以無明等為體故。所知唯
與第六法智俱起。障治相待立故。第八無智。故不
與俱。七轉下。明所知與七轉識多少不定。第七唯
四。法癡。法見。法愛。法慢。而無瞋疑。第六全俱。前五
唯三。謂貪恚癡。眼等下。明不俱意。法見疑慢。定不
相應。無分別故。餘貪恚癡任運而起。意識引故。】


「此障但與不善無記癡無癡等不相應故。」


【此障下。明所知與三性俱不俱。初句直明與二性
俱。次句引論證不善無記。癡無下。明不與善性俱。
如明與暗。非定俱故。】


「煩惱障中此障必有有勝有劣斷惑前後。」


【煩惱下。二障辨異。初句明煩惱障中必有所知。次
句釋義。此為彼依者。如迷樹杌。方謂人故。體雖下。
簡異。問。二障皆以見疑等為體。依何差別而立二
名。初約障用各別答。體雖無異。障事障理。執我執
法。用有別故。故二下。次約斷有前後答。見道位中。
生空觀勝。法空觀劣。斷煩惱為正。兼斷所知。脩道
位中。法空觀勝。生空觀劣。斷所知為正。兼斷煩惱。】


「此於無覆無記性中若望菩薩亦是有覆。」


【此於下。約四無記簡。四無記中是異熟生無記。非
餘三種。彼威下。明簡意。勢用薄弱故。不障理智故。
[009-0272c]
此名下。通妨。問。此障既能覆智障理。何言無覆無
記。釋云。不障人空智。於二乘名無覆。能障法空智。
於菩薩名有覆。】


「若所知障有見疑等豈彼更無慢無明等。」


【若所下。通妨。舉經為問。經說所知種子。五住中唯
無明住地。今何言有見疑等。見疑通四住故。無明
下。答。先直約無明增勝答。如煩下。舉例答。如諸煩
惱種子。八十八惑。總立見一切住地。欲愛。色愛。無
色愛。立三住地。豈彼四住唯有見愛。更無慢無明
等。以見愛偏增。偏立名耳。此亦應然。】


「如是二障分別起者伏二現行通有漏道。」


【如是下。判斷伏差別。先約麤細前後。二障通二。分
別俱生。分別麤者。見所斷攝。任運細者。修所斷攝。
二乘下。次約三乘雙隻。二乘斷隻。菩薩斷雙。永斷
下。後約種現伏斷。斷種唯無漏。伏現通賢位。】


「菩薩住此資糧位中止觀力微未能伏滅。」


【菩薩下。釋第四句。如文。】


「此位未證唯識真如應知亦是解行地攝。」


【此位下。明依地發解。依解脩行。故名解行。對後加
行。故云亦是。】


「所修勝行其相云何皆是此中所脩勝行。」


【所脩下。明所脩行。先徵起。略有下。釋相。初句標福
智。萬行雖多。此二攝盡。指廣從要。是故云略。次二
句釋義。依性各屬故。且依下。處中言六。是故云且。
[009-0273a]
通相下。約通別判。或復下。約通局判。復有下。約二
利判。通則一切皆通二益。依相別分。名有所屬。菩
提分等。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
菩提。八正道等。自利行攝。四攝。謂布施。愛語。利行。
同事。四無量。謂慈悲喜捨。利他行攝。如是下。結。】


「此位二障雖未伏除於所證脩勇猛不退。」


【此位下。明脩道退不退。問。此位菩薩二障未除。所
脩之行為退不退。釋此如文總標練磨故不退。】


「一聞無上正等菩提練磨自心勇猛不退。」


【一聞下。別釋。一菩提廣大屈。引他䇿巳練。如寶所
曠遠。五百由旬。又復無水草。人所怖畏處。引他巳
證練磨自心。頌曰。十方世界諸有情。念念巳證善
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


「二聞施等波羅蜜多練磨自心勇猛不退。」


【二聞下。二萬行難修屈。省巳增脩練。如身子發心
行施。為婆羅門乞眼。六心猶退。省巳意樂練磨自
心。頌曰。汝昔惡道經多劫。無益勤苦尚能超。今行
少善得菩提。大利不應生退屈。】


「三聞諸佛圓滿轉依堅固熾然脩諸勝行。」


【三聞下。三轉依難證屈。引麤況妙練。圓滿轉依。三
祇脩行。百劫種因。時長行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
引他麤善練磨自心。頌曰。博地一切諸凡夫。尚擬
遠證菩提果。汝巳勤苦經多劫。不應退屈却沉淪。
由斯下。結。】
[009-0273b]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


【次加下。釋加行。先徵。加行者。加功用行也。】


「頌曰現前立少物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頌曰下。舉頌答。】


「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非前資糧無加行義。」


【論曰下。先釋加行相。文中舉前望後。以明加行相。
菩薩下。舉資糧行滿。為入下。明證道未圓。復脩下。
為斷惑證真故。正脩加行。伏除二取。謂煖下。列加
行四名。此四下。由異名。亦名順決擇分故。次句釋
決擇義。謂無漏聖道。能決擇真實故。近見下。約遠
近分二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非此加行無資糧
義。解行義通。遠近分二。資糧遠見道故。加行近見
道故。】


「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


【煖等下。釋四位名義。問。加行四位智行是同。依何
有別。釋中先標依四位立。初後即上下義。依下尋
思。立為煖法。依上尋思。立為頂法。依下如實智。立
為忍法。依上如實智。立世第一。總一見道前方便
智。以由觀行明昧淺深不同。立此四名。而分四位。】


「四尋思者尋思名義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四尋下。總釋。初句牒名。次句釋義。一尋思名。二尋
思義。三尋思名義自性。四尋思名義差別。名即能
詮名句。義即所詮義理。名詮自性。句詮差別。名中
有自性差別。義中亦有自性差別。此四總名所取。
[009-0273c]
假有實無者。謂以方便智。了此名等依識假立。非
實有故。如實下。釋四如實智。以如實智徧知所取
名等。離識非有。及能取識亦不可得。名四如實智。
名義下。釋妨問。何故名義各別尋求。名義自性。名
義差別。則合觀察。釋曰。能詮所詮名義相異。故別
尋求。名義自性。名義差別。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依明得定發下尋思道火前相故亦名煖。」


【依明下。別釋煖位。初二句標。依定發慧。依行立位。
謂此下。轉釋無所取。創觀者。發軫始修也。所取名
等假有實無故。初獲下。釋定相。法喻合明。日前行
相。謂日將出。瞻顧東方巳有精色。喻慧前方便。即
此下。釋煖義。如鑽木求火。先有煖氣。喻此位是實
智前相。故立煖名。】


「依明增定發上尋思尋思位極故復名頂。」


【依明下。釋頂位。初二句標。依定發慧。依行立位。觀
慧轉勝。故曰明增。謂此下。轉釋無所取。煖位巳觀。
此位復慮。故曰重觀。明相下。釋定相。方前為優故。
尋思下。釋頂義。如身入高山。下有微礙。故立頂名。】


「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忍境識空故亦名忍。」


【依印下。釋忍位。初句標。依定發智。於無下。釋印順
義。印無所取。即下忍位。順無能取。即中忍位。既無
下三句。轉釋無能所取。境識俱離。能所雙絕。印順
下一句。依行立位。印前下一句。釋印順相。忍境識
俱空。故亦名忍。釋忍義。先單印境空。順後識空。次
[009-0274a]
單印識空。即上忍位。】


「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依無下。釋世第一位。初二句標。依定發智。依行立
位。方前為優。故名上智。謂前下。轉釋印二取空。對
前顯後。此名雙印。從此下。釋無間相。最後剎那即
見道故。異生下。釋世第一義。凡心將盡。聖智當生
故。】


「如是煗頂依能取識世第一法雙印空相。」


【如是下。總結。合前二位者。觀行同故。忍位開三者。
淺深異故。世第一雙印者。功用極故。】


「皆帶相故未能證實彼相滅巳方實安住。」


【皆帶下。正釋頌文。先釋前二句。皆字。通指四位。帶
者。變相觀空故。未能親證。安立少物者。真如似相
也。以此自謂唯識實性。以彼下。釋後二句。空有二
相者。前二位。境空識有。後二位能所俱空。空有二
相未除故。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彼相
下。以滅相實住。反顯未除非是實住。】


「依如是義故有頌言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


【依如下。引證。菩薩下二句。頌煖位。影即所取四法。
義想下二句。頌頂位。義亦所取。重觀所取皆空。如
是下二句。頌下忍位。印境空相。次能一句。頌中上
二忍。中忍順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又能所俱空。
影頌世第一位。後觸無所得。謂觸證真如。方無所
得。頌上彼相滅巳。方實安住。】
[009-0274b]


「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未全伏除全未能滅。」


【此加下。明伏斷差別。此位未能斷分別種子。何也。
未遣空有二相故。唯伏分別現行。問。加行用功。何
故種子未斷。現行唯伏。釋云。分別種現與見道違。
方俱永斷故。俱生現行少分伏除。未能全伏。俱生
種子全未能滅。何也。有漏觀心故。有所得故。有分
別故。】


「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如二乘唯觀安立。」


【此位下。明所觀諦。安立諦者。謂四諦真如。依苦等
四諦下安立故。非安立諦。謂清淨真如。不依諦立
故。為引下。明觀諦功能。二種見。謂相見道。真見道。
分別二障。謂煩惱所知。非安下。明三乘旁正。菩薩
正觀非安立。旁觀安立。二乘唯觀安立。】


「菩薩起此煗等善根託最勝依入見道故。」


【菩薩下。明所依靜慮。善根者。四位觀智。眾善之根。
能生一切功德故。成就一切佛法故。問。此四加行。
諸靜慮皆可脩。何故有言唯屬第四。釋云。方便通
前。成滿局後。託最勝依一句。釋成依第四。第四靜
慮。捨念清淨故。遠離喜樂覺觀故。諸佛於此證果
故。功德佛法依此生故。故名最勝依。】


「唯依欲界善趣身起未證唯識真勝義故。」


【唯依下。明所起趣身。欲界中人趣身能修起故。次
句明簡意。餘趣非殊勝者。鬼神沉憂愁之苦。鳥獸
懷獝狘之悲。諸天著樂。修羅方瞋。此位下。出異名。
[009-0274c]
對前資糧。故名曰亦。對後巳證位。未證此位攝。】


「次通達位其相云何。」


【次通下。釋通達位。先徵。通達者。體會真理也。】


「頌曰若時於所緣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頌曰下。舉頌答。】


「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緣境有所得心戲論現故。」


【論曰下。通釋一頌。所緣境。即所取。無分別智。即能
取。不取下一句。轉釋上句。不取。即離義。種種戲論
相。即能取所取。離二取相故。乃名住唯識。即證下
二句。約智如平等。證離二取。無有智外如。為智所
証。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一如無二如。故重言平
等。能所下二句。反釋。二取分別。有所得故。戲論現
故。】


「有義此智二分俱無說無所取能取相故。」


【有義下。別釋本智。初解。初句立定緣如本智相見
俱無。次句引證。論說無二取故。】


「有義此智相見俱有故應許此定有見分。」


【有義下。次解。初句立定此智相見俱有。次句轉釋。
智帶彼真如相起。方名緣彼故。若無下。斥前無相。
成巳有相。初句反牒。若無真如相。名緣真如者。次
句例斥。應緣色智無聲。亦可名緣聲智。彼既不爾。
此云何然。故應許此定有相分。若無下。斥前無見。
成巳有見。初句反牒。若無見分。應不能緣。寧得說
為緣如之智。次句例斥。真如體性無有能緣。亦可
[009-0275a]
名能緣。彼既不爾。此云何然。故應許此定有見分。】


「有義此智見有相無故應許此有見無相。」


【有義下。第三解。初句立定見有相無。次句引證。論
說真如無相可取。正智不取於相故。雖有下。通妨。
問曰。論說無能取。今何言有見分。釋云。論依無分
別。說非能取。非取全無。言有見分。非全無者。正顯
無分別智也。問曰。既無相分。何名緣彼。釋云。雖無
相分。此智親挾帶真如體相而起。智不離如故。如
自下。舉例。自證緣見。敵體親證。不變相故。此亦如
之。變而下二句。反例變緣非親證。反顯親證非變
緣。後得變相有分別。反例本智不變無分別。故應
下一句。結成。】


「加行無間此智生時初照理故亦名見道。」


【加行下。釋位名。體會。即通達。照理。即見道。地地皆
見道。此最初故。偏得此名。】


「然此見道略說有二由意樂力有堪能故。」


【然此下。廣釋見道。初句總標有二。一真。二相。先釋
真見道。初句牒名。謂即下。釋義。即前根本無分別
智。能證理斷障故。故名見道。雖多下。通妨。問。見道
之功。須八忍八智十六心。緣四諦下真如理。方得
見道。何故云加行無間。一心見道耶。釋云。雖多剎
那功圓行滿事方究竟。而所緣真如體相一味平
等。總說一心。有義下。明二師頓漸。初解漸入。空有
淺深故漸證。障有麤細故漸斷。次有義下。次解頓
[009-0275b]
入。作意。樂欲。觀力。俱有堪能故。】


「二相見道此復有二別總建立名相見道。」


【二相下。次釋相見道。初句牒名。復標有二。一觀非
安立。二觀安立。初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謂下中
上。次釋三相。一有情假。謂我相。情有理無故。緣智。
謂能緣心。此智能遣我執故。能除下品分別障故。
二諸法假。謂五蘊法。緣起不實故。此智能遣法執
故。能除中品分別障故。三此智雙遣我法二執故。
能除一切障故。前二下。判屬法類。言類者。是前法
智之類故。法真下。明此相見道。倣真見道起。法者。
取法。倣傚為義。真見道別脩人空見分智。無間道
斷自煩惱障。解脫道證人空理。別脩法空見分智。
無間道斷自所知障。解脫道證法空理。第三總合
二空智。總斷二障。總證二理。相見道倣之。】


「有義此三是真見道以真見道不別緣故。」


【有義下。二師各判。初判此是真見道。次句以相見
道反成。次判此是相見道。次句以真見道反成。】


「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差別建立名相見道。」


【二緣下。次觀安立諦。總標十六心。復開二種十六
心。一者下。依能所取立十六心。初句總標。所取。謂
四諦。能取。謂四智。觀諦智。名法智。觀正智智。名類
智。謂於下。別釋。初句總明觀苦諦有四心。一苦法
智忍。苦。謂苦諦。法。即苦諦真如。智忍。即能觀之智。
智力未深。名之曰忍。此智忍能證理斷惑故。二十
[009-0275c]
八者。欲界苦下具十。上二界每除嗔。三界合二十
八。苦下有二十八。三諦亦然。合斷一百十二。言正
斷者。斷惑為正。證理為旁。以形法智證理為正。二
苦法智。重觀前理。重證所斷。忍力深著。唯名曰智。
三苦類智忍。從智生慧。各別證前法忍法智。但證
忍智。故曰內證。言後聖法皆是此類者。依智而生。
後類前故。此言後位所脩聖智。皆是此前之類。集
論云。言後聖法皆是此種類。所以者何。由初苦忍
苦智。是後一切學與無學聖法種類。從此彼得生
故。是故無漏慧生各別內證。緣此為境。是故名為
苦類智忍。四苦類智。從忍生智。印前類忍。如於下
引例後三。初句舉例。苦既有四。以例集滅道三一
一皆應有四。總合有十六心。此十下。結判所觀諦
智。八觀真如者。法忍法智觀四諦理。八觀正智者。
類忍類智觀前忍智。法真下。法真斷證。法忍。法真
無間道見分斷惑。法智。法真解脫道證理。類忍。法
自證分證前忍智。類智。法證自證分印前類忍。此
皆法真差別。名相見道。文中雖無證自證之言。據
上文義。合應有之。苦類智。審定印可苦類智忍故。
類忍即自證。類智即證自證。】


「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分別隨眠名相見道。」


【二者下。依下上諦立十六心。初句總標。下諦。謂欲
界四諦。上諦。謂色無色四諦。觀下諦智。名法智。觀
上諦智。名類智。謂觀下。別釋。現前界。謂欲界。不現
[009-0276a]
前界。謂上二界。下上二界各有四諦。合有八諦。每
諦各有二心。合有十六心。一現下。略舉二句為例。
例通下上。現觀忍。謂欲界法忍。此通四諦下法忍。
現觀智。謂欲界法智。此通四諦下法智。每諦一忍
一智。合有八心。例上四諦類忍類智。每諦一忍一
智。合有八心。下上總合有十六心。法真下。法真斷
證。法真無間見分。斷苦諦下惑。法真解脫見分。證
苦諦理。苦諦既爾。集滅道三。無間見分斷。解脫見
分證。亦然。下四既爾。上四亦然。百一十二者。欲界
四諦四十。上二界四諦各除嗔。八諦除八。合有一
百十二。】


「若依廣布聖教道理由此九心名相見道。」


【苦依下。總合九心。初句總標憑教九心。此即下。釋
成。初句言依前別立二十六者。即前二種十六也。
謂法下。正明合相。謂前十六中苦下法忍法智類
忍類智合為一觀。集下四。滅下四。道下四。皆合為
一。總成四觀。後十六中亦合成四觀。總即八心。八
相應止。總說為一。是為九心。雖見下。通妨。問。菩薩
見道位中止觀雙運。何觀有八。止唯一耶。釋此如
文。由此下一句。結。】


「諸相見道依真假說分別隨眠真巳斷故。」


【諸相下。結示相見假立。初句直示。假說二字。直貫
世第一下至隨眠一句。明假說義。非實如所說。真
見下三句。轉釋可知。】
[009-0276b]


「前真見道證唯識性二中初勝故頌偏說。」


【前真下。簡二道用別。頌中偏說證性者。智都無所
得。離二取相故。此為最勝。】


「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


【前真下。判二智各攝。】


「諸後得智有二分耶有義俱無離二取故。」


【諸後下。轉釋後得。先徵。有義下。三家別釋。先初解。
初句立二分俱無。次句釋成。離二取故。】


「有義此智見有相無不執著故說離二取。」


【次解。初句立見有相無。次二句釋成有見。不執下。
會通聖教。問。既有見分。聖教唯應說離所取。不應
說離二取。釋如文。】


「有義此智二分俱有由斯後智二分俱有。」


【第三解。初句立相見俱有。說此下。釋成。此字。指後
得。此智託真如為質。變相而觀。不能親證真如體
故。似真如相。即相分。思惟之心。即見分。又說下。引
教廣證有相見。自共相。有情根性。即相分。能分別。
及能觀。即見分。所現身土。即似色。所說正法。即似
聲。似色似聲即相分。若不下。反顯。約現身說法顯
有變似色聲。轉色下。通妨。問。轉依位中巳轉色蘊。
故不現似色。釋中初句牒問。次句例明。轉四蘊依
應無受等。彼既不爾。此云何然。如經云。因滅是色
獲得常色等。又若下。約有所緣明有似境。變似境。
謂相分。即親所緣。離自體法。謂本質。即疎所緣。若
[009-0276c]
不變似境。則無親所緣。既無親緣。離自疎緣亦應
非有。不見有法離親所緣。有疎緣故。若有所緣。應
變似境。緣色下。牒救例破。救云。雖不變色。而能緣
色。例破云。如眼緣色時。不變似聲。亦應緣聲。又緣
下。約親所緣明有似境。無法。謂過未境。體非實有。
無緣用故。此明無疎所緣。若不許變似境。又無親
所緣。此二皆無。故云應無所緣緣。由斯下。結。】


「此二見道與六現觀謂盡智等究竟位智。」


【此二下。明二道攝六現觀。先徵。六現下。總標別釋
六觀相。一思下。先標名。謂最下。出體。思慧有三品。
簡餘中下。取最上品。喜受相應。簡非捨受。此明利
故。共相。謂無常苦等。引生煖等。思生脩故。問。思唯
屬思。不應名觀。煖等屬脩。應名現觀。今何反之。答。
此觀諸法用最猛故。偏立現觀。煖等下。簡煖等非
現觀。二信下。先標名。謂緣下。出體。即三寶淨信。問。
信非慧攝。何立觀名。釋云。信能助觀不退。立現觀
名。三戒下。先標名。謂無下。出體。即無漏淨戒。問。戒
非慧攝。何立觀名。釋云。戒能除垢增明。亦名現觀。
四現下。先標名。謂一下。出體。觀非安立真如。根本
後得二智。通二智故。名一切種。五現下。先標名。謂
現下。出體。依前現觀後起緣安立諦。是有分別世
出世智。通緣真俗故。六究竟下。標名。謂盡下。出體。
即無學所起盡智。無生智。】


「此真見道攝彼第四而非自性故不相攝。」
[009-0277a]


【此真下。正明相攝。真見道攝彼第四少分者。除後
得故。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者。第四中除根
本智。第五中除世智。二三信戒但能助觀。非慧為
體。二道不攝。思觀屬因。未泯相習。究竟在果。真窮
惑盡。俱非所攝。】


「菩薩得此二見道時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菩薩下。結示二道勝益。諸平等。謂三平等。一切眾
生。一切菩薩。一切如來。悉皆平等。多百門者。得百
三昧。見百世界。見百諸佛。入百法門。示現百身。化
百世界等。】


「次脩習位其相云何。」


【次脩下。釋脩習位。先徵。脩習者。重慮緣真也。】


「頌曰無得不思議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


【頌曰下。舉頌答。】


「論曰菩薩從前見道起巳妙用難測名不思議。」


【論曰下。釋。先釋初一句。初句承前。次二句起後。見
道起巳者。見道位有三心。初心斷惑。即無間道。中
心證理。即解脫道。後心起脩。即勝進道。此當後心。
餘障。謂俱生煩惱所知。後二句正釋頌。或離下。復
釋。皆如文。】


「是出世間無分別智即十地中無分別智。」


【是出下。釋第二句。初句牒頌。是字。承上無得不思
議。次句釋成出世智。二取下。轉釋。一約能斷世間
隨眠。或出下。復釋。一約無漏證真。此智下一句。結
[009-0277b]
具二義。餘智不然者。煖等諸智體非無漏故。後得
不能親證理故。】


「數脩此故捨二麤重令彼永滅故說為捨。」


【數脩下。釋第三句。初句牒頌。數脩此者。承上無分
別智。能捨二麤重故。重慮緣真頻脩。觀行。俱生二
種地地除之。染種麤重。故無堪任。善無漏種細輕。
有堪能故。是故相違。】


「此能捨彼二麤重故證得如斯二轉依果。」


【此能下。釋第四句。初句承上。次句牒頌。依謂下。先
明染淨依。初句出體。依他起。謂根本識。次句明所
依義。能與染淨法為所依故。染謂下。轉釋染淨義。
二分。即染淨二分。由數下。約脩因力顯轉依功。由
轉下。明轉二障證得二果。成立下。結示論意。轉染
得淨。皆由依他起故。今此論成立唯識。意在於斯。】


「或依即是唯識真如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或依下。次明迷悟依。初句出體。唯識真如。謂識之
體性。次句明所依義。能與迷悟作所依故。愚夫下。
轉釋。迷則生死始。悟則輪迴息。由數下。約脩因力
顯轉依功。如雖下。通妨。問。真如性淨。本自無染。何
言離染名為轉依。釋此如文。雖於下。問。菩提涅槃。
二俱果德。得則俱得。此中何故偏得涅槃。不得菩
提。釋云。頌意但顯唯識性。唯識性。即性淨涅槃。二
乘下。明大小乘依此。立名有別。聲聞究竟。孤調解
脫。如來果滿。萬德俱圓。】
[009-0277c]


「云何證得二種轉依二種轉依由斯證得。」


【云何下。廣釋。轉依。先徵起。謂十下。總標。】


「言十地者一極喜地能益自他生大喜故。」


【言十下。別釋。初句標名。次釋義。得入此地。具二十
五三昧。破二十五有。顯二十五我性。我性即聖性。
聖性即佛性。開佛之知見。發真中道。斷無明惑。具
證二空。顯真應二身。緣感即應。百佛世界現十法
界身。入三世佛智地。能自利利他。真實大慶。名歡
喜地。】


「二離垢地具淨尸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


【初句標名。次釋義。離能起誤心犯戒煩惱垢等。清
淨戒具足故。一即因離。謂離能起誤犯煩惱。二果
行離。謂離犯戒惡業。三對治離。謂淨戒具足。然惑
有二。一麤。二細。犯亦有二。一麤。二細。由麤煩惱。起
於故犯。由細煩惱。起於誤犯。尚不起誤。何況故耶。】


「三發光地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


【初句標名。次釋義。隨聞思脩照法顯現。故名發光。
謂三慧照當地所聞之法。又定為能發。持為能持。
慧光為所發所持。由前二地戒能生定。因定發慧
故。】


「四焰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


【初句標名。次釋義。不忘煩惱薪。智火能燒。故名焰
地。焰。即菩提慧焰。謂根本智火。能燒惑智二障薪。
薪多火熾。轉增勝故。】
[009-0278a]


「五極難勝地真俗兩智合令相應極難勝故。」


【初句標名。次釋義。得出世間智方便善巧。能度難
度。故名難勝。謂真俗無違。極難勝故。以三地同世。
未能得出。四地雖出。而不能隨俗。多滯二邊。難以
越度。今得出世。又能隨俗。巧達五明。真俗無違。能
度偏滯。實為難勝。】


「六現前地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


【初句標名。次釋義。以有分別智妙達緣生。引無分
別大智現前。悟無染淨真如。名曰現前。】


「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


【初句標名。次釋義。善脩無相行。功用究竟。能過世
間及二乘出世間道。一善脩無相。到無相邊。二功
用至極。三望前超過。故名遠行。】


「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


【初句標名。次釋義。前六地為相用所動。第七雖得
無相。猶住功用。今此地中報行純熟。令無相觀任
運無間。功用不動。故名不動。】


「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徧十方善說法故。」


【初句標名。次釋義。得無碍力說法。成就利他行。故
名善慧。得無碍慧。尚未稱善。徧說徧益。方名為善。】


「十法雲地大法智雲如空麤重充滿法身故。」


【初句標名。次釋義。大法智雲。謂總緣一切諸法之
智。眾德。謂陀羅尼門。三昧門等。喻如水者。智能藏
彼眾德。如雲含水。有能生彼勝功能故。蔭蔽者。隔
[009-0278b]
斷義。如空麤重。即所知障少分。及煩惱障。謂此麤
重廣大如空。此智能隱蔽之。令不為障碍故。攝論
云。又大如雲。覆隱如空廣大無邊惑智二障故。又
此智充滿所證所依法身。猶如大雲充滿虗空故。】


「如是十地總攝有為令得生長故名為地。」


【如是下。釋地義。先出體性。有為功德。謂四智中觀
察平等二智也。非餘二者。此唯因位。餘二在果故。
無為功德。謂地地中所證真如也。與此下。釋地義。
地有依持生長之義。故以為名。】


「十勝行者即是十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十勝下。釋此分十一門。先十行名義。初句標波羅
蜜多名。施有下。別釋義。此十勝行。前六各有三。後
四各有二。雖各二三顯示差別。度度皆具自利利
他。財施。謂無染心捨資生具。無畏施。謂止損害濟
拔悸怖。法施。謂無染心如實宣說契經等法。律儀
戒。謂於不善。能遠離法。防護受持。由能防護諸惡
不善身語等業。此即是戒。此能建立後二尸羅。攝
善法戒。由自防護。能修供養佛等善根。能令證得
力無畏等一切佛法。饒益有情戒。由自防護。能饒
益一切有情。令脩一切善根法故。耐怨害忍。即生
忍。是成熟有情因。安受苦忍。即法忍。是成佛因。寒
熱饑渴蚊虻等種種苦事。皆能忍受無退轉故。諦
察法忍。是前二忍所依止處。堪忍甚深廣大法故。
被甲精進。謂最初時自勵。我當作如是事。誓言。假
[009-0278c]
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我所作為終無退。誓即被
甲也。攝善利樂二進。如戒中釋。由自精進故。安住
靜慮。為得現法樂住。離慢見愛。得清淨故。引發靜
慮。為能引發八神變等。一能小。二能大。三能輕。四
能自在。五能有主。六能遠至。七能動地。八能隨自
在所作。辦事靜慮。為欲饒益諸有情類。以能止息
饑儉疾疫諸怖畏等苦惱事故。般若三品。如文。方
便二者。有大智故。所作善等不為自求。迴向有情
故。不住生死。有大悲故。為拔濟諸有情類。不專利
巳故。不住涅槃。二俱無住。故稱善巧。願。謂要誓。一
佛道無上誓願成。二眾生無邊誓願度。發僧那於
始心。終大悲以赴難。力。謂堪能。由思擇力。正思決
擇應作不應作故。由修習力。所修善法有勝堪能
無怯弱故。智有二者。由智助成般若。令所修滿足。
受用覺法之樂。復由此智成熟有情。亦令受用。大
乘法樂。】


「此十性者施以無貪一切俱行功德為性。」


【此十下。次十行體性。此十行體。必依身口意三業。
及善心所。五別境而修。各各義相。如文配釋。後五
皆擇法者。論說第六是根本智。後四皆是後得智。
并眷屬者。如行施時。以無貪為體。與無貪俱行。餘
信慚等。則是眷屬。如施既爾。餘行亦然。】


「此十相者要七最勝一一皆應四句分別。」


【此十下。三十行勝相。要七最勝所攝。方可到彼岸。
[009-0279a]
謂諸世間。及二乘亦修施等。但感人天有漏。及二
乘果。不到彼岸。安住菩薩種性者。五性之中簡非
餘四。菩薩種性。方趣極果。依止大菩提心者。如經
云。不發菩提心。是為魔業。悲愍一切有情者。不愍
有情而行施等。秪求自利。非兼利故。非波羅蜜。事
業最勝者。若不具行一切善事。則施等行寡。不能
滿足無上菩提果故。無相智所攝者。即三輪體空
故。迴向菩提者。問。既言迴向。何異依止大菩提心。
答。彼發大心。未必迴向。此中迴向。亦定發心。又發
心在行前。迴向在行後。不為二障間雜者。即三時
無悔也。悔即煩惱。不了性空即所知。四句者。一是
施非波羅蜜。謂離七種而行布施。二是波羅蜜非
施。謂依七種所集戒等。三亦施亦波羅蜜。謂依七
種所行布施。四非施非波羅蜜。謂離七種而修戒
等。如戒四句既爾。餘九四句例知。】


「此但有十不增減者證十真如無增減故。」


【此但下。四十行增減。此十不增減者。依所治所證
皆有十故。】


「復次前六不增減者此如餘論廣說應知。」


【復次下。前六約治障明不增減。除六障者。施治慳
貪。戒治毀犯。忍治瞋恚。進治懈怠。定治散亂。智治
愚癡。次二句約二利故。修行成熟。廣說如論者。六
度自體。謂棄捨。防護。堪耐。䇿勤。心住。決擇。六度相
捨依正名檀。防止七支名戒。打罵不報名忍。為事
[009-0279b]
始終名精進。四禪八定名禪。分地息諍名般若。六
度相生。謂捨家。持戒。遇辱須忍。忍巳精進。進巳調
五根。根調知法界。六度對治。慳悋。毀犯。忿恚。懈怠。
散亂。惡慧。六度果報。富。具。色力。壽。安。辯。又施報富。
戒報善道。忍報端正。進報神通。禪報生天。智報破
煩惱。六度功德。施即大富位自在所攝。戒即大生
所攝。忍即大眷屬徒眾所攝。進即大資生業事成
就所攝。禪即無疾惱少欲等所攝。智即一切工巧
明處聰慧所攝。如意無失。六度滿相。尸毗王代鴿。
檀滿。普明王捨國。尸滿。羼提仙人為歌利王割截
無恨。忍滿。大施太子抒海。并七日翹足讚弗沙佛。
進滿。尚闍黎鵲巢頂上。禪滿。劬嬪大臣分閻浮提
七分息諍。智滿。】


「又施等三增上生道諸菩薩道唯有此二。」


【又施下。約二道明不增減。施感大財。多饒財寶。戒
感大體。謂尊貴身。忍感眷屬。有情歸附。由富勝形。
及多眷屬。趣中增上。名增上生道。精進勇猛。能伏
煩惱。定能發通。成熟有情。智慧解悟。成就佛法。有
此三德。名決定勝道。諸菩薩道唯有此二。若闕一
種。道不成故。】


「又前三種饒益有情永伏永滅諸煩惱故。」


【又前下。約二利明不增減。初三利他。布施資財。饒
益於彼。持戒自軌。不損惱彼。忍辱無違。堪忍彼惱。
次三自利。問。定能伏惑。智能斷惑。可得對治之名。
[009-0279c]
精進不然。何名對治。釋云。精勤修習對治煩惱行
故。亦得治名。】


「又由施等不住涅槃由此前六不增不減。」


【又由下。約無住明不增減。前三大悲饒益有情。不
住涅槃。後三大智斷滅諸惑。不住生死。不住二邊
是涅槃因。由此下。結示。此字。指前四番。】


「後唯四者為助前六如解深密廣說應知。」


【後唯下。明後四不增減。初句總標以四助六。方便
下。別釋助相。迴向方便。助施微因。迴為勝果。拔濟
方便。不惱忍惱。拔濟彼故。上求下化誓願。以助精
進。思擇修習。轉劣成勝。以助靜慮。智能引發出世
間慧。】


「十次第者謂由前前釋總別名如餘處說。」


【十次下。五十行次第。初約引持釋。前前引發後後
者。身財無悋。便能持戒。為護禁戒。便修忍辱。修忍
辱巳。能發精進。精進勇猛。能辦靜慮。具靜慮巳。便
能發慧。得出世慧。能行方便。有慧方便。能發誓願。
發大願巳。有堪能力。有堪能故。能得受用法樂。成
熟有情之智。後後持淨前前者。任持於智。方能淨
力。乃至任持尸羅。令施清淨。次約麤細釋。前麤後
細者。布施為麤。持戒則細。戒望於忍。戒麤忍細。傳
傳論麤細。難易脩習者。承上麤細。轉明難易。布施
則易。屬外財故。持戒為難。防身口故。望忍又易。忍
屬心故。傳傳論難易。麤故易修。細故難修。前八並
[009-0280a]
名前前。後八並名後後。隔位相望。故致重言。第一
不名後。以無前故。第十不名前。以無後故。第二唯
名後。非是後後。無前前望故。第九唯名前。非是前
前。無後後望故。第一第二唯名前前。不名後後。無
前前故。第九第十唯名後後。不名前前。無後後故。
中間餘六亦名前前。亦名後後。別名施等。總名波
羅蜜。此云彼岸到。一一行契性空。皆悉到於彼岸。】


「此十修者有五種脩如集論等廣說其相。」


【此十下。六十行修圓。依五圓滿。初句總標依五修
十。一依下。別釋五脩。任持脩者。住菩薩種性。任持
一切佛法而修。作意修者。謂以勝解決定願樂等
心。誓求菩提而修。意樂修者。謂以無懨足起大意
樂。起大慈悲。憐愍有情。志期度脫而修。方便修者。
謂無分別智達三輪體空。使微因成大善故。自在
修者。謂地上菩薩分證法身。而能隨類現身得自
在故。分得四辯。能宣佛法得自在故。以此自在而
修施等。依此下。結。又此五修會前七最勝。於前七
中唯除第四事業。及第六迴向。其餘如次。即此五
修。】


「此十攝者謂十一一展轉相望應作四句。」


【此十下。七十行相攝。先自類相攝。初句總明一一
通攝一切。互相順故。如頌云。檀度攝於六。資生無
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戒定各攝六度。如
後三學中釋。餘可例知。後四既為第六所攝。是故
[009-0280b]
十法一一互融。依修下。明別攝。依前前引發後後
義。則前定攝於後。以後必待前引故。後不攝前。以
前不待後引故。依後持淨前前義。則後必攝於前。
以後能持淨前故。前不攝後。以前不能持淨後故。
純雜四句。一是純非雜。如初地純修於施不修餘
九故。二是雜非純。通修餘行故。三亦純亦雜。正修
布施。兼脩餘行故。四非純非雜。依別行門。不脩此
十故。】


「此實有十而說六者後得智攝緣世俗故。」


【此實下。次六十互攝。根本後得二智。合則言六。開
則成十。】


「此十果者有漏有四或互相資或二合說。」


【此十下。八十行感果。謂資糧。加行。屬有漏位。所修
諸行。感果有四。謂等流。增上。異熟。士用。除離繫者。
唯無漏故。通達。修習。屬無漏位。所修諸行。感果亦
四。謂等流。增上。士用。離繫。除異熟者。唯有漏故。而
有下。通妨。問。有處說有漏無漏皆感五果。何也。答。
或漏無漏互相資說。或二合說。】


「十與三學互相攝者甚深廣大如餘處說。」


【十與下。九十攝三學。初明戒學。初句總標。次別釋
三義。一律儀戒者。白四羯磨。性重譏嫌等無差別。
不為愛見羅剎毀戒浮囊。二攝善法戒者。厭惡出
家。捨於所愛。即是檀。纖毫不犯。拒逆羅剎。即是尸。
安忍打罵。寧耐八風。即是忍。守護於戒。犯心不起。
[009-0280c]
即是精進。決志持戒。不疑不動。即是禪。知戒是解
脫本。非牛狗等。即是般若。雖列六度。六全成戒。三
饒益戒。如文。三戒與二乘共不共者。律儀是共。餘
二不共。以二乘不能攝佛法故。不能廣益有情故。
又聲聞律儀。止持作犯。菩薩律儀或開或遮。斯則
共中不共。唯佛一人居淨戒。此戒甚深。戒體稱性。
徧周法界。此戒廣大。】


「定學有四一大乘光明定引發作業如餘處說。」


【定學下。次明定學。初句總標。次別釋四義。初光明
定者。定能生慧故。此為能照。依理立教。依教修行。
依行得果。此為所照。定光能了始終因果故。二集
福王定者。定能集諸行故。眾生縛着世間生活業
務。不能暫捨。菩薩棄之。一心入禪。是名檀。若不持
戒。禪定不發。又入禪時。雜念不起。任運無惡。是尸。
拘撿身口。捍勞忍苦。制外塵不著。抑內入不起。是
忍。初中後夜繫念相續。行住坐臥。心常在定。間念
不生。是精進。一心在定。不亂不味。是定。若一心在
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深識邪偽。是般若。定中能
具能生諸功德慈悲荷負。故言集福如王。後二如
文。此四所緣者。謂大乘法為所緣故。對治者。謂一
切法總相緣智。以楔出楔。遣阿賴耶識中一切麤
重障故。堪能者。謂住靜慮樂隨所欲而受生故。引
發者。謂能引發一切世界無障礙神通故。作業者。
謂能顯示轉變往來卷舒。或顯或隱。所作自在故。】
[009-0281a]


「慧學有三一加行無分別慧所緣行等如餘處說。」


【慧學下。次明慧學。初句總標。次別釋三義。攝論釋
加行慧。是尋思慧。又希求慧。加行名無分別者。由
此能生無分別智。亦得此名。根本慧是正證慧。是
內證慧。加行是此智因。後得是此智果。後得慧是
起用慧。是攝持慧。此三依初後。立名雖異。體唯是
一。言起用攝持者。攝持種種功德故。起種種化用
故。自性者。謂於真義不異計度以為自性。所依者。
謂無分別智所依。心非思議故。亦非非心為所依
止。心種類故。以心為因。數習勢力引得此位。名心
種類。此即顯示智所依心。出過一切思量分別。因
緣者。謂於大乘言音熏習聽聞。由此所引功能差
別。及如理作意等。所緣者。即是無性所顯真如。解
脫增益損減二邊。斯是無分別智所緣境界。行相
者。於所緣境相似而行。故名行相。無分別智於真
如境相似而行。離一切相作意行相。以為行相。】


「如是三慧初二位中加行現種俱巳捨故。」


【如是下。約位判三慧種現。初二位。謂資糧。加行。此
二位中三智種子皆有。以具法爾無漏種故。現唯
加行慧者。未證真如。無本後二智故。通達位中現
唯本後二智者。以初見道乍證真如。無加行故。修
習位中有二義別。始從見道乃至七地位中。種現
皆三。以七地巳前位位之中。皆有無間解脫及勝
進道故。八地以去現唯二者。以無功用。不假加行
[009-0281b]
而修進故。若爾。進趣後位以用何智。釋云。用後得
作無漏觀。任運進趣入餘位故。究竟位中現種俱
二者。金剛道後。解脫道中。并捨加行種故。】


「若自性攝戒唯攝戒定攝靜慮慧攝後五。」


【若自下。正明相攝。此中相攝有四種義。一自性攝。
不取俱行助伴。但各舉其當體而言。故云戒唯攝
戒等。二若并助伴相攝者。此三學與十行一一皆
攝一切。三隨用相攝者。戒攝前三。施即戒之資糧。
戒即自體。忍即戒之眷屬性故。四隨相顯相攝者。
戒攝前四。前三如前。及加攝精進者。由精進力。守
護防非。戒令淨故。定慧相攝。如文。】


「此十位者五位皆具若現若種俱唯無漏。」


【此十下。十十行修位漏無漏。初句標五位皆修十
行。修習位最顯。如經云。初地修檀最為增上。乃至
第十地修智最為增上。即最顯義。然初下。復約五
位顯此十行種現通漏無漏。若資糧加行位。頓悟
菩薩所修勝行。種通有漏無漏。現唯有漏。種通無
漏者。此指法爾無漏種言也。後位種通無漏皆然。
漸悟菩薩。於初二位所修勝行。種現俱通有漏無
漏。現通無漏者。謂於地前修生空觀。巳伏分別現
起煩惱。與觀相應勝行通無漏故。然於俱生現起
煩惱猶未永伏。是故亦通有漏。通達位中現唯無
漏者。巳斷分別二障種故。修習位中復分二位。七
地巳前。生空法空或出或入。所修勝行種現應通
[009-0281c]
二故。八地以去。現唯無漏者。遠行地後純無漏故。
種通有漏者。法執未盡故。究竟位中種現俱無漏。】


「此十因位有三種名及煩惱種故未究竟。」


【此十下十一因位異名。梵言阿僧祇。此云無數。初
無數劫者。且約釋迦因位而言。從古釋迦至尸棄
佛。中值七萬五千佛。爾時自未知作佛。此是初阿
僧祇。爾時下。釋名名義。爾時行微惑強。未得無漏。
依勝解力修諸勝行。但有到彼岸之名字。約位則
屬資糧加行。第二無數劫者。從尸棄至然燈佛。中
值七萬六千佛。爾時自知作佛。口不向人言。此是
第二阿僧祇。爾時下。釋名近義。爾時行增感伏。所
修未得無功用住。故名近波羅蜜多。約位即是通
達。及修習中七地巳前。第三無數劫者。從然燈至
毗婆尸佛。中值七萬七千佛。爾時自知作佛。口亦
向人言。此是第三阿僧祇。爾時下。釋名大義。爾時
行力轉增。純無漏故。惑永不行。故名大波羅蜜多。
約位則八地以上。猶有下。簡異究竟。所知種現。煩
惱種子。此二猶有。故未究竟。】


「此十義類差別無邊而皆攝在十到彼岸。」


【此十下。指廣結略。地地相增言一。行行類攝言十。】


「十重障者一異生性障是故二性無俱成失。」


【十重下。釋十重障。初二句標總別名。謂二下。出障
體。謂此異生性障。依分別煩惱所知種立。斷此二
種。即得聖性。二乘下。明大小乘所斷單複不同。二
[009-0282a]
乘見道唯斷煩惱一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雙斷
煩惱所知。名得聖性。二真下。通妨。難云。若異生性
見道前捨。無漏果起。無有凡聖俱成就失。今既依
於見道斷種。即無間道有惑種俱。見道即聖。惑種
即凡。此有凡聖俱成之失。釋中先約法直明。見道
現前。彼種不成。猶明下。次舉喻顯。如言明生暗滅。
不妨明生不與暗並。如言一秤低昂。不妨昂時即
低。是故下。合法。見道聖位現在前時。異生性種必
不成就。是故二性無俱成失。】


「無間道時巳無惑種及證此品擇滅無為。」


【無間下。簡二道差別。先問。斷惑下。釋。由二義故。起
無間巳。復起解脫。一者無間期心斷惑。解脫期心
證理。二者無間斷彼惑種。解脫捨彼麤重。無間下。
通妨。問曰。惑種。麤重。有何差別。而分二道斷耶。釋
云。無間起時雖無惑種。解脫為捨無堪任性。及證
無為。故分二道。文中言種子。麤重。無堪任性。下文
又言隨眠者。此約何義。立名有別。集論云。若善品
所攝。有堪任性。及無記品所攝。染汙品所攝。皆名
種子。若染汙品所攝。及無記品所攝。名為麤重。無
堪任故。若染汙品所攝。唯名隨眠。又於諸自體中
所有種子。若煩惱品所攝。名為麤重。亦名隨眠。若
異熟品所攝。及餘無記品所攝。唯名麤重。不名隨
眠。若信等善法品所攝。種子。不名麤重。亦非隨眠。
何以故。由此法生時所依自體。唯有堪能。非不堪
[009-0282b]
能。是故一切所依自體。麤重所隨故。麤重所生故。
麤重自性故。今言無間斷種子者。約分別種子中
染汙品說。解脫斷麤重者。約俱生麤重中有覆無
記。是染汙品氣類攝故。此二輕重異故。先重次輕。
麤重。即無堪任性。下文隨眠。唯染汙品。】


「雖見道生亦斷惡趣後麤重言例此應釋。」


【雖見下。正明初地所斷。問。見道亦斷惑。惡趣諸業。
及惡趣諸果。今何但言斷異生性耶。釋中初句牒
問。而今下。釋云。煩惱是能起業果二種之根本。以
本攝末。亦斷業果。文中略不言耳。由斯下。承上俱
斷。故說初地通斷二愚現行。及彼麤重。一執下。釋
二愚相。執著我法愚。謂分別煩惱所知。即異生性
障。二惡趣雜染愚。謂即諸業。諸果。應知下。問。愚即
癡分。執着我法。可名為愚。業果非癡分攝。何亦名
愚。釋云。惡趣業果。是愚品類。總說為愚。後准此者。
後九地。誤犯三業等。皆即愚品。亦說為愚。故云後
准此釋。或彼下。又一解。或彼初地說斷二愚者。即
利鈍障相應二無明也。利即五見。鈍即貪等。但二
無明。不兼業果故。彼麤重言。顯彼二愚種子。次又
一解。或麤重言。不約種子。但約二愚所起無堪任
性。問。種子。麤重。此二義同。何云非種。而是麤重。如
入上。舉例釋。如無心二定所斷苦根。非現非種。而
名麤重。此中所斷亦然。非是種子。而名麤重。即無
堪任性。後九地斷。例此皆然。】
[009-0282c]


「雖初地所斷實通二障不斷隨眠故此不說。」


【雖初下。約二障簡異。先約二障簡。問。初地菩薩通
斷二障。今異生性障。是何攝耶。釋中初句牒問。次
句正簡。異生性障。意取所知。說十下二句。釋成十
地障愚。即是無明。所知非染汙故。反簡不取煩惱
染汙故。問曰。何故不說斷煩惱障。釋云。此與二乘
共斷。故不言之。次約見修二斷簡。又十無明不染
汙者。唯依十地修所斷俱生所知說。非謂見所斷
分別說。問曰。此修習位亦伏煩惱斷彼麤重。何故
但說斷所知耶。釋中初句牒問。而非下。釋云。斷煩
惱障。非是十地正意。故不說斷煩惱隨眠。正意唯
在斷所知故。前簡分別煩惱種。菩薩雖斷。與二乘
共斷故不說。此簡俱生煩惱種。留種助生。不斷故
不說。】


「理實初地修道位中將成佛時方頓斷故。」


【理實下。明地地初後斷障。問曰。既言十地無明依
修所斷說。是則初地亦斷俱生一分。何故前言初
地斷異生性障是分別起耶。釋云。理實修道亦斷
俱生一分。今言斷分別者。且約最初所斷而言。初
地有三心。初心斷分別。後心斷俱生。後地約麤細
分二心所斷例知。問曰。何故初心斷巳後心復斷
耶。釋中住滿下。出初地斷俱生之所以。滿地。謂初
地後心。所應斷障。謂二地邪行障。三時道者。初時
無間道。斷本地惑。中時解脫道。證本地理。後時勝
[009-0283a]
進道。進斷次地惑。初地後心若不進斷。則初中後
三道應無差別。既分道別。故知亦斷俱生一分。如
初地後心。即入二地初心。故初地後心所斷。即二
地初心所斷。障唯一種。約麤細分二耳。故說下。引
證。先證斷所知。現觀。即六現觀中四五二觀。留煩
下。明不斷煩惱所以。】


「二邪行障謂所知障中或唯起業不了業愚。」


【二邪下。初句標名。謂所下。出障體。邪行者。犯戒垢
心也。覆淨尸羅。故名曰障。及依障所起悞犯身口
意所作之業。彼障下明障相。由斯下。承上俱斷故
說二地通斷二愚現行。及彼麤重。下釋二愚相。一
愚。即俱生所知障。以無明為體。二愚。即悞犯三業
依無明而起。是愚品類。總說為愚。或唯下。又一解。
或是能起業之無明。不了業性空故。】


「三闇鈍障謂所知障中能障總持聞思慧者。」


【三闇下。初句標名。謂所下。出障體。忘失聞思修三
慧。故名闇鈍。彼障下。明障相。此中總說通障三慧。
下二愚中別分各障。由斯下。承上說斷二愚。一欲
下。釋二愚相。一欲貪。能障定及修慧。問曰。上標所
知。今何得舉欲貪煩惱。釋云。昔時彼障多與欲貪
俱起。約相依義。名欲貪愚。障斷欲伏。欲依障轉故。
二聞持愚。持。即思也。持有四種。法持。義持。呪持。能
得忍持。愚通障之。】


「四微細煩惱現行障故能永害此身見等。」
[009-0283b]


【四微下。初句標名。謂所下。出障體。此障乃第六識
相應俱生身見等煩惱攝。最下下。約三義釋微細。
最下品者。有覆無記故。不作意者。任運起故。遠隨
現行者。自無始隨逐身轉故。彼障下。明障相。菩提
分法者。以有身見障四念處。不能觀身不淨等。問
上言所知。今言煩惱者。何也。釋云。昔時彼障多與
身見同體起故。約相依義。說煩惱名。菩提分法正
斷所知。此我見等亦永不行。問曰。初二三地何不
能斷。釋此如文。】


「寧知此與第六識俱故此但與第六相應。」


【寧知下。簡異。先問。六七二識皆有俱生身見。何理
定知唯第六俱。第七下。釋。第七我見。與純無漏性
相違故。七地巳前未純無漏。猶得現起。八地以去
方永不行。此之身見。與我愛等為依持故。七地滿
心方頓伏故。又第六俱麤。第七俱細。麤者前伏。細
者後伏。故此四地所伏煩惱。唯第六俱。】


「身見等言亦攝無始煩惱二愛亦永不行。」


【身見下。釋等字。此之等言。亦攝所知障攝定愛法
愛。定法二愛是煩惱名。由與二愚俱起。是故攝入
所知。由斯下。承上說斷二愚。一等至愛愚。即是定
愛相應所知。二法愛愚。即是法愛相應所知。所知
障攝二愚斷故。煩惱二愛亦永不行。】


「五於下乘般涅槃障即是此中樂涅槃者。」


【五於下。初句標名。謂所下。出障體。厭苦欣寂。義同
[009-0283c]
二乘。欣厭未忘。取捨角立。彼障下。明障相。能障真
俗無差別道。此地真如名類無別故。由斯下。承上
說斷二愚。二愚即是欣厭。】


「六麤相現行障未能多時住無相觀。」


【六麤下。初句標名。謂所下。出障體。言麤相者。形於
後地。名為麤相。簡非種子。故名現行。十二緣生。名
染麤相。十二緣滅。名淨麤相。彼障下。明障相。無染
淨道。謂最勝般。若現前。即證無染淨真如。由斯下。
承上說斷二愚。執有染者。執有順生因緣流轉門。
執有淨者。執有逆觀因緣還滅門。相觀多行者。有
相觀多。無相觀少。】


「七細相現行障未能空中起有勝行。」


【七細下。初句標名。謂所下。出障體。言細者。形於前
地。故說為細。此亦觀因緣。與前異者。前執流轉還
滅之染淨相。此執流轉還滅之生滅相。彼障下。明
障相。由斯下。承上說斷二愚。一執有取生。二求無
取滅。作意求無。未能從空出假故。】


「八無相中作加行障生空智果不違彼故。」


【八無下。初句標名。謂所下。出障體。令無相觀不任
運起。加行障故。前之下。對前三地歷明。此地於無
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現土。是故為障。如
是下。明障相。由斯下。承上說斷二愚。一無相中作
加行。二不能自在現相土。亦攝相土者。愚中攝此
一分故。八地下。簡所斷障。由此地有加行障故。但
[009-0284a]
斷六識中煩惱障。不斷第七中所知障。生空智果
不違彼故者。反顯加行障。能障法空智故。】


「九利他中不欲行障皆是此中第九障攝。」


【九利下。初句標名。謂所下。出障體。利他中不欲行
障者。如經云。第八不動地菩薩入無生法忍。三際
平等。寂滅現前。若諸佛不與此菩薩無量起智門
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捨一切利眾生事。即此
障也。彼障下。明障相。總標障四無碍解。由斯下。承
上說斷二愚。初愚障三種無𠵨解。次愚障辯才無
碍解。皆如文。愚能下。結。此愚能障四種無礙解。即
是第九地中第七識細所知障攝。】


「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大法智雲及所含藏者。」


【十於下。初句標名。謂所下。出障體。彼障下。明障相。
由斯下。承上說斷二愚。一障所起事業者。謂化他
神通作用。如華嚴云。佛子。此地菩薩智慧明達。神
通自在。隨其心念。能以狹世界作廣世界。廣世界
作狹世界。或隨心念。於一毛孔示現一切佛境界
莊嚴之事等。二障大法智雲。謂能含之智。所含藏
者。謂力無畏諸功德。愚能障此二種。】


「此地於法雖得自在證大涅槃大菩提故。」


【此地下。明斷佛地餘障。初句結前。次句起後。謂有
下。出障體。所知種現。煩惱種子。金剛喻定。即十地
滿心。將入佛地。無間道斷障究盡。喻如金剛。由斯
下。承上說斷二愚。故集下。引證。通證三乘無學。頓
[009-0284b]
斷二障。頓證二果故。】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