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08 瑜伽師地論略纂-唐-窺基 (master)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
論本第三十五六 菩薩地第一第二


基撰


菩薩地者。菩薩所依。謂諸萬行依止。如地故
以地名。名菩薩地。又此地中。有四瑜伽。一者
持瑜伽。二者隨法瑜伽。三者究竟瑜伽。四者
次第瑜伽。今創明第一瑜伽法名。初持瑜伽
處者。釋如聲聞地。又初持瑜伽中。別有三持。
謂種姓發心菩提分法。總合論初有十八品。
種姓在先。名種姓品。此之一品。唯種姓持。第
二發心品。即第二發心持。餘十六品。菩提分
法持。如下廣說 問曰。前三種持。明諸萬行。
三處何別。遂三周明耶。義曰。如瑜伽釋家最
勝子釋。初持明十二住。唯所行之法。第二隨
法。明十三住。通解如來住。明能行之法。第三
究竟。合十三住。為其七地。七地者何。始從增
上意樂。乃至究竟。此持明學成滿。重明因果。
雖三周明義。其意不同。持者有三義。一前能
持後。如種姓能持發心。發心能持行方便。故
說名持。二堪任名持。有種姓者。有堪任故。
三因果名持。即種姓等行發心。能成佛果因
果名持。


論一頌中總有十法。十法者何。如次文自列。
前三瑜伽。攝此十法。初一瑜伽。唯攝持一
法。第二瑜伽。明次四法。第三瑜伽。明下五
法。即謂十八品。第四次第瑜伽。唯偏簡前三
瑜伽所有次第。更無別法 問此四持中。何
[010-0129a]
故初得持名。於此持中。明三持故。一者種姓。
二者堪任。三者為菩提分法。三義名持。廣釋
於此。故得持名。餘至文當解。


論曰云何名持謂諸菩薩自乘種姓等至是名
為持。釋曰。此略問答三持名字。何以故下。
廣釋此三持。此三種持。錄曰西方有二說。一
說種姓持。如護月菩薩。取無始法爾種。即十
信前發心持。即十信已去所有發心菩提分
法持。即十信已去所行之法。護法菩薩義勢
同之。勝軍論師義中少別。少別者何。謂種姓
持。即無始來。有所知障性。可斷邊義。說為種
姓。即義可斷處。有無漏種也。發心持取十信
時。有漏聞思慧等菩提分法。義同於前。


論曰以諸菩薩自乘種姓為依止故為建立故
有所堪任有大勢力等者。此第一解。種姓持。
義曰。今解此文且為二說。一者依止種姓故。
有堪任勢力。得成菩提。即以種姓有堪任勢
力。能建立大菩提。二者以自乘姓。為依止故。
有所堪任。成正等覺。自乘種姓為能建立故。
有大勢力。證大菩提。種姓為此二釋。下解發
心菩提分法中。亦為此二說。又有別異說種
姓持。即法爾種。謂十信前二發心持。即十信
已去三菩提分法持。即十解已去。又說種姓
持。謂十信心。二發心持。謂十解位。菩提分
持。謂十行位。雖為此釋未有逗留典誥。不憑
據如何依據。又種姓持。謂法爾種發心持。十
信前十萬劫初發心。亦得取初理真發心亦
得。


論曰住無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故雖有發心
[010-0129b]
及行加行為所依止定不堪任無上菩提。釋
曰。且有三釋。無種姓人。實未有時能發菩提
心義。假設為論。故為此言雖發心等。是第
一說。決定二乘種姓。亦名無大乘種姓。雖復
值緣發菩提心。亦不堪任故。故說雖發心等。
是第二釋。即法爾無種姓人。實雖發心。究竟
畢退。不能得彼無上菩提。此第三說 問曰
發菩提心非求世間果。此現行心從何種生。
釋曰從福分善種生。非無漏種。無方便無漏
慧故。故論云唯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等。


論解持異名中。亦名為助因依階級前導舍
宅者。助成果故。能生果故。依得果故。隨說
位故。導生起故。含攝藏果故。如其次第配助
因等。


論曰如說種姓最初發心所行加行應知亦爾
者。釋曰。如種姓有前助因義等。當知發心等
亦爾 問曰所行加行是何。前明發心持。名
行加行。今此復名所行加行。釋曰。所行能行
兩種名異。所行之行。謂菩提分法。能行之行。
謂彼發心。故前發心名行加行。今此准文中
菩提分法。是所行加行。兩種別也。


論解種姓有二中。本種姓習種姓。如新薰三
義隨所應立之 有人云。護法菩薩取地上
名習。不然。地前十信。不生無漏種故。生彼種
時名習種姓。隨增說生。護月論師義別。唯勝
軍師。本種姓於所知障可斷義用立之。習姓
即十信時。取有漏聞思等種是 問曰。增上
生見道云何。釋云言有二義。世第一法。或苦
法智忍。為增上緣。生苦法忍。於有為中。唯此
[010-0129c]
一無漏。不從因緣生。二或用世第一法。為因
緣生。串習多時。所知障可斷有漏善最勝。最
勝義故。得為因緣。發生苦法智忍。此論師意。
用為因緣。即如後解。先師所立義增上緣生。
既古所傳故。欲別一義故。故作是立。其意欲
上者。唯護法義。有人云。護法十信時未別種
者。不然。廣如別辨。如仁王經說有差別。地前
有三心。一信心。二住心。三堅心。信位中名習
種姓住者。即十解十行二十心。合為住心堅
心。即十迴向。西方尋訪彼經。未聞有本。雖爾
今且會之。如彼經意總說。習種姓為眾多姓。
即彼經云。習種姓者。謂在信心。即十信位也。
性種姓者。謂在住心。住心彼經即十解十行
十解十行名性種姓 問何故彼經。先明習
姓。後明本姓。釋曰。即初修習時。名為習姓。
後習已成姓。名性種姓故。此先後非如此論
義 問曰何故彼合二十心為十住。花嚴等
開為二十心耶。釋曰簡前後故。前初發生增
上信故。故簡異前。既不隣近。初見道故。故
合二十心。但名一住。故十迴向彼經說。為道
種姓。隣近見道無漏道故。見道已去名行種
姓。是彼經意。今此論意。理必不然。性各別
故。


論解種子麁細中云。又此種姓未習成果說
名為細未有果故已習成果說名為麁與果俱
故。釋曰。此取十信初熏。無漏種增倍故說麁
細。非是餘位。云何名俱。如護法義。更別成
種。新生之種與舊種俱。可如此釋。如護月義。
但令舊增。即當念中新增之種。義說為果。舊
[010-0130a]
本之種義說為因。故言俱也。又前念望後念。
雖異剎那。因滅果生。由因有故。能生其果。故
說為俱。如勝軍義。無始有漏善法種名因。十
信初時因緣。無漏教熏成新種。此種是果。無
始種為因。因果同時故。說為俱也。


論云於其種種末尼真珠瑠璃螺貝等。乃至
尚不令他欺罔於彼況當自為者。此中意。謂
人有種種寶。心迷倒故。不能收拾。不能防
護。先寄於他。心迷倒故。不能記憶。菩薩能
正開悟。云尚不令他欺罔於彼。況當自為。


論云其性好樂廣大財位於彼一切廣大資財
心好受用樂大事業非陿少門者。謂菩薩心
廣大故。心好受用。非少財位。其性好樂廣大
財位。以事業廣大。而非陿少故。又前已明。施
物雖少。而能均布惠施。廣大而非陿少。今明
性好樂大財位施。能均布事業。廣大而非陿
少。即與前文少物多物好樂為異也。


論云重於法受及重後世者。此一義。謂菩薩
於四法受深生信之重。謂深信也。四法受如
四卷下文自解。謂現在苦樂未來樂苦等。及
後世報。菩薩深信。信故言重也。又深信四法
受。及信有後世故。於少罪中。尚深見怖。何況
多罪。故不造過。於此戒中。具有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受法。尋讀配之。下亦明十業道。依文
尋之。上下復有三種戒義。謂律儀戒等。宜尋
取之。忍中但有耐怨害忍。


論解精進中。具明三種。始從謂諸菩薩以下。


至思擇方便要令究竟。明加行精進。次凡所
施為下。至懈廢退屈。明被甲精進。於諸廣大
[010-0130b]
事乃至何況小事來。明無怯弱精進。靜慮中
亦三種。始從謂諸菩薩。乃至及遠離所深生
愛慕以下。明方便靜慮。性薄煩惱下。乃至況
於親品及中庸品。明饒益有情靜慮。若見若
聞下。明引發神通靜慮。此解第三中。論云於
法能受能持能思。如十地論世親釋。以聞思
修三慧配之。聞謂受記。憶思不忘名思。即此
思能生修。從因為名。修慧名思。此別一意更
勘十地論。別自解釋。慧中看意。無別明三種
且配之。性不頑鈍。性不微昧。性不愚癡。此
三句三慧。次第配之。以上諸句 論菩薩謂
但能成熟俱生慧。即生得善。亦能入一切。明
處境界。即方便善。此二句意總也。配三慧。下
文亦總明三慧離過。能有力思擇。又性不頑
痴。當加行慧 論此慧能入一切。明處境界。
後成熟生得善。其後得慧起言說故。遍於彼
彼。離放逸處。有力思擇。其無分別慧。異前後
故。此中不重論。又釋此總論菩薩慧。未必別
明三慧。


論云應知是名能比菩薩種姓麁相等者。以
菩薩細種姓相難知。今以行比知種姓故。言
能比菩薩種姓麁相故。此段初文云。由此相
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薩。其細相決定實義。唯
佛能知。此中且推於佛。不言我亦不知。古人
云彌勒不知者。謬也。以善戒經云。種姓麁相。
我已略說。諸餘實義。唯佛能知者。當釋迦亦
不知也。且知推佛。非彌勒不知。但言佛究竟
知我亦知不究竟。寧有此義。若總言彌勒不
知謬也。
[010-0130c]


論云種姓菩薩。乃至未為白法相違四隨煩
惱若具不具之所染污等者。此中白法。謂前
六度四隨煩惱。如次下自列。其無始種姓菩
薩。未具為四種。或不具四染污時。姓與如是
六度相應。若彼四隨之所染污故。白法不現。


論云若無種姓補特伽羅雖有一切一切一切
種當知決定不證菩提者。相傳云。一切有三
種者。初一切謂佛。第二一切。謂學行。第三
一切。謂三世。言無姓人雖有佛及所學行。三
世中決定不證菩提 又釋。初一切者謂佛。
第二一切者。於所學行無顛倒執。第三一切。
謂方便急速。翻前三因緣。但除根未熟無種
姓者。亦得值佛學行。急發願等。無第四根熟。
當知決定不證菩提。


發心品者


即第二發心持如前釋。此願以何為體。謂欲
信及勝解為體。或後得智為體。故十度中前
六是正智。後四是後得智。願居第八故。以後
得智為體。若剋性。即欲信為體。然如攝論兩
處文自釋。若准次下文。以決定希求為體。希
求即欲數也。


論云菩薩最初發心於諸菩薩所有正願是初
正願普能攝受其餘正願。下解發心中文云。
最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為
上首故。等者此中最初正願發心。皆猛利故。
能攝餘願心。又此初願心為上首。先起餘願
心等。皆是此種類故。是初願心攝。


論云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有五種相謂自性
者。即結前五又字義。依次配之。
[010-0131a]


論云又諸菩薩初發心已即名趣入大乘。至
是故發心趣入所攝者。此中意明。初發心菩
薩。名趣入大乘菩薩數。此約隨世俗情說。為
趣入大乘菩薩。非真趣入。真趣入者。謂初地
以去菩薩。若彼菩薩。即是實義。非世俗情言
說道理。


論云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是趣入攝菩提根
本。大悲等流學所依止四句。即結四又字義。


論云四緣四因四力者。緣疎因親。力為助伴。
通明因二種。故有三別。


論云十隨煩惱者。即下十種多字是也。其間
憂苦惡行等。是隨煩惱者。以隨他煩惱生故。
名隨煩惱。非體是煩惱。又以多為名。名隨煩
惱。體非是也。在隨煩惱門收。名隨煩惱。


論解四因中。第二因云。賴佛菩薩善友攝受。
與前四緣中第一緣何別。彼緣中但見作神
通。未攝受教誨。今教誨是親故。是因也。見作
神變。是疎不教誨故。是緣也。故二有別。因中
第三。於諸眾生。多起悲心。與緣中第四未劫
時等。救度眾生何異者。緣中但自創發心。令
他發心。因中代他受苦等。是親故因也。


論云依四境處雖不串習而能發起下中上悲
無有斷絕者。四境謂前列他自受苦等。若見
自。若見他。隨遭一苦。起下悲。若見自他隨遭
一苦。起中悲。若見自他受無間大苦。起上悲
拔濟。又或於四境。一一皆能起上中下悲。


論曰若諸菩薩依止總別四因四緣或由自力
或由因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堅固
無動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
[010-0131b]
當知此心不堅不固亦非無動者。此中意。明
前四因四緣中。若別依一因一緣。或總由四
因四緣。而發心者。於四力中。且依二力。謂自
因力。此二力中。或別依一力。或總依此二力。
而發心者。此皆堅固不動。若別依他力及加
行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此不堅固。亦非無
動。若斯四緣中。初緣是近佛菩薩等。今此文
者。別依總依。皆堅固不動。他力亦是。謂佛菩
薩等他。即在不堅固非無動中收。此何相違。
述曰不然。他力者。謂王及有力者。逼令發心。
非如見佛菩薩。見佛菩薩自發心。在緣中收
故不動。為他逼發心。是他力故動收。又加行
力。是不堅固非無動收。如因中第二因。善友
攝受。是堅固不動收。此何意也。述曰非也。善
友攝受。是見菩薩教行行等所遇之緣。勝人
加行力中雖遇友。乃世間之善士非如菩薩。
故有別也。又義且約一義。此中判為堅固不
動等。如實者緣因中。有動不堅固者。他加行
力中。有不動等者。且約一義別故。為此論也。


論云有四因緣能令菩薩退菩提心何等為
四。如文自列。此與前四因相違。動翻之即
是。


論云攝眷屬過有其二種謂於眷屬饒益損減
染污違順如是二事者。謂於違起損減染污。
於順起增益染污。故名二事。


論云由此菩薩成熟如是無惱害福得倍輪王
護所守護者 倍輪王福等。謂諸惡鬼魍魎。
所不能近福。餘身無病福。勇猛作義利福。無
倦說法福。麁重轉輕福。用呪多驗福。此中言。
[010-0131c]
呪句明句者。謂呪句汎爾非句。即呪有明辭。
或此呪。或有明力。威神大者。名明句。眾生用
之無驗。菩薩用之即驗。所惱有情。柔和忍辱
福。隨惑微薄福。在國無災福。速脫惡趣福。能
厭諸苦福。


自他利品


自下十六品。即一持。第三菩提分法熟。此一
持。十六品中。大分為三。即論云。略說菩薩若
所學處若如是學若能修學依。舊遠法師云。
自下發心持有二。初之五品。明所學法。次十
一品。明其學行。今曰不然。依此論云。有三
種所學處。即前五品所學之處。是第一。若如
是學。即第六一品。明如是學損學法。當第二
也。若能修學。即餘十品。明能學人行。當第三
也。初所學處。有五品七法。七法者何。如文自
列。五品者何。束七為五也。云何束為五。謂自
他利品。真實義品。威力品。成熟有情法自佛
法品。菩提分法品。第一第二合為一。束五六
二法為一故。但名五品。此開七法。應別處彰。
今於自他利品首開者。以從菩提分法持首
列也。菩提分法持。從最後品。持得為名。


論第一解純共自他利中。初明純自利。欲明
自利。先明自利障法。謂諸菩薩。於純自利利
他。乃至不越隨順菩薩儀故。此中有二。初明
所應斷法。即違越之法。不順菩薩儀者應知
應斷者。是第二明所應修學不越學處隨順
菩薩儀者。應勤修學。且總明所斷所學二法
竟。自下別明自利障法。有八隨義應知。


論云第二略解自利共他中云。若諸菩薩或
[010-0132a]
悲為首或為迴向無上菩提及為生天於一切
時修施忍等乃至自利共他者。此中意。由起
悲擬利他。故求菩提。為利他故。生天利物。教
化眾生。非如前應斷中。執天為勝樂。求生天。
今為他物生天。即以悲為首故。修施忍等。求
菩提樂生天。皆樂利他故。名自利兼他。


論云又除如前所說諸相其餘一切等。乃至
菩薩於此應勤修學以來。此中翻前自利障。
應准名自利。今論云。翻前名自利共他利者。
若獨翻自利障。唯行自利行。應唯是自利。
以自利是障。菩薩不為。今意明言。壞兼物
故。雖翻自利。亦有利他義。障中亦爾。若唯望
自利行。即唯自利障。若言欲兼物。亦有他
利障故。下解他利共自中云。又除如是前所
說諸相。其餘一切與彼相違。所有利他諸
菩薩行。當知皆名利他共自。即翻前以邪
見。修施以無因果見。犯戒離正行。為人說法。
二法唯利他障。為利他兼自。此亦應是翻純
利他障。為純利他行。今解意。有兼物之義故。
雖翻障行通自他。上下二文相似也。菩薩以
利他為本故。唯利他及共自他利非障。若自
利者。是障純利他行中有三。一為利物故。捨
色還生欲。二為利物故。以順先所得神通十
方教化。三已圓滿果故。自更無求。唯為利
他。作大利益神通事等。解此三訖。勤學令斷
前二法。二法者。即前翻中二法者是。


論云利益種類自他利者。謂一法自行。令他
行自他一種行一法。故名種類。四法受。謂此
他世樂苦。共為四句。名四法受。論乃合第三
[010-0132b]
第四二法雙明 問曰此中明自他利種類。
何故第一第四法。受此他世俱非利益。皆是
苦受。此中明耶。義曰。菩薩不以第四法受。為
利益自他。若此行無利益自他故。菩薩不為
之意也。第五種類中。有涅槃及涅槃法等者。
以得涅槃。世間出世間之自利兼人是。此第
五因舉前第二第三事乃汎明。第一第四意
不取。又以四法受法自利。知可行不可行故。
亦兼與人。亦知可行不可行。自他俱知可行
者。行不可行者。不行故俱為利益。


論解五種樂中。略出體性。言因樂者。以三法
為體。謂順樂果業。及根塵二法。能生順樂受
觸者。此三是因樂體。即通五蘊性。以通取順
樂果業故。相應共有皆因樂體。通五蘊為體。
二者受樂。即喜樂受。通漏無漏。為受樂體。三
苦對治樂。如文。謂寒熱等苦息所。生起樂
覺。即以慧為苦。對治樂體。又苦無之處。義說
為此樂。非實有體。以下文中。自當簡釋。即隨
所得或通五蘊。是此受體四受斷樂。即以想
受滅定為樂體。即是厭心種上立滅定。滅定
位中。所有厭心種子。皆此樂體。論云以定為
樂體故。五無惱害樂。論有四種。一出離樂。即
出家人。下文結云能隨順故。即隨菩提樂也。
二遠離樂。謂初禪中所得離生喜樂。即以受
數為體也。三寂靜樂。文言二禪以上諸尋伺
息名寂靜樂。即以第二禪以上定。為此樂體。
以除尋伺故。亦以慧為樂體。四三菩提樂。即
正覺。謂無分別智樂。或通取後得智。為此樂
體。以斷惑得此智。所得無為涅槃樂。是此樂
[010-0132c]
收。為證寂滅故說寂滅。從心心所收。乃五樂
體性也。又此五樂皆是有為。不明無為故。不
取涅槃寂滅樂也。


論云言因樂者謂二樂品諸根境界若此為因
順樂受觸者。此言因樂者。即與樂為因。名為
因樂。謂根境二法能生樂受故。名為二法。是
樂因也。又根境亦能生順苦受觸。今取生順
樂受觸之根境。根境在樂受位中者。是故有
品言。又釋。二樂品者。即樂自性中。有漏無漏
樂為二也。又身心樂為二也。今文中言根境
為因。能生漏無漏身心二種。二種樂也。不以
根境為二。但以為因。意舉所生之果。謂漏無
漏樂。取能生之因。根境為樂因也。又二樂品
取。如前漏無漏身心等果。二兼取因。根境二
為二樂品也。雖舉果樂。意取因樂。


論解第二受樂中云。由前所說因樂所攝三
因緣故等者。三因緣即根境二。及順樂果之
業為三也。更別解。取如前別義中。


論解簡諸樂是自性非自性中。簡第四斷受
樂中云。然依勝義諸所有受皆悉是苦住滅
定時此勝義苦暫時寂靜故名為樂者。此中
滅定是無漏故。前加行心亦是無漏。而言所
厭是苦者。遠從所厭有漏為語。如彼無為。其
實無間道已得想受滅無為。後久時方得彼
定。於得定時。却從前無間道時所得故。名想
受滅無為。今此亦爾。定是無漏加行非有漏。
從遠所厭為名。名為厭苦。雖遠心亦是有漏
善。以勝義理故亦是苦。又同想受無為者。是
大義。
[010-0133a]


論云諸餘所有無惱害樂等者。謂出離樂。遠
離樂寂靜樂。是隨順菩提樂故。是菩提分故。
能引菩提樂也。如前可知。


論云當知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果業所攝因
樂。乃至是所宜者於諸眾生即應授與等者。
此中釋前五樂。應思擇可與不可與眾生義。
若第一因樂中。取順樂果業。第三第四第五
之樂。應一向與眾生不應思擇。其因樂中。根
境二品。及第二受樂。應觀可與不可與方與
眾生。此中有妨。如第三苦息除樂。有一眾生。
先為貧苦。不獲造罪。菩薩為息除苦故。授與
財寶。既獲財寶。乃至放逸造諸罪等。豈不授
與。此樂時能生諸罪。能生諸染。又無惱害樂
中。出離樂。寂靜樂。是色界定。亦通有漏。是
有為法。若授與眾生。眾生得之不廢。雖生色
界起貪定味。不學內法。計為涅槃。後還生惡
趣。眾生得之。非無有罪。非無有染。何故不同
受樂。觀彼眾生可與不可與。乃言於諸眾生
一向授與耶。又樂受自性中。通漏無漏。何故
不言有漏者。簡擇思惟無漏者。一向授與如
彼因樂。順樂果之業。一向授與。根塵因樂。即
不授與。此因樂有二種。有與不與受樂。既有
二種。亦應與不與。遠師云。順樂之業。攝彼決
定應與者故說之。決定饒益。即有眾生起順
苦業。菩薩不授。若起順樂業。決定應與故。彼
受樂中無漏受者。攝彼決定。應利益者不能
盡故。不得偏說。所作無量故。如四禪決定應
與者與之。無漏受不然 問若有根熟。欲入
見諦。堪與無漏者。亦是決定。何故不與。前解
[010-0133b]
非也。義曰。若約實理。受自性中亦得。如因樂
分別。但以有性無性別故。無漏受不應一向
與。又可入一地。不可入地。別故不應一向說
授與。設令入地人。一向應授以與。不令入相
對故。故合為例。若爾斷受樂。無惱害樂。如何
通。答思惟漏無漏。別受性故。以何不同因樂。
體有三種。得作分別。又斷受樂等一向授與。
唯約今得人。即知已顯無漏受。亦令授與。以
文影顯故。不說受樂也。


第三十六卷


自下品中。大文第三。明因攝果攝自利利他。
即於因果中。皆有自利。兼他行故。


論云一者異熟因異熟果二者福因福果三者
智因智果者。准下文中異熟因果等。別明福
智因果等。合明別明。異熟因果中有三。一正
明異熟體。此異熟體。勘下信言大勢具足。未
必皆是無記之果。但於果時有增上果。或等
流果名為果熟。若在地前。唯有漏善業感。若
在地上。亦通用無漏為滋業。又若異熟無記
果。唯是有漏。在地前攝。通有地上。若增上等
流果。如信言大勢等在地上。通漏無漏。以在
後得智起故。如是等是異熟體。二明異熟因
者。准下文有八種。若在地前。唯有漏善業。若
在地上。通漏無漏。若感有漏果者。此因名
有漏。若感無漏果者。此因名無漏。是名第
二異熟因。第三明異熟果者。不是前業所
感之果名異熟果。即異熟體是業所招。名
異熟果。得異熟已依異熟體。起諸身語等
行。是異熟之果。即異熟體為因所發身語等
[010-0133c]
為果。此果在地前地上。皆得通有漏無漏。
准義應知。是名中之異熟果。第二通合明福
智中亦三。第一先明福智二種體。二明福智
二種因。三明福智二種果。以六度攝福智。為
福智體。多少文違至文自解。通地前地上。
通漏無漏。其福智因。亦通漏無漏地前地
上。即能生福智之因。其福智果。即依福智所
起利物利生等。為福智果。此若因若果等。皆
唯是善通漏無漏。餘至文當釋。第一解異熟
中。第五信言具足云。眾所信奉斷訟取則不
行諂誑偽升稱等。乃至信言具足。第六有大
名稱流聞世間。乃至大勢具足等者。此中非
以無記法為異熟體。以從先因所生。今得等
流果。以從先因生故。於異熟中明。以此文知。
通在無漏地上得有。又知異熟中通善性等。


論解因中。云慧施光明鮮淨衣物名形色因
者。言形者。非形顯之形。若形顯之形。即有光
明。顯色因感形色果義。故知形者。但是身形
之形。以通顯色為因故。又同聚故。即以顯色
為因。感形色者何違也。故形或是形顯之形。


論解大勢具足因中。意者。以供養三寶尊長
等。發弘誓願。願中當來世。攝持種種功德。
致於自身中。由此供養發願等為因。當來感
大勢具足。是此中意也。


論解人性具足中。云由二因緣施他人性者。
謂他婦女樂自形丈夫將轉根失男根者。
菩薩勸彼攝護令不轉根。又為說法。令彼女
人及丈夫。因菩薩勸故。不樂女身當得男身。
轉根者因菩薩勸故。得不轉根。名施他人性
[010-0134a]
論別解三因緣中。第三田清淨云。當知略說
能正發起如是加行及正安住此加行果名田
清淨者。謂無間常委所作。發此加行時。及得
隨地等。攝前加行所希之果。乃至以佛為前
前所希之果。此加行等若因果。皆堪能福田
故。名田清淨。


論第三解異熟果中。形色具足果謂。乃至凡
所發言無不聽用者。此如異熟中信言具足
何異。若此果依彼異熟而生。但依彼所生。即
是果何必要有所屬。以形色端政故。人皆信
用。又前信言中。於升稱等無差違故。所論升
稱事。無不信受。今以形色端政故。所說之法
人皆信受。故有不同。非即一言兩處明信。


論解自在具足果中。云能以布施攝諸眾生
等者。問何故異熟大財大朋大屬。皆自在具
足。今果中但言大財為果。答曰。前實作法有
大朋等。今以四攝事。配信言大勢具足故。唯
布施無大朋等。故不相違。


論大勢果中。亦有出言。皆為信用。但以所因
別故。言皆信用隨因亦別論。若諸菩薩自有
力。能不善安處所化有情。彼於自事不隨順。
作如是於他所作利益。不名熾盛等。准前卷。
唯自利。是菩薩障純利他菩薩事。今此亦爾。
若自有能未能化有情。於自事中。不名隨順
於他。不名熾盛。若自無能善能安處。所化有
情能化他故。是菩薩事隨順而作。以自無知
無力能故。於他不名熾盛等。以有智慧力能。
成熟彼物故。名為熾盛。


論云福有三種謂施戒忍智唯一種謂第六度
[010-0134b]
精進靜慮通福智分者。如餘處文。又前五是
福。第六是智。又云前三是福下三是智。今并
於此。總有三文相違者。如實前五為福。第六
為智。是今此處約遍策為論。故通二分。又前
三是福理定。後三是慧者。以精進靜慮。通策
慧故。隨慧收。隱策福故。不說通福遍策之義。
如文可知。如對法第二卷抄會。


論解依靜慮通修慈是福不言施等者。在散
心故不說。又顯文唯有無妨。


論云是故二種於證正覺雖俱是勝而於其中
等者。二種謂福智也。略簡異熟。非正證菩提
因故。


論解第四現法自利中。云又諸如來現法涅
槃所有世間及出世間等者。此中意。謂如來
證涅槃。世出世法。菩薩並成熟之。以智為首
故。名為自利。若以悲為首。如前所說。諸自利
行名為利他 問曰何故前卷說自利是障。
今名自利是菩薩現法也。答今此自利。實兼
利他。以智為首。以悲為首。在義別故。義說自
利。非一法中。有唯自利。若前障者。於一法
中。唯有自利。無利他故。不同彼障也。


論曰若於欲界能獲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
等。乃至修習後法自利利他者。此中意。謂欲
界死。還生欲界。或生色界。色界死已。還生欲
界。所得自體財寶。又現憂苦。俱修善因。於當
來世。獲善果故。故他世自利利他也。


論第五畢竟等門中。云若諸煩惱一切永斷
若諸所有八支聖道若此為依獲得世間善法
是名畢竟等者。如無學身中。因無漏八道支
[010-0134c]
力增上緣。生有漏善法。名畢竟也。唯此生故。
已至極果故。


真實義品


即菩提分持。十六品中。次第二品也。言真實
義者。依文所明。且如三性。遍計所執法爾體
無。依他圓成二諦說有。今有言有無。即言無
稱當真實。今明此義。名真實義品。何故自他
利品下。明真實義品。前自他利。就行明法。行
必依理故。自他利後辨真實義。諸列品次第。
大文同此。如涅槃初明慈悲不殺等行。後明
四諦如來性等。約理而言。如是等經。例非一
故。前品後明真實義。


論云一依如所有姓二依盡所有性者。且如
二智如所有姓。即無分別智。緣理之智。如境
道理稱實性而觀。盡所有性。即後得智。緣事
為境。盡境界性。而能觀之。此解大分以理事
智別。又觀四諦十六諦三空門等觀智。名如
所有性。八觀心雖後得智仍出世。後得緣相
見道有性真如故。名如所有性。若後得緣有
常無常有漏無漏等事。差別門不作相見道
真如解之世間智。名盡所有性。此即約後得
智。分為二智。謂世間後得。出世後得解。


論云復有四種一世間極成真實。乃至第四
所知障淨所行真實者。初謂世間世俗共許。
是有依世俗理。此法是有除所執之法故。名
世間所成真實。以共許故名為真實。即唯有
為有漏法。若無為無漏法。是道理所成出世
間故二道理所成真實者。謂有智者乃至
隨觀察行者。依止現比至教量等。道理所成
[010-0135a]
之義。即通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法。若第三煩
惱障淨智所行真實。依論文通二乘加行等
智。即三乘所得三智。三智之境。涅槃無為。四
諦等法是。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體。唯有漏
中加行智。無漏二智。及涅槃無為。是即真實
體 四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者。即無分別。
後得智。斷所知障所得之二智。及因斷所得
無為真如。是此真實體。即明無漏無為。又後
二真實。唯取因二障斷所得無為。不取智者
即唯無為非通有為。


論解世間真實中。云何世間極成真實謂一
切世間於彼彼事隨順假立世俗串習悟入覺
慧所見同性者。此意明。一切世間人。於眾事
中。隨眾事所起言說。意解所證之事。眾共許
者。是此真實體故列 謂地唯是地等者。是
此唯是此。乃至非不如是。謂此地唯是地。是
水唯是水。不是火風等起。決定解世間共許
故。無始傳來非今卒慮。此等是真實體。


論解道理極成真實中。云能尋思者能伺察
者住尋伺地者下。謂如欲界。有人一時不起
尋伺。若人有起此尋伺。名能尋伺者等。若以
欲界對色界。名住尋伺者 又說能尋伺等
者。明正起尋伺時人。住尋伺地。謂成熟尋伺
人 居異生位者。謂聖人住無漏故。不極散
亂多論義等。異生多散亂故。多樂論義故。唯
據住異生者。又聖人雖有見諦。有比現聖言
量等。少分而有。有已證得故。凡夫一向未證
得。多生比智故。多理極成中。明凡夫比量道
理。極成於法。
[010-0135b]


論解第三真實中。云若能引無漏智者。非有
漏加行智故。云何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不
緣無為涅槃耶。義曰。論云不正。是緣涅槃智。
此能引無漏智緣涅槃。亦說此加行。為此中
收。


論云數習異蘊補特伽羅無性見故者。即數
習離蘊外無我見也。


論大文第二解無二中。云此中有者謂所安
立假說自性即是世間長時所執等。乃至如
是等類是諸世間共了諸法假說自性是名為
有等者。此中意。謂一切境本自無有。今執者
妄安立當有。假說自性。是有即無始來世間
所執。起分別戲論。根本謂依境起名言分別
故。乃至計有涅槃。如是等是遍計。有如是等
所執戲論故。說之為有。


論云言非有謂即諸色假說自性。乃至皆無
所有是名非有等者。此意明。謂如遍計。假說
諸色等自性。為無事無相。即色等無事無相
故。所依言說說言假說者。此無事無相所依
名言一切。都無所依。無故諸計有色等。此皆
無所有。是名非有。如是名計有非有。皆遍計
所執。聖者除之。名為中道。


論大文第三。明修空慧。是菩提方便。此空空
於遍計所執。不如前所言非有之空也 又
即此慧是諸菩薩等一行三字。總明修空之
慧。是菩提方便。何以故。以諸菩薩下。乃至
成熟佛法及諸有情兩行。明由有空慧不著
生死 又能如實了知生死。乃至深心厭離
一行四字來。明於生死中多受生死教化眾
[010-0135c]
生。不以無常等行厭背生死。求入涅槃。即不
著涅槃 第三若諸菩薩。不能如實了知生
死。即不能於等。乃至不能成熟佛法有情四
行來。明若無智者多入生死。不能成熟佛法
有情。若有慧者不入生死。善能成熟佛法有
情。即不入生死。節異凡夫。不同凡夫起貪等
惑。入生死故。菩薩不入即由智也。常處涅槃
 第四若諸菩薩於其生死以無常等行深心
厭離。乃至正等菩提三行四字。明菩薩不如
二乘厭背生死。疾入涅槃。以無悲故。菩薩有
悲。教化眾生。不入涅槃。常處生死。即簡二乘
也。


上來一翻解訖。次下第二翻解。又諸菩薩由
習如是空勝解故。即於涅槃不深怖畏。亦於
涅槃不多願樂。乃至是諸菩薩於證無上正
等菩提無大方便以來。初正解。第二覆淨前
義。及解初正解中有三。初二合釋。第三第四
各別自釋。初二合釋者。論云又諸菩薩由習
如是空勝解故則於涅槃不深怖畏亦於涅槃
不多願樂者。此乃至第一由有空慧故。若處
生死。故不怖涅槃。第二雖了知生死能入涅
槃。亦於涅槃不多願樂。以有慧故。即第一第
二合解也。何以得知。准及解中知也 第三
若諸菩薩深怖涅槃乃至遠離一切清淨勝解
者。由有煩惱等故。不善處生死怖於涅槃。不
生希願。遂不能發於涅槃界清淨勝解。由無
智故。不能斷生死。即多處生死第四若諸
菩薩於其涅槃多住願樂。乃至不能成熟佛
法及諸有情者。由無悲故。於其涅槃。深心願
[010-0136a]
樂。速疾入之故。不能成熟佛法及諸有情。若
有悲者。不樂入涅槃。於生死中教化眾生。不
著涅槃。


上來正解有空慧勝利。若合初二解為三段
文。若義即為四段。此中先總為三段。合義分
為四段故。云第三第四等。從當知此中下。反
知淨義。此下有四。第一由無空慧故。不如實
知生死。即雜染心流轉生死。此反解。合解中。
第一於涅槃不怖畏。第二若以無常行厭生
死。則速疾入涅槃。即反解。合中第二亦於涅
槃不多願樂。第三若無智故。於其涅槃深心
怖畏。即於能證涅槃資糧不能圓滿。常處生
死即反解上。第三遠離一切法淨勝解等。第
四若無悲故。於其涅槃。多住離樂。即便速疾
入般涅槃。即反解。第四不能成就佛法有情。
今結反解故。論云是諸菩薩。於無上正等菩
提。無大方便。次第三種解四義。以理准文可
知。或第一正明四義。此初立宗。當知此中反
解下。重釋前義。就重釋中二。初反解四義。第
二正釋四義。


論大文第四。解得無我智。達一切品類。平等
平等。唯取其事。依他圓成實如雖復達之。不
作思惟。此是依他此圓成等。如是無我智。行
於境義。菩薩得平等見。得平等心。能得最勝
平等之捨。又有云。此捨入見道時。最初得捨
者。據即捨受不然。


論大文第五。略明成就佛法及諸有情。以六
波羅蜜。准文義配之。隨起何施乃至何慧。


論云雖有力能彼若求請乃至非無欲樂者。
[010-0136b]
謂有有情。於己有恩。隨己力能現前酬報。雖
無力能。他若來請。隨彼彼事。示現殷重。而為
作之。不以無力能止他請。如何令他知我無
力。我但無力非無欲樂者。意知息故。欲得酬
報。


論大文第七意欲明所執非有。依他圓成是
有。如所執諸法稱言。今欲非之。說諸法離言。
離言之法。正是自宗。欲顯實破他簡非取。是
豈以直言。乃云諸法離言也。須有道理故。


論問云以何道理應知諸法離言自性等下。
答中。謂一切法假立自相。乃至亦非一切都
無所有。此中破執有二。乃至是言所行。是言
境界。牒外二計。第二如是諸法非有自性下。
重破外計成立自宗。二計者。謂一切法假立
自相。乃至唯假建立非有自宗。明外計云。
如能詮之名。與所詮之境。皆是唯假建。不
稱境故。如所執計。名實目得所詮之境。此境
唯假建立。非有自性。言體是無。既計名所詮
不稱境。所計之境是非有已外八轉計故。第
二論云。亦非離彼別有自性。是言所行。是言
境界。言名詮所詮既不相稱。即能詮名中。有
彼色等體和合。此是稱言。是言所行境界故。
論主非之。亦非離所詮之體。彼別有一和合
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者。謂若假立名等。
即所詮之色等上。有是言所行境界義。名遍
計所執計。所詮稱言。是言境界。色等與名和
合。即名中和合。是言所行。是言境界者。不
然。雖所計非實妄性非無。外人若計所詮既
無。即前所言。所有自性等。亦是非有。故論主
[010-0136c]
第二論云。如是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說。亦
非一切都無所有。即所詮如遍計所執。言所
說法非有性者。亦非一切都無所有。言有依
他妄境非無。此破第一。名詮所詮稱外境計。
如是非有。亦非一切都無所有者。外所計言。
與名稱所目法。此不離言。前非之言。此是非
有。今指言如是所執和合非有者。亦有依他
妄計在故。亦非一切都無所有。又釋初乃至
唯假建立非有自性來。明破外計。如名下所
詮之法。稱能目名當知。一切色等法。唯假建
立。非有自性。言如所計之外是無。外人既見
所詮是無。不稱言故。可隨轉計之。如言是名
所目之法。不稱色名者。應離所目色外。別有
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今論主非之故。言
亦非離彼別有自性是言所行境界者。雖作
是非非所計有。其依他性等體。是非無故。


論云如是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說亦非一切
都無所有。如前所計如言所說。非有自性之
法。如所執者非有。如依他妄法。假立名言。此
法亦非一切都無所有。不可無依他等。非有
自性者。謂遍計所執。如言所說 亦非一切
都無所有者。謂依他等有也。非但依他離言
法是有。其所執非有之法。有妄情在故。亦非
一切都無所有。所以第二論云。如是非有。亦
非一切都無所有。上來既明所計非有。依他
圓成是有故。


論問言云何是有。就答中應言。若稱智離言
法。依他等是。今取能照之智故。乃至云唯是
無分別智所行境界。其後得亦得緣著真法
[010-0137a]
不妄。今取正緣者故。唯據無分別智。


論云若於諸法諸事隨起言說即於彼法等。
乃至制立眾多假說而表詮故者。重破外計。
計既云名目所詮。所詮稱名者。如一法上有
稱多名。應所目法稱眾多名。有眾多體。既能
目名。多所目法體一。故知名於法上。假立眾
多詮表也。上來雖明名於法假說。亦非於一
法上有。一切詮表決定可得。如一青色。雖立
假名說為青色。不可以假名故。亦說為黃色。
只可於一法上。隨所立假名。如眼等。並眾多
照了導等。不可立餘假說耳等名。而目於眼
故。


論云亦非眾多詮表決定可得。乃至非餘假
說此義等。以此理故。雖所目法有眾多名。或
具名眼等照了導等。或不具唯說一眼。若等
目所目法。望所目法。皆非實有故。


論云是故一切假說若具不具。乃至有體有
分有其自性。彼法者。謂能詮教法等。彼事
者。謂所詮體事等。有體者。總指法之自體。有
分者。別解法之差別分。


論云又如前說色等諸法隨假說有自性者
等。乃至而有自性等者。此中意。重破彼外計
云。如前所說色等諸法。若隨假說有自性者。
言隨名即有所詮者。要先有所詮事體。然後
隨情所欲制立假。汝既言隨名即稱目有所
目者。先未制立假說名前彼所詮事應無自
性。以隨名方有事故。即名未起前。彼事無
也。未起名前。彼事既無。而現詮表能詮之名。
不應道理。假說之名。既無所有所詮法事。隨
[010-0137b]
能詮名有自性。不應道理。展轉破之。


論云又若諸色未立假說詮表已前先有色性
等。乃至當知諸法離言自性者。外計云。諸色
未立前。先有自性。後依色性。假立名色。攝取
於色。今牒計云。若是者。是則離色外。假說詮
表。以後依色性。制立假說故。如嬰孩等。初生
等時。先見色性。後若依色性。制立假說者。此
嬰孩兒。於色根法。於色根事。應起色覺而為
色解。此嬰孩兒。先見於色。後不依色。而起色
解。故知先有色性。後依色性制立假說者。不
應道理。而何嬰孩兒。而實不起色等覺解。由
此因緣道理故。當知諸法離言自性。上來合
有三翻破。准牒文知之。


論解二人失壞中。云二者於假說相處假說
相者。依他性名假說相假說有色等相故。圓
成實性名為相處。即知假說依他。除所計處
有真如故。


論云於色等法實有唯事起損減執者。此撥
無依他。


論云若唯有假無有實事既無依處假亦無有
是則名為壞諸法者。云若唯言有假說等假
依他。而無圓成者。圓成是假說。依他依處既
無依處。何處得有假說依他。又假說者。謂所
起計是有。而依他圓成實事是無。起遍計時。
名依二性。而無所依二性。而有能依遍計者。
而名壞諸法。


論解惡趣空中。由彼故空亦不信受於此而
空亦不信受者。謂真實義。由遍計所執無故
名空。於此依他圓成上。遍計所執空。二俱不
[010-0137c]
信。此名惡趣空。何以故。由遍計所執彼實是
無。由依他圓成此實是有。若作此理。汝可說
空。若說一切依他圓成都無所有。依何處所。
何有此空。何故名空。以無依處。及不分別知。
遍計空故。汝亦不應言由遍計所執。此於依
他圓成等。此既說為空。以撥無依他等故。故
無依處及所計空體。以不解故。言名惡取空
者善取空者。謂由於依他性。此故彼遍計所
執空。即由所執彼無故。正觀為空。以見依他
時。知無所執故。復由依他相。此故餘圓成實
是有。即由圓成餘故。如實知有。


論云謂於如前所說一切色等想事。至都無
所有。後望前所執無。是故於此色等想事等。
至說之為空。重解依他說所執空。


論云於此一切色等相事何者為餘謂即色等
假說所依者。重問前解。實有中言餘義。謂即
色等依他假說。所依圓成是依他之餘也。


論云謂於此中實有唯事於唯事中亦有唯假
者。此觀依他也。觀依他唯事。此唯事。唯是假
有。非真實有。以下論文。方明圓成實有義。


論云引教中。云如佛世尊轉有經中者。有是
有執即計名目所詮。其體相稱。除此有計。名
為轉有經。


論云於此一切色等想法色等自性都無所有
亦無有餘色等法性者。謂於遍計所想色法
上無有。如遍計所執色等自性。非但無色等
所執自性。於色法上。亦無有餘有香味等諸
色法性。


論云義品中。說即阿毘達磨經云義品。
[010-0138a]


論云散他迦多衍那子。即迦旃延字迦多延
尼名。為種姓婆羅門。十八姓中即一姓也。如
四姓中云李性也。散他者。即種性中。別一種
姓。如一李中有其多。謂趙郡隴西諸差別也。


論云因陀羅。此云帝釋。伊捨那大自在天世
主人王也。


論云云何名為八種分別。一者自性。二者差
別。三總執。四我。五我所。六愛。七非愛。八俱
相違。前三法執方便。四五人執方便。後三三
毒方便。又前三通二執方便。四五唯人執方
便。此八分別皆不取。法執人執等正起時。以
法執不感報故。既云能生三事。故知取法執
等方便。若爾我見通不善性。何故不取者。若
無執我見者不取。餘不善者取之。後三不取
根本者。簡方便能生。及根本所生異。意明後
三為方便。能生根本三毒故。亦取方便也。若
與七分別相收。如文自思。前三能生根塵二
法故。


論云分別戲論所依所緣事。即根塵也。


論云謂色等想事為依緣故等。乃至非一眾
多品類差別者。謂色等想事。為所依。為所緣
故。名想事。言說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別戲
論非一生所攝者。即有為所攝名所攝通無
漏法。今又解。前言無漏者。不是三分別所生。
所生者。餘所攝者。謂名眷屬。所顯者。謂諸根
塵等法。是名所顯故。第四第五分別。能生諸
見根本我見諸慢根本我慢。以我見慢為餘
見慢根本故。若後三能生三毒。


論解總執分別中。云我及有情命者等。其我
[010-0138b]
我所分別中。亦計我見。此有何異。答曰前總
執。約二執我我所分別。唯人執故有別也。其
尋思如實智通二智者。如對法抄。


論解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中。云如實
了知如實通達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假
立非彼事自性而以彼事自性顯說者。謂見
依他非實遍計所執。似所執非實。彼性顯現。
八喻中言焰水者。謂陽炎似水也。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