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m0050 大乘四論玄義-唐-均正 (master)



無依無得大乘四論玄義記卷第九



二智義有四重。第一大意。第二論釋名。第三出體。第
四辨料簡。


尋經論意。言般若無智而無所不知。至人無得而無
所不得。智即窮微之鑒。而無照功之神。即應會之用
而無所不照。不可言有。名照但絕。不可言無。是故垂
二智斯在也。所言二智者。蓋是應物之假名。相待之
稱也。問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者。無知即應不照。無不
智即應是照。云何二言不稱耶。答地攝兩論成毗二
家釋云。真諦真如義即無所知。俗諦虗妄邊即有所
知也。分兩片釋之。此意終是二見之氣釋也。今大乘
明義。望彼家境智興心識。正是毒虫。故必須破洗地
[009-0623c]
攝成毗四家境智心識。方顯無迹境智等。大乘之凡
行捨世故。至人能智境界。而絕無造行於境。故言無
知。而如幻人無所不知。知故言無所不知。只是無知
為知。只是知為無知。無知非如彼知。知非如彼所知。
今言知無知無毫末異也。因知故無知。由無知故知。
知無知因緣假名。如空中長短無二相也。亦得言真
諦真如義不見故無無所不知。世諦虗妄見故言無
知也。雖對破之。而經論正意如前也。故山中舊云。至
妄而彌存妄。存妄存存則無所不知。如幻人知妄則
心識絕慮。知幻人無心識故無知也。如斯無所得意
非學無得之凡人不知何言也。故經云大乘法杖梗
心毒虫令死。著心虫死。內外清淨。而要須從內淨得
外清淨也。問曰前云般若無智無所不知。是何般若。
體與用耶。若約體興用明之。亦得。而今意正約用般
若無智而知之。非正般若也。故大師云。經論明有無
者。有不可言有。非有非不有。無不能言無。非無非不
無。以非有非不有。而無所不有。以非無非不無。無所
不無也。故佛性非因非果。非因而因。因有二因。一境
界因。二緣因。非果而果。果有二種。一果即菩提。二果
果。即大般涅槃。今不論二果。但明二因。一境界因。二
緣因。故緣因則二智。境界因即二諦。二諦二智以佛
性為本。但有二也。一是因本。二是本因。因本即正因
佛性為二因之本。本因說是境界因興緣因。緣因即
是二智。境界即二諦。故二諦二智。以二因為本。故言
[009-0624a]
尋本諦智之本。本於佛性。得了二諦二智。了達二諦
二智得了於佛性。但昔教未顯故未明五種佛性。今
教巳顯。故明五種佛性。故始得說其本。明二諦二智
本是二因二因為本。然境智悉有其本。自有就用明
本。自有就體明本。二諦以境界因為本。二智以緣因
為本。此就用明本。二因以正因佛性為本。就體明本。
正因非因非果為本。是即般若也。空有二諦二智。以
佛性為本。故言二因為境智本。就二用相因即互為
本。今於佛性為諦智本。了諦智為本。則明了佛性故
明二諦二智。為開佛性。明佛性為開二諦二智。故言
本也。所以尋本說二諦二智體。地攝等四家所行也。
故大經云。所言空不見空興不空。不見不空故不行
中道。既不行中道。故不見佛性不見佛性故。亦應云
不見二諦二智。故大品經二十四卷四攝品云。佛告
須菩提凡夫實不知世諦。不知第一義。不知中道。不
知分別道果。云何當有諸道不等也。故地攝成毗等
目所見世諦。興觀智所證真如真諦。即是有所得二
諦二智。非今所明。無所得二諦二智。佛菩薩所行故。
尋二智本。本於佛性。何佛性為本也。問二智既言佛
性為本。二諦亦應爾。何意二諦不明尋本。而二智中
說本耶。答不二而二。詮之亦應同。以佛性為本而不
即明二諦者。二諦是佛所說教門。教門稱於眾生根
緣為諦。眾生悟解為智。而解之智。於何悟解。悟解佛
性不二正法故。於二智中明於異本也。
[009-0624b]


第二釋名。所言二智者。一者方便實智。二者實方
便智也。如八不義中釋。實以審諦為義。法實審諦。無
所有。無所說故。方便以善巧為義。亦得言方便以實
為義。實以方便為義。亦言方便不方便為義。實不實
為義也。又經論出異名非一。或名權智。亦名善權智。
亦合名行權。方便智亦名世諦智。或名俗諦智等。或
名真智。或合名真實智。亦名如實智。亦名如如智。鈍
實際法性等也。但釋權義解不同有四家。一云權是
變謀。善巧之善故。反常合道也。二云權假之義。即隨
境名智。世俗與應現非實也。三云權時權宜暫示之
名。是化導接引巧恒名也。四云權是從譬之名。如世
權衡稱物。量其輕重。權是錘也。則權以詮量義。衡者
以平為義。今但取權。以譬化物之智能詮量機宜。稱
於化道善得其時宜也。風俗通書取傳易明之權者
鈴也。如國語書第九云。衡橫諸法攝云。稱興衡是平
義。今皆是釋權。權義多種。隨時通變鈴量時宜。悉是
其義。但舉譬為名也。通稱智者。亦有三勢。一智達了
為義。亦是決了義。大品經金剛品云。決了義。大論二十
三卷云。決定智無所疑。故名為智。亦得言智慧解智
等義。二權以智為義。權以智為義。亦得言智以愚為
義。是以智為義。三智以不知為義。權以不權為義。地
攝兩論。引地持論云。離增上慢智名如實智。有五義。
一對妄明實智。何者。知如來藏真實法。名實智。知於
妄想情所起法名妄智。二對假明實。何者。知第一義
[009-0624c]
真諦法名為實智。知於世諦名法。名假智。三對相明
實。何者。知知一實性名實智。知於二諦有無法相。名
相智。四對教明實。何者。證窮法性名實。尋言教始學
名教智。五對權明實。何者。知於一乘真實。名實智。了
知三乘權化名方便智也。方便智者。汎解經論。有四
種。一通趣方便。知見道前方便等進趣向與不與果
為由。故曰方便。與果相對明之也。二施造方便。如十
波羅蜜中方便波羅蜜。於脩行善為之故言方便也。
此義十波羅蜜中說也。三聚成方便者。諸法同體巧
相集成。故曰方便。云何巧成。彼云。一真心中。曠備法
界恒沙佛法。是諸佛法。以同體故。今謂無住本能生
一切法也。四權巧方便。實無此事。權巧施之。故曰方
便於中分別有三種。一是身巧。謂作猨猴鹿馬等化
事。二是口巧方便。實無三乘。隨緣化說之。三是意巧
方便。慧起前身口二種。巧化度。如法華經云。尋念過
去佛所行方便力故。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如是
等也。今謂無差別說差別。並有五種。四種即是般若
能生一切法義。但如彼所解必破洗除假名所設。即
是開空中織羅等並得也。


第三明體相。二智體至論正法中道為體。約用明
之。照俗方為方便智體。照真如為實知體。如地攝家。
阿梨耶識。為二智體。若成論等心為二智體。今隨如
大意中說。不二為體。約用明之。實方便知為體。方便
實智為體也。
[009-0625a]


第四辨廣料簡有三。第一雜料簡。第二論須彌入
芥子。第三明斷伏。


第一雜料簡。興皇大師云。此境智義。最難解。凡有
心者。無不云心行於境。此心為妄俗。定有此法得佛
之因故。此心法雖即空。而心法是妄俗。異於虗空等
法也。今約三人顯其重病。餘者可知也。一者坐禪人
所計。必有能緣之心。所守之境。及與捉光明。或如星。
或如初月。此為正定體見。如此執計。恐是剎利神黃
色。婆羅門神赤色。毗舍神色白。首陀神色黑無異。故
此見不可即。故不得今無所得境智義。二者行道持
戒人。亦云必有能行所行之道。此見不可息而行故
亦不能得。今無迹義。三者地攝成毗論師等解義人。
各有求了之心及所了之義等。如是等見。人無勉。無
勉者故終不能得解無所得義也。師云境智能所立
見偏遍而具曠。若人法等多而為一種。此見為狹亦
短。上三見難息故。一家漸捨明二智者。即是初章對
他而辨之。他境智能所性成此境。即非智境。此智即
非境智。故落有所得。今知是境。只境名知。化知非境
是知故知。境非知是境故境。今是知境故。是不境而
境。亦是境知故。是不知而知。以不境境即非境。不知
知即非知。所以非境非知。而境而智。此是漸捨語。非
關境知義。何者。以非境非智二去即是斷。而境而智
兩來即是常。以非境非智兩盡豈非斷。而境而知無
所從而有豈非常耶。答非境非智一義故名中。而境
[009-0625b]
而智二義故名假。名為當有一。不二開為二。云何不
二而明二耶。又不二故一。一豈是中耶。答一是中。二
亦應中也。既不一故二。二寧稱假耶。若二是假。一亦
應是假故令辨非偏故假名中故名中假也。若作智
境境智初章義者。大師云。此猶是掘頭無首尾。雖然
比於有所得家屋智之境。猶有萬倍之勝也。故令辨
境智者。了二與不二義。何者。明境智義即是辨於能
所。所以明境智能所者。一正為欲開發佛性義。二為
欲顯於正道。云何能所開發佛性。明佛性非因非果。
非有非無。非境非智。非能所。名曰正性。正性非因果。
而開為因果。開因能所名為境智。即是因與因因。開
果即是果與果果。大般涅槃。依開善宗即是知斷。若
依舊總別義。即是果與果果也。若了前大意中之意。
不須廣說。但恐未解。故更明之。今開因能所者。以十
二因緣境。能生觀照。名為佛性。即是名境界佛性。觀
十二因緣智名為佛性。即是為觀智。故言十二因緣
猶如葫瓜能發熱病復能除也。然此能所不可言其
一。不可言其異。以離緣境無別觀智。離觀智亦無別
因緣。亦十二因緣能緣義即是智。能發義即是境。所
以十二因緣亦是因。亦是因因。亦是能發。亦是所發
也。言境智能所是相開發義者。明境名因智起發。若
無智者即境名不發。由智故境名發。智名亦因境乃
發。若無境者智名即不發。以因緣故境智俱發。智名
因境乃生。若無境即智名不生。亦境名從智乃生。故境
[009-0625c]
境智因緣。二名俱生。既境名因智發故。智能名為境
所。境能名為智所。能所相開發。若有異智之頑境何
關智發。若有異境之智。何關境發。以是性義各自成
故也。今明因境得開智。因智得發境。若不同智豈得
發境。故今就二望為釋。以智為能照。境為所照。境為
能發。智為所發。此所即能故。能照只是照於所能。所
發只是發於能所故。境所名智能。智所名為境能。故
境智俱能所。以境能為智所。故說智及知處皆名為
般若。以智能是境所。故說境及境處皆得名為境。既
說境及境處皆名為境故。故說境及境處皆名為
爾炎。既境能為智所。故非境。亦智能為境所。故非智。
非境非智。而境而智。既非境而境故名非境境。非智
而智故名不智智。不智智故不有而有。不境境故亦
不有而有。有而不有。不有而有。故名無所有。有而不
有故。名有所無也。故經云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
者。地攝等四家云。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從智得
名也。此亦難解。若言境從智得名者。境非情非智法。
智亦應非情非靈智法。又境不生滅者。智亦應非生
滅。又境無階級。智亦應無階級也。今謂不然。有二義。
一者般若境。般若智。般若教。故並得般若。如五種佛
性義也。二者如前。即智能為境所也。又說境及境處
皆名為爾炎者。是即境為智所故。所以能是所能。所
是能所。是即中先假。名為待絕義。所言待絕者。諸法
本來無有絕與待義。而為眾生故立諸法假名相待。
[009-0626a]
故言待絕。是即中先假也。非能非所能所者。是即中
後假。故即是絕待義也。非能非所能所。是所非所。是
能非能。故非能非所。能所即中後假。即是絕待義。所
言絕待者。雖為眾生故立諸法假名相待。此能所實
非能所。以能非能。以所非所故。絕於向者相待。故言
絕待也。


問諸法假名相待。為眾生故開立此義可解。此絕待
義為誰故明之。答亦為眾生故開相待義與絕待。何
以故。眾生但解由能故所。由所故能。而不解非能非
所。即不解絕待義。即未具足義。故開絕待義。即是破
病意。若但識相待。不識絕待義者。非但不識絕待義。
亦復不識相待義。所以待而有不待義。不待而有待
義也。大師云。如非常非無常。而常而無常。是二鳥雙
遊。不相捨離。即是其義。故今非能非所。是絕待義。亦
是非能非所。雙遊相待義也。如地攝等四家。境智既
異。不得但名波若及但名爾炎。如此之見。須畢竟
淨之。如大品經云。色畢竟淨。乃至薩婆若亦畢竟
淨。一切法究竟畢淨故。因緣境智名方得生也。一家
舊云。此境智。猶如新故故。借新故事釋成也。何者。實
論即非本始。此新無故。而因新故故。因故故新。因故
故新。故名為新。因新故故。新名為故。新名為故。即新
故俱故。故名為新。即一切皆新也。若更復明分新故
者。即得以新新名新。故故名故。既得新新名新。亦得
新新名故。既得故故名故。亦得故故名新。此即是因
[009-0626b]
緣顯發。新故名新。故新名故。名故。新名故亦復名新
新。故名新亦復名故故。以新故故名故故新新為新
故故故新也。一家相傳云。如前云。能所義長。而果果
等義即短也。


問若能所義長者。因果義等亦應長。若因果義短者。
能所亦應短。答因果義宗祖但是相感相酬一義。所
且狹且短。而能所義即無所不通。如非因果為能。則
有所成因果。亦因果為能成。非因果為所故因果義
故能而不所也。今明境所因能智故名為所能。智所
能因境能所故名為能所能所既言二種俱能。亦二
種俱所。二種俱所故所而不能故能所。二種俱能故。
能而不所。能而不所故所能。能所非所。所能非能。故
非所非能。強名之為實智也。又樹葉等並說苦空無
常等。豈非是智慧。又幻化人等能說種種法。得常非
是能智故。一家義宗境智並通也。


問樹木等說法。幻化說法。非有心法。寧得智慧通耶。
答他宗境智有異。有心無心異。二見故作此疑耳。今
明一無量。無量一。即是散束開合故。亦得一亦得異。
故通於智慧也。一家辨能所復所能故名不所能。不所
能者即是不能能。此即是絕待能。故實智名能而不
所。此方便亦非實方便。故亦能而不所等。亦無能無
所。名為實諦。亦無能所名世諦。所以一家辨三種二
諦。正如此意。既能而不所。復非能非所者。此能非所
能。此所亦如此。故明此境智能所等但絕也。地攝兩
[009-0626c]
論成毗二家。亦有諦智。須辨同異。今辨諦智之名。與
他四家雖同。意永異。何者。彼有二諦理與會理之二
智。今無此二諦理及二智之可有。故不同之。而等有
諦智者。名字中亦得同而異也。今無如彼諦智故。無
可論同。既無可論同。復有何可論異也。既無可論同
異。故餘一切法無可論同。既無可論同。復有何可論
異也。今永其異無之可異。求其同不成。即無同之可
同。故智同出同者。同二諦未曾同。令我若為同異。出
異者。異二諦未曾異。異義既不成。令我何所異也。若
言即道理同異汝同異義得成者。可論令我與汝同。
令我與汝異。汝同異既不成。令我何所同異。辨二智
亦類然也。今明無同之可同之。無異之可異。責汝諦
智既不成。有何同異也。又汝二諦體一體異。一異既
不成。故無二諦。二諦無故亦無諦智。故不須論諦智
同異也。今明二諦。是佛菩薩所行方便隨緣故說。如
華嚴等經所辨也。大經又云。世諦即第一義諦。但隨
順眾生說有二諦耳。十二門論亦云。因世諦故得第
一義諦。因第一義諦故得涅槃。以方便隨順說二諦
者。明凡夫隨業所感即世諦。今隨彼而說。故說非第
一義。第一義中無說無言。故如二諦中說之也。今明
二諦是因緣義。不可得其異。豈可論其一。不如龍光
宗執二體。開善等言一體。今是第一義世諦。世諦第
一義。即是說不說。不說說。不說不說。不可二不可一。
不如他云真異於俗。不說異說也。故一家云。如王宮
[009-0627a]
生。即是第一義世諦。後捨俗出家。即是世諦第一義。
故從初得道夜終至涅槃夜。凡有所說。無非二諦因
緣。故云常說中道也。大師云。如涅槃經辨三行。謂苦
行。樂行。不苦樂行。不苦不樂行者。即是佛菩薩所行
之道。不上不下。名為常行中道。中道是第一義諦。佛
菩薩能行中道故。得第一義諦。了第一義故。方得行
世諦。以了不二故。方能了二。既了二諦故能發生二
智。二乘既不行中道。故不得第一義諦。不得第一義
諦故。亦不識世諦。所以不二智。云何識境智。故言二
乘不識境智。故亦不得境智之名。凡夫故自無。故經
云。二乘不見不空。故不行中道。故不得第一義空也。
今明佛菩薩方便所行二諦如斯。故不同四家有二
諦二理等異不異等也。二乘既不行二諦故無二智。
無二智故無有般若。而成論師云。二乘與菩薩俱會
第一義。伹有中種種行行異者。斯即乖經。亦不識經
中義也。


問權智與方便智。是一是異。若通而為謂一。何者無
非方便並是假名故。若無差別差別即異故。一家判
實方便智。即長而廣。權得短而狹。若從王宮生至雙
林一化始終名為方便智。於方便中。抽取一枝用。一
時暫示轉變種種異事。如芥子貯須彌。室苞覆像等。
婬女酒肆等。此是即權用。用竟即癈。故短而狹。故名
權智也。故大師開三種二智。一有實方便有權方便。
二有方便實有權實。三有方便權有實權。六種二故
[009-0627b]
也。問若為是實方便。復云何權方便耶。答師云。實方
便。如向長而廣。即是實方便。亦是權方便。是聲聞方
便也。權方便者。即是向於長廣方便中。抽一枝權用。
此皆是權示。一方便用。此方便即短。亦得言如前權
實並是菩薩作方便。故言權方便也。故是實方便此
即廣長。權方便短狹也。問若為是方便權實耶。答即
如王宮。雖生不起。雙林滅而無失。此即無始無終。無
生無滅。法相常爾。即是方便實。此亦長廣也。權實者。
如二乘人斷煩惱所得智慧。即是權實。何以故。二乘
人斷煩惱所得智慧實。未是實智。但權時落其所得
為實。故名為權實。亦即是實權。何以故。落此為實即是
權。作此說者。豈非實權耶。只此二乘人所有方便。亦
即是權方便。權時落之為方便也。又只佛今斷煩惱
所有智慧。亦是權實也。何以故爾。佛本來離四句百
非。而為眾生脩證得故。所得智慧落為實智。此亦是
權詺其實知。故是權實也。問何者實權。及方便權耶。
答方便權即是向權方便。還是向方便中。抽一權用。
即是方便權也。實權者即是向權實。還是實智中。抽
一斷除用。如佛斷煩惱所有智。此是實智中抽一權
用。故名為實權也。


問可得言詮實慧一用。只就方便慧中有權實不。答
亦具如向方便權中權爾。暫用即是權。只此權即非
權。豈非實。此權實並就方便中有也。何以故。向辨實
慧。只王宮生不生乃至雙林滅即非滅。即是實慧。何
[009-0627c]
妨權非權。即是實慧耶。大師或時開二種二智。一者
是實方便二慧。二者權實二智也。若實慧與方便慧。
即就大品經意。若權實二智。是就淨名經意。大品經
是平道用故。正辨實慧與方便慧。淨名經為一時為
時眾故。當時善巧之用種種無所不為。以是義故。淨
名經正辨權實二智也。故法師結會云。所言權實者
名聲聞。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故。聲聞無別
有實智。並是權化。故言權實也。所言方便實者。是當
體得名也。權實者背上[洺-口+王]得名。非當體得名也。實方
便與權方便者。理實是菩薩方便也。若權方便是聲
開方便亦得。是背上得名也。故實方便者是菩薩實
方便慧。故言實方便也。權方便者亦如上權實。並是
菩薩權作方便。故言權方便也。方便權與實權者。並
是菩薩方便權與實權也。所言方便權者。此即是菩
薩方便慧上善巧之用。如維摩經所辨。菩薩種種無
所不為。故言方便權也。所言實者。即是於真實上更
起用。故言實權。亦是上用也。若方便權者。是實方便
真上善巧之用。故方便。謂實長權則短也。若實權者。
是即對實知明權智。故諸經云權實二智也。又有四
種二真。何者。一方便實真。二實方便真。此兩句即是
體也。三實權。四方便權。此二句是用也。所言實方便
與方便實是體者。菩薩一化始終並是菩薩方便。故
言方便。對用故名為體也。所言寶權與方便權是用
者。於方便真上更起之用。於實真上更起之用。故言
[009-0628a]
是用也。方便真上更起權用是菩薩知也。於實真上
更起權用者。是聲聞知也。菩薩於實真上權作二乘
之用故言實權也。此亦如前實權也。論師宗有漸頓
徧三種教不同。今就漸教有四時與五時教。辨二智
義。白琰師云。鹿苑即前說人天之教。此時未正轉法
輪置與不取起。自鹿苑迄于雙林。既有四時法輪。故
就此明二智也。一實智。二權智也。第一時先小乘二
智。若依毗曇宗會四實理以為實智。俗諦之解及等
智等皆為權智也。論意明之。能照真空。以為實智。照
四諦理。一切俗境皆為權智。對境說智。理應如之。立
二智之說不必一同。對境立教多種。如以能照功為
實智化物之功皆為權智等也。開善五時意祖同耳。
第二時說大乘二智。取冥心真境。以為實智。涉有化
人為權智。並淨名思益首楞嚴等經。略同與五時般
若為宗也。開善意以照真為實智。照俗為權智。與俗
十化物說法應變神通皆為權智攝。故權智有多種
也。第三時說同歸教二智。謂智歸一以為實智。分別
說三。以為權智。又照壽量長以為實智。照諸應身能
權智也。開善云。以照空為實。照有是權智。本是定林
寺榮法師義。後諸法師云。褒貶教。以備鑒空有一切
智為實。真轉變化物示現多方皆為權。何者。初數多
說有。般若教多明空。二乘捨有沈空。不能脩習種智。
故守住小道。菩薩具照萬境。則為實智。與能化度變
現不測故並有權實備明而智也。第四時說圓極二
[009-0628b]
智。照果以為實智。照生死諸法若俗若真皆為權智。
又以照本為實智。照迹為權智也。開善第四法華同
歸教。若依此宗照一乘之理。本來是一。今則無二無
三智。一因得一果。是實智。照方便接引。說三乘差別。
三因得三果為權智。若於佛果分權實者。照壽命長
遠無量為實智。應迹神通之力脩短之異為權。何者。
彼經言。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也。天人經亦說意。聲聞
辟支佛者是佛方便。於今望昔則昔說三。是今一之
方便。今一是昔三之實相。則就一乘三乘開為權實
也。與一乘之果歸於佛地。佛地過於昔教壽不可盡。
於此復為實。應脩短皆是神通力。如是悉是權。此正
宗小教中所說如實智境之實。說法轉境之權。能通
有之也。第五時教。開善云常住究竟教。亦名一體三
寶教。故云大經宗。常住一體三寶。佛性宗致也。故亦
兩義。得權實二智也。一就佛果。以對因之照常住果。
是一實諦。知因中未真虗偽不停為權智。二就本迹
得權實。佛果妙本智此為實。應迹不現智此為權。與
常住果取正智為宗。若教中所說義通有諸餘義。而
權實分者。觀空為實。照有名權。以應現說法變動之
皆是權也。第二就頓教明權實者。開善等云。華嚴梵
網經等是頓之教。是實與自備有權實二智也。問頓
教具有二智者。為當取五時二智。偏取大經極教二
智耶。答彼云。涅槃明果大滅度為宗。厝除無常病故。
次第漸漸深至果為極。即佛果本地為實智。因中生
[009-0628c]
死應迹為權。若頓之教備明因果。因則十地等萬行。
果則涅槃是常。於一教中備有諸權實。可同四時。大
乘但自有不同。初教小乘故。如彼經云。舍利弗等五
百聲聞如聾如盲。不聞不見大乘大事也。與同五時
者。照真為實智。俗為權。同初教也。亦如般若說萬行
等。又菩薩行明德空有竝觀。即同般若淨名。與未必
盡同裒貶耳。得同歸一乘。與方便接引。則有法華權
實常住因果本迹之智。苞涅槃之權實。皆是菩薩道
故。是同佛華嚴也。第三明偏方教。亦名不定教。亦明
二智。與權實不定。一開善等云。或但明實。如枯樹經
說常。如偏為梵志說佛性為滅不斷。此則偏明實也。
或有偏明權假。如為毒龍說唯現佛影示是權迹也。
或一者備明權實。如夫人經云。一諦一依是真實。而
復明一乘及二乘五乘。是方便等即是權也。金光明
經中云。佛真法身為實。應物現形是權也。雖爾未必
以權實為宗。與有遠義也。舊相傳云。偏方教正意處
所偏從眾偏等為宗也。今大乘明義。並不同四時五
時三種說。非經說言。具如夢覺等義科中破也。開善
等云。實智者不空為義。以前境是真。稱實與智目。解
心名實知。權智者浮虗為義。前境是虗。稱虗與知故。
亦目心故名權智也。攝論師亦云。或依他性與分別
性與智名權智。如真實性與智名實知。或如三性與
智名為權智。如三無性而知。名為實知。或云如應化
而知名為權智。如法身而知名為實智。或二身智慧
[009-0629a]
為權智。真如法身智慧為實智。地論例此可類也。今
觀四家所執二智。多從境得名。故落二邊。境異於知。
知異於境。故無慧方便縛。無方便慧縛中也。今明由
慧方便由方便慧。乃謂有方便慧有慧方便解故。今
謂只佛性般若為二智之體。只二知即是般若佛性。
何事縛。何事解也。如諸佛身非真非應而有真應之
能。般若非權非實而有權實二能。今明曲隨從便之
能為權。若一化始終相通。以其昔為凡。初求佛道。至
雙林則長廣。故方便。但方便誰通。如見諦道前巳善
相亦名方便。又諸觀行並前後方便與正觀。而今方
便知者。釋迦初生。至金沙集。並是方便智也。


問大論云方便波羅蜜。唯菩薩有之。二乘則無此。何
方便耶。答一家解不同。一云無住建立一切法為方
便慧。此方便慧。通一切法中。而亡義為方便慧。別相
知一切法義名道慧種慧。若爾亡義則總是方便。別
相智義。道慧道種慧。一時義分異。如論師色是無常
法塵所收。青黃等義是五塵所收也。復須智之。如論
師義能智解是至亡。解是體。亡是用。義分異。今大乘
明義。亡是體。解是用。無分別而知一切境。若爾如幻
化人無分別義是亡。而非是不知境解是。如色等而
知解故解知也。如六度中。般若一度導五度。五度亡
前境。而亡知之異。今正法般若故亡一切法。而無所
不知。是六度等知。故論云方便智唯菩薩有。如六度
中般若。唯聖人得之異也。二云得正法般若之六度
[009-0629b]
等萬行。即是方便。六度等與方便。義分通別異耳。問
從王宮生乃至雙林滅並是方便慧。與得正法之方
便為一為異。答總別異也。王宮生雙林哉之方便即
長廣故異也。問脩行成佛是方便不。他明修行滿故。
得成佛則非方便。若佛菩薩應應化眾生脩行滿成
佛則是方便。今則不爾。成佛亦是方便。不成亦方便。
至論道行。未曾是成與不成也。又他云淺為深用。深
為淺用。皆是方便。若淺為淺用深為深用。此則非方
便。今明具有四句。並是方便。並非方便者。淺為深深
為淺既是方便。亦淺為淺深為深亦是方便。比論道
門未曾深淺。深淺並是方便。假令方便非方便。亦是
方便引接物故耳。並非方便者。未體語故。並是方便
者體語法相故。淺深不二故。淺得為深。深得為淺。並
是方便也。問淺云何得為深。答此淺深淺故。若淺非
深淺。則不成淺。既是深淺則無礙。故淺得為深。深得
為淺也。


問地攝兩論。成毗二家。既六度等行得為方便波羅
蜜不。答不得為方便。彼只得徧行六度。與偏三十七
十二行等。寧得是方便。故大品大如品云。六十菩薩
五百佛所行萬行。而不得入菩薩位。故授記不得。又
小般若經云。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承事無空過者。
而不得授記。於值燃燈佛。方得授記。大品經三歎品
亦然也。若爾彼四家云何得方便。而得云彼有所得
得方便也。問淨名經方便品云。方便意。其相云何。興
[009-0629c]
星大師開為四。若疾為疾亦非方便。若不疾為疾亦
非方便。若疾為不疾亦非方便。若不疾為不疾亦非
方便。世人意不疾為疾。疾為不疾。亦應是方便義。而
言非方便者。根師云本來正非是本來。故非方便。大
師復云。非疾非不疾。能疾能不疾。此乃是方便。非疾
非不疾。疾不疾此疾。此初緣弘道故方便。不來非不
來。來不來。來亦為緣。不來不來亦為緣。故是方便。故
淨名不來非不來。亦為緣不來。故是方便。寶積亦非
來非不來。而為緣來。故是方便也。大師云。此經文既
明現疾。即應云疾礙品。而稱方便品者。又云此是就
根本方便二智權巧現疾。從根本為名。故言方便品
也。問三乘初入中道時。必從方便入中道耶。答地攝
兩論成毗二家宗。必從方便入正觀。通而為證。亦有
得正觀。後脩方便也。今無依無得宗者。若通明方便。
義亦有之。若正法方便者得正法。後始得方便。解似
如論師等宗拔道等世諦解進不。即退不伏故得空
解後始得之。今正法云。方便則別。故於正法後得之
也。故大論云。方便波羅蜜唯菩薩有之也。


問云何偏行六度等耶。答一家云。未得正法般若之
萬行。並是徧行六度等行也。問若未得正法般若行
行。並是有所得者。都無無所得菩薩與二乘耶。答有。
何者。當教如教與憕故得假無所得。即是無所得二
乘菩薩也。問若爾地攝等四家。亦得徧行六度等行。
云何是有所得行耶。答彼境與智異解故。有所得行。
[009-0630a]
故大品經云。實際作證故有所得也。無所得二乘與
菩薩所憕由境。故知由智故境。境智不二而二憕故
假無所得也。故一家云。破性得假即是初門也。故有
兩種徧行。有得無得異也。


問既言無所得。云何徧行耶。答如前未得正法。故名
徧行。而如假而無所有解。故無所得。彼有二諦。理與
事等。落有所得。故中論最後兩品。明小乘無所得行
也。故論云巳知摩訶衍入第一義諦。云何聲聞行入
中道第一義諦。此論具明大小兩乘無所得行故。一
家制云。二十五品明大乘觀行。最後兩品。明小乘觀
行。約觀行明得無得者。一切萬法並得無得異。故思
益經。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即是大經。亦名甘露。亦名
毒藥意也。問無得六度三十七十二行等。未得正法。
故名為徧行者。無大小乘異耶。答有之。自行化他萬
行不行果故不乖大小兩乘也。


問大品經第一卷云。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
其相云何。答興皇大師云。道慧道種慧。是因中空有
兩智。一切智一切種智。是果地空有二智。如云權實。
猶是真應二身。然權實宜在因中。真應宜在果中也。
問此權實是智慧名。真應是身名。豈是相主當耶。答
大師云。汝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等。云
何是身。若名五陰。豈言並色耶。故今只真應身。只是
真何是疑耶。又師釋云。道慧即是真空道故名為空
慧。道種慧即是有慧。知有中種別故。果地亦然。一切
[009-0630b]
智即是空智。知一切法皆一相無相。即是一切智。一
切種智即是有智也。又大論中釋有別意。得道真即
是總慧。明總知三乘及人天一切諸道。故名為道慧。
道種慧者即是別真。能歷別智三乘及人天一切諸
道種別不同。故名為道種智。果地亦然。一切知即是
總知一切。種智即別智。若作向空有。一往判道知者
只是實智。道種智只是權智。若總別明之小異。何以
故。總未必是空也。故二乘唯道慧。此則唯有總智。若
作空證。亦唯有空知。故大品經三慧品云。一切智即
是聲聞辟支佛智。


問何因中言道慧道種慧。若果則不爾也。答具道是
能通宜當於因也。言道慧即是智空道。言道種者即
是空有種別也。大師或時開為四句。一者開因果即
合境智也。二者開境智合因果也。三者境智與因果
俱開。四者境智與因果俱合也。開因果合境智者。即
是大品經云。因中開二慧。果中開二智也。因中二慧
者。道慧與道種慧也。道慧是空慧。道種慧是有慧也。
果中開二智者。一切智與一切種智也。一切智是空
智。一切種智是有智也。故道慧即是方便實慧。道種
慧即是實方便慧。因中二慧既如此。果中二智。亦爾。
故一切智即是方便實智。一切種智即是實方便智
也。何故因中與慧名。果中與智稱者。慧一往宜知而
巳故羸劣。如十力當相智。故因中與慧名也。智是決
斷達照勝用。如十力中是非智。故果中與智名也。此
[009-0630c]
經意不明境智。故言合境智也。開境智合因果者。即
指淨名經意。彼云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無方
便慧縛。有方便慧解。即是明菩薩二慧也。既辨能
照之智。即有所照之境。故言開境智也。而此經不辨
因果。故合因果也。因果與境智俱開者。即指大經云。
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即開因果也。有因者是十
二因緣之境。有因因者即是所生之智。即是開境智。
故言俱開也。境智與因果合者。因是不果因。果是因
果。故不因非因。因果非果。故非因非果。合因果也。境
是智境故非境。智是境智故非智。故非境非智。即是
合境智義。所以言境智與因果俱合。此是一往結撮
語。故大品經意。非俱開因果。而開境智也。問境智義
為開佛性者。智諦義與諦智義。為開何物耶。答所以
辨智諦者。為開中實也。所以諦智者。為開般若也。如
地攝等。有得者言。智慧飜般若。故言般若即是智慧。
今謂不爾。般若非愚非智。所言智諦為開中實者。諦
是真諦中非智也。所以智諦為開中實者。諦是真俗。
中實非真俗。故名離非真非俗中實。故明真俗二諦。
故言智諦為開中實也。所言諦智者。為開般若。故言
諦智義為開般若。故中實是般若之異。故中實即是
般若。二諦是境智之異名。故二諦即是二智也。以是
義故中實即是般若。般若即是中實也。問菩薩稟佛
二諦。發生二智時。理教義。境智義。若為異耶。答若言
異者。空有是教。非空非有是理。何以故。空有表非空
[009-0631a]
非有故。空有是教。非空非有是理也。若言境智義識
空有故。名為實方便智。識有空故。名為方便實智。即
是教為境也。若了惟空有非空有者。即是非權非實。
名為正觀。亦得言名中發於觀。觀發於中也。問二諦
教理。二諦境發生二智。若為異耶。答異也。若言二諦
教為表理。轉教為理。若言轉教為理者。即是二諦境
發生二智也。何者。識有空故名方便實智。識空有故
有實方便智。非是二諦境轉為作二知也。二諦是能
發。二智是所發。二智是能照。二諦是所照。故智能為
境所。是即能所。境所為智。能是即所能。智所為境能。
是即所能。境能為智所。是即能所。故所能非能。能所
非所。非能非所。平等無二。故名為假中。雖然非能非
所。本來不二。而能而所。故名為中假也。大小兩教相
望者。小乘望大乘者。小乘二理轉為大乘教。大乘望
小乘者。轉教為小乘。理如半滿滿半意也。又教轉為
理。理轉為教意。即是有無為非有無。非有無為有無。
即是指教為理。指理為教。如斯之意。非地攝等四家
所行處也。


第二辨須彌入芥子。有兩重。一明應變義。二論入芥
子。


第一明應變。所言應變者。權智兩能有應有變。應則
赴感垂迹。變則神通轉境。以垂迹故隨同六道。示現
心形。隨機利物。以轉境故。脩短改變。巨海細相。大海
成蘇。須彌入芥。暫應變之功皆權智也。若法事相。皆
[009-0631b]
是權智之迹的。冥論其功。正法為本。有所得四家云。
實智為本也。應物轉境。由不二為能。亦得無緣慈悲
有其能。今論權真之用。則慈愍惻念。運此種道。種道
無方。遂慈悲之心施濟拔。種種應赴也。但應物轉境。
地攝等四家不同。一雲昊等諸法師云。應有法起。如
應化七珍及四大等法。或丈六佛身色形體也。二開
善云。應化同物止令人見。無而現有。無別法生。如杘
楪楪則非應。雖應為淨土及與佛耳。但慈善根力。於
法身上。能令見脩短。體實無有法也。三云或有法起
或無法起。隨物所宜。神力無礙。若須無起則能令無
起。若物須有起則能令有起者。智力能現。乃是不測。
化物無方不思議耳。此義似同地攝宗。彼宗唯識義。
心外無別境起之與不起。但是心所作起。此意不可
解。若無別境。即化道無用。自心作能化所化。何開顯
顛倒眾生。若言顛倒眾生為作增上緣者。增上緣本
約法明之。外說無有法。寧作解耶。今大乘無所得意。
既是因緣明義。故因緣起。何不起因緣空無故。何所
論記故。亦起不起故。起不妨不起。不起不妨起也。轉
變前境。亦釋不同有三說。一云果報恒爾。伹令應得
應度者見轉變。如大海之水魚龍所依。忽成蘇酪。以
濟飢者。但能令見。則使食之得飽。得度見之。其質如
本。無得異也。如鬼神飽食魚宍亦吐魚宍等。而人見
魚宍等。安在不失也。二云神力改變皆轉成體質故。
變土為金等。實成妙寶。以海水為酪。能濟長飢者。如
[009-0631c]
三相舉體實生實滅等。此解亦難。如論中破也。三云
備有兩義。或須改質。或須使令見。此意變取前二說。
故有質變。而質如本不異也。如一劫為七日。七日為
一劫。其義亦爾。隨其利益。則實得用。故海實成蘇。土
實為寶。若止令須見寶便有利益。亦能令見。故方便
自在。開善同此說也。今大乘明義。如大小般若經中
說。無為法中而有差別。亦如佛藏經云。無名相中假
名說法。故云變不住變。言不變不住不變。不住變說
變。不住不變說不變。說變為不變。說不變為變。變不
變。不變變。假名因緣變不變故。雖變不失不變。雖不
變不失變。故假名因緣言起應法。不失應法。不起應
法。不起不失。應法起。故經言變為蘇酪。其相如本不
異。輕舉遠到。亦本不異。一劫為七日。七日為一劫等。
類然也。若州學龍樹之風。誰信誰解可證。是牛馬前
彈琴不異也。


第二明須彌入芥子義。所言須彌入芥子義者。此山
高廣。而能令見。或入或不入。皆隨應者所宜。芥子不
大。而納高山。須彌不小。能入芥子。可謂力之妙不思
議解脫矣。若改山令小。開芥子便大。自能然。但不令
大。不令小。而能如此。是謂奇特。故不思議解脫也。問
若使物變其質。能入義可解。而須難之。若須彌入芥
子。鳥雀吞此芥子。鳥應食須彌。食須彌而飛行。如其
不食。信知非實入芥子中也。今謂有二能。一神力
故。鳥子吞芥子。而不能飛行。二神力能飛行也。又從
[009-0632a]
來舊說不同有三家。一云直神力令其得見入。如重
病者眼見過去父母。此二親力。亦無來去處。而鬼神
力令其得見也。二云亦神力令見須彌入芥子。其實
不入。如人從牛尾至背上騎度頭上。而傍見人入牛
尾。從腹裏度出口中也。三云實入芥子內中。須彌如
此高大。芥子雖小。而能容。芥子亦不令大。須彌亦不
令小。而神力入故。名不思議。郭僕取他人好馬。與富
家人父母。令入唾中。亦野猴牽車入塚墓中也。又開
善等論師。釋延促劫數。若實延七日為一劫。此人經
一劫。不見其宗親。若促一切為七日。則一劫之事在
七日之中。如燈明佛說法華經六十小劫。說法之後。
不見眷屬。眷屬久死亡。而不爾。則知非實促耶。彼舊
答有兩義。若神力則山變入芥子業行。則山相如本。
若於神力。則七日實延為一劫。一劫實促為七日。又
以七日之促能入在一劫之長。能以一劫之賖入在
七日之短。業行果報。猶是七日。亦猶是一劫也。若說
法華座六十小劫。則長在促時中。約兩法延促久得
而說也。若神力實以山入芥子。以劫為七日。答於行
業果報。則山不入芥子。劫不曾促。鳥雀猶是果報義
中無吞山也。眷屬一報之生非得廣者。還知七日而
巳。於彼不曾延促之也。問七日遂延成一劫。則此七
日遂長。非復七日。異人豈得更見之耶。如坐斧柯爛
者還家巳亡眷屬。又神力延為百年百年遂長。非百
年則別有神力之時節為一劫。若百年遂不長。何
[009-0632b]
延百年。則果報神力有長短兩時。並如淨穢二質同
處耶。答時脩短亦能相入。不復論。此但就延促之時。
實成一劫。此促遂長。終是神力令促為長。於此義非
短經於無量長也。若任果報。唯應百年。若延之遂長。
則不見家。如坐斧。何者也。或作百年之解。如一坐六
十小劫。謂如食頃。長作促解也。自復神力實使成一
劫。而果報猶百年。恒自延長。恒自報促。兩義不妨。乃
是神力異也。而彼云。其相如抽綿令長。如牽白糖申
縮。則如蚯蚓縮也。問日月延與不延。便應兩義。則有
長短二時耶。答靈根寺令正云。唯一體一時。遂義亦
兩時也。問神力延果報。則長果報。亦應制神力便短。
若各自竝論。則神力與果報。俱不可思議。其理應歒
敵則應相制。答兩種皆不可思議。故各自有長有短。
又有一釋云。果報神力皆不可思議。但徧就延義邊。
脩短自在。皆由神力。使其實長短脩有之一劫。當其
長時猶能令短。尚是百年。則見脩短自在皆神力也。
如實移世界。復使不移。如經中說。即皆神力也。故不
思議品云。又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
方遍亦一切。而不動本處。此即移而不動也。問本自
百年。豈是神力使爾耶。答神力令短者為長。長則非
復百年。若復其短即令長者。短亦莫非神力也。又神
力與果報。兩義明之者。則就他人非得度者見。其猶
百年或七日耳。若得度者。乃得無量年。延其果報故
久也。若反受復欲交促。還以長為短也。出入延促雖
[009-0632c]
種種釋。而彼義宗有世諦法體異無而有故。不合大
乘無所得經論意。地論師云。大無大相。小無小相。故
小能容大。亦是有箇大法體與小法體。云何相容。終
妨大乘無得之經論。攝論師宗法師云。分別性入解
也。今謂亦不然。心作入解。實無有入者亦無有大小
相。何所冷入不入與大小相也。依他性有法體故如
假相。觀入實無所入。依他性法不入故也。今大乘意
言大小為二。非大非小。大小不二。不二故一。一是假
一。不一故異。異是假異。以假一故。一是不一一。異是
假異故。異是不異異也。異是不異異。異是一異也。一
是不一一。一是異一也。一是異一。而不失異。異是一
異。而不失一。故入出為二。不入不出。出入不二。不二
故入。入是假入。非入故出出。是假出。以假入故入。是
不入入。出是假出故出。是不出出也。出是不出出。出
是入出。入是不入入。入是出入也。入是出入故。入不
失出。出是入出故不失入。故入不妨於出。出不妨於
入。入出出入。故經云。一無量無量一。即是一身無量
身。無量身一身。類此而言申縮賖促。同質異質。淨穢
大小內外。並是一意也。如居士經不思議品云。菩薩
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倒十方遍示一切。而不
動本處。又如海水變為蘇酪等。而其相如本不異。若
如地攝兩論成毗二家。有世諦虗妄法體。豈得如斯
耶。大乘明義。如空中織羅虗裏織紋。故一不失無量。
無量不失一等也。故興皇大師。開六種簡異他。一巨
[009-0633a]
細相容。二脩短改變延促。三以空為有以有為空亦
如一異可知。四以心為非心非心為心。亦例之。五一
為無量無量為一亦如前。六能有所改火為水。水為
火等也。此六種意。若見前大小出入開合散束之意。
不須一一釋。但有得家難見。所以一一釋也。


第一明須彌入芥子有兩。一明須彌入芥子。二明不
可思義。一明須彌入芥子。前第一意。須彌之大芥子
之小。異不可令相容。而菩薩神力能令緣見入。令其
作入解。故經云。唯應度者。乃能見之。此令應度緣
入解耳。今難汝言不能令須彌實入芥子。菩薩則𨷂大
入小能義。言實不入而能令緣見入者。亦應菩薩能
山壁直過。伹令緣見過。實不能通入三惡道化亦應
爾也。次師云從背上度實不入腹度者。亦𨷂能入與
令見入義也。第三師云。我具三義。一神力令其見入。
二復背上度與令其見入。三實入芥子。如牽車入塚
等也。今只雞芥子之小須彌之大。實有兩法躰。若為
論其八耶。彼師云。此是諸上地菩薩不思議事。下地
菩薩與凡夫所不能度量也。今更難。汝若言不能量
事。何但此事不可思議。萬事並不可思議。而因果之
道甚深。乃至解成相即金心後成佛。乃至轉凡為聖。
此亦是甚深事。那得漫分別耶。又地論師云。大無大
相。小無小相。所以得入。此不可解。汝論巨細相容。既
言大無大相誰入小。又無小相誰能容耶。攝論云。我
唯識義能入小也。此亦難解。終是前三種釋中第一
[009-0633b]
意也。實不入而令入解。汝實無前別境。而亂識入出
解。故心外無別境者。亦如前難。𨷂於有別境義。若爾
有何眾生可度。汝自可度故。則別有眾生入道義也。
今一家意大是小大。小是大小。既是因緣大小。何意
不能相容。小大復何故不入大小。大小大小。故無相
礙。雖大小相容入。而不失大小。猶如云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而不相失也。又無名相中假名詺入得者。
何不假名詺出。若詺入而不得詺出者。亦不得詺入。
既得入者。亦得名出者。故種種得詺無所𨷂少。故經
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如是辱轉生非真家智
者無所畏也。問如前人難云。須彌入芥子。火燒芥子。
須彌亦應被燒。鳥食芥子。須彌亦鳥所食。答無所得
無迹須彌芥子者。鳥亦是無迹之鳥。無迹之食故。具
論四句五句並得之。但隨俗有便有不便。逐轉倒所
解有得不得明之也。故須彌雖入芥子。而其中眾生
不覺不知。亦復不迮。故經云時眾見燒。淨土不毀也。
問菩薩何不局須彌開芥子使入耶。答如前具有四
句五句。亦有能有此權用但非是巨細相容權此屬
故變權也。二明思議不思議一切諸法無非不思議
也。問大能入小是不可思議小入大非是不可思議
不。答如經云色不思議受想行識亦不思議。乃至薩
婆若不思議。得有此義。而今明小能入大。物理常然。
世俗所知。故非不思議。大能入小。則奇特非常可解。
故是不思議耳。問小入大悲是不思議者。則應大得
[009-0633c]
待小小應不待大耶。答待因緣誰通。不思議則別也。
問只今大小小大。既是因緣。只是因緣。是因緣法。豈
非不思議耶。答若以大小因緣法甚深。並是不思議。
如前。但反常所解故。開思議不思議。異於通義也。問
經云不思議解脫者。解脫與不思議為一為異。答不
思議是解脫。解脫是不思議。而無別。中說別者。菩薩
心慮洗盡。畢竟淨如。幻人所行。名為解脫。此解脫非
下地與二乘度量所行得。故不思議。即是不思慮也。
若爾雖無別異。義分之。由解脫故。不思議也。但釋不
思議不同。一什法師云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脩
短改度。或巨細相容。變化隨意。於法自在解脫於閑
故名解脫。能者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議。亦云
法身大士念則隨應不入定然後能也。心得自在不
為。不所縛故曰解脫也。二肇法師云。漸遠幽深。二乘
不能惻。不思議也。縱任無礙。塵累不能拘。解脫也。此
經自始于淨土。終于法供養。其中所明。雖然。其不思
議解脫一也。三竺道生師。亦云巍道生。亦云道生法
師。此師釋不同。一云長安生肇之生。彼亂之時避難
來愓州也。二云八之生弟子同名生此生也。法師云。
或止形跡心不必然。故復言其解脫更一名不思議
者。凡有二種。一曰理空無非或情所𠷰。二曰神寄非
淺識所量。若躰夫空理則說思議之或。或既脫矣。則
所為難惻也。法師云。或正形心不必然故。釋不同。一
云或是不定之辭或也。二云迷之或也。四逕山遠公
[009-0634a]
弟子曇說師云。不思識有二種。一於思慮慮不能慮。
二會於人不思不慮。七住以下要解思慮解而得非
至極。七地以上窮理盡性。解方無滯。事無不了。道無
不極。自照我慮應不以情。所謂不思議也。五巖法師
云。菩薩無心應為物有說。眾生但覩其教。莫惻所由。
故名所說為不思議。說而無心故不礙於有。雖無心
而能說。故不礙於無。有無所不能累。故名之為解脫。
故名不思議解脫也。六騁師云菩薩得般若方便故。
躰惟諸法因緣假名。假說有不在有。假說無不在無。
雖說有無。有無是無相也。故般若經云。譬如幻師於
四衢道中。化作幻人化也。毗摩羅經云。譬如幻化人。
為幻化人。說法。當達是意故不思議也。七曰琰師云。
八地菩薩有內有外。內外不思而應。不議而作。外則
二乘下地不能惻度。故名不思議也。問云何二乘下
地不能惻量。答如數人云。三度。一根度。謂下根度謂
下根不知上根。二地度。謂下地不能惻上地。如初禪
不知二禪等。三人度。不果不知上果。今二乘不能屈
菩薩故名不思議。然此三度。猶是上絕下地意也。今
明。一下地不能思量上地所為事。故名不思議。二菩
薩神通運變巨細相容。何以言之。假為不思議也。攝
山師住持超稱之美為不思議。故淨名經下文言有
解脫名不思議也。今謂菩薩得般若方便所為之事。
非以四句五句所得。如騁師意。而有二。一下地不能
思上地所為事。故名不思議。二菩薩通運變巨細相
[009-0634b]
容。何以言之。假為不思議也。問何位菩薩為是不思
議。答解不同。一什肇二師云。七住菩薩所作。有不思
議。空有並觀。下地未能故也。二招提光宅兩師云。八
地巳上方能真俗竝照。名不思議。七地學竝不恒也。
三開善師云。七地分三忍。下忍失中不失而竝觀上
忍能竝觀也。四虗昧小亮師云。初地巳能竝觀。不為
二乘之所𠷰度名不思議也。今大乘明義。從初發心
巳上。能空有竝觀。所以得竝觀者。為證正法觀故竝
觀。故名為不思議。故大經第三十四卷云。發心畢竟
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
𥝓初發心。故初發心菩薩識有則知空。有是空有故。
識空則知有。空是有空。故初心能竝未明。後心並巳
得就。明晦不同異耳。有經文則用。無文便捨也。問約
何法論不思議。答解不同。肇師云。統萬行中則以權
智為主。樹德之本則六度為根。濟蒙之或則慈悲為
首。宗極則不二為言斯不思議本也。如借座登王清
飯香室包像接大千。並是不思議之迹。幽開難啟聖
應不同。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雖本。本迹雖殊不
思議一也。諸法師云。觀肇師意。通明境知理教皆名
不思議也。生師意亦舉境智明之也。如招提意。權智
是不思議。而二智並德不思議也。問權可是不思議
耶。彼答空解導有解。空解為有解之本。故名並是不
思議也。今大乘明義有通有別。通而為論。一切理教
境智空有。並是不思議。故大品經云。色不思議乃至
[009-0634c]
識受想行薩婆若不思議。別有三種。一如肇師等云。
下地不解惻。二任運行。三如大品云。色乃至薩婆若
通明也。又約有得與無得。判思議不思議。問云何有
得可思議無得不思議也。答師云且傍淨名經明之。
無所得絕有所得境界。故無所得。是不可思議。故居士
經下文。具破有得之大有得之小。故五百聲聞與八
千菩薩。並皆被呵。故不得之。若因若果境智等並不
來故落理外性。故有所所得可思議。無所德名不可
思議也。今就無所得中有三義。一教。二境。三智。三種
並是不可思議。教不可思議者。如題云維摩詰所說
也。智者聖智能智聖所智。是聖境故。二智為能說。二
諦是所說。此之行說事理相稱。故如行而說。說聖所
行。如說而行。行聖所說。聖智是能智。聖境是所智。能
智之智。既是不思議。所智之境。亦是不思議也。問何
故聖智聖境並是不思議耶。答地攝兩論成毗二家。
從多而明之。境是凡夫聖同行。但智有異。如凡夫亦
行青黃等之境。而有執着。聖人亦行青黃等境。而不
着。境是可思議。智是不思議也。今明人之智。既不與
凡夫二乘共智故。是不思議也。境亦是不與凡夫二
乘共故。境智並不思說。正由般若方便故耳。問何以
得知境亦不與凡夫二乘共耶。答如華嚴經十地文
言。諸佛聖主道。微妙甚難知。非思量境界。唯智者所
行處也。仁王經云。凡夫六識麤故得麤六塵。聖人六
識妙故得妙六塵也。故大品經云。一切諸法悉不思
[009-0635a]
議也。大論亦云凡夫見漫證。聖人假名誰行也。問
何意境智。俱不思議耶。答因緣境智故。並是無得無
礙故。指智為境。指境為智。指境為智。智說是不思議。
指智為境。境豈可思議耶。指境為智。聖說有智。指智
為境聖則有境。前四家既不指智為境。非唯無智。即
亦無境。俱是轉倒。出緣之心所緣之法。皆悉不成也。
有得家所明。凡聖共行一境義。彼宗五住地煩惱。煩
惱潤成業牙。感得世諦。今行滿得斷五住地。或盡則
業隨壞。業與煩惱既壞世諦即斷。既無世諦。亦無真
諦。所以然者。以世諦即體不可得為真諦。既無世諦。
寧有真諦。是則二諦俱失。二諦既無。亦二智云何有。
佛照二諦耶。假令窮急云。雖無世諦而有真諦者。則
孤真獨在。如地論人云。獨真如。若爾便是無俗之真
如。離色有空。而經云。離色無空無色。云何有獨存之
真如耶。又論師云。有世諦者扸有盡為不盡。解不同。
一云不盡借空破人空也。二云扸盡。此解如大論所
破。若扸也世諦遂盡。則失世諦。既失世諦。云何有真
諦。假令云失真諦後方脩世諸者。則是持空為有也。
若言扸世諦不盡。則無人見空。汝假今借空破世諦
入空。汝終有世諦。寧得見空。故便無真諦。故相傳云。
自古至今。無人能釋了了可解者也。唯見南澗仙師
云。成有緣假者際空。際空者緣空。緣空者際空。無窮
者有窮。際空者緣。假窮者成無窮也。今明此釋猶未
免上責。汝言緣假際空。猶是有窮。際空緣假猶是無
[009-0635b]
窮過也。大乘明義。菩薩初發心即學無所得。即空有
所得有與無得。無得之有無二諦。學之得佛時方淨。
於地攝等四家有無故彼有與無並鄣般若故。學般
若時不行四家有之無。故躰諸法。有是不有之有。
無是不無之無。得入非有非無。方便假名有無。故得
佛時。始得具足因緣二諦也。又對他明四句。並是不
可思議。他云有一句。無一句。亦有亦無一句。此三句
是不可思議。第四非有非無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方是不可思議。攝論師云。第九識名言所不及。故言
語道斷。想所不及。故心行處哉。故第九識不可識。又
諸進云四句。並是可思議。離四句百非。方是不思議
也。今謂不然。汝言第四句是真諦與第九識。破俗入
真。息妄顯真。如議終是一邊一物云何是不可思議。
故翻攝論三藏法師。識義明意。阿摩羅者。正番無垢
無垢有二種。一者此議雖在眾生煩惱身中。不為煩
惱垢累所染。二者名言想識所不及。若爾豈非一物。
十地觀所證境可言非一邊耶。故大師呵云。有所得
人。如斷頭脚折。學問人好言。我四諦璃亦離四句有
非真諦與真如。亦離四句百非。故同三論宗也。汝宗
安理明百非。且息妄顯真。破俗入真等。寧得同宗耶。
今明三句四句。在四句內之。出四句外。並皆不成不
思議。三句與四句。並是因緣無蹤迹。云何言三句是
不可思議。在四句出四句。求之不可得。寧言可得與
不可得。故中論理般品云。從因緣品巳來。推求諸法
[009-0635c]
有無。無無亦無。乃至非有非無亦無。若爾可得判云
是思議是可不思議耶。彼等雖言在四句不在四句。
終是有所得。故並是可思議也。故興皇大師常言。決
得初章度之初章之言他有有可有無可無有有自
有無無自無故有住有無無住無中。若爾分言思議
與不思議耶。今依論並得破。彼四家所明四句與不
四句。破洗方顯不思議。故一家云。非四非不四。故有
四不四。並是不思議。所以然者。以指非四非不四。為
四不四。非不四既是不思議。四與不四。豈可思議。若
言四是四不四是不四。可言可思議也。今明指四為
不四。指不四為四因緣四不四等如幻無依得無無
所得。云何是思議。故大品經句義品云。如鳥飛空無
蹤迹。不可尋。無處所。菩薩句義亦復如是。若爾可得
論思議與不可思議耶。問不思議是因名果名。答不
思議豈是因果。復豈得非因果。若定是因果是思議。
又定非因果亦是可思議。故今明因果非因果思議
非思議。不思議。非不思議。方是不可思議也。一家云。
有怗義。非因而因。怗之名因。非果而果。帖名果。亦得
因果。又菩薩不思議名因。佛不思議名果。亦有之。至
論道門。何曾是因是是果是思議是不思議也。


第二明長短奢促義。若解須彌入芥子。即自解長
短等五種義。佛菩薩神力。能延一念為百劫。能促百
劫為一日。四家釋意。如芥子義中說。今明如食須經
六十劫。此即是奢促長短。須識因緣假名長短無定
[009-0636a]
相。無往不得故爾耳。雖爾若正破顛倒時則不得道。
不離顛倒別有不顛倒。則應云顛倒異不顛倒。若使
顛倒消盡。何處離顛倒。別有不顛倒道理也。長短奢
促亦爾。長短是所運。權智是能故。能能所異亦是不
異異也。然長短更無定相。只長而短短而長。於覺者
長而短。於夢者短而長者。為定是長。為定是短。於夢
是長。於覺常短。舉譬如此。今延促長短亦爾。只以
長為短。於短者常見短。以短為長。於長者常見長
正短為長。只是以短為長壽。以長為短短者見短。
此只是現見見現耳。何故然人夢覺故。若就凡
夫二乘有了不了也。問云何言謂如食頃。即是現見
也。宛然能令此見。長亦能令短。然實不短。令緣見短。
亦是一能也。問今促長為短。延短令長者。為當促其
果報所得之長。延其果報之短令長。為當別有長短
延促耶。若促其果報所得之長令短。如八萬劫壽令
促成一念。豈不令其短壽延令長壽也。更問汝促長
短者。此緣宜見短。令促長為短。令其見短。乃好脫復
有緣須見長者。汝為當即取向被促成短之者作長。
令須長緣見長。為當更別有長令須長緣見長耶。若
還取向被促者令緣見長者。則應不被促。既巳被促
成短。云何復令作長令被緣見長耶。答菩薩神力何
所不為。只被促令長。長者局令促。長者長。短者短。不
定為寄特也。須彌入芥子亦爾。緣令應見須彌入芥
子。即令異入脫。復有為緣不須入芥子即令見不入。
[009-0636b]
只令向入者應見不入。入不入因緣。只是一須彌。恒
在外。如一音說法隨類各得解。只一口業既各各隨
所樂者。皆聞之。身與意二業。亦各各現之。三種境。一
一境亦現種種法門也。何以故然一家義宗說智為
境。說為智故。智既種種相。境亦得然故也。若別一須
彌不入。亦不是為寄特也。又如只一無量無量一。一
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只是一須彌。或在內或在外。
緣欲見內。常見在內。緣欲見外常見在外。內外因緣
故名不思議耳。今長短亦然。令長為短。緣恒見短。能
令短為長。緣常見長。於長為短。於短者為長。故名身
義。未必分身。一為多。多為一。此即是動身通亦是奇
特。而前者本相如故。㝡為奇特也。


第三明空為有有為空。此亦類前可尋也。如四家
明義。有與無各有法躰。不得有為空。空為有。今明言
有不住有。言空不住空。故詺有為空。詺空為有。故有
變為空。空變為有。離有無空。離空無有。空即是有。有
即是空。雖爾。得意言之。離有有離有有空離空有有。
此離是不離離故。離不失即。即不失離。開合隨意得。
但用時有便不便。必須有所以明之。又菩薩神力以
空為有為空。故普現觀音。變虗空。及與草樹等化眾
生如木柵變為空。令人得出柵獄。并壁鄣為空。或偷
三寶物去而處處山與不得去者。豈非空為有等也。
又如佛神力魔王頭上係蓮華。魔王不耐。便上天上。
猶還見花。如此處處求避猶見。無有得脫。又搦取虗
[009-0636c]
空猶如電光耳。不可得即瞋脚蹹地便如蹹空。即是
能令有為空。智空有無定相也。


第四明以心為非心非心為心。何者說心者頑。說
頑為心。故以心為非心。非心故經云。潮浪說苦空。樹
動明生滅無生滅也。他家即不得。彼境與智各法躰
有情與無情二見故也。問十一切入觀。神通變現。權
智轉變。三種。若有異耶。答不一不異。雖爾。若不二而
二明之。若論轉邊亦不具而三種異者。一十一切觀。
彼自見前境變異。而於他則不見。二若神通則通外
道及二乘。三若權變唯有菩薩可。故經云二乘雖能
變身滿虗空。而不令此大身入嶽塵身。故知無此權
智用也。問真身權變神通三事云何異耶。答若通義
亦不異也。而別義明之大異。若作真應則是本迹。
真是本。應是迹。從本垂跡。若是權實並既應用中明
之。權即是抽應中一用一時為如前云方便是一化
終明之。於方便中抽一用也。若是神通。亦就應中有
此用也。故神通則不齊應義。如外道及凡失盡得神
通。何必是應耶。問今不問凡夫神通。只就菩薩所有
神通及權用。若為異並是故實云何異耶。答神通則
直取其轉實不壅。故名為通。權即善巧適時宜。名為
權故。神通則對權即長。如面折外道轉易戲處。並是
權用。此非通也。問實大海水為蘇酪。鷲王皆得蘇酪
而魚等猶見是水迹遊行飯水如故。此亦如須彌入
芥子三義釋之。問魚所飯者。定是水定是蘇酪耶。答
[009-0637a]
亦飯水亦不飯水。如前三種解也。今大乘明義。亦如
須彌入芥子。菩薩神力能令鷲王實飲蘇酪。魚實得
飲水等。互不相妨也。


第五一身無量身。無量身一身。


此義若了前開合
束散。亦不須明之。但人恐未解故重辨之。華嚴經云。
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展轉生非實知者。無所畏
也。一從無量生。無量從一生。故言展轉生。一為無量
故。一非實。無量為一故無量非實。一無量非無量。無
量一則非一。是則非一非無量。知者解了故無所畏
也。若是愚者聞一無量非無量。聞無量一非一。便怖
畏也。今能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即是權智巧能也。若
他人則離一為無量。離無量為一。一不開無量。無量
不開一。故若合則失無量。若離則一也。他攝兩論等
云。一是真如一也。無量者二義。一理起性萬用無量。
二於真如上起妄用也。論師云一是真諦。無量是世
諦。非一故也。今明不一不多。而一而多。故一為多。多
為一也。問若爾則不得開一為三念三歸一耶。答只
為一。不定一二故。三可為一。一可為三。故三一一三。
故言開一乘為三乘。會三歸一。道門則非一非三也。


第六明能所改實。一家判云。因果義㝡短。次境知
處中能所㝡長而廣也。論師云善惡果牙感得苦樂。
果即是相生故。因感前果生於後。即是前後因果。若
境智是一時因果也。汝生習兩因。必因前果後。如論
破。因既巳滅後果。何關因生果耶。若無而為果作因。
[009-0637b]
得言果從巳滅因起者。一果一切物生。亦是一因能
生一切果也。故今論因果約善惡。果牙相生。故㝡[豆*寸]
局也。若境皮智一時因果者。若智未起。境亦未有。而
今能照智起。境即未起未有。云何一時。若是巳境發
令起智。亦非一時。若言境智一時起而相生者。此即
竝有。云何判云境生智一時因果如二角耶。亦復是
境一法。是智一法。有兩法。有所得境智。非生死境智
也。論師義四心前後相生。如識心實為想心。若舉躰
變。即失生滅。若舉體生滅。即失改實義。若半生滅半
實。則無有是處。具如論中破也。故彼四心並非佛菩
薩無所得四心也。彼義宗方便知照俗境。實智照真
境。故兩知便異。不相關故。方便知亦縛。實智亦縛。兩
真並縛。豈是方便解真解耶。故今境智相生處中也。
問一切法為智作境境義亦長云何處中。答生智義
亦長。而智是伹造境義。故言處中也。能所義最長而
廣。無非能所。前論因果與境智。並不能所。如無為亦
是所緣。虗空等能合。故能所長。如權智為能。蘇酪為
所也。今一家意就境智能所者。只境能名為智所。智
能名為境所。只境所是智能。只智能是境所。境所是
智能。所以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也。若言境是頑
法法智是解法者。云何得言並名為般若。知能是境
所。是故說境及境所。背名為爾涅槃智母也。例如佛
諦知如行而說。名為知諦。如說而行名為諦知。今境
智之爾所照如所行。是境智所行。如所照。名為智境。
[009-0637c]
此意語據所行。則據能之不令其二故作此說耳。問
權實二智。並有鄣與悉有境生耶。答師解不同。一云
權智無別鄣。若有別鄣則有別境。何謂權實智有鄣
有境能斷伏也。今難若言權智無別鄣。亦應權智無
別脩習。亦應非智耶。且不能作權用為有鄣故。不能
得權用。未得時不能權用。今得罷能權用故。當智有
鄣。何故言無別鄣。若言無別境者。權智則無能所。有
能所則有境。權智是能所。實蘇酪為所也。二云權智
有鄣有境也。即難。有別鄣有別境者。與實智何異耶。
答釋不同。一云權智於我上起我。作如此事事則起
也。二若於水作蘇酪時。於水上起如色好。好則屬法
塵。色則五塵所收也。三云於當起蘇酪上生權智也。
鄣則不解起作不無明使為鄣也。今大乘明義。不二
而二明之。智既有兩鄣與境亦有二種也。問若爾正
取何物或耶。答如前三種釋也。問若爾同彼三釋耶。
答名同意異也。前三說性境智。或今明因緣三種鄣
境智故無蹤迹異彼也。問於三種上起為境者。於實
智何異耶。答三智必從他上起。即是背上智實智當
境而生智故異也。問若爾是佛境智耶。答一切盡是
也。問者未說所行是境不。答得是境也。問若爾非正。
境耶。答何意非也。非正境者。但境通一切處。非正智
所對照也。問向智未說所行是理不。答得是理也。問
若爾理是佛智境。不實相是佛境不。答是也。問向潛
謀蜜照所宜之根緣。是境不。答是境也。問佛所說名為
[009-0638a]
諦。此諦得是佛境不。答亦得也。但此據佛能說。此諦
不正名為境。而得是境者。佛教佛何容不解此教。既
是所解故便得是境也。問發者能發智則有智。若無
所照之緣。便應無智耶。答無也。何容無事有此智湛
湛如境也。問若爾一切境等是佛境者。緣亦應爾。諸
法皆得是緣境。何故言二諦教為緣智境耶。答言二
諦教是緣智境者。此據緣知。始生能發知之功。的是
二諦教。故名二諦教。為緣境。此言二諦教為境。此據
初為證此罷何種而非智境理亦是智境。纔是所解
纔是能發者。並是知境也。問境既對智。此智可解於
境。理既非境。非境非智。云何以此境智智非境非智
是境耶。答何妨非境非智之知知非境非智之境耶。
問若言非境非智之智。智非境非智之境者。便成境
智。何謂是理也。答非境非智。而詺是境。是智者。何妨
非境非智詺為非境非智之理。是所智之理境也。但
就理明境智無二明之。若境對明智者。正約假用明
之。須識此意也。復須識一家宗致。明二智俱如俱不
如。二智俱絕俱不絕。俱說俱不說。二智說行即是二
智俱如。行說即是俱不如。二智說行即是二俱絕。行
說即是二智俱不絕。二智既爾。二諦說不說。如不如。
絕不絕。例然也。又雖二智說只是一智說。二智不說
只是一智不說。所以爾者。實方便故。二智俱說。方便
實故二智俱不說。束此二智說即是一方便。豈非一
智說。束智不說只是一實。豈非一智不說。此方便是
[009-0638b]
一亦是二實。亦是一復是二也。次更轉二智說即是
二不說。即是不二也。論二不二即是不二也。說不說
如不如絕不絕也。若言非二非不二。則是不論說不
說。不論如不如。不論絕不絕也。問如此明二智及境
智二諦等。並何所以異於地攝等四家耶。答大有所
以。何者欲辨於地攝等論所不至處。亦是令其轉心
向無所得。不令住也。何者二諦即是兩教。此為欲開
道也。用境智為欲開佛性。二智為欲開般若即是非
至處。問彼並有三種。寧言非其至處。答彼只論假中
明之。復落納目。所以令其真非處向無所得無為。即
是大有所以也。問如仁王經與地經等云。七方便四
十四智。並應是智慧。若為攝二智耶。答仁王經云。七
方便者。一觀色二觀色集。三觀色滅。四觀色滅道。五
觀色味。六觀色過。七觀色出也。觀色者觀色果報苦
諦觀也。觀色集者因緣緣集諦觀也。觀色滅者。觀色
盡處。數滅無為滅諦觀也。觀色道者觀色對治漏漏
道道諦觀也。觀色味者。觀察前色生愛味也。觀色過
者觀察前色能生苦過也。觀色出者觀察前色能生
滅道也。就色觀中。若然諸法亦此七能與中假作方
便智。橫則為真假方便智。竪則為中作方便也。四十
四智者。如地經中說。亦成論引經明之也。此猶是前
七方便中初四門觀。就十二因緣。為此四觀生四十
四智差別。十二因緣次第相生。因果相屬。有十一對。
約此十一。從末尋本。逆以推之。先就老死對生為四
[009-0638c]
智。一觀老死苦。二觀老死集。三觀老死滅。四觀老死
滅道。次第逆推乃至行支。對前無明。亦例有此四智。
所謂觀行行集行滅及行滅道。無明望前更無集因。
所以不說。何故逆觀據果尋因順諦觀故是一種觀
門此亦是假觀也。七十七知也。如地經明之。又如成
論引經釋也。此觀亦具中假。亦可二諦假明也。七十
七智差別者。現在世中。生緣老死。不離生緣老死。十
一節中生兩智故。二十二智。過未二世亦然。故六十六
智也。此六十六智是法住智。是世諦智也。滅相觀者。
是泥洹智。橫則真智。竪則中觀也。從老死乃至無明
者。悉同然也。今窮其相。此智其中假此十二因緣淺
明之但假上明也。深則無明畢竟無生無哉即是中
也。而成論等但假上明之。不及中。復性有得也。今大
乘明意說則具中假觀也。約假明之。六十六智。就中
明之十一智。今中假明故七十七智也。問約三世開
六十六者。泥洹智亦應例。何故十一耶。答此差別無
差別明義。六十六是無差別。差別故六十六。十一是
差別故十一也。問別不別故十一者只應一智。那十
一耶。答實爾。而約十一故十一。如三種中也。前六十
六觀回生果住持不感名為法住智。小乘明義。故十
一觀智苦無常空無我等趣向涅槃名泥洹智。今大
乘論不然。若漸入明義。亦有此意。若直竪明之。正約
中明也。故通而論之。四十四七十七等智。三乘同觀。
亦得十一智。不同二乘。如成論等意。聲聞人等中有
[009-0639a]
利有鈍。四十四智是鈍人觀行。七十七智利人觀行。
何者四十四智。觀果由因。為觀易成。鈍人能作。故判
之為鈍。七十七智觀因生果。為觀難故約利人方能
故說也。今大乘意彼說意彼說並是假上觀。今則具
中假觀故異彼說。故地經意為利根菩薩說此因緣
法。因緣法中觀門無邊。廣如彼經弁因緣義也。問前
云現在世中生緣老死。有二集觀。一生緣老死。二不
離生緣老死。此二有何別。答傍毗婆娑并地經意云。
初是正觀。後是逆翻觀也。問何不從無明乃至老死。
先從老死至無明行因緣耶。答因緣法中有二種次
第。一順。二逆。從始終順次第。從終至是逆次第。觀法
多途不可定一也。又此法是聲聞觀法。聲聞人鈍根。
從來尋本。至觀易成故然矣。似如四諦觀門次第也。
問因緣相生無窮老死望攻何故不說緣生之義。答
實無窮相生。如地經云。老死攻作因義菩薩能作此
觀而不說者。有二義。一聲聞不堪聞故。二欲攝三世
法盡故。亦是教門一種說之也。又見成論文云。諸外
道人多迷因緣。或云冥性是眾生因。或說梵天等為
因故。佛為破彼執故。因作果實不虗。故說不離現在
世中生緣老死既有此二邊未同然終是三世法欲
盡故教門意耳。大乘意亦不無此意。伹意異如諸料
中說也。


第三明斷伏義。俱如十地金剛心夢覺三科中說。
今既開二智故。略爾明之。一家舊云。只是動執斷。即
[009-0639b]
是除諸見之根。何者皆以初章動定執令動。亦如前
科簡中說如不如。如說不說。不說二不二不二不二。
作如此動諸見心想等。即是名為伏也。斷者說言不
二二所以非二二不二非不二。非二非不二。即是斷
諸心想之根裁盡淨不在四句五句。故名為即也。離
不了則名為即。不了則名為伏。亦得言深即名即。淺
則名為伏。如云經論云。下下智即上上煩惱。上上知
即下下煩惱者。約假上相翻義論之。至論斷伏義。正
洗平心體。如幻化人。不行心想。不斷不伏。強名即也。
一家云雖言權實即是開般若。二諦亦然開一實。今
明二諦亦只是二智。何以故然只諦即是智。智推尋
是諦故。智說詺智為諦。其實無異。諦是智之異名。智
是諦之殊稱也。諦智既不異。所顯亦不異。故言二諦
顯一實權實開般若也。故今謂一實只是般若也。一
家明境智亦不異智權尋說相當便名為諦。緣稟諦
生解。即名為境諦。還以復是智。如是傳傳得也。次明
二智說二諦。智能而諦所。二諦說二智而智所也。問
若為二諦說二智耶。答二諦正詮辨於二智。即是諦
說智也。師有時云。因緣只是假。假名名。只是空耳。有
時云。一切不通。因緣何關空。空何關假名。如此皆不
通也。師有時云。無明為與般若相似。何者無明顛倒。
能作人天六道。無所有中宛然作有此力為大也。般
若力大者。能生剎利大家。能出生四果聖人。及辟支
佛菩薩佛。此此力大大也。問既言實錄無所有。云何
[009-0639c]
得有人天六道等耶。答只為須開此諦此即世諦故
有。若實錄無所有。故此言世諦非如四家有緣假之
理虗妄為世諦體。今謂假名字有名為世諦。無所有。
於世人顛倒者為有。於聖人妄有無所有也。問瓶衣
是因緣是假不。答如初章中巳說。今言如泥瓶即是
切相成是假。若瓶衣等無方假。假得是假。又諸法無
自性諸佛菩薩得諸法自在。假名詺。或以人為瓶。或
以衣為桎。此即是衣柱人瓶瓶人即是因緣是假也。
答別而為誰則是果之因。與果為因。得是因緣。非果
因。於果非是因緣也。問是因與非因。無果義一理。云
何因生果與非因不生果。答雖復言無。麻是油因緣
故生油。砂非油因緣。故不生也。問等是無義一種。何
故麻是因緣而砂非因緣耶。答麻雖言無義齊而是
有無。非是無無。砂無油是無故無也。一家雖言能所
最長。境智處中。因果最局。今更破令具齊。若言一切
皆能所者。今亦一切諸法皆因緣皆因緣只是果因。
豈有法而非因緣。若言因緣。攝法不盡。則應假名
攝法亦應不盡。既無非假名者。亦應無非因緣者。若
爾能所攝法。即既盡。因緣攝法何往不盡也。四若言
能所攝法盡者。亦應有非能非所。云何方能所攝盡
耶。若言唯有能所。無有非能非所者。則應唯有相待。
無有絕待耶。今謂一往能所攝不盡。二往三往則盡。
何者一往能所。唯攝能所。豈攝非能所。二者則盡者。
明非能非所。能非能。所非所。此巳復是能所。此能所
[009-0640a]
攝巳復得也。問此言非能非所。可猶是能所攝耶。若
言非能所非不能所。若為更能所攝耶。答此則應言
攝不攝。是菩薩有盡二種法門。有攝不攝。有盡不盡
法門。豈得令一向攝一向盡也。又一家舊云。權實二
智通因果。在因開佛性。在果則開涅槃。何者佛性名
為中道。在因權實顯非權非實。非權非實。即是中道。
中道即是佛性。即是權顯實佛性也。問二智得為牙
相知不。二智為自智不。答具如十地義中說。今更明
之。論師等釋不同。一龍光云。用反照故照一切智。一
切智即是所照。反照即是能照。復更有反照智知。此
反照知如是。更有反照。無窮反照也。二開善等云。即
照青知。反照青知。所以窂有非二乘所得也。三云一
大反照智。照一切智。更立小反照知。照大反照智。然
此小反照知。還為大反照知所照。此小反照智。唯能
照。大反照。大反照故大反照知則能照小反照知。復
能照一切知。此似教人四相義。此破如論中說也。今
大乘明義則不然。此能是所能。此所是能所。既是能
所離能無所。既是所能離所無能。無能故隨意反照
無得也。問方便智實智。牙得相知不。若便實智知方
非權非實可從起耶。故今明得非權非實而權也。問
他家計性權實汝也。今前以初章動。次則拔如云前
以定動。後則前拔汝今既言。假名諸法非實亦非假。
復用何物拔假耶。若言假有是有。此還是性實義。答
今明假有非有何須拔耶。問汝言假權實顯非權非
[009-0640b]
實之中道佛性。果地。亦顯非真非應。此之顯中道。亦
應云顯佛性。何故言顯涅槃耶。答涅槃猶是佛性之
異名耳。是故佛非因非果。以因名怙之。此正法則名
為正因。以果名帖之。則名為正果。更無別法。只是一
正。在因則以境智開正佛性。在果則寄知即與總別
此正果。此所顯即是正涅槃也。問白果果即是涅槃。
豈是用涅槃。開正涅槃耶。答佛性說有正。涅槃亦有
緣正。言用智即總別開涅槃。即是正涅槃果果即是
緣涅槃也。問白言非因非果。而因而果。此是緣性與
怙若為異耶。答若是怙雖是因果。此因果並正涅槃。
非因非果。而因而果。並是緣也。問既並有因果之名。
豈得判緣正耶。若不然。若是緣乃當以非因非果。正
性本。然緣性當體是因果非是怙故。名為因果。若是
正性當體實非是因果。強以因名怙名為因。故此因
正強以果名怙。此果則正也。問佛便則是實智方便
既照方便。云何名為實智。若方便智知實。則是方便
照實智。方便既照實實為方便智耶。今謂只以方便
為實。實為方便。既實為方便。既知實豈不知方便。只
以方便為實智。方便不妨知實。不如四家二智各別
著前難。亦是四家義宗權實等並可權可實不能得
有所顯。今明假名權實故。在因得顯非權非實。即是
顯於佛性。在果假名真應。故得顯非真非應定涅槃
也。故一家厈四家云。真應權實等皆是無首尾。屈頭
而起說無首尾。所以是有所得。漫污。故大師云。所說
[009-0640c]
所開等。皆須初章度之。他明權可權實可實。權可權
故不須實故權也。實可實不須權故。實不須實故權
則自權。不須權故。實此實是自實。如斯權實並自性
有所得也。今謂對此則應云。今權不可權。實不可實。
權不可權。須實故權。實不可實。須權故實。須實故權。
權不自權。須權故實。實不自實。權是實權。所以非權。
實是權實。所以非實。此則得從權實轉入非權非實。
此即亦得言以權實顯非權非實。所以得起權實。所
謂假權假實故。今謂有所對而起。故有首尾也。他四
家權實既可權實。不得從權實轉入非權非實也。既
不得從權實轉入非權非實。豈有性既須顯佛。便可
失可隱耶。答佛性實未曾隱。豈可顯。雖復隱之而不
失。顯之亦不得也。具如佛性義說。問如維摩經佛道
品云。非道為道。若為斷伏。答地接兩論成毗二家宗。
即三毒空真諦真如為道。何以故。彼宗虗妄與虗假
是一法。真如真諦自是無相理一法。雖相即明。義終
是理故不勉二見。今謂不然。道名通一切法佛道。乃
至地獄道。九十六種地水火風至香味觸等道。道未
曾有二。但舉佛乘道故名為佛道。若爾佛菩薩行諸
法。無非是道。此是權道權故於一切法皆道無非是
道也。若然體於一切法無二相。即是斷伏明味則為
斷伏也。一家明義。只道是道是無而義故及常合道。
通達佛道。道是能通為義。無而無壅乃名道。以故者
無礙無礙為而乃名道。如經云身子為女為身子。故
[009-0641a]
經云。女相無在。無不在。於此通達無而道彼經意皆
以常破病。通達佛道。破如地攝等四家。定內外尊卑
之病。明無定內之與尊卑即是無在不在是佛所說
也。經云。若有真。是非俱是。若無真則是非俱非。故言
無真則不成方便。有真則方便。如住貪瞋耶見等煩
惱。而殖眾德本。此非直貪瞋等非非者為非口殖眾
德本方便亦轉。非唯無慧。只方便亦不成也。若有真
者非唯是者為是。礙是既是道非亦是道。所以反常
非道然通達佛道。佛有此用。故名佛道。菩薩有此能
故名菩薩道。乃至地獄有此用名為地獄道等。地攝
諸家。是道不得非道。非道不得是道。故是非非俱非
也。非種為種。非番屬為屬。歡然也。又明思議權之與
實。皆為顯非思議非不思議。非權非實。不二義。亦是
淨名現疾之所由。文殊問疾之本意。現病問病。只為
顯此不二之正道也。然法門無量。如善財童子俱一
善知識怙得一法。得生起涅槃解。或凡聖等一切法
皆是法門。如淨名經不二法門。因二入不二。二為不
二之門。門則有開有閇。此約迷惟兩緣如諦為道門
緣。若迷教不能通達道此門。則閇緣。若了悟教此門
則開也。一家相傳約不二法門品中。開有兩意二文。
有三意。二文亦是三文也。所言二文者。一前淨名命
謂菩薩各各說所解。釋入不二法門。二者諸菩薩請
說不二真門也。所言兩者三十二菩薩說。淨名不說。
即是說不說二意也。三意者。一明三十二菩薩因二
[009-0641b]
入不二也。二文殊因二入不二。三淨名因無言入不
二也。言二文者三十二菩薩言說入不二。此是一文
也。文殊亦言說入不二。此是一文。故成兩文。淨名嘿
然無言。無現即無有文也。亦是三文者。二十二菩薩
說入不二一文也。文殊亦說入不二。復是一文。維摩
嘿然不說即有不說文故成三文也。初三十二菩薩
說。及淨名不說。中間文殊說不說。說則成前說成
及不說。說邊成前三十二菩薩說。不說邊即後淨名
不說也。亦得言三十二菩薩因二入不二。文殊因二
不二。入非二非不二。淨名因非二非不二。入非非二
非非不二也。此三意三轉。似如有淺深階級。然此意
相成。三十二菩薩因二入不二。成文殊因不二入非
二非不二。文殊非二非不二。成淨名非非二非非不
二。良由非非二非非不二故。有非二非不二。良由非
二非不二故。有二非二。如大經師子吼品云。若不因
非二非不二。豈得意一言二也。問三十一菩薩因二
入不二。可攝入不二法門品。文殊入非二非不二。淨
名入非非二非非不二。那攝入不二法門品相。答有
兩種勢。三十二菩薩此二不二。文殊是二不二非二
非不二。淨名是非二非不二。非非二非非不二故。皆
攝入不二故。皆攝入不二法門品也。又三種轉法。即
如二諦八不義中說。有破病意。有無窮轉勢。有舉淺
深門入中道正法義也。


二智義記卷一。
[009-0641c]
無依無得大乘四論玄義記卷第九


顯慶三年歲次戊午年十二月六日興輪寺學問
僧法安為 大皇及內殿故敬奉義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