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m0050 大乘四論玄義-唐-均正 (master)



無依無得大乘四論玄義記卷第七



佛性義有四重。第一明大意。第二論釋名。第三辨體
相。第四廣料簡。


第一明大意者。興皇大師云。必須語無依無得□□
所住為宗。故大品□□□□□發初云。以不住法住
般若波羅蜜中故。關中僧叡法師大品疏中云。啟彰
玄門。以不住為始。以無得為終故。若有一豪可得。並
須破洗。何以故。若留一微豪。則非無得宗致。故大經
云。佛性者非有非無。非因非果。非內非外。非常非斷。
等離四句。絕百非。雖然爾復得言凡一切眾生皆有
佛性。而亦得言無言。有之興無。約得失之情。分之為
[007-0599a]
□。即是有所得無所得也。故大經梵行品云。有所得
者生死二十五有。無所得者名大涅槃也。經既言。有
所得者名為生死。故無有佛性。無所得者名為涅槃。
故有中道佛性。更無別物也。但失之者。佛性為生死
二十五有。得之者生死二十五有為佛性。故失者即
是理外。得者即是理內。故一家義宗。顛倒不顛倒無
豪末差別。故大經如來性品云。猶如甘露。亦如毒藥。
或有服為甘露長生。或有服毒藥傷命而早夭。仁王
經云。菩薩未成佛時。菩提為煩惱。成佛巳時。煩惱為
菩提。中論涅槃品云。涅槃實際興世間際。無豪釐差
別。如斯多文。即是理內外意也。故言理外眾生。無有
佛性。而此顛倒眾生。復有入理還源之義。故亦得言
有佛性。故經云。凡有心者。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也。故仁王經受持品云。大王是波若波羅蜜。是諸
佛菩薩一切眾生心識之神本也。若然者。豈非還源
本淨義也。問五時波若者。第二時教等。經云何引此。
證佛性義。答彼自作五時四時等。非經論意。今依經
中半滿教意辨之也。問何因緣說於佛性。答大論云。
諸佛不以無因緣及小因緣而說。說必有因緣說。今
如法華經云。為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大事者。所謂
開佛知見。乃至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說。今佛性
亦然。知見即是佛性也。問佛性何法而名佛性耶。答
大師云。三世諸佛以此為性。故名佛性。即是三世十
方諸佛之源本。十方三世諸佛由此而成佛。故言源
[007-0599b]
本。欲令一切眾生因悟佛性皆成佛。故說佛性也。無
差別中差別說佛性。藏公開為八種。故說於佛性。何
者。一為對昔三乘性故說佛性。昔三乘性者。謂菩薩
辟支聲聞。皆有此三性。此三藏教中意也。今為破如
此等計故。明唯有一佛性。無二乘。以是因緣故。說佛
性也。二者為對保自守之源故。說佛性也。明二乘四
知究竟。自言是極。守自而住。不復進求佛果。今為破
此等計。故云汝等皆有佛性。悉當作佛。云何守於小
乘不了義經意。所以說於佛性也。三者為發菩提心
眾生故。云汝當皆作佛有佛性。若能發心行。必得成
佛。若無佛性。何能發心脩行成佛。猶如乳有酪性。攢
搖成酪。若無酪性。攢搖終不得成酪。今亦爾。眾生皆
有佛性。發心脩行。即得成佛。為是義故。說佛性也。四
者為下劣眾生說於佛性。汝等皆有佛性。當得作佛。
莫生下劣之心。應生尊勝之心。主導之心。為此等事
故。說於佛性也。五者為憍慢自高卑他之人故。說於
佛性。自言巳勝言他鄙劣。故說佛性。明一切眾生皆
有佛性。皆當作佛。佛性無有高下。云何得尊卑耶。六
者為好作罪眾生故說。汝是一切眾生同源。寧得相
煞。即是煞害者。說於佛性。汝若煞者。便煞佛等。一切
眾生皆佛性。當作佛故。說於佛性也。七者小乘人一
闡提。斷於善根。畢竟無得佛理。如言大經本未至時。
嚴觀等法師。皆云。一闡提無佛性。為破如此等計故。
說於佛性也。八者為三脩比丘封執無常。脩三法印。
[007-0599c]
定謂有為法無常。一切法無我。唯涅槃寂滅。為破此
執。故說佛性。明諸法何曾有我及無我義耶。為破我
故。說一切法無我。其通計皆言無我。為破無我故。說
有佛性我。即是有我破無我。乃識佛性真我。故經言。
空者生死。不空者大涅槃。為破此等計故。說於中道
佛性義也。今謂大意亦不出前八種說。而今依大經
云。五名中波若與佛性。眼目異名。并大論說。波若意
開佛性。有十意也。一者為究竟至菩薩行故說。二者
為十方諸佛諸母故說。三者為大小兩乘異故說。四
者為破三乘三性別故說。五者為二乘永究竟四智。
不復進求尊勝道故說。六者為分別生法二身供養
故說。七者為破二邊令住中道故說。八者為破一闡
提不成佛故說。九者為二乘令信正法故說。十者成
就萬行故說佛性也。問即此顛倒眾生有佛性不。答
既言顛倒眾生故無也。如此義大異地攝兩論與成
毗二家。彼宗八識七識。即有真如性故。翻攝論等崑
崙三藏法師明言。真如性於八識煩惱中有。而不為
煩惱所染。亦非智慧所淨。自性清淨故。非淨非不淨。
體既無染。不須智慧所淨。故名非淨。非非淨者。斷除
虗妄。體方顯現。故曰非非淨。即自性清淨心也。彼論
三種佛性中。自性住佛。如從凡夫。乃至金心。所有淨
識。未離煩惱。於煩惱中住。若爾豈非或識中有真如
性也。論師真諦即或下有可類攝也。但此間攝論師
偷誦三論義疏意。安置彼義中。輕毛之人信從之。非
[007-0600a]
吳魯師意。所謂是章甫安編髮文身頭戴也。問即此
眾生無佛性者。涅槃論云。云何眾生是佛耶。答正是
此意。若約道明之。即此眾生畢竟不可得。故言眾生
是佛。故彼論云。非眾生內有佛。亦非外有佛。亦非非
有。非非無也。此意即是假亦中。若言顛倒眾生。那得
巳者耶。故言無佛性非如虗妄。或中有真如性者。此
真如虗妄等不能染也。


第二釋名。諸法師。釋名不同。今且前明得名不同
古舊。一言佛與性。並在因中之目。一切眾生有靈知
覺性。得佛無改。簡異木石等無性。故大經云。一切眾
生皆有佛性也。二龍光法師云。佛之與性。在當果地。
所以然者。佛名覺了。因無其義故。性本不改。佛即嶷
然。故受性稱。因中無常。故性義不定。而今因中。並稱
佛性者。皆從果為名。論師取彼師意云。欲示果之二
種。必是心因所得。亦斥小乘與外物虗妄等也。此意
後簡之。三開善知藏法師云。果地是佛非性。因中是
性非佛也。所以然者。佛名覺了。常住為宗。因無其義。
故果但是佛也。性者不改為宗。因中得佛之理。此無
改易。故是性義也。果不感果無有其非。因則非至果
故。因伹是性。而今果亦名性。是從因為名。因亦稱佛。
是從果受稱。所以兩相從者。欲示因果之理必然。相
開有在。即斥昔日教與木石虗空等也。第四家今大
乘無所得義則不勝。何得分派。緣種種釋。終不離斷
常二心有所得也。經自說。佛性非有非無。非內非外。
[007-0600b]
非因非果非等。至論佛性非在非不在。無所的當。一
道清淨。無在無不在。雖無在無不在。而假名說在不
在。無在則不在因果巳性。無不在遍在因果已性。如
天女問舍利弗。汝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曰。身色
相。無在無不在。天女曰。善哉無在無不在。佛所說
也。若具足言之。無在不在無在無不在具足中假也。
故今佛性。非因說為因。非果說為果。故在因名為佛
性。在果名為涅槃。故佛性法性法界真如等。並是一
物種種名不同。亦名佛性如來性三寶性。故言佛法
僧三寶性。無上第一尊。至論佛性皆非而無所當。雖
非因果。而能為因果之本。不唯為因果作本。亦為一
切清法作本也。此即不當當佛果而名為因者。則非
佛性為因性也。不當當涅槃而名為果者。即非涅槃
為果性也。故雖非因而為因本。故佛性非因亦為二
因。佛性非果能為果本。故非果為二因。佛性非果能
為果本故。非果為二果。此即二果二因是因果果因。
以非因非果為本本故為正因也。用故為傍。傍以因
正為名。正以因傍得稱。然待傍為正。此未是好正。能
無傍無正。乃名為正。此正不可復言。言正則屬傍。言
體即屬用。故佛性一道清淨無二。無二而為二。故有
因果果因相待得名。伹此相待有橫竪不同。有三種
釋名。一者表裡釋名。即是竪而論之。因以不因為義。
果以不果為義。佛以不佛為義。性以不性為義。即
名為義。即義為名。此是竪表釋名。故居士經云。五受
[007-0600c]
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不生不滅無常義。本以生
滅為無常。而無生滅為無常義。即是表裡釋名也。二
者開發釋名。即是佛以法義。法以佛義。橫而明也。如
因以待果得名。果以待因得名。故因則非因因。果則
非果果。故假名說因果。假因說果。須果說因。若有因
可因。因是自因。何須於果。有果可果。果是自果。何須
於因也。今謂假故無自義。因他無自體。故假名所待
因果非因果。待假因果非因果假名方便因緣待說
相因。無自性故無法。無法則無所有。無所有。所以相
因而說。一切法無二無所有義故。因得以果為名。即
以果為義。果得以因為名。以因為義。故大經云。欲令
眾生深識世諦故。說第一義。欲令眾生深識第一義
故。說世諦也。則名義亦然也。此則自他釋名開發義
也。三者當體釋名。佛是覺了為義也。今明性亦有三
種勢。例佛可知也。性以不性為義。不性則苞一切法。
皆無性空無所有。清淨隨緣假名說不性為性。隨緣
所明欲辨何性。論佛性伹假名佛為性。故名為佛性。
故佛性法界法性。只論一道更無別法。故性以不性
為義。不性以性為義。則達此不性性。性為不性。則達
非性非不性。了此性不性。則此人有佛性。不了。則無
佛性。故云凡有心者。皆有佛性。何得以即時不了語
眾生等皆有佛性正因耶。次約經開五種佛性釋名。
師說不同。開善智藏法師云。正是專當不偏義。眾生
神明與如來種智。雖復大小之殊。而同是慮智。性相
[007-0601a]
感召。故謂名正因。正感佛果。對緣因為名。非傍助義。
緣因者緣由為義。雖有正因。不脩萬行。終不能得果。
由藉萬善脩行故得佛果。對正因為緣。名亦名境界。
如草木虗空等。其不能了出佛果。但為觀智所緣。為
心作境。故名境界也。了因者。照了為義。萬善之類。顯
出佛果。故名了因。如燃照物。譬其對境明了也。果者
以酬因為義。果果者。謂從果生果。故名果果也。今謂
三種意如前。正是遠離為義。故華嚴經性起品云。正
法遠離一切趣不趣也。大品經無生品云。何等波若
波羅蜜。答云。遠離故。名般若波羅蜜。何等法遠離。遠
離陰界入等。乃至一切法內空外空等也。正是中實
為義。如正觀論也。亦得不偏釋也。因者本義由義也。
故經言無住為本。般若非生一切法等也。緣因者。亦
得如舊釋名得也。了因者。了因者。了不二為義。亦如
常釋得也。果與果果。亦類釋得。雖爾意永異諸師也。
至論佛性。佛窮四句百非故佛也。性是正義。正是實
義。窮正實性也。


第三論體相。佛性禮相故。舊師執解有三家不同。
涅槃宗體要是佛性義也。一道生法師執云。當有為
佛性體。法師意一切眾生即云無有佛性。而當必淨
悟。悟時離四句百非。非三世攝。而約未悟眾生。望四
句百非。為當果也。二曇此遠法師執云。本有中道真
如為佛性體也。三於生遠之間執云。得佛之理為佛
性。是望法師義也。於三師宗本中。未執不同。略有十
[007-0601b]
家。第一白馬愛法師。執生公義云。當果為正因。則簡
異木石無當果義。無明初念不有而巳。有心則有當
果性。故脩萬行尅果故當果為正因體。此師終取成
論意。釋生師意。未必爾。法師既非凡人。五事證知故
也。非法師亦有同此說。正言顯即是果。隱即為因。只
是一切轉側以為同果也。第二靈根令正。執望師義
云。一切眾生本有得佛之理為正因體。即是因中得
佛之理理常也。故兩文為證。一者師子吼品云。佛性
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
此明正因性。而言諸佛以此為性。故證知因中有得
佛之理也。二者亦師子吼菩薩問言。若一切眾生巳
有佛性。何用脩道佛答佛與佛性。雖無差別。而諸眾
生。悉未具足。此正自有性。而無佛故。言未具足。亦簡
異木石等無性也。此性也此兩師異者。愛公約玄常
住果明之。令正約即因中得佛之理常也。第三靈味
小亮法師云。真俗共成眾生真如性理為正因體。何
者。不有心而巳。有心則有真如性上生故。平正真
如正因為體。苦無常為俗諦。即空為真諦。此之真俗。
於平正真如上用故。真如出二諦外。若外物者。雖即
真如。而非心識故。生巳斷滅也。第四梁武蕭天子義。
心有不失之性。真神為正因體。巳在身內。則異於木
石等非心性物。此意。因中巳有真神性故。能得真佛
果。故大經如來性品初云。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
眾生有佛性。即是我義。即於木石等為異。亦出二諦
[007-0601c]
外。亦是小亮氣也。第五中寺小安法師云。心上有冥
轉不㧈之義。為正因體。此意神識有冥傳用。如心有
異變相。至佛。亦簡異木石等。一其日而巳。亦出二諦
也。第六光宅雲法師云。心有避苦求樂性義為正因
體。如解皆或之性向菩提性。亦簡異木石等無性也。
故夫人經云。眾生若不猒苦。則不求涅槃義。釋云。以
此心有皆生死之性。為眾生之善本。故所以為正因。
亦是出二諦外。又于時用師亮師義云。心有真如性
為正體也。梁武等三師義宗諸師云只一心神名執
一義為分三寶之也。第七河西道朗法師。末莊嚴旻
法師。招提白琰公等云。眾生為正因體。何者。眾生之
用總御心法。眾生之義言其處處受生。令說御心之
主。能成大覺。大覺因中。生生流轉。心獲湛然。故謂眾
生為正因。是得佛之本。故大經師子吼品云。正因者
謂諸眾生也。亦執出二諦外也。第八定林柔法師義。
開善知藏師所用。通而為語。假實皆是正因。故大經
迦葉品云。不即六法。不離六法。別則心識為正因體。
故大經師子吼品云。凡有心者。皆得三菩提。故法師
云。窮惡闡提。亦有反本之理。如草木無情一化便罪
無有終得之理。眾生心識相續不斷。終成大聖。今形
彼無識。故言眾生有佛性也。故迦葉品亦云。非佛性
者。墻壁瓦石無情則簡草木等。此意有心識靈知。能
感得三菩提果。果則俱二諦也。第九地論師云。第八
無沒識為正因體。第十攝論師云。第九無垢識為正
[007-0602a]
因體。故彼兩師云。從凡至佛。同以自性清淨心為正
因佛性體。故彼云。自性住佛性。引出佛性。得果佛性
也。此引出得果兩性。彼師解不同。一云三性並是正
因性。一云自性住是正因性。餘二性非。何者。果與果
果兩性。是得果性。引出性。即是十二因緣所生法。觀
知了因性。自性住。是非因非果佛性正因性也。地論
師云。分別而言之。有三種。一是理性。二是體性。三是
緣起性。隱時為理性。顯時為體性。用時為緣起性也。
地攝兩論義玄同。昔時曇無遠師義也。今謂此十師
等說。並自心依經度。可謂如大經云競投瓦礫。謬傳
羊角之刀。如師子吼中𠲖𠲖。故須一一破之。


問十家亦引經。汝亦據經。何獨汝是他非耶。答此事如
世娘婢二子。諍父家業。為豈相類也。又今家稟南天竺
學摩訶衍龍樹之風。彼依[雨/判][戶@貝]學小乘訶梨之論。又地
攝兩論學有得大乘師宗巳是懸絕。汝學成訖與地
攝論。我學三論。我論初命章。十二門論云。今當略解
摩訶衍。中論初亦云。如摩訶般若波羅蜜中說。汝論
初命章云。何故造此論。我欲正論三藏中實義。若爾
豈懸絕。故法華經安樂行品云。莫親近三藏學者。又
大品邊學品云。十地為戲論乃至一切戲論故。彼義
宗無沒識為解或之本。至金心無沒盡顯無垢。豈非
二見之徒。故經言諸有二者有所得。亦是從冥生覺。
同外道義。何者。無沒無明上。脩習十地解起。豈非從
冥生學義也。是故師徒異。教門亦異。豈得相比耶。故
[007-0602b]
大經云。亦名甘露亦名毒藥也。今明西種彈佛性。豈
開心非心。乃至八九識亦然。故今非心不心。是故得
辨心不心並是佛性。今若明佛性無所而不非。如大
經下文云。非有非無。非有為非無為。非常非無常。乃
至非斷非不斷。是故佛性。非非所不非。是是所不是。
是非亦不非。非是亦不是。百非所不非。百是所不是。
橫絕百非。竪絕四句。橫絕百非者。如前說。佛性非有
非無。非常非無常。非心非色。如是一切皆非。如此皆
非。何但於百非乃至百千萬非。乃至無量非也。竪絕
四句者。如言佛性。非心非不心。非亦心非心。非非心
非非不心。如是四句並絕。一切皆非。百非乃至千萬
非。無量既非。即召無量是。前既百非。乃至萬不非無
量非。一切皆非者。今論是即百是萬是。乃至一切皆
是。若善若惡。若色若心。一切皆是佛性。如大經下文
明。煩惱是佛性。色亦是佛性。如釋空空云。是是非是
是名為空空。非則並非。是則雙取。是故是是非是是
皆是空空。是是非是是。而是是非是。非非非非。而非
非不非也。第一家第二家。當果理與得佛理為正因
體者。今三義破之。一者無責之如破三世也。此兩理。
為是有。為是無。理若是有。異於無者。理則應生。巳異
於無。即是巳有故。屬現在理。若是無無。則無理也。又
為是巳理為理。未理為理。理時為理。巳理為理者。即
應巳生為生。巳生不應更生。亦不得巳理為理。若未
理則無理。理時則此理是事也。又此理是空。為離空
[007-0602c]
耶。即是空空則無理。離空則無理也。第三家真俗平
正真如性為正因體者。如二諦中破。色性是空。初念
始明正因。此正因即始生。真則有初。若未有眾生
時。復誰作正因。若言初念眾生。生於真如上者。如空
中生萬物。萬物寧得虗空為體。如器中有物也。此師
最儜也。第四家似外道義也。既言真神性為正因體。
巳在身內異於木石等。豈非是神我邊。在二十四法
中耶。第五小安師云。即心有冥傳不㧈之用為正因
故。真如性為正因體。又云同照提義也。第六光宅云。
心有真如性故。有避苦求樂用。真性為正因體。今雖
意同。第三家。無明初念始有。真如性亦始有。既始有
云何心滅。而真如性。脫心有為出在常住性。若爾不
開心法。若然豈是正因體。又云避苦求樂性亦是開
善亦無一類也。第七家召提等云。眾生是正因體者。
經中巳破。如波若經說。若有我相眾生相。即非菩薩。
又如金光明經云。善女當觀。何處有人眾生。本性空
寂。無明故有。若爾豈非以無明所謂見眾生而為正
因佛性耶。若以眾生為正因性者。見眾生即見佛性
耶。若御心之主非成大覺。故言眾生為正因。是得佛
之本者。眾生本是處處生。故名眾生。三聚等成。故眾
生是因成假。因假極至三聚等成。所得佛果非處處
生。又非因成假。因果不相稱。當云何得正因名。終是
即因非正因體也。又眾生不當知與不知。寧得以覺
知佛作正因耶。又文云。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害五
[007-0603a]
陰。名為煞生。眾生可煞。佛性便應可煞可斷。眾生既
無常。佛性亦無常也。又文云。佛性非陰非眾生。故佛
性非開眾生。寧得以眾生為佛性。故知佛性非眾生。
非不眾生。是故眾生不是佛性。


問若然河西那云眾生是佛性。答法師意恐如涅槃
論云。眾生是佛性也。第九十兩家執正因差前諸師
而不離斷常過。亦是因中有果過。隱隱有箇理。如俗
即有真諦理氣過。亦是二諦中破之。地攝兩家。妄與
真一。妄與真異。二俱有過。若一。妄覆真。令真隱名藏
者。真亦應覆妄。真應常顯名法身。若妄與真異。則各
體二義。故墮二見。亦是於一家。虗實二諦。偽上明之
即涉。故中論十二門論云。有為空故無為亦空也。故
彼地攝兩論意。金心以下。是有為。無垢識是無為。故
虗實兩識故被破也。第八家開善述用定林寺柔法
師義。心為正因體者。今依論七句撿責心為正因。為
生為不生。若生為正因。如論破生。自生。他生。共生。無
因生。三時求生。巳生。未生。生時生。此七句求生不可
得。何有此心識為正因佛性耶。大經師子吼第二云。
約五陰明之。色非佛性。識非佛性。如是五陰一一並
非佛性。又云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無常。佛性常恒
無變故。又華嚴經云。佛性者非心識之所識。亦非境
界也。又金剛波若經云。佛說諸心皆為非心。如是諸
經並云。心非佛性。云何定說心法為正因耶。又經
云。不即六法。六法既非佛性。不離六法。何得用六法
[007-0603b]
是佛性。六法既是佛性者。何以故六法非即。六法則
非即。亦無用故。今明非即六法。六法既非。不離六法。
六法亦非。則即離皆非佛性也。今觀此十說。皆有體
之可體。於今所說畢竟無此義。今時無所得意。求此
有所得十說可得。可明佛性體相。求之既不可得。不
知以何為體相。故經云。當觀諸法。何處有人反眾生。
本性空寂。無明故有也。又大品經三慧品云。佛言。吾
以五眼。尚不見眾生。豈況菩提可得。而無因眾生。而
欲得菩提。今雖言即因所見。為世諦。即不可得為真
諦。故彼所明。皆是二義故無正。何得為正因耶。


問前十師說。並為護過。故被破者。今時此間寶憙淵
師祇洹雲公。作真如為正因性。復云何耶。答一往觀
述彼師義宗。似落治域素法師義宗。并莊嚴義。及地
論。無一而非正宗。亦是彼師不識大乘論中因中有
果無果等被破。故私心卜著作義。不足及破限。如躭
羅刀斤利等人。非禮樂所被也。今大乘明義。正以
中道為正因體。故正因佛性是正法。故經云。正法正
道本不二也。從來所說皆是二義。何者。空有生死涅
槃凡聖等。一切法無非是二也。大品經三慧品云。諸
有二者。有所得。無有二者。無所得也。大品經二十二
卷邊學品云。有二相者。無有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
羅蜜。無有道。無有果。乃至無有順忍。何況見色相乃
至一切種智相。若無脩道。云何得須陀洹乃至阿羅
漢果。辟支佛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斷煩惱及習
[007-0603c]
也。又一切法二。皆是有法。有法便有生死起。不得離
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也。


問無有二者。定是無所得耶。答大品經第十一卷照
明品云。若菩薩作是念。波若波羅蜜。無所有。如虗空。
不堅固。是菩薩。遠離般若波羅蜜。若爾若有所念。即
非如。中論云。若有所受即墮斷常也。大經第十五梵
行品云。無所得者。名為大乘。菩薩不住諸法。故得名
大乘。是故菩薩。名為無所得也。有所得者。名為聲聞
辟支佛道。菩薩求斷二乘之道。故得佛道。是故名為
無所得也。故義家云。有所得者。無道無果。無所得者
有道有果故。若爾尋此十說義宗。無非二義。豈是得
正因佛性耶。故十說畢竟有無所故。有所得者於今
皆無。故畢竟空盡淨。一切法是淨亦淨盡亦盡。故今
中道為正因體。中道體清淨而明佛性體者。無體為
體。故大品經第十二卷嘆淨品云。是一切法性。亦是
無性。是無性即是性。不起不滅故。佛無體為體。即是
以淨悟為體。故中道正法為正因佛性體也。


問更何文證。答文甚多。大經第二卷末。亦得明佛性。
如瑠璃寶珠。正譬中道。佛性亦可譬明緣果也。又如
來性品亦舉譬行明中道佛性。佛性性實非隱顯。約
迷悟明隱顯。失者成隱。得者顯。亦是緣正兩性傍正
論也。一體三寶明中道佛性。非三一故有三一。此兩
意明佛性意猶未足是。若廣明中道佛性。如下文。如
經云。明與無明。愚者謂二。智者了達知其無二。無二
[007-0604a]
之性即是實性。乃至隱之與顯。愚者謂二。智者了達
知其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三之與一。愚者為二。
智者了達知其無二。無二之性即實性。如是廣明中
道佛性也。又迦葉品文。佛呵迦葉。汝今何故失意作
如此問。我先不說中道為佛性耶。又師子吼文。凡有
六問。初問云。何為佛性。佛答。佛性者即是第一義空。
又云何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聲聞緣覺伹見於空。
不見不空。故不行中道。故不見佛性。智者見空與不
空。行中道故。見於佛性。下文結言。第一義空。即是佛
性。佛性即是中道也。又佛答第一問言。汝問以何義
故名為佛性者。佛性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道
種子。下文結言。如是中道名為佛性。又下文云。佛性
者。非內非外。又云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非果故
常恒無反。其文甚多。皆以中道為佛性也。若如前十
家所執。並須破之。如上所說。今則皆是佛性。即是就
理假用明佛性義。故經言正因者。謂諸眾生。此意者
眾生實是緣因性。但約能御所御明之。眾生是能御
故名為正因。如對偏明中。實非正中。非偏非中。乃名
為正中。非耶非正。方是正中。今眾生亦爾。能御故名
正因。實論非能御非所御乃名為正因性。亦可如涅
槃論眾生是佛也。又經云。凡有心者皆當成佛者。亦
是理假用明之。是故假中亦是佛性。即是正因之體。
中假亦是佛性。即是正因之用也。今以悟為體。故佛
名為覺。對此明法名不覺之稱。至論佛性非覺非不
[007-0604b]
覺。乃名為正法體。故一家言。只指法性。為三寶。待不
覺言覺。待覺言不覺。待不覺言覺。以覺為佛寶。待覺
言不覺。以不覺為法寶。覺與不覺不二故同。同是僧
寶。若爾豈得復有一圓真體。而說為三。此一不復是
一。故無一。此三不復是三。故無三。故強名三一一三。
無三無一。以覺為佛。故言佛即是如來性也。前言盡
淨。是淨亦淨。無所覺體亦無無。皆名為覺者。亦覺此
無所覺。名為佛性。故未有此覺。則無佛性。故言凡有
心者。有佛性。性為有也。又木石外物等本來清淨。未
曾病故。不言有佛性。唯有有心者。亦如對偏明中。唯
心是能起顛倒妄情。橫謂心此心還能悟不二清淨。
故就有心者。得菩提。至悟時無內外相。故言佛性者。
非內非外。非因非果等。一切得淨也。又亦得言。破外
道木石等有情。故約情明之凡有心者也。又片破一
闡提不成佛。故言凡有心者有佛性。成菩提。非石壁
瓦礫等也。故勸令自覺悟心。若悟心本來清淨名為
佛性。爾時不曾有拄木等法殊別。但約知不知明差
別故。菩薩頭陀經云。照明菩薩。問心王菩薩云。觀煩
惱性內度脫眾生。其相可解。外法何。心王菩薩答云。
內外法不異。雖復不異。要先觀內一煩惱淨眾多法
淨。何以故爾。內是外之根。眾生聖之源。得斯妙法。法
度眾生。眾生無盡。佛身無盡。眾生無邊。佛身無邊。眾
生性即是虗空。虗空即是佛性也。故一家明之。佛性
體以悟為體。此悟悟一切皆非而悟。是觀解心即是
[007-0604c]
內法。若爾何得言佛性非內非外者。觀解是內。此[彳*又]
非[彳*又]。故非內法。亦非外法。故悟時不見內外生死涅
槃凡聖有無解惑二法。故菩薩行般若時。一切皆非
行。故心心數法不行為行波若。波若即是佛性。所以
佛性法性法界如如。亦是正道。更無二別也。


第四廣料簡有八。一辨宗途。二明證中道為佛性體。
三論尋經佛性名。四明本始有義。五辨內外有無。六
論見不見佛性。第七料簡。第八會教。


第一辨宗途。三論一家。得辨涅槃義宗。故德王文。
亦可是具論佛性。而師子吼文正意乃顯。亦得言方
具足也。問第二卷純陀品。正開宗辨常。可非涅槃義
耶。哀嘆品。明圓伊三點。豈非論涅槃耶。第三卷金剛
身品。遣百非。非涅槃佛性耶。第四卷明顯納妃生子
等。皆是涅槃義。何意非涅槃義。又如來性品明佛性。
佛性亦是中道。如來三轉明佛性。最後以中道結成
辨如來性。豈非是明佛性。而師子吼文方顯明佛性
具足。此文明涅槃義恃是於汝義便故作此說也。答
不然。未悉經之大宗。故作此語也。前多文雖明涅槃
佛性。而來意各異。直是答問意。未是正釋涅槃佛性
等義。若玄悟之人。於乃足之。而文意宗途猶是未足。
彼問云何作善業果。佛答由佛性故。能作善業。次問
云何諸菩薩非見難見性。佛答明菩薩髣髴見宣是
答問而巳。未是正解佛性義。答言玄悟之者亦得此
是了教。若論言方宗致未具足也。下師子吼之明義。
[007-0605a]
正明體用有六問。一問言何名佛性。二問以何義名
佛性。三問何故復名常樂我淨。四問一切眾生何故
不見。五問菩薩住以何法故不了了見佛性。佛何法
故了了見。六問佛以何眼而得了了見。菩薩以何眼
見故不了了見耶。故如此解釋名義。乃是具足故。一
家相傳云。[彳*又]佛性師子吼文方具足也。純陀品舊雖
云開宗常辨。文意片破三脩比丘故辨常。非正宗也。
故大論釋大品如化品云。為新發意菩薩。說涅槃是
真實善妙有也。此大經後迦葉品。亦云為假名菩薩。
說常樂我淨。聞佛涅槃。謂空脩行故為說四法。此言
合釋意也。前哀嘆品明三點四德涅槃義。而斥破昔
日無法涅槃意故來。何者。明三點涅槃。直是秘藏義。
對昔不具足明。今方具足明。昔解脫非究竟。今具足
解脫故。又此解脫無般若故也。今時明脩三點四德
究竟具足故來意也。故復嬰兒行品云。常樂我淨亦
是嬰兒行。菩薩二乘亦是嬰兒行。一切眾生亦如是
也。第三卷金剛身品。遣百非來意。酬前問。問云何得
及。復以何因緣得等故意來。非正明中直佛性。亦是
假上百非為[絕-糸+弓]也。故下文云。佛告迦葉。如來身者是
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等。即是法身也。迦葉問
如佛所說。如是等身。我悉不見。唯見無常破壞身等。
何以故。如來今當入涅槃故。佛則舉百非答之。故為
答問意故來也。第四卷雖明住涅槃能建大義。此亦
是答云何開微密等。問云。三密中身密開秘藏義。昔
[007-0605b]
所作並是涅槃方便用。未是正解涅槃義。故下文佛
嘆云。汝今欲盡如是大乘大涅槃海。汝復值我能善
解故。未是正解涅槃義也。


問師子吼品明佛性。為第八卷明佛性并師子吼明
中道。如來性品亦明中道。若為異。答他家未見有釋
之。今謂異也。故變釋之。第八卷為答作善業問也。明
於佛性故始復非作善業。若不見佛性作善業。不成
善業。此是空脩梵行。如小般若經明。值八百四千萬
億諸佛。悉承事無空過者。猶是空脩梵行。至見燃燈
佛散五華。始得無生忍。復行立可名是菩薩行。今答
迦葉問意。亦勝見佛性故非作善業也。次問意作善
業猶如佛者。云何得見此難見之性。若為作善業得
見此難見性耶。即次答難見性。佛性力故得見。如彼
文說。今師子吼文中明佛性正佛性體用因緣正義
也。若迦葉品正明佛性。乃方便用。如二十七賢聖等。
又能滅惡生善。復非有善惡妙用。如善星調達羅睺
阿難等人也。故一家相傳云。師子吼品。正明平正中
道義。經名涅槃。而具論佛性。佛性即是涅槃義。既辨
佛性。應云佛性品。而從能論之人為名。故言師子吼
品也。故涅槃一部有四大士言論涅槃佛性正道。若
為異者。一家相傳云。初迦葉正論因果常無常義。若
德王正論涅槃體用常無常義。師子吼正論佛性緣
正兩性常無常義。下陳女即論生死涅槃常無常義。
故彼經云捨無常色獲得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亦復
[007-0605c]
如是也。雖復具辨常無常義。而常無常不同。雖復明
因果佛性等。而常無常不同。而用顯正道。更無異也。
然純陀。雖因戲供為開秘之端。及興文殊言論。而正
意但明片倒更相倒寫治病。明涅槃佛性正意未足。
但為開涅槃佛性之緣由方便即是開路義也。今謂
五大士開說涅槃一部五種之異也。純陀興文珠共
為一大士。因獻供為開密之端。即是因供約有為無
為常無常倒寫更相治病。略開涅槃門。迦葉因問答約
常無常。廣開涅槃。德王約體用。明常無常方便脩成
門。師子吼約不思議中道佛性緣正常無常門。陳如
約生死涅槃耶正不二常無常門也。大經疏中具說
之。大經明百非有三一處說。一者金剛身品明法身。
離四句百非一切皆非。而假法身上。論百非。正意望
正法為傍也。二者第十九卷德王品明。離四句百非。
亦是假上百非為正。正法為傍也。三者師子吼品。明
佛性。離四句百非。正就中道正法法身涅槃佛性同
明正道不二。不二而二。故非因而因。因有二。一境界
因。即是二諦。二了因即是觀智。觀智即是般若。般若
即是二智。非果而果。果有別總。總而名別為菩提
果。別而用總。涅槃為果果。此四明傍。傍而非傍。所以
為正。故正因非因非果。則應非體非不體而為體者。
以佛性義為體。以何為佛性義。以佛性體為義。此為
一蜜也。而經言佛性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
道種子者。即明中道為佛性種子。種子為中道佛性。
[007-0606a]
何者如方便說空以有為種子。說有以空為種子。今
不二中道為佛性。則以中道為佛性種子。故中非佛
中道種子。稱為佛性。故以中道為佛性種子。故說中道以為
佛性。故佛性為中道種子。說佛性以中道。故佛性為
中道種子。境智智境。緣正正緣。非如是等。皆得種子。
處處說如假名義也。又如非有非無。而稱佛果為妙
有。則此有以非有非無。為種子。又非有非無而無。此
無以非有非無為種子。有無既爾。則非因非果。而因
而果。則因果以非因非果為種子。故佛性或為二因
本。成為菩提涅槃本。故今欲識佛性。則須識境智。
達境智則了佛性。唯佛性為二因二果為本也。但立
佛性。少多不同。古來河西朗法師壹法師云。立四種。
一正目。二緣因。三果性。四果果性。莊嚴法師等又同
此說也。二治城索法師。亦立四種性。而興前異。謂三
因一果。三因者。一正因。二緣因。三境界因也。一果者。
即是三因所得一果也。以因有境智差別故。開為三
也。果唯一相。故但為一也。其文證者。引下答師子吼
問。因開為三。果唯一故有四性。若引師子吼文中因
興因因者。此自引明十二因緣有資發義。非是制性
之少多。此文別立果果者。則依此文亦別立有因因
是其異義。其體即了因者我亦果果是異義者。其體
即果性也。三制旨義有六種佛性。謂三果二果。及興
本有佛性正因也。五性可明。而別有本性者。正因也。
引如來性品云。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有此
[007-0606b]
佛性。即是我義故。立有六種佛性也。四云立五種性。
一正因。二了因。三緣因。四果。五果果性。諸師多同此
說也。五開善云。廣論因果。共有四名。各有四名也。共
有四名者。一因。二因因。三果。四果果也。各有四名者。
因四者。一正因。二緣因。三了因。四境界因也。果四者。
一三菩提。二涅槃。三第一義空。四智慧也。直名因
者。謂十二因緣。因緣之體。唯觀智作因無所有更因
故單受因名也。因因者。謂觀智心是了因體。以因前
境。復為三菩提因故。受重因稱也。果者以三菩提。
眾因所得。前來有果。宜單受果名也。果果者。謂大涅
槃。此是斷德。不由斷得智。而由智故斷即涅槃義。是
果果果故重名果果也。因有四者。三是經有之。境界
之有相傳師說。何者尋因義。唯應緣正二種。而今因
性乃有四者。緣因義則廣觀智境者。束為緣因。此之
緣因故是緣緣之義。故境界因名經文無也。直是先
輩諸師釋緣因。謂諸法體義為心作境界緣。了非境
界。異緣因也。正因者。謂心是覺知。非招大覺。氣類無
差至當無徧故。名為正因也。緣因者。善及眾義助發
正因。傍相緣由。故曰緣因。若因無二則招果不成。故
緣正二種明其必用。苦果無二則智斷不圓。便非超
果表。無足可慕。故明三菩提顯智周滿。次提涅槃
滅累都盡。故因果各二。以明理勝可得。故開佛之性
略有四。謂因興果。各有其二因。二者一正因。二緣因。
果二者。一智。二斷也。此是智藏法師自手書佛性義
[007-0606c]
作此說也。


問何故因中而名正緣。不作因興因因名說。及論於
果。便言果興果果。不作正果緣果說耶。答龍光傳
開善釋通論盡得。故大經師子吼文云。佛性者有因
有因因。有果有果果。而今不作此立名。為有便不便。
心識望於種智。是因無類正相滅召故宜立受正名。
萬善但是相緣由而巳故受緣名。及證果體並是正。
酬前因故不得言正果緣果。但立智斷。兩德體雖一
時。義其前後。要是由智故斷。不由斷故智。所以智受
果。斷稱果果。其義便也。三義取捨者。若便因中以神
明為正因。善為了因。所以緣為境界者。對而為語。果
上亦得有三果。佛地神明此為正果。果地之善此為
了果。果上有生心之義。即境界果。而今因立三果。地
不然者。開善釋云因中神明是得佛之本。故宜立
為正因。而必藉萬善方現。故須立善為了因。善心由
境發。故復立境界。乃至果中三義非要。所以然者。心
通因果未足為德。果地不須了出。又果之境義非學
者所求。故並不分立。但就善中。不出智慧涅槃。以智
慧故無明永滅。涅槃極果。故生死報巳。既果中要不
出斯兩。故即立為二性。以智為果。涅槃為果果也。又
不例者。在因之時。先有於心。後方習善。故前善心巳
是正因。後善方為了因。若論果地起之時。即心即善。
無善心後善之義故。不可分為兩果也。


問既不立果上之境為境界果。今此義定屬何性。若
[007-0607a]
便屬境界因。則了因所不照。云何是境界。若言屬果。
性。則果中復無其名也。答開善云。屬果無嫌。以因中
智不知。不可是境界因攝。而佛果之知此能反照。即
境是智故。宜屬果性也。名之興奢者。前言心是正因。
善是了因。然無心不得佛果。無善亦不得佛。而今心
名正因者。心為得佛之本。善為得佛之末。所以然者。
昔時有心未起於善。然得佛之理。其義為足。非是待
後起善方此理生。故兩法相比。心宜名正因也。又無
心果不生。無善果不起。而今善名了因者。有二義。一
者以了因之能本是斷或顯果。心非別慧。無斷惑之
功。善知非斷。故宜名了因也。二者了因為用本是始
起。而了昔有法。若論神明。興佛理本來俱有。何所論
了。故復起善法得言了昔神明也。且神明即是了因
還用後經師子吼文言若乳中有酪□是了因。若是
了因復何須了也。境界因名者。從了因而立。所以然
者。正因之心。不明習學。故無勞說境。了因既明脩習。
必託境而生。故境界名從了因而立。果興果果。即是
智斷𣲪義有前後。故說此二名。自此所乱也。今謂此
師亦是一往好。但不離斷常心。何者多因多果。並是
體義俱有處所故。成有所得。雖然而無所得義橫論
欲作此說亦得。但未必就智斷明明約總別方圓論
之不無此說。斷德。蘊在其中也。今謂開佛性只應二
性也。一正。二緣。非因果名為正。是因果即是緣。是故
緣正兩性也。但就緣性更開立因果。就正因即成三
[007-0607b]
也。復緣因中更開因與因因。緣果中更開果與果果。
此則緣中有四。足正因則成五性。然緣中雖有四句。
開於緣正。以因果為緣。成因果之名則定也。因中不
得安果名。果中不得安因名。是故雖無差別。而因中
開但作因興因因。果中開伹作果與果果之目。此是
因緣方假明故也。今明一往正法佛性。是正因性。若
至論明之。佛性不當因果。而能起因果用。故非因非
果。為正法佛性而非生徧用。徧用故有因布果。非因
而因。因布二。謂因興因因。非果而果。果有二種。謂果
興果果。非因而因。因有二種。謂因是即境界。因因即
是觀智也。非果而果。果有二種。果興果果。果即是菩
提。果果即是大涅槃。兩因為傍。二果為傍。是傍而正。
正故非因非果也。故華嚴經云。十方諸如來。因共一
法身。即是正法法身也。又經寶王如來性起品實慧
如來性起品云。佛性非為因果體即是佛性。非因非
果而能為因果等用也。大師于時直云。非因非果為
正性正法佛性。若非因非果。結為正因。則將因怙正
謂為正因也。


問非因非果結為心因。亦應非果非因結為正果。便
應有六種佛性。何心五佛性耶。答通論因果有五種。
正因對傍明五種性。正果對傍亦應有五。故明因必
對果為傍。明果必對因亦為傍。傍正得有五。而今為
五種佛性者。明佛性本不二。正道正法無二故。所以
為一。故開傍正為二有因果。果有二果。因有二因。故
[007-0607c]
傍因傍果。因布因因。果有果果。為四。四為傍。傍而為
正。則非因非果。不被開故。唯是一故。成五佛性。又
非因非果。所以為因。此結獨無二故而建立因故
得以正因而不得更明於果。又佛性明珠一道清淨。
無有二故。在因為因。在果為果。今正因不明正果。正
因本不對果故。何者正因正果無別法。故大品三慧
品云。彼若波羅蜜。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也。
而性帖為正。故非因非果。所以為正因。故明佛性。不
明性佛。故唯一不二也。又兩望明之。得有因果義。而
同是一道無有二故。唯五非六。若開緣因境界因得
為六性。而合明故五也。故一家言。方開性五種佛性
者。若論根本。伹有緣正兩性。即是中假緣正者。只是
傍正相對明之。正性者。正法之異因。正道之別名。正
法未曾因之興果。未曾真之與俗。而於無名相中假
名說。非因果中開於因果。因則緣因。果則緣果。即成
三性。一緣同性。二緣果性。三非因非果正性。若爾本
是一正性。開為緣正兩性。開為三性。興四性五性合。
則五成四。四成三。三成二。二成一。一成為無也。問一
性無量性與五性何異。答異也。一性無量性。是則差
別無差別語。亦可一性無差別語。無量性差別語
也。五性則無差別差別語也。問五性中正性因怙
名正因。果怙名正果。應有七種六種。若言正因果
無別體故。成五性者。亦應言正果。不應為正因。若
不爾者。則成七六種也。答亦得正果。而今立正因。不
[007-0608a]
明正果者。正明從涅槃船入生死。無性立一切法義
明之。故正因不正果也。故正性非因非果因。帖[彳*古]名
正因。則無果亦無因。故非因果。若果名帖[彳*古]名正果。
則此因亦無果故非因果。唯有五性。無七六性也。


問可得言正性中有正因此。正果有正果無正因者。
緣性中有緣因。無緣果。有緣果無緣因。若緣因對緣
果。則正因對正果。遂成七六性。若正因此正果。緣
因無緣果。不對唯有三種性。若對則有六七性也。答
非並難。如前說正性。只是強假名。詺正法正道正性
正因果等無量名。猶如大經三十一卷云。天主隨義
作名十一。一名帝釋。二名憍尸迦。三名婆嗟婆。此云
為好嚴餝色心好㽵嚴好功德智真嚴餝也。四富蘭
陀。此云為調伏諸根也。五佉婆此云身無勝也。六因
陀羅此云光明具足也。七千眼。實是二眼。但釋不同。
一云共修羅戰時。能作千眼。令怖修羅也。云二天主
能於一時中作一千事。如千眼見。八舍脂夫從婦作
名。舍脂此為悅可言也。九金剛者。有二義。一云形體
堅固。如金剛。二云手執金剛杵也。十寶頂。智慧之眾
寶之上故寶頂。十一寶幢。內有智慧之寶。非有所建
立義也。又如涅槃。一名隨義無量也。今開五性者。取
異名之正因名。足緣性中四種。為五性四性差別。差
別名故不得如帝釋多名也。問正性非因果。結為正
因。因名起何處。結名果。果名起何處。答明正性非因
非果。非對非不對。百非不能非。百是不能是。是非所
[007-0608b]
不是非也。緣性不得例。緣性有淺深差別義故。有因
果相對起。正因假令對。則無對為對。如真俗相因起。
真如對虗妄相由也。佛性隱即名如來藏。顯則名法
身。如此名隱名為正因。顯名為正果。此則迷悟也。望
理外明之如此義。緣正二因並隱悉顯。非正因緣因
宗也。今論緣正二義。如中假體用。並𨹂理內明也。須
知正法建立。緣因緣果義名為正因。若緣因緣果則
名為緣果。又此緣果能表正因義。則正因義說正果。
只此一正法。能建義是正因所表義。是正果一正法。
兩望明之。復緣因緣果望正因而立。即是緣果。此緣
果復能表正因。義名為緣因也。就緣因緣果自相望。
萬行能辨萬果。義亦是緣因。萬德酬萬行。義亦是緣
果義。但正因正果緣因緣果。竪論是正宗。萬行萬德
相望。是傍義非正宗。伹欲成四句。故正因隱時名為
正因。顯時名為正果。一正法兩義分之。亦有此義。而
緣因因果開兩法二義論之。正因因果一法一體。兩
望明之。故唯立五性。不開六性也。緣因果興正因果。
如中假體用能所一列。若四性的約假上開之。故不
例。隱顯義望理外為宗明也。望理外者。緣正兩因果。
並有隱顯也。伹藏有二義。一是隱未顯為義。二是苞
含蘊為藏也。


第二明證中道為佛性體。問前出體中。據大經四
文證中道為體。為一意。為異耶。答通論不異。細而論
之不無體用殊別。何者前兩後一正明佛性用中。問
[007-0608c]
一文正明佛性體。所以然哀嘆品意失瑠璃珠譬。正
況失佛性。故云乘船遊失瑠璃沒深水中。是時人入
水覓是寶珠。競提瓦礫等。歡喜持出。乃知不真。是時
大眾見珠在水下。時有智人。以巧方便。安徐入水即
便得珠。此明得失義。以三脩比丘所脩三品為觀。有
所得動於心水故。失中道正觀圓珠佛性。而謂為得。
以失道謂是道也。時有智人。即是菩薩正觀不動心
水。得佛性珠。以四句無可為動者。故云不動心水得
圓珠也。故佛性即是眾生心水。得失為二。故經云菩
薩未得菩提時。菩提為煩惱。菩薩得菩提時。煩惱為菩
提。此得失亦是隱顯。佛性之體。此亦緣有得失。至論
佛性不關得失。雖然此文終時正欲辨得失義。此亦
不異如來性品。如來性品亦爾。諸譬正論隱顯義。故
經云其餘力士。角力相撲。是額上珠尋沒膚中。不自
覺知是珠所在。此即是失時。明醫執鏡照面珠於鏡
中明了顯現。乃至以雪山甘藥為譬。是藥真味停留
在山。隨其流處有種種味。以心水清淨故。得於佛性
真味。故此真味在不二正觀之心。但失人種種謂為
佛性。故使佛性上味不得知。故知前十家所明佛性。
豈非是謂情所見說故有諸味不同也。此品答云何
作善業大佛今當說問。以因佛性作善業則為佛因。
而失佛性行善故非佛因。若爾流出義則失佛性。故
流轉六道非作因。得真味則入內佛性不流出。方能
作善業為佛因。此品正論佛性得失義成。以斥三脩
[007-0609a]
比丘所行失於正道謂為道。故以醉人譬譬於比丘
也。又訶云。未求大乘法食來。為大乘除諸結使。心猶
未染大乘正法。即是付例故說。至論佛性清淨稱圓
珠也。師子吼品。正論佛性體。如後廣釋也。迦葉品明
佛性用。即是善惡用也。如調達善星惡用。羅[目*危-夗-夕+夫]阿難
善用。故廣明善惡。善惡人有佛性。佛性非善惡故。能
善惡二用也。然實論。明用四處文同辨用。論體四處
皆明體。一往從多明之作之分也。勝哀歎品。舊云琉
璃珠譬。譬於常住果。故言此珠是常住果珠也。今謂
正明佛性之常無常。有方便用無方便得失義。故今
謂此珠非常非無常。非因非果。中道珠也。而今眾生
深識常無常用。故文言以珠力故水皆澄淨。即是以
珠制常無常也。如來性品。作善業。乃善反惡用也。亦
是舉珠為譬云。其人眉間有金剛珠。既在眉之中間。
即譬中道。又言此珠在水如虗空月形端正。譬中道。
此徧虗空。亦是非有非無。故得云譬中道兩捨也。


問既言非常非無常。經文何故言是常耶。答只為體
非常非無常。所以識常無常。此常是非常。此無常是
非無常乃至無苦無樂。乃名大樂也。正意由佛性力
故。得作善業故。答上云何作善業問也。師子吼品正
明佛性體之非因非果也。迦葉品明能作善惡業用。
而明佛性之力。故能生善根。故文言闡提斷善根。遂
得還生善根。即是由佛性力故也。故一家相傳云。從
多約經時之涅槃。上帙正斥昔明義為宗。未得任道
[007-0609b]
論佛性。中下兩帙正明佛性也。師子吼品第二十五卷。
具明佛性禮。答師子吼問云汝問云為何佛性者。善
男子佛性名第一義空。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
空與不空。智者見空興不空。廣歷諸法。明空不空我
無我等。行二乘人二乘人但見空不見不空。故不行
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此即二乘不見佛性。佛性
即於此人是無佛性也。以無所得。知人見空是不空。
不空是空故。行中道。行中道故。即見佛性也。但解第
一義空。名智慧義。開善云。第一義空。則佛果之時興
法性冥一。故大經大眾問品偈言。若非計三寶常住
同真諦也。下地諸智但非會不寘。如來非會非寘如
從境為名目言第一義空也。言智慧者。明此則真不
同草木。雖復即真而至忘彌存故言智慧也。此師終
是二見之徒。故作此說。智不智作不作實。故落被見
也。今云第一義空。名為智慧者。此無所得空。即智為
空。即空為智。即是亦假亦假亦中義也。故所言空者。
不見空興不空。則此明空是非空非不空。而有空不
空用故。智人達此空不空。是非空非不空。得有空不
空用。我無我等皆然。二乘不了。故不見空不空。對此
為言。亦應云不見智興不智。則非空不空。為第一義
空。則非智不智故。為第一義智故。以空為智。何得是
智。以智為空何得為空。故非空非智為第一義空。為
佛性為。中道第一義空為佛性耶中道為佛性種子
即種子為中道也。智者則不動切者。不見空與不空。
[007-0609c]
以為智者。又既言見空與不空。即得言以不見空與
不空。即非空非不空。而有空不空用。故以非空非不空。
故非見空不空。而空以空不空不空空故。有非空
非不空。因非空非故不空故。非見空不空。假名我無
我等也。諸佛亦然。以佛性為本。故法界法性真如般
若涅槃辦分因果等也。故經明正法體。非不有用。明
非不有體。而必須得意逐義強分故。有所屬故。有不
二而二也。言又念佛性涅槃法身此不異。故經中說
此三種。以明百非。百非即是中道不二之體。伹此體
非禮。故體乃是用。故體所以百是文用。此用非用。故
用乃體故用也。開善云經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土翻云無上正遍知道。此興智慧辨義是一。故大
經言。智者見空興不空。至如遍知。亦有亦無悉了。但
舉智慧對第一義空。為明智體。本來無相。說無上正
遍知。以對涅槃。為讚智功圓極。餘累都盡。顯智斷二
德。為翻生死之要。然賓云。果中諸德悉名為佛性。故
經言如來藏者。即我義也。今謂橫論相對明義名字
中亦有此義。伹斷德為大涅槃者。太涉如涅槃義中
說也。又一家約經相待門。明車輪三世車輪四句也。
大經從初至德王巳還。通論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而
未明其少多。至師子吼品。明佛性有兩種四句。初四
句云。因興因因。果與果果也。次四句云。是因非果。是
果非因。亦因亦果。非因非果也。師子吼品云。十二因
緣是因亦因因。是果亦果果。無論二因五果三因二
[007-0610a]
果牙相生。故是車輪。無明當體是因。而生行因。故言
因因。識是果而說行果生。故識是果果。故言彼無明
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生緣老死。老死緣生
亦然。故是知現在五果。只如未來生老死。欲知過去
二因。只如現在愛取有。故因能生果。果巳復是遠因
為車輪故。無明為因。而生生行因。故無明得因因名。
行是無明果而生識果故得果果名。於識果中有為
因。得生老果。於生死死更為因。此是車輪名。則觀智
生菩提。菩提生涅槃。為果果則。於涅槃果果更應有
因。即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生觀智。觀智生菩提則。車
輪此始終義也。佛性亦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
者所謂十二因緣也。因因者所謂十二因緣所生觀
智也。果者所謂三菩提也。果果者無上大涅槃也。今
十二因緣為境界因。此明八不為因緣故。十二因緣
義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具中論
說。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如虗空。此
為境界因性。能生觀智。觀智從境界因生。為因因。隨
從境界因生為果。而望菩提。為了因出菩提果故言
因。菩提為觀智所生為果。菩提果上說大涅槃。涅
槃為果果。此四句車輪未明正因。又次經云四句
者。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亦因亦果
如十二因緣所生觀智。是三句未正明正因也。第一
句境界因性也。第二句明果果性也。第三句明觀智
者解不因。一云是了因性。了因從前因生。是復能生
[007-0610b]
為菩提果。還是因故。言亦因亦果也。二今謂亦因是
了因。亦果是果性。因果雖殊。而同是智慧故。又攝性
盡故也。第四句云。非因非果。名為佛性者。正因性也。
若爾因則境界性。因因則是觀智。雖有兩性並是因
門。果則菩提智性。果果即是大涅槃。㧾億或可是斷
德。雖有二性。並是果門也。因中判境智。果中判智斷
也。開善云因果更非異法。若本有是常果。非始造非
終成。故非生非滅。此常果為本有。而於必得故在因
中說。說因為果。果在因中。故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而
無別一法道因果即是因望果。果在因中。但彼執因
中定無。故說本有。破定執有故說因中無也。如眾生
佛性。非有非無。亦無別性。非因非果亦爾。何者在因
說佛。非巳是佛。在果說有。非始是有。則因中巳說佛
性。故涅槃之體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如初德王說也。
今大乘意非因非果佛性者。此始明正性。足前三句。
成四句。為五種佛性也。非因非果者非因非向者。境
界興觀智兩因也。非果非向者。菩提興涅槃兩果也。
此論正法不當因果。明因取正。名為正同。明果取正。
名為正果。論佛性正不當因果。論佛性體。則第一義
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興不空。智者見空興
不空。廣歷諸法我無我等。用此片二乘有所得。伹見
空不見不空。不行中道。故不見佛性。則智佛性何但
不當因果而為因果本。亦不當空不空。而能為空不
空本。故能起空不空。乃至不當我無我。能為我無我
[007-0610c]
等用作本也。


問何故就正同明中道。不約餘四明中道耶。答通而
論之皆有之。故一家明義。用中興體中也。而四是中
道用。用則用正為體。故四是非正中也。前云是果非
因如大涅槃。此據始終為論。復言涅槃為因。此據無
始終義。果還復為因。始終無始終。並是中道之用。假
名中道義也。問大經云。十二因緣不斷不常。乃至不
因不果。是何性。答亦可是正因性也。問正因非因果
而帖為正因者。緣性可得言恄為因果耶。答是因果。
何須沾之正立假體故。問若緣性不須怗。正因可怗
者。正因是中。緣因非中。若緣正俱是中者。緣正俱怗
答望理外性實者。亦有此義。俱理內中立中假。假則
是因果。中則非因果。強怗為正因正果也。問正同非
因非果。怗為因果者。緣因是因是果。亦應怗為非因
非果。若緣因是因果故。不得怗非因非果者。正因非
因果。亦不得怗為因果也。答從淺向深。故不例。若無
方通義。亦有此義。但從假入中不例也。


第三尋推佛性名。


顯慶三年歲次戊午十二月六日興輪寺學問僧
法安為大皇帝及內殿故敬奉義章也。


無依無得大乘四論玄義記卷第七
[007-061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