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m0050 大乘四論玄義-唐-均正 (master)



無依無得大乘四論玄義記卷第六



感應義有四重。第一大意。第二釋名。第三明體相。第
[006-0585c]
四廣簡。


第一大意。夫感應義者。正談眾生與佛。有相會通
相關之義。正是興顯佛法為宗也。故至人雖絕名相。
而機動必赴。隨其所宜。麤妙之色。無盡之形。不以寂
絕失於應化。亦不以滅迹[虛*予]於法身也。故涅槃經四
相品云。我巳久住。是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如
首楞嚴經中廣說。斯則久證涅槃。方垂無盡之化。故
真應兩明。方顯中道正法也。故肇師云。非本無以垂
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而經云。感
應之名不同。阿惟越致遮經上卷。舍利弗及阿難問
佛所見光明等。此何感應也。餘經或單噵感。或單噵
應。華嚴第五十卷云。無心於彼此。而非應一切。金光
明經云。佛真身猶如虗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也。瑞
應經云。吉祥感徵。亦不言應。但徵只是應義。徵即是
徵兆也。若感應宗致說二乘賢聖為物良田。而小乘
俱意求自廣。非為含識。含識求道。必附舟航。舟航之
大。唯在菩薩。菩薩多諸善巧。隨機濟度故。種種垂應
生於勝善。菩薩成佛垂迹殊勝。故能垂丈六等。故大
經四相品云。垂涅槃船入生死。納耶須陀羅。生羅睺
羅。能建大事。即是入生死。雙林捨化。而歸依無失。為
明斯意故開感應義也。不同常途雖遣百非而存為
真應二身。今明兩身。非百非所遣。亦非百是所是。因
緣假名二身也。但感應有三雙。一通別感應。二相應
感應不相應感應。三理事感應也。言通別感應中。通
[006-0586a]
感應者。不有眾生而巳。有眾生必有佛。不有佛而巳。
有佛必有眾生。必因佛故有眾生。必因眾生故有佛。
無佛即無眾生。無眾生即無佛。何以故。有病即有藥。
有眾生必有佛。若無眾生則無佛。佛何意出世。為有
眾生故出世。是故無應則無有感。亦復不知若箇眾
生前感佛。亦未知若箇佛前應眾生。是故言通感應。
無的所屬也。復有通感應義。何者。前既道由佛故有
眾生。亦得言由眾生故有佛。若無眾生則佛不出世。
是故言由眾生故有佛。既有兩牙相由。則有兩牙相
感應。前言佛應眾生今亦得道眾生應佛。亦復不知
若箇眾生前應佛。若為佛前感眾生故。是通漫故。通
感應義。取何物通感應取前通感應義。佛是應眾生
是感也。問若言眾生應佛。佛感眾生。牙相感應者。若
爾眾生是感佛是應。此義可解。然佛是非感。眾生是
應者。應有三難。一難者。既有眾生來應佛。佛應有苦
羅。故須眾生來應救之。佛既無罪苦。何須眾生應之。
若有罪苦。則自有縛。那能解他縛也。答有二義。一者
道何必赴難感應。若佛應眾生。則是赴難救苦感應。
若言眾生來應佛。非謂赴難救苦。如大經第一云。佛
欲入涅槃。放光召有緣眾生。佛即是感眾生。眾生即
來應佛。如斯感應。非是赴苦難之感應也。二者答後
難。佛有縛何能解彼縛耶。此是對治悉檀。度眾生。佛
非縛非不縛。非縛非不縛。而有時作縛。度眾生故。如
大論第九卷云。我受九種非報也。耆婆針佛頭。亦如
[006-0586b]
成論。我受五陰身。如受熱鐵丸須臾不可堪忍也。如
斯等皆是佛有苦。此是為緣。故言有縛。於緣是縛。
然佛不曾縛。無縛作縛。如無名相作名相。令眾生
識無名相也。亦有時於緣道不縛。然佛不曾是不
縛。何以故。佛若有縛。可言不縛。不曾有縛。云何有不
縛也。二難者。眾生應佛。即眾生作佛。若眾生不作佛。
眾生不應佛也。答亦有此義。無方假答難無礙也。若
常途義云。悉達太子王宮生。此即眾生作佛也。今謂
此是佛作眾生。故王宮生。若佛作眾生。示同眾生。那
得道眾生作佛。眾生示同佛。佛則八十種好。眾生亦
應八十種好十八不共法也。眾生作佛者。即是佛出
城。四門外不識老病人等。車匿示言是沙門等此是
眾生作佛也。三難者。若眾生應佛者。雖眾生具足一
切智十八不共法。佛應不具一切智。既不具一切智。
何謂是佛。眾生應是常住得常住涅槃。佛應是苦空
無常生死也。答亦是有例之。若成論等義。決定不得。
今則無礙。佛非常非無常。而常而無常。佛非具智非
不具智。而具智而不具智。故釋論云。我坐道場時。智
慧不可得。空拳誑小兒。巳度於一切。此是佛無智者。[米*企-止+土]
論云。菩薩令得一切種智。佛在王宮生。雙樹滅。此是
佛無常生死苦空。佛遍入六道生死受身也。又如瑞
應經云。不識城門外老病人。三年乳哺不語。此等並
是佛無智慧。不如車匿智慧。佛是無常無智慧。即體
此是常無常。智慧愚痴。此是涅槃生死。言眾生智者。
[006-0586c]
如上云。車匿既是佛所師。故云眾生具智慧。既具智
慧故。亦得言即是涅槃此是愚癡智慧。乃至生死涅
槃。然佛若愚若智並為智。眾生若愚若智皆是愚。當
緣之愚智。非是愚非是智也。言別感應者。眾生本有
還源之性。故能排惡以脩善業。脩善惡藉勝緣。開示
正道。令物稟教。必得還源。內因外緣。唯此為大。故脩
善然感極聖。極聖垂應成妙善也。但為緣不同。若應
生善者。佛則的應之。餘眾生則不見之。如王舍城有
十二億家。四億家不聞不見佛。四億家聞而不見。四
億家亦聞亦見。此則別應。若作善有緣者。佛則應則
度。若無緣之者。佛則不應不度之。問有緣脩善其自
然得度。何用以為緣。若眾生無緣佛則不應者。何謂
佛大慈悲周普無緣眾生。皆應六道四生八苦中。不
教救者。復亦皆四弘誓願。若爾何謂佛耶。答如斯義
如大論廣明之。喻如風搖菓樹。熟者前墮。生者則不
墮也。亦如城東老姥左右化之不得也。非佛無慈悲
也。言相應不相應感應者。若善因與善果相應。惡因
與惡果相應也。不就此明之。今明相應感應。能感所
感。能應所應。並與法相相應。何以故。眾生所應。此眾
生達法相。體解深義。與薩婆若相應。所行所學。皆與
法相相應。佛亦通達法相。此是能應所應。皆與法相
相應。故相應感應也。言不相應者。顛倒眾生。迷於正
道。故不與法相相應。唯佛法相相應。眾生顛倒故。沉
滯在諸二十五有中。而佛大慈悲念。眾生不知諸法
[006-0587a]
空。不知自身空。而橫計有我我所見。起煩惱故。佛慈
念此等眾生故來應之也。問既與佛同知諸法。與薩
婆若相應。此則是佛。何須佛來應化也。答如太子猶
依天子。諸大菩薩具知諸相。而猶依佛。是故須應之
也。問大品經三慧品云。佛五眼所不見。云何道佛來
應之。既應即是應見也。答此義具四句。一感而不應。
二應而不感。三亦應亦感。四不感不應。如後別釋。伹
今化顛倒眾生。佛隨顛倒應亦得應也。既言眾生倒
佛隨倒。隨其緣實非倒也。佛五眼所不見者。破眾生
相。伹非彼所見。故言不見。隨其見故亦得見。不見見
不應應故。法華經云。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
無福慧。但非彼所見也。言理事感應者。理感應則父
子天性相關。故不得相離。離父無子。離子無父也。佛
與眾生。亦同共一源。同在清淨大源中。伹眾生橫起
倒。成六道別實。故佛大悲愍眾生。入生死拔也。故感
應義。是相關為宗。佛所以得與。眾生得論感應者。一
切眾生既與佛道源是同。必有可反本義。故非感佛
以眾生同根本故。眾生有佛性。眾生有性故。眾生能
感佛。眾生皆是佛子。故佛應眾生。乃是感應。必是性
類相關。佛與眾生氣類。眾生是佛氣類故。此是佛眾
生。此是眾生佛。是佛眾生故。眾生感佛。是眾生佛故
佛應此眾生。是眾生佛故。佛是眾生父。是佛眾生故。
眾生是佛子。是為父子渡時便得付家業。若是路人
天性不相關者。豈得可付家業那。今明眾生與佛亦
[006-0587b]
爾。道源是同。一切眾生不出法性。性類相關。故得論
相感。此一節語對他大乘也。事感應者。眾生既在六
道中顛倒隨類無知反歸受種種身。佛即其隨受種
種身。或作牛王餓鬼。或作鵞王像等。佛如斯等事。來
應眾生。具如觀音經普門示現三十三身。如此權反。
是隨情。如長者脫珍御服。執持糞器。來應窮子也。此
三雙感應義。攝感應罄無不盡。問三雙六隻。明感應。
一切眾生悉皆有此感應義不。答一往論之。一切眾
生通有之。若再往別而為語。即有兩雙屬別感應。理
興通感應。還屬通感應也。問此三雙感應為是一。為
當異耶。答若成論與地論等義。事異理。理異事。相應
異不相應。不相應異相應。通即異別。別異通。如斯等
義。並是二見。斷常之執。是戲論也。今謂理不異事。事
不異理。此理是事理。此事是理事。丈六千尺。此則指
理為事。指事為理。如指丈六釋迦即是法身。只此法
身應身。法應不二。亦復不一也。相應不相應。亦不異。
亦復不一。無有相應異不相應。無有不相應異相應。
只相應是不相應。只不相應是相應。不一不異。通別
不二。此別是通別。此通是別通。通不異別。別不異通。
通別不二不一也。此是因福偽名中道正法。若為緣
說亦得是一是異也。若噵理事是異。理者不生不滅。
不可取不可持。若道事生滅。六道受身猿猴鹿馬等
也。相應不相應亦然。若道不相應即是顛倒忘相。愚
迷眾生。若相應者即是不顛倒。與薩婆若相應。分別
[006-0587c]
相應不相應相[〦/非]也。通別亦爾。通則普感不的簡擇。
有善因則應。無善根則不應。皆悉應之。若論別應者。
有緣則應。無緣則即不應。此則通別為二也。此則為
緣說異。亦得為緣說一。理事是一。即事是理。即理是
事。即相應是不相應。即不相應是相應。通即是別。別
即是通。此則為緣故說。此一是不一一。此異是不異
異。隨緣一非是一。隨緣異不是異。亦不是不一。亦不
是不異也。言其一異者。此則不異異。言異一者。是不
一一也。問於緣邊。解不一一不異異。於說者邊。解不
一一不異異耶。答於緣邊則不知是偽名因緣其只
作一一解異異解。不知是不一一不異異。若是聖人
說邊。了知是不一一不異異也。


第二釋名。開善感應義云。所以名感者。懸相扣召
為義也。應者逗適無差。以為義也。為感之功在於眾
生。為應之能必在聖人也。此釋亦非。但不離斷常二
見之徒。何者佛聖在於金剛心後。眾生則在于生死。
彼此二義。故二見之徒也。大乘明義。感應應感。言方
雖爾。須得其意。感本感於應。無應義感則不成。應本
應於感。無感應義則不成。必由應方感。故道此是應
感此是感應也。故言感是應義。應是感義。感不自感。
由應故感。應不自應。由感故應。若無有應即不得言
感。若此無感即不得道應。何異無生則不得道滅。無
滅則不得言生。既言應藉感起。感藉應起。此是牙相
由。故得牙為義。是故言感是應義。應是感義也。山中
[006-0588a]
舊說。感應者。非感無以說應。非應無以說感。感應親
切相成。其由天性父子義也。唯得佛菩薩說感應。凡
夫眾生但慈悲化被。非相應感應。欲疎論亦得。亦是
一宗致也。亦得感是不感義。不感是感義。應是不應
義。不應是應義。何意如斯者。橫竪釋義故爾。此釋名
一切皆盡也。理論之如此等。是正釋名義。若隨緣
就情釋名字。義則不然。感是何為義。感是感召為義。
應是何為義。應是應容為義。此感召復何為義。感召
是感義。此應容復何為義。應容是應義。類如成論等
釋識。識是了別義。只了別是識。心是能緣為義。只能
緣是心也。


第三辨體。問成實論等師言。第一釋大意。第二釋
名。第三出體。第四簡科。與彼何異耶。答語言雖同。其
意大異。實錄語言亦不同。但一往明之言同也。他家
義宗有字可名。此是名名。非謂無名名。有體可體。此
是體體。非謂無體體。此名體皆不可得。如虗空。故經
云。是字不住亦非不住。文字相。得解脫也。故今三種
四節明義。虗架就情。割折虗空。虗空非丈尺。丈尺約
虗。故道虗空有丈尺。實非虗空有丈尺等。諸法三節
四重等亦復如馨。諸法自無有。何處有名體。但偽名
名。體如虗空。手𦘕虗空。故大品經句義品云。無句義
為句義。猶如鳥飛虗空虗空之鳥跡。菩薩句義亦復
如是也。實錄是名體義等。並是諸佛菩薩所設之。但
二乘凡夫得此名體義。名執不同。著名成相。諸佛聖
[006-0588b]
人。還取其所執諸法。示之無所有。故大品經三慧品
云。凡夫著名取相。聞苦著苦相。乃至聞空無相無作。
著空無相無作。諸佛弟子。不著名。不隨相。又頂王三
昧經云。迷名生法癡。解名滅法癡。又天王問經云。是
名字一法。然覆一切法也。釋法亦云。但用差病而巳。
不可分別藥是䓗等草。伹用病差也。有昔諸師。釋體
相不同。第一大亮法師云。惡機也。惡非感佛。何者惡
將欲滅時。爾時能感聖。聖人應之。即非滅。聖人知其
惡可滅。即便應之。即是惡能感也。如病須藥。眾生起
煩惱諸惡病。是故須佛來應。由有惡故所以感佛也。
第二師云。善能感佛。我脩無量善根功德所感佛。如
今時眾生脩諸善根。未來得值彌勒等也。第三靈味
師云。法性理是機也。此理通有諸法故。得言法性與
善惡俱感佛。惡將滅善將生。爾時能感佛。為其惡將
正滅善將生。爾時能見佛。故佛便應之。單善不能感。
單惡亦不能感。單法性亦不能感。必須具善惡法性
三種方能感。何以故。佛有二種濟眾生。一者慈能與
樂。二者悲能拔苦者。即是救其難即滅惡也。慈能與
樂。是故增善根。令其快樂。即由法性之即滅惡生善
故。善惡等三俱感。故世王罪將欲滅善將生。是感佛
也。第二家難第一家云。汝言惡感佛。闡提猶如枯木
雖遇甘雨。不能生牙。又法華經第三卷藥喻品云。無
根之樹。雖有雨潤。終不能生菓。又犯四重。如斷多羅
樹頭。更復不生。亦如黑瘡。不復更論須治。如大經言。
[006-0588c]
阿闍世病醫拱手。畢死之人。醫不非治。犯惡之人。亦
復如是。雖有諸佛。不能救濟。猶如枯木。不能生牙。是
惡不能感佛也。第一家復難第二家。汝若言善能感
者。眾生若有病。可用佛救。彼既無病。何須佛救。眾生
無縛。何須解。既無縛不得有解。亦不得無緣有教。教
之本教緣。無緣無教。藥必治病。無病無藥也。第三家
難第二家第一家。汝等若言用單善惡各感則不然。
如車一輪則不行。如鳥一翅不能飛行。是故善感亦
非。惡感亦非。必須善惡俱能感。如車有兩輪則任
載也。前三師。雖各各執不同。而未的約三世而明之。
第四家云。用過去善感。何以故。即由遇。去宿習善根
故。今得值佛。故法華經云。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
此猶是久植多積方得值佛也。第五師云。用現在善
感。何以故。感應是因緣義。現在有善。能扣聖。聖人便
應之。故經云。即命是醫。此即是現在即能感義。故夫
人經云。即生是念時。佛於空中現也。第六莊嚴家云。
但用過去現在善感佛也。第七師云通取三世善備。
方能感。必須過去善作習因。現在善為緣發。未來善
復有可生之義。必須此三種具足。聖人能乃應。故言
通取三世善感也。故夫人經云。我久安立汝。先世巳
開覺。今復攝取。如此解。似開善解而不異也。第八開
善師云。公自手書出感應義道。若大而言之。三世善
皆有感義。何者。以眾生過去善能為習因之力。此習
因有生後種類之能。捉現在巳生善。亦有習因力。能
[006-0589a]
發生於未來善。若就習因相生力。三世善皆言能感
佛義。何者。三世既有習因力。聖人出世。本為生物未
來善。即是欲遂眾生習因之用。若爾三世善皆有感
義也。但的論感體。唯收未來善為義。何以故。以未來
善是應生之理。須聖人為其作緣。若無聖人為緣者。
此善則不生。或此善任置亦生生不熾盛。要須聖人
為作緣生則力用增強。是故聖人出應為作生善之
緣。若爾即正談能感之體。是當生善也。若用巳生善
為感體者。理則不可。何者。聖人出世。應此善。欲何所
作。本以眾生善有可生之理。須聖人為緣。是故出應。
此過去善巳生。聖應何益耶。若言為欲增長此善故
出應者。所增長者。猶在未來。是則為猶用未來當生
善為感正體也。正以與未來善有可生之理。須聖人
為作生緣。此善雖未有。而聖人巳能懸見。此善有可
生之義了然。故名聖人知機。機者取際會機微之義。
問第一家。若言惡能感佛者。一切起惡眾生。何故不
見佛也。又若言惡能感者。瑠璃珠釋種七萬二千死
決定業故。佛那不來救。寧不感佛。故知惡不感佛也。
亦是惡能感。多起惡則感佛。諸菩薩唯脩習善。無有
惡。則不見佛。難第二家善能感佛。眾生既有善根。自
能得道。何用佛為。如無病何用藥為。善何必感佛。自
有人。雖種善。若不種見佛因緣。終不能得見佛。如䤟
扶盧梵志在山中學道十二年。求佛應之。或云七年。
或云五載。不見佛。如參高不得相見。若爾善何必感
[006-0589b]
佛也。難第三家。善惡俱感者。一切眾生皆有善惡。寧
不感佛。在六道受苦。而佛不來應。故知善惡未心感。
且如前惡善各感不立。共感自難解也。難第四家。過
去善感者。過去是巳謝滅法。無復善用。何得感佛。有
善用感。則不名過去也。難第五家。現在善感佛者。如
開善難。巳有現在善。來應何所以。若言為欲增長此
善故出應者。所增長者猶在未來。是則猶用未來當
生為感正體也。難第六家。用過去與現在善感佛者。
如前難兩家難也。難第七家。用三世善具方能感者。
如論破三時責善根。巳生生。未生生。生時生。又為四
句生。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等破也。復有師云。用惡
為感因。用善為感緣。有因有緣。方得感佛。非是正用
善惡感佛。此亦例前難破也。第八家開善云。雖有多
句惡者。約論體唯收未來善為義。何以故。未來若有
應生之理。須聖人為其作緣。若無佛為緣者。此善即
不生。或此善任宜亦生生不熾盛。必須聖人為作緣
生則力用增強是故聖人出應為作生善之緣。若爾
即正談能感之體是當生善也。今謂不然。汝言未來
善。若有應生之理。是有是無。若言是有者。四有中何
有收耶。又巳有收有故不應更起。若爾起復起。生復
生。則無窮過。若言是無。此無於三無為中。何無為所
收。無法是常故。不應作有法也。既有無所不攝。指何
法為當生理。而能感佛。汝未來善未起。應同葂角之
無。有何物感佛耶。且前八家九家所執。並是有所得
[006-0589c]
見心作義。終不離斷常見。故中論成壞品云。若有所
受。皆墮斷常也。故仁王經云。若有若無。但生眾生憶
念也。又云大王見境見知見說者。例相凡夫。非聖人。
故論中三時責破。自他等四句生亦破。大經亦破云。
非自非他之所作。亦非無因共因作也。今大乘明感
應義。則不然。不用前八九家明應感體也。應感者。且
更序往大意也。感應義者。可謂心生於有心。像出於
有像。但眾生心水若淨。菩提顯影便現其中。心水濁
便不見佛。心水淨便見佛。而此佛不從外來。亦復不
內出但心淨因緣故便見佛事。如鏡淨。像非是外來。
亦非內出。伹此像與鏡非一。亦復非異。若言鏡與像
一。有鏡便應有像。不俟須淨。若言異。此是鏡像。復豈
得異耶。是故此像非內出。非外來。非一亦復非異。鏡
淨因故像現。鏡淨譬於感。像現譬於應也感應大意
如此。得此大意。即關本迹義。此兩科必須相隨。亦關
理內外義。或復理外感理內等。開此大有所得。關前
八九家感應義。此並是理外義。餘皆破之。而亦得取。
是故一家有破有取義。興皇大師即破取。即治護。治
護破取。猶是一意耳。言治護者。只治護令耶義令正
義也。一家意。無感無應。是感應義。何故。然求眾生畢
竟空不可得。既無眾生。誰有善惡。是故無感。既無感
即無能應。是故無感無應。始是好假名感應義也。今
謂約情明感應義。如前父子天性相關。不得相離。眾
生佛同源皆清淨故。而眾生流入六道。起諸顛倒煩
[006-0590a]
惱事。而佛如大悲牛不捨犢子。故常理應義。應眾生
義。理應感應眾生此為正因也。若言善惡等此是緣
因。是故理應為感應正體。善惡為用緣感。而非感正
體。就緣應感中。通為言三世善並為感。別則當生善。
為緣應宗也。問理應正法為體者。理感復何為體。答
亦有此義。正法非凡非聖。而將聖表為聖正法。舉凡
明之。為凡正法。故還是正法為理感。何者凡背正法。
流浪六道。故聖應之。令得正法。若爾聖意正為正法。
故正法理感體得也。故大經云。一切眾生壽命歸如
來壽命中。譬云八大河歸入大海。十八不共法中果
地欲無減。又似如正法。非因非果。而兩望正因正果。
一正法義開因果。但非感應正宗也。若道法身者則
非真非應。若道真應。則屬應身。何以故。若真若應。並
是名相事故也。若道法身是應空。是非虗空。亦屬應
身。若言法身。非空非不空。不有非不有。非生非不生
也。若道法身。寂滅是不寂滅。是屬應也。若言法身。百
是所不是。百非所不非也。若就情語。即非真非應。非
為真身。若真若應非為應身。非真非應。則有理感。即
有理應。若真若應。則是事應事感。此真應異他家。他
家真身只是應身義。若真若應。皆屬應身。非真非應。
皆屬真。亦得言非真非應悉是應。非非真非非應。皆
為真身。如斯無窮轉也。問為即善惡感。為離善惡感
耶。答不即不離。不即善惡。不離善惡感也。問惡是任
運顛倒起故。如山崩若水東流。眾生那得此善根能
[006-0590b]
感佛。又定善感為定惡感耶。答既作惡如崩。為善如
䠮登。又諸佛菩薩知此眾生顛倒源未。故同類愍想
善細細歸本源也。通而為語。善惡皆非感佛。故大論
云。聖人出世。非無因緣。若善將生。而惡將滅。滅惡生
善。爾時聖應。故知通感。若別而明之。惡法凡有兩義。
但得感緣。一與法身非其同類。善惡隔故。二將滅向
無。無無正用。為無兩義。伹為感緣。若論善法則備二
能。一與法身同類。同類相關故得相感。如銅山崩而
鐘鈴應也。二將生之善向有。有力用彰故。為此兩義
所以正感宗。問亦得云善惡各自感佛不相關不。答
有師云。理而論之難知。若就事而明之。必須相帶。何
者如流來眾生。唯惡不能見聖。知單惡不感。又如登
極聖。不須見聖。故知單善不感佛。問若然佛應不見
應佛彼。答非機感見。但境界通故得見也。今大乘不
爾。有善必有惡。因緣義故。得有相化。又同源故得見
也。問汝初流來眾生無善終不見聖耶。答云用當生
善感故得見。今謂不然。汝當有善都無。云何由此見
耶。又有所得善。非其類故。佛不正應此善也。問有漏
無漏善。並能感聖不。答開善云。並能感凡聖得見佛
故。故假空前伹有漏善。感感見聖。爾時生有漏善。七
地巳還有漏無漏善感。感聖。得具生兩善。八地巳上
伹無漏善感。感見聖故。生無漏善。念念入法流也。今
謂發心十信巳上。生無漏善。而不妨有有漏善。問十
信前一向有漏善不。答如偏行六度菩薩。與二乘人
[006-0590c]
亦得假無漏善也。問金剛心見佛應便以佛感耶。答
現佛為緣生當故佛也。問若言善惡緣同俱感佛。惡
則顛倒善亦應是顛倒不。答必有眾生而巳。有此善
惡眾生。自然有此善惡於兒愛婦之善。如毗曇家。生
得善義也。若有生得善。便得此身。則得此善。亦是顛
倒。隨有眾生處。則有善惡。如眾生出生則業知飲食
貪婬欲瞋恚無人教者。自然有眾生出。而有善惡。不
關遇緣起。亦復遇善惡緣起。善惡出生。自有善惡。惡
既是顛倒。善亦是顛倒也。問一切眾生出生時。皆有
此善惡。何故不併感佛。而有感不感者。眾生應有此
善惡者。有無善惡者。那惚併有善惡也。答感語即通。
應語即別。諸佛觀緣應即利益。諸佛即應。若應無利
益即不應。如眾生不宜見。佛即不住。如淨名經。須彌
入芥子。有緣之者即見。無緣之者不見。是故佛應眾
生亦類也。有緣即應。無緣不應也。其雖俱善惡。若過
佛則脩善轉多。惡則少。若不遇佛。造惡則多。善則少
也。


第四廣料簡。問機是何物耶。答成實論等師。皆云。
以善為機。所以能感。所以然者。佛是善聚。眾生有一
念之當善。此性類相關。寘招於大聖。是故佛即應之。
故開善感應義云。當生善為感正體。正以未來善有
可生之理。此善雖未有。而聖人巳能懸見此善有可
生之義。故名聖人知機。機者。取際會機微之義也。故
引周易言。機者動之微。吉之先現也。又言知機者其
[006-0591a]
神乎。法師明言。書中此言。闇著於理。吉者則善也。先
現者善事雖未萠。而有必然之理。以顯現故。言吉之
先現也。必然之理妙絕難知。而聖人能豫察。豫察必
然。故言知機者其神乎。動之微者。不可言巳動而微
也。但以必動之理微妙。故言動之微也。故有解者言。
理而未形。豈非應有之理先現耶。今大乘意不然。必
然之理有何異相。若纖豪有異相異於無者。可言必
然之理。既無有者。何謂必然之理。聖所照境。如前破
也。今謂緣正感應緣感是善惡用也。但緣感應。聖應
善惡感是傍。理應正體也。機是何義者。機是須宜義。
須佛身宜。或須菩薩二十身宜。或須辟支佛身宜。或
須聲聞身宜。如觀音經。須世三身。但須佛不須餘身。
如須䟦陀羅。須阿難身。不須佛身等。今聖人知所須
身故現三十三身。各為不同也。知此所須之須。所宜
之宜微妙。故言機者微也。如知脉須冷熱藥等。亦如
言須而非倒等四句也。問須是機者。此須是當善將
生之須。為當欲滅惡之須。為欲心中生善之須耶。答
通義三須並是。別即宜據當生善須也。故從來。一云
機為宜為義。地持經云。機以機關為義也。問傍感何
以得知善惡體耶。答大論龍樹云。聖人不以無因緣
出世。若有眾生罪將滅。福將生。爾時聖人則出。既言
福將生。豈非就當生善與應滅惡為傍感體也。又大
經云。若有眾生。性戾自具須人教訶。然後調伏者。聖
人爾時為此人故。常隨住之。為作調伏因緣。若爾寧
[006-0591b]
非為生未來善故應以眾生耶。問經中亦言多種善
根故。生生世世。不離見佛。若爾寧非佛應巳生善耶。
答此意猶是習因用非正宗也。又如現在斷善成闡
提。此人現在必不生善。而聖人為現。此人見佛者。豈
非為生當生善作因緣耶。又如成實論師云。流來眾
生滅聖。有何巳生而感聖。故知未來善為便。此舉非
顯是也。又如七八地上菩薩不曾起惡。復成就煩惱。
於道不妨而佛來應。此菩薩等者。寧非為生善應
之情。故知雖以善惡為緣感。而應生善正宗也。問若
未來善有緣感者。同開善義。答語雖同。意大異。彼謂
有當生之理定在未來。今謂只名字假所設。如書虗
空名字亦如虗空也。此差別差別中。應生善為便也。
問凡聖相背。昇沉永隔。寧得相感耶。答所以得與法
身通者。實是法身妙絕出塵垢之上。諸眾生凡品即
處重怋之下。則事而言清濁有殊。而所以得與法身
相通者。如前佛與眾生同源不二為本。有眾生巳則
有佛。有佛巳即有眾生。故得與聖相召也。又如來往
昔初發心。求佛道之時。行慈悲心。廣發四弘誓願。若
我得佛時。必當救拔一切眾生。今得成佛。則體無異。
或與萬物通同無有隔礙。而今眾生在於眾苦。理應
救拔。眾生既有善應生。而要須聖人為作緣。此將滅
之惡。與應生之善。仰開大聖。大聖有慈悲本願。與此
應生善無隔礙。故相通感應也。問當生善為緣感體。
一切眾生應生善悉為感不。答開善云。未必皆感。何
[006-0591c]
者。若未來善。若迴向三有。於佛果紆回者。此善雖未
來發。而聖人不為生此善故出也。又未來善應生。若
直任置生則熾盛。若聖人為出生則微弱者。聖人亦
不為此出。故不得云未來善悉為感應體也。今大乘
明義。彼家三有善與向菩提善。普是理外善。聖人亦
為出。亦不為出。何者。若漸欲拔如榍出榍亦為出也。
若任置生則熾盛。聖人為作緣微劣。故是不出。復有
因微弱而悟道熾盛。何必悟道則不出也。雖爾聖人
出應。正為無所得。迴向三有善。與向菩提善故出故。
理外具一切善。理內亦具一切善故。波若受生三有
善。並是無得善。聖人正為此故出也。故思益經第二
卷分別品云。一切法正。一切法耶也。故華嚴經云。菩
薩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大經云。彌勒菩薩。在第四
天名勝命色。並勝餘天也。問迴向三有鄣道善。得作
一乘感佛果不。若得作者。何意不為感體耶。答開善
等云。迴向三有善。得為一乘體。感我當成佛果。此善
非則感聖乃有乖。終得作佛果故入一乘義。何者惡
資生出世善根。此之善力則非通法身故入一乘體。
迴向三有善。既順生死。與法身隔。故聖人不應此善
出也。今謂不然。如大品經明。有得理外善。莫問三有
與菩提並非正應。故非正感體。無得理內善。不同三
有與菩提皆是正應。故是正感體也。此意厈舊定言
三有善非感佛善也。通論感應。有情無情等四句。一
者無情感有情。二者有情感無情。三者無情感無情。
[006-0592a]
四者有情感有情也。何者無情感有情者。如名山美
水必致勝人也。有情感無情者。如寡婦坐長城頺寡
婦哭深水開中也。如虎嘯長風起。人叫谷嚮應也。無
情感無情者。如銅山崩鍾鈴應也。此終取其類相關。
鐘鈴巳是銅故應。鐵石等終不應也。若有情感有情
者。正是感應宗。如積善之家至人必應也。


問理內外得無得異。若為得相感。如方蓋應圓疷。豈
得相稱耶。答今以方感圓。令方者圓。以無所得應有
所得。令有得作無所得。則是有得感無得也。通而明
之。有多種四句。


第一明感應四句。一應而不感。二
感而不應。二亦應亦感。四不應不感也。此四句異第
二四句者。今明初兩句。初一往不感應而後必感應。
第二四句初兩句始終無感應明之故成兩四句異
也。應而不感者。諸佛菩薩出現於世。而一切眾生生
善而眾生不生善根故。須拔陀羅等也。感而不應者。
一切眾生欲見。佛菩薩而不值見。又如䤟扶盧梵
志等。亦如理外感理內。此何必相應應耶。後兩句可
尋也。


第二明應現四句者。一應而不現。二現而不
應。三亦應亦現。亦四不應不現也。應而不現者。如聞
佛菩薩出現而不見。亦未生無得善根也。如城中
四億人。城東老姥也。現而不應者。如見佛菩薩。不
為其故。而不生善根也。後二句可知之。


第三明應
分四句者。一應而不分。二分而不應。三亦應亦分。四
不應不分也。應而不分者。逢佛菩薩。不生無得善
[006-0592b]
根分。亦不見神力。一中解無量等義也。又如佛菩薩
一身。以應物何必分身應也。分而不應者。不見佛
菩薩而生無所得微善分。亦解一中解無量等義
與亦解分身義。亦可分身而不應彼也。後兩句可尋
之也。


第四明應變四句者。一應而不變。二變而不
應。三亦應亦變。四不應不變也。應而不變者。如諸佛
菩薩直以本身應物。何必變身應也。變而不應者。
如初地等身轉為二地等身也。此亦是變事。何必是
應。如水涕變為蚯蚓可是應耶。後二句可類尋之也。


第五明變分四句者。一變而不分。二分而不變。三
亦變亦分。四不分不變也。變而不分者。如佛一身應
猿猴鹿馬。隨作一身。則是變而不分作多身也。分而
不變者。如分作釋迦身。以應眾生。而於是釋迦佛。不
變為異道身。故是分不變。事如分身作此量釋迦佛
受純陀供等也。亦分亦變不分不變可知也。


第六
明本迹多少四句者。一本多迹少。二本少迹多。三本
迹俱多。四本迹俱少也。言本多迹少者。如十方世界
無量百千本身。只共同起一迹身也。言迹多本少者。
如釋迦一本身。迹身則無量遍滿洹沙世界故。法華
經云有分身千釋迦。釋論三十五云。十方世界淨穢
土遍滿中。皆是釋迦等也。言本迹俱多者。本迹兩身
周滿恒沙世界也。言本迹俱少者。一本身起於一迹
身也。


第七應感多少四句者。一少感而應多。二多
感而少應。三少應而小感。四多應而多感也。少感而
[006-0592c]
多應者。如一人脩行。能感十方諸佛也。多感而少應
者。如眾人同感。一佛出世。利益無盡眾生也。後兩句
可知之也。


第八明利益少多四句也。一應多益少。
二應少益多兩。三俱多。四俱少也。應多而益少者。今
略舉一事。如栴檀德王佛。起無量應佛。應長壽童子。
而彼但得初果。未能得深悟。亦如無量劫化一眾生
或得發心等也。應少而益多者。如或一化一菩薩。
應之而彼多有所悟。或發心乃至得初心。或二心等
也。後二句可尋也。


第九明久近。亦名長短四句者。
一本久迹近。二迹久本近。三本迹俱久。四本迹俱近
也。言本久迹近者。本身住世。無量千萬劫。迹則暫起
而滅度如近。依一解。如迦葉佛本身久。迹身留住七
日不久也。言本近迹久者。如須扇多佛本身出世不
久見眾生。無一乘之緣。速入涅槃。則留化佛。住世半
劫。則迹久也。言本迹俱久者。如西方淨土如蓮華藏
世界等。諸佛本身住世。無量不可惻。壽無窮盡。迹身
壽命亦無窮盡本身同等也。言本迹俱不久者。如釋
迦本身八十年。迹身亦然。本去世。迹亦隨去。即是穢
土中佛也。


第十明麤妙感應四句者。一應妙而感
麤。二應麤而感妙。三俱麤。四俱妙也。應妙而而感麤
者。如丈六善客但生天人世間善也。應麤而感妙者。
如現猿猴鹿馬等形。而非為生三乘善根。能為三尺
瞿師羅之身。能生無漏之解也。後二句可知之也。


第十一明麤妙四句。亦名優劣四句者。一本妙迹麤。
[006-0593a]
二迹妙本麤。三本迹俱妙。四本迹俱麤也。言本妙迹
麤者。諸佛妙本常住微妙寂滅。若起迹。無常相好麤
影。則易得見。或可丈六。或見猿猴鹿馬事也。言迹妙
本麤者。下地菩薩或初心菩薩。則能化作佛以八
相成道。遍入六道。應眾生。若論本只是初心菩薩。
此。極麤隨而能作微妙法身相好端嚴也。亦如魔
王巳能為優婆掘多化作佛身。即三十二相八十種
好。目連在左。阿難在右。釋梵等眾前後導從。優婆掘
多不覺為作禮。此亦是本麤迹妙也。又如龍能化作
人身。入佛法出家。是善慧龍王子。其乞食前得還房
而眠。後伴還。則見是龍子驚怖。龍眠亦覺。還復是人
也。亦如野狐等悉非作人也。言本迹俱妙者。本迹微
妙相好光明智慧勝。本迹具四德常住嶷然。真智寂
然也。言本迹俱麤者。本身亦入六道受身。此義即彼
地本迹義。他本一向是常是具。四德。迹無常不具四
德。本不入得六道。迹能入六道。故今迹無常無我若
空。本身亦無常無我若空。四句並通。何者如舊義有
二法故不得通。今明點空假名名義故。無往不通。故
中論涅槃品云。因無常說常故。常亦是有為。如斯義。
永異成實論等義宗也。


第十二明動不動四句。亦
名常無常四句也。一本不動迹則動。二迹不動本即
動。三本迹俱動。四本迹俱不動。言本不動迹動者。如
法身是垂迹動也。言跡不動本動者。如須扇多佛。留
化佛常在世間。本身滅度無常也。又如迹身留在不
[006-0593b]
動。而本師隨入六道等也。言俱動者。兩身墮緣行化。
言二身俱不動者。本迹常在故。不動。兩佛空身故無
所動也。問一感應亦應得四句不。答欲亦作亦得也。


第十三說不說四句者。一本不說迹說。二本說迹
不說。故論云。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也。三本迹俱
說。四本迹俱不說。如俗說真不說。俗不說真說。真俗
俱說。真俗俱不說也。問有應少善多不。答有如釋迦
佛。現一身。生無量善。或應多善少。如栴檀德王佛。為
長壽童子現。無量眷屬。但生初果善也。


第十四明
圓偏感應四句。一圓感徧應者。一切善根扶理利他。
無得善故。不問大小。悉皆能感佛所作一念善。皆能
感一切佛。從初發心乃至金剛心以來。並能通感一
切佛。而未必盡見一切佛。或伹見釋迦一佛。或復但
見彌勒一佛等。而始終盡見諸佛義也。二偏感圓應
者。如一人但願見一彌勒。而一切十方諸佛皆應也。
行者雖欲一佛而諸佛四弘誓願無隔故悉應知之
也。三偏感偏應者。如彼只願一釋迦還只見釋迦佛
也。四圓感圓應者。如三業一切善根。能感十方諸佛
也。此四句語雖同舊途說無差別。差別明之。亦得用
也。


問約竪論之正法定是圓應亦是徧應耶。答曰望緣
應明之。為圓應。亦得言偏應。一道即是偏比此多為
徧。如對偏為中。而言圓為宗者。正法不二故。圓應故。
華嚴經云。文殊一道出生死。更無異趣。若爾正法不
[006-0593c]
二一道。無在不在。遍滿圓應故。大經如來性品云。中
道佛性。猶如虗空月。取圓滿無徧也。然就他家。明感
應宗。佛出家累之表外眾生則在於顛倒。此則凡聖
分隔。眾生與佛。頓永玄絕有兩神明有際故也。彼云
眾生有善。扣大聖。佛便從金剛後心入生死。應眾生。
如此府仰豈非二見之徒也。今明還就彼語治護令
得正感應義也。彼意不得根本所以落於二見中也。
今明感應此是相關義。佛所以得與眾生得論感應
者。一切眾生與佛道源是同但眾生虗妄顛倒故。
成六道。雖成六道而其根本是同。故必有可反本之
義。故能感佛。以眾生與佛根本是同故。眾生有佛性。
眾生有佛性故。眾生能感佛。以眾生皆是其子故。佛
應眾生。是感應必是相類相關。佛與眾生。氣類。眾生
是佛氣類。是故此是佛眾生。此是眾生佛。是佛眾生
故。眾生感佛。是眾生佛故佛應此眾生。是眾生佛故
佛是眾生父。是佛眾生故。眾生是佛子。是為父子。故
後時便得付家業。若是路人天性不相關者。豈可付
與家業耶。今明眾生與佛亦爾。道源是同一切眾生
不出佛性性類相關。故得相感也。此一節對他異也。


問有待有明空。有不待有明空者。亦得言有相待明
感應。有不相待明感應不。答具有之。何者理感應。則
不待明感應。緣感應是待感應也。如空有是相須。非
空非有非相須。故大經云。不因小空。名為大空也。問
感應具論疎密不。答約宗途明之。不例。感應相待相
[006-0594a]
須義論。必由感故應。因應故感也。踈密乃通能所。而
亦論佛作教被緣。本令緣得悟。故悟不悟并在緣。不
在乎佛也。若通例踈密且通感應能所也。問感應具
論踈密者。為當得就感上明踈密。約應上釋疎蜜耶。
答具通感應。能化所化。如佛作教被緣令悟。悟則亦
應且通能所。故悟不悟但在稟教之緣。亦疎密但在
感也。問就空有釋感應應不。答感應非空有。亦得是
有非空。又亦得約空有也。


問因緣空論感應空。因緣論感應。答就因緣空則感
應非感應空因緣非感應感應也。今時明員偏義。即
開橫竪義。俱通四句。自有竪通橫別。或復橫通而竪
別。或復橫竪俱通。或復橫竪俱別。論此員徧感應即
關竪橫通別。今合釋員偏通別感應者。前須得其根
本員正無差別大意。次後方得論差別感意等也。今
言根本員正大意者。明十方諸佛。共同一法身。亦是
十方諸佛同一應用。十方諸佛應用不同。亦十方諸
佛法身不同。此義具如淨土科中廣明兩本迹也。非
但佛如此。菩薩眾生亦然。就一切菩薩亦。同一法身
一切眾生同一佛性。即是同一法身義也。今先須如
此混通之意。


次論其差別。差別者。則開橫竪等四句。或復通感別
應。乃至別感通應也。今先論通感者。明一切眾生悉
與佛道原是同。無不應反本者。是故悉皆感佛。如斯
義無隔此即是通感應。通者諸佛法身。皆悉應物恒
[006-0594b]
爾。未甞暫癈。無有一佛法身但應此眾生而不應彼。
應義無隔。是故應義亦通。此即是感應俱通。然此中
言感通有二種。一通者。一切眾生。無不反本。一切眾
生并感佛故言通。二只一眾生通感諸佛。故言通。應
亦然。一者一切諸佛皆應。此是通義應通無隔。二者
一佛通應一切眾生。故言應通也。次明感通而應別。
就此通中。復有別。別中復有通義。今舉事來[顯-頁+彰-章]。如千
萬人營一佛。此即是感通而其人人心所祈名異。彼
見釋迦。此見彌勒。雖復同為一。業感義乃通。而得應
各不同。即是應別。然此得是應通而感別。約彼人人
各所祈不同。即是感別。同為一業故招通應。故應通
感別。是故雖言感通。而即有感別義。雖言應通。即有
應別義。然此通是就橫為語。然通別復有多種。自有
橫通而竪別。自有竪通而橫別。然構通而竪別。此只
是橫感通。而竪應別。竪通而橫別者。只是竪應通。而
橫感別。言橫通而竪別者。如人具行一切萬行。伹願
見佛。或願見一。發心菩薩等。願見一十地菩薩。後佛
菩薩隨願一人應之。此即是橫感通而竪應別也。問
同造萬行感。乃當是橫感通。而佛菩薩隨願一人應
故竪別者。何故一人是別。復何故言是竪別耶。答初
發菩薩乃十地。乃至佛。此階位是自同。若並應。即是
竪通。而今竪位中佛菩薩一人應故。言竪別也。問既
言唯得見一佛。求一菩薩應。是別感。那言通耶。答言
通者。一人通脩萬行。行皆共感故。言通一人異伴人
[006-0594c]
故。別者亦得但一人萬行中一佛。或一菩薩應故言
別也。


次釋竪通而橫別者。此只是竪應通。橫感別也。自有
一行通得見諸佛菩薩聖人。如持或氣業通願見初
發心菩薩乃至佛等也。次後則登位諸聖人初發心
菩薩乃至佛。皆應有。此即竪應通而橫感別故。道竪
通橫別。此感中雖有通別。此皆是橫論之。是故感邊
論橫通。或論橫別應。皆論竪故論竪通竪別。然應邊
亦應具論橫通別。今直作一種勢語耳。雖言竪通橫
別橫通竪別等。此實是竪應通橫感別。亦是橫感通
竪應別。此則是竪就感論橫通別。應中論竪通別。然
就感中。復應論竪通別。應中復應論橫通別也。今既
釋感中。橫通別。准例此則應中橫通別。亦可知。既釋
應中竪通別。則准例此。感中竪通別亦可知。不復具
出也。問前言通感而別應者。如多人共為一會業者。
此意乃是感別。何者彼等既人人心願不同。祈名異
還復如彼所祈而應者。此豈非別感應耶。答今謂不
然。渡彼所造業同。故言感通。而隨其各欲見不同而
應之故。是應別也。問感應義。為當作心方能感。為不
作心能感耶。應亦爾。聖人作心方能應。為不作心能
應耶。答古來解不同。一生法師云。照緣而應必在智。
此言應必在智。此即是作心而應也。今時諸論師並
同此說也。二安肇二師與搖法師云。聖人無心而應。
應不必在智乎。此兩教碩相反。今一家傳。同後說。故
[006-0595a]
華嚴經第五十卷云。無心於彼此。而應一切也。無量
義經云。聖人識滅意忘也。往往大乘經論。並據云。譬
如幻化事故也。理而論之。若心意□不滅。終落二見
中故。中論成壞品云。若有所受。則墮斷常見也。但照
緣者。不必在智。如數論師。定有此心法。直是任照不
無所知。如幻化人照境。故言任照緣也。不在智者。亦
是智而無知。不如木石無知也。然怜怜世諦中有此
心法。用心知者。亦多妨。如當生善。感當生義[耳*布]未有。
寧得非作心方能感耶。過去久習善根巳滅。今能感
聖。豈能得章作心感耶。現在心能作祈求。復巳有知
故能感體也。今時釋感應意。具如前說。但約緣感。遠
明之。亦得作心義。何者若就事釋感者。必須遠前方
便。作心祈請至誠。方能感聖。雖爾作意祈求者。作意
能所無所也。故經云。觀於諸法。不生不滅。諸佛現前
也。若就理明之。一切眾生與佛道源是同。悉當反本。
天性相關。任運自感佛。何必須作必耶。應中亦然。就
聖人方便應物。即為作心。雖爾不如二乘凡夫有相。
故聖人無心於彼此。而能應一切。是故如谷嚮鏡中
像應也。但釋應不同。莊嚴云。應法起。開善云不起。如
法身義中釋也。


問感應義為當理外感理內。為當理外感理外耶。答
具有四句。一理外感理內。二理內感理外。三理內感
理內。四理外感理外也。理外感理內者。有二種。一者
如今博地凡夫。但知須衣覓食之人。此感佛者。此只
[006-0595b]
是遠感佛。亦但遠應物。何故言遠應者。此眾生去道
既遠。未能得即令其悟道。是故未與出世之法。且與
其世間之樂。或復令其勉難離苦等事。譬如盲人雖
不見日月。而恒蒙日月之利益。若無日月則不能得
有衣食事。今具縛凡夫亦爾。雖盲無知目去道遠。而
恒為諸佛菩薩遠利益。所謂與其世間樂也。二者約
有得無得交接。明之正宗也。如前是傍義。如此遠感
等義。並未是感應正宗如後則釋也。理內感理外者。
如佛感得眾生眾生皆是佛之所感。此眾生是應佛。
如大經召聲聞中聲而來等也。理內感理內者。此即
是應感義。生於相應善根也。理外感理外者。欲是四
句耳寧非感應義也。今言感應宗本意有二種。一者
凡入聖者。相應不相應感應者。取第一句為正宗。何
者理外人將欲悟而未悟者。此人能感佛。佛正應此
人。所以然者。將欲悟故能感聖。佛即應之。故彼便得
悟。設不應之則必不悟。是故佛正應。此將欲悟人故。
亦轉成理內即為例。是故今論感應。正取接際人。此
正意感之本也。二者相應感應者。理內入理內。此是
切相成因緣感應也。此意不可失也。若論理外感理
外。理內感理外兩句。則是傍義也。一家感應意。只為
眾生與佛道源是同故。得論感應。此處永異於他家
也。


問若言眾生與佛道源同故感應者。一切眾生既與
佛道源同故。一切眾生並應感佛。那忽有感不感佛
[006-0595c]
者。若一切眾生有感佛有不感佛者。當知眾生與佛
有同源有不同源也。若是他家義。不論源同事。故感
應義眾生有善者。則能感。何故然。善是清昇扶理故。
有善者則能感。無善者則不感。自可解。今家同源故
能感則不可解也。答一切眾生雖與佛源同。而復藉
緣方能感。若無緣則不非感。故大經迦葉與師子吼。
並作此難。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自應感佛。何用修道。
佛答如洹河中七人。雖并具足手。而有習浮有不習
浮。故出沒不同。今明雖與同源。而必須藉緣故致感
也。問必須緣者。何者是緣耶。答惡必可滅。善則必可
生。此則是緣。若有此緣。則能感佛。以眾生并未具此
緣。故有感不感也。問若一切眾生悉佛同源者。一切
眾生悉應惡可滅。善應可生。無有眾生惡不可滅善
不可生者。若然則眾生悉應具此緣。便應並能感佛。
還著前難也。又既道源同者。便應任運惡自滅。善自
可生。不笱應也。答實是一切眾生。惡悉可滅。善皆應
可生。俱不無奢切近遠者近。今惡則可滅善則可生。是時
能感。此則是將悟之時。聖即應。即便能悟。正是滅惡
生善。正是接際之時。巳如前釋也。遠者當來惡有可
滅義。善有可生義。此則當來方應也。若不為悟則未
必應之。惡方滅善方生時。未必一向應之也。如闡提。
亦有怜兒婦之善。何必是聖人應之方生也。大乘明
義。必是無所得善能為菩提因者。此善必須聖應方
生。不應則不生。亦是必能鄣道之大惡。必須應方滅。
[006-0596a]
不應則不滅。若顯爾小小之惡彼或能息此亦未必
須應也。


問聖人應者必是菩提因者耶。答如五戒十善亦是
應生者。而前善道者。感應宗致明也。問理內外相望
滅應得有傍正不。答有之。何者理外因感理內。亦具
傍正。理內感理外。亦具傍正。理內感理內。亦具傍正。
理外感理外亦具傍正也。今言傍正者。取其生解悟
為正。感菩薩佛義為傍也。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故悉
應令正悟故為正也。望感佛菩薩為傍。雖然今山門
宗。有所得。不得作無所得習因。而道源同故。會當反
本。是故得有得轉作無所得義。故得有傍正之說。


問前云有緣無緣者。引大經中河中七人。有習浮。有
不習浮明之。未猶解等。是同源眾生。何意有前習浮。
有不習者耶。又有緣者。眾生曾以衣服飲食。奉供菩
薩者。如此名為有緣。無如此名為無緣耶。答理而明
之。實未知何意。有緣感。無緣不感。有緣方應。無緣不
應耶。世間大地。尚不道道我能載不能載。日月亦不
偏照此。不照彼。況於佛菩薩有彼此耶。而凡所作一
念善。即扶理虗通。并能扣一切佛菩薩。是故能感一
切佛菩薩。豈當有一佛菩薩而與我無緣者也。應亦
佛菩薩慈悲並赴一切眾生。豈當有與我無緣不應
哉乎。且眾生與諸佛菩薩道源是同。並應反本。寧得
言有緣無緣也。一家意。先須得此通意。然別意明之。
不無有緣無緣義。若菩薩初造發心時。供養三世十
[006-0596b]
方諸佛。願度一切眾生。願學一切諸法。並通一切諸
佛。悉有緣無緣者。但行之時。不能得通遍。或經遊爾
許世界。供養若干佛。教化爾計眾生。其餘諸佛未得
供養。其餘眾生未得教化。此取所供養佛。詺作菩薩
有緣。亦隨所曾供養佛。隨所教化眾生等。名為於佛
菩薩有緣。於佛菩薩有緣諸佛菩薩悉來應也。亦於
菩薩有緣眾生菩薩應此眾生。是故經云。菩薩成佛
時隨所調伏眾生。於菩薩有緣眾生。悉來生其國等。
然此室得定有之緣無緣。但眾生有受化者未受化
者。巳受化者心水淨故。得見菩薩。便名有緣。未受化
者。心水未淨。故不見菩薩。便名為無緣也。


問佛來應眾生令悟道者。外草等亦得道來應眾生
不亦得化草木等不。答此問意者。猶未得開合之意
也。今不二而二。開為境智。智中未悟者為眾生。巳悟
者為佛。悟之緣為境。作三種開故。巳悟佛來應。未解
眾生令悟。故佛來化眾生。所迷悟之境。未曾迷悟。那
作佛來應。復寧得是感那。若無方偽偽名詺之亦有
此義。又諸法不二。即是空義。亦得是佛而感應宗即
非也。


問遺法中經像關感應不。答論師有三說。一云是傳
應。能應本雖滅。而傳應尚存也。二云猶是感應於昔
感餘勢。今云猶存也。三云此宣是以福善力生值於
時。此非開感應義也。今大乘明義言。方並有前三釋。
但須得意。非如彼義理有此義也。問感應義是因果
[006-0596c]
不。答亦得不得義也。得者凡感聖應。為通增上緣因
果義得但有二種因果。或因前果後。復果前因後義
也。不得者。約生習明之。果來酬因。此永屬彼人。不失
感應。則暫來詶其感。令其脩善不永屬其也。問佛菩
薩為作緣生彼善者。為生習報善不。答通為生二種
也。問若通為生者。何意非兩耶。答佛菩薩雖具二種
因果。而於他眾生為作緣義。并屬通增上緣用故非
也。若生習義宗約自前後明之故非也。問報習兩因。
悉有感力相與是善能出昇故。答無差別。差別明之。
報因但為感緣別脩習復後招生果故。習因別脩習。
既其出昇有正感用。伹此兩因復有各傍正。何者習
因正感當果。傍能感應用。報因正感生果。傍感依報
也。問習因習果悉感耶。答通論之亦得此義。而不二
而二。論之。因是正感於果。非正感應。但習果應生起
時。假聖應緣發。所以得起故。習果為正感。乃至金剛
心當起善。此是習果作緣。由因感此義。最後切論之。
但以義感不辨因果。如但以善為因不論報習因果。
亦如解故。能斷亦不論因果。何以故。然望前即是果。
望後即是因故。問上言感緣何者。答如身等三業善
是感緣。以應生善法生為機感也。


問感應亦通三聚空有耶。答大乘明義。無差別明差
別故並通也。如感通三業皆感。應則六塵悉應。空有。
色心並應也。色心並應者。色通內外。內外色皆應。則
心通於善惡解。或言內外色皆應者。內色應者。或丈
[006-0597a]
六千尺。或人天六道等身也。外色應者。如作地水火
風樹木藥等也。心應者。心通善惡解惑並應也。空有
應者。如前三聚等也。空應如空應如空為佛事等也。
只以空為有。只以有為空故。只以有處能令空以應
物。只以空為有能令有以應物也。又以有為空應物
者。者如人在囚獄。墻壁枷鏁甚自窂嚴。無由得去。而
觀音力。能令豁然無復墻壁等者。此即是有為空。空
為有等者。且非有為有。何意不得空為有等。即如逈
絕無人處。觀音力。能令宛然有城邑人物一切皆滿
也。數論有得大乘家有筒有無筒無有無二法故不
得論如斯義無今明義無二法點空為義故無往不
得但間中開合用與有便不便不無強弱也。大乘明
義如此處求異他家。第一須得此意也。他家明形聲
兩種應物。聲應義則能令得悟解。形應義則能令生
善。何者聞說法能令得悟解。見佛色身等形。伹能生
善法。今謂亦通。聞說法既得悟解。見形亦能得悟解。
見形既生善。聲應何容不能生善。故今明雖通能亦
無不強弱聞說法得悟義則強。見形得悟義則弱也。
問何故須聖應耶。答他云無不皆言為欲滅惡而生
善。是故聖人應物也。今明此乃當然。而頗有出應令
滅善解而生惡。或者不者亦有此義。如善非惡能善
能惡等也。


問始信終大謗者應之不。始不信而終信。復應不。始
終俱信。始終俱不信。應不。答並有之。如善星初入佛
[006-0597b]
法。誦得十二部經。乃至得禪定。而後大生誹謗。成闡
提。乃至入阿鼻。然佛亦然之。初謗後信者。如十仙外
道逐六城應之。初後俱信可解。初後俱不信。佛亦應
之。如經言。今雖無益。作後世因緣。故須應之。問自有
隱信而顯不信。自有顯信而隱不信不。答有之。有人
佛在世時不信。而佛滅後方生信。自有人佛在世時
大信。而佛滅後不復生信。隱顯俱信可知。上三句並
應之。第四句隱顯俱不信者。亦應不應。應者為後世
因緣有此義。不作因緣者不應也。


問眾生感佛。得有損佛義。益佛義不。佛應眾生。得損
眾生義。益眾生義不。答亦有此義。何者諸佛本是逍
遙物外。獨出三界。絕有無之表。超真俗之外。名相之
所不能名。形像之所不能惻。身非量與無量。智非邊
與無邊。形非相好與非相好。身非丈尺所能量也。但
為眾生故。作丈六之身。受九種罪報。為穢土眾生。取
色身智慧王宮生。別婦出家。踰城學道。漫踰山谷不
擇山林。六年苦行。成佛之後。踱乞食隱其福德。智慧
神力淨土。作如此事。并是損佛義。又如長者脫珍御。
服著弊壞衣。執持糞器。身同眾生。作為如此事。豈非
損佛義。九種罪報者。一孫陀梨謗佛。二稱遮婆羅女
帶揥作腹。三提婆達多推山䆘佛傷足大指。四迸木
㓨佛脚。五毗留璃太子興兵煞諸釋子于時佛頭痛。
六受阿祇達多婆羅門請而食馬麥。七冷風動故
背痛。八六年苦行。九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鉢
[006-0597c]
還也。言益佛者。佛與菩薩在因時行四弘誓願。願度
一切眾生若一切眾生不成佛我終不取正覺。若無
眾生能感菩薩則不增菩薩行。亦不得滿本願。若無
眾生起惡煩。菩薩那得增長菩薩忍辱度。而得諸行
成就。若無破戒諸惡。那得顯釋持戒品人也。故菩薩
若見眾生來惱打拍。我即作是念。此眾生欲增長我
功德。眾生來惱不瞋。可謂滅惡忍辱成就。若不煩菩
薩何事知菩薩精進。何事應起瞋。得堪任事故。淨名
經云。雖在五欲。而禪行是可謂齊有。何以故。此五欲
來煩菩薩。菩薩則不生著。在六塵境。能不為六塵所
染。此事是齊有。是為菩薩所行。故此土是脩善一日。
當他方百千曰再脩曰復倍是。何故然他方無有惡
故。不增進菩薩行。是故道諸惡眾生感佛故。令佛增
長滿願。如金數數練治轉更明淨。故釋論云。如猪楷
摩金山。轉益明淨。若眾生謗佛起惡向。菩薩等不瞋
不憙。生忍知。更轉益增菩薩諸行。若為八風所動轉。
此菩薩還是凡夫眾生不名菩薩也。


問佛在益中住損中住。答佛不在益中。亦不在損中。
何以故。若作住損益之中。則為損益所轉。亦不損益
外也。他家云。佛不在損中。而佛在益中。佛不在惡中。
佛在善中。佛不在亂中。佛在靜中也。今明佛非靜非
亂。能靜能亂。佛非善非惡。能善能惡。非有非無。能有
能無。中行。非真非俗。能真能俗。中行。非增非損非利
衰。能為增損利衰中行也。佛應眾生有損益者。就心
[006-0598a]
則為兩。一者世間損益。二者出世間損益也。言世間
損益者。佛在世應眾生。開道眾生。令遠離罪脩善福。
說三歸五戒。眾生從佛悟解。依佛教。而脩行。即得生
人天中。得勝妙果報。此是益眾生也。言損眾生者。若
佛不在世。不造寺造等。則無經像亦無所謗毀。既佛
出世眾生即造寺塔造經像等眾生。或因汙慢佛殿
塔寺。或剝佛像。或偷經反賣。或謗諸佛。不生信受。如
此等事。皆因有佛出世。起如是罪。並令眾生墮三途
義。此是損眾生義。問若爾者。眾生起惡多者。如大品
經第九云。閻浮提人。信般若者少。不信者多。若爾一
切眾生起謗不敬信。並令悞墮惡道。有敬信三寶者。
少不足言。此益小不無補損。如得功德天。復直黑闇
女。此是無益。何用佛道耶。答有二義。一者若佛不在
世間。如犢子失母必死。不於眾生無明黑闇中行。如
群盲臨坑。如盲入㓨林。難可得出。今佛為導眾盲。皆
悉引其從大路而行。如闇得燈。貧人得寶。如盲得眼。
如鳥得翅。此益眾生事大。無量洹河沙世界眾生。皆
因佛出世。得悟道。無有悞眾生墮地獄者。是故佛出
世三惡道損感增益天人眾也。二者非佛悞入地獄。
但眾生癡起謗毀聖人。若從佛教。則不復招此等罪
也。如父母教兒子。汝無作偷。無作劫。其亦出路即犯
宮法。傳之都市。此罪豈關父母興耶。眾生亦爾。不從
佛經。而自造罪。得入地獄。何關佛與其罪令入地獄。
是故佛非咎也。
[006-0598b]


問若言不因佛法墮地獄者。即不爾。釋論十七卷云。
一比丘得四禪。謂是阿羅漢。臨死見於中陰相成。即
起謗佛言。佛張我。我常聞佛說得阿羅漢果。不復受
生。今那見中陰相成。因爾起謗。即墮泥犁地獄。又大
品經云。若謗般若人。從一大地獄。至一大地獄也。救
疾經云。三人犯觸三寶金剛密迹唾面即生瘡。若著
屐入寺舍則生馬蹄國。若唾佛殿地。即生蚰蜒中。此
皆因佛出。悞眾生。致如此罪入地獄。此即佛損眾生。
何處有益眾生也。答此須一往反折。如無佛處眾生。
起邪見罪網捕魚如海邊兒。及作諸罪人。其不因佛
起罪。應不墮地獄。其實墮者。何關謗佛般若故入地
獄耶。又釋論第七卷云。勝意憙根兩菩薩一人行十
二頭陀。一人體達大乘三毒即是道也。行頭陀者。起
謗大乘不信。則墮地獄。復還聞法故出地獄得成佛。
何故然。得與聖人共論法相。雖起誹謗。終為利益也。
如今成論等與三論。雖有是非。而後終因此得解脫。
故大集經。我滅後。當有諸弟子。雖共鬪諍不損法相。
何以故。其終論是佛法。不論俗事鹽貴米賤事故也。
如鬱鉢羅比丘尼。往昔因破戒故。入地獄。復還因此。
得出地獄。即得三明六通大阿羅漢也。一往雖道佛
是損眾生。終令利益。是故終須佛出世也。言出世間
有損有益者。佛令眾生脩善學道。能體達諸法清淨。
無依無得畢竟空故。能損顛倒也。即增益六波羅蜜
一切萬行損之有損之終至於無損益。故六度如虗
[006-0598c]
空增故。是為出世間增損眾生也。此等並是各論正
道。除世間增損除出世增損。二際皆空無二不二雙
捨。乃是正道也。


大乘三論感應義第四


無依無得大乘四論玄義記卷第六



顯慶三年歲次戊午年十二月六日興輪寺學問
僧法安。為 大皇帝及內殿故敬奉義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