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34 俱舍論記-唐-普光 (master)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五


沙門釋光述


分別賢〔聖〕-【原】聖品第六之四+(論本第二十五)【原】四聖品第六之四



如前所說至有差別不者。此下第五明六種
種姓。就中。一明六阿羅漢。二明六姓先後。
三明從姓.果退。四明學.凡種姓。五明三
退不同。六明退果時相。七明練根不同。八
明無學九人 此即第一明六阿羅漢。牒
前問起。


亦有者。答。


云何者徵。


頌曰至從前見至生者。頌答。


論曰至六
不動法者。釋初兩句。舉數列名。又正理六
十七云。然餘經說。無學有九。謂初退法。後
俱解脫。彼不退法此不動攝。彼二解脫通此
六攝。故阿毘達磨唯說有六種已上論文 於
此六中至方入定故者。釋第三.第四句。於
此六種姓中前之五種。從先學位鈍根種姓
信解姓生。即此五種總說名為時愛心解脫。
恒時愛護所證得法故名時愛及心解脫
煩惱縛故名心解脫。具斯二義名時愛心
解脫。有學鈍根雖恒時愛護。而心不解脫。
無學利根雖心解脫。而非恒時愛護。各闕
一義不名時愛心解脫也。此時愛心解脫。
亦說名為時解脫者。以要待時方能入
[025-0372a]
定。及能解脫煩惱縛故。具此二義名時
解脫。有學鈍根雖要待時。而非解脫。無學
利根雖復解脫。非要待時。各闕一義不
名時解脫者。具足應言待時解脫。略初
待言但說時解脫。如言蘇瓶。具足應言
盛蘇瓶。略初盛字但言蘇瓶。由此鈍根要
待勝時方能入定。言勝時者謂待資具。資
具有三一好衣.二好食.三好臥具。無病。處
即是好處 等。謂等取得好說法。及得好
人。如是六種勝緣合時方能入定故故婆沙
一百一云。時雖有多略有六種。一得好衣
時。二得好食時。三得好臥具時。四得好處
所時。五得好說法時。六得好補特伽羅時
如彼廣說 不動法姓至見至姓生者。釋後兩
句。六種姓中不動法姓說名為後。即此名
為不動心解脫。不為煩惱所退動故。及
心解脫煩惱縛故。具斯二義名不動心解
脫。有學利根雖無退動。而心不解脫。無學
鈍根雖心解脫。而有退動。各闕一義不名
不動心解脫。亦說名為不時解脫。以不待
時能入定故。及能解脫煩惱縛故。具斯二
義名不時解脫。有學利根雖不待時。而非
解脫。無學鈍根雖復解脫。非不待時。各闕
一義。不名不時解脫 言不待時者。謂三
摩地隨欲現前。不待前說六種勝緣和合
時故。又更釋云。或依暫時解脫故建立時
解脫名。容有退墮時故。依畢竟解.脫故
建立不時解脫名。無退墮時故。此不動姓
從先學位見至姓生。若依婆沙釋心解脫
[025-0372b]
心解脫以勝解為體。故婆沙一百一云。云
何時愛心解脫。答時解脫阿羅漢盡智.或無
學正見相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云何不
動心解脫。答不動法阿羅漢盡智.無生智.或
無學正見相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此中
盡.無生智.無學正見相應心者。簡別有學及
有漏心。勝解者謂現在。已勝解者謂過去。當
勝解者謂未來。此即簡異無為解脫。顯二解
脫唯以無學無漏心相應勝解為自性。


如是所明至為後方得者。此下第二明種姓
先後問。無學六姓為是學位先有。為後無
學方得。不定者。答。


云何者徵。


頌曰
至有後練根得者。頌答。


論曰至隨應當
說者。正釋頌文。無學位中。退法種姓必是
學位先有。思法等五亦有至後無學方得。
謂有先來學位是思法姓。後至無學亦是思
法種姓。或有先學位是退法姓。後至無學
位練根成思。如思既爾。乃至不動隨應當
說。


言退法者至彼必無退者。別釋六姓
差別不同 言退法者。謂遇少緣便退所
得。非思法等遇少緣退 言思法者謂懼
退失所獲功德。以刀扣頭恒思自害。


言護法者。謂於所得恐退失故喜自防護
 安住法者。離勝退緣雖不自防。亦能不
退。離勝加行亦不增進。多住自位故名
安住 堪達法者。彼性堪能好修練根速
達不動 不動法者。不退動故彼必無退。


此六種姓至具二加行者。又釋六姓差
別不同 恒時。謂長時修 尊重。謂起時猛
[025-0372c]
利尊勝慇重。初二闕二。後二具二。由根異
故。餘文可知。


退法種姓至通三界皆有
者。別釋立名。六種姓中前之五種。但約容
有建立此名。故六阿羅漢通三界皆有。


若執退者至故唯有二者。敘異執破。若
執前五必退等者。於欲界中可具六種。
於上二界應唯有二安住.不動無餘四種。
彼無退失故無退種姓。彼無自害故無思
種姓。彼無自防故無護種姓。彼無練根故
無堪達種姓。故唯有二。


如是六種至五從果非先者。此即第三明從
姓.果退。問。如是六種阿羅漢中。誰從何退。
為從姓退為從果退。問及頌答。


論曰
至然並非先者。總標釋頌。六種姓中不動種
姓。必無退姓及退果理。前之五種皆有退
義。於前五中後思等四。皆有可從種姓
退義。如從堪達等退至安住等。退法一種
無退姓理。由此種姓最居下故更無退處。
五種皆有從果退義。雖思等四俱有退姓
及退果義。然並非先。所以不言先退法者。
以先退法有退果義故。此文中云並非
先。不攝退法 或可。此文言並非先從
多分說。理實退法先亦退果。


謂諸無學
至容有退理者。此即別明姓退.不退。謂諸無
學先學位中所住思等四種種姓。彼從此姓
必無退理。以學.無學二道所成極堅牢故。
若諸有學先凡位中所住思等四種種姓。彼
從此姓亦無退理。以世.出世二道所成極
堅牢故。文中正明無學。有學義便兼明。若
[025-0373a]
住無學及住學位。從退種姓後修練根。所
得思等四種種姓。彼從此姓容有退理。以
此種姓非二道成不堅牢故。


二先位
中至有退果義者。此即別明果退.不退。


言二先者。一學位先。二凡位先。謂諸無學
先學位中。住思等四必亦無退此無學果。
此姓二道所成堅故。若諸有學先凡位中住
思等四。必亦無退此有學果。此姓二道所成
堅故。唯先學位退法種姓。至無學位有退
果義。唯先凡位退法種姓至後學位有退果
義。於無學位及學位中。或有住退姓有退
果義。退雖先得亦二道成。姓最劣故。是退法
故。容有退果。或至無學及學位中。從退種
姓後能修練根。得思等四亦容退果。以此
種姓非二道成不堅牢故。雖於無學及
學退果五姓不同。皆可說言唯先退法有
退果義。准上退姓及退果義。應知定有二。
先位中住思等姓。至後無學及學位中。從
思等三修練根行得護等三皆容退姓。
所轉護等進得學果亦有退果。故正理六十
八云。彼從思等修練根行。轉得護等唯
可退姓。轉所得姓進得學果亦有退義。
由此種姓非二道成不堅牢故。


又亦
無退至應是進非退者。就四果中明退果
義。雖五種姓皆可退果。又亦無退先所得
果。四果之中但先得者必定不退。若預流果
得必先得。一來.不還超越證者亦是先得。後
所得果容有退義。若以第一果為先。即
以二.三.四果為後。若以第二果為先。即
[025-0373b]
以三.四果為後。若以第三果為先。即以
第四果為後。是故定無退預流果。以預流
果必先得故。此中偏說。一來.不還以不定
故。故不別舉。應知預流唯先非後。羅漢唯
後非先。一來.不還俱通先.後。由此無退
先得果義。退後果義。所以應果退法有三。
一增進根。二退住學。三住自位而般涅槃。
但言退住學位。不言退住異生。以此明
知。非退初果。思法有四。三如前說。更加
一種退住退姓。餘三如次。護法有五。四如
前說。更加一種退住思姓。安住法有六。五
如前說。更加一種退住護法姓。堪達法有
七。六如前說。更加一種退住安住姓。思法
等四退住學位時。還住先退姓非餘思等
四。若異此者。先時學位是退種姓。今退住
學思等四姓。得勝種姓故。應是進非退。


何緣定無退先果者者。此下明諸部諍論
四果退不退。若依說一切有部。初果不退。
後三果容退。如前具說。問何緣定無退先
果者。


以見所斷至必無退理者。說一切
有部答。以見所斷依無事故必無退理。


若爾應說此惑緣無者。難。既無我事應說
緣無。


非此緣無至不如實緣者。通。非
此我見緣於無法。諦為境故。然於諦境不
如實緣。


諸煩惱中誰不如是者。徵。


雖皆如是至依有事惑者。釋有事無事差
別不同 作者。謂能造作世間 受者。謂能
受用世間。於此造作.受用之中得自在故。
於可愛境起貪染着。於不可愛境起瞋憎
[025-0373c]
背。於劣.等.勝境起慢高舉。於事不了故
起無明。餘文可了。


又見斷惑至依有事
惑者。又解有無事差別不同。又見斷惑於諦
理中。身見執我.我所。邊見執斷執常。邪
見執無。等者等見取.戒禁取.無明.疑。此七
皆迷諦理而起。非諦中有少我等事。見所
斷中貪.瞋.慢三緣七而生。是故皆名依無
事惑。相應無明如貪等說。修所斷惑於色
等中謂好.醜等。非無少分好.醜等別。是故
可名依有事惑。


又見斷惑至有失念
退者。又解斷迷理惑所以不退。斷迷事惑
所以容退。


或修斷惑至定無退義者。又
解修惑非審慮生聖容退起。見惑由審慮
生故聖不退 上來說一切有部明初得果
不退義也。


經部師說至彼說應理者。此
下經部明四果退.不退。論主意朋經部故
言彼說應理。經部意說。預流.阿羅漢唯聖
慧斷必無有退。一來.不還世俗道得亦容有
退。無漏道斷亦不退也。故正理六十八云。
然經主意作如是言。阿羅漢果亦無有退。
一來.不還世俗道得容有退義。引經證言
聖慧斷惑名為實斷。初.後二果但由聖慧。
斷惑而證故無退理。


云何知然者。問。


由教理故者。經部答。


如何由教
者。徵問。


經言苾芻至非阿羅漢者。答。經
云無漏聖慧斷惑名為實斷。阿羅漢果唯
聖慧斷。既言實斷。明知不退。經誡有學應
不放逸。恐學退故。非說阿羅漢應不放
逸。明知不退。


雖有經言至現法樂住者。
[025-0374a]
經部會釋經文雖有經言佛告慶喜。我說
利養等亦障阿羅漢。雖有此言。而不說退
阿羅漢果無漏諸法。但說退失現法樂住有
漏諸定。


經言不動至從此退故者。經部
引證。又經說言不為惑動。心解脫惑身中
證得滅。我定說無因緣從此退故。不動即
是阿羅漢果。故知不退。


若謂有退至故
不名愛者。經部牒救通釋。若謂有退由經
說有時愛解脫我許亦退。但應觀察彼之
所退。為是應果無漏性耶。為是有漏靜慮
等耶。我宗言退退有漏定。此時解脫據有
漏定說。復釋名云。然彼根本四種靜慮.無
色等持。鈍根之人要持勝時方現前故。解
脫定障名時解脫。彼為獲得現法樂住。有
善法欲數希現前故名為愛。有作是說。此
有漏定。是彼貪愛所愛味處故名為愛。釋時
解脫如前應知。諸阿羅漢無漏果性解脫
煩惱。於一切時恒隨逐故不應名時。既恒
隨逐是即滿足。更不欣求故不名愛。


若應果性至如理應思者。經部反難。若言
無漏應果體性。鈍根亦容有退失者。如何
世尊但說所證有漏諸定現法樂住。有可退
理。不說無漏。由此證知羅漢果性必是不
動。不動決定不退動也。然由利養等擾亂過
失故。有於所得現法樂住退失自在不成
就故。此退自在謂諸鈍根。若諸利根於現
法樂則無退失。故於所得現法樂住。有退
故名第一退法。無退故名第六不退法。如
是思等四種種姓如理應思。有退故名思
[025-0374b]
法。無退故名第六不退法。如是乃至有退
故名堪達法。無退故名第六不退法。第六亦
名不動。經部但約有漏定邊明六種姓差別
不同。若據無漏果性義邊。唯是不動無六差
別。亦無有退 又解有退名第一退法。無
退名第六不退法。思等四種如理應思。然皆容退現法樂住。有思名第二思法。無思
名不思法即是第六。如是乃至有堪達名
第五堪達法。無堪達名不堪達即是第六。


不退安住不動何別者。問。第六不退亦
名不動第四安住三義相似何差別耶。


非練根得至三種差別者。經部答。不退是本
性得。非由練根。若練根得名為不動。此二
所起有漏功德殊勝等至遇緣不退。安住但
於已住有漏諸勝德中能無退失。不能更
引餘勝有漏諸功德生。後設復引生從彼
可退。是三差別。


然喬底迦至阿羅漢果
者。經部又復通經。所以須通此經文者。說
一切有部意。有阿羅漢名喬底迦。由鈍根
故六返退失阿羅漢已。第七返還得阿羅
漢果時。恐復退失以刀自害。故今通言。然
喬底迦六返退者。昔在學位於時解脫有
漏定中極噉味故。又鈍根故。六反退失。深自
厭責執刀自害。由於身命無所戀惜。至第
七返臨命終時。得阿羅漢便般涅槃。故喬
底迦。但於學位退有漏定。亦非退失阿羅
漢果 喬底迦是牧牛種。又真諦云。喬底迦
此云瓦器。本是外道。恒執瓦器自隨。仍本
為名。


又增十經至非應果性者。經部引
[025-0374c]
經證應果體性非是時解脫 言增十
者。從一法門增至十種名增十經。又阿笈
摩中增十經作如是說。一法應起。謂有漏
定時愛心解脫。一法應證謂諸無漏不動心
解脫。依經呵嘖。如文可知。故時解脫唯是
有漏非應果性。或名時解脫。或名時愛解
脫。或名時愛心解脫。廣略異耳義皆相似。待
時數希心脫定障名時愛心解脫。不時解
脫准此應知。若言不動心解脫。無漏應果
無有退動心解脫惑。


若爾何故說時
解脫應果者。說一切有部難。若時解脫非應
果體。何故說時解脫應果。


謂有應果至
名不時解脫者。經部答。謂有應果根性鈍故
要待時故。諸有漏定方現在前名時解脫。非
言時解脫是應果性。若與彼相違名為不
時解脫應果。准釋可知。


阿毘達磨至
是名由教者。經部復引論教。證無學人不
退果也。論具三因惑方得起。應果起惑
不具三因。明知不退。若謂彼據具足三因
生煩惱說。復有何惑法因不具足生。若
謂無學退起煩惱因不具生惑既已斷。如
何得起。此即以理徵責。必須具因 又解
若謂彼據具三因生說。復更有何法因
不具足生。如染心.心所法必具五因生無
不具五而得生者。三因起惑應知亦爾。此
即責例。是名由教。


如何由理者。問。


若阿羅漢至是名由理者。經部答。若阿羅
漢有令煩惱畢竟不起。無漏治道已生實
斷。是則不應退起煩惱。若阿羅漢治道未
[025-0375a]
生。未能永拔煩惱種子。應非漏盡。若非
漏盡寧說為應果。進退徵責。阿羅漢人必無
有退。是名由理。


若爾應釋至是阿羅
漢者。說一切有部復引經難。若說應果定不
退者。應釋炭喻契經中文。此經既言諸聖
弟子有時失念生不善覺。明知應果亦容有
退。如何得知彼是應果。此經唯說阿羅漢
故。復以何文證知應果。由此炭喻契經中。
言彼聖弟子。心於長夜隨順遠離等。既言
隨順遠離。明知即是阿羅漢果。復如何知。隨
順遠離是阿羅漢。餘契經中有即說此順
遠離等名應果力。又此炭喻經說彼聖弟
子。於一切順漏已能永吐。顯能永斷一切
有漏。已得清涼。顯彼已得清涼涅槃。由
此定知。炭喻經說是阿羅漢。


實後所說
至故說無失者。經部通經。實後所說或炭喻
經中後文所說。已能永吐已得清涼是阿羅
漢。然彼所引炭喻前文諸聖弟子。於行.住
時未善通達四聖諦理。有時失念生不善
覺容有此事。謂有學者一來.不還。以世俗
道得彼二果。於行住時由失念故容起
煩惱。後以聖慧斷餘修惑成無學果。善達
諦理則無起義。前引經文依有學位說退
無失。或炭喻經中前文所說。


毘婆沙師
至亦有退義者。廣諍既訖。結歸本宗。若依
宗輪論。大眾部等預流者有退義。阿羅漢無
退義。


唯阿羅漢至修練根不者。此即第四明學.凡
種姓。問。唯阿羅漢種姓有六。為餘有學異
[025-0375b]
生亦有六種姓耶。設有皆能修練根不。


頌曰至如無學位者。答。由先凡位有六種
故有學有六。由前有學有六種故。應果有
六。見道速疾無起加行。餘位得起能修練
根。唯於信解.異生位中能修練根如無學
位。婆沙第七云。順解脫分亦有六種。謂退種
姓乃至不動種姓。轉退法種姓順解脫分。起
思法種姓順解脫分。乃至轉堪達起不動
法。轉聲聞起獨覺及佛。轉獨覺起聲聞.
及佛。若起佛種姓順解脫分已。即不可轉。
極猛利故。又說順決擇分亦有六性 問
若言凡位順解脫分亦有六種姓。何故婆
沙六十八但說決擇分有六種姓不說前
位。故彼論云。如見道位有六種性。相應行
地亦有此六種姓。謂相應行退法種姓。乃至
相應行不動法種姓。此地中有六種姓者。謂
煖.頂.忍.世第一法。此是聖道近加行故。緣
諦行相似聖道故。依身.及定同見道故。前
位不爾故不立六種姓 解云後文且據
一相。前文具說學位。轉根加行道等如後當
說。


如契經說至退現法樂住者。此即第五明三
退不同。依經起問。如契經說。我說由斯
所證四種根本靜慮增上心所。住現前法樂
隨一現行。餘名有退。所得不動而言無退。
如何不動法退現法樂住。心所謂定。或勝解
心所。故婆沙八十一云。如契經說。有四種
增上心所現法樂住。問何故名為增上心所。
答此心所即三摩地。無三摩地具大勢力
[025-0375c]
有大功用能成大事。能如根本四靜慮者
故。此獨名增上心所。復次四靜慮四。有無
量種增上心所殊勝功德。如無量等。廣如彼
釋。


頌曰至利中後鈍三者。上二句舉
三退。下二句約人明。


論曰至不現在前
者。釋上二句。如文可知。正理論云。三中前
二非得為體。第三唯彼不現在前。



此三中至已得德故者。釋下兩句。於三退
中。世尊唯有最後一種受用退也。以具眾
德無容一時頓現前故。隨一現前餘不現
前名受用退。餘利不動阿羅漢.獨覺。於三
退內有後受用。中未得退。亦於勝己不共
佛法殊勝功德猶未得故。釋利中後。已得
功德必不退故無已得退。餘五種姓容具
有三以鈍根故。亦容退失已得德故釋
鈍三。


約受用退至無相違過者。正通前
難。經言退者。於三退中約受用退。說不動
法皆退現法樂住。無相違過。


無退
論者至不應為難者。述經部宗。無退論者作
如是說。無學身中諸無漏解脫皆名不動。
無退動故。伏難云。若無學身中諸無漏法
皆無退動。應六種姓皆名不動。如何別建
立第六不動法。為通此伏難故作如是言。
然六姓中別立第六不動法者。約有漏定
現法樂住明六種姓。前五有退。第六不退
名為不動。不據無漏如前通釋。不應為
難。


諸阿羅漢至退時作不者。此下第六明退果
時相。牃前問起。


不爾者。答。


何緣
[025-0376a]
者。徵。頌曰至慚增故不作者。頌答。


論曰
至可委信處者。釋上兩句。此明退果必不
命終。如文可知 問退果不命終。何故退
向即有命終 答如婆沙六十一云。復次根
本果位具五因緣。一捨曾得道。二得未曾
得道。三證結斷一味得。四頓得八智。五一
時修十六行相。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
終理。向中不爾。故退彼時。雖未還得有
命終義。廣如彼釋。


又住果位至雖蹶
不仆者。釋下兩句。如文可知。又正理七
十云。又誰有退。誰無退耶。修不淨觀入
聖道者容有退失。修持息念入聖道者必
無退失。尊重止.觀無貪.癡增。如次應知
有退。無退。


如上所言至唯得果道故者。此即第七明練
根不同。初三句答初問。無漏答第二問
 依人三下答第三問。


論曰至諸位各一
者。釋初三句。無學練根轉一一姓。各九無
間.九解脫道。如得應果以九無間.九解脫
道斷有頂惑。鈍根久習學.無學道所成堅
故。有學練根轉一一姓。各一無間.一解脫
道。如得初預流果以一無間。一解脫道斷
上界見惑。非久串習易可轉故。故正理云。
然無學位修練根時道數所修如斷有頂。
若有學位修練根時道數所修。如斷上界
見道所斷。由彼但與隣得果時道相似故
已上論文 彼加行道學.無學位。轉一一姓各一
加行。若無學位。一加行.九無間.九解脫。若
學位一加行.一無間.一解脫 問無學鈍根
[025-0376b]
學.無學道所成堅故。用九無間.九解脫道。有
學鈍根世.出世道亦成堅故應還用九 解
云無學練根皆於應果。有學練根皆於初果。
又於無學二聖所成。學乃一凡不可為例
 問二道所成俱可昇進。亦二道所成皆可
退耶 解云求勝心猛二持亦轉。趣劣心漫
二成不退 問凡位練根加行.無間.解脫如
何 答如婆沙六十八云。評曰相應行地諸
轉根者。雖不捨劣得勝品根。而得勝時劣
品種姓不現行故亦名為捨。故轉退法種
姓等起思法種姓等時。用多加行引一無
間.一解脫道。而得轉根亦不違理。修習煖
等非久遠故。有漏加行難成辨故。若轉
趣餘乘無無間.解脫。時經久遠乃成辨故
解云相應地謂煖等四善根 又正理七十云。我所承稟諸大
論師咸云。練根皆為遮遣見.修斷惑力所
引發無覆無記無知現行。故學位中修練根
者。正為遮遣見惑所發。無學位中修練根
者。正為遮遣修惑所發。如如斷彼能發惑
時。所起無間.解脫多少。如是如是斷彼所
發無知現行道數亦爾。是故無學修練根
時。用九無間.九解脫道。學位練根二道各
一。然見.修惑所發無知。隨所障殊有多品
類。故轉退等成思等時。諸道現前各有所
遣。由此無有超得勝姓已上論文解云學位練根
雖亦能遣修惑所發。正為遮遣見惑所發。
故一無間.一解脫道。無學練根雖亦能遣見
惑所發。正為遮遣修惑所發。故九無間九解
脫道。


如是無間至非增上故者。釋頌無
[025-0376c]
漏。此據無間及解脫道言唯無漏。若依加
行通有漏無漏。故婆沙六十八云。彼加行道
或有漏。或無漏 正理亦云。一切加行皆通
二種。


依謂身地至但依六地者。釋依
人三及後一頌。唯於三洲怖畏退故。故修
練根。北洲.惡趣無聖道故。餘天趣中雖
有聖道。而無退故不修練根。無學依九。
有學依六。若住果轉根。即捨果得果。若住
勝果道轉根。捨果.及向。所得唯果。由此
不定故說容言。心唯欣果。所以所得唯果。
意總棄劣。所以捨通果.向。又正理七十云。
又諸聖位修練根時。與本得果地或同或
異。謂初.二果依地必同。彼此俱依未至地
故。不還.應果依地不定。或依本地。或上或
下。有差別者。若諸不還依下練根不得上
果。阿羅漢不爾。如本得果故 問正理若
言諸不還果依下練根不得上果者何故
婆沙六十七評家云。應作是說。若於上地
已得自在。而依下地學轉根等。亦得上
地無漏果道。然轉根時不得無色。彼定無
有不還果故 解云正理但據於上地中
不自在者。婆沙通據於上地中得自在
者。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問諸依上地得
不還果。後依下地修轉根者。於彼上地
皆應自在。如何乃言正理論中據不自在
言不修上 解云非依上地而得果者。
於彼上地皆得自在。為欲得果勵力抑起
而非自在故。有依下地而轉根者有不得
上。
[025-0377a]


諸無學位至成九差別者。此即第八明九無
學。不動有二。後練根得。先來本得。餘文可
知。


學無學位至三道各二故者。此下大文第二
明七種聖人。就中。一明建立七人。二明
慧.俱解脫 此即第一明建立七人。依彼
七名而為二問。上兩句答初問。下兩句答
後問。


論曰至立俱解脫者。釋上兩句。
滅盡定名解脫。八解脫中第八解脫。據不染
無知是障體性障他解脫故名解脫障。得
滅定時能離解脫障故名離解脫障。故言
依兼得滅定離解脫障者立俱解脫。餘
文可知。


此名雖七至如理應思者。釋下
兩句。七中身證即是六中信解.見至二種所
攝有名無事。七中慧.俱。皆通六中時.不時
攝。具縛為一離八地染八九七十二。總成
七十三 欲天。謂六欲天 隨法行等。等餘
四人。餘文可知。


何等名俱至得解脫故者。此即第二明慧.俱
解脫。前來未釋故更別明。諸阿羅漢得滅
定者名俱解脫。謂由慧力解脫煩惱障故。
由滅定力解脫彼解脫障故名解脫障。所
餘阿羅漢未得滅定者名慧解脫。但由慧
力於煩惱障得解脫故。即此煩惱能障慧
生名煩惱障。又正理七十云。何等名為解
脫障體。諸阿羅漢心已解脫。而更求解脫。為
解脫彼障。謂於所障諸解脫中有劣無知。
無覆無記性能障解脫是解脫障體。於彼彼
界得離染時。雖已無餘斷而起解脫彼
[025-0377b]
不行時方名解脫。復有餘師說。此解脫障
即以於諸定不自在為體。有餘師說。此解
脫障即以諸定不得為體。有餘師說。於彼
加行不勤求故。不聽聞故。不數習故。解
脫不生。即此名為解脫障體。初說應理。所
以者何。必有少法力能為障。令彼於定
不自在轉。若不爾者。彼有何緣於諸定中
不得自在。不得定者必有所因。不可說
言即因不得。自體不應還因自故。或煩惱
障亦應可說即以應果不得為性。彼既不
然。此云何爾。阿羅漢果亦由於加行不勤
求等故。體不得生豈便無別煩惱障體。故
後三說皆不應理解云四說之中初說應理。所以者何。必有不染無知劣法力能為障
令彼於定不自在轉。若不爾者彼有何緣於諸定中不得自在 此破第二師。不得定者至此云何爾此破第三師。阿羅
漢果下破第四師。故後三說皆不應理也


如世尊說至獨稱為滿者。此下大文第三明
學.無學滿。問。如世尊說。五下分煩惱永斷
是不還果。不可更為欲界惑業之所牽引。
於欲界受生雖根果滿。由彼未得滅盡定
故未名滿學。依經起問。學.無學位各由幾
因。於等是學位等是無學位中獨稱為滿。


頌曰至但由根定二者。就答中。上兩
句明學滿。下兩句明無學滿。


論曰至
亦得滿名者。釋上兩句。明有學滿。根謂利
根。勝鈍根故。果謂不還。勝前二故。定謂滅
定。極寂靜故。或八解脫中勝前七故。於有
學位若具三因獨得滿名若於三中隨有
所闕。雖名分滿不名為獨。正理論意。要
具三因方稱為滿。隨有所闕皆不名滿。
[025-0377c]
破俱舍云。此不可依。如何有學於諸有學
勝功德中。猶未具證而許名滿 俱舍師
救云。滿有二種。一者具滿。謂具三因獨稱
為滿。二者分滿謂於三因得二或一約分
名滿。於義無違。正理不說翻成義減。


諸無學者至已得滅盡定者。釋下兩句。明
無學滿。於無學位若具根.定獨得滿名。若
於二中隨有所闕。雖名分.滿不名為獨。
於有學位有三果故得言果滿。無學唯一
不約果論。正理論意。要具二因方稱為滿。
隨有所闕皆不名滿。正理破意准前應說。
俱舍救意亦准前說。


廣說諸道至謂三餘道者。此下大文第三明
諸道差別 就中。一明四道差別。二明四
種通行。三明菩提分法。四明四種證淨。五
明正智解脫。六明厭離通局 此即第一明
四道差別。舉廣問略及釋可知。


道義
云何者。問。


謂涅槃路至涅槃果故者。答。
謂涅槃路。三乘聖眾乘此能往涅槃城故
故名為道 或復道者。是求所依。依此尋
求涅槃果故。故名為道。


解脫.勝進如
何名道者。問。加行.無間趣求涅槃可名為
道。解脫.勝進既非趣求。如何名道。



道類同至無餘依故者答。解脫勝進與加
行.無間。道類同故名道 又解解脫.勝進漸
漸轉向後上品故。與後為道故名道 又
解解脫道與加行.無間道同類故名道。若勝
進道轉上品故名道。或由前前解脫.勝進
力隨其所應能至後後諸道位中故名為
[025-0378a]
道。或此二種俱能趣入無餘依故亦名為
道。


道於餘處至依何建立者。此下第二明四通
行問。道於餘處立通行名 通謂通達
 行謂行迹。能正通達名通。趣向涅槃名行
 此有幾種。依何建立。


頌曰至遲速鈍
利根者。上句答初問。下三句答第二問。


論曰至速此相違者。依地明苦.樂。依根或
人明遲速。依本靜慮止.觀均平。所有聖道
起時。任運名樂通行。非是樂受。若依餘地
止.觀不等。所有聖道起時。艱辛名苦通行。
非是苦受 支謂靜慮支 餘文可知。又正
理七十一云。此行五蘊.四蘊為性。由依色
定.無色定別。而名通者。顯慧勝故。如見
道位雖具五蘊。以慧勝故偏立見名。


道亦名為至菩提分法者。此即第三明菩提
分法。就中。一舉數總釋。二正出體性。三
明念等三。四明覺分增。五明漏.無漏。六約
地分別 此即第一舉數總釋。無明.睡眠皆
永斷故。及如實知四聖諦境 已作已事。是
盡智 不復作故。是無生智。此二名覺 梵
謂菩提。此云覺也。餘文可知。


此三十七至餘九同前者。此即第二正出體
性。名雖三十七。實體唯有十。毘婆沙師說
有十一。身.語二業不相雜故。戒分為二。
正命即是正語.業故不別說也。餘九同前。
婆沙九十五有三說。兩說同此論。復有一
說。正語.業外有正命故。若說有三即有十
二。然無評家。雖復開合不同並戒為體。總
[025-0378b]
而言之。名雖三十七實體唯十。謂慧.勤.定.
信.念.喜.捨.輕安.及戒.尋為體 問何故七
十五法中。立此十法為覺分。餘不立耶。


解云若順淨偏強立為覺分。餘非順淨故
皆非立。如婆沙云。問何故一切色等法
中。唯無表色有立覺分。非餘法耶。答正語.
業命隨順聖道。勢用偏增故立覺分。餘皆
不爾是故不立 又解戒能為轂。餘色不
爾。又正理云。何故表業不立覺分。覺分唯
是順定善法。心俱無表有勝順能。表業不
然。是故不立。婆沙九十六云。問何不立
心為菩提分法。答心無菩提分法相故。復
次心於雜染.清淨品中勢用均等。菩提分法
於清淨品勢用偏增。是故不立。復次菩提
分法輔佐菩提。心王不應輔佐於覺。如王
無有輔佐臣義。廣如彼釋 問於四十
六心所法中。何故但立念.定.慧.受.信.勤.
捨.輕安.尋。不立餘法 答如婆沙云。問大
地。法中何故但立念.定.慧.受為菩提分法。
答念.定.慧三順清淨品中勢用增上。菩提
分法亦復如是。故攝此三。受於雜染.清淨
品中勢用俱勝。故亦立為菩提分法。有餘師
說。受於雜染勢用雖勝。而於淨品作饒益
事。如旃荼羅姓雖鄙劣。而與豪族作饒益
事。故亦立為菩提分法。想.思.觸欲。於雜染
品勢用偏增。故不立為菩提分法。於假想
觀勝解偏增。菩提分法順真實觀。是故勝
解非彼所攝。有餘師說。菩提分法學位偏增。
至無學位勝解方勝。故不立為菩提分法。
[025-0378c]
作意於境令心發覺易脫不定。菩提分法
令心住境。義不相應故亦不立有餘師說。
初取境時作意力勝。至境相續彼力漸微。
菩提分法要取境已多時方有。義不相應故
亦不立。問何故三受皆通無漏唯立喜為
菩提分法。答樂.捨二受無彼相故。復次菩
提分法行相猛利。樂.捨遲鈍故俱不立。復
次無漏樂受為輕安樂所覆損故。捨為行
捨所覆損故。相不明了。故不立為菩提分
法。問大善地法中。何故但立信.精進.輕安.
捨四種為菩提分法耶。答由此四種順菩
提勝。故偏立為菩提分法。謂趣菩提信為
上首。將起眾行信為初基。故立信為菩提
分法。精進遍策趣菩提行。令速趣向三乘
菩提。故亦立為菩提分法。輕安調適對治惛
沈助觀品勝。行捨平等對治掉舉助止品
勝。菩提分中止.觀為主。故俱立為菩提分
法。慚.愧等六散善品中勢用雖勝。而於定
善勢用微劣。故不立為菩提分法。以菩提
分定善攝故。有餘師說。大善法中。若所治
強.自性勝者立為覺分。餘則不爾。所治強
者謂與一切染心相應。自性勝者謂眾行本。
策發眾行助止.觀勝。信.精進.輕安.捨皆
具二義。慚.愧等六無具二者。謂慚等五二
義並無。不放逸一種唯闕自性勝。故不立
為菩提分法。問何故欣.厭亦體是善。而不
立為菩提分法。答欣.厭二法不能遍緣一
心品中無容俱起。助覺非勝是故不立。問
何故尋.伺俱通無漏。唯立尋為菩提分法。
[025-0379a]
答伺無彼相是故不立。復次菩提分法行相
猛利。伺用微劣是故不立。復次伺為尋所覆
損故。於策正見尋用偏增。故伺不立菩提
分法已上婆沙文。正理意亦同婆沙餘大不善地法二。大煩惱
地法六。少煩惱地法十。及不定地中貪.瞋.
慢.疑。並順雜染故皆不立。睡眠.惡作雖亦
通善唯是生得。菩提分法是加行善。又正理
七十一云。何緣不立不相應行以為覺分。
彼於助覺無別勝能。不相應故。非如無
表雖不相應。而於道輪有為轂用。故於覺
分不別建立。有餘師說二無心定能滅心
故與覺相違。四相及得於所相.成有遷.成
用。此於染.淨起用平等。菩提分法順淨用
增故不別立解云餘七是無記理在絕言。故彼餘師不別釋也 問三無為
何故不立 解云夫順菩提必須起用。無
為無用是故不立。由斯廢立故唯十種是
菩提分法。餘皆不立。又正理云。何緣不立
信為覺.及道支。初發趣時信用增上。已入
聖位立覺.道支。信於爾時勢用微劣。故不
立在覺.道支中。何緣於覺支立喜.輕安.
捨。非亦立彼在道支中。彼偏順覺不順道
故。云何順覺。且修道中地地各修九品勝
覺如如於諦數數覺悟。如是如是發生
勝喜。由生勝喜復樂觀諦。如人掘地獲
寶生喜。由生喜故復樂更掘。故喜於覺隨
順力增。要由輕安息諸事務。及由捨力令
心平等。方能於境審諦觀察故立安.捨在
覺支中。云何此三不順於道。速疾運轉是聖
道義。此於速運少有相違。並能令心安隱
[025-0379b]
住故。何緣於道立尋.戒支。於覺支中非
亦立彼。彼偏順道不順覺故。云何順道。且
見道中尋策正見。令於上下八諦境中速
疾觀察。戒能為轂成見道輪。令於諦中
速疾迴轉。故尋.及戒俱立道支。此復云何
不順於覺。且尋於諦不寂靜轉。於聖諦理
尋求相故。覺已見諦安靜而轉。故尋於覺
少有相違。覺是相應有所緣境所依行相。
戒此相違。故於覺支不建立彼。通運名
道不可為例。


念住等三至為慧勤定者。此下第三明念住
等三問。念住.神足.正斷三種名中更無別
有屬當。如何念住獨說為慧。如何正斷獨說
為勤。如何神足獨說為定。


頌曰至及
定者。答。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三品善根。
若據相應及俱有法以出體性。體實遍攝
諸加行善。然隨同品增上善根以出體性。
如次應說。念住為慧。正斷為勤。神足為
定。


何緣於慧立念住名者。問。


毘婆
沙師至持令住故者。答。慧名念住。從因為
名。


理實由慧至已廣成立者。論主正解。
慧名念住從果為名。指同前意。



故說勤名為正斷者。問。


於正修習至此
最勝故者。答。於正修習勤斷二惡勤修二
善位中。此勤力能斷懈怠故。是故四種通
名正斷 言四種者。一已生惡法方便令
斷。二未生惡法遮令不生。三未生善法方
便令生。四已生善法修令增廣。故婆沙云。
一正勤體有四作用。如燈一時有四作用.
[025-0379c]
又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四正斷者。一於已生
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發勤攝心持心。
二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令不生故。餘如
前說。三於未生善法為令生故。餘說如前。
四於已生善法為令安住不忘倍修增廣
故。餘說如前 問此四何緣說為正斷。答
由此四種能正斷故 問前二可爾。後二
云何。答以初為名。故無有失。或此四
種皆有斷義。謂前二斷煩惱障。後二斷所
知障。修善法時斷無知故。暫斷.永斷俱名
斷故 又雜心第八云。阿羅漢雖無不善法.
及斷對治。而有壞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
故亦說四正斷。色.無色界亦如是已上論文 或
名已下。敘異名釋。如文可知。


何緣於
定立神足名者。問。


諸靈妙德所依止故
者。答。謂諸神靈勝妙功德故名為神。定
是彼神所依止故名之為足。神之足故名
為神足。


有餘師說至足謂欲等者。敘
餘師說。神即是定。有神用故。足謂欲.勤.
心.觀四種。彼應覺分至等持名足者。論主破
餘師。若言足謂欲等。彼應覺分事有十三。
於前毘婆沙師十一事上。增欲.心二故有
十三。以勤.觀二種。十一已有故。不言增。
欲.心非有故別言增。古來諸德言。心是定。
此義不然。若心是定。應但增欲。定先有故。
今增欲.心。知心非定。若神即定。又違經說。
契經既言神謂受用種種神境分一為多
等。故知神者神靈妙德。足謂欲等四三摩地。
故知是神所依止定名之為足。論主釋經。
[025-0380a]
此中佛說定果名神。欲等四因所生等持名
之為足。故知此神非即是定。以實而論定
為體性。而言四神足者。從因說四。就果。
名神。就用稱足。故婆沙云。一三摩地由四
因生。故從所因立四名稱 問從四因生。
為據同時為據前後 解云此據同時立
名。與定同時雖有多法。此四資益等持勝
故。欲謂希求。勤謂勤策。心謂所依。觀謂觀
察。故從同時四因為名。故婆沙云。謂於俱
有.相應法中。資益等持此四勝故已上論文 又
解。此據加行立名。欲者欲起此定。謂加行
位由欲力故引發定起。勤者勤修此定。謂
加行位由勤力故引發定起。心者心所所
依。謂加行位由心力故引發定起。觀者慧
觀察境。謂加行位由觀力故引發定起。加
行位中雖有多法。此四資勝從四為名。故
婆沙云。謂加行位或由欲力引發等持令
其現起。廣說乃至。或由觀力引令現起已上論文
所言四者。一欲神足。二勤神足。三心神足。
四觀神足。


何緣信等至後名為力者。問。
何緣信等五法體俱根力。先說為根。後說為
力。


由此五法至不可屈伏故者。答。由
此五法依下品先說根。依上品後說力。
又依可屈伏名根。不可屈伏名力。


信等何緣次第如是者。問。


謂於因果至
如是次第者。答。如文可知。


當言何位至應知次第增者。此即第四明覺
分增。問及頌答。


論曰至所說如是者。初
業位中。能審照了身等四境自相.共相。慧用
[025-0380b]
勝故說念住增。煗法位中。能證異品決擇分
善殊勝功德說正斷增。頂法位中能持勝
善趣忍無退位故說神足增。忍法位中。必
不却退必不墮惡善根堅固得增上義故
說根增。第一位中。非諸惑法.及餘世法所
能屈伏故說力增。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
覺勝故說覺支增。見道位中。十五剎那速疾
而轉。通行勝故說道支增。然契經中隨數
增說先七.後八。非修次第若據修次第。先
八.後七 八中已下義便兼明。毘婆沙師所
說如是。


有餘於此至說為第五者。敘餘
師說 言四事者勤斷二惡。勤修二善。列
名如前。力是不可屈伏義。能正伏除所治
煩惱。令不現行牽生聖法。由此五力說為
第五。餘文可知。


於見道位至四聖諦故
者。於見道位建立七覺支。如實覺知四聖
諦故。


通於二位至涅槃城故者。通於
見.修二位建立八聖道支。俱通直往無餘
涅槃城故。或此涅槃亦通有餘。


如契
經說至亦修圓滿者。餘師引經證八聖道支
亦通修位。經文既言於八道支修圓滿者。
乃至七覺亦修圓滿。故知八道亦通修道。若
言七覺修道。八在見道。寧修八時七亦圓
滿。以此明知。據修道位修八滿時名修圓
滿。


又契經說至八聖道支者。復引經
證八道通修 宣如實言者。喻佛世尊說
四聖諦。此顯見道。以四聖諦皆如實故
 令依本路速行出者。喻令修習八聖道支。
此顯修道。以八道支皆是過去佛本遊路
[025-0380c]
故。如契經中說有商侶乘船入海至一
海誕。有羅剎女現可愛形誘諸商侶。漸
入己城各配一女。時經多日。空中天神告
商侶曰。今此城內非是人類。皆是羅剎幻惑
故爾不久之間皆被食噉。即為宣說如實
之言。於是城中皆悉受苦。此喻苦諦。汝
勿貪染。此喻集諦。怱求出城。此喻滅諦。
急覓出道。此喻道諦。故宣如實言者。此
喻四聖諦。顯見道也。空中天神復告商
侶。可依本路速行出去。即此本路。喻令
修習八聖道支是顯修道。過去諸佛皆悉
依此修道本路而出生死。若欲求出生死
海者。可依過去諸佛本路速行出之。求速
出者當勤修習八聖道支。以此故知。亦通
修道 又解。本路之言通喻見修。若作此
解即證八道通見.修二。


故知八道支
通依二位說者。引二證訖。餘師總結。


隨增位說至有漏無漏者。此即第五明有
漏.無漏。如文可知。又正理云。謂修道位七
覺支增隣近菩提。謂治有頂故覺支體一向
無漏。一切覺分皆助菩提。唯此獨標覺支
名者。以最隣近菩提果故。由此理趣證七
覺支。應知但依治有頂說。此為上首類
治下地。唯於無漏立覺支名。若不許然。
寧不通二。或於一切菩提分中。依近菩提
立覺支號。道中修道位近菩提性近菩提
唯是無漏。故無漏修道方立覺支名。見道位
中八道支勝。故此一向無漏性攝。


此三十七至無無漏故者。此即第六約地分
[025-0381a]
別。勵力轉故。猶疑慮故。所以無喜。餘文可
知此文但約諸地總說。若約現行四念住
中唯取一種。餘容並起。故婆沙九十六云。
問何地有幾菩提分法俱時現前。答未至定
中有三十六菩提分法。唯三十三俱時現前。
除三念住。所以者何。以四念住所緣各別。
尚無有二俱時理前。況有三.四。初靜慮中
有三十七。唯二十四俱時現前。除三念住。
靜慮中間及第三.第四靜慮各三十五。唯三
十二俱時現前。除三念住。第二靜慮有三十
六唯三十三俱時現前。除三念住前三無色
有三十二。唯二十九俱時現前。除三念住。
欲界.有頂有二十二。唯有十九俱時現前。
除三念住。餘隨義說。非要別體。


覺分轉時至四皆唯無漏者。此即大文第四
明四種證淨。總有四問。初兩句答初問。次
四句答第二問。第七句答第三問。第八句
答第四問。


論曰至戒證淨者。釋初兩
句。由證諦理於佛起信名佛證淨。法.僧
准釋。聖人所愛慕戒故名聖戒。其戒體淨。
依證起故亦名證淨。前三信所緣故置於
言。第四依證故無於字。故婆沙一百三云。
此中佛者謂佛身中諸無學法。緣彼無漏信
名佛證淨。此中法者。謂獨覺身中三無漏根
等學.無學法。菩薩身中二無漏根等諸學。及
苦.集.滅三諦。緣彼無漏信名法證淨。此中
僧者。謂聲聞身中學.無學法。緣彼無漏信
名僧證淨。諸無漏戒名戒證淨。自性淨故。
依證起故。亦名證淨。且見道位至無不亦得
[025-0381b]
者。釋次四句。且見道位見前三諦時。一一
唯得法.戒證淨。所證三諦是理法寶。緣彼信
故名法證淨。道起之時必有俱戒名戒證
淨。見道諦位不但得法.戒二。兼得佛.僧。
以佛.僧體有為無漏道諦攝故。不通餘三。
謂於爾時兼於成佛諸無學法。成聲聞僧
學.無學法亦得證淨。行修雖是法證淨。得
修別緣三寶故。更別得佛.僧二證淨。兼言
為顯見道諦時亦得於法及戒證淨。然所
信法略有二種。一別。二總。總通四諦皆是法
故。別唯苦.集.滅三諦全。道諦少分。謂菩薩
道即菩薩身中學法。及獨覺道即獨覺身中
學.無學法。皆是法攝。夫言僧者。四人已上
和合名僧。菩薩.獨覺各獨出世故不名僧。
菩薩據三十四念也。獨覺據麟角喻 問菩
薩.獨覺獨一出世不成僧眾。身中無漏法中
所攝。天中聖人。在家聖等。不成僧眾。何
寶所攝 有古德解。法寶所攝 此解不
然。論不簡故 今解云。僧有二種。一者事
和。二者理和。聖人據理故皆名僧。又解通
四諦法皆是理法。證諦理故。或滅諦亦理
法。證理法故。或苦.集亦有教法.行法。道諦
中菩薩.獨覺道亦是行法。證行法故。故見
四諦時皆得法證淨。聖所愛戒與現觀俱
故。一切時無不亦得。於四諦中。行修雖
但法.戒證淨。得修別緣故具四種。故正理七
十二云。若無漏信緣別法生。名不雜緣於
法證淨。若無漏信兼緣佛.僧。名為雜緣於
法證淨。故見三諦唯得二種。見道諦時具
[025-0381c]
足得四。見道諦位為於現前得佛.法.僧三
證淨不。非皆現得。見道諦時現行總緣諸
道諦故。應知現在唯有雜緣一法證淨。乘
此勢力修得未來多剎那信。於中有別緣
佛.法.僧。或有總緣二.三寶者。諸別緣者
名三證淨。諸總緣者法證淨攝。道類智時修
八智故。亦得三諦法戒二種。道法忍等三
剎那中。未來唯修道諦四種 婆沙一百三
評家意同正理。


由所信別至非證淨故
者。釋後兩句。所信不同故。名有四實事唯
二。信.戒為體四唯無漏。以有漏法非證淨
故。


為依何義立證淨名者。問。


如實
覺知至立證淨名者。答。謂無漏慧。如實覺
知四聖諦理故名為證。正信三寶.及妙尸
羅。皆名為淨。離不信垢故信名為淨。離破
戒垢故戒名為淨。由證四諦得信.戒淨。
立證淨名。


如出觀時至次第如是者。
明四次第。


如何出時現起次第者。問。


謂出觀位至及所乘乘者。答。此中兩解。
前解可知。後解云。或此四種。佛如導師。法
如道路。僧如商侶。戒如所乘乘。


經言學位至其體是何者。此下第五明正智.
解脫。就中。一正明二支。二明解脫時。三明
斷障時。四明滅.離.斷 此即第一正明二
支。依經兩問。


頌曰至謂盡無生智者。初
兩句答初問。後六句答第二問。


論曰
至故唯成八者。釋上兩句。有學位中。尚有
所餘煩惱繫縛。未解脫故無解脫支。非離
少縛可名脫者。非無解脫體可立有彼
[025-0382a]
了解脫智。故有學位不立二支。無學已脫
諸煩惱縛。立解脫支。復能起彼盡.無生二
了解脫智。立正智支。由無學位正脫.正智
二顯了故可立二支。有學不然。故唯成
八。


解脫體有二至即解脫蘊者。釋次四
句。總明解脫有其二種。如文可知。於二解
脫中有為解脫名無學支。以立支名依有
為故。無為解脫無支用故不依彼立。就
有為中支攝解脫復有二種。即餘經言。一
心解脫。二慧解脫。即是心.慧相應勝解。應
知此二五分法身中即解脫蘊攝。


若爾
不應至非唯勝解者。經部難。若解脫蘊體唯
勝解。不應經說云何解脫清淨最勝。答謂
心從貪離染解脫。及從瞋.癡離染解脫。若
有學人於解脫蘊未滿。為滿修欲.勤等勝
行令滿。若無學人於解脫蘊已滿。為攝令
不退失修欲.勤等勝行功德。經中既言心
從貪等離染解脫。故知解脫蘊非唯是勝解。
言欲.勤等者。等取信.安.念.智.思.捨。故正
理第二云。又如經說。彼有如是信.欲.勤.
安.念.智.思.捨名為勝行。舊云八滅。


若爾是何者。問 有餘師說至名解脫蘊
者。經部答。有餘經部師說。由真智力遣貪.
瞋.癡。即心遠離煩惱垢義名解脫蘊。


如是已說至盡無生智者。釋第七.第八句。結
前如是已說正解脫體 正智體者。如前
三十七覺分中說。謂即前說盡智.無生智名
為正智。即是五分法身中解脫知見蘊。


心於何世至心解脫耶者。此下第二明正解
[025-0382b]
脫。問。三世之中心於何世正得解脫。而言
無學心解脫耶。


頌曰至從障解脫者。答。
如本論說 初言。簡後 無學。簡有學等
 心言亦攝心所等。以心所等必定隨心故
 未來。簡過.現生時。簡餘未來。正在生時
從障解脫。


何謂為障者。問。


謂煩惱
得至行身世故者。答。謂煩惱得。由彼惑得能
遮無學初心生故。說名為障。金剛喻定於
現在世正滅位中。彼煩惱得不至生相者
名為正斷。由正斷故不能為障。初無學
心復至生相。於正生位正得解脫。非惑得
俱名正解脫。金剛喻定流至過去已滅位中。
彼煩惱得名為已斷。初無學心流至現在已
生位中名已解脫。未生無學心.及世俗心。
當於無學初心生相時亦名解脫。然今且
說決定生者。以於爾時無學初心定行現
身及現世故。餘心或生.不生以不定故不
說。


諸世俗心從何解脫者。問。諸無學未
來世俗心從何障得解脫。


亦即從彼
遮心生障者。答。亦即從彼諸煩惱得遮心
生障。


未解脫位此豈不生者。問。未解
脫位此俗善心豈不生耶。


雖有已生不
似今者者。答。未解脫位雖有已生世俗善
心。不似今者無學身中世俗善心。


彼何
所似者。問。


與惑得俱至無俱惑得者。答。
未解脫位俗善心生與惑得俱。此初心後俗
善心若生。無俱惑得故名解脫。


道於何位至離障同故者。此即第三明道斷
障。正滅位言。顯居現在與滅相俱。正生
[025-0382c]
言。顯未來世故與生相俱。正滅.正生同時
別世。此明正滅兼顯正生以同時故。道能
斷障唯居現在正滅相時。衰現惑得令無
勢力引後惑得至其生相。爾時名斷。餘位
定無斷障用故。非如解脫通未生者。以生
相時未至生相時。離障同故。通於兩位
俱名解脫。斷障不爾。


經說三界至滅界滅彼事者。此即第四明斷.
離.滅。依經起二問。上一句答初問。後三句
答後問。


論曰至即無為解脫者。斷等
三界即分前說無為解脫以為自體。言離
界者。謂但離貪。言斷界者。謂斷餘八結。
言滅界者。謂滅所餘貪等隨眠所隨增事。
即是所餘諸有漏法。三界皆以擇滅為體。
故經說三界。即無為解脫。且據世俗說三
界異。若約實義體無差別。一一擇滅皆悉
名為斷.離.滅故。故正理云。然三界體約假
有異。若就實事則無差別。


若事能厭必能離耶者。此下大文第六明厭
離通局。此即問也。


不爾者。答。



何者。徵。


頌曰至故成四句者。但緣苦.
集皆名為厭緣厭境故但緣四諦能斷惑
者皆名為離。能離染故。寬狹不同便成四
句。


有厭非離至非離染故者。第一句。
有厭非離。謂緣苦.集不令惑斷所有忍
智。緣厭境故有厭。非離染故非離。正理
七十二釋云。應知此中先離欲染後見諦
者苦.集法忍。及見道中苦智.集智但名為厭
緣厭境故。忍不名離惑先斷故。智不名離
[025-0383a]
非斷治故。并修道中加行.解脫.勝進道攝。
苦智.集智但名為厭緣厭境故。不名為離
非斷治故。


有離非厭至能離染故者。第
二句。有離非厭。謂緣滅.道能令惑斷所
有忍智。緣欣境故非厭。能離染故有離。正
理釋云。應知此中未離欲染入見諦者滅.
道法忍。及諸所有滅道類忍。并修道中無間
道攝滅智.道智但名為離。是斷治故。不名
為厭緣欣境故。


有厭亦離至所有忍智
智。第三句。有厭亦離。謂緣苦.集能令惑
斷所有忍智。緣厭境故有厭。能離染故有
離。正理釋云。應知此中未離欲染入見
諦者苦.集法忍。及諸所有苦.集類忍。并修
道中無間道攝苦.集智。


有非厭離至所
有忍智者。第四句。有非厭離。謂緣滅.道不
令惑斷所有忍智。緣欣境故非厭。非離
染故非離正理釋云。應知此中先離欲染
後見諦者滅.道法忍。及見道中滅智.道智。
并修道中加行.解脫.勝進道攝滅智.道智。


應知此中至非斷治故者。重釋前文。應
知此四句中。若先離欲染後入見諦者所
有法忍。若緣苦.集者有厭非離。緣厭境
故。惑已斷故。第一句攝。若緣滅.道非厭非
離。緣欣境故。惑已斷故。第四句攝。及諸智
中若見道位解脫道攝。若修道位加行.解脫.
勝進道攝。若緣苦.集有厭非離。緣厭境
故。非斷治故。第一句攝。若緣滅.道非厭
非離。緣欣境故。非斷治故。第四句攝。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五
[025-0383b]


長承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於田原里大道寺指點了
病後暗眼為之如何。
覺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