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206 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法輪寶懺-清-咫觀 (master)


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卷第七



一心奉請肇論拜觀同上


姚秦長安沙門釋僧肇著。
宗本義 物不遷論
 不真空論 般若無知論 涅槃無名論。附
 上奏秦王表九折十演。


一心奉請晉僧肇法師法寶藏論拜觀同上


僧肇著。
廣照空有品 離微體淨品 本際虗
無品。


一心奉請大乘止觀法門拜觀同上


陳南嶽思大禪師曲示心要。
先示大乘止觀。次
作五番建立。第一明止觀所依。第二明止觀境
界。第三明止觀體狀。第四明止觀斷得。第五明
止觀作用。後更示念佛止觀。食時止觀。大小便
利時止觀。


一心奉請法華經安樂行義拜觀同上


陳南嶽思大禪師撰。
明一切新學菩薩。欲求大
乘超過一切諸菩薩。疾成佛道。須修施戒忍進
禪。專意法華三昧。觀一切眾生。皆如佛想。偈云。
菩薩學法華。具足二種行。一者無相行。二者有
相行。無相四安樂。甚深妙禪定。觀察六情根。諸
法本來淨。眾生性無垢。無本亦無淨。不修對治
行。自然超眾聖。無師自然覺。不由次第行。釋云。
無相行者。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行
[007-0998a]
住坐臥。飲食語言。一切威儀。心常定故。諸餘禪
定。三界次第。從欲界地。未到地。初禪地。乃至非
非想處地。有十一種差別不同。有法無法。二道
為別是阿毗曇襍心聖行。若安樂行中深妙禪
定。即不如此。不依止欲界。不住色無色行。如是
禪定。是菩薩徧行。畢竟無心想故。名無相行。有
相行者如勸發品中。專念法華文字。精進不臥。
如救頭然。若行成就。即見普賢等。得三陀羅尼。
若顧身命。貪四事供養。不能勤修。經劫不得。


一心奉請諸法無諍三昧法門拜觀同上


思大撰。
欲學法。先持淨戒。勤禪定。乃能得之。無
量佛法功德。皆從禪定生。次問答釋疑。後具明
四念處各各具足一切佛法。


一心奉請摩訶止觀拜觀同上


智者說。
天台傳南嶽三種止觀。一漸次。即釋禪
波羅蜜次第法門。二不定。即六妙門。今巳忘失。
三圓頓。即今摩訶止觀。皆是大乘。俱緣實相。同
名止觀。漸則初淺後深。如彼梯隥。不定前後更
互。如金剛寶。置之日中。圓頓初後不二。如通者
騰空。為三根性。說三法門。今圓頓者。初緣實相。
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
一香。無非中道。巳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陰入
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
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
[007-0998b]
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
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
常照名觀。雖言初後。無二無別。是名圓頓止觀。
此菩薩聞圓法。起圓信。立圓行。住圓位。以圓功
德而自莊嚴。以圓力用建立眾生。大經云。雪山
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又云。譬如
有人。在大海浴。當知巳用諸河之水。當知止觀。
諸佛之師。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樂我淨等。亦復
如是 開章為十。一大意。二釋名。三體相。四攝
法。五偏圓。六方便。七正觀。八果報。九起教。十旨
歸。


初釋大意。囊括始終。冠戴初後。今撮為五。謂發
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一發大心
者。約十種發心以簡非。發菩提心即是觀。邪僻
心息即是止。約四諦四宏六即以顯是。二修大
行者。勸進四種三昧。入菩薩位。一常坐。二常行。
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三感大果者。若行順
中道。即有勝妙果報。設未出分段。所獲華報。亦
勝七種方便。況真果報耶。此義在後第八重中。
當廣分別。四裂大網者。若人善用止觀觀心。則
內慧明了。通達漸頓諸教。如破微塵。出大千經
卷。恒沙佛法。一心中曉。此義至第九重當廣說。
攝法中亦略示。五歸大處者。自向三德。引他同
入三德。故名旨歸。入祕密藏。至第十重中。當廣
[007-0998c]
說也。記曰。此五略。祇是十廣。初五章。祇是發菩
提心一意耳。方便正觀。祇是四三昧耳。果報一
章。祇明違順。違即二邊果報。順即勝妙果報。起
教一章。轉其自心。利益於他。或作佛身。施權實。
或作九界像。對揚漸頓。轉漸頓。宏通漸頓。旨歸
章。祇是同歸大處祕藏中。故知略廣意同也。


二釋止觀名。略有四。一相待。二絕待。三會異。四
通三德。一相待者。止觀各三義。止三義者。息義。
停義。對不止止義。觀三義者。貫穿義。觀達義。對
不觀觀義。二絕待者。橫破豎破上三止觀。則不
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以六即望之。初心無
所失。聖境無所濫。三會異者。會諸經論異名。四
通三德者。以三德共通兩字。又三德各通兩字。


三釋止觀體相為四。一教相。二眼智。三境界。四
得失。一教相者。止觀名教。通於凡聖。不可尋通
名。求於別體。故用相簡之。簡前三教。顯圓頓教
止觀體也。二眼智者。止觀為因。智眼為果。用不
思議眼智。得圓頓止觀體也。三境界者。若得能
顯眼智中意。無俟所顯諦境之說。為未解者。更
此一科。夫信行尚多聞。因此分別以會圓妙。法
行宗深觀。緣此思惟以見正境耳。四得失者。失
即思議。得即不思議也。


四明止觀總持徧收諸法。一攝一切理。二攝一
切惑。三攝一切智。四攝一切行。五攝一切位。六
[007-0999a]
攝一切教。


五明偏圓者。簡偏就圓。一明大小。二明半滿。三
明偏圓。四明漸頓。五明權實。


六明方便。謂善巧修行。以微少善根。能令無量
行成解發。入菩薩位。圓教以假名五品觀行等
位。去真猶遠。名遠方便。六根清淨相似隣真。名
近方便。今就五品之前。假名位中。復論遠近。二
十五法為遠方便。十種境界為近方便。橫豎該
羅。十觀具足。成觀行位。能發真似。今釋遠方便。
略為五。一具五緣。二訶五欲。三棄五葢。四調五
事。五行五法。具五緣者。一持戒清淨。二衣食具
足。三間居靜處。四息諸緣務。五得善知識。訶五
欲者。謂色。聲。香。味。觸。棄五葢者。謂貪欲。瞋恚。睡
眠。掉悔。疑。調五事者。謂食眠。身。息。心。行五法者。
謂欲。精進。念。巧慧。一心。巳上俱有事解理解。


七明正修止觀者。前六重。依修多羅以開妙解。
今依妙解以立正行。膏明相賴。目足更資。行解
既勤。三障四魔。紛然競作。重昏巨散。翳動定明。
不可隨不可畏。隨之。將人向惡道。畏之。妨修正
法。當以觀觀昏。即昏而朗。以止止散。即散而寂。
如猪揩金山。眾流入海。薪熾於火。風益求羅耳。
開止觀為十。一陰界入。二煩惱。三病患。四業相。
五魔事。六禪定。七諸見。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
薩。此十境通能覆障。始自凡夫正報。終至聖人
[007-0999b]
方便。陰入一境。常自現前。恒得為境。餘九境。發
可為境。不發何所觀。又八境去正道遠。深加防
護。得歸正轍。二境去正道近。至此位時。不慮無
觀。薄修即證。又若不解諸境互發。大起疑網。如
在疑道。不知所從。先若聞之。恣其變怪。心安若
空。


第一觀陰界入境者。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也。界
內外一切陰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攝一
切法。所謂心是。心是惑本。若欲觀察。須伐其根。
如灸病得穴。今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
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觀心具十法門。
一觀不可思議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觀。四
破法遍。五識通塞。六修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
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此十重觀法。橫豎收
束。微妙精巧。初則簡境真偽。中則正助相添。後
則安忍無著。意圓法巧。該括周備。規矩初心。將
送行者。到彼薩雲。非闇證禪師。誦文法師。所能
知也。一觀心是不可思議境者。若無心而巳。介
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
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若從一心生
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
則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祇心是一切法。一
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𢆯妙深絕。非
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也。此
[007-0999c]
不思議境。何法不收。此境發智。何智不發。依此
境發誓願。乃至無法愛。何誓不具。何行不滿足
耶。說時次第。行時一心中具一切心。二發正真
菩提心者。既深識不思議境。知一苦一切苦。自
悲悲他。發兩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
誓願斷。又識不可思議心。一樂一切樂。我及眾
生。昔雖求樂不知樂因。今方始解。故起大慈興
兩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三
善巧安心者。善以止觀安於法性也。隨根。隨病。
迴轉。自行。化他。有六十四番安心法等。四破法
徧者。不思議一境一切境。一心一切心。橫豎諸
法。悉趣於心。破心故。一切皆破。故言徧也。是中
先約空無生門。以次第破。顯圓頓破。然後以一
門破。例餘門破。文廣義深。須細尋之。五識通塞
者。破塞存通。如除膜養珠。破賊護將。六明道品
調適者。由圓三十七品。入圓三解脫門。七助道
對治者。以根鈍故。不能即開三解脫門。以遮重
故。牽破觀心。為是義故。應須治道。對破遮障。於
助六度。但作一事解。不能助道。當觀此助不思
議。攝一切法。八明次位者。夫真似二位。有解脫
知見。朱紫分明。終不謬謂未得謂得。豈有凡夫
造心。即言上聖。此非增上慢。推與誰乎。次明從
五悔登隨喜品。乃至十信。四十二位。究竟妙覺。
無有叨濫。名知次位。九安忍者。若名利眷屬。從
[007-1000a]
外來破。憶此三術囓齒忍耐。雖千萬請。確乎難
拔。讓哉。隱哉。去哉。若煩惱業定見慢等。從內來
破者。亦憶三術。即空。即假。即中。十無法愛者。行
上九事。過內外障。應得入真。而不入者。以法愛
住著而不得前。若破法愛入三解脫。發真中道。
所有慧身不由他悟。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是十
種法。名大乘觀。學是乘者。名摩訶衍。行。住。坐。臥。
語作。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覺觸。知法。一切緣中。
一切境中。皆可修之。


第二觀煩惱境。乃至第七觀諸見境。各為四意。
各論十乘。具如全帙。後三境不說。後三大章亦
不說。


一心奉請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拜觀同上


智者說。法慎記。灌頂再治。
大意 釋名 明門
 辨詮次 簡法心 分別前方便 釋修證。


一心奉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拜觀同上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述。
具緣 訶欲 棄
葢 調和 方便 正修 善發 覺魔 治
病 證果後附梁肅天台止觀統例。及天台法
門議。


一心奉請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拜觀同上


智者說。
釋法相 釋覺意三昧名 釋方便行
 明心相 入觀門 證相門。


一心奉請四念處拜觀同上
[007-1000b]


智者說。
先明一切諸法。皆不可思議。不可宣說。
次明四悉檀因緣故。亦可得說。乃約生生等四
伺。各明四門。四念處。三十七品。因行果位。差別
不同。


一心奉請法界次第初門拜觀同上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釋智顗。依經附論。
撰初門
三百科。有三意。一恐讀經尋論隨見法門。或迷
名數。二恐未明佛制法門深淺次第。三為學三
觀者。當以此諸法名相義理。一一歷心而轉作。
則觀解無礙。觸境不迷。若於一念心中通達一
切佛法者。自了了也。


一心奉請淨土十疑論拜觀同上


智者說。


一心奉請瑜伽師地論釋拜觀同上


最勝子等諸菩薩造。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
譯。


一心奉請攝大乘論釋。攝大乘論釋。攝大乘論釋拜觀
同上


世親菩薩。釋前大乘論本。玄奘譯。第二陳優禪
尼國沙門真諦譯。第三隋南天竺沙門達摩笈
多譯。


一心奉請攝大乘論釋拜觀同上


玄弉譯。
無性菩薩。釋前攝大乘論本。


一心奉請成唯識論拜觀同上
[007-1000c]


護法等十菩薩。各造論十卷。釋世親三十頌。弉
師博觀而擇取。撰成十卷。瑜伽宗之精要也。


一心奉請成唯識寶生論拜觀同上


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淨譯。
護法菩薩釋天親
所造論。


一心奉請大乘廣五蘊論拜觀同上


安慧菩薩造。唐中印土沙門地婆訶羅譯。


一心奉請觀所緣緣論釋拜觀同上


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淨譯。
護法菩薩釋緣緣
論中破執縱奪之法。


一心奉請廣百論釋論拜觀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弉譯。
護法菩薩釋前廣
百論本。與成唯識破我法二執處。相為表裏。


一心奉請華嚴懸談會玄記拜觀同上


元蒼山再光寺普瑞集。


一心奉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拜觀同上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先略明大意云。果佛圓明
之體。即我凡夫所具性德。故一切教所談行法。
無不為顯此之覺體。故四三昧通名念佛。但其
觀法。為門不同。今此觀門。及般舟三昧。託彼安
養依正之境。用微妙觀。專就彌陀。顯真佛體。雖
託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徧周。無法不
造。無法不具。據乎心性。觀彼依正。依正可彰。託
彼依正。觀於心性。心性易發。所言心性。具一切
[007-1001a]
法者。實無能具所具能造所造。即心是法。即法
是心。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皆悉當處全是心性。
是故今觀。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
法界依正色心。故釋觀字用一心三觀。釋無量
壽用一體三身。體宗力用。義並從圓。判教屬
頓。


一心奉請金光明經𢆯義拾遺記拜觀同上


知禮述。
法性可尊可貴。當體名金。寂而常照。當
體名光。大悲益物。當體稱明。是知法性具金光
明。真實名義。究竟成就也。此經以金光明為名。
以金光明為體以金光明為宗。以金光明為用。
以金光明而為教相。亦可三字別得五章。以金
為體。以光為宗。以明為用。總三為名。分別三名
而為教相。法體既爾。體德合然。甚深是光之德。
窮法性底故。無量是明之德。達法性邊故。此二
不二是金之德。法性究竟尊貴義故。亦可三義
皆甚深皆無量皆不二也。五章之德。莫不如
是。


一心奉請金光明經文句記拜觀同上


知禮述。


一心奉請請觀音疏闡義鈔拜觀同上


宋錢塘沙門智圓述。


一心奉請仁王護國般若經疏神寶記拜觀同上


宋四明沙門柏庭善月述。
是經有六名。其末名
[007-1001b]
龍寶神王。


一心奉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連珠記拜觀同上


宋玉峰沙門釋師會譯。


一心奉請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釋拜觀同上


宋北印度沙門施護譯。
三寶尊菩薩造。釋大域
龍菩薩所造頌。


一心奉請法華𢆯義釋籤拜觀同上


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昔於台嶺。隨諸問者。籤下
所錄。晚還毗壇。增而飾之。


一心奉請法華文句記拜觀同上


湛然述。


一心奉請觀音𢆯義記拜觀同上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一心奉請觀音義疏記拜觀同上


知禮述。
即釋義疏也。後附天竺寺沙門遵式釋
重頌云。第二重頌。是隋煬帝大業中。智者滅後。
笈多所譯。方入大部。故疏闕釋。


一心奉請涅槃𢆯義發源機要拜觀同上


宋錢塘沙門釋智圓釋。


一心奉請大乘百法明門論解拜觀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窺基述。


一心奉請大乘起信論疏拜觀同上


唐西太源寺沙門釋法藏譯。


一心奉請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拜觀同上
[007-1001c]


宋長水沙門釋子璿錄。


一心奉請肇論新疏游刃拜觀同上


元大白馬寺沙門釋文才述。
科一卷。新疏九卷。
游刃一卷。


一心奉請摩訶止觀輔行傳宏決拜觀同上


唐毗陵沙門湛然述。
述此緣起。凡有十義。一為
知有師承。非任胸臆。異師心故。二為曾師承者。
而棄根本。隨末見故。三為後代展轉。隨生異解。
失本依故。四為信宗好習。餘方無師可稟承故。
五為義觀俱習。好憑教者。行解備故。六為點示
關節。廣略起盡。宗要文故。七為建立師解。使不
淪墜。益來世故。八為自資觀解。以防謬誤。易尋
討故。九為呈露所解。恐有迷忘。求刪削故。十為
隨順佛旨。運大悲心。利他行故。


一心奉請止觀義例拜觀同上


湛然述。
第一所傳部別例。第二所依正教例。第
三依正消釋例。第四大章總別例。第五心境釋
疑例。第六解行相資例。第七喻疑顯正例。


一心奉請止觀大意拜觀同上


湛然述。
因員外李華。欲知止觀大意。略報綱要。
初敘承。二敘教觀。三敘教。四敘觀。


一心奉請觀心論疏拜觀同上


隋天台國清寺沙門灌頂撰。


以上東土論及論釋。
[007-1002a]
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