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97 梵網經合註-明-智旭 (master)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六
姚秦 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明 菩薩沙彌古吳 智旭 註
菩薩比丘溫陵 道昉 訂


【○第二十一瞋打報讐戒。】


「若佛子。不得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
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
報生。不順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
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薩。無慈心報
讐。乃至六親中故報者。犯輕垢罪。」


【不順孝道者。被他殺害。必有夙因。快意報讐。重增
未來怨結。非所以愛死者也。尚不畜奴婢者。舉輕
況重。然出家人。總不得畜。在家得畜。但不應非理
打罵耳。七逆罪者。如孟軻云。殺人之父。人亦殺其
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去自殺惟是一間。今我
為父報讐。彼復結讐於我父。又種將來害父之因。
故報讐即可名七逆也。結云出家菩薩者。意顯在
家菩薩。猶得兼用王法。以直報怨。出家斷不可矣。


此是性遮二業。既傷慈忍。復結來怨故也。五緣成
罪。一是讐。二讐想有六句。初二句輕。謂讐作讐想
讐疑而行瞋報。二句稍重。謂非讐而作讐想讐疑。
[006-0673b]
二句更重。謂非讐非讐想。讐非讐想而行瞋打。即
第九重戒攝也。三有報復心。四行瞋報事。五前人
領納。謂受其打罵。結輕。若害命。結歸第一殺戒。在
家菩薩。以直報怨。憑斷事官依律決判。無有私情。
若打若殺皆不犯。或私行報復。或賄賂求託官府。
過分治罸。一一刑辱。結輕。害命。結重。又戒本經云。
若菩薩於他起慊恨心。執持不捨。是染汙犯。亦可
此戒兼制。又菩薩怨不宜報。恩則宜報。故戒本經
云。受他恩惠。以慊恨心。不以若等若增酬答彼者。
是染汙犯。若嬾惰懈怠。非染汙犯。不犯者。若作方
便而無力。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欲報恩而彼不受。


七眾同犯 大小俱制 惟遮不開。


果報者。報則相讐相害。更無休息。不報則解怨釋
結。永無讐對。


理解者。見思塵沙無明為讐。以空假中觀破之為
瞋報。若了達煩惱即菩提。則無瞋報。亦名以直報
怨。


懺悔者。事報。作法。理報。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事報。圓住無理報。


性惡者。破煩惱怨。殺無明賊。


○第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有智。或恃
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大富饒財七寶。
以此憍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其法師者。或小
[006-0673c]
姓。年少。卑門。貧窮。下賤。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
律盡解。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
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初始出家者。明其染法未深。未有所解者。無佛法
中正解。既染法未深。未開正解。則更不宜憍慢。而
惟其染法未深。未開正解。往往易生憍慢也。自恃
凡有七事。一恃世間總智。二恃位高。三恃年尊。四
恃門族。五恃大解。六恃大福。七恃富財。其法師者。
小姓則非大姓。年少則非年宿。卑門則非高門。貧
窮則非富財。下賤則非有位。諸根不具則非聰明
大解。而實有德。是有真修。經律盡解。是有正解。解
行雙美。何得更論種姓。今不來諮受。其過何如。


此是性遮二業。慢如高山。法水不住。失傳化之益。
乖參學之方。四緣成罪。一法師。二法師想六句。二
重二輕二無犯。三憍慢心。正是業主。與前第六瞋
患為異。四不諮受。隨所應諮不諮結罪。又戒本經
云。輕說法者。不生恭敬。嗤笑毀呰。但著文字。不依
實義。是染汙犯。亦此戒兼制。


七眾同。


大小不全共。小乘於應請者。而憍慢不請則犯。餘
惟不得憍慢。不制悉請。大乘求法為務。一切應請。
一切不應憍慢。


惟遮不開。


果報者。憍慢則失正法種。頑愚陋劣。重法則智慧
[006-0674a]
開明。菩提增長。


理解者。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不善用觀。橫於
其中取一捨一。就所捨處。不能於中如實觀其法
性。名憍慢不請。


懺悔者。事憍。作法。理憍。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事憍。圓住無理憍。


性惡者。天上天下。惟吾獨尊。不見世間諸天及人。
堪受如來迎接禮拜者。假使佛為起迎。令彼即時
頭破七分。


○第二十三憍慢僻說戒。】


「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
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
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
得好相巳。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
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
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
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時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
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
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
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
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師師相授不須好相者。以其展轉傳來。即是如來
嫡胤。亦是法身常住。故律藏云。持律之人。是人補
佛處也。生至重心者。謂視師如佛也。不得好相不
[006-0674b]
名得戒。明自誓受戒如此之難。生至重心便乃得
戒。明從師受戒亦復不易。既受得巳。請問先達。先
達豈可忽之而不好答乎。輕心者。忽彼來人。惡心
者。慳悋嫉妬。慢心者。自恃福慧也。


此亦性遮二業。乖接引教訓之道。四緣成罪。一求
法人。二求法想。三憍慢心。四僻說出口。語語結罪
七眾同犯。皆得說法故。


大小乘共。小乘亦不許僻說故。


惟遮不開。


果報者。悋法則愚癡。憍慢則陋劣。不悋不憍。則功
德智慧以自莊嚴。


理解者。有修有證。皆名憍慢。不知四悉因緣。皆名
僻說。


懺悔者。事慢僻。作法。理慢僻。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斷事中慢僻。圓住斷理中慢僻。


性惡者。我為法王。於法自在。隨智隨情。種種僻說。


○第二十四不習佛戒。】


「若佛子。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
勤學修習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
曇雜論一切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
者。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經律大乘法者。通指菩薩藏也。正見者。萬行之解。
正性者。正因之性。正法身者。正果之性。邪見者。通
指下文諸法。二乘墮於偏空。外道執其謬計。俗典
[006-0674c]
僅談世務。阿毗曇。即二乘論。雜論。即外道論。一切
書記。即俗典世論也。斷佛性者。二乘焦菩提之芽。
外道刳正覺之種。障道因緣者。內惑正解之因。外
亂正修之緣也。


一向習小。惟是遮業。非染汙犯。一向習外。性遮二
業。是染汙犯。不犯者。若上聰明。能速受學。若久學
不忘。若思惟知義。若於佛法具足觀察。得不動智。
若於日日。常以二分受學佛經。一分外典。又菩薩
比丘比丘尼。不學聲聞毗尼。亦犯輕垢。故戒本經
云。若菩薩於如來波羅提木叉中。毗尼建立遮罪。
護眾生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同聲聞學。何以
故。聲聞自度。乃至不離護他。何況菩薩第一義度。
又復遮罪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菩薩不同學此
戒。謂一者從非親乞衣。二者受自恣與。三者多受
鉢。四者自乞縷令織。五者臥具坐具。六者金銀。惟
此六戒。聲聞遮其自為。菩薩開其為他。則其餘二
百四十四戒。皆須同學明矣。設不學不持。則既犯
比丘戒。亦犯菩薩戒。厥罪比聲聞加一等。以是菩
薩比丘。不同菩薩沙彌等故。即菩薩沙彌。亦須同
學十戒。并威儀法。以非菩薩優婆塞故。若不學不
持。比聲聞沙彌亦加一罪。葢七眾受此菩薩戒時。
即舉五戒。十戒。六重六隨。二百五十戒等。一切轉
為無盡戒體。皆為菩薩之所應學。故經文但云學
二乘阿毗曇者犯罪。不言學毗尼者犯罪。以毗尼
[006-0675a]
乃大小通途。原不單屬二乘故也。


七眾同制。各有所急。比正先習此經。及二部律。尼
先此經。及尼具戒。式叉先習此經。及二六法。沙彌
男女先習此經。及十戒威儀。在家先習此經。及優
婆塞戒。餘力方許徧習。


大小不全共同者。同以本法為急。亦同不得習外。
異者。大不學毗尼犯。小不學此經非犯。


開遮者。示同邪小以誘接之。


果報者。一向習小。障菩提。習外墮愛見。


理解。懺悔修證。同第八戒。


性惡者。邪小究竟即大。


○第二十五不善知眾戒。】


「若佛子。佛滅度後。為說法主。為行法主為僧坊主。教
化主。坐禪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鬬諍。善守三寶
物。莫無度用。如自巳有。而反亂眾鬬諍。恣心用三寶
物者。犯輕垢罪。」


【說法主。即今法師。行法主。主清規者。亦可律師。僧
坊主。知安居房舍等事。即今直院。教化主。勸人作
福業者。坐禪主。知習禪事。如僧堂首座之類。行來
主。知乍到客情事者。今名知賓。慈心者。和諍守物。
能與一切人樂也。


此是遮業。不善滅諍。隨事結過。不善守物。隨用結
過。若三寶互用。自屬盜戒。若發起諍事。別得性罪。


比丘比丘尼全犯。餘五眾未知僧事。不犯。設充職
[006-0675b]
事。亦犯。


大小俱制 惟遮不開。


果報者。不善滅諍。得破僧方便罪。不善守物。招貧
窮困苦報。善和善守。則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觀解者。不能和融事理。不知善守法財。


懺悔者。不善知事。作法。不善知觀。無生。


修證者。無疑解脫能和事諍。能守事財。圓初住能
和理諍。能守理財。


性惡者。興般若兵杖與一切法戰。是名亂眾鬪諍。
等賜諸子白牛大車。是恣用三寶物。


○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後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坊
舍宅城邑。若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
中。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牀木
牀。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
賣。供給所須。悉以與之。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
利養分。僧坊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先住僧獨受
請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
門。非釋種姓。犯輕垢罪。」


【菩薩。謂大士眾。比丘。謂聲聞眾。皆應有利養分也。
國王宅舍。謂王所造立安僧宅舍也。應賣自身等
者。舉重況輕。謂賣身割肉。尚應供給。況本皆有分
之利養耶。


此具性遮二業。以僧次請僧時。凡在界內者。皆應
[006-0675c]
有利養分。而今不差客僧。乖施主心。貪利獨受。是
盜戒之等流也。四緣成罪。一有客。謂應得利養分
者來在界內。二有客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
獨受心。正是業主。四差竟。據義疏云。若知僧次的
至彼人而不差者。且犯輕垢。以臨差時。界外或更
有來者。尚未專有分故。若差竟而別與餘人。餘人
自知未應受請。而受得施主家食䞋。五錢入手。與
差者同結重罪。畜生無異。又客來不與僧中物分。
不起迎接。亦此戒兼制。同犯輕垢。


比丘比丘尼全犯。餘五眾未知僧事不犯。或有時
受差分食。若偏厚偏薄。偏有偏無。皆犯輕垢。善生
經云。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
優婆塞得失意罪。


大小乘俱制 惟遮不開。


果報如慈悲道場懺法廣明。


理解者。不以大乘法普化一切。名獨受利養。


懺悔者。獨受事養有二。若但犯方便輕垢。須作法
懺。若巳得五錢入手。結重。失菩薩戒。須取相懺。獨
受理養。須一心無生懺。


修證者。初果不獨受事利。圓住不獨受理利。


性惡者。盡十方是箇自巳。安有第二人同受供養。


○第二十七受別請戒。】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巳。而此利養。屬十
方僧。而別受請。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巳。及八福田中。
[006-0676a]
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巳用故。犯輕垢
罪。」


【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巳等者。以施主修福。法應普
徧平等。一切利施。本通十方僧眾。繇汝別受。令彼
十方不得利養。遠有奪取十方之義。又八福田。並
有應得僧次利養之義。如佛或應迹為僧。餘可知
也。


此是遮業。令施主失平等心。十方僧失常利施。故
制。三緣成罪。一是別請。若有僧次一人同受。不犯。
二別請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又或請受戒說
法。或知此人非我則不營功德。皆無犯。三受竟結
罪。


出家五眾同犯。在家無受利養事。善生經云。若優
婆塞受招提僧臥具牀座。得失意罪。亦應此戒兼
制。


大小不同制。小乘遮別眾食。若四人中有一人是
僧次者。不犯。不遮別受請。


開遮者。戒本經云。檀越來請。若至自舍。若至寺內。
若至餘家。若施衣食種種眾具。菩薩以瞋慢心。不
受不往。是染汙犯。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狂。若遠
處。若道路恐怖難。若知不受令彼調伏。若先受請。
若修善法不欲暫廢。為欲得聞未曾有法。饒益之
義。及決定論。若知請者為欺惱故。若護多人嫌恨
心故。若護僧制。解曰。此乃率眾受供。非別受也。又
[006-0676b]
云。有檀越以金銀真珠摩尼瑠璃種種寶物。奉施
菩薩。若瞋慢心違逆不受。是染汙犯。捨眾生故。嬾
惰懈怠。非染汙犯。不犯者。若知受巳。必生貪著。或
施主生悔。或施主生惑。或施主貧惱。若知是三寶
物。是劫盜物。若知受巳。多得若惱。所謂殺。縛。讁。罸。
奪財。訶責。解曰。此則受以為眾。非自享也。


果報者。既遠有奪取十方之義。亦是盜戒等流。


觀解者。受入空請。是別於俗諦。受出假請。是別於
真諦。受但中請。是別於二諦。


懺悔者。受事別請。作法。受理別請。一心無生。


修證者。別初住。圓初信。不受事別請。別初地。圓初
住。不受理別請。


性惡者。法界妙供。念念自受。如人飲水。冷煖自知。
誰能共之。


○第二十八別請僧戒。】


「若佛子。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
田求願之時。應入僧坊問知事人。今欲請僧求願。知
事報言。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別請五
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僧者。是
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
輕垢罪。」


【次第請即得十方賢聖僧者。以凡聖難測。不應妄
生分別故。七佛者。一毗婆尸佛。或云維衛。此翻勝
觀。二尸棄佛。或云式棄。此翻為火。三毗舍浮佛。或
[006-0676c]
云毗舍婆。或云隨比。或云隨葉。此翻徧一切自在。
此三世尊。皆在過去莊嚴劫出世。四拘留孫佛。或
云拘樓秦。此翻所應斷。五拘那含牟尼佛。此翻金
寂。或翻金仙。六迦葉佛。此翻飲光。七釋迦牟尼佛。
或云釋迦文。此翻能仁寂默。亦翻能儒。此四如來。
皆於賢劫出世。經中處處每引七佛證義。以其並
在此土。又近在百小劫內。長壽天皆曾見也。不順
孝道者。不遵佛訓。輕慢眾僧。


此是遮業。分別是田非田。其心狹劣。不順平等法
門故也。據聲聞律。若僧次中請得一人。餘別指名
請求。非犯。此或應同。若一概於僧次請。彌善。


七眾同 大小共。


開遮者。如親師取友。則善須簡擇。如欲說法授戒。
化導眾人。擇其才德俱優者請之。非犯。


果報者。別請。則違平等無相法門。失廣大圓滿福
德。不別請。則一滴投海。頓同海體。


理解者。知對待妙。不知絕待妙。輕藏通別教之法。
而別尚圓教。是別請義。


懺悔者。事別請。作法。理別請。須以一心融四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事別請。圓信無理別請。


性惡者。於十法界中。別令各得佛界之利。


○第二十九邪命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為利養。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
磨自舂。占相男女。解夢吉凶。是男是女。呪術。工巧。調
[006-0677a]
鷹方法。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蛇毒。生金銀毒。蠱
毒。都無慈愍心。無孝順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惡心者。明非見機益物之心。為利養共列七事。一
販色。二作食。三占相解夢。四呪術。五工巧。六調鷹。
七毒藥。


此是性遮二業。然惟販色毒藥二事。兼有性罪。餘
但遮罪。又今時養鷹。多為捕獵。此亦性罪。或屬損
害眾生戒攝也。毒藥且就和合時結輕。若害物時。
隨結殺罪。調鷹亦爾。又出家人四邪。五邪。八穢。皆
此戒兼制。四邪者。一仰口食。謂仰觀星宿。推步盈
虗等。二下口食。謂種植田圍等。三方口食。謂干謁
四方。交結權貴等。四維口食。謂醫卜雜伎。種種營
生等。五邪者。一現奇特相。二自說功德。三卜相吉
凶為人說法。四高聲現威令人敬畏。五說得供養
以動人心。八穢者。一田宅園林。二種植生種。三貯
積穀帛。四畜養人僕。五養繫禽獸。六錢寶貴物。七
氈褥釜鑊。八象金飾牀。及諸重物。


出家五眾全犯。在家除販色調鷹毒藥三種。其餘
如法自活。不犯。又善生經云。若優婆塞須田作者。
不求淨水及陸種處。得失意罪。亦可攝屬此戒。淨
水者。謂無蟲水。陸種者。陸生穀麥等。不須用水。致
傷蟲也。


大小俱制。


開遮者。出家人或偶用占相呪術工巧。隨機誘物。
[006-0677b]
令入佛道。非希利心。亦復無犯。呪術是治病救難
所用。故大小兩乘。亦通有之。


果報者。緇門警訓云。今時講學。專務利名。不恥五
邪。多畜八穢。但隨浮俗。豈念聖言。自下壇場。經多
夏臘。至於淨法。一未霑身。寧知日用所資。無非穢
物。箱囊所積。並是犯財。慢法欺心。自貽伊戚。學律
者知而故犯。餘宗者固不足言。誰知報逐心成。豈
信果繇因結。現見袈裟離體。當來鐵葉纏身。為人
則生處貧窮。衣裳垢穢。為畜則墮於不淨。毛羽腥
臊。況大小兩乘。通明淨法。倘懷深信。豈憚奉行。


理解者。不知性具。而取果行因。積功累德。名為販
賣。不達無作道滅。名為作食。不證自心現量。名為
占相。不知開權顯實。名為呪術。未達無功用道。名
為工巧。有所取攫。名為調鷹。偏真偏俗怛中法門。
名為毒藥。


懺悔者。事邪作法。理邪。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事邪。圓住無理邪。


性惡者。如維摩經中三墮受食。是為究竟邪命。又
置毒乳中等。


○第三十經理白衣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
行在有中。經理白衣。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婬色。作
諸縛著。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
戒者。犯輕垢罪。」
[006-0677c]


【六齋日者。每月六日。謂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
十九。三十。若遇月小。則二十八。二十九也。此六日
者。初八。二十三。四天王使者巡行世間。簡察善惡。
十四。二十九。四天王太子巡視世間。十五。三十。四
天王躬行世間。若見修善者多。則諸天歡喜。保護
國界。若見修善者少。則諸天愁憂不樂。國界多災。
故佛制在家男女。不論但三歸者。受五戒者。受菩
薩戒者。遇此六日。悉應於一晝夜受持八戒齋法。
以不非時食。正名為齋。以不殺等八戒。共助成之。
故名八關戒齋。謂以八戒及齋。關閉情欲。作出世
正因也。八戒者。一不殺。二不盜。三不婬。無論邪正
悉斷。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華鬘。不香塗
身。七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八不坐高廣大牀也。
年三長齋月者。毗沙門天王分鎮四洲。正月。五月。
九月。鎮此南洲。故佛制在家男女。盡此一月。受持
齋法如上也。此戒舊名不敬好時。義疏云。三齋六
齋。並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宜修善福過餘日。而
今於好時虧慢更犯。隨所犯事。隨篇結罪。此時此
日。不應不知。加一戒。一云七眾俱制。皆應敬時。二
云但制在家。年三月六。本為在家。出家盡壽持齋。
不論時節。今觀經文語勢。却似從出家人邊結
過。故易科為經理白衣。大意謂出家人法。宜誘誨
白衣。令得解脫。令持齋戒。而反說空行有。為其經
理。乃至於六齋三齋好時。不能使其作福修善。反
[006-0678a]
令作殺盜等事。豈非以身謗三寶乎。


此是遮業。伹從經理白衣結罪。所云殺生劫盜。破
齋犯戒。自是俗人之事。非出家人教其為之。但既
有通致男女等事。未免為殺盜等而作遠緣。故推
極於此。而顯其不應耳。若實教其殺生劫盜。兼得
性業。自屬殺盜戒攝。


出家五眾全犯。一切時中。不得經理白衣也。在家
二眾。巳受菩薩戒。不敬好時亦犯。善生經云。若優
婆塞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得
失意罪也。餘時如俗法嫁娶等。不制。若殺生劫盜。
破齋犯戒。自隨事別結。


大小俱制。


惟遮不開。


果報者。經理白衣。亦屬邪命如前說。又不敬好時。
則諸夫愁憂。能招災異。敬好時。則諸天歡喜。護國
降祥。


觀解者。於真諦外別緣俗諦。名經理白衣。不知人
命在呼吸間。名不敬好時。又不知十世古今。不離
當念。介爾一念。橫徧竪窮。名不敬好時。


懺悔者。事犯。作法。理犯。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事犯。圓住無理犯。


性惡者。同流九界。名經理白衣。坐斷三世。名不敬
好時。】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廣明。」
[006-0678b]


【此總結第三段十戒也。


○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


「佛言。佛子。佛滅度後。於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
劫賊。賣佛菩薩父母形像。及賣經律。販賣比丘比丘
尼。亦賣發菩提心菩薩道人。或為官使。與一切人作
奴婢者。而菩薩見是事巳。應生慈悲心。方便救護。處
處教化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丘比丘尼。發心菩
薩。一切經律。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惡世者。正大士興慈運悲之時。方便救護者。盡其
心力。不得隱忍坐視也。


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應贖境。謂尊像經律僧人
等。二應贖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無救贖心。
力不及者。非犯。四令彼褻辱。隨事結過。設力不及
而漠不關心。亦犯。


七眾同。


大小不全共。小乘不贖父母得罪。餘不見制。大士
弘護為任。一切應贖。


惟遮不開。或如法流通經典。不犯。


果報者。不救則失於二利。救則具足二嚴。


理解者。不知性具。名賣三寶。方便開示。令知性具。
名為救贖。


懺悔者。事不救。作法。理不救。須一心無生。


修證者。圓初信。別初住。通見地菩薩。藏事度菩薩。
皆能盡力行事救。圓初住。別初地。皆能盡力行理
[006-0678c]
救。


性惡者。正欲以法界三寶。強售法界中人。


○第三十二損害眾生戒。】


「若佛子。不得販賣刀杖弓箭。畜輕秤小斗。因官形勢。
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長養猫狸猪狗。若故
養者。犯輕垢罪。」


【刀杖弓箭者。損害之具。輕秤小斗者。欺誑之具。短
尺亦是其類。又以重秤大斗長尺取入。亦同此制。
然但約畜用。故結輕耳。若移換詐取。令前人不覺
者。自屬盜攝。因官形勢者。行於逼奪。以威力傷慈。
結輕。若取非其有。亦是盜攝。繫縛者。損其肢體。破
壞成功者。毀其成業。猫狗能傷鼠類。猪終歸殺。巳
上諸事。皆非慈心者所應為也。


此具性遮二業。隨事結罪。


七眾同犯。善生經云。若優婆塞為於身命。若作市
易。斗秤賣物。一說價巳。不得前却。捨賤趣貴。斗秤
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得
失意罪。解曰。在家尚爾。況出家乎。


大小俱制 惟遮不開。


果報是殺盜等流。


理解者。凡外損真。二乘損俗。藏通損中。別損二諦。


懺悔者。事損。作法。理損。無生。


修證者。初果無事損。亦不損真。出假不損俗。別向
不損中。別地圓住不損二諦。
[006-0679a]


性惡者。損九界。成佛界。佛亦不立。則具損十界。


○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鬬。軍陣兵將劫賊
等鬪。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呌妓樂
之聲。不得樗蒲。圍棊。波羅塞戲。彈棊。六博。拍毱。擲石
投壺。牽道八道行城。爪鏡。蓍草。楊枝。鉢盂。髑髏而作
卜筮。不得作盜賊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輕
垢罪。」


【惡心者。明非見機益物。直是邪思邪覺也。共列五
事。一鬬諍。二娛樂。貝者。螺也。七弦為琴。二十五弦
為瑟。箏者。竹身。十三弦。箜篌者。竹身。二十四弦。三
雜戲。樗蒲。即今賻錢。波羅塞戲。即今象棊。彈棊者。
漢宮人粧奩戲。六博。即今雙陸。拍毱。即今踢毱。擲
石投壺者。古用石。今用矢。牽道八道行城者。縱橫
各八路。以棊子行之。西域戲也。四卜筮。爪鏡。即圓
光法。蓍草。即是易卦。楊枝。即樟柳神。鉢盂。即攪水
碗法。髑髏。即耳報法。五使命。此五皆屬邪業。


盜賊使命。性遮兩業。餘惟遮罪。隨事結輕。又戒本
經云。若菩薩嬾惰懈怠。耽樂睡眠。若非時。不知量。
是染汙犯。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遠行疲極。若為
斷彼故。起欲方便。攝受對治。性利煩惱更數數起。
亦可此戒兼攝。


出家五眾全犯。在家供養三寶。得作妓樂。出家不
得自作。亦聽使白衣作。又投壺本於禮記。蓍龜本
[006-0679b]
於易書。在家亦應無犯。


大小俱制。


開遮者。或見機益物等。又出家人欲決疑慮。自有
圓覺經拈取標記法。占察經擲三輪相法。及大灌
頂經梵天神䇿百首。可依用之。


果報者。觀則妨廢正道。失二世利。不觀則離諸掉
悔。定慧易生。


觀解者。除不思議妙觀。皆名邪覺。


懺悔者。事邪。作法。理邪。一心無生。


修證者。三果無事邪。別地圓住無理邪。


性惡者。歷三性觀察。徧覺一切邪業中實相。


○第三十四暫離菩提心戒。】


「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
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繫比丘。常生大
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巳成之佛。發菩
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
罪。」


【金剛者。能壞一切。不為一切所壞。浮囊者。度海之
具。喻出大涅槃經。草繫比丘者。佛世有一比丘。途
中被賊劫奪衣物。慮其鳴眾來追。兼欲害命。內有
一賊知比丘法。謂餘賊言。不必殺之。但以生草繫
其手足。彼戒不傷草木。自弗動耳。賊如言繫之。比
丘守戒。寧死不移。賊去巳遠。後有行路人來。方解
其繫。今明大士護此菩提心戒。亦應如聲聞之護
[006-0679c]
律儀。寧死莫犯也。


起二乘心。惟是遮業。念念非染汙犯。起外道心。性
遮二業。念念是染汙犯。


七眾同。


大小不全共。同不得起外道心。二乘是其本習。


開遮者。若權入二乘外道。為化彼故。


果報者。一念二乘心。亦障菩提。一念外道心。亦障
出世。惟念念菩提心。能臻三種不退。


理解者。除一乘皆邪小。如前說。


懺悔亦如前說。


修證者。圓初信。別初住。通見地。藏初果。永不起外
道心。行不退位。永不起二乘心。別地圓住。永不起
理中邪小心。


性惡者。念念觀外道二乘境即是不思議境。成就
究竟外道。究竟二乘。


○第三十五不發願戒。】


「若佛子。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願得好師。同
學善知識。常教我大乘經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
十地。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堅持佛戒。寧捨身命。念念
不去心。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願者。緣心善境。希求勝事之謂。常應發者。所謂非
是一發。惟應數發。令菩提心相續不斷也。一切願
者。總指十願。一願孝順父母師僧。二願得好師。三
願得同學勝友。四願教我大乘經律。五願解發趣。
[006-0680a]
六願解長養。七願解金剛。八願解地。九願如法修
行。十願堅持佛戒。蓋心地法門。戒為其本。不持佛
戒。何繇進趣。故結願持戒也。


此是遮業。若無大願。難尅大果。應發不發。隨時結
過。


七眾同。


大小異。小乘若不願速出生死。希求人天後有相
續。亦犯責心罪。


惟遮不開。


果報者。不發。則失決定勝益。相續而發。則能得佛
滅罪。如發趣心中說。


理解者。未得行不退。容有間斷時。


懺悔者。數數發願令菩提心不斷。即名為悔。


修證者。行。不退人。不離大願以自莊嚴。


性惡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不應法界
更求法界。


○第三十六不發誓戒。】


「若佛子。發是十大願巳。持佛禁戒。作是誓言。寧以此
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
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
重周匝纏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
切衣服。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
經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口。食於信心檀越百味
飲食。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流猛火。羅網熱鐵地
[006-0680b]
上。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種牀座。復
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經一劫二劫。終不
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味醫藥。復作是願。
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經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
受於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復作是願。
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此
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恭敬禮拜。復作是願。寧以
百千熱鐵刀矛。挑其兩目。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視他
好色。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劖刺耳根。經一劫二
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聽好音聲。復作是願。寧以百
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嗅諸香。復
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此破戒之
心。食人百味淨食。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破其身。終
不以此破戒之心。貪著好觸。復作是願。願一切眾生。
悉得成佛。而菩薩若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誓者。必固之心。勇猛自矢。期於不退。願以導其前。
誓以驅其後。又願以進德修善為力用。誓以防非
滅惡為功能也。十大願者。指前戒中十願也。作誓
有十三節。共為五科。初一節為欲染之誓。如律中
云。猛火刀山。但傷一期身命。女人婬染。墮地獄中。
受無量苦。兼傷法身慧命。故寧投刀火。不作非梵
行也。夫男女居室。猶為世間正法。尚嚴此誓。況黃
門男子。逆理亂常。又何必言。有謂女色罪重。男色
罪輕者。誠為惡見。大佛頂經云。先惡魔師。與魔弟
[006-0680c]
子。婬婬相傳。真地獄種子耳。又經云。劫初無男女
二相。因食蠲穢。二相乃生。因有二相。展轉染愛。遂
為胎生之始。然初不聞有男婬也。減至壽五百歲
時。方有非法婬起。此婬一起。罪惡斯劇。頓減為二
百歲。繇此觀之。男色之罪。重於女色明矣。故律及
阿含之中。佛因野火熾然。為諸比丘說此諸誓。其
根熟者。頓斷惑染。其未熟者。懼罪捨戒。佛不止之。
誠不欲其壞法門也。乃至二果聖人。見惑巳斷。婬
習現前。還俗娶妻。終不破戒。蓋如法捨戒。將來尚
可出家。倘根本一破。則終非道品。且何忍於聖賢
幢相之中。而作此鄙穢哉。此誓出家菩薩之所全
發。在家菩薩。惟於邪婬境發。正婬非所斷也。是故
今時出家菩薩。大須自審。倘此習本輕。或雖重而
善自調制。便可安處僧倫。若煩惱習強。不能自抑。
快哉捨戒。慎莫破戒。以捨戒還俗。則現在雖失比
丘沙彌之位。尚為菩薩優婆塞。將來亦尚可為沙
彌比丘。倘一破戒體。則菩薩戒。比丘戒。沙彌戒。優
婆塞戒。無不盡破。乃至一日一夜八關齋戒。皆悉
不任更受。縱令菩薩戒法。得有見相重受之科。而
見相一事。談何容易。思之思之。慎之慎之。次五節
為供養之誓。信心檀越。本為供道道人。破戒受供。
苦報必劇。此乃誓不破戒。非誓不受供也。有謂信
施難消。遂欲自營生業。不思飲水踐土。獨非國王
之供養乎。既無救於破戒之罪。又更犯邪命之愆。
[006-0681a]
誠可悲乎。次一節為恭敬之誓。此亦誓不破戒。非
誓不受拜也。有謂戒德多虧。遂乃低身答拜。甚至
禮天神。敬白衣。既無救於破戒之罪。又更敗壞出
家儀式。亦愚惑也。次五節為六根之誓。約五根對
五塵。皆以破戒之心為主。即意根為政也。食人百
味淨食者。前以破戒受人供養而言。此以邪心貪
著滋味而言。當知貪著滋味。即名破戒心也。後一
節為度生之誓。


此是遮業。為防退心。觸境不發。隨事結過。


出家五眾全犯。在家無受供事。伹有六根度生之
誓。


大小不全共。同者。同前四誓。律及阿含。皆廣明之。
異者。小乘不制第五度生誓也。


惟遮不開。


果報者。不發。則失決定不退之益。隨發隨得。堅固
進趣之益。


理解者。未證位不退。前四誓或有間時。未證行不
退。第五誓或有間時。


懺悔者。數數發誓令正願不退。即名懺悔。


修證者。位不退人。前四誓淨。行不退人。第五誓淨。


性惡者。不動法界。何誓可發。又誓染法喜妻。誓披
忍辱衣。誓食禪悅法喜食。誓臥法空座。誓服四教
藥。誓遊解脫園。誓受自性禮。誓觀法界妙色。誓聽
圓頓好音。誓嗅法身妙香。誓餐法食妙味。誓受人
[006-0681b]
自在樂觸。誓令一切眾生得不般涅槃際解脫門。


○第三十七冐難遊行戒。】


「若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常用楊
枝。澡豆。三衣。缾。鉢。坐具。鍚杖。香爐奩。漉水囊。手巾。刀
子。火燧。鑷子。繩牀。經。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行頭
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
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
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
如鳥二翼。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常布薩。誦
十重四十八輕戒。若誦戒時。當於諸佛菩薩形像前
誦。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
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座。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
裟。若結夏安居時。亦應一一如法。若行頭陀時。莫入
難處。若惡國界。若惡國王。土地高下。草木深䆳。師子
虎狼。水火風難。及以劫賊。道路毒蛇。一切難處。悉不
得入。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諸難處。皆不得入。
若故入者。犯輕垢罪。」


【常應二時頭陀者。春秋調適。遊行化物。無妨損也。
頭陀。或云杜多。此翻科擻。有十二法。皆是遠離勝
行。聖所稱歎。一在阿蘭若處。二常行乞食。三次第
乞食。四受一食法。五節量食。六中後不飲果蜜等
漿。七糞掃衣。八但三衣。九塚間住。十樹下止。十一
露地坐。十二伹坐不臥。冬夏坐禪者。大寒大熱。常
應靜坐。結夏安居者。夏行尤為妨道。故須結制九
[006-0681c]
旬也。楊枝所以淨口。澡豆所以潔身。三衣者。一僧
伽梨。名上衣。二鬱多羅僧。名中衣。三安陀會。名下
衣。缾有三種。一淨缾。貯水供飲。二隨用缾。貯水洗
手。三觸缾。貯水洗大小便處。鉢者。具云鉢多羅。此
翻應器。謂體色量。三皆應法。體用瓦鐵二物。不得
用金銀銅木七寶等。色以油麻熏成。量則隨其腹
量分上下中。最大不過三升。最小不過升半。坐具
者。梵名尼師壇。此云隨坐衣。所以護身護衣護臥
具也。鍚杖豎賢聖之標。香爐修清淨之供。漉囊為
救物之具。手巾為除垢所需。刀子長不過三指。闊
不過一指。所以便用。火燧為防熱食。兼為除冥。鑷
子為拔鼻毛。繩牀隨處棲息。皆百一所需中物也。
經契一心。律規三業。佛像標心極果。菩薩形像托
志真因。既皆切於日用。亦可即事表法。故以如鳥
二翼喻之。彼不知法義。惟汲汲以十八物為務者。
固非大士弘規。倘竟高談名理。而脫略事相。恐亦
非佛本意。必事理俱備。庶二翼無損耳。布薩但舉
新學者。久學菩薩。自不待言也。披九條七條五條
袈裟者。九條即僧伽梨。七條即鬱多羅僧。五條即
安陀會。此但指比丘比丘尼言之。若式叉摩那。沙
彌。沙彌尼。止許用縵條衣。名為無縫袈裟。在家二
眾。於誦戒及入壇時。亦得用無縫衣。餘時不得。然
善生經云。若優婆塞不儲畜僧伽梨衣鉢錫杖。得
失意罪。此特制令儲畜。非制令日用。又僧伽梨等。
[006-0682a]
即縵條之服。加以三種法號。所謂無縫三衣。不同
比丘之九條七條五條也。一一如法者。如法具十
八物。及如法誦戒等。


此是遮業。正制冐難遊行。兼制備十八物。如法誦
戒。蓋冐難遊行。恐致夭逝。在危生念。所喪事重。大
士雖宜為法忘身。豈應不慎招損。譬諸儒者。雖有
殺身成仁之事。亦云知命者不立巖牆下也。三緣
成罪。一難處。謂惡國界等。二難處想六句。二重二
輕二無犯。三正遊行。發足後步步結輕垢罪。或先
非難處。正遊時難事忽起。此亦非犯。餘十八種物
應備不備。隨事結過。半月誦戒。或不誦。或雖誦而
不如法。亦隨事結過。


七眾同犯。善生經云。若優婆塞險難之處。無伴獨
行。得失意罪。准此。則設有事緣。多伴同往非犯。又
云。優婆塞若犯國制。得失意罪。亦應此戒兼攝也。


大小不全共同者。同不得冐難遊行。異者。大士制
十八物。聲聞惟制六物隨身。謂三衣。坐具。鉢。及漉
囊。餘非所制。大士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聲聞須有
四人以上。方差一人高坐而誦。若三人二人。即相
向布薩。若惟一人。即心念布薩。具如律中。未受具
者不宜先知。故不委明。然西域諸寺。大小異居。震
旦國中。大小雜住。則布薩儀式。亦須略明。今共出
六意。一通列九眾。二別論戒次。三明誦戒人。四明
所誦法。五明所用界。六明廣略儀。一通列九眾者。
[006-0682b]
若論半月誦戒通途軌式。則應男女各別。男以比
丘為主。沙彌優婆塞隨聽。女以比丘尼為主。式叉
摩那。沙彌尼。優婆夷隨聽。此則僧尼各有界限。不
容混雜。若有他緣偶集。如比丘尼等來請教誡。優
婆夷等來興供養。正遇誦菩薩戒。彼既曾受。亦可
隨聽。則一切比丘坐竟。次比丘尼。比丘尼竟。次式
叉摩那。次乃沙彌。次沙彌尼。次出家優婆塞優婆
夷。次在家優婆塞優婆夷。出家者名近住。在家者
名近事。此九眾位次。斷不容紊。又須男女有別。不
起譏嫌也。二別論戒次者。即於九眾各自類中。復
依受戒先後。次第而坐。然西域大小異居。大乘即
依菩薩戒次而坐。小乘即依比丘戒次而坐。今大
小雜居。則誦菩薩戒時。方依大乘戒次。誦比丘戒
時。仍依僧臘。不得以大奪小。故釋籤云。菩薩在小
乘眾。還依小乘戒次而坐。在大乘眾。則依大乘戒
次而坐也。又其人先受比丘戒。後受菩薩戒者。即
用比丘戒臘為菩薩戒臘。以受菩薩戒時。則比丘
戒一切轉成無盡戒體故。若其人先受菩薩戒。後
受比丘戒者。於大乘中。則依菩薩戒次。於小乘中。
仍依比丘戒次。不得以菩薩戒臘。作比丘戒臘。以
菩薩戒。非關住持僧寶數故。故輔行云。若先小後
大。則開小夏以成大夏。若先受大。後受律儀。在小
則依小。在大則依大也。比丘尼眾。亦復如是。若沙
彌沙彌尼等。小乘惟論生年。大乘須論菩薩戒次。
[006-0682c]
近住近事。亦復如是。三明誦戒人者。若九眾俱現
在前。必須菩薩比丘高座而誦。餘皆默聽。若無比
丘。惟有八眾。必須菩薩比丘尼一人誦之。若無比
丘比丘尼。惟下七眾。必須菩薩式叉摩那一人誦
之。若并無式叉摩那。必須菩薩沙彌一人誦之。若
更無沙彌。必須菩薩沙彌尼一人誦之。若更無沙
彌尼。必須菩薩近住男誦。若近住男亦無。則菩薩
近住女誦。若近住女亦無。則菩薩近事男誦。若近
事男亦無。則菩薩近事女一人高座而誦。其餘菩
薩近事女。下座默聽也。問。設有比丘而不能誦。尼
反能誦。乃至有近事男而不能誦。女反能誦。則如
之何。答。經云。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
佛種子。安得受戒而不能誦耶。問。初受戒人如何。
答。既初受戒未能誦戒。即不得遠離師友。問。設有
因緣。不得與師友相近如何。答。平時許展轉反從
下眾學熟。至誦戒時。必須上眾登座。問。平時展轉
從下眾學時。還得稱為師否。答。前戒比丘。得稱後
戒比丘為阿闍梨。亦得一切事以師禮。唯除禮足。
從沙彌學。亦復如是。若從三女眾學。更須消息。令
勿生譏嫌。若從近住近事學者。不得稱師。如佛世
給孤長者。恒為新學比丘授法。反禮比丘之足。即
其例也。問。比丘不得禮白衣者。何故維摩經中。新
學比丘禮居士足。答。此是古佛化現。為欲浚發大
教。偶示彈斥。且入三昧。令識宿命。豁然還得本心。
[006-0683a]
故不得不破格禮足非可援為常例。又如蕭梁之
時。有傅大士。乃是彌勒現身。亦非餘諸凡聖所得
藉口。今但當以給孤為式。是故白衣說法。此誠無
過亦非佛法衰兆。倘稱白衣為師。則大成非法。真
衰相矣。四明所誦法者。西域既大小異居。小惟誦
比丘戒。大乃兼誦比丘菩薩二種戒法。先誦比丘
戒時。菩薩沙彌。菩薩優婆塞等。俱不得聽。後誦菩
薩戒時。則七眾俱應隨聽。今大小雜居。應作三種
分別。一者此中若惟小乘。自依律法。不必更論。二
者若惟大乘。或有比丘沙彌淨人同住者。比丘或
四人。或過四人。先作白誦比丘戒竟。次喚沙彌淨
人。同聽誦菩薩戒。比丘若三人二人。先相向三說
布薩竟。次喚沙彌淨人。同聽誦菩薩戒。比丘若惟
一人。先自心念布薩竟。次喚沙彌淨人聽菩薩戒。
若無比丘。惟有沙彌淨人同住。即自誦菩薩戒。此
亦還如西域常式也。三者若有大小乘比丘沙彌
淨人雜住。先遣沙彌等出。伹與小乘比丘和合布
薩。若四人以上。作白。若三人二人相向說竟。次遣
小乘比丘出。喚菩薩沙彌菩薩淨人。同聽誦菩薩
戒。次喚小乘沙彌。為說十戒。次喚小乘淨人。為說
五戒。然沙彌十戒。及優婆塞五戒。律無誦法。雲棲
誦戒式中。乃先誦之。於理無違。於事有益。今準律
中自恣之法。比丘比丘尼自恣竟。方喚小眾自恣。
以此為例。則於誦具戒畢。然後喚沙彌淨人。為說
[006-0683b]
十戒五戒。似更妥也。又所誦戒法。若依此經。則先
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地持中。別出菩薩戒本經
一卷。正是半月誦戒之本。共列四重四十一輕戒
相。其根本四重。及飲酒等。自屬具戒十戒五戒中
攝。故不重出。惟出菩薩增上律儀。實與此經方為
表裏。以彼四重。即此經之後四重故。以彼四十一
輕。但與此經開合次第稍殊。而開遮持犯之致更
明析故。藏中先後共有六譯。惟讖師所譯最善。故
今輯在後集。半月半月。似應誦此戒本。伹必先作
比丘布薩。次喚沙彌為說十戒。次喚淨人為說五
戒。然後遣出未受菩薩戒者。而比丘沙彌淨人次
第坐聽。彌為確當。高明者幸酌行之。五明所用界
者。菩薩比丘。仍用比丘法中所結大界。尼亦如是。
沙彌隨屬比丘。無別界法。聽比丘誦。不得別誦。餘
二女眾。屬比丘尼。亦復如是。在家二眾。若無事緣。
宜至僧中聽誦。若有事緣。各於家中自誦亦得。若
至僧伽藍中。即須隨僧聽誦。亦不得別誦也。設師
是小乘比丘。沙彌弟子是菩薩者。師自行比丘事。
弟子亦自盡其沙彌之職。至誦戒時。先聽其師為
說十戒。次離師見聞之處。自誦菩薩戒法。或有近
處誦菩薩戒者。白師而往聽之。六明廣略儀者。比
丘戒之廣略。具如律中。茲不復論。若伹大乘眾者。
無難。即須全誦比丘菩薩二種戒本。設有難緣。略
說比丘戒。廣說菩薩戒。難事若迫。二俱略說。若大
[006-0683c]
小雜居者。設有難緣。應廣說比丘戒。略說菩薩戒。
難迫。亦俱略說。若惟有菩薩沙彌淨人。則惟誦菩
薩戒法。設遇難迫。或但說重戒。或伹云。今十五日
說戒。各各正身口意等。隨時斟酌皆得。若無難緣。
總不得略說也。


開遮者。或為求法。或為度生。冐難非犯。


果報者。遇難。多作退道因緣。不遊。堪使身心進道。


觀解者。見思塵沙無明為惡國。亦名賊。亦名水。亦
名火。亦名師子毒蛇虎狼。


懺悔者。冐事難。及不備物。不誦戒。不如法誦。皆作
法。冐理難。須無生。


修證者。得五通人。無難事怖。得三智者。無三惑怖。


性惡者。徧入事理二難。以度眾生。】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