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85 梵網菩薩戒經疏註-宋-與咸 (master)



註菩薩戒經卷中一
天台 智者大師 疏
門人 灌頂 錄
東掖白蓮沙門 與咸入疏箋經加註釋疏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
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
巳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巳略說菩薩波
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


【【疏】若受菩薩戒下揀非我亦如是誦下顯是亦名
舉果勸因一切菩薩下經明三世意令思齊以勸
受者略說木叉即頓戒之相貌偈歎戒體豈逾斯
矣勸應當學敬心奉持。
△二別解為十。


【註】今於十前採聚眾釋聊示大旨所以重中談此
十者一者由三毒所生二者制三業所起三者約
三聚所攝初意者一切罪犯莫不皆由三毒因生
此十重者如半偈云殺盜婬妄酒說毀慳嗔謗應
約橫竪以明其相橫則一一皆具三毒只如殺或
因貪殺或因嗔癡殺既如此餘九例然竪則以十
配對三毒以辯其相於中貪心造婬盜慳三種之
過夫言貪者乃有二種一者貪色二者貪財貪色
[002-0078a]
則犯婬故制婬戒貪財者二一者自巳之財二者
他人之財貪巳財慳而不施則制慳戒貪他人財
不與而取則制盜戒亦云財有巳未巳得之財貪
惜不施則慳未得之財貪而取之則盜故此二種
從貪毒起所以色唯一而財分二者財有求取有
施與取之成盜不施成慳色唯取而無與故只一
義也嗔心所起亦有三種謂殺毀嗔此約嗔法應
在三業嗔之在身則殺戮嗔之在口則毀罵嗔之
在心則恚怒故此三種從嗔毒造癡亦有三謂酒
妄謗夫言癡者有因有果酒是癡因妄謗是果蓋
因飲酒起無明業此亦多種今云妄謗最屬愚癡
所以分二者有自他故以自無德妄稱巳德即非
聖為聖他三寶之境堪為福田謗言毀之聖說非
聖故分二種說過一戒乃通三毒由茲防制三毒
所起相貌唯十故成十重也。
次三業所起者殺
盜淫酒由身業起故智論云酒及前三俱屬身戒
此約四義分別一約自他殺盜淫屬自害沽酒屬
害他以他因酒能起大罪故二約依正盜即依報
殺淫正報酒通依正沽為他物屬依飲昏自性屬
正三約違順殺盜屬違情淫屬順情酒通違順恣
迷快意屬順取其價直屬違四約因果殺盜乃取
財斷命苦果中極故俱成重淫酒順迷種苦因極
故亦成重故古德云淫為生死本酒為過患源又
妄說毀謗此四從口業起即四種語一妄語二離
[002-0078b]
間語以說過令佗心離故三綺語以讚毀無義故
四惡言謗讟故又慳嗔二戒從意業起即貪嗔二
心也所以不言癡者癡徧諸戒故。
三約三聚攝
者若從勝為論此十皆是制止三業身口意中不
作諸惡悉是律儀戒若從通論皆具三聚此十一
一不犯律儀戒也修彼對治十罪之法攝善法也
經論中有十種善行即十種戒謂一慈悲行不殺
少欲行不盜三淨梵行不淫四諦語行不妄五施明慧行
不酒六護法行不說七忍惡推善行不毀八財法俱施行
不慳九忍辱行不嗔十讚三寶行不謗此十悉屬善法戒
也若以此教他令他獲利即攝眾生戒也故此十
戒皆具三聚天台疏鈔無此細揀佗疏揀之甚詳
故此預敘其次入文大旨可曉。
○初殺戒者。


【疏】第一殺戒十重之始若聲聞非梵行在初者人
多起過故地繫煩惱重故制之殺雖性罪出家人
起此罪希亦易防斷淫既易起制之當初大論云
聲聞戒消息人情多防起邊所以輕者多起是故
重制重者起希輕罪制之淫欲非性罪殺是性罪
大乘制之當初也今言殺斷佗命故五陰相續有
眾生而今斷此相續故云殺也大經云遮未來相
續名之為殺道俗同制如五戒八戒之類也大士
以慈悲為本故須斷也七眾菩薩同犯聲聞五眾
大同小異同者同不許殺異者略三事一開遮異
二色心異三輕重異開遮異者大士見機得殺聲
[002-0078c]
聞雖見不許殺色心異者大士制心聲聞制色三
輕重異者大士害師犯逆聲聞非逆又大士重重
於聲聞重也。


【註】藏疏云聲聞戒初不同此者此以救生為先彼
以自行為首又彼要待犯巳方制淫戒初犯故殺
不先僧祇律云佛成道五年制淫第六年制盜及
殺菩薩不爾約十業道此為初故三世本戒非新
制故淫非性罪者在家伹制邪淫出家亦屬性罪
故聲聞初篇大士十重皆性戒止觀云言性戒者
不問受與不受犯即是罪持即是善若受戒持生
福犯獲罪不受無福不犯無罪如伐草害畜罪同
對首懺二罪俱滅大論云違無作罪同滅耳而償
命猶在故知受得之戒與性戒有异荊溪釋云如
伐草下略出性遮同異之相如草畜俱有違制之
罪作單提悔二罪俱滅然於害畜仍有性愆故引
論償命猶在言五陰相續者一色四心心由色存
若害一色四心俱滅斷彼相續名之為殺大士見
機者如仙豫殺五百等諸例非一忘犯濟物聲聞
不許色心者大乘瞥爾起心必結正罪小乘不爾
心起但結遠方便玄文云菩薩持性重譏嫌等無
差別自求佛道性重則急為化眾生譏嫌則急小
乘自調性重則急不度佗故譏嫌則寬菩薩具持
二種名大乘戒。
△文為三先標人謂若佛子二序
事謂中間所列三結罪名波羅夷。
○初標人。】
[002-0079a]


「若佛子。」


【【註】有本云佛言佛子頂山釋云若約能傳須該三
佛就結集言之且指釋迦為能告佛此甚疎謬如
前巳斥然經本之異此雖無害亦須揀定今據大
師疏文既云謂若佛子故此為正一一皆云若者
篇韻訓汝也如也今對告之人佛欲與之說其戒
法必先提起是人令其聳聽當為汝說應訓汝也
餘之若字如云若受菩薩戒等即應訓如也對告
之人皆稱佛子者纔稟戒者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皆名佛子也又藏疏釋之甚細疏云問未知菩薩
至何位得佛子名答諸聖教說有多種一約絕功
用不行同佛作用名為佛子如楞伽八地菩薩最
名勝子二約證得佛法分名為佛子如佛地論初
地名佛子三約不退佛法名為佛子如瓔珞等經
說十住名佛子四約入大乘發菩提心受菩薩淨
戒即名佛子如此經說五約人佛法縱入小乘亦
名佛子如四分律序今此通前四諸位同持戒故
亦通收五收小回大故。
△二就序事有三一不應
二應三結就不應中三別初六句明殺事次有四
句成業後一句舉輕況重。
○初六句。】


「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呪殺。」


【【疏】一自殺謂自害佗命凡三種法內色外色內外
色並皆犯也二教佗佗亦是殺大論云口教是殺
罪非作瘡律部分別甚多條緒教佗遣使等三方
[002-0079b]
便殺者即殺前方便所謂束縛繫等四讚歎殺亦
得罪也五隨喜者獎勸令命斷亦犯也六呪殺謂
毗陀羅等雖假餘緣亦皆同犯律中明殺十五種
謂優多頭多摾弦撥毗陀羅等如律廣明云云


【註】內色等者十誦云用手足及餘身分等外色者
不用手足但使計謀令木石刀矟弓等內外色者
謂手捉木瓦石刀等持物殺死也教佗殺者頂山
云二義一教佗自殺二教佗殺生大論云口教出
語非作瘡疣陳平之戮范增等皆片舌為之古云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復兼遣使何所不為呪
殺毗陀羅者西土有呪法呪死屍令起謂使鬼去
殺人半毗陀呪作鐵人令去殺佗優多者律中作
無烟火坑以土覆上令人陷死頭多者掘地為坑
埋人或以二木作孔械杻手足令象踏或牛馬虫
嚙等害摾弦撥者摾字疏鈔皆悞應作弶字其尚
切即施弶於道假以殺物也弦謂施弓弩以殺也
撥謂推撥令人嶮陷也藏疏云一名能殺位有四
種一自殺二教佗殺三方便讚歎殺四見作隨喜
殺二明殺相差別乃至呪殺謂於上四位所作或
刀斫或杖打乃至呪殺以殺相眾多呪殺最稀故
云乃至也如呪龍入鑊等當知此釋不及天台。

次四句成殺業。】


「殺因殺緣殺法殺業。」


【【疏】殺業巳下三重中第二成業之相也三業成殺
[002-0079c]
自動用者正身業也教佗及呪口業造身業心念
欲殺鬼神自宣遂者意業造身業也三階於緣中
造作皆是業義殺法謂刀劒坑摾等摾應作弶皆有法
體故稱為法殺因殺緣者親疎二途正因殺心為
因餘者助成故為緣親者造作來果為業四者一
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殺害四命斷一是眾生者眾
生雖多大為三品一者上品謂諸佛聖人父母師
僧害則犯逆三果人兩解一云同逆以聲聞害時
巳是重中之重故二云犯重大經明三種殺殺三
果人但入中殺不在上殺故知非逆菩薩人以取
解行巳上大經云畢定菩薩同上科今取不作二
乘為畢定位或取七心巳上皆可為斷也養胎母
一云無逆一云犯逆大士之重重於聲聞也中品
即人天害心犯重三下品四趣也兩解一云同重
大士防殺嚴重故文云一切有命者故不得殺即
其證也二云但犯輕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
故文云有命者舉輕況重耳三殺心有兩一自身
殺心二教佗殺心自身殺心有二一通心二隔心
通心者如漫作坑弶漫燒煑等通三性皆犯若緣
此為彼於彼上起害心皆屬通心既自對境又命
不復續雖所為不稱悉皆正犯隔心者作坑止為
此無心在彼彼死亦犯彼邊不遂輕垢若此路本
是此道眾人行往今作坑止為此而彼死亦重以
此殺具體能通害以具緣心還屬通心也若斫東
[002-0080a]
人悞中西人西人上都無殺心此屬隔心四命根
斷有兩時一此生二後生此生有二句一有戒時
犯重二無戒時斷當戒去時結不遂輕垢命斷時
結罪同前聲聞臨終時未結捨具戒作五戒等結
也後生為戒自復兩種一自憶二不自憶自憶者
若任前勢若更加方便命斷瘡重以前後皆自憶
故不自憶者若任勢死犯重巳死時有戒故若加
方便當知前犯不死後方便時不憶但犯輕垢也
而言命根者數論別有非色非心為命根成論及
大乘無別非色非心為命根也祇取色心連持相
續不斷為命耳大論亦然六入六識得相續生假
名為命。


【註】熈鈔云經多先列因緣法業居後准疏應先業
次法後因緣下皆准此頂山云經文似倒合先云
殺業此鈔記家迷文之失緣此不曉近有四明戒
本皆改經文先殺業殺法後方因緣今為辯之疏
云初六句明殺事次四句成業故疏中舉其科云
殺業巳下也非謂舉經文中殺業在前為句初也
然則釋義皆從義便故先釋業盜戒亦云盜業下
皆是舉其科也若謂須此為准皆先業者只如酒
戒何故却云酤酒因下明成業四句故知或舉科
語或舉經文隨意無害不可謂之定先列業也以
此四句皆是成業故通舉其成業之科記鈔不達
何其甚乎自宣遂者記云我巳領旨去殺事成為
[002-0080b]
遂如呪殺等雖兼口說心念最強鈔引優婆塞戒
經云是十業道一一事中各有三一若有佗想及
眾生想若以癡心斷其命根若動作想說殺是名
根本二求刀磨利置毒藥作索是名方便三殺巳
手觸稱量捉持若自食噉若與人食得物等是名
成巳又云弑父則輕弑母則重弑阿羅漢重於母
出佛身血重於羅漢破僧復重於出佛血又有四
句一物重意輕如無惡心害父母二物輕意重如
以惡心殺眾生三俱重如極惡心害父母四俱輕
如輕心害生彼約小乘福田強弱今大乘中一槩
犯重三果人下既云兩解是則一解同逆又重乃
三果亦羅漢向之數故二云犯重此文乃見七逆
與十重不同下文七逆現身不得戒十重猶通懺
淨得受則知第二之說乃據大經不在上殺故知
非述覽者更詳菩薩人取解行者別三十心也七
心者應如止觀師別信第七心不退為凡下即名
畢定位也斷去聲判也養胎母者儒服以養母同所
生母制其禮最重又云拾遺棄而養母其恩最重
中品人通一切但除父母天云何害正法念經云
天與脩羅戰天被斬手足則再復唯去首必死今
戒通諸道故通制耳下品者除人天外餘四趣皆
下品攝頂山記云疏闕眾生想四分律云實人作
人想殺夷罪人非人想非人人想或兼疑心皆蘭
罪彼約小乘今乃頓戒或實人人想或異類作異
[002-0080c]
類想依上三品結之通心中三性者惡性謂三毒
如屠獵等貪心也以冤報冤嗔心也戲為癡心也
善性者或為善緣致殺如為三寶種植田園或拙
土築壇結界等有所傷者乃善心殺也或琴碁偶
因工巧等殺生者無記心也隔心乃以意不在彼
而令命斷者也有戒無戒者約稟受者說或云所
殺之人者非也無戒者捨戒時也聲聞捨戒者或
作學人退者論云淫欲盛者許捨戒還家欲飽復
本初果人也恐依小乘初心制耳傍通暖等也如
捨具戒有犯依五戒結罪也後生者熙鈔云別時
事遂故曰後生非謂隔世加方便時以後望前故
曰後生蓋前次後次之謂也不自憶者前瘡不殞
事巳忘心若任勢死既不憶知云何為重釋曰巳
死時有戒還是犯重若不憶前事彼又不死方便
心微故屬輕垢然菩薩以慈心為本不問憶不憶
宜自戒慎豈得論此憶不憶邪命根者數論雖別
立非色非心還在相應行攝此乃論計不同成論
及大乘論不立第三聚只是色心也與大論既同
今天台依大論只是六入六識色心和合相續而
生假名為命根也豈別有法今疏引大論意在色
心不立第三聚也明矣鈔記迷此徒費和會後一
句舉輕況重。】


「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


【【疏】乃至一切有命下第三舉輕況重。
[002-0081a]


【註】前文以下唯四趣通兩解一云同重即以此文
為證二云伹犯輕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故
舉輕況重耳今以舉況為科者意亦少別以謂四
趣殺之尚乃結罪況重者耶故大士防制意地為
先一切有命殺之皆重故同制也故一切之言總
攝有情不間巨細殺之皆重以性皆等也十善戒
經云若見殺生者如刀刺其心又曰一切愛眼目
愛子亦復爾受壽命無極是故不殺生名為梵行
最又云噉肉者多病短命自莊嚴當行大悲心奉
持不殺戒。
○二明應。】


「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
生。」


【【疏】生第二階明應有三句一常住慈悲心兩解一
云應學常住佛起慈悲二云心恒應常住慈悲之
地二孝順心秉戒不惱佗三方便救護非直巳不
惱乃應涉事救解。


【註】孝順不惱佗乃同一切作父母想然應不應亦
三攝意攝律儀即止善屬不應也應作是行善即
攝善攝生二種也自行攝善化佗攝生下去諸戒
意皆例爾。
○三結不應。】


「而反自恣心快意殺生者。」


【【疏】結不應故成罪亦三句一恣心謂貪心殺二快
意謂嗔心殺三殺生謂舉殺事有此三故墮不如
意罪。
○三結罪名。】
[002-0081b]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波羅夷此翻極惡又翻墮不如意處又云佗勝
虞緣理持戒當得佛果名自勝處毀禁墮獄名佗
勝處或毀戒墮獄此處最劣為佗一切處之所勝
故云佗勝處也此不殺戒今更撮括經論及諸家
所解優義兼釋以示於後一約法門釋二約事相
釋初應具三一約教旨二約觀智三約果用一者
此經既為華嚴結經部兼圓別旨唯在圓別人初
心知能造心體是佛性未能即理但是緣理發心
依理受戒次第兼三賢位十行橫學必ス該藏通
別圓四種不殺攝九界有情及次第三諦諸波羅
蜜期心登地破十二品無明成別報佛圓人不爾
了所持戒無非心性一剎那心持一切不殺戒攝
十界有情具無作四諦所修善法更非前後修性
不二隨功歷位破四十二品無明成圓報佛今此
正約圓心雖兼別教既開顯巳捨別從圓依圓秉
持乃此戒之旨也二約觀智者今明圓人所修觀
智了知性具諸法本來無念離於殺相一切眾生
本有佛性體達此性靈明照徹照性成修性本普
徧法法全真以不了故性外有法取之則著舉心
取法名為犯戒今知此性性外無法全體即是無
法可離名持不殺戒意在背塵合覺忘情契性稱
性持戒持無持相即境是觀境既三諦一體觀乃
三智一心境觀相冥修性不二故圓頓教體障即
[002-0081c]
德不待轉除不殺之觀既成不盜不淫下去諸戒
照性亦爾故知前教雖持不殺破九顯一望於圓
觀持反成犯唯圓頓教體障即德不動絲毫名不
殺觀故云觀察真實相不生亦不滅等又起信云
了知法性本無染礙隨順法性行尸波羅蜜等即
其意也三約果用者觀智乃修因之行修之不巳
則能證果是故圓人初心一念契性而照性能發
修依境而發菩提心啟止觀巧安乃至涉位無法
可愛十觀成就兼六度行能成五品觀照愈明麤
垢自遣或相似解發或六根互用進觀精持無有
闕犯即能破無明入圓初住真證不殺戒體轉明
成波羅蜜現諸神通忘犯濟物彌殺彌慈如僊豫
大王犯即是持不殺既爾不盜不淫終至不謗十
法皆爾巳至眾輕戒戒皆爾在自行邊從初稟戒
無捨失緣終至果成絲毫不犯究竟持戒究竟清
淨故曰唯佛一人持淨戒是故盧舍那云我巳百
劫修行是心地法門號吾為盧舍那殆乎果成必
以此果復利於他轉授千釋迦千百億釋迦轉授
菩薩各化有緣普令眾生皆成佛道然此果化雖
曰果用實由初心能照此用以此極果為初心發
觀之體故云當以上品寂光而為觀體苟不如此
則因果敻殊成別次第故知圓觀持戒之相當須
善解方曰契性無持無犯得此三意貫於諸戒方
是圓人持戒之相此等妙意佗宗疏鈔全不知旨
[002-0082a]
學天台宗雖行鈔記亦罕能到唯法真教主刪補
鈔中不失其旨覽者知之。


二約事相釋者此約七意一約命謂一切有生之
命例皆犯重二約報謂人重以有道器故畜輕以
非道器故三約德謂殺一切發菩提心者不問人
畜皆重四約心如前所謂通心隔心等今更細明
不過三心謂善惡無記善心者如見長病極苦眾
生不忍其苦遂以慈心斷命根又如律中父犯死
罪比丘語膾子乞一刀等此皆業道雖輕亦犯重
戒又有經說善心行殺具多功德如瑜伽戒本并
涅槃經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
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
業見巳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當墮地獄如其
不斷彼命無間業成多受大苦我寧殺彼受地獄
罪終不令他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或以
善心而斷彼命於菩薩戒無所違犯此同忘犯利
物菩薩之行也二惡心此中有三謂貪嗔癡貪下
嗔次癡重如飢荒外至貪火內逼雖了業道不能
自制貪彼皮肉以自濟軀遂斷彼命故非極重二
雖亦自能了知因果嗔怒難制而斷彼命業猶過
前三不信因果將謂無罪恣心殺生復勸佗殺如
婆娑云虎豹豺狼蜈蚣蛇等傷害於人殺之無罪
父母衰老及遭疾病若能殺之得福無量又殺生
祠天以希福德如婆藪仙多劫受苦此等皆是癡
[002-0082b]
因最為重也善生經云貪心殺生輕嗔心次癡心
重此之謂也更有三毒或平等起皆犯重罪三無
記心或不成犯以無記不成業故或亦有業以還
得報故如山居比丘推石殺蟻蟻受猪身亦還推
石害彼比丘各無記心冥然受報此則於戒雖為
不犯然殺事如斯安可不慎五約業即三業論殺
身業殺者以自身分及加刀杖或現相令怖墮壑
或示相教人令成殺等或作書令殺或作坑穽羅
網射發毒藥授殺具等水陸空飛有因致死皆屬
重罪二語業殺或以善言勸厭身死或教人令殺
或呪殺或如壯夫喝咄令死此乃初一輕次中後
二重也三意業殺者如唯識論說仙人嗔殺三國
眾生一時死乃至草木亦死不生故知意業最為
重也於此三業或兼或具義並可知六約報優婆
塞戒經云因殺生故現在獲惡色惡力惡名短命
財物耗散眷屬分離賢聖呵責人不信用他人作
罪橫羅其殃是名現在惡業之報捨此身巳當墮
地獄多受苦惱飢渴等此名後世惡業之果依十
地論對法論等得三種果一異熟果謂墮三惡道
二等流果謂若生人中多病短命三增上果謂所
感外物皆少光澤不久住故智論中佛語難提迦
殺生有十種罪一者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者眾
生增惡眼不喜見三者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者
眾生畏之如見虵虎五者睡時心怖覺亦不安六
[002-0082c]
者常有惡夢七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者種短
命業九者命終墮泥犁中十者若出為人常當短
命獲報如此可不誡之七約感如昔二比丘過夏
參佛一亡一達佛問達者汝伴何在答云為不飲
虫水在路身亡某恐不得見佛遂犯虫水存命至
此佛即出金色臂令看云汝不持戒見我何益其
在路亡者先巳至此聞法得果又如鵝珠比丘護
眾生命不惜身命又如菩薩鹿王代鹿命事或以
身為橋以濟群獸或割乳濟彼以救新產或濟魚
救虎或代鴿捉髮等並往因所感皆驗在於前後
賢可不習誡者哉。
△第二盜戒。


【疏】謂不與取灼然不與取名劫潛匿不與取名盜
盜彼依報得罪此戒七眾同犯聲聞五眾有同有
異同者皆不應盜異者有三一開遮異如見機得
不得等或復謂見機盜以無盜心大士為物種種
運為皆得聲聞自度必依規矩大士不畏罪伹令
前人有益即便為之聲聞人佛滅後盜佛物輕菩
薩恒重又本應與佗財寶而反取豈是大士之心
耶。


【註】公灼示威強奪曰劫隱覆潛密私竊曰盜且約
財物故曰依報亦有強劫妻子眷屬義通正報得
不得者得即開不得即遮大士可通利物亡犯。

初標人。】


「若佛子。」
[002-0083a]


【例前巳釋。
△二序事有三謂不應應結不應也三
中各三不應三者就十一句判三也初六次四後
一應中亦三如文文句同前殺戒。
○不應中三初
六句明盜事。】


「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呪盜。」


【【疏】不應中三如前。


【註】此中但略具應有六有本以呪盜在成業四句
之後此不應爾寫者悞之爾疏既云初六次四驗
知呪盜應在初六也准殺亦應有讚歎盜隨喜盜
文無者略故知經本差悞脫漏古今例然既云於
十一句判驗經本或具或闕也讚歎隨喜例殺說
之。
○次四句成業。】


「盜因緣盜盜法盜業。」


【【疏】盜業下第二別明成業之相有四句同前運手
取佗物離本處成盜業業是造作為義重物謂五
錢也律云大銅錢准十六小錢其中錢有貴賤取
盜處為斷菩薩之重重聲聞二錢巳上便重有人
作此說者今不盡用取五錢為斷是重離處盜業
決在此時也。


【註】疏既有牒盜業下之文有本故以業為初如前
巳辯此乃牒科語也五大銅錢十六小錢者十誦
律頂山引云五錢者古時大銅錢也犯重若小錢
八十文當其一疏云十六未詳結成盜業約物離
本處即成業也細如下辯。
○三一句舉輕況重。】
[002-0083b]


「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
盜。」


【【註】疏科為後一句者句通長短此約長句而科也
五趣唯除地獄從人天下至非人故云乃至也一
針一草最輕尚不應盜況重物耶盜皆結重。
○二
明應。


【註】此中亦三一孝順心二慈悲心三方便心即助
人也下結中亦三例前今文略爾。】


「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
生樂。」


【【疏】第二階明應也與前大同小異前明應學常住
佛行慈悲今言孝順行慈悲也菩薩應學此等事
故言應也不應者不應為偷盜及殺生等事此即
誡勸二門也誡勿令殺盜勸令行善慈悲孝順及
學常住佛慈悲行行等皆是善法而為孝順也佛
性者一切眾生皆有當果之性性是不改為義耳。


【註】凞云愽地雖具全體在迷故云當果。
○三結不
應。】


「而反更盜人財物。」


【【註】而反下第三結不應也解三寶物如律說。
○三
結罪名。】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約法門釋如前殺戒可以例知約事相釋今當
詳述盜戒心境最細難持疏文既略更採集眾釋
[002-0083c]
備明重輕持犯之相初示物二示心三示報初者
先明無主物次明有主物何謂無主物善見論云
子作惡事父母逐去後時父母死者是物名無主
用時無罪薩婆多論云二國中間兩邊封相其間
空地有物是名無主若國破王走後王未統其中
有物亦名無主取用無罪二有主物者有二一三
寶物二別類物三寶物者疏中只云如律說佗疏
甚詳一釋相二明互三待賓四輕重初中先明佛
物有云盜佛物非重以佛於物無我所心故如涅
槃中得偷蘭者是若善生經望護主結重有說一
切俱重以侵損劣位尚結重罪況尊位物天人供
養非理損盜豈得輕罪塔有神守非無護主依菩
薩戒一切皆重涅槃約小乘說若盜佛像及舍利
等不作偷心者無犯依薩婆多論說為淨心供養
自作念言彼主亦弟子我亦弟子如是意者無犯
又作偷心取犯重。
二法物者一切皆重若盜經
論佛語無價計紙墨結重五百問云不得口吹經
上塵像塵亦同若燒故經得重罪如燒父母若不知有
罪者犯輕准借佗經論疏鈔等不還皆重若有損
私還不令主知亦重正法念經云盜佗秘方犯重
准此是私讀記憶或私抄寫雖不損本以方法直
物故皆結重問淨心取像既不犯重淨心取經亦
應無犯答不例以像可遙敬法要親讀故結重也
若本造經通為一切淨心取計亦無犯又若造像
[002-0084a]
情局不通取巳生惱計亦應犯。
三僧物有二一
廣大二限局初中有二一十方常住僧物謂眾僧
寺舍常住穀麥果子等體通十方不可分用故云
常住伹盜一毫巳上俱重大集經中盜眾僧田宅
園林奴畜等物是名破戒失比丘法是波羅夷非
沙門不得與如法眾僧共住應當擯出又善見論
云不打鐘食僧食者犯盜又設打鐘閉門計亦應
犯此二十方現前僧物謂如僧得施及亡僧物未
作法前通十方有取分義故云十方現前僧物取
一毫巳上十方一一僧邊各一波羅夷二限局者
亦二一眾僧物謂即此亡比丘物等巳作法竟屬
現在僧等及有施主持物施與現在僧或一七二
七等並未分之二別人物謂一比丘物及如上物
巳分者等俱重善生經云盜亡比丘物若未羯磨
從十方僧得罪若巳羯磨望現前僧得罪若臨終
時隨亡者囑授物盜者隨約所與人結罪。


○二明互用有二一三寶互二當分互初者如僧。


祇寺主摩摩帝互用佛法僧物謂言無罪佛言波
羅夷今有撿校造塔像經等者取僧食糧乘僧畜
生役僧淨人一毫俱重又於僧房院地內造佛堂
塔及於塔院地中取井水等俱重又准寶梁經云
佛法二物不得互用由無人為佛法物作主復無
可咨白不同僧物所以常住招提互有所須營事
比丘和僧說欲行籌和合者得用若欲用僧物修
[002-0084b]
治佛塔依法取僧和合得用不和合者勸俗人修
治若佛塔有物乃至一錢以施主重心故捨諸天
及人於此物中應生佛想塔想乃至風吹雨爛不
得貨寶供養以如來塔物無人作價若准此文僧
物得和作佛法用佛法物無有僧用義又佛堂內
設僧席僧房內置經像妨僧受用並成互用由三
寶位別故若暫安或不礙用理亦無犯又五百問
事云本非佛堂設像在中比丘如法共宿作隔障
者不犯由佛在時亦與弟子同房宿故又薩婆多
論云四方僧地僧不和合者不得作佛塔及為佛
種華果若僧中分得者得聽隨意供養華果多無
限者隨用供養若經荒餓三寶園田無有分別無
可問處者若僧和合隨意處分若屬塔水用塔功
力者僧用得重若功力由僧當籌多少莫令過限
過則結重若施主通施三寶者皆全用俱得無犯。


二明當分互先辯佛物有六種一是佛寶物應
懸塔中供養故多論云佛在世時若施主供養佛
即色身受用若佛滅供養佛寶即色身不得受用
應著爪髮塔中施心供養法身以法身長在故二
佛受用物謂佛堂帳座等及佛衣鉢等但曾經佛
及像受用皆不得易以一切人天敬如塔故如前
寶梁經說又五百問云不得賣佛身上繒與佛作
衣又佛堂柱壞施主換訖故柱施僧僧不得用准
此文佛堂基土及泥木金石曾作佛像及受用者
[002-0084c]
並合供養不得轉用三屬佛物謂入施佛許令出
息等十誦云以佛塔物出息佛言聽之五百問云
佛物得賣作供養具供養又准後分涅槃上卷云
佛告阿難若佛現在所施佛物僧眾應知若佛滅
後一切信心所施佛物應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
七寶幡蓋買諸香油寶華以供養佛餘不得用用
者犯盜佛物罪四供養佛物供養佛華多聽轉賣
買香燈油故多者轉賣著佛無盡財中五百問云
佛幡多欲作餘事者問施主不許不得五獻佛物
四分律云供養佛塔食治塔人得食善見論云佛
前獻飯侍佛比丘得食若無比丘白衣侍佛亦得
食六局佛物如本造釋迦像復改作彌陀等善見
云欲供此像乃供養彼像得少罪准此望境理實
義通伹違施主心得互用罪若用作僧像及菩薩
天神理宜結重若施心通擬侍佛供養理亦無犯
五百問云用佛彩色作鳥獸形得罪除在佛前為
供養故若檢校佛物於上六位應善分別勿令有
互用。
二法物亦六種一法寶物應著塔中供養
多論云若施法寶者應懸塔中不得作經及與說
戒人等二法受用物如軸帙箱巾函帕等類准前
不得餘用三施法物多論云若直言施法應分作
二分一分與讀誦經人一分與經准前亦得出息
等四供養法物五獻法物並准佛知之六局法物
若本寫大品改作涅槃理應非重若改寫論及人
[002-0085a]
集偽經決判得重若無施通寫理亦無犯。
三僧
物有五一僧寶物若施僧寶凡夫僧聖人僧不得
取分以施僧寶故此物應還付施主若無施主應
著塔中供養第一義僧若言施僧眾者聖僧凡僧
俱得取分准此受者施者須善知通塞二常住僧
物摩得勒伽論云持此四方僧物盜心度與餘寺
得少罪以還為僧用故不犯重准此若將僧食不
與餘寺出界而食不還犯重雖打鐘亦不免盜以
處攝定故又五百問云若為僧乞白僧聽將食在
道若僧不許或不白行還須償不者犯重准此若
為僧使路無乞食處聽和僧將食未必鳴鐘若僧
家莊磑鳴鍾得食不須和僧若將餘寺淨人畜等
食此寺物准前伽論得少罪若為此寺作役理亦
無犯若私用一毫巳上俱重若有請食至房非時
安然而食正當犯重也三十方現前僧物將入常
住亦重比見知事存好心者方便迴施現前僧物
供常住用將為益僧皆正犯重四眾僧物如亡比
丘作如法羯磨竟屬現前一眾或非分賤買或分
了不均或不和僧別賞餘人等俱重五辯局僧物
如本施此寺現前僧迴將餘寺等或維那執疏越
次差僧或別人得疏私自獨受以施主情該僧次
故違犯重。


○三明待瞻者准下文有大乘法師來迎接禮敬。


黃金百味等供給十誦云以此人贊補我處故須
[002-0085b]
供給不言用何物供須准應是現前僧物可和用
故五分律云若白衣入寺僧不與食便起嫌心佛
言應持與又惡器盛食又生嫌心佛言好器與之
准此應是惡人覔僧過者不識業道之類也若在
家二眾及識達正士須說僧物難消即不應與故
大集云伹是眾僧所食之物不得輙與一切俗人
亦不得云此是我物別眾而食然於眾僧有損益
者聽與僧祇云若損者益者應與損者謂賊來詣
寺索種種食若不與者或能燒劫等如有惡人從
知食比丘索食比丘言為僧故辯不與汝等便捉
一比丘手脚截腰斷之諸比丘白佛佛言若有如
是怖畏處若乞少少與若半乞半與若全乞都與
莫以是因緣故得大衰惱益者若治僧房巧匠及
撩理眾僧物事者應與四重輕此門約境三位俱
重以遮性具故於中分別三種寶物及佛法受用
常住僧物理應最重大集經云若四方僧物現前
僧物篤信擅那重心施物或畢果等物一切所須
私自費用弗與日用或持出外乞與知識親里白
衣此罪重於阿鼻地獄所受果報又方等經華聚
菩薩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盜僧物者我所不救。


二明別類物又二初明主差別二辯物種類於
初中有十一守護主如善見云比丘為三寶別人
守護財物若謹慎守護堅鎻藏戶而賊從孔中來
竊取或逼迫強取非是護主能禁之限者不合徵
[002-0085c]
守護人若徵犯罪若懈而不勤掌錄為賊所偷者守物
比丘必須償之不償結犯又好心悞破不須償惡
心破故須償今有好心為他洗鉢悞破索倍隨得
皆重二賊物施不應受心賊為施故盜即盜緣也
義准若彼改過而施許亦應受又悲敏彼亦應受
但不從彼乞恐更盜將施故若小乘戒但有主施
皆受三奪賊物有二一為自二為他一者有四句
一自未作捨心賊未作得想奪取不犯重五分云
有比丘為賊所剝爭得衣物生疑問佛佛言不犯
若大乘戒應犯輕垢以順慳貪違悲惠故二自未
作捨心賊巳作得想奪亦成重以賊巳作得想物
巳屬賊賊業成竟奪則自成賊律謂賊奪賊物三
自心巳捨賊未作得想取亦成重以違本想故謂
巳作捨心物非巳有多論云先心巳捨正使巳物
亦不得取取計成重准此若未覺失物賊巳偷將
於外著用後見本物奪取犯重巳四巳作捨想賊
巳作得想奪之成重無疑准此若失物巳後知埋
藏處等亦不得留意擬取乃告人等賊因致死便
犯二夷毗柰耶云若失物官人奪得還比丘者得
取無犯二為他有二一若於賊起嗔於物起貪為
自親知奪賊同前四句二若起慈心護三寶等物
奪取無犯四盜施物如巳捨物與人復還取者犯
重亦在伽論五盜官物律云比丘無輸稅法不同
白衣官稅俗人物比丘為他隱認者得重僧祇云
[002-0086a]
官稅比丘物方便自免者不犯重問山中柴竹等
既屬國王何因取時而不犯盜答王意本捨擬給
百姓故隨取佔即為主也若山中伏藏及諸寶物
王不捨者故取便犯六盜狂人物伽論云狂人邊
取不知父母所在自持物施比丘得取父母等知
不自手與不可取七盜畜生物多論云一切鳥獸
食殘取者得吉羅准此戒得重如田中掘鼠藏等
亦重八盜神物僧祇云外道塔物神祠物等得重
此戒云乃至鬼神物等可以義准若欲從鬼神乞
知與不與者應擲卜辯捨恡等九盜鬼物十盜天
物並准可知。
二辯物種類極其所盜之物通情
無情非情之物者約六塵六界言之罄無不盡六
塵者明了論中說盜色極多且約六根起非法行
者如諸仙人是㐫行蛇毒藥師有人蛇螫作仙人
書見者皆愈然須價直比丘被害偷看亦愈不問
損不捐看即犯准此秘方要術不許人見偷看亦
重盜聲者如誦呪治病欲學須直密竊犯重又盜
聽耆婆藥鼓得病差等香味等准例可知盜法者
若秘方要術病者心緣得差不與直者犯重約六
界者謂地水火風空識也地謂非分取田地水者
或為佛僧或為自巳盜壞彼渠得越入田或器用
等蘭滿即犯重火者如取僧厨火令釜冷等風者
如了論中有呪藥塗扇比丘偷搖不與直者空者
若於界墻起閣臨他空界妨佗起造等識者是智
[002-0086b]
慧也了論中人有伎倆不空度比丘就學不與其
直故名盜識此約無情若有情之物如四足之物
二足之物走獸飛禽等是也若因獵而殺生即犯
殺盜二戒以律中盜空中鳥雖無主以鳥身自為
主亦盜也如盜乘馬等又盜人奴婢掠良人作奴
婢誘人逃父母而為弟子或但圖功力而不教訓
等並犯盜有情也此等雖俱犯重然草葉等物少
損道業理應輕反此皆重二示心諸論各說盜心
不同今依四分有十種賊心一黑闇心謂癡心是
愚於教行不肯修學隨作結重如摩摩帝互用僧
物等二邪心謂貪心規利詐現實德邪命說法曲
順前人而得財利名盜心也三曲戾心謂與少嫌
恨現嗔多索或示威怒得即成盜四強恐心謂迫
喝取或說地獄惡報取或以王官勢力取五常有
盜心謂恒懷規奪以得物為任六決定取謂內心
籌慮方便巳成因必克果動物成犯七寄物取或
全拒抵或以少還或寄新還故八恐怯取或示身
口令畏敬而與物九見便取謂伺求佗慢見穩便
時而取也十倚托取或假名聞威德或示親友勝
人或假托官人或傳他名字或恃巳言辯等如是
諸文明在律論然並意地細犯護淨戒者當審思
之。


○三示報十地論有三種果一異熟果謂墮三惡。


趣中受極苦三等流果謂人中乏財三增上果謂
[002-0086c]
於外苗稼遭霜雹等依優婆塞戒經第四云若人
樂偷是人亦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散眷
屬分離佗人失物於巳生疑人不見信賢聖呵責
是名見在惡業之報捨此身巳入於地獄受得惡
色惡力惡名飢渴苦惱受命長遠名為後世惡業
之報若得人身貧於財物雖得隨失不為父母兄
弟妻子之所愛念身常受苦心懷愁惱如諸經論
中明示罪報極多如迦葉佛時有一比丘田中行
見糓甚好取七粒穀安著口中生墮牛中以力償
之智論中以盜五六粒粟後受牛形五百身巳修
道得阿羅漢猶自牛呞即牛呞比丘是也今之修
行欲務人身而入道者可不深誡哉然菩薩之人
當於行巳起十種行一持律儀戒乃至夢中尚無
草葉許不與取想何況其事二持攝善法戒時乃
至身命念念捨與一切眾生何況有盜三持攝眾
生戒時慈悲方便常念饒益何容得有損盜之事
四習少欲行謂見佗財物無量百千無所欲心況
有盜事五知足行謂身雖貧乏心恒自足終不餘
求經云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六無貪行
謂縱自有百千財物並為眾生無有一念向巳之
心七頓捨行謂於一眾生一念頓捨恒沙世界財
寶身命如是念念盡未來劫意猶不足如一眾生
一切亦爾八歡喜行謂若見眾生求離貧苦財富
百千歡喜無盡勝得天樂九深悲行謂見貧苦眾
[002-0087a]
生悲徹心腑流淚不止十殊勝行謂設一切人天
富樂及二乘涅槃授與眾生非以為足要令當得
無上菩提方為究竟將欲修行如是等行何容得
有盜劫之事唯茲盜戒細而難持今見學者但謂
不偷佗物名持盜戒殊不細究心境之中動而易
犯故今撮彼藏疏及諸鈔示心示境以備於此後
賢可不審而行之。】


菩薩戒經卷中之一
菩薩戒經卷中之二



【△第三婬戒。


疏名非梵行鄙陋之事故言非淨行也七眾同犯
大小乘俱制而制有多少五眾邪正俱制二眾但
制邪婬與聲聞同異大略同前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階一不應二應三結。


【疏】婬事出家不應為也應學佛菩薩淨行如前殺
門不異初不應有三別第一三句舉婬事中四句
成業後三句舉輕況重文少差互不次耳。


【註】文少差互例諸戒應以乃至一切女人之語安
[002-0087b]
四句成業之後此既在前即差互也。
○初舉婬事。】


「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


【○二四句成業。】


「婬因婬緣婬法婬業。」


【【疏】此戒備三因緣成重一是色二婬心三事遂或
備五緣一是眾生二眾生想等。
○三後三句舉輕
況重亦云舉劣結過。】


「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


【【疏】自妻非道非處產後乳兒妊娠等大論皆名邪
婬優婆塞戒經云六重以制邪婬戒中復制非時
非處似如自妻非時不正犯重教人婬自無迷染
伹犯輕垢或言菩薩則重今釋聲聞同耳不與殺
盜例也人畜鬼神男女黃門二根但令三道皆重
餘稱歎摩觸出不淨皆是此戒方便悉犯輕垢。

第二明應。】


「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


【【註】敬一切如上位起孝順心念一切令離苦起慈
悲心與淨戒法令修梵行即佛性心三心亦足。

第三結不應。】


「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姉妹六親
行婬無慈悲心。」


【【疏】而反下第三結此中所制皆不應為為即犯罪
故結不應。
○三結罪。】


「是菩薩波羅夷罪。」
[002-0087c]


【【註】約法門釋例前殺戒更事相釋今採集佗疏鈔
義備詳于此一約境二約心三約法四約果初者
婬境有十一死屍未壞二與鬼交通三畜生四人
五諸親六婬女七在家二眾持五戒八戒等八出
家二眾具大戒等九父母十聖人如犯羅漢尼等
此等所犯皆前輕後重二約心一貪心謂貪心猛
盛於父母前而無羞耻或雖具羞耻而戀著極深
二嗔心謂嗔彼人故作婬事以辱之三癡心如謂
欲不障道而故作之三約法有二有犯法有治法
犯者或極私竊或少避人或公然行或以勢凌逼
或取媚貪求種種婬事皆犯重罪或有畏禁戒者
未能忘心謂摩觸漏失麤語媒嫁言語嘲調根境
戲笑皆犯輕罪或為境強逼雖與女合如嚙指等
禁心不受樂即不犯罪如雖強逼而心受樂者還
同正犯治法者菩薩應先凡有愛境即作尿屎不
淨等想如不淨觀壞爛等想以此治心無不去者
作毒蛇想作羅剎想如以自根置毒蛇口十誦云
寧以男根置毒蛇口中終不近女人以毒蛇唯損
一生女害多生故蛇害不入地獄女害入地獄故
蛇害肉身女害法身諸有智者深自戒慎四約果
十地論有三種果一異熟果墮三惡趣受極苦惱
二等流果謂於人中受二妻相競及婦不貞良三
增上果謂人中所感多有怨競又優婆塞戒經第
四云若復有人樂著邪婬是人不能護自佗身皆
[002-0088a]
生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於一切時常受苦惱心
常散亂不能修善喪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
壽命短促是名邪婬現在惡果捨此身巳處在地
獄受惡色身飢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
果報若得人身惡業惡口人不喜見不能守護妻
妾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
又大菩薩藏經云若有眾生味著男女妻妾諸女
色欲當知即是味著利刀之刃即是味著大熱鐵
團即是味著生熱鐵床即是味著熱鐵梯橙當知
婦女滅聖慧眼又真偽沙門經云比丘有二事墮
鑊湯中一者常念愛欲心二者喜交結知友聖言
如此起念尚墮鑊湯中況復以身造諸愛事乃至
語言戲笑嘲調動觸等耶可不慎哉可不慎哉然
此戒經不問在家出家菩薩俱絕婬欲是故文中
不簡邪正一切皆斷問若爾何故在家菩薩有妻
子耶答在家者有二類若初心人即未有嗣息許
有妻子若約得位巳去為化眾生現有妻子是方
便力故華嚴十行菩薩持淨戒時有無量魔女惱
亂菩薩菩薩不生一念欲心心淨如佛除其方便
教化眾生又如瑜伽戒本許在家菩薩為化眾生
方便從欲者謂心淨如佛而行方便。
△第四妄語
戒。


【疏】妄是不實之名欺凡罔聖回惑人心所以得罪
此戒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與聲聞同異大略同
[002-0088b]
前殺戒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段不應中三別初三句明妄語等事
次四句明成業後三句舉輕況重。
○今初。】


「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


【【疏】自妄語言得上人法教佗者教說或教佗自說
方便妄語如蜜塗樹眾蜂悉來。


【註】頂山云以蜜潛塗其樹以物掩之眾蜂奔集詐
言得神通爾或問三性之義以不解故妄云我今
日不入定故不能答皆方便妄語之相理亦應有
隨喜讚歎文無者略例前應具。
○次四句成業。】


「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


【【疏】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欺誑
心四說重具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謂前三品
境上品境中向父母師僧妄語犯重向諸佛聖人
兩解一云入重內二云此人不惑又能神力遮餘
人令不聞但犯輕垢聖人有大小有佗心智者有
不得者今從多例羅漢及解行巳上向說罪輕除
此或得佗心或不得者例悉同重向中品境人天
等同重正是惑解防道之限向下品境四趣或言
同重今釋輕垢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大略同
前有言妄語心通本向此說此不聞而彼聞說亦
同重今釋不重於彼無心故三欺誑心是業主若
避難及增上慢皆不犯地持云菩薩味禪名染污
[002-0088c]
犯當知菩薩起增上慢亦輕垢遣使有兩解一云
教佗說我是聖人亦重以土無珪璧談者為價傍
人讚說勝自道教佗道是聖名利不入我非重也
二云聖法冥密證之在我必須自說方重佗說坐
輕四說重具謂身證眼見若說得四果十地八禪
神通若言見天龍鬼神悉是重具若說得證性地
一云既是凡法罪輕垢五前人領解結罪時節多
少兩解一云隨人二云隨語結此戒既制口業理
應隨語遠為妨損必應通人小妄語戒應隨人人
復隨語若增上煩惱犯則失戒者後說伹犯性罪
若對面不解且結方便後追思前言忽解者則壞
輕結重十重皆有因緣今且釋四重餘可例知。


【註】有當有疑僻等者頂山云有當者灼然是眾生
也有疑者或是疑非或非疑是有僻者執也或執
非為是或執是為非更無改轉皆犯十重皆有因
緣今且釋四者熙鈔云恐大師講時餘六因緣不
釋伹例知而巳若據後復列釋恐別時亦具明之
或可以餘六成業後不別示重輕至此復云若增
上煩惱犯則失戒故今謂下雖諸戒皆有因緣之
解伹分科而巳不及此中詳備故此指之也。
○後
三句舉輕況重。】


「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


【【疏】直出為言宣述為語論述有所表明能詮理事
名為語也。
[002-0089a]


【註】輔行亦言直言為言論議曰語藏疏云於中有
三業初語業中約六識與六境各有成妄語今伹
論見略餘故云乃至身妄語者如律中有問誰得
羅漢果者起著脫僧伽梨有非羅漢應言著脫雖
不發言身成妄語又如善生經云身作口業者是
也心妄語者謂虗誑心亦如上覆見等。
○二明應。】


「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


【○三明結不應。】


「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


【○三結罪名。】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法門例前事釋有四一約境二約法三約心四
約報初有三一誑恩境謂尊上人等二多人謂大
眾等三於佗極惱等理應犯重二約法亦三一約
出世法言得勝等多論云自言是佛不成重以佗
不信故二約淨法言得禪等三約世事法不見言
見等三約心者亦三一由妄語得聖名利及見為
功德常行不息二為欲得世名利廣多無量故三
為避免苦惱災害所以誑佗故四約報者妄語之
罪亦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
種果報一多被誹謗二恒被多人所誑智論中妄
語有多罪一口氣臭二善人遠之非人得便三雖
有實語人亦不信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五常被
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智論又云妄語之人先
[002-0089b]
自誑身然後誑人以實為虗以虗為實虗實顛倒
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語之人心無慚
愧閉塞天道涅槃之門又云實語之人其利甚廣
實從巳出甚為易得亦易解脫其心端直易得免
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佛子羅云其年幼穉
未知慎口人來問云世尊在否說言不在或不在
時詭言在有人語佛佛語羅云澡槃取水與吾洗
足洗巳語云覆此澡槃如勑即覆佛言以水注之
注巳問言水入中否答言不入佛告羅云無慚愧
人妄語覆心道法不入亦復如是文殊問經云伹
起一念妄語想犯波羅夷菩薩之人應離四過離
於妄語常作實語諦語時語是菩薩乃至夢中不
起覆見忍見無心欲作誑佗語何況故妄語但妄
語居初其實皆離四種語故唯除菩薩有利益事
或為有情免種種難雖說妄語終不犯罪後學菩
薩正宜質直其心易入道故可不慎之。
△第五酤
酒戒。


【疏】酤即貨貿之名酒是所貨之物此酒是無明之
藥令人昏迷大士之體與人智慧以無明藥飲人
非菩薩行大論明酒有三十五失所以制此為菩
薩十重中攝也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大小同異
者同不應酤菩薩以利物故重聲聞止不應作犯
七聚貨賣但犯第三篇是販賣戒所制菩薩若在
婬舍或賣肉犯輕垢以招呼引召不能如酤酒故
[002-0089c]
也。


【註】三十五失者大論結為頌云財虗招病諍
露醜名彰無智得者失說匿廢事業醒愁
身少力色壞慢父母沙門婆羅門及伯叔
尊長不敬佛法僧黨惡遠賢善破戒無慚
不守情縱色人憎親屬棄行惡捨善法
智人所不信遠涅槃狂癡命終墮惡道
若得人常騃酒失三十五大論之所明石壁疏
引十輪經說十壓油坊罪等一婬妨罪十婬坊罪
等一酒坊罪文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階初明不應有三。
○初二句舉事。】


「自酤酒教人酤酒。」


【【疏】文句同前酤者求利教人者令人為我賣酒亦
同重教人自酤罪輕。


【註】酤音顧賣也篇云賣酒也此通三字皆從酉正
應去聲若作平聲韻中云酤酒字亦通用若作上
聲胡古切篇云一宿酒也若作沽從水者亦通三
音平聲水名出高密篇出漁陽上聲韻云屠沽亦
賣酒者去聲韻云上同篇云音顧意亦水名也篇
韻異出字雖通用正應從酉去聲。
○二四句成業。】


「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


【【疏】酤酒因下明成業四句業者運手法者是酤酒
方便法用也因緣者備五也一是眾生二眾生想
[002-0090a]
三希利貨貿四真酒五授與前人眾生謂前三境
上品無醉亂者輕是醉亂者重重中品境謂人天
正是所制故重下品四趣亂道義弱酤與罪輕眾
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同前若隔心亦重希利貨賣
亦重以欲得多售故真酒者謂依醉亂人者藥酒
雖希利貨不亂人貨無罪二云待飲時隨人數結
重如小兒來酤彼竟不飲於誰結重耶。


【註】此中既牒科云酤酒因下此乃舉經文以牒科
也前文巳辯文從便釋又先釋業以此驗前皆舉
科矣熙鈔迷此反以今為悞一可疎謬中品正制
人則可爾天云何醉正法念經云諸天有酒非麴
米所成皆從樹上華果中生或云池流此亦事酒
飲之昏亂在天報中亦應戒慎但不同人中果報
之昏亂耳有當疑僻例前可解真酒者正由飲之
能醉昏於人者大論三種糓酒是今所制若藥酒
者不昏亂人非此中制小兒來沽沽應平聲乃沽取之
義據此似開若荊溪所禁據優婆塞戒經時人造
食犯一露珠尚自不許何容此開貪心為因麴米
為緣醞釀為法得直為沽即業。
○三舉輕況重。】


「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


【【註】智論云酒有三種一糓酒二果酒三藥草木等
酒若乾若濕若清若濁不得酤乃至一毛頭滴皆
不得酤故云一切。
○二明應。】


「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
[002-0090b]


【○三結不應。】


「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


【○三結罪。】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法門例前事釋有三一約法二約心三約報初
者所以酤酒入十重中者但飲酒損巳一身過未
深故屬下輕垢酤損多人故令制重又為菩薩二
利之中利佗為最但乖益生以為非理況乃損眾
故非所宜故未論飲先制授佗二約心者心通三
性若善心與酒為作和諍等又慜其病乏及寒苦
等與飲猶輕若無記心謂心弱境強犯猶次之若
惡心與作損害事此為最重又心通三毒貪心有
二一為不自濟恐命不存暫作應輕二資緣不闕
貪嗜無厭故最重嗔心亦二一以有嫌恨授與令
其昏癡稱順本心二起上品嗔令造惡妨善以快
本心此其重也癡心亦二一自謂非重念言此既
水米所作但令情不昏醉理應無罪是以常作不
休二見有勝德謂將為得色得力能益眾生令多
歡喜縱令多飲有得無失執此惡見自作教人理
應最重三約報如經中有三初酒河地獄是釀酒
家罪二酒池地獄是酤酒家罪三灌口地獄是飲
酒人罪然飲酒過失無量成他惡業昏醉無知無
惡不造乃至能作五逆等罪智論所說過失如此
朋黨惡人疎遠賢善財物耗竭以醉人心無節限
[002-0090c]
費用無度裸露無耻醜名惡聲人所不敬伏匿之
事盡向人說身力小多失禮儀開過患門引起煩
惱如律中伏龍比丘醉臥吐地蝦蟇口邊食吐佛
言此人能伏毒龍今乃不能伏一蝦蟇也酒之過
失說不窮盡秉戒菩薩可不慎乎而石壁疏云若
為益自醞佗益求之既可酤也荊溪引教一滴不
容未審石壁何據而開儒云作法於涼其弊猶貪
可不戒之。
△第六說四眾過戒。


【疏】說是談道音導之名眾謂同法四眾過者七逆十
重也一以抑沒前人損正法故得罪此戒七眾同
犯大小乘俱制大士掩惡揚善為心故罪重也上
者第二篇中者第三篇下者第七聚聲聞法如此
與菩薩有異也。


【註】一以抑沒熙改一為所齊剩一字今從齊說去
之乃便齊頂山云第二篇恐指十三中以無根波
羅夷法謗欲壞彼清淨也第三篇恐指九十中知
而妄語等第七聚未敢的指皆約心顯上中下也
更詳又此與妄語戒何揀頂山云前妄語自得上
人法為正謗他為傍今說過毀佗為正自炫為傍
熙鈔云與上妄語雖同口業此約眾別謗辱同法
又復過謂逆重若實若虗皆犯故別為一戒然若
據不實亦在妄攝今約境別過異今謂鈔記分別
不明妄語是不實之名疏云欺凡欺聖無實事妄
說巳高欲希利養也說過是聞佗有過說揚令知
[002-0091a]
大士之心當為人掩惡揚善豈可聞人小過說而
揚之故疏云抑沒前人損正法故此與妄語不同
妄語是全無實事說過是聞人有過非妄說故虗
實自異若兼下讚毀與謗揀者讚毀兼二事自有
微德當隱密進修不應自讚而反讚巳德見他小
過當遮護勿揚反加毀辱故云讚毀戒疏釋云自
稱巳功德譏他過惡備二事故重菩薩與直於佗
引曲向巳何容舉我毀佗疏文自明此約實事故
非妄語兼稱巳德與說過異甄揀甚明若謗三寶
乃是邪說謂三寶法不如外道法或淺僻解義等
皆謗三寶自與前異雖一等口業四相須分藏疏
引論說四種語一妄語二離間語以說過令離故
三綺語以讚毀無義故四惡口以惡言謗讟故格
彼鈔記還成混濫石壁云前四同律中聲聞四重
後四同瑜伽菩薩四重中間更加酤說說細於酤
所以相次分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謂不應應結不應。
○初不應中二初
明成事二明成業此中開舉況故只開二科下去
例然鈔記不明。
○初成事。】


「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
過。」


【○二明成業。】


「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
[002-0091b]


【【疏】此戒備六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有說
罪心四所說罪五所向人說六前人領解一是眾
生者上中二境取有菩薩戒者方重以妨彼上業
故無菩薩戒正有聲聞戒及下境有戒無戒悉輕
垢此戒兼制以妨業緣文云在家菩薩即是清信
士女出家菩薩是十戒具戒又言比丘比丘尼一
云猶是道出家菩薩具戒者耳亦云是聲聞僧尼
若說此人重過亦犯重此是行法勝者亦損深法
故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大意同前三說過者
有兩陷沒心欲令前人失名利等二謂治罰心欲
令前人被繫縛此等二心皆是業主必犯此戒若
獎勸心說及被差說罪皆不犯四所說過謂七逆
十重稱犯者名字在此戒正制若謂治罰心在四
十八破法戒制若說出佛身血破僧依律部本制
向僧說是謗僧知出血等事希故輕此戒正制向
無戒者說故得重若重罪作重名說是事當義作
輕名說是謂當則失當義但令心重事重悉同犯重
此是名僻若事僻者實輕謂重則犯重實重謂輕
則罪輕以其心謂輕重故若作書遣使一云同重
一云罪輕然犯七逆十重前前人戒失戒後說但
輕垢五向人說謂上中二境無菩薩戒者向說犯
重損法深故為下境悉輕毀損不過深文云菩薩
聞外道二乘說佛法過應慈悲教化而反自說即
是向彼人說損辱為甚六前人信解巳所說口業
[002-0091c]
事遂據此時結罪結罪多少一云隨人二云隨口
業也。


【註】十戒具戒者十戒即受十重戒具戒即具足戒
乃小乘戒也或先大後小或先小後大意兼大小
二戒者故云也又言等者既巳云出家何又云二
眾故此釋出二解皆通也依律部者二皆輕也當
疑僻此三義今文甚詳應貫諸戒皆此意義消釋
也熙鈔云事實尚然況虗搆是非抑沒前人損壞
正法招過極重不肖之徒或匿名傳謗豈拘有戒
無戒但恨不知儒典云聞人之過如聞父母之名
耳可聞而口不可道況大士掩惡揚善為心也頂
山引大慈經云出家人左手抱男右手抱女從一
酒家至一酒家賢劫後佛當般涅槃敬請佛子不
應說過。
○二明應。】


「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
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


【○三結不應。】


「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


【○三結罪。】


「是菩薩波羅夷罪。」


【【疏】法門例前事亦有四一約境二約言三約心四
約報境有所說境有所對境所說有六一見地上
菩薩為物逆行謂非而說二見三賢菩薩四果聖
人微失而說三約自和尚阿闍梨之過四說傳法
[002-0092a]
住持人過五說同類淨戒人過六說破戒無戒人
過此六皆初重次輕所對境者有五一對國王大
臣說其過令彼捨信毀壞三寶二對外道惡人同
求過者增彼邪見誹謗佛法三對信心白衣說壞
其信心此三境初重後輕四對自眾快意說得方
便罪五為眾中舉過呵責及說向彼師令彼教誨
等此不犯也二約言或以極鄙惡言磣切而說二
以汎言而說重輕可知若作書與人亦可例知三
約心心有三毒或以癡心謂說為德不懼破戒等
或以嗔心酬彼怨說以暢巳情或以貪心貪利養
名聞故說佗過令為利向巳又心通三性惡性如
上善性者謂調伏佗故說令有所畏而不作此則
不犯無記性者率爾輕心妄念而說不能無犯四
約報說僧尼菩薩罪過業報極重如正法念經中
入拔舌地獄耕其舌等又如不思議菩薩經中說
饒財菩薩說賢天菩薩過故九十一劫常墮婬女
腹中生生巳棄之為狐狼所食一言之失苦惱如
是足為龜鑑是故菩薩常應讚歎一切眾生所有
功德況於菩薩及內僧尼無行經云若見破戒人
不說其過惡應當念彼人久久亦得道智論引涅
槃經云若彼眾生全無善可讚當念佛性之善而
讚歎之自說其過以自污心除諸菩薩以慈悲心
舉罪呵擯或因說彼惡行調伏等或借王等力方
便調伏等此則無犯反此乃至起一念嫌心而說
[002-0092b]
人過者悉犯重罪誡之誡之。
△第七自讚毀佗戒。


【疏】自讚者自稱巳功德毀他者譏他過惡備二事
故重菩薩與直於佗引曲向巳何容舉我毀佗故
得罪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但菩薩利安為本故
讚毀罪重聲聞不兼物毀佗犯第三篇自讚犯第
七聚。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初不應二。
○初明成事。】


「自讚毀佗亦教人自讚毀佗。」


【○二明成業。】


「毀佗因毀佗緣毀佗法毀佗業。」


【【疏】文句同前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
想三讚毀心四說讚毀具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
者一云毀上中二境犯重毀下犯輕二云上中二
境有菩薩戒者方重惱彼妨深故若無戒及下境
有戒悉輕惱妨淺故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大
意同上三讚毀心謂揚我抑佗欲令彼惱若折伏
非犯自非心正是業主教佗兩解一云同重二云
罪輕四說讚毀具者此經漫云佗人受毀辱依律
部有八事云云五前人領解者彼人解讚毀之言
隨語語結重增上犯巳失戒後但性罪前戒制向
佗說彼過止八事中犯事以向無戒人故重。


【註】自非心者頂山云即自讚毀佗心乃業主也自
即自讚非即毀佗也漫云者意乃通途云佗人也
[002-0092c]
熙鈔云漫水敗物若借用此義自讚毀佗之業水
敗大乘性戒之善根此釋何據疏但通云他人受
毀辱業相甚廣八事在律須者撿之增上後但性
罪者頂山云若依前文後字改為復字則復說也
前戒者指向說過戒也。
○二明應。】


「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巳好事
與佗人。」


【【註】藏疏云以諸菩薩法合代佗受於加毀若不代
受非菩薩行況更加毀違害誠深故結重文意如
此非理凌欺名毀令其耻𧹞名辱。
○三結不應。】


「若自揚巳德隱佗人好事令佗人受毀者。」


【○三結罪名。】


「是菩薩波羅夷罪。」


【【疏】法門例上事釋又五一約法二約境三約言四
約心五約報初者菩薩現宜密行內蘊讚揚佗德
稱巳毀佗更招罪業前戒以佗有過依過而說尚
乃入重況今越過加毀為失猶重說過與毀他二
似相濫但前以依過而說此乃無過加毀所以異
爾二約境同前此中加自讚之境也三約言如有
德言無是德言過多德言小無罪言有少罪言多
等皆是毀佗巧令佗信也自讚之言如自言得聖
無戒具戒無學具學等於三學中有一言具等善
見論中說五種大賊一者犯七聚自言清淨此中
應與妄語揀但以自讚之意即入此中也然妄語
[002-0093a]
亦是非聖說聖此中因讚巳而毀佗所以異耳四
約心一若為令佗起信心故自讚毀佗此亦無犯
二若由放逸無記心犯若於佗愛恚等犯亦未入
此中三為貪名聞利養欲令佗恭敬等是此中制
重也以貪癡心如十輪經說毀傳法人令一方佛
法不行此罪最重然諸經論誡此甚細皆明佛法
內人並於貪癡心中起種種罪總有四種謂三學
并雜行一戒學中有二種謂一矯異者如比丘雖
不破戒性非質直依邪思計現異威儀眩耀世間
以求名利二淺識者自非深智恃巳戒行凌乘急
者聞空恐怖此皆是阿蘭若賊也二約定學亦二
類一約貪誑者謂性樂名利久在山中心少證靜
現得定相眩耀世人招大名聞普抑餘人無此相
者悉以為非亦是阿蘭若賊出華手經又經云衲
衣在空閑自稱阿練若等二約邪慢者謂性非多
聞依山習定鬼神加令心念定有見佗不善覺知
即恃此起慢當大名聞蔑滅餘人悉以為非傷害
佛法此是魔黨大賊也出起信論及華手經三慧
學亦二種一約淺者謂性少聰利學無次第名利
衝心急預講說巳見臆斷非毀古今唯求名利元
無出意恃自無行亦輕侮戒定此是賣佛法賊當
招大苦出華嚴經魔業中此一種罪近世多有學
佛法者貪慕名利以此照心可不自誡二約深者
謂性少明辯雖於二乘三藏文義少通然由未得
[002-0093b]
佛意既當傳法唯讚名利以勸後學非毀古今顯
自獨絕恃此為德起慢凌雲然但誦法藥而不滅
病巳負深𠎝况更於佛法中起病甚不可也水中
出火以何滅之此是害佛法之賊出佛藏十輪經
等四約雜行中亦有二種一約福行謂性非質直
苟為姦計共崇奇福眩耀世人招引重䞋意在以
少呼多用此活命既遂其所求即恃此起慢凌滅
餘人無利養者悉以為非利養既爾名聞亦然此
亦賣佛法賊出迦葉經二約餘行謂非性慧悟隨
學一法即便封著眩此所學以招名利撥餘所修
皆非究竟此亦愚人蠹害佛法賊也勸諸後學常
自省察勿令自心墮此諸賊損菩提意請讀寶積
寶梁迦葉佛藏等經深以為誡故藏疏中明治行
菩薩應當於過自顯不作一念覆藏之心恐增長
故慮難滅故於巳功德常不顯說不起一念耀巳
之心恐耗損故慮不增故菩薩常應於佗有情不
見其惡唯見其善是故忍惡攝巳推善於人心唯
清淨此為常行彼又揀云問若自無惡而忍若佗
無善而推豈非諂曲妄語也答自居不足安得無
失謂無失者唯佛一人以累盡故又佗無餘善由
有佛性即是真善若意如此而忍而推非直無諂
亦無妄語止觀安忍中云卑如江海穢濁歸之屈
如橋梁人馬踐之當耐勞苦猶如箭垛眾箭湊之
無恨無怨如此忍辱豈更讚巳毀佗也是故菩薩
[002-0093c]
比丘常應省察於名聞起處多利養處則不居之
以傷害故莊嚴論云利養如霜雹能損功德苗如
法得之尚須遠避况復於此起種種過寧不自慎
五約報如上無過毀他非分自讚貪求名利邪命
自居佛法中賊必墮地獄具受眾苦如論廣說又
護國菩薩經云菩薩有四種墮落法一不恭敬佗
二背恩諂曲三多求利養名聞四詐善揚德四種
墮落地獄也若別約毀論報如謗佛經中有十人
毀謗積辯法師遂令當處佛法少分凌遲此十人
後墮地獄經無量劫受拔舌等苦後多生無目末
後逢釋迦佛出家多時苦行竟無所得復使還俗
廣說如經若別約自讚者如扇提等五人四人在
林間坐一人於聚落唱云林中有羅漢遂大得供
養後墮地獄備受眾苦出巳為人復為本施主作
擔轝持穢器者廣如律文故知自讚毀佗其過彌
大。
△第八慳惜加毀戒。


【疏】慳惜是愛悋之名加毀是身口加辱前人求財
請法慳悋不與復加毀辱頓乖化道故得罪此戒
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菩薩不揀親疎求者皆施
不與加辱皆犯以本誓兼物故聲聞唯弟子不教
法犯第七聚不與財不制尼家二歲內不與財法
犯第三篇二歲外不與犯第七聚加毀隨事各結
不全為重。


【註】尼家二歲內鈔引論云制二歲學戒受六法故
[002-0094a]
當與財法二歲外巳是大尼不與但犯第七聚為
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敘事三初不應二。
○初明成事。】


「自慳教人慳。」


【二成業。】


「慳因慳緣慳法慳業。」


【【疏】此戒備五緣戒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慳毀
心四示慳相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者謂上中二
境犯重下境輕二眾生想如前三慳毀心謂惡真
悋惜財法而加打罵是犯若彼不宜聞法得財宜
見呵辱皆不犯自慳自毀自正是業主犯輕垢以
前人教不犯戒故四示慳相或隱避不與財法或
言都無或手杖驅斥或惡言加罵等皆名示相或
自身示作或使人打罵皆重若彼遣使求財請法
對使人慳惜或惡言呵罵皆應不重既非對面損
惱彼輕故決定毗尼經云在家菩薩應行二施一
財二法出家菩薩行四施一紙二墨三筆四法得
忍菩薩行三施一王位二妻子三頭肉皮骨當知
凡夫菩薩隨宜惠施都杜絕故犯也五前人領解
知悋惜之相領納打罵之言隨事隨語結重此戒
亦一例結重也。


【註】眾生相亦有當疑僻例前鈔引釋論云依隨經
法廣立文字而為作義名為法施領納打罵積憾
[002-0094b]
惱佗所損為大伹隨力量當行布施慳因者通於
三毒石壁云存巳不施貪為因也憎彼不捨嗔為
因也此之外不行捨施癡為因也緣者或內自讚
巳或宿有嫌恨等法即護惜便宜業即務成肥富。


○二明應。】


「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
與。」


【【註】頂山云一切貧窮等此該二意財貧法貧或寡
聞無慧必須法施也隨前人所須者愛法不樂財
愛財不樂法或二種皆愛財有多少貴賤法有大
小偏圓或求貴與賤或求圓與偏或都不與皆犯
一切言之隨有所須意甚該愽。
○三結不應。】


「而菩薩以惡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
法者不為或作與字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
辱。」


【【註】此亦可名舉輕況重前是況財有求下況法一
句者句有長短如一四句偈有通有別三結罪。】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法門例前事釋有四一約物二約心三約境四
約報初中有三謂財與法及無畏也財有內外外
財有十一食等二藥等三衣等四財等五畜生六
奴婢七名聞八王位九妻妾十男女皆前前不與
重後後不與輕內財有五一暫請王位二取髮爪
等三將作奴婢四取支節血肉五全取身命亦前
[002-0094c]
前不與重後後不與輕。
○二法施有三一世法二
二乘法三菩薩道法三無畏施亦三一捨怨二拔
苦三救命。
○二約心有三毒所起因以致慳等如
前疏釋。
○三約境有應與境而不與者犯重有不
應與境而宜不與勿犯且應與境有四一恩境謂
父母師主等二德田謂三寶等三悲田謂飢窮眾
生等四苦田謂困厄眾生等有所求乞宜應施與
而不與者皆犯重罪次不應與者瑜伽論有三十
種不施無犯今略撮彼示十意一若知種種內外
施物於彼眾生唯令安樂不作利益或非安樂非
利益皆不與無犯二若有來求不詳為伴欲作非
理逼迫損害誑惑於佗不應施與三菩薩正作利
益眾生事或有來求自身支節或魔事壞亂欲乞
身分支節及眾生癡狂心亂來求身分支節皆不
應與四若有人或為害佗來求毒藥火刀等不應
施與五若有人來求種種戲樂能引無義之物捕
獵等具為媒妁等皆不應與六若有怨家來求讎
隙為欲呵打縛鎻等報皆不應與七若有病者來
求非量非宜飲食不應施與八如有來求奴婢妻
子亦以善言勸喻令其歡喜生樂欲心終不強逼
令其憂惱仍不施與怨家羅剎等九菩薩終不侵
奪父母妻子奴婢僕使親戚眷屬所有財物持用
布施十菩薩於來求者終不施與不合儀物謂殘
宿飲食穢變吐唾等施出家者又不食葱肉酒者
[002-0095a]
施與此等雜染之施又如上所說諸不施者菩薩
不忍直言我不施汝要當方便曉喻發遣謂諸菩
薩所畜一切資財之具為作淨施故先以捨與十
方諸佛菩薩如苾蒭作淨施法若觀來求者施時
稱理應作是念諸佛菩薩無有少物於諸眾生而
不施者如是知巳取物施之若觀施時不稱正理
即應念先作淨施法告言此物是佗所有不許施
汝軟言喻曉方便遣發。
○四約報慳心所報經論
甚多略說十種一生餓鬼中如目連母等二或餘
趣受苦如疥癩野干形乃至無一毛可以覆身等
三於人中受貧窮苦困四損減宿世善根五失於
菩薩檀波羅蜜六由慳法故世世常受愚癡善生
經云若有於財法食生慳當知是人於無量世得
癡貧報七由匿法眼恒無眼目八由不施無畏生
生常懷恐怖無暫安穩九恒為怨家而得其便十
令三檀六度俱不成就又菩薩當於財物修十種
念宜應布施一思惟巳身及以財物皆是無常磨
滅之法一旦散壞非惜能留是故慳惜都無所益
二況此並是王賊水火惡子等分彼既未侵速應
捨施置堅牢藏令永屬巳三若慳不施則種世世
貧窮之業以隨自身四由我前世不慣習施故今
有財慳而不施若我今者不勵力施此習不破後
更增長能障大施今應勵意違慳而行惠施五又
若自貧乏恐不存濟而慳不施則當思惟貧是施
[002-0095b]
障為此破障應當忍苦勵力行施我因宿業曾受
種種飢渴等苦不能饒益於一眾生我今饒益於
佗設使受苦乃至殞命終不令乞者空回況當猶
有餘藥草等可以活命是當忍苦而行布施六若
於身命及所重財而不能捨即當思惟我於三界
大師前發大菩提心時一切內外皆巳捨訖如何
今者乃違本誓孤負眾生七又便令我犯波羅夷
罪即為欺誑十方諸佛甚為不可八我今捨此不
堅固物臭穢之身令我當得清淨法身永得堅固
此既益我若不行施即失大利九此身及財是虗
妄物尚不能捨滿眾生願何能常以無上菩提饒
益眾生十我常觀察一切法定無我我所而今於
此虗妄身財慳恡不捨何能證入平等法性是故
菩薩常應以此十心觀察一切即應常施具如華
嚴智論瑜伽等論說又菩薩亦應有當慳者謂乞
戒浮囊纖塵不與乃至小罪猶懷大懼也此等論
議佗宗甚備天台既闕今引而伸之幸詳而裨補。


△第九嗔心不受悔戒。


【疏】不受悔謝乖接佗之道故得罪此戒七眾同犯
大小乘不全同菩薩本接取眾生嗔隔犯重聲聞
自利犯第七聚。
○初標人。】


「若佛子。」


【△二敘事三初明不應三。
○初成事。】


「自嗔教人嗔。」
[002-0095c]


【○二成業。】


「嗔因嗔緣嗔法嗔業。」


【【疏】二文句同前此戒具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
生想三相隔嗔心四示不受想五前人領解一是
眾生者上中境重下境輕也二眾生想有當有疑
有僻等同上三隔嗔心者不欲和解犯重知彼未
堪受悔不犯四示不受相或關閉斷隔發口不受
五前人領解知彼不受身口加逼之苦隨身口業
多少結重。


【註】頂山云嗔通三業身則現威口出麤語意乃兼
之諸戒皆增上緣為因唯此嗔怒乃親生因也教
佗意則動念口遂教佗身在其間。
○二示應。】


「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有本有中字善根無諍之事常生
有本有慈字悲心孝順心。」


【○三結不應。】


「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


【【註】情無情也無情境上如風雨雹雪嫌其過度輙
生罵詈等豈不念虗舟觸人乎。】


「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
悔善言懺謝猶嗔不解者。」


【【註】石壁云以惡口下三業皆具然反更之言有六
重事謂合慈不慈一也更加嗔恚二也及以口罵
三也又以手打四也兼行刀杖五也懺謝不解六
也過犯重重故云反更。
○三結罪。】
[002-0096a]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法門例前事釋有四一約境二約事三約相四
約報約境者餘戒有可不可之境唯此嗔戒一切
皆不應嗔有十種境一聖賢二二師三父母四傳
法人五眾僧六俗人七巳弟子男女八奴婢九畜
生十非情此等諸境皆不應起嗔二約事一違巳
見解二違巳情欲三侵巳名利四損巳眷屬五無
辜致罵六枉被打縛七刀解支節八將斷其命九
害其父母十毀滅三寶因此十事起嗔皆前重後
輕三約相亦十一念動起嗔顏無異色二顏色變
異三舉身戰動四兼成打罵五於上所起暫知即
悔六經宿方悔七多時不捨八前人暫謝悔即解
九前人多時求悔方解十多時求悔亦不解皆前
輕後重四約報智論并善戒經及華嚴中明嗔罪
招報最重由嗔入地獄由嗔墜餓鬼畜生若生人
中得二種果報一常為一切求其長短二常為眾
人之所惱害身常醜陋人不喜見失上界樂違解
脫法菩薩當應修十種念令嗔不起一思惟一切
眾生皆我父母親眷伹應慈孝何得有嗔二思惟
無常瑜伽論說彼諸有情皆是無常命念念斷嗔
之極者無過斷命智者不應於生死中復欲更斷
而不應起有染濁心況當以手杖加害三思惟苦
論云又自佗身一切皆以性苦為體我應方便令
離其苦不應更增其苦四思惟業緣謂我無過被
[002-0096b]
橫打罵必由往業資糧論偈云打罵恐殺縛終不
怨責佗皆是我自罪業報故來現五思苦增多謂
由我昔惱佗今我不忍則種當來大苦因緣六思
憫愚智論云若被酒醉人及鬼著打罵即不嗔之
眾生亦爾無明酒醉煩惱鬼著為之驅使不得自
在不應嗔佗七復自思惟我在穢土法應受惱但
應調伏以求出離而生淨土如入𣗥林法應被刺
伹求免出不應嗔刺八思惟發菩提心普救一切
設地獄苦尚為佗受況此小苦便違本誓九思學
菩薩行中忍行若無彼惱此行未成彼人施我大
行應須媿謝不謝則背恩何可嗔佗反為深𠎝如
提婆達多是大善知識也十思惟因緣無性經云
因手刀杖及因我身故得成打我今不應橫嗔於
佗由彼成打則嗔彼者亦由我有打何不自嗔又
打從緣起必無自性故畢竟空能打所打既無所
有忍尚不立何得有嗔思益經偈云設節節解身
其心常不動知心不在內亦不在於外諸法念念
滅其性常不住於中無罵辱亦無有恭敬如此十
法宜應常習故知嗔戒最宜持秉經云一念嗔起
障百法明門又菩薩亦有嗔法謂呵諸煩惱除此
法門外唯此戒無開以障道深故。
△第十謗三寶
戒。


【疏】亦云謗菩薩法戒或云邪見邪說戒謗是乖背
之名絓是解不稱理言不審實異解說者皆名為
[002-0096c]
謗也乖巳宗故得罪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大士以
化人為任今邪說亂正故犯重聲聞異此三諫不
止犯第三篇。


註絓音卦又音𦘕凡是亦背也頂山云謗佛者是
佗非佗是巳非巳兩亦雙非執皆成謗況於三身
定執有無縱依祖話亦成謗也謗法者頓漸權實
偏圓大小四悉三語無通見者皆為謗也謗僧者
權實賢聖四種八輩塞而不融況見持毀三學差
別莫究深旨咸犯斯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敘事三初明不應二。
○初成事。】


「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


【○二成業。】


「謗因謗緣謗法謗業。」


【【疏】文句同前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
想三欲說心四正吐說五前人領解一是眾生謂
上中二境若菩薩若聲聞若外道向說犯重二眾
生想有當有疑有僻如上三欲說心者運意作欲
向說之意四正說者發言向佗自對犯說若令佗
傳說悉重五前人領解納受邪言隨語語結重若
作邪說經者欲令人解隨彼披覽發解者隨語語
重。
○二明應。】


「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鉾
刺心。」
[002-0097a]


【【註】鉾者長二丈建於兵革極利也三百即表三毒
各具諸惡總以三百言之刪補云惡人者伹以貪
嗔為因非理謗者名為惡人當與外道異故云及
以石壁云不言法僧者有二意故一文不便故二
以本該末故謂法是佛所說僧是佛弟子藏疏云
問華嚴云菩薩聞讚佛毀佛於佛法中心定不動
云何此中乃云如鉾刺心答有四類眾生一聞毀
佛生喜以邪見故二無喜無憂以佛法外人故三
聞即生痛以是初心弟子故四聞即無憂無喜以
是不退菩薩故知佛功德不可毀故毀所不到故
彼經據不退位此約初心故不同也若是初心強
同後位而不痛傷者是愚癡人順本惡見忍受此
事故不可也問諸法皆空何須強痛答真空不壞
緣起業果是故尊卑宛然若壞此為空是惡有取空
外道見也如涅槃經云五百婆羅門謗云一切皆
空何處有佛菩提等由此謗故王殺彼類得福無
罪汝今豈欲同彼類也此釋有補於人故兼錄之。】
註菩薩戒經卷中之二
[002-0097b]
註菩薩戒經卷之中三



【○三舉況。】


「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
謗。」


【【疏】邪見推畫條緒乃多略有四種一上邪見二中
三下四雜上邪見者撥一切都無因果如闡提中
邪見者不言都無因果伹謂三寶不及外道有兩
相一法相異謂三寶不如此是痤陋之心計成失
戒二非法相知三寶為勝口說不如既不翻歸戒
善不失隨所出言犯重亦此戒所制下品邪見不
言三寶不及外道但於中棄大取小心中謂二乘
勝大乘不及若計未成犯輕垢下自有背大向小
此戒中廣明雜邪見有四種一偏執二雜信三繫
念小乘四思義僻謬偏執有二一執大謗小二偏
謗一部執大謗小者計云唯有大乘都無小乘非
佛所說此謗聲聞藏犯輕偏謗一部者於方等中
偏言一部非佛說若計成犯輕垢既不頓違經教
犯輕垢不失戒二雜信謂心中不背因果及三寶
大乘伹言外道鬼神有威力遂奏章解神或勸佗
悉犯輕垢三暫信小乘知大乘高勝且欲斷煩惱
取小果後更修大此名念退若計成犯輕垢四思
義僻謬如即今人義淺三五家釋此應非罪是我
智力不及非作意強撥也復有知義輕輙解復有
[002-0097c]
知佗為是強欲立異皆邪畫之流所犯輕垢。


【註】上邪見闡提此云信不具謂六師外道等鈔云
昔師云魯人尚不信東家丘邪見豈信有西方佛
偏執唯大無小內教之人不無墮此荊溪云執實
迷權尚失於實況執權迷實則權實並亡斯復甚
矣刪補云見謗不巳是一非而復助彼故云反更
不生信心則同外道不生孝順心則同惡人上文
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至道之法今既生謗即是
不孝三寶至道之法亦是不孝父母師僧以因謗
損物故奏章解神者解即獻也邇世往往有之可
不深誡。
○三結罪。】


「是菩薩波羅夷罪。」


【【註】法門解者當了自性本清淨之心離諸戲論即
性本具不謗之戒隨順法性如上所辯一毫不犯
次體能持之心非內非外離諸性計亡四絕百一
剎那中遍攝遍具八萬細行無不具足此一剎那
即是法界法界體空離於增謗具足諸戒離於減
謗非空非有離有無謗雙照有無離戲論謗究盡
謗源本性清淨亦無能離及與所離純是法性不
一不異理惑雙亡此外皆泯究竟清淨成佛菩提
從因至果以此為自行亦以此為化佗故曰自行
唯在空中一法不立諸戒本淨化佗三千赴物法
法不失諸戒宛然前於殺戒約教約觀廣示此意
以貫諸戒戒戒皆爾今於謗戒復明此義以結諸
[002-0098a]
戒諸戒咸然請持者誦者善解斯旨會此諸戒常
自照心念念炳明方免數寶之責事解有四一約
境二約心三約法四約報境謂外道惡人佛法中
始行檀信有力貴人等謗說三寶故心有上中下
或貪利名欲信巳勝故或嗔彼勝境高於巳故或
不識不知愚癡重故發言有麤細等法謂三寶各
有法理佛有真應法有半滿僧有權實謗佛者於
佛三身或起執見定有違於圓別定勝違於藏通
定大違於丈六八尺定小違於藏塵滿空定有不
契無相定空減損佛德定一乖於應用定多不符
本體隨起一中皆成謗佛也謗法者佛不說法或
四悉被物或三語赴機人所不曉隨言成計四悉
世界悉檀即歡喜益世界即差別不同悉檀此云
徧施或宜聞空歡喜如來鑒機隨為說法皆令歡
喜故有異說不解此意執有非無執無謗有皆成
謗法為人悉檀即生善益或有聞空戒慧宿善增
長或聞有增長或聞中增長對治悉檀即破惡益
或聞有破惡或聞無聞中破惡等第一義悉檀即
入理益或聞空入理或聞有聞中入理皆是如來
鑒機所宜為作異說人所不了執之成謗也三語
者一隨自意語二隨他意語三隨自佗意語榮鈔
說三種意語隨自意者如涅槃各說身因五百比
丘或云無明是身因或云無明愛是身因各各不
同佛言一一所說無非正說我為欲界眾生說父
[002-0098b]
母是身因如是等經名隨自意語如𣏌吒羅長者
問佛知幻否若知幻者即是大幻人若不知者非
一切智佛言我是知幻之人名為幻人也長者言
如是佛言如汝知波斯匿王有旃陀羅名氣[虛*頁]否
答言我久知矣佛言汝知久者可得是旃陀羅也
長者言我雖知非旃陀羅佛言汝知旃陀羅既非
栴陀羅我今何故不得知幻而非幻乎乃至若說
非幻之人名為幻人得無量罪長者言我今所有
悉以相上幸莫令波斯匿王知我此事佛言是罪
因緣不必失財乃多因是墮三惡道長者聞言心
生恐怖我當云何得脫惡道佛為說四真諦法長
者得果是名隨佗意語一切世間智人說有我亦
說有智人說無我亦說無智人說有常樂我淨等
名隨自佗意語此是佗宗釋三種語天台自有解
釋引此令知佗宗又有四種意趣一別時意趣如
聲聞得記現雖獲成果在當意在別時也亦如涅
槃毒皷法華繫珠華嚴八難頓超之說為邪定者
作遠因緣皆名別時也二別義意趣世尊於法華
前雖廣開權意在顯實亦如將說法華一乘先說
無量義等亦此意趣也三平等意趣如法華唯為
一大事因緣常不輕云汝等皆當作佛圓覺云有
性無性齊成佛道即其意也四隨眾生意趣即隨
他意語也亦如釋迦本迹壽量長短皆隨眾生之
所欣樂也法既四悉三語隨機意樂種種異說不
[002-0098c]
解此意各執一端而相是非皆成謗法此中三語
四趣亦法門中一端不可不知故備引于此謗僧
者僧有權實逆順不同略四種一權實二逆順三
內外四事理十地菩薩通權實順化逆化內證外
現種種不同又如提婆達多曾作三逆出佛身血
破轉法輪僧拳打華色比丘尼眼出此為遮眾生
起惡業故現此權身名逆外事鶖子巳斷惑證理
常隨佛化生名順內理又滿慈內秘名內理外現
名外事內實外權唯順非逆又三乘聖者剃髮染
衣名為外事見諦證真名為內理是實是順非權
非逆復有聖人內證真理進趣菩提外現事相錯
亂學此乃實身名為內順理權身名逆外事如是
聖賢無量差別若不了知而妄說者皆謗僧也約
報者謗三寶之報皆墮地獄如有威儀法師謗大
乘墮地獄經多劫後生人中常盲如無行經等說
又如鬱頭藍弗等常在地獄故知應生至信之心
信慧相導於三寶境淨信堅固寧捨身命經百千
劫終不生於一念疑謗毀破佛法而墮地獄也上
來十重採集眾釋義優者存之闕釋者補之以助
天台釋疏之備也。


【疏】善學十重第三段總結有三章一先舉所持法
二誡勸三指後說此三中各二段初二者。
○一舉
人。】


「善學諸人者。」
[002-0099a]


【【疏】謂歎美之辭。


【註】有本作此仁字刪補云善學即能學之人諸仁
者即所學也即巳學菩薩也仁忍也巳學者善惡
能忍曰仁今謂義理雖通今應作人以疏為據。

二舉法。】


「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


【【疏】菩薩波羅提木叉此言保得解脫解脫是果戒
是因因中說果也。
△應當下第二誡勸犯持亦二。


○初勸學持。】


「應當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
戒。」


【【註】藏疏云具二意一謂一戒中尚不應犯塵許況
全犯戒二謂十中尚不許犯一何況犯十今謂文
意正應於一一戒皆不應犯微塵許況具犯十也
微塵者如護浮囊微塵不與。
△二別舉得失又二
初舉得失二勸學儀初又二。
○初失。】


「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
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
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


【○二明得對失論得得惡報也。】


「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
應一一犯。」


【○二勸學儀。】


「汝等一切菩薩今學當學巳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
[002-0099b]
心奉持。」


【○三指後說。】


「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疏】第三總結指後說懸指大本後分八萬威儀品
當說。


【註】荊溪云但護篇聚於梵網八萬威儀未為持相
八萬者熙鈔云准三千威儀經有二卷在猶字函
世高譯約二百五十戒各有四威儀合為一千指
三世轉為三千威儀配身口七支為二萬一千又
對三毒等分則成八萬四千諸文舉其大數但云
八萬威儀然今大乘頓戒恐不應以篇聚增數釋
之彼文約少可爾更請詳之前云各二段但前二
科一一科中各有二段此中第三只一段文盖通
舉耳。


【疏】四十八輕類前三段。


【註】即前十重初云三章一總標二別解三總結也
今亦例前應為三初總標即佛告下二別解即四
十八戒三總結即諸佛子至今誦。
○今初總標亦結
前生後意。】


「佛告諸菩薩言巳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今
當說。」


【【註】十重結前四十八輕生後然眾輕戒佗宗疏記
辯釋亦詳此疏既略採彼補釋不無其益先示重
輕次明開合初者藏疏於輕戒中有六戒兼重云
[002-0099c]
一謂國使殺生戒為使故入此篇殺生故帶重罪
二放火焚燒戒中焚燒故入此篇隨所損物故為
犯重三依官強乞戒恃官勢故入此篇強取物犯
重四為主戒中為主失儀故入此篇損三寶物亦
犯重五違禁行非戒中詐現親附故入此篇自謗
三寶故又犯重又殺盜故犯重又六齋三長月作
非入此篇六畜作非法戒中輕秤小㪷等入此篇
取人財物故犯重榮鈔又加一戒謂無慈報冤戒
中無慈報冤犯輕兼有殺嗔犯重次開合者依藏
疏乃約十種戒內開出三十五種兼前六戒有重
者言之總有七十九戒榮鈔於兼重之外約十四
戒開出成七十九戒此又詳細今依榮鈔錄出示
之輕慢師長戒中有二一不感恩德二不供所須
匿非同住戒中有四一不教懺悔二共住三同利
養四共布薩販賣招嫌戒中有三一賣良人奴婢
二販賣六畜三販賣死具不救眾生戒中有二一
不救餘生二不救尊親輕新求學戒中有二一受
戒非儀二不好答法待賓乖式戒中有二一祇迎
乖式二受請非儀惡伎多損戒中有六一賣男女
色二作食舂磨三雜占辯胎四呪術工巧五調鷹
方法六合諸毒藥違禁行非戒中有四一通致婬
色二殺生三劫盜四破齋犯戒畜諸非法戒中有
六一畜賣殺器二輕秤小㪷三因官取物四繫縛
求財五破壞成功六畜養猫狸等觀聽作惡戒中
[002-0100a]
有五一觀鬪競二聽音樂三技戲四行邪術五為
賊使入諸難處戒中有二一應作不作二應止不
止應講不講戒中有二一不化物安僧二不講經
救難不受眾生戒中有二一受戒失儀二不與授
戒無德作師戒中有三一為利養二為名聞三為
弟子巳上十四戒開成四十五并餘三十四共成
七十九榮云大疏中釋此略作八門即指藏疏以
石壁疏無此等釋既又與藏疏不同者即更細開
甚詳故今錄之讀者詳焉。
△二別解即四十八戒
依經五段三十二九今疏通釋為四十八。


【疏】第一不敬師友戒慠不可長妨於進善故制七
眾同犯大小乘俱制自下諸戒皆有三章一標人
謂若佛子二序事謂中間所列三結罪名謂輕垢。


【註】不敬師友如和尚闍梨師也同學同行友也慠
不長語出儒典七眾大小乘同制與十重同前文
巳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


【疏】序事中或差降不同三階一勸受二明應三明
不應與十重無異前明勸受是結戒遠緣此階三
別。
○一舉所勸人。】


「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


【【疏】凡舉三位人為勸恐在憍奢縱誕不修戒行故
偏勸王雖秉法行殺有罪有福如聖所說若受得
[002-0100b]
戒非人防護福善增多。


【註】熙鈔云有福者大經聖行品云昔仙豫豫王深
重大乘故十二年中事婆羅門後勸發菩提心婆
羅門曰菩提之性是無所有大乘經典亦復如是
大王云何令人同於虗空王恐增長佗人邪見遂
殺之作來報益以此而知為宣通故雖殺亡犯反
為後福。
○二正勸令受。】


「應先受菩薩戒。」


【○三明受制利。】


「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


【【疏】下悅鬼神上匡佛法有人言此文屬總勸受戒
若是總勸何簡高下偏勸王官者制令恭敬恐王
憍奢故舉為言先也。


【註】頂山作釋伏疑消疑云依職受位受不受何損
益也答受者戒法在身神護佛喜也。
△既得巳下
第二明應應行敬事也亦有三別。
○一序巳得戒
善。】


「既得戒巳。」


【○二應生孝敬。】


「生孝順心恭敬心。」


【○三出所敬之境。】


「見上座和尚阿闍梨大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
禮拜問訊。」


【【註】石壁云孝順心感其恩故恭敬心欽其德故榮
[002-0100c]
鈔云不知指何名為上座引五分佛云上無人者
名為上座一座一眾最居尊上故此經先受戒者
在前餘經或有指文殊彌勒或陳如或舍利弗為
上座或為長老皆有以也和尚此云近讀弘明集
云和尚非是天竺之言伹外國謂比丘為和尚此
云力生依止此人道力生故亦名知罪福以此示
人故寄歸傳云梵語鄔波駄去聲也此云親教師與
近讀義相近也古云和尚訛也阿闍梨者正云阿
遮梨耶此云軌範師荊溪云豈有上智於師不敬
若不敬師則失大利也大同學年德長故同見同
行解行同故。
○三不應。】


「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嗔心不起承迎禮拜一
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
給之。」


【【疏】而菩薩下第三不應生慢也前明應應行謙卑
敬讓師友自下諸戒皆有此意。


【註】自貴曰憍凌佗曰慢此二屬貪對嗔癡成三毒
心憍慢反前恭敬嗔癡反前孝順一一者有兩謂
一一師處或一一供養事賣身者石壁云或曰禮
敬隨時人皆所致貧富不等供養如何故次云自
賣身國城男女等此蓋語其貧無所有賣身給之
或表鄭重未必全然賣身通在家出家二位賣國
城男女約在家者言國城約王位男女約本誓所
統曰國所據為城此通四輪兼於粟散七寶有二
[002-0101a]
種一輪王寶謂一輪寶二象三馬四珠五女六主
兵臣七主藏神此出正法念經二小王七寶佛地
論云一金二銀三吠琉璃四水精五𤥭𤦲六瑪瑙
七赤真珠隨方所樂重之百物言其大數尊者曰
供卑者曰給刪補云學者應知當茲叔世善須觀
時不可一向坐邀王臣如賓頭盧迎王七步稠師
善知進否或因禍福於道有損善須精察。
○三結
罪。】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註】言輕垢者石壁云體非重過名輕點污淨行名
垢所以制者為護微細惑業增長三聚方便成於
十重戒故律中名突吉羅翻為惡作惡說作說非
理即身口之過也善戒經云又名失意罪失本持
戒善淨意故只如師友若不恭敬心慢身慠則須
獲罪然口啞不能問心昏不能起貧不能供身無
人買甚欲供養將如之何但不憍慢事出於實亦
無所犯云為十重方便者榮鈔云如不得畜刀杖
弓箭等是方便成於不殺戒不得販賣輕秤小㪷
等是方便成於不盜戒不得販賣男女色是方便
成於不婬戒等餘准應知然此輕戒例前應作法
門事相二解法門者如此不敬師友戒中當了心
性具一切法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為師
心性在我既具諸法即得為師在佗所具亦爾一
切眾生心性之中具一切佛法以法常故諸佛亦
[002-0101b]
常故常不輕敬一切人皆如佛如師如兄如友並
當作佛隨順此性持不慢戒即空假中事理不二
自因至果亡自亡他平等供養遍一切處皆持此
戒也此戒既爾下去眾輕隨義作觀悉皆例此事
釋者一約境謂上中下三品師為上品友為中品
同類下品二約心亦三嫌恨心恚惱心犯上品二
憍慢心癡心是中品三懈怠妄念是下品三約報
以今世不恭敬供養如扇提等云云此之二釋戒
戒例然或書不書可以意得。
△第二飲酒戒。


【疏】酒開放逸門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唯咽
咽輕垢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一序事三階一明過失二制不應三舉非結過。


○初明過失。】


「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


【【註】藏疏引四分律飲酒有十過失一顏色惡二少
力三眼眎不明四現嗔恚相五壞資生法謂田業
等六增致疾病七益鬪訟八無善名稱惡名流布
九智慧減少十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又如娑伽陀
比丘先能降毒龍後由飲酒不能伏蝦蟇等又大
愛道比丘尼經云不得飲酒甞酒不得嗅酒不得
鬻酒不得以酒飲人不得言有疾欺飲藥酒不得
至酒家不得與酒客共語夫酒為毒藥毒水毒氣
眾失之源眾惡之本殘毀聖制敗亂道德輕毀致
[002-0101c]
殃立禍根本四大枯朽去福就罪靡不由之寧飲
洋銅不飲酒味餘如大論三十六失前制酤酒軆
能通害故在重中今制自飲開放逸門咽咽輕垢
也。】


「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
飲。」


【【疏】過酒器與人二解一云執杯酒器令相勸二云
止過空器令斟酌尋下況語應如後釋過器尚爾
況自飲乎所以結戒有五五百一五百在醎糟地
獄二五百在沸屎三五百在曲蛆蟲四五百在蠅
蚋五五百在癡熟無知蟲今之五百或是最後與
人癡藥故生癡熟蟲中。


【註】藏疏引杜順釋云以俱是脚故云無手即畜生
也石壁云然亦兼人類但無手爾大論云南天竺
國有法師高座為說五戒眾中多有外道來聽是
時國王難曰若如所說有人施酒及自飲得癡狂
報今世應狂者多正者少何故正多狂少時外道
云王難甚善頺高座必不能答是時法師以手指
諸外道王語外道法師將護汝故不以言說向者
指汝等是狂狂不少以灰塗身裸形無耻以人髑
髏盛糞而食豈非是狂此等縱出人世何異無知。


○二制不應。】


「亦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一
切酒不得飲。」
[002-0102a]


【【疏】不得教此第二制不應教人及非人并自飲皆
制。


【註】一切眾生應該畜生等如象及猩猩皆有好飲
酒者亦不應令失正也一切酒必該糓草藥木等
多種酒也。
○三舉非結過。】


「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疏】若故下第三段舉非結過自作教佗悉同輕垢
必重病宣藥及不為過患悉許也未曾有經末利
飲酒此見機為益不同恒例。


【註】熙鈔云選云軆以行和藥以勞宣註云以和其
軆以宣其藥宣即通也分別功德論云祇園有比
丘病經六年優波離往問所須答唯思酒語曰待
我問世尊遂往問佛言我所制法除病苦者波離
索酒令飲平復重為說法得羅漢果佛讚波離使
病差又便得道末利夫人王欲殺厨子王與夫人
飲酒以救此皆為益亡犯也。
△第三食內戒。


【疏】斷大慈心大士懷慈為本一切悉斷聲聞漸教
初開三種淨肉等後亦皆斷文云當知斷現肉義
大經四相品廣明三種九種十種也。


【註】三種者一不見二不聞三不疑涅槃後分經第
四云迦葉菩薩白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善
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悲種又言如來何故先聽
比丘食三種淨肉佛告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
制迦葉復白言何緣十種不淨乃至凡種清淨而
[002-0102b]
復不聽佛言亦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斷現
肉義云云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聽復食一切肉
經文荊溪因釋妙經肴饍飲食云不穀而食曰餚若
作餚者噉也古師皆以餚為肉或云是肉未制之
前斯言更謬大乘頓制一切皆斷何論楞伽前後
制故知不應以肴為肉梁帝尚乃深誡况出家流
十種者大經中謂人蛇象馬驢狗師子猪狐獼猴
等又九種委如彼經。
○文為三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階一明過失二制不應三舉非結過。


○今初。】


「故食肉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
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


【【註】有本云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又有本云斷大慈
悲佛性種子即多眾生二字并一佛字經本互有
脫剩亦不失義理此有二過一者斷慈悲種二者
眾生畏見藏疏引涅槃云畜生見食肉人頭上有
血光念言我身有肉彼人食肉彼若得我要當食
我我遂怕怖而走又入楞伽云食肉之人眾生聞氣
悉驚怖逃走乃至如畏羅剎無異問性與種子何
別答石壁揀云積習成性對於現行性即是種或
性是現行熏成種故又云所以童子修慈鴈與爭
路比丘帶殺鳥為分岐榮鈔云昔有一僧好修慈
行教一童子繼師習之一日路逢群鴈師曰吾與
[002-0102c]
汝久修慈行未知功力如何吾今先行汝當後步
師衝鴈鴈遂避路分岐鴈雖不驚表是修慈之力
分岐道表怖心未除童子繼至鴈乃擁步爭前以
表慈行殊勝良由童子殺心久盡旅鴈挨衝比丘
殺習未除群鴻避路。
○二制不應。】


「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


【○三舉非結過。】


「食肉得無量罪。」


【【註】古頌云肉生自然生皆由斷命得若人不斷肉
則是劫命賊。
○三結罪名。】


「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疏】若有重病飲藥能治准律得啖或應不制。


【註】律為治病故開或為重慈輕命故不制天台百
錄云其大僧小戒近行遠行寺內寺外悉不得盜
啖魚肉辛酒非時而食察得實不同止除重病篤
瞻病用醫語出寺外投治不罸嚴制若此可不遵
之。
△第四食五辛戒。


【疏】葷臭妨法故制七眾大小如前菩薩小重發色
故也。


【註】辛辣也有辛而非葷如薑芥等葷而非辛如臭
菜等今之所制是葷是辛葷故臭不可聞辛故發
色動恚所以須制云發色者楞嚴經云第八是五種
辛熟食發婬生噉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
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
[002-0103a]
餓鬼等因彼食次䑛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消
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提菩薩天仙十方善
神不來守護彼經前食肉戒其有命之害此五辛制
其無命之葷此中應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階一明單辛不應食二明雜飲食亦
不應三舉非結過。
○今初。】


「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蘭葱興渠是五辛。」


【【疏】舊云五辛謂䔉葱興渠韮薤此文止蘭葱足以
為五兼名苑分別五辛大䔉是胡荾音雖茖葱是薤
慈葱是葱蘭葱是小䔉興渠是蒠蒺生熟皆臭悉
斷經云五辛能葷悉不食之。


【註】五辛諸文互出不同今備錄之經一大蒜音筭
作䔉廣韻云葷菜也張騫使西域得大蒜胡荽荽
亦作荾此似二物疏云䔉是胡荾似此同之二曰
茖葱或作革字非應作此茖字音格篇韻皆云山
葱三曰慈葱或單云葱疏云慈葱是葱篇韻葷菜
四曰蘭葱疏云蘭葱是小䔉石壁云是家葱經釋
音云慈葱是家葱蘭葱是小䔉五曰興渠梵音訛
轉正應云形具疏云蒠蒺篇韻蒠音息蕪菁菜也
以興渠為蒠蒺未詳所出釋音引慈慜三藏傳云
五辛此土但四即大䔉等若興渠者于闐國有之
其根白葉如蔓菁臭如䔉榮鈔以為阿魏藏疏或
云[卄/考]荖皆無所據今據僧傳所引乃正。
○二雜食
[002-0103b]
亦不應。】


「一切食中不得食。」


【○三舉非結過。】


「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疏】必有重病藥餌不斷如身子行法菩薩亦應不
制。


【註】為病故開毗尼母云舍利弗因風疾醫令服䔉
佛聽僧祇律云七日不得臥僧床褥過是應淨澡
落又經云食五辛人觸穢三寶死墮屍糞地獄出
作野狐猪狗等若得人身其體腥臭人所惡賤噫
每見學佛者不以為誡葷污招報略不知之愚癖
而欲恣無漸心受重殃苦者良可憫嗟況飲食無
數苦欲違制犯戒招大殃禍者何也哀哉誡之。

第五不教悔罪戒。


【疏】以朋惡長過故制出家二眾全犯餘三眾及在
家雖未有僧事利養見過不令悔亦犯輕垢大小
同制文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階一出犯事二明應三明不應。
○初
出犯事。】


「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
犯戒罪。」


【【疏】犯事者謂犯八戒五戒十戒大小乘皆有小乘
八戒即八齋法大乘八戒謂地持八重小乘五戒
[002-0103c]
清信士女優婆塞戒經所明小乘五逆大乘七逆
七逆如下文。


【註】八戒謂五戒加三於第五不飲酒并不食肉五
辛等六不歌舞不香鬘塗身七不陞高廣大床八
不過中食此亦名八齋以不過中食是齋故總云
八齋文云八關關即閉義如菩薩處胎經云八關
齋戒謂閉禁八罪故大乘八者疏指地持八重具
在論文大乘七逆加和尚闍梨下文自出十戒者
疏文不釋此有二種一沙彌十戒於八中第六開
為二謂不歌舞不華鬘衣并加不得執金銀錢生
像寶物等共成十也二菩薩十戒如此經十重例
此應知五戒八戒亦各有二八戒二者小乘八戒
如成寶論說菩薩八戒如文殊問經說五戒亦二
小乘五戒如常說大乘五戒如善生經說知者應
撿毀禁者通語諸戒如比丘二百五十尼五百等
八難即三塗為三四生佛前佛後五諸根不具六
邪見攝世智辯聰七邊地攝北洲八長壽天即無
想天此八難處也或謂此屬果報今取破戒為八
處之因也一切犯戒即總結前所犯諸戒也。
○二
明應。】


「應教懺悔。」


【【疏】應教悔第二明應凡大小乘人犯上諸罪必有
三根應須舉處教悔。


【註】三根謂見聞疑惑上中下如闍王即上根也舉
[002-0104a]
處教悔者即懺悔處也光明疏釋懺悔品有懺悔
之處即實相法性為懺悔處引行處近處等故知
處字即諸佛菩薩所住境界永盡惑染究竟秘藏
今既應教犯戒之者懺悔所犯之罪若不識懺悔
處如何滅罪光明云願為我等作懺悔處故今疏
中略云舉處教悔深有所以非佗記所知。
○三明
不應。】


「而菩薩不教懺悔同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一眾說
戒。」


【【疏】而菩薩下三明不應不應有三句一不應同住
二不應同利三不應同法凡上來所制若一往見
犯不舉是一罪不可同住者復默與同住復加一
罪不可同利養者復差與利施復加一罪。


【註】鈔謂疏中闕二不字謂不可同住者不可同利
養者然加之似稱文體例亦應更云不可與同法
而默與同法復加一罪文無者闕有經本一眾下
有同字此似不用加之却繁。
○三舉過結罪。】


「而不舉其罪不教悔過者犯輕垢罪。」


【可見。
△第六不供給請法戒。


【疏】喪染習資神之益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
共大士見有解者常應供給啟請以欲善無厭故
聲聞有解廣略布薩法應供給五歲內未及解五
法法應啟請不者犯第七聚。


【註】喪染資神之益者鈔云染習資神之益莫若求
[002-0104b]
法法之所尊豈逾敬師二事既乖故曰喪染敬師
樂法故曰資神之益疏文緊略即由不敬師友乃
是喪其染習資神之益也五歲內未解五法者十
誦云一不知犯二不知不犯三不知輕四不知重
五不知誦廣戒又云受戒多歲不知五法須盡形
壽依止。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中二初序大乘師來二明應。
○今初。】


「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房有本作坊
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


【【疏】言大乘同見同行揀小乘。


【註】藏疏云大乘法師是總舉下別辯同於大法同
見是解勝同行是行勝入僧坊約出家菩薩舍宅
約在家城邑約王等。
△二明應又二。
○初應供給。】


「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
金百味飲食牀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
之。」


【【疏】應二事所謂應供給請法言三兩金極勢語若
有咨請當應捨三兩金。


【註】為法重故所以捐財以三金為言蓋極勢之語。


○二應請法。】


「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嗔心患惱
之心為法滅身請法。」


【【疏】如雪山一偈為此殞軀况小供給三時者中前
[002-0104c]
中後初夜請益。


【註】有本於請法下有不懈二字有無無害三業求
法常請之言口業也禮拜身業也不生嗔惱意業
也滅身請法疏引雪山童子捨身求偈涅槃十四
云如來過去世佛日未出為婆羅門修菩薩行住
於雪山唯食草菓繫心坐禪忽於林中見一羅剎
說過去佛所說半偈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大仙
聞巳歡喜羅剎須身血肉許巳復說半偈云生滅
滅巳寂滅為樂聞巳即於若樹若石書此全偈即
上高樹投身樹下施與羅剎爾時帝釋還復釋身
即於空中接取乃至云我愛惜如來大法故相嬈
惱菩薩初聞半偈問云大士於何處得此半如意
珠三世諸佛開空法道即全如意珠經文甚廣荊
溪云彼經半偈詮於半教恐准追說半教尚然況
涅槃圓常。
○三結罪名。】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可見。
△第七懈怠不聽法戒。


【疏】制意與前同。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段一有講法處二應三不應。
○今初。】


「一切處有講法毗尼經律大宅舍中有講法處。」


【【疏】言毗尼經律者大乘毗尼經律非三藏中毗尼
也大乘經有滅惡義故稱毗尼。
○二明應。】


「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
[002-0105a]


【○三不應。】


「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
至彼聽受諮問者。」


【【疏】傍人巳請在彼講說法應往聽而懈怠不去日
日輕垢地持有講法處不聽不往嗔慢心得罪優
婆塞經相去一由旬為限。


【註】以不至者顯上諸處應而不應乃當犯罪由旬
多釋明了論上品八十中品六十下品四十俱舍
頌計十六里為一由旬以此為定光明云百由旬
內滿中盛火應從中過此一由旬且約制限耳。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八背大向小戒三。
○初標人。】


「若佛子。」


【△二敘二初背大二不應。
○今初。】


「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


【【疏】乖大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共所習各異直
制猶豫未決是下邪見之方便若決謂大劣小勝
計成失戒若心邪𦘕未成輕垢同此戒制今舉背
大向小為語以凡夫菩薩多行此事故若彰言說
則有兩種若法相說善戒巳謝止犯性罪若非法
相說犯第十重。
○二不應。】


「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


【【疏】而受持二乘者是欲受外道惡見兩解一云二
[002-0105b]
乘望大乘悉是外道二云若背大乘而受六師法
計未成是邪見方便犯輕垢此戒制。


【註】二乘巳攝聲聞而復云者石壁云二乘是第二
乘即緣覺也故再言聲聞以諦緣別故此釋疎遠
無此文體不曾以二乘為第二乘也熙鈔云有本
加聲聞二字此亦不害文中雖通舉二乘更別言
聲聞耳六師者四念處云執倒有三種六師初一
切智六師故六臣白王言我是一切智王若見者
罪垢消滅此執世性大論云得宿命智見八萬劫
事二神通六師修得神通停河在耳十二年變釋
為羊等三韋陀六師解星文地理十八大經知吉
凶等是也此三雖知世性無神通是小知世性通
是次知三種足是大六師阿毗曇明三種念處對
破此三種外道。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九不看病戒。


【疏】乖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大士一切
應看聲聞止在師友同法共房及僧尼此外不制
以其本不兼物故。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又三初舉病人二明應三不應。
○今初。】


「見一切疾病人。」


【○二明應。】


「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
[002-0105c]
田。」


【【註】有本無是字或無下福田二字。】


「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供養
令差。」


【【疏】序事三重一舉病人是勝福田二應三不應言
供養病人如佛極敬為語此明在心不在田如阿
難分飯與餓狗以此心明好故與佛一等菩薩見
一切病人隨力所能皆應看視文中舉父母師弟
子從近為始也末云城邑曠野凡是病皆救即知
通一切也。


【註】阿難緣未見智論云舍利弗施佛一鉢飯佛還
施與狗佛問誰福田多答曰佛也以心不同境界
勝故觀佛意亦等八福田者下二十七戒疏中
自列藏疏有人云一造曠路義井二水路橋梁三
平治險路四孝事父母五供養沙門六供養病人
七救濟危厄八設無遮會未見出何聖教有云供
養三寶為三四父母五師僧六貧窮七病人八畜
生等亦未見教賢愚經云施五人得福無量一知
法人二遠行來人三遠去人四飢餓人五病人足
之以三寶亦為八種既言如佛無異復言八中第
一明知非前後二種八此應是中八之內方為第
一天台戒疏所列不指經論必見所出既云是第
一福田則知如佛無異也佗疏雖有多種似不及
天台所列也又有三田一敬田即三寶二恩田即
[002-0106a]
國王父母三悲田即貧病人與八廣略之異供養
二字供應平聲養應上聲謂供給養育令差也若
輔行中云以下薦上曰供以卑資尊曰養並作去
聲者此約恩敬二田言之今在悲田應作平上二
聲也。
○三明不應。】


「而菩薩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房城邑曠野山林道
路中見病不救濟者。」


【【疏】若瞋心捨置隨人結輕垢若力不及起慈念心
不犯其細碎如律部也。


【註】律中甚詳律燈鈔云佛為病人洗除大小便利
掃治臥處令淨敷衣與臥立制云自今巳後應看
病比丘應作瞻病人若供養我者應供養病人隨
病藥食看守令差不然則死調治令差即為施命
得大功德然出家人見眾有病應當給養熙鈔引
五分因頗鞞啟請聽律五法與病人衣物一知病
人可食不可食二不惡賤病人大小便利三有慈
憫心與衣物四能經理湯藥至死若差五為病者
說法律中明受藥食皆有法制出家者不得不知
今錄律文示之律燈又云出家五眾有病無病所
受藥食有四一者時藥謂[麩-夫+少]飯等名正食蔓菁根
等名不正食一切米汁乳酪等名時漿巳上三類
從旦至中食之午後不開若東方明相現時得喫
粥二者非時藥謂雜漿等對病而設時外許服謂
豆夌等煑之頭不破者取汁飲之若酥油石蜜種
[002-0106b]
種果漿以水作淨得非時飲仍須漉去滓澄如水
服之若有濁汁與時漿雜咽咽犯波逸提翻為墮十誦云
墮燒煑地獄也三者七日藥謂酥油生酥石蜜當食藥以

水和之非時得食然不得輙食唯五人得食一遠
行人二病人三食不足人四不得食人五施水處
得和水飲又云飢渴二時得和水飲舍利弗風病
醫人教服五種脂謂熊羆猪獹魚脂也無時食氣
得一時受七日服之若至第八日明相出時名不
淨殘藥四者盡形藥有二一盡藥形二盡病形三
盡報形若有身必有患雖少差損後必重病發加
其口法任終而受為椒蓽蕟等無時食氣頓受病
比丘終身服之一切醎苦辛甘等不任時者盡形
服之堪作時者不得食之若病服七日藥隨病為
量病差須捨若終身藥比丘有病長服防護一期
報身若無客病又不飢渴非時不得服之明了論
云灰土水屎尿此五名大開量不須限受隨意取
服是世間所棄非惜故四分須受灰土等明了中
立五種量灰土等屬大開量也然毗尼母云大界
內無淨地一切宿食不得食乃至藥草亦爾須於
結界淨地安置須者取之結淨地自別有法然若
非時等藥加於口法口仰手受之安置淨地須者
自取應對一比丘執藥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
甲今為渴病因緣此是薑湯非時藥為欲夜分巳
來服故今向大德邊受三說巳置淨地或云為風
[002-0106c]
病因緣此是烏麻油七日藥為欲七日經宿服故
今向大德邊受三說或云為氣病因緣此是鼈甲
散盡形藥為欲共宿長時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
說若時藥七日藥遇緣不得與盡形藥一時受應
加法云今為氣病因緣此是鼈甲散盡形紫苑藥
分為欲共宿餘詞如前餘一切藥准例加法應知
律部明制於此甚詳近來㳂習不以為事易致犯
罪故備于此。
○三結罪。】


「犯輕垢罪。」


【【註】看病福田更引事證經律異相大月上童女因
入隣家見新產婦羸瘦無食割乳房以濟之子母
俱存由慈心故彼乳如故貯乳之處曰房律云毗
舍佉母夏分之中請僧就家供養有一比丘瘦悴
不食母敬問之僧曰我患勞瘦我聞得生人肉為
藥即差母聞巳遂入室割股肉奉僧令食食巳病
愈母以慈敬心故身瘡如故本行經說佛於過去
為王太子父王有病國醫不差一醫師曰須得不
瞋人肉食之即差王勅求之皆無太子自思我從
生來不曾瞋恚遂入宮內割一䏶肉以進父王奏
曰我今求得不瞋人肉請王食之王既食之旬日
疾愈孝感如此此例甚多爾時太子以慈孝力不
覺身瘡如故。
△第十畜殺眾生具戒。


【疏】以傷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為三。
○初標
人。】
[002-0107a]


「若佛子。」


【△二序事三重一不應畜二引況三舉過結非。

今初。】


「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矛斧鬪戰之具及惡網羅罥
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


【【註】藏疏云略列十種一刀是割截義二杖是捶打
義三弓是送箭義四箭是中害義五鉾是傷刺義
六斧是斫伐義七鬪戰具謂甲弩等一切俱是戰
具此七通害人畜八惡羅網是捕魚鳥九殺生之
器是通舉坑穽等十總結畜刃六切又通作蓄詩云
我有肯蓄鄭玄曰蓄聚美榮以御冬月之無時也
又通許六切養也非今所用罥古法切有本無此罥
字。
○二引況。】


「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况殺一切眾生不得
畜殺眾生具。」


【【疏】父母之仇尚不思報況畜殺具欲害眾生罾繳
羅網等道俗皆制刃槊弓箭舊開國王王子等。


【註】熈鈔引六度集云昔有王棄身令彼得償臨喪
語太子長生曰違父遺誨含㐫懷毒慍於重怨連
禍萬載非孝子矣其文甚廣此不加報之誡也然
父母被害不報者豈孝子之心耶答儒有復讎之
行佛垂慈救之心父母遇害夙與有怨當運普慈
解之令脫若更殺彼怨業轉增父母何由解脫此
讎於昔讎畢自休以無報心成解脫本與儒不同
[002-0107b]
又此文乃是舉况耳舊開等者如涅槃經云親附
國王持弓帶箭摧服惡人亦許優婆塞不受五戒
執持刀杖為護正法乃名大乘罾音曾字應從矢
繳音灼生絲縷也謂箭上加縷而射也。
○三舉非
結過。】


「若故畜者有本有刀杖字


犯輕垢罪。」


【【註】前疏中云自下諸戒皆有三章一標人謂若佛
子二序事謂中間所列三結罪名謂輕垢至後別
釋或存或沒如云三舉過結非即結罪名巳在其
中矣讀者知之。
○第一段總結。】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廣明。」


【【疏】此十戒總結如下六品所明。


【註】此不開科以一一十後各有結指之文合在三
十二九中也。】


註菩薩戒經卷中之三
[002-010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