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43 善見律毘婆沙-蕭齊-僧伽跋陀羅 (master)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八


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迦絺那衣犍度。」


問曰:「幾人得受迦絺那衣?」


「下至五人,前安居人得受迦絺那衣,破安居
人、後安居人不得,異住處不得。若住處不
滿五人,得喚餘寺眾僧足數受得,足數,
客比丘不得受。若住處有四比丘,一沙彌
安居欲竟,為沙彌受大戒,得足成五人受
迦絺那衣,新受戒者亦成受,一比丘四沙彌
受戒亦如是。若住處有五比丘若過五,不
解受迦絺那衣,得餘處請一知法比丘,使
羯磨受迦絺那衣,得為羯磨,自不受亦不
得衣分。」


法師問曰:「何人得與眾僧迦絺那
衣?」


答曰:「七眾衣、天人衣,得受作迦絺那衣。
若人不解作迦絺那衣來問,比丘應教。若
僧伽梨、欝多羅、僧安陀會,隨一一衣,得受
作迦絺那衣。十六日明相出,將迦絺那衣裁
來與眾僧,比丘應語衣主:『須針綖染色,
作衣比丘多少。』檀越聞已,應供養作衣比丘
飲食。為僧受迦絺那衣,應知受衣法用。若
衣裁者,應先浣,與眾多比丘共割裁簪縫
治,即日染成點淨已應受。若多有人送迦
絺那衣,應受一衣,餘應分,應羯磨受。僧
持迦絺那衣與誰?應與衣壞者。若衣敗比
丘多,敗衣比丘中老者與。若無老者,臘數大
者與。不得與慳貪者,佛告諸比丘:『當如
是持迦絺那衣羯磨法。』律中以說,若衣未
[018-0796a]
成,應喚一切比丘共成,不得說道德作
留難,唯除病者。」


法師曰:「何以於迦絺那衣,
如是慇勤?為諸佛所讚故。往昔有佛,名
無蓮花,有聲聞弟子,名須闍多,作迦絺那
衣未成。蓮花佛與一萬六千比丘圍繞,共
作迦絺那衣。成已,持衣比丘者,捨己所受
持僧伽梨:『迦絺那衣我今持。』如是三說,三
說已即持置體上,偏袒右肩往至上座前,
合掌向僧而說:『大德!我以法持僧迦絺那
衣,願僧隨喜。』上座從坐起,偏袒右肩合掌
向僧,作如是說:『長老!以法持僧迦絺那
衣,我隨喜。』乃至下座亦如是說。非僧受持
迦絺那衣,非眾受持迦絺那衣,一人持迦
絺那衣,僧隨喜眾隨喜,然後成持迦絺那
衣。若人持三衣與眾僧,持作迦絺那衣,作
是言:『若持迦絺那衣者,三衣悉屬。』隨施主
語悉與受衣人,餘眾僧不得受,迦絺那衣
已攝僧得施。受迦絺那衣者,輕物得分,重
物屬四方僧,若同布薩界有多住處,不得
別受迦絺那衣,應和合一處受一迦絺那
衣法。不得縫作,應却刺作。持所有衣者,
未作持出界外。界外者,是餘寺也。」


法師曰:
「受迦絺那衣已,何以出界外?為安樂住
故。作不還意者,比丘出界外已,見此住處
有好房舍,或有知識,作不還意,先失住處,
後失功德衣。餘文句於律中已說。我亦不
作衣亦不還者,作念已,住處及功德衣俱
失。作衣時失所作衣者,住處先失,後失功德
衣。聞失者,先失功德衣,後失住處。斷望者,
[018-0796b]
先失住處,後望後望斷得。所望非望而得
者,此文句前後轉易,現多文句,無有深義,
於律廣說。迦絺那衣犍度竟。


「若行別住人,
若有人請,或與人受戒,得停行法事,罷還
續行。捨行法時當如是言:『我今捨波利婆
沙。』如是三說。若別住摩那埵,當行法時,比
丘去都無人,但作意言:『若比丘來我當白。』
六日中都無比丘可白,亦得出罪。若寺中
多有比丘來去難白,晝日得捨行法,明相
未出,應得四五比丘出界二擲石外,還
受行法白僧:『我行摩那埵。若干日以過,餘
若干日在。』若界內有比丘,出至其處應白,
若不白失夜。若比丘送受行法竟,若還者
應留一人,待明相出為捨行法,共還入寺
如前法,滿六夜已得出罪。出罪法,於律
本已說,故不出。


「爾時拘睒彌有一住處,
有二比丘,一是律師,一修多羅師。時修多羅
師,入廁用洗瓫竟,不去水覆瓫。律師
入廁,見洗瓫不去水,問修多羅師言:『誰
入廁不去水覆瓫。』修多羅師答言:『是我。』
律師言:『汝知罪相不?』修多羅師言:『我實不
知罪相。』律師言:『汝得突吉羅罪。』修多羅師
言:『若犯突吉羅罪,我應懺悔。』律師言:『汝故
作與不?』修多羅師言:『不故作。』律師言:『若不
故作者無罪。』修多羅師聞律師言無罪,律
師還房語弟子言:『修多羅師不知犯,不知
不犯。』弟子聞師語已,語修多羅師弟子言:
『汝師不知犯不犯。』弟子聞語已,向師說如
是事,修多羅師聞弟子語,語弟子言:『此律
[018-0796c]
師先言我無罪,今言我有罪,律師妄語。』修
多羅師弟子聞師語已,語律師弟子言:『汝
師犯妄語罪。』律師弟子聞語已向師說,如
是展轉成大鬪諍。律師後得修多羅師便,
集眾舉修多羅師罪,為作舉罪羯磨。是故
律本中說,和合舉罪。」


問曰:「佛何以從坐起,
以神通力,不語諸比丘,往舍衛國?」


答言:
「佛在眾中若為判者,得理者歡喜,不得
理者便言:『佛朋儻彼部。』誹謗佛言隨愛
瞋,因謗佛故死入地獄,是故佛從坐起
去,不為其判。拘睒彌揵度竟。瞻婆揵度。
無解。相言諍,用二毘尼滅,現前毘尼、多
覓毘尼。憶念毘尼者,為愛盡比丘,下至阿那
含人,不為凡夫。多覓毘尼者,處處多覓知
法比丘判故,名多覓毘尼。摩夷者,是二部
波羅提木叉。若行舍羅,非法舍羅多者收
取唱言:『明日更行舍羅。』於其中間,更覓如
法伴黨。若上座捉非法舍羅者,行籌者耳
語,語言:『上座年老,何以捉非法籌?當捉如
法籌。』七滅諍法竟。」


「比丘尼犍度,何以佛不
聽女人出家?」


「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
法只得五百歲住,由佛制比丘尼八敬,
正法還得千年。」


法師曰:「千年已佛法為都
盡也?」


答曰:「不都盡,於千年中得三達
智,復千年中得愛盡羅漢、無三達智,復千
年中得阿那含,復千年中得斯陀含,復千年
中得須陀洹學法,復得五千歲。於五千歲
得道,後五千年學而不得道,萬歲後經書
文字滅盡,但現剃頭有袈裟法服而已。比
[018-0797a]
丘尼犍度竟。


「重物不得分,眾僧田園池井,
不得賣取餘物,唯除換易。眾僧床席器物,
不得分不得賣,唯除換易。眼藥筒挑耳
篦、鍼綖小刀子、戶鉤鑰、錫杖小桓鐵器杖
得分,餘作器不得分,唯除斫楊枝斧。除刀
子革屣,傘具得分。若人布施竹草及土,不
得分。若人布施藥得分,箱篋不得分。若
人布施僧房中所用器物,一切不得分,唯
除盛油筒。法犍度竟。」


大德舍利弗問優波離律污出品



舍利弗問優波離:  「幾罪以身得?  幾罪以
口得?  覆藏得幾罪?  相觸復有幾?」


優波離以偈答舍利弗:  「以身得六罪,
  口業復有六,  覆藏得三罪,  相觸得五罪。」


第二問:  「明相出幾罪?  三唱復有幾?
  於此幾八事,  一切聚有幾?」


答曰:  「明相出三罪,  三唱有二種,
  於此一八事,  一切聚有一。」


第三問:  「如來分別結,  毘尼有幾相?
  毘尼重有幾?  復有幾麁覆?」


答曰:  「如來分別說,  毘尼有二相,
  毘尼重有二,  覆麁亦有二。」


第四問:  「聚落間幾罪?  渡江復有幾?
  噉肉幾偷蘭?  噉肉幾突吉?」


答曰:  「聚落間有四,  渡江亦有四。
  一肉偷蘭遮,  九肉突吉羅。」


第五問:  「夜語幾得罪?  晝日復有幾?
  布施得幾罪?  受施得幾罪?」


答曰:  「夜語有二罪,  晝日亦有二,
[018-0797b]
  布施得三罪,  受施得四罪。」


第六問:  「幾罪對首悔?  幾罪須羯磨,
  作已不可悔,  如來分別結?」


答曰:  「五罪可懺悔,  第六須羯磨,
  一罪不可懺,  如來分別結。」


第七問:  「毘尼重有幾?  佛說身口業,
  非時幾穀味?  幾白四羯磨?」


答曰:  「毘尼有二重,  身口亦如是,
  非時穀一味,  一白四羯磨。」


第八問:  「波羅夷有幾?  幾同和合地?
  復有幾失夜?  結二指有幾?」


答曰:  「波羅夷有二,  和合地有二,
  失夜亦有二,  結二指有二。」


第九問:  「打身有幾種?  幾種眾僧破?
  作初罪有幾?  作白復有幾?」


答曰:  「打身有二種,  因二破眾僧,
  作初有二罪,  作白亦有二。」


第十問:  「殺生有幾罪?  重語有幾種?
  罵詈有幾種?  行媒有幾種?」


答曰:  「殺生有三罪,  重語有三罪,
  罵詈亦有三,  行媒有三罪。」


第十一問:  「幾人受具戒?  聚作有幾
罪?  滅擯復有幾?  一語復有幾?」


答曰:  「三人不得受,  聚作復有三,
  滅擯亦有三,  一語亦有二。」


第十二問:  「盜戒有幾罪?  婬戒復有
幾?  正斷復有幾?  因棄擲有幾?」


答曰:  「盜戒有三罪,  婬戒有四罪,
  正斷亦有三,  因棄擲有三。」
[018-0797c]


第十三問:  「教比丘尼戒,  幾波夜突
吉?  於中幾有新,  衣有幾種衣?」


答曰:  「教尼戒品中,  波夜突吉羅,
  有四信佛說,  與衣二種罪。」


第十四問:  「佛說尼有幾,  波羅提有
幾?  食生穀有幾  波夜突吉羅?」


答曰:  「佛說比丘尼,  波羅提有八。
  波夜提突吉,  因乞生穀故。」


第十五問:  「行時有幾罪?  立時有幾
罪?  坐時有幾罪?  眠時有幾罪?」


答曰:  「行時有四罪,  立時有四罪,
  坐時有四罪,  眠時有四罪。」


第十六問:  「波夜提有幾?  一切非一
種,  非前亦非後,  同一時而得?」


答曰:  「波夜提有五,  其類非一種,
  非前亦非後,  一時俱得罪。」


第十七問:  「有幾波夜提?  一切非一
種,  非前亦非後,  同一時而得?」


答曰:  「有九波夜提,  其類非一種,
  非前亦非後,  一時俱得罪。」


第十八問:  「有幾波夜提?  其類非一
種,  以身口懺悔,  如來分別說?」


答曰:  「有五波夜提,  其類非一種,
  以口業懺悔,  如來分別說。」


第十九問:  「有幾波夜提?  其類非一
種,  幾以口業懺,  如來分別說?」


答曰:  「有九波夜提,  其類非一種,
  一以口業懺,  如來分別說。」


第二十問:  「有幾波夜提?  其類非一
[018-0798a]
種,  口語成懺悔,  如來分別說?」


答曰:  「有五波夜提,  其類非一種,
  發語名字懺,  如來分別說。」


第二十一問:  「有幾波夜提?  其類非
一種,  聚性成懺悔,  如來分別說?」


答曰:  「有九波夜提,  其類非一種,
  聚性成懺悔,  如來分別說。」


第二十二問:  「第三罪有幾?  因食復
有幾?  食時得幾罪?  因食得幾罪?」


答曰:  「第三得三罪,  因食有六罪,
  食時得三罪,  因五食得罪。」


第二十三問:  「一切第三過,  至處復
有幾?  復問罪有幾?  諍事復有幾?」


答曰:  「一切第三過,  罪至有五處,
  善答罪有五,  諍事亦有五。」


第二十四問:  「論事復有幾?  以幾法
用滅?  有幾不得罪?  有幾處成善?」


答曰:  「論事復有五,  以五法用滅,
  清淨有五種,  三處中成善。」


第二十五問:  「身業夜幾罪?  身業晝
幾罪?  見時得幾罪?  乞食得幾罪?」


答曰:  「身業夜二罪,  身業晝二罪,
  見時得一罪,  乞食得一罪。」


第二十六問:  「見恩有幾種?  依人成
懺悔,  驅出復有幾?  善行復有幾?」


答曰:  「見恩有八種,  依人成懺悔,
  驅出說有三,  善行四十三。」


第二十七問:  「妄語有幾處?  七日復
有幾?  波羅提舍幾?  發懺悔有幾?」
[018-0798b]


答曰:  「妄語有五處,  七日法有二,
  十二提舍尼,  懺悔復有四。」


第二十八問:  「妄語有幾觀?  布薩有
幾觀?  使者有幾觀?  外道有幾法?」


答曰:  「妄語有八觀,  布薩復有八,
  使者亦有八,  外道有八法。」


第二十九問:  「受戒有幾語?  復有幾
起敬?  幾人應豫座?  教誡尼有幾?」


答曰:  「八語受具戒,  起敬亦有八,
  豫座復有八,  八法教誡尼。」


第三十問:  「幾人不應禮?  不為作叉
手,  有幾突吉羅?  用衣復有幾?」


答曰:  「十人不應禮,  不為作叉手,
  有十突吉羅,  用衣復有十。」


第三十一問:  「有幾作不善?  如來分
別說,  於瞻婆律中,  一切不善作?」


答曰:  「十二作不善,  如來分別說,
  於瞻婆律中,  一切不善作。」


第三十二問。  「隨大德所問,  我亦隨
意答。  問問中即答,  無有一狐疑。


「一者身得,二者口得,三者身口得,四者身
心得,五者心口得,六者身口心得。


「身業得六罪者,婬怒為初。口業得六罪者,
虛誑妄語為初。


「覆藏得三罪者,一者比丘尼覆藏重罪,得
波羅夷;二者比丘覆藏他重罪,得波夜提;
三者比丘自覆藏重罪,得突吉羅。是名覆
藏得三罪。


「相觸得五罪者,一者比丘尼摩觸,波羅夷;二
[018-0798c]
者比丘摩觸,僧殘;三者比丘以身觸女人
衣,得偷蘭遮;四者比丘以衣觸女人衣,得
突吉羅;五者比丘指挃他比丘,波夜提。是
名五罪。


「明相出得三罪者,一夜六夜七夜十夜過一,
月明相出,尼薩耆波夜提;比丘尼獨宿明相
出,僧殘;比丘自覆罪明相出,突吉羅。是名
明相出得三罪。三唱二種:一者比丘,二者比
丘尼,當說戒時三唱,有罪不發露,得突吉
羅,是名三唱二罪。於律中具八事成罪
者,比丘尼波羅夷,是一切聚有一者,戒序
中說,憶有罪應發露。發露者,五篇戒也,故言聚有一。如來分別說者,分別戒相輕重。
毘尼有二重者,身口是。毘尼重有二者,波
羅夷、僧殘是也。覆麁亦有二者,一波羅夷,
一僧殘。


「聚落間有四者,一比丘與比丘尼共期行,
比丘初去時突吉羅,至聚落境界,比丘得
[018-0799a]
波夜提罪,一脚在內一脚在外,比丘尼得
偷蘭遮,二脚盡入僧殘,是名聚落間四罪。
度江有四罪者,比丘與比丘尼共期船行,
初去時比丘得突吉羅,上船比丘得波夜提,
比丘尼一脚上岸,得偷蘭遮,二脚俱上得僧
殘,是名度江四罪。一肉偷蘭遮者,即是人
肉;九肉突吉羅,象馬狗等肉。夜語有二罪
者,若比丘尼共男子入闇室屏處耳語,得
波夜提,若比丘尼共男子一處去二肘外,
得突吉羅。是名夜語二罪。


「晝日亦有二者,比丘尼共男子屏處,若二
肘半內得波夜提,二肘半外,得突吉羅。是
名晝日二罪。布施得三罪者,比丘有殺心,
布施毒藥殺人,得波羅夷罪;殺非人得
偷蘭遮罪;殺畜生得波夜提罪。是名布施
三罪。受施得四罪者,女人以手施與,比丘
捉,得僧殘。女人以婬慾施比丘,得波羅
夷。非親里比丘尼施衣,得尼薩耆波夜提。
若比丘尼染污心,知染心男子受食,得偷
蘭遮。是名受施得四罪。五罪可懺悔者,僧殘、偷蘭遮、波夜提、波羅提提舍尼、突吉羅
惡說,是名五罪可懺悔。第六須羯磨者,僧
伽婆尸沙。一罪不可懺者,波羅夷是也。毘尼
有二重者,一波羅夷,二僧殘。身口亦如是
者,結戒不過身口。非時穀一味者,穌毘鹽
以穀作,得非時服,是名穀一味。一白四羯
磨者,差教誡比丘尼是。


「波羅夷有二者,一
比丘、二比丘尼是也。和合地有二者,一身和
合,二法和合。失夜亦有二者,一行波利婆
[018-0799b]
沙,二行摩那埵是也。結二指有二者,一比丘
尼洗淨,二頭髮長,不得過二指。打身得二
罪者,比丘尼打身得突吉羅,啼得波夜提
是。因二破眾僧有,一羯磨,二捉舍羅是。初
作有二罪者,一比丘作初罪,二比丘尼作
初罪是。作白亦有二者,一白羯磨,二單白。


「殺生有三罪者,人得波羅夷,非人偷蘭遮,
畜生波夜提。語重有三罪者,教偷、教死、向
人說得聖利法,是名語有三重。罵詈亦有
三者,若欲心罵女根、穀道二僧殘,罵餘身
分,得突吉羅,是名三罪。行媒有三罪者,受
語時得突吉羅,往說偷蘭遮,還報得僧殘,
是名三罪。三人不得受者,一遠不聞,二身
分不具足,三根不具足。衣鉢不具足,身分
所攝;十三難人,是根不具足所攝。聚作復有
三者,一別眾,二白不成就,三羯磨不成就。
是名三。滅擯亦有三者,一比丘尼以身謗
人,如慈地比丘尼;二沙彌壞沙彌,就他穀
道行婬;三言行婬欲法不障道者。是名
滅擯三罪。一語亦有三者,一羯磨三人一時
得戒,是名三。盜戒有三罪者,五錢波羅夷,
四錢偷蘭遮,三錢乃至一錢突吉羅,是名盜
三罪。婬戒有四罪者,一女根波羅夷;死女
半壞偷蘭遮;不觸四邊突吉羅;比丘尼以
物作根自內根中,得波夜提。是名四罪。正
斷亦有三者,一斷人命波羅夷,二斷草木
波夜提,三自截男根偷蘭遮。是名三因。棄
擲有三者,有殺心棄擲毒藥,若人得死波
羅夷,非人死偷蘭遮,畜生死得波夜提,是
[018-0799c]
名三棄擲。復有三,比丘棄擲精,僧殘;棄
擲大小便生草上,得波夜提;水中淨地,得
突吉羅。涕唾亦如是,是名棄擲三。波夜提
突吉羅者,教誡比丘尼至日沒,得波夜提,
先說法後說八敬,得突吉羅。


「有四信佛說
者,一房舍,二戒,三如法作,四不如法作。是
名四。與衣二種罪者,與非親里具足比丘
尼衣,得波夜提;與不具足戒比丘尼衣,得
突吉羅。不具足戒者從比丘尼白四羯磨,未
從大僧白四羯磨。是名與衣二。波羅提有
八者,比丘尼波羅提提舍尼是。波夜提突吉
羅者,比丘尼乞生穀,得波夜提,食時突吉
羅。行時有四罪者,比丘與女人共期,初去
時得突吉羅,至村得波夜提,比丘尼獨行去
時,得偷蘭遮。至村得僧殘。立時有四罪
者,比丘尼共男子立在屏處,得波夜提,申
手外得突吉羅。若比丘尼,明相欲出不隨
伴去,住離申手內偷蘭遮,申手外得僧殘,
坐眠亦如是。


「波夜提有五者,酥、油、蜜、石蜜、
脂,五器各受過七日服,得五波夜提罪。其
類非一種者,酥蜜等也。非前亦非後者,取
聚置一處併服,一時俱得罪。有九波夜提
者,乞九種美食:一乳,二酪,三生酥,四熟
酥,五油,六蜜,七石蜜,八肉,九魚,是名九種。
其類非一、種各異也。非前亦非後者,因食時
俱得罪,一時食也。有五波夜提者,其五波
夜提,其類非一種,以口業懺悔,一時懺悔
得滅。有九波夜提者,乞九種美食,得九波
夜提罪,其類非一種者,酥油魚肉相異。
[018-0800a]
一以口業懺者,九波夜提罪,一語懺便得
滅也。有五波夜提者,發語名字懺者,列
罪名而懺悔。有九波夜提者,取姓成懺
悔者,列罪名而懺。第三得三罪者,隨舉
比丘尼,三諫不捨波羅夷,比丘被僧三諫不
捨僧殘。比丘比丘尼惡見,三諫不捨波夜
提。


「因食得六罪者,云何得六罪?一為飲食
故,自稱得過人法。二為飲食故行媒。三
為飲食故言:『若人住此寺者得道果。』不自
道名字故,得偷蘭遮。四為飲食故,無病乞
食。五為飲食故,比丘尼無病乞食,犯波羅
提提舍尼。六為飲食故,比丘無病乞飯,得
突吉羅罪。是名因食得六罪。食時得三罪
者,比丘食人肉偷蘭遮,象馬龍狗等肉突吉
羅罪,比丘尼食蒜得波夜提罪,是名食時
三罪。因五食得罪者,比丘尼知男子染污
心,從乞得人肉得蒜,得美食象馬肉。受染
污心男子食僧殘,噉人肉偷蘭遮,噉蒜波
夜提,乞美食波羅提提舍尼,象馬等肉突吉
羅。是名因五食得罪。一切第三過者,比丘尼
隨舉,初諫不捨突吉羅,一羯磨不捨偷蘭遮,
三羯磨不捨波羅夷,是名三諫三罪。


「罪至
有五處者,比丘隨舉白,不捨突吉羅,一羯
磨不捨偷蘭遮,三羯磨不捨波羅夷。若欲
破僧,三諫不捨僧殘。惡見三諫不捨波夜
提。是名五罪。善答罪有五者,比丘、比丘尼、
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五眾具有三諫不捨
罪。諍事亦有五者,五眾俱有四諍。論事復
有五者,論五眾諍事。以五法用滅者,五眾
[018-0800b]
滅五眾諍事。清淨有五種者,五眾犯罪,懺
悔得清淨。


「三處中成善者,僧處、眾處、白衣三
處無諍,是名善也。身業夜二罪者,比丘尼
與男子共業夜入屋,申手內波夜提,申手
外突吉羅。身業晝二罪者,比丘尼晝日與男
子共屏處,申手內波夜提,申手外突吉羅。見
時得一罪者,比丘故看女根,得突吉羅罪。
乞食得一罪者,比丘無病,不得為身乞
食,得突吉羅。見恩有八種者,於拘睒彌
犍度已說。依人成懺悔者,五眾悔罪,要因
人得悔。驅出說有三者,一覆藏,二未懺悔,
三惡見。善行四十三者,擯人行四十三法
得入眾,不行此法不得入眾。妄語有五
處者,波羅夷、僧殘、偷蘭遮、波夜提、突吉羅。


「七日法有二者,七日藥、受七日法出界外,
是名二。十二提舍尼者,比丘尼八波羅提提
舍尼,比丘四波羅提提舍尼,合十二。懺悔復
有四者,提婆達多遣人害佛;供養阿㝹留
陀;優婆夷離車子,眾僧為作覆鉢羯磨;沙
婆伽比丘。此四種人就佛懺悔。


「妄語有八觀
者,發心欲妄、發口成妄語、妄語竟知是妄
語、隱藏所知妄道餘事、前人知解邪心,是名
觀也。布薩復有八者,八戒也。使者亦有八
者,調達以非法欲破僧,僧差具八德人往
說:『調達所作,非佛法僧,是調達所作也。』外
道有八法者,外道欲出家,行波利婆沙八
法者,不往五不應行處,聞讚佛法僧歡喜。
八語受具戒者,比丘尼白四羯磨,比丘白四
羯磨。起敬亦有八者,比丘尼八敬法也。豫座
[018-0800c]
復有八者,大眾集時,上座八人次第坐,餘者
隨坐。八法教誡尼者,比丘有八德,堪教誡
比丘尼。


「十人不應禮:比丘尼、式叉摩那尼、
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犯戒人,眠人、
食人、大小便嚼楊枝人,十人不為作者如
前。十種人不得作叉手,有十突吉羅者,
若為上十種人作禮及叉手,得突吉羅。用
衣復有十者,十種衣聽著。十二作不善
者,白不善,非法別眾,非法和合眾,法別眾。
白羯磨中有四非法,白二羯磨中有四非法,
白四羯磨中有四非法,三四合十二非法。」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