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697 楞嚴經合轍-明-通潤 (master)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合轍卷第九
明 二楞庵釋 通潤 述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但能
執身不行婬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
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


【此明色界四禪十八天也溫陵曰前明六天雖出
塵擾而未能絕欲故通名欲界自此巳下明十八
天雖離欲染尚有色質故通名色界又通名梵世
為巳離欲染也通號四禪為巳離散動也欲天但
十善感生此天兼禪定感生然持有漏禪觀六事
行耳六行者厭欲界是苦是麤是障欣色界是淨
是玅是離此則凡夫伏惑超欲界道也問若凖天
台說六欲天業皆以十善為本若兼護法心是四
天王業若兼慈善人是忉利天業若兼不惱眾生
善巧純熟是𦦨摩天業若兼修禪定是兜率陀天
業欲界定是變化天業未到定是他化天業是則
前天亦間有禪定而此界方名禪者何故答以前
結云形雖出動心跡尚交故自此以上絕無女人
心跡俱離無所交接兼無食眠三欲俱忘稍覺饑
倦即入禪定出定則飽滿精明是但以禪悅為食
[009-0415a]
為息也阿難下先明初禪第一天也言世間一切
所修心者謂三界天人雖非實得真修心法而亦
各各自謂巳得修心故曰世間修心顯非出世間
之修心也不假禪那者無首楞嚴定也無有智慧
者無金剛慧也身不行婬者謂以有漏靜慮為因
心制彼婬習於一切時想念俱無由彼身心俱潔
下無卜居故臨終時應念而生梵世為梵民是知
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者不可謂梵至於想念俱無
方是梵天伴侶言梵者較之欲界穢濁此則清淨
無染耳然非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也。】


「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
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此初禪第二天也初二句結前於諸下正明本天
謂欲習既除定心明露而此天於定共戒無不愛
樂無不隨順故臨終時宿習不忘應念而行梵德
匡弼梵主名梵輔天。】


「身心玅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
能統梵眾為大梵天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此初禪第三天也初二句結前清淨下正明此天
由前定心顯露故身心圓玅復具梵德故威儀不
缺此天從定戒中發生智慧然非慧性圓明瑩十
方界之比由其慧勝前天堪為梵主故臨終時應
念而生大梵統攝梵眾俱舍說威德光明獨一而
住無尋有伺定力所感下二天具有尋伺又劫末
[009-0415b]
後去劫成先來外道不測便執為常又因起念見
有天生便執能生世間為一因生。】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
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此結示三天名初禪也言勝流者謂非初果之入
流為勝但背下界之欲流故曰勝也此天以尋伺
覺觀不淨慈悲治欲界欲恚害障故能離五欲斷
十惡除五葢盡苦受欲界苦惱所不能逼名離生
喜樂地以離欲惡故生喜身心輕安故生樂也雖
非正修真三摩地者簡非首楞嚴大定也但彼戒
心清淨漏心巳伏不為欲習所動離諸欲惡不善
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得禪定無有剎那雜念
間入故名初禪此天雖離欲火內有覺觀擾亂初
心在緣名為覺行細心分別名為觀行謂依未到
地發初禪色界清淨色法觸欲界身根心大驚悟
爾時即生身觸覺此色觸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
覺支既證初禪功德即以細心分別此禪定中色
法諸妙功德境界分明無諸盖覆如是功德欲界
之所未有故名觀支即尋伺也初之二天尋伺皆
有至第三天無尋有伺由內有尋伺故外感火災
而火災壞初禪也此三天若據阿毗曇婆沙論竪
分當有三層相去倍遠若天民天臣天王各居一
層何成一統且臣民可許眾多而天王滿天獨居
一層彼此皆王何所使令或是以德之優劣相較
[009-0415c]
堪為民為輔為王耳故列為三非一天盡臣民而
無王一天盡王而無臣民也據俱舍云梵天無別
處所但於梵輔中有高樓閣是又云威德光明獨
一而住此似梵天獨尊而梵民梵輔共居一天而
供使令此則三天同在初禪秪一地耳仁王經說
十八梵亦應有民主之異又云四禪中有大靜王
瓔珞經云禪禪皆有梵王本經亦云四禪四位天
王今詳初禪既以大梵為王而三經皆說四禪有
王則知光音遍淨廣果皆王自餘皆一臣一民之
義有處說色界諸天惟此天有君臣庶民巳上都
無或是梵王統王娑婆故獨稱尊耳故志槃師橫
分四禪為四地初禪二禪三禪各三天為一地四
禪九天為一地當依此為準。】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
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此二禪初天也前三句躡梵天而昇進特加圓滿
耳澄心不動寂湛生光者前有覺觀麤動發生三
識今內淨一心巳無覺觀惟緣內塵不同初禪有
三識故心水澄清不動而生光耀然光明尚劣未
極其量故曰少光所謂泰宇定而天光發然非周
遍湛寂之比以我法二執纖毫未破故。】


「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徧成瑠璃如是一類
名無量光天。」


【此二禪第二天也從前少光更發多光故光光互
[009-0416a]
明照耀無盡映十方界成瑠璃色此雖巳極其量
猶未成音故名無量光然非如淨瑠璃內含寶月
之比。】


「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
名光音天。」


【此二禪第三天也吸圓光成教體者由此天巳無
尋伺故無語言惟以光明發清淨化以表言詮而
隨機開示應用無盡故曰光音。】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
摩地清淨心中麤漏巳伏名為二禪。」


【此結示三天名二禪也此三天總名定生喜樂地
由覺觀心息故名定生若淨鑑止水故身心適悅
亦名喜俱禪以定生時與喜俱發故以有定喜滅
世間貪憂故憂懸不能逼也麤漏巳伏者謂以定
力伏前五識由二禪伏前五故無尋伺未伏第六
故有喜樂內有喜水擾動故外感水災而水災壞
二禪前三天以戒勝此三天以定勝。】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玅發成精行通寂
滅樂如是一類名少淨天。」


【此三禪第一天也圓光二句躡前天而昇進也言
前天雖有圓光為教體披光則玅理自露然有喜
心分別亂動能障定樂此天轉寂故依理發成精
行而通寂滅樂由定樂纔通淨空初顯故曰少淨
此中用捨念正知三心所以伏六識現行離喜支
[009-0416b]
是精行也瑜伽云由捨念正知數修習故令心踊
躍俱行喜受便得除滅離喜寂靜與喜相違樂受
生起彼於爾時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故
說有身受樂此寂滅樂由伏第六識故相似二乘
之寂滅非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之比。】


「淨空現前引發無際身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
名無量淨天。」


【此三禪第二天也以伏六識而似得人空故曰淨
空現前此躡前升進也引發無際者謂擴而充之
則喜心愈寂淨空愈廣故身受心受皆得輕安至
此則滅樂巳成淨空無量名無量淨。】


「世界身心一切圓淨淨德成就勝托現前歸寂滅樂
如是一類名徧淨天。」


【此三禪第三天也言前天徹意地樂止在身心未
名為徧今則根身器界觸處無非妙樂天中玅樂
至此巳極更無有加便認此為清淨極樂之鄉終
身歸托之地故曰托曰歸由彼淨樂觸處皆得故
曰徧淨顯揚論云謂離喜之樂之所滋潤徧滋潤
徧適悅徧流布者是謂第三靜慮近分即此身中
於一切處無有少分離喜之樂所不徧滿者是謂
第三靜慮根本言近分者靜慮未滿故言根本者
靜慮巳滿故。】


「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雖非
正得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
[009-0416c]


【此結示三天名三禪也具大隨順者言此玅樂無
不隨心順意故曰大也身心安隱者言前初二禪
心有喜受故多散動不得身親受樂今則喜受既
除身心皆親受無量玅樂故得安隱言歡喜畢具
者是顯身心俱受樂也謂下地無如是樂及無間
捨上地有捨而無樂故諸佛弟子說第三禪具有
能捨及念正知而復受樂故諸樂中三禪獨勝地
持目此為樂俱禪此定功德與徧身樂俱發故此
天巳伏意識無喜受有出入息擾亂故外感風災
而風災壞三禪也。】


「阿難復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巳盡樂非常住久必
壞生苦樂二心俱時頓捨麤重相滅淨福性生如是
一類名福生天。」


【此四禪第一天也復次下結三禪之德樂非下顯
三禪之過苦樂下正示福生葢初禪離苦受有憂
受二禪離憂受有喜受三禪離喜受有樂受此天
則知樂受亦不常以樂久必壞壞即成苦故將苦
樂二心一時頓捨樂既謝滅則不動之定與捨俱
發故內心湛然不苦不樂名捨念清淨地瑜伽云
一切下地災患巳斷謂尋伺苦憂喜樂及出入息
是故此中捨念清淨鮮白由是此禪心住無動由
苦樂雙捨故得麤重相滅麤重者即六識分別種
子也由不受妙樂故淨福發生名福生天地持亦
目此地為捨俱禪。】
[009-0417a]


「捨心圓融勝解清淨福無遮中得玅隨順窮未來際
如是一類名福愛天。」


【此四禪第二天也前捨心初生尚未至圓融至此
則無一毫樂念不捨故曰捨心圓融於捨心中仍
生勝解於此決定忍可印持不為異緣所轉故曰
勝解清淨由捨心圓融故淨福亦無遮礙今在淨
福無遮礙處有所願求無不如意故能得大自在
窮於未來也言窮未來者即福資二路受報無窮
之義非真得常住也言福愛者謂諸天之福惟此
天為最可愛以三災不及故或此天積福別有愛
求即希上二路也。】


「阿難從是天中有二岐路若於先心無量淨光福德
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


【此四禪第三天也是天指福愛有二岐路者一直
往道趣廣果二迂僻道趣無想先心即指福愛圓
融捨心也無量淨光即捨俱禪所發定光也福德
圓明修證而住者以初禪戒勝二禪三禪定慧皆
勝是淨德圓明至於四禪則全是福報是淨福圓
明故從福愛天無量光中修四無量心滋長福德
證廣大果名廣果天色界諸天所感福報至此為
極以四禪報境惟此三天故第四無想是福愛之
差支五不還天是三果聖人之別寓故問四禪既
無三災擾亂何故不常答是剎那無常所壞故。】


「若於捨心雙厭苦樂精研捨心相續不斷圓窮捨道
[009-0417b]
身心俱滅心慮灰凝經五百劫是人既以生滅為因
不能發生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如是一類
名無想天。」


【此四禪之別支也先心亦指福愛但廣果厭苦樂
而增修福慧此天則厭苦樂而精研捨心此兩天
所以分岐也首二句躡前精研下三句顯此天用
功處精研捨心者謂以定力深搜細索其捨心也
相續不斷者功無間歇也圓窮捨道者必欲究竟
盡其捨心也身心三句捨定成而尅獲無想異熟
也言以捨定滅除捨心故令心慮灰凝暫爾不行
如夾氷魚如壓石草不知微細生滅流注妄謂涅
槃非真涅槃也經五百劫者大劫也言從初生以
至壽終凡經五百大劫也是人下斷其錯修不得
真果者以彼生滅為因不能感不生滅之果也初
半劫滅者言初生此天習定半劫始得滅想後半
劫生者此天報盡在四百九十九劫半後想心復
生也問此無想定與滅盡定有何差別答滅盡定
既滅第六識兼滅第七染分無想但滅六識分別
見而諸邪見尚未能盡何況其他問身界俱空此
與四空何異答出定則有故不同也此三界總有
三十二天二惟凡位五惟聖位其餘皆是凡聖同
居二惟凡位者謂大梵天不達業因惟說我能造
一切天地人物恃此憍慢輕篾一切聖人故聖賢
不居此無想天亦惟凡住惟是外道修無想定者
[009-0417c]
生受五百劫無心之報外道不達妄為涅槃受報
巳畢必起邪見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復入地獄以
是聖人亦不居也五惟聖位者即下五那含也。】


「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
無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禪。」


【此結示三天名四禪也由苦樂雙亡故心念不動
聖位第八證真無為名不動地以滅六盡七故此
之不動有所得故非真無為以彼但能伏六識故
此聖凡之疆域判然不濫矣巳上禪天初禪伏鼻
舌二識無段食故二禪伏前五識三禪伏意識分
別現行故得玅樂四禪伏意識分別種子故得捨
心總是伏第六分別見惑耳然則孟子之四十不
動莊生之死生不動較之禪天不動尚如天淵況
如來真三摩地不動之體便欲竊而擬之哉。】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
滅盡苦樂雙亡下無卜居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
居處。」


【此明五不還天是此天之別報也言不還者即第
三果以斷盡欲界九品思惑不復欲界受生故言
習氣者即思惑種子謂貪瞋癡慢任運而起微細
之惑由彼難除故分八十一品斷之葢於三界分
九地地各分九品今斷欲界一地九品故苦亡而
欲界無卜居復斷上三地各九品故樂亡而色界
三地無卜居惟四禪是其同分故獨於此卜居也。】
[009-0418a]


「阿難苦樂兩亡闘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此名五不還天第一天也苦樂未亡時則欣厭二
心交戰胸中故煩燥今既兩亡則心不交闘漸入
冷淡故無煩煩燥動也此天似斷離生喜樂地九
品思惑。】


「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此不還第二天也機發動也括收歛也言心之或
發或止毫無苦樂繫著常行於獨故曰機括獨行
前雖闘心不交尚有交地今併其交地亦復研盡
則心如氷壺清涼透徹何熱之有熱微煩也此天
似斷定生喜樂地九品思惑。】


「十方世界玅見圓澄更無塵象一切沉垢如是一類
名善見天。」


【此不還第三天也煩熱既除內心澄瑩發天眼通
故見量徧十方界而所見之境觸處皆玅故曰玅
見圓澄塵象是境沉垢是惑正顯心境兩忘故所
見皆善也此天似斷離喜玅樂地九品思惑。】


「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


【此不還第四天也範土曰陶鎔金曰鑄由天眼既
淨一見則通故能鎔鍊自在若陶冶之鑄物隨心
成就更無隔礙故名善現前由心闘而所見所現
猶未盡善此由心不闘而所見所現皆盡善故曰
善見善現此似斷捨念清淨地九品思惑也。】


「究竟羣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
[009-0418b]
天。」


【此不還第五天也究竟研窮也幾微也言窮色而
至於極微也抑且不但窮色至極微而巳復能窮
色性之性從何處起則知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
淨本然周遍法界故曰入無邊際如是而究方知
色之究竟名色究竟此天似斷四空四地三十六
品思惑也以色究竟是盡色四空皆究竟離色故
也。】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
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
持故世間麤人所不能見。」


【此結示五天惟是聖居也凡生彼天要是進向那
含身得四禪發無漏慧起熏禪業或起一品乃至
九品方始得生凡夫無此熏禪業故不得生彼諸
下顯此五天不獨天人不見即四位天王但欽其
名不知其心亦不見其形以四天修有漏凡定五
天修無漏聖定凡聖不相及故即四位天王亦如
盲瞽況天人乎昔雲居膺結庵三峰經旬不赴堂
洞山問曰子近曰何不赴堂曰每日有天人送供
山曰我將謂汝是個人猶作這箇見解汝晚來膺
晚至山召曰不思善不思惡是甚麼膺回庵寂然
宴坐天人尋覔三日不見乃絕四王之不見五天
亦猶天人之不見膺師也如今下以人間例明聖
道場地若天台峨眉五臺等。】
[009-0418c]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巳還名為
色界。」


【此結屬色界也孤山曰獨行無交以無情欲故未
盡形累者尚有色質故故自色究竟以至梵眾皆
色界攝仲尼曰我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若以欲
色分兩界則欲界人好欲心多而好色者絕無當
云吾未見好德如好欲者也。】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岐路
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
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此標聖獨出也究竟居色頂故曰有頂與無色隣
故曰色邊際由三果根有利鈍故於捨心復分二
路其利根者研窮色性徹見真空發無漏慧慧光
圓通橫出無色入菩薩乘名大羅漢若鈍根者亦
由捨心窮盡色陰生無色界漸斷漸證竪出三界
也。】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
名為空處。」


【此無色界第一天也謂滅三種色緣空而入定者
名空處定行者厭患色如牢獄心欲出離即修觀
智破色入空名空處定首二句躡前天覺身下明
本天覺身為礙者覺有身為質礙而不自在也銷
礙入空者修空觀而滅身歸無也大經云謂超一
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種種想入無邊虗空住空
[009-0419a]
無邊處釋曰超一切色想者超可見有對色也滅
有對想者耳鼻舌身識和合想滅故此滅不可見
有對色也不念種種想者不念意識和合想故意
識分別一切法故說名種種此滅不可見無對即
意識也入無邊虗空者謂三色想絕即入空理廓
爾無邊由厭色依空名為空處此下四天皆是不
悟性色真空而勤劬於銷礙豈知捨有而之無是
逃峰而赴壑也長水曰捨心有二一者若於有頂
用無漏道斷惑入空即樂定那含也二者若於廣
果用有漏道伏惑入空即凡夫外道也。】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惟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
半分徵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此無色界第二天也謂捨空緣識而入定者名識
處定行者厭患虗空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即
捨虗空轉心緣識心與識法相應名識處定溫陵
曰諸礙既銷而無則不依於色無礙之無亦滅則
不依於空惟留阿賴末那即厭空依識也賴耶即
第八識末那即第七識也何以末那惟留半分微
細以轉末那功在第六以第六分別巳伏末那一
分亦伏第六俱生現行末那一分亦現行故大經
云超一切虗空無邊處入無邊識住識無邊處釋
曰心緣內識作無邊行相故以為名初超空無邊
處是離障彼何所障外念為麤故云何對治見彼
外念麤分別過患故入無邊識是修行利益也問
[009-0419b]
末那賴耶羅漢未了凡外那含何以知之答此自
佛眼了見與之作名非許彼知也在彼固自以為
離色離空即是性真而迷實同無想法華云眾生
住於種種諸地惟有如來如實知之是也。】


「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逈無攸往如是一類
名無所有處。」


【此無色第三天也若捨識處心依無所有法而入
定者名無所有處定行者厭患於識三世之識無
邊緣多則散故捨緣識轉心依無所有法名無所
有處定首句躡前天識心即前半分末那而言都
滅者憑深定力伏其現行不行例如無想之伏六
現行非如羅漢種現俱斷之謂也逈無所有者滅
識定中所證境界即厭識歸無也所謂杳杳冥冥
之處昏昏默默之鄉外道執為冥諦老莊呼為混
成皆在於此大經云起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
處釋曰無所有處者內外皆無也超無邊識者是
明離障何故須超事念麤故云何對治見麤念事
分別過患故入無所有是明修行利益也前以捨
外緣內故為麤念既無所取能取亦無故內外俱
無斯為利益名無所有也。】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
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此無色第四天也謂捨二邊之想而入定名非有
想非無想定行者厭患無所有處想如癡有想處
[009-0419c]
如癰如瘡更有定名非有想非無想即捨無所有
處緣念非有非無想之法是謂非有想非無想處
定前以末那為識心此以第八為識性也以滅窮
研者前天既以定力伏末那此天更加功用研窮
識性而欲滅之殊不知無金剛慧斷不可滅此在
不可滅盡處而自謂滅盡其實若存而非存似盡
而非盡若以為存而未盡則識性不動以為不存
而盡猶有滅窮研者在故大經云超一切無所有
處住非有想非無想處釋曰超一切無所有處是
所離障云何對治無彼無所有以見麤分過患故
問能治既寂無所有云何名麤猶有無所有想故
瑜伽云先入無所有處定超過一切有所有想今
復超過無所有想故有云既曰非想又曰非非想
者非如無想及滅盡定以一切諸想皆悉滅盡惟
有微細想緣無想境轉故此中所以不出三界者
由緣無想境即是細想外道不了謂為涅槃未能
無緣豈離心境況計此為我復生愛味若知此患
更求上進求上所緣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
轉則得滅受想定也若未得此定厭想為先後想
不行即入無想定矣此又聖凡一大關鍵處也。】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
名不迴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
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此總明聖凡出墜之地也此等者總指前四天人
[009-0420a]
也初天窮色而歸空次天窮空而歸識三天窮識
心以歸無四天窮識性以歸盡如此窮空豈惟不
達圓頓性色真空之旨即人法二空之理皆所不
了而妄欲起心銷之空之滅之盡之豈知終不能
銷空滅盡也故自五不還天窮空而入此天者其
根本尚正俟其八萬劫滿斷盡思惑而出三界者
名鈍根羅漢以對前有頂之迴心者故曰鈍也若
從無想窮空而入此天者其根本原邪以彼迷有
漏天作無為解故八萬劫受報巳滿無所歸托便
入淪墜矣問經謂無想臨終謗佛墮獄安能得入
非想答偶或有之豈無想天人盡皆爾耶世尊舉
一以警眾耳如佛在世時有一比丘得四禪生增
上慢謂得阿羅漢不復求進命欲盡時見四禪中
陰相便生邪見謂無涅槃佛為欺我惡邪生故失
四禪中陰便見阿鼻中陰相命終即墮阿鼻獄中
此等猶是坐禪持戒之人一念妄證遂沉苦海較
今禪人得少為足蕩心狂想者其報又當何如聖
有明謨寧不惕然自省哉。】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
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地漸次增進迴向
聖倫所修行路。」


【此通結三界天人天主凡聖各別也天人即天之
臣民是凡夫攝業果詶答等者謂因中修十善八
定而以六欲四禪詶之故報盡入輪天王即是菩
[009-0420b]
薩等者如華嚴說初地為閻浮王二地為輪王三
地為忉利天王四地為夜摩天王乃至十地為摩
醯首羅天王等此皆菩薩寄位進修不落輪迴者
也此段當在下文無色界下。】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
逮終名無色界。」


【此結屬無色也前二天色空俱無是身滅盡後二
天伏識現行是心滅盡由身心俱滅故定性現前
也無業果色者非若欲色二界業報所感根身器
界以有勝定故隨化依正自在受用所謂定果色
也此從非想以至空處統名無色。】


「此皆不了玅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
七趣沉溺補特迦羅各從其類。」


【此總結三界此字通該六欲以至非想皆由不能
了達本有妙覺明心從迷積迷妄生三界故諸天
人隨業報盡中間不免又隨七趣淪溺不得休息
也補持伽羅此云數取趣即中有身也以能數數
受生取諸趣故世尊曾以甲頭土問比丘曰甲頭
土多地上土多諸比丘言地上土多不可為喻佛
言天上命終還生人間者如甲頭土墮地獄者如
地上土何以故以本發阿耨菩提心或於禪中集
諸福德方得還生人中聞佛法故故知淨業純熟
目覩天宮惡業將成心現地獄如福德之士執礫
成金業貧之人變金成礫礫非金而金現金非礫
[009-0420c]
而礫生金生但是心生礫現亦從心現轉變在我
金礫何從抱疑之徒可曉此旨。】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若於鬼道
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
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隣於日月此阿修羅
從胎而出人趣所攝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
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
天趣所攝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沉水
穴口旦遊虗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
趣攝。」


【此明四種修羅也梵語阿修羅此云非天謂其多
瞋有天福而無天行故亦云無端正以夫醜而婦
美故亦云無酒以瞋無和氣釀酒不成故言鬼道
者顯其前因從鬼道發心也如護戒護定護經護
呪等皆名護法謂從鬼道藉護法力而生此趣能
乘神通而入居空界者約其現果是卵生以卵從
想生故約其因或是三夜叉親住如來座下轉生
者當是鬼趣攝也言天中者指其前因降德者謂
在天中有損德而下謫也卜居隣日月者以不離
人間固是胎生人趣所攝也執持世界者謂能驅
役鬼神興災興福力洞無畏者言其力量廣大通
貫人天故心無怖畏經稱化身十六萬八千由旬
手撼須彌諸天震恐帝釋四天常與鬬戰今言梵
王亦爭者或帝釋不勝則梵王以下俱助力也若
[009-0421a]
力不能勝則藏身入藕絲孔中約可大可小知是
化生力與天等是天趣攝也四種之中此為最勝
故稱王以別即羅睺阿修羅王也生海心水口者
經稱毗摩質多阿修羅王此云響高亦名穴居謂
在大海水底出大音聲唱言我是毗摩質多住在
海穴能波海水出聲疑即是類以居水底是濕生
以下劣故是畜生攝正法念經云修羅衣食自然
冠纓衣服純以七寶鮮潔同天所䬸飲食隨念而
生悉皆百味惟彼凡所食時末後一口變為青泥
是故經說不如人也。】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脩羅精研
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玅
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虗妄更無
由緒。」


【此總結虗妄也言精細研究七趣之由皆是發潤
二種妄想為惑業因故隨妄想而受生亦因妄想
而受報也若於圓明無作本心照此昏沉諸有為
相直如空中之華無著落處惟是一槩虗妄而巳
更無根本由緒為生起也故宗鏡問云平等空門
一心玅旨既善惡無際凡聖皆圓何乃潤受有差
苦樂不等答萬事由人自造唯心一理無虧善惡
伹自念生果報豈從他得是以西施愛江嫫母嫌
鏡實為癡也故知此心是凡聖之宅根境之源只
為凡夫執作賴耶成生死苦惱之因聖者達為藏
[009-0421b]
心受涅槃常樂之果若云賴耶則有名無體以情
執為有不究竟故故當證時其名即捨若云藏心
則有名有體以是本有非情執故盡未來際其名
不斷若念念昧如來法界之性步步造眾生業果
之因惡業日增苦緣無盡於安隱處生衰惱心向
解脫中成繫縛果受𦦨口針咽之體經劫而飢火
焚燒作披毛戴角之身觸目而網羅縈絆或墮無
間獄抱劇苦而長處火輪或生修羅宮起鬬爭而
恒雨刀劍或暫居人界剎那而八苦交煎或偶處
天宮倐忽而五衰相現皆為不知如來藏心遺失
惟識玅性背真慈父傭賃外方捨大智王依投他
國是以諸佛驚入火宅祖師特地西來指真歸而
不歸示正見而弗見都為藏識熏處無始堅牢執
情厚而如萬疊氷崖疑根深而似千重闇室今者
廣明深奧直示一心可謂會性天於此時更無異
種定父子於今日惟一家風凡有知者自宜深究。】


「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
真淨皆由隨順殺盜婬故反此三種則又出生無殺
盜婬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若得
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
不殺不偷不婬云何更隨殺盜婬事。」


【此言迷時妄有悟後元無也本心者即玅圓明無
作本心也言此等七趣眾生皆由不識本心受此
輪轉雖經多劫不得真淨而常居妄染此由隨順
[009-0421c]
殺盜婬故而成三惡既又反此殺盜婬故而成三
善有三惡則下墜三塗無三惡則上昇天界由彼
善惡有無互相傾奪故上昇下墜亦輪轉無窮既
善惡皆屬輪迴必得發此無善無惡妙三摩心則
即妙即常即寂矣若得入此三摩地中則善惡二
塗昇沉二果當時滅盡得證人空超出三界故曰
有無二無不但善惡二性當時銷滅即無二之性
亦不可得故曰無二亦滅此則不但超生死更超
小乘涅槃矣如是則尚無無二云何隨二故曰如
是尚不見有不殺不盜不婬之事云何更隨殺盜
淫事哉。】


「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
定處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汝勗修行欲得
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
功用習氣不除落於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虗偽如來
說為可憐憫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說者名為
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此結答問辭而戒勗真修也前問云為有定處為
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故牒答云因不斷此
三種善惡業故各各私造因各各私造故在眾私
同分之中非無定處正言造業私而受報則有定
處也然此定處從何所來元是自妄之所招感既
所生是妄實無有因故不可究其起處也勗勉力
也三惑即三惡三善之根本也三業根於惑起故
[009-0422a]
直指其本而令斷也若不斷惑本縱得五通皆是
有為非無漏道以但伏現行習氣不除不得漏盡
必落魔道雖欲除妄是以火救火名之益多此如
來之所大哀而深愍者由阿難初問佛體真實云
何復有諸趣故答云汝妄自造非佛體有咎也菩
提即佛體也故復警云若使末世勸人離此三種
者此人即為佛說若末世讚此三種以為無礙者
此人即是魔說也是則必斷三惑方能得入真三
摩地也巳上詳明七趣竟下詳辯魔境。】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座攬七寶几迴紫金山
再來凭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有學緣覺聲聞
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巳說真修行法
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
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汝陰魔或復天魔
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又復於中
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巳畢
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汝應諦聽
吾今為汝子細分別阿難起立并其會中同有學者
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先明世尊無問自說良以世尊一往直示真修行
路而阿難等尚未親歷不知途中艱阻世尊是過
來人險阻艱虞歷歷自試故將罷座而迴身復留
一一指明途中所遇令其自識預備不虞此如愛
子遠行慈母於臨行時付囑途中善為之語如來
[009-0422b]
不盡之慈意亦如此汝等下叮嚀魔之當識也真
修行法即指反聞一門也言我雖為汝等指出奢
摩他中妙修行路汝猶未明路中所發魔事最為
微細不知不覺忽爾現前皆能契合人心又不識
其為邪為正若汝胸中有一毫邪心未曾洗淨彼
則乘此一毫之隙便能勾汝入邪見矣言陰魔者
即色陰中初心自現不自外來者也天魔鬼神魑
魅皆受想二陰所現者也言正當魔現之時要曾
辨得一副辯龍蛇眼不為彼惑若道眼不明為彼
所轉遂認賊為子立使家寶劫盡矣心見二魔皆
無外境以行陰識陰所現者皆是自心邪見得少
為足之過也如第下舉一例諸言無聞者但修無
想為極則事不樂聞法不知正修自謂成無上道
及報將盡想心復生衰相亦現不知自巳本非證
聖反謗聖人身遭後有坐謗法故遂墮地獄其毒
如此可不畏哉汝等回心趨大菩提豈可不知其
利害耶故我為汝仔細分別非草草也若據下文
無學破除四陰惟識陰未破耳。】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
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
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徧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
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
妄想安立當知虗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
況諸世界在虗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十方世界
[009-0422c]
悉皆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此言動魔之由葢謂本覺圓明生佛無二良由妄
想一動遂迷此覺圓心體而成過咎於是發業潤
生二種無明瞥爾發生既一生巳則覺體徧迷遂
成空性所謂晦昧為空也既一迷此於是化迷不
息遂生世界所謂依空立世界也是則十方有漏
微塵國土皆依妄想建立豈知空生大覺若雲點
太清巳是微眇況復依空所立世界其微眇益可
知巳且舉世之人盡皆發妄不息循聲逐色無發
真者所以世界安立如故若使一人發真歸元則
虗空粉粹大地平沉況依虗空所有國土而不振
裂者耶問自古至今發真不少何故世界宛然如
故答世界元是眾生共業所感一人發真一人之
世界銷殞若舉世界人發真則舉世界悉銷殞矣
葢世界既從妄想生而建立必由妄想盡而後銷
殞也是以妄想盡者見銷殞妄想不盡者世界猶
然建立也。】


「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有漏大阿羅漢
心精通脗當處湛然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
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慴
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咸得五種神通惟除漏盡
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
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此言動魔致亂也飾嚴防也言汝等修禪正當發
[009-0423a]
真時與諸聖賢氣味相投心精通脗混合為一故
當處湛然清淨不動不相惱亂魔王即天魔也鬼
神即一切精靈也凡夫天即無想天也水居即河
精海精之類陸居即山林土地川岳鬼神之類飛
騰即空居如大力鬼王飛行夜叉之類言行人正
當發真之時大地震驚宮殿崩裂而魔王之在水
居陸居及空居飛騰者無不驚怖惟下界凡夫未
得五通瞢然不覺訛言地震故無驚恐彼等魔王
神鬼咸得五通未除習漏既戀塵勞決定不容崩
裂宮殿各各恃其所能惟欲破壞禪定故僉來惱
亂也。】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
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氷煖氣漸隣
不日銷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成就破亂由汝心中
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
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羣邪咸受幽氣
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若不明悟
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
殊為眇劣彼惟呪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秪毀一戒
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
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此明悟則無咎迷則受邪也以彼是塵勞中物汝
為妙覺中人故雖大怒不能加害正如風刀之吹
光斷水終不能令光水之有動損也不但不能加
[009-0423b]
害而汝反能化彼喻如沸湯之近堅氷暖氣逼而
堅氷自銷矣彼雖恃其五種神通猶是外客客從
外來尚易看待成就破亂不在於客悉由主人若
使主人心中不明認賊為子客則乘間而入為亂
為虐若使主人當處禪那惺惺了了不受顢頇縱
彼魔力雖強無由動汝所以不能奈何汝者由汝
陰氣巳銷巳得大光明藏彼則咸受幽氣住於昏
沉冥漠之鄉彼若隣近光明幽氣自然銷殞正如
梟之入晝羅剎之向陽尚不可見安敢久留擾亂
汝之禪定耶若使五陰主人心不明悟見虗幻境
或生恐怖或生愛著被陰所迷反墮彼類矣是則
化家為國亦由汝喪身亡家亦由汝也即如摩登
其人眇劣縱能呪汝秪破一戒其害尚小況汝心
猶清淨未至淪溺若此等魔王又非眇劣之比寶
覺全身又非一戒之比為害甚大喻如宰臣之家
忽遭天王籍沒則不但失官罷職而身且不免於
刑戮是則展轉日就零落縱有神力其可救乎。】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
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
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
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
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此敘色陰始終之相也由未破巳破境相不同故
先明其始終坐道場有二坐八角壇等是事道場
[009-0423c]
於一切反聞專注心不流逸是理道場銷落諸念
等者謂專注反聞巳久萬念自離圓覺所謂居一
切時不起妄念也此離念相猶如虗空於一切時
惺惺不昧了了常知故曰離念精明於是與動靜
之境無干憶忘之識無預此正打成一片時也當
住此離念精明之處便可入耳根圓照三昧矣然
為色陰所覆心未發光故目前所見惟是黑暗此
黑暗相即是色陰區局性真如屋宇然故名色陰
區宇此即色陰未破之相也若使心光發洩障礙
皆通即肉眼所見十方洞明而前之黑暗皆化成
光明內徹五藏外徹山河天上人間悉如指掌即
前十方國土皎然清淨時此即色陰巳破之相也
由此色陰元從空晦暗中結暗所成故一有此色
便成劫濁此濁離彼色陰無體故色陰盡而劫濁
超也至此始知色陰之由元從堅固妄想之所凝
結由妄想故堅執外四大為我所又堅執內四大
為我而成此色陰黑暗之體也。】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玅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
出礙此名精明流逸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
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勝解即受羣邪。」


【此下十種明色陰中間將破未破之相也先明外
徹良以藏心統含四土不離當處不隔毫端秪因
色陰所覆豈惟不見上三即同居一土現前朗然
者不能也今入定者既捨一區之明全處無邊之
[009-0424a]
暗當色陰未開之際在此離念精明之地正好著
力精究研窮此玅明性由斯研究故得四大虗融
如雲如影世界不相交織故少項之間此身透牆
過壁了無隔礙斯由定中加功用行逼拶之極偶
令心光洩露暫得前境虗融隨得隨失不同證果
聖人一得永得也若使行人得遇此境現前平平
坦坦毫不介意動止尋常不生歡喜依然只是顧
話頭亦足驗其功夫得力處誠為善境若行人自
無識見又無涵養若暫遇此境妄言證聖則魔得
其便可乘間而入向後漸成大害矣故先德云纔
有所重即非沙門又云但盡凡情別無聖解。】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玅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
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
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
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明內徹也內徹者心光忽然透徹身內反觀五
藏親見蟯蛔以手拈出而身無傷毀此是精光流
溢形體暫得如是不可為常所謂路途之樂終未
到家者也。】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除執受身
餘皆涉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
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
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明內外俱徹也醫經云魂藏於肝魄藏於肺意
[009-0424b]
藏於脾志藏於膽精藏於腎神藏於心除執受身
餘皆涉入者謂除此第八執受之身安然不改其
餘魂魄等皆失其故位而遞相涉入也互為賓主
者一為主而餘五為賓也聞空中說法者聞一處
說法也十方同敷者聞十方說法也遞相離合者
岳師謂或精離本位而合於魂或魂離本位而合
於精等葢離即失本位而合則就他位也此由初
聞六根互用熏成善種故於定中偶一發露非若
聖人證入圓通一得永得也環師云夙昔聞熏自
能發揮而有所聞也今夫刻意凝神討論之極則
奇文麗藻未甞經意往往煥然得於夢寐則精神
激發神者偶現類可知也。】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徧作閻浮檀色
一切種類化為如來于時忽見毗盧遮那踞天光臺
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
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明現佛境也此由反聞功勝心體益明故澄露
皎徹始覺之智融透而本覺之心發明故所見一
切色是佛色一切形是佛形也梵語毗盧遮那此
云光明徧照百億國土及蓮華等所謂一華百億
國一國一釋迦是也此亦宿昔耳根曾聞梵網等
經而心靈所染習氣今由研究故心光發明照諸
世界偶一發露耳非一證永證也。】
[009-0424c]


「又以此心精研玅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
於時忽然十方虗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遍滿
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逾分
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
即受羣邪。」


【此明空成寶色也始由晦昧為空結暗為色今反
聞功切用心緜密毫無間斷於過去之念更加抑
按現在之念更加降伏未來之念更加制止如是
用功鞭逼太過忽見虗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或
青黃赤白等色此由玅明逼極煥散而現故見如
此種種異境非實證也。】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半在暗室內
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
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
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明暗中見物也精光不亂者心光凝定明暗不
移也見種種物等者非室中元有之物是暗中所
現如鬼神精魅及奇形怪狀之物而此暗室所有
之物猶然如故葢鬼神精魅恒雜人居互不相見
今由用心細密而見亦密澄故尋常所不見者今
皆洞見也此亦研究澄徹之功暫時發露非真得
常光古今如一也。】


「又以此心圓入虗融四體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割
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
[009-0425a]
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明身同草木也圓入虗融者謂反聞功切純覺
遺身故四體同於草木燒亦不覺研亦不知由不
覺不知故火不能燒刀不能傷也此名下出其不
覺不傷之由環師所謂五塵併銷四大排遣純覺
遺身故無傷觸也此亦暫時發露非真得性色真
空也。】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
皆成國土具足七寶光明徧滿又見恒沙諸佛如來
徧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
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
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明覩界覩佛也淨心功極者言心淨之功至此
巳極也忽見佛國者同居淨土也又見諸佛者見
淨土現在如來也又見地獄天宮者同居穢土也
由淨心功極故徹上徹下若淨若穢無不洞矚此
由聞教中淨穢二土隨起欣淨厭染之念熏習成
穢凝想久而化成偶一發露非真得寂光土也。】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
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
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明遙見遙聞也研究深遠者謂用心研究到極
深最遠處遂令心光逼極飛出故障隔處皆能見
[009-0425b]
聞也此亦暫時光景然非實證無邊剎海不隔毫
端也。】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
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
無端說法通達玅義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銷歇
若作聖解即受羣邪。」


【此明見知識也研究精極者謂研究之功巳到至
精至極之地實與諸佛心精脗合而色陰將破之
時故魔心震驚而魔擾亦於此兆端也見善知識
種種變遷者是行人自見此所見知識元是行人
曾有邪心含受邪種至此忽然發露非真見聖或
是魔入行人身中持其心神故令行人無端說法
又能通達玅義以漸發其狂慧非實證聖也行人
至此雖不為色陰拘攣復為魔罥繫縛故用心者
不可不密也。】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
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迷不自識謂言
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
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
上道。」


【此勉令覆護也言此禪那所現十境皆是行人自
巳禪觀與堅固妄想交攻互戰或勝或負現此十
事如一善境現即是觀力勝妄想若暫現復隱是
妄想勝觀力由互出互入不得互融此魔之所以
[009-0425c]
乘間而入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巳之見地與佛
何似功用與佛何如逢此境現便為聖證是未得
謂得未證謂證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所謂初證於
天後入於地也汝當以此義傳示將來修禪觀者
令彼曉了無令天魔得其方便言保持覆護者保
謂保任持謂維持覆謂遮覆護謂衛護謂當以神
力冥加不令至惑也色陰魔相巳竟。】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
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
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
名為受陰區宇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巳面去住
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
所由虗明妄想以為其本。」


【此明受陰未破巳破之相也修三下六句躡前色
陰巳盡見諸佛心如鏡現像此正奢摩他巳成之
相也故圓覺云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此當初
信位也若有所得而未能用者言雖親見本來巳
得其體未能稱體發自在用以有受陰未破故也
手足二句喻若有所得心觸二句喻不得其用此
則二句言有體而不能用便是受陰區局葢覆處
心本不局身中無始迷執非局而局生局現陰死
局中陰安有離身自由之分要皆受陰為結縛之
本若受陰一破便能發用得意生身隨往無礙如
先德生死去留視此身如賈胡傳舍者皆受陰巳
[009-0426a]
盡相也以此受陰為身見之本故受盡離身身見
解脫得超見濁也至此方能親證本心不在身中
但是受陰妄為領納虗以發明而巳以虗故受以
明故能受之而不謬受即苦樂憂喜捨也。】


「阿難彼善男子當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發明內抑
過分忽於其處發無窮悲如是乃至觀見蚊蝱猶如
赤子心生憐愍不覺流淚此名功用抑摧過越悟即
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銷歇若作聖解則有
悲魔入其心腑見人則悲啼泣無限失於正受當從
淪墜。」


【此明受陰將破未破之相也先內抑生悲此中即
色陰破而受陰未破之中得大光耀者即十方洞
開無復幽黯也其心發明者見得一切眾生同具
佛光枉受輪轉也內抑過分者是自責自咎不蚤
悟而度生也定中發無窮悲故觀見蚊蝱猶如巳
子不覺流淚斯亦因是同體之悲但由抑摧太過
而發於正受中不宜有此若當下謂行人若知非
還顧本參不作聖證久自銷滅若謂巳得諸佛菩
薩同體大悲則有悲魔乘間而入見人則悲悲之
不巳遂失正受而下墜矣所謂如宰臣家忽逢籍
沒也。】


「阿難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勝相
現前感激過分忽於其中生無限勇其心猛利志齊
諸佛謂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過越悟則
[009-0426b]
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銷歇若作聖解則有
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誇我慢無比其心乃至上不
見佛下不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明視巳如佛也勝相現前者色陰盡而見諸佛
心也感激過分者謂一向但聞即心是佛未曾親
見今始得見本來佛性故激烈而奮發大勇自謂
不歷僧祇立地成佛不知理雖頓悟事要漸除此
由陵篾輕率越分自僣故作斯語若自反知非復
歸無咎若迷而不反則有狂魔入心生大我慢上
無諸佛下無眾生自謂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其失
正受淪墜無疑問如南岳云不從諸聖求解脫青
原云聖諦亦不為豈非陵率過越乎答斯由高推
聖境畏難不進故以此語激之耳豈知溈山有信
位人位之別長沙有因果涅槃之語哉吁破色陰
之聖人謂三祇劫一念能超尚名陵率過越狂魔
入心今之自謂得向上一著效顰呵佛罵祖者不
知破幾陰得何位亦敢大言自誇我慢恣肆恬不
知畏聖有明文當自警省。】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前無新證
退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逈無所見心中忽然
生大枯渴於一切時沉憶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
此名修心無慧自失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
則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懸在一處失於正受
當從淪墜。」
[009-0426c]


【此無慧沉憶也前無新證者受陰未破也退失故
居者色陰巳破也爾時當以慧力照破受陰本空
自可證入若智力衰微則墮在兩楹無所依倚入
中隳地則前後皆迷逈無所見矣由無慧水灌溉
故忽生枯渴由前後雙脫進退無地故時時刻刻
深思沉憶不敢走作復將沉憶不散以為勤精進
相而欲破受陰不亦過乎此名無慧而自失也若
知非速改即得無咎若以沉憶不散為聖證則憶
魔乘間而入日夜撮心懸掛一處則失正受而從
淪墜矣問先德云置心一處無事不辨何故此中
撮心一處者反失正受答此為散亂多者作對治
藥耳非若以懸心一處為精進也。】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慧力過定
失於猛利以諸勝性懷於心中自心巳疑是盧舍那
得少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審溺於知見悟則無咎
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
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慧偏發狂也失於猛利者過在慧之猛利也以
諸勝性懷心中者謂佛性本來具足不假修成故
自疑巳身即是舍那更不求進得少為足此名用
心之處亡失恒審由不恒常審察自巳功用與佛
何似唯是溺於巳之知見以為即是佛知佛見故
執性廢修也若速悔知非則無過咎若自任舍那
廢修不進則有同類天魔乘間而入大發狂言必
[009-0427a]
從淪墜矣問先德云心本是佛不假修成何也答
此為執修成而孤負巳靈者作對治藥耳然亦有
令人大死一番竿頭進步極盡今時等語何甞廢
修證哉。】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新證未獲
故心巳亡歷覽二際自生艱險於心忽然生無盡憂
如坐鐵牀如飲毒藥心不欲活常求於人令害其命
蚤取解脫此名修行失於方便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手執刀劒
自割其肉欣其捨壽或常憂愁走入山林不耐見人
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覺險生憂也歷覽二際者即中隳地也自生艱
險等者如立懸崖恐遭墮落故生憂也此憂元從
戒慎恐懼中來但彼太甚無方便以自解遂至如
此若使解得大道甚夷放下便是差足解憂若執
憂心而不解則魔乘間而入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處清淨中
心安隱後忽然自有無限喜生心中歡喜不能自止
此名輕安無慧自禁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
則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笑於衢路傍
自歌自舞自謂巳得無礙解脫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因定生喜也行人心得安隱而忽生大喜不知
是路途之樂終未到家也此名無慧自禁而生若
以慧眼觀察方得淺證何足深喜則喜風自息仍
[009-0427b]
歸無咎若喜而不止則魔乘間而入自謂刀山火
聚總是道場酒肆婬房無非解脫矣故知清淨心
中纖毫不立若一念憂心生則有憂魔乘間而入
一念喜心生則有喜魔乘間而入所謂有所愛患
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也。】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自謂巳足
忽有無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與過慢及慢過慢
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時俱發心中尚輕十方如來
何況下位聲聞緣覺此名見勝無慧自救悟則無咎
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
不禮塔廟摧毀經像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
經是樹葉或是疊華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
實為顛倒其深信者從其毀碎埋棄地中疑誤眾生
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見勝生慢也自謂巳足者謂見色銷受現便生
滿足自高自大故慢心起而眇視諸聖也言我慢
者只是恃巳而凌人傲物也此我慢雖為七慢之
一亦諸慢之總也於劣計巳勝於等計巳等為單
慢於勝計巳勝於等計巳勝為過慢於勝計巳勝
為慢過慢未得謂得計劣為多為增上慢自全無
德謂巳有德為邪慢對多勝者自甘劣下不敬不
求為卑劣慢慢之所起皆由見得自巳尊勝無慧
以救其獘故忽生也若使見得是法平等無有高
下尚不見有一眾生可慢況諸聖乎若執迷不改
[009-0427c]
則有大我慢魔乘間而入矣近代此魔遍地皆是
毀佛像為金銅土木指佛經為貝葉氎華計肉身
為真常活佛守鄙語為無字真經信口自肆大言
不慚欺巳欺人昧天昧地質之於經當入阿鼻可
不畏哉問臨濟之不禮祖塔丹霞之燒木佛德山
說一大藏如拭涕唾帛巖頭說祖師言句是破草
鞋非大我慢乎答此為執外求而不達自心執言
教而不肯進修故作此峻厲語以激之此一片真
慈也誰曰慢心若使祖師真有慢心則亦不免泥
犁況其他乎。】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險明白於精明中
圓悟精理得大隨順其心忽生無量輕安巳言成聖
得大自在此名因慧獲諸輕清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輕清魔入其心腑自謂滿足
更不求進此等多作無聞比丘疑誤後生墮阿鼻獄
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輕安自足也色陰巳破故得精明受陰將盡故
能圓悟精理獲意生身故能得大隨順所向如意
而忽生輕安自謂登聖得大解脫不求前進此因
發慧而暫得輕清殊不知縱有玅悟也須吐却若
使坐定輕清窟中不肯拕泥帶水努力向前魔則
乘間而入䘚為無聞比丘而生疑生謗成大墮落
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於明悟中
[009-0428a]
得虗明性其中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一向入空
空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謗持戒名為小乘
菩薩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於信心檀越飲酒啖肉
廣行婬穢因魔力故攝其前人不生疑謗鬼心久入
或食屎尿與酒食等一種俱空破佛律儀誤入人罪
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著空毀戒也得虗明性者謂受陰巳破見得虗
明之體本無一物故忽起斷滅撥無因果而入增
上慢空豈知但空二陰尚有三陰未空也若悟此
空是惡取空非究竟空則無過咎若守定不改空
魔乘間而入自謂飲酒食肉一切皆空行盜行婬
無非是道見持戒者為小乘為執著見破戒者為
大乘為徹悟自誤誤人不可勝紀豈知皆是魔體
所著魔口所說哉問如誌公羅什三車蜆子酒仙
布袋等則又何如答此皆大菩薩應身借此以作
佛事而為人解拈去縛者豈撥無因果之謂哉。】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味其虗明
深入心骨其心忽有無限愛生愛極發狂便為貪欲
此名定境安順入心無慧自持誤入諸欲悟則無咎
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說欲
為菩提道化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婬者名持法子
神鬼力故於末世中攝其凡愚其數至百如是乃至
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滿千萬魔心生厭離其身體
[009-0428b]
威德既無陷於王難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
當從淪墜。」


【此著有行婬也味其虗明等者由於虗明味著不
捨遂起愛心葢禪定中自有玅觸輕安之境隨順
人心若一躭味則轉成貪欲此名定境安順入心
由無慧操持而誤入諸欲也若悟得不受諸受方
名正受便不躭著復歸無咎若迷而不捨遂有欲
魔乘間而入化為魔眷宛轉零落無可救矣。】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受陰用心交互故現
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
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亦當將如來語於我
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
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此勉令覆護也迷不自識謂言登聖者言不識是
何因緣而生悲生喜等便誤為登聖也。】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
其形如鳥出籠巳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
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
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巳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
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
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
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此明想陰未盡巳盡之相也受陰盡則見惑巳盡
而分別我執亦盡然思惑未除俱生我執猶在故
[009-0428c]
曰雖未漏盡直至七信位不受後有習漏方盡此
當二三信中故未盡也然雖不得漏盡無四果之
六通十八變而受陰巳盡不執身相故能心離其
形如鳥出籠所向自在也言六十聖位者孤山謂
始於三漸終至妙覺問何故凡身便能歷位答此
約圓頓最利之根不實取證即以凡身上歷諸位
以顯圓融不礙行布如善財龍女之類非若別教
皆實取證故歷三祇而後得果也問既受盡者得
歷聖位何故下文說墮無間獄答別教經劫歷位
尅定取證一證即無墮落圓頓不歷僧祇一超直
入中間更不取證直以初住為第一峰頭方名不
退今言從是凡夫足見不取聖果上歷聖位但是
歷過而巳豈一一取證哉故知識陰未破未入圓
通巳來不妨有墮也意生身者楞伽云譬如意生
速疾無礙故曰意生而有三種一謂三昧樂意生
身起浪識相不生安住心海故得三昧樂正受也
即相似初信至七信入空位也二謂覺法自性意
生身以通達自性法故能普入佛剎即相似八信
出假位也三謂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以覺一
切佛法故即九信十信修中位也然雖受盡得意
生身而想陰未破正如魔咎雖歇而熟寐未醒猶
作寱語此寱語人自巳雖不知作何等語然所出
寱言巳成音韻有倫次而不紊亂令醒悟人咸悟
其語喻如想陰未破之人自巳雖不能圓照生死
[009-0429a]
然於上歷六十聖位有次第而不亂諸佛皆知其
必得親證此想陰未破之相也覺明如鏡浮想如
塵塵淨而鏡體自明想除而覺明自淨則三界一
類分段生死皆能知其生從何來死從何去故曰
一倫生死首尾圓照此則想陰巳盡之相也由此
想陰實為煩惱根本故想陰盡而超煩惱濁想為
融通者如心想酢梅口中水出是也。】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虗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
地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爾時天魔候得
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
謂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
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或為帝釋或為婦女或比
丘尼或寢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為菩薩信其
教化搖蕩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災祥
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或說刀兵恐怖
於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惱亂
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
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貪求善巧也見惑是受陰根本故前十種皆言
見色陰銷思惑是想陰根本故下十種皆由貪愛
而起也受陰虗妙者謂能離身反觀作用自在也
不遭邪慮者不為十境惑動也圓定發明由受陰
一破見惑巳銷於諸前塵不起分別成一精明故
曰圓定也心愛圓明者以想陰未盡於覺明心猶
[009-0429b]
有塵垢未得圓明今愛圓明者是心生愛樂欲令
妄想盡而覺心圓明無不了知而善巧方便無不
成就將欲度生以行教化故發憤銳思而貪求善
巧只此一貪便是動魔之本矣梵語魔羅此云殺
者以能破禪定殺慧命故魔之害定猶小人之害
君子必伺其間隙而後入所謂高明者鬼瞰其門
故君子之待小人不惡而嚴預防之也世間若有
一人真得禪定則魔黨紛列左右以伺其間若使
心如牆壁無纖毫滲漏縱魔眼雖多不能窺覰若
有一毫滲漏則乘罅而入矣今此行人有一念貪
善巧心則天魔乘此一念之隙即飛精附人說法
以惑之言飛精者精如下文河精土精一切精魅
之精飛者如飛票之飛猶言急遣之也附人者附
素所邪惑之人也以受盡之人邪魔不能入其心
腑故遣精靈附旁人以扇惑令其自壞定心耳此
即魔之善巧也其人即魔所附之人也不覺者言
即此人亦不知為魔著其身故口說經法亦自謂
得證涅槃於是向求巧人前投其所好說法變形
作諸善巧蠱惑其心是求巧人既巳惑為菩薩復
肯傾心受教於是將昔日之定心今巳搖蕩昔日
之律儀今巳破壞而一一皆墮魔術中不能出矣
此由一念貪巧所致也向使無求巧心即盡大地
皆是天魔不能惑動況一小小妖魔哉搖蕩三句
是魔之設計也若行人智眼明徹戒根堅固開口
[009-0429c]
便見其膽反以此三語作照魔之鏡安能惑亂故
前四根本戒中皆結云不如此說即魔王說也口
中好言災祥等者是指魔附之人發言詭異總是
惑亂人心之語耳佛出世祥也劫火刀兵皆災也
此名下指名示害怪鬼者即是貪習遇物成形至
老方為魔使此即天魔飛遣之精靈以惑人者故
指其名令人辨識也厭足心生去彼人體者謂久
之魔鬼生厭去彼所附人之體也弟子即求巧之
人師即說法之師也先覺者謂凡有毀戒誘婬者
便知是魔決不隨彼脚跟轉故不墮不識則隨彼
轉必墮無疑矣。】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
提中心愛遊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歷爾時天魔候得
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亦不覺知魔著亦言
自得無上菩提來彼求遊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自形
無變其聽法者忽自見身坐寶蓮華全體化成紫金
光聚一眾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
菩薩婬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諸佛
應世某處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某人即是某菩
薩等來化人間其人見故心生傾渴邪見密興種智
銷滅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
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
不知墮無間獄。」


【此貪求經歷也愛遊蕩貪經歷如南天台北五臺
[009-0430a]
化人之國崑崙之墟乃至十方諸佛國土無不徧
往豈知無邊剎海不隔毫端果熟因圓自然發現
不必貪求也由此一念貪求故天魔即速遣精靈
附人向前惑亂也不自變形而變他形現生成佛
者由彼貪求經歷佛土故即現佛國以投其好也
是人指行人也婬逸其心化定心而縱蕩不拘也
魔口所出皆指目前是佛土者以彼好淫蕩故以
此誘之也其人亦指行人也既見諸佛復聞其說
故傾心渴仰捨巳從他也魅鬼即是婬習遇風成
形之鬼物今為魔使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緜㳷澄其精思貪求契合爾時天魔候得其便
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
無上涅槃來彼求合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及彼
聽法之人外無遷變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
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見地獄或知人間
好惡諸事或口說偈或自誦經各各歡娛得未曾有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綿愛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其中亦有
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其人見故洗滌本心
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
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
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貪求契合也愛綿脗而貪求契合者緜密也脗
[009-0430b]
合也謂以此心上契諸佛下合眾生也殊不知工
夫若到寂滅現前時自然上同下合不必貪求也
由行人有貪契之心故魔亦現默契之事念念移
易者謂心開之人念念不同如下所云也或得宿
命者是巳尋常不知者今忽知也或得他心者是
彼尋常所念者今亦知其所念也乃至說偈誦經
皆是現密契之事以惑其心也緜愛其心者謂行
人被惑亦密愛之亦欲遂其心之所求也而魔口
復以妖言竦動行人既見目前有密契之人又聞
魔口出妖異之語由是將昔日正定之心洗滌無
餘而轉入邪知邪解矣魅鬼是誑習遇畜成形之
物由行人好契合故此鬼現五通以魅之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先不
覺知是其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元善男
子處敷座說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
聞法自然心伏是諸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
現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
不絕都指現前即為佛國無別淨居及金色相其人
信受忘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為
菩薩推究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眼耳
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彼無
知者信是穢言此名蠱毒魘勝惡鬼年老成魔惱亂
[009-0430c]
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
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貪求辨析也愛根本者求萬物之本也窮覽物
化性之終始如烏何因而黑鵠何因而白之類精
爽其心欲使物化一一洞徹根柢毫無疑滯使精
豁神爽故貪求辯析然此皆是如來盡性之事而
初心妄冀是見卯而求時夜也由此一念即是招
魔之端故魔乘間而惑也身有威神摧伏求者謂
以魔力攝伏人心也諸人即是領魔法以遞相開
化蠱惑人心者也由彼行人貪求化元故指目前
斷滅者為常住本穢汙者為清淨根以投其欲行
人既信受其言遂將辨析之心一併棄去即信目
前父父子子遞代相生者為物化本於是日將魔
心魔語推究以為至理遂入其黨永為魔眷彼魔
精者既令魔黨宣穢言以扇惑巳復出穢言以印
證魔之惑人計亦甚巧安有不被惑者哉蠱鬼即
恨習遇蟲成形者也由彼貪求辨析故蠱鬼現形
以蠱惑之耳。】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懸應周流精研貪求冥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
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元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
無上涅槃來彼求應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能令聽眾
暫見其身如百千歲心生愛染不能捨離身為奴僕
四事供養不覺疲勞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
[009-0431a]
本善知識別生法愛黏如膠漆得未曾有是人愚迷
惑為菩薩親近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
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
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或言別有
大光明天佛於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彼無知者
信是虗誑遺失本心此名厲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
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貪求感應也愛懸應求冥感者謂欲以定心求
諸佛之感應也且感應之道如水清月現山鳴谷
響豈可以意求一有此心遂有邪魔乘間而應之
矣暫見其身如百千歲者魔現老人之相也因見
其年老令座中人知是先世之師前生知識故別
生法愛如膠漆之固結而不能解此皆詐現冥感
之事故行人為彼迷惑日日親近不知不覺遂將
佛子轉為魔眷其魔既詐現冥感之事口中復詐
陳冥感之語人安得不信哉厲鬼者即瞋習遇衰
成形者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深入剋巳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爾時天魔
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本不覺知魔著
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令其聽人各知本業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
巳作畜生勑使一人於後蹋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
[009-0431b]
於是一眾傾心欽服有人起心巳知其肇佛律儀外
重加精苦誹謗比丘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
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處毫髮無失此大力鬼
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
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貪求宿命也心愛四句當與下章心愛三句換
過則前後相應矣愛知見貪宿命者謂行人欲盡
知三世之境欲盡見他人之心故心愛宿命不知
知見立而邪魔入矣汝今未死巳作畜生者由愛
宿命通故詐現宿命通也有人起心巳知其肇者
由愛他心通故現他心通也佛律儀外重加精苦
者是詐現精進以惑人心也如拔髮熏鼻臥杵臥
棘之類誹謗二句是指正人為邪人也訐露二句
攻發人之陰私而欲人信伏也口中四句詐現天
眼天耳通也此上五通是空行大力鬼之所詐現
者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爾時天魔候得其便
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殊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
無上涅槃來彼求知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無端
於說法處得大寶珠其魔或時化為畜生口銜其珠
及雜珍寶簡策符牘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
或誘聽人藏於地下有明月珠照曜其處是諸聽者
得未曾有多食藥草不飡嘉饌或時日䬸一麻一麥
[009-0431c]
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誹謗比丘罵詈徒眾不避譏嫌
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聖賢潛匿之處隨其後者
往往見有奇異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神
年老成魔或有宣婬破佛律儀與承事者潛行五欲
或有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惱亂是人厭足心生
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
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貪求靜謐也靜謐是禪定極境餘人不知惟佛
能知餘人不入惟佛能入殊不知工夫不到不方
圓即深入靜謐亦不可愛也一有愛心魔則乘愛
現陰寂之事以惑之矣是人無端得大寶珠者即
行人從說法處得珠也或先㘅珠投人以附體或
先藏珠地下以誘人或食藥草麻麥而充肥此皆
詐現陰寂不可知之事以投其好也魔既現陰事
以動人復說陰事以惑眾此皆居陸地之鬼神久
之而成魔使者也或有下此又魔黨成羣結隊以
攪亂行人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爾時天魔
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誠不覺知魔著
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是人或復手執火光手撮其光分於所聽四眾頭上
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亦無熱性曾不焚燒
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動或入瓶內
[009-0432a]
或處囊中越牖透垣曾無障礙惟於刀兵不得自在
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謗禪律罵詈徒眾
訐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復令人
傍見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實讚歎行婬不毀麤行
將諸猥媟以為傳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
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或復龍魅或壽終仙
再活為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
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
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貪求神力也神通神力但得六根互用自然具
足豈可貪求一著貪求便招魔事所以古人只貴
眼明不貴神通故仰山點羅漢云神通即不無若
是佛法須是某甲始得是人下詐現十八神變以
惑人也惟畏刀兵足知邪魅口中下說神通以亂
人也讚婬而不毀麤行足徵魔說此皆水居陸居
諸精靈類詐現神通也。】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爾時天魔候得其便
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終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
無上涅槃來彼求空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於大眾內
其形忽空眾無所見還從虗空突然而出存沒自在
或現其身洞如瑠璃或垂手足作栴檀氣或大小便
如厚石蜜誹謗戒律輕賤出家口中常說無因無果
一死永滅無復後身及諸凡聖雖得空寂潛行貪欲
[009-0432b]
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撥無因果此名日月薄蝕精氣
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千萬年不死為靈出生國土
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
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貪求深空也妄想盡而真空顯生滅除而寂滅
現深空寂滅非可貪之境也若一起貪心便有魔
擾矣於大眾下因貪空而現空以投其欲也毀謗
二句因空而謗法輕僧也口中下說斷滅空以撥
無因果也雖得空寂潛行貪欲者謂能空其空而
不能空其所不空故口談空而心著有也受其欲而
得空心者魔力攝持與之俱化也此名下令人識名
而嚴防也薄蝕者韋昭云氣往迫之為薄虧毀為蝕。】


「又善男子受陰虗玅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長壽辛苦研幾貪求永歲棄分段生頓希變易
細相常住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其人竟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生
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好言他方往還無滯或經萬里
瞬息再來皆於彼方取得其物或於一處在一宅中
數步之間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
因此心信疑佛現前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
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
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屬如遮文茶及四天王
毗舍童子未發心者利其虗明食彼精氣或不因師
其修行人親自觀見稱執金剛與汝長命現美女身
[009-0432c]
盛行貪欲未逾年歲肝腦枯竭口兼獨言聽若妖魅
前人未詳多陷王難未及遇刑先巳乾死惱亂彼人
以至殂殞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貪求永歲也此中所希是羅漢果在行破後自
然得之今躁求速得故遭魔擾也分段生死三界
惑盡方始得離二乘無學登地菩薩皆得變易今
未離染頓欲於分段身上變麤作細易短為長故
曰棄分段生頓希變易也瞬息而萬里再來急行
而累月不到皆詐現時之可延可促以投其欲也
疑佛現前者是認優孟為叔敖也口中下說長壽
以竦聽也自在天即欲界魔王天在第六天攝使
其眷屬者正顯魔王自不現身是飛精附人也遮
文茶舊云嫉妬女又云奴神即役使鬼也毗舍遮
此云啖精氣皆屬四天若巳發心者則護人若未
發心者則啖人由彼行人定力虗明故食其精氣
以害之也或不因師者言魔身不必附人說法而
親現身今行人自見也口稱金剛現美女身者此
魔害人之巧計也口兼獨言者素問云譫語者氣
虗獨言此美女口中獨言徐而聽之若妖若魅行
人若不詳其意受其說而行猥媟者多陷王難雖
未及行刑精神先枯竭而死矣此由魔力所惱故
至喪身失命。】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
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巳成正徧知覺讚歎婬欲
[009-0433a]
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
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
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徧知墮無間獄汝今未須
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
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
巳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此囑當機留願度生也前十種魔惟第十自現形
餘皆附人昔佛住世諸魔壞法佛神力故皆不能
壞魔作誓言如來滅後依教出家破壞佛法佛即
墮淚曰無柰汝何譬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
是知末世壞法比丘皆魔侶也汝今下正勸當機
阿難前發願云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河
眾此復叮嚀留願人間流通教法也前云將此深
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故又囑其遵佛語而
傳法度生即是報恩也是知阿難入風奮迅三昧
四派入滅亦是依佛語而留願在世冥救者歟。】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
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
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
滅度傳示末法徧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
方便保綏覆護成無上道。」


【此勉令覆護也尊者所以結集諸經者受佛囑也
即今教法流通孰非尊者愍世之心悲救之力耶
想陰魔相巳竟。】
[009-0433b]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合轍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