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697 楞嚴經合轍-明-通潤 (master)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合轍卷第六
明 二楞菴釋 通潤 述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
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
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
三摩地。」
[006-0357c]


【此陳耳根圓通也若依次第當次那律由二十四
聖總是圓通皆不當此方之機唯此一門機教合
宜圓通義廣慶贊相連故此別說言觀音者眼聲
耳色之名人以耳聞此以眼觀故所師之佛亦名
觀音者證法有所授以源遠流長故從聞思修入
三摩地者此方教體唯在音聞從聞根入故此聞
字即指擊鐘所騐不生不滅之聞性也思者非徧
行思亦非思善思惡之思以思善思惡皆屬邪思
故下文云阿難雖強記不免落邪思此即善惡都
莫思量之思以百不思是正思者謂行人用此百
不思之正思專注聞性專究此根從何所來令彼
顛倒聞機脫黏內伏為拔根之利器除結之先鋒
向下入流亡所以至寂滅現前皆仗此一思而得
深入楞伽所謂唯心直進觀察流注前文所謂若
欲除結當於結心皆仗此思之力也羅山云聲前
一思大家共知溈山云以思無思之玅反思靈燄
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即如如佛
故曰思之思之鬼神將通之修者亦非造作種種
功行之謂但達諸法如幻了無根本不生取著則
諸微細塵垢自然銷落覺性現前是名正修以思
是知修是離故圓覺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是也
入者和身巳到之謂三摩地者即前大陀羅尼門
謂拔此一根便得和身入此大陀羅尼門矣問初
卷巳斥思惟是妄何故此中復用此思答前之所
[006-0358a]
以斥者以阿難一向認此思惟為真不肯放捨是
認賊為子故須斥破欲其識賊而求真子也今復
用此思者是知其為賊是借賊以殺賊轉禍為功
也若認賊為子是自劫家寶若借賊殺賊則賊為
功臣且二十四聖所修門雖不同要其用心觀察
皆用此思若無此思無下手處故即二十四聖下
手功夫皆在觀音一門顯發譬如油蠟作燈燭不
以火點終不明若謂不假思惟直下離心意識參
究則此一門似是單為上上根說既違古觀音之
教復違下文淺深同說法之旨且念佛一門最為
簡易猶然簡之者則知此門較念佛為尤易也奈
何以最難行之事解之何異招其入門而卒拒之
也故知一聞此法直下承當不落思惟者是上上
根其或根器稍鈍不免借思而入若下根人既得
聞思又必盡力於修方能得入故知上根不用思
惟直下便見中下之根必用思修是則聞思修為
淺深同說法豈不彰彰明矣但不可用亂思邪思
若用邪思亂思決不能入故曰知根雜亂思湛了
終無見又云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故用百不
思之正思觀察自然得入矣問既參禪可用百不
思之正思則念佛亦可用百不念之正念何故下
文亦揀之耶答若用百不思之正思思無相之真
心與用百不念之正念念無相之真佛則參禪即
念佛念佛即參禪正合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旨
[006-0358b]
惡用簡若口必誦如來之名心必憶如來之像則
是有念之念便落參禪一著故揀之也且參禪以
心心放下為主念佛以念念提起為宗放下則立
地見佛故易提起則心心無間至隔世而來迎故
難此則參禪尤易於念佛其簡之也宜矣。】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
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此敘入觀始終也初於聞中者即指聞性中也謂
我最初以聞性為所觀之境終以聞性為所入之
門也入流者隨流曰出返流曰入金剛經云不入
色聲香味觸法名為入流行人最初下手工夫仗
此入流之力為拔根之具然逆流之法須仗百不
思之正思也灌頂經云禪思比丘無他想念唯守
一法然後見真良由動靜二塵黏湛發聽聽精暎
聲卷聲成根所以根塵交結而不能解今欲解之
必先用此百不思之正思觀察此聞從何而有是
從動來是從靜出如是觀察則能逆彼顛倒聞機
令其不外隨聲塵而內注聞性久之則生處漸熟
熟處漸生自然與彼所結之塵不相黏著故曰亡
所葢入流是注根亡所是忘塵永嘉所謂念非忘
塵而不息塵非息念而不忘塵忘則息念而忘念
息則忘塵而息之意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
生者能入是根所入是塵以能入之根逆流故所
[006-0358c]
入之塵得寂斯則不唯動相不生即靜相亦不生
矣此將聞性與塵分開不令織妄相成是見山不
是山見水不是水脫黏內伏時正當起信斷滅相
無明以斷分別我執故然有根中積生虗習未盡
故復加功行次盡內根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者聞即聞機由前根塵交結故將顛倒聞機反聞
自性不與塵交今外塵雖脫聞機雖伏未得盡淨
故次盡內根此當起信斷異相無明以斷俱生我
執故所謂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人執雖空尚有
空執之智在而聞性未圓故次復空其智也○盡
聞不住覺所覺空者覺即是智言雖盡聞根空我
執若智相不捨即為智礙為法障故併覺所之覺
亦空也此當起信斷住相無明即分別俱生二種
法執所謂空性圓明成法解脫也智相雖空空相
猶在故下復斷空相也○空覺極圓空所空滅者
言覺智既空巳到空性圓明至極之地然空相未
亡猶有空在空即是病故復空其空所謂空病亦
空也此當起信斷生相無明即是空二空之空所
謂解脫法巳俱空不生也○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者言初入流亡所塵空矣尚有根在根即是所根
空矣有空根之智在智即是所智空矣有空智之
空在空即是所塵也根也智也空也皆所也皆不
離生滅業識也今二執既除二空亦遣則業識一
分動相亦滅而不生不滅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圓
[006-0359a]
融三觀之真體逈然獨露此即觀音一根初拔時
入三摩地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時也。】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
十方諸佛本玅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
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言正當頓斷無明頓證真理時則世出世間忽然
超越即得二種殊勝功德故起信云若斷無明證
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用是也上合十方諸佛
者謂十方如來傳此玅心元一圓融清淨寶覺故
證此心者即與如來同一慈力也下合十方眾生
者謂此菩薩之所證即是眾生之同秉故證此理
者即能與眾生同憂患曲成而不遺也法集經云
觀世音白佛言菩薩若受持一法一切諸佛法自
然如在掌中何者是一法所謂大悲釋曰此同體
大悲也以此大悲性遍一切眾生界故能一雨普
滋蘭艾齊榮一念全收邪正俱濟問既能超越世
出世間而又上同下合者何故答唯超唯越是以
能同能合亦唯非聖非凡是以能聖能凡譬如月
處虗空然後能分光散影於江河溝瀆之間郊原
林藪之上耳此中若約位次應同初發心住雖曰
分斷無明分證真理然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
而四十二地功德隱然具在故前云有三摩提具
足萬行○前由因明立所遂起三種相續此由入
流亡所遂獲二種殊勝立所是迷根亡所是悟本
[006-0359b]
立所是約最初一念迷根為最細亡所是約最初
下手工夫為最麤以迷時從細至麤悟時從麤入
細迷悟轉換之機不出立亡二字然此所字尤為
難除故世尊自初卷心目所在為發端其後展轉
所破者只一所字至富樓那章因明立所說明所
之生起至論修斷則曰亡所曰聞所曰覺所曰空
所以出一所即入一所所之一字真貼體難刮之
垢實微細我法二執之根也直至圓滿菩提歸無
所得而所相方盡故法華經云眾生處處著引之
令得出處即所也。】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
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
二應入國土身。」


【此釋成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也授我者雖是歸功
於師亦顯自有德本也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
者謂此聞性雖是業識亦由本覺內熏發起清淨
種子斷彼無明然後方得金剛堅固不壞之體由
得此體故能上合佛心同一慈力隨機感應無剎
不現也入諸國土者即十身中國土身也此國土
身由轉彼器界成法性土故有不思議業用華嚴
云清淨玅法身湛然應一切今言三十二者亦約
對機分限量耳若約菩薩現十法界身圓應羣機
則無類不入豈止三十二應哉然三十二應亦能
攝盡羣類。】
[006-0359c]


「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
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若諸有學寂靜玅明勝玅
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若諸
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玅現圓我於彼前現緣
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
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
解脫。」


【此現四聖身也言勝解者若約唯識於決定境印
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此中則指所修因行巳極
所起證悟之智也現圓者即智證將徹未徹將圓
未圓菩薩則現身說法亦機教相投啐啄同時也
孤山曰指別圓機也若菩薩入相似三摩地進修
中道無漏則分真勝解現圓乃至若進修金剛無
漏則究竟勝解現圓大士皆現佛身為說頓法令
得分真究竟解脫問菩薩何能現佛身耶答心性
理顯高下無殊如鏡巳明形對像現臣家之鏡王
苟臨之豈無王像王家之鏡臣苟臨之豈無臣像
當知人有高下鏡無貴賤然亦不妨明有優劣問
等覺菩薩豈假初住現身說法耶答聞法得解何
必求人復假勝身彌增內慧且天魔現為佛像麴
多尚乃致禮況初住菩薩玅理所現等覺雖尊焉
敢不仰溫陵曰出無佛世觀物變易自覺無生故
名獨覺樂獨善寂求自然慧故曰寂靜玅明稟佛
之教觀緣悟道故曰緣覺知迷勝性由十二緣緣
[006-0360a]
斷性顯故曰緣斷勝性勝性即無生性也[橘-矛+隹]李曰
三果巳前賢位聖位俱屬有學見道一十六心斷
四諦下惑證生空理故曰得四諦空初果後進斷
三界八十一品俱生品品皆證一分擇滅無為故
云修道入滅。】


「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
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若諸眾生欲為天主
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
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虗
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
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
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
生我於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
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
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相天中說法也欲心欲身二欲字皆是樂欲
之欲謂樂欲心明悟而身清淨以有欲塵則障塞
悟門心不明了身亦穢濁故樂不犯欲塵此欲塵
不獨指人間麤弊之色即他化之樂亦所不樂者
也梵王即色界天主亦三界主說法者金光明經
云大梵天王說出欲論解脫者令其離欲塵而生
梵世也帝釋即欲界第二天主彼天橫有三十二
天而帝釋統之說法謂十善也金光明云釋提桓
[006-0360b]
因種種善論是也言成就者應其希求而滿其願
也自在天是欲界頂天梵語婆舍䟦提此云他化
自在假他所作以成巳樂即魔王天欲界天主也
或云第六天上別有魔王居處亦自在天攝大自
在即色頂摩醯首羅天大論云三目八臂騎白牛
執白拂又云過淨居天有十住菩薩號大自在大
千教主是也天大將軍帝釋所管將也分住三十
二天各領鬼神鎮護四方四天王者上昇之元首
下界之初天於須彌山各居一埵臣於帝釋分統
四洲者也四王太子即那吒之類跨握鬼物護世
益人者也四王當次帝釋後天將軍似是四天所
統。】


「若諸眾生樂為人主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
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於彼前
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談名言
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
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
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男
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
法令其成就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
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樂持
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
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006-0360c]
令其成就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
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
令其成就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
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相人中說法也所謂在天而天在人而人在
在稱尊也王往也人皆歸往故自金輪至粟散皆
是人王所攝粟散者如邦國小王散於天下如粟
之多故也長者具十德謂姓貴位高大富威猛智
深年耆行淨禮備上歎下歸以德位俱隆故世間
推讓也居士者不求仕宦不樂名聞博聞強識以
道自娛者也愛治國土如立綱常正風化之類剖
斷邦邑如片言折獄一語解紛之類三台輔相州
牧縣長各有所司皆號宰官愛諸術數者即和合
占相推步盈虗之類攝衛自居者如調護自心延
年益壽之類婆羅門此云淨行四姓之一也諸律
者自十戒進具至二百五十戒諸戒者亦自五戒
進具至五百戒也優婆塞云近事男優婆夷云近
事女皆以五戒自守堪任近侍比丘比丘尼者也
女正位乎內故曰內政如貴而能勤富而能儉情
欲之感無介容儀厭昵之私不形動靜故曰立身
家通大夫以下國通諸侯以上女主天子之后國
夫人邦君之妻命婦妻因夫榮之稱大家者如後
漢扶風曹世叔妻同郡班彪之女名昭字惠姬和
[006-0361a]
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不壞
男根即終身不犯女色者處女未嫁之女愛樂處
身不求侵暴者願為處女而無慕夫之心即有強
施聘幣矢志不從者也此皆菩薩調而應偶而會
竿木隨身逢場作戲所謂同事攝也。】


「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藥叉身而為說法
令其成就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
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
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緊那羅樂脫
其倫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
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
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為
說法令其成就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
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八部身相也上樂入故令其成就此樂出故
亦令成就也諸天樂出者謂諸天愛樂有不願受
天樂欲出天界者即就其所好說法而出之也現
龍身者如龍樹化五百龍眾俱受具戒之類藥叉
此云輕捷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虗空三天夜叉也
地夜叉但以財施故不能飛空天夜叉以車馬施
故能飛行佛轉法輪時地夜叉唱空夜叉聞空夜
叉唱四天王聞如是乃至梵天也又云伺察以守
[006-0361b]
護天門城池故菩薩亦現身者以菩薩面夜叉心
不隔一線故乾闥婆云香陰亦云尋香行帝釋樂
神也帝釋欲作樂燒沉水此神體上有相出即尋
香而往故阿修羅云無端正以女美男醜從男彰
名亦云非天以詐諂無天行故菩薩亦現身者以
瞋化瞋也緊那羅形似人而頭有角人見之言人
耶非人耶因呼為疑神天帝絲竹樂神也小劣乾
闥婆乾闥婆奏世間樂此奏出世樂也摩呼羅伽
云大蟒神如迦毗尊者為蟒受三歸聽訖現老人
素服而去足顯菩薩龍蛇混雜無定名亦無定相
也樂人修人者謂在人中願世世不脫人身而進
修不怠者為說人倫成就之也長水云有形如休
咎精明等無形如空散銷沉等有想如神鬼精靈
等無想如精神化為土本金石等皆非人也。】


「是名玅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
無作玅力自在成就。」


【此結名也應現即不無染汙即不得曰玅淨若朝
曦散彩明鏡現形不勞精力不費心思曰無作玅
力逐浪隨波汎應曲當曰自在成就。】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玅力與諸
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
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此釋成下與眾生同一悲仰也由菩薩證得眾生
同體大悲故眾生悲苦仰樂而菩薩即拔苦與樂
[006-0361c]
也於我身心者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之謂無畏
功德者謂眾生遭苦難處怖畏而一稱其名即蒙
救脫不生怖畏即獲功德也。】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
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
大火火不能燒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
水不能溺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
鬼國鬼不能害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
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
亦如吹光性無搖動六者聞熏精明明徧法界則諸
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剎鳩槃茶鬼及毗
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七者音性圓銷
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繫枷鎖所不能著
八者滅音圓聞徧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
能劫。」


【此令眾生得八難無畏也言我不但自觀音聲自
得解脫又能觀能念觀音之人而以慈力加被故
令苦惱眾生觀其音聲者即得解脫也葢至人無
巳靡所不巳故眾生悲苦菩薩則拔苦眾生仰樂
菩薩則與樂是自巳解縛而又解人之縛也若曰
眾生自觀其音即得解脫則與菩薩無干而曰於
我身心獲無畏功德不亦左乎知見是火因觀聽
是水因菩薩二因旋復故令火燒水溺者一稱其
名火水皆不能燒溺也問菩薩見聞旋復與眾生
[006-0362a]
何預而令彼稱名者即脫水火何耶答昔蔡順之
母嚙指而順心痛豈非母子同體而相通乎且凡
夫尚能如此況證同體大悲者疑其不能如是耶
若曰不燒由巳不溺由巳俱無關於菩薩則菩薩
何以稱同體大悲乎心無殺害者殺害是鬼因而
菩薩斷鬼因故令稱名眾生入鬼國而鬼不能害
此亦仗菩薩加被力也熏聞成聞者謂菩陸以本
覺內熏顛倒聞機成真聞性故令六根銷復皆同
耳根所謂一根反而六根銷也刀段段壞言能斫
之刀割水吹光言所斫之體有身可以受刃今六
根既銷無受刃處故兵無所措刃也聞熏精明者
言菩薩聞熏功極內瑩發光光徧法界故無明性
皆不能全也羅剎云可畏鬼鳩槃茶即魘魅鬼毗
舍遮即噉精氣鬼富單那即熱病鬼雖近其傍目
不能視者如土地不見洞山鬼使不見主事僧則
知惡鬼尚不能視況加害乎以明能破暗近自銷
殞故音性圓銷者塵空也觀聽反入者根空也由
菩薩根塵兩銷則內無所繫外無所縛故離諸塵
妄以此玅力加被眾生能令枷鎖不能羈繫若瞥
爾生情則萬劫羈鎖惡能脫哉滅音圓聞者謂菩
薩音塵巳盡聞性巳圓內外融通同為一體故一
切處徧生慈力以此慈力加被眾生能令磣心毒
人化為慈悲眷屬無復惡心相向故令眾生經險
路而賊不能劫也。】
[006-0362b]


「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婬眾生遠離
貪欲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
忿恨眾生離諸瞋恚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
如瑠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
離痴暗。」


【此令眾生得三毒無畏也旋聞脫塵則不與物交
故能隨色現色而色不能劫如水現影如鏡現像
影像安能劫水鏡哉以此無貪玅力加被眾生故
令多婬眾生離貪欲也瞋恚生於鬪心發於相忤
今菩薩純一圓音了無外相既無接搆又絕是非
何恚之有以此無瞋玅力加被眾生能令眾生離
瞋恚也銷昏翳之妄塵旋精明之玅覺故外而法
界內而身心朗徹無礙如淨琉璃以此無痴玅力
加被眾生能令具縛諸阿顛迦永離癡暗阿顛迦
此云無善心即極癡人也。】


「十二者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
徧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
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十
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
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
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
愛敬有相之女。」


【此令眾生得二求無畏也融形復聞者形舉一身
而言謂渾身成一圓融清淨寶覺若身相不融則
[006-0362c]
此身非彼彼身非此安得不起而昇如月印千江
乎由身相既融故能不動道場遍一切處各各佛
邊為法王子雖為佛子不失眾生故又為法界無
子眾生作子也由菩薩福慧兩足具男子德故能
以福慧之男應其求也明照無二者謂眼如耳耳
如鼻皆可互用故含十方界者含育如來玅寶王
剎故由圓鏡智明照無二故立大圓鏡以顯無像
不現由平等空含十方界故立空如來藏以明無
物不容唯含故能承順法門唯明照故能受領無
失由菩薩含容承順具女子德故能以柔順愛敬
之女應其求也。】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
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
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玅
耳門然後身心微玅含容周遍法界能令眾生持我
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
德正等無異世尊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
我修習得真圓通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此令眾生稱名無畏也六十二億菩薩雖自利利
他法門各各差別然我所得圓通本根只在耳根
一門發玅能令一身應無量身一心應無量心含
容周遍自在無礙則知六十二億恒沙菩薩所證
皆不離我法界海慧故持我一名功德與持眾名
功德等無有異孤山曰法華亦有此較量及觀此
[006-0363a]
經方知彼意葢此方眾生耳根利故受道者多所
以觀音化勝餘根鈍故受道者少所以諸聖化劣
是知行位雖齊對機有異總彼河沙菩薩止敵觀
音一人故使持名二福正等據此所說巳自密簡
耳根圓通為未曉者更俟文殊詳擇耳。】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
思議無作玅德。」


【此明四不思議融前二觀也前雖顯明上同下合
皆是隨機猶有限量猶可心思言議此更充其圓
極之量則不容擬議矣觀修證無上道一語自是
等覺所證故溫陵以等覺釋之。】


「一者由我初獲玅玅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
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故我能現眾多玅容能說
無邊秘密神呪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
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
迦羅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
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
八萬四千母陀羅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
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或慈或威
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此明一身多身不思議也言二十四聖所證圓通
一一皆玅而我所證耳根圓通是一切圓通根本
為玅中玅故曰玅玅聞心下復釋云即此聞心知
玅玅者由彼一拔聞根令其六根一時俱拔故令
[006-0363b]
見聞覺知不能分隔復還一真法界之體故於一
身現眾多身於眾多身說無邊呪也爍迦羅云堅
固母陀羅云印清淨寶目即金剛正眼首為六用
之總臂表提接之悲目表照了之智對眾生八萬
四千塵勞以顯八萬四千手眼但眾生渾身手眼
迷而不知俱成業用菩薩得之如春入律如月行
空信手拈來俱成玅用或施慈以攝善人之心或
彰威以折邪魔之膽定以杜散動之門慧以破無
明之窟故能汎應塵勞曲施誘廸無不如心故曰
得大自在。】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
玅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呪其形其呪能以無畏施諸
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此明各身各形不思議也由眾生機器不同故對
機現形亦不同由眾生習氣不同故對機說呪亦
不同其一一身一一呪皆以無畏施諸眾生而令
微塵國土眾生悉皆稱為施無畏者。】


「三者由我修習本玅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
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


【此明過化不思議也由我巳得清淨本根於六塵
境毫無戀著悉能捨施故所遊世界皆過化存神
亦捨所珍求我哀受故知唯我不取而人則與。】


「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
如來旁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
[006-0363c]
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
涅槃。」


【此明供養不思議也我得佛心者謂初獲如來藏
心也證於究竟者畢獲如來藏心也由始終得此
如來藏心故能運出家珍廣作佛事既以種種法
寶供佛復以種種財法無畏等施眾生以菩薩觀
法界眾生全是佛體故妻子長壽是世間樂三昧
涅槃是出世樂。】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
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世尊彼佛如來歎我
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
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徧十方界。」


【此結圓通也言我從耳根一門深入彼六知根應
拔圓脫故得上同諸佛下合眾生隨緣施設無不
自在故法集經云能知一切唯是一心名心自在
能於掌中出諸珍寶亦以虗空而為庫藏名物自
在一切身口意業以智為本名智自在因入流相
得三摩提者結因心也成就菩提者結果覺也世
尊下兼明得記得名皆由此門也由菩薩以十方
耳目為觀聽故十方觀聽皆是菩薩耳目尚書云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近之。】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
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
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并灌會中諸大菩薩
[006-0364a]
及阿羅漢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
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即時天雨
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虗空成七寶色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
合成一界梵唄咏歌自然敷奏。」


【此如來圓證諸聖圓通也五體同放寶光者以顯
渾身是大光明藏也諸佛交會灌頂者以顯十方
如來同證頂法也併灌菩薩羅漢者即其所證圓
通本無優劣皆是如來一光所攝也林木演音交
光相羅者以顯根塵既銷音光交羅非若織妄相
成世界相涉也一切普獲金剛三昧者以顯首楞
嚴王即是金剛寶覺平等法界也十方國土合成
一界者以顯數量銷滅通為一佛國土也梵唄咏
歌自然敷奏者以顯圓通法樂無乎不在也。】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
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
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
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
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此勅文殊選擇圓通也修行實無優劣者正如一
火因然得草火木火種種之號一水就用成或羮
或酒多多之名非水火有異也誰當其根者雖知
諸聖證入皆同不知誰可對阿難之機也何方便
門得易成就者言不但當現在一人之機即滅度
[006-0364b]
後諸修行者必從何門而入易得成就也。】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
佛威神說偈對佛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玅元明照
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虗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
國土知覺乃眾生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
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歸元性
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
三昧遲速不同倫。」


【此明從真起妄故有返妄歸真由返妄歸真路有
遲速故須選根也言玅覺性海本來澄清圓滿而
圓澄覺性本來自玅不假作為亦無方所良由元
明性體忽起照用遂落方所所既妄立而照用之
本性遂亡此即依本覺而成業識也既迷性覺而
成業識遂迷性空而成頑空由是空晦暗中結暗
為色復立無情有情二種世界以取一分浮虗亂
想凝結而無知者成器界一分浮虗妄想凝結而
有知者成根身此即依無明業識生起相見二分
也殊不知虗空生乎大覺性中不異一漚之發大
海空尚如此況有漏微塵國土悉依虗空建立者
其眇小可知矣若了漚滅則空亦本無況從虗空
所生三有而獨存耶故知若得歸元覺性固無有
二但欲入此無二覺性則方便固有多門不止一
途若是聖人全證此性則法法圓融事事無礙故
或憎或愛或苦或樂無非皆是入理之門不須揀
[006-0364c]
擇若初發心人欲入三昧而得圓根與不圓根日
劫相倍則定有遲速故必用選根也言遲速者謂
聞法有一念便得無心者有至十地乃得無心者。】


「色想結成塵精了不能徹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獲圓通
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不恒其所覺云何獲圓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其覺不恒一云何獲圓通
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合離性非定云何獲圓通
法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能所非徧涉云何獲圓通。」


【此揀六塵非圓通也前云彼等修行實無優劣但
對此方之機有遲有速故令文殊向無優劣處強
分優劣無差別處強分差別於是將二十四聖掂
斤播兩一一品題皆不當此方圓通之本末後獨
選耳根一門為最勝焉沙陀雖觀色性空而悟入
但此色性是雜妄想而結成質礙之物既雜妄想
而生則精了性不能明徹豈有不明不徹昏昏擾
擾之物初心依之而欲證圓通耶陳如雖聞法音
而悟入但此聲一落言詮即屬名句以名詮自性
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古以文為味者字
能顯二如味能顯食中之鹹淡也且理圓言徧一
言不能徧攝一切云何依之而欲證圓通耶香嚴
雖齅香塵而悟入然香塵合鼻則有知離鼻則無
知既此香有合有離則此知亦或有或無是則覺
知之性尚不能恒誰曰因此而欲證入圓通耶藥
[006-0365a]
王雖因味塵而悟入但此味性亦非本來常然之
體亦因味合而有既不能令味性恒一云何因此
而欲證圓通耶䟦陀雖因觸塵而悟入然此觸塵
必以身為能觸物為所觸能所兩合方有中間冷
暖澁滑之觸相若無所觸與能觸合則觸相不顯
況此觸相或合或離性非有定云何依此而欲證
圓通耶迦葉雖因法塵而悟入然法塵是前五塵
落謝影子稱為內塵若此意根既憑內塵而有則
此內塵必有方所既有能所則不能徧涉初心之
人云何因此而欲證圓通耶。】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四維虧一半云何獲圓通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支離匪涉入云何獲圓通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味亡了無有云何獲圓通
身與所觸同各非圓覺觀涯量不冥會云何獲圓通
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想念不可脫云何獲圓通。」


【此揀五根非圓通也律陀因見性而悟入然見性
雖是洞然明白但能見前三方二隅向後一方二
隅即不能見云何依此不圓之根而欲證圓通耶
槃特因鼻根悟入但鼻根出則取香入則聞香而
缺中交既缺中交則支離間斷不相涉入云何依
此支離之物而欲證圓通耶鉢提因舌根而悟入
然此舌根不是入於無端而顯必因味及方生覺
了若味一亡則此覺了亦不可得云何依此而欲
證圓通耶畢陵因身根而悟入然此身根要與所
[006-0365b]
觸相同而後了以觸非身而不知身非觸而不顯
既有能所則各有邊際不能冥會云何依此有量
之物而欲證圓通耶須菩提因意根而悟入然此
知根雜於意識亂思巳成渾濁則湛了性終不能
見正如非想天人入非想定微細研窮猶不能見
報盡還墜是則久修之人尚不能脫想念云何初
心乃欲依此證圓通耶。】


「識見雜三和詰本稱非相自體先無定云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
鼻想本權機秪令攝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獲圓通
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名句非無漏云何獲圓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元非徧一切云何獲圓通
神通本宿因何關法分別念緣非離物云何獲圓通。」


【此揀六識非圓通也舍利弗因眼識而悟入雖此
識因根塵和合而生若詰其本則無定相體既無
定云何依此而欲證圓通乎普賢因耳識而悟入
雖此心開洞徹十方皆由修普賢大行所致非初
心小機所能得入云何於此而欲證圓通耶孫陀
羅因鼻識而悟入然此鼻觀元是權機令彼收攝
散心而得暫住實非無住真心若使心既有住則
定有所住之處云何依有住心而欲證圓通耶富
樓那因舌識而悟入然說法者雖由舌識調弄語
言文字亦是滿慈曠劫巳來宿因成熟具辨才力
故得開悟非由一時舌識所能況名句是不相應
[006-0365c]
行元屬有為非無漏法云何於此而欲證圓通耶
波離因身識而悟入然此持戒但能檢束身識除
身識外更無所束以束此不能束彼既不能徧束
一切則所遺尚多云何依此而欲證圓通耶目連
因意識而悟入然意識是法塵分別之性神通是
曠劫宿因之力了無關涉即使神通因意識有而
此意識念念攀緣不能離物云何依此而欲證圓
通耶。】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有為非聖性云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如如非覺觀云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離非初心方便云何獲圓通
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對非無上覺云何獲圓通
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無覺異菩提云何獲圓通
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存心乃虗妄云何獲圓通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此揀七大非圓通也持地因地大而悟入然此地
性是堅固質礙之物不能四通八達抑且平填要
物多屬有為功行遇佛平心方得聖性今初心人
全涉有為云何依此有為而欲證圓通耶月光因
水大而悟入且此水觀正由繫想所成非真實性
況如如不動之體非生滅覺觀之心云何依此分
別覺觀而欲證圓通耶烏芻因火大而悟入且彼
遍觀火性亦是厭而求離非真實本離之法亦非
初心一定之方云何於此而欲證圓通耶琉璃光
[006-0366a]
因風大而悟入但彼遍觀四大身心皆是風力所
轉則是有動有靜是對待法既有對待非無上覺
云何於此而欲證圓通乎虗空藏以空大而悟入
且此空性是晦昧所成頑鈍之物非有知覺既無
知覺即非靈明智體云何於此而欲證圓通乎彌
勒因識大而悟入然此識性念念生滅非常住性
元屬虗妄云何於此而欲證圓通耶大勢至以六
根念佛而悟入凡有動作皆屬行陰既屬行陰定
是無常今念性既屬生滅因必不能證不生滅果
云何於此而欲證圓通耶。】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此下獨選耳根為圓通也溫陵云聖人設教隨方
不同或有佛土以佛光明為佛事或有佛土以佛
菩提樹為佛事乃至或以園林臺觀或以虗空或
以寂無說示如香積佛國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
諸天人得入律行而此方教體全藉音聞欲取正
定必由聞入者以各隨機緣故也正脉云此方二
句意謂此方耳根偏利皆由聞性徧達無量差別
事理故佛對此一方機宜而以音聲施作佛事所
以逗彼聞根之利是則合音與聞乃為此方清淨
教體雖常途但取音聲為教似不兼聞不知離彼
聽者之聞根則音聲泯然無托教體奚得而存耶
故知教體雖在音聞而欲入正定者豈可捨教體
[006-0366b]
而別取應從耳根聞性而入也良以聲教但為弄
引聞性實為妙心故領悟雖是雙托音聞而修定
但宜單取聞性故曰須以聞中入也是則從選根
巳來惟此一句方是決定分明指出耳根為圓通
本根至妙之法門矣。】


「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於恒沙劫中入微塵佛國
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此讚能證人自利利他之德也離苦者離二死苦
得解脫者得人法二種解脫言從聞性而得離繫
自在者唯觀音為能也舉沙劫則時為極長舉塵
剎則處為極廣得大自在力者嘆三十二應隨緣
說法也無畏施眾生者嘆十四無畏尋聲救苦也
三十二應隨類說法而不失其本音曰妙音三塗
八難齊觀並救而以無畏施眾生曰觀世音本根
清淨而無染著曰梵音徧赴其求而不失時曰海
潮音具此四音故救世間在苦難者悉得安寧復
令出世者亦得常住之果也。】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
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
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
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
[006-0366c]
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此顯耳根功德之勝也俱擊俱聞顯其圓也逈異
五根顯其通也生滅遠離寤寐恒一顯其常也以
聞性徧一切處十方聲塵應時而有無有前後同
時週徧以聲處全聞聞處無法即是本性自具非
待證聖方有斯事故高城和尚云應耳時若幽谷
大小音聲無不足十方鐘皷一時鳴靈光運運常
相續所謂圓真實也目非觀障外者如隔紙膜不
見外邊隔皮膚不見五臟是也身以合方知口鼻
亦復然者以此三根皆合中知略離尺寸便不知
故意根雖通而散亂不常若耳根者隔垣皆聽非
若眼根隔紙膚而不見遐邇俱聞非若三根離尺
寸而不知無思常靜非若意根之常思而散動此
五根之所不齊而耳根為最所謂通真實也且音
聲有動靜在聞性中或有或無而顛倒者乃以寂
然無聲惑為無聞然非聞性實無以此聞性不隨
聲生聲滅故即使在夢想中正當獨頭意識用事
之時似乎聞性暫斷然猶聞舂擣聲惑為鼓響則
知不為不思而滅是則聞性之體用出於思惟之
外此身心之所不及所謂常真實也此三種真實
皆是凡夫現具不待證而後有若就此更修是順
風行船因風吹火何難之有。】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006-0367a]


【此明耳根最便初心也言此方之機耳根明利必
須語言方得明了故對此方偏利之根廣宣一切
經論而經論所詮無非發明圓湛妙性而圓湛妙
性不離能聞之根性因當借聲論而反聞自性若
因指而見月而眾生不達如來本意反迷自巳本
有聞性循聲逐響不顧本聞所以便隨語脉流轉
何異執指為月哉抑且不獨眾生循聲流轉即阿
難縱能強記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恒
河沙尚不免落於邪思溺於婬舍不得自由豈非
隨彼聲塵不能自反而被淪溺者耶若知循聲流
轉則知旋流必獲無妄矣是則耳根與此方根機
藥病相投一切初心無不可用所謂瘥病不假驢
䭾藥也。】


「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
佛母真三昧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
畜聞成過誤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此專囑當機必依此門而修也言我今日選根皆
是承佛威力亦非自專自用故為低昂然此所說
者即前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十方薄伽梵一
路涅槃門也汝聞下出其循聲流轉之過言汝記
持佛法巳為極多然唯樂多聞不除欲漏故所畜
愈多而愛根愈深無益於道徒增過誤是以不免
摩登之難故先德云祖師言句如破草鞋寧可赤
脚不著最好將聞二句正激其反聞也言汝將此
[006-0367b]
聞機以記持佛佛法何不旋此聞機而自聞其聞
性乎且如來設教無非欲人自悟本性今乃棄本
性而務馳言教豈如來設教之意哉葢多聞則心
放而難收反聞則神凝而易入故令其一反聞而
即得無妄矣此二句實對多聞之妙藥也昔宋孝
宗問天竺僧曰觀音手中持數珠念甚麼曰念觀
音又問自念巳號作麼曰求人不如求自巳正此
意也。】


「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
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虗空
却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摩登伽在夢誰能留汝形。」


【此下極顯反聞之益也言此顛倒聞機非是自然
生起特因聲塵動靜相擊粘湛發聽故聽精映聲
遂卷聲而成結於是即有耳根之名既知聲卷而
成結應知脫聲而成解故欲解者必旋聞而與聲
脫也若所脫之塵既銷能脫之根亦盡豈復有耳
根之名乎所謂塵既不緣根無所偶也若此一根
既脫彼五根者應時圓脫矣故知見聞猶如幻翳
器界亦似空華若見聞一復則幻翳即除器界一
銷則覺體圓淨是則根塵結則同結解則同解故
根拔而器界自然超越也然至根塵銷到淨極之
地即是明相精純之時此常寂光通達法界即虗
空雖大而寂照光明周遍含裏不翅如大海之含
[006-0367c]
一漚況依虗空所立器界根身耶若果能到此境
界却來反觀世界種種諸事真如在夢以在迷時
未曾證此如幻境界認以為實覺而後知為夢也
如此即摩登伽當時以邪呪力攝入婬席亦是在
夢又安能以夢事而繫汝身由汝見聞未除幻翳
故為空華所眩認以為實為彼流轉耳。】


「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
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銷
成圓明淨妙餘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此喻一根解而六根拔也幻師喻真性有隨緣義
故名為巧幻法喻無明真妄和合變成六根正如
幻作諸男女也一機抽即幻人手中所提線索喻
一精明由幻師手中線索動故幻人口眼亦動故
曰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若線索不動則幻人
口眼亦不動故曰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六根
下法合一精明即識精元明陀那微細識也六根
為能依一精明為所依由一精明而攬塵成結各
各不同遂分為六於是在眼名見在耳名聽等故
曰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若一根休復則六根
應拔圓脫矣塵垢者即前想相為塵識情為垢是
指業識中微細無明也良以六解之後聞所聞盡
巳證人空若從此進而頓空法執則塵垢亦應念
皆銷而識精轉為圓融清淨寶覺若塵垢有餘而
[006-0368a]
未盡者尚居學位未得畢功若明相精純到至極
處即是如來所證圓成極果是則法門既妙成佛
無難固當選此一根為初心入門之路也。】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圓通實如是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過去諸如來
斯門巳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
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此復廣舉所證以發其欣慕之心普勸進修也言
返聞之功效驗之速如此汝等即當旋汝顛倒聞
機不循外而循內若果能反汝聞如來祕密法門
之聞而聞自巳本有之聞性得此性為因地心立
可成無上覺道故圓通之門雖有多種若真實圓
通可當此方之機治多聞之病者唯此一門以此
一門是微塵佛到菩提家一條大路入涅槃海一
重大門所以過去諸佛由此而入現在菩薩亦由
此入是則巳有許多榜樣在前故未來學人必當
依此法門而入也抑且不唯諸佛菩薩從此門入
即我亦從此門而入豈特觀音為然哉又若推廣
此門不但諸佛菩薩從此門入即二十四聖皆從
此門入不唯二十四聖即孔老二氏亦從此門入
也故仲尼云朝聞道夕死可矣蒙莊云我所謂聞
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巳矣故知反聞二字實
此方對病之良藥三教之所共用但所證有淺深
不同耳所謂淺深同說法者葢如此問念佛法門
[006-0368b]
三根普被何故亦揀之耶答念佛雖被淺深之根
亦須先從耳根流入阿彌陀佛名號然後意根始
得念念不忘是則念佛法門亦必因於耳根故即
念佛亦揀之也。】


「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劫求出世間人
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自餘諸方便皆是佛威神
即事捨塵勞非是長修學淺深同說法。」


【此報復尊勅也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牒前所
問二十四聖誰當其根也以救諸末劫者牒前兼
我滅度後此界眾生也求出世間人者牒前入菩
薩乘也成就涅槃心者牒前成無上道也觀世音
為最者言前所問四種全順者唯觀音耳根一門
為第一也自餘二十四聖所入之門皆是佛之威
神加被偶觸一事而捨塵勞非是通長可修亦非
上中下根同說之法如那律之失明畢陵之觸刺
人不皆然豈尋常一槩可入乎如普賢之大因滿
慈之宿辯善吉之解空鶖子之淨見皆局深心豈
初機可入乎沙陀之貪婬周利之闕誦但局淺心
豈大心之所入乎既各有所局則定有所偏豈淺
深同說之法哉反顯通長可修淺深可說者唯觀
音反聞一門而巳極欲其專修也。】


「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願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沉淪但以此根修
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006-0368c]


【此頂禮求加也謂此耳根一門即是前所說三如
來藏即前所說無漏業即前所說如幻不思議佛
母真三昧也願諸佛以神力加被未來進修者皆
從此門單刀直入更不令彼一念生疑若將此法
門為最初方便則易成就故堪以此法教阿難亦
可以此法度末劫沉淪也然但用此一門而不用
餘門者以依此一門進修可超二十四聖之圓通
以真實心唯此一事更無他法故也此經文殊凡
四見皆有深旨初勅文殊將呪往護者非大智人
不堪持此呪心故次問色空是非二義者非大智
不能為人排難解紛故三勅揀選圓通者非大智
不具正眼非正眼不能選根必鵞王而後能擇水
中之乳故四請問經名者以一會之法始終皆歸
於本智故。】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身心了然得大開示觀佛菩提
及大涅槃猶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還歸明了其家
所歸道路普會大眾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
新發心菩薩其數凢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遠塵離
垢獲法眼淨性比丘尼聞說偈巳成阿羅漢無量眾
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敘悟也前五卷云身心皎然者是知身心結解
之次第然未知何門得入今巳確知從耳門入更
無疑惑故身心皆了然也菩提涅槃皆指極果故
喻之如家耳根喻如道路意謂久為窮子逃逝他
[006-0369a]
鄉即欲歸家路頭不識今日指出一條還家道路
雖未即得還家若使直往向前決不復遭枝岐矣
前曰路曰門至此則曰家者謂了悟耳根是到菩
提家之路入菩提家之門也最初方便至此方結
普會下大眾獲益皆得本心者即初信所得因心
也遠離塵垢者即所斷之惑也得法眼淨者即徹
證圓通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即十住初心也發菩
提心者即初入信心也般若云十善菩薩發大心
長別三界苦輪海是也。】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迹圓明悲欣交
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巳
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常聞如來說如是
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巳圓能覺他
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世尊此
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
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
無退屈。」


【此請安立道場為末世攝心之軌則也心跡圓明
者謂先悟不生滅心即是大佛頂首楞嚴王心圓
明也又悟得耳根是入不生滅之門路跡圓明也
悲謂悲曠劫之沉迷欣謂欣今日之頓悟因久迷
而忽悟故悲欣交集也欲益未來者是自疾既除
復愍他疾也是中修行得無疑惑者巳悟成佛法
門決定從耳根入而無疑也常聞下引佛言以自
[006-0369b]
勵自未度而思度人者為菩薩自度巳畢而專於
度生者為如來雖諸佛菩薩皆以度生為事而我
所急者則願學菩薩也世尊下正請言我遇佛說
法巳知修行之路從聞中入但恐末世眾生去佛
漸遠而邪師說法岐路復多既邪正混淆令修進
者心無適從欲攝其心入三摩提云何令彼安立
入道之場地則邪說不得傾動於菩提心方得無
退屈乎。】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
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沉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阿難大眾唯然奉教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
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
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此下為說四種清淨明誨而為末世修行之定式
也毗奈耶律藏也三決定義者言決定依此三種
為修行根本也攝心為戒者言不止束身正不容
有毫釐繫念也因戒生定者經云尸羅不清淨三
昧不現前因定發慧者經云無礙清淨慧皆依禪
定生故知戒為定慧之前茅戒根不淨則定慧無
由而生故六祖云心性無非自性戒心性無亂自
性定心性無礙自性慧三種具足毫無滲漏名無
漏學問何故下文但說四戒而不說定慧答前文
忘前塵盡內根等皆是發揮定慧但未曾說戒故
特明之耳問前云逆流返流旋流不循不隨等皆
[006-0369c]
是攝心之法豈非是戒答逆流等是令其違現業
四戒是令其刳正性若能先刳正性則現業易違
故明定慧之後而繼之以戒也以此四戒是斷發
潤之基入定慧之本譬如造宅先固其基若無基
址徒架虗空必不成就故也。】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
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
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
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
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
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
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
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此先說婬戒也一切眾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故
纏縛生死今欲絕其源故以斷婬為首也其心不
婬者言不止於身不犯而巳但舉一念婬心即名
破戒故祖師云內心不出外境不入心如墻壁可
以入道則不隨其生死相續者以婬心不起即是
逆生死欲流也三昧即指耳根圓通塵勞即指見
思二惑若婬心不除則見思決不能斷生死亦不
能出縱使定慧現前於禪定中不捨婬根或有思
惟則欲境隨現如火遇薪安有不燒者哉故必墮
魔道以魔之惑人不越於此故廣行貪婬為善知
識者謂以行婬為佛事而婬婬相傳也落愛見坑
[006-0370a]
者即見思也謂欲出見思反墮見思坑中而不能
出如鬱頭藍弗得非想定纔觸女手遂生愛心便
失神通是也溫陵曰諸經殺戒居首謂設化以慈
悲為本此經以婬戒居首謂真修以離欲為本葢
欲氣粗濁染汙妙明欲習狂迷易失正受續生死
喪真常莫甚於此故須首戒而為清淨第一明誨
也觀阿難起教示遭邪染而厥初發心先厭欲濁
至於三漸次中一一首懲然後身心圓明得大安
隱十信初心由欲愛乾枯而慧性圓明遂階等妙
諸世間人由心不流逸而澄瑩生明漸乎六天是
故真修內攝必先離欲也。】


「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
經百千劫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
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
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婬機身
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
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此下斷定不婬方得成菩提也如蒸下喻明汝以
下合蒸砂作飯縱得下合經劫名砂所謂苦瓠連
根苦也既知婬是生死之根則知不婬為菩提之
本矣機者發動之由喻如弩牙婬機者即五徧行
作意心所也由彼一作意而婬心始動心一動而
身隨動故必杜其幾而身心二婬之根俱斷矣昔
五天有僧達磨達者有辯慧師事師子尊者師子
[006-0370b]
尊者知其悟解對眾稱之至傳法嗣祖則以婆舍
斯多當之達磨達心恨之曰尊者知我之深至嗣
祖位不以見授豈有說乎久之一日獨行渡水有
女子浣露其足達磨達念曰此脛乃爾白晳耶師
子尊者忽在其旁曰汝每念我不以祖位付汝今
日之心可授祖位乎達磨達於是攝念禮足求哀
曰微細誤犯如是之難敵乎此所謂婬機也若終
極而論雖身心俱斷斷性若存猶存緣影未得勦
淨猶是生死根本必使斷性亦無方是菩提根本
既得其根則菩提之果可希冀矣如我下結定正
邪說法之式良以阿難啟請正為末世邪說混淆
人心易惑故求如來說就定式使邪說不能傾動
如來說此四根本戒只一不字便是不隨不循逆
流旋流之意言末世說法如我所說即是如來正
說若不如此說而別言行婬不礙者便是魔說矣。】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
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
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
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
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
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
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
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溼加以砂石草菜不生
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
[006-0370c]
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
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
生死若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巳
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
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此明殺戒也必落神道者如世間血肉之神大力
鬼即天行羅剎今人奉之為帝為天者各各自謂
成無上道者認巳是而不知其非如鴞虎不知暴
也自言食肉得菩提路者如言酒肉不礙菩提路
之類五淨肉者不見不聞不疑加自死鳥殘也假
名為肉者如魚米肉山之類皆是大悲權化豈真
有生命哉奈何食眾生肉名為釋子者經云設得
餘食當如饑世食子肉想何況食噉眾生血肉者
乃稱釋子耶命終必沉生死苦海者經云為利殺
眾生以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呌呼獄是也
相殺相吞等者正言惡業俱生詶償冤對無由解
脫也。】


「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
高聲大呌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清淨比丘
及諸菩薩於岐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
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眾生不服東方絲綿絹帛
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
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
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
[006-0371a]
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
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此斷定不殺方得真解脫也欲隱彌露者喻欲出
生死而反入生死也不蹋不拔是仁及草木況禽
獸乎服其身分皆為彼緣者或寢其皮或用其毛
皆是彼身有分之物即與成緣況取眾生血肉充
食哉語云小人不可與作緣況生死乎足不離地
者溫陵云劫初之人體有飛光足若躡雲由食地
肥㗖香稻故其體堅重而足不離地身謂血肉骨
髓等身分謂乳酪裘毳等身心二塗不服食者謂
不但身不服食而心亦不許有一毫思念服食故
二塗須并斷也。】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
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
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
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羣邪亦有徒眾各各
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
世間潛匿姦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巳得上人法詃惑
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
乞食令其捨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
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巳無返云何賊人假我
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
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若我
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
[006-0371b]
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
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
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巳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
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
無異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
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此明盜戒也偷者不惟偷人之財而巳謂假設形
儀邀人恭敬利養者皆是也其心不偷者謂此貪
得之心一念不容生起方得生死永斷反顯偷心
不除生死決不能出也必落邪道者謂存心不正
大光明假粧模樣誑惑無知故墮邪類精靈如山
精水怪具邪通者妖魅現妖通而魅人者邪人謂
諸魅所著妖言惑眾之人也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者邪魔入其肺腑不自知其過也潛匿奸欺者藏
匿瑕疵詐稱得道知識復以妖言恐人令彼改心
易志敬如神明於是盡命傾財以奉之故所過之
處其家耗散也我教下明其甚違佛語以見是妖
也循方乞食者謂我弟子令持應器乞食支身正
欲令其捨貪心而成覺道且我尚不許自炊以恣
口腹故令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令此殘生如旅泊
三界如客舍示此一度往還而巳自此一往更不
復來豈欲令其戀戀人間作地獄滓耶云何賊人
竊我衣服假我僧儀以如來為取利之媒廣行販
賣造三塗業因者一例謂之佛法乎彼且不唯不
[006-0371c]
自知其非而反指行正道者為小乘而以巳所為
者稱大乘是以盲引盲相率而墮於火坑永不復
出矣且人之至寶惜者莫如此身故楊子一毛不
拔儒者不敢毀傷我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於如來
像前作捨身微因令彼詶償宿生負債能行此行
雖未能即登大菩提路是人決定能信大菩提法
矣若不行此行縱得菩提還來人間詶償宿債如
我曾於毘蘭邑王馬廐食馬麥三月是也由我先
世詬罵比丘可食馬麥故償此報且我出一惡言
尚爾詶償況宿生逋負有不償者哉今時顛倒眾
生若有利處即龍淵虎窟尚不知顧是愛身不如
愛物也即然一指亦恐不能償宿債矣。】


「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
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若諸比丘衣鉢之餘
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
有人捶詈同於稱讚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
與眾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巳解以誤初學
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
即波旬說。」


【此斷定不偷方得真三昧也漏巵言非法器也衣
鉢之外不畜者止貪也餘分施餓眾生者止悋也
合掌禮眾者不慢也捶罵同讚者無我相也身心
俱捨者無繫戀也身肉骨血與眾生共者捨頭目
髓腦如棄涕唾也比丘之行如此豈可以偷心曲
[006-0372a]
取以自奉耶不了義教如薩婆多論許百物各可
畜一但禁餘二又布施不及身分等迴為巳解者
謂巳不能行大乘事而反曲引權乘所行以為是
果能念念清淨心不希求不萌一念利養之心佛
許是人必得真三昧矣故晦堂曰今之學者未脫
生死在甚麼處在偷心未死耳。】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婬三行
巳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
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
謂前人言我今巳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
貪其供養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
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我滅度後勑諸菩薩及阿難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
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
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婦姦偷屠販與其同事
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
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
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汝教世人修三摩地
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
清淨明誨。」


【此明不妄語戒也若言行不相顧君子所恥況佛
弟子貪求供養而指空說有者云何得成三昧耶
我滅下甚言如來不妄語也言我勑諸菩薩羅漢
[006-0372b]
度生與彼和光同塵為同事攝稱揚佛乘誘彼入
道尚不許自稱是真菩薩是真羅漢泄漏密機於
初學人前唯除命終時略露消息令人生敬信耳
如法華志言和尚將化謂人曰吾從無量劫來成
就逝多國土分身揚化今南歸矣以住則不泄泄
則不住若泄言仍住決是要求恭敬利養之邪人
矣。】


「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冀為栴檀形
欲求香氣無有是處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
一切行中尚無虗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
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直
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若諸比丘
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
成就菩薩無上知覺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
即波旬說。」


【此下斷定不妄語方得成正覺也刻冀求香者聽
其言則是考其行則非所謂羊質而虎皮者也經
云直心是道場無虗假故我教比丘一行一止皆
要直心直言不容一念虗假云何妄稱得上人法
是何異一介之人妄號帝王自取喪身失命而巳
且一國小王尚不容妄竊尊號況巍巍堂堂為出
世之極尊而欲竊其名位耶以如是因求如是果
如人噬臍決不可及必欲成就菩提當以直心直
言為本所以云學道從不妄語始。】
[006-0372c]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合轍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