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695 楞嚴經疏解蒙鈔-明-錢謙益 (master)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九之一
海印弟子 蒙叟錢謙益鈔


◑第六天趣中
●二色界十八天
○初色界天合釋
○〔疏云〕二色界者。以此界中依正二報色法殊勝。從
勝為名也。通名梵世者。梵是淨義。離欲染故。禪所生故。離散動故。此界總有一十八天。若俱舍云。三靜慮
各三。第四靜慮八。即除無想也。依大眾部。與今經同。即加無想〔翻譯云〕若修根本四禪。離欲麤散。則生色
界。然此色界。依薩婆多。但十六處。俱舍疏云。除大梵天。謂梵輔天。有高樓閣。名大梵天。一主所居。更無別
地。除無想天。謂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名無想天。非別有地。若依經部。立十七天。俱舍即除無想也。頌釋云。
謂大梵天。與梵輔等。處雖不別。身形壽量皆不等。故別立大梵。若上座部。即同楞嚴。謂無想廣果。因果別
故。立十八天。分為四禪

○〔瑜伽第四〕色界有十八處。謂梵眾天。梵前益天。(即梵輔天)大梵天。此三由輭中
上品。熏修初靜慮故。少光天。無量光天。極淨光天。此三由輭中上品。熏修第二靜慮故。少淨天無量淨天。
徧淨天。此三由輭中上品。熏修第三靜慮故。無雲天。(即福愛天)福生天。廣果天。此三由輭中上品。熏修第
四靜慮故。無想天。即廣果天攝。無別處所。復有諸聖住止不共。五淨宮地。謂無煩。無熱。善見。善現。及色究
竟。由輭中上上勝上極品。雜熏第四靜慮故。復有超過淨。大自在住處。有十地菩薩。由極熏修第十地故。
得生其中〔清涼云〕瑜伽處有十八。謂色究竟外。說大自在。不言無想。意在廣果中收。今此即文而數。有二
十二。然四禪初一。皆是總標。則初靜慮四。(加梵身天)三三各三。第四有八。還成十八。按瑜伽除無想。加大
自在為十八。華嚴除無想〔除〕梵身為十八。皆與今經別

○〔婆沙云〕此三十二天。二唯凡住。謂大梵天王。不
達業因。說我能造化一切天地人物。恃此高慢。聖人不與同居。無想天唯是外道。修無想定。受五百劫無
心之報。報畢。必起邪見。墮地獄。以故聖人不生其中。五唯聖住。謂五淨居人。凡生彼者。要是進向那含。身
[009-0763a]
得四禪。發於無漏。起熏禪業。或起一品。乃至九品。方乃得生。凡夫無此熏禪業。故不得生。然此是欲界那
含。生彼而得羅漢。非先是羅漢而生彼也。餘二十五天。凡聖同住

○〔世界名體志云〕次第禪門云。仁王經
明十八梵。應有民主之異。又云。四禪中有大靜王。瓔珞經明禪禪皆有梵王。楞嚴四禪四位天王。華嚴列
眾三十九位。欲界天天稱王。色界禪禪稱王。今詳初禪。既以大梵為王。而三經皆說四禪有王。則知光音
徧靜廣果三天皆王。依大乘經旨。初禪至四。立為四地。曰廣果為王。福愛為臣。無雲為民。五那含。一外道。
寄居廣果天中。巳上九天。同居四禪。秪一地。二禪三禪例之

○次合釋四禪八定
○〔清涼三地疏云〕禪那。
西音。此云靜慮。靜謂寂靜。慮謂審慮。靜能斷結。慮能正觀。諸無色定。有靜無慮。雖能斷結。不能正觀。欲界
正持。有慮無靜。雖能正觀。不能斷結。故離色界。獨受斯稱。初四禪者。一有尋有伺靜慮。二無尋無伺靜慮。
三離喜靜慮。四離樂靜慮。俱舍定品云。初具伺喜樂。後漸離前支。即斯義也

○〔釋禪波羅蜜云〕上所明戒
相。是同防欲界身口外惡。未除細亂。若自尸羅皎潔。志在禪門。專修五法。則色界清淨四大。自現身中。次
第獲得根本四禪。種種勝妙支林功德。爾乃因超欲網。果居色界。禪是西土之音。此翻棄惡。能棄欲界五
葢等一切諸惡故。或翻功德叢林。或翻思惟修。今但言根本者。以無量心。背捨勝處。一切處神通變化。無
漏觀慧等。種種諸禪三昧。皆從四禪中出。故稱根本

○〔大集經云〕言初禪者。亦名為具。亦名為離。離者。謂
離五葢。具者。謂具足五支。餘四同離五葢。具支有別

△〔智論云〕行者除郤五葢。其心安隱。清淨快樂。譬如
日月。以五事覆曀。烟雲塵霧。羅睺阿修羅手障。則不能明照。人心亦如是。為五葢所覆。自不能利。亦不能
益人。若能呵五欲。除五葢。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枝成就初禪。於欲界中出欲。得初
禪名

○言八定者。一初禪定。二二禪定。三三禪定。四四禪定。五空處定。六識處定。七無所有處定。八非有
想非無想定。後四名無色定。亦名四空定

○〔私謂〕準婆沙俱舍。四靜慮有二種。一修得。一生得。又云。一生
靜慮。二定靜慮。定即修得也。修得者。應有二種。一菩薩修。二凡夫修。四禪既爾。四空亦然。華嚴菩薩住發
光地時。即住初禪。乃至住非非想處。此菩薩修也。此經所明。色無色界諸天趣。則凡夫修也。何以明之。清
涼三地疏云。若約寄位。全同瑜伽。瑜伽中為順世禪。了欣厭相。即厭下苦麤障。欣上淨妙離。若約勤求淨
菩薩行。則所聞法。必當深妙。如下夜神所得四禪。今經初文云。不假禪那。無有智慧。結文云。雖非真正修
三摩地。及無為真不動地等。即同瑜伽欣厭等言。明歷別之相。不同華嚴深妙。故曰。是凡夫修也。清涼又
明總修別修四句云。菩薩總修。下皆總發。若別修相。具如瑜伽智論等說。所謂別修者。謂偏修初禪。發於
[009-0763b]
初禪。修二發二。修空發空等。今經歷位增上。次第勝進。正別修別發之相也。長水疏依天台法界。列五支
林。而不引雜華三地之文。其義如此

[○@│]文三。一總標。】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


【【疏】此總明修心之人。須假禪定。然後發慧。定慧均
等。方稱靜慮。資中文若不爾者。不得名禪。意顯此四
位中。皆因禪慧。然於其中。所伏惑習。差降有異。故
分諸天。下自辨釋。〔融室云〕遺教云。譬如惜水之家。善修堤坊。行者亦爾。為智慧水
故。善修禪定或可。此約世間人。不修無漏禪定。不發無

漏正慧。遂感四禪果報。雖曰修禪。但是有漏六行
事觀。不離虗妄。不名禪那。如下文云。此三勝流。雖
非正修真三摩地。又云。但能執身。不行淫欲等。又
下結云。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
〔證真云〕但約不修無漏定慧而言。餘同六行
[○@│]二列釋四
[○@│]一初禪二
卍一釋三
[○@║]一梵眾天。】


「但能執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
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


【【疏】專意在此。故云但能執身等。想念俱無者。由行
六行。厭下欲界。是苦麤障。忻上色界。是淨妙離。故
得欲界惑伏。名愛染不生。由是命終。即生色界。故
云無留欲界。此即麤苦不起。淨相現前。即是淨定。
下資中文味此而生。名為梵眾。即凡夫所修。六行伏惑
之所感也〔手鑑云〕。六行事觀者。是凡夫起世間道。伏惑之行相也〔俱舍頌曰〕世無間解脫。
如次緣上下。作麤苦障行。及淨妙離三。論曰。世俗無間。及解脫道。如次能緣下地上地。為麤苦障。及淨妙
離。謂無間道。緣自次下諸有漏法。作麤苦障。三行相中。隨一行相。若解脫道。緣彼次上諸有漏法。作淨妙
離。三行相中。隨一行相。非寂靜故粗。非美妙故苦。非出離故障。妙淨離三。翻此應知。謂若精進。作此六行
[009-0763c]
斷結之道。伏却下地煩惱。命終即受上二界生。又六行忻厭各三。若所忻厭體。則隨何地。各各不同。如欲
惡不善為初禪所厭。尋伺為二禪所厭。乃至無所有寂然而住。為有頂所厭。如次忻上。亦例可推。又初禪
為下未至地心所欣。為淨妙離。為他二禪近地心所厭。為粗苦障。則欲界法。唯是所厭非欣。有頂地法。唯
是所忻非厭。中間地法。通可厭可忻

○〔釋禪波羅蜜云〕六行觀者厭下苦粗障為三。即是觀欲不淨欺誑
可賤。攀上勝妙出為三。(出即離也)即是觀初禪尊重可貴。言厭下者。厭欲界底下。色心粗重故。一厭苦觀。
謂行者思惟。今感欲界報身。飢渴寒暑病痛刀杖。種種所逼。為果苦。於身中所起心數。緣於貪欲。如經說。
一切眾生。為愛奴婢。是因苦。苦因苦果。皆須厭惡也。二厭麤觀。謂思惟此身。三十六物。屎尿臭穢之所成
就。為果麤。緣欲界五塵。散動起惡。是因麤。麤因麤果。皆須厭惡也。三厭障觀。思惟此身。為山河石壁之所
質礙。不得自在。為果障。為煩惱葢覆真性。是因障。因障果障。皆須厭惡也。四忻勝觀。謂欲界樂為苦。色界
樂為勝。得初禪味。為果勝。貪欲樂從外五塵。生惱熱怨結。以為下劣。初禪上勝之樂。從樂內發。是因勝。得
樂勝苦。皆須忻喜也。受得色界之身。如鏡中像。無有質礙。為果妙。禪定之樂。心定不動。是因妙。貪欲樂心
動馳散名麤。得妙勝麤。皆須忻喜也。獲得五通徹見障外。山壁無礙。為果出。心得離葢障。至初禪。是因出。
亦如石泉。自內涌出。得出勝障。皆須忻喜也

[○@║]二梵輔天。】


「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
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疏】巳伏欲惑。故云欲習既除。得上初禪。定心顯勝。
故云離欲心現。此結上也。〔補遺云〕離欲心現。初禪發也。以初禪九品。故次
第發於諸下。正明此天。於定共戒。愛樂隨順。梵行成

就。防非不失。此則兼護律儀。淨戒成德。匡弼梵主。
故名梵輔〔翻譯云〕梵富樓。此云前益天。在梵前行。恒思梵天利益。亦名梵輔
[○@║]三大梵天。】


「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
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疏】禪觀轉勝。受生細妙。故云身心妙圓。復具戒德。
故云威儀不缺。此結前也。清淨下。正明此天。於定
[009-0764a]
戒中。發慧明悟。斯則慧解過人。能為梵主。統攝梵
眾。准俱舍說。威德光明。獨一而往。無尋無伺。定力
所感。下二天具有尋伺。〔熏聞云〕論明三摩地有三種。一有尋伺。謂初禪及未
至定也。二無尋唯伺。謂中間禪。三無尋無伺。謂二禪近地。乃至非想等。今天梵大即中間。定力所感

劫末後去。劫成先來。外道不測。便執為常。又因起
念。見有天生。便執能生世間。為一因生〔證真云〕劫初成時。梵
王先生。猶住一劫。未有梵侶。後起念云。願諸有情。來生此處。作是念巳。梵子即生。外道不測。便執梵王是
常梵子無常

△〔孤山云〕巳上三天。不顯修禪。唯明持戒。此經扶律。勵未來故
○〔十藏品疏云〕梵天。正理初
說有三。今加梵身。晉經梵眾。名梵眷屬。若然。身亦眾義。則梵身。是外所領之眾。梵眾。則為內眷屬等。梵輔。
即大梵前行列侍御。大梵。即彼天王。獲中間定。初生後歿。威德等勝。故名為大。本修慈心。得生梵世。等流
相續。還愍眾生。好請轉法輪。故智光照物。不為汙行。故身光發揮。若有遇之。身心悅樂

○肇公云。尸棄。梵
王名。大論。秦言或翻火首。法華疏云。外道喚火為樹頭尸棄。此王本修火定。破欲界惑。從德立名。經律異
相云。行禪離欲。修習火光三昧故。身出妙光。勝於日月。清涼云。或云火頂。以火災至此故

○〔法苑珠林云〕
梵天無別住處。但於梵輔。有層臺高顯廣博。大梵天王獨於上住。以別羣下。三天中。梵眾是庶民。梵輔是
臣。大梵是君。唯此初禪。有其君民臣庶之別。此上皆無〔法華疏〕梵王是娑婆世界主。在初禪二禪兩楹之
中。毗曇云。二禪巳上。無言語法。故不立王。瓔珞禪禪皆有梵王。今謂但加修無量心。報勝為王。無統御也。
禪門云。初禪內有覺觀。外有語言法。主。頜下地眾生為便。故作世主〔智論云〕天中有三天主。釋提婆那民
二處天主。魔王六欲天主。梵世界中梵天王為主

○〔佛地論云〕貌如童子。身白銀色。衣黃金衣。禪悅為食。
是大千世界主也〔起世因本云〕化樂他化二天。所著衣服。隨心輕重大小。色界天不著衣服。如著不異。頭
雖無髻。如著天冠。無男女相。形唯一種

卍二結。】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
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疏】巳離欲界八苦。故云所不能逼。但是六行伏惑。
故云非真三昧。凡真修禪者。不於三界現身意。縱
[009-0764b]
得勝妙。定相現前。了了自知。而無取著。今此雖得
清淨。似三摩地。以不了故。味著受生。然能離欲散
心麤動。故云諸漏不動。是故結云。此三勝流。總名
初禪。〔孤山云〕禪有四類。一有漏禪。即今四禪。二無漏禪。謂九想八背等。三亦有漏亦無漏禪。謂六妙
通明等。四非有漏非無漏禪。即此經首楞嚴王。中道理定。今云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此以第一。簡非第四。
清淨心中。正指初禪也。諸漏不動。正指伏惑也

△〔溫陵云〕有無明流。欲流。勝流。四果流。涅槃流。欲流趣於
生死。雖至六天。未足為勝。此天巳出欲流。背生死。趣勝淨。故稱勝流俱舍云。離生喜

樂地。離欲界雜惡。生得輕安樂〔三地疏云〕離生喜樂者。是修行利益。
瑜伽十一明斷除五法。謂欲所引喜樂及憂。不善所引憂喜。及捨彼五受。故生喜樂。言喜者。深慶適悅。樂
者。身心適悅。慶離欲惡等。是故生喜。身心猗息。及得解脫之樂。是故名樂。唯識第六云。輕安者。謂遠麤重
為輕。調暢身心為安然此初禪。所得功德。有五支林。一覺。二

觀。三喜。四樂。五一心支。行相如天台法界次第中
〔法界次第云〕支即支分。如樹根幹是一。枝條有異。禪中支義亦爾。又支持義。謂定心淺薄。易於搖動。得覺
觀等法支持。則定心安隱牢固。故名支也。初禪天定。五支功德。一覺支。初心在緣為覺。行者在欲界。依未
到地。發初禪。色界清淨色法。觸欲界身根。心大驚悟。即生身識。覺此色觸也。二觀支。細心分別為觀。行者
既證初禪功德。即以細心。分別此禪定中色法。諸妙功德。境界分明。欲界所未有也。三喜支。欣慶之心為
喜。行者初發禪時。乃有喜生所捨欲界之樂甚少。今獲初禪天定。利益甚多。歡喜無量也。四樂支。行者發
初禪時。喜心既息。恬然靜慮。受禪樂也。五一心支。心與定法。相應為一。行者初證禪時。心依覺觀喜樂之
法。故有細微散亂。若喜樂心息自然心與定一也〔熏聞云〕初禪修五法。離五葢。成五支。具有八觸十功德
相。若發此禪。則色界四大清淨。自然現於欲界身中。今經正明凡夫隨禪受生。故不備說修證之相

○〔智
論云〕持戒清淨。閑居獨處。守攝諸根。初夜後夜。專精思惟。棄捨外樂。以禪自娛。離諸欲不善法。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依未到地得初禪。初禪相有覺有觀。喜樂一心。有覺有觀者。得初禪中未曾所得善法功德故。
心大驚悟。常為欲火所燒。得初禪時。如入清涼池。偈曰。巳得離淫欲。則入清涼定。如人大熱閙。入冷池則
冷。(律中喻以巧浴浸灌)又如貧人卒得寶藏。行者思惟。分別欲界功罪。知初禪利益功德甚多。心大歡喜

[009-0764c]


○〔天台釋禪云〕禪名功德叢林。欲界未到等。未有支林功德之法。雖復前發。不名初禪。因此欲界定後。身
心泯然虗豁。坐中不見頭手。牀敷猶若虗空。此是未到地定。所言未到地者。此地能生初禪故。即是初禪
方便定。行者於未到地中。入定漸深。有十種善法眷屬。次第發動。故名初禪

[○@│]二二禪二
卍一釋三
[○@║]一
少光天。】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
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疏】王為梵主。故云統攝。戒定慧具。故云圓滿梵行。
此結前也。澄心下。正明此天。定心轉勝。故云澄心
不動。定光明發。故云寂湛生光〔資中〕二禪巳上。
離覺觀故。無有語言。但以定心發光。以光勝劣。分
其位次。〔如說云〕指身量光明。非言慧照也此天喜相初生。慧光尚
劣。名少光天〔翻譯云〕梵語廅安合天。晉云有光壽。亦云少光。於二禪中。光最少故〔經律
異相〕長阿含依品云。語言時。口出少光

○〔智論云〕經言業報生身光者。欲界天以燈燭明珠等施及布施
禪定等清淨故。身常光明。不須日月。色界〔大〕行禪離欲。修火光三昧故。身常出妙光明。勝於欲界。要而言
之。是諸光明。皆由心清淨故得

○〔瑜伽云〕問初二靜慮。諸天光明。有何差別。答如末尼珠。外有光明。內無
光明。初靜慮身。亦復如是。外放光明。內則不爾。譬如明燈。外發金光。內自照了。第二靜慮。身亦如是。若內
若外。俱有光明

[○@║]二無量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徧成琉璃。如是一類。
名無量光天。」


【【疏】從前少光。更發多光。光相轉增。名光光相然。光
相圓明。映十方界。境隨光淨。徧成琉璃。由定轉增。
定光發照。必無涯際。名無量光〔真際云〕映十方界。約其定光。隨所受
用東西處言之。非徧十方世界也

△〔桐洲云〕徧界虗〔應〕悉成琉璃。然無盡光
○〔翻譯云〕梵云廅波摩那。此
云無量光。光明轉增。量難測故〔阿含云〕語言時口出多光

[○@║]三光音天。】
[009-0765a]


「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
名光音天。」


【【疏】吸取任持。無量淨光。以表言詮。名為教體。此光
表詮。離諸麤重。故云發化清淨。隨機開示。無不明
了。故云應用無盡。〔真際云〕教體。即言詮也。以光為音。表了無盡。故云發化清淨等
以二禪界地。無前五識外乘及凡夫。若在定時。俱不能起前五了境
用光音以為言詮。以光為音。名光音天〔孤山云〕擘慧光之應
用。為表詮之教體。以代言詮。故名光音。發化清淨者。十四變化心也。智欲圓光也

△〔定林云〕非特吸持圓
光。又能成就教體。故名光音。吸言不散。持言不失。此天有內淨支故

○〔翻譯云〕梵語阿波會。此云光音〔清
涼云〕二禪第三天也。華嚴總標為光天。智論亦云。第二禪通名光音。彼天語時。口出淨光故。有云。彼無尋
伺。言語亦無。用光當語。故曰光音。瑜伽名極光淨。謂淨光徧照他處故。阿含云。光耀天。語言口出淨光無
邊。王名樂光。樓炭云。阿披波天菩薩。又名光念。又名光音聲〔世界志云〕光音既以光為語。則上地諸天威
儀進止。無非言教也

卍二結。】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愁。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
摩地。清淨心中。麤漏巳伏。名為二禪。」


【【疏】二禪三天。又勝下位。以得極喜。故云。一切憂愁
所不能逼。初禪雖得喜支。極喜未生。在身麤故。但
得離苦。猶有憂喜相對。今此二禪。定水潤心。慧光
明泰。喜支調適。憂愁不生。名為定生喜樂地也。〔三地
疏云〕三定生喜樂者。初禪慶背欲惡。故名離生。今慶覺觀心息。故名定生。如淨鑑止水。故身心適悅。欲惡
如泥。初禪之定。如靜動水。今無欲惡。復滅覺觀。如淨止水。是則初禪慶其所離。此慶其所得。得亡照故

麤漏巳伏者。忻上厭下。但名為伏。以不斷故。不名
無漏。〔定林云〕麤漏巳伏者。有內淨支故。然尚有喜支。但能伏下地麤漏。上地微細。未能伏也
然此一地。具四支林。一內淨。二喜。三樂。四一心〔法界
[009-0765b]
次第云〕二禪天四支。一內淨支。心無覺觀之渾濁。名內淨。行者欲離初禪。呵責種種覺觀。覺觀既滅。則心
內淨也。二喜支。行者初得內淨時。得免覺觀之患。而獲勝定。內證之喜無量也。三樂。四一心。可知〔熏聞云〕
地持論目為喜俱禪。此定生時。與喜俱發故。初禪五支。巳具於喜。有覺有觀。猶帶憂懸。今覺觀既盡。故受
喜俱之稱

△〔智論云〕行者知是覺觀。雖是善法。而嬈亂定心。心欲離故。呵是覺觀。譬如清水。波盪則無所
見。又如疲極之人。得息欲睡。傍人喚呼。種種惱亂。攝心內定。覺觀嬈亂。亦復如是。如是等因緣呵覺觀。覺
觀滅。內清淨。繫心一處。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二禪。覺觀滅者。知覺觀罪過故滅。內清淨者。入深禪定信。
捨初禪覺觀。得二禪中未曾所得無比喜樂。繫心一緣。故名內淨

△〔清涼云〕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者。一
心釋於內義。唯緣法塵。不同初禪有三識故。身子阿毗曇云。欲界地中。心行六處。初禪地中。心行四處。謂
無鼻舌識。二禪巳上。心行一處。唯意識身。緣法塵故。無覺無觀。釋於淨義。不同初禪。有覺觀故

○〔釋文〕經
一切憂愁。紹興乾道溫陵本。並作憂懸。熏聞云。懸者繫也。以離覺觀。故無繫著。或曰。懸字之譌也。作愁為

[○@│]三三禪三
卍一釋三
[○@║]一少淨天。】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發成精行。通寂
滅樂。如是一類。名少淨天。」


【【疏】初二句。躡上。披音下。正明此天。謂披能詮之教
體。現所詮之妙理。成所行之妙行。〔補遺云〕披去光音之教跡。露出
此妙性之定。而發為妙行也〔定林云〕能披發音元。知教之所由成。能開發妙性。見光之所從生。此天有慧
支故由是三慧既發。妙樂攸通。定慧過前。支林轉勝

也。通寂滅樂。一心支也言寂滅樂者。滅前喜相而生淨樂。以
喜相麤動。此異熟樂。恬泊寂靜。故名寂滅。定相猶
劣。故名為通。始得此樂。未廣周徧。名為少淨。〔世界志云〕
離喜受樂為淨。未及上位為少淨亦靜也。有處亦名小靜天故〔吳興
云〕圓光成音。指前教體。披音露妙。即發化清淨。進修三禪。故發成精行。證得少淨。故通寂滅樂

△〔融室云〕
發成精行者。即捨念慧三支。捨二禪麤動喜相。念慧觀察見寂滅而生樂。故云通寂滅樂。寂滅是淨。通而
未成。故云少淨

○〔清涼云〕意地受樂。總名為淨。於自地中。此淨最劣。故名少淨。華嚴總標為淨天
○〔經律
[009-0765c]
異相〕長阿含云。三天同學習無喜樂相應禪。生是三種天。以少方便相應。生少淨天。受樂亦少。以中方便
生第二天。以上方便生第三天

[○@║]二無量淨天。】


「淨空現前。引發無際。身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
名無量淨天。」


【【疏】淨空。即淨樂也。〔溫陵云〕淨空者。離諸喜動。不緣物境之定相也定心轉
勝。引發此樂。令其無涯。樂既無涯。方是成就淨樂
之義。此則名為徹意地樂。徧身輕安。名無量淨〔清涼
云〕二淨增難量故

△〔吳異云〕既得少淨。空相現前。引證少相。令無邊際。望上未徧。望下則多。故名無量

〔融室云〕淨空即寂滅。滅喜相故。名曰淨空。是空現前。引發淨樂。無有涯際。所樂既久。身心輕安。是成寂滅
樂。由淨樂無際。故名無量淨

[○@║]三徧淨天。】


「世界身心。一切圓淨。淨德成就。勝託現前。歸寂滅樂。
如是一類。名徧淨天。」


【【疏】前雖徹意地樂。止在身心。未名為徧。今則徧於
依正。樂淨圓融。世界身心。無處不徧。殊勝妙樂。以
成淨德。言勝託者。即此淨樂。是彼行者所依勝處。
證此樂故。名之為歸〔溫陵云〕淨德成就。則性樂歸託於是矣
△〔定林云〕發成精
行。通寂滅樂。能通而巳。淨空現前。引發無際。身心輕安。然後樂成。勝託現前。則有所託地。故曰歸寂滅樂


△〔清涼云〕此天離喜。身心徧淨故
○〔翻譯云〕徧淨。梵云阿訶既那。樂受最勝。成淨周普故
○〔手鑑云〕外人
所計。不過二天。一謂摩醘首羅。一謂毗紐。毗紐即韋紐。此翻徧淨。亦云徧勝。俱舍云。在第三禪頂。或云在
欲界頂。摩醯首羅在色界頂。其行相廣如智論所說

卍二結。】


「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雖非
正修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


【〔資中〕具大隨順。意地異熟樂。隨順自在故。〔證真云〕異熟樂
者。徹於意地。徧身適悅。與五識相應。不可分別也【疏】具大隨順者。一是隨

[009-0766a]
順勝定。二是離於憂喜。憂喜望樂。俱為所厭。但是
違境。故非隨順。今此妙樂。世間第一。更無過者。方
是隨順具足之義。安隱心中。歡喜畢具者。意地異
熟。隨順自在。樂極於此。純一無雜。名為畢具。以此
三禪。名離喜妙樂地故。〔三地疏云〕離喜者。是所離障。謂二禪利益支。喜心分
別。想生動亂。三禪轉寂。故須除遣。如貧人得寶生喜。失則深憂。莫若雙絕喜憂。方為快樂。初禪喜樂。如土
石山頂有水。初禪心樂故。如水不入石中。二禪喜樂。如純土山頂而有池水。二禪巳徧身心。如水徧山。無
石礙故。然為喜覆。如土覆水。但是潛潤。三禪之樂。如純土山在大池內。樂徧身外。身在樂中。是故心樂。亦
名身受。三禪身樂徧增。如池水在外。水徧山內。居然可知。(律中喻如蓮華出地而未出水根莖華葉無不
潤漬)此地禪支。具有五種。一捨。二念。三慧。四樂。五一

心支〔法界次第云〕三禪天定。五支功德。一捨支。離喜不悔為捨。行者欲離二禪時。以種種因緣。訶責
於喜。喜既滅謝。三禪即發。若證三禪之樂。即捨二禪之喜。不生悔心也。二念支。念即愛念。行者既發三禪
之樂。樂從內起。應須愛念。樂即增長也。三慧支。解知之心為慧。行者既發三禪之樂。若非善巧解慧。則不
能方便長養也。四樂支。行者發三禪樂巳。若能用捨念慧三支。將護此樂。樂則徧身。若離三禪。餘地更無
徧身之樂也

△〔智論云〕行者觀喜之過。亦如覺觀。隨所喜處。多喜多憂。當捨離此喜。故行捨念智。受身樂
是樂聖人能得能捨。一心在樂。入第三禪。捨者。捨喜心。不復悔念。智者既得三禪中樂。不令於樂生患。受
身樂者。是三禪樂。徧體皆受。聖人能得能捨者。此樂世間第一。能生心著。凡夫少能捨者。以是故佛說行
慧果報徧淨地中第一

△〔吳興云〕地持目三禪為樂俱禪。此定功德與徧身樂俱發故。前二禪雖有樂支
為喜支所障。今滅喜純樂。而云歡喜畢具者。名同體別耳〔定林云〕言畢具者。是為樂支。非喜動也

○〔智論
云〕問曰。初禪二禪。亦有樂愛。何以故但言第三禪答曰。樂有上中下。下者初禪。中者二禪。上者三禪初禪
有三種。樂根喜根。五識相應樂根。意識相應喜根。二禪中意識相應喜根。三禪中意識相應樂根。是五識
不能分別。不知名字相。眼識生如彈指頃。意識巳生。是故。五識相應樂根。不能滿足樂。意識相應樂根。能
滿足樂。是故三禪中諸功德少。樂多故。無背捨處一切入。過是三禪更無樂


○四四禪天離釋〔疏云〕然此一地。總報業但有三品。感下三天。其無想天。但是廣果中別報。凡夫境界。上
[009-0766b]
極於此。五不還者。自是聖人雜修靜慮。資廣果天故業。令五品殊勝。只於廣果總報之身。生彼五天。與凡
夫不同。由是向下。別為一段。證真文同

○〔十藏疏云〕次廣天下。明四禪八天。初三是凡。離八災患。皆稱福
廣。一少廣天。二無量廣天。三廣果天。異生果中。此最勝故。以上五聖居故

○〔天台四教儀云〕梵王無想。及
五那含。總在四禪。經教別為三有者。為破外道。計梵王為生死之本。計無想無心為涅槃。計五那含為真
解脫故

○〔溫陵云〕前之禪行。但是自利。至四禪乃兼修慈悲喜捨利人之心。名四無量善。無漏觀慧。諸禪
三昧。悉從此出。故名根本

○〔賀中男曰〕四禪苦樂俱捨。任運自在。乃世間真福。故以福生等為名
○文二


[○@│]一四根本二
卍一釋四
[○@║]初福生天。】


「阿難。復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巳盡。樂非常住。久必
壞生。苦樂二心。俱時頓捨。麤重相滅。淨福性生。如是
一類。名福生天。」


【【疏】初五句。結前生後。俱舍論說。第四禪離八災患。
謂尋伺苦樂憂喜。及出入息。又不為三災所動。名
不動地。今云不逼。即離下位苦也。苦因下。釋不逼
所以。尋伺憂喜等。是苦之因。今既離之。故無逼迫。
樂非常住者。別明樂支。以對前苦。三禪雖得徹意
地樂。然不常住。必須有壞。壞即成苦。此明壞苦。苦
樂下。正明此天。今第四禪。苦樂俱捨。以一一地。皆
厭下苦麤障。忻上淨妙離。棄下苦樂。名麤重相滅。
得上地定。名淨福性生。以此禪定。唯一捨受。是福
之體。既離下染。故名淨福〔吳興云〕地持名此捨俱禪此禪與微妙捨受俱
發。故名捨俱禪

△〔融室云〕樂支尚捨。況喜支等乎。苦樂皆麤重相。捨念清淨。故淨福相生
△〔二楞云〕麤重。
即六識種子

△〔清涼疏〕言麤重者。違細輕故。然麤重有三。一現起麤重。貪令心無堪任故二種子麤重。煩
惱種子。障諸智故。三麤重麤重。實非煩惱。似煩惱故

○〔世界形體志〕四禪九天。一無雲。下之三天。皆依雲
住。至此四禪。方在空居。業疏云。第四禪上。雲居輕薄。如星散住。不同下天。如雲密布。楞嚴謂之福生天二
[009-0766c]
福生。俱勝福力。方得往生楞嚴謂之福愛天。寂音云。彌勒言無雲天。此經福愛天也

[○@║]二福愛天。】


「捨心圓融。勝解清淨。福無遮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際。
如是一類。名福愛天。」


【【疏】唯一捨受。與定心圓融。捨諸一切苦樂等法。於
捨心中。仍生勝解。於此決定。忍可印持。不為異緣
之所引轉。故名勝解清淨。由勝解力。於此圓融勝
定之中。愛樂轉順。令此勝定。得無留礙。任心自在。
受用無窮。故云得妙隨順。窮未來際等。問。此有漏
禪。壽命有限。何得窮未來際耶。答。此約得定。報數
長遠。動緣劫數。云窮未來。非約報後所論也。〔補遺云〕前
福生天。以捨樂為福。今捨心轉勝。愛樂此福。故名福愛。與前福生。深淺之別。因此愛樂不止。從廣果天。出
生五那含。無漏之業。窮未來際。挹其源。葢出於此福愛樂悅之心。於此言之者。明福愛之功耳

△〔私謂〕張
無盡云。窮未來際。即從是天。修入廣果也。苕溪謂得大隨順。隨順下文二岐路也。斯解誤矣。若順下岐路。
迃入無想外道。是則錯亂修習。何云妙隨順耶又此善定。雖是有漏。而能

隨順妙修行者依第四禪。引發此定。熏無漏禪。修
願智無諍邊際定也。下五那含亦依此定。起有漏
無漏。雜修靜慮。若凡夫得。更不進修。即許壽命有
限。若聖人修即得益未來際。通此兩向。聖凡同修
〔瑜伽云〕云何熏修靜慮。謂如有一。巳得有漏。及與無漏。四種靜慮。謂於等至。得自在故。為受等至。自
在果故。長時相續。入諸靜慮。有漏無漏。更相間雜。乃至有漏無間。無漏現前。無漏無間。還入有漏。當知齊
此。熏修成就

△〔智論十七〕四禪中有練法。以無漏練有漏故。得四禪心自在。能以無漏第四禪。練有漏第
四禪。然後第三第二第一禪。皆以自地無漏。練自地有漏。問曰。何以名練禪答曰。諸聖人樂無漏定。不樂
有漏離欲時。有漏不樂而自得。今欲除其滓穢。故以有漏練之。譬如練金。從無漏禪。起入淨禪。如是數數。
是名為練。復有願智無諍三昧。願智者。願欲知三世事。隨所願則知。此願智一處攝。欲界第四禪。無諍三
[009-0767a]
味者。令他心不起諍。五處攝。欲界及四禪

[○@║]三廣果天。】


「阿難。從是天中。有二岐路。若於先心。無量淨光。福德
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


【〔資中〕於福愛中。分出二天。一廣果。二無想。此廣
果天。以四無量心。熏禪福德。離下地染。廣福所感。
名廣果天【疏】於福愛中。分二所向。一直往道。即至
廣果。二迃僻道。即至無想。此標也。若於下釋。若從
發心巳來。不帶異計。直修根本四禪。四無量善。熏
禪福德。離下地染。備歷四位。至此福愛。更增勝定。
廣福所感。得生勝處。名廣果天〔二楞云〕先心。即下地也。初禪戒勝。二
三定慧皆勝。是淨德圓明。四禪全是福報。是淨福圓明。從福愛天。無量光中修四無量心。滋長福德。證廣
大果。色界天福感至此為極

△〔補遺云〕此中分二路者。良由捨心勝妙。若福德純厚。加四無量心。則生廣
果。若資捨心。灰斷僻見。故生無想。良由空法誤人多矣。例如通教。三人證空。三乘取證。菩薩於空。自能化
物也

○〔王舜鼎曰〕從福愛天。有二岐路者。以廣大心中得果。名廣果天。即后之五不還同分安居。直至發
明智慧。成阿羅漢。入菩薩乘者是也。若修無想定。生無想天。此與廣果天為別路。不同五不還天。即與鈍
阿羅漢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彼為定性聲聞。此則不免輪迴之外道也。今按此解。廣果無想。正同有頂二
種岐路。下鈔詳之〔翻譯云〕梵云惟於頗羅天。清涼云。於異生善果。此最廣故。所有功德。勝下二三故

△〔法
苑珠林云〕三天是凡夫住。四無想天。外道所居。亦無別所。但與廣果。皆同一處。以外道所居。分二種別名


[○@║]四無想天。】


「若於先天。雙厭苦樂。精研捨心。相續不斷。圓窮捨道。
身心俱滅。心慮灰凝。經五百劫。是人既以生滅為因。
不能發生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如是一類。
名無想天。」


【【疏】若帶異計。六行伏惑。漸厭漸捨。至福愛天。得捨
[009-0767b]
圓融。捨心相續。徧窮捨道。捨心亦亡。不計身心。故
名俱滅。巳下並資中文此計無想為涅槃。以捨心為方便。
入無想定也。初捨麤心。入於微心。後捨微心。入微
微心。從微微心。便即灰凝。常修不息。便入無想。此
皆修因也。心慮下。即無想報。命終果報。生無想天。
壽命五百大劫。想心不行。故名灰凝。是人下。判成
虗妄也。是人不了妄想體空。乃執生滅以為勞累。
厭此生滅。求不生滅。故云以生滅為因。捨生趣不
生。未是真不生。但見第六識暫爾不行。如氷夾魚。
不知微細起滅。妄謂涅槃。非真涅槃。故云。不能發
明無生滅性。〔清涼云〕於有色中。有想天為麤。無想天為細。色界十八天。唯除無想。皆名
有想。無想天與廣果天同處。外道取為究竟涅槃。修無想定。生於彼天。得五百劫無心果報。佛之弟子。不
生彼中〔智論云〕無想有三種。一無想定。二滅受想定。三無想天。凡夫人欲滅心。入無想定。佛弟子欲滅心
入滅受定。問曰。外道有無想定。以心數法都滅。無有取相。愛著智慧咎。答曰。無想定力。強令心滅。非實智
慧力。又於此中生涅槃想。不知是和合作法。以是故墮顛倒中。是中心雖暫滅。得因緣還生。譬如人無夢
睡時。心想不行。寤則還有初半劫下。却釋彼報行相。准俱舍引

婆沙釋。彼生死位。多時有想。初生彼天。經於半劫。
始入無想異熟。名初半劫滅。欲無常時。從異熟出。
經半劫有心。後始方死。名後半劫生。生滅中間。一
向無想。名無想天〔熏聞云〕百法論名為無想報。屬不相應行。彼疏云。由欲界修。感
彼天〔乘〕名無想報。亦名無想異熟。此有三義。一變異而熟。要因成熟。方能招果。二異時而熟過去造因。今
現得果。三異類而熟。由善惡因。感無記果

△〔補遺云〕初生至彼。未全無想。先經半劫。方入無想。故曰初半
劫滅。五百劫巳。當報盡時。則自無想異熟而出。又經半劫。乃有心想。心想現而後報謝。故曰後半劫生。再
生心想。故曰生也

△〔合論云〕生死之間。四百九十劫。一向無想。甚矣末那之難除也。以無想定治之而復
[009-0767c]
在也

○〔引證〕〔瑜伽云〕云何無想三摩鉢底。謂巳離徧淨欲。未離出欲。永出離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所滅。問
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觀想如病如癰如箭。入第四靜慮。修背想作意。於所生起。種種想中。厭背而住。惟
謂無想。寂滅微妙。於無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漸次。離諸所緣。心便寂滅。於此生中。亦入亦起。若生於彼。惟
入不起。其想若生。還從彼沒

○〔唯識第七〕無想天者。謂修彼定。厭麤想力。生彼天中。違不恒行心及心所。
想滅為首。生無想天。故六轉識。於彼皆斷。有義。彼天常無六識。聖教說無轉識故。說彼惟有有色支故。又
說彼為無心〔定〕故。有義。彼天將命終。要起轉識。然後命終。彼必起下。潤生〔受〕故。瑜伽論說。後想生巳。是諸
有情。從彼沒故。然說彼轉無識等者。依長時說。非謂全無〔涅槃疏云〕論師云。心不可滅。而云無想者。爾時
心細如蟄虫氷魚。似無細心。而言無色想者。不復緣於麤色

○〔禪門次第云〕有諸外道。深厭有為。心識生
滅。欲求涅槃寂靜常樂。既無智慧。不知真實。得四禪時。不見細色之過。但覺心識。生滅虗誑。則厭患其心。
既不知破色。斷色繫縛。直以邪智。滅却其心。邪法相應。心無憶想。謂證涅槃。既未斷色繫縛。若捨命時。即
生無想天中。猶是色界生死。不得解脫。亦名客天。猶如阿那含人。修五品熏禪。為色界思惟惑未盡。寄生
色界。亦名客天。此無想定。既是邪法。非佛弟子修。今欲具明是三界定。略示知邪正相耳

○〔宗鏡云〕問滅
盡定與無想定。俱稱無心。二定何別。答有四義不同。一約得人異。滅盡是聖人得。無想是凡夫得。二祈願
異。滅盡定者。作止息想。求功德入。無想定。作解脫入。三感果不感果異。無想定是有漏。能感無想天別果。
滅盡定是無漏。不感三界果。四滅識多少異。滅盡定滅識多。兼滅第七染盡末那。無想定滅識少。空滅第
六識

卍二結。】


「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
無為真不動境。有所得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禪。」


【〔資中〕俱舍云。第四禪離八災患。所謂尋伺苦樂
憂喜。出息入息。亦不為水火風三災所動。名不動
地【疏】此第四禪。離八災患。勝下地故。名不動地。然
有劫數。壽盡須捨。故云非真不動。俱舍云。然彼器
非常。情俱生滅故。論云。第四定離內災故。說彼名不動。然非常住。由不共一地相
應。彼器體非常故凡夫修定。味著受生。名有所得。定慧均

[009-0768a]
平。能捨苦樂。勝諸下天。名功用純熟〔三地疏云〕第四禪中。一斷
樂。先除苦喜憂滅者。即是離障。三禪勝樂。於此為害。如重病人。觀妙音樂。為障四禪。故須除遣。故云斷樂。
得此定者。即於爾時所有苦樂。皆得超越故。二不苦不樂者。是利益支。明五受內。唯有一捨。是不動故。三
捨念清淨者。瑜伽云。從初靜慮。一切下地災患巳斷。謂尋伺喜樂出息入息。是故此中捨念。清淨鮮白。由
是此禪。心住無動。俱舍等明此中禪離八災患。此論略舉六事。以從初禪來。下地災患巳斷。憂苦現行。俱
在欲界。故略不言也。四住第四禪。即彼二依止三昧。然上入色定。其身相狀。如處室中。入下四空。如處虗
空〔智論云〕行者觀樂之失。亦如觀喜。知心不動處。最為第一。若有動處。是則有苦。行者以第三禪樂動
故。求不動處。以斷苦樂。先滅憂喜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是四禪中。無苦無樂。但有不動智慧。
以是故說四禪捨念清淨。第三禪樂動故說苦。是故四禪中。說斷苦樂〔應補疏云〕

此地禪具四支。一不苦不樂支。二捨。三清淨。四一
心支〔法界次第云〕一不苦不樂支。行者欲離三禪時。種種訶責於樂。樂既謝滅。則不動之定。與
捨俱發。故內心湛然。無苦樂也。二捨支。行者既得四禪不動真定。則捨三禪難捨之樂。不生悔也。三念清
淨支。行者既得四禪真定。當念下地之過。復思自巳功德。方便將養。令其不退。進入勝品也。四一心支。行
者既得四禪之定。用前捨念二支將護。一心在定。猶如明鏡止水。湛然常照也(此名捨念清淨地律中喻
如沐浴被新淨衣又如密室中燈)

[○@│]二五不還天三
卍初標示。】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
滅盡。苦樂雙亡。下無卜居。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
居處。」


【〔資中〕五不還者。第三果人。巳斷欲界九品修惑
種現俱盡。更不還來下界受生。名為不還。苦樂雙
亡者。又能進斷第三禪染。巳離下地。未超色界。故
於此中。安立居處〔止觀云〕次斷一品至第八品。名阿那含向。超斷至第八品。名一
種子。次斷第九品盡。名阿那含果。畢竟不復還來欲界。次斷初禪初品。至非想第八品。凡七十一品。悉名
阿羅漢向。六種那含位在其中。第九無礙道。斷非想第九惑盡。第九解脫道。名阿羅漢果〔私謂〕第四卷經
[009-0768b]
云。汝今巳得須陀洹果。此阿難證初果也第八卷云。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此阿難證二果也。此
文云。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由此推之。則阿難後位。亦應次斷七品。至第八品。在阿那含向中也
經雖未指。尋文可知【疏】九品習氣者。即欲界初禪二禪三禪。

各九品也。〔海印云〕二乘斷三界九地思惑。九九八十一品。成阿羅漢。那含乃三果人。巳斷
三禪巳下。四地各九品惑也種現俱亡。名為滅盡。此是聖人。斷

故名滅。非同凡夫。暫伏名滅。〔溫陵云〕習氣。種子惑也。與現行偕滅。故曰
俱盡。此指欲界無續生業也習氣既無。苦樂雙泯。離下界繫。故

無卜居。苦樂雙亡。兼指四禪巳下。無續業也。故云下無卜居然未進斷四品
禪惑。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別立居處。此五天自四禪別立。通名
捨念清淨地。故云捨心同分〔海印云〕斷欲界一地九品。苦亡而欲界無卜居。復斷上三地各九品。樂亡而
色界無卜居。惟四禪是其同分〔資中〕俱舍云。雜修靜慮。有五品

不同。故生五淨居。雜修者。以有漏無漏。間雜而修
也。靜慮者。定慧均等也。五品者。下中上上勝上極
〔俱舍論云〕色界有五種那含。頌曰。此中生有行。無行般涅槃。上流若雜修。能至色究竟。言五種
者。一中般。謂住色界。住中有位。便般涅槃。二生般。謂生色界巳。不久便般涅槃。三有行般。謂生色界巳。長
時加行不息。由多功用。方般涅槃。四無行般。謂生色界巳。經久加行懈怠。不多功用而般涅槃。此有二種。
由因與果異故。因異者。有雜修。無雜修也。果異者。至色究竟。及有頂也。前是觀行。後是止行。樂慧樂定不
同故。今五不還天。即樂慧者所生也。初二三禪。皆有九品修惑。故名為染〔涅槃迦葉品〕是四禪中。復有二
種。一樂三昧。二樂智慧。樂智慧者。入五淨居。樂三昧者。入無色界。如是二人。一修第四禪。有五堦差。二者
不修。云何為五。下中上上中上上。修上上者。處無小天。修上中者。處善見天。修上品者。處善可見天。修中
品者。處無熱天。修下品者。處小廣天。復有二種。一者修重禪。入五淨居。二者不修重禪。生無色界。盡其壽
命而般涅槃。是名上流般涅槃。若欲入於無色界者。則不能修四禪五差。若修五差。則能訶責無色界定


△〔十藏疏云〕雜修靜慮者。謂漏與無漏。間雜而修。故名雜修。俱舍賢聖品論云。前說上流雜修靜慮為因。
能生色究竟天。先應雜修何等靜慮。一問。由何等位。知雜修成。二問。復有何緣。雜慮靜慮。三問。偈云先雜
[009-0768c]
修第四。答第一問。成由一念雜。答第二問。為受生現樂。及遮煩惱過。答第三問。釋曰。初句明夫欲雜修。必
先修第四靜慮。由第四靜慮最堪能故。二答成位。謂阿羅漢或是不還成。由一念雜者。謂彼必先入第四
靜慮。多念無漏。相續現前。從此引生多念有漏。後復多念無漏現前。如是旋環。後後漸減。乃至最後二念
無漏。次引二念有漏。現前無間。復生二念無漏。名雜修定。加行成滿。次復唯有一念無漏。次復引起一念
有漏無間。復生一念無漏。中間有漏。前後無漏。以相間雜。故名雜修。此一念雜。名根本成。修第四巳。乘此
勢力。亦能雜修下三靜慮。三答何緣。云雜修靜慮。總有三緣。一為受生。生淨居天故。二為現樂。受現法樂
故。三為遮煩惱過。若不還修。由前三緣。若羅漢修。除受生一。從此第六明淨居處。何唯有五。論頌云。由雜
修有五。生有五淨居。釋曰。由雜修第四。有五品故。一下品有三心。初起無漏。次起有漏。復起無漏。二是中
品。亦同上修三心。并前成六。三是上品。四上勝品。五上極品。亦皆同初。各起三心。三五便成一十五心。如
次五品。感五淨居。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感五淨居。非無漏感

△〔手鑑云〕五品者。謂以有漏無漏。
雜資廣果故業。令其殊勝。轉生五淨居天。故有五品。然何故須雜耶。謂五淨居無別引業。一切有情。法爾
第四禪中。祗有三品總報引業。生彼三天。聖人既無煩惱。故須雜修下三天故業。生五天也。然所資故業
是二。由能資因。行相有五。故感五天

○〔智論云〕有四種天。名天。生天。淨天。淨生天。名天者。如今國王名天
子。生天者。從四王天。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淨〔生〕天者。三界天中。生諸聖人。所謂須陀洹。家家。斯陀含。一
種或於天上得阿那含阿羅漢道。淨生天。色界中有五種阿那含。不還是間。即於彼得阿羅漢。無色界中
一種阿那含。離色界。生無色界。是中修無漏道。得阿羅漢。入涅槃

卍二釋相五
[○@║]初無煩天。】


「阿難。苦樂兩滅。鬬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疏】苦樂心滅。敵對則亡。形待既無。故云不交。不交
則無煩也。初滅苦樂二形待心。雜修初品。稍離定
障。名為無煩。煩即障也。〔釋要云〕即下品心資也。修下品三心。有加行根本。如
前說。亦名夾熏禪。以用無漏。夾熏有漏。色定轉明。果報轉勝。由此資於故業故。從廣果沒。便生無煩天

然下天亦離苦樂。不名無煩者。以凡夫人。忻厭暫
伏。非是永斷。今約畢竟不生。故得此名〔吳興云〕苦樂相傾。是
猶鬪戰交於內心也。又心受苦境。則與苦苦交鬪。心受樂境。別與壞苦交鬪。今既兩滅。故名無煩

○〔翻譯
[009-0769a]
云〕無煩。無於見思煩惱雜故

○〔十藏疏云〕一無煩者。煩謂繁雜。或謂繁廣。無繁雜中。此最初故。煩廣天中。
此最劣故。此依正理。若順今經。皆作無煩。則無廣義

[○@║]二無熱天。】


「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疏】機。弩牙也。括。筈也。前受弦處也。皆喻唯一捨心。
縱任自在。遊諸等至。故云獨行。不與違順二境相
應。故云研交無地。〔孤山云〕以捨受獨行。譬若機括。所發必中。是以苦樂相磨。交鬪
之心。永無其處也。前箭弩欲發。必有研交之地故

△〔融室云〕捨心之所捨。如機括之發。故言捨心。即是機
括唯一捨心進修。故云獨行。非但不交。研窮其交。亦復無地此天以中品雜修

靜慮。慧用清虗。皆離定障。漸得清淨。名為無熱也
〔釋要云〕即雜修中品。有六心。用前下品三心為加行。更引生三心。一無漏有漏無漏為根本。資其故業。從
廣果沒。能超無煩。至於無熱〔法數云〕妍究此心與境之處。無依無處。則無熱惱也

△〔十藏疏云〕二無熱者。
巳善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障。意樂調柔。離熱惱故。或熱者。熾盛為義。謂上品修靜慮及果。此猶未證故


○〔經律異相云〕無熱天身長四千由旬。細輭委地。不能自立。若下見佛。變為塵形。以禪為味
[○@║]三善見天。】


「十方世界。妙見淵澄。更無塵象。一切沈垢。如是一類
名善見天。」


【【疏】十方世界。唯一捨心。照了微妙。周徧澄寂。故云
妙見圓澄。塵像。慧障也。沈垢。定障也。〔法數云〕一念在定。定能發
慧。於慧心中。見十方界。圓徧澄凝。更無世界內外塵像。心地昏沈之垢也雜修上品。無

漏功著。定慧障亡。故能妙見圓澄。十方世界。名善
見也〔釋要云〕即雜修上品。有九心。用前六心為加行。更起三心為根本。從廣果沒。超於一二而
生第三

○〔引證〕〔應法師云〕須[廿*廿/冗-几+足]天。按中陰經。作須滯天。亦言善見天。定障微故。見極明徹。故言善見也。樓
炭作須嚏天。應言須達犁舍那。此言善觀天

○〔經律異相云〕華嚴云善現。樓炭云須陀旃〔十藏疏云〕今善
現天。是第四品。第五善〔現〕是極上品。故障至微。善現者。雜修靜慮。果德易彰。故名善現。善見者。雜修定障。
餘品至微。見極清徹。故名善見。經本先見後現。或恐悞也。按華嚴及今經。皆先見後現。清涼却疑經本有
[009-0769b]
悞耳。詳之

[○@║]四善現天。】


「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


【〔資中〕定慧精明。鎔鍊自在。故云陶鑄無礙。〔孤山云〕如
陶人之範土。爐冶之鑄金。言其作用自在也【疏】陶鑄。鎔鍊也。圓澄之見

既彰。定慧之功更著。故能融鍊自在。顯現無盡。故
云善現〔釋要云〕四上勝品。有十二心。用前九心為加行。更引三心為根本。資於故業。超三生

△〔合論云〕陶鑄無礙。能發化也。陶鑄水火而巳。精性。水也。見性。火也
△〔補遺云〕精現。指前善見。善見言
體。善現言用。陶鑄。猶出生也。能起十四變化。自在故也

△〔海印云〕陶鎔習氣。不為障礙故
△〔經律異相云〕
大善見天。華嚴善見。樓炭云須彌旃陀

[○@║]五色究竟天。】


「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
天。」


【【疏】究竟。鞠窮也。群幾者。群有之幾微也。即去無入
有。有理未形之謂也。今此一天。窮到色理未形之
際。故云究竟群幾。〔海印云〕眾色至微。故云群幾窮色性性者。性
體也。推至色性之元體也。〔溫陵云〕幾者色之微。性者相之本
△〔吳興云〕窮
亦究竟也。變其文耳。心既熏多至少。色亦窮麤至細。麤細不同。故曰性性二句一意。前

多此例。或可。前句窮緣色等識。後句窮所依大種。
劑此一天。即入空處。故云入無邊際。以空又是大
種之所依故。名色究竟。入無邊際。即色界與無色界。二邊之交際也。俱舍云。
從此向上。無復所居。此處最高。名色究竟如馬勝問佛。四大性當於何

位。滅盡無餘。佛云。空處近分。正在頂天也〔吳興云〕幾者。動
之微也。研窮多念至於一念。故曰究竟詳幾。以雜修五品。初用多念無漏。熏多念有漏。乃至最後用一念
無漏。熏一念有漏。名上極品。故俱舍云。成由一念雜。是也〔釋要云〕即上極品。有十五心。用前十二心為加
行。更引三心為根本。資於故業。能超四天。生色究竟

△〔無盡云〕色究竟者。有色之窮處也。色性性者。性中
[009-0769c]
之性。無體無相也

△〔合論云〕窮色性性者。色性空。空性覺。覺則所謂色性性也。若但窮色性。非色究竟也。
色空互為性故。楞伽云。住色究竟天。離諸過失處。於彼成正覺也

△〔十藏疏云〕色究竟者。更無有處。於有
色中。能過於此。或此巳到眾苦所依身。最後邊故

卍三結勝。】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
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
持故。世間麤人。所不能見。」


【【疏】梵云阿那含。此云不還。此天是彼聖所居故。亦
名淨居。非同凡夫。有漏住故。以定力殊勝。依報亦
勝。同在世間。境界各別。舉例可知〔融室云〕雖於四禪。同一捨心。捨
心殊勝。諸天莫及。故不能知見

△〔十藏疏云〕無煩巳上。名五淨居。謂離欲諸聖。以聖道水。濯煩惱垢。故名
為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或此天中。無異生雜。純聖所止。故名淨居

△〔蕅益云〕仁王經言。十地菩薩。作四
禪大淨天王。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盡三界源。教化眾生。今言於五那含。不能知見者。以菩薩示現。寄跡
諸天。相與欽聞。發其出世善根也

△〔智論第十〕如手居士。從淨居天來欲見佛。其身微細沒失。譬如消蘇。
不得立地。佛語居士。汝化作麤身。觀此地相。佛問居士。汝幾事無厭。生淨居天。答言。我三事無厭。一見佛
供佛無厭。二聽法無厭。三供給僧無厭

△〔宣律師云〕入大乘論。尊者。賓頭盧羅睺羅等。十六諸大聲聞。散
在諸山海中。又於餘經。亦說九十九億天阿羅漢。皆於佛前取〔壽〕住壽于世。散在三方諸山海中。守護正

卍三總結。】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以還。名為
色界。」


【【疏】純是禪定。善想所感。無有情欲所對。故云獨行
無交。尚有色礙。故云未盡形累言十八天者。總結四禪及五那含也


◑三無色界天合釋
○〔疏云〕三無色界。此四無色。無業果色。定多慧少。厭下色礙。想無邊空。次厭空處。乃
至厭無所有。以非想非非想。為究竟涅槃。有此四種。分其位次〔溫陵云〕此滅身歸無。定性聲聞所居。或無
想外道別報。或捨厭天人雜處。其類不一。皆無色蘊

△〔瑜伽第四〕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梵行求者。一切
[009-0770a]
皆為求無漏界。或復有一墜邪梵行求者。為求空無邊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起邪分別。謂為
解脫〔肇公云〕九十六種外道。上者亦能斷結。生無色天。但其道不真要。還墮三途

○〔疏云〕雖無業果色。然
有定果色。為識所依。此大乘說。實有處所。若俱舍說。無色界無處。由生有四種。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續。
餘經說有無色有情。佛邊聽法。淚下如雨者。此約大乘有定果說。前文亦說無色界天。發願護呪也

△〔翻
譯集云〕大小乘教。論四空無色。其義碩異。且小乘教。如俱舍云。無色無身。依同分命根。轉令心相續。又世
品云。無色界都無處所。以非色法。無方所故。謂於是處得彼定者。命終。即於是處生故。婆沙云。四空離形。
報無別處。但在欲色二界。成就四空。無色業者。若云都無處所。華嚴安云。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
起世亦云。倍色究竟。有空處至非非想。皆諸天住處。若大眾部乃云。但無麤色。非無細色。故阿含說。舍利
弗入涅槃時。無色界天。空中淚下。如春細雨。此是小乘。宗計兩殊。若大乘教。如楞嚴云。是四空天。身心滅
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孤山云。無業果色。顯有定果色也。俱舍纂云。無業果色。非異熟身。輔行言。有比丘
得無色定。定起模空。人問何求。答覓我身。人言身在牀上。於此得定。尚不見身。騐知四空無業果色。而言
顯有定果者。顯揚論名定自在所生色。謂勝定力故。於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變起五塵境故。論云。變
身百億。共立毫端。空量地界。故經亦說佛邊聽法。座如針鋒。中陰經云。如來至無色界中。諸天禮拜。楞嚴
無色稽首。仁王列無色天眾。又說無色界天。雨諸香華。香如須彌。華如車輪。然涅槃云。非想等天。若無色
者。云何得有去來進止。如是之義。諸佛〔世〕界。非聲聞緣覺所知。以聲聞經。證所說空。遂謂極處。悉皆無色。
大乘實說界外。尚受法性之色。豈此四天。唯空空然。故斥小乘非所知也。淨名疏云。若不了義教。明無色
界無色。若了義教。明無色界有色

○文二
[?∴]初正明二
[○@?∴]初指迴心不入。】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岐路。」


【【疏】此標也。有即是色。頂即究竟。色於此住。名色邊
際。二岐路者。一出三界路。即迴心人所履。二入無
色路。即定性人所履。若凡夫外道。既不入此五天。
即從廣果無想二天而入。不在此三所履之限。如
下自知〔私謂〕二岐路者。一出三界。疏云。即迴心所履是也。二入無色者。一則定性聲聞。二則
無想外道。下文所指不迴鈍果人。窮空不歸者。是也。長水所判。有其二失。一則剋定無想。不得上昇。一則
[009-0770b]
執計廣果。同名無想。故云。凡夫外道。從廣果無想二天而入。不在此二所履之限。次下釋捨心云。一者定
性那含。二者若於廣果。用無漏道。伏惑入空。即凡夫外道。以福愛天中。二岐路證之。則廣果圓明修證。豈
得與無想。圓窮捨道同科。請家辨證。廣有多義。具如下文所列

△〔溫陵云〕色究竟天。居有色頂。與無色隣。
名色邊際

△〔吳興云〕色究竟天。第三果人。根有利鈍。故分二路。其利根者。發無漏智。斷盡修惑。從此有頂。
即出三界。其鈍根者。復由定心。欣上厭下。生無色界

○〔引證〕〔釋迦方誌云〕此封壃周輪銕山。山外是空。空
不可測。山下是地。地下是金。金下有水。水下是風。其風堅實。逾於金剛。眾生心力。周業所感。能持世界。不
令傾覆。有風以外。即是虗空。約此周輪從下而上。至無色窮。名為有頂。】


「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
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


【【疏】此正明迴心也。若於有頂禪中。故云捨心。發無
漏智。頓斷上界四地。三十六品俱生煩惱。便證無
學。仍又迴心向大乘道。更不入於空識等處。以無
上地惑故。然迴心入大。有深有淺。但隨破惑。有深
淺耳。此類仍是樂慧那含。故得慧光圓通。便出塵
〔溫陵云〕四禪皆依捨念修定。此言捨心。捨有頂因心也。因心能發無漏智慧。斷盡塵惑。至於圓
明。即出三界。不住小乘。入菩薩乘。是名迴心

△〔吳興云〕慧光圓通。且約盡智無生智圓滿而言。謂見苦巳
斷。乃至道巳修名盡智。不復更斷。乃至不復更修。名無生智。入菩薩乘。正約出三界後。勝進而說。斯亦今
經破定性之明文也

[○@?∴]二辨入者類殊二
[○@卍]一別明四天四
[?○/○]初空處。】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
名為空處。」


【【疏】初二句。躡前也。捨心有二。一有頂。二無想。若於
有頂。用無漏道。斷有頂惑。銷礙入空。此是樂定那
含。即定性聲聞也。若於廣果無想。用有漏道。伏惑
入空。亦名捨心。即凡夫外道也。以此二天。俱在捨
[009-0770c]
心。共一地故。無漏道。謂八聖種觀。有漏道。即六行觀。八聖種觀者。觀五陰如病。如癰。如
瘡。如剌。無常。苦。空。無我覺身下。正明此天。銷礙之言。亦通前

二。然行人厭患色法如牢獄。心欲出離。即修觀智。
破於色法。過於一切色相。滅有對相。不念種種相。
四相字。清涼疏作想入無邊空定。心與虗空相應。名為空處
疏過於一切色相巳下。引華嚴三地經文〔彼疏云〕經言超一切色想者。超可見有對色也。滅有對想
者。耳鼻舌身識和合想滅故。此滅不可見有對色也。不念種種想者。不念意識和合相故。意識分別一切
法故。說名種種。此滅不可見無對。即意識也。入無邊虗空者。謂三色想絕。則入空理。廓爾無邊。由厭色依
空。名為空處。而言處者。順正理云。謂有情生長處故

△〔天台禪門云〕此定最初。離三種色。心緣虗空。既與
無色相應。故是虗空定〔直解云〕釋禪中云。行者深思色法過罪。所謂有身則有飢渴疾病。乃至一切色法。
繫累於心。不得自在。呵此色法罪過。讚嘆虗空無色。此訶讚行熟。名捨厭成就也。銷礙入空者。乃以虗空
為智所緣。因入此定。於深定中。唯見虗空。無諸色相。如鳥在籠中。籠破得出。飛騰自在。證虗空定。亦復如
是。名空處者。釋禪云。今此四空。悉依無色法。從境得名。此中無形無質。義同虗空。故四處俱名空定。以所
觀之境為處也。此天初銷色質。乍入於空。即以空為處故

△〔溫陵云〕厭巳形礙。堅修空觀。滅身歸無。即厭
色依空者。故報生修處

○〔智論云〕如佛說。過一切色相。不念別相。滅有對相。得入無邊虗空處。行者。作是
念。若無色。則無飢渴寒熱之苦。是身麤重弊惡。虗誑非實。先世因緣和合。報得此身。種種苦惱之所住處。
云何當得免此身患。當觀此身。身中虗空。常觀身空。如籠如甑。常心不捨。則得度色不復見身。如內空。外
色亦爾。是時能觀無量無邊空。得此觀巳。無苦無樂。其心轉增。如鳥閉著缾中。缾破得出。是名空處定


〔經律異相云〕無量空入處天。或云空處智天。樓炭云虗空智天。天壽百劫。或有小減

[?○/○]二識處。】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
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疏】初句結前空處。次句破空入識。銷礙之無亦亡。
故云無礙無滅。此即唯觀於識。以破於空也。〔真際云〕諸
礙既銷。厭色歸空也。無礙無滅厭空忻識。無礙之無。亦復滅也其中下。正釋。唯留

[009-0771a]
賴耶全於末那者。以七八二識。更互相依故。定性
愚法。全不知有。冥然自留也。愚法聲聞。則不知有。不愚法者信有。於彼
入滅故半分微細者。即第六識。即第六厭空之識今留一半

緣識之分。不留緣色空分。故云半分。巳離色想。故言半分也
以此第六。色心俱緣。故留半也。〔溫陵云〕賴耶第八。末那第七。身根既
銷。無復六識。故唯留二。而末那所緣。色空識三。此位厭色空而依識。則色麤緣巳無。故惟全半分微細也


△〔雲棲曰〕環師判六識既滅。則下文識心都滅。當滅何識此中六識麤分巳滅。唯留根本賴耶。全分末那。
與六識不緣色空。但內緣之半分微細也〔勗伊閑曰〕諸解長水為當所謂半分者。乃緣識之細識。非謂識
有全半也。第六識三界九地。一切時有。唯除五位不行。此處識定。非五位攝。如何言滅。環師之解誤也。二
楞以分別俱生。伏斷二惑。判此中全半微細。尤不相蒙矣行人入此定時。厭患

虗空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即捨虗空。轉心緣
識。心與識法相應。故名識處定〔禪門云〕捨空緣識。以識為處。正從所
緣處得名

△〔智論云〕是空無量無邊。以識緣之。識多則散。能破於定。行者觀虗空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
如瘡如剌。無常苦空。無我欺誑。和合而有。非是實也。如是念巳。捨虗空緣。但緣識。云何而緣現前識。緣過
去未來無量無邊識。是識無量無邊。如虗空無量無邊。是名識處定

△〔合論云〕八識之體。無同無異。六識
之相分麤分細。末那行相難辨。雖以執受我相。與慢痴愛見相應然推窮之。不見歸宿。古師以日中設水
器為喻曰。水器。第八識也。日。六識也。日以器中之水為緣。故壁間浮動之影。末那也。於此言全分末那者。
此識但內執。不外緣故。半分微細者。六識內緣賴耶末那兩種之細識也。如人食卵。剝殼而瓜分之。視其
黃處。賴耶也。白處。全分末那也。巳棄之殼。六識外緣色空一切之麤相也。尚有其微膜白處。半分微細相


○〔經律異相〕無量識入處天。或云識處智天。樓炭云識知天
[?○/○]三無所有處。】


「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逈無攸往。如是一類。
名無所有處。」


【【疏】空處無色而存空。識處亡空而存識。皆名所有。
今此空識俱亡。故云。空色既亡。識心都滅。此二句。
[009-0771b]
先破三法也。十方下。正明行相。十方者。諸法也。所
緣色空識心等法。一無所存。故云寂然。所緣既寂。
能緣不存。故云逈無攸往。以行人厭患於識。三世
之識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故捨緣識。轉心依
無所有法。心與無所有法相應。名無所有處定。〔智論
十七〕是識無量無邊。以識緣之。緣多則散。能破於定。行者觀是緣識。受想行識。如病如癰云云。非實有也。
如是觀巳。則破識相。是訶識處。讚無所有處。破諸識相。繫心在無所有中。是名無所有處

△〔三地疏云〕前
以捨外緣內。故為麤念既無所取。能取亦無。故內外俱無。正理云。見前無邊行相麤動。起此加行。是故此
處。名最勝捨。以於此中。不復樂作所緣行相。心於所緣捨諸所有。寂然而〔往〕瑜伽云。從識處上進時。離其
識外。更求餘境。都無所得。此意明識既為麤。識外復無。故無所有然今修大乘者。

多濫此定。但一切無著。心無所寄。都無一物。即是
大乘。如頑空無異。而不知善能了達諸禪境界。斷
伏歷然。道品次第。如大圓鏡。鑒於萬像。不差不錯。
方是大乘。真修禪也〔溫陵云〕然此雖亡識心。未亡識性。行人見性不深。多滯於
此。了知色空。灰滅心慮。逮無所有。而終於識性。幽幽綿綿。不能自脫生死窟穴。實存於此

△〔交光云〕識心
即半分末那。而言都滅者。憑深定力。現行俱伏。例如無想之伏六現行。(彼伏五百劫此伏五萬劫)非如羅
漢。種現俱伏也。寂無所往。滅識定中。所證境界。廓然冥然。不能前進。此外道昧為冥諦之處也

○〔禪門云〕
此天亦名不用處。修此定時。不用一切內外境界。外境名空。內境名心。捨此二境。初修得名。故言不用。亦
名少處。亦名無想處

○〔經律異相云〕無所有入處天。或云無所有處智天。或云不用天。有優藍不受佛化。
而自命終。佛記此人生不用處。若復捨身為邊地主。傷害人民。後生地獄中。天壽四萬二千劫。樓炭云阿
竭若然天

[?○/○]四非非想處。】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
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疏】初二句。指所依體。初句雙標。識性者。標有細想
[009-0771c]
也。不動者。標無麤想也。〔溫陵云〕識性者。識心幽本也。不動者。寂無攸往也
次句轉釋不動義。前無所有處。用心窮研。令不緣
識。心與無所有法相應。今此一天。研窮心滅。伏令
不動。故云以滅窮研。既能不動。復研窮使滅。然依識滅之。竟非真滅於無
下。正釋行相。是依此識不動之處。故云於無盡中。
辨為非想。故云發宣盡性。〔吳興云〕前無所有處。雖云滅識。而體性不動。但
滅微細窮研之分耳。今於無盡性中。發宣盡性。即是從盡。復立無盡

△〔海印云〕識性不動。故滅窮研。依湛
不搖處以為究竟。故云於無盡中發宣盡性雖見盡而識在。故云若盡

非盡。雖見在而不起。故云如存不存。由此義故。名
非想非非想也。如存不存。即非想也。若盡不盡。即非非想也〔溫陵云〕此又幽幽綿綿。
至微之相也此即第六識。麤想不起。仍有細分及賴耶。

流注不息。故約此義。以立其名。〔合論云〕非想者。識性不動。第六麤識。
俱不起故。非非想者。雖麤不起。第八流注。恒不息故。〔王舜鼎曰〕八識半依生滅。半依不生滅。非存非盡。正
在識陰區宇中准俱舍云。前三無色。從加行立名。此有頂

地。約當體立稱也。行人入此定時。厭患無所有處。
想如癡。有想處如癰如瘡。即捨無所有處。緣念非
有想非無想之法。心與此法相應。故云非有想非
無想也〔三地疏云〕彼次頌云。空無邊等三。名從加行立。非想非非想。昧劣故立名。謂修定前。
起加行位。厭壞色故。作勝解想。思無邊空。加行成時。名空無邊處。厭空想識。厭識想無所有。準此可知。其
第四空。由想昧劣。謂無下地。明慧勝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故前三無色。加行受名。第四無色。
當體受稱

○〔智論十七〕無所有處。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云云。非實有也。如是思惟。無想處如癰。有想處
如病如癰如創如剌。第一妙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問曰。非有想非無想處。有受想行識。云何言非有想
非無想。答曰。是中有想。微細難覺故。謂為非有想。有想故非無想。凡夫心謂得諸佛實相。是為涅槃。佛法
中雖知有想。因其本名。名為非有想非無想處。又曰。問曰。無想定其失如是。更有非有想非無想定。是中
[009-0772a]
無一切妄想。亦不如彊作無想定滅想。是中以智慧力故無想。答曰。是中有想。細微故不覺若無想。佛弟
子何緣更求實智慧。佛法中。是非有想非無想中識。依三眾住。(眾即陰也)是四眾屬因緣故無常。無常故
苦。無常苦故空。空故無我。空無我故可捨。汝等愛著智慧。故不得涅槃。譬如尺蠖。屈安後足。然後進前足。
所緣盡。無復進處而還。外道依止初禪。捨下地欲。乃至依非有想非無想處。捨無所有處。上無所復依。則
不能捨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更無依處。恐懼失我。畏墮無所得中故。准此文。則窮空外道。正從無想天中
來明矣

○〔釋禪中云〕入此定者。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心無動搖。恬然清淨。如涅槃相。此定微妙。三界
無過。外道證之。謂是中道實相。愛著此法。更不修習。即計此心。謂是神我

○〔禪門次第云〕此名解釋不同。
有言此定名一存一亡觀。所言非想者。非麤想。此則亡於麤想也。非非想者。非非細想。此則存於細想。下
非字。作無字看易明。謂非無細想也。又解。謂前觀識處是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今雙除上二想。非想。遣
識處有想。非無想。遺無所有處無想故。又凡夫外道得此定。謂證涅槃。斷一切想。故言非想。佛弟子如實
知有細想。依四陰而住。故云非非想。又古師解云。此定中不見一切相貌。故言非有想。行人或作是念。若
一向無想者。如木石無知。云何能知無想。故言非無想〔止觀第六〕阿毗曇婆沙云。非無想天之無想。非三
空之有想。人師云。無想是色天異界。不應仍此得名。就同界釋名。前所有定巳除想。今復除無想。想無想
兩捨。故受此稱

○〔三地疏云〕瑜伽云。先入無所有處定。超過一切有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故言非
想。又言非無想者。非如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此中所以不出三界者。由緣無想境。即是細
想。外道不了。謂為涅槃。未能無緣。豈離心境。況計此為我。復生愛昧。故法華喻頭上火然。若知上患。更求
上進。求上進時。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則得滅受想定也。若未得此定。厭想為先。後想不行。即入
無想定。又云。薩婆多宗。此定唯有頂地起。以下諸地。皆名有想。行相麤動。難可止息。此有頂地。名為非想。
行相微細。易可止息。故唯有頂。有滅盡定。婆沙云。外道以此為世間塔。以在諸有頂故

△〔私謂〕清涼疏謂
非無想者。非如無想及滅盡定。與今經此等窮空。二種行相。正相符合。疏言若知上患。更求上進。竟無所
得。滅而不轉。則得滅受想定。即經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也。又言若未得此定。厭想為先。後想不
行。即入無想。即經若從無想。及諸外道天。窮空不歸也。然則二種窮空。行相差別。在乎滅受盡定。得與不
得而巳。台家明得滅盡定。但名俱解脫。慧俱俱小。無疑乃名大阿羅漢。今以得滅盡定。為不迴心羅漢。正
此義也

○〔經律異相云〕非想非非想入處。或云有想無想天。有佛羅勒迦藍。佛說當生此天。天壽八万四
[009-0772b]
千劫。或少減。阿毗曇云。無色界壽命。空處二万劫。識處四万劫。無所有處六万劫。非非想處八万大劫。三
界皆有中夭。唯北洲。兜率後身菩薩。無想天。皆定壽命。不說中夭

[○@卍]二總辨二類。】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


【【疏】滅色取空。非真空性。妄謂為盡。故云不盡。以不
能灰滅心智故。言此等者。總指四天也〔吳興云〕此等窮空。通
指凡聖。欣厭未盡。故言不盡空理。欣即窮空之心。厭是捨苦之行。此四空識。生滅猶在。真空不明。故云未
盡也。縱是聖人。修八聖種觀。亦有四陰細惑未亡。以未得滅受想定故。雖有頂亦不免生滅。四陰細惑者。
具有十種心心數法(謂受想行觸思欲解念定慧云云)

△〔溫陵云〕以綿微不脫。故云不盡空理。聲聞依此
以為究竟。終成鈍果。外道依此無所歸宿。終迷有漏也。諸天行位。皆是修三摩地漸次。不徒說示。其行相
相躡相資。同前聖位。但此示凡淺升進耳。若深智體之。亦可頓證也。】


「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


【【疏】即從色究竟天。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
者。既不發明智慧。頓斷上惑。成無學果。迴心向大。
即以無漏聖道。漸次厭捨。隨定感果。生此四天。受
劫數報。方斷有頂地惑。成阿羅漢。故名為鈍。〔吳興云〕從
不還天下。明聖人有生此處者。是鈍根那含耳。言羅漢者。約後為名也

△〔交光云〕依無漏智斷。消礙入空。
生非非想處。八万劫滿。思惑斷盡。方出三界。生方便有餘穢土。成阿羅漢言不迴心者。

且約對前利根者說。非畢竟不迴。巳如前說〔私謂〕准涅
槃說五果回心。謂四果人。及辟支佛也。此五人。經劫不等。斷盡煩惱。回心向大。證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
初果過八万劫。二果過六万劫。三果過四万劫。四果過二万劫。五果過十千劫。如次迴心。楞伽云。三昧酒
所醉。乃至劫不覺。酒銷然後覺。得佛無上身。疏云。非畢竟不迴。以迴心遲速分利鈍也。然涅槃明五果回
心。此正指三果人。斷五分下結而得此果。更不受生。過四萬劫回心之那含耳。】


「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疏】若從無想。用有漏道。忻上厭下。漸至非想。認此
[009-0772c]
有漏。作無為解。便謂涅槃。至此不進。以不廣聞聖
教。不辨諸禪。漏與無漏。修證行相。壽終隨業。必入
諸趣也。言從無想來者。應是廣果天來。與無想同
地。對五聖天。名為外道。是外道類。故云從無想來。
若實入無想。必定退墮。更不進修。准經論釋。無想
外道。業盡必墮。無上生義故。〔私謂〕長水列此外道。從廣果天來。以實入
無想。無上升義故。然無想外道。經有明文。若實從廣果來。經何以不標廣果。而標無想。今言從無想者。正
揀非廣果天來也。言諸外道。則攝四禪無想。今獨言從無想者。以外道窮空。從無想天始故。諸天升降。劫
報不齊。無想天中。亦或應有定力強。捨道熟。不隨例淪墜者。清涼言非想非非想處。若不上進。得滅盡定。
即入無想定。非想既其通下。則無想豈不通上。故不應定判淪墜。絕上升也。天如補注。謂鈍根那含。廣果
凡夫。皆能趣入四空。而外道亦有入者。惟除無想之外道耳。此則泥於無想必從淪墜之說。而枝其詞以
通之也。高麗麻谷幻師。申明長水廣果之釋曰。根本天中。第三廣果。能攝無想及五那含。今云有頂色邊
際者。通指廣果。聖凡雜地也。今謂有頂邊際。正指色究竟天。越五淨天而判屬廣果。非通義也。孤山彈古
云。豈可違經。其料簡是也。賀生中男曰。聖人此後。定出三界。然有在色究竟天即出者。有至無色極頂方
出者。外道此後。定從輪墜。然有無想命終即墜者。有無色極頂方墜者。此則通人之言。可以作古師之𧤤
玦也

△〔吳興云〕若從無想下。明外道有不生此處者。謂窮空不歸也。既入無想。則迷於有漏。無聞四空。五
百劫滿。自當輪轉。請觀不歸二字。歸猶來也。豈非無想。窮空不來乎

△〔私謂〕岳師判是無想天輪墜。不生
四空者。如來此義。即應於無想中標出。不應於四空岐路中。越界而重指。經言不歸。釋云不來。以來易歸。
貼文不順。若謂無想。俱不來空。則四空天人。純是五果勝流。何名凡夫三界。教中言非非想天報盡。墮飛
狸身。牛領虫。若俱不來。何人當此。此則岳師之失。而則師偏取之誤也

△〔竹菴云〕諸師泥於經論。謂無想
不能上升。或指廣果。同名無想。或易不歸。強作不來。唯孤山云。今文明指從無想諸外道。豈可違經。由無
想天外道所居。多分報盡。便應墮落。豈可無有越報。復至四空者乎。然無想壽五百劫。一向灰凝。此復云
窮空者。恐取初生半劫。想未滅時。因又窮空。迴生四空。又五百劫後。仍經半劫。有想復生。既未墮落。有利
根者。又復窮空。乃生上天也

△〔魯山泰曰〕外道非一類。所執證之處。非獨無想一天而巳。以五現涅槃騐
[009-0773a]
之。則欲界四禪。皆外道所執得果之處。況無想外道。自有三種。除正受天報者。餘二種。或初或後。想心未
息者。曩以所至處為涅槃。不生不滅。或想尚有。或受報後。復起想念。豈不奮力窮空。以極非想乎。右二師
皆證明無想外道。有至四禪四空者

○〔私謂〕此中大文科段。以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岐路。
二句為總標之文。次下別釋二種岐路。則以若於捨心。發明智慧。乃至名為迴心大阿羅漢。為第一種岐
路。以若在捨心。捨厭成就。乃至迷漏無聞便入輪轉。為第二種岐路。以要言之。由捨心發慧。證五不還果。
橫出三界。頓了無生。更不入於空識等處者。此第一岐路也。由捨心捨厭。入四空處定。定性那含。無想外
道。皆於窮空時差別者。此第二岐路也。此二岐路者。從有頂色邊際而分。而二岐路之遠因。即從福愛中。
廣果無想二岐路而分。廣果文云。無量淨光。福德圓明。今言發明智慧。慧光圓通。則樂慧那含。即廣果之
極果也。無想文云。圓窮捨道。身心俱滅。今言捨厭成就。覺身為礙。則非想頂地。即無想之增上也。是則福
愛天中。二種岐路。所云一直往道。即至廣果者。此路至五不還迴心而極。所云二迃僻道。即至無想者。此
路至四空處窮空而極。若執言廣果無想。同一捨心。共一地者。則如來先不應於福愛中。分二種岐路。長
水所云。直至廣果。迂至無想者。亦不免自語相違過矣。古人謂五淨居雜修靜慮。資下三天故業。亦言從
廣果沒。便生上五天。今指廣果。同於無想。唯凡夫外道天。恐亦非定判也。此中四種岐路。前後次第。唯一
捨心。條理明白。於此了然。則他無疑義矣

△蒙又別取一解。謂無想外道。不須別指四禪無想。以空處四
天。厭想忻空。皆可名無想。皆可名外道天故。以無所有處。是無想成就故。行人住此。窮至非想非非想處。
上不得滅受定。下無所依。豈非窮空不歸乎。言便入輪轉者。窮空巳極。空報現前。如無聞比丘。妄言證聖。
四禪中陰。入阿鼻獄。不待劫滿也。便入輪轉。與阿羅漢便出塵界。敵對相應。皆橫㨗猛利之相。亦可以微
此經圓頓。日劫相倍之義也。此雖別解。亦有理在

○〔涅槃憍陳如品〕汝師鬱頭藍弗。利根聰明。尚不能斷
如是非想非非想處。受於惡身〔智論云〕鬱頭羅伽仙人。飛到王宮中食。夫人手觸。即失五通。還其本處求
定。垂當得時。為魚鳥所閙。即生瞋恚。當盡殺魚鳥。後時得定。生非有想非無想處。壽盡下生。作飛狸。殺諸
魚鳥。墮三惡道。是為禪定中亂著心因緣

[?∴]二結示二
[○@卍]一總結天人。二正結四空
○長水分
科。上正明感果。次辨異王臣。明此下二科皆指四空天人。以此文在四空分中故。今依經文云。是諸天上。
各各天人。明非但指四空。准華嚴寄報。不及四空。則溫陵竪論巳終。通指欲色三界之義是也。經文橫竪
鋪陳。不定部居。今少改舊科。并以訂近師用妄。敢更改長行之繆。】

[009-0773b]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
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提。漸次增進。迴向
聖倫。所修行路。」


【〔資中〕准華嚴經。皆是登地菩薩。示為天王。然則
別圓二教。法門大士。方能為也〔標指云〕十地菩薩寄報為十王。初地
閻浮王。二地四天王。三地忉利王。四地夜摩王。五地知足王。六地化樂王。七地他化王。八地二禪王。九地
三禪王。十地四禪王。即摩醯首羅。菩薩進修。不為初禪者。帶異計故

△〔世界志云〕此等皆是權來引實。在
於天中。化諸實報之天。使求脫天業。故得稱王

△〔孤山云〕遊三摩提者。以菩薩善入出住百千三昧。故住
此定而為天王(九次第定善入師子奮迅善出超越三昧善住)若達禪實相。即號楞嚴【疏】四

空天人。容是業報。彼四天王。即是權化。以入大乘
首楞嚴定。為欲遊戲四禪四空諸禪三昧。成佛事
故。問。前四禪王。亦是權化。通凡夫耶。答。四禪四王。
必兼凡聖。如前文說。五不還天四禪天王。獨有欽。
聞。此約一分凡夫所說。故知兼二也〔溫陵云〕通指欲色無色天
也。其眾乃隨業感報。未出輪迴。其王乃隨行權應。寄位升進。此竪論巳終。故通結指〔私謂〕長水單結四空。
溫陵通指三界。依經文云。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又華嚴寄報。不及四空。則通指為是

[○@卍]二正結四空。】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始
逮終。名無色界。」


【【疏】身心滅盡者。色身必盡。其心若盡非盡。妄謂為
盡。〔溫陵云〕身心滅盡。謂無色蘊及麤識也定性現前者。有定果色。若
無此色者。四心何依。故知有也〔孤山云〕無業果色者。顯有定果色也


[○@●]二結示虗妄。】


「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
七趣沈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009-0773c]


【【疏】由不如實知真知法一。妄認所明。分別既生。從
妄積妄。故云不了等。當知修禪觀人。不達此門。或
空處。或無所有處。或非非想處。動經六萬八萬大
劫。身心寂滅。報盡還墮。總名長壽天難。佛口親宣。
那不明信諸經論說八難。第八長壽天難。四禪中無想天也。心想不行。如氷魚蟄虫。外道
修行。多生其處。障於見佛聞法。故號長壽天難

△〔智論云〕長壽天者。非有想非非想處。壽八萬大劫。或有
人言。一切無色。通名長壽天。以無形不可化故。不能得道。常是凡夫處故。或說無想天名為長壽。或說從
初禪至四禪。除淨居天。皆名長壽。以昧著邪見。不能受道故補特伽羅。此云數

取趣〔翻譯云〕或福伽羅。或富特伽羅。此云數取趣。謂諸有情。造惑起業。即為能取當來五趣。名
之為趣。古譯為趣向。中陰有情。趣往前生故。俱舍云。未至應至處。即六趣也。又論云。死生二有中。五蘊名
中有。故謂為趣。涅槃云。中有五陰。非肉眼見。天眼所見。瑜伽論八種人執。第六名補特伽羅。謂數取諸趣
故。或生於彼。或生於此。正能生者。即是人執。又翻有情。又翻人。大毗婆沙論云。佛言有二補特迦羅。能住
持正法。地藏十輪經。有十種補特迦羅華言有情。又云人。佛為有情之類。罪業深重。輪迴生死。難得人身。
故說此十種差別也

○〔智論云〕菩薩以天眼觀見十方五道中眾生。見生色界中者。受禪定樂味。還墮禽
獸中。受種種苦。復見欲界諸天。七寶池中。華香自娛。後墮鹹沸屎地獄中。又見人中名聞。世智辨聰。不得
道故。還墜豬羊禽獸中。無所別知。如是等行。種種失大樂。得大苦。失大利。得大衰。失尊貴。得貧賤。菩薩以
天眼觀見三界五道眾生。以失樂為苦。無色界天樂定。心著不覺。命盡墮在欲界中。受禽獸形。色界諸天
亦復如是。從清淨處墮。還受淫欲。在不淨中。欲界六天。樂著五欲。還墮地獄。愛諸苦痛。見人道中。以十善
福。貿得人身。人身多苦少樂。壽盡。多墮惡趣中。菩薩得天眼觀。眾生輪迴五道。迴旋其中。天中死。人中生。
人中死。天中生。天中死。生地獄中。地獄中死。生天上。乃至畜生。天上死。還生天上。乃至畜生。欲界中死。色
界中生。色界中死。欲界中生。乃至無色界四天處死。忉利天中生。乃至非非想處。非有想非無想天中死。
阿鼻地獄中生。如是展轉。生五道中

[○@●]七修羅趣。】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


【【疏】法華瑜伽。亦說有四修羅。大同於此。諸說修羅。
[009-0774a]
或天或鬼。皆不明了。此經分明。可為標准〔妙嚴疏云〕阿修
羅。亦云阿素洛。梵音楚夏耳。婆沙譯為非天。瑜伽第四云。又諸非天。當知天趣所攝。然由志意。多懷詐幻。
諂誑多故。不如諸天為淨法器。由此因緣。說為別趣。實是天類。由不知諸天法故。說為非天。(素洛是天彼
非天故名阿素洛)依阿毗曇。亦鬼趣攝。諂曲覆故。正法念經鬼畜二攝。以羅睺阿修羅。是師子子故。伽陀
經說天鬼畜攝。若依雜心第八修多羅品。亦畜生趣攝。有言阿修羅與天同趣。是故說言。汝先是天。或說
天趣。由有舍脂。得與諸天交通故。問若然。何不見天帝耶。答。諂曲所覆故。有說是大力餓鬼。天趣不攝故。
問若爾。釋天云何與習相近耶。答天貪色故。勝負多故。具上說故。由此或開六趣。或合為五。多好鬪諍。懷
勝負故。或居眾相山中。或居海下。如正法念說。然有大力者。廣修福故。今之修福有懷勝負諂媚心者。多
生其中。長阿含云。修羅生女端正。生男多醜。故名不端正。從男彰名。又翻無酒。又名不飲酒。如什公及法
華疏說

○〔智論云〕佛去久遠。經法流傳。五百年後。多有別異。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觀諸經義。應有六道。六
道中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羅。世間善有三品。上分因緣故。天道果報。中分因緣故。人道果報。下分因緣故。
阿修羅道果報。此修羅在因之時。懷猜忌心。雖行五常。欲勝他故。作下品十善。感此報身。人中可得出家
持戒。阿修羅結使覆心。得道甚難。諸天雖隨結使。心直信道。阿修羅眾。心多邪曲。不得近道。故在人下。如
龍王金翅鳥。力勢雖大。亦能變化。故在畜生道中。阿修羅道。亦復如是。力勢既大。形似人天。故別立六道。】


「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
鬼趣所攝。」


〔法華文句云〕鬼趣攝者。居大海邊。歸佛護法。以護法威力。乘其自有神通。入於虗空。往護佛法
○〔釋文〕乘
通。宋藏本作成通。】


「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隣於日月。此阿修羅。
從胎而出。人趣所攝。」


△〔新婆沙論云〕妙高山中。有空缺處。如覆寶器。阿修羅所住。起世經云。須彌山王東面。過千由旬。有設摩
娑啻宮城。七重城壁。七寶合成。南西北三面。各有修羅王宮殿。精好相似。降地居天一等。或云。亦居須彌
之腰。如堅手即是也

△〔長阿含云〕阿修羅有大威力。生大嗔恚。此忉利天王。及日月諸天。行我頭上。誓取
日月以為耳璫。正法念云。羅睺阿修羅。亦云障日月。是帝釋前軍。先放日光。射修羅眼。令不見天眾。故彼
[009-0774b]
以手障之。依二經。則修羅所居。隣並日月可知。】


「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
四王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


〔荊溪云〕法華四種。皆與帝釋爭鬪。但同今經第三類耳
○〔長阿含云〕舍摩犁。毗摩質多。二阿修王。往與天
戰。難陀〔跂〕難陀二大龍王。身繞須彌。周圍七帀山動雲布。以尾打水大海。浪冠須彌。忉利天曰。修羅欲戰
矣。諸龍鬼神等。各持兵從次交鬪。天若不如。皆奔四天王宮。嚴駕攻伐。先白帝釋。帝釋告上。乃至他化自
在天。無數天眾及諸龍鬼。前後圍繞。帝釋命曰。以五繫縛毗摩質多。還善法堂。我欲觀之。修羅亦曰。以五
繫縛帝釋。還七葉堂。我欲觀之。一時大戰。兩不相傷。但觸身體。生於痛惱。於是帝釋現身。有千眼。執金剛
杵。頭生烟焰。修羅退敗。即擒質多修羅

○〔觀佛三昧經云〕質多阿修羅。妻香山樂神女。懷孕八千歲。生一
女名舍支。憍尸迦求女為妻。號曰悅意。帝釋至歡喜園。共諸釆女。入池游戲。女生嫉妬。遣五夜叉徃白父
王。即興四兵。往攻帝釋。立大海水。踞須彌山頂。九百九十九手。同時俱作。撼善見城。搖須彌山。四大海水。
一時波動。帝釋驚怖。坐善法堂。燒眾名香。發大誓願。誦般若波羅蜜大明呪。於虗空中。有刀輪自然而下。
當修羅上。修羅耳鼻手足。一時俱落。令大海水。赤如蜯珠。修羅遁走無處。入藕絲孔中

○〔正法念云〕若閻
浮提人。順法修行。孝事父母。供養沙門。天眾則勝。若不順法教。修羅則勝。】


「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沈水穴口。旦游
虗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正法念云〕或云劣天。劣者是毗摩質多羅。此云響高。亦云穴居。謂大海底。出大聲音。徹於海外。自唱云。我
是毗摩質多阿修羅。故云聲高。居在海外。故云穴居。又云。有阿修羅住大海底。須彌山側。於欲界中。化身
大小。隨意能作。居光明城。新婆沙云。阿素洛云。我所部村落。住鹹海中。阿素洛王。住彼山內

○〔幽溪曰〕六
道攝屬。各有定處。唯阿修羅攝屬四趣。每一種下。亦雜具四因。觀其何因為多。以定其趣。若善惡業純。隨
受鬼畜人天正報。其或倐善倐惡。倐上倐下。垂終受報。強者先牽。然雖為鬼道。又能乘通入空。雖受畜道。
又能旦遊虗空。非兼人天福乎。人天。二趣攝者。雖居隣日月。執持日月。日夜三時。仍有苦具。非兼鬼畜罪
乎。天與修羅戰時。每以閻浮眾生。善惡多少而決勝負。一旦方戰。乍勝乍負者再。良以世人欲為善。忽間
以惡念。欲為惡。又間以善念。正由人念不專。故令天戰未愸。為行者故當以是而立戒也

[○@?∴]三結妄因以
[009-0774c]
誡離二

[○@卍]一結妄因四
[?○/○]初總結虗妄。】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結指諸趣
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
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虗妄。
更無根緒。」


【【疏】結成虗妄也。精研。猶細尋也。妄想受生。七趣果
也。妄想隨業。七趣因也。此妄因果。皆是無明。有為
虗相。無實可得。若望圓明。如虗空華。本無所有。何
根緒而可得耶。
○〔宗鏡云〕遊心法界者。觀根塵相對。於十界中。必屬一界。若屬一界。
即具百界千法。於一念中。悉皆具足。此心幻師。於一日夜。常造種種眾生。種種五陰。種種國土。所謂地獄
假實國土。佛界假實國土。行人當自選擇。何道可從

[?○/○]二通示業因。】


「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
真淨。皆由隨順殺盜淫故。反此三種。則又出生無殺
盜淫。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


【【疏】初五句。示妄想受生也。皆由下五句。示妄業隨
業也。有名下。結輪轉也。鬼倫天趣。略舉四惡三善
之二也。有無相待。互成傾奪。升而復墜。有輪無初
〔溫陵云〕前問妙心徧圓。何有地獄人天等道。故此結示。由殺盜淫三業為根本
△〔定林云〕有對則有待。有
執則有釋。執有以為樂。則與苦對。其釋也苦代之。故人樂終於壞。執無以為淨。則與染對。其釋也淫代之。
故天淨終於墜。墜則所無更有。壞則所有更無

△〔柏庭云〕七趣升沈。皆出於殺盜淫業順反而巳。故曰皆
由隨順等。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即順也。無即反也。有無相傾。則輪迴而巳矣。人則不定。有則同彼鬼倫。
無則侔於天趣。故經不言人也

○〔宗鏡云〕問平等空門。一心妙旨。既善惡無際。凡聖皆圓。何乃潤受有差。
苦樂不等。答萬事由。人自造。唯心一理無虧。善惡但自心生。樂報豈由他得故知此心是凡聖之宅。根境
之源。只為凡夫執作賴耶。成生死苦惱之因。聖者達為藏心。受涅槃常樂之果。若念念昧如來法界之性
[009-0775a]
步步造眾生業果之因。業繫四生。身居九有。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塵。失人身者。猶大地之土。受燄口針喉
之體。經劫而業火焚燒。作披毛戴角之身。觸目而網羅縈絆。或墮無間獄。抱劇苦而長處火輪。或生修羅
宮。起鬪諍而恒雨刀劒。或暫居人界。剎那而八苦交煎。或偶處天宮。倐忽而五衰相現。皆為不達如來藏
心。遺失唯識妙性。背真慈父。傭賃地方。捨大智王。依投外國。都為藏識熏處。無始堅牢。執情厚而如萬疊
氷厓。疑根深而如千重闇室

[?○/○]三顯正修行。】


「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
尚無不殺不偷不淫。云何更隨殺盜淫事。」


【【疏】若發三昧。唯見一體。三德祕藏。妙般若也。常。法
身也。寂。解脫也。有無二無。非生死也。無二亦滅。非
涅槃也。唯一中道實相之體。離實相外。更無別法。
故曰云何更隨殺盜淫事〔標指云〕三摩提。即首楞嚴定也。得此定時。覺幻
之智尚無。況更隨殺盜等

△〔柏庭云〕有無併滅。無二亦無。即前文云。必使淫機先斷。斷性亦無也
○〔釋文〕
無二亦滅。溫陵本作二無亦滅。解曰。有無二無。言相傾業斷也。二無亦滅。言分別情忘也。融室云。以大佛
頂義顯發。則常住寂滅。有無二種皆無。無有無之二亦滅

[?○/○]四別示重結。】


「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
定處。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


【【疏】殺盜淫三。隨人各造。名各各私。所造攸同。故云
同分。業苦相對。必無參差。故云定處。即所感處也。
既稱為妄。云何有因。故無尋究。此即結答前文。為
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之問也〔桐洲
集注〕言因各各私者。若作因果之因。指造業私因也。若作因由之因。因此私業。聚其眾私。則有同分之處
也。同分。猶言同類也

△〔定林云〕與物有合。故淫業不斷。與物有分。故殺偷不斷。有分有合。以取我故。既取
我矣。各各有私矣。同分妄業。非無定處。若了唯心。則無此取著

△〔直解云〕惡業雖私。而報入同分。同分即
地獄也。同分中受報不同。故云非無定處。無尋究者。以更無根緒故

[○@卍]二勸除斷。】
[009-0775b]


「汝勗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縱得神通。
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滅。入於魔道。雖欲除妄。
倍加虗偽。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疏】要除三惑者。此正勸也。前云。三緣斷處。三因不
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等。不盡下。明不斷之失。修
禪不持戒。是即魔羅業。以妄修於妄。真實可憐愍。
汝妄下。重指結答。以示正邪也。前問云。此道為復
本來自有。為是眾生習妄生起。今結答云。汝妄自
造。非菩提咎。即以前句答後問。後句答前問也〔溫陵
云〕殺盜淫為惑業之本。故云三惑。上明諸趣。戒備失錯。而終於勸除三惑。乃戒備真要也

●上來精研七
趣文竟。】


經文是諸天上。各各天人。乃至所修行路十一句。交光妄欲移置名無色界之下。今不取


垂空入通。乾道紹興本皆作成空


無二亦滅。宋本並同。唯溫陵本作二無亦滅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九之一
[009-0775c]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九之二
海印弟子 蒙叟錢謙益鈔


○長水科經大文第七。陳禪那現境。盡十卷中究竟修進最後垂範。為經文正說分竟。即今鈔判經後分


○〔疏云〕禪那現境者。此之境界。是修行人。由戒定慧。漸修有力。內動煩惱。外動魔王。於觀行中。五陰漸滅。
從麤至細。滅一陰時。有十境界。彼定激發。或煩惱。或業種。或邪思。或天魔鬼神等。現諸異相。禪中而發。行
人若無多聞智慧。不能覺察。即便取著。認非為是。先雖修正。返入邪倫。佛哀此等。無問而說。然諸經論。明
坐禪次。亦略說之。微細廣說。無過此典。天台止觀或引禪經。說魔境界。亦出少分耳

△〔涅槃梵行品〕何等
名為優陀那經。如佛晡時。入於禪定。為諸天眾。廣說法要。時諸比丘。各作是念。如來今者。為何所作。如來
明日。從禪定起。無有人問。以他心智。即自說言。比丘當知。一切諸天。壽命極長。汝諸比丘。善哉為他。不求
巳利。善哉少欲。善哉知足。善哉寂滅。如是諸經。無問自說。是名優陀那

△〔妙玄云〕小乘根鈍。說必假緣。非
天鼓任鳴。少無問自說

○文二
[○@●]初如來無問自說二
[○@│]一召告宣示二
[?∴]一召告。】


「即時如來將罷法會。於師子牀。攬七寶几。迴紫金山。
再來凭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此經家敘汝等有學。緣覺
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巳說真修
行法。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魔事。」


【【疏】佛答阿難七趣巳竟。慶喜既默。眾又無辭。合住
說法。故云將罷法座。然禪發境界。非一切智。孰能
知之。若不與說。後代修行。遇此難敵。故再凭几。顯
[009-0776a]
悲深也。真修行法。即前二決定義。觀音觀門。內戒
外呪。兼前正解。俱是修行入覺之方法也〔孤山云〕奢摩他。
止也。毗婆舍那。觀也。依常住真心。修圓融止觀。未入初住。則多動魔事。即是天台所說。因觀五陰而發九
境也。故下五十重。悉依境發。而其相狀不出九境〔熏聞云〕止觀中列九境。一陰入。二九惱。三病患。四業相。
五魔事。六禪定。七諸見。八上慢。九二乘。十菩薩。初境現觀。餘九待發。止觀云陰入二境。常自現前。若發不
發。恒得為觀。餘九境發可為觀。不發何所觀。不出九境。大槩言之耳

△〔吳興云〕約位論之。此等魔事。並是
觀位中所發之相。從相似位。破見惑後。必無大妄墮獄之理。若十信中。縱有魔事。觀力易防。非此經所說
之意。孤山謂未入初住。易動魔事。指位太深也

△〔輔行云〕大魔正以順生死。貪六欲退菩提。嫉眷屬為事。
行者宿行魔業。今違宿因。宿事來遮。故曰魔事

[?∴]二宣示二
卍初認魔境。】


「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汝陰魔。
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


【【疏】修妙觀智。滌內垢障。故云洗心。由魔引起。分別
念著。故名非正。陰魔等者。常說四魔。謂煩惱魔。生
死因也。陰魔死魔。生死果也。天魔。生死緣也。今云
鬼神等。即天魔屬。若涅槃云。皆是先世犯初重禁。
乃至餘篇而現者。此則業因種子。被激而生也。是
故行人。先須明擇〔宗鏡云〕首楞嚴疏鈔云。正坐禪時。心中起見。遂感外魔來。入行
人心。不知皆由自心。或自歌舞等。元是自心影像。故知若了唯心。諸境自滅。何處心外。別有境魔耶。昔有
禪師。坐時。見一猪來在前。禪師將是魔。則緩擎把猪鼻拽。唱叫把火來。乃見和尚自拽鼻唱叫。明知由心
變。但修正定。何有魔事。如經云。汝心不明。認賊為子。五十重魔境。皆由妄心為賊。子盜汝法界中。法財智
寶。處三界往來。貧窮孤露之苦

○〔智論云〕魔有四種。一者煩惱魔。二者陰魔。三者死魔。四者他化自在天
子魔。煩惱魔者。所謂百八煩惱等。分別八万四千諸煩惱。五眾魔者。是煩惱業。和合因緣得。是有四大。及
四大造色。眼根等色。是名色眾。百八煩惱等。諸受和合。是名受眾。小大無量。無所有想。分別和合。名為想
眾因好醜心。發能起貪欲瞋恚等心。相應不相應法。名為行眾。六情六塵和合。故生六識。是六識。分別和
[009-0776b]
合無量無邊心。是名識眾。死魔者。無常因緣故。破相續五眾壽命。盡離三法。識斷壽故。故名死魔。天子魔
者。欲界主。深著世間樂用。有所得故生邪見。憎嫉一切聖賢道法。是名天子魔。一五眾魔。攝三種魔。有五
眾。則有煩惱。有煩惱。則天魔得其便。五眾煩惱和合。故有死魔〔什公云〕得無生忍。煩惱永斷。故降欲魔。得
法身。則更不得身。故降身魔。無身則無死。故降死魔。無三魔。則波旬不得其便。故降天魔也

△〔止觀云〕四
倒秪是煩惱魔。煩惱魔故。即有陰入魔。陰入魔故。即有死魔。既未出三界。即屬天子魔。右智論止觀。廣陳
魔發之相。今鈔多引。無厭煩文

卍二取少證。】


「又復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
天報巳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墯阿鼻獄。」


【【疏】智論所說。此比丘者。不廣尋經論。師心修行。無
廣聞慧。不識諸禪三界地位。但精勤不息。證得初
禪。謂是初果。乃至四禪。離八災患。便謂巳證阿羅
漢果。〔論云〕得四禪。生增上慢。謂得四道阿羅漢者。此云無生。我巳
證得無生果。巳離三界分段生死。所作巳辦。更不
進修。至無常時。四禪中陰。見在生處。見有四禪中陰相來
然起謗。我聞羅漢。巳得無生。今日云何。更有生處。
若如是者。佛說羅漢。便是虗妄。故知無有得涅槃
者。便生邪見。謂無涅槃。我是阿羅漢。今還復生。佛為欺我由此生謗。決定邪
見。天中陰滅。墯阿鼻獄惡邪生故。失四禪中陰。便見阿鼻泥犁中陰相。命終
即墮。】


「汝應諦聽。吾今為汝。子細分別。阿難起立。并其會中。
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二總別開示二
[?∴]一總明五
○按總別開示下。分科有三。一總明科。即此科下五段文。二別顯科。即分
破五陰現境文。三結勸科。乃在第十卷識陰盡後。此是過去先佛。乃至究竟修進。最後垂範。一段經文。以
卷帙隔別。起盡難明。初學臨文。未免眩瞀。故略敘於此。今初。一總明科分五

[○@?∴]一顯生佛體同。】
[009-0776c]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
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


【【疏】一真妙體。本無二相。前文云。我與如來。真妙淨
心。無二圓滿。斯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


[○@?∴]二明迷真妄起。】


「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徧迷。故有空性。
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
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虗空。安汝心內。猶如片雲。
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虗空耶。」


【【疏】此正敘也。無明妄想。迷真常理。遂成四惑。略舉
其二。故云癡愛發生。若具對者。先由不如實知真
如法一。即我癡。次於迷處見有所相。即我見。所相
既現。執而不捨。即我愛。恃此為體。轉增麤顯。即是
我慢。楞伽云。七識生滅。如來藏不生滅。此二和合。
成阿棃耶。此即內識成也。故云徧迷。〔補遺云〕痴愛等者。此取在
迷一念。未與諸使合時。多為痴愛。此迷初動。與真性似同。尚徧一切。未局其體。故有空性

△〔融室云〕迷無
邊覺性。成無邊虗空。故云徧迷故有下。外器具也。則此下。重指。非

無漏者。反顯諸佛淨土。即是鏡智所現。唯識云。大
圓鏡智。能現能生身土智影。今此有漏。皆妄安立。
〔吳興云〕非無漏者。明微塵國土。悉是有情有漏之變造當知下。此結指也。前
文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
空所生。下文云。乃至虗空。皆因妄想之所安立。故
云。況此世界在虗空耶〔長慶說文云〕虗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者。此
說由汝妄想。有世界生也。況諸世界在虗空者。況則喻也。此說虗空生汝心內。喻如世界。在於虗空也


[009-0777a]
〔[厂@既-旡-日+口*殳]公云〕自家真心猶如太清之天。十方虗空喻似一片之雲。即知真心極大虗空極小。虗空比於真心。尚
爾極小。況諸世界在虗空中。若比真心。即是小中之小

[○@?∴]三示悟真妄除。】


「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
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疏】前文云。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故知眾生共
業所感。國土及空。一人返妄歸真。始覺合本。其所
感者。隨妄銷殞。前文云。諸器世間。應念化為無上
知覺。然發真者。合覺之時。雖但見覺。無妄可生。此
無生妄。未發真者。見是實有其妄。所感共變國土。
為智所了。寧不振裂。由是諸佛成道。動諸世界。必
不徒然〔長慶云〕振裂者。有人悟道。則諸魔宮殿崩壞。如正法念處經云。一子出家。諸天賀喜
相賀。一人悟道。空中振裂。焉敢不信

○〔圓覺疏云〕言發真者。真發也。謂真性開發。正同圓覺無邊虗空。覺
所顯發。歸元者。始覺合本覺也。殞者滅也。虗空既從心識。分別。熏習相現。今破和合識相。顯發真淨覺智。
故所變空相殞滅矣。即起信中。心滅種種法滅之義也。問若。一人還元。十方空滅。今何皆見空相耶。答上
豈不云。自識變耶。何不自嫌分別之相却嫌空相在耶。故有人云。魚不見水。人不見風。迷不見性。悟不見

△〔合論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悉皆銷殞。我自可也。而曰一切魔王鬼神凡夫人。見其宮殿崩壞。
何也。曰凡曰。本無今有者。便不可信。何以故。是假法故。假法依情。情以計而有。如水中之月。非眼處收。意
計為有故。若悟三界唯心。但一寂滅。寂滅之中容有魔王鬼神凡夫天類。譬如焰爐之內。有一縷線。故曰
云何空中而不振裂

△〔吳興云〕微塵國土。且約同居。究竟振裂。須通三土。今按上言非無漏者。下指魔宮
凡天。捨經文而別論三土。此台家通病也

[○@?∴]四明因悟動魔。】


「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
心精通㳷㳷與泯同。避唐諱易當處湛然。」


【【疏】此顯悟也。飾亦修也。㳷。合也。一法界心。生佛同
體。佛究竟證。菩薩羅漢。亦巳分證。今三昧者。同彼
[009-0777b]
所證。融合一體。妄處全覺。故云當處湛然〔吳興云〕飾猶莊
嚴也。謂修禪定功德。莊嚴本有真三摩地。以是故。菩薩羅漢所證心性。與我所觀心性。通同㳷合也。】


「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
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慴。凡夫昏暗。不覺遷訛。
彼等咸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
摧裂其處。」


【【疏】一切魔王下。動魔也。凡夫昏暗下。料揀也。魔與
諸天。皆修禪定。故得五通。凡夫煩惱。一未曾伏。故
云昏暗。彼諸魔王。欲界之主。統此國土以為所居。
總攝有情以為其眾。故得道者。必出魔界。共感國
土。必傾搖耳〔熏聞云〕凡夫下。釋伏疑也。恐疑者云。魔及諸天。既見其相。凡夫何事。都不
覺知。故此釋也。問大地無情水陸異類。何以同魔。一皆振慴。答三昧威神。不可思議。如大樹緊那羅王。絃
歌一奏。聲動大千。須彌山王。為之踊沒。況菩薩首楞嚴力。豈以情無情異耶

○〔止觀云〕行人修四三昧。惡
欲謝。善欲生。魔恐逈出其境。又當化度於他。失我民屬。空我宮殿。又慮得大神通。大智慧力。復當與興大
戰諍。觸惱於我。遽其未成。壞彼善根。故有魔事。行者道弱。未動波旬。一切鬼神。屬六天管。當界防戍。正應
動此耳。】


「是故神鬼。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五顯覺悟降伏二
[○@卍]初正明覺悟。】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
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氷。煖氣漸鄰。
不日銷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成就破亂。由汝心中
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疏】首楞嚴定。實相智慧。如光如水。如湯如主。風刀
水客。孰能動焉。此以清淨道力。破彼惛濁魔心。如
[009-0777c]
空無礙。物何能沮。或一念動。如主心迷。客得其便。
即成破亂。終不成就〔溫陵云〕五陰主人。真心也
○〔智論六十五〕魔有四種。此中
以般若力故。四魔不能得便。得諸法實相。煩惱斷。則壞煩惱魔。天魔亦不能得其便。入無餘涅槃故。則壞
五眾魔及死魔。云何不得便。此中佛自說因緣。是人善修法空。亦不著空。不著空者。云何當得便。譬如無
瘡則不受毒。無相無作亦如是。復次一切法實觀。皆是空無相無作相故。則無得便。亦無受便者。是故空
不應得空便。無相不應得無相便。無作不應得無作便。以一相故。如火不能滅火。得水則滅。以異相故。問
曰。何者是魔。何故惱菩薩。云何得便。答曰。魔名自在天王。雖以福德因緣生故。而懷諸邪見。以欲界眾生。
是巳人民。雖復死生展轉。不離我界。若復上升色無色界。還來屬我。若有得外道五通。亦不出我界。若佛
及菩薩出世者。化度我民。拔生死根。入無餘涅槃。永不復還。空我境界。是故起恨仇疾。又見欲界人皆往
趣佛。不來歸巳。失供養故。心生疾妬。是故。以佛菩薩。名為怨家。是菩薩入法位。得法性生身。魔雖起惡。不
能敗壞。若未得阿。鞞跋致者。魔則種種破壞。若菩薩一心不惜身命。有方便求佛道者。十方諸佛及大菩
薩。皆共護持。以有因緣。能成佛道。若菩薩有懈怠。貪著世樂。不能專心。勤求佛道。是則自欺。亦欺十方諸
佛菩薩。自言我為一切眾故求佛道。而行雜行。壞菩薩法。以是故。諸佛菩薩。不為守護。魔得其便。所以者
何。一切聖人。巳入正位。一心行道。深樂涅槃。魔入邪位。愛著邪道。邪正相違。是故憎疾正行。狂愚自高。喚
佛沙彌瞿曇。佛稱其實。名為弊魔。以相違故。名為怨家

○〔起信記云〕智論偈云。若分別境相。即是魔羅網。
不動不分別。是即為法印。經中說有一比丘。魔欲惑之。終七千歲。竟不得便。何以故。以是比丘。不起心故。
其猶密室。風不得入。風得入者。由孔隙故。魔得便者。由起念故

○〔淨名經云〕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什
公曰。如一羅剎。變形為馬。有一士夫。乘之不疑。馬問士夫。馬為好不。士夫拔刀示之。問言。此刀好不。知其
心正為畏。竟不敢加害。若不如是。非人得其便也

[○@卍]二結勸降伏。】


「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
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
擾亂禪定。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
成就魔人。」


【【疏】初二句。勸依本修治。智慧觀察也。則彼下。顯魔
[009-0778a]
不得便。一人發真。世界消殞。今入三昧。寧不動魔。
苟能深入禪定。唯觀實相。魔界佛界。一如無二。生
死涅槃。山河大地。皆即狂勞虗妄華相。故曰如何
敢留等。〔雷菴云〕群邪依妄想而住。想屬陰也
△〔交光云〕禪定得力。光明徧處。魔以陰暗為依。
如梟入晝。羅剎向陽。尚不可見。敢留擾亂耶若不下。殷勤啟悟。令識魔

惑五陰所迷。魔得其便。故正理論云。五蘊者。積聚
藏隱諸不善因。譬如群賊藏隱山中。時出人間。劫
奪財物。故知五陰。魔所依處。若能觀破。魔自銷歇
〔直解云〕金剛三昧經云。一念心動。五陰俱生。五陰生中。具五十惡。陰魔五十。即五十惡也
[○@卍]三證明魔惑。】


「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呪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
秪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
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疏】殊為眇劣者。殊。異也。即異常之眇劣也。魔鬼相
望。魔勝而鬼劣。今登伽是人。但有呪力。非具五通。
若望於魔。即眇劣中又眇劣者。彼唯下。釋眇劣相。
據摩登伽期心甚淺。但欲毀汝淫之一戒。由汝無
心。尚不成犯。此乃下。顯魔勝。此。此魔也。魔欲令汝
三昧不成。流浪輪轉。法身慧命。絕滅消殞。如宰輔
家。犯國極法。削沒其籍。世無食祿。良可悲夫〔孤山云〕舉
劣況勝勗彼深防。初果道共戒力。自然無犯。故云心清淨等

○巳下合釋魔事
○〔起信論云〕若人修行。漸
漸能生無量三昧。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
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
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賢首云〕如是鬼神嬈亂佛法。定入邪道。故名外道。如是三種。能變作三種五
塵。壞人善心。一切諸境。皆唯自心。是故觀察唯心。魔境除滅。此是通遣之法。今依古德相傳。略以三法騐
[009-0778b]
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觀察。如經言。欲知真金。三法試之。謂燒打磨。定譬於磨。本治猶打。觀
察類之以燒

○〔智論云〕是諸菩薩。得菩薩道故。破煩惱魔。得法性身故。破陰魔。得道得法性身故。破死魔。
常一心故。一切處心不著故。入不動三昧故。破他化自在天子魔。以是故。說過諸魔事。復次。除諸法實相。
餘殘一切法。盡名為魔。如諸煩惱結使。欲縛取纏陰界入。魔王魔民魔人。如是等盡名為魔。是名為結使
魔。問曰。五眾十八界十二入。何處說是魔。答曰。莫拘羅山中。佛教弟子羅陀。色眾是魔。受想行識亦如是。
復次。若欲作未來處作色身。是為動處。若欲作無色身。是亦為動處。若欲作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身。
是為一切動處。動是魔縛。不動則不縛。從惡得脫。此中說眾界入是魔。自在天子魔魔民魔人即是魔。不
須說。問曰。何以言魔。答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諸外道人輩。言是名欲主。亦名華箭。亦
名五箭。破種種善事。佛法中名為魔羅。復次。人展轉世間。受苦樂結使因緣。亦魔王力因緣。是魔名諸佛
怨讐。一切聖人賊破一切逆流人事。不喜涅槃是名魔。是魔有三事。戲笑語言。歌舞邪視。如是等從愛生
縛。打鞭拷剌割斫截。如是等從瞋生。炙身拔髮。入火投淵投岩。如是等從愚痴生。又大過失不淨。染著世
間。皆是魔事。憎惡無益。不用涅槃及涅槃道。亦是魔事。沒大苦海。不自覺知。如是等無量。皆是魔事。巳棄
巳捨。是謂過諸魔事

○〔天台止觀云〕魔羅者。為破二善。增二惡故喜從五根作強輭來破。大論云。魔名華
箭。亦名五箭。各射五根。共壞於意。五根各一剎那。剎那若轉。即屬意根。意根若壞。五根豈存。眼見可愛色
名華箭。是輭賊。見可畏色名毒箭。是強賊。見平平色。不強不輭賊。餘四根亦如是。合十八箭。亦名十八受。
以是義故。不應受著。著則成病。病則難治。永妨禪定。死墮魔道。阿難笈多學阿鞞跋者。皆為魔所惱。何況
初心。寧免自他三十六箭。若知魔佛皆入實際。則無怖畏。魔箭初射五根。得邪法者。當約十種正法簡出
邪正。有者。色從眼入。見山河星辰。日月居宮。亦見幽中種種相貌。指點方面。是有太過。無者。色從眼入。便
謂諸法。猶如斷空。說灰無法甚可怖畏。是無太過。明者。色入巳。豁然常如日月照。暗者。色入巳。昏暗漆黑。
鏗然不隢。定者。色入巳。心如木石。塊然直住亂者。色入巳。狡擲攀緣。愚者。色入巳。闇短鄙拙。脫裸無耻。智
者。色入巳。聰黠㨗疾。悲者。色入巳。憂惱淚泣。喜者。色入巳。歌舞恒歡。苦者。色入巳。百節疼痛。如被燒炙。樂
者。色入巳。身體暢醉。如五欲樂。禍者。色入巳。自恒招禍。亦為他招禍。亦知他禍。崇福者。色入巳。恒自招福
亦能為他招福。惡者。色入巳。無不造惡。亦令他造惡。善者。色入巳。自行檀等。亦令他行檀。憎者。色入巳。不
耐見人。遠他獨住。愛者。戀重纏著。強者。其心剛強。出入不能自在。猶如瓦石。難可迴變。輭者。心志軟弱。易
[009-0778c]
可敗壞。猶如軟毛。不堪為器是等悉名為邪。一根有三受。一受有二十邪法。三受合六十邪法。歷五根。合
三百邪法。雖九十五種。種種異邪。而其初入。必因五根。必與彼相應也。復次。魔內射不入。當外扉檀越師
僧。同學弟子。放十八箭。又魔善巧。初令乖善起惡。若不墮者。即令墮善。起塔造寺。使散妨定。若不墮者。令
墮二乘。又化人入無方便空。謂無佛無眾生。墮偏空裏。或假偏裏種種蹊徑。令不入圓。治魔羅有三。一初
覺呵。如守門人。遮惡不進。如佛告比丘。一切他不受。不受之法。能治一切自他魔事。二若巳受入。當從頭
至足。一一諦觀。求魔叵得。又求心叵得。魔從何來。欲惱何等。如惡人入舍。處處點簡。不得令住。三觀若不
去。強心抵住。以死為期。不共爾住。止觀治者。一即空治。二即假治。三即中道禪那治。又總一治者。唯一無
心。則萬魔不能轉也

[?∴]二別顯五
[○@?∴]一破色陰三
[○@卍]一盡未盡相二
[?○/○]初明區宇。】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
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念如一。」


【【疏】示入正定之方便也。此如前文。以湛旋其虗妄
生滅。伏還元覺。即此文云。銷落諸念等。圓覺亦云。
於一切時。不起妄念也。分別不起。故云念盡。離念
精明者。即前文云。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
也。動靜下。釋離念行相也。入流亡所。境不能隨。故
云動靜不移。〔補遺云〕觀力漸成。不為動散所改。故云不移由澄諸念。分
別稍寂。故云憶忘如一。出定為動。入定為靜。心記為憶。不記為忘起信
即云。止一切境界相。今經云。消落諸念。能所二緣。
經論互舉耳依此離念。深入正定。自然憶忘如一也
△〔資中云〕攀緣妄想。總名諸念。心
若澄定。麤念不起。是為消落。此欲界麤定。暫得相應耳〔吳興云〕離念者。如天台止觀。正修前方便。訶欲離
葢等是也。所離雖近。能離則深。非欲界麤定

△〔柏庭云〕此初入禪。觀照得力時也。是時即得入三摩地。故
言。當住此處云云

△〔天如云〕離念精明。心未發光等。色陰未破之相也。孤山謂在名字位中則太抑。溫陵
謂得元明覺無生滅性。則太高。當依岳師。指入觀行。葢禪那得力之處。塵勞暫息之時也。】


「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
[009-0779a]
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疏】依前方便。入正定也。應當依此離念之處。深入
正定。如明下。正顯未盡色陰也。心入正定。如明目
人。未破色陰。如大幽暗。精性妙淨。定心顯也。心未
發光。慧未生也。區宇。寰區也。如王所統有諸國土。
故云區。區。別也。皆一天所覆。故云宇。宇。猶覆也。〔柏庭
云〕屋之邊為宇。猶五陰舍宅也今色陰二字。即同區宇。同一陰覆。

色等別故。〔融室云〕區。別義。色有八微故。宇。覆義。八微之色所覆故舉此喻者。
表在其中也。〔溫陵云〕陰以蔽覆為義。區局性真。故曰區宇
△〔交光云〕眾生本性光明。遮
那無異。五陰無明。葢覆法界。散心對目前現境。一區光明。不知實居黑暗中。修三昧火頓捨五陰覆葢。專
注反聞。此定成就。現境都失。方覺十方渾是無邊黑暗。故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龍潭吹燈發明德山。正
此三昧也。此但解空了境初心定力使然。行人不識。取著無進。禪家謂之墮一色邊

[?○/○]二明盡相。】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人是則能
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疏】初四句。正明也。前巳目明。今復暗破。故無幽黯。
色既質礙。障隔不通。故成幽暗。今定慧發明。破其
陰覆。洞然明顯。故云陰盡。是人下。結益也。超劫濁
者。以劫濁是色陰之體。最初一念。能所纔立。即是
空見不分。名為劫濁。從無忽有。有即色也。今破色
陰。是故超越。〔真際云〕空為色本。依空立界。依界立時。故色陰盡。即超劫濁堅固
妄想者。覺明堅執。質礙便成。為色之體。故云堅固。
問。色陰麤顯。觀中先破。劫濁最細。何得却超。答。以
起時無前後。故破時兼麤細。文不累書。故見生起
有次第耳。又色陰屬現相。現相是本識。今色陰破。
[009-0779b]
即現相破。現相破。即動本識。本識豈非劫濁。故得
超也。信哉初心便有破無明分耳〔融室云〕色是五陰之首。劫為五
濁之初。以首配初。故此盡則彼超也。觀其所由者。謂盡色時。方知色〔起〕如楞伽所明。八地菩薩。方能見妄
想習氣始生故。堅固妄想為本者。妄想。所生之識是質礙相故

△〔交光云〕色陰盡者。如五重衣服。初脫最
上一重也。躡解成行。入三摩地。於幽暗中。忍住一重。忽爾色界雲開。內外瑩徹。自晦昧為空。結暗為色。即
入劫濁。無量劫來。長眠黑暗生死之中。今破色陰。離彼幽黯。故。得超也。觀其所由。如伐樹者。去其覆土。方
以見根。今劫濁既開。觀見色陰之由也。堅固妄想者。堅執內外四大。固執不解。成此色陰幽暗之體也

[○@卍]
二正明現境十

[│/○]一精明流溢前境。】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
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
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疏】於三昧中。精究研窮。妙明元體。無色陰相。由斯
研究。深觀此理。故得四大不相交織。須臾之間。身
能出障。如行虗空。〔熏聞云〕四大不織者。因畢竟空。亡堅固執。故見四大無交織相
〔補遺云〕由止觀中。通修通發。陰解虗融。故得四大不織。由研妙性。內明外虗。故依報不礙斯則

心不主形。四大亡質。觀心無礙。流溢前塵。功用暫
然。非是聖證。苟知此是禪者功力。則無有失。故云
善境。若總撥為魔。則抑善功用。若言即聖。又未斷
惑。故令善識而無取捨。上皆倣此〔柏庭云〕凡發境相。未為不善。但
未離念。取之則非。天台止觀十乘。最後離法愛者。為是故爾

○〔合釋〕〔止觀云〕初學禪觀。當知邪正發相。邪
定發相者。或身手紛動。或時身重。如物鎮壓。或身輕欲飛。或委陀睡熟。或煎寒壯熱見諸異境。或其心闇
蔽。或起諸惡覺。或念外散善。或歡喜躁作。或憂愁悲思。或惡覺觸身。身毛驚竪。或時大樂惛醉。如是種種
邪法。與禪俱發名為邪偽。此之邪定。若人愛著。即與九十五種鬼神法相應。多好失心顛狂。或諸鬼神等。
知人念著其法。即加勢力。令發諸深禪定智慧。辨才神通。感動世人。見者謂得道果。皆悉信服。而內心顛
[009-0779c]
倒。專行鬼法。是人命終。若不值佛及善知識所護。還墮鬼神道中。若更生來。多行惡法。即墮地獄。行者修
止觀時。若證如是等禪有此諸邪偽相。即當却之。若知虗誑。不愛不著。即當謝滅。若起念者。即墮群邪

[│/○]
二精明流溢形體。】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
身內。捨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
身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
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疏】蟯蛔。腹中䖝也。觀心精明。內融身體。內之四大
因觀而變。遂能體內拾出蟯蛔。故無傷毀。此境現
前。不生取捨。即為善境。不爾受邪〔孤山云〕前即墻壁外色無礙。今
即色身內色無礙

[│/○]三精魄遞相離合。】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除執受身。
餘皆涉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
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
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疏】初至賓主者。明境發所由也。主肝曰魂。主肺為
魄。主脾為意。主腎為志。主心為精神。根身種子。皆
為第八所執受故。〔講錄云〕此皆第六識用事。除第八執受。其身居然不變。餘皆棄
其本位。遞相涉入定心精究。內外唯空。遂令五內主神。無

所依附。流出於外。遞互相依。故云互為賓主〔補遺云〕指
前外境內身虗融。今雙研之。故曰內外精研忽於下四句。正明發相。此

則先所修習。聞慧種子。定力所激。禪中發生。遂寄
神魂。現於說法也。此名下。結判邪正。離合即賓主
也。或離心主而賓於胏等〔孤山云〕除執受身。謂除其色身。而內皆互相涉
[009-0780a]
入也。若為賓主者。(孤山本作若字)若。如也。餘五入魂。則魂如主。五如賓。乃至入神。則神如主。餘如賓。遞相
離合者。即精離本位而合於魂。或魂離本位而合於精也

△〔補遺云〕魂魄等六。皆第六識。意志。言其體也。
精神。言其氣也。魂魄。言其用也。按扁鵲難經。五藏者有七神。人之神氣所含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
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今經除智為六

[│/○]四心魂靈悟所染。】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徧作閻浮檀色。
一切種類。化為如來。于時忽見毗盧遮那。踞天光臺。
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
靈悟所染。心心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疏】初三句。內由觀慧也。定心澄靜。顯露皎明。內光
既發。外相則變。十方下。外現其相也。以先熏習。名
言善種。染影而來。故見十方如金。種類皆佛。心念
不動。斯須自滅。或起取著。正定難存。下資中文如修念
佛三昧。此境現前。與修多羅合者。名為親證。若修
樹觀。設見佛形。亦不為正。以心境不相應故。何況
修真如三昧。法界一相。有所取著。豈非魔耶。此名
下。結判邪正。靈悟所染者。靈。善也。先所熏染。圓頓
覺慧。悟知眾生本來是佛。此之種子。因定激發。故
現其相也〔熏聞云〕毗盧遮那。此番徧一切處。斯是法身。若現踞天光臺。合是盧舍那報身
之相。以唐時譯經。法報不分故。准清涼疏。言毗盧遮那者。毗即徧義。盧遮那。光明照義。迴就方言。應云光
明徧照。此中但取靈悟所染。光明徧照。豈容分別法報。清涼又引普賢願經。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徧一
切處。又誰法誰報耶

[│/○]五抑按功力逾分。】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
於時忽然。十方虗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徧滿。
[009-0780b]
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按抑功力逾分。
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
即受群邪。」


【【疏】定功研妙。觀察逾深。制止既過。寶色分現。本為
制止分別。今由過分。異境却生。與心相違。豈非魔
事。不起取心。自然銷歇。如前文云。不取無非幻。非
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溫陵云〕精研妙明。抑伏雜慮。制心勝託。力用過越。故
妙明逼極。煥散而現也

△〔交光云〕以圓伏之力。絕勝所發。故有初心過分之境。准天台言。寂光尚有金寶。
奚止寶也。又四禪中青黃赤白等定。彼有心而取。此無心而現。斯固難思妙境。寂光先兆。未應遽斥為魔
事也

△〔鶴林云〕前見金色界及如來。色變也。今空成寶色。空變也。色空俱屬色。以眼對境故
[│/○]六心細密
澄其見。】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合。在暗室內。
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
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
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疏】定中研究。心光澄靜。由澄靜故。忽然發見。暗中
見物。物是實境。故不隨定。出入有無。故云亦不除
滅。〔溫陵云〕人固有不明自發。暗不能昏者。唯細微定心。澄使不亂。而後能見。暗物不除。言皆實境。不隨
定變也。按亦不除滅。古釋巳明。竹菴謂物不自除其暗物。消文太迃心細密澄者。觀

心微細。密爾澄靜。精光既定。暗境不隱。故夜見物。
悟則無咎。〔鶴林云〕所視洞幽。此但眼家一境。如古人坐禪。聞蟻子拽蠅翅於堦下。如拽木
聲。亦禪中發相也

[│/○]七塵併排四大性。】


「又以此心。圓入虗融。四體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
曾無所覺。又作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
[009-0780c]
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疏】圓。徧也。入。觀達也。以此定心。徧了一切。巳身他
物。無不虗寂。此即心融思寂。執受不行。四大五塵。
忽然排併。既無能執。割截如空。念想一純。暫得如
資中文
△〔溫陵云〕定力虗融。則五塵併銷。四大排遣。純覺遺身。故無傷觸
△〔桐洲云〕四大諸塵。併合
為一。排去堅濕煖動之性。一向純入之境界也

[│/○]八欣厭凝想日深。】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
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徧滿。又見恒沙。諸佛如來。
徧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
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
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疏】厭穢忻淨。積想所凝。圓定功深。感斯妙境耳〔交光
云〕忽見佛國。同居淨土也。又見諸佛。見淨土現在佛也。見地獄天宮。同居穢土也。佛無淨穢。故不言穢土
佛也

[│/○]九迫心逼極飛出。】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
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
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疏】識心通靈。因定功發。飛出隔見。遠近皆然。逼極
之功。非因妙證〔補遺云〕觀解之心。推窮迫逐於色陰。色既虗融。不能為障。是故飛出。
能隔見矣

△〔溫陵云〕研心窮遠。逼迫精神。遺身而出。冥有所至。故能飛心隔見也。上皆未離色陰。因定力
而能出礙。見聞遠及。若色陰盡。則十方洞開。無復幽暗。六通縱任無為。山壁由之直度矣

[│/○]十邪心含受
魑魅。】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小選無端。
[009-0781a]
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
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銷歇。
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疏】此人曾有邪心種子。合外魔境。相因而來然此
一章。非善境界。純是魔嬈。不同前九。皆稱善境。起
心作證。方乃成魔者資中文
△〔通釋〕見善知識者。行人靜中自見也。形體遷改
者。變現菩薩天龍男女等像。現佛現通。剎那變換也。無端說法。行人因魔入心。口說妙法。慤師謂天魔借
辨也。吳興竹菴。更有多解。並削去

△〔溫陵云〕前九但明定力。至此乃明魔事者。以定力既成。研窮精極。色
陰將破。乃足以動魔也。故下文魔嬈愈甚耳

○〔起信論云〕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若說
陀羅尼。或說布施等六度。或說平等。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賢首云〕問。如現
佛菩薩像。說甚深法。或是宿世善根所發。云何揀別。定其邪正。答此事實難。若是魔所作。謂是善相。而心
取著。則墮邪網。若實是善根所發。謂為魔事。心疑捨離。則退善根。今謂定中初發相時。當深入定心。於彼
境中。不取不捨。安住平等。若是善根。定力逾深。善根彌發。若是魔為。不久自壞。第二依本修不淨觀禪。若
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則非偽也。若以本修治。漸漸滅者。知是邪也。第三智慧觀所發相。推騐根源。不見生
處。深知空寂。心不住著。邪當自滅。正當自現。如燒真金。益其光色。若是偽金。即自焦壞。以此三騐。邪正可
得知也

[○@卍]三結勸弘宣。】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
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
登聖。大妄語成。墯無間獄。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
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
上道。」


【【疏】此是於觀行中。色陰將盡未盡。用心差異。有此
十境。若不識知。皆認聖證。即為魔惑。故佛勸令開
示後世也。問。此不作五陰次第觀門。何得陰次第
[009-0781b]
盡。明其境耶。答。觀雖總相。五陰同觀。陰有麤細。麤
者先盡。譬如浣衣。麤垢先去。此陰既積妄所成。妄
盡自然陰滅。從麤至細。理必然也〔吳興云〕用心交互者。用禪那心。
與色陰堅固妄想。交共差互。故現斯事。乃至識陰亦爾。以五妄想。各於本陰區宇之中。為禪所觀。將破未
破。如燈欲滅。其焰復熾。乃與定力交戰其功。故成之敗之。則魔佛之道。於是乎辨

△〔柏庭云〕用心交互。言
發魔之本。在乎用心不能純一。如五陰互境。或十心雜起。但是用心外心。取心外法。皆足以致魔墜外


巳上色陰十魔竟


[○@?∴]二破受陰三
[○@卍]二盡未盡相二
[?○/○]一明區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


〔私謂〕初文云。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魔事。此文云。修三摩提奢摩他中。此如來特標之文。結
指奢摩他路。為首楞嚴大定。修觀行之總相法門也。】


「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
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
此則名為受陰區宇。」


【【疏】色陰盡者。以止觀中。觀其五陰。觀心純熟。不為
色礙。故云陰盡。見諸佛心者。妙覺明心。觀中明露。
即色相盡而色性現也。觀中暫見。非真實見。故如
影像。〔溫陵云〕諸佛心。即我妙覺明心也〔海印云〕佛身無相。而見現像者。乃觀心增明。所變之緣
影也有所得者。即前見諸佛心也。既是觀心。變影而

緣。非是親證。故未能用。以有受陰為領納故。親證
必能有妙用故。未破受陰。如魘人。〔柏庭云〕受陰如魘。以愛必依身。
未能自在故色陰盡故。能見佛心。如見聞不惑。受陰客

邪既在。妙用之動未能。為受所覆。故云區宇〔吳興云〕色
陰盡者。約巳斷說。見諸佛心。即相似證。如前文云。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暗。今云若有所得。謂觀行
[009-0781c]
巳成。而未能用。謂質礙猶在。此約受陰妄想。伏而未斷。未得身根自在。故以魘人喻之。見聞不惑。如觀行
成也。心觸客邪。如受陰現也。問何故色陰。前斷後伏耶。答斷從懸示。伏就次論。若不明斷。無以知離過顯
德之相。若不明伏。無以知依陰發魔之由。下三陰文初。皆有此義

○〔引證〕〔圓覺云〕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
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疏曰。如諸鏡入一鏡中。諸鏡即成影像。故諸佛心入行
人觀心。如影像也。然塵鏡之性本明。磨瑩即呈物像。眾生自心亦爾。心靜即見如來。約心靜故。則知佛心
亦然。故名為現。非謂佛心有所現也。此乃鏡明則像像歷然。智顯則心心交映。故淨名云。如自觀身實相。
觀佛亦然

[?○/○]二明盡相。】


「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
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虗明妄想。
以為其本。」


【【疏】其心離身者。以客邪不觸。心於根門。得自在也。
不為魘咎之所留礙。故能返照自面。此顯見聞有
用也。〔補遺云〕凡夫心必隨根。領受前境。今不隨於眼等受境。故曰其心離身。不隨眼等受境。又
能返觀能見等根。故曰返觀其面去住下二句。明手足得用也。依根
曰住。離根曰去。去住在我。故曰自由此下皆約喻顯。若約法者。受陰

盡故。心亡領納。既無能領之受。即無所領之法。心
法既亡。自在宜矣。超見濁者。以根身正是見濁之
體。見聞覺知。擁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斯則
執受相仍。便成根質。受妄領納。執以為巳。以見是
推求執取為義。由受領前境。取著隨生。受陰既亡。
即超見濁。覺明之心。虗通領納。故云虗明妄想以見
下真際文

△〔溫陵云〕因違順之幻境。生損益之妄受。受陰無體。虗有所明。故曰虗明妄想
△〔融菴云〕謂受
盡時。方知受起。妄想所生之受。是虗明相故

[○@卍]二正明現境十
[│/○]一功用摧抑過越。】


「阿難。彼善男子。當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發明。內抑
[009-0782a]
過分。忽於其處。發無窮悲。如是乃至觀見蚊䖟。猶如
赤子。心生憐愍。不覺流淚。」


【【疏】此正顯也。奢摩他中。定光發現。狂慧既起。內抑
又過。憂悲種子。在藏識者。忽焉現起。凡見生類。皆
如自巳所生赤子。赤子。嬰兒也〔溫陵云〕此中。受陰定中也。既破色陰。
無復幽黯。故得大光耀〔吳興云〕其心發明。即下見色陰銷。受陰明白也。】


「此名功用摧抑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
久自銷歇。若作聖解。則有悲魔。入其心腑。見人則悲。
啼泣無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疏】此結判也。心光忽現。內抑太過。憂悲種發。非為
聖證。取即引魔。他皆倣此〔標指云〕行人止觀中。用心太緊。激動悲愛。內心
一動。邪境現前

△〔溫陵云〕知受陰為咎。內自抑伏以破之。抑伏太過。失於柔軟。故多悲愍。悲魔附焉
○〔引
證〕〔淨名什注云〕未能深入〔定〕相。見有眾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名為愛見大悲。愛見大悲者。虗妄不淨。能
令行人。起疲厭想。故應捨離也〔圓覺鈔云〕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
若能離此。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

○〔合釋〕〔直解云〕前文色陰十事。次第竪入。今受陰文。十事橫開。
行者偶著一境。即當淪墜。非次第循歷也

[│/○]二功用陵率過越。】


「阿難。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勝相
現前。感激過分。忽於其中。生無限勇。其心猛利。志齊
諸佛。謂三僧祇。一念超越。」


【【疏】色盡受現。定之勝相也。先未獲得。今既獲得。遂
生感激。感激太過。勇志便發。謂言三祇一念能越。
我齊諸佛。更無過者〔補遺云〕勝相在前。色陰盡而見諸佛心也。一向聞即心是
佛。今始得見本來佛性。似蒙聖力加被。故生感激之心。】


「此名功用陵率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
[009-0782b]
久自銷歇。若作聖解。則有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誇。
我慢無比。其心乃至。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失於正受。
當從淪墜。」


【【疏】凌謂篾他。率謂自強。由見勝相。因茲感激。遂有
此生。斯則無始我慢種子。被激而生。悟則無咎〔溫陵
云〕定中勝相。因喜成功。感激勇動。以為佛果可齊。功行可越。陵率之過。狂魔附焉

[│/○]三勝心無慧自失。】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前無新證。
歸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無所見。心中忽然
生大枯渴。於一切時。沈憶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


【【疏】受陰未空。前無新證。色陰巳盡。歸失故居。前後
失准。墯在兩楹。無所依倚。名中隳地。既於此處。心
無所措。遂生沈憶。以此名修。認為精進〔溫陵云〕凡修觀行。須
定慧等持。乃能無失。今定強智微。故進退之間。杳無所依。名中隳地。】


「此名修心無慧自失。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
則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懸在一處。失於正受。
當從淪墜。」


【【疏】若於色受盡未盡中。用無相慧。觀察陰體。本自
不生。今則無滅。唯一實相。如此則何有無新證。失
故居之慮哉。今既不然。故成自失〔溫陵云〕以無依無見。故枯渴沈
憶。憶魔附焉。憶心妄系。故如有撮懸也

[│/○]四用心亡失恒審。】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慧力過定。
失於猛利。以諸勝性。懷於心中。自心巳疑是盧舍佛。
得少為足。」


【【疏】失於猛利者。過在慧之猛利也。心懷勝性。疑是
[009-0782c]
舍那。更不求進。得少為足〔補遺云〕舍那是報智。因慧力偏勝故
△〔溫陵云〕
前以定強智微。此又慧力過定。皆失等持也。】


「此名用心亡失恒審。溺於知見。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見人自言。
我得無上第一義諦。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疏】定力微故。亡失恒審。慧力過故。溺於知見。定慧
若均。寂照無二。慧力既過。故溺知見。即前失於猛
利也。此則勝解忽生。引起見取種子。執劣為勝。故
此現也〔熏聞云〕恒失審諦。失於平常審諦之心也〔私謂〕恒審。即七識頌恒審思量也。或恒而
不審。或審而不恒。皆用心亡失之相也

○〔引證〕〔輔行云〕昔有僧。久修禪定。中夜經行。仰見明星。忽然大悟。
身心輕快。萬慮氷消。便謂證跡相同。巳成佛道。第俟明相出時。梵王帝釋。請轉法輪。及至其時。寂然無聞。
即自思惟。惟羅漢果。爾後入城乞食。遇違生嗔。逢順興貪。展轉取印。再謂三果。再謂二果。洎邪見僻興。知
未證初果。由是慚悔。修進如初。此比丘亦悟則無咎也

[│/○]五修行失於方便。】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新證未獲。
故心巳亡。歷覽二際。自生艱險。於心忽然。生無盡憂。
如坐鐵牀。如飲毒藥。心不欲活。常求於人。令害其命。
早取解脫。」


【【疏】二際者。未證巳亡之二也。定無方便。安忍其心。
遂成憂惱。不耐活命也〔補遺云〕受陰明白。但是初得。未是觀成。受陰盡故。將
使欲進前證。此法即失矣。】


「此名修行失於方便。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
則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手執刀劒。自割其肉。
欣其捨壽。或常憂愁。走入山林。不耐見人。失於正受。
當從淪墜。」
[009-0783a]


【【疏】悔惱種子。被激而生。修無方便。故引魔鬼也。如
四分律。婆求河邊諸比丘等。修不淨觀。厭淨過分。
求刀自割。魔使之然。悟則無咎〔私謂〕准婆沙明憍底迦。六反退。失阿
羅漢果。第七恐退。以刀自害。纔及咽半。巳得漏盡。及至斷頸。巳取涅槃。以自思惟所得之法。恐有退失故。
成論稱為死法。舊婆沙云憶法。舊俱舍名自害法。此之自割。失正墮魔。非如羅漢自害。亦同凡夫捨命而

[│/○]六輕安無慧自禁。】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處清淨中。
心安隱後。忽然自有無限喜生。心中歡悅。不能自止
此名輕安。無慧自禁。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
則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笑。於衢路傍。
自歌自舞。自謂巳得。無礙解脫。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疏】輕安是禪支。雖因定生。須慧覺察。忽然過分。掉
舉種生。好喜樂魔。因茲得便〔熏聞云〕輕安。七覺支中。其體屬定。七支。謂
念擇進喜輕安定捨。初通定慧。次三屬慧。後三屬定。今所發者。既無慧自持。則定翻成散

△〔直解云〕輕安
是定心數法。無慧決擇。禁此喜故

[│/○]七見勝無慧自救。】


「又復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自謂巳足。
忽有無端大我慢起。下出七慢名慢與過慢。一二及慢
慢。四即我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六 文略七邪慢一時俱發。
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緣覺。」


【〔資中〕此有七慢。恃巳凌他。高舉為性。名我慢。稱
量自他。比校同德。但稱為慢。於他等。謂巳勝。名為
過慢。於他勝。謂巳勝。名慢過慢。未得謂得。名增上
慢。毗婆沙論。行位本下。強自增上故雖知下劣。返顧自矜。名卑劣
慢。下毀經像。即是邪慢。此之七慢。由禪定中。忽生
[009-0783b]
勝見。無正慧覺。是故起也疏同
△〔補遺云〕涅槃瑜伽。並同此經。成論有大
慢為八慢。顯揚論云。慢者。謂以他方巳。計我為勝。我等我劣。令心恃舉為體。或是俱生。或是分別。能障無
慢為業

△〔直解云〕七慢以我慢為主。一時俱發者。由有我故。七慢俱成。故經云乃至等。】


「此名見勝。無慧自教。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
則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禮塔廟。摧毀經像。
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經是樹葉。或是疊華。
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實為顛倒。其深信者。
從其毀碎。埋棄地中。疑誤後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
當從淪墜。」


【【疏】愚者修禪。皆墮此見。並是魔種。不識如來像教
之意。且末世住持。依因像教。出家學道。藉此而修。
魔壞信因。今毀經像。故楞伽云。佛若不說。教則滅
壞。教若滅壞。誰有修行。及得道者。愚者不見此文。
一向謗佛無說。故知若不說法。十二部經。於茲滅
矣。須知毀經像人。魔鬼入心。是大邪見。當須善察。
勿同此謗。〔孤山云〕夫假像知真。因言體道。嚴其像以生其敬。寫其言以悟其心。住持三寶。
理在於茲。苟生邪見。豈達中庸。唯自敬身。輕毀經像。邪風一扇。愚者說隨。昔衛元嵩諫周武帝。不造曲見
伽藍。以四海為延平大寺。和夫妻。為聖眾。即皇帝是如來。樹令德為綱維。尊耆年為上座。周武惑其言。遂
滅佛法。凡此說者。將非天魔外道入佛法中。肆其奸謀。傾毀我教耶

○〔引證〕〔高僧傳云〕齊相州石窟寺。有
坐禪僧。每日至西。東望山巔。有丈八金像現。僧私喜謂覩靈瑞。日日禮佛。經兩月聞。枕邊有語曰。天下更
何處有佛。汝今道成。即是佛也。爾當好作佛身。勿自輕脫。聞巳。即自持重。傍視群僧。猶如草芥。於大眾中。
側手指胸。曰。你等頗識真佛不。泥龕𦘕像。語不能出唇。知慮何如。你見真佛。不知禮敬。悉墮阿鼻。眼睛巳
赤。叫呼無常。合寺知是驚禪。舁詣道豐。豐一一知其狀。曰此風動失心耳。以針針三處。即不發

[│/○]八因慧
獲諸輕清。】

[009-0783c]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於精明中。
圓悟精理。得大隨須。其心忽生無量輕安。巳言成聖。
得大自在。」


【【疏】精明中者。即圓定寂照中也。定中發慧。與理暫
契。名圓悟精理。理智相冥。得無違拒。故云隨順。由
隨順故。身心調暢。便謂成聖〔吳興云〕輕安義異於前。以下云因慧獲諸
輕清故。此中受陰。於諸塵境無重濁之惑。覺身心如雲影。便言成聖。得大自在也。】


「此名因慧獲諸輕清。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
則有一分好輕清魔。入其心腑。自謂滿足。更不求進。
此等多作無聞比丘。疑誤後生。墯阿鼻獄。失於正受。
當從淪墜。」


【【疏】自謂滿足。更不求進者。良以不學修禪次第。不
善通達禪支行相。暫得輕安。便謂成聖也。無聞比
丘。觸處皆有。世世輪轉。熏識相因。以類相從。卒難
曉悟〔溫陵云〕以色銷為精明。以精明為圓悟。遂謂得大隨順。輕清自在。皆得少為足。無聞之儔

[│/○]九一向空心現前。】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於明悟中。
得虗明性。其中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一向入空。
空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


【【疏】得虗明性者。即依圓定。發於空慧。悟性空理。依
此起見。成惡取空。故撥無因果。生斷滅解。此即由
無方便。邪見忽發也或云。照前後文。此下應有此名云〔何〕等字句。】


「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空魔。入其心腑。
乃謗持戒。名為小乘。菩薩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於
[009-0784a]
信心檀越。飲酒噉肉。廣行淫穢。因魔力故。攝其前人。
不生疑謗。鬼心久入。或食屎尿。與酒肉等。一種俱空。
破佛律儀。誤人入罪。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資中〕此從邪見種生。引此空魔。入其心腑。大般
若云。魔能入一切眾生心。令歸依魔黨。如膠如漆。
斷手截臂。不以為難。魔力之故。人皆信伏。法華所
謂深著虗妄法。堅受不可捨。巳下疏文乃謗持戒等者。
此之魔種。代代有之。南山云。戒是小乘。勸令捨之。
又不肯捨。勸令持之。又不肯持。豈非與煩惱相應。
卒難諫曉。魔力所惑。誰能奈何〔私謂〕永嘉云。豁達空撥因果莾莾蕩
蕩招殃禍。正與此經垂示苦語。異口同音。今之宗門。相延毀教。豈非附佛法之魔種。作師子虫者乎

△〔雲
棲曰〕上言圓悟。此言明悟。皆是受陰將空。覺得胷中精明虗朗。是受陰中之悟。餘三陰尚爾茫然。行人便
謂得悟。大事了畢。所以多失也

[│/○]十定境安順入心。】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味其虗明。
深入心骨。其心忽有無限愛生。愛極發狂。便為貪欲。」


【【疏】味其虗明者。愛著禪中。色陰盡處。以為勝境。由
此起愛。無慧覺察。引其貪欲種子而發。遂成狂欲
〔融室云〕味其虗明。即味著虗明性故
△〔私謂〕味其虗明。即禪門所謂味禪也。准智論。禪定相有八味。
味者。初得禪定。一心愛樂。是為味。又問曰。一切煩惱皆能染。著。何以但名愛為味。答曰。愛與禪相似。何以
故。初求禪時。心專欲得。愛之為性。欲樂專求。欲與禪定。不相違故。既得禪定。染著不捨。則壞禪定。今云愛
生發狂。便為貪欲。此即愛著壞定之義也。】


「此名定境。安順入心。無慧自持。誤入諸欲。悟則無咎。
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說欲。
為菩提道。化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
[009-0784b]
神鬼力故。於末世中。攝其凡愚。其數至百。如是乃至
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滿十萬。魔心生厭。離其身體。
威德既無。陷於王難。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
當從淪墜。」


【【疏】此貪欲種。如火遇薪。忽然而發。此魔得便。因此
入心。如林中比丘。忽然禪發。不避死馬。因定引魔。
此之類也。攝諸凡愚至千萬者。欲本順貪。因魔熾
盛。凡愚惑著。何事不從。〔溫陵云〕愛。心多因順起。故定境順心。即。邪愛成咎
又魔因妄起。本性不常。勢盡厭生。去身留難〔吳興云〕此
如天台止觀煩惱境欲發之相。智者云。生來欲色。抑制可停。今所發者。其惑熾盛。若見外境。心狂眼暗。如
睡師子。觸之哮吼若不識者。則能牽人。作重大罪。今云。魔入其心。則是煩惱與魔。二境俱發

[○@卍]三結勸弘
。】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受陰。用心交互。故現
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
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亦當將如來語。於我
滅後。傳示末法。徧令後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
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疏】受陰交互者。不能定慧均平。善巧安忍。既失方
便。異念即生。由此故有十種境界。皆是內心交互
外引諸魔。苟能識之。不落邪見。


○巳上受陰十魔竟
[○@?∴]三破想陰三
[○@卍]初盡未盡相二
[?○/○]明區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
其形。如鳥出籠。巳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
聖位。三斬次。乾慧。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十地。等妙。通六十位得意生身。隨往
[009-0784c]
無礙。」


【【疏】觀中伏惑。全未斷故。名漏未盡。〔二楞云〕受陰盡則見惑巳盡。分
別我執亦盡。然思惑未除。俱生我執猶在。故漏未盡〔直解云〕未盡三界上地惑故心離形

者。受陰既破。無執受故。觀心自在。如鳥出籠。無有
障礙。鳥喻心。籠喻形。心離其形。故曰出籠。即前文其心離身。去住自由也巳能成就
上歷聖位者。此是圓頓利根者。得受陰破。諸陰隨
破。於此凡身。即能入位。得意生身。更無魔惑。令其
退也。若鈍根者。更須破下諸陰。隨未盡處。猶有魔
事。不得無礙。今約利者說耳。若最鈍者。至識陰破。
得根互用。方入乾慧。若以前後比望中間。合於想
行盡處。亦說入位。是中根者。今經不言。文略故耳。
問。破色陰時。巳是成就觀行。何故不說上歷聖位。
答。色陰雖破。未能破心。故未成就上歷聖位。受陰
既是四心初首。故破受陰。得說上歷聖位。問。若言
破色是麤。故不說者。今破受陰。望於想行。亦即是
麤。何故得說上歷聖位。答。雖望餘陰。亦即是麤。然
受等四陰。同是心法。故利根人。若破受陰。三蘊隨
破。不同破色。鈍根之者。未能破想。觀力弱故。故在
區宇〔熏聞云〕五陰文初。結示陰盡。則入觀行相似。此約利根互入者說。謂若於色陰悟入。非但
能盡色陰。餘四陰亦空。則破惑入理。故曰。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鈍根人。但能見於色陰消融。
未有所悟。故進觀受陰。今約鈍者。次第歷於五陰修觀。不可指修受陰觀人。巳於色陰曾悟入也。今五陰
中修禪那人。並在觀行。期入相似所言上歷聖位。文寄此中。義均上下。如於一一陰中悟入。並能上歷聖
位故也。不然。豈有得意生身菩薩。為魔所入耶

○〔私謂〕五陰次第。台賢兩宗。詮解互異。今正依經末問答。
取聖言教為量。通而覈之。台家諸師。謂此經圓頓。無歷別之談。言五濁。超則齊超。言五陰。盡則俱盡。蒙謂
[009-0785a]
此義。全於理則頓悟中收。永明所謂頓悟知宗也。經文既明開五陰次第。正是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永明
所謂圓修辦事也。一經修行。始終修證。以捐捨五陰重擔為正因。以觀照五陰現境為入路。頓悟之後。全
憑漸修。歷一陰。有一陰之行相。破一陰。有一陰之智斷。此陰銷除。則如黑月漸滅。彼陰明白。則如白月漸
顯。此中氣分乘除。藥病消息。唯如來悉知悉見。隨時按候。指示行人。今但依頓解。盡拂漸修。不依聖教。如
之何其可也。長水疏義。曲指三根。山家岳師。廣明其說。舉要言之。謂隨觀一陰。四陰俱盡者。利根也。未盡
一陰更觀餘陰者。鈍根也。諦審佛語。但於悟修中分頓漸。不於次第中分利鈍。於葢覆五陰時。同歷觀境。
不但鈍根未盡。即上智之人。亦有未盡。於破除五陰時。同加觀力。不但利根盡。即鈍根之者。亦終能盡。似
不應以五陰盡不盡。曲分二根。即長水次解。巳自拂其跡矣。經於一陰盡處。歷指陰盡行相。逮識陰既盡。
則圓明發化。超因入果。歸於圓滿菩提。此乃上根利智。一超直入。正同觀音忽然超越。世出世間。而曲指
之曰。若最鈍者。至識陰破。得根互用。方入乾慧。後文又曰。此是圓頓下根又利者。誠如是。則龍女善財。一
生頓超。皆是鈍根下品。佛言現前能入。又言如是乃超。此等文作何消釋也。五陰觀網。總攝三根。根力既
有差殊。觀照豈無堦等。或一超不歷僧祇。或取證必經多劫。畢竟圓歸果海。譬如鳥跡虗空。今於此橫分
利鈍。又欲攙補中根。教觀既無準繩。經文誰曉存略。吾弗敢從也。若台家諸師。更有多文。約名字觀行相
似。判五陰位次者。孤山也。約斷見斷思。判五陰伏斷者。苕溪也。約揀境立觀。判五陰解除者。竹菴也。凡此
諸師。咸以一家法門。舖舒排纘。而迴經義以就自宗也。此經立第三漸次。初乾慧地。為識陰盡位。故曰。識
陰若盡。從諸根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岳二師。定判七信為識陰盡處。以成相似之位。乃至互用
能入。亦以七信配位。不知三漸次中。巳破五陰。未有帶五陰而入信位者。今捨漸次乾慧之位。而徵觀慧
相似之文。此山家之通病也。經言受陰虗妙。故想陰盡。而岳師謂色陰若亡。想陰必盡。則明違佛語矣。竹
菴引止觀立境。以明破陰次第。又其剩義也。蒙之鈔略。深奉清涼破斥之戒。長水則尤所師承者。而此文
次第。及有頂二種岐路。於疏義殊有料簡。長水起信筆削記。有未順賢首疏。每曰未敢聞命。蒙雖檮昧。敢
竊比焉


又解。此中不分利鈍二別。但都明此位。得受盡者
即能巳具歷位昇進之分。如人取仕。既得及第。即
能具有官位之分。然待為政。功德優劣。方序用耳。
[009-0785b]


〔海印云〕此以凡身上歷聖位。非同別教。皆實取證。如初乾慧。即能從是安立聖位。雖復三陰未破。巳能離
欲界繫。無明雖在。聖位可歷也。按大師此文。不分利鈍二別。正同長水次解揀異前解也

△〔孤山云〕始三
漸次。終乎妙覺。其間有賢有聖。皆是三世諸佛所歷之位。故通稱聖位

△〔合論云〕前文其心離身。即意生
因也

○〔七卷楞伽第二云〕譬如意去。速疾無礙。名意生身。(清涼釋此乃意是舉喻)大慧。譬如心意。於無量
百千由旬外。憶先所見種種諸物。念念相續。疾詣於彼。非是其身及山河石壁所能。為礙。意生身者。亦復
如是。(故云喻也)如幻三昧。力通自在。諸相莊嚴。憶本成就。眾生願故。猶如意去。生於一切諸聖眾中(意生
身有二意一者是喻猶如意去迅疾無礙故二者是法謂隨意迅疾而成故)〔四卷文云〕如是菩薩摩訶薩。
得無生法忍。住第八菩薩地。轉捨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身。及得意生身。得自覺聖智善樂。是名
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當如是學。又佛告大慧。有三種意生身。所謂三昧樂正受(七卷
作三昧樂)意生身。覺法自性性(七卷無此意字)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七卷作無作行)意生身。修行者。
了知初地上上增進相。得三種身

○〔清涼云〕若依地位。初即五地前。次即八地前。後即八地後。言初即八
地前者。自有二意。一依蜜嚴第三。初地即得意生身。則通五地。二依四卷七卷經。皆依三四五地。當其初
身。以初二地未得定故。故十卷楞伽第五云。三地修定。得三昧樂意生身。八地證無生故。得覺法自性意
生身。第三身不配地位。斯則初身以初攝後。云三地得。第二身以後攝初。云八地得。三不配者。三本楞伽。
總皆不配。既以八地向前為第二。則三即九地至十。乃至如來。居然可知。若無上依經第一。不配地位。但
約三人得。謂聲聞緣覺大地菩薩。若勝鬘云。無明習地為緣。無漏業為因。有阿羅漢緣覺自在菩薩。三種
意生身

○〔私謂〕三意生身。楞伽辨位巳具。熏聞云。今經即第三種類也。孤山以今經十信判之。初即相似
初信至七信。次即相似八信。終即九十信也。長慶說文引華嚴論云。三乘權教。地前菩薩。修六波羅蜜。空
觀功成。得意生身也。次後異解各出。有師言受陰盡位。正在觀行。當依孤山判居十信者。有師言三意生
身。本通教位。須借別位而明者。有師言圓頓行人。凡身歷聖。初住現身作佛。不局位次者。有師言如阿羅
漢山壁由之直度。如意迅疾。非地上三種意生身者。今助一解。略與彼異。謂五陰初文。法喻交參。如明目
人。如魘人。如鳥出籠。皆喻也。若目明朗。若魘咎歇。熟寐寱言。喻中之重喻也。用是參觀。將無歷位是法。而
意生亦喻乎。受陰盡境。虗融明妙。六十聖位。如交羅網。凡身上歷。如雲如影。譬如意去迅疾。石壁無礙。故
曰得意生身。隨往無礙。斯則心離其形。如鳥出籠之重喻也。言隨往無礙。則知非安立聖位。尅取實證也。
[009-0785c]
華嚴回向十願。願一切眾生。得意生身。猶如佛身。此中以凡身上歷。得意生身。法喻略同。若必欲釋明辨
位。則楞伽之三地。無上依勝鬘之三種地前地上。清涼亦未能決定結歸。那得於此文中。比擬差別哉。意
是舉喻。清涼之說如是。亦不違楞伽古釋也

○〔刪修〕〔張無盡云〕經無六十聖位之文。葢譯人之誤。而注釋
者又從而牽合。慤公云。此一段經。次述超形。後證意生。此則位階親證。或面決金顏。輙會乖文。寧通佛旨。
長慶說文與集解。皆失經意。今刪去能成就下經文二十四字。按無盡此節刪修。巳經雷菴彈駮。姑仍其
舊文。以戒妄作。】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巳成
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


【【疏】此喻鈍根。觀力微弱。雖受陰盡。有成就聖位之
分。然不破想陰。故如熟寐寱言也。無別所知。想陰
葢故〔補遺云〕想心所籠。如在睡夢。觀解明白。如言倫次。睡人心在無記。曰無別所知。未有相似
之證不寐人者。如證聖人。則知此人。巳有昇進聖位

之分。般若云。如來悉知悉見是人。皆得成就阿耨
菩提也〔溫陵云〕得意生之因。而為想陰所覆。譬熟寐寱言。雖未即得。故巳成就。譬無別所知。
而言巳倫次。如是因相。唯想盡者能知。譬不寐者。咸悟其語。此想陰之相也

△〔融室云〕定中受等四陰。比
散心者不同。散心則一向在夢。定則受陰如魘見聞不迷。想陰如寱。巳成次第

△〔海印云〕以悟明圓理。但
未實證。故如寱語。巳成倫次。今禪人少悟未徹。談知解禪。聞者或悟。巳實未了。彼正落憶想窠臼。以想陰
未破也

[?○/○]二明盡相。】


「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
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
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疏】想者取像。謂要先安立境分劑相。方能隨起種
種名言。念緣不息。即名浮動。念即想也。浮想既除。
觀心轉淨。故云如去塵垢。〔海印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故浮想銷。如去塵
[009-0786a]
一倫生死。謂行陰。倫。類也。首尾。本末也。以行是

遷流。遷流即生滅。今無想隔故。本末皆現。即生滅
體露。觀心明見。故云圓照〔孤山云〕若悟真常。無死生終始之異。故曰圓照
〔資中〕一切煩惱。皆從想生。故想陰除。即超此

濁【疏】一切煩惱。以想為本。擾惱身心。汩亂真心。故
名為濁。如前文云。又汝今者憶識誦習。性發知見。
容見六塵。離塵無體。離覺無性。相織妄成。名煩惱
濁。今想陰盡。此濁亦超也。融通妄想者。想能融變。
身隨於心。心想酢梅。口中流水。融通質礙。故名融
〔中川云〕成實云。一切煩惱。皆在第六識中。以想行第六故
[○@卍]二正明現境十
[│/○]一貪求善巧二


[?▽/○]一心愛忽生魔得其便。】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虗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
地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


【【疏】心愛生也。虗妙。空寂也。邪慮。即前十種心念也。
謂發悲生勇等。愛圓明有。著定境也。銳利也。淬利
愛心。令其精妙。故貪善巧〔溫陵云〕得受陰盡曰虗妙。巳無受魔曰不遭。圓
定等者。想陰定中也。愛圓明。求善巧者。因其虗妙生愛。思於圓明之體。以發漚和之用也

△〔如說云〕見惑
是受陰根本。故前十種。皆言見色陰銷。思惑是想陰根本。故下十種。皆由貪愛而起。受陰虗妙者。謂能離
身反觀。作用自在也。圓定發明。曰受陰一破。見惑巳銷。於諸前塵。不起分別。成一精明。故曰圓定。心愛圓
明者。因其虗妙。心生愛樂。欲令覺心圓明。無不了知。方便度生。以行教化。故發憤銳思。貪求善巧。只此一
貪。便是動魔之本因也。】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不覺
是其魔著。其人。指魔所附之人自言謂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
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
[009-0786b]
或為帝釋。或為婦女。或比丘尼。或處寢室。身有光明。
是人愚迷是人。求巧善男子也惑為菩薩。信其教化。搖蕩其心。
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疏】魔得便也。既貪善巧。異想紛然。魔附他人。來應
求巧。師資相誘。憒亂其心。破佛律儀。故成魔業〔吳興
云〕魔精所附之人。亦修習定慧者

△〔補遺云〕想中十魔。並從附口說法。以想心迅利。即覺觀之尤者。無禪
定力。必須說而吐之也。以能說所聽。皆心想之咎。所致魔鬼耳

△〔溫陵云〕天魔變現教化。示漚和說法也


[?▽/○]二口說異端去身留難。】


「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
或說刀兵。恐怖於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說異端也此名
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
與師。俱遭王難。致留難也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
墯無間獄勸先覺也。下諸境倣此。」


△〔通釋〕口中好言等者。指魔附之人。來彼求巧善男子處。口中所說之法也。惱亂是人者。指求巧之人也。
去彼人體者。彼人。魔所附之人也。弟子與師。即求巧之弟子。與說法之師也。下交並同

△〔溫陵云〕按經前
總敘云。或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結文云。是十種魔。或附人體。或自現形。魔師弟子。婬婬
相傳。如受陰中。悲等十魔。即陰魔也。想陰初舉十類。即天魔也。次舉魔附。即鬼神魑魅也。初文皆云。潛行
貪欲。即婬婬相傳也。恠鬼魃鬼等。皆前文所舉。今為天魔所驅遣者

[│/○]二貪求經。歷二
[?▽/○]一心愛忽生魔
得其便。巳下九段科文並同。】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虗妙。不遭魔慮。圓定發明。三摩
地中。心愛遊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歷。」


【【疏】心愛生也。經歷遊行也〔標指云〕觀中動掉舉種子。故現斯境
△〔蕅益云〕
以前無色受二陰。形質拘累。遂起飛心。欲同諸佛菩薩。說法攝化。遊行剎土。不動跬步。故現愛遊〔永〕歷之
境也。】

[009-0786c]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亦不
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遊善男子處。
敷座說法。自形無變。其聽法者。忽自見身。坐寶蓮華。
全體化成紫金光聚。一眾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婬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婬欲
口中好言。諸佛應世。某處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
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化人間。其人見故。心生傾渴。
邪見密興。種智銷滅。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
免入輪迴。迷惑不知。墯無間獄。」


〔私謂〕法華無盡意言。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般若中。佛告普明。汝當一心遊彼娑婆世界。即遊
歷之事也。魔於是人。為廣說諸佛菩薩。應世順流。某人某處。十方賢聖。舉在眼前。三土寂光。不移寸步。用
以引合飛心。黏著遊蕩。使增長貪邪。而勇於淪墜也。魅鬼遇風即活。在因飛蕩。年老成魔。求惱求遊男子。
豈非宿習與

[│/○]三貪求契合二。】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緜㳷。澄其精思。貪求契合。」


【【疏】緜。密也。澄。凝寂也。精思。即前愛心也。夫忘機寂
照。想念不生。理自冥會。若希求㳷合。愛念潛增。擬
心即差。遂招魔惑忘機下資中文〔雲棲云〕至哉長水之言。然若忘機失照。即沈死
水。行人辨之

△〔溫陵云〕愛緜密者。欲密契妙理也
△〔融室云〕於覺明中。愛其緜緜密密。不見涯際。所以澄
凝精純之思。貪求契合。適無離散。】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實不
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合善男子處。
敷座說法。其形及彼聽法之人。外無遷變。令其聽者。
[009-0787a]
未聞法前。心自開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
或見地獄。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口說偈。或自誦經。
各各歡娛。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緜愛其心。
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疏】心希契合。今未聞法。便自開悟。乃至得通。言誦
經等。頗合其心。故多緜愛〔溫陵云〕希契合故。魔與開悟。自開悟下。皆密契
事。緜愛。謂心生愛著也。】


「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其中亦有
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其人見故。洗滌本心。
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
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遭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
迷惑不知。墯無間獄。」


【【疏】男女佛者。貴引行人。行貪欲事。無妨成佛。洗滌
本心者。本心修行。俾離貪欲。今反行之。本心遂去。
故云洗滌〔補遺云〕約教固有偏圓之佛。本同末異。邪人灼然。謂之大小。如來本迹。豈易知
之。邪人輙判某在先成。某在後證。亦乃恣其不遜。云有真假之佛

[│/○]四貪求辨析二。】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


【【疏】根本者。求根尋本究物之元底也。物化萬境也。
爽。明也〔吳興云〕性海圓澄。森羅自現。苟偏求俗理。則翻漏自心。違本禪那。邪鬼斯入
△〔溫陵
云〕愛窮物化之本。故爽其心以求辨析也。】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先不。
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元善男子處。
敷座說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
[009-0787b]
自然心伏。是諸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
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
都指現在。即為佛國。無別淨居。及金法相。其人信受。
亡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為菩薩。
推究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疏】心欲求元。魔精附物。說肉身為三德之本。指相
生為常住之因。清淨之方。只此穢境。相好之體。全
是我身。妄本既宣。邪信便發。魔力所制。更不推移。
盡命歸心。從邪敗正〔補遺云〕涅槃言。我今此身。即是法身。理無所存。徧在達事。
事即理故。法身在茲。邪人妄合此意。僻為俗事。不達喻性。竟成魔邪。】


「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
涅槃真處。彼無知者。信此穢言。此名蠱毒魘勝惡鬼。
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
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墯無間獄。」


【【疏】世有金剛禪二會子。頗是此類。斯皆魘著。卒受
王難按蠱毒。即第四蠱鬼魘勝。即第七魘鬼
[│/○]五貪求冥感二。】


「又善男子。受陰虗明。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懸應。周流精研。貪求冥感。」


【【疏】夫功深行著。感應自冥。起念妄求。魔精暗入〔吳興
云〕懸應在聖。冥感屬巳。於未證理前。求其休騐也。】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元不
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應善男子處。
敷座說法。能令聽眾。暫見其身。如百千歲。心生愛染。
不能捨離。身為奴僕。四事供養。不覺疲勞。各各令其
[009-0787c]
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別生法愛。粘如膠漆。
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親近其心。破佛律儀。
潛行貪欲。」


【【疏】希求既起。魔伺便來。影附他人。為善知識。感心
激切。認是先師。法愛倍生。膠漆何異〔溫陵云〕化百千歲之形。假
前世知識。以現冥感也

△〔補遺云〕知是先師者。令聽者繆憶此人是先世之師。以傾其意。】


「口中好言。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當時是我
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
或言別有大光明天。佛於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
彼無知者。信是虗誑。遺失本心。此名厲鬼。年老成魔。
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墯無間獄。」


【【疏】休居地者。涅槃處也。真實涅槃。豈有處耶。今指
天為圓寂之地。非魔是何〔溫陵云〕此皆現冥感也。舉光明天。將引入魔境

[│/○]六貪求靜謐二。】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深入。尅巳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


【【疏】愛深寂境。為真修處。故云深入。夫心亡則境寂。
豈間塵喧。念動則緣繁。任居谷隱。靜欲纔舉。魔精
即來。束約身心。故云尅巳〔補遺云〕靜謐者。禪那之所宜。於靜取著。魔得其
便

△〔溫陵云〕愛深幽靜。以澄養通力也。】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本不
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善男子處。
敷座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或於其處。語一人言。
[009-0788a]
汝今未死。巳作畜生。勑使一人。於後蹋尾。頓令其人。
起不能得。於是一眾。傾心欽伏。有人起心。巳知其肇。
佛律儀外。重加精苦。誹謗比丘。罵詈徒眾。訐露人事。
不避譏嫌。」


【【疏】令知本業者。宿命事也。令蹋尾者。現後報也。起
心知肇。即天心也。訐露人事。天眼天耳也。魔得邪
定。故有此通。作此異端。誰不信伏〔如說云〕倍加勤苦。現精進以惑
人也

△〔私謂〕准高僧傳。釋道舜止洋州羊頭山。游聚落說法。獨不為一女授戒。曰。汝當生牛中。其相巳現。
戒不救汝。必不信者。試蹋汝牛尾業影。必當不起。即以足蹋女裙後空地。云是尾影。其女依言。輙起不得。
女家捨米數万石。並為營福。惡業便傾。方為授戒。此與今經魔事相類。然僧傳則以舜公行履證之。而知
其非詃惑也。】


「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此大力鬼。
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
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墯無間獄。」


【【疏】未然者。然。生也。預說凶吉。應無毫差。
○〔私謂〕鬼道十類。此
文開六。而隱其四。今所列大力鬼。即情少想多中。大方鬼王之屬。不能護法護呪。住如來座下。專以鬼業。
得大力報者也。次山林城隍等。即人間鬼神。祠祀血食者。大力鬼中。力報少劣者也。前開六鬼。皆銷窮報
盡之類。故此二別開也。餘三魔。一則天地大力。山海草木諸精。豈非遇精為形。和精之鬼乎。本形為魍魎
鬼。報盡生世為應類。而年老成此魔也。二則日月精氣。麟鳳龜鶴諸靈。豈非遇明為形。明靈之鬼乎。本形
為伇使鬼。報盡生世為休徵。而年老成此魔也。三則遮文茶毗舍童子。未發心者。豈非遇人成形。依人之
鬼乎。在因為諸天眷屬。別報為諸魔眷屬。而生人道中。參於達類者。其兩楹之間也。此三即鬼道中之後
三。而力盛業厚。非衰窮報盡之倫。止觀云。聰明鬼神。一切皆屬於魔。故於此別顯也。十鬼中但除第六餓
鬼。以業重趣劣。與地獄相次。不為魔羅所攝耳

○〔刪修〕有人云。此文標章。應與下章倒換。以此文靜謐移
下。以下文宿命移上。恰相應也。此言亦有理在。然翻度久遠。誰敢自命譯主耶

[│/○]七貪求宿命二。】
[009-0788b]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


【【疏】宿命等通。禪者自有。離欲靜慮。任運現前。若起
念先求。無功強取。非唯喪本。亦乃成魔〔吳興云〕宿命通。小乘
修成。大乘發得。進不待發。退不從修。作念求之。故招魔事

△〔標指云〕宿命知見。不可貪求。立知立見。即無
明本。】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殊不
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知善男子處。
敷座說法。是人無端於說法處。得大寶珠。其魔或時
化為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簡䇿符牘。諸神異物。
先授彼人。後著其體。或誘聽人。藏於地下。有明月珠。
照耀其處。是諸聽者。得未曾有。多食藥草。不食嘉饌。
或時日飡。一麻一麥。其形充肥。魔力持故。誹謗比丘。
罵詈徒眾。不避譏嫌。」


【【疏】簡䇿符牘皆國家奇要之物。授此異物。令心信
伏。後乃著之〔無盡云〕如談符命。勅鬼神。召丁甲。方術奇要之書
△〔起信云〕或復令人。若
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令人食無分齊。乍多
乍少。顏色變異。】


「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聖賢潛匿之處。隨其後者。
住住見有奇異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神。
年老成魔。或有宣婬。破佛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
或有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惱亂是人。厭足心生。
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
迷惑不知。墯無間獄。」
[009-0788c]


[│/○]八貪取神力二。】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


【【疏】化元。謂神變之本也。此貪如意通耳〔直解云〕法界次第云。
有十四種變化不同。初禪二化。二禪三化。三禪四化。四禪五化。經言種種。不出此十四化。不離根本禪故。
又云。以漏無漏深妙禪為之正體。諸變化相為之妙用。葢以諸禪正定。為變化之本元也。】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誠不
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子處。
敷座說法。是人或復手執火光。手撮其光。分於所聽
四眾頭上。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亦無熱性。
曾不焚燒。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動。
或入缾內。或處囊中。越牖透垣。曾無障礙。唯於刀兵
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謗禪律。
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


【【疏】神境之通。離欲方得。貪求強取。即陷魔羅。必若
真通。刀豈能沮。以斯取騐。邪正可分。准仁王經。白
衣高座。比丘地立。佛法滅相。菩薩戒中。亦同此說
〔標指云〕天魔邪定。得相似五通。故附人中作怪。】


「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復令人傍見佛土。鬼力惑人。
非有真實。讚歎行婬。不毀麤行。上經云。贊婬怒痴。麤行。即婬怒痴也。不毀。
即贊也將諸猥[猱-矛+世]。以為傳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

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積劫精魂。或復龍魅。或壽
終仙。再活為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
所附。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
[009-0789a]
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墯無
間獄。」


[│/○]九貪求深空二。】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


〔標指云〕即色明空。是無上智求空滅色。魔境隨生。中論云。諸佛說空法。本無破於有。若有著空者。諸佛所
不化。】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終不
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空善男子處。
敷座說法。於大眾內。其形忽空。眾無所見。還從虗空。
突然而出。存沒自在。或現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
作栴檀氣。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誹謗戒律。輕賤出家。」


【【疏】真空不妨妙有。有而性常自空。所以具修萬行。
了無所著。若欲杜絕眾行。以為深空。即同外道斷
見。撥無因果。魔得其便。從空出沒。幻惑其心〔溫陵云〕乘
其好空。故依空詃惑。乘其空見而入。】


「口中常說。無因無果。一死永斷無復後身。及諸凡聖。
雖得空寂。潛行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撥無因果。
此名日月薄蝕精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千萬年。
不死為靈。出生國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
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
迷惑不知。墯無間獄。」


【【疏】口說空理。無因無果。蓋由心邪。遂招魔惑。薄蝕
精氣者。此即惡星精曜。能為蝕神。亦為魔怪。
[009-0789b]


[│/○]十貪求永歲二。】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長壽。辛苦研幾。貪求永歲。棄分段生。頓希變易。
細想長住。」


【【疏】夫分段生死。三界惑盡。方始得離。二乘無學。登
地菩薩。皆得變易。今未離染。頓欲於此分段身上。
變麤身為細質。易短命為長年。過分希求。故為魔
著。細想常住者。微細存想。求久住世也〔溫陵云〕三界惑盡。方
離分段生死。得變易生死。今功未成妄希即惑矣。細想者。欲變麤為細。得久住世也。乾道紹興二本。作細
相常住

△〔補遺云〕變易土中。微細生滅。緣壞生相。若望分段。亦名常住法性身耳。】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竟不
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生善男子處。
敷座說法。好言他方。往還無滯。或經萬里。瞬息再來。
皆於彼方。取得其物。或於一處。在一宅中。數步之間。
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
疑佛現前。


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我生諸佛。我出世界。
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
使其眷屬。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發心者。
利其虗明。食彼精氣。或不因師。其修行人。親自觀見。
稱執金剛。與汝長命。現美女身。盛行貪欲。未逾年歲。
肝腦枯竭。口兼獨言。聽若妖魅。前人未詳。多陷王難。
未及遇刑。先巳乾死。惱亂彼人。以至殂殞。汝當先覺。
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墯無間獄。」
[009-0789c]


【【疏】世人所事為善知識者。皆六欲天魔。以為其主。
遮文茶。未詳。舊曰嫉妬女。又云怒神。即役使鬼也。介甫引陀羅尼集經。有遮文荼天。月
禪師云。即鳩槃茶。梵音楚夏耳。無盡按佛頂呪。二名並舉。月公誤也毗舍童子。即毗

舍遮鬼也。此云食精氣。頻那夜迦。亦此類也。即毗舍闍。
亦毗舍遮。噉人及五穀精氣。西天博叉天王居白銀城所領〔補遺云〕言遮文茶。是自在天所領。言毗舍。是
四天王屬。言未發心者。巳發心則護法。未發心則惱人也。言利其虗明者。以受陰既虗妙。其精氣亦復虗
明。是天魔所利也口兼獨言者。即前美女也。〔無盡云〕食精之鬼所憑。若
相晤言也。或云。素問言。譫語者。氣虗獨。言指肝腦枯竭之候。病狀如是

[○@卍]三結勸弘宣三
[?○/○]初總結諸境。】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
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巳成正徧知覺。讚歎婬欲。
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姹相傳。如是邪精。
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
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徧知。墯無間獄。」


【【疏】此文即向涅槃經云。未來世中。是魔波旬。漸當
壞亂我之正法。乃至現比丘比丘尼。及阿羅漢像。
非法說法。誹毀戒律。自言得聖。惑亂世間。以此二
經。鑒於世間。稱聖毀戒者。非魔而誰〔海印云〕昔佛住世。諸魔壞
法。佛神力故。皆不能壞。魔作誓言。我於如來滅後。依教出家。破壞佛法。佛即墮淚曰。無奈汝何。譬如師子
身中蟲。自食師子身中肉。是諸末世。壞法比丘。皆魔屬也。九生。九百年。正法一千年將盡時也。一世三十
年。百世三千年。末法之初。正法弱魔強之時也

○〔涅槃云〕魔尚能變身作佛。豈不能作四依菩薩。惑亂世
間。如來告諸聲聞。汝等不應畏魔波旬。若魔波旬化作佛身。至汝所者。汝當精〔動〕堅固其心。令彼降伏時。
魔即當憂愁不樂。伏迫而去

[?○/○]二勅勸弘宣。】


「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
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
[009-0790a]
我今度汝。巳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疏】大聖深慈。勸不取滅。殷勤付囑。正為今時。若以
今文。望前發願。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
洹。斯則師資相承。悲救一揆。四派入滅。一何現權
〔孤山云〕此囑阿難未須入滅。而付法藏傳云。入風奮迅三昧。四派其身。入滅度者。非感現不同乎
[?○/○]三重
示迷因。】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
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
登聖。大妄語成。墯無間獄。」


〔標指云〕行人無漚和般若。舉意便遭魔事
○〔雷庵云〕昔長蘆祖照和禪師。於定中見數十里內事。人無知
者。後以莊僧聞過。遂[改-己+易]於外。師即入圓寂。道場顏禪師。有僧冥坐祖閣。光焰透戶。師曳杖往扣之。僧舉目。
即以杖擊逐之出寺。夫以祖照之不外洩。道場之不惑眾如是。今靜勝功夫。尚未臻於古人。汲汲然唯恐
人之不巳知也。所謂弟子與師。俱陷王難者。有之矣。悲夫

[?○/○]四再勗流布。】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令末法。徧令眾生。
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疏】據弘此經。合魔宮振動。凡夫不覺故也。如說四
安樂行。正同此意。故文殊問云。於後惡世。云何能
說此經。佛令住四安樂行。廣說離譏毀等緣。豈非
同此魔事耶。
○〔南岳思大師云〕是四念處。有三十七種差別名字。名為道品。觀身不淨。
及能了知此不淨身。是無明根本。空無生處。不淨觀法。能破身見。男女憎愛及中間人。皆歸空寂。是名破
煩惱魔。觀十八界三受法。一切皆苦。捨之不著。觀此樂受。能作苦因。捨之不受。初捨苦樂。便得不苦不樂。
更復觀此不苦不樂受。無所依止。乃至如是觀時。空無可得。亦無可捨。亦復不得無可捨法。真假俱寂。是
時即破陰界入魔。觀心無常。生滅不住。觀察是心。本從何生。如此觀時。都不見心。亦無生滅。非斷非常。不
住中道。如此觀巳。即無死魔。法念處中。觀一切法。善不善無記。皆如虗空。不可選擇。於諸法中。畢竟心不
[009-0790b]
動。亦無住相。得不動三昧。即無天子魔

○巳上想陰十魔竟。】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九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