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689 楞嚴經圓通疏-元-惟則 (master)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第五
師子林沙門 惟則 會解
天台山沙門 傳燈圓通疏


「○二結解無二決通次義二初正明結解無二二初疑請二初陳疑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
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
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
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
日瘧。


二請示惟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
何名解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迴不落三有作
是語巳普及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佇佛如來無
上開示。」


【【觧】溫陵曰前第二義文云不見所結云何知解。故
此牒之而請也。孤山曰同體無明品數至多。又迷
境不一故曰諸。生滅去來常在妄中故曰俱。天如
補註曰世之瘧病隔日而發。為其病根未除故爾。
喻有學聲聞通惑雖破而別惑病根未除也。
[005-0799c]


【疏】天台曰如來前卷開示第二決定。始令審詳煩
惱根本。次云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
知解。煩惱根本即是所結。今當機欲深知此結故
請世尊為之發明。乃加之元二字。元本也。即最初
結起本元。此有遠近。遠即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
汝妄能。近即識精元明遍在根門名為所結之元。
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謂之俱生無明。亦
是此物。惟識論明我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
分別。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虗妄熏習。內因力故恒
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
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
相執為實我。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五取
蘊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為實我。此二我執細
故難斷。後修道中數數修習勝生空觀方能除滅。
故今當機取喻為隔日瘧者正以須陀洹人見惑
雖斷思惑病根未除故也。若通喻二乘極果。即是
八識根本無明取七識所緣者謂之俱生無明。雖
是極細病根亦不外乎此物。此故結元關係極重。
然雖問元正在于今。故云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
何名解。所以如來下文示云是故汝今知見立知
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下一今字正是照
暎處。】


「○二開示二初現瑞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
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
[005-0800a]
手摩阿難頂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
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
界來祇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


二正說二初諸佛同宣於是
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
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
結根惟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
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觧】溫陵曰先摩其頂者表無上開示也。六震者動
起踊吼震擊表破六根妄結也。諸佛頂光灌釋迦
頂者示同發明無上頂法。異口同告者示諸佛脫
生死證菩提皆由斯要也。俱生即根本無明也。生
死妙常同因六根者。知見立知故輪生死。知見無
見即證妙常。如下所明。


【疏】天台曰此經名大佛頂者正為開示無上頂法
也。含生本具極果所宗。識精元明超出理表。見道
者見乎此也。修道者修乎此也。證道者證乎此也。
是以將欲開示此法先摩當機者之頂而表示之。
而諸佛又復各放頂光灌如來之頂者。意明當機
識精中之元明即如來果位究竟之明元同一頂
法無二無別者。其表示之方亦可謂至詳盡矣。然
如來既以此而形似之。復以此而明告之曰。生死
涅槃煩惱菩提皆是六根更無他物。適足為發明
結元之謦欬開示解結之先容。至於了語則又有
下文在也。】
[005-0800b]


「○二此佛親說二初疑問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
我生死轉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二答釋二初長行三初明根塵本真佛告
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


二明識性體虗二初正明識性虗妄猶如空華。」


【【觧】吳興曰根塵識三攝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
性故曰同源。凡夫迷真故縛。聖人悟真故脫。迷悟
雖殊始終理一故曰無二。同源必兼識性虗妄必
具根塵文綺互也。


【疏】天台曰吳興謂同源必兼識性。虗妄必具根塵。
此釋近義可也。若言外遠意恐非其然。蓋二卷中
佛示自住三摩地。真空則云見與見緣并所想相
如虗空華。非識性虗妄猶如空華乎。次示妙有則
除去六識想相。但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
體。非根塵同源乎。故知根塵同源有真有妄而可
縛可脫。識性純妄但云猶如空華不言同源與縛
脫也。】


「○二釋成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


【【觧】吳興曰塵相通指六境。知見略示二根。根境對
論攝十二處。斯皆兩法相涉內無實性故喻若交
蘆。有以根境識三釋此喻者非也。而不知經語巧
妙從寬至狹。上攝界義故三。此攝處義故二。下文
又略其境單言其根。故言知見立知等。


【疏】天台曰此段吳興謂經語巧妙從寬至狹此說
亦非。要知三處俱備根塵識三而正意在破識。蓋
根塵是依他起性本自無咎。惟六識是徧計執性
[005-0800c]
為生死根本是故當破。故初段特云識性虗妄猶
如空華。次段云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此須引下重
頌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釋成則交蘆喻識性
甚明。三段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即根。立知即
識。雖不言塵豈有無塵之知。但影略耳。故知三處
皆攝界義而正為破識。如曰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非破識而何哉。又解。若順吳
興所說從寬至狹者則同二卷展轉脫去凡有四
重。初顯真空云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虗空華本
無所有。此同初節。三者備舉。次顯妙有云此見及
緣元是妙淨明體此同次節脫去識心。次見明之
時見非是明等此同三節但云知見立知脫去六
塵。次見見之時見非是見此同四節知見無見脫
去見精雖有此解初約為正。】


「○三明結解同因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
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觧】孤山曰上言立知而略見。下言無見而略知。經
文互影也。執知見實有名立知見。此即妄心是生
死輪迴之本故云即無明本。達知見無性名無知
見。此即真心安樂妙常故云斯即涅槃無漏真淨。
是則惟一真心更無別法故曰云何是中更容他
物。又解。知見立知是迷真知見立緣塵等妄知見
故即無明。知見無見是達真知見無緣塵等妄知
見故即涅槃。故前文云入佛知見也。佛知見外更
[005-0801a]
無別法故不容他物。前釋約常心即寂一切皆泯。
後釋約常心即照有真知見。故茲兩釋並符佛旨。
天如補註曰云何是中更容他物者。由上諸佛告
阿難言輪生死證妙常惟汝六根更非他物。阿難
於此有疑舉以問佛。佛乃兼引根塵識三映帶辯
釋而復結以知見立知等語。知見二字通攝六根。
言為無明為涅槃無非六根而巳。豈更容他物哉。
此蓋釋阿難之疑而證諸佛之言也。又阿難前云
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又云今
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故如來答以知見立
知即是結也。即是所結之元也知見無見即名解
也。


【疏】天台曰孤山解知見立知二說俱當。前釋約常
心即寂是達妄本空。次釋約常心即照是了真有
體。即達妄本空處便是了真有體。即了真有體處
便是達妄本空。是則即寂而即照。即照而即寂。寂
照雙融。寂照俱泯。如雲去即月明月明即雲去更
無前後異時也。但寂照所對之境未曾顯言。不知
修者向何處下手。須知如來前文示云生死煩惱
菩提涅槃同是六根更無他物。而阿難未了故重
伸啟問。世尊今斷之曰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
無見斯即涅槃。云何是中更容他物。夫何故。前不
云乎。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虗妄猶如空華。又
曰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蓋如
[005-0801b]
來先示之以所以然而後正示以所以。故其言之
序也如此。何也。夫生死縛也。涅槃脫也。縛之因由
乎煩惱分別。脫之因由乎菩提智照。真得其源則
本可復。妄得其源則流可遏。故學道莫先貴乎知
源。源者識精元明也。蓋元明為真之源。識精為妄
之源。此二法混居於六根之中謂之同源。若依識
精起緣塵分別則為煩惱。依識精見見非見絕思
惟照本真則為菩提。既得乎真源矣。視彼識性如
空華同交蘆者何有哉。故曰是故汝今知見立知
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惟一無漏真淨云
何是中更容他物。】


「○二偈頌二初頌正說二初重頌二初頌根塵同源三初明中道縛脫雙遮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真性有為空緣
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


【【觧】吳興曰真性即根塵之源也。有為即縛脫之相
也。若真性在迷能生九界根塵之相名之為縛。若
真性出纏能起十界根塵之用號之為脫。此縛與
脫皆即真而俗故曰有為。亦即俗而真故曰空也。
緣生故如幻釋成有空義也。有為之法皆從緣生。
凡夫以惑業為緣。聖人以機感為緣。二緣所生俱
是假名故云如幻。此頌根塵同源縛脫無二也。無
為下頌識性虗妄猶如空華。上言如幻助成空義
耳。今云空華正顯虗妄也。且識性是有為起滅之
法。真性反此故曰無為無起滅。既云虗妄即是不
實故喻如空華。舊以前二句破有為。後二句破無
[005-0801c]
為。出掌珍論。


【疏】天台曰吳興熏聞記引擕李證真鈔云。初半頌
立有為法是空即真性。有為是有法。定空為宗。因
云從緣生故。同喻如幻事。次半頌立無為無起滅
不實如空華亦具三支比量。若取義便須移不實
兩字歸上句移無起滅三字歸下句。以不實是宗
中空義故。應立量云真性無為是有法定空為宗。
因云無起滅故。同喻如空華。問下半頌無真性言
今何強添。答上真性言須通下轉云云。掌珍論標
四句與此小異。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
有實不起似空華。後云若有有為法則有無為法。
既無有有為何得有無為云云。論有兩卷。上卷廣
明真性有為空下卷廣明後二句。】


「○二釋中道無為亦遣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三例根塵與脫同空猶非真非真云何見
所見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


【【觧】吳興曰前長行但破於妄。今復恐捨妄取真故
重遣之。孤山曰諸之也。語助耳。言根塵虗妄則顯
涅槃真實。對妄說真待對不絕真亦成妄故云二
妄。龍樹云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猶非能遣也。
真非真所遣也。非真即妄見即是根。所見即境。對
妄說真猶皆遣蕩云何更有妄中根境乎。中間謂
根境二法體中無性。此頌相見無性同於交蘆。】


「○二頌解結同途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
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005-0802a]


【【觧】吳興曰欲明解結泛舉所因。所因者六根也。前
諸佛同告云汝欲識知生死結根乃至速證安樂
解脫惟汝六根更非他物正同此義。孤山曰汝觀
下重牒前喻令審觀也。言空則蘆有外相。言有則
蘆中本空。以喻根境妄執似有其體元空。迷晦下
頌知見立知及知見無見等。】


「○二孤起三初令選擇根門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
覺。」


【【觧】溫陵曰躡前結解之義起後圓通之文也。六解
則根拔。一亡則湛圓。選得圓根則入聖流證聖果
矣。】


「○二示選擇須精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
演。」


【【觧】溫陵曰陀那下頌根結初起之由也。陀那此翻
執持。執持種子發起現行。即第八梨耶。含藏種子
為習氣。積生識浪為暴流。湛由是分結由是起也。
此識依真如合生滅雜乎真妄之間故曰真非真
也。若以為真恐迷妄習而自誤。以為非真恐迷自
性而外求。故權小教中皆不開演也。深密經曰阿
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成暴流我於凡愚不開
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外道所執神我即此識也。


【疏】天台曰準翻譯名義集云阿陀那義翻執持。能
執持種子根身。生相續義。執持有三。一執持根身
令不爛壞。二執持種子令不散失。三執取結生相
[005-0802b]
續義。即有情於中有身臨末位第八識初一念受
生時。有執取結生相續義。結者繫也屬也。於母腹
中一念受生便繫屬彼故。亦如磁毛石吸鐵。鐵如
父母精血二點。第八識如磁毛石。一剎那間便攬
而住。同時根塵等種從自識中亦生現行名為執
取結生。解深密謂之九識者乃別取第八淨分言
之。故攝論云世尊說法凡有三種。一染汙分。二清
淨分。三染汙清淨分。譬如金藏土中有三。一地界
二金三土輪。以地譬依他性具染淨二分。此第八
識。以土譬分別性為生死染分。此第七識。以金譬
真實性為涅槃淨分。此第九識。今謂準諸經論所
說則阿陀那識為三識之總名。是則首卷所指識
精元明正指此識。識精即第八染汙清淨分。譬如
地界。元明即第九清淨分。譬如真金。能生諸緣即
第七外緣色空以生六識。譬如土輪。若一切眾生
雖具第九而雜在第八。所謂真非真故。若見見非
見聞聞非聞即脫出識精而純是第九。如來之意
慮行人見性不真執此識精見精體無分別者為
真常。故說此頌深誡弗生取著。故言之如此。而正
脉疏解微細二字云深隱而非淺顯曰微。精妙而
非麤浮曰細。當知經初十翻所示。即曲盡其微細
矣。不知微細二字但標榜此識習氣瀑流非真之
狀。下識陰云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
不見是也。蓋見性但可言其不動周圓。若云微細
[005-0802c]
何異刻畫無鹽唐突西施耶。】


「○二誡弗生取著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
生幻法云何立。」


【【觧】溫陵曰頌解結入圓之要也。一切諸法惟心所
現而於中取著妄成根結。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
幻法也。由妄取故有幻非幻。若不妄取非幻亦無。
非幻尚無幻法何有。幻法不立則根塵頓淨圓通
現前矣。】


「○二頌讚美三初約法體讚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


二約功能讚彈指超
無學。


三引同佛讚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觧】溫陵曰此結頌也。此之法門於淨不著於染不
汙名妙蓮華。根境結惑擬之則銷名金剛王覺。即
為無為亡情絕解名如幻正受。依此修進一彈指
間可超無學而入圓位也。阿毗達磨云無比法。十
方如來逈出生死速證寂常莫不由斯。故曰十方
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薄伽尊號。具六義謂自在熾
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孤山曰彈指超無學顯三
止之功也。若入地住則超小乘阿羅漢位。縱入相
似亦超無學。以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
藏則劣。又縱在觀行亦超無學。如太子處胎貴壓
群臣。頻伽在鷇聲逾眾鳥。


【疏】天台曰西天有貫散二華以喻佛所說經長行
文義鈎鎖若以線貫華之有序。偈頌詞理散漫如
華之不貫而鬪艶。然有貫散聯翩而百出者若雜
[005-0803a]
華法華等經是也。有貫而無散散而無貫者如單
譯諸經諸偈是也。獨此楞嚴貫多而散少。義深而
意遠。是以三處偈文莫不槩括全經博蒐大義。即
如此偈雖曰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實祇夜多而伽
陀少。故得取前經遠意而釋之。文分為二。初頌正
說。二頌讚美。正說二初重頌二孤起。重頌二初頌
根塵同源二頌結解同途。初中三初頌中道縛脫
雙遮二釋中道無為俱遣。初中道縛脫雙遮中言
真性有為空者。真性二字標起中道。即前經兩翻
所說圓融三諦皆以實相中道為之體。雖曰雙照
而正在雙遮故縛脫俱遣。遣縛故曰有為空。緣生
釋成空義。以諸法從緣生因緣空無主故也。如幻
喻上空義。緣生之法悉如幻化。幻化不實故空。遣
脫故曰無為無起滅。蓋言真性中道在處不獨有
為之縛空而無為之脫亦空故云不實。不實即空
義。無為何故不實以無起滅故。有為有起滅者尚
空。況無為無起滅者而有實乎。如空華喻無為之
法悉如空華而無實體。應知前空空人法。後空空
俱空。此正頌根塵同源。而言中道真性者正指菩
提涅槃元清淨體。元明為根塵之真源。識精為根
塵之妄源。今正指真源。使歸元者而知所取。下去
方頌出妄源使返妄者而知所去也。言妄顯諸真
去二釋中道有為無為俱遣。或疑有為生死故宜
遣無為涅槃何故亦遣。偈釋二義。先遣無為。言妄
[005-0803b]
顯諸真是待真而說妄。龍樹偈云若法為待成是
法還成待。故曰妄真同二妄也。次遣有為。故曰猶
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
見即根。所見即塵。中間即識。謂真性於無為真尚
猶非。況根塵識三而不空乎。交蘆喻下自釋明。二
頌結解同途。言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者。長行
諸佛同告生死涅槃同是六根。故頌曰同所因無
二路。雖曰六根而正意在破六識。故曰汝觀交中
性空有二俱非。又雖云破識而意在即妄顯真。故
進之以空有二俱非。空即上無為。有即上有為。以
例中間即中道真性。即上文明中道有無雙遣也。
此正指生死結根結元所謂識精元明。元明即中
道真性。識精即根結之元。生諸緣即成有為。守識
精即名無為。二乘所證無為涅槃即此識也。依識
精而生諸緣。即迷晦而為無明。依識精而見見元
明即發明為解脫。同是六根豈有他法哉。二孤起
三。初令選擇行門。前云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
彼六知根一時清淨。故曰解結因次第云云。言次
第者即下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等也。二示選擇須
精。陀那微細識即前識精。含藏種子為習氣。積生
識浪為暴流。湛由是分。結由是起。溫陵師所解詳
矣。三誡不生取著。謂此識情既切近於真。本是自
心而不可取著。一生取著即自心取自心也。言非
幻者以此識本自即真為生取著故非幻成幻。其
[005-0803c]
若不取。即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乎。上明中道
雙遣。即不取之理。此明不取。即中道雙非之觀。非
幻不生即非空。幻法不立即非有。故下是名妙蓮
華三句皆約此而歎。二讚美分三。初約法體歎。初
句歎中道雙遮二邊。溫陵所謂此之法門於淨不
著於染不汙名妙蓮華。次二句歎中道雙照二邊。
所謂根境結惑擬之則銷名金剛王。此照空也。即
為無為亡情絕解名如幻正受。此照有也。故此歎
美亦是重頌上三諦圓融之法。二約功能讚。即彈
指超無學。孤山所謂顯三止之功云云。至聲逾眾
鳥。顯此法門日劫相倍。亦可謂詳矣。三引同佛讚。
餘如舊解。惟一路涅槃門雖曰逈出生死速證寂
常莫不由斯。而路之與門云何指歸。要知即六根
而不是六根。蓋此法門其具也蜜。苟非菩薩蜂王
而不能食此甘露。經稱識精元明。題稱如來密因。
諸佛出要俱不外乎是也。】


「○二兼顯六解一亡二初疑請二初經家敘事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
陀雜糅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明歎未曾有阿難合
掌頂禮白佛。


二阿難踈辭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
法句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惟垂大慈再愍
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沉垢。」


【【觧】吳興曰祇夜云應頌。又云重頌。即頌上長行也。
伽陀云諷頌。亦略云偈。不因長行但諷美而頌之。
二頌合明故云雜糅精瑩。此指能詮也。妙理清徹
[005-0804a]
此謂所詮也。溫陵曰無遮大悲言其博濟也。性淨
妙常真實法句則真妄兩忘稱性之談也。沉垢微
細結惑也。長水曰由前偈云解結因次第六解一
亦亡故此疑之。


【疏】天台曰領悟玄詮經家敘事則能先而所後。當
機陳辭則能後而所先。妙理即性淨妙常。謂上祇
夜伽陀所演真性中道有無雙遣之理。即結縛而
解脫。取喻如妙蓮華金剛王如幻化莫不清淨妙
絕皎潔真常。非佛無遮大悲何能若此。開我心目
此巳領悟矣。有所未悟者六解一亡舒結倫次爾。
此中問意文雖兩句義則有六。六解一也。一亡二
也。舒開三也。結成四也。倫類五也。次序六也。倫類
但取義於結成。次序則義該乎結解。倫類一義者
如六結喻六根宛如天倫行第之不紊。次序一義
者每綰一結左右交加從本向末取六根生起之
相從細至麤次第不亂也。先知乎此則下文所答
無法喻不齊之過。其不然者或歸咎於譬喻。或橫
生乎穿鑿使經義反晦矣。】


「○二開示二初結巾喻迷二初結巾立喻二初結巾總示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歛僧伽梨攬七寶
几引手於几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於大眾前綰成
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
為結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
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綰疊
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
[005-0804b]
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酬佛此名
為結。」


【【觧】溫陵曰涅槃僧裏衣也。僧伽梨大衣也。劫波羅
云時分即夜摩天也。天如補註曰由阿難未達六
解一亡舒結倫次。故如來示一巾成六結令悟六
解則一亡。示綰結之有次第令悟舒結之有倫次
也。


【疏】天台曰如來將寶華巾綰成一結先喻次序義
也。如是倫次綰成六結喻倫類義也。約次序言則
生起之義竪。約倫類言則行列之義橫。如初綰結
時左右交結中有空隙非次序乎。一二三四五六
結結相同非倫類乎。譬如一胞共生六子。約十月
長養其義則竪。一時降生其義則橫。既其同生亦
復同死。則生起與滅亡不妨即竪而橫即橫而竪
也此科先明結成倫類次序三義。】


「○二約結研定二初喻迷成六根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
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阿難白佛言世尊
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
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秪有六結
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只許初時第二第三
不名為結。


二喻六根次第無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
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
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
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
[005-0804c]
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
是六結亂名。


二提喻總合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
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
同中生畢竟異。」


【【觧】吳興曰同謂一真之性理本無差譬巾之體也。
異謂六根之精事用有別如巾之結也。天如補註
曰此謂六結若存則倫次不容雜亂。下言六結若
解則一六俱亡。】


「○二解巾喻悟三初喻六解一亡二初立喻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
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
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
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觧】溫陵曰不成謂是非鋒起不成一體也。願樂一
成莫非解除。結惑不生則同異圓泯故曰尚不名
一六云何成。吳興曰六根之精元是一真之性。以
隨緣故在眼曰見精在耳曰聽精等。此皆如第二
月揑所成故。若能隨根脫粘內伏。六既融一一亦
斯亡。如解結巳巾亦無用。


【疏】天台曰上科明從本向末在末觀之則六根不
得不異。故曰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
竟異。乃結成倫類義也。此科明循末歸本。則六若
解時其一亦亡。故曰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故合法
云六解一亡亦復如是乃結成六解一亡也。】


「○二合法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
[005-0805a]
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
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
即狂勞顛倒華相。」


【【觧】吳興曰知見發妄此屬能見之相。勞見發塵即
對所見之境。惟妄與勞五住備矣。如勞目睛下雙
喻其義。一切世間下示塵勞之相。


天【疏】台曰此科正合六結生起次序之義。心性等
四句同前三細六麤。心性狂亂即妄為明覺也。勞
見發塵即由是引起塵勞煩惱也。中間可知。如勞
目睛等喻無實體也。生死涅槃皆即華相者。所謂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也。生死即華相故六宜
解。涅槃即華相故一宜亡。又生死即華相故有人
空涅槃即華相故有法空俱空。】


「○二喻解結由心二初正顯由心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
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
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難
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
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
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


【【觧】吳興曰左右牽掣俱不能解。喻觀二邊皆不能
破根本無明。凡夫外道以斷常為二邊。二乘菩薩
以空有為二邊。雖曰伏斷猶存巾結。若欲除結當
於結心者。知見立知即名為結。觀知中道是謂結
心。結不離巾解之則一。知不異道亡之則中。天如
[005-0805b]
補註曰上心性狂亂等示其根結之由展轉虗妄。
此掣巾等示其解結之方也。


【疏】天台曰吳興解牽掣左右與結心。喻二邊中道
泛濫不的。須知偏掣左右者喻偏觀根塵皆不能
解。當於結心者破識觀中也。此即以第二根本識
精元明為所觀境。前文見見非見下文聞聞非聞
是為當於結心也。若帖合前喻。如綰結時一巾左
右交加以為之結。而中心必空。則左右為結。而中
空非結。以喻眾生根塵和合而為緣塵之識。中有
不為緣塵者識精元明也。故此經一以識精元明
而為大定之本。然而有結緊中心不空難解者可
喻凡愚執情太重卒難解脫也。有結寬中心虗洞
而易解者可喻有宿根大心人一超直入如來地
也。前文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正是此意。第此中功
用深密極難定當。今重立三義為之闡明。一約所
觀明中。二約所用明中。三約所破明中。一約所觀
明中者。雖曰偏觀根塵皆不能解要當約根以離
根。即所觀根性雖藉根而實不用根。直觀見精暎
色聞精暎聲之性居於根塵之間謂之當於結心
解即分散。二約所用明中者。今經雖具說三法而
正意在於中道禪那。故奢摩中巳明中道了義無
戲論法。如曰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無是
非是。三摩中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
周圓妙真如性。正以識精中明元為所觀。能如是
[005-0805c]
觀即全性起修。以中觀中。是為當於結心解即分
散。三約所破明中者。此有本有末。有正有傍。本即
識精屬第八識。末即能緣屬第六識。若觀前後文
意。正在破六識緣心。此識居於根塵之間。如曰知
見無見斯即涅槃。是為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但所
用見見等工夫直觀識精以顯元明。元明若顯識
精即破。是則不惟破其所生緣心即能生識精乃
亦隨破。是為以正兼傍觀本破末。前取喻云譬如
劈竹先開其尾而乘風皆裂亦如伐木得根而千
枝悉殞即其事也。或問曰所破但云六八不言第
七何也。答曰七識居於二識之間而外緣色空內
緣第八。緣心若破則外無所用。但存末那半分微
細而內緣識精。今也識精隨破則內亦無緣而微
細亦亡。故大約論破識但破六八而七自無體。所
謂覆巢之下無有完卵也。】


「○二指法興勸二初指真正因緣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麤相。」


【【觧】吳興曰既令解結當於結心。欲使選根而修圓
行故示佛法從因緣生。反顯若無因緣佛法無由
而生也。如前文云譬如琴瑟雖有妙音若無妙指
終不能發。是則圓修定慧是今因緣。若三藏中事
六度等皆是世間和合麤相。


【疏】天台曰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麤
相者。此揀世間顯出世間非揀邪而顯正。蓋前文
巳破因緣自然則所破者皆世間和合麤相。今明
[005-0806a]
若欲除結當於結心亦屬因緣。所謂破情而不破
法。佛恐不知意者執前所破難今所立。故為言之
使知破立之意也。】


「○二勸簡根修習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
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
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
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觧】孤山曰世謂六凡。出世謂四聖。知此十界皆因
於心。隨無明之染緣則出九界。隨教行之淨緣則
出佛界。故法華云佛種從緣起。涅槃云亦有因緣
因滅無明則得熾然三菩提燈。吳興曰佛有權實
二智。實智冥理。權智鑑物。發明世出世法乃至知
其種種元由者皆權智所鑑也。既於情無情照了
不昧。顯今所說解結之法及選根之義悉是鑑物
宜然固無差謬矣。長水曰選擇六根者。前文云若
能於此悟圓通根與不圓根日劫相倍。故令選擇。


【疏】天台曰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者。謂佛
有漚和出假智能一一了其根本。松之種云何直。
乃至烏之種云何玄。非謂業種使之直使之玄也。
若曰鵠白烏玄各各業相。理或有之。松直棘曲亦
推之於有情各各業感。寧有是理哉。然而謂之心
分垢淨見兩土之昇沉可也。】


「○三喻解當次第二初立喻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
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
[005-0806b]
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云何同除。」


【【觧】吳興曰綰巾成結雖有次第。黏湛成根必無倫
緒。故不可以喻而難於法也。蓋言見聞覺知六用
差別如次第綰生也。選擇六隨隨於一根發觀如
次第而解也。慤師云意明六根不可齊觀。但依一
根入證自然銷六。斯會經意焉。


【疏】天台曰次第解結之喻吳興真際俱約橫在六
根而論。終與下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等合法不齊。
蓋論解既自外而入內。論結亦必先內而後外。如
前妄為明覺因明立所等則竪論生起次第之相
宛然。但論結橫開之數則成乎六。豎論其數則不
可定。如因明立所。以三細六麤言之厥數成九。論
解以當文言之厥數惟四。即人空法空俱空及俱
空不生。以圓通本根言之厥數亦四。即亡前塵盡
內根空觀智滅諦理。正以此文具橫豎二義。蓋約
倫類其義則橫。約次序其義則竪。若六用差別而
言不妨即竪而論橫。故前論結起之相竪隱而橫
顯。解結次第而言不妨即橫而論竪。故今論解結
之相竪顯而橫隱。交光正脉不知此意乃橫生穿
鑿以圓通本根四節之文分為六重結相。謂一動
二靜三聞四覺五空六滅以配六重。一巾綰成六
結并解結之相。其餘固無暇論其非是。即動靜二
相俱屬聲塵而乃強開兩結。人之多僻一至于是。
餘無足怪也。】
[005-0806c]


「○二合法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
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巳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
三摩地得無生忍。」


【【觧】吳興曰小乘析觀。乃是作意先破人執次破法
執然後會入空平等理。大乘體觀。人法無殊空非
前後。今言此根初解先得人空者亦猶前文如澄
濁水沙土自沉。蓋任運而然也。沇師以天台別教
釋之。孤山斥云其失非小。應知人空是破五陰假
名即見惑也。法空是破五陰實法即思惑也。乃至
破涅槃淨法即無明也。俱空不生即平等空。所空
既盡能空亦滅。如前火木然諸薪巳亦復自然。如
是三空皆以中道而為觀體。苟非此者何異解巾
左右牽掣乎。


【疏】天台曰此根初解解字作上聲讀。在因名解也。
得法解脫解字作去聲讀。得果名解也。空性惟一
由入者次第不同受三空名。此根初解雖得人空
猶有法執在。直須空性圓明方得法之解脫。人法
俱忘謂之俱空。有俱空在猶非真脫也。直須俱空
不生方得名為真無生忍。故曰是名菩薩從三摩
地得無生忍。又此中所說三空若與下圓通章四
節之文配辯。則亡前塵盡內根當此文人空。空觀
智當此文法空。滅諦理當此文俱空。生滅既滅寂
滅現前當此文俱空不生得無生忍。言從三摩地
者乃三止大定之總名也。三空與四位皆所歷階
[005-0807a]
級。三摩地即能歷工夫故曰從曰得也。此亦一往。
若再研詳不可定準。蓋寂滅現前屬寂滅忍在妙
覺位。與無生忍遠。今以義配初住斷滅相煩惱是
故然也。】


「○二顯示修證五初阿難請問圓根二初述解陳疑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一
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
得無礙雖復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



二敘意踈請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
乳兒忽遇慈母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
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惟垂大悲惠我祕嚴成就
如來最後開示作是語巳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
冥授。」


【【觧】溫陵曰慧覺圓通存乎一心。巳蒙開示故身心
皎然。圓通本根冥乎萬法。猶未通達故冀佛冥授
也。密言即發明慧覺之言也。祕嚴即圓通本根祕
要也。慧覺圓通我固有之。故雖因密言還同本悟。
若不開祕嚴則與未聞無異。故別求開示也。二十
五聖於根塵七大各悟圓通。是知本根冥乎萬法
也。佛不顯說而因眾敷陳是謂冥授也。退藏密機
即息慮凝心也。


【疏】天台曰慧覺圓通即前通請奢摩他也。圓通本
根即前別請最初方便也。下佛答中問在會聖眾
云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
方便入三摩地厥語顯然。則與未聞無有差別者
[005-0807b]
正言所得向聞密言還同本有之性不增不減與
未聞時果何差別耶。退藏密機冀佛冥授者。妙玄
論機應有四句。此即冥機冥應。然是即顯而冥非
若法身冥冥利益也。】


「○二如來請諸聖眾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
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
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
地。」


【【觧】孤山曰此下二十五聖觀十八界及以七大乃
是開合之殊耳。識大則合於六識。根大則合於六
根。餘之五大則總收六境。以六境之體不出地水
火風及空故也。但言十八則巳攝七。故前文云十
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
又此十八只是六根。以各開根境識三故。是則言
六其義亦周。故前文云令汝生死輪轉安樂妙常
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疏】天台曰竊原如來所說眾經多為當時之一緣。
故所立境觀隨其宜樂。或得此而失彼。或詳一而
略諸。譬羅一目而獲吞舟之魚得魚而筌忘孰計
後來之[ㄇ@企-止/弟]兔哉。若正像列祖造論弘經則多為末
世之眾機。故立境立觀必搜括法門彼此而兼盡
萬一而全收。譬祝四維以捕群方之鳥不以得鳥
而弛其網。至如智者圓頓止觀之書。論境則具列
乎十門。明觀則遍收乎萬行。此末代收機之不得
[005-0807c]
不然故法門之不得不廣也。獨如來所說楞嚴又
則與他經異。立境則無所而不該。立觀亦無所而
不盡。至於的論現觀則惟明陰界。揀根則惟用耳
門。此又與止觀去丈就尺去尺就寸之意同。可謂
不求合而自無不合也。孰謂智者非聖人乎。是則
今文佛問於十八界誰為圓通正境觀前後相望
解行始終相資。則天如無機不攝無教不收之言
得矣。然若原前開解一門。旨趣雖多而括其要領
又全在汝但不隨分別三種相續一節。蓋三種相
續則全收二十五境。不隨分別則全該大定工夫。
前不云乎。有無分別之行。有有分別即無分別之
行。有無分別與分別俱存而俱亡之行。無分別之
行即奢摩他。此云體真止止於真諦。圓覺所謂若
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如阿那律
陀䟦陀婆羅等皆寂靜之流例也。有分別之行即
三摩。此云方便隨緣止止於俗諦。圓覺所謂若諸
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以根塵皆
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
如藥王之分別味因普賢之分別眾生皆觀照之
流例也。無分別與分別俱存而俱亡即禪那。此云
息二邊分別止止於中道第一義諦。圓覺所謂若
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
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
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
[005-0808a]
中鍠聲出于外。如烏芻瑟摩等依七大而入道皆
寂照不二之流例也。故知緣塵分別若美若惡雖
巧盡世智莫非隨分別三種相續而悉號狂心。以
三聖智於三相續若體若析悉號狂心若歇歇即
菩提。法門大體厥奧若此。而交光獨取一體無分
別謂之單刀獨入。何能盡楞嚴之妙旨哉。今於此
前略點大意。庶令讀者知其旨歸。又復應知二十
五聖各陳圓通有兩重通別。初重若收之則門門
皆通。以無非圓通故也。若揀之則別在耳根方是
此方真實圓通。次重則門門皆通門門皆別。以諸
聖所修觀門通諸聖故。所依境法人人不同故。故
此兩重通別門門皆具。如觀音耳門此方收之則
別。他土揀之則通。香嚴法門他土所取則別此方
揀之則通。知初重則了揀聖全在揀機於諸聖不
生慢心。知次重則了二十五門門門皆須理觀以
為之本。不墮徒修苦行之譏。觀觀皆須一門為之
境不墮偏觀清淨真如之失。修行大途厥奧若此。
又不可不知也。】


「○三諸聖各說證門五初觀六塵悟道六初陳那觀聲二初敘悟緣起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
在鹿苑及於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
明四諦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



二牒證結答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
音聲為上。」


【【觧】孤山曰妙音密圓者密悟圓理也。或曰涅槃說
[005-0808b]
身因而皆小聖。淨名入不二則俱大士。惟茲二十
五聖大小相參而云方便多門歸元不二。且陳那
身子近悟偏空。普賢彌勒久證圓理。久近兩異偏
圓二殊安得圓通其歸一揆。對曰涅槃敘昔則小
無大分。淨名方等則大隔小乘。其談所證豈得相
混。至若今經二乘作佛與法華同塗。闡提有性將
涅槃共轍。教巳開顯偏即圓融故使鹿苑之所證
同成一乘之頓理。均乎普賢諒無慙德。此約實行
聲聞也。若乃內祕大道外現小乘則鹿苑以來何
甞非大。既經發迹一揆何疑。此約權行聲聞也。悟
理既同誰拘遠近。以此觀之則大小相參之說怡
然理順。遠近偏圓之惑渙然冰釋。吳興曰夫開權
顯實之說惟諸佛祕要之事非諸菩薩羅漢所能
顯示。其猶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非諸候之事。今佛
所問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者。且欲諸聖
各述本根權實之道耳。在昔方便未會真實。諸聲
聞人言與菩薩同入法性。孰不自謂悟入圓通。如
陳那等雖曰妙音密圓。但是聞生滅四諦微密圓
悟。未可混同如來藏理。故中阿含云我至波羅柰
擊妙甘露鼓。又云如來說法初中後妙。豈彼妙名
便同法華之妙乎。只如下文說緣覺聲聞云勝妙
現圓及勝性現圓。又說大梵善見身心妙圓及妙
見圓澄。豈此妙圓亦同圓覺妙明之性乎。應知如
來先令諸聖次第說竟。後告文殊言此二十五無
[005-0808c]
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
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斯
則開權會實之正文也。文殊偈云聖性無不通順
逆皆方便。蓋演如來之旨也。主伴相濟雅合其宜。
又若陳那等本大迹小。鹿苑所證不亦小乎。豈顯
本後翻令漸初密悟圓理。天台化儀四教。龍樹二
種法輪。顯露祕密俱無此說。吾宗義學請熟思之。


【疏】天台曰觀二師所說雖議論不同皆以此經判
同法華。若果如所判則吳興為當。今巳判入方等。
味屬生酥。蓋有文通義通收通歸別之義。巳如楞
嚴玄義判教中說。況佛令各說最初所悟。宜其各
順佛旨直以當時所入大小偏圓者而陳。固無勞
以開權未開紛紛之說而諍競於其間也。是故今
釋二十五門凡為二義。初明所觀之境。二明能觀
之觀。能觀之觀又凡為四釋。一宗佛旨釋其所悟。
二逐便宜略消名相。三順說時義關四教。四稟藏
理融歸圓頓。然此四意或有盈縮。小則四意俱盈。
大乘則又隨教盈縮。或三二一務盡其義理而巳。
大科為五。初釋六塵。二釋五根。三釋六識。四釋七
大。五釋耳根。初觀六塵中優波尼沙陀尊者宜居
其先。今先聲塵者有三說焉。一以娑婆世界音聲
而為佛事是故居首。一以如來成道初轉法輪而
陳那先悟是故居首。一以耳根圓通為此方最初
方便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今以音聲為首正
[005-0809a]
欲顯普門所修為當也。釋聲塵圓通中。先明境之
通別。如陳那所陳則偏於如來聲教。通則通於一
切音聲。香嚴聞擊竹以明心。辟支聞釧聲而悟道
皆其事也。然於說法音聲又有通別。別則惟在四
諦。通則通於十二因緣六度萬行以至圓頓至理。
能觀之觀有事有理。若約說法音聲。事則耳歷法
音隨聞生解。亦可謂心繫於境境繫於心惟緣法
音毫無雜念。自有上根利智一言之下心地開通
者。理則久學行人持我一心之不亂歷彼所說之
法音。行隨解進大小偏圓於是乎分。亦可謂快馬
見鞭影即入正路者也。二明能觀之觀盈縮為四。
初宗佛旨釋其所悟者。悉達太子踰城出家棲隱
山谷。父王淨飯乃命家族三人一阿濕婆二䟦提
三摩訶男俱利舅氏二人一憍陳那二十力迦葉
往彼營衛。後時捨去往鹿苑鷄園修於異道。及太
子成道先為五人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佛問汝
今解否答言巳知巳解。此則約時約處約人約教
悉在於小也。二略消名相。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
一苦諦者謂二十五有依正二報。雖然苦樂不同
未免生而復死死巳還生故名藏教實有苦諦。二
集諦者即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總是藏
教實有集諦。三滅諦者滅前苦集顯偏真理因滅
會真滅非真諦。四道諦者略則戒定慧廣則三十
七道品。三轉者。一示相轉。謂此是苦逼迫性。此是
[005-0809b]
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勸修
轉。謂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
證。此是道汝應修。三作證轉。謂此是苦我巳知不
復更斷。此是集我巳斷不復更斷。此是滅我巳證
不復更證。此是道我巳修不復更修。每一轉下皆
令生眼智明覺故名十二行法輪。三順說時義關
四教者。陳那敘悟雖在阿含。佛問圓通正在方等。
此時四教並談。而一家名義四諦不局聲聞義通
四教。謂三藏教詮生滅四諦。苦則三相遷移。集則
四心流動。道則對治易奪。滅則滅有還無。通教詮
無生四諦。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
無生相。別教詮無量四諦。苦有無量相十界果報
不同。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滅有無量相諸
波羅蜜不同。道有無量相恒沙佛法不同。圓教詮
無作四諦。陰入皆如無苦可得。塵勞本清淨無集
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
證。四稟藏理融歸圓頓者。自有最上乘人達無情
之說偈。悟法佛之恒聞。能所之相頓捐。妙法之輪
常轉。將與無量聲如來而共調。琉璃光菩薩而同
參。即此而開示本覺妙明又與普門大士而為等
伍也。】


「○二沙陀觀色二初敘悟緣起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
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
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虗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如來
[005-0809c]
印我名尼沙陀。


二牒證結答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
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觧】溫陵曰優波尼沙陀此翻近少。亦云塵性。謂微
塵是色之少分也。因塵悟解故得此名。昔多貪欲。
佛令作不淨觀。長水曰因觀色塵本如來藏故曰
悟諸色性。吳興曰不然。既云觀佛最初成道正是
小乘無漏行法。言悟諸色性者斯乃聲聞悟性念
處也。南嶽師云觀五陰理性名性念處。故雜心論
偈云是身不淨相真實性常定諸受及心法亦復
如是說。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虗空者。由多貪
欲修對治法成就九想發真破惑即壞法羅漢也。
九想成時得慧解脫於諸色相發明無漏。故云妙
色密圓。


【疏】天台曰二釋色塵圓通。先明境之通別。別在本
門觀不淨相以至白骨微塵歸於虗空。通則凡眼
所對之色皆其境也。二明觀之盈縮亦用四意。初
秉佛旨釋其所悟者。觀其所敘惟在小乘。觀不淨
相析色以明空。故曰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
塵歸於虗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是則塵色既盡
者破色也。妙色密圓者歸空也。因色悟空故以色
因為上。二逗便宜略消名相者。此之法門乃佛教
之大途觀門之要領。蓋佛臨涅槃時阿難請問末
世比丘當依誰住。佛告阿難我滅度後比丘當依
四念處住。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
[005-0810a]
四觀法無我。今此法門即四念之一。溫陵所謂由
多貪欲修對治法成九想觀。九想者一胖脹二青
瘀三壞爛四血塗五膿爛六敗壞七噉八骨九燒。
不淨觀門關涉多途具如止觀中說。三順說時義
關四教者。此四念處乃對治凡夫身受心法。於不
淨計淨於苦計樂於無常計常於無我計我謂之
四倒。故以四枯念處以破。其倒此義攝得藏通兩
教之機。若對菩薩大乘之機令於身受心法觀常
樂我淨。即謂之四榮念處。此攝得別教之機。若如
來自受用法門則非榮非枯於娑羅雙樹之間以
入涅槃。此正對圓教之機也。四宗藏理融歸圓頓
者。若依此經觀四念處應是後義。以二十五境收
之不外色心。色當身念處。收得五根五塵及法入
少分。心當受心法三念處。收得六識意根及法入
少分。又七大中地水火風空見收得身念處。識收
後三念處。或枯或榮非榮非枯莫非如來安置諸
子祕密藏中也。若依一切色塵觀性色真空性空
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則與持地菩薩同於法
性悟無生忍也。】


「○三香嚴觀香二初敘悟緣起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
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
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
空非烟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
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


二牒證結答塵氣倐滅妙香密圓我從
[005-0810b]
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觧】[橘-矛+隹]李曰宴安息也。晦冥寂也。清靜之室謂之清
齋。資中曰非木等者觀性空也。吳興曰凡言性空
必推四性。今當以木為自。烟火為他。和合為共。空
為無因。此似衍門觀幻有即空之相。下諸聲聞亦
多是小乘觀實有滅空之義。小衍雖殊所證圓通
同一真諦耳。若諸菩薩所悟。須約中道第一義諦
言之應有歷別圓融之異。經雖隱略理合該通。如
淨名室內三十二大士說入不二法門。天台所解
亦分圓別。豈以不二混同諸入乎。先云香嚴童子
則從菩薩受稱。復云得阿羅漢蓋敘昔日所證。如
下文月光童子初得小果後於佛所得童真名預
菩薩會。以彼驗此名實可知。


【疏】天台曰三釋香塵圓通為二初明境之通別者。
鼻所對境通於通塞香嗅。以此四塵皆能顯發嗅
性故也。今此圓通別在於香。如曰見諸比丘燒沉
水香。次明觀之盈縮為四。初宗佛旨釋其所悟者。
初云教我諦觀諸有為相者。通指二十五境。令其
即事觀理。觸事而真故曰諦觀。此則通稟衍門之
至教也。次云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
鼻中。此敘宿昔所修。習境現前即以所稟之至教
用觀香塵之事境。以木為因以火為緣。烟即所生
之法空則所依之處。來則有所從去則有所著。因
塵發齅因齅生識。五識五意識傳生無窮漏落三
[005-0810c]
有。以妙香密圓言之所謂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
爇成烟若鼻得聞合蒙烟氣。今也香氣寂然來入
鼻中。未嘗蒙烟不生於木矣。若生於空空性常恒
香應常在。何藉爐中爇此枯木。不生於空矣。齅餘
烟火而無香。不生烟火矣。非自非他非共非無因。
來既無所從去亦無所著。如此旋假以入空會物
而歸巳。由是意銷發明無漏。謂之妙香謂之密圓
也。名相可知。三義關四教者。四教觀門不出析體。
三藏教人必析香以明空。今是衍門雖推四性無
非妙體。以判三教者隨其所悟法性真俗中之不
同爾。今香嚴所敘理齊圓頓。第約所證而言惟在
通教四果。乃聞圓而證偏。或循習而借位。因妙香
而莊嚴法身。故號香嚴童子。童子者菩薩之別名。
謂其皆是童真之體了無一毫情偽。非幼稚之稱
也。四宗藏理融歸圓頓者。所觀之境約六塵顯如
來藏則攝屬香塵。約七大顯如來藏應歸何大。今
以木空烟火四者言之則攝屬地火空三大。莫非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
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為木為火為空為烟。攬
三法而為境。顯嗅性而入道。妙德瑩然而徧周法
界也。】


「○四藥王觀味二初敘悟緣起藥王藥上二法王子并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
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嘗
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
[005-0811a]
知苦酢醎淡甘辛等味并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
熱有毒無毒悉能徧知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
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蒙佛如
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
子。


二牒證結答因味覺明位登菩薩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
為上。」


【【觧】孤山曰苦酢等六味也。眾味共成名和合味。直
爾采用名俱生味。修鍊炮炙名變異味。吳興曰由
事佛故必聞正法。即於味性了生無生。空有謂味
塵也。身心謂舌識也。以味從合中知故相對言之。
味非空故非離身心。味非有故非即身心。中道之
性於是乎顯。


【疏】天台曰四釋味塵圓通。初明境之通別。通論飲
食具足五味皆舌根所對之境。今別約藥性草木
金石為味。如神農之嘗百草也。論此方醫經所載
寒熱溫涼及以平和。不滿萬品。而天竺所說則有
十萬八千。或彼有此無。如雪山藥王照人臟腑而
百病燎然。牛頭栴檀療人沉疴而諸藥失性。此方
醫者曾所不知。十萬八千自非侈語。二明觀之盈
縮。初宗佛旨釋其所悟者。此二菩薩初為世之良
醫。因以是道而承事如來。尋常獲聞法要了知味
性無生。言非空非有等者。吳興云空有謂味塵身
心謂舌識。今謂亦應凖前約四性推撿。若生於食
食非識有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
[005-0811b]
汝名味之知。若生於空汝噉虗空當作何味。必其
虗空若作醎味。既醎汝舌亦醎汝面。則此界人同
於海魚。既常受醎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鹹。
必無所知云何知味。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
中只有一舌。其舌爾時巳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
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
何多味一舌之知。若因識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
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
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識體若一體必味生。鹹淡
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分
別既無則不名識。法身中道為味真因。分別味因
從是開悟。名相凖此可知。三義關四教者。藏教菩
薩分別味因必是析法。今約四句巳是衍門。若悟
但空則判屬通教。但中屬別教。不但中屬圓教也。
四宗藏理會歸圓頓者。此二菩薩巳預上流。則所
悟法門同於性味真空性空真味清淨本然周徧
法界。不妨隨淨緣而分別味因循業性而發現藏
性也。】


「○五跋陀觀觸二初敘悟緣起䟦陀婆羅并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
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
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
然得無所有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
學彼佛名我䟦陀婆羅。


二牒證結答妙觸宣明成佛子住佛問
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005-0811c]


【【觧】孤山曰䟦陀婆羅此云賢守。亦云賢護。自守護
賢德亦守護眾生。資中曰凖法華經有二萬億威
音王佛前後出世。最初佛像法中此䟦陀等為增
上慢毀常不輕。故千劫墮阿鼻獄。罪畢值後佛出
家。吳興曰水因謂所觸之因也。塵體即能觸之緣
也。塵既無染。體亦常淨。能所如幻二邊俱空。故中
間覺觸之心安然契性矣。泐潭曰觸具三和。今翻
為三德祕藏故名妙觸宣明也。


【疏】天台曰五釋觸塵圓通。初明境之通別。通論世
間一切衣服寒暑等法皆身根所對之觸。今約浴
僧捨通從別故曰水因。又須明乎損益。若毒刺傷
足其觸則損。柔軟細滑其觸則益。今寄浴時則損
益事疎。唯其事疎而性空易顯。二明觀之盈縮四。
初宗佛旨釋其所悟。論觸不自觸因根故而知觸。
知不自知因觸故而有知。今於浴時。實洗身根之
垢塵。而曰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何耶。蓋汙身者色
質所汙者浮塵。色塵雖可滌而浮塵固可澣。至於
身根勝義知泠煖者何可澣。即所知煖泠者又何
可滌。以是而觀則觸塵本空而身根本寂。因而中
間生乎身識。胡何有哉故曰中間安然得無所有。
根塵識三當下脫去。則幻化空身即法身之道體
顯故曰妙觸宣明成佛子住。然而既曰忽悟水因。
又曰宿習無忘。何習乎悟因於威音王佛忘習於
釋迦如來。宜其思惑之習氣全在也。噫道之易悟
[005-0812a]
也如此習之難忘也如彼。慶喜之不歷僧祇獲法
身。洎談所證才登三果。悟證二道之不齊又從而
可知矣。名相可知。三順說時義關四教。而曰今時
從佛出家令得無漏謂之通教體色明空可也。而
曰妙觸宣明成佛子住謂之但中圓中亦可也。四
宗藏理會歸圓頓者。論此理至玄不須重會。如欲
會之則援以覺觸覺知妙德瑩然徧周法界圓滿
十方寧有方所則理無不玄事無不妙矣。】


「○六迦葉觀法二初敘悟緣起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
足而白佛言我於往劫於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
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學佛滅度後供養舍利然燈續
明以紫金光塗佛形像自爾以來世世生生身常圓
滿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屬同時發
心我觀世間六塵變壞惟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乃
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我以空法成阿羅漢世尊說
我頭陀為最。


二牒證結答妙法開明銷滅諸漏佛問圓通如我
所證法因為上。」


【【觧】溫陵曰摩訶迦葉大飲光也。其身金色光吞日
月。因觀塵變悟法空寂。遂修滅盡定以滅意根。不
緣法塵得無生滅。故超百千劫如彈指頃。于今於
鷄足山待彌勒乃入此定也。頭陀新云杜多此翻
抖擻。以能抖擻法塵為號。孤山曰修於滅盡者即
九次第定中。第九滅受想定也。長水曰紫金光尼
在家時婦也。天如補註曰紫金光既同時發心則
[005-0812b]
非一世眷屬也。


【疏】天台曰六釋法塵圓通。初明境之通別。通則徧
攝六塵。如曰我觀世間六塵變滅。別則惟在法塵。
如曰我以空法成阿羅漢。然法塵別無自體乃以
五塵落謝影事而為之體。是則通時恒別別時恒
通也。二明觀之盈縮。初宗佛旨釋其所悟。既曰我
以空法成阿羅漢法在小乘明矣。二逗便宜略消
名相者。應如孤山所云即次第定中第九滅受想
定。故欲修此定者。先須修前八定以為方便。八定
成就然後修最後定。九次第定者一初禪次第定。
離諸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定
時。是中初禪定觀均齊。自識其心次第而入。無有
禪那雜念間入初禪定。是為初禪次第定。二禪次
第定者。若從初禪入二禪時。是中二禪定觀均齊。
自識其心次第而入。無有剎那雜念間入二禪定。
是為二禪次第定。三禪次第定四禪次第定五虗
空處次第定六識處次第定七無所有處次第定
八非有想非無想處次第定皆類同初禪二禪中
說。九滅受想次第定者。若從非想非無想入滅受
想定時。於是定前自識其心。要期心利。心心次第
而入。無有剎那雜念間入滅受想定。是為滅受想
次第定也。三順說時義關四教者。若析法而入屬
藏教。體空而入屬通教。體但中而入屬別教。體圓
中而入屬圓教。四宗藏理融歸圓頓者。如十二入
[005-0812c]
中。即心離心一一推檢俱不可得。法則與心俱無
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常
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顯矣。】


「○二觀五根悟道五初那律觀眼二初敘悟緣起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
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訶啼泣自
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
昧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如來印
我成阿羅漢。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
第一。」


【【觧】長水曰那律即阿㝹樓䭾此云無貧。亦云如意。
乃白飯王子也。過去世以一食施辟支感九十一
劫受如意樂。孤山曰增一阿含云佛在給孤園為
眾說法。那律於中眼睡。佛說偈訶曰咄咄何為睡
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那律於是
達曉不眠眼根便失。因是修禪得四大淨色半頭
而見。觀三千界猶如掌果。今云金剛三昧觀見十
方精真洞然而與昔異者。此經開顯故約內祕以
談。昔引物機乃約現小而說。吳興曰阿含云修禪
蓋總略而示。今云金剛三昧則別顯其名。非謂金
剛惟喻大定。如阿難入電光三昧斷最後思惑亦
名金剛三昧。此喻小乘無漏之智耳。智論云那律
天眼四大造色半頭清淨。佛天眼四大造色徧頭
清淨。天台智者云三藏佛全頭天眼徹見無礙。故
知全半之名但約分滿相望。不以大小為異也。又
[005-0813a]
若據阿含觀大千此經見十方謂有優劣固未可
也。彼經云那律天眼見十方域不亦同乎。掌果之
譬既齊。精真之言何別。下文明善現天尚云精真
現前陶鑄無礙。況今羅漢發真無漏。豈不得云精
真洞然邪。旋見循元者。旋大千之見循真空之言。
見盡無明圓通著矣。


【疏】天台曰第二五根圓通中初釋眼根圓通。初明
境之通別。通則因塵有知。明暗空塞皆眼根能顯
之境。別則那律尊者因失雙目世尊示以三昧則
因暗而有見也。二明觀之盈縮。初宗佛旨釋其所
悟。那律因聞佛呵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
世尊示以樂見照明金剛三昧。而曰我不因眼觀
見十方。此則雖失肉眼而得天眼。謂之樂見照明
金剛三昧者秪旋見循元見見非見。由此得菩提
路通達清淨實相也。二略消名相者。今經約眼根
明常住真心其義至詳。如初則屈指飛光驗見不
動。次則觀河之見童耄無遷。以至見見之時見非
是見。然皆對空明色相以辯。若此尊者既失雙目
則旋見循元。應約見暗之時以顯其性。須知境雖
不同見無有別。是故世尊於會見歸心之始示盲
人矚暗是心非眼。則常住十科無目與有目同途。
即於是而旋見循元謂之樂見照明金剛三昧。忽
然衝破漆桶天眼全頭發現。今獲半頭謂齊眉巳
上能徹見大千也。三義關四教者。那律雖是聲聞
[005-0813b]
如此法門斷非析色。但得見空謂之體法聲聞可
也。兼見不空分但中不但中謂之別圓可也。四會
歸圓頓者。經巳顯圓。必欲再會則亦援之以性見
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則臻其壺域
矣。】


「○二周利觀鼻二初敘悟緣起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闕
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
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佛愍我愚教我
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
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
座下印成無學。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
為第一。」


【【觧】溫陵曰槃特此云繼道。即誦帚比丘也。長水曰
特迦亦云蛇奴於路所生。過去為大法師祕吝佛
法不肯教人後感愚鈍。以宿善故遇佛出家。五百
比丘同教一偈經九十日不成。佛令數息攝心因
而了悟。


【疏】天台曰二釋鼻根圓通。初明境之通別。通則鼻
通出入息。出能取香入能嗅香。以此而為功能。今
不取所取所嗅別取能取能嗅者以為所觀之境。
二明觀之盈縮為四。初宗佛旨釋其所悟。而此尊
者由宿昔祕吝佛法感愚鈍報無多聞性。佛愍其
愚教以調息。蓋愚因散亂。調息所以攝其散也。經
云置心一處無事不辦。因茲得定豁然無礙。而曰
[005-0813c]
反息循空。是為鼻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脫也。二逗
便宜略消名相者。夫數息因緣為入道要門。諸經
所出法則不同。今依智者所立六妙門禪與此相
類。如一數二隨即最初調息出入也。三止四觀即
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也。五還
六淨即反息循空也。
○一數息門。攝心在息從一
至十名之為數。行者為修無漏真法先須調心入
定。欲界麤散難攝非數不治。故須善調身息從一
至十。則麤亂心息。心神停住。是為入定之要故以
數息為妙門也。
○二隨息門。細心依息知入知出
故曰為隨。行者雖因數息心住而禪定未發。若猶
存數則心有起念之失。故須放數修隨。心依於息
入時知入出時知出。長短冷暖皆悉知之。若心安
明淨。因是則諸禪自發。故以隨為門也。
○三止門。
息心靜慮名之為止。行者雖因隨息心安明淨而
定猶未發。若心依隨則微有起想之亂。澄停安隱
莫若於止。故捨隨修止。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
寂慮心無波動。則諸禪定自然開發。故以止為門。


○四觀門。分別推扸之心名為觀。行者雖因止證
諸禪定而解慧未發。若住定心則有無明味著之
乖。故須推尋撿扸。所證禪定是中多起我等十六
知見顛倒。既分明。則知五眾虗誑。破四顛倒用實
觀四念處也。若觀心無。無漏方便因此開發。故以
觀為門。
○五還門。轉心反照名之為還。行者雖修
[005-0814a]
觀照而真明未發。若計有我能觀扸破於顛倒。則
計我之惑還附觀而生同於外道。故云是諸外道
計著觀空智慧不得解脫。若覺此患即當轉心反
照能觀之心。若知能觀之心虗誑無實即附觀執
我之倒自亡。因是無漏方便自然而朗。故以還為
門。
○六淨門。心無所依妄波不起名之為淨。行者
修還之時。雖能破觀之倒。若真明未發而住無能
所。即見受念故令心智穢濁。覺知此巳不住不著
泯然清淨。因此真明開發即斷三界結使證三乘
道。故云其清淨得一心者則萬邪滅矣。以淨為門
意在此也。三順說時義關四教者。尋常所說。謂數
息法惟在小乘。智者義釋謂通四教。以經有云阿
那般那即摩訶衍故大小隨人。猶大福德人見土
石瓦礫無非珍寶。若薄福人雖見伏藏謂為虎蛇
疾走而去矣。四宗藏理會歸圓頓者。自其反息循
空而言。則與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徧
法界無別。自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
得大無礙而言則與性空真風性風真空無二也。】


「○三憍梵觀舌二初敘悟緣起憍梵鉢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
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來示
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
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內脫身心外遺世
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羅
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
[005-0814b]
旋知斯為第一。」


【【觧】溫陵曰憍梵鉢提此云牛呞。牛凡不食亦事虗
哨。此人口如牛之哨乃輕弄報也。佛為遮謗賜之
數珠令常念佛。是謂一味心地法門。能滅心緣得
入正受。亦因教觀舌根嘗味入道。不著塵味。不隨
妄知。是謂還味旋知也。孤山曰了味無味名為一
味。雖舉味塵蓋顯於舌故即云觀味之知。能知乃
舌耳。非體舌也。非物味也。內脫身心即正報解脫。
外遺世界即依報解脫也。


【疏】天台曰三釋舌根圓通。初明境之通別。嘗味之
知論通通於眾味。論別別在五味之一。如藥王以
嘗藥而顯性即其事也。今此尊者云觀味之知。雖
不必分於通別。而以異舌知味。異舌即別也。知味
即通也。此亦通時常別別時常通之流例也。二明
觀之盈縮。初宗佛旨釋其所悟。以此尊者有牛呞
病佛為遮謗賜以數珠。人見口中稱佛。了無牛呞
之相。此遮謗者一也。然以感報異舌。此境最親。佛
就其現境親者觀之。觀之則心安而境寂。境寂則
其舌不動。了無牛呞之相。此遮謗者二也。而云觀
味之知非體非物。體即舌根。物即味塵。味既有三。
甜苦淡準前以顯藏性。應約四句推檢。如是嘗苦
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
。佛所說法說則必中。是以應念得超世間諸漏。

味知非體。所以內脫身心。非物所以外遺世界。遠
[005-0814c]
離三有如鳥出籠。言得解脫之快也如此。名相可
知。三義關四教者。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成阿羅漢
通教明矣。若體但中即成別教。若體圓中即成圓
教。四會歸圓頓者。了見聞知性圓周徧本不動搖。
即性嘗明知覺精明嘗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也。】


「○四畢陵觀身二初敘悟緣起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
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
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
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
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
日中諸漏虗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


二牒證結答
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觧】孤山曰畢陵伽婆蹉此云餘習。昔為婆羅門故
餘習多慢。如罵河神為婢非彼實心蓋習氣也。溫
陵曰不可樂事一切苦事也。思不可樂法而觸不
可樂事。吳興曰知即覺也。剌傷足時雖有能覺之
心覺於所覺之痛。反觀覺心本自清淨無有能所。
所覺屬身識。能覺屬意識。由身識生巳次起意識
分別前法故曰雙覺。即上文云我念有知知此深
痛也。覺清淨心即是純覺。無痛痛覺故曰遺身。天
如補註曰無痛痛覺者即是無所覺復無能覺也。


【疏】天台曰四釋身根圓通。初明境之通別。通則知
寒熱痛癢等皆屬身根。今別從痛覺以為境也。二
明觀之盈縮。初宗佛旨釋其所悟。數聞如來說諸
[005-0815a]
世間不可樂事。通而言之即八苦也。思不可樂法。
觸不可樂事。舉身疼痛適當痛苦。念念在道者不
著此痛。即以所痛而為之境。此境最親。以觀觀之
檢之疑之。如曰我念有知知此深痛。知痛者身根
也。痛觸塵也。始以身根之覺覺此所覺痛觸能所
歷然。其疑檢者一也。正當如此之時又則反覺其
清淨真心本無能所。故曰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
痛痛覺。其疑檢者二也。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
雙覺。謂一身止有一覺。豈有一箇有能所之覺又
有一箇無能所之覺乎。其疑檢者三也。佛所說法
應機投藥知其根熟必因此而得悟。預鑒有痛觸
之事故為說不可樂事之法以導其進。故得疑之
檢之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虗盡成
阿羅漢。此純覺遺身之法門也。或問曰純覺者為
離能所之覺別有純覺乎。為即能所之覺而為純
覺乎。對曰即即而離。即離而即。謂之純覺。何也。若
離而有者如是一身寧有雙覺。若即而有者覺清
淨心無痛痛覺。要知即能所之覺元無能所。如此
悟得謂之純覺。義關四教者。如餘習尊者所悟雖
玄及其敘證但阿羅漢通教體觀明矣。若純覺即
中即別圓教也。會歸圓頓者。經云覺觸覺知妙德
瑩然徧周法界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即空不空如
來藏性之圓覺也。】


「○五空生觀意二初敘悟緣起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
[005-0815b]
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
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蒙如來發
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
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
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
一。」


【【觧】吳興曰諸聲聞中惟此空生并下身子滿慈三
人所敘昔因則云我曠劫來心得無礙等。洎談所
證亦阿羅漢耳。權實之道。未易甄分。嘗試訂之須
明二義。一者若據曠劫心得無礙則似此身以前
曾獲無漏。今生值佛蒙發性覺諒非小乘。蓋由在
昔方等般若之中彈訶淘汰之際。顯聞圓教密悟
大猷。既涉開權故彰實證。是則羅漢之名即同法
華真阿羅漢也。二者若約內祕外現。且作權教而
解亦有理存焉。以聲聞人所得宿命能知八萬劫
事。今逆談所見謂之無礙也。雖云在胎知空乃至
令他證性猶未斷結使。故蒙佛開發方成無學。若
爾性覺真空乃至下文深達實相皆就小宗分別
無咎。名同體異斯例甚多。故沇師亦以石室見佛
法身釋茲空義。資中曰初以單空空於諸相故云
諸相入非。次以重空空其空相故云非所非盡。


【疏】天台曰五釋意根圓通。初明境之通別。意根所
緣法塵以法則之不出三性。若諸經三昧以觀破
之善惡無記各緣。其境則別。天台覺意三昧三事
[005-0815c]
都緣。其境則通。今此圓通不言別緣何性。但云旋
法歸無。乃通途而觀也。二明觀之盈縮。初宗佛旨
釋其所悟。而云我嚝劫來心得無礙如是乃至十
方成空。則此尊者素以空觀空其法塵。位在解行
明矣。亦令眾生證得空性。此則以空法而教人令
破惑以證空也。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
阿羅漢。乃方於此世自入證道位也。頓入如來寶
明空海同佛知見於教何歸乎。但以得阿羅漢印
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觀之。則在昔小乘。孰
不謂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入佛知見是亦但空而
巳。言諸相入非者。諸相法塵也。入非入空也。非所
非盡者。非但所非之相皆盡即能非之空亦空。所
謂如前火木然諸薪巳亦復自然也。義關四教者。
觀其所敘既不言析法體空明矣。若發明中道性
覺真空則受別圓來接也。會歸圓頓者於是了然
達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不變
隨緣隨緣不變斯入此經空平等理也。】


「○三觀六識悟道六初身子觀眼識二初敘悟緣起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
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
一見則通獲無障礙我於路中逢迦葉波兄弟相逐
宣說因緣悟心無際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
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
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觧】溫陵曰心見眼識也。心見發光光極知見者由
[005-0816a]
心見發明而圓照萬法也。身子智慧第一聲德居
長故稱長子。吳興曰世出世間四諦之境也。種種
變化生滅之相也。由眼識明利故云一見則通等。
此且約解言之。圓師謂餘經皆言身子路逢馬勝
聞諸法從緣生而悟道。今云逢迦葉波者。彼對小
機止聞小法。此對大機乃聞大道。所聞既異從人
亦殊。此恐不然。觀身子在家屬十二年前。故不可
以人而異於法也。況今文云聞說因緣義同馬勝
緣生之語。悟心無際即初果見道。故阿含明初聞
馬勝說法得須陀洹果。後至佛所七日徧達佛法。
又云經十五日得阿羅漢。以是言之。見覺明圓亦
從小說。設作大解則前之悟心須該四果。後云羅
漢方受真名。天如補註曰餘經說身子目連等從
馬勝聞因緣義與今說異者。或可聞因緣義非止
一人彼此互出。


【疏】天台曰第三六識圓通中初釋眼識圓通。初明
境之通別。通則分別明暗色空。別則緣四之一。然
色因明暗與空三事而顯。舉色即巳收其三。於色
不出乎五。五色俱緣謂之通。各緣其一謂之別。今
所緣者其境又寬則十□入少分也。不惟緣色亦
復緣心。以其四諦俱緣。此係眼識異乎眼根故也。
次明觀之盈縮。初宗佛旨釋其所悟。既曰我曠劫
來心見清淨則依眼識修自非一生。言清淨者不
從眼識緣塵分別也。二十五有因果為世間法。三
[005-0816b]
乘因果為出世間法。緣塵分別則苦為苦集為集
不見道滅。惟其於世間法一見而知苦斷集反是
則為修道而證滅。故曰一見則通獲無障礙。雖然
但依此而修未獲真證。故於此世路逢良友宣說
因緣悟心無際。夫因緣為新醫破邪之妙法。佛未
出世誰不修行。終是舊醫藥無勝效。故一遇金錍
頓銷翳膜矣。見覺即心見。始雖見覺未得明圓。今
既悟心得大無畏。而言心見發光光極知見者乃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無畏也。然與那律法門同而
異者。眼根三昧以體無分別為用故云旋見循元。
眼識三昧以分別為功故曰心見發光光極知見。
三義關四教者。據一見則通獲無障礙為言體法
明空明矣。若體法即中分但不但別圓來接可知。
會歸圓頓者。若以藏理融之即性識明知覺明真
識妙覺湛然含吐十虗寧有方所也。】


「○二普賢觀耳識二初敘悟緣起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巳曾
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第子菩薩根
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
有知見若於他方恒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
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
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
其成就。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
斯為第一。」


【【觧】擕李曰行彌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此非地
[005-0816c]
前之賢。乃是金剛喻定居眾伏之頂名之為賢。溫
陵曰凡具大根修菩薩行皆名普賢之行。心聞耳
識也。分別眾生知見者擇普賢行而成就之也。孤
山曰心聞發明內證也。分別自在外用也。


【疏】天台曰二釋耳識圓通。初明境之通別。耳識分
別惟在於聲此意則局。今此菩薩既云我用心聞
分別眾生所有知見。此意則應徧於六塵。如曰知
見則徧於法塵。若禮拜稱名能感菩薩則徧於色
聲。餘準可知。二明觀之盈縮。初宗佛旨釋其所悟。
文殊雖曰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非初心方便。
謂非娑婆初心方便可爾豈有無始之終乎。故首
楞嚴百八三昧中有分別眾生諸法數法三昧。要
知以耳識分別所有眾生亦有從微至著工夫。鏡
淨明生其體自現。若與觀音耳聞論同異者。一因
異是初心方便。二境異乃耳根圓通。三聞異拔苦
為先四教言之的在圓教。全體藏性無煩和會。】


「○三難陀觀鼻識二初敘悟緣起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
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
無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
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烟身心內明圓洞世界徧成
虗淨猶如琉璃烟相漸銷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
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
菩提。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
為第一。」
[005-0817a]


【【觧】孤山曰孫陀羅云好愛。妻名也。難陀云歡喜。巳
號也。慈恩兩名共翻艶喜。為簡放牛難陀故標其
妻。乃如來親弟也。溫陵曰前數息依根所以攝心。
此觀白依識所以駐心也。息由風火而起鼓煩惱
濁故其狀如烟。昧者不覺惟諦觀能見。六交見火
燒息能為黑烟紫𦦨皆煩濁所發也。淨觀發明則
煩濁漸消故內明外虗而烟銷成白。及乎漏盡無
復煩惱內瑩發光故出入息化為光明也。吳興曰
由觀鼻識似發十六特勝禪也。此禪始從知息出
入乃至觀於棄捨攝四念處。能見三界九地所證
境界故云圓洞世界等。又能於地地中以觀照了
破四顛倒發真無漏故云心開漏盡等。亦可是通
明之相禪門備焉。記即印成。當猶是也。菩提云道。
如前文云得親印記發明無學。若作受記未來當
得佛果菩提者即二酥密記或醍醐顯記。


【疏】天台曰三釋鼻識圓通。初明境之通別。鼻以嗅
香為用司息為門此通境也。今因治散觀鼻端白
是眼所對本非正境。觀後結文乃云我以銷息息
久發明是為正所對境。豈非初借鼻端之白為緣
令其心細然後因是以觀息乎。次明觀之盈縮。初
宗佛旨釋其所悟。於三摩地心常散動者。緣境既
多故其心不一。觀鼻端白能一其心者。所謂置心
一處無事不辦。此治散之初門也。久之而其心自
細。心細而出入之息自見。息由風大鼓煩惱濁。故
[005-0817b]
心之散動由息風之所司。琉璃光之觀界觀世觀
身觀心諸動無二皆是妄緣風力所轉者以此。此
治散之妙門也。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烟。至
於觀成則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此可與
琉璃光烏芻瑟摩二法同參。二略消名相。即十六
特勝禪也。
○一知息入修習特勝之初。正依隨息
故以知息入為門。即代初數息調心之法。所以然
者。數息則闇心而數故觀慧不明。今知息入則照
息分明故解慧易發。是以用知息入為調心法也。
若將十六特勝橫對四念處者。從知息入去有五
特勝並屬身念處觀。
○二知息出。修特勝者當以
此知息出代數息。初調心之法也。意如前釋。若對
念處猶屬身念處觀也。
○三知息長短。修特勝者
籍觀以調心。心既淨細則照了漸明。若得麤住細
住及欲界定。定中暗鄣薄。即便覺息入出長短之
相也。若對念處猶屬身念處觀也。
○四知息徧身。
修特勝者從欲界定與觀相扶入未到地。故證未
到地定時即覺身及定法悉皆虗假。息之入出徧
身微微如有如無。既於定中照了分明染著心薄
也。若對念處猶屬身念處也。
○五除諸身行。修特
勝者從未到地欲入初禪時常應觀㭊。因此若發
初禪覺觀之法則身心豁然開朗。如明眼人開倉
即自了了見倉中所有。分別所證境界皆虗假空
無人我。既無人我誰作諸事誰受禪定。是則顛倒
[005-0817c]
所起身業皆悉壞滅。故云除諸身行。若對念處齊
此猶屬身念處觀。
○六受喜。修特勝者既常與觀
慧相應。若證初禪喜支即能照了。因是喜生無過
故云受喜。若對念處從此有三特勝並屬受念處
觀。
○七受樂。修特勝者即常與觀慧相應。若證初
禪得樂支時。即能覺了便於樂支不起見著。以無
所受而受樂觸故云受樂。若對念處猶屬受念處
觀。
○八受諸心行。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扶。若
證初禪一心支時。即能照了一心不起顛倒。於一
心中獲得正受故云受諸心行。若對念處齊此猶
屬受念處觀也。
○九心作喜。修特勝者離初禪入
二禪時常自照了。因是若發二禪內淨喜則真喜
從觀慧而生故名心作喜。若對念處從此有三特
勝並屬心念處觀也。
○十心作攝。修特勝者既因
觀慧得二禪一心支即照了一心。因是倒想不起
故云心作攝也。若對念處猶屬心念處觀。
○十一
心作解脫。修特勝者離二禪入三禪常有觀照。是
故若發三禪即能照了。雖得妙樂心不躭著無累
自在故云心作解脫。若對念處齊此猶屬心念處
觀。
○十二觀無常。修特勝者離三禪入四禪時常
修觀照。是故若發四禪不動定時。即自觀達定中
心識虗誑念念生滅故云觀無常也。若對念處從
此有五特勝皆屬法念處觀。
○十三觀出散。修特
勝者從四禪入虗空處時。加修觀智內外照了。是
[005-0818a]
故若證空定之時即知能離色界緣空之識自在
逍散而虗誑不實心不愛著故云觀出散。若對念
處猶屬法念處觀。
○十四觀離欲。修特勝者離虗
空處定入識處時常以觀慧內自推檢。欲離虗空
處離欲之心。是故發識處定。即能觀達識定虗誑
不實心不愛著故云觀離欲。若對念處猶屬法念
處觀。
○十五觀滅。修特勝者離識處入無所有時。
以智照了所修之境能修之心。是故若發無所有
處定即自觀達無所有處虗誑不實心不住著故
云觀滅。若對念處猶屬法念處觀。
○十六觀棄捨。
修特勝者離無所有修非有想非無想定時。即自
以智觀察所修之法能修之心。是故若發非想定
時。即觀照分明知非想處兩捨之定猶有細想四
眾和合而有虗誑不實非是涅槃安樂真法。則心
不愛著。特勝行者若於地地修觀照了則地地之
中顛倒不起心不染著。隨其因緣會處即於是地
發真無漏證三乘道。略辯特勝竟。言少則意難見。
讀者必須細心比類。令知地地之中與根本禪四
空證定一往雖同而觀慧有別也。
○三義闕四教
者。以證果言之云得阿羅漢。又曰當得菩提通教
體法明空明矣。若體法即中則受別圓來接。會歸
圓頓者。以息風言之則為性風。以煩惱濁言之則
為性火。以鼻識言之則為性識。皆本如來藏妙真
如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者也。】
[005-0818b]


「○四滿慈觀舌識二初敘悟緣起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
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
至恒沙如來祕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
畏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
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
上。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冤銷滅諸漏斯為
第一。」


【【觧】溫陵曰說法第一辯才無礙因以降魔滅漏皆
舌識力也。佛以身口意三輪應物無滯。音聲即口
輪也。吳興曰宣說下指小乘法。如是下示大乘義。
始阿含終般若故云乃至。增一稱滿慈子說法最
為第一。大品中轉教諸菩薩摩訶般若即其相也。
追敘得道若權若實如前辯之。


【疏】天台曰四釋舌識圓通初明境之通別。舌以分
別滋味語言宣說為用其境則通。今說法以入圓
通其境則別。次觀之盈縮。初宗佛旨釋其所悟。我
曠劫來辯才無礙文殊所謂說法弄音文開悟先
成者是也。餘如會解所說。論此法門似難成立。以
辯才無礙自是舌根。法音降伏魔冤自是音聲。與
舌識何預。要知圓通法門根塵識三必連帶而起
亦連帶而觀。如說法入道本以大智慧為之先導。
不起識心不著句味而宣[改-己+易]世出世智。言有方分
理無窮盡此又五識五意識同時具足。至於一根
返源六根解脫此則縛則俱縛解則俱解脫則俱
[005-0818c]
脫道理之必然。讀者當得之言外可也。義關四教
者。宣說苦空深達實相此屬阿含三藏教也。如是
乃至恒沙如來祕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
無所畏此屬方等助談四教也。以音聲輪教我發
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此般若助談三教也。會歸
圓頓者。即說法之舌識為性識之明知。妙德瑩然
徧周法界也。】


「○五優波觀身識二初敘悟緣起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
逾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
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
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
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
眾推無上。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
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觧】孤山曰優波離此云上首。以其持律為眾綱紀
故。或翻近執。以佛為太子時彼為親近執事之臣
故。溫陵曰言親隨親觀乃至承教皆明身識欽承
也。行住坐臥律儀各二百五十。對三聚成三千。復
以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萬一千。復配四分煩惱
成八萬四千。性業即殺盜婬等根於性者。遮業即
支末愆失因過遮止者。律中得度波離第一。僧中
得度陳那最初。故今堂置陳那壇置波離各立本
也。吳興曰圓師為次第執心者由戒清淨故發定
慧也。此恐未然。按下文云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
[005-0819a]
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是則執心
非約定慧明矣。然以身心配于大小此據麤細一
往分之。菩薩非不檢身。聲聞亦防意地。如諸萹聚
制遠方便豈非意地乎。今所敘者正言其小。故執
身及心從麤至細以防身識之微也。身識既滅真
智現前。斯所謂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


【疏】天台曰五釋身識圓通。初明境之通別。身識分
別通而言之順情之觸違情之觸非順非違平平
之觸。今持戒執身身得自在。去順觸而但依違觸
競競業業亦不落無記之觸以為別境也。次明觀
之盈縮。初宗佛旨釋其所悟。初敘依身識欽承如
來。次敘依身識奉持戒律。義釋如舊可知。次略消
名相者。戒律雖多不出五篇七聚。五篇者一夷即
婬殺盜妄四波羅夷。比丘四條尼八條。二殘即十
三僧殘。比丘十三條尼十七條。三提即三十尼薩
耆九十波逸提。比丘百二十條尼二百八條。四尼
即四提舍尼。比丘四條尼八條。五吉即突吉羅。比
丘一百條尼一百條。七聚者一棄二眾殘三醜惡
四墮五可呵六惡作七惡說。若大乘菩薩戒則十
波羅夷四十八輕垢罪也。義關四教者。我以執身
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三藏可知。至於身
心一切通利聞方等彈訶漸漸心相體信即比丘
之律儀為菩薩之三聚通別圓教可階矣。會歸圓
頓者。尋常六識尚即如來藏性。豈持戒淨體非圓
[005-0819b]
頓法門。妙德瑩然徧周法界圓滿十方無有方所。
無作妙戒可思議乎。】


「○六目連觀意識二初敘悟緣起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於
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三迦葉波宣說如
來因緣深義我頓發心得大通達如來惠我袈裟著
身鬚髮自落我遊十方得無罣礙神通發明推為無
上成阿羅漢寧惟世尊十方如來歎我神力圓明清
淨自在無畏。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
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觧】孤山曰優樓頻螺此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
瓜故。伽耶山名。即象頭山也。亦云城。城近此山故。
那提河名。一兄二弟。故身子云逢迦葉波兄弟即
其人也。溫陵曰因緣深義謂非世間和合麤相。乃
發明世出世法。故因之發心得大通達。神通如意
也。旋湛者旋意識而復妙湛。故久成清瑩通力圓
明清淨自在也。吳興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而此
心性即意識發明也。大乘發如來藏。小乘發根本
禪。六神通中惟漏盡通是其內證。餘之五通皆屬
外用。


【疏】天台曰六釋意識圓通。初明境之通局。意識所
緣通於三性。其他三昧或各緣一性。如無行經貪
欲即是道嗔恚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
此惟緣惡如止觀中說。若法華誦經觀音數息皆
緣善性如覺意三昧。則三性通緣。今此三昧云我
[005-0819c]
以旋湛心光發宣亦覺意之流類也。二明觀之盈
縮。初宗佛旨釋其所悟。初敘路逢勝友聞說因緣
而頓得通達。則出家之緣在三迦葉波。次敘後見
如來惠我袈裟而鬚髮自落成阿羅漢。則得道之
緣正在如來。近有講者不信如來神力使之鬚髮
自落。謂若如所云則是恠物。抑何鄙哉。三敘感得
神通遊戲十方而得無罣礙。此皆傍序非正敘也。
末云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方
正陳意識所入圓通。言旋湛者正反其意識所緣
生住異滅生成法則至不生滅圓湛之性反妄歸
真之意也。旋湛既久心之本有神通光明自然發
現。如澄濁流久成清瑩譬喻極是分明。所謂明相
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是
也。應知此門雖與耳門三昧不同亦具四種殊勝
功德。一是諸法之總能具能造故。二是諸大乘經
所詮顯故。三是禪教諸祖所直指故。四是此經所
密示故。故文殊揀選偈但云神通本宿因何關法
分別念緣非離物云何獲圓通。一揀宿因一揀作
意。未甞言旋湛之非其意槩可見矣。義關四教者。
旋湛澄濁證偏真理通教明矣。若發宣中道心光
分但不但別圓來接可知。會歸圓頓者。若於此經
悟明六處識心離四句絕百非則性識明知覺明
真識妙覺湛然徧周法界也。】


「○四觀七大悟道七初烏芻瑟摩觀火大二初敘悟緣起二初遇佛聞教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
[005-0820a]
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
王說多婬人成猛火聚。


二依教修觀二初觀成獲悟教我徧觀百骸四支諸冷
煖氣神光內凝化多婬心成智慧火。


二重指釋成從是諸佛皆
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
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冤。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
我以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𦦨
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觧】溫陵曰烏芻瑟摩云火頭。即火頭金剛也。多婬
之人本由煖觸迫發。生為欲火。死為業火。業力增
熾故成猛火聚也。吳興曰徧觀四大皆是觸塵之
境。百骸四支地也。諸冷煖氣即水火風也。三昧既
著故曰神光內凝。以多欲人火大偏盛故變婬火
而成智火。成阿羅漢下謂成小果。後發大願。將非
普現色身以執金剛神輔佛揚化者乎。


【疏】天台曰第四七大圓通中初釋火大圓通初明
境之通別。通而言之有無情之火有有情之火。今
別從身中四大有情之火以觀圓通也。次明觀之
盈縮初宗佛旨釋其所悟。佛所說法被機不同。被
小乘機對性多貪欲者令修不淨觀。今被大乘機
令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夫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
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始既不變
以隨緣故應為身中四大之火亦復隨緣而不變。
若隨婬欲染緣成猛火聚即順貪欲性逆智慧性
應所知量也。若順智慧性逆貪欲性徧觀百骸四
[005-0820b]
肢諸冷煖氣。觀之既久則神光內凝。化多婬心成
智慧火。一逆一順一昇一降豈有他法哉。故無行
經云貪欲即是道嗔恚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
切佛法。佛法正指隨緣不變之性。能體道者方其
貪欲等性起時不順其性。即逆用智慧徧觀貪欲
之性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如烏芻瑟摩云云
則貪欲即是道者得矣。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
火頭者。由性多貪欲其火熾盛。多婬心人成猛火
聚者以此。今化多婬心成智慧火。故其𦦨性變為
火光亦復以此。論七大皆人身所具。若一大現起
名事造。六大冥伏為理具。今從事造現起者言之
名為火頭金剛也。】


「○二持地觀地大二初敘悟緣起二初遇佛受教二初歷值諸佛具修福業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
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
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
梁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
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
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
人無問遠近惟取一錢或有牛車被於泥溺我有神
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
時平地待佛。


二別值毗舍親承開示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
界地一切皆平。


二因教獲悟二初正陳悟旨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
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
無所觸。


二因悟敘獲證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迴心今入
[005-0820c]
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
而為上首。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
別本如來藏虗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
一。」


【【觧】吳興曰身界微塵乃至刀兵者以此皆是地大
所造之色。即因緣所生法也。微塵無差空也。自性
不觸中也。三諦具足非如來藏乎。悟無生等。由分
證法身而權取小果故以無生忍簡之。初自度後
化他是謂迴心也。毗舍浮云徧一切自在。


【疏】天台曰二釋地大圓通。初明境之通別。別而言
之有身中之地大依報之地大。今此菩薩則內外
通觀。造世界微塵依報也。身微塵正報也。等無差
別不相觸摩圓融會歸如來藏性。二明觀之盈縮。
初宗佛旨釋其所悟。初陳利物之懷。次陳值佛之
緣。利物中平填險隘為正。擎物推輪為傍。兼下值
佛之緣正言入道便宜也。蓋如來說法多就宿習
便宜者而開導之。如金師之子教以數息漂師之
子教以不淨皆其事也。故毗舍如來就其數數填
地于今平地教以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佛意謂平地利物與平地待佛豈非自利利他之
美行。第世界無邊眾生無量。徒以區區之神力何
能弘博濟之道心。故令但務其本弗求其末。維摩
所謂惟其心淨則佛土淨是也。佛土苟淨則攝受
一切眾生歸於妙土尚何不平之有哉。須知此語
[005-0821a]
復有通別。通則心為諸法之總心平則一切皆平。
別則正當此經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
徧法界者為心地。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者為一切。
不了隨緣不變謂之心地不平。不了不變隨緣謂
之一切不平。若能了此即是心地平世界地皆平。
惟其隨聞獲悟稱性觀中故即心開證入藏性。身
微塵正報之地大也。造微塵依報之地大也。此隨
眾生心應所知量者也。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
觸摩等。此悟隨緣而不變即性色而真空也。我於
法性悟無生忍者謂於地大之色法得悟如來之
藏性也。論所敘法門可謂至圓。悟無生忍而止證
阿羅漢者。正以身為比丘當聲聞像。雖能利物而
自了心多。故雖惑破無明而但果成羅漢。亦聞常
取果之流也。先出三界自利竟然後入界以利人。
故曰回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
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者文見普門品末。蓋
法華為一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
見以證諸法實相。今持地所悟。當諸法實相之一
法。一即一切。自既證巳方知佛說不虗。故為法華
會眾而作實相證明也。或執此語判此經在法華
後者。不知楞嚴有前後分。前分有次後分不次。後
雖不次攝後歸前方無餘論也。結文可知。餘科不
贅矣。】


「○三月光觀水大二初敘悟緣起二初值佛受教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
[005-0821b]
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
觀入三摩地。


二依教修觀二初備陳修行二初止作意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
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見水
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


二敘偏證
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


二因觀值緣三初入觀值緣當為比丘
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窻觀室惟見清水徧在室中
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
顧盻而去。


二出觀知病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
鬼我自思惟今我巳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
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


三審緣獲安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
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
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
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
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
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二牒證結答
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
為第一。」


【【觧】資中曰準華嚴經華藏海中有大蓮華。其蓮華
中有諸香水。一一香水海為諸佛剎世界之種。華
藏世界在香水中故云浮幢王剎。華藏二十重。累
高如幢。最為高大故稱王。今觀身水與彼海同故
曰浮幢王剎諸香水海也。初成此觀但見其水者
此定果色隨心所變。如十徧處入定則有出定則
無。不同業果色共業同感不造世業方得清淨。十
[005-0821c]
徧處者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此十一切處皆
有。如作青想則一切處皆青也。吳興曰得阿羅漢
久離病緣等。按智論明諸聖人皆有身苦。如舍利
弗風病畢陵伽眼痛等。今言巳得羅漢久離病緣
實難銷會。此蓋過去曾取小果。既無見思惑業之
事。是離分段病苦之緣。其時迴心却入三界。本無
實疾所以疑之。然此菩薩所修三昧與前持地觀
法大同。但由無明尚在未得無功用道是故出定
不知病緣。有作析法拙度解之者誠不可也。方得
亡身等初證法身分亡變易之身。身中水性與香
水海性同合真如空藏之性。溫陵曰月太陰。水精
也。昔師水天修習水觀。水性圓明故號月光。水性
無奪者。內之精血外之剎海水相雖異而性不相
奪。我於是時至身質如初敘作觀之緣也。舍利弗
於恒河岸入定。遭違害鬼所擊而出定頭痛。亦未
得無身故也。漢州綿竹縣水觀和尚迹同月光。佛
陀本傳云師入火光定其室如焚亦此類也。違害
當作為害。夜叉鬼王之名。乃身子過去世之怨也。


【疏】天台曰三釋水大圓通。初明境之通別。別而言
之有身中之水依報之水。今此菩薩乃內外通觀。
如觀於身中水性無奪正報之水也。浮幢王剎諸
香水海依報之水也。等無差別則內外性等。次明
觀之盈縮。初宗佛旨釋其所悟。能師菩薩名曰月
光。所師如來名曰水天。所謂古今一道果因一契
[005-0822a]
也。此與觀經觀水不同者三。一依正異。彼觀依報
此依正通觀。二事理異。彼惟事相此兼事理。三方
便真實異。彼欲觀寶地故先託大陂池水觀之以
為方便。此觀水性無奪顯性水真空。夫性水真空
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一隨眾生心應所
知量以為依正而情器斯分。故自相分言之內焉
外焉小焉大焉赤焉白焉香焉臭焉穢焉淨焉而
萬殊不同。今自性分觀之。先觀身中水性無奪。初
從㖒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
水性一同此觀正報之性齊也。次見水身中與外
世界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此觀正報依
報之性齊也。但迷情既久而依正難齊。故初成此
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若亡身者水即身而身即
水若水即身謂之惟水可也。若身即水謂之惟身
亦可也。惟身惟水俱名法身。故得亡身之後與十
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也。】


「○四琉璃光觀風大二初敘悟緣起二初遇佛受教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二依教修觀二初正脩觀巧我憶往昔經恒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
本覺妙明覺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
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
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虗妄如是乃至
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
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閙。


二觀成獲證逢佛未幾得無生
[005-0822b]
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
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
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
第一。」


【【觧】吳興曰界為方位故安立。世為遷流故動時。時
即過現未也。孤山曰逢佛未幾者未多也。溫陵曰
因風大圓悟。身心發光洞徹無礙號琉璃光。無量
聲佛亦依風大開示菩薩使知本覺無動。而身界
之動皆風力所轉。琉璃光因是觀界觀世觀身觀
心。遷流運止悉惟風力故曰諸動無二。由是覺了
大千群動皆即狂勞猶百蚊蚋鼓於方寸耳。既了
狂勞乃見不動佛也。東為群動之本而佛號不動
乃即動而靜者也。能即動而靜故身心無礙也。傳
一妙心者知風力無依萬動皆妄而獨證無動本
覺也。


【疏】天台曰四釋風大圓通。初明境之通別。別而言
之有正報之風依報之風。正報有身心之殊。依報
有界世之異。今通別俱觀故曰觀界安立等。次明
觀之盈縮。初宗佛旨釋其所悟。論無量聲如來開
示菩薩本覺妙明宜直就常住真心不生不滅者
觀之。而云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
轉者。正示動中有不動者在欲其觀動以顯不動
之性。故曰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
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蓋界之安立為
[005-0822c]
風輪之所執持其動則大。三世遷流其動則小。身
動止心動念小之又小。大小雖不同均一動也。我
時了覺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者。肇公所
謂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
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不過十方微塵顛倒眾
生同一虗妄而巳。故又以法喻明之如是乃至三
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
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閙。此以分寸之小器
喻世界之大千。無量之眾生喻一百之蚊蚋。以啾
啾亂鳴鼓發狂閙喻世界身心之群動。然而蚊蚋
雖動而器空不動。以類眾生之妄緣雖動而吾本
覺之性不動。非直不動者之無動而動者元非動。
所謂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故得逢佛未幾悟
無生忍。言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
子事十方佛者。夫東方為群動之首。佛國號為不
動。豈非正顯動中有不動者存乎。身心發光洞徹
無礙此正言得名之所自。因觀世界身心同一虗
妄了無所有同一本覺寂而常照如淨琉璃也。末
云合十方佛傳一妙心者。十方諸佛孰有不以本
覺妙明而傳心乎。又孰有不即動而顯寂乎。而下
文殊則揀之云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對非無
上覺云何獲圓通。然而獨不曰音聲性動靜聞中
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亦無滅聲
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此則常真實。可以借妙德
[005-0823a]
之言為琉璃光法王子而解嘲也。】


「○五虗空藏觀空大二初敘悟緣起三初同佛所得虗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
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


二備顯神用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
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虗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
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虗空際諸幢王剎來
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虗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
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


三由觀獲證此大神力由我諦觀
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虗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
得無生忍。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虗空無邊入三摩
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觧】吳興曰因觀四大色質既得無邊法身。為顯此
身徧融一切故執寶珠照十方等而表示之。既以
珠表色。復以鏡表心。色從心造。全體是心。故放寶
光灌十方等。華嚴云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身
同虗空法也。身入塵國應也。說三乘法為佛事。稱
四悉機為隨順。


【疏】天台曰五釋空大入圓通。初明境之通別。別則
惟觀虗空以顯藏性。今通觀四大以顯空如來藏。
亦即情與無情而通觀也。次明觀之盈縮。初宗佛
旨釋其所悟。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者謂
同釋迦初證法身也。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等者寶
珠必摩尼。以示具寶無邊出生不盡也。正以法身
名毗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無非佛法。一切
法即四大十法界諸法。證此佛法則一一法莫不
[005-0823b]
稱性。如虗空之無邊故號為虗空藏菩薩焉。故證
此身後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
虗空。以表顯四大與空一一稱性而周徧也。此以
四大寶珠表能觀四大之智。十方微塵佛剎表所
觀四大之境。化成虗空者乃以智融境攝事成理。
所謂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等
是也。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
灌十方盡虗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
身同虗空不相妨礙。此表一心具足十界依正一
如生佛不二。如帝網之千珠彼彼互融法法周徧
也。巳上敘所證之體即無邊身也。次現神力敘體
中所具之相。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
隨順敘從體以起乎用。惟其如此故結顯云此大
神力由我諦觀云云。其所表示亦可謂詳盡矣。前
四菩薩乃於四大各證其一。今則連前會通一即
一切與三卷圓會之理同。觀門超勝又可知也。】


「○六彌勒觀識大二初敘悟緣起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
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
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惟心
識定入三摩地。


二依教修觀二初久修離過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
世名心歇滅無有。


二觀成得道二初證唯心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
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
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二現諸佛世尊我了如是惟心識故識
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
[005-0823c]
我以諦觀十方惟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
及徧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觧】溫陵曰彌勒正云梅怛利曳那此翻慈氏。為慈
隆即世悲臻後劫。愍物迷識故示迹發明也。真際
曰以不達徧計本空依他幻有故躭世名好遊族
姓。惟心識定者。惟遮境有。識簡心空。惟有自心心
外無法也。吳興曰盡空者謂盡虗空界所有佛國
等惟心所現也。若以四土言之。心即寂光。變化即
實報方便同居也。淨穢但是三土之相。互有起滅
故云有無。流出如來者從法身識性流出報應佛
身也。孤山曰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者相似位也。得
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者分真位也。資中曰圓成
實等者三性也。一徧計所執性。橫執眾生壽者我
及我所乃至情非情異有實體性故周徧計度也。
二依他起性。計有因緣世間和合建立名相。執此
假相定從種生。雖無我執自然種性。假色心等為
種生五蘊等法也。三圓成實性。即無漏之體及真
如法界也。圓成如麻。依他如繩。徧計如蛇。今入圓
成即證真如理也。


【疏】天台曰六釋識大入圓通。初明境之通別。通而
言之六識七識八識九識皆可為境。今別觀九識
為境故曰我以諦觀十方惟識識心圓明入圓成
實。次明觀之盈縮。初宗佛旨釋其所悟。言從佛出
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者。此通二解一約事相。如
[005-0824a]
今之身雖出家心不染道惟朱門是遊。此可與區
區庸俗僧比。若菩薩既曰經微塵劫值燈明佛。應
準下文三性而說。心重世名即徧計執性。好遊族
姓即依他起性。如三界生死依正等法皆依他無
明而起。十八界等各有種族是為族姓。於此性中
而緣塵分別計有我人眾生壽者六十知見是為
徧計執性。皆由不了依他幻有徧計本空故心重
世名遍遊族姓也。今佛教我修習惟心識定正對
治之良方。蓋令了達一切諸法悉惟心識所造乃
應病之法藥。真際所謂惟遮境有識簡心空。惟有
自心心外無法。歷劫以來以此三昧等者。長水云
初修此觀巳得對治。知世名利有無厚薄皆我惟
識所變不從他來。由此馳求頓爾皆息。至然燈佛
等者。長水云此觀初成位當解行。今得三昧巳入
初地名真見道。謂以一實根本無分別智與法界
冥合能所一如無有二相。故惟識頌云若時於所
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惟識離二取相故。當爾之
時方名親證。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
我心變化所現者。此言識性變造如來四土之依
報也。我了如是惟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者。
此言識性變造如來三身之正報也。豈惟如來依
正悉從變造。即九界依正莫不皆然。舉勝影劣故
偏言之。然此只須消歸自巳。不必以他佛他土為
言。圓成實等三性資中以麻繩蛇喻之。余謂不若
[005-0824b]
二卷識陰文中千里盛空遠餉他國其喻最親。略
釋在二卷之末須者往檢。二略消名相者。此菩薩
所觀法門為一經之梗槩十軸之權衡。名相不知
造修無路。蓋此經具四識之名備四識之義。如六
識名義該載前之三卷。七識則名載第八。如曰存
於末那半分微細。八識則首卷識精五卷陀那微
細識。九識則四卷果位七種名目菴摩羅識。豈非
籠罩全經包含始末乎。故應略抄名相以備義持
之所需。但法相繁長慮乖正意。別錄卷末以被初
機。三約教者。論惟識法門藏通二教了無如此義
趣。以其雖曰心造諸法但是搆造而巳。今經既曰
皆是我心變化所現。顯是當體改轉為義。但論具
不具以分別圓。故天台有別理隨緣之說正以此
義不易甄明故也。今此前文曾曰性識明知覺明
真識妙覺湛然徧周法界含吐十方寧有方所循
業發現。乃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旨。惟應以圓頓
教而攝屬之也。四會歸圓頓者。既屬圓教何煩會
歸。但性相分岐人情角立。玄悟者即相以觀性知
水性元不異波。束教者執相以礙性云波相還殊
水性。如今經之談相滿目皆惟識之宗。詮外之言
宗觸處皆真如之觀。如曰識精元明陀那細識豈
非為相宗之斷案惟識之表詮乎。至於究極根門
惟觀妙性。即彼藏識直詣元明。亦如此文而言識
性流出無量如來。是則性相二門不分而分分而
[005-0824c]
不分。不妨文殊彌勒各以妙辯而分庭同一鼻孔
而出氣。或者問曰若二十五境皆屬惟識。諸大菩
薩皆觀識性。而文殊菩薩下文揀選何不直尊彌
勒耶。答曰子可謂善乎其問然亦難言之也。正以
此義深關性具理致難精。得意忘言庶臻閫奧。蓋
性者本也。相者末也。性本宜一而反多。天台所明
性具三千此經所明三科七大一一莫不清淨本
然周徧法界是也。相末宜多而反一。相宗所謂三
界惟心一切惟識是也。今經楞嚴究竟了義。性相
兼舉本末備陳。欲令人知無始從本而逐末故今
循末以反本。如七大一一皆曰性色真空性空真
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夫性
以不變為義。故一一皆不改當體。即此色空而周
徧法界。相以差別為義。故一一皆不妨隨緣而建
立諸法。即此色空而循業發現。是則清淨本然正
性具之功勳。隨心應量正惟識之能事。故了十界
七大隨緣之事莫非惟識之所變造。謂之俱宗惟
識可也。一一而直觀法性莫非不變之體。謂之俱
宗法性可也。今正明循末以返本即相而觀性故
獨推觀音以為宗極也。】


「○七勢至觀根大二初敘悟緣起二初遇佛授教二初標指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
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
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
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二敘教二初喻顯二初喻不念之失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
[005-0825a]
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二喻念佛之得二人相憶二
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二說合二初合不念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二合念佛二初提喻帖合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
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
便自得心開。


二寄喻重顯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
莊嚴。


二修習獲證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
念佛人歸於淨土。


二牒證結答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觧】溫陵曰觀經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
得無上力名大勢至。又云夫念佛者不得一彈指
頃念世五欲是謂繫念。譬如有人下示必須繫念
然後相應。不專念佛則雖逢不逢雖見不見。染香
則襲香。念佛則見佛。故以念佛如熏名香光莊嚴
也。吳興曰母憶子如人專憶。子逃逝如人專忘。問
前云逢不逢等此何但云雖憶何為。答縱得逢見
不蒙法利與逃逝無異。舍衛九憶家不其然乎。入
無生忍者。以證驗修則念佛之心不可單約事相
而解。念存三觀。佛具三身。心破三惑。無生忍位方
可入焉。資中引觀經是心是佛等釋之斯亦大要
也。淨土者別指極樂及寂光也。都攝六根者念屬
意根。意根若淨諸根自攝故無選擇也。


【疏】天台曰七釋根大入圓通。初明境之通別。別而
言之惟在意根。經云念佛三昧故也。通則徧觀六
[005-0825b]
根。經云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故也。蓋此法門以別
攝通會別歸通故謂之念佛三昧。次明觀之盈縮。
初宗佛旨釋其所悟。所秉之佛光光相傳其有十
二。初名無量光。二名無邊光。三名無礙光。四名無
對光。五名大𦦨光。六名清淨光。七名歡喜光。八名
智慧光。九名不斷光。十名難思光。十一名無稱光。
十二名超日月光。故曰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彼佛
教我念佛三昧者明秉教之始立行之名。念者能
觀之觀。佛者所觀之境。三昧則因念佛力不受諸
受而得乎正受者也。正受之名義通因果。未暇論
果。今且明因。如初心念佛之人以心緣佛以佛繫
心。心心相續無有間斷。當爾之時內心不起外境
無侵。旋元自歸返流全一。正不受諸受而得乎正
受。久久不退因必成果。如來無量三昧因地鮮不
由斯。故稱念佛三昧也。但念佛之名其法最通。以
四種三昧通稱念佛故。今此三昧正同觀經。乃託
他佛而為所緣。經敘昔秉雖不云專託彌陀。而菩
薩既今輔弼清泰則意亦軌今行人一志西方也。
下去兩重譬喻明必須念佛所以。初相憶喻。二染
香喻。初喻為二初立喻二合法。初中譬如有人一
專為憶喻諸佛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於赴難無
時不憶念眾生以何因緣令得度脫免三界苦也。
一人專忘喻眾生背父逃逝惟貪麤弊五塵甘心
竛竮六道也。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者。如
[005-0825c]
諸佛如來諸大菩薩無時無處不應現色身而行
度脫。隨法身徧處而應色亦徧。故華嚴云佛身充
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羣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
恒處此菩提座。柰眾生機疎無感佛緣故若逢而
不逢或見而非見。此喻眾生不念之失也。次喻念
佛之得。故曰二人相憶二憶念深。二人相憶喻佛
既念眾生眾生亦念佛。然佛之念眾生既無時無
處而不念則其念也深。而眾生之念佛亦無時無
處而不念方謂之二憶念深。能如是念則生生常
見佛土土覲如來。故曰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
形影不相乖異。蓋佛念生之形既端而眾生念佛
之影必直。所謂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形影相隨豈
能乖異耶。次合法中先合佛念眾生。意言前譬如
有人一專為憶者即十方如來憐念眾生也。言如
母憶子等者前二人相憶其喻也泛。故復舉親喻
而帖合之。謂二人相憶要如母子之相憶也。獨言
母而不言父者。父道嚴其憶也疎。母道慈其憶也
親。若子逃逝雖憶何為者帖合一人專忘也。雖憶
何為正帖合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也。上皆帖合不
念之失。次帖合念佛之得故曰子若憶母。次教以
憶母之方要當如母憶時。蓋母之憶子或兀坐而
恒思。或倚門而長望。或廢𥨊而忘餐。或停梭而罷
績。則無時非憶子之時無處非念兒之處其憶念
也至深。夫人子之在他鄉而念親也。雖云極孝然
[005-0826a]
而或為良朋之所眷或為美婦之所覊或為榮祿
牽纏或為貨財縈絆終非似母憶念之深。孝子尚
然矧不孝乎。故菩薩教人以念佛真切工夫而曰
如母憶時。應如古德云夫念佛者不得一彈指頃
念世五欲是謂繫念此語得之矣。然猶事也。若夫
理者直須契常住真心三際十方。此等時處無非
當人一念念佛之心方得名為如母憶時方得母
子歷生不相違遠也。若眾生心下次合眾生念佛
之得。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正合母子歷
生不相違遠。言不遠者正謂念佛眾生雖未成佛
不久定當成之與佛相去者不遠也。而云不假方
便自得心開者。二十四門中雖大小偏圓不同要
知悉假方便。如下耳根可謂至玄亦須初於聞中
入流亡所。況云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又曰此
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非方便乎。若此念佛法門
舉念即緣佛境。事理圓融能所絕待。故下云我本
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苟非如此焉今即契無
生。不假方便信不誣也。二染香喻再喻眾生必須
念佛者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故也。人身本不香因
染香而頓有香氣。喻眾生本非佛因念佛而頓有
佛香。蓋佛因念顯念因佛熏。如鏡交光重重互入。
念佛功德有如此之勝。聞者可不信諸。而言香光
莊嚴者。光亦氣也變其詞爾。謂以諸佛法身之香
氣而莊嚴乎眾生之色身也。若就法為言則佛以
[005-0826b]
相好光明云為之香。眾生念佛即以佛光而為莊
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此結成自行因
果相符。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謂果後利
物。既以此而自利即以此而教人亦以此力而攝
生焉。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正結答所從法門。雲間
師云念屬意根正論修處亦旁攝諸根根根念佛
也。意根若淨諸根皆攝故無選擇。如念佛時眼不
觀色。眼念佛矣。乃至身不著觸身念佛矣。日用之
間惟彌陀是念惟淨土是求無有間斷。即淨念相
繼也。如是法門超勝餘門故曰入三摩地斯為第
一。二略消名相者。念佛法門大要有二。一稱名二
觀想。稱名出大小二彌陀經及以觀經。二經皆云
臨終稱名經十念頃即得往生。小本彌陀經則令
求生淨土者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
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
現在其前即得往生極樂國土。一心不亂有二義
一者事一心。口中執持名號以心繫緣佛聲心心
相續念念不忘深信淨土志趣西方無有剎那間
斷名事一心。二者理一心。了達佛非心外之佛心
非佛外之心。離能所絕待對。不以有心念不以無
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能
如是念則終日念即終日無念。雖無念而不妨乎
常念名理一心。二觀想出般舟三昧經及觀無量
壽佛經。今且約觀經明之。此經佛為韋提希夫人
[005-0826c]
說具十六境。先觀依報六境初日觀二水觀三地
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二觀正報七境初華座
觀二像觀三佛身觀四觀音觀五勢至觀六普觀
七雜觀。後觀三輩往生一上品生觀二中品生觀
三下品生觀。具如疏釋。今略明佛觀亦有二義。一
者事觀。初心但觀劣應丈六八尺三十二相之像。
深位備觀勝應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白毫
宛轉如五須彌山。紺目澄清如四大海水。身有八
萬四千相。相有八萬四千好。好有八萬四千光明。
繫緣在心念念不忘。經云但當憶想令心眼見。是
為事一心。二理一心者。經云見此事巳次當想佛。
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
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
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
想生。此文明觀義極圓融。大師疏釋初八句有二。
初約感應道交釋。乃圓頓行人以三觀淨心為能
念能感。彌陀如來以法報二身為能應能入。感應
道交名為法身入心想中。二約解入相應釋。斯乃
始覺解於本覺是故本覺入於始覺。始本一合始
本俱忘名為法身入心想中。四明尊者云今之心
觀非直於陰觀本性佛。乃託他佛顯乎本性。故先
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
知本性明。託外義成惟心觀立。二釋相假是今觀
門。是故二義相須而進。二釋中二句。初作是別明
[005-0827a]
二。初約能感能成釋作。有二義。一淨心能感他方
應佛故名是心作佛。二三昧能成巳之果佛故云
是心作佛。二約即應即果釋是。亦二義。一心即應
佛故名是心是佛。二心即果佛故名是心是佛。二
作是共釋二。初約始終釋。謂始學名作終成即是
佛。二約當現釋。謂現在念佛即是諸佛法身之體
名心是佛。望巳當果。由觀生彼名心作佛。三釋後
二句。正徧知海從心想生者。以心淨故諸佛即現
故云生也。亦因此觀佛三昧出生作佛。四明尊者
具約三觀釋中二句。其略有云以若破若立皆名
為作。空假二觀也。不破不立名之為是。中道觀也。
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三諦俱立名一空一切空
一假一切假。全作而是則於三諦俱非破非立名
一中一切中。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
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
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
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者乃不思議之三觀
也。是以吳興師曰念存三觀佛具三身心破三惑
無生忍位方可入焉。至於資中亦引觀經是心是
佛等釋之。此二師者可謂得其大要者也。三順說
時備明四教者。夫惟心淨土本性彌陀乃禪教之
常談眾人之耳熟。苟不深明旨趣多有失義迷名。
蓋心外無佛人固知為圓頓之妙詮不知亦濫同
偏小之錯解。即心外有佛人亦知為偏小之局談
[005-0827b]
不知亦可會成圓頓之奧旨。何也。以心有偏真圓
真佛有世相妙相。如藏通別教之人孰不謂心外
無佛。乃一以偏空但中者為心。若證此理則子果
俱盡。無身無土。或以雙遮二邊空亦不立。將一物
不留者為究竟。但惟悟此本心上無佛道可成。如
今禪者之流或見人念佛求生淨土。即便棄事尚
理而遮之云本性即彌陀何彌陀之可念。惟心即
淨土何淨土之可生。以此而為心外無佛。凡見諸
經說念佛求生處一總排為事相。而云假使有之
亦無非諸佛權巧方便接引鈍根眾生。若本地風
光無如是事也。以此而為心外有佛。若圓頓教人
其則不然。以彼彼互具為言則謂之心外無佛。以
不失自性為言則謂之心外有佛。心外無佛者但
無其離心有他佛之情。心外有佛者但有其即心
有他佛之法。此無即有故能了此心非惟具自心
生佛之性相。亦了此心具他心生佛之性相。此有
即無故能達此心。非惟無自心生佛之情偽亦無
他心生佛之情偽。合而明之謂彌陀之三身乃吾
本性之彌陀。極樂之四土乃吾惟心之淨土也。四
順藏理會歸圓頓為二。初約當門會。勢至菩薩本
依根大以入圓通。而云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是則
此門所收甚廣。不惟徧攝六根而六大俱妙。故前
經云若見聞知性圓周徧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
動虗空并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
[005-0827c]
皆如來藏本無生滅。乃至云汝曾不知如來藏中
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
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甞觸覺觸
覺知。妙德瑩然徧周法界。圓滿十虗寧有方所。圓
頓行人能如是知。是則正當念佛之時而根根塵
塵徧周法界。彌陀巳現我心之內我身巳居淨土
之中。謂之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
中可也。即謂之一切眾生是法界身入諸佛如來
慈誓中亦可也。至於因圓果滿。生淨土時上品上
生入無生忍必矣。二約諸門會。夫念屬始覺佛屬
本覺。始本一合始本俱忘謂之念佛三昧。是則念
佛三昧何門而不攝何法而不圓。故四明尊者曰
四種三昧通名念佛。但其觀法為門不同。如一行
三昧直觀三道顯本性佛。方等三昧觀袒持顯。法
華兼誦經。觀音兼數息。覺意歷三性。此等三昧歷
事雖異念佛是同。俱為顯於大覺體故。以是而觀
則今二十五門正同此義俱謂之念佛可也。又云
雖俱念佛而是通塗顯諸佛體。若十六觀門及般
舟三昧託彼安養依正之境用微妙觀專就彌陀
顯真佛體。以此而觀則今勢至菩薩法門正同次
義。用微妙觀顯真佛體。是故今用三種念佛法門
收盡一切諸三昧門。言三種者一念自佛二念他
佛三自他俱念。但念自佛攝得今經二十四門盡。
亦攝得一大藏教并正像末法禪教諸祖所立法
[005-0828a]
門頓漸偏圓大乘小乘乃至禪宗教外別傳直指
人心見性成佛。一歸於念自本覺之佛而巳。但念
他佛攝得藥師彌陀上生等諸經并蓮宗法門惟
以事想念佛及一切眾行盡。自他俱念攝得十六
觀經。如智者疏用微妙三觀念彌陀佛并此圓通
念佛三昧盡。又此三種念佛有分全不同。蓋本覺
佛性具三如來藏。如二十五門聲聞所修。但念空
藏分見空覺。餘諸菩薩或出假分別分見不空覺。
觀音普賢等上流菩薩皆圓念三藏全見三覺。若
單念他佛則惟約應身以為分全。即自他俱念亦
有分全不同。有單以空觀念應身佛者有單以假
觀念報身佛者。有單以中觀念法身佛者。有三觀
一心中修三身一境中念者。若以永明四科簡偈
收之則罄無不盡。初單念自佛即有禪無淨土句
攝。單念他佛即無禪有淨土句攝。自他俱念即有
禪有淨土句攝。若自他俱不念即無禪無淨土句
攝。又此三種念佛不得意者則偏圓異道勝劣殊
途。若得意者門門皆為淨土之因法法皆成實相
之行。何者。如二十五門皆為入如來藏之行。如共
入一堂有始登階者有巳登階者有巳臻奧者。淺
深雖殊屋空一也。又十六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
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
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
佛。諸佛如來正徧如海從心想生如來法界身尚
[005-0828b]
能入尋常眾生虗妄心想中。豈不入禪定真實心
想中。但修禪人不信有淨土可生是故不肯發願
求生極樂。如此之人謂之有行而無信願。正同經
云譬如二人一人專憶一人專忘若逢不逢或見
非見。苟知此理正當修禪念自本覺佛時或念分
覺或念全覺悟此覺即佛覺佛覺常入此覺。深信
發願即以此覺而迴向佛覺。則我始覺常見佛之
本覺。能如此念是為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
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何以故。是心是佛故是心作
佛故。諸佛如來正徧知海豈不從我心想生乎。如
是之人時時見佛。正如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子若
憶母如毋憶時毋子歷生不相違遠從生至生同
於形影不相乖異。是則淨土法門不必專於念他
方之應佛亦不必專於自他二佛於一心中念。但
隨人宜樂不同三行任修一行。達分全俱為法界
自他皆是菩提。三心六念尚為淨土之良因。始本
俱圓豈非西方之正行。但能深信更加發願。必於
寶剎速證無生。噫觀菩薩結牒指歸而曰我本因
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又曰我無選擇都攝六根。
其所示意亦以微矣。】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第五
[005-082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