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675 楞嚴經義疏釋要鈔-宋-懷遠 (master)



首楞嚴經義疏釋要鈔卷第六
長水沙門 懷遠 錄


二頌料揀諸聖初六塵。


▲一。


△精了不明徹者語倒
合云不精了明徹。


▲二。


△句味味即文也古翻為味
字能顯於名句如味顯食也。


△名詮自性者如云火
秪詮得火更不含水風等并是何火等。


△句詮差別
即言炭火艾火等。


▲三。


△不常其所覺者根境合即
有所覺香塵不合則無故曰不常。


▲四。


△非本然者
非是自然常有味也。


△不恒一者所覺味境不定一
味也謂甜苦等變故。


▲五。


△合離性非定者合所觸
即身有觸塵離則無也。


▲六。


△必有所者必有能所
[006-0150b]
也。


根五一。


△虧半者四角但見前二角也。


▲三。


△舌非
入無端者舌入非無端也端由也舌根非無由端自
有也。


▲四。


△身與所觸同者互相因待俱無自性又
同即合也身與所合方有知覺也非圓滿覺性所修
之觀故云各非圓覺觀也身有知塵無知各有分限
不相冥合故曰涯量不冥會。


識六一。


△三和者根境識三也。


△非相者根境合生
本無自相可得也。


△自體非定者根境偶則有不對
則亡又為屬根為屬境故曰不定。


▲二。


△法界為體
者以法性平等為自體也但為太高故揀然亦隨用。


▲三。


△住成心所住者住心一處則成心有所著也
非圓觀也真無住故。


▲四。


△弄音文者音即聲文即
文字也此聲名句文四法中略舉初後也與下句名
句非無漏影互言也。


△名句非無漏者或可聲名句
文是所作性屬有漏故故曰非無漏也。


七大初。


△地性質礙有為非是虗融成就聖性之法
門也。


▲二。


△如如非覺觀者如如之理非有尋伺也。


▲三。


△厭有者存有則牽婬故厭有也。


△真無取捨
何厭之有故非真也。


▲五。


△昏鈍先非覺者晦昧為
空故。


▲六。


△唯識者唯遮境有境空也識揀心無心
不無也既存心則妄也。


初標歎所入法。


△此方真教體者真實教體也以耳
聞音聲為教體故曰在音聞也無有染礙故曰清淨。
[006-0150c]


△緣名句文者緣聲也以聲中屈曲詮表即名句文
也。


△引生聞慧者心所法也此於所聞起決定解大
抵此方以音聲為能詮教體如香積世界以香為教
體或衣或樹或臥具或鏡像水月等作佛事。


▲二略
歎能入人。


△良哉者良善也。


△妙音觀世音者由妙
窮音聲實相能徧觀十界音聲也。


△亦真俗二諦者
中道實理為真諦空假為俗諦。


△自利利他者妙音
自利自行觀音圓離三種惑染故曰梵音普應十界
化他無忒故曰海潮音也。


△世間樂者人中財食隨
欲之樂天上自在快樂及禪定等樂出世即二種真
樂二乘等樂。


▲二釋成。


△不為不思無者不可因不
思前境便無聞性也。


△故令語倒者合云出覺觀思
惟也。


△徧行思者心所法也徧行五中之一也。


△觀
照者本覺體有照明即真聞性也。


初告語。


△金剛對空觀者金剛能壞萬物故。


▲二斥
失。


△何不自聞聞者上聞字訓觀也。


▲初脫塵旋根。


△因聲名字者因聲塵故說有聞也。


△旋聞與聲脫
者旋伏妄聞與聲境俱泯也。


△能脫者能亡根塵之
觀慧也。


▲二塵消覺顯。


△聞復翳根除者聞性若復
元真如翳之妄根自泯故曰除塵亡則真顯故曰塵
消覺圓淨。


▲三覺極無礙。


△寂照含虗空者寂照之
理含容十方國土空尚含容餘物可知也。


▲二喻。



必有所依者或[萉-巴+旡-兀+ㄎ]或草等喻妄起必依真也。


▲三合。


△六和合者因緣和合乃成六根也又眼與色和等
[006-0151a]
云云


▲二觀成利益。


△圓明淨妙者三德難思也。



互現者斷德未圓即影取智亦未圓也。


▲四勸修。



倒聞機者機即根也。


△返聞聞自性者返觀自聞性
也。


二重明差當。


△即事捨塵勞者因權小而入實也又
因始因割因水等事也。


△因事遠遊者背覺合塵也。


△未得歸還無行也。


△明了其家所歸道路解心了
了巳和必從耳根發行證入也。


大科。


△三辨離魔業行者前明正道此顯助道正助
相資方成大事矣。


△疏魔辨逼真者魔有辯智宣說
近真染惑眾生沈淪生死。


△朋流眾者朋黨法輩多
也又朋黨流行濫述之言眾也。


△四依者住前名初
依五品十信位也初住至五住名二依六七二住名
三依八九十住名四依通言依者以內有道法堪受
人天依止也此約圓教配也。


△八不淨者一田宅二
種植根㘽三貯聚稻穀居監求利四奴婢人民五養
群畜六金銀財寶七象牙刻鏤諸寶大牀等八銅銕
釜鑊等。


二陳所願。


△疏悲增菩薩入地方伏煩惱是任運伏
也。


△智增地前永伏然天台惟通教留惑潤生以無
應本故故須留惑牽生三界。


一讚請許宣。


△事理兩修者觀理破惑達惑成智即
理修持戒誦呪等即事修今正明事修以助理修也
又道場中事儀外三七日中心無異緣唯念實相亦
[006-0151b]
理修也。


初總明三學。


△戒學先者以戒器不完定水不住戒
淨則可依之發安定水若澄萬象斯鑑故因之發慧
也涅槃云戒如捉賊定如縛賊慧如殊賊。


△對機不
同者多貪眾生修不淨觀散亂修數息觀等。


初示意。


△定慧二門前巳說者從初至第四半經總
是開解即慧學從阿難舉喻譬如天王賜與華屋至
此是明定學故此下唯明戒學。


△符律談常者意明
今經唯顯圓頓合明大乘持戒何以但明四根本耶
故引涅槃以顯同也涅槃正顯常住佛性亦止明四
根本戒以符合小乘律制為最後誡勗也今云攝心
為戒斷性亦無即大乘持戒故知名雖同小持心永
殊。


▲初標示。


△不隨生死相續者若亡愛欲三界難
拘先明婬者約自行說故欲在初以是三界生死本
故故諸行者不得不慎也菩薩利他為重故戒殺為
先也。


▲二未來多惑。


△為善知識者讚歎婬欲為真
修行等。


△皆是婬根者縱得妙悟但資貪欲根本以
不斷婬輪迴罔息。


二殺為鬼因。


△祠祀者立祠廟受享祀也。


△三種肉
者不見殺不聞殺不疑殺也。


△五種即加自死鳥殘
也。


△七種即加不為巳殺及先乾也。


△九種者即於
上三中皆有前後方便故成九也見三者見牽去見
持刀將殺之時名前方便見殺時正罪見煞巳歡喜
名後方便聞三亦然疑三者初瞥爾舉心名前方便
[006-0151c]
分別思忖疑為巳煞名根本正罪疑然巳歡喜名後
方便或云於前七種更加彼煞請巳食不期而食又
除十種肉外若不見聞疑皆許得食謂人象蛇獼猴
師子驢馬狐狗猪況顯。


△不踏生草者不壞生也如
草繫比丘被賊將草繫不敢動身恐損草故。


△東方
即指此方也。


△此土即西國也彼多以皮為衣也。


二反以喻顯。


△皆為彼緣者由服因食以之為緣故
牽三界也。


△足不離地者劫成時光音天下為人種
身有光明足行離地因食地餅林藤等從此足不離
地。


△辟穀者辟除也即休粮絕粒也。


△身身分者身
食也身分服也。


三盜因。


△上人法者三乘聖果也。


△循方者順法也
又循歷也即循歷方巷而行乞也。


△裨者附也附托
佛法興販如來也。


△却非出家者却非毀出家具戒
之人也。


▲二反結酬償。


△馬麥者昔有婆羅門名因
提耆利博達多智教五百弟子因王設會請毗婆棄
佛供養大眾悉赴唯一病比丘彌勤不來餘比丘為
請食迴過梵志山見食香美因生妬心云禿頭沙門
應食馬麥不應食此甘饌之供諸童子曰此等師主
亦應食馬麥昔梵志即我是五百童子今五百羅漢
是故同在毗蘭邑馬廐中九十日食馬麥我不云師
主亦食馬麥故故得擣麥食也。


△水灌漏巵者漢書
顏師古云巵飲酒圓器也文選曰王巵無當當底也
即漏巵也。


△分寸不畜即不貪於會禮眾即不慢。



[006-0152a]
有人捶詈等即不瞋不將如來不了義教迴為巳解
即不癡也。


△暉即暉法師。


四妄因疏。


△起貪癡慢者貪利養故妄語或愚癡故
或欲巳尊勝故。


△波羅夷云極惡死墮極惡處故或
云棄等云云


△多羅木斷巳不復生也。


△四攝者一
布施以財法二施令彼附巳也二愛語以輭順之語
慰令受道三利行三業利他令生恭敬四同事以種
種形同其事故。


△密因者所行祕密不與人知。


△求
那者求那䟦摩此云功德鎧罽賓國王子宋文帝時
來于建康垂死乃屈二指表證斯須二果也真觀法
師垂終反屈三指表證三果。


△后君噬臍者此譯者
借彼語以潤文也此魯莊公六年楚文王伐申過鄧
鄧祈候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騅音生甥聃甥養甥並鄧臣侯
亦外甥也請殺楚子鄧候弗許三甥曰亡國者必此人也

不早圖后君噬臍如噬自臍終不可及其及圖之乎圖之此為
時矣曰人將不食吾餘對曰若不從三臣抑社稷實
不血食而君焉取餘弗從還年楚子伐鄧十六年楚
復伐鄧果被滅之規求也此下入第七經


他力離魔者持戒但遮現業若有無始冤橫宿殃不
能排遣或於禪中發來三種治魔亦不得免唯有建
立道場持呪禮佛等他力可能治也。


初總結前文。


△正順解脫者由戒防非三業各各得
解脫故。


△先容者容儀也即入佛法之先儀也。


△色
香味觸無非實相者持中道戒也法法無非實相絕
[006-0152b]
二邊之染名真持戒口等為枝葉也。


二勸誦神呪。


△無為心佛者大定智悲熏習而現非
有為造作所成故曰無為。


△垢障塵沙者垢障似塵
若沙之多也功行有力則能動魔所謂城高則荒生
道尊則魔盛。


△恩愛習氣非一生者五百生中為夫
婦故。


初示行儀。


△五緣即闕者夫欲修行先具五緣一持
戒清淨二衣食具足三息諸緣務四閑居靜室五近
善知識。


△七逆者父母羅漢佛身血和合僧和尚阿
闍梨。


△皆見好相者見光明佛相好異華等相也。



百八煩惱者九十八使見思更如十纏謂無慙無愧
嫉慳悔眠掉舉昏沈忿覆。


▲二明感應。


△圭山修證
儀者有十八卷總開三門一道場法事門有七科一
勸修二揀器三訶欲四棄蓋五具緣六嚴處七立志
二禮懺法門有八事一啟請二供養三歎讚四禮敬
五懺悔六雜法事七旋繞八坐思三坐禪法門凡有
八事初總標二調和三近方便四辨魔五治病六正
修七善發八證相。


△背本習者如修念佛三昧見佛
身相等即稱習也別見異相即不與修多羅合故名
背也。


一壇場基量。


△旃檀者出外國有白有赤俞益期曰
木根謂之旃檀。


△沉水者異物志曰出自南國以時
研倒著地久爛取至堅者入水則沉與水平者名𣝕
香。


△蘇合者續漢書曰出太秦國合諸香煎汁為膏
[006-0152c]
也一云獸所作中國謂之怪香。


△熏陸者出秦國海
邊大樹生在沙中凡盛夏時樹膠流入沙上狀似桃
樛。


△鬱金者說文云百草之華遠方所貢合而釀酒
以降神也。


△白膠可見。


△青木者出交州有云出天
竺國。


△零陵者南越志云土人云燕草芸香月令云
仲冬芸始生香草


△甘松者廣志云出凉山。


△雞舌者
出五馬州可合以香合俞益期曰木之華為雞舌。



茹退者茹食麤者退為糞。


△除地者削除地面令平
淨也封土令高謂之壇壇方圓丈六及外供具一一
皆十六應以道場表四種法界統四法界為一真法
界即如來藏正是行人所證之法四界互具即成十
六十六融通秪是一界行人所解所修所證俱不離
此故以表也。


△兜婁婆香者出兜渠國漢武故事曰
西王母將降上燒此香香聞百里。


二陳象設。


△當陽安盧舍那者是今經部主也。


△藍
地迦即青面金剛。


△頻那夜迦雙身之類。


△五悔者
一懺悔二勸請三隨喜四迴向五發願然行人建立
道場自供養凡有八事能治八障成就八善一供養
除慳貪障惑大富貴二歎佛除惡口障得無礙辨三
禮佛除我慢障得尊貴身四懺悔除三障四魔得依
正具足五勸請除謗法障得多聞知慧六隨喜除嫉
妬障得大眷屬七迴向除狹劣障成廣大善八發願
除退屈障能總持諸行願如束物所行即無舒散垂
終若得願力則惡念不生不牽惡道即生善處。


△職
[006-0153a]
主也。


△假擇滅者擇是智滅是理由智揀擇惑障故
證滅諦理也若望大乘即是未證故名假也。


初現化佛。


△肉髻即無見頂頂相表實相無相也。



百寶光表本具十界互具成百也。


△千葉寶蓮表界
界十如即具千如權實法也此約理具百界千如也。


△從化佛頂放十道光明等即表全性起修成就果
中勝用也佛現化佛即化復作化也。


△畏愛者畏於
密迹持杵擎山愛於化佛蓮華說呪一畏一愛兼聚
於懷也此示折攝二化。


△哀祐者哀憐福祐也。


▲二
說呪辭。


△非餘聖所能通達者非七方便等所知也。


△大辟者死罪也。


二敘呪功能。


△乘此呪心者運載也由此法為運載
能於十方現身轉法也。


△五盛陰者身聚不淨受領
惡觸相象傾渴事不現前起心求欲念念遷流於境
不了種種迷惑也。


△大小諸橫者灌頂經云大橫有
九小橫無數。


△四飯諸子者阿那律阿難難陀婆提
婆敷等及餘眷屬即羅睺耶輸陳如十力迦葉等。



用劫壽說不盡者既是密詮藏體功不可窮功若有
盡藏體應是思議法也。


初總勸受持。


△一切諸毒者外則一切惡病一切冤
家一切諸難但不饒答巳事皆名毒也內則貪瞋癡
毒。


初標。


△出世間智者三乘聖智也。


▲二釋十一段。



大小毒者大毒令人壽夭小毒令人不安。


△磣者饌
[006-0153b]
中有沙也即心懷毒惡之人也。


△俱胝此云兆心憶
口持非觀持也文中雖舉三度即包六度戒波羅蜜
即含施也由持戒故無殺害即無畏施更兼財食施
之精進含忍由忍故能精勤也智慧攝定有定方能
發智。


△不清淨者未得無漏清淨也。


△五辛如下自
明生食發嗔熟食發婬為過深也。


△園舘者客舍也
周禮五十里有舘舘有委積以待朝聘之客也。


△二
十八宿謂南方井鬼柳星張翼軫等云云


△通達即
五位之第三位也如上明也。


△五土者山林川澤丘
陵墳衍原濕也第四地位疏須位之得。


位有因果者住前為因住上名果又等覺巳前名因
妙覺名果。


△惑有麤細者見思為麤無明為細。


△智
明昧者我空智昧法空智明又權小智昧圓實智明
又等覺猶昧妙覺方明前云明極即如來。


△斷淺深
者智淺則斷淺智深則斷深又愚始二教斷淺終等
三教斷深。


△用優劣者初住見百佛界乃至佛地見
不可說不可說世界等。


△寡聞者無多聞智暗教修
行也認四禪為四果垂終後有來迎謗云佛說阿羅
漢人不受後有總是妄說從此陷獄。


▲初述益。


△得
正熏修者捨小向大依觀音門修首楞嚴定也。


▲二
正請。


△佛三摩提揀權小也。


△信解行地即地前十
信三賢也地者謂此四十位是行所依故稱地也然
的就今經前二漸次為信解行地第三漸次得意之
流即是真修云云
[006-0153c]


疏述意。


△本性即虗者如病目見華華本不實故敘
二相。


△因妄有生者因迷不了有諸法生。


△滅妄名
真者滅即涅槃生死即轉為涅槃故云滅妄也。


△念
即生相者起信論始自迷真終至受報總成生住異
滅四相最初迷真微細名為生相。


△能止後念令不
起者始覺初起也。


△了本無生者始覺智起即了諸
法不曾生起信云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
念故得見心性等。


△轉迷依為悟依者其實所依不
轉但由能依法迷悟爾但全迷是悟亦無可轉秪是
了達故名轉。


△六依者一損力益能轉即資加二位
以信慙等損本識中染種勢力二通達轉由見道智
斷二障麤分別三修習轉十地漸斷俱生四圓滿轉
究竟位以金剛定頓證佛果五下劣轉二乘厭苦忻
寂證真擇滅六廣大轉大乘俱無欣厭雙斷二障頓
證無上菩提。


△因明發性者因不了本有妙明妄執
為所故有影明發於性上也。


△性妄見生者由執所
明能見俄起故曰見生此見全迷性起故曰生妄。



二相俄生者影明妄見也。


△此有者躡上異相也異
為能有同為所有。


△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者從無明
本立一切法也迷無住故成九界染法悟無住故成
佛界依正淨法問無明依法性而有何云無住耶答
離無明外無別法性為無明本以全法性是無明故
全所覆為能覆故約事理染淨不別而別義說兩重
也兩重若異即權教也。
[006-0154a]


妄性無體者妄無體性也又妄法之性也性即無明
也。


△非有所依者修然成妄異何因依又全法性成
更無能依所依也。


△非真求復者躡上轉相也。


△宛
成非相者境界妄現也。


△非生非住者略舉四相之
二也妄生妄住也非心非法即妄色妄心也。


二隨業受生。


△遂有相生相滅之報者愛故相生憎
故相滅也又善生故惡滅即感人天惡生故善滅即
三塗也。


△非因所因無住所住者異相無因故有而
為同相所因異相本無住著而為同相所住。


△疏果
住於因者異因同果也如樹生果果住於樹也。


△成
業性者六根六塵是造業之性。


三類生差別。


△翻覆者或走或飛不當其類也。


△假
顛倒者假托他身為巳形質也。


△障顛倒者由障礙
故結成形色色即明著故托明以受生。


△爝火即螢
火莊子曰日月巳出爝火不滅。


△惑者暗昧不明之
象故所受身無色相也無色界及無相天也。


△無想
羯南者想心不行也即望夫石女姑泉等。


△劫毗羅
等者劫初時出世造略數論恐身不久被人破所造
論遂往自在天所請延壽法天曰往餘甘林中求餘
甘子食可令身永又問延法令變身為物報門徒曰
我化為石異宗來難但書石上後陳那造因明論破
之石即書答又展轉問答之不得石即汗流大吼振
碎。


△非有色相者本無自體也。


△成色羯南拾沫成
□質也。


△水母者俗曰鰕蚫。


△非無色相者各有自
[006-0154b]
卵也。


△無色羯南者從無相聲以召成不召則壞也
莊子曰蟲鳴於上風雌應於下風又雌孔雀聞雄者
鳴即有身。


△非有想相者螟蛉之相不從蜾羸想。



成相羯南者却假蜾羸想成子也螟蛉即菜蟲亦桑
蟲也蜾羸蠮螉。


△非無想相者初須想愛變土成兒。


△無想羯南者生巳即無想愛故食父母也又土無
想愛故云無想羯南。


△破鏡為者鳥字合是等字以
破鏡是獸非鳥也故史記孝武本紀曰祀黃帝用一
梟破鏡孟康曰梟鳥名食母也破鏡如貙世于功虎眼
食父也爾雅曰貙似狸黃帝欲絕其類令百物祀皆
用之。


△相成相襲者相成即相生也相襲即相害也
春秋云襲鄭襲許等皆暗侵伐之名也此下入第八經


二反妄歸真。


△辨地位之相者反逆也迷則順妄逆
真悟則順真逆妄良由逆妄之智力有淺深故所妄
之惑法爾有其前後故成位次差降不同今經無位
而位始乾慧終妙覺歷五十七位以顯行之淺深矣。


▲初結前顛倒生。


△顛倒妙圓者顛倒即迷也。


▲二
生後漸次法。


△漸次者此是即理而事不次而次成
三對治不同漸教歷別之次第也亦如天台五品對
破五障十信相似入住證真總五十二位皆是不次
而論次也今經第三漸次得意者即證無生法忍初
信即見道位。


△須具眾因者須藉三漸次為對治也
起信云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有其曠穢須以種種磨
治方得顯現等。
[006-0154c]


初總指食為助因。


△大種者四大種也。


△相續執持
者由食資益故識心壽命相續無斷也。


△香味觸三
正消變者正消則資益諸根大種不正消則損諸根
大種不名食也不云色者以色是香味觸三所依之
相不名食故。


△段者有形段故。


△觸者根境識三觸
對可意即生喜樂能益身故名之為食如人所求叶
意則體貌悅懌也。


△意識相應觸起者徧行五中心
所法也。


△與欲俱轉者思亦徧行中一也欲即別境
五中之一也轉起也思惟希望過求之境有喜樂生
益身命力故名為食。


△如四食章佛初出家於外道
邊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麥後於牧牛女邊受乳糜
食外道聞之生謗問佛云所言證得一法餘不能知
者請為說之佛為除彼自餓外道無利勤苦之行乃
曰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正覺正說餘不能知然此四
食段以變壞為相觸以觸境為相思以希欲為相識
以相續執持為相。


△茖䓗薤也。


△蘭䓗韭也。


△慈䓗
今䓗也。


△興渠此方無故不飜慈憫三藏云藏云根
如蘿蔔出土辛臭。


二刳其正性。


△讓譏嫌與性重等者菩薩利物為先
起過招譏累他墮苦故深誠也。


△債有餘者食人負
債雖償未畢猶繫獄中喻似二乘猶有愛習。


△羅剎
女婦隨所生子生巳即食愛羅剎女食善根子。


△華
莖毒蛇凡夫貪五欲華不見愛蛇死墮三惡。


△婬女
者喻愛女能奪善法之財。


△摩樓迦子者尼拘大樹
[006-0155a]
蓋五百乘車設被些子抽藤即纏令枯死愛藤能纏
慧命枯死。


△瘜肉者愛瘜能興五陰之瘡。


△彗者彗
星苦出天即飢饉愛彗若興令人善根謹乏。


△觸入
覆隨者觸即不得與染心男身相觸也入者不得與
染心男捉手捉衣入屏處共立共語共行身相倚共
期覆者不得覆他重罪隨者不得隨舉大僧供給衣
食即為僧所舉未與作共住法者不得隨彼。


△菩薩
律儀者十重四十八輕也大乘舉心即犯故執心。



負累者偷竊不行則不欠資財為業繫累抑亦不來
詶還宿債。


△父母肉身覩佛聞法天眼天耳。


△得大
神通游十方界神境通。


△宿命清淨宿命通他心通
含存其中即相似五通六根清淨者觀見十方眼聽
受正法耳得大神通身宿命清淨意餘鼻舌含在其
中。


△觀行持經者文字字性空即解脫也。


三違其現業出觀猶未全亡故云不多流逸。


▲二獲
無生忍。


△內懸寶月者寶即假月即中即假中之空
故云內懸引圓寶證清淨是空義也。


△密圓淨妙者
密理也圓智也淨行也。


△皆現其中者三德一時顯
發也。


△不離等者從此位位妙修理證三智三身分
分而顯隨其惑落即彰位號也然第三漸次獲無生
忍即通名以從初信直至等覺皆得名為無生忍故
又第二第三漸次俱通超次若利根第二漸次即得
六根清淨鈍者秪在觀行位中第三漸次利根即獲
無生法忍所歷五十七位皆是真修鈍者秪在相似
[006-0155b]
初信方破無明方登法忍又十信具在相似初住方
破無明入無生忍聖位難量非可麤意云云


疏文初立位所由。


△斷伏者教道名伏證道名斷又
等覺名伏妙覺名斷又教道名斷證道不斷云云



起信道前名相似覺道中名隨分覺道後名究竟覺
圓人初心圓修三觀圓伏諸惑圓觀三德初信斷見
二信至七信斷思八九信斷界內塵沙十信斷界外
塵沙以未破無明未證實理但名為伏初住方名斷
道又位位皆有伏斷此且略點大綱既是親證境界
凡夫漏識莫能備悉由惑落前後合所顯理得名不
同如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此顯法
身發真妙用約智即般若德功力淺深約行即解脫
德由是圓人所顯所悟所修皆不離理智行也。


△無
有佛涅槃者亡證果法也亦無涅槃佛亡能證人也。


△遠離覺所覺者雙亡理智也。


△華嚴四十一位不
說十信但有住前十善心也亦不出等覺。


△大品即
有等覺涅槃五行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


▲初
乾慧地。


△欲愛乾枯根境不偶者初句躡前第二漸
次也前云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婬即欲乾也
次句躡第三漸次也前云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
全一六用不行不行即根境不偶也。


△不續生者盡
此殘質更不重受三界生也此巳斷三界見思故不
續也破所知者無根境巳偶故無明即破法界理顯
也亦可且破界內法執入似位也。


△生實報者真實
[006-0155c]
感報也。


△執心虗明者我法二執空故曰虗明。


△未
沾果海法流水者未與理水接也問第三漸次巳證
法無生理何言未沾答但未與後位理水接也此正
在無間道斷惑時也若入解脫道證即初信也若鈍
根者第三漸次猶屬似位未接法流理下疑也。


信初躡前總示欲習初乾即乾欲也未與法流水接
即唯有智慧也。


△中中者即中智證中理也。


▲疏三
雙次則雙遮雙照寂照俱中故曰中中第三中中者
進進也。


△圓妙開敷者顯發也由念念增明觀智力
故圓妙之理又得開發。


△重發真妙者即圓妙開敷
也又從理發智也或可從相似證轉真實證故曰重
發真妙。


二正開十心一。


△妙信常住者妙信即能冥之智常
住即所冥之理即妙信之常住也又即理之智智亦
常住此則妙信即常住也。


△疏於實德能者即一體
三寶也於此忍可樂欲冥然契入也。


△一切滅盡者
頓斷一品無明故曰一切滅盡又約一斷一切斷故
曰滅盡無餘。


△不偏不邪釋中。


△是佛正因釋道。



不雜偽妄釋鈍真不住一切法而住中道故曰即住
其中。


▲二。


△一切圓通者達九界即佛界也故得三
科一切諸法無礙自在。


△如是乃至者超越現在也。


△習氣即種子也一切種子蘊在識中多所遺忘今
悉能記憶也。


△所經未經者即巳起未起之種也。



忘失煩惱即二十隨煩惱之一也。


▲三。


△精真發化
[006-0156a]
者從此精真之智現化自在也又發化者融通也由
此真智融通一切妄想純成真智也。


△進趣真淨者
進增淨行趣向真理。


▲四。


△心精現前者即心性彌
顯純一妙智也。


△慧即是智故云左右惑慧能揀擇
是因智能決斷是界金剛論云慧是智因。


▲五。


△執
持智明者以定持慧無二邊之動亂。


△寂妙常凝者
即上周徧之智凝然湛寂故稱曰定但照故曰智寂
故曰定體不異也。


▲六。


△定光即躡上定慧也。


△明
性深入者智性深照三諦理也。


△惟深惟進者深於
理進于行也。


▲七。


△心進安然者理智相冥保護無
失也。


△氣分交接者所證之理與佛所證等也佛踞
極理今始分得故云交接。


▲八。


△覺明即躡上定慧
由其覺慧深冥於理智定力深故能使佛光因心中
現又以因心冥極果理故云向佛安住此即因果平
等互相涉入名迴向心。


▲九。


△心光密迴等者光即
照也由心光冥合於佛故曰密迴。


△獲佛常凝者凝
寂也即分得常寂理也又心光密迴即躡上迴佛慈
光獲佛常礙即躡上向佛安住。


△無上妙淨者深得
中道也無二邊為作防非不失名戒心住。


△定道者
即定共戒道共戒此之二戒得不因受捨非要期但
隨定道證道之所感也。


▲十。


△過累不拘者明持戒
之德也若不持戒則起過造業為業繫累即不自在
今善得中道徧應十方故大自在。


△以此為足者以
戒為足也戒經云常當護戒足。
[006-0156b]


三十住一。


△以真方便發此十心者揀異相似故曰
真以此真智顯發此十心也。


△十用涉入圓成一心
即十心圓融互相涉入自在無礙即是一心由此妙
智而得心精顯發名發心住。


△發心者三心發也一
正因性顯即理心發二了因即智心發三緣因即行
心發十種三法一時顯發無住而住是住不思議解
脫然不獨此住三心開發但破無明見理即三心發。


▲二。


△心中發明者躡上也發明即顯現也履以成地
者即以此心為基依之顯發妙用也地者有能生義
故又以初住為二住所觀境故云治地住或可瑠璃
空中現精金假。


▲三。


△遊履十方者由理智合故能
起大用也。


▲四行與佛同分真智與究竟果同也。



受佛氣分者即分證與究竟理等也既合佛理智即
是用權實二智為父母故如陰身自求父母也。


△入
如來種者既合佛二智即是稟佛遺體初托聖胎令
佛種不斷。


▲五。


△親奉覺胤者由是受氣為種胤育
長養諸行圓成如人在胎五位具足故云人相不缺。


▲六。


△容貌如佛者具足理智無緣慈悲應用無盡
全如佛也。


▲七。


△身心合成者躡上容貌如佛心相
亦同也。


△日益增長者種智行三念念資益增長也。


▲八。


△佛自具十身者一菩提二願三化四力五莊
嚴六威勢七意生八福九法十智。


▲九。


△形成出胎
者破第九無明之因如出如又從體起用如出胎。



十化緣具足堪行佛事故云表以成人。


△太子者天
[006-0156c]
人最大之子也。


△世子者繼世之子也上言太子下
云世子互其文也漢制天子之嫡嗣曰太子諸候嫡
嗣名世子古則互稱皆得如禮云文王世子此天子
稱世子春秋云晉太子申生此諸候稱太子今譯者
從古式也。


△疏圓融不礙行布者圓融是約理約橫
故一位即能包括含融一切位也行布是約事約竪
故因不該果後不是前二義相資方成圓妙若知二
義相濟教味圓實則隨舉一義二必相兼故華嚴初
住成正覺現十界身作大佛事一位具一切位一切
位即一位雖則圓融若此而位次宛然高下不濫今
經第十住方明成佛入胎形成出胎文云十用涉入
圓成一心豈非並是二義無礙若昧斯旨眾異難通。


△大品為如佛者通教第十地菩薩破一品無明能
八相成道利生故如佛也。


四十行一。


△十方隨順者現十界身施三輪化若自
若他咸生歡喜。


▲二。


△疏如歡喜等者明四悉檀也
一切諸佛菩薩出世利生無越此四初世界悉檀生
人歡喜益即隨方異說令生歡喜二為人悉檀生善
益三對治悉檀破惡益四第一義悉檀入理益悉徧
也檀施也以此四益徧施法界一切眾生也。


▲三。



得無違拒者違意則多瞋今自他不違故無瞋也。



四。


△種類出生者現種種同類之身化一切也出生
者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也。


▲五。


△一切合同者於一
切法皆合妙理也所有塵沙法門或逆或順皆與實
[006-0157a]
相不相違背故曰得無差悞由不迷法故離癡亂。



六。


△則於同中者能於同中現種種異即理而事也。


△一一異相各各見同者即事而理也同異無礙名
善現行。


▲七。


△如是乃至者化用無量略有六種自
在今但敘大小自在故云乃至於一塵中現十方界
而不壞一塵之小相又不損十界之大相故曰現塵
現界也。


▲八。


△咸是第一波羅蜜者所起之行皆是
無作超過一切權小之行即是究竟彼岸之行故曰
尊重。


▲九。


△如是圓融者躡上尊重行也既能覺了
一一法門皆合涅槃即能成就諸佛利生軌範。


▲十。


△性本然故者達前諸行皆是性本具足不從修得
此了修即性名真實行。


五十迴向。


△迴向者前來諸位並約從體發用說今
則攝用歸體迴前二行向佛果理故曰迴向。


▲初。



純潔精真者唯一清淨實智也既能了法成智則無
無明惑障為留礙故曰遠諸留患般若亦同等者彼
說度四生九類盡成佛道而無一眾生得滅度者若
有相則疫倦愛憎也。


▲二。


△不壞者能以妙智壞一
切法而不為壞名不壞迴向。


▲三。


△覺齊佛覺者亦
可分智與究竟果智同。


▲四。


△至一切處者處即理
也由智顯發徧照於理智稱理周故名至一切處。



五。


△世界如來者此依正全是一心故得各各體徧
互相涉入。


▲六。


△生清淨因者理具性德之行具故
名生因即行也全性成修故云依因發輝取涅槃果
[006-0157b]
順性而修故曰隨順善根。


▲七。


△真根既成者真因
巳成也了達一切眾生皆我心性我心既徧一切眾
生心性亦徧彼此性同故得不失。


▲八。


△如名不動
故云即一切法即世間相常也亦可二無所著雙遮
也。


△亦三諦者即一切法俗也離一切相真也二無
所著中也。


▲九。


△真得所知者巳了法法無不是也
十方無礙者不著二邊善得中道故無縛著。


▲十。



法界量滅者無十界高下之相故云量滅又混四法
界故曰量滅。


△疏聖法因義者所證不思議實相之
法為聖智之因故云聖法因也。


四加行。


△疏小乘五位者五停心總別念處名資粮
位煖頂忍世第一名加行位初果為通達位二三果
名修習位四果名究竟位。


△大乘相宗三賢為外凡
名資粮位四加行為內凡名加行位初地名通達二
地巳去名修習妙覺名究竟然今位在迴向之後將
入初地作此四番加功用行破入初地之障或有不
出者含地迴向發心也問從前至此利根巳破四十
一品無明稍鈍破三十品何啻明加功用行耶答諸
經論及法相宗並是初地入理剏入此理為難故陳
四種加行今圓實教中無位可論但寄權教名目以
辨圓之位次故亦地前立也名雖同權義須圓實故
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然今地
前立四加行凡有三義一為擬權故二為登地高深
却難進趣不同前位破執尚淺如人及第為官歷任
[006-0157c]
雖多將入廟堂更宜進德修業三亦兼被歷別之機
於此修入以法華後有重施義故有茲三意故在地
前出也初地名決擇究竟名解脫初心雖祈究竟及
到地前加功且希見道如人西上意祈見王及近京
幾且祈入門而巳。


△以佛覺為巳心者用初地果智
為巳因心也。


△未能離因顯果者加行為因初地為
果位位相望迭論因果存二相因果也。


△心佛二同
者因果平等也猶存中相故云非出唯識云現前立
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迷覺
即因果者迷因果覺也。


△前之二位依明得明增二
定等者依明得定發下尋伺觀觀名義名義自性名
義差別四法所取是無立為煖位以此四法皆是自
心假施設有初得慧日名明得定尋伺者尋求伺察也即尋伺
名等四法假有實無也依明增定發上尋伺重觀無
所取名頂位即重觀四法實無可得明相轉增名明增定


△後
二位等者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
持於無能取亦隨順忍樂立為忍位即印前順後依
無間定發上如實智雙印二取俱空名世第一從此無間
必入見道名為無間然上四位所立觀門並是未證所修今即

證位圓修定慧漸入漸深也。


七十地一歡喜地。


△地者可遊履義又出生義智為
能履能發理為所履所發也。


△經覺通如來者妙智
冥合果理也當爾之時遠離分別動搖寂能所相離
五怖畏開百法明門證三德祕藏故曰通達亦曰一
[006-0158a]
子地巳離異生性障故等觀眾生如一子也。


△檀波
羅蜜增上者意顯此地菩薩亦備修諸度但就增勝
得名入此地時理智行三及諸陀羅尼等一時顯發
也。


△徧行者真如徧在一切遷流法中今得生滅去
來本如來藏。


▲二異性入同者躡前地為所破也性
戒成就者無二邊垢染善得中道性戒。


△三成就勝
定等者謂以智慧光照諸三昧及聞持陀羅尼能得
自在故。


▲四二身見者煩惱所知二障分別中各斷
一身見也身見以第六我執為本。


▲五一切同異者
達俗即照真照真即達俗故真俗同異俱不能及故
曰所不能至。


△類無差別者種種異類唯一真如不
同眼等種族別故。


△下乘者聲聞涅槃也不著此證
故名斷。


▲六性淨明露者三德又轉轉增明也疏住
因緣智等者雖修十二因緣智而不住著以之作方
便引發後位無分別智也然疏中多用唯識義消經
學者隨文用圓意疎之不可對滯云云


▲七遠行地
者多劫行行至不動之邊際故曰遠行。


△方便善巧波
羅蜜者謂方便攝取眾生安置諸善法中自此四度
皆後得智。


▲八無分別智任運相續者此地破現相
梨耶三境自此都泯既無心外之法故自行化他於
茲頓息攝用歸體唯與理冥故云任運相續未必至
此方得無分別智任運續也。


△願波羅蜜者謂現多
煩惱不能攝取內心正定為薄煩惱故須發種種願
力願薄諸煩惱成大精進。


▲九善慧地者從真如理
[006-0158b]
起大慧用說一切法一切種智無礙自在無不降伏
故名善慧。


△四無礙解者在心曰解騰口曰辨。


△力
波羅蜜者由親近善知識故聽聞妙法如實思惟如
實修行增長善力故也。


▲十初標指。


△第四位者修
習位也。


▲二正顯。


△融為果海者轉因成果也。


△二
相尚存者能覆智所覆理也。


△業自在者能斷業相
無動作因故得自在然真如唯一但就所亡惑障有
殊故彰徧行等名也。


△智波羅蜜者如所顯示諸波
羅蜜自受用法樂及成就眾生等皆依智所建立也。


▲等妙二位並可見。


三結位初。


△幻者譬如幻法雖無有實而可見聞今
觀若智若惑若行若證諸法亦然。


▲二。


△炎者風鼓
塵和日光名為野馬渴鹿謂之為水無智謂之為實。


▲三。


△水月者水中月影當處不實。


▲四。


△空者空
但有名望似有色。


▲五。


△響者妄謂空谷有聲發響。


▲六。


△城者日初出時蜃吐其氣望如城郭日高即
無。


▲七。


△夢者在夢謂為實寤方知是虗。


▲八。


△影
者影現不可捉元來自寂然。


▲九。


△鏡像者不內外
出入非生滅可求。


▲十。


△化者如化不曾生更說誰
為滅。


第五出聖教名殊疏。


△是尊重法釋寶字。


△揩定邪
正釋印字。


△唯佛究盡釋無上。


△以此照明釋眼。



竪窮橫徧釋海。


▲三。


△密即祕密藏也。


△因即楞嚴
妙定以之為因證彼果理也。


△智礙即所知障。


△蓮
[006-0158c]
華者三德顯發似蓮華出水。


六趣生因果。


△三界九地者欲界五趣雜染地色界
四禪無色四空。


△故意令生者令起貪愛煩惱潤生
三界教化眾生也。


二結示中。


△前後相濟者即俗而真一切咸泯即真
而俗因果照然偏在一邊成斷常見。


初總分二分一標列。


△因彼妄見有妄習生者眾生
妄分別有佛有世界起信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
有差別既因妄造必受妄執正法念經云如繩繫飛
鳥雖遠攝即還眾生被業牽當知亦如是。


二外分想能飛舉乃至成佛亦資想念如觀經中觀
念彌陀而生淨土然內分非謂無想但是情染之想
也。


初純想中。


△心開見佛亦須兼通觀行相似云云



二情少想多。


△差別之因一如上說者上中下品異
如魔業中說。


△仙鬼等四飛仙九想大力鬼神八想
飛行夜叉七想地行羅剎六想。


△保總法忍者保持
安隱令無退也。


▲三。


△情想均等想明斯聰者想是
清明之法稍增必聰慧也情是幽暗之法稍增必愚
鈍也。


▲四情多。


△無間是七熱者俱舍說八熱第八
名為無間於八熱外自有五無間也。


三結由自業。


△共中共變者山河大地地獄等是眾
生共業共變唯識有四句一共中共變即山河地獄
等二共中不共即田園產業三不共中共即妻女等
[006-0159a]
四不共中不共即正報身。


△同受此苦者謂彼彼同
受鑊湯等。


△受報不同者雖同感地獄而受苦各異
謂彼銕牀此刀山等又彼八寒此八熱等。


△元地者
謂本造鐵丸因即受鐵丸苦等結前生後。


引滿者牽生地獄是引業受有輕重是滿業初婬習。


△無明正發者即癡使貪瞋慢等九為助發也由貪
癡等惑故起於婬行故婬為所發也。


△根隨者根本
煩惱六隨煩惱有二十並如上貪習。


△有有具者於
種種物上生貪也。


△地獄者地下有獄也獄局也拘
局罪人處也梵語泥犁此云無去處捺落迦云受苦
器。


△鬱鉢羅云青蓮華凍成青淤之色奔茶利云白
蓮華鉢頭摩云紅蓮華皆色如此也八寒一皰二皰
列三𠿒音喝哳詀叱涉切四郝音赤五虎虎六青蓮華七紅
蓮華八大紅蓮華八熱者一等活二黑繩三號呌四
大號叫五燒熱六極燒熱七徧燒熱八無間。


△瘴海
氣也。


△人吸即病。


△衝突也。


△忤觸也逆也。


△火能
鑄物由瞋火故鑄成種種金苦具也。


△宮割者男子
去其勢故云割女子閇其宮故云宮又割即截其耳
也。


△秦五刑者秦相商君公孫鞅所制一墨刑刻其額以
墨指之二劓截其鼻也剕其足也四宮五大辟死刑新五刑即漢

鄭侯蕭何所制一笞笞耻也鞭令青色象東方甲乙
木有五等一十至五十每十下贖銅一斤二杖鞭令
見血象南方丙丁火亦五等六十至一百三曰徒徒
者奴也白日驅使象西方庚辛金夜間即禁之亦五
[006-0159b]
等一年二十斤一年半三十斤二年四十斤二年半五十斤
六十斤四流流散也如水東流更不西返水黑象北
方壬癸水有三等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五死
人死則骨肉歸土土黃象中央戊巳土。


△延亦引也。


△校即枷也易曰荷挍滅耳。


△大尾長胡者詩曰狼
䟦其胡載疐其尾。


△銳首者央銳其頭也文選云銳
耳白頭。


△飛心者動役其心也。


△如塵隨風各無所
見者風與微塵各不可見也塵雖有相非日不照以
喻姦𧨀人所不覺。


△如擘者如擘五指也。


△車檻者
拘夾罪人具也。


△畜惡者積惡在心也匿怨而友人
若作槿字濫上投礰也若拋字即濫上擲也。


△薩迦
耶此云邪見。


△見戒禁取者見即身邊二見也戒禁
即戒禁取也取即見取此五若執常即違斷執斷即
違常故曰出生相反發於違拒。


△染慧者邪智也。



見取者我所見事取為最勝諸見。


△戒禁者因見持
戒也外道因以天眼觀見雞狗死得生天便謂但是
雞狗死悉生天遂持雞戒狗戒如彼宿食訟即覆藏
巳事被他訟發也。


△追觸暴熟者追他過惡觸惱其
心令暴熱也。


△蛆螫者訢人之事如蟲毒傷人也。


二六交報初總標。


△六識造業者六根但是造業之
具如魚鳥之網然六識造復有正助第六正造前五
識是助造。


△總報業者引業也此業於諸業中最勝
故即能引生諸趣故。


△善不善思者正是業體善思
即為善報之因惡思即是惡報之因由前六造因第
[006-0159c]
八無記受報。


△強盛隨轉者前五不能造引但隨六
轉第六造善強盛前五即隨造善造惡強盛前五即
隨造惡。


▲一見報。


△色能役心令心躁動故盛火現。



種種惡物者鐵山鐵城牛頭獄卒創劒刀兵等。


▲二
聞報。


△雨霧毒蟲合是身境。


△毒氣合是鼻境云云


▲三齅報。


△餒爽者魚敗曰餒羮敗曰爽即敗壞失
鮮潔也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


△為道者塗道也。



觀即門兩闕也古今法云闕者觀也古者每門樹兩
觀於其前以標表宮門也觀者登之可遠觀也人臣
將朝至此則思其所闕故也。


△倳者竹之鋒刃也又
倳者以物𢮿地也思報。


△風能轉變迅疾且無形狀
似意之速疾也。


△荒即亂也。


△合石等宜為身境。


二別顯重輕。


△六根十因具足同造者如眼根造惡
時餘五根俱時備造十因也。


△不涉餘根者如眼識
與意造業時但是眼根眼境同造不兼餘根境造也。


△口意不作者意云身犯殺盜婬者口不起四惡意
不貪瞋癡也或意造三惡身口不作等或可身口意
三作殺盜婬者謂意念口言身作也。


△三業不兼者
不具造殺盜婬三也或為殺時即不作盜婬等或可
犯殺盜時不兼婬也或犯婬殺即不犯盜此但約不
具犯也。


△單犯一業者即犯一業時意不念口不言
也或可前二業此一業也云云


二鬼趣。


△輕重不禁者十重四十八。


△毀佛涅槃者
不信有究竟安樂處也。


△非是輕受者非謂造貪物
[006-0160a]
等十罪後便秪受鬼趣輕報此巳於地獄受重苦畢
方受鬼報也。


△魃鬼即旱怪之鬼有經作妖鬼即妖
媚之鬼惑亂人也以多情故。


△苦苦具者種種違心
之境也。


△水石變怪者孔子世家曰丘聞之石之怪
變罔閬水之怪龍罔象或云獨足魍魎山精也好學
人語能迷人。


△童子師即鳴童也因果報應皆虗妄
造受若了圓常都不可得故云若悟菩提本無所有
三畜趣。


△咎徵者惡行之驗也。


△𪄱鴹即陰鳥故主
雨諺云𪄱鴹鼓舞天下大雨。


△鶴者相鶴經云陽鳥
也是以主旱鶴能警露露下則鳴。


△狐即妖獸說文
云狐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枕丘首名山記
云狐先古之婬婦也其名紫紫化為狐。


△應時者燕
雁也燕知社後來社前去今古注云燕一名天女亦
名鷙鳥詩云燕燕于飛差遲其羽雁者隨陽之鳥禮
云季秋之月鴻雁來賓。


△麟鳳者麒麟鳳凰也牡曰
麒牝曰麟說文曰仁獸也詩義曰麟馬足黃色圓蹄
角端有肉音中黃鐘王者至仁則出鳳凰者神鳥也
雄曰鳳雌曰凰鶉火之禽陽之精也瑞應圖云王者
之嘉祥也遇亂則居夷狄也。


四人趣可見。


▲五仙趣。


△俾賤作貴者點物成金之
類也。


△榮衛者身中陰陽二氣也。


△悉化源者知一
切物變化之源也此十種仙不離人間但是名峯靈
岳方丈蓬萊即自變化園亭莊宅而居止也如漢明
帝永平五年剡縣劉農入天台山度山見一大溪有
[006-0160b]
二女子姿容妙絕遂留半年後因懷土求歸既出親
舊零落邑屋更變並無相識及子細詢問問得其家
是七世孫故知此皆仙類也。


天欲界。


△天者果報天然不藉為作念衣衣來想食
食至故名曰天俗中釋天云天者顯也在上高顯也
又天者坦也坦然高遠也春曰蒼天陽氣始發色蒼
蒼也夏曰昊天其氣布散浩浩然也秋曰旻天旻閔
也物就枯落可閔傷也冬曰上天其氣上騰與地絕
也然此六天壽量如俱舍說人間五十年下天一晝
夜承斯壽五百上五倍倍增云云


▲初四天王。


△於
邪婬中心不流逸者略舉其一也須具持五戒謂不
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兼行上品十善方生
欲天然此欲界六天兼護法心得生四天兼慈化人
生忉利天其心細妙善巧純熟生𦦨摩天兼修禪定
攝麤細念住生兜率天修欲界定生化樂天修未到
定破事障生他化天四王去人間四萬踰善那於須
彌半山有四級東提頭賴吒南毗留勒叉西毗留博
叉北毗沙門共領八部鬼神。


▲二忉利居妙高頂俱
舍云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峯金剛首
所居中宮名善現周萬踰繕那四峰即三十二天所
居也。


△戾者逆也乖也未能乖逆彼意也。


△三災不
及者此約彌勒居處說也餘凡夫天還受三災壞也。


△所居器者器界依報也。


△六受欲等者謂地居二
天形交同人法𦦨摩勾抱兜率執手化樂對笑他化
[006-0160c]
相視俱名欲也樓炭經云地居形交不泄𦦨摩相抱
或但執手兜率意喜語笑化樂共相瞻視他化但聞
聲及香氣而巳此六天衣皆重半兩阿含云四天半
兩忉利六銖𦦨摩三銖兜率一銖半化樂一銖他化
半銖。


△形雖出動者不同人類欲心麤染之相且云
出動也此下入第九經


二色界前欲天亦是色法以彼三欲五妙勝故但受
欲名此約色法殊勝故得名又此所有依正莊嚴皆
禪定發異下散動故受禪稱此天衣與欲天不殊頭
雖無髻如似天冠無男女相形唯一種梵語禪那此
云靜慮即定慧相均之目也亦云功德叢林等此天
無晝夜之異壽命與身量數等。


△除無想者含在廣
果天也。


△大眾部者律有上座部大眾部也。


△六行
者修六行事觀伏惑也亦名十二行觀因果合稱也
初攀為因至土為果初厭為因去下為果即厭下欲
界是苦是麤是障欣求色界是淨是妙是離也。


△味
此而生者有漏心修隨發支林多生味著即便感果
受生不出三界也。


△獨一而住者天王先住一劫後
起異計思念眷屬梵子俄生。


△無尋唯伺者麤念斷
故無尋存細想故有伺。


△為一因主者計我為因能
生梵眾也。


△八苦者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
得五盛陰也。


△不於三界現身意者若靜身歛念方
得入定即現身意也身如木石即現身心如死灰要
期出入即現意也若云在欲而行禪令魔心憒亂即
[006-0161a]
不現身意也。


△五支者初心覺悟名覺細心分別名
觀慶悅之心名喜恬惔心之名樂寂然不散名一心
二禪初天。


△離覺觀者尋伺立也尋伺是發語之加
行加行既無語言即息也光復生光故云光光相然。


△離諸麤重者亡尋伺也。


△無前五識者小乘及凡
夫若在定時俱不能起前王了境。


△欣上厭下者厭
離覺觀也此二動亂定心故是苦從此二法生喜樂
故是麤此二翳上定故是障二禪異斯故欣餘悉俲
云云


△內淨支者初禪八觸既除即內淨與定俱
發餘悉同上。


三禪。


△圓光成音者圓滿慧光成就教體故曰成音。


△三慧者聞前光音思惟妙理修習禪觀也現所詮
妙理清淨之性也即寂滅樂也。


△捨者樂上捨喜。



念者護念令其增長。


△慧者善巧離著樂者快樂徧
身此樂不同二禪倚喜生樂亦不同覺觀生樂唯受
樂息故曰一心。


四禪。


△願智無諍邊際者此依四禪修超越三昧禪
也此禪最為高上故云邊際邊際至極義也亦云願
智頂禪又能轉壽為福轉福為壽故名願智又隨願
即知三世能令他心不起諍故名無諍定。


△彼器非
常等者彼器即依報非是常住不壞之法情即有情
正報壽命有限報盡必滅故云生滅然此四禪得四
支林一捨二念三清淨四一心疏不出者略也離三
禪勝樂不生憂悔名捨等智照了名為護念無下地
[006-0161b]
染名為清淨定體不動名為一心。


二五不還天何故須雜修耶謂五淨居無別引業一
切有情法爾第四禪中秪有三品總報引業生彼三
天聖人既無煩惱故須雜修資下三天故業生生五
天也然所資故業是一由能資因行相有五故感五
天故頌云由雜修五品生有五淨居。


▲初無煩天既
無苦樂相形則無鬪諍鬪諍不生則無煩惱。


△雜修
初品者即下品心資也謂行人先入四禪定巳於此
定中先起多念無漏心相續現前次起多念有漏心
相續現前又起多念無漏心相續現前如是漸漸減
至二念無漏二念有漏二念無漏時名雜修加行成
滿次起一念無漏一念有漏一念無漏至此名為根
本成滿由此有漏無漏間雜修故名為雜修亦名來
熏禪以用無漏來熏有漏色定轉明果報轉勝也由
此資故業故從廣果歿便生無煩天也。


▲二。


△機括
者是弩矢要欲發矢以機括為要譬修禪以捨心為
要也若有苦樂研磨則生熱惱今既不交故得清凉
也。


△中品雜修者用前二品三心二無漏心二有漏心二無漏心為三
為加行更引一無漏一有漏一無漏以為根本資

故業故從廣果歿生無熱天。


▲三。


△更無塵像者周
徧澄寂更無塵像可以礙心也定慧均等故無沈散
由無沉散故名善見。


△雜修上品者此品有九心用
前六心為加行更起三心為根本資故業故從廣果
歿生善現天也。


▲四。


△精見現前者精明照了自在
[006-0161c]
無礙名善見天。


△陶鑄者陶即陶師為器也周書曰
神農作陶陶人瓦器之官也鑄即爐冶鑄像也漢書
曰猶金之在鎔惟冶者之鑄注曰鎔謂鑄器之模範
也喻變化自在也此雜修上勝品有十二心用前九
心為加行又引三心為根本資於故業即歿廣果生
善現也。


▲五。


△群幾者幾者動之微也即窮及萬有
將形之際也此欲形未形之時。


△所依大種者四大
種為識心所依即有理也空又是有理所依也此當
雜修上極品即有十五心用前十二心為加行更引
三心為根本資於故業歿廣果生色究竟天也。


三無色界。


△無色界無處者以無色法及所依處俱
異熟生有勝劣故說有四種謂於是處得彼定者命
終即於是處生也。


△同分者意識也若無色法受想
行三蘊依何而住謂依意識及命也。


▲初。


△迴心不
入入有淺深者有按位入有勝進入按位者如在小
方斷見惑入大即圓初信二三四果即二信至七信
升進者即破無明入圓初住也。


△消礙之言亦通前
二者有頂廣果也。


▲二識。


△無礙無滅者謂此空亦
空也。


▲四非非想。


△於無盡中發宣盡性者識在故
無盡妄計為盡故云發宣盡性也。


△非畢竟不迴者
斯但不於涅槃現座迴心也如不於此迴心生方便
土中初果經八萬劫方迴心二果六萬三果四萬四
果二萬支佛一萬一二三果云生方便者此據本說也本者謂一生中修習秪得初果
此人成無學後若生方便須經八萬大劫方迴心也餘果例知然是敷逼之談要令其人憚遠速於此世迴心
[006-0162a]
其實生彼聞勝應佛說法訓誘未必須經爾許時也從無想所外道天等者如

疏今更作解言無想天無上生義者且據經偏說機
宜無量或有一類於斯有上生者理亦無妨或可斯
文結指當文因揀無想不入也此既於彼窮研捨心
身心俱滅認斯空處便為涅槃更不入無色故云不
歸不同廣果能窮色盡歸無色也。


七修羅趣海龍王經云阿須倫此云不善神由慢疑
瞋故受此界生也餘如前。


△第七陳禪那現境者即
重明禪中所現境界令行人預識不落群邪故佛大
慈不問自說也。


△攬七寶机者攬取也即以手再來
取按也。


迷真妄起。


△疏我癡者即最初無明業相也。


△飾三
摩地者三摩地言義該理行今惟指理謂圓定慧嚴
飾法身也。


△心精通脗者心性通合也。


△亦通羅漢
者開權後經故可通也。


△陰消入明者陰是迷惑無
知明即智慧顯發也。


△削藉者削除板藉子孫永無
食祿也。


△區宇者色等五別如區同是陰覆如宇然
斯秪是色等邊際也。


△憶妄如一者起心分別即有
憶妄今亡分別故如一也。


△初心有破無明分者色
破方是觀行位耳今約三惑一體一破徧破故見思
時即是破無明也。


△內外精研者內身外境也又內
五藏外身質也。


△離心主賓於肝者本是心主而離
心主入肝為賓也。


△寶色分現者越分而現也又青
等分分而現也。


△迫心者急切觀心也。
[006-0162b]


二受陰。


△反觀其面者實魘歇亦不反見自面但是
心於根門動用自在故也。


△赤子者始生其體赤而
未衣也。


△嬰兒者胸前曰嬰抱之嬰前乳養也厭遊
盛故魔即現身水上出沒自在稱善知識我能令汝
早得解脫爭求此人以斷命根佛知即令以觀解之。


△稱量同德者於見識同者言我與彼等亦屬慢也。


△卑劣者知身卑賤反自矜高也。


△安順入心者由
心安定境順而無逆禪支深入故發狂欲。


三想。


△得意生身者隨意能應十界利生譬如意去
速疾無礙即同楞伽三種意生俱在十地若淨名疏
中三種意生俱約似位一三昧正受意生身通教二
觀法性意生身別教三無作意生身圓教皆言意者
未發真修猶是作意。


△淬七內切利者淬染也愛染祈
利令得精明也。


△暫見其身如百千歲者此人顏貌
耆古如百千歲又乍見似如百千年之舊識。


△愛深
入者惟愛深入山谷幽寂處也。


△簡䇿符牘者簡即
簡牘䇿即史䇿春秋曰大事書之於䇿小事簡牘而巳
符者竹長六寸分為兩片各收一片則合君臣之信也。


△理於地下者誘彼聽人藏身於地下自有明月寶
珠照之使不暗也。


△化性者化即萬化窮萬物變化
之性入空寂也。


△蝕神羅計也。


△四派者阿難歎曰
我今於世無用詣闍王所告別門人云王睡即度恒
河王夢蓋莖忽折覺巳門人奏其事王隨追之半河
方及請曰世尊入滅迦葉入滅我俱不見唯仰尊者
[006-0162c]
今復棄我何所歸依阿難默然即入風迅三昧分身
四派也骨與二國及天上地下也。


△四安樂者身口
意及誓願安樂也此下入第十經


四行陰。


△寤寐一者有想象及夢事可分寤寐之殊
今既皆亡雖有寤寐故如一也般若云遠離顛倒夢
想。


△麤重即想心也。


△來無所黏者鏡雖現淨穢之
像像不粘著鏡體故曰虗受照應如想盡故根識對
境雖暫分別過去更無緣慮。


△畢竟無有無始妄習
者上句釋了罔下句釋陳習次解意云惟有了別之
識此識具足無始罔象種子詺此以為一精真也。



未通各命者未達識陰也識是眾生各各性命之由
緒也。


△同生基者同以行為生滅本也。


△各別性命
者善惡種子千差萬別咸蘊識中故各別也。


△熠熠
者日中之塵擾擾紛紜也。


△元性者行陰是眾生生
滅之本性也此以事為性也熠熠即生滅也。


△性入
元澄者滅斯熠熠元性歸寂之識陰也。


△波瀾即喻
行陰。


▲初二無因。


△正心即正定之心也行陰周徧
生滅故云圓擾。


△灣環者輪迴也。


△本無因者一切
眾生八萬劫前本無因由而生也見末無因却云皆
本無因者以本驗末也本既無末可知也。


▲二中。



窮心境性者心性境性生滅無斷故計為常。


△氷水
者氷喻生水喻滅。


△六根者六根之識也。


△心意識
者重牒上八種識也心即第八意即第七識即前六
行陰正是微細生滅妄計為不生滅理。


△生理即行
[006-0163a]
也行中無想陰麤浮生滅故云更無流止運轉也。



三中。


△有漏觀者未斷惑也。


△假想見者觀中似見
也。


△心如微塵者微塵至細難見心亦難見色身即
無常也。


▲四中。


△過未即今無故名有邊現在行心
相續無窮極故名無邊。


△我曾不知彼之知性者一
切眾生身雖在我知中被我得見而心不現我知中
此心既不到我知中故名有邊由我能徧一切眾生
身故名無邊也。


△研令取空者前三陰既空行亦研
究令空也計一切眾生身中念念生滅半生名有邊
半滅名無邊。


△一切所有者依報也。


▲五中。


△觀變
化元者即生滅元也。


△見所見處者見得及處也。



不見見處者見不及處也。


△以理都觀者總觀行陰
之理別生八種見解也於義無準故遺失章句也。



但答是者兼通有無也。


△二相各別者有中雖有於
無而無且不是有故云別也。


▲標。


△行是我之所有
者行既遷流不絕必我死後有相如見彼在必知水
存也。


▲六中。


△四句者一色是我二我有色三色屬
我四我在色受想行例然故有十六相也。


△或見我
圓者執我性圓徧能含國土國土之色是我能有。



隨我迴復者由我安置也。


△依行相續云我在色者
在一切色內遷流我既與行相續故我亦在色中。



不被陰迷者不被十境惱也。


△兩馳者各存其相無
相奪也究竟煩惱究竟菩提不相融刻如樹與果也。


▲七中。


△心無繫者不緣念也受能領納任持不散
[006-0163b]
故曰連綴。


△縱有生理者有行陰也雖有行陰與草
木等故知亦歸無也現在既不可得應知死後四陰
亦空因果合論名八無相。


▲八中。


△兼受想滅者略
舉巳滅二陰也行存是非無例知巳滅三陰亦非無
巳滅三陰今非有例知現存行陰亦非有故以存歿
相例成四句非有非無現今四陰既非有非無死後
四陰亦非有非無故名八俱非也。


△自體相破者當
句自破也計有非有以即無故計無非無以即有故
故成自相破也。


△隨得一緣者若於一陰見得現在
死後非有非無即知餘陰亦然也。


▲九中。


△七際者
七處報也一人二天三初禪四二禪五三禪六四禪
七無色此七處報盡皆歸斷滅更不續也。


▲十中。



五處現今即是涅槃更非別有安樂處也因修欲定
見圓明相便計欲界是涅槃也因初禪無憂故便謂
涅槃等。


△勝淨依即涅槃異名也。


五識陰。


△沈細綱紐者法喻雙舉也沉細行陰為能
感因。


△補特伽羅是所感果。


△深脉者行陰微細如
身中血脉深密難了。


△精色者精明曰色也又曰是
太陽之精故曰精色。


△內內者上是內照之觀下即
所照內境識陰巳極此外更無妄法可照故曰無所
入也無業牽生諸趣故曰諸類不召。


△見聞通鄰者
即見聞覺知通融鄰接為一體也。


初因所因執。


△巳滅生滅者巳滅行陰生滅而識陰
微細猶在故曰精妙未圓也。


△覺知通㳷者即見聞
[006-0163c]
覺知融通㳷合以為一也。


△全是識影者變起真如
影像也。


△言因所因者因由所因妄識執為真常能
為其因生萬法也此即執妄為真也。


△所歸冥諦即
識也妄計為所歸究竟涅槃也。


△因中為所得者計
有此真可得果上所歸安樂處也。


▲二中。


△能非能
者不唯認識為因抑謂之屬我體。


△外道所宗者外
道計欲界第六是常住能生諸子巳心為能事因眾
生為能事果從能成事故曰能事。


▲三中。


△在生滅
中早計常住者於識生滅中便妄計為常也又在行
陰生滅中見識不動早計為常也或可早字應作妄
字筆之誤也。


▲四中。


△成虗謬果者妄計人死成草
木實無此理故曰虗謬。


▲五中。


△觀塵成就者觀地
大之相寂然不動也又積塵能成世界也。


△一切亦
爾者因於根中發得互用遂計物物之上皆可發於
勝用成就勝果物既有知亦可修成知見合得常住
故崇火等。


▲六中。


△計明中虗者巳滅行陰生滅動
亂計此識陰圓明虗靜也。


△非滅群化者即巳除滅
前之四陰故云滅群化又巳破行陰類生變化之基
故故云群化。


▲七中。


△勞與牢古同用。


▲八中。


△互
通者識為命根彼我皆以此識為命故互通也。


△恐
銷盡者不貪欲則識不續識不續則命銷盡也故留
塵勞。


△女寶者爾雅云男寶曰彥女寶曰媛。


結勸中。


△因依迷惑者因不了識而生迷也。


△先習
迷心者宿曾熏習斯迷倒性蘊在識中因定激發也
[006-0164a]
全止是觀故曰奢摩他中毗鉢舍那。


△心垢洗除者
不為魔垢染心故曰洗除。


△褫直是切又音祉易曰以訟受
服賜之鞶大帶帶終朝三褫之。


△下劣增進者二乘行
劣由離魔故能進大行也。


二阿難因聞請益別顯中。


△必非妄想同類者意云
體是妄想同類故能容有想水想酸生也故知不獨
想陰是妄想也。


△由因受生能動色體者顯受亦是
妄想也若不因受妄想領納安能令其色體有損益
耶。


△融色質者由想念故融變其身如望夫石女姑
泉等又如月光童子想身成水等能坐緣天下故曰
通心念能變一切影像而緣故曰變影像。


△不出見
聞覺知者識體隱密故約事用以表。


△不容習妄者
若是真實不合容受習妄而發現也。


△習幾者此是
見聞中串習之幾微也。


△罔象者無形也。


△湛入合
湛者上湛是觀伏行陰生滅下湛是合歸澄湛識陰
也亦可澄湛之定合歸湛寂之理理是識之極邊際
也。


△日出孩生者日出則團圓頓現孩生則六根併
足此喻理頓悟也日乃漸漸升陟孩則漸漸長養斯
喻事次第盡也。


三流通。


△七寶者然有三種一海中七寶謂白銀黃
金珊瑚白珠硨磲明月珠摩尼珠二人間七寶謂金
銀瑠璃頗梨真珠硨磲瑪瑙三輪王七寶廣大等即
彌勒頌也頌云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今唯闕不
顛倒心也若欲具者即布施不求名等即不顛倒也
[006-0164b]
輪王七寶者輪寶白象紺馬神珠玉女居士主兵住
劫時人壽八萬歲即輪王化世也。


△眴息即經此方
他方者業猛盛故墮獄如箭射也。


△現無僧用者不
堪與大僧共任作法也亦翻極惡死墮極惡處故。



十重者殺盜邪婬妄語飲酒自讚毀他說在家出家
菩薩過失。


貪瞋謗三寶。


△一念者心之極少分極微是色之極
少分剎那是時之極少分也。


△苦因成安樂國者轉
三道成三德也能除極苦反受極樂也。


△能說人清
淨者非是名利生滅心說也。


△所說法淨者說實相
究竟之法也。


△得果淨者不令得人天二乘之果也
三總結迴向即疏家流通分也即迴其製疏功利普
益自他同臻祕藏也。


△迴向者所謂迴事向理迴因
向果迴自向他迴事向理者本由理具方有事用一
切修證不出理性也今迴此心向於實際迴自向他
者若迷理徧凡所修善秪嚴自身今知自他體等順
於本性故迴向眾生也迴因向果者所修善種不趣
二乘所修順性皆成了因因必顯果故迴向菩提如
此迴向方是菩薩大行方獲自他等度也。


首楞嚴經義疏釋要鈔卷第六
[006-0164c]

楞嚴經釋題一卷宋 宗印述


載于楞嚴經集註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