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675 楞嚴經義疏釋要鈔-宋-懷遠 (master)



首楞嚴經義疏釋要鈔卷第四
長水沙門 懷遠 錄


破六入二初飜名釋義。


△境入處者六根不能亡緣
返照為境所入從此引心起惑造業輪迴罔極涅槃
云六入空聚夜間當有六大惡賊來也金光明云六
入村落結賊所止故知六根是過患本然若了達亦
是解脫之元故下云知見無見此則涅槃。


▲初總徵。


△復次者次前五陰以別徵也。


△本如來藏等者本
[004-0123c]
即揀非始有如來即性德理智前云無始菩提涅槃
是也藏者含藏極果理智及一切法故曰藏也。


△妙
即三德難思真即揀非偽妄。


△如以不動為功。


△性
乃無改彰德也。


初舉喻顯妄。


△即彼目睛者即借前瞪目見華喻也
經文欲具合云即彼目睛瞪發勞者見空中華。


△能
結所結者能即無明妄見所即根境諸法。


△約喻指
法者兼目與勞是喻同是菩提即指法。


△瞪發勞相
者約喻結歸也雖結能喻意在所喻心境也。


▲二約
塵辨無。


△發見居中者發生見性居于根中也。


△明
暗尚如影像者能發尚同身之影鏡之像全不可得
況所發耶。


▲初標無生。


△非明暗即非他生。


△非根
出即非自生亦即非自他共生。


△不於空生即非無
因生也下皆做此。


▲二破生處。


△如是見精本無自
性者下云由塵發知今若心無明暗見性豈存以自
望自者根自當處有見也。


△世俗即浮塵也浮塵能
生勝義也。


二破耳中初舉喻顯妄。


△同彼直視者此由塞耳故
頭中作聲恰似彼直視故見空中華也餘皆例知。



二破生處。


△有聞成性者空中若能有聞巳自成聽
聞性不合名空也。


▲三破鼻。


△前則聞境者空生聞性
在浮塵中前進齅香迴合齅鼻。


△或可迴齅汝鼻者
迴猶反也意云從空出來反須齅鼻以鼻巳是所聞
境故。


▲四破舌初約塵辨無。


△因甜苦淡者甜苦即
[004-0124a]
動境淡即靜境故云二種也。


▲五破身初舉喻顯妄。


△劣者喻真者以在迷時無明力強能熏真性真即
隨緣成諸染法故真隱妄顯也。


▲二破生處。


△廣其
道理者違順秪是合境今開為二境破之是廣歷而
破盡洗疑情也。


▲六破意初舉喻顯妄。


△意根是第
七識梵云訖梨瑟吒耶末那此云染汙意意者恒審
思量名之曰意相宗所說但能緣內計第八見分為
內我若小乘但說一切諸法皆從六識建立不說七
八二識然心亦多種相宗說七識為心根是不可見
法非同色法可見即勝義也若肉摶心即形如蓮華
上有七葉即浮塵也然今經不論色與不色盡是菩
提性中無明勞相皆同空華無體可得即是藏性故
也。


△覽塵斯憶者緣覽夢中所見之塵憶想不忘名
憶喻生塵忘記名失憶喻滅塵疏云睡故成夢等意
顯睡中必有心境經文巧略也。


▲二約塵辯無。


△內
緣者意根名傳送識第六緣外取境七識傳歸賴耶
故不緣外。


▲二破生處。


△將何為寐者將何為心知
寐塵耶合更破寐文略也。


△滅即同無者滅境現時
此心巳同生塵謝也。


△令誰受滅者教誰受知此滅
塵耶。


▲三結虗妄然斯且是偏破眾生著有之病也
須知即破即立雖或偏破而未甞不立雖或偏立而
未甞不破文有出沒義必常備破即是空立即是假
立破相即是中三諦三觀舉一即具不可暫亡說者
讀者不可不了一經首末皆不離此也。
[004-0124b]


三破十二處初總徵梵云阿野怛那此云處謂識生
族即蘊以積聚為義處以生門為義界以種族為義。


▲二隨計牒破。


△一切都無者能生色根既消即所
生一切色相皆泯也。


△行相如色者但以空字替却
經中色空。


△觀空非色者見空時無色也能生色既
滅所生見即亡故曰見即消亡。


△亡即都無者色見
俱無也。


△誰明空色者合且云誰明空質。


▲二破聲
處二隨計牒破。


△在祇陀林則無有我者在祇陀林
之人則不見世尊也若聲往耳處彼鐘鼓處應即無
聲如佛入城祇陀林中即無世尊也。


▲三破鼻處。



銖者二十四銖為一兩。


△不從外入與鼻合者鼻舌
身三並合中知境若離外則不知也。


△麤顯而破者
意云煙雖未遠氣可遠徹今約煙破義麤淺也然但
騰阿難計辭自然破得有力此由阿難計其香氣生
於木中即破云則此香質因爇成煙意云木自燒爇
成煙因何得有香氣阿難云此煙便是香氣豈更離
煙別有香耶於是破云若鼻得聞合蒙煙氣也煙若
便是香氣則鼻聞時其煙應須蒙合汝鼻煙且擊旋
未至遙遠四十里內何故巳聞。


▲四破舌處初舉事
處故。


▲一破色處。


▲初舉事以徵。


△於意云何者於
汝意中還如何也為復色塵為緣生得眼見為復眼
根為緣生得色相耶。


△生門為義者頌曰聚生門種
以徵。


△酥酪者烹乳成酪烹酪成酥煉酥為醍醐醍
醐味之美者也。


▲二隨計牒破。


△黑石蜜者黑板糖
[004-0124c]
其堅如石含則消也。


△何成知味者凡云知味須一
一了知是甜是酸等今若混而為一豈名知味預猶
關也。


△必無所知者必無所了知也。


△云何名味者
云何名為知味也。


▲五破身處初舉事以徵。


△此摩
所知誰為能觸者意問以手摩頭之時則有所了知
或澁或滑名之為觸為復以頭為能觸以手為能觸
故云誰為能觸。


△按摩之法常式皆然者遺教經中
佛令比丘晨朝常式摩頭劣覺內身俾令進道也劣
內則削除鬚髮省外則瓦鉢壞衣令除貪以速證也。


▲二隨計牒破。


△若在於手等者能觸若在於手斯
則手自有觸頭則無觸手若無頭以顯觸自不成故
曰云何成觸也能觸在頭亦然大抵一法不能成觸
兩法能觸難明推令無迹以顯性常也。


△一觸所生
者頭手共生一觸也所生既一能生必合若合為一
一豈成觸。


▲六破意處初舉事以徵。


△無記者非善
惡也。


△意中所緣匪離善惡無記也此名小三性若
徧計依他等名大三性。


▲二隨計牒破。


△法則非塵
者若則是心斯法則不是所緣塵境也。


△非心所緣
者既不是法塵則非是心家所緣境也。


△為知非知
者意問此離心在外之法塵為有知為無知。


△異汝
非塵等者意問離心有知之法為異汝心為即汝心
若異汝心又能有知即非是法塵全同他人心量也
以他人異汝兼有知故若云離心有知之法即是汝
心此乃心外更有心也故云云何汝心更二於汝。
[004-0125a]


破十八界初總徵。


△各一種族者眼等六根是一種
族色等六塵是一種族眼等六識是一種族又種族
別者眼根眼境眼識是一種族耳根耳聲耳識是一
云云


▲初牒計雙徵。


△如所言等者前徵心處阿
難曾引為難故今云如汝所明也又阿難小乘唯明
此義故。


△眼色為緣者眼為增上緣能發識故色為
所緣能牽識故。


▲二隨計牒破。


△識將何用者識本
別了諸物今無色空有識何用。


△汝見又非等者意
云不唯無境秪此能生識根自無相狀雖屬色攝且
非青黃等可見之色是不可見色故云無所表示能
生既無依何以立所生識界或可汝見若無青黃等
色即同龜毛兔角畢竟無體以由塵發知故意云不
但無色空故識無其用抑亦無色空故根自不可得
故云無所表示也。


△汝亦識其色相遷變者今色滅
而識不遷又却能了色相遷變故知識性不從色生
也以不隨能生滅故。


△質破者難破也又質者責問
之辭。


△從變則變者色變識變也若隨色變則無識
界也識雖不變本非空生故不能了空猶眼與聲也。


△合則中離者離別也若言根境共生此識斯中間
藏須有知不知別也若許兩別則知自合根不知合
境故云離則兩合又離則兩合者若實別者即知與
不知二法合成一識故云離則兩合。


△開義者知與
不知合中間須有離開之縫也。


△無者二物合則混
為一體更無中間識位可得也。


▲二破耳聲界二隨
[004-0125b]
計牒破。


△必無所知者若定無所故之境能知之根
尚自不成況依根生識豈及有耶。


△雜色觸塵者色
香味觸雜成浮塵相也。


△雙質二根者勝義浮塵也。


△無聞則亡聲相所在者若無聞根如何顯境下云
因根有相故。


△又許因根有相者謂斯聲境心藉聞
成既許因聞以成聲相聲相復能生識此則聞聲之
時即是聞識也。


△不聞非界者若聞聲時不聞識者
即不可云識從聲生也又若不聞識亦不聞聲若不
聞聲即無生識之界故云不聞非界。


△誰知聞識者
識既巳為所聞將何為能了知知是聞識耶。


△則內
外相復從何成者若有中間之識則可分有內根外
境中既不存內外安立他皆傚斯。


▲三破鼻根界二
隨計牒破。


△名身非鼻者但名身根非是鼻根。


△名
觸即塵者但名觸塵即非是香塵。


△元觸非鼻者本
自屬身覺觸非鼻聞香也。


△伊蘭即臭樹。


△栴檀即
香木。


△質不生香者此二物體不生香臭也。


△香不
因根無有香界者須藉根緣方有香塵也下云因根
有相識不知香。


△因界則非從香建立者縱許香能
生識文且不能自知香境以此而知依因識界不從
香有故云則非從香建立。


▲四破舌識界二隨計牒
破。


△誰知根者者舌既巳成味境將何了知根是味
耶。


△味自不生者既舌非苦等眾味則知味自不生
於舌也獨有汝根安能生識心如羸人非杖不行或
可舌性無苦等境甞味之根尚自不生況所生識故
[004-0125c]
云味自不生等舌性即舌根也味自不生者甞味之
根尚自不生也味自生識應不自識故云同於舌根
應不自甞也俱生即如物有始終俱苦俱甜等。


△變
異者始生苦而後甜始生淡而後酸等。


△元無自性
者既屬兩勢自性本無也。


▲五破身識界二隨計牒
破。


△必無離合等者意云身若自能生識必不假離
合二境為對待緣也。


△物不觸知身知有觸者此二
句先定有知無知異也。


△知身即觸者若許觸能有
知則應身即是觸也以身有知故知觸即身亦然。



即觸非身等者既有知之身即是於觸故無身也有
知之觸即是於身故無觸也故云身觸二相元無處
所將汝一因者觸上有知為一因也上約有知奪破
觸位體不可得無生識義今更約離合破無觸塵無
生識理若觸合身之時即全是身之體性將何為觸
能生識耶空無質故不能成觸今若離身亦復然也。


△內無外無者根無故觸無也。


▲六破意識界二隨
計牒破。


△所思者所思惟境也。


△發明者由所思境
引發顯明意根故也以由塵發知故今正破第六識
兼七八破也。


△七八二識俱第六根者唯識云五四
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即第六識以七八二識為所依
根故云六有二也。


△亦同名意者起信有五意識故
七八二識俱得名意也。


△同意即意者能同是第六
所同是七八也。


△云何意生者云何可言意根生第
六耶。


△云何識意者若云所生之識同能生意有了
[004-0126a]
別者又如何分那箇是識那箇是意耶法通六塵故
須料簡離合等離合即身境動靜即耳舌之境生滅
即通指諸塵俱是生滅之法或生滅是甜淡字筆之
誤也。


二重約七大會相者前巳廣約三科會相即性今更
約七大會之故曰重也又此七大即前三科也地等
五大即前十二處根大即六入識大即十八界但以
為門不同宜樂有別故重說也。


△小乘法相者或可
法相是指權宗。


△內外者內謂正報色身髮毛爪齒
皮肉筋骨名地煖氣名火動轉為風痰淚精血大小
便利為水外即依報所有地水火風也。


△諸法自相
者如火處不容水等各自立故。


△寂而不圓者不雜
故寂有水處無火故不能圓徧。


△共相者生住異滅
徧一切處皆有故此則圓而不寂唯有涅槃圓而且
寂雙揀共相自相也。


二顯實教。


△體無不在者竪窮橫徧故。


△物無不是
者一切浮塵幻相皆藏性故大外更無一法可為形
待故云當處得名。


▲初正顯七大。


△攝空有等者空
大即空法地水火風即有法色法塵法根大根法識
大心法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性也隨眾生等相也
然以七大共攝諸法且是一往配對直須大大各具
諸義方為今經大義含攝如地當體是有有即色塵
亦即根也以浮塵勝義同是色故又色空等無不以
識為體即是心法諸法當處滅盡即是空法隨緣即
[004-0126b]
相不變即性一大既爾餘悉例然然此猶是約事相
道理以攝末是不思議理舉一全收圓融頓攝須知
大大皆是不思議理圓具諸法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即是圓融三諦三諦攝法更無所少約性理造隨緣
事造雖論二造不思議一如此方為絕待妙大下云
性真圓融皆如來藏不得此意難會深經。


▲二引證。


▲三結判然此七大性徧相徧性既具德相亦具德
如水八德隨風起波波亦具八良由理具方有事用
故此七大雖各周徧而不混雜故云均名七大其猶
一室千燈其光各徧一室互互相在而不雜亂一經
文心唯在茲也。


初申難。


△中道了義者約體明教也不思議理即邊
而中中理本來具一切法是故法法皆不思議一色
一香莫非中道故也了義者究竟之教又文字性離
即是中道故曰中道了義。


▲初指意標示。


△汝先厭
離等者巳經法華開會即捨小向大故又前云恨無
始來一向多聞等是厭小慇勤啟請十方如來等是
求大。


初立理總非。


△若彼大性等者若地性之體非是和
合即不能與本等三大和也若不可和又何得言四
大和合能成諸法若四大體是可和之法即同所成
之法有變異也則生滅連連不能止也然須知大性
非和合非不和合而和合而不和合非和非不和是
雙遮而和而不和是雙照遮照圓融三諦一體名如
[004-0126c]
來藏方是妙大方是今經正旨耳。


初破地大初舉事標。


△常說極微色邊際俱是隣虗
異名今經以極微色邊際俱為有方分微者隨經所
出也。


▲二立理廣破。


△合色非空者意云若合色時
自見合色非是合空也。


△教觀俱有者立言名教修
之會理名觀。


△內外無憑者域中方外俱無此說也
或可內教及外道教俱無斯說也。


▲三會通實理。



汝元不知等者謂三諦之理無始本具阿難與一切
眾生無始本迷故云汝元不知前云一切眾生從無
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等。


△性色者不是虗妄緣
起之色此是性中本具妙有之色故曰性也真空性
色但有二名體是一也。


△清淨本然等者這故本無
九界妄染故曰清淨表則理具十界故曰本然此是
理具非論事造故皆云性然理必融事事理不二方
為一真法界。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等者即隨緣事
造十界依正也然理如水具波性事如水起滅成波
眾生有業能感藏性隨而應之也。


△疏第一義諦者
中道實理也。


△即真而俗等者俗故十界俱假故云
性空真色真故生佛寂然故曰性色真空寂照一體
名為一心。


△顯即中之真俗者非是單真單俗是不
思議即中道之真俗也舉真時即俗中之真言俗時
即真中之俗言中時是即真俗之中故云舉一即具
三也。


△無所不在者時處悉有也。


△種性者三障即
是三德也障為德種如波為水種水為波性。


△體德
[004-0127a]
者謂此心性具諸佛之身土身土互融相即無礙如
指水性本具眾波故曰清淨本然。


△體量者心性非
內外徧虗空同諸佛等法界如一波之水體徧百川
故曰周遍。


△成妙三觀者若能體達依正之法性色
真空是即空觀所謂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體
達性空真色是即假觀所謂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
不假色空不二是即中觀所謂一中一切中無空假
而不中斯則三觀一心非縱橫並別名為妙觀以此
觀冥三諦之理諦觀一體無二無別故天台云諦
觀名別體復同是故能所二非二。


△十界漏無漏異
者如前九次第定中說。


△色法淨穢者依正之色也
正則十界五陰不同依則四土淨穢有異也。


▲結責
中。


△無知者九道眾生無佛知見故曰無知。


二破火大初總標無性。


△寄於諸緣者艾鏡日合方
有火故又鑽動本堅方有火故舉事標徵。


△出火鏡
者崔豹古今註云以銅為之形如鏡照物則影倒向
日則火生以艾炷之也淮南子云陽燧者出火方諸
也論衡曰於五月丙午日午時鍊五方石圓如鏡中
尖窪天晴向日出火。


△地最勝者除天之外地類之
中最為勝也。


△日種者甘蔗王不從胎藏中生但日
炙甘蔗開割而生南山云星名從星立姓也。


▲二依
理推破。


△自能者猶云獨能也。


△紆猶於也。


△非緣
豈有者從空無因生也。


三破水大初標無性。


△流息不定者決之則流堰之
[004-0127b]
則息攪之則濁澄之則清舉事標徵。


△出水珠者淮
南子云方諸見月而津為水十一月壬子日夜半子
時於北方鍊五方石形如盃盂向月得津有云方諸
是承靈盤也。


▲二依理推破。


△不流明水者所經之
處若不流水明知此水非月降也或明潔之水也。


四破風大初標無性。


△無體者或可作體性義解謂
無常性也或無則瞥爾無跡也。


▲初舉事徵。


△大衣
無正翻義云雜碎衣亦云合成衣然有三品九種自
九條十一條十三條名下品兩長一短同七條以七條亦兩長一
短故十五條十七十九條名中品衣皆三長一短二十

一二十三二十五條名上品衣四長一短。


△壞色不
正色也或云離染等。


▲二依理推破。


△其衣飛搖者
風能飛舉搖動衣若有風必須離體。


△云何倒拂者
既被拂之人而自出風又自受拂即應風却倒轉自
拂面也。


五破空大初標無性空若無色顯發即無形狀然空
亦是色名所礙色有六種謂光影明暗極迥及空一
顯色下見空名逈色上見空名空一顯色。


▲初舉事
標徵。


△田主者即王種也弈世君臨仁恕為志弈世猶
繼世也仁恕即以心度物也。


△淨志者守道居正潔
白其橾也謂居守正道而無邪也。


△坐估者即商賈
也貿遷有無逐利遠近也行賣曰商坐賣曰買貿者
交博遷謂遷易也以有博無販賤賣貴唯利所從故
無遠近也。


△農者農人也肆力疇壟勤身稼穡也肆
[004-0127c]
陳也疇壟田畝稼穡者種曰稼歛曰穡凡茲四姓清
濁殊流婚嫁不通飛伏異路剎利淨行是貴姓如淨
流毗舍首陀即賤姓如濁流耕種墾植畋獵漁捕名
毗舍劫盜販賣無悲恩心名首陀捷疾即婆羅門十
八姓中之一姓也。


△旃陀羅即第四姓攝也。


▲二依
理推破。


△應見虗空出土入井者土從井出時應見
空從土中出而入井也。


△土因空果者因除土得空
故云空果。


△空何不出者既云空土一體應土出時
方合見空同出也。


△毉空虗實者毉實空虗也。


▲三
類通前義。


△若此虗空性圓周遍等者意云空既徧
而非生滅地等四大亦周徧而本非生滅也若斯之
言宜約觀慧說之云云


△無方大用者無緣慈悲隨
十界緣作冥顯兩益乃至春生夏長冬寒秋落等皆
大用也亦可立量類通云地水火風是有法定皆是
大故為宗因云性周徧故同喻如空大性空大既周
徧即如來藏當知四大亦周徧圓融即如來藏下根
識傚此。


▲三正會通今理。


△性覺真空者即俗之真
也以對真空故改性空為性覺也以覺為俗覺有照
義故也。


六破根大疏二初辯異立名。


△大教始有空名者大
乘中說五輪即地水火風空也空性周徧時處悉有
故名大。


△根境識有周徧義者圓覺云覺性徧滿圓
無際故當知六根徧滿法界根徧滿故當知六塵遍
滿法界等又光明亦有六大皆不彰灼唯此七大最
[004-0128a]
顯明也初標無性。


△見覺無知者略牒也合云見聞
覺知無見聞覺知由色空境而顯發也或可單牒見
之一根意云見性本無見性可得也覺知皆性也。



或同非同者與下句互出也。


▲二依理推破。


△必一
明者定與明境一體也。


△本無邊畔者若空與見各
自分限則可云不一今既不可以分故非不一也。



見覺空頑者略舉空境也見自覺知空自頑鈍非和
合法也斥勸研詳。


△生滅同異者若隨境有生有滅
則同若不同境之生滅則異也。


七破識大初標無性。


△六種根塵妄出者意云識無
根源由根境假和合故有識生也若無根塵即無有
識前文云因緣和合虗妄有生。


▲二依理推破。


△相
見相待者根境互相形待而有也下云由塵發知等。


△非相非見者不藉根境也。


△非相滅緣者無四境
即滅所緣境也。


△欲何分別者能生空既頑暗所生
之識必無了知或可既無根境縱發得識了別何耶。


△有非同物者或可若有豈非同物象耶。


△可狀成
有等者空若可相狀者顯有形狀也若言其無又成
類滅。


△了別見聞等者或可即指此見聞覺知有照
了之義故曰了別見聞等也。


三承前開示獲悟初略敘除疑。


△微妙開示者蓋
蒙如來約心見二門廣破疑情又以三科七大會相
即性於是豁然頓悟常心獲破無明入初住位或在
信解行位等身心蕩然疑情畢遣無明若除即獲色
[004-0128b]
心無礙故曰蕩然。


▲初悟心廣大。


△各各自知者始
覺智起故曰自知。


△心徧十方即所覺之理常住真
心也十方者通該十界自他一體也。


▲二了物咸真。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者總該三種世間無不咸是
真覺故云皆即菩提此了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鬱鬱
黃華無非般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故經云破一微
塵出大千經卷舉一心時亦三千具足舉一色時亦
三千具足依正平等彼此互收三千界成咸稱常樂
豈更分乎情器之異哉。


▲三反顧遺身。


△若存若亡
似有還無也觀身即假如塵若漚觀身即空似塵亡
漚滅非空非假中道一心如空如海斯則以三觀觀
身實相觀佛亦然。


▲四妙獲元心可見偈文。


疏初釋歎佛。


△諸度所顯者六度萬行所顯故即報
身是智也法身是理理智相冥能起無方大用名曰
應身即不動道場應十方剎故以不動配應身也。



厭求者厭離煩惱忻樂菩提也若厭求心勝即覩勝
應厭求心劣即見劣應若以中道感應所見無非尊
特。


△通上下者謂妙湛尊妙總持尊妙不動尊也。



二釋歎法。


△言歎行者揀教理也首楞嚴妙定正是
行也義如釋題中說。


▲三重結示。


△理果者三身顯
出並是果法別取法身對理法也能詮此三即教法
也然下句亦含教理何者以行從理以立名教從理
而受稱斯三具足能克上句三身之果也。


△世希有
者教行理三皆希有也教圓理實行頓故。


▲二述益
[004-0128c]
上句破惑下句顯理無始無明初獲破斷下云一切
妄想滅盡無餘然無明即明無別有斷達九界事即
佛界理故無僧祇可歷也疏三初解初句。


△妄認四
大等圓覺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
相。


▲三商較悟道。


△兩教二乘等者天台四教中義
也兩教即藏通兩教聲聞緣覺也稟權菩薩即別教
獨菩薩法或兼藏通菩薩。


△圓教未發信者即五品
初名字位未入十信之人也然兩教二乘巳斷通惑
鈍根按位入者猶居相似若稍利者得聞今教昇進
入者必破無明。


初陳願。


△三法周備者悲智願也菩提心以此為體
也。


△先陳巳發者善財歷諸善知識所皆云我巳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未知云何修菩薩行等。



二述意。


△深心者二利俱運悲智等修故曰深心又
全性成修曰深心也。


△奉塵剎者遵奉承事塵剎如
來說法利生也。


▲二重請證明五濁之界煩惱煎熬
眾苦逼迫菩薩洪慈誓欲度脫今出披閱見菩薩心
為我如此若無慚荷不能策巳增修誠過頑石經云
諸大菩薩見眾生作惡業時身毛孔中悉皆流血當
知聖恩誠為難報乞除惑速成。


△審除者即觀智覺
察也希佛加被令我增明觀智斷餘細惑也。


△十義
者一是處非處力二業三定四根五欲六性七至處
道力八宿命九天眼力十漏盡力。


△自乘修惑者小
乘八十一品俱生惑也所知即無明也或可阿難今
[004-0129a]
經開悟巳破一品無明今更願速除餘品細惑也。



八相者一入胎二出胎三住王宮四踰城五成道六
降魔七轉法輪八入涅槃然有大小大即一相具八
相也輪者七寶之一也能鎮巳伏能摧未伏也此下入第
四經


科執相難性者滿慈因如來為阿難廣說三科五蘊
七大諸法皆即菩提生滅去來元如來藏清淨本然
周徧法界於是遂執世間染礙之相以難性中無礙
融通義也然此疑起由不能了妄元空見法實有故
生疑也若了性具隨緣有起起處全真故得事理無
礙寂照常俱豈被相之為礙耶疑有二種如下明之。


▲初展禮申歎。


△善為眾生等者佛具三智五眼普
鑒十界根機一一開導令得佛慧者蓋由善巧也。



不空不有等者謂非寂非照而寂而照是中道第一
義諦諦即諦理也。


▲二引喻述迷。


△微妙音者所詮
第一義微妙難思音即教也又音聲性空即是解脫
非離音聲別有第一義也。


△百步聆蚊蚋者斯反用
莊子義也彼說黃帝時有三臣一名離婁一名𧩶詬
一曰罔象離婁能百里見秋毫目明也𧩶詬能百步
聆蚊蚋耳聰也罔象耳聵目盲及帝遊赤水之北登
崑崙之丘南望還鄉失玄珠使離婁視之不見𧩶詬
聆之不聞唯罔象得之爾帝曰異哉罔象乃可以得
之乎彼明得自然真道非用心也今意云小蟲逾在
百步之外有眼見猶不及無耳聽豈可聞以況於佛
[004-0129b]
所證第一義法非色聲思議可及也。


▲三比論得失
阿難解悟是得未除習漏是失滿慈盡漏是得尚在
疑悔是失。


△紆者繫滯也疏二。


△約小乘煩惱障者
若望大乘無明全在未為無漏矣阿難法執輕人執
重滿慈反之故聞法不了也。


△正理論即小乘論也。


△境智者了境之智也羅漢却問凡夫何名赤鹽凡
夫云赤是色鹽是醎味方乃得知也。


△障法界理者
然有事理之惑若於事境不了即障事法界界內外
塵沙是也於理境不了即障理法界今但言理者深
必該淺也。


初藏性生相疑。


△陰處界等者陰即五陰處即十二
處界即十八界等即等七大也滿慈見說陰等諸法
皆如來藏清淨本然從此遂疑既是清淨本然不合
現有山河諸法次第遷流生滅不巳。


▲疏對消經文。


△即同剛藏等者剛藏菩薩見普賢章中云圓覺普
照寂滅無二乃至云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
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疑云既是
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彼約妄體故曰無明
此約妄相故指山河也今經若欲反難應云若山河
諸相本來自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清淨本然耶。



責無窮者十方眾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
何時復生一切煩惱等今經即云若此妙覺與如來
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如來今得妙空明
覺山河大地何當復生此則悟巳復迷迷巳復悟故
[004-0129c]
無窮也。


△廣略者彼經文略也。


▲初釋圓覺取捨之
心正是輪迴也若以此心辯圓覺性累彼圓覺亦成
輪轉如雲自駛見月有運動舟自行見岸有遷移若
欲見岸月之無動須寂舟雲以觀之欲見覺性之本
然須亡情見以體之。


▲二釋今經。


△如空華相者喻
不實也空華似有而體實無由眼病見山河似有而
體元盡因無明有空實無華起性實無法生。


▲三結
示。


△疑難大節者若不先了妨障修行若言本淨何
用起修若云諸法本有如何可除又若成佛後再起
煩惱空勞修進終始何益由是遲迴難為取捨若知
眾生但是理淨諸佛事理俱淨如是則不妨策修令
事淨也。


▲三雙結求誨。


△攸往者所歸也易曰利有
收往。


△迷雲者大眾心疑猶雲翳空也。


初敘詮。


△勝義中真勝義性者即勝義勝義諦也上
勝勝於俗下勝勝於真真俗俱勝即中道第一義諦。


▲二顯益。


△定性者其性決不可改也。


△未得二空
者雖得界內小空未得十界假名空未得十界實法
空即不得界外二空也。


△迴向上乘迴心向大也此
約現座迴心也若現不迴生方便土經八六四二萬
十千劫方迴心向大此亦敦逼之意云云


△無性闡
提者無緣因性也。


△五性者聲聞緣覺不定性人無
種性人及定性大乘也方便教中唯許定性大乘及
不定性中半分得成佛耳常論阿練若取絕人煙遠
放牛聲處今約法解不離方便權小之定故曰無喧
[004-0130a]
雜又楞嚴大定體性寂然無二邊喧雜初唯一真心
汝常或作甞字。


△性覺妙明本覺明妙疏釋甚詳然
此二句作真俗無礙事理相即義解亦要性覺妙明
即真之俗斯理不礙事也本覺明妙即俗之真此事
不礙理意令滿慈了知性不礙相故山河炳然相不
礙性故法法全真雖說二諦不思議一前云離一切
相即一切法若能如此體達則山河大地未甞礙於
清淨本然清淨本然未甞妨於山河大地此約不思
議一真法界非真非俗而真而俗以答之也如是則
不被法縛方於山河自在無礙斯即答盡所疑也猶
恐鈍根未了滿慈故疑故佛約妄生起以說也。


△唯
然者對尊順從之辭禮曰尊者問唯而起無諾初顯
經意。


△法界者即勝法因義也。


△實相者離諸相故。


△如來藏者含藏眾功德故。


△淨明心者靈鑒無染
故。


△絕相答者泯真俗絕性相也。


▲初釋性本。


△相
非生起者實相無相也起信云覺心初起心無初相
故。


▲二釋妙明。


△左右言者意云言異體一也譬如
一物由人在左謂物在右人或在右謂物在左物實
不動故普照即寂滅故云不二。


△古人即諸家疏解
也或有約一真一妄釋或約在纏釋云云在彼不能
具引。


科二起諸妄法合先開科云疏二初舉義標門二依
門釋義云云


△生滅門者即覽理成事門乃立一切
諸法有染有淨一一示其妄法生起元由令知虗妄
[004-0130b]
也。


▲初總問覺明意問為復本自有明故名覺明耶
故云為復性明稱名為覺又問為復覺體不明須假
所明來合方得為覺明耶故云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二答由所覺。


△若此不明等者此則指覺體也滿
慈意云若此覺體不得所覺之明名為覺者者即牒
則無所明一句執也意云既無所明安可名為覺明
但可名為覺也所明即所覺之境也。


△疏覺妙明妙
者覺即體明即用意云體即全用之體故曰覺妙用
即全體之用故曰明妙體既圓徧用亦周圓如明與
珠實非異也。


▲初破真覺墮能所。


△有所非覺者若
執有所覺之明則非真覺也以真覺不墮能所故所
緣即境也智即能緣也。


△都無者理智雙亡也。


△二
取即能取所取若存能所即非真覺唯識云以有所
得故非實住唯識。


△經云即楞伽經。


△二妄即能所
也。


▲二破妙性無湛明。


△無明又非覺湛明性者如
來意云覺體若無性明即不合號曰覺湛明性也此
則不唯真覺墮能所抑亦如來成妄語以我常云覺
湛明性應誑眾生也。


▲三結示真妄二覺。


△妄為明
覺者意云性覺本自具足真明而汝妄計明與覺異
故云妄為明覺能所纔立妄想紛紜大地山河自茲
翳目。


初通明妄覺托真之相。


△覺非所明者真覺本無所
明也。


△因明立所者因本性自明故妄情不了計作
所明斯則全迷性明為影明也如眼翳故全清明燈
[004-0130c]
光作圓影也。


△四惑者我癡我見我愛我慢也。


△本
識初相者由不了覺本自明故成賴耶識也此識含
業轉現三相最初一念不了是業相故曰初相。


△四
住即見一切住地欲愛色愛無色愛住地皆言住
地者由此惑故住著欲等界地也此四住惑前唯有
無明更無有法先於無明故曰無法起也。


▲初異相。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者全法性為無明也如澄湛
之水全起成波也動望不動是相望論異能所不同
生滅有異等即當體論異也。


▲二同相。


△彼所異即
異相也。


△因異立同者因異異相乃成同相立即成
也頑空妄見冥昧不分故曰同相下云空見不分是
也又同者空也由動真故成頑空也下云虗空為同
等此當體論同。


△疏中前異於真即指異相。


△今異
於異即指同相欲異異相乃立同名斯則全迷性明
為影明也即相望論也。


△絕待無同異者中道實相
絕諸待對故也。


△本識分齊者起信名三細亦名三
不相應染彼明八地菩薩力斷現相九地斷見十地
斷業。


▲二總指釋成。


△如是擾亂相待成勞即同異
二相前云同異發明。


△勞久發塵自相渾濁即無同
異相也。


△泪即濁亂貌初由細引麤。


此四是二障體者智相相續是所知體執取計名為
煩惱體然一念迷真二障頓興三道具足未必定取
六麤為二障也前之三細根本無明正障中理今且
就六麤略配攝也。


△妄想內熏者根本無明也。


△由
[004-0131a]
是方生者生起六麤也楞伽云境界風所動種種諸
識浪騰躍而轉生業果相續即造業相眾生相續即
受報相。


▲二因內感外。


△前後改轉釋世也。


△隔別
不同釋界也。


△結由二相者虗空以同相為能感世
界以異相為能感二釋後二句。


△真有為法者此特
揀真也此是有為之無同異非無為之無同異也。



現識者起信五意識中名為現識六染中名所現色
不相應染。


△能事即能所也。


△一念頓現者一念纔
興全法界以成諸法故無先後但以言難頓陳說成
前後也如云起為世界靜成虗空起是動相靜是同
相若執法起定有先後者應先有世界後有虗空也
初風輪。


△全是無明者強覺影明迷真起故全是無
明斯一念初起時也起信名為不覺亦名癡佛名經
云獨頭無明為煩惱種。


△空見不分妄見頑空混然
一體徧迷法界也。


△一明一動即妄見影明。


△一昧一
靜即頑空內由相搖不息外感風相不停故世界初
興風輪居首俱舍云安立器世間風輪最居下其量
廣無邊厚十六洛叉等洛叉此翻為億。


▲二金輪。



堅明立礙者由內堅執所明外感質礙之相。


△彼金
寶等者由堅執故寶乃堅剛也。


△因空生搖者躡上
風輪為因也餘悉傚此。


▲三火輪。


△堅覺寶成等者
由妄覺堅執影明故外感金寶之相故曰堅覺寶成
由妄覺搖動分別故外起風輪故曰搖明風出生滅
不停即為風本堅執不捨即為金本火能鎔物壞散
[004-0131b]
故曰鎔散。


▲四水輪。


△寶明生潤等者寶有光明兼
能流潤然此但明外相相生若約內心則由愛心故
也愛心沈下故成水輪下文云心發愛涎舉體光潤
內有懆心故感火起內心生滅故有風輪內心堅執
故感金輪故知四輪皆因內發即是如來藏體循業
發現也故山河世界亦是眾生增上業感亦是諸佛
妙用故迷則為礙悟則自在也。


▲疏初消當文。


△非
愛不生無始種子蘊在藏識若無愛心沃潤終不生
起如世穀麥種子若無水潤終不萌芽。


▲二通辨虗
妄。


△同一妄心者起信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心而有
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能結所結不離
一妄譬猶空華能見所見不離一翳。


△愚人即無法
空智人也揀異小乘。


△然小乘等者此設妨也意云
俱舍說有三輪下說水輪故頌云安立器世間風輪
最居下其量廣無數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輪深十一
億二萬下八洛叉水餘凝結成金即三億二萬是金輪也若然
則風在初次是水後乃金也今經何故水在後金在
前耶而。


△不知下釋通也風既堅礙諾健那神以金
剛杵懸擊金剛有碎風輪不動能既持水即是堅礙
故以風之堅性為金輪也以金以堅為性故此約性
故金先水後彼約相故水前金後慇師云論妄始則
金乃居先說安布則水居其下安立論其理勢了妄
推本為先兩義既成寧勞貯妨。


△不知是何因種者
不知從賴耶變生也然說自棃耶猶為隱密其實性
[004-0131c]
中本具良由理具方有事用也鏡之像性水之波性
可方之也。


▲明諸相發生者此總中論別上雖總明
四輪為世界體界中之相相類萬差故一一相偕明
發起之因由也。


△火騰等者易云火就燥水流濕雲
從龍風從虎皆物性之法爾也一騰一降四輪之性
交加互雜也。


△彼大海下引現事以驗也世間海有
火起洲潬含水蓋本由水火結成也。


△瞋增愛微者
凡情瞋則憎而不愛故外感水劣之相。


△滋蔓者藤
滋長曰蔓又草長也瞋愛慢三廣布相續生長不巳
若草之滋蔓也。


▲二結相續。


△皆由內心者由內妄
心遞互相由以為因種故感世界相續也經從火騰
水降巳去不約內心俱論外相相生者前巳總明也
初指因相。


△明理不踰者妄雲既翳理月難彰也。



二結成根塵。


△色香味觸合云香味觸法。


△根境識
三為業性者由根取境識起分別造貪瞋業纏縛生
死也依此造業是業之性。


△不行他緣者金皷經云
云眼根受色耳分別聲鼻齅諸香舌䑛於味所有身
根貪受諸觸意根分別一切諸法六情諸根各各自
緣諸塵境界不行他緣等。


▲初舉類標。


△同業相感
者父母及子皆起想愛方受生也又同業者同人業
同畜業等業異則不生也。


△合離者俱舍云濕化染香
處謂濕即染香生化即染處生也。


△化即生之總名
者上云合離即濕化也此即通指四生俱名變化也
初情想所因。


△見明色發者妄心見妄境也即是中
[004-0132a]
陰見父母也。


△明見想成者因妄境起妄惑也想即
惑著此正顯托識時也。


△異見者男胎於父則為異
見也見即想也於母為同想也女胎反上說。


△色同
於心者同即稱合也色境稱合巳心也。


△二結成種
類。


△異本之種者此不同藏識中未受潤散名言種
子此是泡苞異本巳受愛潤之種也即有支如世間
穀麥巳苞漫者也胎約現生起種約未生起或二句
俱約托胎時種即愛父母遺體為巳所有想即福德
想如華林宮殿薄福想如棘林圊廁云云


△三處情
想者子亦於父母起愛想也俱舍云九處命終心皆
須生愛想。


△界趣同業者同其界類也若異界別類
則無受生理。


△胎卵分者若胎即自成輭肉卵即生
穀也。


▲二分為四生。


△情想合離四生皆具者一一
類生皆有四義胎卵二種男則於母起愛為合於父
起憎為離前云同想為胎異見成憎濕生則先想其
濕處或香或臭想巳即愛著愛著即情也或染可
意香處受生為合皆不可意香處為離又濕生受生
時先遙想可情觸而生即具四義也化亦遙想勝處
情合彼生胎卵亦然遙想則是想是離愛著是情趣
彼受生是合此乃任運四義各具然俱舍說人畜各
具四生鬼通胎化二生地獄及諸天中有唯化生也
人具四者卵生即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又般遮
羅王妃生五百卵生巳羞恥恐為災變以小函盛棄
殑伽河隨波而去下鄰國因觀水次遣人接得經數
[004-0132b]
日間各出一子養大驍勇所往戰征無不從伏時彼
鄰國久為冤讎欲遣征討般遮羅王極大憂怖王妃
聞之慰諭王言不須愁惱此五百子皆我兒也夫子
見母惡心必息妃即登城告五百子說上因緣若不
信者各張其口妃按兩乳成五百道各注一口從斯
和好濕即布殺陀王頂疱中生又髀生王是髀疱中
生又菴羅衛女從長者庭樹中生即韋提希夫人是
也化生即劫初下為人種也胎即可知旁生四者俱
舍云化生金翅鳥能食四生龍濕生金翅鳥能食三
生龍胎生金翅鳥能食二生龍卵生金翅鳥能食一
生龍鬼有胎生如目連見一鬼母曰我晝夜生五百
子隨生隨食竟不能飽四生以卵居初者無明最初
徧迷性覺如卵被穀之周覆也。


三業果相續者業即業因果即果報報續於因終不
可易初欲本。


△想愛同結者指前想念情愛不離之
故結之成業也。


▲二殺本。


△貪愛同滋者由貪愛不
斷故枉取他身滋養我命同滋即同有取也滋巳之
業也。


▲三盜本西國羊類最繁故舉為首也俱生即
同處生也。


二釋成。


△我還債汝者我還汝債也經文語窄合云
汝還我命我負汝債我還汝債既冤債相詶故百千
劫常在生死下云除佛出世及奢摩他終不停𥨊。



二結續。


△皆由貪愛者貪即煩惱由煩惱為緣故造
業也。


▲三結答。


△如是三種者即世界眾生業果也。
[004-0132c]


△因了發相者因由性中本有直明了知迷故認為
所相下云圓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初滿慈申難。


△有為習漏何當復生等者並云眾生
妙明不增減同佛妙明不增減眾生無狀生山河佛
心亦合生山河以佛與眾生覺無二故。


二如來喻釋疏敘意。


△正方虗空俱喻真性也。


△妄
心妄境似有生滅者實無法可起滅如繩為蛇蛇無
起滅情中似有爾。


▲初問答迷本無因。


△迷無根者
迷若有根可以生迷迷既本無說何因迷根者因也
既云是悟豈却生迷耶是知迷倐起非由迷悟合顯。


△似有迷覺者迷即能迷無明也覺即所迷本覺也
妄謂似有無明迷於覺性也此即迷新而覺舊也或
可覺是始覺即悟也由迷故起起始覺智覺於迷妄
迷之與悟俱不可得似有覺似有迷也此則覺新而
迷舊也然理則非新非故迷悟俱亡事則在迷時真
性為舊無明為新約悟則無明為舊始覺為新。


△覺
迷迷滅者起始覺智覺迷令滅悟巳更不起迷故曰
覺不生迷迷癡不覺無知等皆無明也。


△疏云覺即
所迷本覺即初解。


△亦即始覺是次解。


二顛倒狂癡答。


△此實狂癡者空實不甞起華妄見
有生有滅謂從空滅早是顛倒況待更生狂之甚矣
縱愚終不如此山河不生謂有可滅巳是顛倒況待
更生非狂如何。


▲二反質結酬。


△如夢勤加等者斯
荊谿大師語謂雖勤修行但如夢有勤加雖則斷惑
[004-0133a]
全若虗空無實空但有名而無實體惑亦如是但有
斷惑之名實無惑障可斷所修因行如幻本空所證
之果如像無得蓋顯修無修證無證也清涼大師云
修習空華萬行安坐水月道場降伏鏡像天魔證取
夢中佛果生滅門。


初喻果成。


△因果雖殊覺性平等者金雖在鑛出鑛
有殊金體實無有異人雖有迷有悟覺性曾無有別
此則約事為語有惑可除也。


▲二合。


△雙合二喻者
金能斷割喻智能斷惑燒木成灰故喻涅槃斷果龍
樹云智德實斷斷斷德不斷斷鑛木俱喻惑也。


▲二
顯後二喻。


△迷悟成異者約事則有迷有悟下云理
則頓悟事非頓除二義相資方成圓妙。


▲三顯相資。


△撥者去也便謂等佛更不起修此墮惡取空見故
曰便成邪見龍樹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
如芥子許若執後二喻則推功上人自甘底滯還成
邪見。


二答大性俱徧疑中初標。


△拒違拒也。


▲二釋。


△隨
義對法者以明對識大能了別故暗空大動風大清
根大根能照境而體清淨故濁氣火大熱氣上蒸故
映水大霾地大霾即黃沙也詩云終風且霾初徵。



諸有為相者明暗等七相也。


▲三結。


△隨緣似有者
空喻真性日喻無明或可空日俱喻真性。


初相無所指。


△元妄者妄者虗偽不實之稱本來自
無故曰元妄。


△云何詰其相凌滅義者反質也既知
[004-0133b]
七大之相元妄云何更問相凌耶問七相既無何不
云觀相元無耶答迷者見有故指云妄又非脫體全
無故特云妄。


▲二性元不容。


△唯妙覺明者約理而
言獨妙覺明更以何法論不相容耶以性中本無染
礙地水火風等差別之相故。


一正合前文。


△汝以空明則有空現者汝心計有空
相藏性即隨業感乃現空相如以醜形對鏡則現醜
像。


△各各互發者或發地則現地發水現水等。


△又
隨人各發者約多人論也。


△俱現一相者盡法界眾
生同發空相則徧法界現空相餘亦然也。


△因熏習
鏡者鏡喻真如為染淨所熏現一切法。


▲初正喻。



天上日喻妙明。


△影喻所明。


△人喻強覺。


△水喻無
明。


△日影各去喻七大隨分別現。


初迷成世間相。


△相傾奪者汝心執色空有相傾奪
解藏性即傾奪也。


△非性性者圓覺性中無種種性
由覺性不守自性能隨種種性而發現故云循諸性
起。


▲二悟成出世用。


△一為無量等者以一法即無
量法故故能一為無量無量法即一法故故能無量
為一也以一切法體性本來融通不即不離自在無
礙及至了達親證之時獲斯神用也。


△標二自在者
一多大小也。


△正中現依者身正空依也。


△正現依
正者毛端正也所現寶王與剎即依正也然毛約不
執受邊亦通依報攝故曰亦是依中現依正也。


△依
中現正者微塵為依坐轉法輪為正。


△餘句含在其
[004-0133c]
中者合具六句謂正中正正中依正中依正依中依
依中正依中依正疏配對闕正正依依若欲具者即
經云毛端現剎即依中現依毛端現寶王即正中現
正。


△十自在者一命二心三財四業五生六願七解
八如意九智十法了達塵勞生死即是菩提涅槃故
曰滅塵合覺。


初真諦。


△本妙圓心者謂此心性本來不可思議圓
滿周徧靈明鑒覺故也總標此為三諦體也前云汝
無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即真諦性空真色即俗
諦皆言性者顯即中也三義一體即如來藏今欲廣
其義意令行人修證使行相分明故重明也云即云
而皆顯不離之義也此是一經之正體萬行之宗元
妙用之宏要故達此者成三妙觀境觀體一修性融
通等佛此須詎煩肯綮非七大不言根者在地等色
法中攝也亦影在下文也。


△亦即五蘊者非心即四
蘊心餘皆是色。


△非明無明者明即能觀觀智無明
即所觀境也此亡流轉觀。


△流轉者所謂無明緣行
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憂悲苦惱亦有四十四智逆
觀老死等十一支。


△明無明盡者即非還滅觀也。



還滅者無明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等亦用七十七
智逆觀老死等十一支。


△非智非得者智即能證得
即所證擇滅之理也。


△檀那云施。


△尸羅云戒。


△毗
離耶云忍。


△羼提云精進。


△禪那云靜慮。


△般刺若
云智慧。


△波羅蜜多云到彼岸由修六度能到涅槃
[004-0134a]
彼岸此一句總結也。


△疏三十七品者三四二五單
七隻八也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覺
支八正道。


△十力如第三經末記說。


△四無畏者一
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三說障道四說苦盡道。


△十
八不共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
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巳捨七欲無減八精進無咸
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
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慧行
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
十七知未來十八知現在此是極地之法不與凡外
二乘菩薩共有故云不共。


△怛闥阿竭或云多陀阿
伽度此云如來。


△阿羅訶云應。


△三耶三菩云正徧
正覺。


△非涅槃四德者涅槃即法身般若解脫一一
德中皆具常樂我淨之四德也。


▲疏初解經文。


△諦
緣觀智者即四諦十二因緣之觀智也。


▲二釋經意。


△但有名字等者約泯相說一切不立般若云若有
一法勝過涅槃我亦說為如夢如化但有對待皆無
實義以要為言十界俱空。


▲三釋次第起則從細至
麤復即從麤入細。


二俗諦即者即寂而照也斯十界俱假也所謂真空
當處即妙有也龍樹云亦名為假名。


△疏染幻差別
者真如不守自性隨染淨緣是差別法也。


三中諦疏初釋經文。


△雙遮等者離即遮也是即照
也。


△是即非即者是即是非即也皆云即如來藏者
[004-0134b]
即真即俗即中也三義體一非三而三非一而一三
一平等名不思議圓融三諦言即言非猶帶名言今
顯即非與非即非俱泯方為絕待妙體圓彰也。


▲二
通經意。


△離即非即無非不非者所謂離即離非即
無非無不非也即遮照俱泯唯一妙乘也。


▲初引淨
名。


△以言遣相者以有言之教遣蕩一切名相也然
天台說諸菩薩以言遣言文殊以言遺無言淨名以
無言遣無言三說雖殊理實無異。


▲二引天台。


△是
相如者指一切相本無差別無差故名如如即空也。


△如是相者謂此如即相也。


△點空性相者點示此
空即是性相體力等差別法也。


△相如是者謂相如
皆是也是即中道實相也故云如於中道實相之是也
初總責。


△以所知心者有所限量之心也平等法界
詎得以有量心求又所知心者未忘分別心也此則
分別心未忘云何出生死問金剛云是人能作是念
我得須陀洹果不不也世尊若作是念我得須陀洹
果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此正是忘分別何謂有念
答雖能忘念取自界而於法界妙理不免橫計邪推
迦葉云我等自此巳前皆名邪見人直至始教皆所
知心也。


△疏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者意云身
心語言皆滅則得果若不忘分別尚不能至自乘小
果況究竟佛性耶。


△輪迴心者分別心也。


▲二舉喻。


△琴者禁也禁止於邪以正人心也琴橾云伏犧氏
作說文又云神農氏作風俗通云琴者樂之統也君
[004-0134c]
子常御不離於身適足以和人意氣感發善心郭璞
云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五絃表五行大者為君小者
為臣文武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琴者伏犧氏作二
十五絃本有三十六絃長八尺二寸廣一尺八寸因
黃帝命素女鼓瑟帝悲故破之為二十五絃。


△箜篌
者風俗通云一曰坎篌武帝祠大一后土樂人篌調
依琴所作言其坎坎應節也篌者以姓冠章空者取
其中空也釋名云師延所作靡靡之樂蓋空國之篌
所好故云箜篌也。


△琵琶者風俗通云近代樂人所
作不知所起長三尺五寸法天地人與五行也四絃
象四時釋名云琵琶者本胡中馬上所鼓推于前曰
琵引却後曰琶因是為名也皆喻一切眾生藏性雖
各各圓具若不以圓智照之終不能顯。


△疏發起用
者三諦俱顯也全性發修故云起用也。


▲三合顯以
智合理大似按指於器妙音自發也。


△海印即大海
有文喻三諦顯也海印三昧即楞嚴定之異名也。



四結。


△斥化城者偏空涅槃也但三百由旬。


初申疑。


△猶未究竟者斷障既淺未證實相也雖知
山河皆妄又疑妄有初因我未究竟妄因莫測如來
證極必了元由故敘為問初舉事。


△頭鏡喻覺性者
頭喻覺體本寂鏡喻體具性明因有性明故執所明
如因照鏡忽生狂怖也證真記主鏡喻強覺忽生彺
怖喻諸法生起也。


△魑魅者山神為魑魅水神為魍
魎西京賦云山神虎形為魑它神猪頭為魅。


▲二問
[004-0135a]
答。


△更無他故者秪由照鏡見影妄起顛狂愛鏡中
像豈更別有因由所以耶了知是影狂心自息矣。


初責因。


△云何有因者妄即虗偽不實之名若執有因
應具根種若有根種斷應不可但由不了覺體本明
強分能所諸法此起如天忽雲如鏡忽塵古人云莫
妄想故知妄想不生諸法自妙。


△自諸妄想展轉相
因者就妄自論可說相因也如因無明故成三細因
三細故生六麤等又由過去二支因故有現在五支
果等云云自無法起者若體是妄脫體全空本不曾
起如繩為蛇蛇實不起。


▲二引悟釋相。


△佛猶不能
返者為為因也。


▲疏貼喻況顯。


△覺心初起者覺即
始覺也心即妄識亦可真如心提喻合顯。


△縱未歇
狂亦何遺失者以喻眾生雖處迷中性未甞失也如
見蛇時繩實無失也圓覺云眾生本成佛道即此謂也
初勸息妄緣。


△三緣者即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也由
所分別三故能分別亦三也此三分別即為造業緣
也持業釋也。


△三因即殺盜婬若無三種分別煩惱
為緣即無殺盜婬業也分別三種是煩惱道由分別
故於違順境造一切業也。


△三之助緣者三即殺盜
婬也緣即分別煩惱能助造殺等業故故曰三之助
緣即依主釋也。


▲二顯自真體。


△不從人得者法本
自然豈從他得鏡本自明豈從磨者邊得邪。


△肯綮
者喻不達妄故著事修行也。


△秪為顯覺者劬劬修
行欲忘分別忘分別者秪為顯覺今忘分別覺性煥
[004-0135b]
彰何藉劬勞然此蓋示修而無修修不滯相得而無
得得非外得故云歇即菩提歇之一字正顯絕待妙
修也故疏云非全不修行也恐迷者兀然坐守非菩
提因也意在策修令知無相成圓意也。


△大軱即大
骨喻著空也。


△肯綮細肉喻著有也。


△大窾即骨肉
之空處喻絕待中道也不達諸法本空而起修者似
解牛傷於骨肉也得理而修似游刃於大窾也。


△不
亡見全牛者喻其不能修而無修也云云然是譯者
借彼語以潤文以況不假多劫聚集而修行也彼莊
子全文云庖丁為文慧君本作王字解牛手之所觸肩之
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角彼切一砉然呼鵙切皮骨相離聲響然
奏刀騞然呼獲切庖丁即掌厨丁役之人供𦠆者也或云丁名也文惠王即梁惠王也解即宰
割也踦剌也言善能宰牛見其間理故以手搏觸以肩倚著用脚踏履用膝刺築遂使皮肉離折砉然響應進
奏鸞刀[石*砉]然而解蓋寄庖丁明養生之術也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

中經首之會桑林殷湯樂名也經首咸池樂章之名即堯樂也庖丁妙盡牛理既解割聲響
雅合宮商所以音中桑林經首也文慧君曰譆音希歎聲也善哉伎蓋至此

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伎矣釋捨也所
好養生之道故寄伎以獻君也又進者過也艱生之道過於解牛之伎也始臣解牛之時

所見無非牛者始學未達所見皆牛亦猶養生始學未照理境觸途之礙故也三年
之後未甞見全牛也才覩於牛便知空郄亦猶服道日久智照漸明所見無非虗幻
故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不以目覩經十九年合陰陽之妙數牽神以會
理亦猶學道妙契玄極靈心虗照豈用目取邪官知止而神欲行官主司之謂也即日
主色等類也既以神照不用目視故眼等主司悉廢止也從心欲順理行道亦爾也依乎天理

依天然之腠理終不枉截傷牛養生自然性心必不貪生以夭折也批大郗間郗交際用刀而批
[004-0135c]
戾之令各離異學道至生死窮際用心觀照令其解脫也導大窾苦管切骨節空處足導令殊學
道之人以有資空以空導有也因其固然因其空郗所以運刀眼見耳聞必不妄有分別

經肯綮之未甞伎之妙也常游刃於空未甞經槩於徵礙而況大軱古胡切大
骨也又盤骨註云軱戾大骨衂刀刃者也衂女六切鼻出血俗作衂又挫也養生用智妙體真空
細惑尚不染心麤塵豈容累德良庖歲更刀割也不中其理間也良善之庖猶未
中理經乎一歲更易其刀況小學之人未體真道證空捨有易奪之心者矣族庖月更刀

折也中骨而折刀也況凡鄙之夫心靈闇塞觸境皆礙必損智傷神今臣之刀十
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硎砥礪石也十
陰數九陽數雖解牛多鋒如新磨養生妙盡陰陽雖千變萬化而常湛然文慧君曰善哉

吾聞丁之言得養生焉第四下


慶喜難緣起者再責因緣也意云前文廣破本非因
緣非自然性又云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等
既破我說因緣何故如來自說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此乃因緣之義顯然。


△心中達多等者約喻顯法也
心即真心達多即無明妄法也。


▲三引他例。


△從老
梵志者老即諸尊者梵志即所師外道也並年老從
外道處來纔到佛所便得上果或可諸尊者先並事
老梵志也。


▲四結同邪。


△所說自然成第一義者前
云歇即菩提不從人得即覺性自然而得此則與俱
舍梨說有神我是自然性與今佛說覺性自然有何
異耶。


初標質所疑。


△即如城中等者即如猶云汝執也汝
執由因緣故狂狂息則不狂性自然而出也。


△理窮
於是者道理極至此也。


▲初因緣破自然。


△本自其
[004-0136a]
然者從本巳來自如是也無有之頭不是自有也。



何因緣故怖頭狂走者既頭從本自然而有應始終
不可改易以何因故而得狂走耶既可狂怖故知非
自然也。


▲二自然破因緣。


△若自然頭因緣知失者
牒計也意者頭雖自然由因緣故狂走者破云在自
然時頭既無失何不由因緣故失却頭耶若無所失
則非因緣也。


△了不相觸者頭自安然狂自妄生狂
之與頭畢竟不相于涉。


▲二破轉計自然。


△狂何所
潛者既本有狂須常怖走何以照鏡方始狂走未覽
照前何所潛匿耶。


△何為狂走者為猶因也既云本
自不狂今何因狂耶故知狂與不狂俱非自然皆妄
計也。


二顯無功用有生有滅顛倒難亡無菩提生無生滅
滅方名絕待下云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是也照即能
照智。


△照者即所照理也。


△無功用者證真後任運
進進向於上位即自然流入也。


▲一縱立正顯。


△若
有自然者縱使我教若有說自然者都絕生滅方稱
自然。


▲二舉況重明世間虗空不可和合可名自然。


△疏二成外道教者意云外道立自然今我教若立
自然即符外道教也。


▲三正示亡情。


△本然非然者
自然無自然也下句亦爾。


△合然俱離者復疎也此
則和合與自然俱泯也。


△離合俱非者遣藥也能離
和合自然之離亦亡也。


△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遣能
亡智也即此能離智之離亦不可得故曰離遠離幻
[004-0136b]
亦復遠離也然此俱證離合俱非也一斥成戲論。


菩提涅槃尚在遙遠者意云若以自然因緣之心求
二果者甚遙遠也。


△無心亡照者亡心於境但照自
性也。


▲二引事驗。


△阿那含此云不來亦云離欲三
果之人離欲染故故欲愛巳斷故曰愛河枯竭。


△令
汝解脫者彼離故汝脫也。


△疏二示多聞無功者
策行也。


△霄壤異者小乘三果方斷九品欲思若圓
人七信斷思惑盡八信巳去伏斷界內外塵沙初住
破無明普現色身十界界作佛故知天地懸隔也三
藏教佛尚不如圓十信也故永嘉云同除四住此處
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即劣天台云佛尚猶劣豈況二
乘。


▲三結真修。


△祕密妙嚴者空自憶持三世如來
果上祕妙莊嚴之法門於行何益。


△無漏業者首楞
嚴定也。


△憎愛苦者不恐分別於境違順則生憎愛
之苦又有妄可斷有真可得皆憎愛也若了如幻自
然憎愛不生也。


▲四舉佗為證。


△同悟宿因者皆如
貪欲為生死本。


△名本性者經云過去婆羅門名蓮
華實蓮華實有女名為本性即今登伽也巳離欲縛
故云出纏授記即蓮華色尼妙經記云當作千萬光
相如來。


▲五責隨塵境。


△自欺者本真自性不能認
取妄取六塵枉受淪溺故曰尚留觀聽。
首楞嚴經義疏釋要鈔卷第四
[004-013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