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675 楞嚴經義疏釋要鈔-宋-懷遠 (master)



首楞嚴經義疏釋要鈔卷第二
長水沙門 懷遠 錄


九通釋名題中初正題然此一題凡二十字有唐梵
具通別梵言摩訶此云大佛陀云覺烏瑟尼沙云頂
此之三字即總指性淨明心為一經正體也心性雖
離名相為益物故須立強名夫名能召法尋名可以
識體譬如因指可以見月又經云俗諦有名無實義
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今談實諦立乎妙名其宜者
哉法性常住周徧含容曰大下云空生大覺中如海
一漚發本有靈知曰佛下云性覺妙明本覺明妙等
本具出生妙用曰頂下云不動道場徧能含受十方
國土此直指一心法體本具三德妙常是心佛眾生
之本性一切諸法之親依是妙定之所顯是現化之
元基湛寂明圓常住平等包萬有以無餘吐十方而
發現眾生迷故目前不辨日用罔知華嚴云法性徧
[002-0094c]
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
形相而可得下經云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又云無始
菩提涅槃元清淨體由是迷之即為生死為煩惱為
結縛悟之即為菩提為涅槃為安樂解脫名祕密藏
大即法身佛即般若頂即解脫能超絕二死故以頂
對解脫然此三字須約修性離合釋之若約性者即
離義謂本有三種三理元徧為性三也從如來下即
全性起修如來密因修證即妙三觀為三般若菩薩
萬行首楞嚴即妙三止為三解脫即修六也故不二
門云離謂修性各三然此九法三三相冥秪是三法
三無別三體即是一九一難思方彰祕妙故我如來
四十九年說教蓋為開示眾生此之心性故下斥云
一切眾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
故受輪轉故知一經首題只是總明三法如是我聞
巳下即是別明三法若得此意一經之旨思過半矣
若以大佛頂三字自論修性者即是合義大即性德
法身佛即修德般若頂即修德解脫修性融通不思
議一名大佛頂不二門云合謂修二性一如來巳下
即是別顯圓頓修證之相以此二義釋之理無不盡
問長水何得不作此釋答文異義同尋疏可解云云
梵云多陀阿伽度此云如來即乘如實道來成正覺
上冥下顯三身備矣梵語散脂醯都斯云密因約教
則祕密首楞嚴但處心誦持自然成德約行則圓修
定惠非五乘七方便所知故曰果因又密是三德果
[002-0095a]
因即圓定惠修圓定惠趣三德果故曰密因然初心
能了森羅萬像即空假中皆是自巳心性故曰密因
然則見有自巳早隔十山豈況更存心外之法如斯
體達至近至妙一經宗旨無出斯也涅槃云復有一
行名如來行。


△修證者修圓因證圓果也。


△了義者
稱實究竟之談非是有餘覆相之說。


△菩薩者具云
菩提薩埵此云大道心眾生上求大道下化眾生。



萬行首楞嚴者由修妙定萬行自圓達事實相名事
究竟法華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經即通
號通一切故然具教行人理云云七種立題此從人
法得名孤山以頂字為喻即具三為目。


疏二初總顯意經有下假設難意云下問名中備顯
五名一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二名救
護親因度脫阿難入徧知海三名密因修證了義四
名大方廣妙蓮華王五名諸菩薩萬行首楞嚴何故
題中不說大方廣妙蓮華王及救護親因入徧知海
之二名耶謂該下釋通也所以但合三為題者謂該
教等諸法足故了義教也密因修證萬行首楞嚴行
也如來菩薩人也大佛頂理也萬行等因也如來佛
頂果也了義為顯首題嚴為密又呪辭名密今經是
法華後說所談教等圓妙與法華不殊教即惟有一
乘法無三及二行乃即觀之止解脫難思人則分證
極果如實徧知理則法界中道性德含容因之與果
諸法實相顯即無覆無遍密乃惟圓無外如斯八法
[002-0095b]
玄妙覽者足見幽深。


二別釋中。


△義含者經中雖無理果為大佛頂文而
有理果為大佛頂義。


△明指者既云三摩名大佛頂
豈非稱行為佛頂耶既云佛頂神呪豈非以教為佛
頂耶。


△悟修無妄者由分明宣示令所行如所說也
又不歷僧祇獲法身即悟修也銷我億劫顛倒想無
妄也。


△寂照含空者藏體寂而常照含育太虗豈非
理有大義性覺妙明豈非理有佛頂義耶周徧法界
即果有大義。


△明極即如來即果有佛頂義也。


△至
極無上者如上教理行果四法皆至極無上也。


▲二
若以下全約理法配體大即常住心體也起信云摩
訶衍者一法二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
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靈照
等者心體本來靈明鑒照無有九界染礙之法故曰
絕諸妄想。


△自性顯照者當體鑒覺故起信云所言
相大者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謂自體有
大智慧光明義徧照法界義真實識知義清涼不變
義常樂我淨義等。


△隨緣現益者即體具性德無方
妙用也隨彼根熟眾生現真應二身作冥顯兩益故
起信云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諸佛所師之法者無一佛而不依此證菩提也經
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


▲二。



如來下配下諸字。


△顯了宣說者無覆相故。


△究竟
利他者揀三無二有故又不令得權小之樂故然此
[002-0095c]
八字即顯圓人圓行圓理圓教即天台四一之義也
云云


△諸菩薩下約因修配後八字此定為諸三昧
總領能攝一切行故故曰萬行首楞嚴疏引下經雙
證上義也下云過去諸如來斯門巳成就現在諸菩
薩今各入圓明。


次廣釋中初標。


△當體者非是形對小法而受大稱
涅槃云譬如虗空名為大空不因小空名為大空涅
槃亦爾不因小相名大涅槃此是絕待之大故曰當
體受稱佛出無增佛滅無減曰常十方無外曰徧。


二釋中初釋名。


△揀小名大者彼欲揀異小乘故曰
大乘百法論今言大者體性周徧無不含容非生非
滅無去無來不掛脣齒不涉有無但以別無名目強
受大名故起信云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畢
竟平等不可破壞惟是一心故名真如。


▲二顯義。



竪窮三世者世是遷流造作為義但是有為皆被三
世所遷今此常心窮徹三世而三世莫之能易。


△惟
此先於諸法者依此建立諸法也下云一切因果世
界微塵因心成體。


△今經常徧者下云常住真心性
淨明體又云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又云失
汝元常故受輪轉又云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又
云無為起滅等即常義也又云妙性圓明又云清淨
本然周遍法界又云十方虗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
點太清裏又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此皆徧義
也。


△仍具三義者體相用也性即體淨即相明即用
[002-0096a]
又無始菩提即相涅槃即用元清淨體即體諸可例
云云


釋佛頂初標。


△佛即覺也。


△頂即究竟也故曰佛頂
究竟覺也。


▲初。


△本覺絕妄想者體既本來靈鑒即
無無明暗昧無暗昧故絕諸妄想之法也此則本來
清淨非適今也故起信云從本以來不與妄染相應
即空如來藏亦名自性清淨心等。


△具足無量功德
者本具性德三千之法也即起信自體有大智慧光
明義等名不空如來藏也寂故空藏照故不空藏寂
照不二二藏體一名為本覺。


▲二。


△始覺依本覺有
不覺者覺性本明由不如實知故忽然念起即成無
明無明不覺也。


△依不覺有始覺者若無不覺無明
何有始覺可得良由不覺流浪生死內假本覺資熏
外由知識教道從此悛迷成悟乃彰始覺之名論云
覺知前念起惡能止後念令其不起即始覺初起也。


▲三。


△究竟覺始本不二者謂極果之時惑障都盡
智照無用遂合歸體名究竟覺。


△藏性顯現時者即
前本覺藏性由始覺而究竟顯也。


▲三結。


▲二約現
事釋既因佛頂放光而說教行故以現事目教行也
三釋如來。


△如者常也。


△來者合也即始覺智合本
覺理故曰如來此報身如來然有三身若云無所從
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即法身如來若云乘如實道
來成正覺即報身如來若云從真如海中流出即應
身如來三身相即方是圓談今雖約報上冥下應三
[002-0096b]
身足矣。


△下說教行俱約諸佛者下云即時如來從
胸萬字涌出寶光徧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又
云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又云十方普佛世
界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汝欲識知無上菩
提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等又云十方薄伽
梵一路涅槃門斯顯一心一智佛佛道同也。


四釋密因約行中。


△具空假中者以此定是不思議
妙三止一體真止是即空二方便緣止是即假三息
二邊分別止是即中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一二三
而一二三不可思議止即是觀名偏意圓故也斯圓
三止圓照二諦空即三諦俱空一空一切空假即三
諦俱假一假一切假中即三諦俱中一中一切中非
謂先空次假後中故曰即是一心此定成時五眼三
智一念開發故龍樹云三智一心中得。


△非縱者不
同點水之縱。


△非橫者不同烈火之橫。


△不並者非
合也。


△不別者非散也。


△諸佛同此法門者過去諸
如來斯門巳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等。


五釋修證。


△緣即緣教作理比度生解未能親證三
德密藏即是地前菩薩唯識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
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真即分破無明親證
密藏依真如實理而修名為真修即地上巳去菩薩
也唯識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
二取相故然今疏中且約一代佛經總說故以地上
地前對一修也若的就今經所論即前二漸次為緣
[002-0096c]
修從第三漸次證法忍去為真修也天台圓教住前
為緣登住為真地住至等覺皆名分果惟妙覺名滿
以遠離微細無明故。


△所修所證俱大佛頂者因果
俱法界也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
亦諸法實相。


△如觀音圓通者下云初於聞中入流
亡所乃至空所空滅即緣修寂滅現前即真修。


六釋了義。


△了義者顯了宣說也又了者究竟也即
究竟稱實說也。


△覆相者隱覆真實之相而不顯談
也如般若經始自色心終于種智一向遣蕩若今經
則節節明示真實如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
體又云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又云其性真為妙覺明
體又云菩提涅槃元清淨體等盡理極談更無隱覆
也。


△勝義中真勝義性者勝即空義也於空而見空
實性故曰真勝義性也。


七釋菩薩。


△具多義者以此妙定具一切定是故修
之則無行不備。


八釋首楞嚴中初飜名。


△究竟堅固者修此定時五
蘊三科一切事法咸即實相故曰究竟不為煩惱動
亂能盡微細無明故云堅固。


▲二釋義。


△觀法如幻者
得如幻三昧也了九界法絕待如幻故。


△於法自在
者即王三昧為諸三昧總領曰王不為六塵煩惱染
縛曰自在一切眾生為法所縛故於法不得自在下
云從無始來迷巳為物為物所轉若能了物則於法
自在下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二殊勝者於同體
[002-0097a]
法性起慈悲二德也下云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
覺心與諸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六道一切眾生
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佛母者諸佛皆依此修也。



蓮華者離染清淨然並妙定之異名也。


▲初正出體。


△此三昧偏就妙止得名是解脫故以寂用為體既
是圓妙三止必須寂照常俱豈不即是妙三觀耶觀
即般若德即照用為體故知慧非定則無以窮其照
定非慧則無以深其寂寂照相資方盡其妙。


△染淨
都盡者染即六道凡夫淨即三乘賢聖今融九界咸
會實際故曰都盡又九界為染佛界為淨形對染法
故說為淨今九界之染既亡佛界之淨亦遣。


△淨用
顯者成圓明淨妙也。


▲解能詮初。


△就事釋法者任
持自性軌生物解也苟非能詮住持所詮義理莫顯。


△詮顯性相者詮辨理事分明令眾生亡其相而會
其理也又相即性故諸法絕待性即相故法法摐然
舉一全收自在無礙經能持義令不散失似線貫華
無飄散也。


△不顛墜者由經說故知惡墮苦知善受
樂故無顛墜三塗二死之患也。


▲二約理釋初惟就
藏體釋心性在纏出障無增無減曰常凡聖通為體
性曰貫含容具足色心染淨之法名攝論云是心即
攝一切世出世間法二徧一切法但於一切物上起
解悟心即為經也如古人見桃華而悟道因擔柴以
達性但取得意入解便名經也。


△亦具四義者良由
理具方有事用理既具四事亦必然如水具德波亦
[002-0097b]
具也若以義點示者但能於一切物上生於解心名
法世間相常本無去來曰常於事達理見法實際曰
貫一色一香三千具足曰攝是知法法法爾具四故
得手不執卷常讀是經矣。


▲二別號初釋印度。


△月
邦者又彼國賢聖繼興如月照世也。


△中印者彼國
北背雪山畫野分邪七十餘國統論其要惟五印土
今揀餘四故曰中也。


△或飜為不至者此國兵馬強
壯所有怨歒皆不能至或翻為善勝亦云無害。


▲二
釋道場。


△施無厭者此龍能興禍福凡有祈求雨水
皆蒙殊應人感其恩施多寶物於池以報龍也。


△緝
興者自佛滅後六朝帝王相繼興建也。


△六帝者一
帝日王為戀佛故造伽藍二覺護王又造南伽藍三
三如來王建東伽藍四幻日王又於北造寺五金剛
王造南伽藍六中印度王又造伽藍。


▲三釋灌頂。



五部者以彼土密言凢有五部一東方金剛部阿閦
佛為部主二西方蓮華部無量壽佛為主三南方羯
磨部不空成就佛為主四北方寶部寶生佛為主五
中央灌頂部毗盧佛為主。


三譯人。


△中宗者隋封高祖為唐公因號大唐自高
祖至景宗凡二十二主總合二百八十九年中宗即
第五主名顯即高宗第七子也。


△乙巳歲者是載歲
星次于乙巳也。


△般剌密帝亦翻為極量。


△四方各
有名者南曰象東曰紀西曰歒低北曰譯今言通四
方語曰象胥者善四方語者別受象胥之號也。


△正
[002-0097c]
諫者以正道諫君也漢時名諫議龍朔改為正諫至
中宗時復名諫議也。


△二省者中書省門下省也。



潤色者以其才力潤飾使語言流美理味煥然也。



烏長國者具云烏長那此云苑昔輪王之苑囿也。



彌伽釋迦正云彌伽爍佉或飜為雲峯。


十別解文義疏二初分科。


△準常三分者始自道安
法師判一代佛經總為三分即初中後三善也初善
生人信心即序分彰說法之由致中善生人慧心即
正宗分暢本意之玄門後善生人傳心即流通分繼
遐方於萬古此之三分冥符西域今古同遵也從如
是我聞至歸來佛所即序分從阿難見佛頂禮悲泣
至不戀三界是正宗分從阿難若復有人至作禮而
去是流通分。


二隨釋經分三段初序分疏二初分文二隨釋二初
證信序二發起序。


△證信者六成就也顯說聽時處
一一分明以證非謬令物生信故亦謂之通序經經
皆有此言故或云經後序以佛說時未有至結集時
方安立故然亦可謂之別序以經經如是等言茂深
異故。


△發起者則以事相表示發起正宗法義也或
曰別序謂經經發起別故如法華放光金剛乞食涅
槃勸人令問等或云經前序謂佛先自發起後方說
故或曰通序以經經皆有發起故。


證信疏初立由。


△由阿難問者謂佛將欲涅槃倚臥
雙林告阿難言吾今背痛阿難聞語知佛涅槃悶絕
[002-0098a]
愁惱有尊者阿泥樓豆即阿那律阿難堂兄告阿難言汝是持
佛法人且須裁抑如來今日即有明日即無汝當往
問後事阿難言何謂後事阿泥樓豆教問四事阿難
如教往問一問世尊在日以佛為師世尊滅後以誰
為師佛令以戒為師二問如來在日依如來住如來
滅後依何而住佛令依四念處住三問惡性比丘佛
自調伏佛滅度後如何調伏佛令梵壇治之四問遐
益後來理宜結集一切經首當置何言佛令安如是
我聞等言故云由阿難問佛令置之。


▲二立意。


△斷
疑者謂佛滅後諸阿羅漢各欲涅槃諸天王等心自
念言眾生有病誰當治者即禮大迦葉足白言大德
知否法海欲竭法船欲破法城欲頺法幢欲倒當以
大悲建立佛法於是迦葉受請諸聖弟子得神通者
皆來集會共一千人唯除阿難餘皆羅漢迦葉牽出
阿難苦言清淨眾中結集法藏汝結未盡不應住此
仍備舉阿難六種吉羅之罪阿難慚耻一一懺悔求
斷結使靡不精誠朗然大悟三明六通作大羅漢却
至窟中禮僧足巳大眾乃請阿難升座結集纔升座
巳未發言間感得自身相好如佛於是大眾遂起三
疑一疑他方佛來二疑如來重起說法三疑阿難成
佛纔唱如是我聞等言三疑頓息。


△息諍者同是羅
漢德業頗齊若云自言理宜喧諍纔言我從佛聞即
息諍也。


▲異邪者外道經首皆云阿憂阿憂表告今
云如是等言即異邪也。
[002-0098b]


二科定經文初說經時處。


△經如是者所傳之法也。


△我聞者能傳之人也。


△一時者機理契會之時也。


△佛者說教之主也。


△在室羅伐城者說法地也向
下與大比丘眾等即同聞伴也然此六事亦隨五教
不同且就今經。


△如是者眾生一念即佛為如三科
七大無非中道為是如此如是是信圓融一實如是
也。


△我聞者我有四種謂我我我無我無我我非我
非無我聞亦四謂聞聞聞不聞不聞聞不聞不不聞
今經即以非我非無我不聞不不聞為我聞也圓人
了我即空故云非我即空而假性具宛然故曰非無
我即中道妙義也不聞不不聞者謂不聞不不聞即
中道妙聞也又我即是聞以能聞所聞俱法界故故
使我外更無能聞耳根也所以但云我聞。


△一時者
亦五教異今取不思議一時也所謂非一非一切而
一而一切即中道雙非雙照也。


△佛者即應之法身
佛也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以應即法故說即
無說法即應故無說即說得則非說非不說事則而
說而不說若得斯意即於應身能了三身圓妙。


△在
者內住首楞嚴妙定迹住伐城精舍。


疏初釋如是二初合釋佛地論即阿難海與文殊結
集諸大乘經也故云傳法菩薩然有四種阿難一賢
二持三典藏四海賢即結集小乘持與典藏對始教
海即終頓圓也然人秪是一隨教而立四名也。


▲初
約人釋。


△肇即肇法師也。


△順則師資者信則師承
[002-0098c]
資取其道不信則不師稟也。


▲二約法釋如者䐇合
之辭是者無非之稱故云永離過非曰是。


▲二就此
經克性說。


△不動曰如等者若有生滅不可名如良
以藏性無動故得名如若有虗偽則不名是唯真實
故方稱曰是。


▲二會妄說。


△一切諸法本空無生滅
等者下云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
隨處滅盡乃至云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淨
名云彌勒如草木如等。


△離一切等者約遮照解是
也遮故離相照故即是遮照同時中道方顯。


▲更有
餘義者注法華云如是者感應之瑞也如以順機受
名是以無非立稱眾生以無非為感如來以順機為
應故言如是長耳三藏云如是有三一約佛明三世
諸佛共說不異名如以同說故稱是二約法明諸法
實相古今不易名如如如而說稱是三約僧釋阿難
所傳望佛本教不異名如永離過非曰是等。


釋我聞初釋我。


△假者謂於五蘊身上假立我稱要
別自他。


△徧計者凡夫計身為我計諸法為我所有。


△外道宗計者各宗邪見為我也即十八種九十六
種等備在止觀淨名。


△非邪慢者異外道故非邪異
凡夫故非慢。


▲二釋聞。


△聽受者根境識三和合聲
在可聞處方為聞也若約瑜伽須具八緣方得成聞
謂根境識空種子染淨分別作意。


△廢別者耳是身
之別廢耳之別從身之總故曰我聞。


▲二約空宗釋。


△不壞假名者緣生之俗存故有假名也。


△不聞聞
[002-0099a]
者達無聞故曰不聞不壞俗故而聞也。


▲三就法性
釋。


△非一異者非一故根境歷然非異故能所泯絕
即以中道妙耳聞第一義諦法故曰真俗無礙也。


三釋一時總言一時蓋不約四六十二等時亦不局
成道以來若干年月等時但取根熟眾生能感於佛
佛即應之為說說畢聽終為一時也肇公云法王啟
運嘉會之時。


▲二出體。


△一言略周者但舉一時之
言略可周足。


▲三通妨。


△時分延促者此土四時西
但三時又此十二彼六時等天與人間延促可知。



二據實釋。


△心境泯者泯亡也能所都亡翛然無滯
也淨名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理知融者聞法之際亡情與法性妙理相應若以
緣心聽法非得法性。


△凡聖如者心冥平等之性故
得凡聖皆如淨名云眾生如諸佛如等。


△本始會者
始覺合本覺時攝用歸體名究竟覺故曰會。


四釋佛初正飜名。


△覺了真妄性相者了真本有達
妄本空諸法皆空性也諸法緣生相也真心雖體無
一物而體不空即了性也雖隨緣成色等相而體非
色即了相也真俗兩亡中道究顯故名究竟覺也。



二廣辯相初約三義釋。


△自覺者覺知徧計依他如
夢幻如空華獨顯圓成實性也。


△覺他者悟知十界
依正與巳無異。


△覺滿者自他俱究竟也。


▲二佛地
下引十義十義中有自他法喻等。


△具一切智即根
本智。


△具一切種智即後得智。


△出所知煩惱二障
[002-0099b]
即二智所亡惑也然三智配對又別即一切智為空
智斷煩惱障道種智為假智斷塵沙煩惱一切種智
為中道智斷無明隨經論配釋云云


△諸法性相者
義如上釋又諸法性相即性相二執也計一切法從
自生從他生自他共生無因生此四名為性執推撿
四處皆無生故名為性空若計有此空可得名為相
執推撿此空亦空名為相空。


△如夢覺即自行果圓。


△如華開即化他功着。


五釋處所初總指。


△祇桓者梵語也若作方言釋者
應法師曰桓即林也即祇陀太子林也以古桓字與
園字同用也。


▲二別解初釋伐城。


△舉城者揀南憍
薩羅國也。


△豐解脫者多五通仙人得道故名解脫
也。


△就勝易彰者城有勝迹易彰明也。


▲二釋祇桓。


△戰勝者即生太子時王與外國戰勝也。


▲三釋精
舍。


△精舍者非麤暴者所居故曰精舍。


△須達買園
等者須達即波斯匿王臣其家巨富為兒娉婦至王
舍城寄止珊檀那宅其家中夜而起辨諸餚膳須達
問云大士欲請誰耶答云請佛須達聞巳身毛皆竪
問云何等名佛答云汝豈不聞釋種太子號悉達多
捨父出家無師自覺貪恚癡盡得大菩提號之為佛
須達云善哉大士所言佛者今在何許答云在伽藍
陀竹林精舍時須達多一心念佛天忽大明猶同白
日尋光遂至佛所頭面禮足世尊即為如應說法得
須陀洹乃請佛云惟願臨顧至舍衛城受我微供佛
[002-0099c]
云頗有精舍容受我否須達云若見垂顧便當營辯
世尊默然受請時須達徧觀何處堪起精舍唯祇陀
林最好安立告祇陀言我欲建立僧坊惟仁者園堪
任造立祇陀戲言應以真金徧布其地園即可買須
達便欲取金祇陀云我園不賣云何取金時首陀天
化作斷事人云王既許賣決須與也於是取金唯五
百步金未周徧祇陀云無上法王真實無上致使斯
人輕寶如是語云金未徧者請於此處造立門樓使
佛經遊園中林樹是我施之興功七日一時周備即
執香爐請云唯願受我此處佛與大眾如展臂頃至
祇陀園今於此處說佛頂經也。


二引眾同聞疏三初總敘天龍八部即說呪處明也。


△八部者一龍二神三夜叉四乾闥婆五修羅六迦
樓那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


△王臣菩薩發起中說
蓋譯人巧互其文也。


二科分。


▲三隨釋經文二節初聲聞眾初標類舉數
二初釋標顯四初釋疏與字然大釋論以七一釋與
字與者共也共一處時戒心見道解脫比丘及佛共
此七一故言與也然今七一亦不與法華前經同以
是開顯之後唯共祇洹精舍處共最後無範時共大
乘中道戒共常住真淨心共圓融無漏見共三德涅
槃道共一不思議解脫故曰與也。


▲二釋大。


△內外
者內即三藏教文外即四韋陀典。


△九十五種者外
道有六師每一人有十六法以十五法教十五弟子
[002-0100a]
師資合論有九十六內一道實故云勝出九十五若
以小衍相對以衍為正以小為邪今經圓實亦可云
勝出九十六種又七方便人恭敬故云大通達權實
性門故言多於圓實眾而為上首故云勝。


▲三釋比
丘。


△離邪正命者邪即四邪五邪四邪者如淨目女
問舍利弗云汝食淨否答云淨淨目云下口食耶答
云否乃至問仰維方食皆答云否舍利弗言姊我不
墮是四種不淨食中我用清淨乞食活命淨目因聞
清淨法食歡喜信解得須陀洹五邪者一作現異相
二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聲現威五說所得供
養以動人身。


△正命者不問淨穢於食等者於法亦
等也如是乞食名乞士眾。


△又怖魔者發真歸無能
隳裂魔宮故曰怖魔。


△七支者身殺盜婬口妄言綺
語兩舌惡罵也。


△九十八使者即見思煩惱也約三界
四諦見惑有八十八頌曰苦下具一切即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
見取邪見戒禁取也集滅離三見即身見邊見及戒禁取也道除於二見只除
身邊二見四諦共有三十二使上界不行恚上色無色二界各除四使瞋惑每界但有二十
八使由是三界共有八十八使見惑此在見道門中頓

斷即證初果又三界共有十使思惑欲界具四貪瞋癡慢
色無色各三貪癡慢也故見思合九十八也又若就今經
應以九界煩惱即是菩提妙用元心無惡可破故名
破惡。


▲四釋眾。


△說恣者說戒自恣也。


▲二釋舉數。


△五人者陳如頞鞞䟦提十力迦葉拘利太子。


△三
迦葉者優樓頻螺在火龍窟有徒五百那提在象頭
[002-0100b]
山有徒三百伽耶在希連河有徒二百。


二總歎行德疏總指。


△三漏者欲漏有漏無明漏也
謂欲界四諦下各具貪瞋等十使煩惱合四十使除
四使癡但三十六修惑於六根本中亦除一使癡但
有五六根本即貪瞋癡慢疑邪見也見修合論有四十一名為欲漏
又色無色界於前四十一使名除五使瞋見惑四使修惑一使
每界但有三十六二界合有七十二使名為有漏三
界共有十五使癡名無明漏共有一百二十八使見
思此約大乘說小則如上九十八使由茲造業漏落
三界然疏解羅漢三義且約小說若稱今經應云害
無明賊不受變易生應受十界供。


△此皆無疑者
然羅漢有三一時解脫即信行鈍根待時及眾緣具
方解脫故然有二種一慧解脫是人因中偏修性念
處觀不得滅盡定二俱解脫是人因中修性念及共
念處觀得滅盡定二不時解脫即法行利根此人不
待眾具隨欲進修即得解脫亦如上二種人得定不得定異三無礙
解脫即聞佛說三藏教法修緣念處觀發四辯才能
具一切羅漢功德然若稱經實談應徧解權實教文
決定無疑名大羅漢。


▲二別歎疏。


△從佛口生者從
言教生也。


△從法生者從理作意之所生也。


△得法
分者受用無漏法財也。


△二十五有此出涅槃經超
地獄有得無垢三昧超餓鬼有得心樂三昧等總即
欲等三有然有界內分段三有界外變易三有如華
嚴說阿僧祇香雲即變易欲有百千禪定無量心塵
[002-0100c]
即變易色無色有細開即二十五有所謂四洲四惡
趣無想及那含六欲并梵天四禪四空處須超變易
二十五有方稱善超。


△不為界繫者不被三界業惑
縛也。


▲二歎利他五。


△無利不現者即竪入實報方
便同居橫徧十方諸剎隨彼彼根一一現益也此經
諸大聲聞巳證三德故能應物現形也照而常寂故
不損滅定寂而常照故現諸威儀。


▲二智堪遺付。



隨從者常從如來轉大小權實法門廣大利物故於
今經堪可遺付也。


▲三戒可遵依。


△斷割重輕者十
方僧物招提之物或犯罪心境一一皆能決斷判割
體用輕重使織毫不濫或此開彼遮等無不明白也。


▲四定能現化。


△化復作化者入無記化化禪於化
體上復化種種形類皆如幻也。


△令彼度苦即除報
障業即業障惑即煩惱障。


△內祕外現者即內祕菩
薩行外現是聲聞其實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方為至
說。


▲五結悲濟無盡令脫分段變易二生死苦令證
菩提涅槃二無上樂故云脫苦得樂。


三列眾上首疏。


△六菽即豆也。


△胡豆即菉豆也。



大膝者膝蓋大也。


△佛令立論者汝若論勝甥可還
汝遂立云一切論可破一切法不忍忍安也佛問汝
見忍否思惟良久不得一法入心乃云沙門著我於
二負中從茲負愧低頭得阿羅漢意云我答忍即違
自宗以我立云一切不忍故若云不忍如何破他於
是心調柔輭得法眼淨。
[002-0101a]


二緣覺眾然有獨覺緣覺獨覺生無佛世然有大小
不說法名小說法名大緣覺亦然以利根故不須制
果能斷正使兼除習氣也。


△不歎德者皆為機設自
有希高慕遠沾迹揚名即以多知識引之自有藏名
隱德退讓為懷即以少知識引之也。


二發起序疏二初指諸經。


△放光如法華般若法華
云放眉間光照于東方萬八千土般若云爾時世尊
放六百八十萬億那庾多光等。


△微笑者報恩經爾
時如來熙怡微笑。


△乞食金剛經爾時如來食時著
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等。


△入禪如光明經是時
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等。


△自唱位號如梵網經
我今廬舍那方坐蓮華臺等。


△勸人令問即涅槃云
普告大眾大覺世尊將入涅槃若有所疑今悉可問
等。


▲經四初夏制圓成眾求密義。


△自述等者違犯
禁戒述不自知恣任眾僧舉其過失此則內表無私
隱外顯有瑕疵身口托於他人故曰自恣又自陳三
法之詞恣舉七聚之罪欲令知過必改省巳增修皎
潔尸羅凝清律海故也自恣凡有二種五德一舉罪
五德謂知時不以非時如實不以虗妄利益不以損
減柔輭不以麤獷慈心不以瞋恚二自恣五德謂不
愛不瞋不怖不癡如自恣不自恣然自恣通三日七
月十四十五十六又修道安樂亦通延日自恣可延
至八月十五日云云菩薩三釋初全約所求覺果所
度眾生以得名即全取他名有財釋次則分取他名
[002-0101b]
有財釋第三。


△覺悟智者分證真故。


△情慮識者惑
未盡故即依主釋。


△限內者九旬中也。


△將求密義
者文通兩勢一則恣決心中所疑故曰密義二眾來
咨求法義意在欲聞楞嚴了義法也。


▲二教演真乘。


△非禪不慧者夫欲說法先須入定從定起說言無
謬也。


△為後軌者釋難也或曰佛常在定何用入禪
答云要作後人軌則也佛有所為皆傚効故金剛併
緣入對面等。


△無量義為一乘本者欲顯一乘先說
無量義法謂從一法生二道頓漸三法三乘四果四位故一
無別一即無量而為一故以無量為一乘本如淨名
先說普集經等。


△必有經目者但云深奧略故不言
也。


△迦陵者具云迦陵頻伽此云好聲。


△仙者褒之
也如云佛仙神妙等。


△卵殻者苦觀切初出在[歹*需]時也
或苦角切云云


△最勝者苑法師經音金匱中云如
來聲有八勝相一極好二柔輭三和適四尊慧五不女
六不悞七深遠八不竭。


△妙吉祥者一切天人親近
供養即獲一切微妙慶瑞之事此菩薩是南天竺憍
薩羅國梵德婆羅門子尼拘樹下左脇而生生即能
言相好如佛有七寶蓋行住隨身又西域記云此菩
薩生時有十種吉祥之相一光明滿宅二甘露垂庭
三地涌七珍四地開伏藏五雞生鳳子六猪產龍㹠
七馬產騏驎八牛生白驛九倉變金粟十象具六牙
或飜濡首以河沙功德濡潤法身之首也此菩薩在
此方歡喜世界作摩尼寶積佛又是七佛祖師。


△無
[002-0101c]
私不伏者此顯眾咸心伏也若言伏而心不伏者非
真伏也禮云畏而愛之鄭玄云心伏也。


▲三王臣請
供。


△齋者吾教以不過中食為齊齊者齊也齊其身口
故。


△羞者熟食也波斯匿亦飜和悅。


△忌舉吉事者
於是之日不樂歌也禮云哭日不歌。


△諱避其名者
體以卒哭後諱名也。


△宮掖者漢書曰朱虗侯章從
勃請卒千人入未央宮掖門注云非正門在兩旁若
人之臂掖法苑珠林音義云掖者庭也。


△策掖者扶
助之人也即宮娥內官之類也。


△十德一姓尊謂三
皇五帝之裔左貂右蟬之家二位高輔弼亟相監梅
阿衡三大富銅陵金谷豐饒侈靡四威德嚴霜隆重
不肅而威五智深即[月*匋]如武庫權奇超拔六年耆蒼
蒼稜稜物儀所伏七行淨即白圭無玷所行如所言
八禮備節度庠序世所式瞻九上欽一人所敬十下
敬四海所歸韓子云重厚自居謂之長者。


△三品居
財者居財百億上十億中一億下又守道下別約慈
恩解居士也玉藻云居士錦帶鄭氏注云道藝之處
士也。


▲四慶喜無齋循乞二初歸園無請。


△不隨佛
受別請者佛召阿難為待者先從佛求三願一佛以
故衣施我聽我不受二佛受別請聽我不隨三聽我
出入無有時節佛讚阿難善哉具足智慧預見譏謙
恐人云為衣食故給奉如來出入若有時節即不能
廣利四眾也又具八不思議一不受別請二不受故
衣三未斷諸漏入王宮見諸女人而無欲心四侍佛
[002-0102a]
左右不甞失時五佛說三藏教法一歷耳根曾無遺
忘六未得他心智知佛入禪出禪七未得願智而能
了知他人現得四果後得四果八能請說所未聞法。


▲初正行平等以乞食。


△日初分者涅槃明四分初
諸天食時即丑寅卯時二人法食時即辰巳午時三
畜生食時即未申酉時四鬼神食時即戌亥子時今
取初分人家正炊爨時故易得也。


△色與體量應法
度者色即薰作紺青之色或赤黑色體即瓦銕也量
即上三斗下一斗半中可知也南山云此姬周之量
若唐則上者斗半下者五升。


△乞食十利者一為攝
受諸有情故二為次第故三為不疲厭四知足五為
分布六為不耽嗜七為知量八為善品現前九為善
根圓滿十為離我執故。


△剎利旃陀者略舉初後以
攝中間二姓西國凡有四姓一是婆羅門此云淨行
即守道自居二剎帝利此云田主即君臨奕世三毗
舍此云商賈即貨遷有無也四首陀此云農人辛勤
稼穡者。


△田主者即賢劫初成天降人種因食地餅
粳米男女既形各估田土學耨耕稼姦盜繁興無決
斷者遂推一人世欽信者以為民主各輸稅財以歸
此人因號田主旃陀正云旃荼羅此云嚴熾惡業自
嚴行則搖鈴持竹為自標故。


△魁鱠者魁帥也膾切
割也為屠割之主帥也仰効無遮。


△印可者因佛命
問維摩疾自述被訶故不堪任因佛印可故云佛訶
也又淨名訶蓋承佛意故淨名訶即是佛訶也。


△猜
[002-0102b]
嫌者猜疑嫌惡佛有揀擇也又疑佛嫌我也。


△隍者
枯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


▲二示遇惡緣。


△幻術
者妖法也。


△先梵天呪者指祖承也謂娑毗迦羅先
師梵天說此呪也如云某人先稟說。


△義翻本性者
謂過去有婆羅門名蓮華實蓮華實有女名為本性
今經又名性比丘尼約此義翻也然有三本摩登伽
經一是漢世高譯為一卷二吳支嫌譯為三卷三東
晉失譯然三本文節大同其吳本云佛在給孤獨園
晨朝食時阿難持鉢乞食分衛還祇陀林於其路次
有一大池聚落人眾游集其上池側有女旃陀羅種
執持瓶器來池取水長老阿難往到其所語言姉妹
今我渴乏甚須見飲可惠少許女言大德我無所悋
但吾身是旃陀羅女若將施者恐非所宜阿難言但
時見施不宜夂留即以淨水授與阿難阿難飲訖還
其所止其去巳後此女即取阿難容貌等相深生染
心乃至告母母即於舍以生糞塗地布以白帶於此
場中燃大猛火用一百八莖妙遏迦華誦呪一周即
以一莖投於火中其呪如經乃至云若天若魔等聞我此
呪急令阿難至此如此呪巳阿難心則迷亂不覺詣
旃陀舍等。


△別解脫戒者梵云波羅提木叉此云別
解脫身口七支別別防非得解脫故。


△白四所發者
一白三羯磨也。


△形願業體者形願業是能發通作
無作體即所發惟是無作形即身形屈申俯仰也願
即立誓要期於此一形至三法竟時發生於身能為
[002-0102c]
善種業通二義一發動身口營為造作名之為業二
業即思業即運意也此總名作戒於正作時若淳重
心作即有一類無作與作戒齊生即作俱無作假此
二戒為因引生向後無作戒體也即三番羯磨謝後
無作戒體隨生也納在身中盡形受持此即形俱無
作謂形滅戒失也亦名作巳無作一成之後更無施
作也此之戒體能清身心革凡成聖不與色心相應
故曰非色非心非麤浮可見塵大之色亦非四蘊緣
慮之心但是要誓造心領受之功熏納在身中以為
生善息惡之基全依色心假建立也問畢竟體是何
法耶答既云非色非心依色心假立故不可以形相
求也譬如火燒坯器令堅實可用若求堅實體畢竟
離器外別無堅實體相但有堅實功能爾或依有部
屬不可見無表色為體若據結界之地地行羅剎過
之不得義亦無爽戒者警䇿三業止過防非也是故
持則善法恒流曰肥犯則善法不流曰羸也。


△應知
不毀吉羅者沈疏結吉羅也既本無心呪力所攝縱
然犯戒猶不為罪涅槃云藥狂呪狂貪狂本業狂因
此四狂而破戒者我終不說是人犯戒況經明云尚
未淪溺豈初果人而有犯耶。


三佛垂哀救三初齋畢歸園如來齋了忩忩迴園意
在說呪解救慶喜婬逼之難問何不即就王宮說呪
耶答王宮說呪眾有闕聞藉緣得道詎在一人由是
迴宣舉眾咸益又上首文殊領眾他適緣在斯人須
[002-0103a]
至敕遣疏釋文。


△生死智明者三明中一也謂得此
智明能知他人死此生彼。


△不二天眼即天眼通見
法不異故云不二又見涅槃生死一也。


△啐啄者如
雞抱子內啐外啄如鏡鑒物形對象生皆法爾也。



一放光說呪。


△百寶者表具眾德也能破暗障故曰
無畏光明。


△千葉寶蓮者華表權蓮表實即千如權
實法也。


△佛頂無見故表體寂也。


△光明眾也表相
德也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等。


△蓮華是因故表
用也修行發智會理意在成就妙果故也。


△表大定
智悲者頂定也光智也華悲也蓮華出水開敷見者
咸悅以表無緣大悲拔苦與樂也。


▲三遣呪往救。



見佛離欲者纔蹄佛所便獲三果說圓通巳增道損
生成無學也。


二正宗分疏二初總敘意。


△正請等者由茲正請正
說解行圓彰故節此去為正宗矣。


▲經阿難悲恨請
修。


△慇懃等者巳悟多聞是失故歸見佛率先請行
其所請行惟是圓頓止觀一實大行欲令九界眾生
咸會如來藏體故示邪緣以為發起。


△奢摩他者即
體真止既是不思議止止即是觀名即空觀圭峯謂
之泯相澄神觀起信云止者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
摩他觀義故。


△三摩云觀即方便隨緣止名即假觀
圭峯謂之起幻消塵觀起信云觀者所謂分別生滅
因緣相隨順毗鉢舍那觀義故。


△禪那云靜慮即息
二邊分別止名即中觀圭峯謂之絕待靈心觀起信
[002-0103b]
云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以即一
而三即三而一故得止即是觀亦觀即平等故稱曰
妙然奢摩他顯止體之靜三摩顯觀體之明禪那即
彰明靜之不二故此三法為一經之宏要是趣理之
樞機阿難遭難良以闕是六道輪迴祇由迷此二乘
纏空蓋緣偏是菩薩著中實由異此圓人直至道場
即同如來秪由得此。


▲疏釋敘偏失。


△入流小乘初
果也。


△極證人者始覺究竟合本覺之人也。


△極證
法者所證究竟果也。


二辯觀行相中初飜名總指。


△如圓覺經者彼經云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便能內發寂靜經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如來諸如
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覺知
心性及與根塵皆同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
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此方
便者名三摩鉢提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
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
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于外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二通示微妙。


△三義秪在一心者秪是一心三義圓
足實無前後亦一時體唯一法義立三名寂故奢摩
他照故三摩非寂非照故禪那舉一即具三言三體
即一如是妙修方曰楞嚴大定故龍樹云三智實在
一心中得天台云即空即假即中然天台凡有三種
三觀今揀異別相通相二種觀法故云即天台一心
[002-0103c]
三觀也。


△證涅槃三德者由修三止三觀即證法身
般若解脫三德然則五眼三智無量百千三法無不
證得也。


▲二別解方便二初淺深總示。


△淺深雖異
俱方便者約解約行或圓通或所歸即皆稱方便也
三摩地云等持亦云正定方便為能入正定為所入
也。


▲二別解中初約解釋。


△了悟發菩提心者下云
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又云願我早登無上
覺於十方界坐道場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
泥洹。


△示三觀者即威德自在章中明奢摩他等三
觀顯諸輪即辯音章中以止為首有七一前修止後
修觀二前止後禪三前止次觀後禪四前止次禪後
觀五前止後齊修觀禪六前齊修止觀後修禪七前
齊修止禪後修觀觀為首亦七禪為首亦七又有單
止單觀單禪及圓修三法即二十五也既皆先須悟
淨圓覺即是以解為方便。


▲二約行釋。


△從聞思修
為方便者但取耳根順機易入為得最初方便從者
隨順也若初心隨順聞思修而修即是方便若違而
背之即非方便也二同時大眾俱欲欽聞聞所成慧
如渴飲水思所成慧如飢啖食修所成慧如服藥病
除三慧成就即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於是住持祕藏
受用法財如蜂採百華成蜜依蜜而活人集萬行證
真依真而住。


△願聞甘露法者喻所聞也甘露服之
不死妙法聞而常住。


△收視者合掌低頭更無他矚
也。


△反聽者耳不隨外聲也。


△渴飲者無心睥睨聽
[002-0104a]
者誰暇別觀。


△入語義中者意中現義方發於言今
令採義而忘言得意而捨義一覽無遺可謂至妙者
也。


△踊躍者歡荷之貌悲喜者傷慶之深也。


三如來乘機廣為開演疏四初指古判二明今判。



前五科開合之異者今疏妙解一科即振公顯如來
藏心妙行即振公修行方便妙位即振師辯地位階
差妙名即出聖教名殊今不明辯魔者以魔業即是
行所雜故攝在妙行科中也。


△後三段者今趣生差
別即振公趣生因果示禪境即振師陳禪那現境并
頓漸科也頓漸即禪中所問事也。


三明去取今疏不從巳判者遏巳揚人推功歸他也。


△沒第八者存則頓漸之外更有餘文收不盡也初
顯如來藏心是開圓解失真心本妙迷不覺知於平
等中枉受輪迴輪迴無體即是元常故下文云生滅
去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如斯之理佛若不說眾生
莫知故托阿難為請以開一切群迷之圓解次明修
行方便巳去即依解發行也有解不修如貧數寶解
行相資涼池可到。


▲初中二初破阿難認妄迷真顯
如來藏中五初審其初心二一問發心之始。


△同氣
者書曰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孔者甚也懷者親也謂
甚親兄弟同氣相連也。


△天倫即兄弟也詩云兄弟天
倫即情愛均等天然成其兄弟之倫序也又均者同
也雖是堂從兄弟情愛恰似同父兄弟一般也。


△疏
祖父相傳亦名同氣者雖是堂弟以淨飯與斛飯同
[002-0104b]
祖亦名同氣也。


△修行見愛者本雖正修見愛忽生
尚為魔業又在似位見愛未亡是為頂墮云云


▲二
答捨愛之緣經梵言吠琉璃此云不遠山寶去楞伽
山不遠其山有此寶故一云遠山寶者出須彌山頂
惟鬼神得之也。


△疏暗昧不明者雖有大相不分明
顯著凡有七義不如佛相一佛相明好二分明了了
三不失處四具足五深入六隨智慧行不隨世俗七
隨遠離行。


△純是不淨者有漏色身具五種不淨一
種子不淨謂乘過去業識種子攬現在父母精血成
故二住處不淨謂母胎中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常
熏穢故三自體不淨合三十六物成故所謂外十二
即髮毛爪齒眵淚涕唾垢穢便利次次有十二即十
二皮膚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腦膜內有十二脾腎心
肺肝膽膓胃赤痰白痰生藏熟藏四自相不淨九孔
常流不淨物故五究竟不淨一旦命終膖脹爛壞臭
惡狼藉不堪見聞。


△純不淨者誠不虗也。


△互生愛
欲者若男胎於母起愛作妻婦想女胎於父起愛作
夫壻想故俱舍云九處命終心皆須生愛想。


△歌羅
邏者梵語也或云羯邏藍此翻雜穢狀似凝酥此胎
中一七之稱也二七名遏部曇此云疱三七名閇尸
此云凝結狀似熟血四七名犍男此云凝厚漸堅硬
故五七名鉢羅奢佉此云形位具諸根故六七名髮
毛位有毛髮爪齒生故七七名具根位五根圓滿故。


△五糓者黍稷麻麥豆也。


△革者生皮也。


△展轉比
[002-0104c]
者以閻浮金比四天王金閻浮金猶如聚墨展轉比
至夜摩天金夜摩金比迦葉身金夜摩金猶如聚墨
又以迦葉身金比如來身金迦葉身金猶如聚墨也。


△以愛捨愛者捨愛麤身反愛淨質所愛之境雖殊
能愛之心匪別故圓覺云種種取捨皆是輪迴等蓋
是見相實有而發其心則生滅宛爾金剛云不可以
三十二相見如來又云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淨
名云夫出家是無為法無利無功德是真出家出二
死家棲三德舍般若云無有如來為如來者苟能如
是無見而見無發而發始為真正發出家心也今以
愛心出家故未盡善也。


初總彰淪溺。


△佛言善哉者略讚阿難所述也雖離
麤重亦甚為難故讚善哉未為真正發心故不重言
善也。


△當知一切眾生者總而言之十界無□眾生
欲破阿難是妄先責一切眾生意顯一人既爾眾多
亦然佛慈無緣廣大若此。


▲初。


△迷真不知者無明
不了也以不了故全迷三德成三道故所以枉受轉
迴也。


△性淨明體者性即法身淨即解脫明即般若
意云若識性淨明心即無生死相續也。


▲二認妄。



認他虗想者認者執著也攀緣之心剎那生滅非本
心源故稱曰他從緣暫有當處即無全由想象而生
故曰虗想由迷不了但見隨塵想象之心認為自巳
心性此心緣會即有緣散即無如此不常安得保為
真實下云若汝執悋分別覺觀為自心者此心即應
[002-0105a]
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等大似不
識鏡體認象為鏡失之甚也若知象全是鏡象亦無
遺然此所明約破妄顯為病重者真須打破執情拂
除群妄的指性常令是非明白然後始可會妄全真
若根利惑薄可指一念即是元常如世良醫隨病與
藥故也。


三勸直語。


△真發明性者發明真性也山根曰礭也。


▲引證。


△同一道者無一佛而不以直心得出生死
也事直則理直也。


△脫苦得樂者脫二死苦得二真
樂也。


△向理之心無別岐路者理既惟一能向詎差
謂修無作正定離二邊邪曲故曰直也。


△三心者起
信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
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眾生苦故正念真如即
向理也。


△二行根者深心大悲心即是自利利他也。


▲三結益。


四問其見愛二初問。


△誰為愛樂者此正徵詰愛見
兩門也前云我見如來三十二相等即是見也又云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是愛也。


△指見謬稱者云將眼見也。


△三空者人法
及俱空。


▲二答。


△單牒者秪言如是愛樂不言其見。


△雙指者而云用我心目。


△豈惟等者不了根識本
空執為實有即迷法空也於此計有主宰即是人我
見愛也。


△皆由根識更非他物者秪由根識妄生取
著起惑繫縛不得解脫下文云汝欲識知俱生無明
[002-0105b]
使汝流轉生死結根更非他物等。


五辯真妄二初推妄所在七一破內中初牒前以語
意云若知心目所在二障塵勞此可伏矣或可塵勞
便是心目以染汙勞累故初引他為例中。


△異生識
心居在身內意例佛心亦在身內佛眼在面例眾生
眼亦復在面生佛既爾我之心眼豈不然耶。


▲二指
巳結答。


△故指浮根者根有二種一勝義根即清淨
四大所造屬不可見有對色二浮塵根是外四大所
造屬可見有對色為勝義所依。


△四塵者色香味觸
也然二種根皆二具八法云云


△面與身中心眼定
處者面是眼所處身是心所處。


二破初問境內外。


△計宗危者喻既見堂內外法亦
須然向下法合但見外而不見內法喻不齊所以計
宗危墮。


▲二示益安懷。


△妙莊嚴路者妙莊嚴是果
路是因由修首楞嚴因路能遠趣莊嚴果海也莊嚴
之路爾標宗歎德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
足萬行標宗也十方如來下是歎德初引例正問。



亦有眾生者亦者別上之義也還更有人但見堂外
不見堂內以否。


三合喻奪破三初正奪。


△心能靈鑒內外俱緣者堂
內堂外皆能緣也或可內是緣比量外是緣現量又
心靈者汝心甚靈利於一切事靡不了知還有眾生
先不見身中後方見外否。


△腑藏者五藏六腑也白
虎通云五藏即肝心肺腎脾六腑者為五藏之官府
[002-0105c]
也即胃為脾之府膀胱為肺之府三焦為腎之府膽
為肝之府大腸小腸為心之府也。


▲二縱破。


△爪生
等者意云心肝在內暗密難知容許不見秪如爪生
髮長等連內及外麤浮轉動何以不見。


▲三反責。



必不內知者意云汝心定不能見內五藏六腑將知
心不在內也畢竟居存甚處又却見外。


△昵者近也。


▲二結破。


△境風外動者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
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等此明由境牽生
第六識也即由法生故種種心生也然茲結破未指
此心全是虗妄者要引阿難種種推劃令情盡理窮
不生倒執故也由是直至下文七處徵心之後方始
指云此非汝心等。


二破在外初正立。


△謝非立是者謝執在內之非立
今在外之是也。


▲初引喻領悟前非。


△所以者何者
意云所以此心不在內者何謂也此可立比量領前
在內之非云心有法定不在內故為宗因云不見五
藏故同喻如室外燭燭不在室故不能照室心不在
內故不見五藏。


▲二躡喻成立今義亦可立量成今
在外之是云心有法定在外故為宗因云見外不見
內故同喻如室外燈室外燈照外不照內身外心見
外不見內。


△是義必明者此在外之義必定明白請
無惑也將請也此義決定如佛所談了義教也。


正破初引例一多同飽問。


△摶食者可摶握故新云
段食但有形段皆可攝也。


△宿訓預者論語云子路
[002-0106a]
無宿諾孔安國注云宿預也孤山云凡齊經宿方食
待明相也故以宿名齊也如漢書名麥為宿麥顏師
古云秋冬種之經歲方熟故云宿麥例如守狗路馬
等盖犬能守禦因是名狗為守狗也。


▲二自他殊體
答。


△軀命不同者雖皆羅漢其奈各有父母所生形
軀壽命不同也然一多之喻配合法上應隨經文而
轉若以一人喻心眾人喻身配下則心所知身不能
覺二句意云若許一人食眾人同飽即容汝身在身
外知時身亦能知又將一人喻身眾人喻心將配覺在
身際心不能知二句意云若一人食時眾人亦飽則許
汝身處有知之時在外之心亦知也。


▲二約見驗其
相知。


△云何在外者心既在外如人自食不及他飽
應須眼見不及心知今既相知云何說言在心外耶
三破潛根中初舉喻合法。


△彼根隨見隨即分別者
上隨者任也下隨者逐也意云隨任眼根照一境時
此心隨逐根後便起分別也。


△同喻不成者法喻不
齊也此是因明家闕量也。


△比量者須三支無過方
能成立於法今既同喻不成即不能成立於法既無
同喻即三支闕也或有宗因無喻或有宗喻無因或
有因喻無宗等皆名闕量今既喻則遠近俱見法則
但見山河不見其眼故不可以琉璃為同喻也。


△不
覺隨語過生者法喻不齊過也。


▲二破中初躡喻定
其俱見。


△略牒者合云如汝所言潛根內故猶如有
人取琉璃椀合其兩眼者。


△問答極成者謂道理分
[002-0106b]
明兩家共許故曰極成今立琉璃籠眼之時瑠璃與
境俱見彼此分明許可也。


▲三縱見不見咸失。


△若
見眼者者牒計詞也意云我見境時亦見其眼有何
過耶汝既云根取境時心便隨根分別今却敵對顯
是所分別境也。


△二過者不齊與相違過也。


四破見內初約見暗以成立。


△七竅者眼耳鼻三雙
及口也初對眼不屬內。


△云何成內者責破也既在
眼前云何却稱為內應立量破云汝眼見暗是有法
定非內故為宗因云與眼作對故諸有對境皆在前
故同喻如色空等境凡所取境不離色空明暗色空
明三既在眼前暗亦須在前也二外臺成焦腑汝處
幽室是有法此名前陳謂之宗依應汝焦腑為宗此名後陳亦曰宗體須以
二句合方成體合云幽室即焦腑焦腑即幽室將前掛後將后掛前方曰諂宗因云以同是

暗故同喻如汝所見暗。


▲二破不對。


▲初牒計奪破。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者阿難云我所見暗是閇眼
所見暗室之暗是開眼所見今如來將開眼之暗難
我閇眼之暗有甚交涉故牒云若離開眼外見之暗
唯取閇眼見暗為內對所成者。


△無執麻者勗人理
長即就也莫如愚人擔麻遇金不取也。


△何不見面
者夫眼取境秪是向前今却反見身中之暗既能反
見身中亦合反見自面若不反見於面亦不反見身
中故云成則俱成破則俱破也。


▲二展轉縱破四初
在空非內同他破。


△自非汝體者謂此心眼既離汝
身處于虗空自然不是汝心眼體也又亦可作身體
[002-0106c]
之體謂心眼既在空中即汝現前身體即非是汝身
體也以是所見境故以無心眼故疏云二過即不在
內及非汝體之二過也。


△同喻如他者他人能見汝
面非是內故汝之心眼能見面故亦應非內也。


▲二
他見還同巳體破。


△佛亦見汝應是汝身者汝之心
眼處在別處能見汝面故定汝身我亦處在別處能
見汝面合是汝身。


▲疏。


△設或不許等者反顯也理
合有之但是文略也應立量云汝之心眼是有法非
汝身故為宗因云在別處見汝面故同喻如如來如
來能見汝面不是汝身應知心眼能見汝面亦非汝
身。


▲三根身互闕能知破。


△身若有覺眼必無知者
處空之眼處必無知覺也。


五破隨合初引經成立前之四處皆以自巳成立道
理盡被除自此巳去並是引聖言量而建立也。


△由
心生等是楞伽經。


△三境者由不如實知成阿賴耶
變起根身種子器世間也故起信云以有能見心故
境界妄現。


△境界風動能起識浪者由心生境不了
虗妄全是自心執境外來起心分別故云能起識浪
即起事識分別也論云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
等。


△即思惟體者今我現起推度心之處所即於能
推體便是我心但有境處心即隨生也初破無體。



是心無體者既隨境有畢竟自無體性若實有體境
不對時終不可滅。


△一法云何合者論云染法染者
一一法云何合染法染者異異法云何合。


△是義不
[002-0107a]
然者世間秪有六塵與十八界合今執無體有合大
似執有第七塵與十九界合必無其理也應立量云
隨境生心畢竟無宗因云無體合故如十九界與七
塵合。


▲二破有體初正奪破。


△汝所知心者有所了
知也。


△難同前破者內則同前在內理須先見五藏
外則同前何不見面。


▲二破轉救。


△心知非眼者意
云心自是知非是眼見。


▲二破。


△門但能通無礙。



見須假人亦似浮塵眼根但是見緣照了分別須籍
于心故以死者破之。


▲別破中。


△桎有所者如本觸
左臂亦了了知是觸左臂也。


△何體為汝者心既多
種即成多人以一心成一人故於多人中何體是阿
難正當體耶。


六破中間二初引經成立。


△談實相等者既談實相
即顯常住真心也非根識故不在內非塵境故不
在外今阿難妄立心在根塵中間也。


△相知者意
云心若在外合不相知但以合字助亦可也。


▲推破
二初定其中位。


△中必不迷者立此中間道理必定
明了更無所惑也此先按定後破之也。


△身處者處
即依報也。


▲初在身無中破。


△若在身者牒計也阿
難意云我以正報身上立中故牒破之。


△在邊非中
者在邊二字牒非中二字破下句亦然若言在邊非
可謂之中也故云非中。


▲二在處不定破。


△表體既
混者如以一標表此是中若在西望此表表則在東
若東觀此表表則在西故知此表名去聲為東亦得西
[002-0107b]
亦得也故疏云東西南北皆可道故。


▲二托根境立
中初立。


△如世尊言者指佛於權小教中說云眼色
為緣生眼識也。


▲二破初若兼成雜破。


△物體雜亂
者既兼根境根境須雜物本是無知今須有知以雜
著有知根故根體本是有知今須無知以雜著無知
物故如水雜塵混然無別也或可中間心有知與不
知之雜故云物體雜亂。


▲二不雜非中破。


△物非體
知者阿難意云雖兼根境其實不雜不妨物自無知
根自有知故云物非體知故破云若然即中義不成
也若二物相應可說有中今根境各立則二體全別
如何立中中論云異法云何合以不合故中不成也
如教云二和生識今既根境不雜則失和合義也和
義既無無生識理故云成敵兩立云何為中。


▲二破
不兼。


△兼二不成者不兼根境二法而成也。


△即無
體性等者若存根境可生中間之識根境既無教誰
生得識之體性體性既無名去聲何為中故云中何為
相又即無體性者若汝之識不兼根境則根境都無
體性根境體性既無則無以生中間之識故云中何
為相。


七破無著初引經成立。


△不知佛意破妄無體者佛
為遣彼妄執令知諸法無性全是一真則了法法皆
無所得故云無著不執令知諸法無性全是一真則
了法法皆無所得故云無著不了此旨便執不著是
我真心。


△三際求心者此竪約三世破也。


△不在內
[002-0107c]
外等約橫破也。


△執此無著亦是妄想者若謂有無
著心正是倒執捨一取一藥還成病也恰同楞伽云
若執無體為心量即正是其心量也故云我說為心
量。


▲二推破二初牒計雙徵。


△為在為無者意問此
無著心為著一切法中為不著一切法中。


▲初不在
同無破。


△無則同於龜毛兔角者兔角者阿難計云
一切法中無不著心故牒破也無則兩字是牒同於
下是破亦可立比量破云汝不著心是有法定畢竟
無故為宗因云一切法中無故同喻如兔角龜毛兔
角龜毛無故故不着一切法也今汝不著心亦畢竟
無故所以不著一切法也更名何為無著之心故云
云何不著也。


▲二有體成著破。


△有不著者牒計也
阿難計云不著之心實有體性何謂無耶遂即破云
不可名無既云實有體性即不可言不在一切法中
也。


▲三雙指二過結責前非。


△無相則無者半牒半
破下句亦然。


△非無者有也。


△即相者即在一切相
也。


△相有即在者在猶著也一切法中既有不著之
心則顯是有著何謂無著故責云云何無著上來七
處廣其道理破妄所依若是利根即達妄想本空無
常體徧纖塵不礙等佛斯須也其如情牢執固者理
須更盡破除方無所惑也。


疏初敘意。


△欲推妄體者即能依心也。


▲二定處。



似破能依者似破心也然但挾能破所也。
首楞嚴經義疏釋要鈔卷第二
[002-010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