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76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焚薪-宋-師會 (master)



焚薪卷第二婺州張明刊
可堂 師會 錄


「薪二該攝下一切三乘等本來悉是彼一乘法乃至
云先舉即一之三也。」
[002-0267a]


【議曰昔人有言曰文章最忌隨人後文章且爾況
吾道也哉昔在仙潭予以該攝大旨語復而復固
執易簡之說而拒予曰只此一義與吾老不同可
乎予笑曰汝試思之第恐不能不與我同耳後至
澄江果不能堅其壘矣然但略得科節語句而釋
義之間草氣宛在具件如後。】


「薪曰故下決擇其意中三依一起會三歸一即是同
教若知彼三乘等法本是一乘即是別教此約法以
明也故云一切三乘等本來悉是一乘也。」


【議曰今試問曰彼第八門是會方便說邪直就正
乘說邪華嚴所顯邪法華所顯邪約法本然邪約
機今見邪若是詰之全無所守引彼釋此殊非正
當以同為別一謬也。】


「薪曰下徵釋中但以義出今別教之所以爾義當同
教意故下指如同教中辨也此例如由事理無礙故
方得事事無礙故次以三一不一不異之因成今三
乘本是一乘之宗也。」


【議曰此有二過一縱火自焚過二逢蒙射羿過所
以爾者汝謂分相門雖分而同不一即不異也該
攝門雖同而異不異即不一也今言若此得非縱
李三之火哉祖曰不一是分相門不異是該攝門
總二門而為別教汝謂屬同是彎羿之弓而殺羿
也又況謬判下文邪三謬也。】


「薪曰二巳下隱顯四句反上等者但轉前問答中三
[002-0267b]
字為一字一字為三字存字為顯字壞字為隱字讀
之義則明矣。」


【議曰今試問若但轉問答中字者問中應云若顯
如何唯三若隱彼一乘機更依何法而得進修如
汝釋前問曰此問三乘自宗既不知一又壞三乘
如何進趣今一乘機亦若是否苟如是者此等菩
薩是普機否具普眼否自他見聞而具得否問若
不成答亦不是是知復子未聞普機普眼之說況
能履踐而効修乎此有四失誣謗普機失未聞普
眼失不讀本經失不學普法失七謬也。】


「薪曰上文云由後二義三乘機得入一乘今若反上
應云由後二義一乘機得入三乘唯此一句難見何
者豈有一乘機入三乘法邪今謂所以一乘機入三
乘法者以三乘本是一乘更無異事故入三乘即是
入一乘也何以故此是不異門故若約不一門則義
門異故權實恒存則一乘機不入三乘今約不異門
理遍通故全體無二故得作此反說也故結云唯有
三乘更無一也。」


【議曰今亦問汝若一乘機入三即是入一者彼三
乘人得入一乘為復即入三否若不即是入三為
例不齊若即入三此人為得何果若得三果如何
入一若得一果亦復為例不齊何者一機入三不
得三乘果故又復問曰還可由初二義作得入句
由後二義作所依句否若不可者云何說言約不
[002-0267c]
異門彼此全同略不有異又復問曰得有所依句
中為亦得此即是得彼否此若不可彼云何然又
復若如汝解如何說彼存壞隱顯二種四句得入
所依二二義門是知所解義旨全乖此有三失為
例不齊失權實雜亂失立義不成失十謬也。】


「薪曰此如下同教辯者即同教融本末中也故彼文
云是故三乘即一雖具存壞竟必有盡一乘即三雖
具隱顯竟恒無盡釋曰存壞隱顯之言正繳釋今文
也前指下文下繳前義方顯文義一揆餘如下會釋。」


【議曰攬實成權故唯有三以不知一故無有也正
是下文鎔融四句中三乘句也獨判即三之門於
理甚顯易簡等記俱作此說強項不從破句謬說
且三即於一三乘盡而唯有一圓融普法卓然獨
存是同教乎該攝門中作四句乎況汝下文又揀
與此不同彼說縱奪明義門異故權實恒存若據
汝說義門異屬不一門則下說不一今唯不異如
何會同此亦三失以別為同失破句節文失自語
齊楚失十三謬也。】


「薪曰問若據一乘即三雖具隱顯竟恒無盡者何得
前反上一乘機得入三乘邪答上約不異即全體無
二故也下約義異則權實恒存故也。」


【議曰不異門中權實存否又不異中三一互即唯
有一乘唯有三乘義門異否融本末中唯不一否
又復細觀彼意應以不異門中一亦有盡故故彼
[002-0268a]
普機得入三也故前科特自判曰故結句云唯有
三乘更無一也試問曰汝謂盡者隱時盡邪顯時
盡邪隱顯俱時盡邪若謂體無二故所以得說盡
者又復可笑下文會釋謬中復謬以此觀之徒然
皓首故紙堆中耳此有四失不異門無三一失義
異全歸不一失無盡一乘有盡失融本末唯不一
失十七妄也。】


「薪曰二不一下言此即一之三者是三即於一也與
上即三之一等者一即於三也自近指遠故先舉即
一之三也。」


【議曰韓愈子曰制人制於人制人者巳能制人巳
為主也制於人則巳受制於人人為主也又如寂
寥於萬化之域者用而常寂用為門也動用於一
虗之中者寂而常用寂為門也今謂三即於一應
是一為門一即於三三為主也而謂自近指遠先
舉即一之三可乎不識文字失十八謬也。


昔者復子注吾同教答卷而遺予書曰游學二
十年住持十餘載讀一宗玄籍非不多矣至於深
義未嘗不挹流討源而詳究之故析薪會解差當
前後注辯同教一義五萬餘言其文非不廣也獲
譽孺子復之自務靡不由此然而文辭蕪薉義旨
舛謬略無可觀具件如后。】


「薪曰二同教下初分諸乘者從一乘分至於無量而
每段中皆三一合說故為同教如一乘七義皆合三
[002-0268b]
為一二乘三義初二亦合三一第三義合於大小乃
至無量乘皆然。」


【議曰觀夫復意雖語濫於三一和合實不承用何
者且如二乘第三義中伊言合大小者蓋以文曰
此通愚法及迴心也則羊鹿中皆有大小若合三
一則大白牛車羊鹿牛等一一車中皆有三一矣
若用三一和合之意何者為教何者為義又如二
乘第二義中合三一者應以一乘為教三乘為義
邪以此門中約三乘故又如初義中若合三一應
一乘中亦有三一三乘中亦有三一邪不爾義應
不同合大小邪又況下文釋二乘處三義皆云對
分對分合說義相順否此有二謬臆說無稽謬前
後相違謬二妄也。】


「薪曰言融本末者既同一法界有其二門所以得分
諸乘中明一乘必泯權為一明三乘等必攬實為三
只由此義方得分諸乘中雖分三一之義皆合三一
為之此吾祖立門之大意不可不審。」


【議曰若爾者且法相交參攝方便等所辨一乘為
是唯一非三邪為是方便正乘俱存邪泯權邪攬
實邪二乘第三義中泯愚法邪泯迴心邪初義中
泯三邪攬實邪三一開邪三一合邪是知俱非祖
意如來書云實有超祖之見而與祖意碩異者復
子坐之矣是亦臆說無稽三妄也。】


「薪曰一明下法相交參以明一乘若唯明三中有一
[002-0268c]
乘法相非今一乘若唯明一乘中有三乘法相亦非
今一乘要互相交參方是此一乘義也。」


【議曰今且問曰此教收於何典被於何器吾佛於
何處說今龍藏中有此教否不可謂收華嚴及諸
餘典以無人敢判華嚴為同教故華嚴唯被普機
之利器故又問此中一乘泯權邪方便正乘俱存
邪此中三乘望一乘邪攬實而唯三邪各合三一
而為之邪是知下筆舛謬此有三失無機無教失
但有虗名失落筆乖理失六妄也。】


「薪曰既三中有因陀羅等又十眼中有五眼等此應
是別教垂入三中而云同教者以三一合說故若自
別教唯明一乘今既三一法相互參故屬同教不得
此意但見因陀羅等名便謂別教致令有謂此但是
所鎔之本不是同教者宜自審之。」


【議曰此段之意蓋由昔人有問曰今能垂一乘為
是別教為是同教故有是說觀今復子之意特謂
同教垂非別教垂彼謂此中一乘必泯權合三一
為則此能垂大白牛車巳有三一故曰不得此意
便謂別教今亦問曰泯權歸實唯有一乘別教邪
同教邪若言別者如何汝謂之同若是同者云何
唯一又豈一乘帶巳合之三乘入彼之三乘哉又
況昔人自辨能垂不問巳參如何作此說邪此有
三失不明昔問失指別作同失立義狂妄失九妄
也。】
[002-0269a]


「薪曰依上下上來七義皆即三乘等為一乘未曾獨
說三說一故今結也言皆隨本宗定故者是同也主
伴不具者非別也所謂本宗定者如法相交參中雖
有因陀羅等由宗定故不具主伴一乘宗中雖有五
眼六通等由三乘定故與一乘義理皆別攝方便中
雖三乘為一乘方便以三乘宗定不具主伴由攝方
便故屬同教也餘義例知然皆點三為一非三乘便
是一乘何以故三乘宗定故所以云是同若三乘便
是一乘者自屬別教故云非別教也。」


【議曰此中有二故字者昔有二解古人皆節於句
末作二所以易簡節於句首言故主伴不具等今
析薪初判似從古人釋義似從易簡初判易見釋
義曰雖有因陀羅等由宗定故不具主伴又曰以
三乘宗定不具主伴此是三乘宗定為因不具主
伴為宗也則全同易簡由此見其不能自斷而摸
楞一妄也又曰一乘中雖有五眼六通由三乘定
故與一乘義理皆別者應三乘中華藏因陀羅等
由一乘定故與三乘皆別而具足主伴邪祖師云
名字雖同意皆別異義如是否二妄也又前言隨
宗定故是同後復增由攝方便故名同是皆枝詞
不知義之所主三妄也又曰然皆點三為一非三
乘便是一乘等者且還丹一粒點鐵成金鐵即金
也點化之術理數然矣而云點三為一又言非便
是一又況自徵釋云三乘定故且三乘既定巳點
[002-0269b]
化邪未投丹邪四妄也三乘望一乘為彼所目更
無異事華嚴別教邪法華同教邪三乘定邪五妄
也是知雖能撿閱抄錄不曉一義何者且同教一
義復吐五萬餘言析薪五卷十三萬數千言理皆
妄謬又不可與靜法宛公釋離世間品同日而語
何則彼雖大旨全乖摘句消文隨句引證猶有理
在此有五失不斷模楞失謬判宗定失立義無歸
失不曉點化失以同作別失十四妄也。】


「薪曰二明二乘此中三義初三一對分故合愚法在
能引三車中也二大小對分故開愚法唯小以迴心
通大故也三聲聞緣覺對分以愚法迴心同是名故
也。」


【議曰上記曰初二義合三一第三義合大小今云
對分前後之言何者為是又前云必泯權必攬實
此合愚法於三車應是泯權為權邪約三乘中開
出愚法應是攬權為權邪是知由泯權攬實故得
三一合說非理也汝謂賢首自語相違今直如此
十五妄也。】


「薪曰三明下初標有三釋唯二者應脫一段。」


【議曰多聞闕疑聖人之明誡也何得妄誕以惑後
人汝謂吾家宗教離此更有何等三乘慎言其餘
可也未至蓋人失十六妄也。】


「薪曰一者下言為顯法本末者上開一乘為本下開
小乘為末中間三乘應望上望下通於本末故下揀
[002-0269c]
共教三乘云此中通大之小非愚法通小之大非一
乘反顯具於本末也。」


【議曰今試問曰汝謂小乘從一出邪從三流邪三
乘之法有自體邪亦無體邪苟或無體如何能成
彼小為彼之本有說從大出者大即一乘也或融
彼大同一乘耳是故諸文本教唯是一乘有自體
故為教本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無得妄說以
亂孺子下文自言通小之大非一乘安從為本以
末為本十七妄也。】


「薪曰約大乘終教巳去者以始教許斷證出三界故
問若終教方許愚法不出界者未知始教通大二乘
還許出界否若不許者今何獨揀愚法若言許者今
何云終教巳去邪答此有二意一者若約始教為引
愚法未深說故且許究竟今此就實故一向言未出
世此則小始二教之二乘並不許究竟也二者若三
乘中聲聞巳如實修故許彼究竟愚法未如實故則
未究竟今約後義故以三乘終教唯引愚法然此二
意下章終教斷惑文中自明具如下說。」


【議曰此中臆說有九種一白晝做夢一妄也不言
終教二乘方出作此難故二以通大難愚法二妄
也始教許出終不許者則二乘是一教有了不了
也若此問者應有二羅漢邪若言斷惑後義許二
類者愚法則始亦不許通大則終亦許出作此問
者妄也三混亂本義三妄也以今說三宗故以大
[002-0270a]
揀小若始大亦屬所揀則三外復有三矣大小難
顯以三中俱大故四廣添二乘四妄也以汝說終
教二乘出界小始二教之二乘並不許出則六羊
鹿矣更加頓教便成八羊鹿車故五指通大為愚
法五妄也前問通大答以不出以不出者是愚法
故六終教唯引愚法六妄也此義文理俱絕七去
取不當七妄也文云終教巳去不許則始教許出
前義也而云後義故八不解此文八妄也欲說三
乘汝說七乘良由以三揀三故也九全迷斷惑之
文九妄也以彼二義俱無所曉故承前同教之中
巳二十六妄也。】


「薪曰又問以始教正引愚法故所設教門多似於小
今愚法既在所引中始教何得不為能引邪又終教
所引二乘是純熟高勝之機非引愚法今何言引愚
法邪進退有妨此云何通答今約終教巳去以揀愚
法無實義在所引中非約終教引愚法也以揀引二
義別故若爾何故上云三車引諸子邪答此通約三
乘為能引此通中間三教何者若唯始教則愚法不
在所引中若唯終教巳去則不得為能引由通約三
乘教故愚法既未出世三車又既為能引是故上約
能引故通約三乘教今約揀異故唯約終教巳去也。」


【議曰此段總是臆說微一字略有苗裔恐其迷甚
略引幾處使之自省知述作之難祖師之可重云
耳薪曰又問以始教正引愚法故所設教門多似
[002-0270b]
於小今愚法既在所引中始教何得不為能引者
今問曰汝前答中曰今約後義此中何故就前義
設難答中亦不以後義釋通是不曉後義一妄也
若後義雖始教而愚法亦在所引中妄說不在二
妄也謬言始教三車不引界內二乘應三車共引
菩薩三妄也薪又曰又終教所引二乘是純熟高
勝之機非引愚法今何言引愚法等者今論曰彼
行位中者自言大乘引羊鹿今三車引諸子則羊
鹿引二乘引彼難此四妄也謬稱終教三車不引
界內二乘五妄也薪又曰今約終教巳去以揀愚
法無實義故在所引中非約終教引愚法也以揀
引二義別故等者議曰汝前問中文云故以三乘
終教唯引愚法才相去兩行許便爾相違六妄也
前云唯引愚法此云純熟高勝之機七妄也又如
汝所解始教不知未出故不引終教既知未出棄
置不引是成何心八妄也章云在所引中而言揀
引義別若不是此三乘所引安知三乘外別有小
乘九妄也薪曰若爾何故上云三車引諸子邪今
問曰此語當文有之何忽問上文應是汝意要說
卷首通此間局欲成巳義不敢引當文也將如它
人何掩耳偷鈴十妄也薪又曰答此通約三乘為
能引此通中間三教何者若唯始教則愚法不在
所引中若唯終教巳去則不得為能引由通約三
乘教故愚法既未出世三車又為能引故通約三
[002-0270c]
乘今約揀異故唯約終教巳去也議曰未審如汝
所謂別則否通則引有何依據始教不知二乘未
出終教不引設以三車其意何在縱通諸教亦安
能引若如汝說終教三車不引愚法始教三車不
揀共之方引應有六車更加頓教便有九車兼大
牛車界內二乘十二車邪但可撫掌大笑大率不
曉行惑中文強與易簡不同過吾門而不入吾室
遂至下筆紕謬十一妄也。】


「薪曰又始教但引不定性人以定性許出世趣寂故
故今不取等。」


【議曰今亦問汝此不定人愚法邪三中羊鹿人邪
若三中羊鹿何獨不許出世而定性獨出今三車
引諸子何故不引定性令得二乘果若總不引還
依何乘出世趣寂應自然出世趣寂邪十二妄也
是知通不曉三乘二乘之旨此兩重門答無一字
可取承前三十八妄也。】


「薪曰云不與聲聞共說者即二乘在座如聾盲者是
由此義故清涼後加一向不共之言非唯不共於小
亦不共三乘也。」


【議曰同教百非中言清涼但以三乘是權後三教
皆實約一乘何曾有實三乘之說乎又曰應改曰
權實諸乘皆不共又曰此不合以教章三乘以會
清涼今此汝却以清涼會教章一謬也伹妄加破
斥不覺自毀二妄也更說不與一乘共三妄也四
[002-0271a]
十一妄也。】


「薪曰吾宗立別教本出於此。」


【議曰汝謂別教本出於此者誠是也今試問汝汝
謂吾宗諸祖共用於此所立別教還但不共還亦
有共邪若或其下亦有共者云何對共而立不共
不可謂共伹是三乘祖師亦有共教一乘故若但
不共云何汝書言不共下同剛道三四自受同稱
是則不共之下亦有共矣若爾應有但不共之別
教有共不共之別教邪若此細論謬不可道不共
為同謬四十二妄也。】


「薪曰若言下此牒救說華嚴下質破謂由上大品共
集三乘眾通說三乘法具獲三乘益而說者謂非是
通說三法但是一音機聞有異故有三兩既不是通
說三法故非三乘外別有小乘也故今牒而破之言
何不者謂何不聞華嚴而得小果聞增一等而得大
果是知通說三法謂一乘三乘小乘有異等故。」


【議曰此釋若言說大品等時至何不異解得大果
邪且大品等通說三法即一乘三乘小乘乎哉試
謂之結語又次文自作一科不應相濫況次科文
旨甚明是知復子所見紕謬爾不識三乘失四十
三妄也。】


「薪曰二者下云融一同大者俱是菩薩所乘故合愚
法同小乘者同迴心二乘以俱是小乘故上列中以
中乘為緣覺以小乘為聲聞今以迴心二乘通為小
[002-0271b]
乘也等。」


【議曰若如汝說迴心二乘俱小合二愚法同彼又
復俱小則中乘乃虗位也虗立中乘失一妄也小
乘四類中乘無人可乎抑二緣覺失二妄也不曉
文旨一至如此嗟乎不曉文旨失三妄也四十六
妄矣又此中後之二義如何是三一合說不勝疎
謬況此三乘一段析薪科文略無一字偶中以此
論之則一科一非便有百數十非吾昔講至於此
略出私科復子得之遂別寫一本強改數字署復
之名與析薪本科別行以此觀之吾或更出前後
之科復子亦將署其名矣可笑可笑。】


「薪曰四者至此義中言總開意者上開一乘下開人
天此不可準前約是大是一等此義正同三乘中第
一義顯法本末約三宗各別今亦例然不可謂一乘
中合於三乘以今云總間意故等。」


【議曰著許多句語上解總開二字耳然率不能釋
通此意既非一乘合於三乘三乘何故不開當引
三韓本曰一乘三乘小乘人天為四此總開意也
豈不明白欲解斯章當廣求眾本以會之然後下
筆而但寫瑜伽雜集梵語廣略婆沙卷數俱舍緣
起於文何用棄本逐末四十七妄也。】


「二融本末中。」


【議曰會解析薪并同教百非釋此同教得名有四
義薪曰三一合明則羊鹿牛等一一車中或合大
[002-0271c]
小或合三一為也會解曰此乃三一合說則三乘
一乘和合不異應亦一乘中有三一合而不異菩
薩乘中有三一合而不異聲聞乘中有大小或三
一合而不異無量乘等皆爾百非新義曰此約三
一具故名同應取此四句之等三也此義雖平白
不是略有影附差勝前義也更有此約三一共說
此頗有理而百非諱之往往偶然出此語耳觀之
皆失此科之意是以妄說若是今亦略件其謬云
耳。】


「薪曰二融下本即一乘末即三乘小乘若上三乘中
云顯法本末即三乘通本末今並是末耳。」


【議曰妄作多端便謂兩重本末三乘為本既無依
據乘教且無開顯之益臆說何為以末為本失一
妄也。】


「薪曰此等本末以法界融之方得本末無礙據三寶
章中出通收所以云以本融末圓融無二相故攝方
便故同一法界故彼云圓融無二同今會融無二彼
云同一法界正同今文彼是同教所以今豈得非故
今由同一法界有二門故方得上分諸乘三之與一
或合為一或分為二三等皆得自在也言等者等取
小乘人天也。」


【議曰以法界融之方得本末無礙者前說只由同
一法界有二門方得分諸乘中雖分三一皆合三
一為之今問曰為復三一各合三一為體此二無
[002-0272a]
別是故無礙邪為復同一法界理故無礙邪前後
若異二說不能兩立前後若同同義安在設能曲
說令同僻澁不顯又為是開合自在故無礙為復
互收法體故無礙邪前後互乖失二妄也薪曰據
三寶章以本融末圓融無二相故攝方便故同一
法界故彼云圓融無二同今會融無二彼云同一
法界正同今文彼是同教所以今豈得非等者議
曰據彼正文曰或亦通收以本末圓融無二相故
攝方便故同一法界故是故乃至人天所得亦在
其中今問汝曰汝謂今文為是會融無二有其二
門同一法界有其二門邪為是會彼諸乘融和無
二同一法界故有二門為一義邪彼三故字義理
甚明輒改彼文以順巳意擅改祖文失破句科文
失四妄也易簡取此為同教得名所以天下非之
汝今亦說由此方得三一合明此亦得名所以且
三寶章得名所以乎乖亂宗因失五妄也又會解
釋總會中同教得名為彼文中有一同字便謂由
此而名同教今文亦見同字將作得名所以此說
大謬當亟去之孾兒認影失六妄也汝曰三寶章
中出通收所以此章是得名所以又謂無礙所以
三義既異如何直爾會同異同不辨失七妄也又
曰由同一法界有二門故方得上分諸乘中三之
與一或合為一或分二三等試復論之汝謂三之
與一合一分三等者是將三一合為一乘應將三
[002-0272b]
一各出等分分為諸乘以汝立理云各合三一大
小而為之故來書曰會解既落諸方罪我者夫猶
春秋乎今知罪有所歸不可抵諱謬說無根失八
妄也薪云言等者等取小乘人天也議曰文云諸
乘等小乘人天何以非諸乘中若言不解此等字
者何從揀之晦僻若此而自方於春秋多見其不
量力也怒臂當車失九妄也。】


「薪曰初則下上云皆隨本宗定故即今文不壞權義
也又前云三乘等並名一乘即今文而即泯義也又
上云約一乘辯是今云不異實義也又上云融一同
大是今云而即權也。」


【議曰汝上文云皆隨本宗定故者是同也又云然
皆點三為一並說一乘為門又如法相交參中雖
有兩宗俱存並立而交接攝方便中雖方便正乘
角立和合要令捨本名而並稱一乘棄方便歸究
竟此云不壞權不礙三皆約不妨三乘自宗不知
一故二義天遠十妄也又曰上云三乘等並名一
乘即今文而即泯者上來七義雖三乘宛然並名
一乘如乘小不動本位望後一乘是彼方便隨彼
本乘受一乘名三乘等皆爾亦要兩相俱存皆受
一乘之名是彼之方便也何嘗說泯此亦雲泥十
一妄也又曰上云約一乘辨是今云不異實義也
者此應三乘第二義中初義且彼中自說凡合二
聲聞大乘之中雖有權實皆菩薩乘者是約一乘
[002-0272c]
宗中所辨之義非三乘等宗義也此中自言攬彼
之實而成此權則權雖顯然不能異實有何干涉
而作此說十二妄也薪又曰又上云融一同大是
今云即權也者今問曰上文融一同大是約一乘
辨今云即權亦約一乘辨乎又融一同大以俱是
菩薩所乘故今亦爾邪上文次句即云合愚法同
小乘亦約同一法界體無二乎謬妄者十三妄也。】


「薪曰又今云三乘即一即上該攝門中無不壞無可
存義又今云而不礙三即上不待壞不礙存義又今
云一乘即三即上無不隱無可顯義又今云而不礙
一即上不待隱不礙顯義也今云是故一三融攝體
無二也者即上唯有一乘更無三義唯有三乘更無
一義同時也故上指云此如下同教中辨。」


【議曰上云由四句俱即一故唯有一等今但配無
不壞無可存二句可乎十四妄也又上云以三即
一故不異四句俱不異若爾亦四句俱不礙三豈
約二句而巳是知汝但配二者謬也十五妄也三
即一既爾一即三亦然一即三但配二句十六妄
也而不礙一亦配二句十七妄也上文唯有一乘
更無餘者正說權盡而實現一乘獨立下文四句
之初句別教一乘也不得其意十八妄也又上云
唯有三乘更無一者正說隱實揚權分別說三下
文第二句三乘等教不知一也亦不能曉十九妄
也又二門同時不失隱顯存壞故不妨二宗權實
[002-0273a]
角立以義門異時理遍通故不妨有別有三但言
同教二十妄也縱使二門前後亦不失全體無二
三一融攝有同教義昔日三乘今日一乘不失為
和會故二十一妄也上文伹指一即於三云何同
教辨而通指之二十二妄也此上但是都無所曉平白不是只可笑而
不可形容故不能盡謬妄科目也。】


「薪曰更兼次問答中意並是辨前兩重四句中義也
故知今泯權攬實二門無二之義非唯成上分諸乘
中開合等義亦即成上該攝門中意也由此義故前
記中以該攝門中徵釋等義屬同教意而為別教所
以者義見於此。」


【議曰前二四句為門不同是故唯三唯一義非同
教今此二門體無二理亦許二門角立是故下文
由此鎔融有其四句唯一唯三二宗不同非唯同
教以通為局失二十三妄也汝引三寶章云通收
所以彼云是故乃至人天所得亦在其中汝今會
同而云成上開合該攝等義自成矛盾失二十四
妄也且開合者自緣法本是一如來說一機有三
故分別說三調練既熟會三歸一乃至人天亦復
如是何預彼章通收所以不曉開合失二十五妄
也又況汝說開合殊非祖意亦與吾家先達後進
所說不同大率凡說應法界以法界融攝方便等
非說同教中開合所由不識祖意失二十六妄也
下文躡此云由此鎔融有其四句何甞以此二門
[002-0273b]
全體無二為內教却作別教所以則兼前以該攝
徵釋之義屬同皆謬也而況前將徵釋全配別教
二門則見此子同別二教都無所曉矣是亦以通
為局失二十七妄也但指彼徵釋不知該攝中一
切三乘本來是一亦是此中竟恒無盡泯權歸實
之一乘大旨全乖失二十八妄也。】


「薪曰是故下云至又此存壞隱顯即上該攝門二四
句中義上該攝中三一不異乃是二門俱齊此既縱
奪明義門有異也故云雖具隱顯等如是則上該攝
難是不異今亦有異權實不失故前指斯義於此明
矣。」


【議曰復子作此會者由前說入三即是入一故也
且前文雖明不異亦有三即二門何常失於權實
若非義門有異安得唯有一乘唯有三乘又安得
說三乘機得有所依得入一乘等邪如何該攝但
是二門俱齊不異全無權實失二十九妄也又若
於該攝門中作此問者應不答釋耶若欲答釋用
此答否該攝不容徵問失三十妄也又言此既縱
奪明義有異又云如是則上該攝是不異今亦有
異者今問汝曰若爾應是上文但說理遍通此方
說義門有異耶又上文何以亦云不異有二又便
指此二為不一門良由二門有異可作不一門說
是以指也又復今亦有異者為是不一故有異邪
為是三即一一即三兩義不同故有異邪若謂不
[002-0273c]
一者何以不異門有此二義若曰兩義不同故有
異者何以異前又汝前文但將義異為不一門前
科妄誕此釋又非因謬致謬失三十一妄也。】


「薪曰由此下總躡上文通明四句非唯屬同教也以
此一章唯有四句別教所揀即是三乘等三一合說
即是同教果海離言故非三一故今總結數也。」


【議曰由前義故是以有四句者則前是釋義此是
結成前因此宗也今問汝曰為止四句是通一章
為復結釋俱通邪若言俱通何獨判云通明四句
非唯同教又章中曰此同教說諸乘等若唯四句
通者豈有釋義局而結文通邪因局宗通失三十
二妄也又泯權歸實權盡而實現是同教乎攬實
成權一隱而三存一乘乎不得斯意默而不言可
乎不曉章旨失作記不明失三十四妄也又汝謂
羊鹿牛等并露地車一一皆合三一而為今亦三
亦一是此義否若或不同如何指之若言同者如
何又說具三一邪此中三一豈可各各有三一乎
昔有好草書者點筆疾書書巳不識則復子頗類
矣自書不省過三十五妄也。】


「薪曰言隨於一門皆全收法體者上雖有四句但有
二義謂一乘三乘若別教三乘等本是一乘則一外
無三若三乘教攬實而成則三外無一若同教既具
三一居然全收果海雙非泯同平等故云全收法體
也。」
[002-0274a]


【議曰今試問汝汝謂法體目於何法應是望一乘
以三乘為法體望三乘以一乘為法體望同教以
一乘三乘為法體望果海如同教邪何者汝以一
乘收三乘為全收法體等故豈不曰泯權權不立
攬實實不失權若不立三乘巳為烏有一將誰收
實若不失一乘殷然權將安收一存故可收三亡
應不可三亡故可收一存應不可是知紕謬不識
法體三十六妄也。】


「薪曰是故下結無礙相使忘三一之情同契全收之
旨也。」


【議曰同教百非曰決謂全收只作同教不許義通
別教今云同契全收者為通別邪為局同邪若局
者汝說四句通乎一章今此結成又局同教且初
後局而中間通章家略不揀料正如汝謂却是祖
師不能作文耶若言通別者今之通或是百非局
應非百非局或是今之通應非復子必居其一焉
妄將不逃矣不曉全收失三十七妄也又若通者
文中或存壞等應兼隱顯汝謂此之存壞隱顯與
前存壞等義為異非異若非異者何以前局而後
通若言異者異相云何汝特作記而不和會是亦
作記不明失三十八妄也是知汝辨同教三書五
萬餘言未有一字略中倫理所以爾者蓋由未知
真師去處耳儻有夾山之志徑游鶴國一見船子
卒成大器不亦佳乎。】
[002-0274b]


焚薪卷第二

No. 996-A


可堂送焚薪書


白昔者甞聞吾子每講圓覺愷然巳為普眼巳
下草堂略無經旨遂有不作阿毗曇之嘆后衍尼
子之悲迺述辯疑悞之書以授高弟弟子吾竊謂
昔人有言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君子自強不息
不自欺也吾家之有是人柱石棟梁也巳而又曰
不慎許可其若是耶人固有任耳而賤目者吾豈
為是哉雖無辯悞幸有析薪遂取歲次辛酉迎福
所出善本拭目以觀焉既讚釋卷而笑曰薛能所
謂我生若在開元日爭遣名為李翰林者也吾祖
固無愧矣召諸生謂曰彼蚍蜉者又安能撼大樹
乎妄自賢聖多見其不量力也吾聞惡不可長諸
生寧不慎哉語未既有莞耳而笑于列者曰僕聞
氷寒於水青青於藍世固有之且析薪者經論之
苑章疏之府也彼所吐者不過四五餘皆羣賢之
書眾祖佛之口豈易重古輕今而遽忽之乎先生
之言過矣予曰嘻是何言哉是何言哉物之所施
[002-0274c]
固有所可固有所不可渥洼雖良可使警夜偷乎
韓獹雖捷可使司晝漏乎張樂洞庭之野魚固深
潛鳥固高飛豈曰犬馬之不良簫韶之不美哉盖
所施非其宜也且不能以意逆志則不得聖人之
心不得聖人之心而用其語是遣堯牽羊而舜鞭
之羊不得食堯舜俱疲不若一孺子也故其書汝
見其圭璋我見其瓦礫也又有出其列者而前曰
然則誠能為我條件舛謬書之方筞使我服膺夫
子之言乎予曰諾遂書之終第一折薪得二百有
六病焉謹因附達此舉一隅者也吾聞是是非非
知者之別是謂是非謂非直者之發大人能格君
心之非是必術也吝其非而不改惟自屈也是以
大禹聖人聞善言則拜吾子佛氏之子來者之表
去惡遷善唯恐不及者也吾固可以言講授之暇
取以閱之用吾言而為善則聚眾本以焚之曰述
作之難固若是吾祖之可宗也聖賢可重也又若
是改過自新誰曰不可故曰過則勿憚改用吾言
為不善則鏤版以俟識者如欲更加朱黃則於每
段之後隨時䟦之慎勿碎細破句而注之如同教
差當使人難曉阮子有言勝公榮者不得不與飲
今吾子是不得不與言者故言之問訊之禮苛細
略之幸詧也。
白歲丁卯壬寅戊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