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21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唐-實叉難陀 (master)


大方廣佛華嚴經䟽鈔會本第四十九 煩二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初來意者先通後別通謂二品明出現因
果故次來也亦名平等因果謂會前差別
因成此普賢之圓因會差別果成性起出
現之果又前約修生此約修顯故若爾何
以更無別問復何以差別果終而無瑞證
平等因竟便有瑞耶即以此義顯是會前
若更別問便有隔絕欲會前故不以瑞隔
普法希奇因果各瑞又前應有瑞經來未
盡故所以無耳若更別問下別答三問初答不問之難二欲會前故
不以瑞隔通前第二差別果終而無瑞難三普法希奇下通第三平等因竟便有瑞
難又前應有下第二經來未盡答以第四十八經終無結束故此後更合有經然此
[049-0804a]
但通第二前無瑞證難別謂此品先因後果義次第

故亦遠答前第二會初所行問及不思議
品念請本願問故前雖巳答下二深妙故
重明之亦猶相海隨好而妙中之妙古德
別為一叚因果前雖巳答下二解妨文三初正答重難謂先若未答
應須答之不思議品已答何須重答故為此通二亦猶下引例三妙中之妙下重通
伏難謂有難言若例相海等但是重答何以別為平等因果故為此通古德等者然
平等因果乃是古意為欲順古故為此通若䟽正意欲將五品皆答所成果問己如
不思議品初說二釋名者初通顯二品義名依性

起修依性起用差別相盡因果體均故云
平等因果又因是果因量周法界果是果
果境界如空因果俱盡未來利樂含識故
名出現初通顯二品䟽文有二先約平等釋於中亦二先約同歸一理所以
平等依性起修約因起用約果相𥁞同真所以平等後又因是果因下約二事交徹
故云平等以是得果不捨之因故云因是果因依果起果之果故云果是果果如空
[049-0804b]
法界二文影畧別則品名普賢即標人顯法明此

行法非次第法行者顯法非人品明所行
非說人體德周法界為普至順調善曰賢
依性造修曰行品明所行下蜜彈苑公以彼釋云普者遍也賢者善
也行者道也因也謂若依若正普遍法界塵毛為普具滿眾善德海為賢得道不捨
因行為行後便廣引普賢三昧品中釋普賢身周遍之義曾不說於行行之相故又
以普屬人賢屬德故今彈云為此以人取行非說普賢之身然普賢行

諸經多有其名品中雖廣今略顯十義以
表無盡一所求普謂要求證一切如來平
等所證故二所化普一毛端處有多眾生
皆化盡故三所斷普無有一惑而不斷故
四所行事行普無有一行而不行故五所
行理行普即上事行皆徹理源性具足故
六無礙行普上二交徹故七融通行普隨
一一行融攝無盡故八所起用普用無不
[049-0805a]
能無不周故九所行處普上之八門徧帝
網剎而修行故十所行時普窮三際時念
劫圓融無竟期故上之十行參而不雜涉
入重重故善財入普賢一毛所得法門過
諸善友不可說倍又上十行通收為二若
位後普賢則得果不捨因徹窮來際為普
賢行以人彰法則普賢之行若位前位中
普賢則以德成人但修普行即曰普賢亦
則普賢即行但從行名故若獨位後普賢
則普賢之行無施下位廣釋普賢如初會
然普賢行下別釋普行於中有三一摽舉言諸經多有其名者法華經云若有
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釋曰此即有名而相猶
隱則受持讀誦是事行也正憶念通智行理行也普賢觀經名觀普賢行法經亦是
持經禮懺坐禪皆其行耳故多有名少辨行相故今辨之品中雖廣者長行與偈一
一皆是普賢之行猶散難見故復束之上之十行下三料揀於中有二先融通謂前
[049-0805b]
有圓融行布事理等殊今總融為一若不說事理等異無可融故故畧述其十後方
總融又上十行下約位重揀兼會六釋普賢位者已見上文若獨位後下二彈異釋
即是前總中所破然復有二一破其獨用位後普賢故如前所引䟽文二廣釋普賢
下結成非說人體兼示說人之處三宗趣者亦先通後別

通以二品明平等因果為宗會前差別為
趣別以此品明平等圓因為宗成平等果
無二為趣。】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復告諸菩薩大眾言
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隨眾生根器所宜畧說
如來少分境界何以故諸佛世尊為諸眾生
無智作惡計我我所執著於身顛倒疑惑邪
見分別與諸結縛恒共相應隨生死流遠如
來道故出興于世。」


【釋文中二此品辨因後品明果前中亦二
先長行直明後以偈重顯前中又二先止
[049-0806a]
說後瑞證今初亦二先明說因後佛子我
不見下正陳今義前中亦二先標前少說
徵釋所由今初普賢說者以人表法故言
指向者一近指向前隨好品為障重地獄
眾生略說隨好少分用故廣說難思二通
指前所說之果為少分境果海絕言故三
遠通差別因果雖有圓融之義以五位漸
次因果殊分逐機就病未盡法源故名少
分則顯下平等因果逐法性說因果圓融
名廣大說二徵釋中徵意云何以前名少
說釋文二意一者成上諸佛世尊所以出
世者以眾生有無明等十過未宜廣說故
先明差別等二者生後謂眾生既過滋多
障累無盡則一治一切治一現一切現眾
生無盡因果亦窮來際前之所隨由未盡
[049-0806b]
故十過者一者無明二作惡行晉經名諸
纏則亦是惑此二為總次六皆無明三計
我我所四著身見故六地云世間受身皆
由著我五三倒四倒等不能決斷六乖僻
正理七徧計分別八結縛常隨九隨生死
流義通業苦因流果流故十遠如來行邪
徑故此結成其失結縛等名如常所辨結縛
等者非唯易故指於常解然上經文早已頻釋恐後學難尋今更具出經云一無智
者即是無明此通獨頭相應二種二作惡者即諸纏也此有八種十纏言八種者謂
一昏沉二睡眠此二障止雜集第七云謂修止時昏沉睡眠為障於內能引昏沉故
三掉舉四惡作此二障觀論云於修觀時掉舉惡作為障於外能引散亂故五慳六
嫉此二障捨論云於修捨時慳嫉為障由成就此於自他利恡妬門中數數搖動行
人心故七無慚八無愧此二障尸羅論云淨尸羅時無慚無愧為障由具此二犯諸
學處無羞恥故言十纏者更加忿覆俱舍頌云或十加忿覆雜集論云數數增盛纏
繞身心故名為纏由此諸纏數數增盛纏繞一切觀行者心於修善品能為障礙更
[049-0807a]
有五纏謂愛恚慢嫉慳經云結者雜集第六問云結有幾種云何結耶何處結耶(此有
三問)答結有九種謂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嫉結慳結應為頌曰愛恚
慢無明見取疑嫉慳論云愛結者謂欲界貪恚結者謂於有情苦及順苦法心生損
害慢結者即七慢等無明結者謂三界無知見結者即三見謂薩迦耶見邊執見邪
見取結者謂見取戒禁取疑結者謂於諦理猶豫嫉結者謂耽著利養不耐他榮發
起心妬慳結者躭著利養於資生具其心恡惜釋曰云何結何處結(二問)廣答如論。】


「佛子我不見一法為大過失如諸菩薩於他
菩薩起瞋心者。」


【第二正陳普賢行中二先明所治廣多後
是故諸菩薩下能治深妙今初既一惑成
百萬障則一障一切障義則惑惑皆然今
從重說文中三初標次徵釋後結成今初
總標瞋最重除瞋之外更徧推求無有一
惡如瞋之重故晉經云起一瞋心一切惡
中無過此惡決定毗尼經云菩薩寧起百
[049-0807b]
千貪心不起一瞋以違害大悲莫過此故
菩薩善戒亦同此說言於他菩薩者若於
菩薩起瞋其過尤重以令菩薩發大行故
是以大般若中天魔見諸菩薩互相是非
過常大喜故晉經者以今經譯者為順文令人誤解故引三經以正其義
謂習禪者聞經不見諸法為大過惡便云惡本性空故云不見見則妄想雖是正理
不順今經故引三經明是無惡過此為不見有耳决定毗尼者經但一卷優波離白
佛言世尊或有欲相應心而犯於戒或有嗔相應心而犯於戒或有癡相應心而犯
於戒何者為重佛言若有菩薩如恒河沙欲相應心而犯於戒或有菩薩由一嗔心
而犯於戒因嗔犯者當知最重所以者何因嗔恚故能捨眾生乃至云所有諸結能
生親愛菩薩於此不應生畏所有諸結能捨眾生菩薩於此應生大畏乃至云大乘
之人因欲犯戒我說是人不名為犯因嗔犯者名大過惡名大墮落於佛法中是大
留難是以大般若下證於菩薩起嗔最重彼說魔見眾生互相是非亦生歡喜而非
大喜若見菩薩互相是非則生大喜過於常喜如二虎鬬小亡大傷二俱無益菩薩
亦爾自他並損。】

[049-0808a]


「何以故佛子若諸菩薩於餘菩薩起瞋恚心
即成就百萬障門故。」


【二何以下徵釋釋中二一總顯。】


「何等為百萬障所謂不見菩提障不聞正法
障生不淨世界障生諸惡趣障生諸難處障
多諸疾病障多被謗毀障生頑鈍諸趣障壞
失正念障闕少智慧障眼障耳障鼻障舌障
身障意障惡知識障惡伴黨障樂習小乘障
樂近凡庸障不信樂大威德人障樂與離正
見人同住障生外道家障住魔境界障離佛
正教障不見善友障善根留難障增不善法
障得下劣處障生邊地障生惡人家障生惡
神中障生惡龍惡夜叉惡乾闥婆惡阿脩羅
惡迦樓羅惡緊那羅惡摩睺羅伽惡羅剎中
障不樂佛法障習童蒙法障樂著小乘障不
[049-0808b]
樂大乘障性多驚怖障心常憂惱障愛著生
死障不專佛法障不喜見聞佛自在神通障
不得菩薩諸根障不行菩薩淨行障退怯菩
薩深心障不生菩薩大願障不𤼵一切智心
障於菩薩行懈怠障不能淨治諸業障不能
攝取大福障智力不能明利障斷於廣大智
慧障不護持菩薩諸行障樂誹謗一切智語
障遠離諸佛菩提障樂住眾魔境界障不專
修佛境界障不決定𤼵菩薩弘誓障不樂與
菩薩同住障不求菩薩善根障性多見疑障
心常愚闇障不能行菩薩平等施故起不捨
障不能持如來戒故起破戒障不能入堪忍
門故起愚癡惱害瞋恚障不能行菩薩大精
進故起懈怠垢障不能得諸三昧故起散亂
障不修治般若波羅蜜故起惡慧障於處非
[049-0809a]
處中無善巧障於度眾生中無方便障於菩
薩智慧中不能觀察障於菩薩出離法中不
能了知障不成就菩薩十種廣大眼故眼如
生盲障耳不聞無礙法故口如啞羊障不具
相好故鼻根破壞障不能辨了眾生語言故
成就舌根障輕賤眾生故成就身根障心多
狂亂故成就意根障不持三種律儀故成就
身業障恒起四種過失故成就語業障多生
貪瞋邪見故成就意業障賊心求法障斷絕
菩薩境界障於菩薩勇猛法中心生退怯障
於菩薩出離道中心生懶惰障於菩薩智慧
光明門中心生止息障於菩薩念力中心生
劣弱障於如來教法中不能住持障於菩薩
離生道不能親近障於菩薩無失壞道不能
修習障隨順二乘正位障遠離三世諸佛菩
[049-0809b]
薩種性障。」


【二何等下徵列標雖百萬略列百門。


古人寄位分五初障十信行二不樂佛法
下障十住行三不得菩薩諸根下障十行
之行四樂誹謗一切下障十向行五不樂
與菩薩同住下障十地行言口如瘂羊障
者此是耳根障以生邊地不聞法處故口
無所說舌根之障次下自明昔結云菩薩
萬行不過此五起一瞋心一切頓障此釋
非不有理如賊心求法豈獨障於地耶是
知通障一切信尚不起況後位耶又所障
法界如帝網重重能障同所亦皆無盡故
知百萬猶是略明古人寄位下二斥古釋刊定同此又所障下四
結成正義猶是古釋故有又言䟽意取此不欲局配故為正義。】


「佛子若菩薩於諸菩薩起一瞋心則成就如
[049-0810a]
是等百萬障門何以故佛子我不見有一法
為大過惡如諸菩薩於餘菩薩起瞋心者。」


【三佛子若菩薩下結成可知。】


「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欲疾滿足諸菩薩行應
勤修十種法。


世界心無所著是為十。」


【後何等下徵列及結於中十法攝為五對
辨五種修初二約人明謙敬修敬上愛下
故次二約法明真正修順教知事故次二
約心行明廣大修樂大行堅大心故次二
約智明增勝修內入果智外起勝辨故後
二約悲願明長時修眾生無盡悲此不疲
世界無邊願住不著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此十法巳則能具足
十種清淨何等為十所謂通達甚深法清淨。」
[049-0810b]


【第二能治深妙中二先正顯後結勸今初
文有六位位各十行初一始修後五成益
故後五叚展轉依初是為初即攝後一治
一切治也說有前後得即一時今初分二
先標舉勸修。】


「何等為十所謂心不棄捨一切眾生於諸菩
薩生如來想永不誹謗一切佛法知諸國土
無有窮盡於菩薩行深生信樂不捨平等虛
空法界菩提之心觀察菩提入如來力精勤
修習無礙辯才教化眾生無有疲厭住一切
親近善知識清淨護持諸佛法清淨了達虛
空界清淨深入法界清淨觀察無邊心清淨
與一切菩薩同善根清淨不著諸劫清淨觀
察三世清淨修行一切諸佛法清淨是為十。」


【第二清淨者依前正修行時成離染故文
[049-0811a]
中二初躡前起後後徵數列名下皆倣此
例中十句次第從前十句而成一由不捨
眾生故達深法淨以眾生皆有佛性即妄
而真為深法故二由敬上故能近三由不
謗故能護四由知無盡故了如空五由菩
薩行不離法界故深入六知菩提心等虛
空故無邊七觀察菩薩皆同此觀能入佛
力故名為根八精修不懈故不著劫數九
由化無厭故觀三世眾生化未化等十由
願住世界能修一切佛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法巳則具足十種
廣大智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眾生心行智
知一切眾生業報智知一切佛法智知一切
佛法深密理趣智知一切陀羅尼門智知一
切文字辯才智知一切眾生語言音聲辭辯
[049-0811b]
善巧智於一切世界中普現其身智於一切
眾會中普現影像智於一切受生處中具一
切智智是為十。」


【第三廣大智者垢染既拂本智自明稱性
相知故云廣大亦從前十及次十而成然
有開合恐煩不配說者隨宜亦從前十等者䟽恐文繁
今當畧配其中名字有同初十有同次十今且如次配於次十一由知深法了眾生
心行眾生心行最甚深故二由近友成勝業報二由護法故知佛法四了達空界知
深理趣五深入法界成妙義持六觀無邊心即是所詮故得能詮辨才演暢七具菩
薩行能隨心演八同菩薩善故能普遍九不著諸劫常現影像十順諸佛法具一切
智從次十生既如次第從初十生義同前說上依不開若開合者如初二法皆是深
法則此開前合若此總持由於近友護法而成則此合前開約理無方故云開合實
則如次義已周圓如三對前二既然四五承前可以思凖。】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智巳則得入十種
普入何等為十所謂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
[049-0812a]
毛道入一切世界一切眾生身入一身一身
入一切眾生身不可說劫入一念一念入不
可說劫一切佛法入一法一法入一切佛法
不可說處入一處一處入不可說處不可說
根入一根一根入不可說根一切根入非根
非根入一切根一切想入一想一想入一切
想一切言音入一言音一言音入一切言音
一切三世入一世一世入一切三世是為十。」


【第四普入者事隨理融本來即入智了法
爾無境不通故身心皆入亦從前三生可
以意得非根者境識及理皆非根也。】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巳則住十種勝
妙心何等為十所謂住一切世界語言非語
言勝妙心住一切眾生想念無所依止勝妙
心住究竟虛空界勝妙心住無邊法界勝妙
[049-0812b]
心住一切深密佛法勝妙心住甚深無差別
法勝妙心住除滅一切疑惑勝妙心住一切
世平等無差別勝妙心住三世諸佛平等勝
妙心住一切諸佛力無量勝妙心是為十。」


【第五勝妙心者由前知法本融則事理無
礙應機成益名勝妙心從前四生亦可意
得。】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種勝妙心已則得
十種佛法善巧智何等為十所謂了達甚深
佛法善巧智出生廣大佛法善巧智宣說種
種佛法善巧智證入平等佛法善巧智明了
差別佛法善巧智悟解無差別佛法善巧智
深入莊嚴佛法善巧智一方便入佛法善巧
智無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知無邊佛法無
差別善巧智以自心自力於一切佛法不退
[049-0813a]
轉善巧智是為十。」


【第六善巧智者由上事理無礙今則權實
決斷名善巧智有十一句後二合一餘皆
如次從前十成一即言亡言為甚深二無
依故廣大三如依空生色故能說種種四
住無二邊故證平等五了種智深密故了
差別六無差全同七若無疑惑則佛法莊
嚴八以平等成一方便九三世法約差別
門為無量方便十由住佛力得知佛無邊
自力不退從前十既爾從前四段亦然如
是展轉不離始修故隨一法具一切矣。】


「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此法巳咸應發心恭敬
受持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持此法者少作功
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得具足一
切佛法悉與三世諸佛法等。」
[049-0813b]


【第二佛子菩薩下結勸一行能具一切故
疾得菩提。】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十方各有十不可
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震
動雨出過諸天一切華雲香雲末香雲衣葢
幢旛摩尼寶等及以一切莊嚴具雲雨眾妓
樂雲雨諸菩薩雲雨不可說如來色相雲雨
不可說讚歎如來善哉雲雨如來音聲充滿
一切法界雲雨不可說莊嚴世界雲雨不可
說增長菩提雲雨不可說光明照耀雲雨不
可說神力說法雲如此世界四天下菩提𣗳
下菩提場菩薩宮殿中見於如來成等正覺
演說此法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悉亦如是。」


【大文第二爾時佛下證成中二一現瑞證
於中先此界後如此下結通。】
[049-0814a]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十方各過十不可
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十佛剎微塵數菩
薩摩訶薩來詣此土充滿十方作如是言善
哉善哉佛子乃能說此諸佛如來最大誓願
授記深法佛子我等一切同名普賢各從普
勝世界普幢自在如來所來詣此土悉以佛
神力故於一切處演說此法如此眾會如是
所說一切平等無有增減我等皆承佛威神
力來此道場為汝作證如此道場我等十佛
剎微塵數菩薩而來作證十方一切諸世界
中悉亦如是。」


【二爾時至十方下諸菩薩證亦先此土後
如此下結通言授記深法者少用功力疾
得菩提故同名普賢者皆有此行故普勝
界者依此普法最為勝故普幢自在者此
[049-0814b]
行成果高出無礙故。】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以佛神力自善根力
觀察十方洎于法界欲開示菩薩行欲宣說
如來菩提界欲說大願界欲說一切世界劫
數欲明諸佛隨時出現欲說如來隨根熟眾
生出現令其供養欲明如來出世功不唐捐
欲明所種善根必獲果報欲明大威德菩薩
為一切眾生現形說法令其開悟而說頌言。」


【第二以偈重顯中二先敘述後正頌今初
亦二先說儀後欲開下說意此有十意偈
中並具文顯可知。】


「汝等應歡喜捨離於諸蓋一心恭敬聽菩薩
諸願行。」


【第二正頌中百二十一頌分二前二十四
顯說分齊餘皆正辨普賢行相此是伽陀
[049-0815a]
與前長行𦂶互共顯普賢之行前是略明
十法展轉相生此則廣顯諸門略無展轉
又前多顯體此多辨用前中二初一誡聽
許說第二正顯頌中文三初總科二此是伽陀者是孤起偈揀非祗夜不重頌
前三前是畧明下揀二文別。】


「往昔諸菩薩最勝人師子如彼所修行我當
次第說亦說諸劫數世界并諸業及以無等
尊於彼而出興如是過去佛大願出于世云
何為眾生滅除諸苦惱一切論師子所行相
續滿得佛平等法一切智境界見於過去世
一切人師子放大光明網普照十方界思惟
發是願我當作世燈具足佛功德十力一切
智一切諸眾生貪恚癡熾然我當悉救脫令
滅惡道苦𤼵如是誓願堅固不退轉具修菩
薩行獲十無礙力如是誓願已修行無退怯
[049-0815b]
所作皆不虛說名論師子。」


【餘正示分齊於中二前九頌許說過去菩
薩行。】


「於一賢劫中千佛出于世彼所有普眼我當
次第說如一賢劫中無量劫亦然彼未來佛
行我當分別說如一佛剎種無量剎亦然未
來十力尊諸行我今說。」


【於一賢劫下許說三世佛菩薩行於中二
前三偈舉說時處前二時後一處。】


「諸佛次興世隨願隨名號隨彼所得記隨其
所壽命隨所修正法專求無礙道隨所化眾
生正法住於世隨所淨佛剎眾生及法輪演
說時非時次第淨羣生隨諸眾生業所行及
信解上中下不同化彼令修習入於如是智
修其最勝行常作普賢業廣度諸眾生身業
[049-0816a]
無障礙語業悉清淨意行亦如是三世靡不
然菩薩如是行究竟普賢道出生淨智日普
照於法界未來世諸劫國土不可說一念悉
了知於彼無分別行者能趣入如是最勝地
此諸菩薩法我當說少分智慧無邊際通達
佛境界一切皆善入所行不退轉具足普賢
慧成滿普賢願入於無等智我當說彼行。」


【後十一偈明所說行於中前四諸佛出世
行即普賢行故名因果圓融後七菩薩三
輪願智行即普賢行。】


「於一微塵中悉見諸世界眾生若聞者迷亂
心𤼵狂如於一微塵一切塵亦然世界悉入
中如是不思議一一塵中有十方三世法趣
剎皆無量悉能分別知一一塵中有無量種
佛剎種種皆無量於一靡不知法界中所有
[049-0816b]
種種諸異相趣類各差別悉能分別知。」


【第二於一微塵下正顯普賢行九十七頌
分二初六十七明即悲大智行後未安者
下三十頌即智大悲行今初有十種行一
初五頌明善入帝網行。】


「深入微細智分別諸世界一切劫成壞悉能
明了說知諸劫脩短三世即一念眾行同不
同悉能分別知深入諸世界廣大非廣大一
身無量剎一剎無量身十方中所有異類諸
世界廣大無量相一切悉能知一切三世中
無量諸國土具足甚深智悉了彼成敗十方
諸世界有成或有壞如是不可說賢德悉深
了或有諸國土種種地嚴飾諸趣亦復然斯
由業清淨或有諸世界無量種雜染斯由眾
生感一切如其行無量無邊剎了知即一剎
[049-0817a]
如是入諸剎其數不可知一切諸世界悉入
一剎中世界不為一亦復無雜亂世界有仰
覆或高或復下皆是眾生想悉能分別知廣
愽諸世界無量無有邊知種種是一知一是
種種普賢諸佛子能以普賢智了知諸剎數
其數無邊際知諸世界化剎化眾生化法化
諸佛化一切皆究竟一切諸世界微細廣大
剎種種異莊嚴皆由業所起無量諸佛子善
學入法界神通力自在普徧於十方眾生數
等劫說彼世界名亦不能令盡唯除佛開示。」


【二十七頌深入時處微細行。】


「世界及如來種種諸名號經於無量劫說之
不可盡何況最勝智三世諸佛法從於法界
生充滿如來地清淨無礙念無邊無礙慧分
別說法界得至於彼岸。」
[049-0817b]


【三世界及如來下三頌明了佛心祕密行
前一偈半攝前起後後一偈半正顯難了
能了。】


「過去諸世界廣大及微細修習所莊嚴一念
悉能知其中人師子修佛種種行成於等正
覺示現諸自在如是未來世次第無量劫所
有人中尊菩薩悉能知所有諸行願所有諸
境界如是勤修行於中成正覺亦知彼眾會
壽命化眾生以此諸法門為眾轉法輪菩薩
如是知住普賢行地智慧悉明了出生一切
佛現在世所攝一切諸佛土深入此諸剎通
達於法界彼諸世界中現在一切佛於法得
自在言論無所礙亦知彼眾會淨土應化力
盡無量億劫常思惟是事調御世間尊所有
威神力無盡智慧藏一切悉能知。」
[049-0818a]


【四十偈了三世佛攝化行。】


「出生無礙眼無礙耳鼻身無礙廣長舌能令
眾歡喜最勝無礙心廣大普清淨智慧徧充
滿悉知三世法。」


【五出生下二偈六根無礙行。】


「善學一切化剎化眾生化世化調伏化究竟
化彼岸世間種種別皆由於想住入佛方便
智於此悉明了眾會不可說一一為現身悉
使見如來度脫無邊眾。」


【六有三偈如化無方行。】


「諸佛甚深智如日出世間一切國土中普現
無休息了達諸世間假名無有實眾生及世
界如夢如光影於諸世間法不生分別見善
離分別者亦不見分別無量無數劫解之即
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無量諸國土
[049-0818b]
一念悉超越經於無量劫不動於本處不可
說諸劫即是須臾頃莫見脩與短究竟剎那
法心住於世間世間住於心於此不妄起二
非二分別眾生世界劫諸佛及佛法一切如
幻化法界悉平等普於十方剎示現無量身
知身從緣起究竟無所著依於無二智出現
人師子不著無二法知無二非二。」


【七諸佛甚深下十頌三世間自在行此中
玄妙宜審思之此中玄妙者大經文理觸途多妙但文言浩博不能
具釋又理玄文易故令思之既云玄妙今重畧釋初偈法喻雙摽能觀之智明橫周
豎永次偈達二世間假名無實即是假觀三有一偈雙離分別及無分別以成空觀
四有一偈解念無念即中道觀又二即是觀三即是止四即雙運五不動遊剎於噐
界自在六融念劫於時自在上二事理雙遊七遣二不二善會中道通二世間八結
三世間等同法界九結能遍身十結能所不二上半無二遣二下半復遣無二若著
無二即是於二有能所故故知無二非二故無所著。】

[049-0819a]


「了知諸世間如燄如光影如響亦如夢如幻
如變化如是隨順入諸佛所行處成就普賢
智普照深法界眾生剎染著一切皆捨離而
興大悲心普淨諸世間菩薩常正念論師子
妙法清淨如虛空而興大方便見世常迷倒
𤼵心咸救度所行皆清淨普徧諸法界諸佛
及菩薩佛法世間法若見其真實一切無差
別。」


【八六頌別明智正覺世間自在行。】


「如來法身藏普入世間中雖在於世間於世
無所著譬如清淨水影像無來去法身徧世
間當知亦如是如是離染著身世皆清淨湛
然如虛空一切無有生知身無有盡無生亦
無滅非常非無常示現諸世間除滅諸邪見
開示於正見法性無來去不著我我所。」
[049-0819b]


【九如來法身藏下五頌非身示身行法身
藏者即前藏身普賢菩薩自體徧言亦同
此也。】


「譬如工幻師示現種種事其來無所從去亦
無所至幻性非有量亦復非無量於彼大眾
中示現量無量以此寂定心修習諸善根出
生一切佛非量非無量有量及無量皆悉是
妄想了達一切趣不著量無量諸佛甚深法
廣大深寂滅甚深無量智知甚深諸趣菩薩
離迷倒心淨常相續巧以神通力度無量眾
生。」


【十有六頌非量示量行。】


「未安者令安安者示道場如是徧法界其心
無所著不住於實際不入於涅槃如是徧世
間開悟諸羣生法數眾生數了知而不著普
[049-0820a]
雨於法雨充洽諸世間普於諸世界念念成
正覺而修菩薩行未曾有退轉。」


【第二即智之悲行中亦有十行一初四偈
無住攝化行。】


「世間種種身一切悉了知如是知身法則得
諸佛身普知諸眾生諸劫及諸剎十方無涯
際智海無不入眾生身無量一一為現身佛
身無有邊智者悉觀見一念之所知出現諸
如來經於無量劫稱揚不可盡。」


【二有四偈非身現身行。】


「諸佛能現身處處般涅槃一念中無量舍利
各差別。」


【三一頌分布舍利行。】


「如是未來世有求於佛果無量菩提心決定
智悉知如是三世中所有諸如來一切悉能
[049-0820b]
知名住普賢行。」


【四二頌知佛大心行。】


「如是分別知無量諸行地入於智慧處其輪
不退轉微妙廣大智深入如來境入巳不退
轉說名普賢慧一切最勝尊普入佛境界修
行不退轉得無上菩提。」


【五三頌法輪深入行。】


「無量無邊心各各差別業皆由想積集平等
悉了知染汙非染汙學心無學心不可說諸
心念念中悉知了知非一二非染亦非淨亦
復無雜亂皆從自想起如是悉明見一切諸
眾生心想各不同起種種世間以如是方便
修諸最勝行從佛法化生得名為普賢。」


【六無量無邊下五頌了知根器行。】


「眾生皆妄起善惡諸趣想由是或生天或復
[049-0821a]
墮地獄菩薩觀世間妄想業所起妄想無邊
故世間亦無量一切諸國土想網之所現幻
網方便故一念悉能入。」


【七三頌了世業惑行。】


「眼耳鼻舌身意根亦如是世間想別異平等
皆能入一一眼境界無量眼皆入種種性差
別無量不可說所見無差別亦復無雜亂各
隨於自業受用其果報普賢力無量悉知彼
一切一切眼境界大智悉能入如是諸世間
悉能分別知而修一切行亦復無退轉。」


【八五頌了達根境無礙行。】


「佛說眾生說及以國土說三世如是說種種
悉了知。」


【九一頌知四種說法行而剎說等者略有
三義一約通力二約融通一說一切說故
[049-0821b]
三約顯理是說菩薩觸境皆了知故則觸
類成教如香飯等九有一頌者即三世間及時為四若時分三世
間則成六種若於三世各三世間則有九種總一切說即是十義從而剎等說者釋
義剎及三世此義微隱故䟽釋之言融通者一塵即攝一切何得剎中無說言顯理
者如色即顯質礙即顯緣生即顯無常即顯無性等言則觸類成教者證顯理義如
前教體中明。】


「過去中未來未來中現在三世互相見一一
皆明了如是無量種開悟諸世間一切智方
便邊際不可得。」


【十末後二頌三世攝化行平等因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䟽鈔會本第四十九


音釋



啞羊
上𠋣下切音瘂瘖瘂不能言也
[049-0822a]